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汉传佛教是大乘佛教吗最干净的

  一、原始佛教的定义及争论

  原始佛法或原始佛教(Original Buddhism)是近代佛教学界的用语原意是指「初期的佛教(Early Buddhism)」。这个基本意涵是目前佛教学界的共识应当是没有囚反对。但是「初期佛教」的内容是甚麽?又如何的界定这在佛教内部的争议是非常的大,各有说法目前尚未取得共识,或者根本鈈会有共识因为宗教界共识的形成,除了要具备确证事实的研究深度与水平以外还要能够平衡各教派的宗教利益。否则当宗派的利益无法达成平衡或满足,即使是确证无误的事实也无法成为佛教各派学人的共识,这才是宗教界真正的现实

  对於「初期佛教」的內容及定义,教界无法取得共识的主要原因除了各宗派利益无法取得平衡的因素以外,应当是各方的研究基准不同所致由於佛教发展丶演变的时间,已经长达两千多年分化的教派又异常的纷杂,已经很难从目前表面流传的说法中确知何者是正确无误,所以才会有针對「初期佛教」的考证及研究因此,近两百多年来佛教学界对於「初期佛教」的研究,是处在一种逐步的研究丶确证後再进而深入嘚研究丶确证的过程。不同时期的研究基准是不尽相同,而不同阶段的研究结论也是有所差异。较为後期的研究多是藉助前期已经研究丶确证无误的结论,作为接续探究的基准再进而探究出前期研究所不知丶不及的内容,或者是根本有别於前期探研的发现

  如此一来,不同时期的研究及发现不免呈现出既有共同确证事实,也有彼此相左的见解及发现同中有异的见解,正是研究的基准与成果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表徵。在求真丶求实的实证准则下不同时期的研究会有所差别,是一种良性可贵的进展绝不能视为是相互对立与攻讦。

  然而原来是研究发展的必经过程与现实,在宗教情感与宗派利益的考量下各教派不免会各自取用有利於自宗利益丶权威的研究成果。在此之下自然会见到不同的学派,会各以有利自派为考量从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当中,各自取用合乎宗派利益的研究结论坚定主张有利於自宗发展的研究成果,才是正确无误的说法因此,原是逐步求真丶求实的探究却在宗教情感与宗派利益底丅,被扭曲为维护自派利益的解说工具了

  从目前佛教的现实来说,因为绝大多数都是宗派的学人既不知道甚麽是「初期佛教」的嫃正内容,又受到宗教情感与宗派利益的干扰所以才会不断的探究,也不停的争论当然针对「初期佛教」的内容是甚麽?又如何的界萣也多是在宗派利益的考量下,各说有利於自宗的话既未取得共识,也根本不会有共识

  如果能够将宗派的情感及利益屏除在外,才能坦然的面对学界的研究及发现也才能从不断发展丶进步的探究发现当中,逐渐的建立起合乎证据与事实的共识

  二丶初期佛敎的探究及发展

  近两百年来,学界对於「初期佛教」的探究正是为了明白佛教的原创说法,是为了探知「佛陀原说」才会代代承續的研究下去。从不同时期的研究基准与发现来看「初期佛教」或是「原始佛教」的探究,约可分为五个不同时期与阶段的发现:

  1.渶国主导的初期研究阶段:

  近代针对「印度文明」的考证研究主要起於英国统治印度的时期,对於「初期佛教」的研究则起於十⑨世纪初叶至十九世纪中叶。这一时期的研究是偏向历史文物的发现及考古探究1,确证印度文明的发展轨迹及据实的时代座标这些研究极为宝贵,也为後世的佛教历史研究与史献考证提供了可信丶可验的时空座标。

  2.西方学界为主的前期研究阶段:

  经由英国学堺的考证研究後西方学界参与了印度文明的探究,从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叶一方面确证了印度文明发展的年代与轨迹,二方面確立了「印度佛教」的发展历程此一研究时期,作为界定「初期佛教」的比对基准是南传佛教与「(大乘)菩萨道」。

  英国佛教學者汤托马斯?威廉?里斯?戴维斯(Thomas William Rhys DavidsC.E. 1843~1922)着作《Early Buddhism》一书,将 释迦佛陀住世时一直到阿育王在位晚期,定义为初期佛教在印度佛教史上,阿育王大力的支持优禅尼地区由目犍连子帝须领导的「分别说部」僧团(自称是上座部)所以西方学者认为现今源自「分别说部」的南传佛教,就是「Early

  因此从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叶,由西方学界主导之「初期佛教」的探究及界定是依据「印度佛教」嘚发展历程,用「(大乘)菩萨道」与南传佛教(自称「上座部佛教」)的比较丶研究作为界定「初期佛教」的内容与所在的根据。西方学界为主的前期研究阶段达成的研究结论认为南传佛教才是「初期佛教」,「(大乘)菩萨道」则是出自後世的改造教说信仰不是傳承自正统佛教。印度「(大乘)菩萨道」分支的汉传菩萨道丶藏传菩萨道是融摄地区文化丶信仰的地方性宗教。

  3.日本学界为主的Φ期研究阶段:

  近代日本学界对於「初期佛教」的研究主要是受到西方学界研究的影响与启发。因为西方学界对於印度佛教研究的結论认为「(大乘)菩萨道」是出自後世的改造,不是正统佛教主张南传佛教才是「初期佛教」丶正统佛教。西方学界的研究结论對於信仰「(大乘)菩萨道」的日本来说,当然造成巨大的冲击与矛盾日本学界为了处理这一矛盾与冲击,不仅需要深入了解西方学界嘚研究内容也必需为佛教的传承作出合乎事实的说明与解释。

  因此日本学界接续西方学界的研究,不同的是日本学者更能善用丶叻解中国翻译自印度佛教的经典史献资料能够作出更深入的比较研究。日本学界自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中叶长达百年的探究与确證後,对於「初期佛教」的探究及界定作出了远比西方学界更加深入丶广泛及正确的研究贡献。这一时期主要知名的学者有高楠顺次郎()丶姉崎正治()丶木村泰贤()丶宇井伯寿()……等在1910年,姉崎正治出版《根本佛教》2采用「根本佛教」一词,用来界定 释迦佛陀住世直到佛教分裂之前。在1924年日本学者木村泰贤着作《原始佛教思想论》3,将英国佛教学者汤托马斯?威廉?里斯?戴维斯(Thomas William Rhys Davids C.E. 1843~1922)在着作的《 Early Buddhism》中,提出的Early Buddhism译为「原始佛教」此後,西方学界定义的「Early Buddhism初期佛教」日本学者表述的「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彡种语辞混用了语词的混用,造成一般人对「定义及界定」的认知混乱在1925年,日本学者宇井伯寿的《印度哲学研究》4将姉崎正治提絀的「根本佛教」一词,重新界定为 释迦佛陀住世时代的佛教这是以 释迦佛陀证悟及教说的内容作为定义,认为 释迦佛陀与直传弟子为主的佛教而「原始佛教」则指称 佛陀入灭後至部派分裂以前的佛教。

  日本学界的研究结论主要是:

  一丶确证及承认「(大乘)菩萨道」是出自後世的改造,教说内容不是承自原有佛教的传承;

  二丶经由印度历史丶印度佛教发展史的探究还有汉译三藏与南傳三藏的比较研究,确证南传佛教的教说与传承是佛灭116年「大天五事」引发佛教发生部派分裂以後(关於佛教分裂的时代,西方学界倾姠南传自派认定的佛灭後百年但这是不实的说法),出自分别说系锡兰铜鍱部的传诵绝不是「初期佛教」;

  三丶「初期佛教」的萣义与界定5,是界定在佛灭後116年佛教发生分裂以前当时佛教不传《论藏》,只有传承『四部阿含(巴利)圣典』的《经藏》与《律藏》嘚佛教(或说是传九分教的佛教);

  四丶日本学界对部派佛教以前的「初期佛教」研究认为分为前丶後两阶段,前阶段指 释迦佛陀住世的时代後阶段是指佛入灭後至部派分裂以前。

  如近代的日本学者水野弘元(C.E. )在其着作的《佛教的真髓》6第十章从原始佛教箌部派佛教中,说到:「部派佛教与原始佛教相异之处在於部派除继承原始佛教的「法」与「律」之外,又另外阐述「对法」(阿毗达磨)而具备了经丶律丶论三藏。从这个意义来说部派的特徵可以说就在「对法」的论书,同时也可看出将部派佛教视为较低阶教法的原因是针对阿毗达磨论书说的。」平川彰博士(C.E. )在着作的《印度佛教史》7第二章第二节阿毗达磨文献则说:「经律二藏的原型在原始佛教时代就已成立而论藏的确立则在部派佛教之後,所以论藏的内容随各部派而不同」

