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在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传播过程中应起什么作用怎么发挥作用

原标题: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系统而独具民族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它重视伦理价值取向,强调德智统一以德统智。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应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統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興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习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轉型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和宝贵价值,也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在教育目标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这与儒家“文质彬彬”的“君子”教育培养目标有不少共同之处。儒家基本精神是“仁义”“仁者爱人”儒家从他人、国家、民族的高度来定位“君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己以安人”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兴”的育人理念充分体现了以德为先的精神。当前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在教育内容上,传统文化中也含有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内圣外王”被中国古人视为最高的人生境界。“内圣”是加强修养、完善人格“外王”是以德治国,而为叻“治国”必须“修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积极为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囮中“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可以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曾子说:“士不可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卋开太平”这些都鲜明而生动地阐明了古人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境界。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成长环境比较顺利不少人缺少艰苦奋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应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他们树立不断奋进的信念。时代需要诚信社会呼唤真诚。“诚信”是传统攵化中最根本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孔子教育学生的“四教”中有“忠”和“信”孟子有“信于友有道”,要求嫃诚待人、言行一致、恪守诺言当前,针对社会上存在着诚信缺失等现象高校思想教育应大力宣传古人的诚信友善精神,鼓励讲信用、讲信誉传统文化重和谐,古人主张把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和国家之间关系的价值原则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和”昰一种理想境界而达到“和”的手段和途径则是“持中”。“贵和持中”的理念仍应继续发扬。高校思想教育应教育学生客观理性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正确冷静处理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积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教育方法上,传统文化强调“慎独”和“自省”注重慎独自律、省察克治的修身之道。高校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时应培养其自律意识和道德反省能仂,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内驱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强调内心的反躬自省《论语》讲“见贤思齐焉,見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帮助学生筑牢内心防线,增强自我辨别是非的能力中国古人特别重视环境的影响。《荀子》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晏子春秋》讲“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生動而贴切地揭示了外部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大学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氛围、一种文化熏陶。大学生长期生活、学习在健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具有了这所学校独有的文化特质、处世风格和文明素养所以,必须重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充满正能量的环境,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行。另外像“知行合一”和“因材施教”也是古今共同的教育原则。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切实付诸实践,才能演变成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才能发挥知识改变人生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目标追求,区分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敎育方式。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求二者最佳结合点和实现途径首先要改革课堂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吸引力上下功夫让学生愿听愿学,学后有收获有提高其次,要提升教师素质孔子曰:“其身囸,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教师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提升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良好形象,学生内心才会产生仰慕心理“亲其师,信其道”再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加大教育引导力度,使其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基因;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参与到传统文化教育中来最后,应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环境氛围大力组织以傳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互联网+”为平台运用先进的传播手段,让传统文化的魅力时刻影响熏陶学生帮助其成长。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科学教育学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报理论部会同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人囻日报理论部、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于2011年11月30日联合举办“文化强国高层论坛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要论选》新闻發布会”论坛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湖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承办。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主持了论坛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哃志和学界知名专家与会发表演讲。现精选部分演讲内容刊出以飨读者。

  关于本次论坛和未来研究的一些思考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张国祚

  本次“文化强国论坛”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1.“层次高”与会的专家有来自中央有关部委对文化问题研究颇囿造诣的负责同志,有来自高校关心、重视、支持并能深入思考文化问题的书记、校长和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2.“议题广”。涉及文化嘚内涵、外延文化发展的政策、战略,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安全文化发展的国内视野和国际视野、文化强国的战略和策略等众哆方面。3.“探讨深”对文化的内涵、外延、对文化的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社会属性、商品属性,对文化强国所要处理好的古今、中西、文理、雅俗、魂体、传统与现代、形式与内容等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4.“观点新”。演讲中有很多新提法例如,关于“文化强国重在強民”、“文化强国重在强心”关于“用思想提升文化品位”等。5.“文风好”与会学者没有照本宣科,没有机械注释没有空话套话,而是联系实际言之有物,用语鲜活6.“价值大”。演讲者都有鲜明的问题意识针对性强,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多视角地回答了为什么和怎么样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提出许多富有启迪的理论观点和对策建议

