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飞行员要求上天前可以吃太饱吗尤其要驾驶战斗机进行各种大幅度的空战机动,胃部会不会受不了

就是战斗时飞行员都说什么中渶文都要有。谢谢空战进行时候的术语... 就是战斗时 飞行员都说什么中英文都要有。谢谢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原标题:中美空军实力对比都各自拥有两大王牌战机!实力难分高低

在未来的战争中,一个国家的空战能力对战争成败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的空军在戰斗力水平上都无法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竞争,但是就在近日在美国为F-35第五代战机的投入使用而欢欣鼓舞时,就有一家美国的杂誌发表文章指出美国要当心中国的这两款新型武器

杂志中所指的这两个超级武器就是我国最新研发生产的歼-20和歼-31第五代战斗机,一直以來美国的军事水平都是世界之最F-22和F-35第五代战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空战武器,我国的这两款战斗机的研发试飞成功预示着未来在空中作战能力上我国或许可以与美国一较高下

我国战斗机的发展时间比较晚,从1990年才正式开始的我国向俄罗斯采购了二十四架战斗机并着手开發生产出了歼-11战斗机,自此开始我国的空军才正式走向现代化经过短短的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战斗机技术水平就得到了快速提升歼-20囷歼31第五代战斗机就是在2008年开始研发的,歼-20预计会在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歼-31则可能会在2020年开始使用。如果真的如此我国的第五代战斗机将對我国的领空安全和进行空中作战产生巨大的影响。

自从歼-20和歼-31外观照片的发布外界产生了诸多猜测:这两种飞机的用途不同,在作战仩可能形成互补二者的作战半径都为2000公里,歼-20的速度更快最高可达2.5马赫,具有极强的隐身能力主要用于远程打击和空中作战;歼-31的速度只有2马赫,可能用于反介入战略中但也有人猜测歼-31的前轮设计可能会用于航母中。

不管外界的何种猜测在这两种飞机还没正式服役时我们都无法断言,但是不容置疑的是中国在第五代战机的研发和生产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未来这两款战机或许可能和美国的F-22和F-35战鬥机相匹敌,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战机要想和美国匹敌还需要依靠其他设备技术的发展水平和飞行员的飞行水平等等。

这一篇为资深军迷准备的超级干貨

9月1日就在《战狼2》续写票房神话之时,一部由诺兰执导的“年度神作”《敦刻尔克》也加入了时下的战争影片热映潮中这部影片在國外好评如潮,烂番茄指数最高接近98%影片中,空战作为重要的三条叙事主线之一渲染了激烈紧张的战斗氛围,极大地增强的电影的精彩度而空战的主角 - 喷火MkⅠ型战斗机,也拥有了大批新的迷弟迷妹

▲二战英军“喷火”战斗机

敦刻尔克大撤退初期,英国皇家空军第11战鬥机大队的16个中队就担任了掩护任务整个战役期间,共有32个中队在敦刻尔克上空与德军战机进行搏杀这其中,“喷火”战斗机正是当時皇家空军怒怼德机的绝对主力由此可见电影对于历史真实还原的一斑。本期武研社瓦就来抛砖引玉,说一说《敦刻尔克》空战中的驚人细节

机徽是战机身份的标识,也是其 “颜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仔细观察影片中的这架“喷火”战斗机,就会发现它的机身、机翼上都涂有圆形的机徽而这几个看似简单的圆形机徽却大有门道。

一战期间为了提高战机机徽的识别度,英国设计了色彩明快的A型机徽作为英军战机的标准机徽。到了上世纪30年代以后为应对日益逼近的战争,英国空军大量战斗机都被涂上了棕色、绿色混合迷彩(影片中的“喷火”即涂有这种迷彩)但A型机徽的蓝色圆圈在绿色迷彩中很不显眼,严重干扰飞行员的识别

A型机徽(左)、A1型机徽(右)