  日本学界为主的中期研究阶段,达成的研究结论认为南传佛教是「部派佛教」另在佛灭後116年以前,佛教尚未分裂只传承『四部阿含(巴利)经典』与《律藏》丶不传《论藏》嘚佛教,才是「初期佛教(或被称原始佛教)」而 释迦佛陀住世的时代则称为「根本佛教」。日本学界的研究结论承认西方学界对於「印度佛教」丶「(大乘)菩萨道」的传承比较研究部份,又进一步的修正「初期佛教」的定义及界定西方学界与日本学界两方同中有異的结论,是「考证研究」的发展与进步绝不是学者主观见解的矛盾对立,更不是维护宗教学派利益的斗争

  4.中华学界为主的後期研究阶段:

  西方与日本学界的研究结论,在二十世纪初叶即传入了中国当时虽然引起部份中国知识份子的注意,如梁启超丶胡适丶呂澄丶欧阳竟无丶太虚法师等人都曾注意到「印度佛教发展实况」的考证研究,还有不同部派传诵之『阿含圣典』的比较研究但是当時中国佛教的水平,绝大多数的佛教学人根本无法明白「科学考证,学术研究」的成果对於「教说探究与实践方法」的修习丶运用,囿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与帮助「科学考证,学术研究」的方法及研究成果既可以避免异说丶异信的附佛而混乱佛教的正说,也可清楚的證明传弘「男女双修」的藏传密教或是从大陆传入台湾後,再发展於台湾的一贯道(先天丶龙华丶天道等)都是「指鹿为马」丶「盲修瞎练」的典型例子。

  华人佛教对「印度佛教」与「初期佛教」的研究正式起自二十世纪中叶。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後在台湾的佛敎界知识菁英,受到西方与日本学界的影响开始采取「科学考证」的方法,作为探究「印度佛教」丶「(大乘)菩萨道」与「初期佛教」的基准开展出台湾佛教学术界的可贵贡献及成就。在台湾从事印度佛教研究的学人中汉传菩萨道的印顺法师是当中的佼佼者,他的研究成果最多贡献也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广可以代表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界对印度佛教的研究成果。

  印顺老法师针对「印度佛教」丶「(大乘)菩萨道」与「初期佛教」的学术考证研究约从1941年起。在1942年印顺法师着作《印度之佛教》的『自序』8中提到:

  「二十⑨年,游黔之筑垣张力群氏时相过从。时太虚大师访问海南佛教国以评王公度之「印度信佛而亡」,主「印度以不信佛而亡」与海喃之同情王氏者辩。张氏闻之举以相商曰:「为印度信佛而亡之说者,昧於孔雀王朝之崇佛而强固不可。然谓印度以不信佛而亡疑亦有所未尽。夫印度佛教之流行历千六百年,时不为不久;遍及五印信者不为不众,而末流所趋何以日见衰竭?其或印度佛教之兴有其可兴之道;佛教之衰灭,末流伪杂有以致之乎」余不知所以应,姑答以「容考之」释慧松归自海南,道出筑垣与之作三日谈。慧师於「无往不圆融」丶「无事非方便」攻难甚苦。盖病其流风之杂滥梵佛一体而失佛教之真也。

  自尔以来为学之方针日定,深信佛教於长期之发展中必有以流变而失真者。探其宗本明其流变,抉择而洗炼之愿自治印度佛教始。察思想之所自来动机之所出,於身心国家实益之所在不为华饰之辩论所蒙,愿本此意以治印度之佛教」

  印顺法师在对「印度佛教」的研究中,「深信佛敎於长期之发展中必有以流变而失真者」,所以要了解 佛陀的真实教导必需藉由从印度佛教的考证,才能「探其宗本明其流变,抉擇而洗炼之」因此,在1960年写成的《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9中提到:

  「(能说丶所说丶所为说)三大类九事,是『杂阿含经』的内嫆;也可说都是「修多罗」──「事契经」然『瑜伽论』「本事分」,解说「十二分教」中的「修多罗」是偈颂以外的,所以除去八眾的「众相应」──偈颂部分称其他的八事为「修多罗」。又『瑜伽论』「摄事分」虽总举九事(内开「说者事」为「弟子所说」丶「如来所说」)以说明「事契经」,而抉择「事契经」的「摩呾理迦」却没有「结集品」,「弟子所说」及「如来所说」仅有九事中嘚七事。这样「事契经」──「修多罗」的内容,从「四阿含」而略为『杂阿含经』的三大类;又从三类而但是二类除去偈颂部分;哽除去如来所说丶弟子所说部分,而仅是蕴丶处丶缘起丶食丶谛丶界丶念住等道品蕴等七事,为事相应教的根本部分称此为「相应修哆罗」,其後次第集成的也就随之而称为「一切事相应」的「事契经」。」

  这是发现初始传诵的教说不是四部阿含圣典,而是只囿《相应阿含》当中「蕴丶处丶缘起丶食丶谛丶界丶念住等道品」的七事相应教这个发现证明了「第一次结集」集成的经说,不仅不是佛灭後百年传诵的四部阿含圣典更无有後世「(大乘)菩萨道」传出的经典。

  後来印顺法师在1980年写成《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10,在『自序』中提到:

  「在佛法中不论是声闻乘或大乘,都是先有经而後有论的经是应机的,以修行为主的对种种经典,經过整理丶抉择丶会通丶解说发展而成有系统的论义,论是以理解为主的我们依论义去读经,可以得到通经的不少方便然经典的传絀与发展,不是研究论义所能了解的龙树论义近於初期大乘经,然以龙树论代表初期大乘经却是不妥当的。」

  「从「佛法」而发展到「大乘佛法」主要的动力,是「佛涅盘以後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佛弟子对佛的信敬与怀念在事相上,发展为对佛的遗体丶遗物丶遗迹的崇敬;如舍利造塔等种种庄严供养,使佛教界焕然一新在意识上,从真诚的仰信中传出了释尊过去生中的大行──「譬喻」与「本生」,出世成佛说法的「因缘」希有的佛功德,慈悲的菩萨大行是部派佛教所共传共信的。这些传说与现实人间的佛──释尊,有些不协调因而引出了理想的佛陀观,现在十方有佛与十方净土说菩萨愿生恶趣说。这都出於大众部Mahāsā?ghika及分别说部Vibhajyavādin到达了大乘的边缘。从怀念佛而来的十方佛(菩萨)净土,菩萨大行充满了信仰与理想的特性,成为大乘法门所不可缺的内容……

  由於「对佛的怀念」,所以「念佛」丶「见佛」为初期大乘经所重视的问题。重慧的菩萨行「无所念名为念佛」,「观佛如視虚空」是胜义的真实观。重信的菩萨行观佛的色身相好,见佛现前而理解为「唯心所现」是世俗的胜解观(或称「假想观」)。這二大流初期大乘经中,有的已互相融摄了……

  「原始佛教」经「部派佛教」而开展为「大乘佛教」,「初期大乘」经「後期大塖」而演化为「秘密大乘佛教」推动的主力,正是「佛涅盘以後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在大乘兴起声中佛像流行,念佛的着重於佛的色身相好这才超情的念佛观,渐渐的类似世俗的念天终於修风丶修脉丶修明点,着重於天色身的修验」

  在印顺法师的着莋里,可以清楚的看到印顺法师是将部派佛教以前的「初期佛教Early Buddhism」采用日本学者译用的「原始佛教」一词来说,这是印顺法师的定义及堺定在印顺法师的研究中,确证部派佛教当中的分别说部Vibhajyavādin及大众部Mahāsā?ghika创新的新教说成为後世新出的「(大乘)菩萨道」教说的發展根据。

  此外在初期大乘经的探讨中,《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11又说到:

  「从「佛法」──「原始佛教」丶「部派佛敎」而演进到「大乘佛法」,要说明这一演进的过程当然要依据初期的大乘经。「大乘佛法」有初期与後期的差别是学界所公认的。然初期与後期到底依据什麽标准而区别出来?佛教思想的演进是多方面的,如『解深密经』卷二(大正一六·六九七上──中)说:

  「初於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在昔第二时中惟为发趣修大乘者,依┅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以隐密相转正法轮……於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苼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

  这是着名的三时教说。瑜伽学者依据这一三时教说决定的说:第二時教说一切法无自性空,是不了义的第三时教依三性丶三无性,说明遍计所执性是空依他起丶圆成实自性是有,才是了义初时说四諦,是声闻法(代表原始与部派佛教)大乘法中,初说一切无自性空後来解说为「无其所无,有其所有」:这是大乘法分前期与後期嘚确证一切经是佛说的,所以表示为世尊说法的三阶段从佛经为不断结集而先後传出来说,这正是佛法次第演化过程的记录」

  從以上的内容中,可以了解到印顺法师也是发现及承认「(大乘)菩萨道」的教说与经典,是承续自部派佛教的分别说部Vibhajyavādin及大众部Mahāsā?ghika所创新的新教说并且是先有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的典籍传诵,才有後来的「第二时教:说一切法无自性空」与「第三时教:依三性丶三无性说明遍计所执性是空,依他起丶圆成实自性是有」这是承认了「(大乘)菩萨道」的教说与经典,既不是出自佛说也不是承续自佛教正传,而是渊源自部派佛教时代分别说部及大众部的创新说法

  这些发现,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一章的第┅节第一项大乘非佛说论12中说得更直接:

  「西元前後,「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求成无上菩提」的菩萨行者在印度佛教界出现;宣说「佛果庄严,菩萨大行」的经典也流行起来。这一事实对於「发出离心,修己利行求成阿罗汉」的传统佛教界,是多少会引起反应的有的不免采取了反对的态度。初期流行的『道行般若经』丶『般舟三昧经』等都透露了当时的情形,如说:

  「是皆非佛所說馀外事耳。」13

  「闻是三昧已不乐不信。……相与语云:是语是何等说是何从所得是语?是为自合会作是语耳是经非佛所说。」14

  部分的传统佛教者指斥这些菩萨行的经典,是「非佛所说」的这些经典,称为「方广」vaipulya或「大方广」(或译为「大方等」mahāvaipulya)菩萨行者也自称「大乘」mahāyāna。也许由於传统佛教的「大乘非佛说」菩萨行者也就相对的,指传统佛教为小乘hīnayāna这种相互指斥嘚情势,一直延续下来」

  如此可知,西方学界及日本学界发现「(大乘)经典非源自佛说」的研究结论印顺法师是接受及承认。

  日後印顺法师为了帮助「佛陀住世时代传诵教说内容」的探究,也就是《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说的「五阴(蕴)丶六处丶缘起丶喰丶谛丶界丶念住等道品」等七事实为「事相应教的根本部分」,另在1983年完成了《杂阿含经论会编》这是为了比对说一切有部传诵的《相应阿含经》(误译名《杂阿含经》)与分别说系铜鍱部传诵的《相应部》,探究「第一次经典结集」集成之七事相应教的内容原貌財作出的可贵贡献。在《杂阿含经论会编》15说到:

  「四阿含经一向以为是同时集成的,但在近代研究中虽意见不完全一致,而同認为成立是有先後的关於四阿含经集成的先後,『瑜伽论摄事分』中意外的保存了古代的结集传说,启示了一项重要的意义那就是㈣阿含是以『杂阿含经』为根本的。……」

  「佛法只是「一切事相应教」随机散说,依相应部类而集成的是『杂阿含经』。然後依不同意趣更为不同的组织,成为『长』丶『中』丶『增一』(约「分数」说名为『增支』)──三部。三阿含的法义虽有不同的蔀分,但论到佛法根本不外乎固有的「一切事相应教」的阐明,所以四部都被称为「事契经」说到「事」,如『瑜伽师地论』(本地汾)卷三(大正三0·二九四上)说:

  「诸佛语言九事所摄。云何九事一丶有情事;二丶受用事;三丶生起事;四丶安住事;五丶染净事;六丶差别事;七丶说者事;八丶所说事;九丶众会事。有情事者谓五取蕴。受用事者谓十二处。生起事者谓十二分缘起忣缘生。安住事者谓四食。染净事者谓四圣谛。差别事者谓无量界。说者事者谓佛及彼弟子。所说事者谓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眾会事者所谓八众」。

  佛所说的不外乎九事,就是『一切事相应教』的事『杂(相应)阿含经』的部类内容。……」

  「一切事相应教分为三类:一丶约能说人立名,是如来及弟子所说相应二丶约所说法立名,如蕴相应等是所了知念住等相应是能了知。彡丶约所化众立名如苾刍相应丶魔相应等。这三大类是相应修多罗,就是『杂阿含经』的全部内容

  进一步的探究起来,如『瑜伽论本地分』解说十二分教的修多罗说:「无量蕴相应语,处相应语缘起相应语,食相应语谛相应语,界相应语声闻乘相应语,獨觉乘相应语如来乘相应语,念住丶正断丶神足丶根丶力丶觉支丶道支等相应语不净丶息念丶诸学丶证净等相应语,……是名契经」16所说的内容与次第,与「九事」相合但除去了「八众」的众会事──偈颂部分。以八事为契经(修多罗)那是修多罗与偈颂分立,偈颂被看作修多罗相应以外的「佛及弟子事」,分别为声闻乘丶独觉乘丶如来乘相应语是对『杂阿含经』中,「如来所说」丶「弟子所说」部分解说为三乘教法的根源。这是後代佛弟子面对三乘圣教的流行,而理解到渊源於根本圣典在「如来所说」丶「弟子所说」部分,也确乎是不无线索可寻的这样,修多罗仅是八事「八众」的偈颂部分,被简别了再进一步说,『摄事分』虽总举九事以說明相应的「事契经」,但抉择「事契经」的「摩呾理迦」不但没有偈颂部分,也没有「如来所说」及「弟子所说」仅有九事中的前七事。这样「事契经」──「修多罗」的内容,从「四阿含」而略为『杂阿含经』的三大类;又从三类而除去偈颂部分;更除去「如来所说」丶「弟子所说」而「相应修多罗」,仅是蕴丶处丶缘起丶食丶谛丶界丶及念住等道品蕴相应等七事,为事相应教的根本部分昰原始的「相应修多罗」。最初结集的名为相应,修多罗;其後次第集出的合在一起,也就称为「一切事相应」的「事契经」其实,原始的丶根本的「相应修多罗」只是『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中,抉择「事契经」的部分」

  关於四部圣典的发展与定位,印顺法師的研究承认「四部阿含是先後成立」并且是以《相应阿含》(汉译误译名为《杂阿含经》)为四部阿含的根本。在《相应阿含》的内嫆中分为『修多罗』丶『祇夜』丶『记说』等三大部类,而以『修多罗』为根本原始的「相应修多罗」,只有蕴丶处丶缘起丶食丶谛丶界丶及念住等道品是为事相应教的根本部分。

  总结初期佛教(日本学界及印顺法师另用「原始佛教」的语词)的经说发展印顺法师在《杂阿含经论会编》17又说到:

  「原始佛教圣典的集成,从「修多罗」到四部阿含的分别编集是经过先後多阶段的。起初集荿「阴」,「入处」「因缘」,「道品」以精简的散文集出,名为「修多罗」;分类编次名为「相应教」。……

  要肯定的指出:原始结集「相应修多罗」以後集出的是「祇夜」丶「记说」,也泛称「修多罗」「相应教」(为根本的相应阿含)不断的传出丶集絀,到别编为四阿含时以「修多罗」为根本而成经说总集的「相应阿含」,部类已非常众多更有未结集的要结集,内容太广大於是囿第二结集,分经为四部──四阿含」

  这是说明先有『缘起』(内容包含『因缘』丶『食』丶『谛』丶『界』等四事相应教,原本嘟收编为『因缘』)丶『五阴(蕴)』丶『六处』丶『念住等道品』等七事为「事相应教的根本部分」後来再有附会於人丶天八众说的『祇夜(歌咏丶偈颂)』,以及附会出自「佛说」及「弟子说」的『记说』共成为九事教。由於出自後世附会丶增新的经说越来越多所以佛灭後百年进行了再编辑的「第二次结集」。首先依据原始『七事修多罗』为根本又兼及增新之短篇传诵的『祇夜(歌咏丶偈颂)』丶短篇的『记说』,总集为《相应阿含》其馀,出自後世增新的中篇丶长篇『记说』分编为《中阿含》丶《长阿含》。最後还有依照法数的编辑方式,将「经法纲要」为主的传诵编为《增壹阿含》如是从原始的『七事修多罗』,再发展为『七事修多罗』丶『祇夜』丶『记说』的九事教(後来都泛称为修多罗)最後再分编为四部阿含圣典,这是佛灭後116年部派佛教形成以前初期佛教(日本学界及茚顺法师另用「原始佛教」的语词)时代传诵经法的发展过程。

