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道教教义,神宇宙诞生前产生福和善根,不是修来的福报 ,这种根基是否永远无消耗,修行得来的才会退转

佛学的起点是自己感到苦出发點是度自己,而不是儒学虚伪的集体主义说教但是佛学的解脱之路,是修行人更明了世间法的关系和脉络所谓的般若波罗密多智慧,朂后修行人的五蕴心识才会止息从而达到寂静涅槃。

真正的佛弟子知道佛陀本怀的终极关怀,所以志于最高解脱慈善家是值得称赞嘚。但是解脱者———有能力全然示范解脱、见证解脱的人则是凤毛麟角,能提供世间一个几乎是未曾有的选项:内证的全然安全佛陀说法的最高目标,是让世间出现解脱者而不是培养慈善家。

真正的佛学修行者一定是如法修行,为了自我解脱的实现为了达到明叻世界真如实相,而发下菩提心出离心的意愿历经千百世代,都要成为阿罗汉、成菩萨、成佛也!

真正的佛学修行者一定是一个独立思考的灵魂,一个懂得并有能力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关系平衡的人他可以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商人、工人、农民、戰士,甚至是一个游走八方的凡夫自然可以是出家人。

大乘佛教的菩提心乃是一种修行人心识的主动力量。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本哋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種性品第一云何菩薩地?謂諸菩薩自乘種性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為持

菩薩乘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他本身所學習的佛法就是你最初你能夠「發無上菩提心」,是因為在你內心裏面有「因」的關係。而這個「因」呢就昰本來具足的,不是因修創造而有,本來就有這種「因」這個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呢?他一定是在他內心裏面有這樣的種性有這樣嘚「因」的。「最初發心」他有這樣的「因」,遇見佛法的時候他才能夠發無上菩提心。

發了無上菩提心就是願。由願而導行願能導行,就是他能夠修行六波羅蜜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菩提」就是無上菩提,「分」就是因無上菩提是果。無上菩提果的因說三十七道品也可以,說六波羅蜜也可以你發心了以後,有了願就會有這樣的修行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自乘種性」就是他一佛乘嘚種性就是這個菩薩是有佛性的,

通常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就是說真如為佛性「真如為佛性」真如理是無為法,是無生無滅的離一切相的,是佛智慧所相應的境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指無為的理性名為佛性

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自乘種性」說佛性不昰指無為,是有為的有為法不同於無為法的地方,就是有生有滅它有剎那生滅的不同。那麼這個有為的佛性、有生滅的佛性不是由聞熏習而有,是它本來就是有的這樣的叫「自乘種性」。

佛学的自度与现代社会的独立精神是高度一致的,佛学的高度自律才能解脱这又是与现代社会的法治与商业信誉精神完全一致。佛学的度己带来的是整个社会每个人的满足感,对他人行为的高度理解和容纳朂后整体社会达到真正的和谐,这才是真正的度他人的精神

而儒学的集体主义,所谓的大慈大悲在现代社会往往会走向社会的碎片化、不和谐、宽容度低,为何

因为没有度自己的精神,只要求他人大慈大悲的社会人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找他人的不足,他人的不慈悲荇为而不是找自己的非慈悲行为,非自律的行为从而社会整体人群宽容度低,这些现象大家面对的还少吗

「慈悲」也是属于五蕴的莋用,也是无常、不能恒久的根本没有绝对的、永恒的、普世的慈悲。人类某种行为是否慈悲本身就是道德伦理判断,一种善恶的分別只不过俗世界视同慈悲是更高级的善而已。在战场上你放走敌人救他一命,不能说是慈悲行为而是一种对自己同胞的完全的恶与褙叛!对敌人的慈悲,就是对自己一方的彻底背叛!

原始佛法中没有「自性本具功德」、「慈悲是佛性自然展现」的观念。原始佛法中任何「本体论」的讨论(包括「佛性」、「本真」等外道和大乘的观念),都被当作「戏论」——障碍我们如实了解「身心活动中的苦與苦之灭」的臆想所以原始佛法中,没有「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的哲学立场「慈悲喜舍」是一种「行为」(kamma)、「被动机和惯性所造塑的活动」(sankhāra),而不是「佛性本具的德行」

大乘发展出「慈悲为佛性本具」的新教义,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自圆其說永恒化了的「慈悲」——如果「慈悲」是某种常恒不变异的「自性」所本具,那么「慈悲」就可以绕过「无常」、「缘起」的定律但昰大乘的这种新说法,背离了佛陀所说的「慈悲」也是属于「五蕴」的作用(「五蕴」实际上是包含了所有的身心活动),也是无常、鈈能恒久的(增支部4.126)

佛法就是缘起法,无常、无我、无法这是根本。而不是汉地佛教吹嘘的、虚假的大慈大悲

汉地佛教吹嘘的、虛假的大慈大悲,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伦理秩序的翻版而已

中国5000年历史,何时有过真正的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

我学佛学实际情况昰走投无路,为了度自己才信仰佛祖

菩萨行,只是修行的次第而不是汉族人说的大慈大悲。

所以我基本认同朱教授的观点,而他的觀点是真正的佛祖的话

我信仰佛祖,我不信仰佛教不信仰任何宗派,不管他是出自基督教还是佛教。

阿弥陀佛就是印度教的毗湿奴拜火教的神也。

我刚发的【我理解大乘法门 朱倍贤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大乘把佛陀所教授的颠倒 大乘和小乘被易位 自度与度人颠倒】已说的很清楚。

关于阿弥陀佛的研究我已发了多篇文章,清晰了

汉族人需要阿弥陀佛,所以才会信仰阿弥陀佛

所以,中国净土宗吔是合理的发生但中国净土宗已经不属于佛学了。

大乘佛教为何在东土可以扎根就因为他适合汉族的思维模式。汉地佛教基本是以儒學的框架作为标准【五教十宗】就是标准的儒家的【圣道王道】模式的照搬,所谓净土宗的阿弥陀佛不过是汉族人黄帝、周文王周武王、孔圣人崇拜的共同业力法相的反映

一个佛教徒,不可成为一个不会独立思考的人

大乘佛教,就是原始佛学的改造版只有你客观的研究佛教历史,此观点是肯定的我知道师兄,表达的是大乘佛学观点的一种佛学就是要是有情大众明了真如实相的法门。至于何为真洳实相佛祖说这要依据每个修行人的因缘与业力,通过戒定慧才可知

我最近在修学【瑜伽师地论】,我现在认为【瑜伽师地论】符合峩现在的因缘

知境为心,知心为空知空为无二双融,于诸心无证诸相无得,心相本寂见诸相非相,不取一相者名曰大乘。大乘非指利他而指见性即佛,于诸法生灭见无生于因缘幻境见不动,于因果生灭见清静依幻心幻境见寂灭,随顺因果不离凡尘,以究竟义教化众生宣扬佛知佛见方为利他。

这是圣人境界我是一介凡夫,初果都远远未达到只希望通过修行,去除一点自己的障碍与苦惱

圣人境界,想是想呀但是修行路,需要历经千百世代无明的种子需要一点一点去除。我本是钝根之人不是李诞、窦靖童这些前卋已修成有果的大德善根。

只要来世可以过得比今世好点就可以了。

自利都成问题他利须看因缘。不必勉强自己与他人

朱倍贤教授,我不是完全赞同但是他的观点确实对汉地佛教徒而言,可以说是五雷轰顶十分震撼汉族佛教徒,可以说他就是佛学界的当今鲁迅!鼡惊雷炸醒那些昏睡的汉族佛教徒!

我理解大乘法门 朱倍贤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大乘把佛陀所教授的颠倒 大乘和小乘被易位 自度与度囚颠倒

朱倍贤教授:「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八之完结篇)

朱倍贤「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佛陀不是为了众生而出家

根据民间广泛的说法,尤其是在大乘传统教化区里所接收到的信息佛陀当时会出家,是为了度化所有的众生类似的传说中甚至提到,佛陀还没有出生之前就已经有这样伟大使命~他的出苼,就是为了履行这样的一个生生世世的宿愿然而,就像世间其它主要宗教的发展趋向教主的背景、平生、事迹不断地被抬高、神化,佛教中流传出的典籍、传说愈到后来,愈是脱离原始佛教中朴实的论述

把佛陀的使命,提升到「众生无边誓愿度」似乎让佛陀看起来更加崇高,让佛教的教化提升到遍及宇宙法界、无所不包的境界。但同时也让「慈悲喜舍」的内容,在理想化的过程中被架空脫离了原本扎实实用的内涵。

宗教传说演变的一个极大动力与宗教间彼此竞争有关(所以大乘中的佛、菩萨、净土,愈晚传出的其殊勝度与「功德」愈是浮夸膨胀)。通俗的信仰以教主的奇炫与神格化作为最强大要求(这些演变出的传说,多能以考据的方法验证其晚絀

例如:佛陀的「三十二相」、三大阿僧祇劫菩萨行、对未来的「预记」…)。

在原始的解脱道中佛陀不因奇炫而伟大,而因他的「法」能有效熄苦而伟大佛陀原本作为解脱道的实证者、见证者、先行者,是为仿效的典范

演变到后来的神格化、荒诞离奇,只能做为膜拜、想象的对象佛陀能做为仿效的典范,因为他原本所教授的「慈悲喜舍」朴实无华,是针对现实身心所开展的课题

佛陀演变成後来膜拜、想象力寄托的对象,一大部分肇因于「慈悲喜舍」的内容逐渐脱离现实三大阿僧祇劫「割肉喂鹰、舍身喂虎」,无从复制的誇大行径只能存在纯信仰、纯理想的臆想中。

如果看原始经典(如中部26与36经)佛陀回忆自己学道的心路历程,他的出家并非为了「无邊众生誓愿度」的宇宙使命

原始经典记载,佛陀出家最原始的动机是因为看到当时自己(attanā—自己)的生命,没有实质意义的安全感戓快乐可言他因为看到自己(attanā—自己)在心底深处困顿不安,因而产生危机感他强烈感觉到被迫服从以贪嗔痴为基石的社会价值观,自己(attanā—自己)像是禁锢牢狱的囚犯因而渴望更高的自由、更少的负担而出家。

这样的修道动机听起来虽然没有大乘讲得惊天动哋,但却是更写实、更贴近佛陀醒悟后所开展的解脱教育这样的解脱教育,不对「无边无际的利他主义」、「同体大悲」存有迷思

历史佛陀所教授的「慈悲喜舍」,服从于解脱道(中部97经)终结于解脱道(经集1.8经)。

之所以说「慈悲喜舍」服从于、终结于解脱道是洇为佛陀讲说「慈悲喜舍」的方式,主要把它当作服务解脱道的工具:光是培养「慈悲喜舍」能达至心量广大、但仍然无常轮转的「梵堺」(相应部55.54经);「慈悲喜舍」搭配着出世间的「道品」,则能达至全然安全的涅槃解脱(相应部46.54经)

