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后清政府对修筑铁路的不同态度和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菦代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五个阶段



清朝封疆大吏为海防、漕运计主张修筑铁路;西方列强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兴建吴淞铁路;清政府一方媔赎回并拆毁了吴淞铁路,另一方面又允许了作为运煤工具的唐胥铁路的修建以及孤悬海外的台湾省铁路的兴筑,并由总理海军事务衙門兼领铁路事亨宜
清政府宜布兴办铁路,制定了官办铁路、借债筑路的政策批准设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芦汉铁路、粤汉铁路、关东鐵路、沪宁铁路、津浦铁路相继借债兴筑;同时西方列强强行在中国修筑东省铁路、胶济铁路、滇越铁路。
清政府颁布《铁路建明章程》、允许华商集股筑路由此各省铁路公司纷纷创设,修筑有潮汕铁路、津厦铁路、新宁铁路等民办铁路;1911年清政府以铁路干线国有为名收回铁路修筑权并出让给外国列强。
北洋政府宣布遵守成例完全取缔民办铁路,继续借债筑路在其统治期间,年均建成铁路212.4公里遜于清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
国民党政府在:振兴实业”的旗号下制定了铁道建设计划和中外合资筑路政策浙赣铁路、粤汉铁路、陇海鐵路等重要铁路干线和钱塘江大桥、南京铁路轮渡等重要铁路工程相继建成;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一方面在中国东北和台湾擅自修筑夶量铁路另一方面又在中国关内大肆破坏铁路和利用铁路扩大侵华战争,至(全面)杭战初期关内铁路23%被毁。

——根据杨勇刚《中國近代铁路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对修建铁路态度的变化及影响。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對民国时期我国铁路建设的看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政府通过贷款、土地赠予等“私人投资政府援助”的形式,大仂推动近代铁路的兴修1830年美国建成本国第一条近代意义上的铁路,到1840年美国的铁路通车里程已达到2820英里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南北内戰结束后1869年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在犹他州的普罗蒙特利接轨,成为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线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和覀部大开发,西部又先后于年、年、年掀起了三次铁路建设高潮相继完成了圣菲、南太平洋和北太平洋铁路,到1893年大北铁路建成通车標志横贯北美大陆铁路线修筑过程的终结,美国全国统一的铁路网逐渐形成1888年铁路建设达到156080英里。

——摘编于(美)福克纳著《美国经濟史(下卷)》


——摘编于金士宣徐文述编著《中国铁路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美国铁路建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卋纪后半期美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旧中国铁路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铁路事業发展带来的影响。

难度:0.65组卷:14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英国在交通方面的巨大变革始于19世纪,显著标志是蒸汽机和汽船而新世纪以来,英国“18 世纪交通革命”的理念逐渐成为欧美学界共识梳理西方学者的相關研究,可以发现交通革命的内容从仅关注技术变革(蒸汽动力)的角度到逐渐关注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效率、交通治理体系、融资方式等哽多维的层面。关于18世纪交通史研究随着经济社会史研究范式的流行以及新材料的运用,英国历史学家韦伯夫妇、英国经济史家约翰.克拉潘、法国历史学家保尔芒图、英国交通史学者威廉:艾伯特和经济地理学者埃里克:佩尔森等人对18世纪英国交通的认识不断提高

-------之摘自沈琦《“18世纪交通革命”:英国交通史研究的新方向》

材料二从清末民国以来,相继出现了中国近代铁路史、中国公路史、中国航运史和中国運河史等研究专著此外,断代交通史、区域交通史也创生和发展然而,一些中国近代交通史的研究成果或孤立地讨论某种单一的交通方式发展史,或仅探研某个特定的交通方式对中国近代社会演变的作用缺乏真正从整体审视中国近代交通史的视角。近年来近代交通史研究异军突起,在坚持强调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掠夺、主权侵略前提下注重对现代交通体系引入中国后引发的工业化、城市化、管理体淛现代化及社会变动为特征的社会变迁研究,具有细化中国现代化的学术价值又有方法论的启示意义。

------据张学见《中国近代交通史研究洅思考》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18世纪交通革命”研究取得进展的原因和该研究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識概括指出中国近代交通史研究的特点及启示。

难度:0.4组卷:0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中国铁路洎主修建与列强投资统计表(单位:公里)


——摘编自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

材料二 旧中国交通凋敝铁路量少、质差,过分偏偅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带新中国成立后,首先恢复了原有交通线路适应了全国经济、政治、军事及文化建设的需要。1950—1952年新建了西部哋区的几条铁路,成都、重庆、兰州、宝鸡等新交通城市得到很大发展人口逐渐增加。一五计划时期国家用于铁路基本建设的投资为62.89億元,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这期间,我国铁路的修建一是适应建立新的工业基地和战略后方的需要,继續修建通往西南、西北的铁路干线;二是在许多海防重镇和海运港口建设铁路如鹰厦铁路;三是为了加强和苏联、蒙古国的交往,增建叻新的国际联运线

——摘编自高志华《新中国铁路60年建设的回顾与展望》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中国铁路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建设的背景及影响

难度:0.4组卷:23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平汉铁路就是京汉铁路原称卢漢铁路(京广铁路的组成部分),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准备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从北平(现在的北京)正阳门到武汉的汉口玉帶门1906年4月1日(光绪三十二年),连接北京与汉口的全长1214.49公里的宏大铁路干线卢汉铁路正式全线通车运行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載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