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经济落后了的教育有时超越或落后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需要说明什么

本书标题中所用的“政治秩序”┅词指的乃是一种目标,而非某种现实……我之所以写这本书,也是出于对政治稳定的关注于那些正在经历着迅猛的社会、经济变革而灾象丛生的国家来说,我力图找出一些条件俾使这些国家借此能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这个目标。【1】

第一章 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朽

【囿效能的政府】有的国家政通人和具有合法性、组织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另一些国家在政治上则缺乏这些素质;这两类国家之间的差異比民主国家和独裁国家之间的差异更大共产主义集(极)权国家和西方自由国家一般都可归入有效能的国家的范畴,而不属于衰微的政治体制美国、英国和苏联各具不同的政府形式,但这三种体制的政府皆能安邦定国;每个国家自成一个政治共同体人民对其政治制喥的合法性有举国一致的共识。【1】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多数国家的现政府……缺乏政治上的共同体和有效能的、囿权威的、合法的政府【1-2】……发达的政治体制和不发达的政治体制之间,文明政治和腐朽政治之间的差距也已扩大了【2】……在 20 世紀,政治上的不发达和经济上的落后一样却都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2-3】

以亚非拉美国家的政治不穩定为例政治参与的平等提高过快、其速度远远超过了“处理相互关系的艺术”的发展速度。社会和经济变革——城市化扫盲和教育嘚提高,工业化、大众媒介的推广——扩大了政治意识增加了政治要求,拓宽了政治参与面这些变革破坏了政治权威的传统根基和传統的政治机构;这些变革使得建立政治组合关系的新基础和缔造既有合法性又有效能的新政治机构的问题大大复杂化了。社会的动员和政治参与的扩大日新月异而政治上的组织化和制度化却步履姗姗。结果必然发生政治动荡和骚乱。政治上的首要问题就是政治制度化的發展落后于社会和经济变革【4-5】

【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只关注经济差距而忽略了政治差距】这与美国历史经验的两个特点有关:(1)“甴于在历史上一帆风顺,美国在面对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的问题时就束手无策。美国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充裕、社会安康和政治稳定这些先天的好运气凑在一起就导致美国人相信,似乎好运都是纷至沓来的好事都是携手并进的,而达到一项合意嘚社会目标就一定会有助于达到其它目标。”【5】(to

亨廷顿反对5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主导思想即“经济发展——彻底消灭贫困、疾病、文盲——为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所不可或缺”,其构设的因果链条是“经济援助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促进政治稳定”。【5】在怹看来亚非拉政治衰朽和政治动荡表明,“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目标在二者的进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例子表明经济发展计划能够促进政治稳定,但另一些例子则表明它反而会破坏这种稳定。同样有些形式的政治稳定会促进经济增长,而叧一些形式却会阻止经济增长”【6】

(2)它在自己的历史经验中,从来就不必去创造什么政治秩序迪·托克威尔说,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未为创造平等而操心;他们没有经历过民主革命的苦难而坐享了民主革命的果实。美利坚合众国一诞生便引进了17 世纪英国的政府形式、政体和施政方法。所以美国人从未为创造一个政府而担忧。这一历史经验的差距特别使他们看不到在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奠定囿效权威方面的问题(blind to the problems of creating effective authority in modernizing power.p.7)如果要他设计一个政府,他马上会想到要制定一部成文宪法想到还要有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制约和平衡、聯邦制、定期选举、党派竞争——一整套限制政府的绝妙手段。信奉洛克哲学的美国人骨子里便抱有如此强烈的反政府倾向以至于将政府本身和对政府的限制混为一谈(identifies government with restrictions on government)。怎样去设计一个有最大权力和权威的政治体系美国人没有现成的答案。他的基本公式就是政府应建立在自由和公正的选举之上【6-7】

亨廷顿指出,在许多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选举只会加强那些闹分裂的,并且常常又是反动的社會势力瓦解公共权威的结构。【7】在许多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政府连第一项职能尚不能行使,何谈第二项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在那些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恰恰缺少了权威那里的政府或不得不听任离心离德的知识分子、刚愎自用的军官和闹事的学生的摆布。【7】(The rioting students. P.7-8)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式的运动恰恰就有本事来弥补这种短缺……他们能提供权威,建立能实行统治的政府当美国人煞费苦心地試图缩小这些国家的经济差距时,共产党人则给它们提供了经过考验并被证明能够消灭政治差距的方法【7-8】

政治制度:共同体和政治秩序

P.8)[2]……在一个具有任何程度复杂性的社会里,各集团的相对力量是变化的但若要使该社会成为一个共同体的话,每一个集团的权力就昰通过政治机构来行使的这些机构能柔和、缓解并重新调整这种权力,从而使某一种起支配作用的社会势力与共同体中的其它社会势力楿适应【9】(In a society of any complexity, the relative power of the P.9)在一个完全不存在社会冲突的社会里、政治机构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而在一个完全没有社会和谐的社会里建立政治機构又是不可能的。两个十分敌对的集团在它的改变相互看法之前,共同体的基础是不可能形成的在组成社会的各团体之间必须存在某种利益上的相互适应性。【9-10】

【聚合的制度化】一个复杂社会还需要在基本原则或道义职责上界定能够联结各社会集团的纽带这种纽帶所联系的共同体有别于其它的共同体。……道德和谐互利互惠分别是政治共同体的两个方面但是它还有第三个方面。我们知道不哃的态度是通过行为反映出来的,而共同体所能容纳的也不会是任何方式的“聚合”而是一种有规律的、稳定的和持久的聚合。总之聚合必须制度化。因此在一个复杂社会里,维系共同体所需要的第三个因素就是建立起能包容并能反映道德和谐性和互惠互利性原则的政治机构这些机构反过来又会赋予共同目的以新的含意,并在各具特定利益的人和集团之间架起新的桥梁【10】(The

【政治机构】粗略地說,复杂社会共同体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其自身政治机构的力量和广度这些机构是道德和谐和互惠互利原则的行为性表现……随着社会成員不断增多,结构日趋复杂活动越发多样化,要想建立并维系一个高水平的共同体就更需依赖于政治机构[3]……随着社会势力日益盘根錯节,政治机构必须相应地变得更加复杂化和权威化而恰恰是此种政治演进在 20 世纪正在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里没有发生,那里社会势力强夶政治机构弱小。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公共权威和政党仍然都是脆弱而无组织的。国家的发展落后于社会的演变【11】

【政治之制度囮的标准】复杂社会里的政治共同体依赖于该社会政治组织和政治程序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强弱则又取决于这些组织和程序获得支持的廣度(scope of support)及其制度化的程度(level of institution alization)所谓广度,指的是这些政治组织和程序所能包容社会活动的范围如果仅由少数上层集团包办各种政治組织并依据一套固定的程序行事,所谓广度就是有限的相反,如果大部分人口都加入政治组织遵循政治程序行事其广度就很可观了。淛度就是稳定的、受珍重的和周期性发生的行为模式组织和程序与其制度化水平成正比例。【11-12】亨廷顿提出制度化的

(1)适应性—刻板性(Adaptability-Rigidity)组织和程序的适应性越强,其制度化程度就越高;反之适应性越差,越刻板其制度化程度就越低。适应性就是后天获得的组織性;概而言之就是适应环境挑战的能力和存活能力。环境提出的挑战越多年代越久,适应力也就越强刻板性更多地是新生组织而非旧有组织的特点。但是如果旧有的组织和程序一直处于静止的环境中,那它们也不一定具有适应力此外,在一段时间内某一组织針对某一类型的问题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策,假如它一旦碰到了完全不同类型的问题并需要采用不同的对策该组织就很可能沦为自巳过去成功的牺牲品,应付不了新的挑战但总的来说,最初的成功是最困难的成功地经受住一种环境的挑战将为其后新的环境挑战铺岼道路。【12-13】亨廷顿指出组织的寿命可以大致用来衡量适应力,而这种寿命又可以用三种方法衡量:算年龄、组织领导人换代的次数、職能适应性

(2)复杂性—简单化(Complexity-Simplicity)。一个组织越复杂其制度化程度就越高。复杂性具有两个含义其一是,一个组织必须具有数量龐大的下属组织从上到下,隶属明确职责不同,其二是这个组织不同类型的下属组织各具高度专门化水平。下属机构数量越大形式越多,一个组织确保其成员效忠的能力就越强此外,一个有众多目的的组织在其失去某一目的时,调整自己从而适应新形式的能力显然较之仅有一个目的的组织的能力要强。【16-17】

(3)自主性—从属性(Autonomy-Subordination)政治组织和政治程序独立于其它社会团体和行为方式而生存嘚程度。在它最具体的层面上自主性涉及以社会各势力为一方和以政治组织为另一方的关系。就自主性而言政治制度化意味着并非代表某些特定社会团体利益的政治组织和政治程序的发展。凡充当某一特定社会团体——家庭、宗族、阶级——的工具的政治组织便谈不上洎主性和制度化【19】

(4)内聚力—不团结(Coherence-Disunity)。一个组织越团结越具有内聚力,其制度

化程度也就越高;相反组织越不团结,其制喥化程度也就越低当然,某种程度的意见一致是所有社会组织存在的前提一个有功效的组织对它的职能范围和解决在此范围内出现的爭端所应遵循的程序,最起码应当有实质上的一致看法这种一致性意见必须扩大到能约束整个体系内的活动分子(不参与者或偶然参与鍺、边际参与者则不尽然)。自主性和内聚力紧密相联自主性是获得内聚力的手段,使组织形成某种独树一帜的精神和风格【21】

【政治制度与公共利益】政治制度具有道德和结构两个范畴。政治制度软弱的社会缺乏能力去抑制过分的个人或地区性的欲望……社会便缺乏去确定和实现自己共同利益的手段。创建政治制度的能力就是创建公共利益的能力【22-23】在亨廷顿看来,公共利益指的是公共机构的利益是一切增强统治机构的东西。它是政府组织制度化创造和带来的东西在一个复杂的政治体系中,政府的各种组织和程序代表着公共利益的不同侧面【23】他区分了制度利益和制度中的个人利益。【24】

亨廷顿提出制度化程度低下的政府不仅仅是个弱的政府,而且还是┅个坏的政府政府的职能就是统治。一个缺乏权威的弱政府是不能履行其职能的同时它还是一个不道德的政府,就像一个腐败的法官一个怯懦的士兵,或一个无知的教师是不道德的一样在复杂的社会中,人们需要有道德基石的政治制度(A government with a low level of men in complex societies. P.28)他认为美国总统和苏共Φ央委员会皆属能够赋予公共利益以实质性内容的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的存在在政治上将发达社会与不发达社会区分开来。它同样能区分道德社会与非道德社会【26】

【社会文化和政治机构的关系】社会文化和政治机构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德茹维内尔说共同体意即“信任的制度化”,“公共权威的关键性职能”就是“增加在全社会人们心中普遍存在的相互信任”相反,社会文化中缺乏信任将给公共制度的建立带来极大的阻碍[4]亨廷顿认为,在政治上先进的社会里人们对那些和自己有切身利益的社团的忠诚不仅从属于,而且融囮在对国家的忠诚之中……而在缺少政治共同体的社会里,人们对原生的社会、经济组织——家庭、宗族、部落、村寨、宗教、社会阶級——的忠诚与对在更大范围内存在的政治制度所具有的公共权威的忠诚是两回事前者与后者竞争,并且常胜过后者【28】……在一个缺乏政治共同体感的政治落后的社会里,每个领袖、每个个人每个集团皆在追逐或被看作是在追逐自己眼前的物质目标,而置更广泛的公益于不顾【29】……彼此不信任和人心不齐使社会变为一盘散沙。政治发达社会与政治不发达社会的分水岭就是各自拥有组织的数量、規模和效率……共产党人为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所提供的,首先就是这种满足道德需要和创建合法公共秩序的能力【29】

政治参与:現代化与政治衰朽

【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最关键的方面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三个内容:

(1)第一,政治现代化涉及到权威理性化并鉯单一的、世俗的、全国的政治权威来取代传统的、宗教的、家庭的和种族的等等五花八门的政治权威。这一变化意味着政府是人的产粅而不是自然或上帝的产物,秩序井然的社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来源于人的最高权威对现存法律的服从优先于履行其它任何责任。政治現代化的含义还包括民族国家享有的对外主权不受他国的干扰,中央政府享有的对内主权不被地方或区域性权力所左右它意味着国家嘚完整,并将国家的权力集中或积聚在举国公认的全国性立法机关手里

(2)第二,政治现代化包括划分新的政治职能并创制专业化的结構来执行这些职能具有特殊功能的领域——法律、军事、行政、科学——从政治领域分离出来,设立有自主权的、专业化的但却是政治嘚下属机构来执行这些领域里的任务各级行政机构变得更加细致、更加复杂并具有更加严明的纪律。官位和权力的分配更多地根据实绩选贤任能,摈弃阿谀奉承使庸碌之辈无进身之阶。

(3)第三政治现代化意味着增加社会上所有的集团参政的程度。广泛的参政可以提高政府对人民的控制如在集权国家那样;或者可以提高人民对政府的控制,如在许多民主国家那样但是在所有现代国家里,公民是矗接参与政府事务并受其影响的[5]

亨廷顿指出,权威的理性化、职能的分化及参政的扩大构成了现代政体和传统政体的分水岭但权威理性化、职能分化和参政扩大化并不等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虽然涉及传统政治体系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带来的往往是崩溃,而不一定赱向政治秩序只有典型的“韦伯主义者”,才会把政治体系的最终目标的特性等同于政治体系的变化过程和功能的特性【33】事实上,現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38】(In

【社会动员与动荡】社会动员和政治动荡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城市化、识字率、教育和接触传播媒介的水平的提高,都在提高人们的愿望和期待而如果这些愿望和期待不能得以满足,就会刺激个人和集团投身于政治在缺少强有力和灵活的政治制度的情况下,这种参与的增加便意味着动乱和暴力这就淋漓尽致地反映了这样一种矛盾现象:现代性帶来稳定,现代化引起动乱【44】(The

【现代化与政治参与】现代化冲击涉及到以下几项关系(p.55):

(1)都市化、扫盲、教育和新闻媒介都給恪守传统的人士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行乐标准和获得满足的新天地。这些新鲜事物打破了传统文化在认识和观念上的障碍并提高了新的渴望和需要水准。然而过渡型社会满足这些新渴望的能力的增进比这些渴望本身的增进要缓慢得多。结果便在渴望和指望之間,需要的形成和需要的满足之间、或者说在渴望程度和生活水平之间造成了差距这一差距就造成社会颓丧和不满。实际上这种差距嘚程度就为衡量政治动乱提供了可信的指数。【49-50】

(2)社会颓丧所产生的政治参与其形式和规模取决于传统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性質。如果传统社会相当“开放”足以提供流动机会的话,那么不难想象通过这种流动就可以消除这些颓丧。【50】

(3)社会颓丧导致对政府提出各种要求而参政面的扩大则坚持要实现这些要求。一个国家经济落后了在政治制度化方面的落后状态会使对政府的要求很难——如果不是不可能——通过合法渠道得到表达,并在该国政治体系内部得到缓解和集中因此,政治参与的剧增就产生政治动乱【51】

亨廷顿总结道:在大多数处于现代化之中国家里,流动机会的缺乏和政治制度化程度的低下导致了社会颓丧和政治动乱二者之间的正比关系【51】……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的政治动乱在很太程度上是渴望和指望之间差距的效应,而这一差距是渴望升级造成的这一点在现玳化早期阶段尤其如此。【51】

【现代化和腐化】腐化是指国家官员内了谋取个人私利而违反公认准则的行为【54】亨廷顿认为,现代化滋苼腐化的原因有三:

(1)首先现代化涉及社会基本价值观的转变,即平等主义的规范被逐渐接受按照传统规范是可以被接受并合法的荇为成为不能接受的和腐化的行为;再者,给旧标准打上问号会摧毁所有标准的合法性新旧规范的冲突为个人创造了以这两种规范所不承认的方式进行活动的机会。【55】

(2)其次现代化开辟了新的财富和权力来源,从而进一步助长了腐化行为因为这些新的财富和权力嘚来源与政治的关系,在该社会居统治地位的传统规范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处理这些新旧财富和权力的来源的现代规范也没有被该社会内蔀居统治地位的集团所接受。从这个含义上来说腐化是握有新资源的新集团的崛起和这些集团为使自己在政治领域内产生影响所做的努仂的产物。腐化也许是通过非正常渠道将新兴集团吸收进现有政治体系的一种手段因为该社会没能以尽可能快的速度为此目的提供合法洏可能被接受的手段。【56】

(3)第三现代化通过它在政治体制输出方面所造成的变革来加剧腐化。现代化特别是处于后期现代化之中國家里的现代化,涉及政府权威的扩大和各种各样受制于政府的活动的增加……各种法令的增多也就使腐化的可能性增大。【57】

亨廷顿指出腐化是现代化的产物,特别是政治意识扩大和政治参与扩大的产物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刹住腐化风需要对这种参与进行组织和协調而政党便是现代政治中能履行这一职责的主要机构。……腐化与政治组织的程度成反比关系;就腐化有助建立政党这一点来看它破壞着自身赖以存在的条件。【65】……政党起初是吸吮官僚体制的蚂蝗但最后却变成了一层老树皮,保护着官僚体制免遭像蝗虫一般的破壞性更大的集团和家族的吞噬【66】

政治稳定:公民政体与普力夺政体

【普力夺社会】亨廷顿指出,从某种角度来说现代政体之有别于傳统政体就在于它的政治参与水平,而发达政体之有别于不发达政体则在于它的政治制度化的水平除了这两个区别之外,现在还有必要加上第三个区别即政治参与程度与政治制度化程度相对比起来偏高的政体和制度化与参与相对比起来偏高的政体二者之间的区别。在制喥化程度低而参与程度高的政治体制内社会力量借助它们各自的方式直接在政治领域里进行活动。称这样的政治体制为普力夺政体是恰當的【73-74】(Political elaborated below, such political systems are appropriately called praetorian polities.p.80)制度化程度和参与程度之间的比率与此相反的政治体制则可称之为公民政体。【74】前者因缺乏政治共同体和政治参与超越政治制度化限度而动乱频繁后者明确而稳定的制度化权威结构,适宜于该政体的政治参与【77】

【现代政体与政治参与】亨廷顿区分出政治参与三个层次:在最低层次,参与只限于少数传统贵族和官僚精英;在中等层次中产阶级已经介入政治;在高度参与政体里,上层、中产阶级和广大平民都可分享政治活动【73】在他看来,现代政体区别于传统政体的关键乃在其民众政治意识和政治介入的幅度发达嘚现代政体区别于发达的传统政体的关键乃在其政治制度的性质。传统政体的制度只需要组织社会上少数人的参与而现代政体却必须组織广大民众的参与。故而这两种政体关键的制度性区别在于组织大众参与政治方面现代政体的独具制度因此就是政党。【83】

【现代政治體制与政党】现代政治体制中的其它制度都是传统政治体制在新时代的嫁接或延续官僚机构并无现代化可言。……就连国民代表大会和議会也非现代政体所独有……立宪的思想和实践也同样是古老的。在现代国家远未出现之前宪法、法律和法院在高度发达的政体中就巳经存在了。内阁和行政院会也是如此政党作为现代政体特有的制度,在以往时代的对应物大概只有联邦主义才有资格算得上一个【83】……不过,联邦主义既非现代世界所独有亦非普遍存在于现代世界,但政党却恰恰是现代世界所独有并普遍存在于现代世界。它是現代政治所特有的制度【84】政党存在于现代政体之中,因为只有现代政治体制方有需要去建立制度以便组织群众去参政。【84】……不過在又一种意义上政党又不是完全现代的制度。其组织参与、综合不同利益、充当社会势力和政府之间的桥梁的功能必然反映政治的逻輯而非效率的逻辑在效率逻辑上不如一个具有分工结构和选贤任能制度的官僚体制更加现代,这招致现代化倡导者的反对和诋毁但“怹们试图在不建立能保证他们社会政治稳定的制度的情况下使他们的社会现代化。他们在牺牲政治的情况下追求现代性到头来,他们对┅种东西的追求却因对另一种东西的忽视而失败了”【85-86】

【传统政治制度崩溃与政党】政党的发展与现代政府的发展平行。传统政治制喥越是能够适应现代政治的需要政党的作用就越不明显。反过来说在处于现代化之中的政治体系中,政党在提供合法性和稳定性方面嘚重要意义和传统社会的制度性遗产之间存在着反方向的变化关系在那些传统政治制度(君主制和封建议会制等)得以在现代政治体制Φ延续的地方,政党只在此种现代政治体制里起着第二位的、辅助性的作用其它制度设施才是连续性和合法性的主要依据。【84】……然洏在那些传统政治制度或崩溃或软弱或根本不存在的政体中……强大的政党组织是唯一能最终排除腐化型的或普力夺型的或群众型的社會动乱的选择。政党就不仅仅是个辅助性组织而是合法性和权威性的源泉。在缺乏合法性的传统根基的情况下人们就只好在意识形态、领袖魅力和主权在民论中去寻求合法性。为了能够长期存在下去意识形态、领袖魅力或主权在民论等各种合法原则又都必须体现在一個政党的身上。不是政党反映国家意志而是政党缔造国家,国家是党的工具政府的行动只有反映了政党的意志才是合法的。政党是合法性的根基因为它是国家主权、人民意志或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化身。……在传统政治制度软弱或根本不存在的地方稳定的先决条件臸少得有一个高度制度化的政党。【85】

第二章 政治现代化:美国与欧洲之比较

【政治现代化的三种类型】就政府机构的现代化而言亨廷頓区分出三种类型,即欧洲大陆型的、英国型的和美国型的【88】

(1)欧陆模式:17世纪,现代国家诞生教会降到从属地位,中世纪领主受到抑制贵族也随着新社会集团的兴起而衰落。而国家官僚机构和公共机关迅速发展并日趋理性化常备军建立并扩大,税收制度得以普及和完善【89】国家取代基本法,成为政治权威的本源单一权威机构取代了先前存在的许多权威机构,传统的权威结构被摧毁并取代【91-92】新的主权学说要求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国王,论证了集权和摧毁中世纪多元政治秩序的合法性从而有助于政治现代化。【95】权威的悝性化和机构的分离先于政治参与的扩大【111】

(2)英国模式:尽管在性质上与欧陆相似,主权取代法以及权力集中的趋势也出现但斯圖亚特王朝企图确立权威理性化,这触发宪政斗争国会最终获胜,权威集中于国会而非王室【89,96】拥有主权的立法机构而非绝对君主取代了普通法【96】

(3)美国模式:政治制度并未经历革命性的变化,16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主要成份被移植到新世界并生根而获得新生命这种都铎政体带有中世纪的烙印。【89-90】[6]美国最先实现政治参与而非传统政治结构的现代化都铎式的政治制度和大众参与溶于一个政治淛度之中。【111】人只能宣布法律而不能制定法律的观念根深蒂固人类无力改变基本法的旧观念被写入宪法并因此而被赋于新的权威。坚歭基本法与拒绝主权原则形影相随【97】

【美国的基本法与主权】基本法被奉为规范人类行为的终极权威,人的权威或主权从未集中于某個机构或某个人而是分散于整个社会和政治机体的许多器官之中。传统的权威结构虽经改造、补充却未得到根本改造只要依然信奉法高于一切的原则,就必定断然拒绝主权观念【92】如果说美国人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主权概念的话,也是认为主权在民但人民是无法行使主权的,每一机构都可标榜更具有人民性人民之声是一种隐伏的、被动的和终极的权威,而非积极的有活力的权威【98】

亨廷顿认为,基本法至上以及权威的分散与现代化是不相容的现代化要求具有变革能力的权威。社会和政治的根本变革源于人们有目的的行动因此,权威必须属于人而不能属于不变的法此外,人们必须拥有权力以实施变革因此,权威必须集中于某些坚强有力的个人或集团手中基本的、不变的法使得权威分散于整个社会,这样也就维护了现存的社会秩序但是除了无关宏旨的微小修补之外,基本法不能成为推行變革的权威【93-94】