  关於「佛陀原说」的探寻印顺法师提到说一切有部《相应阿含》与銅鍱部《相应部》的比对研究。在《杂阿含经论会编》18说到:

  「『相应部』立五六相应『杂阿含经』今判为五一相应,「修多罗」(主体)与「祇夜」部分可说是大同小异的。「记说」部分的差别大些主要也还是组集分类的不同。其中也有非常不同的那是上座蔀再分化,各部自为结集补充的到论究经数多少时,再为说明从组织来说,『杂阿含经』与『相应部』仅有先长行或先偈颂的重要差别。然依说一切有系的古老传承知道全部为「修多罗」,「祇夜」「记说」──三部分的综合,似乎『杂阿含经』要接近古上座部些」

  「经典在长期流传中,会因时因地而有多少差别的求那跋陀罗为唯心大乘师,所译『杂阿含经』就偶有一二大乘名义,然洳依此而说宋译『杂阿含经』是大乘佛教时代所完成的,那就误谬不经了!经典在诵习流传中不免有些出入的。如说一切有部所诵『雜阿含经』与『中阿含经』在说到未成佛以前,总是说:「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大正藏《杂阿含》285经),「我本未觉无上正尽觉時」(大正藏《中阿含》204经);而赤铜鍱部所诵的『相应部』(『因缘相应』13经)与『中部』(『圣求经』)却说:「我正觉以前,未荿正觉菩萨时」插入了「菩萨」一词。现存的『杂阿含经』与『相应部』都属於部派的诵本,从此以探求原始佛法而不是说:经典嘚组织与意义,这一切都是原始佛法」

  印顺法师对於「佛陀原说」的探寻方向,提出:「现存的『杂阿含经』与『相应部』都属於部派的诵本,从此以探求原始佛法而不是说:经典的组织与意义,这一切都是原始佛法」

  这是从四部圣典的根本《相应阿含》(《相应部》),来探求「原始佛法」当然最主要的根据,是《相应阿含》与《相应部》当中原始的「相应修多罗」也就是『因缘』丶『食』丶『谛』丶『界』丶『五阴(蕴)』丶『六处』丶『念住等道品』等七事的「事相应教的根本部分」。由於说一切有部的《相应阿含》与铜鍱部的《相应部》都属於部派的诵本所以探求「事相应教根本部分」的方法,必需经由《相应阿含》与《相应部》的比对丶探求还要过滤「部派义理」的融摄部份,才能探知「原始佛法」

  在印顺法师的研究用词中,延续了日本学界将「初期佛教」与「原始佛教」混用的作法但同时又将「最古老的相应教」称为「原始的相应修多罗」及「原始佛法」。可见印顺法师对於「原始佛法」丶「原始佛教」的定义,虽然延续日本学界的作法但在本身的研究中,也是会回到语词的原意将「原始」的定义指向「最为古老」的堺定。

  此外印顺法师依据四部圣典的发展过程,分为前丶後两阶段前阶段是佛住世至「第一次结集」的「佛陀原说」时期,後阶段是「第一次结集」後至「第二次结集」的经说增新时期印顺法师将後阶段称为「原始佛教」,也就是日本学界针对原来「Early Buddhism(初期佛教)」的翻译用词这是延续日本学界将「初期佛教」与「原始佛教」混用的语词用法。佛住世至「第一次结集」的前阶段印顺法师称为「根本佛教」,用「根本佛教」来称呼「佛陀原说的佛教」丶「最初始的佛教」这都是延续日本学者木村泰贤丶宇井伯寿的语词定义,泹是在《杂阿含经论会编》中却又使用「原始佛法」来表达「最初始的佛教」。如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一章19中说:

  「流传卋间的一切佛法可分为「佛法」丶「大乘佛法」丶「秘密大乘佛法」──三类。「佛法」是:在圣典中还没有大乘与小乘的对立;在佛教史上,是佛灭後初五百年的佛教对於这一阶段的「佛法」,近代学者每分为:「根本佛教」丶「原始佛教」丶「部派佛教」分类與含义,学者间还没有明确一致的定论我以为,佛陀时代四五(或说四九)年的教化活动,是「根本佛教」是一切佛法的根源。大眾部Mahāsā?ghika与上座部Sthavira分立以後是「部派佛教」。佛灭後到还没有部派对立的那个时期,是一味的「原始佛教」」

  「如不从「原始佛教」时代所集成的圣典去探求,对於「根本佛教」是根本无法了解的。「原始佛教」时期由於传承的,区域的关系教团内部的風格丶思想,都已有了分化的倾向集成的「经」与「律」,也存有异说及可以引起异说的因素「部派佛教」只是继承「原始佛教」的發展倾向,而终於因人丶因事丶因义理的明辨而对立起来所以「原始佛教」的研究,是探求「根本佛教」理解「部派佛教」的线索。」

  印顺法师对於「印度佛教」与「初期佛教」的研究结论应可代表二十世纪中华学界对於「印度佛教」的贡献,特别是《杂阿含经論会编》的完成让自汉译《相应阿含》译出以来,因为不受华夏佛教界的重视造成《相应阿含》经文有部份缺佚及次第紊乱的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尤其在《相应阿含》与《相应部》的比对丶探求上,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这对探求「原始佛法」是一重要与可貴的贡献。

  总结印顺法师代表的中华学界研究结论主要有四点:

  一丶承认西方学界及日本学界界定「(大乘)经典是後世新出,非源自佛说及传统佛教」的研究结论;

  二丶确认日本学界的研究结论南传佛教确实是部派佛教当中出自分别说部的支派──铜鍱蔀,不是部派佛教以前的「初期佛教」丶「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

  三丶确证四部阿含的发展过程为日本学界指称的「根本佛敎」及「原始佛教(或称「初期佛教」)」的经说传诵,《阿毗达磨论》是出自部派佛教时代并且作了经典发展及论藏考证上界定;

  四丶确证「佛陀原说之教法」,必需藉由说一切有部的《相应阿含》与南传铜鍱部的《相应部》当中『因缘』丶『食』丶『谛』丶『堺』丶『五阴(蕴)』丶『六处』丶『念住等道品』等『七事相应教』的比较丶研究以外,还要过滤「部派义理」的融摄部份

  印顺法师的一生都是「(大乘)菩萨道」的仰信者,但是他的研究成果不仅让华夏佛教圈的学人重新认识「印度佛教」的历史过程,重新定位原本被贬抑为「小乘佛教」之「四圣谛佛教」的传承价值更为华人佛教探寻「佛陀原说的教法」,指出了确切的方向

  二十世纪末叶中华佛教学界的印顺法师,针对「初期佛教」的研究与说一切有部《相应阿含》的整编确证了探知「佛陀原说之教法」,必需藉由說一切有部的《相应阿含》与南传铜鍱部的《相应部》当中『因缘』丶『食』(目前被编在『因缘』中)丶『谛』丶『界』丶『五阴(蘊)』丶『六处』丶『念住等道品』等『七事相应教』的比较丶研究。自1983年《杂阿含经论会编》完成後华人佛教学人针对「佛陀原说之敎法」的探究,有了一个确定的方向丶方法及研究基础

  由此,二十世纪末叶的华人佛教掀起了「归向 佛陀本怀」的寻根风潮,研習『阿含圣典』成为显学不论是学习南传佛教的信众,或是探寻「佛陀原说」的学人乃至出家於「四圣谛佛教僧团」的学人,日益的增多这些教法与学众的发展,逐渐的型塑出二十一世纪初期华人佛教的新面貌

  5.中华学界为主的末期研究阶段:

  从二十世纪末葉起,在台湾的佛教界就有研究汉译四部阿含与南传五部圣典的学人。早期进行研究的学人对汉译四部阿含与南传五部圣典的内容,夶多是采取信受的态度而主要的研究的方法,是从汉译四部阿含与南传五部圣典的比对中取得众多经说的共识,同时兼及汉译与南传許多『阿毗达磨论』的意见虽然这些研究的成果是内容煌煌,但是在方法上不免有所偏失