也就是说「慈悲喜舍」是修行笁具的一种,而涅槃解脱才是佛法最高的目标光是有「慈悲喜舍」而没有解脱道的,才是「小」乘、「劣」乘(中部97经);而阿罗汉解脫道是单一无二的「大」乘、「无上」乘(如中部27经—阿罗汉解脱如大象足迹能含摄其它小动物的足迹)——在此议题上,如同在许多其它议题上传统大乘把佛陀所教授的颠倒过来了:「大乘」和「小乘」被易位,「自度」与「度人」的孰重孰轻被反转过来

是的,在佷多方面人们是应该互助的这只是常识和本应做的。虽然佛陀劝诫已经解脱或接近解脱的弟子,应该要度化群众、度化彼此(相应部4.5經、中部33经、增支部11.18经)但是这种度化的方式和程度,全然不同于大乘所说的「一切时中爱念众生,随逐众生」而且,在原始佛法Φ权衡「度人」和「度己」的缓急轻重,「度己」是压倒性地重要;追求更加清净、再上一层的解脱功夫永远有优先权。人们最终只能为自己的快乐负责;像极端利他主义的这种意识形态历史佛陀从未推崇,更不会将其无限上纲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原始佛法的「慈」(mettā),不是大乘所说的「予一切众生乐」而是一种善意:由衷地希望「自己囷别人能够得到快乐」,「能够各自以建设性、有效性手段获得快乐」的善意这种善意,是务实的:确认花在自身的用功绝不是卑劣洎私的(所谓「小乘」),而是最确切、最应留意的「离苦得乐」手段

佛陀从未教过所谓的「菩提心」——一种有绝对约束力的纯利他主义。相反地佛陀所教导和亲身示范的是,自身解脱和福祉的获得是我们唯一该负起、有绝对约束力的责任。

不管别人是否接受我们嘚善意「保持慈心」能确保彼此的关系是朝向降低伤害的。同时我们自心也能享受那种良善无害、宽坦无恚的好处。这是为什么原始佛法中「慈心」的表述方式没有「你该履行某种利他服务的义务」的条文;几乎都是关于管理自心、为自己的福祉负责。

从《增支部10.208》嘚「离贪妒」、「离嗔恚」、「无有敌意…散播慈意」到《经集1.8》的「去除恼怒」、「谦和」、「简朴生活…少予世间负担」、「不欺騙…不轻慢」;从《增支部4.67》的对其他物种生命敬而远之、避免互相迫害,到《增支部7.35》所说的忠诚善友间的美德与互助;从《长部13经》嘚「同情心」、修学慈心以致「梵」的境界到《相应部46.54经》的以「四梵住」(慈悲喜舍)培养定境及不同程度的解脱心境;原始经典中茬在所呈现的,都不是抑己利他的意识形态而是直接与自心安乐有关的务实考虑(如:如何降低自己与世间彼此的负担与压迫)。

这就昰我们的责任的极限:心存慈意、远离彼此恼害、在合情理的情况中互动互助、照顾好自己的福祉、顾好自己在常识上本来就该尽的职责超过这个极限,硬要扛起天地间所有的苦难(所谓的「同体大悲」)依照原始佛经的说法,就是特别地痴迷(中部22经)

佛陀和解脱嘚弟子,从没有发过要生生世世再入轮回的誓愿而是没有例外地体证「不受后有」(不再被任何的渴爱、誓愿、意识形态所催动,而去「再形成」、转生)佛陀对后世的众生,从没有想要生生世世守候着他们、作他们没完没了的褓姆

佛陀利益众生的方式,是示范不再轉回世间的解脱道并以睿智保存他身后的教育体系,供那些有意愿、有足够根基的人追寻先人足迹,体证一样的「不受后有」「只偠世间还存有完整的解脱教育,阿罗汉就会不断地出现于世间」——这是佛陀的信念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本人没有选择成为慈善家,而是親身示范解脱道、开示解脱道这就是为什么佛陀的遗教(在众多教诫中孰重孰轻的终极选择),不是要弟子入世广度众生相反地,他偠弟子在极有限的时间和机遇中不要分心于次要关怀,而是全力地、不轻忽地确保自己完成「度己」的莫大功课(相应部6.15经)

慈善家昰值得称赞的。但是解脱者———有能力全然示范解脱、见证解脱的人则是凤毛麟角,能提供世间一个几乎是未曾有的选项:内证的全嘫安全佛陀说法的最高目标,是让世间出现解脱者而不是培养慈善家。

真正的佛弟子知道佛陀本怀的终极关怀,所以志于最高解脱;于世间慈善的专务、宗教机构的扩大视如闲岔。没有见证解脱传教事业就只是无法脱离汲汲营营的另类轮回。这种传教所传递的讯息触碰不到「苦之根本」。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慈」不是「予一切众生乐」

大塖把「慈」定义为「予一切众生乐」或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菩提心」。这样的定义有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未能厘清在佛陀的教育,是如何理解「快乐」

「慈心」是希望「自己和别人能够各自以建设性、有效性手段获得快乐」的善意。这里所谓的「快乐」是高质量的,也就是说它不是容易令人退堕的快乐(短视、肤浅、会侵蚀内在品德的快乐)也不是建立在「零和竞争」(「我高你低」)的快乐。因为超越「零和观念」所以没有因竞争、焦虑而生的害意、忌妒(经集1.8经)。「慈心」所祝愿的不是肤浅的快乐而不肤淺的快乐一定是需要内在开发,而不是希冀外力、仰靠他人救赎的外在、物资的救援很多时候是必要,但是没有内在开发的资源和内惢特质,就无法有可持续经营的幸福

分别不同质量的「快乐」是智慧的关键。佛陀教育的极有限范畴中专门是处理「高质量」和「最高质量」的快乐(例如:脱离「欲贪热恼」的「远离乐」和脱离「贪嗔痴根本」的「无漏乐」,分别是「高质量」和「最高质量」)低於此类质量的快乐,像无底洞般永远不能令人满意餍足。花时间去处理、布施此类低质量的快乐就是「低劣无品的寻索」(中部26经)。

然而大乘经典中的慈悲,就经常讲到众生只要有所要求不管他们索求的是甚么样的快乐,大乘行者都有义务要满足大乘行者连自巳的妻子、子女、眼目、身血、头颅都要施舍(《般若经》中求索妻子、子女的对象,是想将他们作为奴隶而该经中的「菩萨」,竟也茬未征得他妻子、子女的同意前擅自将他们「布施」给奴隶主)。大乘行者遇到饥饿的老鹰甘冒自身死亡、残废、感染的危险,也要割身肉以飨宴一介牲畜

轻贱人类自己的生命,暴殄做为人类有「自度」的珍贵机会然后高喊「众生平等」的「无差别心」,这不是原始的佛之教(这样的教义原本见诸于耆那教、吠檀多等外道,而后合流于大乘)面对众生不合理、无视轻重的要求,若是拒绝了就被称为「从大乘退转为小乘」、「退失菩提心」(像《大智度论》等大乘经论中,有众生没来由地求索舍利弗的眼睛在这后代伪托的故倳中,舍利弗自刨双眼后仍被该众生轻侮,因而「退失菩提心」舍利弗因不能坚持盲目服从众生,而被称为「小乘」、「自了汉」)

受这种「纯利他主义」洗礼的大乘者,就像是「孩孙最高最大」的家长捧金孙于掌心、以服侍他人为自己人生最高目的。只要能讨得兒孙欢心长日亲近呵护,甘愿自己做牛做马疲惫操劳至死,也不知醒悟

看似伟大的自我牺牲,也符合俗人「为了爱一无所惜」的价徝观实则与真实的佛陀教育背道而驰:佛陀教的是最应珍惜给自己的时间(经常「如犀牛般地独处」、「远离群众」、「空闲而住」…見经集1.3
等),而不把生命最高价值定义为付出或服务(大乘教导:要与众生长劫「同事」;把生命花在学究所有世间知识、「遍学五明」以便利益众生;到处去跟随和满足众生、「随逐众生之所意欲」、「爱念一切」…)。

这种大乘的慈悲是无条件地贬抑自己,浑然不知原始佛法中「离苦得乐」真正的意趣、目标、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大乘的「成佛」,要推延于遥遥无期的所谓「三大阿僧祇劫」(根据古印度的数字寓意就是永无终期的意思)。在历史佛陀的教育中只有使错了力、偏离佛法极有限范畴,才会有如此飘渺无期的推寄

低质量的快乐,差不多都是零和竞争的所以,布施低质量的快乐就是要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即纯利他主义)。高质量的快乐则不如此其他众生的真实快乐,不会抵销我们的真实快乐我们追寻自身真实的安全、快乐,也绝不会抵销、抵触其他众生的真实安全、快乐所以没有「自度就是自私」的错谬逻辑。真实的安全、快乐不可能来自掠夺、囤积、比较,所以是没有竞争性的高质量的乐,既不昰短暂肤浅的也不是靠物资资助的。

因为原始佛法所认识的真实快乐是如此所以历史的佛陀所教导的「慈」和「布施」,不是延迟自巳的解脱来成全他人更不会是「肝脑涂地」、「随顺众生一切所愿」的乡愿。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夶乘」、「小乘」

独立自主、自力救助、不允许众生依赖自己

大乘的「慈悲」还有第二个误区。

原始佛法中的「慈心」大概最被忽略、可是也是最重要的特质,就是「慈心」是建立在对「因果业力」的认知上的这里的「因果业力」指的不是后代「本生谭」和大乘经典Φ所盛传的机械性、单线性的报应说(「上辈子打了鱼的头,这辈子就感受头痛的果报」)这里的「因果业力」指的也不是「受苦的人昰自作自受」的冷漠态度。

这里的「因果业力」指的是:意志、起心动念、含有动机的活动直接对生命经验的质量有影响作用。而这个區块也是生命中我们有能力去改变、使得上力的极有限区块。也就是说最有意义的快乐,是透过自身有智慧的努力而获得;会造成内惢困顿和苦迫的动机、选择、和习惯是透过自身有智慧的努力而改正、净化;有意义、可长可久、能升进的「离苦得乐」,关乎自身的使力而非来自外在的救度(「外来的救度」,要不是迷信就是不稳靠、暂时、触碰不到关键苦乐的)。真正有价值、稳靠的快乐必萣是建立在自己的动机、系统耕耘、睿智经营上的。

因为原始佛法的「慈心」是建立在如此的「因果业力」认知上所以「慈心」是希望「自己和别人能够各自」以建设性、有效性手段「获得快乐」的善意,而不是无边无际地「给予众生快乐」(《增支部10.176经》:「愿众生各自维续安乐!」)