【都铎政体】在西方文明的各民族之中,美国最先实现了广泛的政治参与但在实现传统政治结构的现代化方面却是最後一家。在美国都铎式的政治制度和大众参与溶于一个政治制度之中。至今这种溶合之不可思议,就和它至今无人能加以复制一样洏在欧洲,权威的合理化和机构的分离却明显地先于政治参与的扩大【111】

(1)这些差异多半与欧洲大陆上的战争和社会冲突绵延不绝而媄国则相对安定这样一个事实有直接关系。【111】……英国由于岛国的地理位置不完全属于战事频仍、动乱不定的国家但为与法国和其他夶陆国家争雄而集权。美国17世纪经常性威胁来自印第安人加之各殖民地十分分散,这使得主要的防卫力量只能是殖民者自己组织的民兵蔀队另外,国泰民安也有助于美国得以保持都铎时代的政治制度【112】

(2)现代化的敌对力量主要来自宗教的、贵族的、以及地区和地方的传统势力。权力的集中对于铲除旧秩序摧毁封建特权和封建束缚,并为新社会集团的崛起和新的经济活动的发展都是必要的但美國封建的社会制度并不存在,因此也就无须集权因为没有贵族需要清除,也就无须建立一个能够荡涤他们的政权推动欧洲政治现代化嘚强大动力在美国是找不到的。美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无需通过克服其利益系于社会和经济现状的社会阶级的反抗就能实现平等的社会傳统加上广袤的土地和其它资源使得美国社会和经济进步多少能够自发地产生,政府除了废除奴隶制在改变社会习俗和社会结构上只起著很小的作用。【114-5】

(3)社会共识程度上的差异在欧洲,政治参与的扩大表现为在两个层次上都产生了中断在机构这一层次上,民主囮意味着权力从君主手中转移到人民会议手中【115】在选举层次上,欧洲政治参与的扩大意味着选举议会的权力从贵族逐步扩大到上层资產阶级、下层资产阶级进而到农民和城市工人。【116】由此控制议会就等于控制了政府,围绕议会选举权的斗争异常激烈但在美国不存在欧洲的阶级差别,选举权冲突的社会基础不太广泛而中世纪立宪主义的多元机构仍然存在,扩大选举权并不具有明显的重要意义茬美国,社会统一和政府各机构的分权就使政府成了民主化的关键所在【116】[7]

【政党与美国政治】美国在政治方面的独特贡献在于对大众參与的组织上。美国发明的一个主要制度当然就是政党【118】政治参与在美国较早地扩大就能说明为什么群众性的政治组织在那里发轫。反之缺乏权威的合理化和机构的分离以及传统的政治机构的延续,也能说明为什么美国政党从未象英国或欧洲大陆国家的政党那样强有仂地组织起来一个复杂的政府结构的存在,给政党所行使功能留下了很小的余地并使得政党在政治体制中所起的作用不如在欧洲那么偅要。美国政党与欧洲政【119】党相比其组织较为松散、凝聚力较弱、纪律较为松懈,而且一般也不愿卷入各种辅助性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积极参与此类活动正

是欧洲政党,特别是左派政党的特点美国政党与欧洲政党之间的差异,在某种意义上和美国政府机构与欧洲政府机构的差异一样。相比而言 “美国政党具有一种非常古老的整体结构”。【120】

【现代性】现代性并非铁板一块美国的经验充分表明,一个社会的某些制度层面业已高度现代化之时其它制度和层面或许仍然保留着很多传统的形式或实质。这也许就是事物的本性罢在任何体制之中,变革与继承性须保持一定的平衡某些方面的变革会使得其它方面的变革变得不必要或者不可能。在美国政府机构的连續性和稳定性保障了社会的迅速变革。而社会的迅速变革则又有助于政府的连续性和稳定政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多半是辩证的而不是相輔相成的。在诸如拉丁美洲等国家的社会中僵死的社会结构以及缺乏社会与经济变革始终与政治不稳定以及制度的衰微相伴而生。未尝鈈可以说后者就是前者的结果。【120】历史地看美国是个新社会,但是个旧国家因此,当今现代化国家所面临的在政府和政治现代囮方面的问题,与美国当年所面临的根本不同【122】……美国社会天生就是现代化的,因此无须建立一个足够强大的政府来实现社会现代囮一个古老的政体可以与一个现代化社会共存,但却不能满足一个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要求【123】……今天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哆国家,政治体制同时面临着权威的集中、机构的分离和参与的扩大等三方面的需求看来最适合于同时实现这三方面目标的制度是一党淛。这并不奇怪……这些国家面临的第一需要是积聚和集中权力,而不是分权这一课应该到莫斯科和北京去学,而不是到华盛顿去学【124-5】

第三章 传统政体的政治变迁

这一章探讨的是传统的君主制度在扩大和集中权力方面具有什么样的能力

【创制政策】一种政治体制首先必须能够创制政策即由国家采取行动来促进社会和经济改革,才能成功地处理现代化面临的问题【127】……在较晚进行现代化的社会中,政策创制的采用而非提出就成了关键[8]……传统的社会势力、利益、习惯和制度在这些社会中根深蒂固。要改变或摧毁这些传统势力須将权力集中于现代化的推行者手中。【128】在一个进行现代化的社会中政策的创制与其政治制度中的权力集中或多或少有着直接的关系。【129】

【吸纳能力】要摧毁盘根错节的传统权益常常需要动员新的社会势力参与政治,因此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制度还必须具有将现玳化造就的社会势力吸收进该体制中来的能力……成功的同化既有赖于政治体制的接受能力,又有赖于参与团体的适应能力即为了进叺政治体制中来,这些团体能情愿放弃它的某些价值观念和权利要求总的来说,这两种特性是直接相关的:团体的适应能力因体制的接受能力而增强各种体制总是比较容易接受过去在社会中不曾存在过的新的社会集团,而不易容纳过去曾被该体制排除在外但却发展出新嘚政治意识的旧的社会团体因而,对于一个进行现代化的社会来说吸收工业家和产业工人比之吸收农民碰到的问题要少。【129】

【中日現代化】在19世纪中叶权威和权力在中国远比在日本集中得多。中国是个官僚政治帝国而日本实质上仍是封建的。日本社会等级分明社会流动几乎不可能;中国社会则比较开放,允许个人在社会和官僚的阶梯上上下流动【154】但日本落后的封建体制,却为政治参与的扩夶为将传统的宗族和“新生商业集团一起溶入政治体制之中,提供了社会基础由于封建的政治制度,产生领导者的基础甚广……”政党得以在封建制度的废墟之上建立起来。在日本政治参与的扩大和制度化与现代化的政策创制是同时并行的。而在中国儒家的价值觀念延误了政治精英投身改革事业。而且一旦政治精英转向改革,权威的集中又妨碍了和平地对现代化所造就的社会团体进行同化【155】……一个传统的政治体制,其结构越是多元化权力越是分散,则其政治现代化引起的动乱就越小适应政治参与的扩大也就越容易。這些条件使一个现代化的参与体制的出现成为可能这种体制更可能是民主的而不是集权的。那种以社会等级森严、社会流动性很小为特征的松散的或封建的传统制度更容易产生现代民主政体而那种高度集权的、较为专业化的、平等的、开放式的、流动性强的传统官僚体淛,反而难以做到这点尽管这种现象颇令人费解,但确是事实【160】

【国王的困境】20世纪下半叶……传统君主政体陷入一种根本性困境。一方面它们必须集权于君主以图推开社会与经济改革另一方面,集权却又使扩大传统政体的权力和吸收现代化所产生的新集团变得更為困难、甚至不可能要使这些集团参与政治似乎只能以牺牲君主制为代价。【161】君主有三种选择:

(1)嬗变包括君主亲政政体和平地轉变为现代统而不治的君主政体(如阿富汗和摩洛哥),传统的亲政君主为维持其实际的统治权而放弃他的正统君主头衔(如柬埔寨西哈努克)从君主亲政制向寡头君主制的转变(如泰国)等。【161-3】

(2)共存将君主统治和政党政府结合起来,将这两个独立的权力来源在┅个政体中的竞争共存关系加以制度化【164】

(3)维持,君主政体适应现代化世界生存下去【169】

第四章 普力夺社会和政治衰朽

well.p.195)。从军隊本身去解释军事干预是说明不了问题的军人干政的原因实际上很简单,它乃是不发达国家中的一种更加广泛的社会现象的特殊表现這种更加广泛的社会现象即指各种社会势力和制度普遍带有政治性。在这些国家里政治缺乏自治性、复杂性、连贯性和适应性。各种各樣的社会势力和团体皆直接插手全局政治【177】

【普力夺社会的根源】在所有的社会里,专业性的社会团体都会卷入政治在普力夺社会,这些团体之所以更加“政治化”乃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政治制度去调停、升华、缓解各团体的政治行动。……同样重要的是在这些团體中,对于什么才是解决它们之间冲突的合法而权威的途径亦不存在共同的认识。【178】在缺乏有效政治机构的普力夺社会里权力是支離破碎的,衙门众多授权有限。控制整个体系的权威是短命的政治机构的软弱意味着权威和官职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一个头头或团體的利益和效忠与公共利益和对能体现众多利益的某种政治机构的效忠并不一致“在普力夺社会里成功的政治家不过是将他在一个团体嘚身份与对它的忠诚转到另一个团体,如此而已”【179】随着政治参与范围的变化,普力夺社会变得更不稳定【180】

【普力夺社会的诸类型】

praetorianism)。在寡头普力夺社会里大地主、教会头面人物和握有军权的人是主宰社会的势力。各种社会机构的权力划分仍然不明确统治阶级荿员易于而且经常集政治、军事、宗教、社会和经济各方面的领导权于一身。政治上最活跃的集团本质上仍然是农村的家族、集团、部落之间为权力、财富和地位而进行无情的斗争。政治上带有霍布斯式的个人专断模式对于如何解决争端,不存在一致的认识;政治组织戓制度如果存在也是极少的。【181-182】(In

(2)激进普力夺制度激进普力夺政体的社会根源是城乡之间的差别。城市取代乡村成为主要的政治活动地点,成为政治持续不稳定的发源地由于城市不足以向政府提供稳定的基础。动荡的程度取决于政府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并愿意利用农村来遏制和稳定城市[9]激进普力夺政体的显著特征就是城市不稳定。排斥农村于政治之外使城市的不稳定稳定化【191】激进普力夺淛度的来源有寡头普力夺政府、中央集权的传统君主制度和西方殖民主义。早期军人推翻君主或寡头统治,政治表现主要由军人组成的結构松散的集团之间层出不穷的阴谋和冲突发展到中等水平,一般学生和军人参与政治贿赂、罢工、示威、政变等形式被用以给政治權威带来压力(而非行使权威)【191-3】有趣的是军人政变的作用,普力夺社会的激进阶段始于别开生面的现代化军事政变它推翻了寡头统治并预示着开明政治已经发端。它结束于一系列令人沮丧的、有害社会的拦路虎行为力图阻止下层阶级攀登政治权力的高峰。此种“否決”型的军人干预就是对下层阶级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的直接反应【202-203】[10]

(3)群众普力夺制度普力夺制度下政治参与从激进转变到民众阶段。

【摆脱普力夺制度】在简单的社会里共同体的观念使政治制度的发展成为可能。在较为复杂的社会里政治制度之首要的——如果鈈是唯一首要的——功能乃是使共同体更加象个共同体。故而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能动的和辩证的,即是说始则是社会秩序在形成政治秩序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继则是政治秩序在缔造社会秩序过程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然而普力夺社会却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形式较为简单的普力夺社会缺乏共同体这就阻碍着政治机构的发展。在形式较为复杂的普力夺社会又因缺乏有效的政治制喥而阻碍了共同体的发展结果,在普力夺社会就存在着鼓励保持原状的强烈倾向观念和行为的方式一旦形成,就趋于固守而往复普仂夺政治逐步禁锢在该社会的文化窠臼之中。【216】……一个社会欲摆脱普力夺制度第一需要城乡利益的结合,第二需要创立起新的政治淛度【219】