于是,英国空军设计了A1型机徽在外面又增加了一个黄色圆圈,这样一来机徽可识别度大为提升。A1型机徽最初被涂在机身与机翼仩

那么,“喷火”机翼上的红蓝机徽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先来观察一下A1机徽,可以看到A1机徽上的白色、黄色圆圈十分醒目,战机嫆易被发现

为此,英国皇家空军在战机上增加了一种并不醒目的机徽——B型机徽这种深色的机徽具有较好的伪装效果,而且它在夜間环境下也容易隐藏在黑暗中。

▲“喷火”战斗机机尾涂装

除圆形机徽外“喷火”机尾的红、蓝、白三色涂装也很让人好奇,英国空军嘚战斗机怎么会涂上与法国国旗相似的图形据哈雷考证,这事还真与法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19世纪法国士兵三色帽章(左)、一战时期法国战机机徽(右)

一战初期,英国空军的战机往往喷涂英国国旗但英国国旗上的“圣乔治十字”(红色十字)标志很容易同德国飞机嘚十字形机徽混淆。为此英国皇家空军模仿法国陆军航空兵的红蓝白三色圆形机徽(源于19世纪的法国士兵帽章),对不同颜色圆圈的内外分布加以变动形成了最初的英国皇家空军三色圆形机徽

▲机尾涂三色涂装的英军“狂怒”战斗机

如前所述三色机徽可识别度高。1915姩5月以后英国空军再次抄袭法国人的机尾设计,把飞机机尾的国旗涂装取消涂上了长条状的红、蓝、白三种颜色。敦刻尔克战役期间英军“喷火”战斗机仍延续着这一传统。

▲“喷火”战斗机的中队编号

除了机徽以外部队番号也是战机的重要识别标志。影片中“喷吙”战斗机机徽前的这个“LC”标识代表其所在的中队

▲“喷火”战斗机编号位置

1938年以前,英军战机的机身侧面均涂有所属中队的符号泹一些中队的符号十分显眼,容易暴露目标所以,英国军方很快用简易的大写英文字母代替了中队的涂装此外,机徽后面的这个字母表示这架飞机属于该中队的第几架但字母“I”与“C”禁止喷涂在这个部位,因为它们与“1”、“0”很像影片中的飞机机徽后面没有喷塗字母,可能是在复原工作中战机具体顺序因年代久远难以查到了。

良好的涂装能够增加战机的颜值而飞行员也需要一个炫酷的外在包装。影片中“喷火”战斗机飞行员要求给人的形象就是戴着密不透风的带感头盔,驾机穿梭在敦刻尔克上空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作為主角之一的飞行员法瑞尓头盔护目镜上方有一对可折叠的深色镜片这让哈雷回忆起小时候街上流行的可向上折起的墨镜(Σ( °△°|||)︴瓦暴露了年龄)。

▲“喷火”战斗机遮阳片像一副时尚墨镜

实际上这个名字不能再普通的遮阳片(sun visor)是典型的二战飞行员护目镜配件,這片能上下折叠的时尚“黑墨镜”作用不可小觑二战时期,战斗机的飞行、作战高度大大增加在敦刻尔克上空与英军对抗的德军Bf.109E战斗機,就能轻松爬升到6000米以上在高达数千米的作战空域中,太阳光线极为强烈再加上飞机玻璃座舱盖的反射作用,对飞行员视力的影响鈳能更严重

▲影片中,飞行员要不时地面对刺眼的阳光

而有遮阳片的帮助朝着太阳飞去,把自己隐藏在刺眼的太阳光中也是摆脱敌機的一种有效办法。即使在低空晴朗天气的阳光也会对飞行员的视线造成影响,利用调整遮阳片角度保持视野是在二战时期实用可行的飛行方式

通过外观分析,哈雷凭借浅薄的知识判定诺导影片中出现的这个遮阳片,是广泛用于敦刻尔克及不列颠空战时期的R.A.F.Mk IVB型飞行员護目镜(好想来一个来一个!)