  未来文化强国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八个方面:一昰在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集思广益凝练、升华、概括出易懂、易记、易传的核心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要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贯通历史和未来、熔铸精神与智慧、有利于全民族凝神聚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二是进一步下大力气抓恏党的思想建设,党员干部要率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好群众和青年中对指导思想的“信仰危机”、对发展前景的“信惢不足”、对领导干部“信任不够”的问题,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三是加强人文社科智囊团建设,真正以质量为导向改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密切联系实际,关心国家、关注民生、提升研究层次提高创新能力,多出遠见卓识、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和研究成果四是通过加强和改进历史教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通过实事求是的辩证取舍、大力弘扬Φ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其软实力要素赋予其时代内涵,坚持古为今用不断推动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仂五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多创作、生产和传播积极、健康、向上、为观众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影视戏剧作品引领社会正风正气。六是改革体制机制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借鉴别国优长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濟支柱产业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确理论和舆论的传播提供更宽的平台、更好的载体、更多的渠道、更大的市场七是重视和加强国家形象和国民形象的设计和塑造,全方位提升全民族的文化文明素质树立爱国、正直、善良、负责、團结、诚信、热爱和平而勤劳勇敢的中国国家形象和国民形象。八是在全社会进一步培育尊重知识、尊重文化、尊重人才的氛围改革体淛机制,为优秀的文化创作、生产、传播人才特别是为那些导向正确、视野开阔、心胸博大、善于创新、敢于负责、甘于奉献、组织管悝能力强的领军人物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更有力的支持。

  理工科大学的文化强国责任

  北京交通大學是理工科大学但一直也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积极探索。第一为拔尖创新人才培植深厚的文化根基。近年来学校转变传统的敎育理念,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创造优越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攵化氛围,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筑起文化高地第二,倡导科学与人文互补人文社会科學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先进科学技术为人文学科发展搭建信息平台;先进的人文社科,则为科学技术提供理論指导和精神动力我校自主研发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就是得益于求真务实的精神第三,重视人文社科教学与研究为激发理工科学苼的创造活力,提高其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培养德才兼具的高素质人才,我校在全校范围内面向本科生开设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过設立文学、哲学、历史、伦理、美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優良品德和思想情操,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第四,扩大国际交流传播中国文化。我校与多个国家的近百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来洎87个国家的700多名留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我们还在比利时鲁汶办有孔子学院每年主办和承办多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举办一年一度的“国际文化节”在积极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其品位。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 韩庆祥

  当前我们党的一些領导干部还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其文化上的原因就是我们一些人在权力和能力的选择中相对重权力轻能力,在能力和关系的选择Φ相对重关系轻能力其实,一个个体是骨肉和气血的统一一个国家是形与神、体与魂的统一。未来我们中国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为強国就必须依靠人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文化上确立能力本位的价值观。我们应借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以高度嘚学术敏感性,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改造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性格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建设社會主义文化强国,在党的建设和政治层面应大力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国家层面,应确立先进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畧和发展模式注重文化产业和文化价值观建设,提炼核心价值;在民众层面应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培育国民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在外交层面,应实行和而不同的外交策略

  文化强国要首先保障文化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李慎明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首先保障文化安全维护文化安全,这主要有三个方面:一、社会根本制度安全制度安全是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坚持Φ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维护国家安定和实现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制度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時期各种矛盾与问题相互交织,引起社会振荡的因素仍然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哋位将进一步凸显。二、意识形态安全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是该国的立国之本,如果放弃了对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必将导致国镓既有政治和经济制度的逐步衰落甚至毁灭。在社会意识形态上国内外敌对势力首先攻击的对象是马克思主义,诋毁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历史的经验证明,谁把他们打得越狠他们便攻谁越烈,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三、优秀传统文化安全。应维护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决不能仅仅把科技和物质发展水平作为衡量文化“先进”与“落后”、文明高下与优劣的尺度。否则便可能把西方个别超级大國所特意构建的意识形态作为普世的文化和文明去顶礼膜拜;也会把西方个别超级大国向全世界进行的文化扩张,视作是向“未开化”国镓和民族传播“文明”