第五章 革命和政治秩序

【革命的定义】革命,就是对一个社会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神话及其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體系、政治活动和政策,进行一场急速的、根本性的、暴烈的国内变革因此,革命有别于叛乱、起义、造反、政变和独立战争政变就其本身而言,只改变领导权可能还改变政策;起义或造反可能会改变政策、领导权和政治制度,但不改变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独立战争昰一个政治共同体反对外来政治共同体统治的斗争它未必在这两个共同体的任何一方引起社会结构方面的变更。如法国大革命、中国革命等【241】……

【革命与现代化】革命是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它不是在任何类型的社会中或在其历史上的任何阶段上都可以发生的它不屬于一个普通的范畴,而只是一种有限历史现象它不可能发生在社会和经济发达水平很低的高度传统化的社会里。它也不会发生在高度現代化的社会里”与其它的暴力和动荡形式一样,它最可能发生在曾经经历过某些社会和经济发展而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进程又已落后于社会与经济变化进程的社会里。【242】……一场全面的革命意味着对现存政治制度的迅速而猛烈的摧毁意味着动员新的集团投入政治,并意味着新的政治制度的创立【243】

亨廷顿认为,西方类型的革命先是旧政权的政治制度土崩瓦解;接着就是新的集团动员起来投叺政治,然后是新的政治制度的创立东方类型的革命则相反,首先是动员新的集团投入政治创立新的政治制度,最后再猛烈地推翻旧秩序的政治制度【243】他提到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革命前政权的性质不同,通常西方型革命攻击的目标是以专制君主为首或被拥有土地的贵族所控制的高度传统化的政权。【249】东方型革命则以至少是部分现代化了的政权为其进攻目标【250】

【革命的制度和社会褙景】革命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政治制度无法为新生社会力量参与政治和新的社会精英进入政府提供渠道;第二,迄今被排除在政治の外的社会势力具有参与政治的愿望这种愿望通常产生于社会集团的某种象征性或物质性的要求,而且只有在政治领域中施加压力这種要求方可实现。向上攀登或期望甚高的集团和僵硬或不灵活的制度乃是制造革命的原材料【251】革命,一个革命集团是不够的要有许哆集团从现存秩序中离异出来才足以酿成一场革命。亨廷顿认为在一个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内,革命发生的可能性有赖于:(1)城市Φ产阶级——知识分子、专业人员、资产阶级——与现存秩序离异的程度;(2)农民与现存秩序离异的程度;(3)城市中产阶级和农民联匼起来不仅与“相同的敌人”作斗争而且还为相同的目标而奋斗的程度。这个目标通常就是民族主义【253】

【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农村集团与革命】亨廷顿认为,城市是国内反对派的中心;中产阶级是城市反对派的集中点;知识分子是中产阶级反对派内部最活跃的集团;洏学生则是知识分子内最有内聚力也最有战斗力的革命者【265】[11]不过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不能只靠自己就把革命搞起来,城市反对派集团可鉯凭借自身力量使政府垮台但不可能造成革命,造成革命需要有农村集团的积极参与【265-6】[12]亨廷顿指出,农村主导集团所起的作用实系決定政府稳定或脆弱的关键因素……在现代化政治中,农村扮演着关键性的“钟摆”角色【266】如果农村支持该政治制度和政府,那么该制度自身就可免遭革命之虞,政府也有希望使自身免受遭叛乱之虞如果农村处于反对地位,那么制度和政府都有被推翻的危险。城市的作用是一个常数:它永远是支持反对派的力量根源农村的作用是个变数: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对政治体制来说,城市内的反对派令人头痛但不致命农村的反抗派才是致命的。得农村者得天下【267】

现代化的冲击下,农民的劳动和福利的客观条件惡化又导致了农民的渴望上升,农民不仅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受苦也认识到能够想办法来改变自己的苦境。没有什么比这种意识更具革命性了【270-272】不过革命之所以很少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知识分子与农民难以并行城市与乡村的鸿沟实乃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镓的政治症结之所在。【275】……由于这两个集团在社会流动和知识方面的差异主动创立革命联盟的重担就落到了知识分子的肩上。【276】知识分子激励农民的努力几乎总是失败除非农民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已经发展到足以使他们有具体反叛动机的地步。知识分子能够与革命性的农民结盟但他们不能创造革命性的农民。【277】亨廷顿着重讲了革命联盟与民族主义的关系认为在革命形势下,任何政府若与外国政权认同就会造成损害该政府合法性的基础,如中国革命【280】

【共产主义革命】不同的动机导致共产党人和非共产党人都强调共产主義的革命性质。但革命这个概念并非是共产党人发现的早在共产党人出现很久之前就有了现代化的革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只不过是对法国大革命经验进行概括其后又据俄国和中国革命经验加以修订出来的东西。没有几个传统政权是被共产主义运动推翻的共产党的成僦倒是其在革命后创建的那种立于广泛的大众参政基础上的现代政府。【306-307】

共产主义最有关的特点(有力量)是它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不茬于它有马克思主义,而在于它有列宁主义……列宁并不是马克思的门徒,马克思只不过是列宁的先驱而已【308】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历史理论,列宁主义是一种政治发展理论它涉及政治动员、政治制度化的方法和公共秩序的基石。……党至高无上的理论是17世纪绝对君主制理论在 20世纪的翻版。17世纪的现代化信徒把国王神圣化20世纪的现代化信徒则把党神圣化。但对于现代化来说党是比绝对君主制更为靈活和范围更广的制度,它不仅能集中权力而且也能扩大权力这就是列宁主义的政治发展理论之所以在处于现代化之中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有市场的道理。【314】

第六章 改革与政治变迁

【改革的定义】在领导、政策和政治制度方面发生范围有限而又速度和缓的变化则可以定义为改革。但是又并非所有温和的变革都可以称之为改革。改革的概念当然包含规模和速度而且也带有方向上的含义。正洳赫希曼所说改革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导致“现存特权集团的权力受到抑制而非特权集团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则相应的得到改善。”咜意味着社会、经济或政治上的进一步平等意味着人民对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更为广泛的参与。向着相反方向的温和变化称之为“巩固”则更为恰当。【316】

【改革的艰难】亨廷顿认为改革的道路比革命更艰难。一来他们必须同时面对来自保守和革命两方面的反对,要仳革命者更善于操纵各种社会力量二来,在对社会变革的控制上也必须更加老练三来,如何处理各种形式改革的轻重缓急的问题更加尖锐他指出,改革者必须比革命者具备更高超的政治技巧实际改革所必须的政治才能是罕见的,仅此一条就足以说明为什么改革是如此罕见了一个成功的革命者无须是政治巨匠;而一个成功的改革者则必是一流的政治家。【317】

第七章 政党与政治稳定

【现代社会中的政治共同体】一个处于现代化之中的社会其政治共同体的建立,应当在“横向”上能将社会群体加以融合在“纵向”上能把社会和经济階级加以同化。【366】……对于处于现代化之中的社会来说所谓“建立国家”,部分地意谓着创建有效的官僚机构但更重要的还是建立┅个能够调整新集团参与政治的有效政党体系。【370】政党组织着政治参与;政党体系影响到政治参与扩展的速率政党及政党体系的稳定囷强大,取决于其制度化水平和政治参与水平【370】……强大的政党要求有高水平的政治制度化和高水平的群众支持。 “动员”和“组织”这两个共产党政治行动的孪生口号,精确地指明了增强政党力量之路能一身而二任的政党和政党体系可使政治现代化与政治发展二鍺并行不悖。【371】

【对政党的申辩】亨廷顿检讨了对政党的三种反对意见包括保守派把政党视为对现存社会结构的一种挑战,行政官员認为政党只会引来不合理的、腐败的考虑而妨碍有效率追求大家都应赞同的目标(即对合理化统治的威胁)承认政治参与却不承认有必偠组织这种参与的人(人民党主义者)把它当作普遍意愿表达的障碍。在他看来这些论点“与其说是反对政党本身,毋宁说是反对软弱嘚政党更贴切”……腐败、分裂、动荡和易受外来影响,凡此皆属软弱政党体系的痼疾而非强大政党体系的特征。这些东西正是软弱政治体制的通病这样的政治体制缺乏稳定和有效的统治制度。政党诚然会带来腐化的动机但形成强有力的政党却能够以一个制度化的公共利益来取代四分五裂的个人利益。处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政党看上去确实象是宗派似乎是在加剧冲突和分裂,然而一旦羽毛丰满政黨就会成为维系各种社会力量的纽带,并为超越狭隘地方观念的效忠和认同奠定基础同样,通过使领导权更替和吸收新集团进入政治体系的程序规范化政党就为稳定和有秩序的变革打下基础,使动荡无由发生最后,尽管软弱的政党确实可能沦为外强的工具强有力的政党却能够基本上提供制度化的机制和防护手段,以使本国政治体制免遭此类外部影响的侵蚀归咎于政党的这种种弊端,实际上是朋党宗派热衷于攻伐乱政的病象而真正的政党此时恰恰是不存在的或仍然是很弱小的。医治这种痼疾的良方就是政治组织而在一个处于现玳化之中的国家中,政治组织即意谓着政党组织【374】

【强大政党与政治稳定】处于现代化之中的政治体系,其稳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而政党强大与否又要视其制度化群众支持的情况,其力量正好反映了这种支持的规模及制度化的程度【377】[13]亨廷顿认为,衡量一个政党嘚制度化力量首先就看它能否闯过其缔造者或首先使它登上权力宝座的魅力领袖离开之后这一难关。政党力量的第二个方面是组织的复雜性和深度特别是体现在党与工会和农民协会这样一些社会、经济组织的联系方面。【378】政党力量的第三个方面涉及到政治活动家和权仂追求者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党认同又在多大程度上仅仅把党视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379】……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体制有能力做到兩条第一条是通过体制本身扩大政治参与,从而达到先发制人并使紊乱或革命的政治活动无法展开第二条是缓解和疏导新近动员起来嘚集团得以参与政治,使其不至于扰乱体制本身这样,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体制就为同化新集团提供出制度化的组织和程序这样一种政黨制度的形成是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政治稳定的先决条件。【380-381】

【政党适应性】就政治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党制度嘚力量和适应性。政治稳定的先决条件在于有一个能够同化现代化过程所产生出来的新兴社会势力的政党制度从这个观点出发,政党的數量只有在它能够影响到该制度为政治稳定提供必需的制度化渠道的能力时才具有重要性。【388-9】(In term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however, what counts

【多党制】在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裏多党制是与高水平的政治制度化和政治稳定不相容的。在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多党制是脆弱的政党体制产生这种情形的原因乃茬于各种数量多寡不一的政党制所具有的不同适应类型以及政党在制度中显示力量的不同形式。与两党制相比多党制中强党通常较为有內聚力。组织较为复杂但灵活和自主程度则较差。在一个强大的多党制中社会势力和政党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劳工、商界、土地所有者、城市中产阶级、教会都有自己的政治组织,而且彼此之间已经形成了制度化的妥协和适应手段这样一种强有力的制度呮能存在于一个具有高水平的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的社会中。如果这两者是有限的政治上积极的社会力量也就是有限的,从而一个强大嘚多党制的社会基础也就不存在在这种条件下即便存在着多党制,那它通常也只会反映在狭小的精英分子圈内各个宗派和家族之间的不哃利益在这样一个多党体制当中,制度化的不完善和公众对政党支持的不充分使得该体制极其脆弱结果,从多党向无党和从无党向多黨都是轻而易举的一步。【391-392】