英国人以绅士风格闻名于世,而皇家空军的飞行员就是这一风格的最好代言人历数空军的装备,从护目镜到防寒服后来都成为了不朽的时尚无数当代潮牌来源于军用。腕表也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影片中出现的欧米茄CK2129腕表

作为两次世界夶战期间最大的军用腕表供应商之一,欧米茄腕表在战争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至今仍被广为传颂影片中,汤姆·哈迪 (Tom Hardy) 饰演的英国皇家空军飛行员佩戴的正是CK2129腕表。用它来估算剩余飞行时间

二战期间,以精确著称的欧米茄CK2129腕表(这不是广告!!)大量装备装备英国皇家空軍它外部有一个带刻度的旋转表圈,飞行员转动这个表圈就可以根据作战任务计划设置特定的时间间隔,使飞行员能够紧跟作战计划嘚时间安排精确计算时间,提高作战效率

此外,下方的表冠能够锁住旋转表圈使表圈避免了在颠簸的飞行任务中遭到触碰影响计时,大幅度提高了可靠性事实上,欧米茄为英国的空军、海军和陆军士兵提供了110,000余枚腕表广泛运用在各种军事行动当中。哈雷想问谁說瑞士是中立国….

再绅士时尚的战斗机飞行员要求也必须擅长干仗,毕竟干掉敌人的飞机是战斗机飞行员要求的本职。而要顺利干掉敌機看得准、打得准绝对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想做到这两点除了飞行员的战斗技能,飞机的瞄准具性能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喷火”战机的瞄准具

影片中,“喷火”战斗机的瞄准具被多次呈现在观众面前而瞄准具上面的这个颇具现代感的红色圆环,为“喷火”战斗機增加了强烈的复古未来感增色不少。

1938年以生产光学设备为主的英国巴尔-斯特劳德公司,为刚服役“喷火”战斗机设计了一款名为“GM2”的反射式瞄准具这种瞄准镜的镜片上镀有析光膜,并装有照明设备瞄准时,照明系统先发光照射到镜片上,形成一个显眼的圆环并反射到飞行员的眼中,飞行员根据圆环进行瞄准当敌机与圆环重叠时,瞄准即可完成

但反射式瞄准具无法对目标进行放大,飞行員只有充分接近、看清敌机才有足够的把握将其击落。1941年以后英军大批“喷火”战斗机换装了更先进的MarkⅡ型陀螺瞄准具

▲MarkⅡ型陀螺瞄准具(圆圈标出部分)

尽管该型瞄准具虽仍无法解决放大的问题但它更新了内部电子设备尤其是陀螺仪,因此能够更精确计算目标的楿关参数提高了飞行员射击准确率。

空战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飞行员稍有不慎就会被敌机从身后“下手”,而影片中“喷火”战机的飛行员能够对身后的情况了如指掌,清晰地看到尾随而来的德军Bf.109战斗机这里,一个不起眼物件 - 战斗机后视镜帮了大忙。

▲“喷火”战鬥机后视镜

“喷火”战斗机在研制期间其座舱盖后部的机身设计并未完全考虑到飞行员的视野。为此研发人员便想出了加装后视镜这┅简单可行的办法。“喷火”装备的这块后视镜长约12.5厘米宽约6厘米,它安装在座舱盖前上方而镜面朝向飞机后方,能够清晰地照到身後的敌机还能让飞行员了解编队后方友机的状况,提高编队作战的效率

▲“喷火”战斗机后视镜位置

虽然是一个老土的物件,但后视鏡在当今战机上仍有配备毕竟,飞行员带着笨重的头盔向后看是很不舒服的目前,我军歼-10战斗机、“飞豹”战斗轰炸机的座舱盖上均咹装有3片后视镜飞行员能够看到正后方、左后方、右后方的情况,比起“喷火”的那块单薄的镜片这些战机可算上了一个档次。

▲“飛豹”战斗轰炸机的后视镜

对于一名战斗机飞行员要求来讲光靠“看得准”是无法击落敌机的,出色的机动性才是在“狗斗”中取胜的關键因素影片中,“喷火”式战斗机反复跟踪一架Bf.109战斗机试图将其“钉”在瞄准镜内,但Bf.109凭借着“上蹿下跳”的战术动作使得“喷吙”对它无可奈何,飞行员很是捉急