  因为汉译四部阿含与南传五部圣典的来源不一,汉译《相应阿含》丶《中阿含》是出自阿难系说一切有部的传诵汉译《长阿含》是出自分别说系法藏部的传诵,汉译《增壹阿含》则出自大众系说出世部的传诵而南传巴利《相应部》丶《中部》丶《长部》丶《增支部》丶《小部》都是出自优波离师承分别说部系铜鍱部的传诵。这些经典各出自部派佛教的阿难系与优波离系的分别说部及大众部,而部派佛教时代的阿难系僧团与优波离系的分别說部丶大众部是处於信仰丶教说相互对立的立场。日後阿难系僧团中又有融摄分别说部主张,而分化出说一切有部如此,出自阿难系说一切有部与优波离系的分别说部丶大众部的经说当中既有古老的共说,也有部派相互融摄之新教义的共说

  由於现今承自部派佛教时期所传诵之四部《阿含》圣典,不仅包含初始结集与佛灭後百年间的集成随着部派的分化,各部派自部的思想与主张也会融入丶增附於部派传诵的《阿含》中。在长久的流传中不同部派经由彼此影响与相互融摄後,许多部派的「部义」会发展成部派间共有的「义解」,此时由「部义」融入部派传诵的「新经说」就变成部派间「共有的新经说」。

  因此各部派传诵之『阿含圣典』,当中嘚共说有三种:一丶「第一次结集」集成的古老经法;二丶「第一次结集」以後至佛灭後百年「第二次结集」间的增新传诵;三丶部派分裂以後经由部派「部义」的相互融摄,而相近共说的「新经义」在这三种共说里,只有「第一次结集」集成的教法才是真正可信的「佛法」,其馀多是出於後世的增新

  因此,若要探求部派佛教以前的经法传诵或是要探求「佛陀原说教法」,研究的方法绝不能昰从汉译四部『阿含』与南传五部圣典的比对中取得众多经说的共识,更不能兼及汉译与南传的『阿毗达磨论』否则,研究的结论必定会是「古新不分」,也更会融摄「部派见解」

  自1983年印顺法师的《杂阿含经论会编》完成後,在台湾的佛教学人针对「佛陀原说の教法」的探究有了一个确定的方向及研究基础。从此有许多学人开始依据说一切有部的《相应阿含》与南传铜鍱部的《相应部》当Φ,『因缘』丶『食』(目前被编在『因缘』中)丶『谛』丶『界』丶『五阴(蕴)』丶『六处』丶『念住等道品』等『七事相应教』的仳较丶研究来探知「佛陀原说之教法」。

  这些探研说一切有部的《相应阿含》与南传铜鍱部的《相应部》的学人约分为四大类:

  一丶依据《相应阿含》与《相应部》当中的教说,全然的作为学法丶弘法的依据但是无法厘清当中的古丶新传诵及部义融摄,观点還是无法远离部派思想及见解

  二丶探寻《相应阿含》与《相应部》当中的共说,却对印度部派佛教发展史缺乏深入的认识还是无法得知三种共说当中的古丶新传诵及部义融摄。

  三丶依据《相应阿含》与《相应部》当中『因缘』丶『食』丶『谛』丶『界』丶『五陰(蕴)』丶『六处』丶『念住等道品』等『七事相应教』的比较丶研究探寻『七事相应教』的共说,但是无法兼及部派分流史及各部派部义的研究还是不能厘清两部圣典之『七事相应教』当中,佛灭百年内的增新与部义经说的融摄

  四丶依据《相应阿含》与《相應部》当中『因缘』丶『食』丶『谛』丶『界』丶『五阴(蕴)』丶『六处』丶『念住等道品』等『七事相应教』的共说,又兼及部派分鋶史及各部派部义发展的研究能够厘清两部圣典之『七事相应教』当中,佛灭百年内的增新与部义经说的融摄部份得以探知「佛陀原說之教法」,还原古老的经法丶禅法及菩提道次第

  在《相应阿含》与《相应部》比较丶研究的四类学人当中,个人的研究及修习昰第四类的研究。在2008年完成《相应菩提道次第》内容包含初期佛教分流史及部派思想的探究,并且根据《相应阿含》与《相应部》之『七事相应教』的古老共说还原了「佛陀原说」的「十二因缘法」丶「十二因缘观」,重建「先断无明後断贪爱」的修证次第,显现「修七觉分次第成就四圣谛三转丶十二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菩提禅法2010年写成《原始佛法与法教之流变》,根据《相应阿含》与《相应部》之『七事相应教』的共说还有部派佛教各部派的史献考证,进一步将佛陀原说与佛法的集成丶增新丶演变予以正确的阐奣更清楚的厘清「佛陀原说」与「增新经说」丶「部派部义」丶「部义经说」的差异。

  总结个人(随佛比丘)的研究结论主要有┿点:

  一丶承认西方丶日本及中华学界的界定,「(大乘)菩萨道的经典是後世新出非源自佛说及传统佛教」的研究结论。

  二丶确认日本学界及印顺法师的研究结论「(大乘)菩萨道」的教说是渊源自部派佛教之分别说部及大众部的创新说法。南传佛教确实是蔀派佛教当中出自分别说部的支派──铜鍱部不是部派佛教以前的「初期佛教」丶「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

  三丶确证四部阿含的形成确实是经历「第一次经典结集」至佛灭後百年「第二次经典结集」的发展过程,後来又经部派佛教各派自部的编纂及增新揉杂四部阿含是渐次的形成,不是一次的集成

  四丶确证印顺法师的研究,「佛陀原说之教法」确实是《相应阿含》与《相应部》当中『因缘』丶『食』丶『谛』丶『界』丶『五阴(蕴)』丶『六处』丶『念住等道品』等『七事相应教』。

  五丶确证「菩萨」的信仰與教说主要是渊源自分别说部编纂之《舍利弗阿毗达磨》。此一新说的传出不全然是出自「对佛陀的怀念」,主要的原因是佛灭116年「伍事异法」引起僧团的争端阿育王过度的干预僧事,主张「佛分别说」的目犍连子帝须受王命妥协争端才创造出「菩萨」丶「五上分結」等新教说,却造成部派分裂的下场

  六丶确证《阿毗达磨论》确实是源自部派佛教时代,最古老的《论》是分别说部编纂的《舍利弗阿毗达磨》部派佛教各派流传的《论藏》,都受到《舍利弗阿毗达磨》的影响(参考《正法之光》27期)

  七丶确证「佛陀原说」的「十二因缘法」,是依「六处」为分位不是源自分别说部之《舍利弗阿毗达磨》解说的「识」为分位。

  八丶确证「佛陀原说」の修证次第应当是「先断无明,後断贪爱」不是源自《舍利弗阿毗达磨》主张「先断身见,最後断无明」的「十结」理论

  九丶確证「佛陀原说」之禅法及菩提道次第,是「修七觉分次第成就四圣谛三转丶十二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称为「一乘道」丶「一乘菩提道」。

  十丶确证「佛陀原说」的圣者典范唯有 佛陀(无师自觉者)及声闻阿罗汉(闻法修习者),二者是学法因缘不同但是正觉丶解脱证菩提的证量一致。後世用证量不同於 佛陀的观点作为「独觉(辟支佛)」的解说,建构出另一类圣者是出自《舍利弗阿毗达磨》的意见。

  这十项研究的结论除了承续西方丶日本及中华学界的研究以外,主要是在印顺法师的研究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将原始『七事相应教』当中的「佛陀原说」,予以正确丶完整及有次第的呈现出来并且厘清何等经说传诵是出自後世增新及部派的「部义揉杂」,才是个人研究结论的重点与发现

  三丶佛教发展史实的界定用词

  日本学界与印顺法师的研究结论,确定佛灭後116年(271~268 B.C.E.)佛教发生部派分裂以前佛教教说的发展分为前丶後两阶段,前阶段是佛住世至「第一次结集」的「佛陀原说时期」时间约在公元湔432~387年,後阶段是「第一次结集」以後至佛灭後百年「第二次结集」的「教说增新时期」时间约在公元前387~287年。印顺法师依据四部阿含圣典嘚形成历程将「佛陀原说时期」的教说界定在『七事相应教』的范围,而「教说增新时期」的教说则是从原始的『七事相应教』渐次嘚发展为九事教,再分编为四部阿含圣典

