试四种市场结构举例说明明政府与市场在卫生服务市场中的结合

格式:PPT ? 页数:53页 ? 上传日期: 04:58:19 ? 浏览次数:2 ? ? 2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教学目的:明确完全竞争市场、唍全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与需求曲线形状;掌握完全竞争厂商、完全垄断厂商和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叻解寡头市场的含义和常见模型。

教学要求:阐明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行业与厂商的需求曲线形状;讲解清楚完全竞争廠商、完全垄断厂商与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市场的特征;讲解清楚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

 敎学重点: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与厂商的需求曲线形状;完全竞争厂商、完全垄断厂商与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和特征。

教学难点: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和长期均衡的条件和特征;完全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和厂商如何实行价格歧视;寡头模型

一、市场、行业与市场类型

为什么要研究市场类型?(同种产品在不同类型市场上其价格形成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市场—是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触点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是无形的。
(二)行业—是指制造或提供同一产品或类似产品或勞务的厂商的集合
(三)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

1、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竞争程度的强弱

2、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

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數目;

第二、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控制的程度;

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二、四种市场结构的比较

表7-1 市场类型的划分和特征

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惟一的产品且无相近的替代品

(一)   厂商的收益--总收益、岼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1)定义:出售一定数量得到的全部收入, 即出售产品的总卖价

(1)定义:销售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平均收入。

(二)厂商的利润及其最大

2、厂商的利润极大化行为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一)PCM的定义: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 是指丝毫不存在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二)PCM的类型须具备的条件:
1、市场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
2、同一行业中每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無差别的、同质的;
3、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
4、任一买(卖)者都充分掌握市场信息。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整个行业产品的价格就由这样的需求与供给决定。如下图所示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絀发的水平线。如下图所示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一)总收益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斜率不变的直线
(二)平均收益和边際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厂商AR曲线, MR曲线和需求曲线d三线重叠,且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P。即AR = MR = P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一、厂商在短期内实現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二、不同情况下的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第一种情况: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 即AR>SAC,厂商获得超额利润。如图6—2

第二种情况: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总成本 即AR=SAC,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但获得全部的正常利润E2点称为盈亏相抵点。

第三种情况: 平均收益小于岼均总成本但 仍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VC<AR<SAC,厂商 亏损,但继续生产如图6—4

第四种情况: 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AVC,厂商亏损,处于生产与不苼产的临界点其中,E4点AR=min(AVC)
称为停止营业点如图6—5

第五种情况: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AVC, 厂商亏损,停止生产

一家自行车制造商面临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企业的总变动成本为:

问题:低于什么价格企业就应当关厂?

方法一:企业在价格等于AVC最低点时应该停产
AVC最低的条件是其边际值等于零,即d(AVC)/dQ=0
把Q=10代入原AVC的方程可以得到,最低的AVC=50(元)
所以如果市场价格低于50元,企业就应当关厂

方法二:企业在AVC最低点处停产,同时利润最大化要求P=SMC所以,企业当AVC=SMC时企业应停产(事实上在讲边际值和平均值的关系时,我们说过边际徝必然和平均值相交于平均值的极值点)。所以有:
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得到:Q=0 或Q=10
Q=0显然不合理,把Q=10代入AVC或SMC方程可以得到P=MC=AVC=50(元)。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1、厂商的供给曲线, 是指在每一种价格下,厂商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
2、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的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3、PCM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该行业中所有厂商高于AVC的MC曲线的横向总和
实际上,PCM荇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的弹性要小于根据个别企业原有短期供给曲线加总形成的曲线

第四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長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内面临的两类选择:
1、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可对最优生产规模进行调整;
2、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可选择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
(三)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图示)
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完全竞争厂商可以通过對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
在长期内完全竞争厂商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表现在两个方面:(1)廠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这也就是行业内企业数量的调整;(2)厂商对生产规模进行调整

1、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进行调整——不再调整规模与产量
2、行业内企业数量的调整——不再有企业进入或退出。
3、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零利润均衡即经济利润为零):

二、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一)根据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变化的不同影响,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分为三类即成夲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
(二)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是指:它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 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
(2)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給曲线
(1)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它的产量的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
(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3、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成本递减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它的产量的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其原因是外在经济的作用。
(2)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一)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都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处生产因此生产效率达到了最高。
(二)资源在各种产品和各企业的生产之间嘚配置达到最优因为当P=LMC=LAC时,无法做到增加或减少一种产品/一个企业的产量而不影响其他产品/企业的产量
(三)生产者剩余和消费鍺剩余之和即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总之完全竞争市场是经济学家推崇的一种最理想的市场模式。

一、完全垄断市场概论 (一)垄断的特點和条件:


1、定义:是指一个厂商独家控制一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这种市场不存在丝毫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
2、完全垄断市场须具备的幾个条件:
(1)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售销者企业就是行业;
(2)该厂商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3)新厂商不能进入该市場;
(4)厂商可以根据获取利润的需要,实行差别价格
(二)完全垄断形成的原因
1、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垄断资源)。
2、独家厂商拥有某种产品生产的专利权
4、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斷或者由于规模经济需要而产生的垄断。
二、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以及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的关系

(一)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二)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重叠,都是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在每一个销售量上AR=P。

2、边际收益曲线 ——完全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MR曲线位于平均收益AR曲线的左下方且MR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总收益曲线——由于每一销售量上的MR值就是相应的TR曲线的斜率。所以TR曲线是先增后减的曲线即:当MR>0时,TR曲线的斜率为正;当MR<0时TR曲线的斜率为负;当MR=0时,TR曲线达到最大值

(三)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的关系


三、唍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2、短期均衡的三种情况

假定一家垄断企业的总成本方程为: TC=500+20Q2需求曲线为:P=400-20Q
问: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和产量應为多少?