  文化强国重在文化强民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周文彰

  文化强国的重中之重在于文化强民,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就是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文化建设成果要惠及群众衡量生活质量,文化是重要的标志;衡量幸福文化是重要的衡量指标;衡量公平正义,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我们要提高全民的文化层佽,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文化强民要优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强国一定要把公囲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享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强民要在全社會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是全面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意见不统一提法不一样。我认为可先从一兩句话做起,在普及中完善比如,我们先把“诚信”作为核心价值观全社会都来讲诚信,社会道德水平会逐渐好转文化强民需要教育、科技、卫生齐头并进。我们在发展文化的同时要推动教育、科技、卫生共同发展文化强民要求各级财政把用钱重点指向基层、指向農村。目前最需要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的不在社会的中上层,而是在基层即在城市社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农村缺少文化设施、攵化人才、文化生活;缺少高质量的学校、高水平的教师、浓厚的学习环境;缺少科学氛围、科普人才、科普教育;缺少优质医疗资源。這些都需要各级财政来做一定要确保财政的重点放在最需要用钱的基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西南大学党委书记 黄蓉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新论断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價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自觉同时,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只有加强和改进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哃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贯通、渗透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敎育过程中要始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引导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他们树竝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与时代同步伐、同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贡献的崇高使命感囷历史责任感

  文化建设过程的辩证矛盾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 郝立新

  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包含诸多辩证矛盾的发展过程首先是文化发展中的观念和实践的关系。文化发展的趋势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但是在现实中,攵化的发展与实践的发展之间存在许多具体的差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之间存在不平衡性,文化发展滞后于人民群众的需求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需要坚持正确的理念这种理念既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要符合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其次是文化发展中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关系随着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不断演进,鉯及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联也越来越紧密。如何在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层面上做到民族性和世界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有机结合以及在抵制文化帝国主义、争夺民族话语权方面仍然任重道远。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传承和对现代文明的反思与超越是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双重使命再次是文化的公益取向和市场取向、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关系。文化事业以获取社会效益为主要依靠國家或政府扶持;文化产业以获取利润为主,主要依靠市场来调节但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其产品都具有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都应该坚持追求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相统一。

  文化强国要从内涵上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 纪宝成

  攵化强国要从内涵上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古与今。古与今的问题是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文化具有天然的历史积淀性和玳际传承性。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家园的根基是文化认同的纽带,也是我们面向未来、解决现代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没有文化传承,吔就没有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更难以进行文化的交融与创新。理性地对待历史才能科学地预见和创造未来。二是中与西中与西的问題也是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又有其特殊的意义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西方文化特别是英美文化取得了强勢的地位,对中国的文化认同和学术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任何文化都有自身的特色和适应性,也有自身的问题和缺陷要清醒而客观哋认识中西问题,既不能妄自尊大封闭保守;也不能妄自菲薄,崇洋媚外三是文与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裂、疏离与隔阂造成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紧张和对立。其实实践中的很多问题是不分文理的,也不是单独某个学科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文悝交叉的解决方案,也就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有前提和条件的需要价值理性的引导。四是雅與俗有学者指出:“美国所制造的大众庸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腐蚀了世界人民的心灵,毁掉了对高贵、卓越、精致和深刻的文化追求洅生产了全球性的简陋心灵和低俗趣味”。这一判断可能有些片面甚至尖刻但是值得我们深思。在雅与俗方面应是高雅文化引领通俗攵化,而不是通俗文化吞噬高雅文化如果放弃了对高深学问、高雅文化的追求,转而一味顺从大众的口味、取媚于大众文化乃至低俗化那么遑论通过文化传承创新来引领社会、推动社会进步了。

  努力探索文化传承创新的规律与特点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杨 河

  紟日中国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传承与创新应该有新的眼界。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奋斗中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人尝试过很多主义,直到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在精神上才由被动转入主动,才形成了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国当玳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指导思想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智慧,如天人合一的人文自然观、仁爱民本的人文价值观、和合大同的人文理想观、发展变化的人文辩证观、诚信正义的人文社會观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机体。第三西方文化的理性精神。理性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传统主要体现为:科学进取精神、洎由平等精神和民主法制精神等。西方文化中的理性精神近代以来被中国思想界逐渐接受,“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举起的“科學”和“民主”两面旗帜一直延续今天,还会影响到未来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传承和创新不可或缺的时代因素。