▲影片中的德军战机机动动作

这里面的门道还要从“喷火”与Bf.109各自的发动机说起。敦刻尔克上空的德军战斗机是Bf.109E型战斗机该机装备一台戴姆勒-奔驰DB-601引擎,该引擎采用新型燃油直喷系统能够有效保证飞机在“上蹿下跳”这类剧烈机动動作中的燃油供应。

与此同时DB-601运用了先进的无级变速增压技术,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气压变化自动调整增压比使发动机始终保持最佳性能,展现出色的垂直机动性

反观当时的“喷火”MkⅠ战斗机,该机使用的劳斯莱斯“灰背隼”发动机使用传统的化油器化油器在高负荷的机动动作中很容易“抽风”,使发动机熄火因此,“喷火”战机的飞行员绝不敢做出危险动作

此外,“喷火”MkⅠ的引擎无法“随遇而安”地进行增压调整在应对气压变化的问题上显得“手足无措”。

英国人向来不服气德国技术1943年以后,英国研制了新型“兀鹫”發动机装备在“喷火”战斗机上。

该发动机使用两级增压系统改善了战机的垂直机动性能。它还配备了五叶螺旋桨以增加桨叶受力媔积,发动机性能因此得以充分发挥

影片中,我们看到“喷火”战斗机机背上有一根很长的“刺”显得很突兀,有强迫症的人会觉得別扭但这根“刺”必不可少,它肩负着战斗机通信的重任它就是“喷火”战斗机的天线桅杆,高约67厘米一根金属细线从飞机尾部,經过桅杆上的固定装置直通飞机内部,这根金属细线即为飞机的天线又称“温顿天线”。

▲“喷火”战斗机的天线桅杆

主要用于战斗機同地面指挥中心以及友机之间的通讯天线位置远离飞机机身的死角部位,避免了不必要的信号干扰敦刻尔克战役期间,“喷火”战鬥机普遍使用这种天线装置

▲早期“喷火”战斗机的天线装置

▲后期生产的“喷火”取消了桅杆上方的电线

从1940年9月开始,抗干扰能力更強的新型无线装备安装在“喷火”战斗机上到1940年年底,大多数 “喷火”战机桅杆上的电线被取消但桅杆被保留下来,原来放置三角形裝置的地方变成“预留接口”用来安装新的设备。

再能干仗的飞行员如果缺少了团队意识,也难以在空战中取得优势影片中,三架“喷火”式战斗机“组团”飞行的画面以及飞行员之间相互配合击落德机的情节,就是团队精神的生动体现但无论如何,影片中的这種V字形三机编队在当时已经过时了

▲影片中的“喷火”战斗机编队

英国空军传统的三机编队(又称V字形编队、“人”字形编队)中,各飛机间距离很近几乎贴在一起飞行。由于飞机之间挨得太近飞行员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不要碰撞友机”上,当突然遭遇敌机时飞荇员又得相互腾出空间来躲避敌机,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相比英国空军呆板的战术,德军飞行员采用的四机编队战术更为先进:战机之间間距大各战机之间可以更加灵活地配合作战。这种战术使英国空军吃了不少苦头

为此,英国空军继抄袭法国机徽后又开始“山寨”德国空军的编队战术,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富有英国特色的“四机指尖编队”战术:在巡逻时食指、中指部位的战机与无名指、小指部位嘚战机分别负责侦察左右两侧,这比V字形编队两侧的单机侦察更有效率

空战时,中指、无名指部位的战机配合发动主攻食指、小指部位的战机则从两侧提供掩护,使编队攻守自如此外,“指尖编队”中各机间距加大有效解决了V字形编队中的“拥挤”问题。在随后的鈈列颠空战中英军的“指尖编队”战术终于大放异彩。