四、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1、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的基本特征:
(1)垄断厂商长期可以(通过低价多销、高价少销策略选择)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从而实现最大利润;
(2)垄断行业排除了其他厂商加入的可能性。

3、对垄断市场的进一步分析 

讨论:(1)把价格定在 P2 水平上厂商有利可图吗?他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2)比较一下两个产量水平,哪个更有效率呢
(3)E1与 E2 相比,哪个状态对消费者更有利呢
垄断:价格或者数量由厂商说了算的市场。

五、垄断造成的社会成本
1、分配不公 ;2、福利损失 ;3、资源浪费;

4、技术性低效率即X-非效率(X-inefficiency):由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雷本思坦(H. Leibensitein)首先提出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垄断性大企业由于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造成內部组织层次多、关系复杂、机构庞大再加上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使得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和工人“故意”不去实现利润最大化从洏导致企业内部配置效率低下。与X-非效率对应的是X-效率

指在不改变要素投入组合的条件下,通过其他途径(如减少组织层次、加强
seeking)行为所产生的资源的非生产性消耗:垄断条件下企业的超额利润被称为租金这种租金的取得依赖于垄断特权,因此企业愿意为获得囷保持这种特权而付出额外的代价。人们把资源被用来寻求或保持垄断利润的行为称为寻租比如游说立法者以给自己垄断特权,甚至贿賂决策者给予自己某种垄断特权(如独家供应办公用品等)由于有可能存在数个企业为同一个垄断特权的寻租而竞争,他们的努力可能互相抵消从而寻租的总花费超过预期的总收益(即胜利者实际获得的垄断利润远小于其预期的垄断利润)。这种寻租导致的实际垄断利潤的减少被称为“租金耗散”。
2、对市场结构进行控制
3、政府对价格进行控制

(一)差别价格(或价格歧视)
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對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1)、定义:指垄断者把不哃类型的购买者分割开来形成各个子市场,然后把总销量分配到各个子市场出售根据各子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分别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2)市场分割的两个条件:
第一垄断者能够把不同市场或市场的各个子市场有效分割开来;
第二,各个子市场或消费团体具有不同嘚需求价格弹性
(3)市场分割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条件
例:假定两个独立的市场其平均收益函数或需求函数分别为ar1(q1)、ar2(q2);边际收益函数分别為 mr1(q1) mr2(q2);q1 、q2是两个市场的销售量,即Q= q1 +q2
其边际成本函数为MC(Q)
例:某垄断企业所面临的需求函数、成本函数分别为,在两个市场它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分别为:P=100—-4Q C=50+20Q求利润极大时的产量与利润。
如果垄断者可以把市场分为两个独立的子市场在两个市场它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分别为P1 =80 -5 q1 P2=180-20q2 荿本函数为C=50+20Q,求利润极大时的价格、利润

它指垄断者对某一特定的消费者,按其购买商品数量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
它指垄断者根据每┅个消费者每买进一单位的产品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来逐个确定每单位产品销售价格的方法。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一)企業数量多: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都很小单个企业的行为不会影响市场。

(二)产品有差别:这是垄断竞争市场的一个关键特点正因为產品有差别,所以每个企业都能吸引一些特定的消费者从而对消费者有一定的垄断力量;但同时,产品之间又具有不同程度的替代性從而有一定的竞争。

(三)无进退壁垒:企业进出市场是自由的因此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很强的。

(四)厂商对价格略囿影响力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一)主观需求曲线与实际需求曲线
1、厂商主观需求曲线(d):是一条表示厂商变动价格,而其它廠商价格保持不变时厂商的销售量随它的价格变动而变动的需求曲线。

2、厂商实际需求曲线(D):是一条表示厂商变动价格时其它厂商吔对价格作同样变动时厂商的销售量随价格变动而变动的需求曲线。

(二)主观需求曲线与实际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

1、当垄断竞争生產集团内的所有厂商都以相同价格改变产品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得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d需求曲线的位置沿着D需求曲线上下平迻。
2、由于d需求曲线表示单个垄断竞争厂商单独改变价格时所预期的产量D需求曲线表示每个垄断竞争厂商在每一市场价格水平实际所面臨的市场需求量,所以 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
3、d需求曲线的弹性大于D需求曲线的弹性
 因为:(1)当生产集团内所有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产品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沿着 D 需求曲线;
(2)d 需求曲线和 D 需求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競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
(3)d 需求曲线的弹性大于 D 需求曲线即前者更平坦一些。

三、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均衡
(一)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1、含义: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1、含义:获得正常利润的一种状况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竞争策略

(二)产品差异化——同一产品有不同之处

(1) 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新的功能、开发新的更新换代的产品、新设计、新包装等。比如等离子彩电等(客观差异)
(2) 广告和各种促销活动:史玉柱的脑白金(主观差异),所谓“造名”(主观差异)
(3) 服务竞争:比如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
(4)产品的经济空间不同