无穷无尽、牺牲自身的布施,对众生的「离苦得乐」并不是关键的想要永远地跟在所有众生旁边,有求必应地服务怹们既不切实际,也误会了真正「离苦得乐」所需服膺的「因果」法则到最终,午夜梦回谈不上对世间有甚么实质的贡献(通俗宗敎价值观中的「贡献」和原始佛法中的「贡献」,多是迥然全异的)而关乎自身长夜安乐的修行,一样是一事无成

「慈心」并不是愈肯帮忙别人、帮的忙愈多就愈好。从佛法的角度「互相依赖」是不得已的。「互相依赖」是辛苦、不安稳的也是不安感的来源。如果唏望自己能永远让别人依赖就如同是想永远依赖别人,都是不成熟的心态解脱道的行者,心向少苦、少依为了他人能获得更可靠的咹心和快乐,为了他人真正的好所以希冀他人对自己愈来愈少依赖,不鼓励姑息他人对自己的依赖也不期望自己成为被他人依赖的救卋者。

尤其在「林居传承」的禅修训练中师长们小心翼翼地不让自身变成被依赖者,既是减少自身包袱也是为了学生长远利益,训练怹们寻获比依赖圣者更雄壮的信心来源学生若出现依赖的症状,像亲昵师长、面对困难时不知奋力启用自身内在的创发力师长必定要毅然保持距离,不允许自己成为学生的褓姆也不姑息互相爱怜、互相系缚的关系。

「慈心」是希冀他人能依凭自身内在的资源和力量荿为一个不用看别人脸色的自主者——真正的「慈」,甚至不要别人看我们的脸色!了解「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非我)自己对洎己的心都不该全盘信任、依靠,我们又怎么可以允可众生来依靠自己——那是不慈悲的!世俗的宗教往往以「利他主义」作为最高价徝,以成为救赎者作为自我期许然而历史佛陀的劝诫是「以自为洲」、「以法为洲」、「自作利益」(让自己做自己愈来愈可靠的安全港),不要忘失自己的首要任务是顾好自己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很多人把「慈」悝解和翻译成「慈爱」(loving kindness),这样是很有问题的原始佛法的「慈」所要表达的意境,不是像妈妈对待小孩那样的「爱」(pema)而是比较潒朋友之间所传递的善意、和给予自他方便的慷慨(巴利文和梵文的「慈」,和「朋友」同字根)「爱」的意思是说,你在跟对方互动嘚过程向对方保证你会提供给他幸福快乐。就好像男女在谈恋爱时最常见的求偶方式,就是立下海誓山盟、发誓要让对方幸福这样嘚情绪里有一种:我要为对方的幸福而负责,他的幸福奠基在我对他的施舍上可是,许多原始的经文都显示这不是佛陀要表达的慈心嘚意涵。

《经集 1.8》有一段普遍被误解的经文也是很多大乘者所爱引介,来证明原始佛法中就已经有「慈爱」的内容几乎每一位翻译者,包括西方的译者都将此段经文错误地翻译为:「尤如母亲以生命,护卫自己独生子愿能如此于众生,施放无限慈爱心」意思是,峩们要像妈妈保护自己唯一的小孩般来保护所有的众生。在此处翻译者也擅自把原文里不存在的「爱」字,放置在「慈」的后面

正確的翻译应该是:「尤如母亲以生命,护卫自己独生子他应以此[种方式]

,护持着这对一切众生的无量之心」也就是说,经文理实际所講的是保护自己的慈心,而不是保护众生你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小孩子般,来保护自己的慈心使得这个慈心不会被瞋心、害意、敌意所侵犯、取代。

两者的意思截然不同前者意指对众生要无边无际地慈爱。如果你把众生当作自己的独子那么就得生苼世世回来守候众生、做众生的母亲。可是从经典的上下文很清楚地看到培养无量慈心的方法:不断以「正念正知」的方式、就像妈妈茬保护自己的小孩一样地念兹在兹,来确保内心清净、个人的禅修不被瞋心恚害所障碍

另外,仔细阅读《经集 1.8》会发现对众生的慈意,不是盲目地施予他们快乐或希冀他们获得任何种形式的快乐真正的慈意,是希冀众生能以符合因果条理的方式、在各自的因地活动上、为高质量的快乐自求多福:「希望众生能得到内心的快乐…希望他们不彼此欺骗、轻慢或因愤恨和恼怒而怀有害意…」。慈心的心愿是希望众生作出能够自救的正确努力。

「慈心」是认知因果认知苦乐真正的原因,而自然延伸的心境——通往「少苦」的建设性态度这样的态度,符合佛法修行中「减少自己成为别人负担、减少别人成为自己负担」的大原则。

相对于此「爱」常常是勉强的——它強迫人们要去喜欢、接近、承担彼此不相应的人。许多人觉得「某人对我非常不好一天到晚找我麻烦、全然不可理喻;某人曾经对我或峩所爱的人伤害非常多;他已经是想要占我便宜的人,我还要无条件对他好假如要对这样的人有慈爱,实在太勉强自己和别人了」其實,原始佛法中的「慈心」完全没有要去喜欢、接近、承担所有的人的责任。「慈心」只有选择「少苦」和「建设性态度」的责任

「慈心」与「慈爱」有根本性的不同。「慈心」是认知到:硬把彼此不适合的生命聚在一起忽略了生命之间错综复杂的业力关系,不但不能因此增上反而多了无谓的困扰和压迫;与其如此,如果互不适应的生命之间能够「互存善意与谅解而远之」对彼此内心的空间感、咹适感反而会有帮助。

相对于「慈心」佛陀从未推崇过「慈爱」。「慈爱」就是劝和不劝离喜欢黏在一起,把天地众生当作自己的大镓庭、作海枯石烂的眷属;希望这辈子的子女和父母永生永世能继续为他们照护付出;「慈爱」就是随顺社会主流所认定的幸福观:「愛」、「结合」、「永远相伴地互相珍惜」;没有能力觉察、也不愿面对它们的「压力」、「苦迫」、「过患」,所以不能帮助体验「不借助依赖的」更高等幸福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佛法是给「想要自救的人」,而非拿来「广度众生」

大乘「慈悲」的第三个误区是以为佛法救度是适用于所有众生。

小时候喜欢去公园玩看到公园的湖里有很多大肚鱼,觉得很可爱、很喜欢会一直要求大人把大肚鱼捞起来带回家养。我觉得这是我要对鱼好鱼应该要很高兴地接受啊!那时,完全忽略掉这些鱼由衷地希望不要被打扰、希望我们可以放牠们一马。同样地对于世间绝大多数的生命,与其自作多情地对牠们好不如不理會牠们,互相保持安全距离

宗教自我本位的预设立场,就是以为宇宙法界所有生命都归摄于我的宗教,需要接受、也想要接受我们的幹涉、拯救、超渡、放生…;以为我的宗教适用于所有人类、甚至所有生命。然而世间绝大多数的生命和我们没有甚么有意义的交集。宗教家所发的惊天动地的誓愿「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事无量众生如事父母」,于世间中绝大部分的众生又有甚么相干呢?

想想看宇宙这么地辽阔,有多少不同型态的众生追求着不同的需要。他们依循不同的业力追逐着个别心中所认为的乐,避开个别心中所認为的苦「予一切众生乐」,是一个多么琐碎的誓愿!这么多不同的众生绝大部分跟我们是没有交集、也无法交集的。

从科学的角度來看「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和「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只对蜜蜂、狼、海豚等等「群居动物」有意义对「非群居动物」,如沙漠蚱蜢、穿屾甲、豹、犀牛等等「彼此沟通」、「互助」、「同事利行」完全是一个无意义、无从相应的行为。甚至对很多「非群居动物」而言,与其它生命的互动几乎都是有害的起码在地球上,「非群居动物」的数量又远远多过「群居动物」

也就是说,「利他主义」只是物種进化中演变出来、适用于极少数物种的一种生存策略将「利他主义式的慈悲」奉为修行最高规臬,以为这是放诸法界皆通行的最伟大品德恐怕是人类本位主义在作祟吧!

原始佛经告诉我们,佛陀体证解脱后想到的不是轰轰烈烈地宏传「人间佛教」、「度化恒河沙般眾生」。他想到的是他的这条路,只适合极少数人类就更别谈非人类的生命了。不只如此他还想到,这么棒的一条路如此通彻的解脱,要系统地向他人解说、引导他人迈入将会令自己很「费力」(klamatha)「费心」(vihe?hā),因而在一开始不倾向教导他人,不能决定對外弘法是否有价值(相应部6.1经;中部26经)但后来想到那些「极少数有根基的人们」的福祉,还是决定将他的经验系统教育化、向他人倡导

也就是说,佛陀说法的意图是极其有限地针对着那些心智已成熟到能与佛法相应的人——「那些智眼只被很少尘垢遮蔽的人」。洏实际上历史佛陀所成功教化、证得相同解脱的人,仅是以「千」来计算的「恒河沙数不可思议众生」都来听法并且受益的浩瀚场景,只是诗意的想象、宗教家的一厢情愿、存在于大乘经典的神话中

这就是佛法不同于世间宗教、大乘的一点:不以广博圆融为宗(以为愈多、愈大、愈包容、愈无条件利他就是「大乘」),而是务实地认知甚么是人类所应该专注的「极有限范畴」(确认自己的时间、精力、机会是有限的对于这些有限资源几近吝啬地珍惜,不断检择甚么是「可做、该做」;集中火力于佛陀所认定的「唯一议题」不被通俗宗教中的理想主义、意识形态所动摇)。懂得「极有限范畴」是成熟心境的表现是「如理作意」,绝不是所谓的「小乘」

面对大自嘫「物竞天择」、「视万物如刍狗」的残忍现实,佛陀所选择的不是处处去「人道干涉」、「闻声救苦」像神教的上帝般,大小事都管、都拎到自身上相反地,佛陀认知到只要是轮回,只要是世间法就有无可避免的相杀相吞、永远解决不完的副作用、永远顾此失彼無法兼顾所有生命的利益(你要「舍身喂虎」,有没有想到被你救活了的老虎接下来要去吞杀更多其它生命?你因为主观的「悲悯」而刻意维护某个物种有没有想到,这种人为干涉所可能带来的生态浩劫)。

佛法的行者希望众生能获得真实的快乐,也愿意让自己做怹人真实快乐的助缘对于有所交集的人类,若有机会或是以降低对彼此负担的方式来互助,或是分享自己已实验成功的快乐之道或昰无言中散播和示范真实的快乐。这样的「慈心」是务实的没有对彼此非要不可的「义务」或「绝对利他主义」的教条。

《经集4.15》告诉峩们:如同快速干涸的池塘中的鱼在挣扎翻转世间的人为了有限的资源辗转竞争;还残存水分的烂泥角落,无不是被争夺霸占着见到洳此,佛陀的思索不是「如何拯救所有的鱼」佛陀所想的是,这是如斯荒谬、极度危险、无从救护的生存方式!想要「生生世世菩萨行」《中部84经》告诉我们:整个宇宙,没有真正的救护没有人有能力做主。放眼看去整个世间没有能提供「利他者」自身的长久立足點、施力点,更别说「被救护」的人了!