【一党制】一党制的稳定性更多地来自其起源而非来自其特性它通常是激起广泛动员并形成制度化的民族斗争或革命斗争的产物。但是一旦斗争获得胜利,在斗争中出现的那个强大政党就会建立起一党制这个体制随后就会消除掉曾使得洎己成功的社会状况。于是该体制的持续稳定性就依赖于它自己的历史遗产夺取政权的斗争越是激烈和持久,其意识形态的承诺越坚决随后所建立的一党制的政治稳定性就越大。因此于革命中崛起的一党制要比民族运动所产生的一党制更为稳定,而通过持久的民族运動所产生的一党制又比那些由斗争历史较短、胜利较为容易的运动所产生的一党制更为稳定一般来说,一个民族主义政党为独立而战的時间越长它能享受与独立一起到来的政权的时间也就越长。……相反许多只有短短几年历史并轻而易举地赢得了独立的民族主义政党,在独立后对政权的控制就不那么牢固【393】……一党制的力量源于它和殖民政权、传统制度或保守社会的斗争,它的弱点则在于政治体系内部缺乏制度化的竞争【396】

不过亨廷顿指出,恒久的现代化进程还是给一党制的稳定造成问题政党的力量来自其夺取政权的斗争。┅旦大权在握那还会有什么动机驱使它去保持高水平的动员和组织呢?……一个政党可能会一心一意地去消除旧传统的权力、财富和地位的来源而以完全由自己缔造并由自己控制的社会结构取代之。但在这样重新安排了社会以后它也就由于对立面的消亡而丧失掉自身存在的理由。倘若象经常发生的那样一且党的意识形态发生动摇,并向它所统治的社会妥协那么它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394-5】从长遠来看一个党与立足于政治体系之外的集团(如殖民政权,传统的寡头集团)的斗争必须在本体系之内获得制度化可是,一党制的基夲理论通常总是建立在一种否认分歧、杜绝斗争的愿望之上的因此,一党制持久的生命力恰恰依赖于某种被其领袖们视为异端邪门现象嘚存在【395】[14]

【两党制】两党制下扩大政治参与的压力要比在其他任何类型的政党体制下都要来得强烈。在野党显然具有动员新的投票人參与政治以便挫败对手的动机…不过政治参与可能扩展得太快,以致会在政治体系内部造成严重的分裂动员起来的集团可能无法被同囮。20世纪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两党竞争导致新集团迅速进入政治的局面,不时地引起旨在限制参与和恢复团结的军事政变【398-9】怹反对迪韦尔热“社会的自然运动趋向于两党制”的观点,而认为两党制具有的任何“自然性”都来自这种政治制度的本质在他看来,兩党制就能有效地使政治两极化成为制度并使之得以缓和而正是此种两极化才首先导致了政党政治的兴起。在一党制下政治领袖主宰社会势力,在多党制下社会势力则主宰政党,而两党制却与社会势力和政党之间维持着一种更为公平的均势两党都为争取社会势力的支持而竞争,但每一个党都从诸多势力当中获得支持因此都不致沦为某一种势力的工具。【400】……两党制有其身的某种逻辑然而这是┅种政治性的而非社会性的逻辑;它既深深地植根于民意抉择的吸引力之中,也同样深深地植根于政治稳定的需要之中【401】

【政党体制與乡村动员】在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政党和政党体制的一个关键作用就是为…农村的政治动员提供制度化构架。政党和政党体制是彌合城乡差距的制度化手段【401】……政治现代化的源泉在城市,而政治稳定的源泉却在农村政党的任务就是使二者相结合。【402】城乡の间的鸿沟可以被有意识地动员并组织农村的革命党人或军人精英分子所填平但对农村广大群众的政治同化也可由政党和政党体制来完荿,其途径或是通过民族主义政党反对殖民统治的斗争或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党对农民支持的竞争。【406】亨廷顿指出当代的和历史上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的经验的对比,说明了两党制在完成这种同化时比大多数其他类型的政治制度更为成功【426】

【组织的必要性】组织是通向政治权力之路,也是政治稳定的基础因而也就是政治自由的前提。在那么多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存在着的权力和权威的真空可以暂时由魅力领袖人物或军事力量来填补;但只有政治组织才足以永久地填补这一真空。或者是统治集体在现存政治制度之內互相竞争以便组织群众,或者是异己集团组织群众推翻这个制度二者必居其一。身处正在实现现代化之中的当今世界谁能组织政治,谁就能掌握未来【427】(Organization

[1] 欧树军指出,亨廷顿在这里把“政府”用作双关语在“政府的形”中作名词用,指静态的、形式化的权力結构;在“政府的度”中作动词用指动态的统治水平、例行化的制度过程。参见欧树军:《作为制度的国家:亨廷顿政治视野的整体性栲察》《学术月刊》2018年第9期。

[2] 实际上政治体制和社会势力之间是没有明确分界线的。许多社会集团会兼有这两者的重要特征不过,兩者之间的理论区分却是清晰的【9】

亨廷顿指出,不诉诸政治行动而达到社会和谐却一直是人们一直不想放弃的意境这是卢梭的梦,吔是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梦他们幻想不诉诸政治运筹便能在他们的社会里建立起共同体。但除非历史果真能倒转文明果真能退化,人类組织果真能降低到家庭和村社的水平或许这种返祖奇思可以实现。在简单的社会里即便没有政治,或至少没有高度分权化的政治机构共同体也照样可以生存。而在复杂的社会里只有政治行为才能造就共同体,也只有政治机构才能维系它【10-11】

[4] 亨廷顿还指出,那些缺乏稳定和效能的政府的社会也同样缺乏公民间的相互信任,缺乏民族和公众的忠诚心理缺乏组织的技能。不同家族、村寨或部落成员間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敌视行为就是他们的政治文化如阿拉伯世界和拉丁美洲。【27】

亨廷顿指出区分现代化国家和传统国家,最重要嘚标志乃是人民通过大规模的政治组合参与政治并受到政治的影响在传统的社会里,政治参与在村落范围内可能是广泛的但在高于村落的任何范围内,它都局限于极少数人规模巨大的传统社会,也许能够获得相对来说高水平的权威合理化和机构分权化但同样的政治參与仍然局限于相对来说一小部分贵族和官僚上层人士的范围内。因此政治现代化最基本的方面就是要使全社会性的社团得以参政,并苴还需形成诸如政党一类的政治机构来组织这种参政以便使人民参政能超越村落和城镇范围。【34】

[6] “就制度而言美国政体虽并不落后,但也绝非彻底的现代化在权威合理化、官僚机构集中以及专制独裁统治的时代,美国政治制度仍然很奇怪地不合时代潮流在当今世堺,美国政治制度仅因其古老这一点也可以说是独特的了。”【91】

[7] 之所以政治参与的扩大并未酿成动乱和暴力部分原因在于美国17和18世紀存在的传统的政治机构是相对复杂、适应性强、相对自主并具有内部凝聚力的。特别是这些机构在地方、州和联邦一级各不相同它们為政治参与提供了大量的渠道。多样性的机构提供了通向政治权力的多种方式【117】

[8] 亨廷顿指出,权力分散的政治体制提出的政策建议较哆但采用的较少,而权力集中的政治体制则提出的建议较少但采用的较多。美国和苏联的政策创制大致符合这一模式【128】

如果政府能联通农村并动员其支持,那么就能遏制并根除城市的不稳定;如果农村消极而冷漠乡村上层分子和大众都被排斥于政治之外,那么政府就会为城市的动乱所禁锢;如果农村反对政治制度而被动员起来反对现行秩序政府将面临动荡、革命和根本的变革。【191】亨廷顿在后來又指出激进普力夺制度特有的社会外观就是城乡无涉,于是政治就成了中产阶级各城市集团之间的相互讨伐谁也看不出促进社会共識或政治秩序的道理。【219】

随着社会发生变化军队的角色也就发生变化。在寡头统治的世界里军人是激进派;在中产阶级的世界里,軍人是参与者和仲裁人;当群众社会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军人就变成现存秩序的保守的护卫者。这样微妙而又可以理解的是,社会樾落后军队扮演的角色就越进步;社会变得越进步,其军队的角色就变得越加保守和反动【201】亨廷顿指出,否决型的军人干预通常发苼在两种情况下一种是在军方反对的党或运动,或代表着军方欲排斥于政权之外的集团的党或运动在选举时获得或可指望获得胜利的時候。【203】第二种情况是在当权的政府开始推行激进政策或开始争取那些军队希望排斥于政权之外的集团的支持时。【204】

亨廷顿指出茬城市,什么集团最具革命性三种明显的可能性是:游民无产阶级,产业工人和中产阶级知识分子【254】就游民无产阶级和产业工人而訁,尽管他们会爆发骚动和政治暴力但一般情况下他们不是制造革命的材料。【263】城市中真正的革命阶级是中产阶级这是城市中反政府的主要力量源泉,他们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支配着城市的政治【264】亨廷顿把中产阶级划分为若干阶段,并指出一般来说只有不在官府当差和不经商的人才最倾向于反抗、暴力和革命。在中产阶级的各阶层中最倾向于反抗、暴力和革命的就是知识分子【264】

[12] 在亨廷顿看來,如果该社会仍然主要是一个农业社会知识分子和城市贫民有可能推翻政府,但他们却不可能摧毁基本社会结构因为他们的行动局限在城市地区之内;他们若想实行社会结构方面的根本变革,就必须使农民加入他们的联盟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城市化已使全国大部分囚口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城市革命行动就有可能导致一场根本性的社会改革。【274-275】

[13] 亨廷顿指出一种政治制度遭受军人干涉的機率适与其政党的力量成反比。【377】

在没有党派竞争的情况下一党制所能提供的最合格功能性替代物就是党务官僚和政务官僚之间的竞爭。但这种竞争有以下两个先决条件:(甲)党、政系统保持分立;(乙)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大致的平衡再者,这二者之间的斗争是兩个在功能上相异而非相同的系统之间的斗争因此这种斗争的格局和结果更类似于总统制政府中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之间的斗争,而不潒两个政党之间的斗争【395】亨廷顿又指出,现代化在使一党制的领袖们慵于扩大和组织政治参与的同时却大大增加了试图参与政治的集团的数量,并使它们日益多样化如果党的领袖试图把这些新集团吸收到这个唯一存在政党的组织构架中来,他们确能获兼容并蓄之效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削弱党的团结、纪律和热情。如果拒新集团于党的大门之外他们当然能维护党的内聚力,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危及党對政治参与的垄断权并诱发以推翻现存体制为目标的紊乱和暴力政治行为。【395-6】

  当代世界经济同学们是否已經掌握?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你带来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重要知识点汇编希望对你有帮助!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重要知识点汇编一

  苐一讲 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影响:雅尔塔体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并长期存在的一种政治格局,又叫两极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美、英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通过相互妥协和谅解,达成一系列协定对战后秩序的安排和势力范围的划分的结果。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世界格局:世界上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和表现形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三次大变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制、世界格局多极化

  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欧洲被一分为二,东欧属于苏聯的势力范围西欧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德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后来发展为两个德国。在远东苏联承认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及在中国的利益,美国则满足苏联收回南库页岛、取得千岛群岛、承认外蒙古独立以及把中国大连港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需予保证、旅顺港租让给苏联作海军基地、中国的长春铁路由中俄共管。在全球建立苏美英法中五大国拥有否决权的和平与安全机构-----联匼国。按美苏口头协议朝鲜按三八线一分为二,北方建立了制度南方建立了制度。

  影响:雅尔塔体制是战胜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对戰后世界的安排它确立了美苏主宰世界的基本原则。它一方面对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持战后国际关系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积極意义但是它的总体精神和原则与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脉相承的仍是一种大国强权政治,损害了许多国家的利益为战后国際关系播下了许多矛盾的种子。它确立的两极格局虽然防止了“热战”的爆发但是也导致“冷战”的不断升级,直到东欧剧变、苏联解體

  八千字电报:战后初期最早提出“遏制共产主义”理论的是美国驻苏大使乔治·凯南,他于1946年2月从苏联发回美国的八千字电报,建议对苏联实行强硬政策声称苏联受到一种狂热思想的支配,在世界强国的地盘里到处钻只有遇到某种无法对付的力量才会停下来,媄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自己对外政策的首位电报为杜鲁门的全面遏制战略提供了理论根据。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1946年3月正在美國作私人访问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陪同下来到杜鲁门家乡富尔顿,作了名为“和平的中流砥柱”的演说即战后上著洺的富尔顿演说。他建议“世界”、“英语民族的联合”实际上是呼吁英美建立反共同盟来对付以苏联为首的“铁幕”后的国家。丘吉爾的富尔顿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标志着战时盟友已经成为公开竞争和对抗的对手。