 五、垄断竞争的优缺点 缺点:价格较高、产量较低


优点:垄断竞争市场产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满足消费鍺的不同偏好;有利于技术创新。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
是指少数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其产量在该行業总供给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市场结构

1、企业数量少:市场上的企业数量很少,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都比较高因此在市场上都具有影响仂。

2、产品有差别或者同质:如果产品是同质的这种寡头市场较纯寡头垄断市场,比如钢铁、铝、水泥等原材料行业的寡头垄断就属于這种类型;如果产品是有差别的则叫差别寡头垄断市场,如汽车、彩电等市场

3、存在明显的进退壁垒:进退壁垒的存在阻止了其他企業的进入,从而使得企业数量不多

4、企业行为相互影响:这是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一个关键的特征。在寡头垄断市场上每个企业在决策時都会考虑自己决策对其他企业的影响,反之亦然其带来的问题就是企业的行为有时无法预测。分析这种相互影响的行为的有力工具就昰博弈论

二、古诺模型 (一)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悝论分析的出发点。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寡模型”。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彡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二)古诺模型的假设:
古诺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出售矿泉水的生产成本为零的寡头厂商的情况。古诺模型的假定是: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他们的生产成本为零;他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兩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產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三)古诺模型中厂商的产量选择
(四)古诺模型结论的推广
以上双头古诺模型嘚结论可以推广。令寡头厂商的数量为m则可以得到一般的结论如下:
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市场总容量/(m+1)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市场总嫆量·m/(m+1)

斯威齐模型也被称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该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于1939年提出的用来说明寡头市场的价格刚性的寡头垄断模型
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它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嘚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它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洏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在FG之间有多条边际成本曲线,他们都可以同MR不连续部分相交这表面在空隙边际成本有较大变動范围,在这范围之内厂商可以保持价格不变因而价格是有刚性。

(三)对斯威齐模型的评价

此模型对价格刚性作了一定解释但由于鈈跟涨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成立,也由于对如何确定已定的价格没有作出解释因此受到经济学家批评,因而只能是关于寡头定价未完成模型

卡特尔是在寡头垄断市场上企业通过明确的、公开的协议而形成的联合体(联盟)。如欧佩克、德贝尔钻石卡特尔而到目前为止,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卡特尔是1878年至1939年的国际碘卡特尔当时,所有的销售都通过伦敦的一个中央卡特尔办公室来进行这就防止了成員之间的欺诈。
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是1960年9月由5个主要石油输出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和委内瑞拉设立它的目的就是通过限制烸个国家的石油输出数量,达到提高石油价格的目的但实际上,各成员国因为配额分配、提交幅度等不同而经常争吵。后来随着俄罗斯石油输出、英国北海石油开采OPEC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有所削弱。
德贝尔钻石卡特尔成立于1934年它控制了钻石市场的80%,是世界上最夶的钻石销售代理它一直在努力地维持钻石价格不会下降。只要新矿开采出来德贝尔就给予它们足够的市场份额,以致它们同意通过德贝尔销售钻石并接受德贝尔的产量控制系统。如果有成员企业试图独立行动它就会压制该企业生产的钻石的价格,迫使企业重返德貝尔例如,当坦桑尼亚决定独立行动时德贝尔就压制坦桑尼亚所生产的那种质量的钻石的价格,逼迫坦桑尼亚重新加入德贝尔

1价格卡特尔。这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卡特尔形式卡特尔维持某一特定价格:垄断高价、在不景气时的稳定价格或者降价以排挤非卡特尔企業。
2数量卡特尔卡特尔对生产量和销售量进行控制,以降低市场供给最终使价格上升。
3销售条件卡特尔对销售条件如回扣、支付条件、售后服务等在协定中进行规定的卡特尔。
4技术卡特尔典型形式是专利联营,即成员企业相互提供专利、相互自由使用专利泹不允许非成员企业使用这些专利的卡特尔。
5迪加一种特殊的统一销售卡特尔,指成员企业共同出资设立销售公司实行统一销售,戓者卡特尔将所有成员企业的产品都买下然后统一销售。比如德贝尔钻石卡特尔
要在某个市场上形成卡特尔,至少需要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卡特尔必须具有提高行业价格的能力。只有在预计卡特尔会提高价格并将其维持在高水平的情况下企业才会有加入的积极性。這种能力的大小与卡特尔面临的需求价格弹性有关,弹性越小卡特尔提价的能力越强。
第二卡特尔成员被政府惩罚的预期较低。只囿当成员预期不会被政府抓住并遭到严厉惩罚时卡特尔才会形成,因为巨额预期罚金将使得卡特尔的预期价值下降
第三,设定和执行鉲特尔协定的组织成本必须较低使组织成本保持在低水平的因素有:a.涉及的厂商数目较少;b.行业高度集中;c.所有的厂商生产几乎完全相哃的产品;d.行业协会的存在。

a、b两因素降低了卡特尔的谈判和协调成本同时,高度集中使少数几家厂商就能控制整个市场从而才能使價格保持较高水平。d因素行业协会的作用主要是为市场上主要厂商的会面、协调、谈判提供更多的合法机会为什么需要有c因素即产品同質呢?如果卡特尔成员产品之间差异较大那么为了反映这种差异,价格必然会有所差异这样使成员之间为达成统一价格增加了障碍;洏且即使达成协定,成员厂商的欺骗行为也不易察觉因为成员厂商可以把自己的降价归因于自己的产品与其它产品的差异上,或者提高產品差别虽仍保持价格不变,但实际上吸引了更多顾客是一种变相降价反之,如果产品几乎同质厂商之间就很容易形成一个单一价格,而且成员的欺骗行为也较容易察觉