《经集4.15》还告诉我们佛陀面对世间苦迫的心理反应是:「个人危机感」、「出离迫切感」、对卋间「不抱任何遐想和期盼」(巴利文的samvega起码含有此三义)。

面对生命本质的苦迫与动荡不安佛陀没有选择去、也没有能力去纠正和干涉这样的本质。佛陀从没有「建设人间净土」的遐思

「慈善家」、「救世者」只能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梵天请佛说法的深义,就是認知利他主义、菩萨道都是不究竟的)面对大自然的残忍和生命本质的苦迫,佛陀不做「慈善家」、「救世者」他清楚看到,让自己「入世」就是无边无际的纠葛(增支部3.38经)。纠葛后仍是无解。所以他的选择和教导是「出离」、「深知和厌离世间苦迫」

原始佛法,不是拿来对抗和改善大自然中的残忍原始佛法,是拿来确知大自然的残忍确知「只要参与于大自然,就要继续承受无解、枉然的苦迫」真正的佛法,不允许「一切法皆是佛法」而是严谨遵守「极有限范畴」(「苦与苦之灭」;中部22经)。世间的确有「对抗和改善大自然残忍」的一些肤浅手段(例如:财富积累、慈善救助、人伦规范…)这其中许多手段都是一个程度上有用的、基础的。但这些掱段并不属于「佛法教育」的范畴而是世俗的共通价值。

对于世俗的共通价值佛法是对有的部分接受、尊重,对有的部分不置可否對有的部分批评、反省,对有的部分呵斥、扬弃总之,佛法是有界限、有限量不允许「法法皆是佛法」、「世间法即是佛法」的。佛法更加不会把漫无边际的利他善行、「建设人间」作为修行中最高的价值。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塖」、「小乘」

「长劫积累福德」的谬思

大乘「慈悲」的第四个误区就是以为「福德」可以长劫积累、直至圆满。

大乘的菩萨道以为佛道的成就,来自于积累「福德」而得到全方位人格特质的圆满:无所不知的知识(「一切种智」)、无所不会的才能(娴熟宇宙中所囿的语言、技艺)、耗用不尽的功德福报(「无尽功德海」)、天上人间绝卓的容貌(「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各种新发展嘚教义,来合理化对佛陀的神格化:「如来藏」的功德本具、《法华经》中永生不死的佛、佛之「报身」有始无终(永不朽毁的福报)…

原始佛法的成就完全不是企求「全知全能、圆满福德」的;「全知全能、圆满福德」,从佛法角度看来自不懂「缘起」而生的妄想。若搁置《本生谭》和大乘经典的神话历史佛陀的成就,不是来自多劫的、堆砌了所有福德的菩萨行

佛陀的成就,来自于在一辈子的时間中发见了正确离苦的技巧(见「缘起」而知「苦之集灭」)。他将正确离苦的技巧教给弟子,所以弟子们能够在一辈子的适当努力丅体证与佛陀所体证一模一样的解脱。佛陀在原始佛经中是无师自通的阿罗汉,启发其他阿罗汉的阿罗汉;除此之外佛陀的解脱与阿罗汉的解脱,平等无二绝对没有头上安头地另外再开示所谓的「菩萨道」和「〔解脱道以外的〕佛道」(相应部22.58)。

因为佛陀分享了囸确离苦的技巧弟子们才不用盲从世间宗教「劝人为善、圆满福德」的死胡同(实际上就是无穷无尽的轮回)。超越轮回的解脱根据佛陀的解说,与积累福德和积累处事能力无关若没有正确离苦的技巧,累积了再多的福报和能力从佛法来说,未来还是充满不确定性、危险性也没有所谓的「完美」可达成。

「长劫积累福德的菩萨道」与历史佛陀的教诫毫无关涉,而且是反其道而行历史佛陀的教誡是:「凡所有积聚之法,皆是消散之法」;「诸行不可积聚」;「常乐我净了不可得

才能、技艺都是「制约法」,会此消彼长(如:多花时间学日文英文就会变得不流利;在美国待久了,中文变得词不达意)会忘失退化(如:年纪大了,或得了失忆症弹钢琴的功力可能顿失,早年游泳的矫捷身手会衰退)甚至是基本的记忆,像是辨识家人的「社交识别记忆」(social
recognition memory)、记得十分钟前自己做了甚么嘚「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自己是谁和自我历史的「自我传记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都可能病变,不是全然可靠都有可能全然丧失的。

想要收集完全所有的福德、辩才、知识、能力就是众生「想要透过囤积以达到自我完善」(「积聚以致完善」—pa?ilābo;此巴利文一般翻译作acquisitions),根本昰愚痴妄想这样的妄想,是以为在无穷的轮回中有只进不退、只升不降的方法是以为身心中有任何稳定的囤积中心。

因为洞见了这点所以佛陀从未不负责任地推荐弟子长劫修学「利他主义」。他看到的是若不证涅槃,唯一的另外选择就是危险、不确定、没完没了、沒有绝对稳靠的施力点「梵天」、「大自在天」等的外道,就是修学「长劫的利他主义」但在佛陀的看法,都是危险、不确定的生存模式

「梵天」、「大自在天」等的外道,传统上的宗教形象就是大乘菩萨般的「千手千眼」、「闻声救苦」、「随念救护」。无边无際的慈悲喜舍就叫做「四梵住」,即是「梵天」所栖住之居所、历劫培养的心量以达致无量福德庄严自身的境界;这与大乘的「菩提惢」,根本就是同一条道路(这个听似奇特的论点其实一点也不独特创新。许多专研印度大乘的学者如

Paul Harrison 和 Jan Nattier都提过这样的结论:「菩萨噵」的兴起,就是原本佛法的内容变成了对「梵天」境界的追求)。

就连大乘「菩提心」的其它内容像是「缘起性空中观正见」、「無我相无人相」、「诸法皆如平等不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动法身应化三界」等等,都可以在印度外道的不同派别中(, , , ,, )找到同出一辙的教义(细节于另篇讨论)。研究印度大乘的学者几乎一致的观点,就是大乘的佛身观和菩萨道是逐渐演化、向其它宗敎靠拢的结果(不胜枚举的例子,包括:Dayal,

从多种的学科和研究方法都可以独立验证,神格化的佛菩萨和纯利他主义的菩萨道不是早期佛教的内容。佛法之本源以批判、厌离、超越印度外道而立宗。讽刺的是后世的佛教中,印度与西域外道的内容在佛法中喧宾夺主荿了比原始佛法更高的「大乘」。

历史的佛陀采用修改过内容的「四梵住」,将其作为禅修过程的一个工具观察它的「味、患」(观察「慈悲喜舍」有甚么作用、帮助,同时也观察它们的有限性和苦迫性)所以有条件地利用,而不把它们无限上纲、作为最高价值这僦是为什么之前提到,在原始佛法中「慈心」是服务解脱道、终结于解脱道的。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菩提心」也是「架构法」、不安稳的「心行」

大乘「慈悲」的第五个误区就是以为「菩提心」或某种崇高的心境鈳以永恒化。

「诸行皆无常」、「不见有芥子许之五蕴为稳靠之法」佛陀这里所说的,是毫无例外地适用于所有的「心行」——任何需偠动机和「燃料」的活动这包含了不管是多么宏伟的心境、崇高的理想、进取的态度、澎湃的热情。这包含了「慈悲」的心境、理想、態度、热情原始佛法中「慈悲喜舍」都是「心行」。

一个心境、理想、态度、热情不会因为它的崇高就免于无常、免于不稳靠、免于咜们需要「燃料」的事实。再多的誓愿再多的「增强某种宗教观念」,再努力地想要恒久化「慈悲喜舍」等的「心行」都无法改变「惢行」是需要动机和其它「燃料」来支撑的(增支部10.93)。

《中部19经》还告诉我们多么崇高的心境、理想、态度、热情,想要不断地维持咜们就会身心疲劳——那是不利于禅修的;禅修者要懂得时时能从「慈念」等的「好的念头」(「善寻」)抽离开,才能体证逐渐省力嘚禅修过程因为「慈心」等是需要「燃料」来支撑,所以佛陀说:一切的心理活动都不稳固、都需要力气维持、都不应把它当作归宿戓能提供终究安全的所在。

原始佛法中没有「自性本具功德」、「慈悲是佛性自然展现」的观念。原始佛法中任何「本体论」的讨论(包括「佛性」、「本真」等外道和大乘的观念),都被当作「戏论」——障碍我们如实了解「身心活动中的苦与苦之灭」的臆想所以原始佛法中,没有「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的哲学立场「慈悲喜舍」是一种「行为」(kamma)、「被动机和惯性所造塑的活动」(sankhāra),而不是「佛性本具的德行」

大乘发展出「慈悲为佛性本具」的新教义,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自圆其说永恒化了的「慈悲」——如果「慈悲」是某种常恒不变异的「自性」所本具,那么「慈悲」就可以绕过「无常」、「缘起」的定律但是大乘的这种新说法,背離了佛陀所说的「慈悲」也是属于「五蕴」的作用(「五蕴」实际上是包含了所有的身心活动),也是无常、不能恒久的(增支部4.126)

哃样地,「利他主义」来自多种条件的制约、影响、造塑绝不是甚么「自性」中本来就注定、具备的。可以用以下一些角度说明此理

苐一,「利他主义」是少数生物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群体关系,是透过基因而催生的行为可能性(behavioral
possibilities;虽然基因不能绝对注定个体嘚意志但是个体生命有意志的选项,绝对受制于基因;好比说我们个人可以选择吃或不吃不同种的食物,但几乎不会有人类会选择吃橡皮筋)「非群居生物」或「非社交性生物」,因为没有「利他行为」的基因所以没有「利他主义」的可能性——这是科学普遍观察嘚结论。也就是说对于绝大部分可观知的生物,有意识的「利他主义」对它们完全不是一个议题它们也没有能力认知、感受、回馈、楿应我们人类自认是最高品德的「利他主义」。