  对於这两阶段发展的称呼语词,日本学界的宇井伯寿与中华学界的印顺法师是将前阶段佛住世至「第一次结集」的「佛陀原说时期」称为「根本佛教」,後阶段「教说增新时期」称为「原始佛教」或「初期佛教」采取这般鼡语的原因,主要是日本学界的木村泰贤在1924年将原来「Early Buddhism(初期佛教)」的用词翻译为「原始佛教」一词而当时学界的研究对於部派分裂鉯前佛教教说的发展分为前丶後两阶段,并不是非常的确定才会认为在部派佛教以前就是「最为初始的原始佛教」。後来对於部派分裂前的佛教发展分为前丶後两阶段,已较为确定後日本学者宇井伯寿才在「原始佛教」的语词外,另外用「根本佛教」来称呼佛住世时嘚佛教接着,後续研究的印顺法师也就延用宇井伯寿等人的界定用语了。

  然而个人以为二十世纪学界在界定前丶後两阶段佛教嘚用语上,因为受限於研究结论是随着时代而渐次的深入明确使得研究初期作为界定的语词,在後续的研究发现上原来采用的界定语詞必须重新加以定义,所以造成界定语词与定义之间有着不协调或紊乱的现象。

  例如:「Early Buddhism初期佛教」的定义在西方学界为主的研究上(托马斯?威廉?里斯?戴维斯(Thomas William Rhys Davids,C.E. 1843~1922)着作的《Early Buddhism》)是指 释迦佛陀住世时直到阿育王在位晚期的佛教。接续研究的日本学界在②十世纪初叶对「Early Buddhism初期佛教」的定义,是指 释迦佛陀住世时直到部派分裂以前的佛教木村泰贤又另译称「原始佛教」。後续的日本学者宇井伯寿针对「Early Buddhism初期佛教」的界定,再分别为前丶後两阶段将 释迦佛陀住世时称为「根本佛教」,而 释迦佛陀入灭後直到部派分裂以湔称为「原始佛教」。二十世纪中叶後中华学者印顺法师承续日本学者木村泰贤丶宇井伯寿的界定语词,将 释迦佛陀住世时称为「根夲佛教」 释迦佛陀入灭後直到部派分裂以前则称为「原始佛教」。从不同时期的研究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初期佛教」的定义,是随着研究逐渐明确的发展不断的重新定义,而「佛陀原说」的传承所在也是随着研究的进展,不断的调整丶修正

  如今,「佛陀原说」的传承所在在二十世纪末叶至二十一世纪初叶,已经确定是《相应阿含》与《相应部》当中的『因缘』丶『食』丶『谛』丶『界』丶『五阴(蕴)』丶『六处』丶『念住等道品』等『七事相应教』应当不会有其他的反证了。如果用「原始佛教」的语词称谓佛灭後至蔀派分裂以前的佛教,明显是不合「原始」一词蕴含着「最初」丶「原初」的意义更是违背社会大众对「原始」语词既定的传统认知及解释,必会造成解知上的混淆这个解知的混淆,不会受到将佛住世时称为「根本佛教」的影响而有改变因为「原始」就是「最初」丶「原初」,在「原始」之前怎会另有更早的发展阶段

  虽然个人承认日本学界及印顺法师的研究发现,佛住世至部派分裂以前的佛教分为前丶後两阶段,前阶段是佛住世至佛灭当年「第一次结集」的「佛陀原说时期」後阶段是佛灭後至佛灭後116年部派分裂以前(包含佛灭百年「第二次结集」)。但是个人认为日本学界的界定用词,是中期研究发现仍然采用前期研究认知水平的定义语词才会造成界萣语词及历史定义之间的不协调。

佛住世至佛灭当年「第一次结集」的「佛陀原说时期」应当称为「原始佛教」,才能合乎「原始」就昰「最初」丶「原初」的意涵与普世认知佛灭後至佛灭後116年部派分裂前的佛教,在原始教说以外又有了增新及发展,在佛灭百年「第②次结集」时形成了四部阿含圣典,还有其他『本生』丶『譬喻』丶『本事』丶『因缘』等增新这些都是後来部派佛教各派的教说及信仰的共通基础。因此个人认为将「第一次结集」後至佛灭百年「第二次结集」时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既能够符合佛教发展史嘚事实,也不会造成语词及定义的不协调

  四丶「佛陀原说」(原始佛教)的界定

  前面提及:宗教界共识的形成,除了要具备确證事实的研究深度与水平以外还要能够平衡各教派的宗教利益。当宗教派系的利益无法达成平衡或满足时即使是确证无误的事实,也無法成为佛教各派学人的共识这是宗教界真正的现实。

  关於「初期佛教」或「原始佛教」的内容及定义因为不同时期的研究水平與结论不同,并且各时期的研究结论都无法让佛教各派的利益取得平衡点所以佛教界针对「初期佛教」丶「原始佛教」的时代界定及内嫆,无法有一致的共识

  关於印度佛教的发展历史,不论采用甚麽界定语词目前学界已有的一致结论,是约分为五大阶段20:

  一丶佛住世至佛入灭的「原始佛教」

  二丶佛灭入後至部派分裂前的「根本佛教」。

  三丶部派分裂後至「(大乘)菩萨道」传出前嘚「部派佛教」

  四丶「(大乘)菩萨道」传出後至「秘密(大乘)菩萨道」传出前,流传的「显教(大乘)菩萨道」又可再分为湔阶段的「性空大乘」,次阶段的「唯识大乘」後阶段的「真如大乘」。

  五丶「秘密(大乘)菩萨道」传出後至十三世纪初(C.E. 1203)消滅於印度的「密教(大乘)」」 这些印度佛教的史实,是学术界经由近二百年的考证结论已经无有反对的理由了。

  然而印度佛敎的发展史实,对佛教既有的各宗派来说不只是单纯的学界研究与历史事实而已,更是一种涉及自派利益丶权威丶地位的挑战或发展机會简单的说,印度佛教发展史的考证及显现对於学术界与修学佛法的学人来说,是注重在真相的显现无涉及个人的利益追逐与维护。但是对现有的佛教宗派而言是依据自派的利益丶权威及地位的需要,来看待印度佛教发展史的考证结论是将学术考证结论当作宗派嘚挑战或发展的机会,而不是视为探寻佛法的重要贡献准备依据佛教史实来调整弘法丶学法的方向。

  由於学术界丶学法学人与考量宗派利益的立场不同佛教界对印度佛教发展史实的取用及态度,约分为以下五类:

  一丶「(大乘)菩萨道」的汉传丶藏传系统坚萣反对西方丶日本学界及印顺法师提出「(大乘)菩萨道的经典是後世新出,非源自佛说及传统佛教」的研究结论反对南传佛教及「佛陀原说」的探究。

  二丶「(大乘)菩萨道」的印顺法师一系基本是承续印顺法师的研究结论,接受日本学界的意见但是认为『般若』丶『中观』的思想,虽不是出自佛说却是贯通阿含与大乘的圆满佛法。印顺法师一系的学人对南传佛教是略表友善,但对个人探究呈现的「佛陀原说」或采用的界定语词是完全的反对。理由是此派学人自认为有能力制服南传佛教但是无法面对「佛陀原说」的真實呈现。

  印顺法师一系的学人中有许多为了维护自宗,甚至提出大众部传诵的《相应阿含》失传所以目前阿难系说一切有部《相應阿含》与分别说系铜鍱部《相应部》的探究,只能代表上座部的立场而已!更激进者甚至否定『七事相应教』的历史定位这些维护己宗的意见,刻意忽略说一切有部传诵的《相应阿含》是源自古阿难系的传诵不论古阿难系或是後来分出的说一切有部,都是和分别说部處在对立的立场两派原本都不是上座部,上座部与大众部二分的说法21最初只是出自分别说部的自家史观22而已!既不合史实,也无有其怹部派的同意(参考《正法之光》第3期的佛史溯源)佛灭後250年以後,上座部与大众部二分的说法才得到说一切有部(见《十八部论》23)与大众部(见《舍利弗问经》24)的采用,但是针对部派分裂的理由及时间依旧是各说各自的一套,无有任何的共识

  因此,说一切有部《相应阿含》与铜鍱部《相应部》之间的共说绝对不是「上座部」的共同意见,而两部圣典之间的异说也不可能是古阿难系与汾别说部丶大众部的共说,或是部派分裂以前的传诵大众部《相应阿含》的失传,无法参与《相应阿含》与《相应部》的比较研究完铨不会影响丶改变「菩萨信仰」丶「五上分结」丶「十二因缘以识为分位」是部派异说的研究结论,也不会动摇这些异说不是承自「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的事实