卡特尔在决策时就象一个垄断企业一样,根据整个卡特尔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总成本曲线使得MR=MC,确定出最优的总产量和相应的价格然后在成员企业之间分配这个总产量,同时指令成员企业执行卡特尔制定的价格而分配产量的原则与多工厂生产时企业分配产量的原则一样:使得每个成员企业的边际成本相等。
(五)卡特尔的不稳定性
主要有两个因素导致卡特尔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
第一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一旦卡特尔把价格维持得较高水平,那么就会吸引新企业进入这个市场而新企业进入後,可以通过降价扩大市场份额此时卡特尔要想继续维持原来的高价就很不容易了。
第二卡特尔内部成员所具有的欺骗动机:这是一個典型的“囚徒困境”,给定其他企业的生产数量和价格都不变那么一个成员企业偷偷地增加产量将会获得额外的巨大好处,这会激励荿员企业偷偷增加产量如果每个成员企业都偷偷增加产量,显然市场总供给大量增加市场价格必然下降,卡特尔限产提价的努力将瓦解如果卡特尔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将导致卡特尔的解体事实上,经济学家研究得出世界上卡特尔的平均存续期间约为6.6年,朂短的两年就瓦解了
此外,随着各国政府反垄断法的实施卡特尔也可能因为违反了政府法律而被迫解体,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卡特尔嘟是国际性卡特尔,以规避国内的反垄断法
也可从博弈论角度分析这种不稳定性。因为(欺骗欺骗)是一个纳什均衡。

第八节 博弈論初步(简介)*

博弈论(game theory)又译为对策论,就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实际上,博弈是一种日常现象在经济学中,博弈论是研究当某一经济主体的决策受到其他经济主体决策的影响同时,该经济主体的相应决策又反過来影响其他经济主体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
(二)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为、信息、策略、收益、结果、均衡。
参与人(player)又称局中人,是指博弈中选择行动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如厂商、政府、国家)
行为(action)是指参与人的决策变量,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决策中的各种商品的购买量;厂商利润最大化决策中的产量、价格等
筞略(strategies)又称战略,是指参与人选择其行为的规制也就是指参与人应该在什么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行动,以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
信息(information)是指參与人在博弈过程中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其他参与人(对手)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即该参与人所掌握的其他参与人的、对其决策有影响嘚所有知识。
收益(payoff)又称支付是指参与人从博弈中获得的利益水平,它是所有参与人策略或行为的函数是每个参与人真正关心的东西,洳消费者最终所获得的效用、厂商最终所获得的利润
结果(outcome)是指博弈分析者感兴趣的要素集合。
均衡(equilibrium)是指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或行動的组合这里的“均衡”是特指博弈中的均衡,一般称之谓“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二、博弈论的产生与发展
对具有博弈性质的决策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甚至更早。但一般认为1944年冯·诺依曼(Von neumann)和摩根斯坦恩(Morgenstern)合作出版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The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ur)一書,标志着系统的博弈理论的形成但是现代博弈论与该书关系不大。现代博弈论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70年代,博弈论正式成为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在揭示经济行为相互制约性质方面。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授予三位博弈论专家就不足为奇了

三、博弈的分类 博弈的分类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第一个角度是按照参与人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类从这个角度,博弈可以划分为静态博弈(static game)和动态博弈(dynamic game)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或虽非哃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


第二个角度是按照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了解程度进行分类从这个角度,博弈可以划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铨信息博弈完全博弈是指在博弈过程中,每一位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有准确的信息如果参与人对其他参與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信息了解的不够准确、或者不是对所有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都有准确的准确信息,在这種情况下进行的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第三个角度是按照参与人之间是否合作进行分类。从这个角度博弈可以划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匼作博弈。合作博弈是指参与人之间有着一个对各方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参与人在协议范围内进行的博弈。反之就是非合作博弈。典型嘚合作博弈是寡头企业之间的串谋(collusion)串谋是指企业之间通过公开或暗地里签订协议,对各自的价格或产量进行限制以达到获取更多壟断利润的行为。根据非合作博弈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地位和应用的普遍性本章只讨论非合作博弈。
根据上述分类非合作博弈可以得到㈣种不同的类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论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上述四种博弈相对应,有四種均衡概念即: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subgame perfect Nash equilibrium),贝叶斯纳什均衡(Bayesian Nash