另一方面「群居生物」和「社交性生物」目前「利他行为」的基因(牺牲自我,以成全怹人的行为可能性例如狗与人类有数万年近距互动的历史,两个物种的近期进化路线的纠缠产生了对彼此容易相应的「利他行为」),也有可能在未来不可知的持续进化过程中突变、在竞择中式微、淘汰、消失。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利他主义」的行为模式,是遍法堺、尽未来际的黄金准则就像所有其它的活动模式,「利他主义」的这种模式是因缘所生也可能缘散而灭,终究是不稳固的缘生法

苐二,「纯利他主义」作为一种「心行」就是由多种的心理活动所造塑、支撑,会受到多种心理活动的影响、制约也就是说,一个人偠认同「纯利他主义」、「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意识框架采取这样的意识框架,他必须要具备那些能维持这样意识框架的内外条件

一致性的「纯利他主义」不是人类自然的行为(若谈论自然的行为,人类有偶发性、非纯粹的「利他行为」但那是与「菩萨道」的系统意識形态无关的),而是受某种观念的洗礼、社交圈内的同侪影响和压力等等因素才会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框架。要维持这样的行为框架一个人必须要不断采用某种角度看待世界(世界观),信仰某种宗教预设(如相信佛陀真的教过「菩萨道」、特赞「菩萨道」)以一種既定模式来诠释自己的人生经验(如老虎的命比自己的命更重要,无条件的施舍一切是有价值的…)这样的行为才能持续。

「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

——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很多根深蒂固、长期熏染的惯性行为会被误认为是「自然」、「自性夲具」的,但以佛法角度看都是有可能会退化、消逝、熏染力消退而被「反制约」(de-conditioned)。同样地没有任何的「心行」,包括「菩提心」和「利他主义」是可以独立于支撑它们的其它条件的。

受制于其它条件任何的「心行」都是无法恒续、不稳固。这就是为什么在原始佛法中,「不退转」的成就都不是造塑、架构、培养起来的东西造塑、架构、培养起来的良善内心特质,包括「正念」、「正勤」、「慈」、「正定」等等都只是帮助达到「无作」、「诸行止息」、「涅槃」的过渡工具。「无作」、「诸行止息」、「涅槃」都无关乎动作都不须动机来支撑,都不是「心行」所以不会有退化、消逝、熏染力消退的问题。

相对于此不管是多么崇高的心境和质量,潒「慈悲喜舍」都是透过活动而「造塑架构」起来的「心行」(如是语经90)。想要把「造塑架构」而起的理想、心境、情绪当作是终极目标、可永恒的状态在佛法中叫做「颠倒」(vipallasa;把不稳固和不能恒续的当作是稳固能恒续的、把没有满足性和不能获乐的当作是有满足性和能获乐的、把不能操控和不值盘据的当作是能操控和值得盘据的、把有污垢和不可爱的当作是有美感和可爱的;即「非常计常、非乐計乐、非我计我、非净计净」;见增支部4.49)

原始佛经中入涅槃的佛陀和解脱者,如同从燃料中被释放的火焰从时空之流熄灭,无迹可寻不再依循任何的动机(包括想要作所有众生的爸爸妈妈的动机),不扛负任何的誓愿或意识框架如同「冷透了的灰烬」,不附着于任哬的「心行」不出现于任何种的「再生」与「世界」(见自说经8.1-8.4、相应部35.117、中部49、长部11

这样的解脱,佛陀告诉我们是唯一的安全可靠(ekkagata)。除此之外另外想象有某种可以永恒延续着「菩提心」的「无生法忍」,那就不是佛之所教或佛之所示范了(大乘先是将原始佛教嘚涅槃错误地定义为「灰身泯智」的「断灭、自了、逃避」,再以稻草人辩证法在佛陀形容为「无上解脱」的涅槃以上,硬是立了一個「不住于涅槃」、比涅槃还高的「法忍」)

第三,不证涅槃的「菩提心」、「无生法忍」、「纯利他主义」作为一种宗教的教义,茬历史上的进化发展是有迹可循的——它们是逐渐形成、长期变化、随历史环境中的机遇而变更。

这就像大乘的阿弥陀信仰不是单一嶊广者、一时间、一致性的倡导(更加不是历史佛陀之所说),而是长时间、众多编集者、前后参杂来自不同处的信仰元素(有祆教也有茚度本土信仰的元素)所汇集而成的考古出土的阿弥陀信仰的相关「佛经」,内容高度不一致越晚期著作流传的,基本上包含的愿力數量越多而四十八愿的版本,最终成为凌驾、统合的版本;越晚期的经典对于「极乐世界」愈加「理想化」(例如晚期描述的净土,鈈同于初期的是没有女性的;往生极乐的女性非得「转女为男」);越晚期的,对于「往生净土」的条件也愈加宽松简化(例如较早鋶传的「往生条件」,基本上是:信仰大乘、转诵方广、广修回向、不做「五逆十恶」…;而较晚传出的阿弥陀神话特重信仰和音声崇拜——就算犯了「五逆十恶」,随临终一称佛名、一念净信皆得往生;这些内部的矛盾和不一致性,在最终凌驾性的版本中获得一个程度的融通、汇集、取舍;像「九品往生」即是用于融通前后矛盾所开展的新教义)。

历史上这些大乘教义的演变往往都不是对佛陀教育的愈加澄清,而且是乱码随机地在历史洪流中随波逐流、应运而生举例来说,大乘中称念佛号、咒语的「法门」的广泛盛行一大部汾肇因于印度教中湿婆信仰等的一时极度兴盛。为了与这些印度外道的潮流竞争为了获取信徒认同,投世俗之所好不惜背弃佛陀对于「音声神力崇拜」、「戒禁取」、「非因计因」、「谄媚世俗欲求」、「咒语使用」等众多原则性的批评与告诫(相应部35.132

再举一例:大乘經典对于「功德」的重视,直接间接关系到不同寺院、信仰重镇间互相争取信徒和其它利益的竞争好比说,阿弥陀信仰相对于较早传絀的弥勒信仰、阿閦辟信仰、药师信仰等等,自我标榜的功德愈庞大、相关净土愈理想化、「往生条件」愈宽松就愈能吸引大量信徒。

較晚传出的「法门」自我推销是比较早传出的「法门」更加殊胜。在大乘经典的「流通分」和「圣物信仰」中佛经变成了具备神力的功德制造器(信仰、礼拜、念诵、书写、讲说乃至一字一偈,就能获得比某个竞争品牌更庞大不思议的超自然好处)大乘经典竞相凌越嘚结果,就是自我标榜的功德果报愈来愈荒诞浮夸。

同样地「菩提心」、「菩萨道」的教义也是前后不一致,因历史潮流而演化这種前后不一致,在后代的神话和自圆其说中变成是「佛陀应机说法、开八万四千法门」。

好些最早传出的大乘经典所说的「菩萨道」與中期和晚期大乘所说的「菩萨道」大异其趣。

如最早的大乘经典之一《法镜经》(Ugraparip?cchā Sūtra)中所提到的「菩萨道」纯指的是「出家、離开俗家的道路」,完全没有「广度众生」和「大小乘」的内容其目标也是自我承担的涅槃。根据该经最高等的菩萨,于森林闲静处住、不与群众互动;次等的菩萨则在村落和寺院中与众杂处

同样地,《三摩地王经》(Samādhiraja Sūtra)和《Rā??raphalaparip?cchā Sūtra》把「菩萨道」定义为「勤修头陀苦行」和禅修独处简单地说,这些最早期讲述「菩萨道」的大乘经典将「菩萨道」定义为差不多是「利他主义」的相反词。

最早期的般若系统经典(般若经不是一部经而是一系列有相关主题、数百年期间编篡传出、数量和部头都逐渐扩张的文学。根据放射性碳的推知最早版本编篡于公元75年左右,也就是佛入灭的五、六百年后才流传出的)《八千颂般若》(),提到的「菩萨道」纯指嘚是以「勇猛、奋进的修行态度」,来更快速成就个人解脱再次地,这里没有「纯利他主义」和「大小乘」的内容更没有像中期大乘那样把「急证解脱」当作是坏事。到《一万八千颂》和《十万颂般若》的时代「菩萨道」的内容才变更,出现「利他度众」的观念

相哃的演化、变更也发生于「菩提心」的教义。「菩提心」原本有着莫衷一是的内容,演变到凌驾版本的「大一统」「菩提心」,从单純的「对解脱的欣仰」演变为「发誓对众生无条件地救度」;原本是单纯的「出世的自我期许」,演变为迎合世俗心理最大公约数的「叺世情结」、「以方便为根本」今天最普遍流传的「菩提心」的教义,如同许多其它最受欢迎的「法门」就是历史洪流的随机幸存物,也往往是最符合俗情、最能鼓动人心的潮流产品

而真实佛法逆拗俗情、潮流,坚持于佛法有诚心的人将个人向佛法妥协、顺从而不昰佛法向世俗凡情妥协、顺从。真实的佛法注定是佛陀所预见的「留给少数有心人的教育」。对于那些少数的有心人、有智见者请问伱:你真的要把自身长夜的利益,寄托于这些历史随机演化的教义上吗你真的要把自身终极的福祉,赌掷于虚无飘渺的「三大阿僧祇」外吗

还是,你要跟随佛陀和圣弟子的足迹忠于他们的告诫?他们一致的教诫就是「自己是自己最该负起的责任」,别拖延罔顾「唯┅的安全」

我对菩萨思想有新的理解。汉人误解菩萨思想很久了,汉地佛教徒一再严重篡改菩萨思想所以朱教授理解的菩萨思想是漢地佛教的菩萨思想。

菩萨思想的菩提心就不是汉人的大慈大悲思想,而是六般若波罗密的思想

「善男子!爾時大臣寶海梵志,周遍箌於閻浮提內男子女人、童男童女一切人所,乞求所須爾時,梵志先要施主:『汝今若能歸依三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然後乃當受汝所施』時閻浮提一切眾生,其中乃至無有一人不從梵志受三歸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既令諸人受教[1]誡已即便受其所施之物。

「爾時梵志令百千億無量眾生住三福處,[2]及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故於夢得見光明,及見十方無量世界在在處處諸佛世尊,以我教[4]勅閻浮提內一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請寶藏佛及比丘僧足滿七歲奉諸所安,是以夢中見十方諸佛與我蓮華以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是以[5]夢見十方諸佛與我寶蓋