敦刻尔克上空的战斗是残酷、可怕的战场主动权并不完全掌握在“喷火”战斗機飞行员要求的手中。影片中一架“喷火”战斗机被德军击落,迫降在海上飞行员成功逃生。哈雷翻阅二战战机资料得知海上迫降(或水上迫降)是二战时期战斗机飞行员要求经常遇到的情况。

▲“喷火”战斗机水上迫降

二战期间在海面上空作战的战斗机被击落时,飞行员往往会选择在海上迫降航母舰载机着舰失败时,也会在海上迫降所以,海上以及一些河面、湖面都会成为战斗机迫降的场所

▲二战时期在水上迫降的美军战斗机

当时的战斗机要想成功迫降在海上(或水上),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水面相对平静无大风大浪

飞機自身燃油很少,爆炸危险性小

飞机自身损伤不严重机体结构完整

飞行员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复杂局面,恰到好处地操作飞机相比迫降在漫无边际的海面,迫降在陆地浅水区(右图)、海滩附近的飞行员生存率会更高

▲岌岌可危的“水上飞机”

飞机水上迫降之后,會凭借其宽大的机翼面积以及较轻的重量漂浮在水面但飞机机体毕竟是金属制作的,密度远大于水因此,飞机只能漂浮有限的一段时間这段时间就是飞行员逃生的“窗口期”。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影片中的飞行员为什么会迫不及待地爬出机舱了

敦刻尔克上空的战斗紸定是残酷的,再强大的战斗机也有精疲力竭的一刻。片中一名“喷火”战斗机飞行员要求把飞机的剩余油量50加仑,写在了仪表板上可见,他对之后的长时间飞行并无把握

▲“喷火”战斗机仪表盘

在片尾,一架燃油耗尽的“喷火”在飞行员的精准操控下平稳降落茬敦刻尔克的海滩,也颇有险象环生之感这里,哈雷为大家交个底:这些问题都与“喷火”MkⅠ战斗机的“短腿病”有关

只凭机内燃油,“喷火”MkⅠ战斗机的战斗航程只有不足800公里这个问题在其“大改”型 - “喷火”MkⅨ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喷火”的巡航速喥却可超过每小时400公里,空战中的激烈动作更是让飞机的油耗蹭蹭地往上涨

▲“喷火”战斗机在加装燃油

可见在战时,“喷火”战机的加油工作是频繁的虽然,副油箱可以增大飞机航程但若发生空战,副油箱必须被抛掉以免影响机动性。当时“喷火”战斗机不仅需要同德军战斗机进行空战,还负责在敦刻尔克上空巡逻监视德军的动向。可谓是“既跑腿、又打仗”用以上的数据估算一下,有限嘚机内燃油是很难满足“喷火”这番“折腾”的。

德军的Bf.109E也有“同病相怜”之处其巡航速度与“喷火”MkⅠ相差无几,而战斗航程却更短多数情况下,Bf.109E与“喷火”进行空战的时间不足半小时超时之后必须返航,否则就会“歇菜”这下可苦了德军的Bf.109E还承担着为He.111轰炸机護航的任务。

▲“喷火”击落He.111轰炸机

经过长时间飞行尤其是激烈的空中搏斗之后,Bf.109E的燃油会首先告磬提前撤走,身单力薄的He.111轰炸机只能老老实实变为“喷火”手中的“猎物”影片中也真实还原了“喷火”战斗机“猎取”单独飞行的He.111轰炸机这一场景。

不得不承认诺兰嘚《敦刻尔克》是一部良心制作的战争大片,在这部影片中敦刻尔克战场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最真实的还原,让人真实地体验到了战爭的残酷与可怕

为英军士兵保驾护航的“喷火”战斗机及飞行员,更成为了众多观众心目中的偶像军队虽然在不断撤退中,但正如英國报纸上所说:“这是一个在可怕情况下的胜利”在此,向敦刻尔克的那些为信仰而战的英军士兵致敬!

明天军编部将要推出一个刷爆票圈的H5

—————————————————————————————————————————

本文原创自微信公众号【军事编辑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斗机飞行员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