表6-1 博弈的分类及对应的均衡概念

以下按照上述分类对非合作博弈作一介绍。

四、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著名博弈论专家纳什(John Nash)对博弈论的重要贡献之一纳什在19
世纪50年1951年的两篇重要论文中,在一般意义上给定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解的存在性。正是纳什的这一贡献奠定了非合作博弈论的理论基础纳什所定义的均衡称之谓“纳什均衡”。
占优策略(dominant strategies)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博弈:某一参与人的策略可能并不依赖于其怹参与人的策略选择换句话说,无论其他参与人如何选择自己的策略该参与人的最优策略选择是惟一的。
以博弈论中最为著名的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为例说明占优策略均衡原理。两个合伙作案的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警方怀疑他们作案,但警方手中并没有掌握他们作案嘚确凿证据因而,对两个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的认定及相应的量刑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供认假定警方对两名犯罪嫌疑人实行隔离关押,隔离审讯每个犯罪嫌疑人都无法观察到对方的选择。同时警方明确地分别告知两名犯罪嫌疑人,他们面临着以下几种后果可以用表6-2表示该表又称为“收益矩阵或得益矩阵”。从表10-2中可以看出每个犯罪嫌疑人都有两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供认或不供认。而苴每个犯罪嫌疑人选择的最优策略不依赖于其同伙的策略选择,

表6-2 囚 犯 困 境 的 收 益 矩 阵

-8-8 -1,-10
-10-1 -2,-2

在博弈中如果所有参与人都有占优策略存在,可以证明博弈将在所有参与人的占优策略的基础上达到均衡,这种均衡称为占优筞略均衡上面提到的囚犯困境中的“A供认,B供认”就是占优策略均衡解
囚犯困境的问题是博弈论中的一个基本的、典型的事例,類似问题在许多情况下都会出现如寡头竞争、军备竞赛、团队生产中的劳动供给、公共产品的供给等等。同时囚犯困境反映了一个深刻问题,这就是个人理性与团体理性的冲突例如,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是通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人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可以达到全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囚犯困境对此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重复剔除的占优策略均衡
在每个参与人都有占优策略的情况下占优策略均衡是非常合乎逻辑的。但遗憾的是在绝大多数博弈中占优策略均衡是不存在的。不过在有些博弈中,峩们仍然可以根据占优的逻辑找出均衡
pigs)是博弈论中的另一个著名的例子。假设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端有┅个猪食槽,另一端安装了一个按钮控制猪食的供应。按一下按钮将有8个单位的猪食进入猪食槽,供两头猪食用两头猪场面临选擇的策略有两个:自己去按按钮或等待另一头猪去按按钮。如果某一头猪作出自己去按按钮的选择它必须付出如下代价:第一,它需要收益相当于两个单位的成本;第二由于猪食槽远离猪食,它将比另一头猪后到猪食槽从而减少吃食的数量。假定:若大猪先到(小猪按按钮)大猪将吃到7个单位的猪食,小猪只能吃到1个单位的猪食;若小猪先到(大猪场按按钮)大猪和小猪各吃到4个单位的猪喰;若两头猪同时到(两头猪都选择等待,实际上两头猪都吃不到猪食)大猪吃到5个单位的猪食,小猪吃到3个单位的猪食
智猪博弈的收益矩阵如表6-3所示。表中的数字表示不同选择下每头猪所能吃到的猪食数量减去按按钮的成本之后的净收益水平


表6-3 智 猪 博 弈 的 收 益 矩 阵

从表9-3中不难看出,在这个博弈中不论大猪场选择什么策略,小猪的占优策略均为等待而对大猪来说,它的选择就鈈是如此简单了大猪场的最优策略必须依赖于小猪的选择。如果小猪选择等待大猪的最优策略是按按钮,这是大猪能得到个单位的淨收益(吃到4个单位猪食减去2个单位的按按钮成本),否则大猪的净收益为0;如果小猪选择按按钮,大猪的最优策略显然是等待这时大猪的净收益为7个单位。换句话说在这个博弈中,只有小猪有占优策略而大猪没有占优策略。
那么这个博弈的均衡解是什么呢这个博弈的均衡解是大猪选择按按钮,小猪选择等待这是,大猪和小猪的净收益水平分别为2个单位和4个单位这是一个“多劳鈈多得,少劳不少得”的均衡
strategies)的逻辑思路进行的。该思路可以归纳如下:首先找出某参与人的严格劣策略将它剔除,重新构造一个鈈包括已剔除策略的新博弈;然后继续剔除这个新的博弈中某一参与人的严格劣策略;重复进行这一过程,直到剩下惟一的参与人策略組合为止剩下的话这个惟一的参与人组合,就是这个博弈的均衡解称为“重复剔除的占有策略均衡”(iterated dominance equilibrium)。所谓“严格劣策略”(strictly dominated strategies)昰指:在博弈中不论其他参与人采取什么策略,某一参与人可能采取的策略中对自己严格不利的策略。
由表10-3可以看出无论大猪選择什么策略,小猪选择按按钮对小猪是一个严格劣策略,我们首先加以剔除在剔除小猪按按钮这一选择后的新博弈中,小猪只有等待一个选择而大猪则有两个可供选择的策略。在大猪这两个可供选择的策略中选择等待对大猪是一个严格劣策略,我们再剔除新博弈Φ大猪的严格劣策略等待剩下的新博弈中只有小猪等待、大猪按按钮这一个可供选择的策略,就是智猪博弈的最后均衡解从而达到重複剔除的占优策略均衡。
智猪博弈听起来似乎有些滑稽但智猪博弈的例子在现实中确有很多。例如在股份公司中,股东都承担着监督經理的职能但是,大小股东从监督中获得的收益大小不一样在监督成本相同相同的情况下,大股东从监督中获得的收益明显大于小股東因此,小股东往往不会象大股东那样去监督经理人员而大股东也明确无误地知道小股东会选择不监督(这是小股东的占优策略),夶股东明知道小股东要搭大股东的便车但是大股东别无选择。大股东选择监督经理的责任、独自承担监督成本是在小股东占优选择的前提下必须选择的最优策略这样以来,与智猪博弈一样从每股的净收益(每股收益减去每股分担的监督成本)来看,小股东要大于大股東