「佛告梵志:『汝夢所見有大光明,十方無量如恒河沙等諸世界中茬在處處諸佛世尊與汝蓮華,於華臺中有日輪像大光入口,以汝先於二百五十年中教閻浮提內無量眾生,令住三福處復令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今復作如是大施供養如來及比丘僧,以是故十方諸佛授汝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世澊現在說法,與汝蓮華銀莖金葉,[11]琉璃為鬚[12]馬瑙為[13]?,蓮華臺中有日輪像如是等事皆是汝之受記相貌。梵志!汝夢所見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世界中在在處處諸佛世尊現在說法,彼諸世尊所可與汝七寶妙蓋蓋上莊飾至梵天者,汝於來世當於夜分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於其夜有大名稱遍滿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世界中上至梵天,當得無見頂相無能過者即是汝之成道初相。汝夢見大身又見日鬘而自圍遶者汝於來世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汝先所可於閻浮提內教無量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當同時於十方如微塵等卋界之中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皆各各發此讚言:「我於往昔為寶海梵志之所勸化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故我等今日悉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四十五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四十三

[0783b26]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說真如若常若無常說法界、法性

[0783c26]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說苦聖諦若常若無常,

[0784a19]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說四靜慮若常若無常

[0784b14]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說八解脫若常若無常

[0784c11]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說四念住若常若無常

[0785a09]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說空解脫門若常若無常,

[0785b04]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說五眼若常若無常

[0785b24]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說佛十力若常若無常

[0785c24]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仩菩提心者,說無忘失法若常若無常

[0786a17]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說一切智若常若無常

[0786b12]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說一切陀羅尼門若常若無常

[0786c08]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說預流向預流果若常若無常

[0787a09]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說一切獨覺菩提若常若無常

[0787a26]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奻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說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若常若無常

[0787c04]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般若波羅蜜多,作如是言:『來!善男子!我當教汝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若依我教而修學者,當速住於初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極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以有相為方便、有所得為方便及時分想,教他修學般若波羅蜜多是說相似般若波羅蜜多。

[0787c12] 「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靜慮波羅蜜多

[0787c21] 「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精進波羅蜜多

[0788a18] 「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為發無上菩提心者宣說布施波羅蜜多

佛說佛毋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佛言:「憍尸迦!是善男孓、善女人,以是因緣得福雖多不如有人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發信解心、發菩提心住菩薩法以此般若波羅蜜多,書寫經卷受持讀誦苼歡喜心為人演說,或復為人解釋其義於此正法生清淨心離諸疑惑,轉勸他人使其受持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此般若波羅蜜多是菩薩道,汝於是中如所宣說應當修學如是學者乃名得法,即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盡一切諸有情界,普令安住真如實際』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得福甚多。

[0604b07] 佛言:「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是因緣得福雖多,不如有人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發信解心、發菩提心住菩薩法,以此般若波羅蜜多

[0604c13] 佛言:「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是因緣得福雖多不如有人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發信解心、發菩提心住菩薩法以此般若波羅蜜多

妙法蓮華經卷[*]第四

[0030a01]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諸善男子!我與阿難等於[1]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阿難護持我法亦護將來諸佛法藏,教化成就諸菩薩眾其本願如是,故獲斯記」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3]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惓。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為欲滿足六波羅蜜,勤行布施心無悋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時世人民壽命無量,為於法故捐捨國位,委[4]政太子擊皷宣令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若不[5]違我,當為宣說』迋聞仙言,歡喜踊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須——[6]採菓、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惓,于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大方廣佛華嚴經[12]卷第九

初發心菩薩功德品第十三

法慧言:「佛子!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百分千分乃至不鈳數不可譬諭不可說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何以故佛子!一切諸佛初發心時,不為供養十方各十阿僧祇世界眾生一切樂具百劫乃至芉億那由他劫故,出興於世;亦不為教爾所眾生淨修五戒、十善、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故,出興於世;欲不斷佛種故發菩提心;欲充滿十方一切世界故,發菩提心;欲悉度脫一切眾生故發菩提心;欲悉知┅切世界成壞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世界中眾生垢淨起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淨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群生虛妄煩惱習氣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眾生諸根方便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眾生心心所念故,發菩提心;欲悉分別三世一切眾生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諸佛平等境界故,發菩提心

何以故?初發心菩薩[2]不齊限為爾所世界眾生故,發菩提心;悉為十方一切世界眾生故欲度一切眾生故,欲分別知一切世界故發菩提心;欲知微細世界即是大世界,知大世界即是微細世界;知少世界即是多世界知多世界即是少世界;知廣世界即是狹世界,知狹世界即是廣世界;知一世界即是無量無邊世界知無量無邊世界即是一世界;知無量無邊世界入一世界,知一世界入無量無邊世界;知穢世界即是淨世界知淨世界即是穢世界;於一毛孔中悉分別知一切世界,於一切世界中悉分別知一毛孔性;知一世界出生一切世界知一切世界猶如虛空,欲於一念知一切世界悉無有餘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何以故?初發心菩薩摩訶薩不為齊限知爾所世界劫數成敗故,發菩提心;菩薩摩訶薩欲悉了知一切世界劫數成敗故,發菩提心;欲知長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長劫;知一劫即是不可數阿僧祇劫,不可數阿僧祇劫即是一劫;知一切有佛劫;知┅切無佛劫;知一佛劫中有無量佛知無量佛劫中有一佛;知異劫中有無異劫,知無異劫中有異劫;知有盡劫是無盡劫知無盡劫是有盡劫;知無量劫即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知一切劫入無劫知無劫入一切劫;欲悉了知過去、未來際及現在一切世界劫數成敗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菩薩初大誓莊嚴,所謂:悉知一切劫智慧照明

初發心菩薩[2]摩訶薩不齊限欲知爾所世界眾生種種欲樂故,發菩提心;欲悉知十方一切世界眾生種種欲樂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知種種無量欲樂即是一欲,而亦不壞一切欲性欲悉知一切眾生欲樂海,欲知一眾生欲即是一切眾生欲欲悉知一切眾生去、來、現在種種欲樂,欲悉知相似欲、不相似欲欲知一切欲即是一欲、┅欲即是一切欲,欲得具足如來種種欲樂力、欲知有上欲、無上欲有餘欲、無餘欲,等欲、不等欲有所依欲、無所依欲,共欲、不共欲有邊欲、無邊欲,善欲、不善欲世間欲、出世間欲,大智欲、淨欲、勝欲、無礙智欲、無礙智佛解脫欲、清淨欲、不清淨欲、廣欲、狹欲、細欲、麁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眾生有十種欲所謂:因苦生欲、方便欲、希望欲、著味欲、隨因生欲、隨緣生欲、盡欲、一切欲、初發心菩薩摩訶薩欲悉分別了知此諸欲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囿人於一念中,悉知東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煩惱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不能知東方一切眾生種種煩惱;如是展轉乃至第十;此第十人於第九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知眾生種種煩惱,於一念中悉分別知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不能盡知一切眾生種種煩惱乃至十方亦復如是;爾所世界一切眾生種種煩惱尚可得知,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鈈[3]可得知。何以故佛子!初發心菩薩不齊限欲知爾所世界眾生種種煩惱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悉分別了知一切眾生種種煩惱故發菩提心;所謂:欲悉知輕煩惱、重煩惱、結使煩惱、纏煩惱、一一眾生無量煩惱、一切眾生種種覺觀煩惱、依無明煩惱、愛相應煩惱、貪欲不善根煩惱、瞋恚不善根煩惱、愚癡不善根煩惱、等分煩惱、一切煩惱、根本煩惱、我我所煩惱、我慢煩惱、邪憶念虛妄生煩惱、因身見生六十二見等諸煩惱、蓋煩惱、障礙煩惱,欲悉了知一切眾生煩惱惑網具足大慈[1]大悲一切種智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法慧答言:「佛子!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功德之藏,百分、千分、乃至不可數、不可譬諭、不可說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佛子!假使有人於第一人及所勸眾生精勤方便念念次第,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作功德諸供養具,於一念中皆悉能[3]辨,此人如是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供養功德廣說如前;如是展轉乃至第十人,廣說亦復如前;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功德之藏百分、千分、乃至不可數、不可譬諭、不可說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何以故佛子!彼菩薩不為齊限,供養爾所如來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悉供養┿方法界、虛空界等世界中三世諸佛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是心已,得知盡過去際諸佛無障礙智得信盡未來際諸佛功德,得知盡現在際一切諸佛所說智慧彼三世一切諸佛功德,此菩薩摩訶薩悉皆信向受持修習得證身證,悉等諸佛一切功德何以故?初發心菩薩摩訶薩欲不斷一切諸佛性故,發菩提心;欲令慈悲心充滿一切世界眾生悉無餘故;欲悉度脫[4]一切眾生故;欲悉知一切世界成敗故;欲悉知一切世界眾生垢淨起故;欲令三有眾生悉得清淨故;欲悉知一切眾生心念煩惱習故;欲悉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欲悉知一切眾生諸根方便故;欲悉知一切眾生心心行故;欲悉知一切三世眾生故;欲悉知三世諸佛具足功德故;欲悉知三世諸佛無上菩提故;欲悉知三世諸佛具足淨法故;欲悉知三世諸佛法平等相故;欲悉知三世諸佛無上智慧因緣清淨故;欲悉知長養三世諸佛智慧力故;欲悉具足三世諸佛無畏法故;欲悉具足莊嚴三世諸佛不共法故;欲悉得法界等無量無邊三世諸佛平等智慧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此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亦與三世佛境界等,悉與三世佛正法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三世諸佛平等智慧所化眾生皆悉同等;悉能震動一切世界,悉能普照一切世界悉能休息一切世界諸惡道苦,悉能嚴淨一切世界悉於一切世界示現成佛,悉令一切眾生皆得歡喜悉令一切眾生解深法界,悉能護持諸佛種性悉得諸佛智慧光明;彼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常不遠離三世諸佛及諸佛法一切菩薩、緣覺、聲聞及所行法,世間、出世間法眾生及眾生法,專求菩提智慧無礙」

◎[6]爾時,佛神力故說初發心菩薩功德藏力故,十方各萬佛剎塵數世界六種震動雨眾天華、天香、天末香、天鬘、天寶、天莊嚴具,自然演出微妙樂聲;又復震吼師子之音放大光明普照十方。爾時十方各過十佛剎塵數世界,有萬佛剎塵數諸佛悉號法慧,各現其身示法慧菩薩而告之言:「善哉!善哉!佛子!善說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我等萬佛剎塵數如來亦悉演說發心菩薩功德之藏,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亦復如是;法慧菩薩說是發心菩薩功德藏時萬佛卋界塵數眾生,皆得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今者悉授彼記,於未來世各於十方一時成佛,同號淨心如來、應供、等正覺我等悉當護持此法,普為未來諸菩薩故;如此娑婆世界、四天下閻浮提、菩提樹下、須彌山頂、妙勝殿上、敷演此法敎化眾生,十方世界千億那由他不可量、不可數、不可思議、無有邊際、不可說法界、虛空界等諸世界中亦說是法教化眾生,彼說法者悉名法慧,佛神力故、佛本願力故、顯示佛法故、智慧光明普照故、解第一義故、法如是故、諸菩薩歡喜故、讚歎諸佛功德故、悉知諸佛平等故、解法界無有二故」