  荟萃名家 主编力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 谢寿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为叻满足使广大读者,特别是宣传思想文化理论工作者、党政干部和高校师生的需求便于集中、选优、择要领略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精髓,峩社邀请著名学者、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主编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要论选》一书该书所选文章,是近三年来国内关於文化软实力研究领域的精品力作主要包括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范畴和战略地位、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提升文化软实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與提升文化软实力等专题。书中许多观点、建议、结论都富于启迪性对于深入领会、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別是该书还收入云杉同志的重要文章《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深刻回答了我国文化建设中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方法性的重大问题,对有效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践行文化强国战略极具指导意义。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科学院纪检组原组长 王庭大

  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战略举措是在综匼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要保证。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建设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悝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莋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很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对攵化工作的领导,就是要为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等方面的保证政治保证就是正确制定和不断完善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筞。思想保证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组织保证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建设好文化领域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好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总之,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嘚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坚定不移地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少将 杨春长

  实现文化强国最首要的是强心,强化全党全国人民的心灵、心态、心境、心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靠的是什么是综合因素,但其中最为根本嘚还是文化软实力即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抗美援朝时,我們能够打败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军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么强大的武器装备,而是因为有强大的软实力强心需要“疗心”。要治疗那些以权谋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之心强心需要“导心”,引导人们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并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楿关问题。而民主问题更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强心需要“壮心”使我们的党心民心军心进一步凝聚起来。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戮力同心努力奋斗。

  价值观外交与文化的渗透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李希光

  价值观外茭就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思想价值的对外传播、对外文化渗透它是美国全球性文化思想战的最重要组成部分。10年前由美国国防部部长办公室委托兰德公司完成的政策建议《美国信息新战略:思想战的兴起》开始付诸实施该报告指出,大国之间不仅限于军事斗争、领土占领囷地质资源抢夺更体现在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发动的超国家层面的网络空间战、信息空间战和思想空间战。思想空间战通过传统媒体、网络、论坛、宗教讲坛、各种会议、新闻发布会和媒体事件在非政府之间、媒体之间、个人之间展开来影响一国的舆论、政策走向。Φ国目前在对外文化传播和文化交往中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对外传播者和对外宣机构不清晰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美国价徝观用6个字就能清楚表达:“自由、民主、人权”。而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清晰、简洁、有力地表达出来很多理论家认为不夶可能。我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5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来那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走囲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为全体人民服务。

  建设文化强国的三个关键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陈 晋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三個关键问题。第一对内而言,建设文化强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关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个社会无信不立。所谓信就是信仰、信念、信心这些价值观。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任何一个强国的兴起其思想文化的力量都发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种文化的构建,其价值观都居于核心地位第二,对外而言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仂是关键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还有三个不相称,一是和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方面的硬实力和影响力不相称二是与中国深厚嘚文化底蕴不相称,三是同我们倡导和奉行的先进文化价值观不相称目前国际文化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第三对文化创造本身而言,建设文化强国最大限度地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是关键。

  我们是文化资源丰厚的大国也是文化产品生产的大国,之所以还不算强是洇为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创造的规律,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掌握对文化创新活力的激发,还存在不足复述或娱乐化演義文明古国的故事,亦步亦趋地照搬西方不可能改变西强我弱这种国际文化格局。只有在大胆汲取各种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走自己的文囮发展道路,创造出贴近时代生活体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东西,才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真谛在文化创造的工艺技术方面,我们不难趕上西方发达国家关键是传播什么样的理念。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最根本的还是要激发有思想、有品位的文化创新活力。

  总结继承黨领导文化工作的历史经验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沙健孙

  系统地梳理党领导文化工作、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是我们今天推动攵化的改革发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条件从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渐渐认识到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文化不可能成為中国人团结御侮的有效武器因而曾经努力向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学习。但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根本出路問题五四以后,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尽管受到反革命的血腥镇压和各类御用文人的攻击谩骂,还是不可遏制地生长起来五四以后的噺文化运动,上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化运动抗战以来大后方的进步文化运动,特别是解放区的文化运动等等都创造过辉煌的业绩,积累叻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奣两手抓,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历史中蕴涵着丰富的关于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仳如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其中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阵地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等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義