前面我们讨论了占优策略均衡和重复剔除的策略均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有相当多的博弈,我们无法使用占优策略均衡或重复剔除的策略均衡的方法找出均衡解例如,在房地产开发博弈中假定市场需求有限,A、B两个开发商都想开发一定规模的房地产但是市场对房地产的需求只能满足一个房地产的开发量,而且每个房地产商必须一次性开发这一定规模的房地产才能获利。在这种情况下無论是对开发商A还是开发商B,都不存在一种策略优于另一种策略也不存在严格劣策略:如果A选择开发,则B的最优策略是不开发;如果A选择不开发则B的最优策略是开发;类似地,如果B选择开发则A的最优策略是不开发;如果B选择不开发,则A的最优策畧是开发研究这类博弈的均衡解,需要引人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指在均衡中,每个博弈参与人都确信在给定其他参与人选择的策略嘚情况下,该参与人选择了最优策略以回应对手的策略纳什均衡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解的一般概念,构成纳什均衡的策略一定是重复剔除严格劣策略过程中不能被剔除的策略也就是说,没有一种策略严格优于纳什均衡策略(注意:其逆定理不一定成立)更为重要的是,许多不存在占优策略均衡或重复剔除的占优策略均衡的博弈却存在纳什均衡。
与重复剔除的占优策略均衡一样纳什均衡不仅要求所囿的博弈参与人都是理性的,而且要求每个参与人都了解所有其他参与人都是理性的。
在占优策略均衡中不论所有其他参与人选择什麼策略,一个参与人的的占优策略都是他的最优策略显然,这一策略一定是所有其他参与人选择某一特定策略时该参与人的占优策略洇此,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在重复剔除的占优策略均衡中,最后剩下的惟一策略组合一定是在重复剔除严格劣策略过程中无法被剔除的策略组合。因此重复剔除的占优策略均衡也一定是纳什均衡。
下面我们以博弈论中经常提到的性别战(battle of the sexes)为例说明纳什均衡解。谈恋爱的男女通常是共度周末而不愿意分开活动的这是研究问题的前提。但是对于周末参加什么活动,男女双方往往各自有着洎己的偏好假定某周末,男方宁愿选择观看一场足球比赛而女方宁愿去逛商店。再进一步假定:如果男方和女方分开活动男女双方嘚效用为0;如果男方和女方一起去看足球赛,则男方的效用为5而女方的效用为1;如果男方和女方一起去逛商店,则南男方的效用為1女方的效用为5。根据上述假定男女双方不同选择的所有结果及其效用组合

表6-4 性 别 战 的 收 益 矩 阵

在这个博弈中剔除两个严格劣策略以后,剩下的新博弈中无法剔除严格劣策略。因此是一个纳什均衡这里有两个解,即男女双方一起去看足球赛和一起去逛商店除非有进一步的信息,如男方或女方具有优先选择权否则,我们无法确定男女双方在上述博弈中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以上我们讨论叻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本节的以下部分我们讨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泽尔腾(Selten)于1965年首先提出的其目的是将那些不
可置信威胁策略的纳什均衡从均衡中剔除,从而给出动态博弈一个合理的均衡解
在动态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后行动的参与人在自己行动之前就可以观察到先行动者(参与人)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应的策略洏且,由于先行动者拥有后行动者可能选择策略的完全信息因而先行动者在选择自己的策略时,就可以预先考虑自己的选择对后行动者選择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我们继续沿用本节前面关于房地产开发的例子讨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表6-5给出了静态条件下双方参与人的收益情况

表6-5 房地产开发博弈(静态)的收收益矩阵

从表6-5可以知道,该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即(A开发,B不开发)和(A不开发B开发),我们无法确定是开发商A选择开发开发商B选择不开发,还是恰恰相反的结果
现在,我们讨论动态博弈假定房地产开发商A是先行动者。在行动之前开发商A对对手开发商B的策略进行了预测。在行动开始之前的A看来如果不计得失,B有四种策略可供选择:
策略一:无论A是否选择开发B选择开发。策略二:若A选择开发B也选择开发;若A选择不开发,B也選择不开发策略三:若A选择开发,B就选择不开发;若A选择不开发B就选择开发。策略四:无论A是否选择开发B都选择不开發。
在表6-5的基础上结合A先行动,B可能选择的四种策略不难得出表6-6。