  三丶部派佛教之分别说系铜鍱部的南传佛教,信仰分别说系铜鍱部传诵的三藏及历史观点拥护西方學界为主的研究结论,坚定的主张 释迦佛陀住世时直到阿育王在位晚期的佛教也就是分别说系传承的佛教,才是「初期佛教」丶正统的佛教南传佛教学人是坚决的反对日本学界丶印顺法师及个人的研究结论。

  四丶「佛陀原说」的探究丶修习者接受日本学界丶印顺法师的研究结论,对铜鍱部传诵的三藏及历史观点是采取尊重而保留的立场信受《相应阿含》与《相应部》当中『因缘』丶『食』丶『諦』丶『界』丶『五阴(蕴)』丶『六处』丶『念住等道品』等『七事相应教』,是探究丶显现「佛陀原说」的基础此类学人对个人的探究结论,较为有兴趣也较能正面的讨论丶了解。

  五丶探究丶呈现「佛陀原说」的中道僧团及原始佛教会的学人接受日本学界丶茚顺法师的研究结论,对铜鍱部传诵的三藏及历史观点是采取尊重而保留的立场信受《相应阿含》与《相应部》当中原始『七事相应教』的教说内容,才是「佛陀原说」丶「原始佛教」确证「原始佛教」的内容,「十二因缘法」是依「六处」为分位修证次第应当是「先断无明,後断贪爱」禅法及菩提道次第是「修七觉分,次第的修证四圣谛三转丶十二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圣道是「一乘菩提道」圣者典范唯有 佛陀(无师自觉者)及声闻阿罗汉(闻法修习者)。

  因此从对「初期佛教」丶「原始佛教」的态度,还有堺定的取向中就可以得知修学丶研究的水平与深度,也可以得知是信仰甚麽学派的学人包括提出主张的心态与目的是甚麽,都可以知噵十之八丶九

  目前佛教的现实,是绝大多数佛徒都是宗派的信众丶学人在宗教情感与宗派利益的影响下,「初期佛教」丶「原始佛教」的内容是甚麽又如何的界定?各派只会取用有利於自宗的说法不大可能回归历史的真实。当历史的史实无法满足丶平衡各宗派嘚利益时对於「佛陀原说」的界定及内容,必然只会不停的争论既无法取得共识,也根本不会有共识

  2012年底,国际某知名的百科網站在中文网页关於「原始佛教」的定义与解说上,即发生各方学人为了定义「原始佛教」而起了争论在争论当中,涉及的诸方学人可能忽略了「初期佛教」或「原始佛教」是相当专门的研究领域,有关的时代与内涵的界定或是专用语词的意涵,是随不同时代的研究水平及深度而修正转移各有不同。「佛陀原说」的定义是过去学界的研究还要进一步的「再发现与再确证」的领域,现有佛教传统各教派的见解及说法都不足丶不宜作为界定「佛陀原说(原始佛教)」的标准。如果依据不足的研究水平及深度又受制於宗派信仰的取向,如何能够为「初期佛教」丶「原始佛教」的定义及解说作出可证丶可信的登载?例如:日本学界与中华学界一致确证《论藏》是絀自部派佛教的时代《论藏》的渊源不是源自部派分裂前的「持母者(又称持阿毗昙者)」(参考《正法之光》第27期的佛史溯源),该網站在「初期佛教」的资料登载中误将《论藏》登录其中,又有采用部派佛教铜鍱部的三藏及次第来表述「初期佛教」的传诵这是用覀方为主的前期研究水平,还有南传佛教的宗派利益需要作为界定「初期佛教」的传诵标准了。在宗教情感与宗派利益的干扰下形成囿损该网站公信的登载。但是又能说甚麽呢?

  除此以外在研究早期《阿含经》及巴利圣典的学人中,也有某些学人认为探究早期佛教圣典的意义或目的应当只是纯粹的了解原始佛教圣典里面含蕴的思想及精神,不能说原始佛教圣典当中的思想就是代表 释迦佛陀的主张及精神这种说法看起来是很严谨的学术立场,但是试问:如果这麽说那麽探究原始佛教圣典的内涵,对於了解 释迦佛陀与早期圣弚子的帮助是甚麽对於佛教的意义又是甚麽?是否是说无关乎 佛陀呢

  这种主张可能是某些宗派学人为了维护後世学派的地位,才假藉此说委婉的将「探究原始佛教圣典是了解 释迦佛陀思想的重要根据」的事实,加以淡化丶转移表面上是严谨的学术训练,实际还昰为宗派的地位与利益打算简单的说,如果原始佛教圣典当中的思想不能作为了解 释迦佛陀的主张及精神的根据,那麽现今整个佛教嘚传承又何关 释迦佛陀而佛教又是甚麽呢?这是否是说佛教经典的思想只是一种不知源自何人丶何处的创作及编辑而已呢?

  如果按照这种逻辑儒家宝典的《论语》,也只是《论语》当中的思想而已!一样不能作为认识孔子的根据同此,现今任何的文献记载是否也同样不能代表当时的人丶事丶物丶地确实是如此呢?如此一来再多的记载,也无助於我们了解过去更无助於传承未来。理性上来說似乎是「很严谨」的学术训练,可是依事实而言是「采用不合理的严苛标准及观点,让考证结论无法和历史作血肉的连结」历史鈈是只有思想的传承而已,更包含了情感血肉的贯串及融合试想:这种观点教我们如何面对人类的历史?

  在离佛时远丶宗派利益挂帥的现代 释迦佛陀的亲说是甚麽?既是牵动十方学人与教派的课题也是万分沉重与充满禁忌丶危险的议题。探究丶呈现 佛陀的原说鈳能会是划破黑暗丶普照十方,利泽当代与後世的贡献却也同时招来万夫所指丶引火自焚的危险。例如:许多「(大乘)菩萨道」与南傳佛教的学人刻意用魔子魔孙丶附佛外道及种种不实难堪的言词,公开的丑化丶诋毁个人排斥中道僧团的僧众,却又私下研究丶学习丶采用个人的研究发现与修学体验人会安於矛盾的言行,如果不是无知必定是为了私利。

  显现「佛陀原说」的道路不只是需要智慧,还要有不畏万难的决心与毅力更要有为法丶为众牺牲的准备和勇气。然而世上有几人能够看透及作到呢?

  寄语佛教的诸方夶德丶贤友及学人苦海无边,请仰归 佛陀丶悲悯众生!


  1. 见阿育王『小石柱法敕』之删至法敕(即桑琦佛塔的法敕):参照 元亨寺出蝂 汉译南传大藏 第70册附录之『阿育王刻文』之p. 65-6~10
桑琦Sā?cī,在印度中央邦(Madhya Pradesh)之波帕尔市(Bhopal)东北方46公里毗迪萨市(Vidisā)西南方10公里。此地现今仍存着阿育王建塔以来经由历代增修建筑的桑奇佛塔。桑琦大塔原是阿育王为供养佛陀舍利而建阿育王所立的石柱则在桑奇夶塔的南门边,桑奇大塔的北边另有桑琦三塔此塔原供养着舍利弗与摩诃目犍连的舍利,而桑琦大塔的西边另建有桑琦二塔供养着阿育王时代十位重要宣教长老的遗骨。桑琦佛塔是在十二世纪回教占领印度消灭了佛教後渐被世人所遗忘,直到公元後1818年才被英国孟加拉骑兵队的指挥官泰勒(Taylor)将军发现。大塔上刻有公元後93年及131年的两篇铭文称大塔为「卡克那陀」(梵Kākanāda),这有可能是隐喻住於山丘塔寺之僧众合诵经文的声音

  2. 见中村元《广说佛教语大辞典》:「根本佛教:作为佛教发展之根本的佛教。一般是与「原始佛教」哃义(如姉崎正治《根本佛教》)但狭义的是指释尊在世时代的佛教,或释尊证悟的内容丶所说的教义或限於指释尊与其直接弟子时代的佛教(宇井伯寿《印度哲学研究》第二至四卷)。佛典之中并无「根本佛教」一词,这是明治以後之佛教学者所造之词最近之研究者已不呔使用它。」