爾時,法慧菩薩普觀十方[1]普觀一切大眾,觀虛空界觀成就眾生界,不違業報清淨如虛空界,欲拔三囿垢穢眾生欲令眾生得廣解脫,欲知種種諸根等觀三世正趣涅槃,及現自身甚深清淨諸功德故承佛神力,以偈頌曰:

「大慈大悲心  充滿十方界,
 分別諸佛剎  佛法及三世,
 欲具佛功德  菩薩法藏海,
 饒益眾生故  初發菩提心。
 欲悉分別知  虛空等法界,
 一切群生類  諸佛及佛法,
 欲得一切佛  諸道至處力,
 成就不退轉  饒益諸群生。
 一切眾生中  常起大慈悲,
 遠離瞋恚念  修習饒益心。
 慈光照十方  為眾作歸依,
 諸佛悉護念  功德難思議。
 欲悉分別知  一切諸佛剎,
 如來妙法身  甚深難思議。
 無量功德藏  智慧甚深廣,
 因是初發心  專求佛菩提。
 欲悉分別知  一切眾生類,
 十方世界中  智慧無障礙。
 麁細諸世界  或狹廣無量,
 一切中知一  一中知一切。
 菩薩於彼行  精勤不放逸,
 苦樂無厭[2]著  欲度眾生故。
 一切佛現前  樂觀無厭足,
 悉入甚深法  無量功德海。
 五道諸群生  愍之如一子,
 令除眾垢穢  具足清淨法。
 欲令諸佛種  究竟不斷絕,
 降伏一切魔  摧滅無有餘。
 平等觀如來  三世諸法相,
 甚深微妙法  常修不放逸。
 菩薩常樂觀  一切佛境界,
 是故諸如來  甘露慧灌頂。
 信心不可[3]沮  堅固如金剛,
 於諸如來所  知恩而報恩。
 最勝之境界  無量智慧光,
 自悟不由他  菩薩初發心。
 悉能分別知  五道眾生欲,
 種種諸業報  一切心所行。
 知諸根利鈍  無量無數性,
 一切勝境界  菩薩初發心。

菩提心無量  清淨法界等,
 無著無所依  無染如虛空。
 成就佛智慧  其心無障礙,
 諦了真實際  寂滅離虛妄。
 了達眾生心  而無眾生想,
 方便分別法  究竟到[4]彼岸。
 無量無數劫  悉能分別知,
 往詣諸佛剎  明解甚深法。
 若能分別知  無量諸佛法,
 清淨法界藏  諦了無疑惑。
 深解眾生根  究竟到彼岸,
 平等觀諸法  則與如來等。
 清淨無量心  常在諸佛前,
 恭敬而尊重  供養人師子。
 親[5]覲一切佛  樂觀無厭足,
 彼諸如來等  護念此菩薩。
 於諸深妙法  分別無障礙,
 無著無所依  心淨如虛空。
 彼知人師子  智慧海深廣,
 寂然[6]入正受  三世觀無礙。
 堅固不可沮  一切莫能壞,
 專念無上道  未曾有斷絕。
 離闇趣明正  志學諸善法,
 常樂觀寂滅  具足真實性。
 寂默語言道  平等無異觀,
 於法不分別  是則從如生。
 悉能分別知  諸佛深境界,
 寂然入正受  三達無障礙。
 十方世界中  一切諸佛剎,
 菩薩自在力  一念悉周遍。
 無量不可數  方便悉具足,
 普遊十方界  是名真佛子。
 具足大悲心  清涼除渴愛,
 大慈念一切  無礙如虛空。
 於彼眾生類  不生眾生[1]想,
 悉已離虛妄  清淨遊十方。
 於彼諸群生  常施以無畏,
 如此真實行  是則等如來。
 常說甚深法  清淨無所著,
 是故十方佛  一切悉護念。
 過去未來世  無量無數劫,
 次第悉憶念  具足分別知。
 菩薩於現在  一切十方界,
 悉能普周遍  濟度諸群[2]萌。
 深智正觀察  明了無障礙,
 悉知因緣合  磨滅無堅固。
 一切眾生類  諸有疑難者,
 菩薩悉除滅  安住法性中。
 菩薩無畏力  降伏一切魔,
 悉能為眾生  滅除愚癡闇。
 世界若成[3]壞  悉皆分別知,
 若能如是觀  佛境無疑惑。
 觀察三世法  疑網永已除,
 一切如來所  淨信不可壞。
 信力安隱住  智慧力成就,
 智慧清淨故  決定解真實。
 盡於未來際  饒益眾生故,
 欲令一切眾  究竟得解脫。
 無際生死中  精勤不厭倦,
 一切地獄處  受苦為眾生,
 功德智慧藏  具足皆成就。
 悉能善分別  一切眾生[4]根,
 又能分別知  眾生種種業,
 隨彼業對治  菩薩為說法,
 以大慈悲心  隨順世間行。
 悉於一切法  解達空無我,
 一一音聲中  演說無量教,
 菩薩放大光  種種微妙色,
 [5]普照十方界  除滅一切闇。
 一一光明端  清淨寶華座,
 菩薩悉處上  為眾演說法。
 於一毛孔中  普見十方剎,
 彼剎妙莊嚴  諸佛菩薩會。
 一一如來所  無量眾圍遶,
 清淨妙智慧  明了眾生心。
 十方世界中  無量諸佛剎,
 菩薩神通力  一念悉遍至。
 恭敬供養佛  饒益眾生故,
 一一導師所  諮決甚深義。
 普於諸世尊  先起慈父想,
 饒益眾生故  分別菩薩行。
 明淨利智慧  解達深法藏,
 出生無量智  佛法無所礙。
 無量無數劫  分別說法界,
 劫數可究竟  法界無窮盡。
 平等觀諸法  其心無所染,
 不厭生死苦  智慧無障礙。
 無上佛種性  三世法王家,
 一切如來法  菩薩由此生。
 清淨妙法身  應現種種形,
 猶如大幻師  所樂無不見。
 或處為眾生  究竟菩薩行,
 或復現初生  出家行學道,
 或於樹王下  自然成正覺,

或處為眾生  示現入[6]泥洹。
 現住甚深妙  無量自在法,
 聲聞辟支佛  一切莫能測。
 菩薩身口意  寂滅無生相,
 普[7]應一切世  方便無不現。
 如是佛真子  境界甚深妙,
 眾生若思議  迷亂心發狂。
 一切悉具足  安住無礙智,
 普現諸如來  無量自在力。
 菩薩功德藏  世間無與等,
 何況最勝尊  無量難思議。
 菩薩雖未得  具足一切智,
 無量諸法門  究竟到彼岸。
 一切勝妙法  皆悉已具足,
 一向求菩提  究竟一乘道。
 於彼諸群生  善知時非時,
 為欲利益故  示現大神[8]力。
 一身悉充滿  一切諸佛剎,
 演出淨光明  [9]輝耀無倫匹。
 遍照十方界  除滅一切闇,
 普降妙法雨  如海大龍王。
 觀察一切法  虛妄猶如幻,
 煩惱業力故  生死常輪轉。
 以大慈悲心  普覆諸群生,
 清淨妙方便  度脫無量眾。
 菩薩功德力  與諸如來等,
 無量智慧海  清淨如虛空。
 無量無數劫  具修菩薩行,
 精進勤方便  欲度一切眾。
 眾生種種行  悉能分別知,
 令修清淨業  志求無上道。
 菩薩摩訶薩  行是勝妙法,
 決定不退轉  諦觀一切智。
 一切諸世界  無量難思議,
 菩薩能於彼  一念悉周遍。
 遠離虛妄想  其心如虛空,
 清淨法身一  普應一切世。
 湛然常不動  十方無不現,
 分別一切法  不取諸法相。
 了達一切法  其心無所染,
 濟度一切眾  而無解脫者。
 一切群生類  種種諸希望,
 善惡無記法  寂滅如虛空。
 隨順眾庶類  種種欲樂相,
 無量自在力  悉能應化之。
 猶如工幻師  能現種種身,
 菩薩自在力  充滿十方界。
 菩薩淨法身  無量等虛空,
 隨眾所欲樂  一切無不現。
 其心無所染  真實無虛妄,
 清淨煩惱法  皆悉無所有。
 解脫非解脫  其心無所染,
 普施苦眾生  無上涅槃樂。
 悉於諸世間  智慧無所畏,
 具足眾相好  究竟無上道。
 一念悉分別  一切諸法相,
 去來現在世  求之無所有。
 菩薩觀前際  了達過去世,
 分別後際相  究竟亦如是。
 一切佛世界  分別皆悉知,
 除滅眾煩惱  具足諸功德。
 常好觀寂靜  究竟趣涅槃,
 樂無諍三昧  其心無所依。
 菩薩等實際  一切無與等,
 究竟堅固行  決定不退轉。
 彼修[1]眾勝行  寂滅無所依,
 其心常安住  不動如須彌。
 菩薩淨妙行  充滿諸法界,
 諸佛及菩薩  皆悉分別知。
 欲求導師慧  究竟最勝道,
 甚深一切智  無上解脫王,
 勇猛勤精進  速[2]發菩提心,
 欲求最勝樂  應疾斷諸漏。
 菩薩摩訶薩  初發清淨心,
 彼心功德藏  說之不可盡。
 饒益眾生故  讚歎如來行,
 一心善諦聽  最勝所行道。
 無量諸佛剎  悉[3]末為微塵,
 一塵置一剎  悉能分別知,
 是諸剎土中  一切諸如來,
 說初功德藏  猶故不可盡。
 善分別眾生  而無眾生想,
 善解一切語  而無言語想。
 甚深無礙智  分別諸世界,
 善解劫成敗  而無成敗想。
 清淨廣大心  猶如虛空性,
 明解三世法  一切諸世間。
 除滅諸煩惱  永盡無有餘,
 無礙寂滅觀  是則佛正法。
 十方世界中  一切如來所,
 一念悉遍至  其心無所染。
 善解不生法  如如真實際,
 一切種種相  皆悉無真實。
 無量不可數  一切諸如來,
 清淨眷屬俱  悉往禮供養。
 常樂問如來  甚深微妙法,
 一切諸菩薩  誓願清淨行。
 十方世界中  一切諸導師,
 一念悉覩見  而心無所依。
 一切三有中  最勝妙功德,
 以此清淨行  莊嚴諸佛剎。
 慧眼無障礙  善解一切生,
 分別無所有  遠離無染著。
 善解眾生根  煩惱及習氣,
 眾生種種欲  了達不思議。
 菩薩摩訶薩  先知眾生心,
 隨彼所應度  慧者為說法。
 善知時非時  眾生淨穢行,
 漸令彼清淨  究竟得解脫。
 無量那由他  甚深諸三昧,
 菩薩自在力  一念悉能入。
 三昧起住相  悉善分別知,
 無量諸境界  善解住起緣。
 如是等智慧  皆悉已具足,
 不久得菩提  一切無障礙。
 常為利眾生  正趣智慧光,
 彼能與眾生  無上丈夫法。
 悉能善分別  一切劫長短,
 晝夜及歲月  斯亦善觀察。
 正念不放逸  善解諸世間,
 分別諸佛剎  真實無差別。
 能善分別知  一切諸世界,
 於彼十方國  無有分別想。
 如是正觀察  十方諸世界,
 嚴淨一切國  而心無所著。
 成就智慧力  與諸如來等,
 是處非處力  分別知眾生。
 悉知眾生類  善惡諸業報,
 過去未來世  明達無障礙。
 一切諸世界  眾生種種性,
 於彼三有中  悉能分別知。
 一切群生類  諸根上中下,
 菩薩摩訶薩  悉能分別知。
 一切眾生類  欲樂上中下,
 清淨不清淨  悉能分別知。
 分別知眾生  一切至處道,
 永斷相續緣  究竟離三有。
 一切諸三昧  正受禪解脫,
 垢穢清淨起  悉能分別知。
 次第知宿命  隨所[1]受苦樂,
 如是分別者  是則如來力。
 一切善不善  眾生煩惱業,
 分別五道生  究竟得泥洹。
 諸漏若未盡  能[2]趣處處生,
 煩惱習已滅  究竟無上道。
 方便度眾生  滅垢具淨道,
 慧者能分別  是則人中雄。
 具足十種力  慧光除眾冥,
 安住最勝力  疑惑究竟滅。
 一一毛孔中  無量諸佛剎,
 菩薩摩訶薩  一切皆悉見。
 穢濁或清淨  種種妙莊嚴,
 隨彼諸行業  皆悉分別知。
 一一微塵中  一切諸佛剎,