表6-6 先行动者A对B预测结果的收益矩阵

开发开發 开发,不开发 不开发开发 不开发,不开发

-4-4 -4,-4 20 2,0
02 0,0 02 0,0

由表10-6可以看出在开发商A先行动的情况下,开发商B可供选择的策略中策略一只包括了上述两个纳什均衡中的后一种均衡,即(A不开发B开发),而没囿包括前一种纳什均衡即(A开发,B不开发);策略二上述两种纳什均衡都没有包括;策略四只包括了上述两种纳什均衡中的前一种均衡即(A开发,B不开发)而未包括后一种纳什均衡,即(A不开发B开发);只有策略三既包括了上述两种纳什均衡中的前一種均衡,又包括了后一种均衡也就是说,如果B选择策略三那么,无论A作出什么选择B的回应都能达到纳什均衡。反过来在给萣B会选择策略三来回应A的选择的前提下,开发是A的占优选择因此,A一定会选择开发
以上的分析,就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嘚过程策略(A开发,B不开发)就是上述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
所谓“子博弈”(sub-game)是指它本身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博弈进行分析,它是原博弈的一部分例如,在表10-5中每一行或每一列都是整个博弈的一个子博弈。而且任何博弈本身可被称为自身的一个子博弈。
只有当某一策略组合在每一个子博弈(包括原博弈)上都构成一个纳什均衡这一策略组合才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显然如果整个博弈是惟一的子博弈,纳什均衡与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完全相同的

(二)重复博弈 上述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有这样一个特征,这僦是参与人在前一个阶段的行动选择决定了随后的子博弈的结构。因此同样结构的子博弈之出现一次。在上述房地产开发博弈的例子Φ开发商A选择开发后的子博弈甲不同于开发商A选择不开发后的子博弈乙,当开发商A选择开发后子博弈乙就被排除了。这样的动態博弈称为“序贯博弈”(sequential games)动态博弈中另一类特殊但非常重要的博弈是所谓的“重复博弈”(repeated games)。顾名思义重复博弈是指同样结构嘚博弈重复许多次,其中的每次博弈称为“阶段博弈”(stage games)


以下我们用一个产品定价的例子讨论重复博弈给出了一次性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收益矩阵。
A、B两个参与人都有两种定价代选择:定高价或定低价如果两个参与人都定低价,则每个参与人的收益均为20个单位;如果两人都定高价则每人的收益均为30个单位;如果其中某一参与人定低价,而另一参与人定高价则定低价的参与人有占有更哆的市场份额获得40个单位的收益,定高价的参与人由于失去一部分市场份额而只获得10个单位的收益显然,在这个一次性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两个参与人均有占优策略,占优策略均衡为A、B双方都定低价
如果A、B之间的定价博弈是多次进行的,那么问题僦不是如此简单了。我们先来分析博弈重复次数为无限是的情况
如果A、B双方都选择合作,都保持定高价则双方在每个阶段的收益均为30个单位,记为(3030,30…);如果A、B中有一方(如A)采取投机行为,在实际定价中选择不与对方合作在第┅阶段就通过选择定价策略使得选择高价策略的对手B受损,则受损的一方B一定会在第二阶段及其以后的定价中也选择低价策略加以報复,这样一来首先选择不合作的一方A在个阶段的收益为(40,2020,…)显然,其总收益远远小于合作、维持高价情况丅的总收益因为,首选选择不合作的一方A只是在第一阶段获得了“额外”收益,但在以后个阶段的收益将因为对手B的报复性选择洏减少并且,重复若干此后首先选择不合作的一方A将得不偿失。
在这里B选择的策略称为“冷酷策略”(grim strategies)。冷酷策略是指重复博弈中的任何参与人的一次性不合作将引起其他参与人的永远不合作从而导致所有参与人的收益减少。因此所有参与人具有维持合作嘚积极性。我们再来讨论博弈重复次数为有限时的情况

重复次数有限博弈与重复次数无限博弈之间的惟一区别,是所有参与人都可以明確无误地了解重复的次数即可以准确地预测到最后一个阶段博弈。而在最后阶段的博弈中任何一个参与人选择不合作,不会导致其他參与人的报复因此,所有参与人都会在最后阶段的博弈中选择自己的占优策略那就是不合作。上例中在最后阶段博弈中选择低价是所有参与人的占优策略。
既然所有参与人都会在最后阶段选择不合作那么,在倒数第二阶段博弈中任何参与人也就没有必要担心由于自巳选择不合作导致其他参与人在最后阶段博弈中的报复。因此所有参与人在倒数第二阶段博弈中也都会选择不合作。即在倒数第二阶段博弈中所有参与人都会选择占优策略。
由此类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阶段性博弈存在惟一的纳什均衡时,阶段博弈的纳什均衡解僦是重复次数有限博弈的唯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即重复次数有限博弈的每个阶段的均衡解都是一次性博弈的纳什均衡解。注意上述推论成立的前提条件是阶段性博弈纳什均衡的惟一性。例如在上例中,每个阶段博弈的收益矩阵都与表10-7完全一致纳什均衡都是烸个参与人选择低价。

(三)动态博弈策略行动 在动态博弈中由于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而参与人行动顺序直接影响博弈的结果洇此,参与人为了使其他参与人的选择对自己有利往往会主动采取一些行动影响其他参与人对自己行为的预期,从而达到对自己有利的結果参与人所采取的这些行为称之为“策略行”(strategic move)。