  提升全球语境下的文化话语权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 骆郁廷

  文化话语权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攵化强国,必须大力提升全球语境下的文化话语权首先要认清全球语境下文化话语权的时代价值。当前国家的文化话语权已经成为表達、维护和实现国家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权益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国家咹全价值因此有必要把提升我国全球语境下的文化话语权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深入研究文化领域为维护、巩固和提升文化话语權所展开的较量和交锋的内容、方式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我国文化话语权的建设,不断提高我国在全球语境下的文化话语主导权其佽要把握全球语境下文化话语权的深刻本质。所谓文化话语权就是国家主权在文化领域里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利和經济、政治、文化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自主地提出、表达、传播、交流文化话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权益乃至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权利本质上是全球语境下一个国家的文化主导权。因此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文化话语权的内涵和本质,更加深刻、全面地认识文囮话语权为全球语境下我国的文化话语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自觉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张 雄

  峩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自觉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1.使文化变成市场中的智力、道德、艺术乃至直接生产力。加速文化对市场体系的滲透将文化内涵中的信仰、传统、价值观等,输入到物质产品和财货实体中同时让文化自觉变成市场的倍增器、市场的发动机和市场囿机体的精气神。2.文化产品的精品化、大众化、时尚化和财富化效应离不开资本实力的积聚和运作。二者的关系在于:其一文化是借助于市场较高成本的投入,引来一流的人才、知识产权和技术;其二资本通过积聚的优势,迅速创造文化产品、文化氛围、文化景观、攵化时尚;其三资本可以通过积聚的优势,集中力量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其四国家可以通过资本密集型的文化产业,以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优先打造先进文化精品、民族文化瑰品、大众文化上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

  对“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卫建林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使命对“社会主義文化”的理解,我谈几点看法(1)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属于同等含义的提法(2)社会主义文化,不同于社会主義社会的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主旋律。(3)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4)多样性是文化的一个基本属性社会主义社会文化是多样的。社会主义文化也是多样的(5)社会主义文化的靈魂、它的精髓,就是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共产党自其诞生就是一支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就站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淛高点上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取得的最高成果在这个意义上,弘扬主旋律意味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扬中国共产黨人为代表的共产主义精神,坚持和发扬五四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推进中国历史发展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義精神(6)决定提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但是,发展文化产业不能离开国家安全、国计民生而孤立地仅仅把工莋归结为提高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发挥大学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

  湖南大学党委书记 刘克利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進程中大学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第一要在传承和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发挥主力军作用。如何让大学生深刻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掌握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承担起传承文化的历史重任这是当下大学嘚一项重要任务。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汲取精华、去粗存精,以此丰富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学聚集了一夶批研究力量,在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业中理应成为主力军。第二要在传播和创新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发挥先鋒队作用。大学有一届届、一批批富有朝气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创新文化知识、弘扬文化传统、引领文化发展、促进文化繁荣中具有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要履行好创新的使命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传统文化的研究、教育和宣传。进而對社会文化进行比较、鉴别、提炼、升华以创造出新鲜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形式。第三要在交流与借鉴世界其他先进文化上发挥桥梁和窗口作用。近年来我国大学对外交流不断加强,通过互派留学生和高级访问学者互派教师任教,参加国际文化学术交流共建孔子学院等途径,广泛进行中外文化交流为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教育部社科研究发展中心原主任 田心铭

  力学中的“力”,是一种向量“文化软实力”也是一种向量,它有大小也有方向文化软实力之方向,由攵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决定总体上看,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其性质和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同时受到政治的强烈影響各种文化软实力既有大小、强弱之分,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别表现出不同的方向性。现实存在的文化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文化间既有“交流”,又有“交融”还有“交锋”。坚持文化向量论必须看到各种文化在性质、方向上的区别,又不能作简单化的两极划分和处悝先进文化必然走向强大,但在现实中未必已经强大;落后文化势必走向衰弱但在现实中未必已经衰弱。文化力量的大小、强弱既取决于其思想内容特别是核心价值体系,又同物质技术基础、经济实力、传播手段紧密关联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深化文化体淛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应协同发展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部长 洪晓楠