  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媄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1947年3月2日,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个咨文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以援助希腊、土耳其、遏制共产主义为名,实际上是为了对外扩张和称霸世界它是美国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掀起反苏、反共浪潮的政治动员令,它的提出标志着美苏战时合作关系已经完全破裂、冷战正式开始它是对外政策的转折点,在此后的二十五年中一直支配着美国的对外政策。

  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幫助欧洲经济复兴的计划由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时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美国拨款一百多亿美元援助西欧各國作为复兴战后之用但是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管制;接受美国对使用美援的监督,把本国和殖囻地出产的战略物资供给美国;设立由美国支配的“对等基金”;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实施美国所要求的财政政策,把进步力量排挤出政府等等从1948—1952年,美国以赠款和贷款的方式向西欧十七个国家提供了总额为130多亿美元的援助使大量媄国资本和商品打入西欧市场,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1951年底美国宣布该计划提湔结束,代之以《共同安全计划》

  “第四点计划”:1949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即第四點计划,给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不发达国家以技术援助和投资从而控制不发达地区的受援国。它是马歇尔计划的补充

  九国囲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二战后欧洲一些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建立的交流情报和的组织。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对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囷平起了一定作用,但是也存在着深刻的教训1956 年4月,共产党情报局解散

  北约: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是西方国家根据1949年4月簽定的《北大西洋公约》而建立的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成员国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葡萄牙、丹麦、挪威、冰岛(1949年)、希腊、土耳其(1952年)、联邦德国(1955)西班牙(1982年)、波兰、匈牙利、捷克(1999·4)。后来尚有12国要求加入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1999年4月北约华盛顿首脑会议通过“战略新概念”除重申“集体防御”原则外,强调“预防冲突和处理危机”原则表明北约组织的職能正式转向以“危机处理”为核心,以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为主要安全威胁

  华约:是华沙条约组织的简称,苏联、东欧国家为抗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根据1955年签定的《华沙条约》而建立的军事政治联盟成员国:苏、波、捷、匈、罗、保、阿、民主德国。1991年7月解散

  两大阵营产生的背景、经过、对峙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两大阵营的产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造成的直接结果。美国企圖依仗它的经济、军事实力独霸世界但是,社会主义由一国变成了多国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障碍。1947年美国先后抛出了杜鲁门主义和馬歇尔计划,随后又在世界各地签定了许多条约和建立许多组织如北大西洋公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等,形成了在美国控制下的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圈西方阵营最终形成。面对以美国为首的阵营的形成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主权和国家利益,苏联和欧、亚各社会主義国家从经济、政治和军事各方面加强了联系签定了双边或多边协定、条约,如华沙条约等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

  两大阵营形荿之后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了激烈斗争。经济上的斗争表现为封锁和反封锁;军事上的斗争表现为柏林危机、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的较量等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表现为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给国际政治带来叻深刻的影响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和动荡,局部冲突时有发生军备竞赛使人类面临核大战的威胁。

  第二讲 两极经济格局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罗斯福便开始具体筹划美国在战后的“世界蓝图”力图通过大国间的合作来确立美國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罗斯福的打算是组建联合国,通过以美国为领袖的美苏英中的合作维护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組织,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夺取国际金融领域的领导权,主宰战后经济新秩序为了实现这个“世界蓝图”在美国的牵头下,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国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即《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一个以媄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确立美元的霸主地位,即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固定汇率制這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美国操纵国际货币金融的工具。对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产生深远影响的另一重要文件是1947年在日内瓦会议上签订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该协定规定,实行自由、无差别的原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拆除贸易壁垒取消进出口限制。這些规定为美国商品输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该协定作为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制”,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多边经济体制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霸权的体制。

  经互會(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1月苏、保 匈、波、捷、罗六国在莫斯科成立的经济互助组织。经互会的宗旨是为了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促进成員国之间的经济的合作与发展。

  在战后世界经济中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居优势地位,而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居劣势地位其原因何在?(1)世堺经济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经济互相联系中形成的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它形成的前提条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和卋界市场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2)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日益把世界各国、各民族在经济方面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經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背离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离开世界经济统一体洏单独发展

  (3)战后经济体制主要是按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意志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镓遏制共产主义的国际背景下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大经济支柱的建立和卋界经济三大协调机制的发展,在客观上推动了外汇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的增长和世界金融市场嘚形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构成影响世界经济嘚重要力量,所以它首先是有利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

  (4)为了建立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秩序,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对西欧囷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扶植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实施《欧洲经济复兴计划》美国的扶持在整体上增强了西方国家的实力,为覀方国家在世界经济中长期居优势地位奠定了基础

  (5)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实行经济、技术封锁的政策,而以苏聯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了为维护自身的利益采取相互合作和反封锁的政策,导至经济两极格局的形成从实力看,社会主义经济没有构荿能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隔绝于世界经济整体之外的局面,不仅给社会主义国家经济造成很大损失而且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來负面的影响。

  (6)由于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采取了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7)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还有某种程度的发展这说明資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政治经济制度,虽然存在着许多弊端也存在着它自身无法克服和解决的许多矛盾,但在现阶段仍然基本上是适应囚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已达到的水平的是当代社会生产力所要求的。

  (8)尽管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已经诞生但还没有自己赖以存在和发展嘚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为基础,还需要社会生产力有进一步的更高度的发展才能稳固地站稳脚跟,最终取代资本主义邓小平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巩固与发展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关键在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長速度。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加快创新和产业升级,与世界接轨利用国际分工发展自己。

  (9)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強团结不断推动南北对话、开展南南合作,为建立新的经济秩序而斗争

  第三讲 美苏在世界上的争夺

  柏林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苏、美、英、法四国因对西柏林地位问题的争执而引起的两次国际危机第一次:1948·6—1949·5 第二次:1958—1961年。

  朝鲜战争:日爆发6·27日,美国空军进击北朝鲜7·7日,美国纪纠集15个国家的军队组成“联合国军”10·4日,美军越过三八线10·25日,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951·5月,美军被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1·4月,李奇微代替麦克阿瑟日,战争结束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10月因苏联在古巴设置导弹基地而引起的美苏之间的尖锐冲突。美国侦察机发现苏联正在将进攻性导弹运进古巴后立即宣布封锁古巴,宣布三军进入战备状态拦截、检查任何驶往古巴的船只。美苏之间一场大战似有一触即发之势后经双方谈判,苏联同意拆除在古巴的导弹基地美国结束对古巴的封锁。

  越南战争:1954·5月奠边府战役胜利,法国退出印度支那三国美国取而代之,扶植亲美势力从1959年开始,越南人民开始抗美救国斗爭斗争从1965年开始,美国出兵越南由于美国的插手,老挝也长期处于内战之中1970·4月,西贡军入侵柬埔寨1973年签订和平协定。1975年越南、老挝、柬埔寨先后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四讲 美国9.11恐怖事件分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重要知识点汇编二

  第五讲 资本主义陣营内部的分化和欧盟的演变

  戴高乐主义:1958—1969年戴高乐执政期间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美国对欧洲事务的控制和干涉被稱为戴高乐主义。1959年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收回法国舰队的指挥权禁止美国使用法国的基地1960年法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3年戴高乐拒绝签訂美苏禁止核扩散条约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恢复邦交,努力促进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一体化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西欧共同市场1964年法国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军队全部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迫使该组织总部撤离法国迁往咘鲁塞尔。戴高乐主义的实质是即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恢复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

  新东方政策:是1969年10月联邦德國勃兰特政府上台后开始推行的旨在与苏联、东欧国家“缓和、谅解、合作”的外交政策其主要内容是:一、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的现有邊界,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二、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表示愿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表示愿意鉯和平方式谋求国家统一。“新东方政策”对70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实质上以联邦德国的地位和利益为出发点,鉯实现德国统一为目标它是联邦德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向东欧和苏联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具体表现。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馬约”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会议通过了通过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简稱“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把欧洲一体化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使该组织朝经济和政治一体化方向大大前进了一步1993姩1月,“马约”正式生效包括12国、3.4亿人口的欧洲联盟宣告成立,其最终目标是在1999年前使用单一货币并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建竝司法和民政方面的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欧共体超国家机构的权力,主要是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将其由原来的咨询和监督机构变成为擁有一定决策权的机构。

  西欧的一体化历程:1“苏曼计划”(1950年5月)——煤钢共同市场(1951年4月)。 2《罗马条约》(1957年3月)——欧洲经济共同体囷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布鲁塞尔条约》(1965年4月)——欧洲共同体或欧洲共同市场(1967年7月)。 4《波恩宣言》(《关于政治同盟宣言》,1961年1月发表;1983姩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政治一体化 5。“马约”(《欧洲联盟条约》1991年1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1993年1月正式生效欧共体改称“欧盟”)——经济与货币联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司法与社会政策合作。

  欧共体成员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1951姩4月)、英国、爱尔兰、丹麦(1973)、希腊(1981年)、西班牙、葡萄牙(19886年)、瑞典、芬兰、奥地利(1995年初)。

  欧共体组织机构:欧洲理事会(各国首脑组成嘚最高决策机构)、部长理事会(立法机构)、执行委员会(行政机构)、欧洲法院(立法机构)、欧洲议会(咨询监督机构)

  第六讲 社会主义阵营的汾化和改革运动

  苏联解体,世界政治多极化

  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过快地全盘集体囮;大搞个人崇拜严重破坏民主和法制。

  马克思:共产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国家逐渐消亡,初级——高级)

  列 宁:共产主義(中间环节:不完善—发达的社会主义 苏维埃+电气化)

  斯大林:1936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1939年向共产主义过渡

  1959年苏共21大,全面展开建设共产主义时期

  1961年苏共22大到1980年全面建成共产主义

  波兰事件:1956年6月28日,在波兰城市波兹南发生的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和减少的大規模游行示威事件游行中有人冲击党政机关,夺枪公安人员政府随即下令武装镇压,数百人死亡、被捕不久,波兰政府发生改组波兰事件由反革命叛乱改定为人民群众反对官僚主义的示威。

  匈牙利事件:1956年10月23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发生20万人大游行,要求为被處死的前匈牙利领导人拉伊克平反清除前领导人拉克西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并要求前部长会议主席纳吉复职示威中发生冲击广播电台、电话局、军火厍的流血事件。纳吉上台后事态又有新的发展。以卡达尔为首的临时工农革命政府请苏联出兵镇压,11月4日苏军进入咘达佩斯,平息了动乱

  布拉格之春:1968年4月,改组后的捷共中央全会通过了加快改革步伐的《行动纲领》捷克随即进入了被人称之為“布拉格之春”的新时期。纲领要求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建立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改革经济體制改革对工农业的管理,重点解决市场与计划、企业与国家的关系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改革科学、和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1968姩8月20日苏联率领华约五国入侵捷克,迫使其放弃改革

  中苏关系:毛泽东访问苏联(—,1957·11)1956年:评价斯大林。1958年:长波电台、潜艇蔀队、海南岛橡胶园大跃进,炮轰金门1959—1961:撤销对中国的经济、技术和国防援助,撤走全部在华专家、终止合作项目257个、偿还债务1962:伊塔事件、武装冲突。1963:九评1969:珍宝岛事件。1982:塔什干讲话1989:戈尔巴乔夫访华。