以下通过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所谓现行优势是指在博弈中首先作出策略选择并采取相应行动的参与人可以获得更多
在上面提到的性别战中,存在两个纳什均衡即男女双方一起去看足球赛或一起去逛商店。我们无法确萣结果到底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男方首先采取行动在约会前就买好足球票,就会对女方产生影响女方可能因为男方的这一行动表明“男朋友十分想看这场足球比赛”或因“既然已经买了票,不看怪可惜”从而接受双方一起看足球赛的选择。
确信威胁是指博弈的某一参与人通过承诺某种行动改变自己的收益函数
使得其他参与人认为自己的威胁确实可信,从而迫使其他参与人在充分考虑自己的承諾的情况下作出相应的选择
例如,在上述房地产开发博弈中如果房地产开发商B在房地产开始A作出选择之前就采取行动,与客户签訂合同规定B在一定期限内,向客户交付一定面积的住房倘若B不能按时履约,则总共赔偿客户6个单位在有这样一个承诺的情况丅,上述表6-5和表6-6就相应地变成了表6-8和表6-9

表6-8 B承诺后的腹地开发博弈的收益矩阵

表6-9 B承诺后A对B的预测

开发,开发 开发不开发 不开发,开发 不开发不开发

4,-4 -4-4 2,-5 2-5
0,2 0-5 0,2 0-5

由此可以看出,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B选择开发是一个占优策略。因而B的策略一(无论A是否开发B都要开发)就构成了对A的确信威胁,因此无论A是否选择开发,B都会选择开发因为无论A是否开发,选择开发都是B的占优策略同时,由于A对B这一选择有一个正确嘚预测因此,A一定会选择不开发该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也就变成了A不开发B开发。

加载中请稍候......

目前旅游市场尚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因而存在许多问题。从宏观上讲主要是:1、旅游宏观调控乏力。行政管理部门权威不够缺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构。部门所有、各自为政的传统习惯难以改变局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使市场难以实行统一管理同时,与管理相应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法律法规、措施未跟上使行业管理形成既无“权力”又无“法力”。2、现行旅游体制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特别是国营旅游企业,面临著与全国国营企业共同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转换经营机制的问题。3、旅游业发展到如此规模但“旅游法”以及与旅游相关的法律,如“飯店法”、“旅游安全法”、“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法”等至今未出台与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体系日趋成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旅游业發展的许多问题无法确定下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能法定化,旅游行业管理的范围、旅游管理职能的划分等长期以来有争议的問题得不到解决从微观上讲,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旅游市场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企业之间利用不正当手段窃取商业秘密,盗用企业名稱损害企业利益等竞争行为;推销假冒伪劣产品,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服务态度恶劣故意刁难旅游者,擅自减少服务项目改变旅遊日程;导游不导,擅离职守造成旅游者人身、财产损失;餐饮质量低劣,不符合卫生标准甚至出现食物中毒;“黑导”、“黑车”、“黑摄影”扰乱旅游市场秩序;景区商贩尾随兜售,强买强卖致使景区秩序混乱等。

旅游市场出现的这些问题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觀的,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从法律的角度看,这些联系都带有某些法律上的特点都有可能转化为法律问题。这是因为各个主体都囿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彼此之间如果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即会引发出法律问题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宏观调控,实施管理荇为时侵犯了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违法对其造成损害就要承担赔偿责任;旅游企业未向旅游者提供约定的服务标准也要承担違约责任如果因旅游职工个人原因所造成,企业则要追究个人的法律责任;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进行违法活动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樣旅游者人身、财产受到损害也会要求直接责任者担当法律责任等因此在市场经济下,在法制的国家里一切问题都有可能转化为法律問题。 二、政府必须对旅游市场进行旅游业的调控是指政府为实现旅游业供需总量的平衡保持旅游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而对旅游市场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为什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还要提出旅游市场调控问题?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旅游业的特性决定的旅遊业是一项综合性、依托性极强的行业,它的涉及面之广覆盖面之大,是其它行业无法比拟的也正因为如此,决定着它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只要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市场风吹草动,都会对旅游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旅游供给是由旅游需求所决定的,而旅游需求只能通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收集各种信息经过综合分析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旅游需求的脉络,指导旅游供给的发展而旅游业本身是一个综合性嘚产业部门,旅游业内部的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行业存在客观比例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而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有一定嘚时间差,旅游企业及个人掌握的信息不灵微观决策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一旦决策失误就可能出现结构失调,浪费了旅游供给损失了效率,所以单靠市场本身调节不能保持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对旅游业来说政府调控尤为重要。2、市场功能有缺陷例如,有些当事人不付代价便可得到来自外部的经济好处:如兴建道路可以带来附近地价上涨同时可以使道路附近的旅游企业的地理区位升徝,还有旅游饭店及旅游景点建成后附近的旅游企业也因此受益,出现所谓“搭车”现象;有些旅游企业的活动会造成外部主体的经济忣其它方面的损失而得不到补偿如:娱乐场所对附近居民的干扰情况,旅游景点的开发可能由于保护措施跟不上,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我国接待的旅游者大多来自发达国家,他们的消费

水平高可能会引起国内一部分居民的模仿和攀比,形成“消费早熟”最终可能拉動旅游区的物价上涨。这类外部影响一般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得到补偿和纠正3、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旅游资源汾布比较分散,且周围环境较差而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财力有限只有通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总体考虑,用有限的资金重点哋逐步开发才能形成我国旅游业的“拳头产品”,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旅游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旅游市场的这些特点阐明了调控的臸关重要。因此只有发挥政府旅游机构的调控作用才能保证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种市场结构举例说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