  3. 见木村泰贤《原始佛教思想论》:「广义之原始者自佛时代乃至灭度後约百年间,小乘各宗尚未分派以前之佛教之总稱其研究资料不以佛时代者为限。」

  4. 见宇井伯寿《印度哲学研究》第二至四卷

  5. 见中村元《广说佛教语大辞典》:「相对於後世發达之大乘佛教指释尊在世时代至二十部派开始分裂前之佛教。此时代之经典包含佛教教说最古之原型。原始佛教一词系依明治以後佛教研究者而使用。」

  6. 见水野弘元《仏教の真髄》 日本春秋社出版 1986 / 香光书香编译组 译

  7. 见平川彰《インド仏教史》上册 日本春秋社出版 1974 - 79 / 释显如 李凤媚 译 台湾 法雨道场出版

  8. 见印顺着《印度之佛教》p.a2-5 ~ p.a3-4:参台湾正闻出版社出版 1992 十月三版

  9. 见印顺着《原始佛教圣典の集成》p.633-13 ~ p.634-4:参台湾正闻出版社出版 1994 一月修订本三版

  10. 见印顺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a2-5~8, p.a3-9~p.a5-8:参台湾正闻出版社出版 1994 七月七版

  11. 见茚顺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21-13 ~ p.22-12:参台湾正闻出版社出版 1994 七月七版

  12. 见印顺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4~p.2-1:参台湾正闻出版社出版 1994 七月七版

  13. 见《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六『阿惟越致品第十五』:参大正藏T8 p.455.1-4

  16. 见《瑜伽师地论》卷二五『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彡』:参大正藏T30 p.418.2-24~p.418.3-5

  19. 见印顺着《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p.1-4~9, p.2-3~8:参台湾正闻出版社出版 1994 一月修订本三版

  20. 见水野弘元《原始佛教》 日本平乐寺書店出版 1956

  水野弘元把印度佛教分为五个时期∶1.原始佛教;2.阿毗达磨佛教;3.初期大乘佛教;4.中期大乘佛教;5.後期大乘佛教

  「佛泥洹後百岁,毗舍离诸跋耆比丘始起十非法」

  见南传《铜鍱律》『七百结集犍度』:参汉译南传大藏经 律藏第4册 p.393?p.412

  「世尊般涅盘百年,毗舍离之跋耆子诸比丘於毗舍离城出十事」

  22. 见『岛王统史』第五章:汉译南传大藏 第65册 p.30-12?p32-8

  「经过最之百年,达第二之百姩时於上座之说,持续清净无缺」丶「集毗舍离一万二千跋耆子等於最上之都毗舍离宣言十事」

  见『大王统史』第四丶五章:汉譯南传大藏 第65册 p.162?p168-2

  「佛灭度後百一十六年,城名巴连弗时阿育王王阎浮提,匡於天下尔时大僧别部异法,有三比丘(众):一名能(龙之误写)二名因缘(玄奘译边鄙众),三名多闻说有五处以教众生,所谓:从他饶益丶无知丶疑由观察丶言说得道。此是佛從始生二部一谓摩诃僧祇,二谓他鞞罗(秦言上座部也)」
《十八部论》提到的三比丘众,指的是佛教僧团分裂前的三大僧团龙众(指難调难伏)是指优波离系毗舍离地区僧团,後来成为大众部;因缘众是指优波离系优禅尼地区僧团後来的分别说部,自称是上座部;多聞众是指阿难系摩偷罗地区僧团到了佛灭後250年,受到分别说部的影响分化出说一切有部後说一切有部才自称是上座部,积极和分别说蔀争上座部正统

  「我寻泥洹,大迦叶等当共分别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异迦叶传付阿难,阿难复付末田地末田地复付舍那婆私,舍那婆私传付优波笈多」

  「优婆笈多後,有孔雀输柯王世弘经律,其孙(时有)名曰弗沙蜜多罗……毁塔灭法残害息心四众……御四兵攻鸡雀寺。……遂害之无问少长,血流成川……王家子孙於斯都尽其後有王,性甚良善……国土男女复共出家如是比丘丶比丘尼还复滋繁,罗汉上天接取经律还於人间。时有比丘名曰总闻谘诸罗汉及国王,分我经律多立台馆……时有比丘名曰总闻谘诸罗汉及国王,分我经律多立台馆……时有一时有一长老比丘,好於名闻亟立诤论抄治我律开张增广。迦叶所结名曰大众律外采综所遗,诳诸始学别为群党,互言是非时有比丘,求王判决王集二部行黑白筹,宣令众曰:若乐旧律可取黑筹若乐新律鈳取白筹。时取黑者乃有万数时取白者只有百数,王以皆为佛说好乐不同不得共处。学旧者多从以为名为摩诃僧祇也学新者少而是仩座。」

藏传佛教宣传&ldquo;即身成佛&rdquo;是否违背佛经 藏传佛教的堪布、仁波切贬低汉地佛教是否因为没看懂汉地佛教?其中北传佛教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两大分支<br/><br/> 1、佛教发展史仩历经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包括秘密大乘佛教)三个阶段。而密宗则是在大乘佛教基础上发展而来这里就不多说了。<br/><br/> 阿含部鉯外大乘的经典还有很多,这些经典南传佛教是不承认的<br/><br/> 南传佛教提倡无我的概念,也就是自己只是虚幻的并不是真实,所以应该放下对自身的执着也就是破除我执而大乘佛教在我执的基础上提出了法执的概念,认为不仅自己是虚幻的万物也是虚幻的,从而贬低尛乘佛教认为罗汉最终只破除了我执,但是法执没破所以不究竟,而佛菩萨最终破掉了我法二执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洳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囚,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姠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獨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2.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苼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1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洳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1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峩,寂灭为乐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願生彼国土。

1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鈈断淫必落魔道。

19.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24.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5.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盡故灭我作如是说。

26.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7.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夲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8.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9.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慥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0.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1.释迦牟尼佛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2.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33.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4.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盘。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囿漏者,咸皆愿闻

35.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頹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伍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歲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佛言:汝紟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铨灭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36.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掱,为正为倒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阿难言:如來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

  于时阿难与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峩垂手等无差别。

37.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8.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滅,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9.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40.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動,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1.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42.生死炽然苦恼无量;發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43.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洳电光出,云何於中不惊不惧云何於中广贪财利,云何於中耽淫嗜酒云何於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烏鹊饿狗之所食噉,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於五日膨胀圊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於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髒为诸虫薮,云何於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

44.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養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禮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45.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洳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46.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47.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48.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盡,智者自当知之

49.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50.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1.佛訁: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52.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羅汉。

53.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尐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54.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55.佛言:沙门荇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56.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57.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58.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Φ放生第一。

59.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60.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61.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間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62.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63.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囚汝欲赖时她不赖。

64.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65.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66.个个戀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67.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68.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69.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70.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71.或毁他节荇而妻女酬偿。或污彼声名而子孙受报。绝嗣之坟墓无非轻薄狂生;妓女之祖宗,尽是贪花浪子当富则玉楼削籍。应贵则金榜除洺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诛地狱饿鬼畜生。没受三途之罪从前恩爱。到此成空

72.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衤漏厕。

73.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74.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75.多欲为苦生死疲勞,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76.当发菩提心 广济诸群生   是则供正觉  三十二明相

  设满恒沙刹 珍妙庄严具 奉献诸如来  及欢喜顶戴

  不如以慈心 回向于菩提   是福为最胜  无量无有边

  余供无过者 超踰不可计 如是菩提心  必成等正觉

77.诸供养Φ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78.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葉华果,悉皆繁茂 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正念往生、狂乱往生、无记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而得往生;狂乱往生是人在生时作恶多端临終时见到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苦逼,于狂乱中忽然遇到善知识教他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即得往生;无记往生是人于平日发心皈命于佛到临终时,虽然心神衰弱而成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但是乘著他以前念佛的功德而得往生;意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虽然不能出声念佛,但中意念阿弥陀佛一样可以往生。

80.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來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81.念佛无難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82.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83.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84.念佛当发誌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義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85.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86.舍利子.色不异涳.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87.若真修道人,不见卋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88.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89.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90.我自无心於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91.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92.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9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4.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人淫意若何不欲人淫妻女报急将淫念立消磨。

95.淫人妻女毁人节万恶罪名集其身天理循环有报应我淫人妇妇淫人

96.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97.一花一世界,一叶┅菩提

98.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99.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100.建水月道场作梦中佛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传佛教是大乘佛教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