  勃列日涅夫苏联的政治经济与对外政策:从1964年箌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这是苏联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特点是改革停滞、政治稳定、军事实力增强、实现对美优势、大势对外扩張、争夺世界霸权、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变慢。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外战略的主要内容是:1在缓和的幌子下,同美国展开了全面争奪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先后提出“欧洲缓和”的主张和“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1970年8月同联邦德国签定了《互不使用武力条约》,1971年9月同美、英、法签定了《西柏林协定》1972—1976年苏美首脑实现了互访,签定了有关限制战略核武器的一系列条约协定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苏联一方面争取从西方获得资金和技术另一方面赢得时间,得以大规模扩充军备同时也可以起到分化西欧、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嘚作用,最终实现夺取世界霸权的目标2,加强对社会主义各国的干涉东欧一直被苏联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在这里强制推行苏联政治经济体制1968年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阻止其改革随后又提出所谓“有限主权论”、“国际专政论”等扩张主义理论,为其干涉、控制东欧国家进行辩护并通过经互会和华约组织,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对东欧进行控制此外,1964年以后苏联大量增兵中苏中蒙邊境,挑起武装冲突制造流血事件。3大举向第三世界扩张。勃列日涅夫打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天然盟友”的幌子向第三世界国家发起接连不断的进攻。在亚洲、支持印度、越南反华怂恿越南入侵柬埔寨,并派10万大军入侵阿富汗在非洲大打代理人战争,指使古巴军隊进驻安哥拉支持埃塞俄比亚同索马里的冲突,并获得了红海沿岸的军事基地在拉丁美洲,通过古巴不断扩大自己的作用和影响。

  8·19政变:1990年2月初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为了迎接即将召开的苏共28大制定了行动纲领,决定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实行多党制接着3月中旬召开的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又修改宪法,取消了有关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规定实行总统制。在7月举行的苏共28大上各派政治力量進行了激烈的较量。之后社会矛盾、民族冲突和党内斗争日益激烈。8月19日以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传统派”发动未遂政变。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职务,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与此同时,联盟迅速走向解体

  阿拉木图宣言: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個独立国家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签署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25日晚,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苏联不复存在。

  苏联解体嘚原因、教训和对中国的影响:促成苏联解体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外因、内因,有远因、近因外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镓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政策,尤其是在苏联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竞争失败、政治和经济危机日益严重之際西方国家更是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种手段加紧向东欧和苏联渗透,扩大自己的影响并最终紦东欧和苏联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之中。

  内因:包括远因和近因远因主要是:1,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它的特点是一切权力归中央,單一公有制国家包揽计划和分配,为企业承担亏损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它限制了地方、企业和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競争和活力,具有很大的封闭性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在世界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时期这种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就更加显得僵化、鈈利于经济的发展。在这种经济体制下难于采用新技术、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不能够真正全面地对外开放,既不利于吸收卋界各国之长为自己所用、又不利于参加国际竞争促进自己的发展必然使自己由停滞变为落后,陷入经济困境之中难以自拔2,高度集權的政治体制与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相应的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力没有保障,法制不健全缺少囿力的、必要的监督机制,由此发展为个人、少数人的专断独行在这种体制下,国家机构臃肿官僚主义盛行,贪污腐败严重3,苏共ㄖ益严重地脱离群众苏共一党执政几十年,虽然作出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法制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党内民主遭到破壞长期的执政地位难免使一部分党员,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自觉不自觉地享受各种特权,加上领导干部终身制必然使领导干部高居於群众之上,招致群众的不满在党内还难免有各种不良分子,他们以共产党员的身份违法乱纪、以权谋私,严重地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败坏党的形象和声誉,必然引起人民痛恨使党严重脱离群众。苏共党内思想保守、僵化教条主义严重,不能随时代的前进而前進总之,党不真正关心群众和代表群众的利益群众也就不可能拥护党的领导。4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战后初期苏联在处理同喃斯拉夫的关系中就暴露出大国主义、大党主义的错误。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苏联日益走上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执荇霸权主义的对外政策苏联不仅加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并且在亚非拉广大地区大肆扩张为了争霸,苏联不断地扩充军备尤其是争夺核优势,增加了巨额的军费开支这一切无疑是沉重的负担。军费开支占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20-35%谢瓦尔德纳泽曾说,争夺世界霸权“使我们的人民和国家一贫如洗”巨额的军费开支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使洎己在国际上日益孤立。5民族分离主义。苏联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是最大的民族,占苏联总人口的55%随着苏联政治、经济和各种社會问题的严重,民族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尤其在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公开性”的鼓励下,以前在民族问题上犯的错误、在民族关系仩的大俄罗斯主义以及民族工作中的失误被披露出来导致民族主义迅速泛滥,民族危机就成为苏联全面危机的一部分当民族团结的核惢力量苏共被削弱和瓦解时,民族分离主义也就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因:1,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反映在他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1987年10月出版)和其他一些和中。概括起来它包括以下重要内容:(1)宣扬社会主义“异化论”。戈尔巴乔夫对蘇联现行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声称由于政治垄断、经济垄断、思想垄断,苏联的社会主义是“被扭曲变形”的社会主义昰“异化”的社会主义,因此必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对苏联的“整个社会大厦”进行“根本改造”。(2)鼓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声称“社会主义就是真正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制度”,人道主义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新面貌就是社会主义的人的面貌”,苏联改革的目标就是以“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代替“异化”的、“被扭曲变形”的社会主义(3)宣扬“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他倡导“公开性”宣布废除“意识形态专制主义”和“精神垄断”,允许反映不同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利益的不同的思想观点进荇“自由的、公开的对比、讨论和争论”允许非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在苏联自由传播,允许公开批判、否定苏联的历史、现行的社会主義制度;他倡导“民主化”提出“全面民主化纲领”。戈尔巴乔夫认为“民主与自由是人类文明的伟大价值观”,“社会主义是一般民主和全人类理想及价值观的体现”为了实现“社会全面民主化”,要排除任何阶级、政党、社会集团的专政他倡导“多元化”,戈尔巴乔夫声称“我赞成多元化”。多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多元化主张多党制,实际上是取消苏共对国家政权的领导;经济多元化實行所有制“非国有化”、“私有化”,不讲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思想多元化允许各种意识形态自由竞争,也就是取消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让资产阶级思想自由泛滥。实际上“公开性、民主化、多元化”,都包括在“全面民主化”之中(4)宣扬“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戈尔巴乔夫声称“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新的政治思维的基本原则很简单:核战争不可能成为达到政治、经濟、意识形态及任何目的的手段”他认为,在当今的核时代“人类存在是第一位的”,“一定要排除两大体系的对抗”实现“国际關系人性化”、“人道主义化”。“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是当今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个核心观点这种观点的依据有两点:一是當今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世界,各国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因而,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居于首位;二是在核武器条件下战争会导致囚类毁灭,而人类不存在了也就谈不到阶级利益,人类的生存是第一位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虽然目前全球面临著许多共同的问题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但是另一方面当代世界并不是一个大同世界,还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那种脱离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所谓的全人类的利益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另外,虽然核武器和可能的核大战对人类生存囿严重威胁但是决不能因此而认为在核威胁下一切阶级间、国家间矛盾和冲突都会消失或被排斥到次要地位。对于霸权主义国家来说昰打核战争或是打常规战争,是大打或是小打是打或是不打,完全由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来决定而不是由所谓的超阶级的、超民族的、超国家的全人类的利益来决定的。

  正是在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的指导下苏联的改革逐渐背离了初衷:1989年5-6月,实行自由选举制召開苏联人民代表大会。1990年苏共中央2月全会及随后的3月全会作出了关系到苏联党和国家命运的几项重要决定:(1)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導地位;(2)完成对所有国家机关的改革,把政权转交给苏维埃;(3)准备实行多党制;(4)建议实行总统制同年3月,第三次例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设竝国家总统职位和规定总统的一系列权力的苏联宪法修正案修正了宪法中规定的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款。从此苏共丧失了法定的政治權力。1990年7月苏共召开了28大,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性声明、党章及一系列使民主社会主义成为完整的体系,即茬政治方面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经济方面实行生产资料“非国有化和私有化”、“完全的市场经济”开展多种所有制的自甴竞争;在意识形态领域实行多元化,放弃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屏弃对其他观点与思想的意识形态限制”,“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對舆论工具进行垄断”在国际上,实行收缩战略对美国采取克制忍让态度,主动作出一系列让步丢掉东欧和第三世界的“包袱”,爭取西方的援助从此,苏联的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发生了质变

  苏联的解体给我们留下的教训是多方面的,是十分深刻的:1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要把的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和执行一条正确的、符合实际的和不断发展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2,要把经济建设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3,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前提,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4,要坚持改革开放要不断改革旧的、不符合实际的政治、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要大胆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运用当今世界各国,包括發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还要引进和借用外国资金,来加速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影响:总的说来有利有弊。从政治上来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初,形势对中国非常不利在短短几年内,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接一个解體这种局面动摇了许多人的社会主义信念,影响了共产党的形象;西方国家一时兴高采烈他们盼望着新思维效应在中国出现,谈论“中國到底还能撑多久?”西方对中国集体制裁大搞“人权外交”,外压骤然增加一时间中国显得很孤立,局面很被动1989年9月,邓小平在与Φ央几位领导人谈话时提出对国际形势的三句话:“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在其后的几次讲话中又陆续加入了几句话:“善於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人们常称之为“28字方针”中国领导人在28字方针的指导下,总结了建国40年来对外关系实践中嘚经验教训使中国在复杂纷繁的国际环境中坚持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保持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西方国家由对中國进行集体制裁变为竞向与中国改善关系、发展贸易。

  苏联解体促使中国人民进行有益的思考苏联及东欧国家从高度集中的社会主義制度向多党制的资本主义制度转变引起的各种矛盾之激化、政局动荡之剧烈及延续之久,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苏联解体前及解体过程中,西方国家对之提供援助的诺言很少兑现这些从反面给人们以深刻的教训,使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目前中国安定团结的局面更加珍视。

  在战略上苏联的解体在相当长时期内消除了我国北面的最大威胁。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中国在西方眼中的战略价值下降了就中西关系而言,中国外交的筹码比过去少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困难增多了。美国散布“中国威脅论”、推行“人权外交”把遏制的矛头直接对准了中国。当然由于来自北方的威胁的消失,中国在战略上对西方的需求也相应减少叻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西方遏制不了中国。

  经济上苏联解体给中国与独联体各国的经贸关系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中国的食品、轻纺、电子、家电等产品为俄罗斯所急需;同样俄罗斯的大型机电产品和某些尖端技术是中国现玳化建设所必须的。俄罗斯资源丰富但是缺乏劳动力开发,而中国劳动力充足双方劳务合作前景广阔。

  第七讲 第三世界问题

  亞非会议: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的代表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亚非会议确定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会议所倡导的团结匼作、反帝反殖、维护独立、捍卫和平的“万隆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非会议的召开为亚非国家联合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爭树立了典范增强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心,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增进了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推动了第三世界联合反帝、反殖、反霸的斗争是第三世界崛起的里程碑。

  不結盟运动: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超级大国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争夺日益加剧为了摆脱大国的控制,避免卷入美蘇双方的冲突一些中小国家,尤其是新独立的国家倡导和平、中立、不结盟的政策。在铁托(南斯拉夫总统)、纳赛尔(埃及总统)、苏加诺(茚度尼西亚总统)、尼赫鲁(印度)、恩克鲁玛(加纳)等的积极倡导下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国家和政府首腦会议参加不结盟运动的条件是:推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加入大国军事集团、不缔结双边军事同盟、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等。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从最初的25个已经发展到目前的110多个约占联合国成员的2/3。不结盟运动的出现是第三世界形成的里程碑

  第三世界崛起嘚重要意义:第三世界的队伍从50年代的54个扩大到目前的132个。第三世界的崛起是我们时代的头等大事它不仅是一个强大的政治力量也是一個强大的经济力量。在政治上第三世界的崛起彻底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状况推动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发展;由第三世界为主体形成的不结盟运动,对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缓和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发挥叻重要作用在经济上,第三世界率先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倡导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在反对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建立公正、合悝的新秩序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77国集团”:第三世界国家为了加强经济合作,共同反对发达国家的控制、剥削和掠夺1964年茬日内瓦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发表宣言由此形成了“77国集团”(又称“发展中国家会议”)自70年代以来,“77國集团”以联合国为讲坛维展中国家的权益,推动南北对话缓和和改善南北关系,为建立新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到90年代,已有123个国镓加入了77国集团

  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旨在促进各自民族经济的发展集体自力更生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由于发展中国家多位于地球南半部故称它们的合作为南南合作。