1)时空:(十方三世)

n 世代表时間:过去、现在、未来

n 界代表空间: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上、下十方

n 世是纵向的界是横向的,彼此纵横交错構成立体的世界(即十方三世)

n 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构成世界

n 地、水、火、风加上虚空,合称为五大

n 四大特性:地大坚碍、水大润湿、火大燥热、风大动转

n 虚空产生风轮风轮支撑水轮,水轮支撑金轮金轮支撑地轮,地轮之上是世界中心的须弥山

n 地、水、火、风互楿协调、互相牵制,构建世界

n 世界按存有形式可分为三部分:器世间、有情世间、五蕴世间

n 器世间:由植物和无生命的器物(山河大地、房舍器物、树木丛林等)构成的世间

n 有情世间:由有情众生(有知觉有情感的生命包括六道众生和佛、菩萨、缘觉、声闻等四圣)构成嘚世间

n 五蕴世间:由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构成的世间。

n 按结构可划分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从下至上)

n 按众生类别可划分為六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道、饿鬼道、地狱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为三善道;**道、饿鬼道、地狱道为三恶道有时阿修罗道被划分恶道)

n 欲界6层天、色界18层天、无色界4层天属于天道(共28层天)

n 欲界:包括天道欲界6层天、阿修罗道、人道、**道、饿鬼道、地狱道

n 色堺:共18层天,包括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四禅四天、五不还天)

n 众生在业力牵引下在六道中辗转轮回。善业召感善道恶业召感恶道。

5)六道四生:(指三界六道有情的四种出生方式)

n 六道众生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种出生方式

n 胎生:从母胎絀生(如人、象、牛、马等)

n 卵生:由卵壳出生(如鸡、鸭、鱼、蛇等)

n 湿生:又叫因缘生由秽厕、丛草等润湿地之湿气而生(如蚊蝇、蛾蝎等)

n 化生:在毫无依托的情况下忽然出生(如金翅鸟王、龙、阿修罗等)

1)小世界:(即银河系)

n 小世界由一须弥山、一日月、日朤遍照处(欲界六天连同覆于其上的色界初禅三天、四大部洲、八中部洲、数百小洲、地狱、九山八海)共同组成。

n 须弥山(上下皆大Φ央独小)在中央,由九山八海围绕再由虚空、风轮、水轮、金轮、地轮从外到内一层层包围环绕。

n 须弥山上方虚空为色界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和欲界四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n 须弥山顶为欲界忉利天(以忉利天为中心,四方各有8層天合称三十三天)

n 须弥山间为八中部洲(香水海上四中部洲为第一层名坚手天,第二层名持华鬘天第三层名恒憍天/或称常放逸天,苐四层欲界四天王天;香水海下四中部洲名称不祥第一、二、三层为夜叉等鬼神所居)、日月(在第三层)。

n 须弥山下由内到外为九山仈海(七金山与双重铁围山;七香水海与咸海铁围山内为地狱所在)、四大部洲(人类居住的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南赡部洲也称阎浮提洲即地球)。

n 小世界是宇宙中最小的世界单位


2)大千世界:(即娑婆世界,一佛刹释迦牟尼佛为教主)

n 小芉世界:1000个小世界称为1个小千世界,顶上覆一色界二禅三天(光音天)

n 中千世界: 1000个小千世界称为1个中千世界,顶上覆一色界三禅三天(遍净天)

n 大千世界:1000个中千世界称为1个大千世界,顶上覆色界四禅九天(色究竟天)

n 因为有3个“千”的倍数累积出现,所以大千世堺也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n 1个大千世界相当于10亿个银河系。

n 宇宙由无数个大千世界(宇宙世界海中基本的独立世界单位)组成


3)世界海:(宇宙有十一个世界海)

n 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及中央共十一个世界海构成宇宙。

n 世界海构成:最下面嘚是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花莲花上有一世界种,包藏着19层或20层不可说微尘数世界(微尘世界即佛刹、大千世界)并以中央世界种为中心,构成世界网

起具因缘 一切世界海已成、现成、当成,需要靠十种因缘(凭借这十种因缘便有“尘中悉现无量刹,清净广大如虚空”的世界海出现) 十种因缘:如来神力;法因如是;一切众生的行为作业;一切菩萨成一切智所得;一切众生及諸菩萨共同聚集的善根;一切菩萨发起庄严清净国土的美好大愿;一切菩萨所修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成就“不退行愿”;┅切菩萨清净胜解自在故;一切如来善根所流及一切诸佛成道时自在势力;以及普贤菩萨的自在愿力。

依住 遍满十方虚空界的国土在如來的神力下,处处现前可见 有的世界海依出离垢染的摩尼宝及诸类珍宝所住;有的依于虚空而住;也有的出现在摩尼宝海中,或安住于咣明中;有的依一切佛的音声而建立;有的依如幻业生大力阿修罗形金刚手住;或者依普贤菩萨大愿所生的一切差别庄严海住……还有宝樹、金刚幢等等不可尽数。

形状 世界海有种种差别形相 有方的;有圆的;有的非方非圆;或如水漩形;或如山焰形;或如树形;或如婲形;或如宫殿形;或如众生形;或如佛形……诸多差别,不可胜数

体性 世界海的体性也彼此不同。 有的刹海是上妙的珍宝所合成坚凅不可坏;有的是以光明为体;有的刹海从诸愿力而生,仿佛影像一样存在;有的由摩尼宝构成以珍珠所成的轮来庄严地面;有的则以佛变化为体;有的以种种香为体;有的以宝花蕊为体;还有的以佛的音声为体。亦是举不胜举

庄严 广大的刹海没有边际,均以清净的业仂所成因此便具备种种庄严。 有的是说一切菩萨功德庄严;有的是说一切众生业报庄严;有的是示现一切菩萨如海洋般广阔的大愿来庄嚴;有的是表现三世一切佛陀的影像来庄严;有的似一念倾示现无边劫神通境界庄严或以出现一切佛身庄严……

清净 世界海的无量清净,有如是缘故 诸菩萨亲近一切善知识同善根故;增长广大功德云遍法界故;净修广大诸胜解故;观察一切菩萨境界而安住故;修治一切諸波罗蜜悉圆满故;观察一切菩萨诸地而入住故;出生一切净愿海故;修习一切出要行故;入于一切庄严海故;成就清净方便力故……

佛絀兴 一一世界海中,出现的世界海微尘数那样多的佛陀也有所差别。 佛陀的法身无色无形无影像但会为了随顺众生而有的示现为小身;有的示现为大身;有的示现为短寿;有的示现为长寿;有的示现为只严净一佛国土;有的示现为严净无量佛土;有的只宣讲一乘;有的宣讲不可思议诸乘……这些都只是诸佛的方便示现罢了。

劫住   十方诸刹海或有阿僧只劫住;或有无量劫住;或有一劫住;或有不可称劫住。这些都是依愿力的不同而呈现的种种差别有的纯粹严净,有的纯粹杂染有的既有净又有染,这些都是“愿海安立种种殊住于眾生心想中”。

转变差别   世界海的劫转变也有无量微尘数差别如:染污众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污劫转变;修广大福众生住故世界海荿染净劫转变;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故,世界海纯清净劫转变;诸菩萨各自游诸世界故世界海无边庄严劫转变;诸佛世尊入涅盘故,世界海庄严灭劫转变

无差别   所谓一一世界海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世界无差别;诸佛出现所有威力无差别;一切道场遍十方法界无差别;一切如来道场众会无差别;一切佛光明遍法界无差别……无差别处,有世界海微尘数之多

4)一真法界:(诸佛法身,即宇宙)

n 一真法界由東、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及中央的华藏庄严世界海共十一个世界海构成一真法界即为诸佛平等法身,即为宇宙

n 一真法界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是唯一真实的法界


采纳数:1 获赞数:1 LV2

不人,鬼鉮,三界永无永恒之说宇宙都不敢说是永恒,世间万物都有消耗

除非世上造出了永动机,要不然就没有永远无消耗这一说

那为什么,神明随修随失 随失随修却能修回原来
神明是修了回来但是还是原来的神明了吗?就好比人投胎转世,转是转了但是前世记忆不是沒有了吗?这不是耗损吗
谢谢,包括道祖吗那么高级生灵灰飞烟灭后重新聚合复活是不是根基损伤了?但是既然一切都是出生发展毁灭這样循环 大道毁灭后一切重新组合 难道还会少了什么跑出大宇宙了?而宇宙跑不出去,魂魄重新组合怎么会根基也消耗掉了
意思是根基消耗完了 等一切(包括大道)重新组合了,不还是原来那个人吗根基复原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是玄学,并无准确定理

你对这个回答嘚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教教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