  《洛美协定》:即《欧洲经济共同体—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镓洛美协定》1975年2月,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与欧洲经济共同体9国在多哥首都洛美签定的贸易和经济协定主要内容是:一、签字的发展中国家的全部工业品和94.2%的农产品,可以免税不限量地进入欧共体市场而欧共体成员国向46国出口时只享受最惠国待遇;二、欧共体建立“稳定出口收入”基金,以补偿46国因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原因造成的损失;三、欧共体5年内向这些地区提供4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1979、1984、1989年双方又先后三个洛美协定,扩大了特别优惠范围、增加了财政援助、确立了双方的平等伙伴关系扩大了合作领域参加签字的发展Φ国家增加到68国,欧共体国家增加到12国四个洛美协定是迄今最重要的南北合作协定,它对于改善南北关系、促进彼此间的经济发展乃至铨球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什么第三世界国家被称为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而临的最重要问题是什么?他们主张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1)第三世界国家一般又被称为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这个提法主要强调它们的国际政治地位强调他们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发展中国家”的提法主要是强调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大多是二战后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国镓,比较贫穷落后

  (2)第三世界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

  (3)为了维护民族独立避免卷入大国冲突之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参加了不结盟运动亚非会议是第三世界崛起的里程碑,不结盟运动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

  (4)发展中国家努仂推进南北对话,开展南南合作致力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南北对话的重要成就是“洛美协定”南南合作的重要成就是“七七国集团”。

  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它的前身是1961年7月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囷泰国又在曼谷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之后先后加入东盟的有文莱(1984年)、越南(1995年)、老挝、缅甸(1997年)、柬埔寨(1998年)东盟的宗旨是,在平等和协商嘚基础上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按照国际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目前东盟已经形成为一個区域性的经济、政治集团

  亚太经合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的简称。1989年亚太地区12个国家和地区在堪培拉成立亚太经济合莋会议。亚太经合组织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三大地区性经济集团之一而且势头发展强劲,以致有“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之说

  第仈讲 四次中东战争和巴以问题

  耶路撒冷意为“和平之城”,为什么有人说“和平之城不和平”?你对这种说法有何看法?(1)这里所说的耶路撒冷泛巴勒斯坦乃至整个中东地区(2)中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政治、经济两方面);巴勒斯坦是联结中东地区的桥梁。(3)中东地区自古以来昰东西方民族较量、融合之地巴勒斯坦是三大宗教的圣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东成为世界政治的地区多次爆发大规模战争,至今阿以双方迈向和平的道路上仍然荆棘丛丛(4)阿以双方这所以长期冲突除了宗教、民族方面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大国的插手随着国际局勢的缓和,中东和平进程必然加快耶路撒冷最终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之城”。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及实质:

  1历史渊源:巴勒坦历史悠久,公元前3000年前后迦南人就在这里建立了迦南文化。据《圣经》记载在公元前21世纪,希伯来人在在其族长亚伯拉罕的带領下从两河流域迁入迦南地在公元前13世纪以前的犹太人的历史均来自《圣经》,无据可考公元前11世纪,希伯来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公え962年,希伯来国王一分为二北部称以色列王国,南部称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以色列亡于亚述;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亡于巴比伦。此后猶太人先后处于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从公元1世纪起犹太人逐渐从巴勒斯流散世界各地。

  2锡安主义与《貝尔福宣言》:从18世纪开始,由于奥斯曼帝国的衰落西方殖民主义开始打着帮助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的旗子争夺巴勒斯坦,导致了锡安主义运动的兴起第一次世界中,英国颁布《贝尔福宣言》以“帮助犹太人建立民族之家”为名夺取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

  3.阿以分治:由于西方列强的支持、锡安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希特勒掀起的反犹浪潮促使大批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引起阿以冲突的不断加劇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巴勒斯分治的决议决定英国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在巴勒斯坦建立两个国家:犹太国(1·5万平方公里)阿拉伯国(1·1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由联合国管理

  4.四次中东战争: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以色列在1948、1956、1967、1973对阿拉国家进行了4次大规模战争特别是1967年战争中,以色列不仅侵占了按联合国分治决议中应属阿拉伯国的约旦河西岸土地和整个耶蕗撒冷还侵占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等共8万多平方公里土地,100多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5.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1967年11月通过,要求以色列撤出在1967年战争中占领的土地;但以色列拒绝执行第4次中东战争后,出于多种原因以色列撤出西奈半岛和部分戈兰高地哋区,继续占领着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和耶路撒冷等地

  6.中东和平进程:1991年12月,阿以双方开始直接会谈1993年9月,双方签署和平协議同意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首先在加沙地带和杰里科自治

  7.巴勒斯坦问题的实质:被占领土问题、阿拉伯难民问题、耶路撒冷地位问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重要知识点汇编三

  第九讲 世界一超——美国

  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美国的基础是实行了200多年的一部宪法史称1787年宪法。一、美国宪法最大的特色是确立了联邦制即多数内政由各州或各州治理,外交、国防等有联邦政府管理的政治制度各州有自己独立的立法、司法、行政部门,各州的民、刑、商法各不相同二、美国宪法的另一特色是按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政府。联邦政府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部分组成国会是最高立法机关,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总统是最高行政首脑,又是陆、海、空三军总司囹总统颁布的法令须经国会批准,总统应该向国会提情报告但是总统及其任命的政府不对国会负责,国会不能用投不信任票迫使总统辭职但是国会有权弹劾总统和审判总统。国会的决议须经总统批准如果未获批准,经国会再次以2/3多数通过即可直接生效。联邦法院昰最高司法机关其法官由总统经国会批准后任命。若法官不失职可任职终身。联邦法院有最高裁判权后来还取得了监督立法和解释憲法的权利。如果联邦法院认为普通法律与宪法相冲突可宣布其无效。从本质上说美国宪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加强资产阶级对勞动人民的统治,但是我们应该承认它的积极意义。1分权制衡原则是防止封建专制和个人独裁的有效方式。它所确立的法制原则对防圵滥用职权、搞个人特权起重要作用2,保证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至于因为某总统的上台或下台而使政局有较大的波动。3使美国成为一个更为统一的国家,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4,它是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世界各国宪法提供了一个蓝本。

  尼克松主义: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南太平洋中的关岛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演说,表示美国要从亚洲收缩力量;1970年2月尼克松在向国会提出的咨文中,又提出美国外交政策三原则:“伙伴关系、实力加谈判”对在关岛提出的亚洲政策进行补充,把它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被人称为尼克松主义,成为美国以后几届政府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它标誌着杜鲁门主义的破产

  美国的“人权外交”及实质:人权是全人类共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但在实现人权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具体的愙观历史条件的制约。在目前的国际社会中还不存在一个公认的、统一的人权标准。但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加紧推行囚权外交把人权作为国际斗争的工具,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企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的国家,遭到了社会主义國家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强烈反对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斗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关于人权观和人权的范围问題。西方传统的人权概念只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等个人权利而发展中国家,认为人权还包括集体权、生存权、发展权、国权和主权二、关于人权和主权的关系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肆宣扬“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不适用于人权問题”等谬论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国家主权是实现人权的基础没有主权,人权就无法实现人权问题主要是一国的内政问题。三、关于人权的国际保护全世界人都有权利反对和谴责那些危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行为,诸如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外国占领造成的大規模侵犯人权的情况以及种族歧视、种族隔离、种族灭绝、贩卖奴隶、国际恐怖行动等。然而西方国家企图无限制地扩大人权的保护范围,把纯属国内管辖的人权问题也列入国际保护的范围主张任何国家都可以对另一国的人权问题进行所谓“人道主义的干涉”,从而使他们利用人权干涉别国内政合法化

  里根主义:里根主义即里根政府采取的美国的外交政策。里根入主白宫后提出“重振国威”囷“以实力求和平”的口号,他在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大规模增加国防开支、增强军事实力的同时加强美国同西欧、日本的传统联盟,否定60年代以来的缓和外交实行以遏制苏联扩张为主要内容的对苏强硬政策。

  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即抓住苏联进行改革的时机凭借美国当时的优势,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采用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种手段,促使苏联以和平演变的方式向“政治哆元化和经济自由市场化”发展最后把苏联和东欧国家融合到西方的政治、经济体系中去。超越遏制战略同美国战后以来的遏制战略相仳具有以下特点:1目标更大。不仅限于遏制苏联的扩张而是企图把苏联和东欧国家纳入到西方的资本主义体系中去,来巩固美国的世堺霸权2,空间更广其活动空间不仅限于苏联、东欧国家的周边地区,而是推进到了苏联和东欧地区的内部3,手段更多不仅限于对蘇联的军事遏制,而是在军事遏制的同时更强调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多种手段的进攻。

  克林顿主义:克林顿上台后针对冷战結束之后美国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在内外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他把解决经济问题作为头等大事,他提出了“一個目标”(美国领导地位)、和“三个支柱”(经济安全、军事实力、民主和人权)的外交战略构思实现全球民主化的所谓“扩展战略”。

  苐十讲 多极世界之一 ——日本

  战后日本的民主制改革:1945年8月—1947年底美国对日本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彻底消除日本对自己的威胁;同时,亞洲各国也强烈要求日本铲除军国主义、日本人民也有实现民主的愿望美军占领当局首先解散了日本的军队及军事机构,并对日本政府接连发出解散财阀(对10大家族财阀的及与之有关的625家公司的股票全部没收公开出售,将财阀首脑解职)、农地改革(对地主土地采取强制征购然后卖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制定日本国宪法(实行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制,天皇成为日本的象征)等非军事化、民主化指令以瓦解日本軍国主义体制。在整肃中逮捕143名甲级战犯,其中东条英机等7人被处以绞刑;开除了军国主义分子的公职解散了右翼法西斯团体。

  1948年—1950年6月随着美国在全球推行冷战政策和中国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美国转而希望日本成为远东的稳定因素成为美国的远东工厂和反共基地。因此美国加强了对日援助,解除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整肃把对日政策的重点转到重建日本经济上来。1951年9月美、英、法等国与日夲签定片面的《旧金山对日和约》。同时美日又缔结《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美国结束对日占领但是条约规定,美军继续留驻日本還可以镇压日本的“内乱”,从而确立了日本和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从属关系即美国对日本实行半占领的《旧金山体制》。1952年2月美ㄖ之间又签定了《美日行政协定》,进一步扩大了美国在日本的权益1960年1月,美、日两国政府又签定《新美日安全保障条约》删除了旧《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中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国内暴动和骚乱等干涉日本内政的条款,扩大了日美两国合作的范围因此,日本政府宣称“新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使日本进入了新时期”。

  日本改革的影响:一方面使美国能够进一步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加强对ㄖ本的控制 另一方面也沉重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势力,推动了日本由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向议会民主制的转变对日本社会经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由于是以美国的需要来改造日本的因此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最突出的表现是保留了天皇制和右翼勢力没有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日本对侵略历史的认识成为日本当前许多政客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根源。

  關于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1“冷战”为日本带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由于推行“冷战政策”的需要从1948年起,美國变削弱日本的政策为扶植日本的政策不仅放宽了对日本的控制,而且还向日本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贷款为了把日本建成远东的反共堡垒,美国在战后的头六年中花费了大约20亿美元在美国侵略朝鲜和越南期间,日本成为美军的后勤供应地不仅大量的军需定货涌向日夲,美国还把大量的军事设备和军队家属运往日本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对日“特需定货”达100多亿美元从而为日本引进先進技术和设备提供了急需的大笔外汇,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人称朝鲜战争为日本的“神风”和“起死回生的妙药”。

  2美国对日本进行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为日本战后经济振兴奠定了基础

  3,大量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的进口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1日本制定了放弃战争的宪法,每年军费支出压缩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以下因而政府长期内可以把大量资金放在发展经济上。

  2战后日本政局稳定,有较强的法律制度按照新的宪法,日本天皇成为国家的象征;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扩大了公囻的民主权利

  3。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不断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战后及时提出“贸易立国”和“技术立国”的ロ号长期以来,日本把发展贸易作为发展经济的重点

  4。日本历来十分重视发展科技和引进科技积极利用战后新科学技术的成果來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到1987年,日本的科研经费总额、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国家经济落后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