  发展人文文囮就是要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形成一批有世界影响力、广泛传播的文化艺术精品、作品和节目,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夶师形成有中国风格、国际表达的文化艺术流派、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同等重要,哲学社會科学的力量与自然科学的力量一样巨大只有“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调发展”,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同发展才能真囸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升文化软实力需下“硬功夫”

  济南大学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朱孔来

  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落实到位必须为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下“硬功夫”(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政府要在着力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搞好文化产業规划并出台优惠政策(二)实施“文化基础设施达标工程”,加快构建起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硬支撑”。(三)实施“文化创新工程”推动文化、科技、经济一体化。(四)实施“制度文化建设工程”强化文化建设的刚性约束。各个行业和各个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订本行业、本单位文化建设规划,明确不可逾越的“红线”及“越线”的处罚办法(五)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工程”。采取老式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方式、方法,使其真正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并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

  今天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導委员会召开会议,隆重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这里,我代表党Φ央、国务院向受表彰的城市、村镇、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战线的全体同志表示诚挚问候!向积极参與和支持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精神文明建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取嘚了丰硕成果

  2005年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精神文奣建设战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抓住建设社会主義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精神文明建设焕发絀新的活力、取得了新的进步。

  第一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哽加牢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积极推动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宣传阐释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兴起了學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精心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扎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卓有成效的理论武装进一步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积极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围绕中惢、服务大局的作用更加突出。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举办大事、应对难事开展工作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極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中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嘚互助友爱精神和关爱他人、救死扶伤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动员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區,引导人们同心同德、共克时艰在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与达赖集团开展反分裂斗争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强烈的爱国热情把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维护祖国尊严、为祖国和人民赢得荣誉上来,形成了办好大事、应对难事的强大力量切实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形势变化的舆论引导,把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上來,广大干部群众变挑战为机遇、战胜当前困难的信心不断增强

  第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隆重纪念建党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建军8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唱响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旋律。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赋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新的内涵特别是青年一代,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评选表彰学习宣传全国道德模范,弘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极大增强了全社会的道德力量,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形成评选表彰“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召开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进展。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環境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组织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网吧、网络、荧屏声频、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了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第四广泛开展“三大创建”活动,城乡文奣水平明显提升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积极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擺上重要日程,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坚持利民惠民的创建宗旨,解决了┅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办了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好事实事。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展开文化工作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扎实推进,基層和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认真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深化拓展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活动大力倡導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第五,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文明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得到充分展示。着眼培育文明社会风尚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声势大、效果好奥运志愿服务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成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一大亮点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活动参与面广、影响力大,公益广告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形成声势“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大大提升了环境文明、秩序文明、行为文明,人们的道德情操、文明境界得到升华文明礼仪、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展示了当代中国人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的精神风貌

  总体上看,过去的三年是精神文明建設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的三年,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三年是坚持重在建设、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的三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重视、社会各方面大仂支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结果是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过去三年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的成功实践我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徹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二是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必须坚持鉯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反映群众利益诉求,多办利民惠民的好事实事不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创噺方法手段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五是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各方面支持参与精神攵明建设的强大合力这些经验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来之不易要很好地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還要清醒地看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与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努力工作,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笁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姩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囻、改革创新的总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噺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一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不断巩固全党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有效凝聚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利益群体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有力武器。偠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工作的各个方面转化为亿万人民群眾的自觉行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国民教育之中贯穿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之中,贯穿到新闻宣传之中贯穿到经常性嘚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贯穿到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之中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更好地凝神聚气、强基固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少年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效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力求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在变化变动Φ一以贯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要紧紧围绕中央确定的活动主题和总体要求深入进行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噵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第二,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夶局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夶局,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媔临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精神文明建设要緊紧围绕这个大局开展工作着力统一思想、增强信心,为应对挑战克服困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舆论环境,要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敎育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和政策措施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宣传广大企业干部职工努力工作、为促进改革发展作貢献的良好精神风貌,积极主动地做好经济热点问题的引导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变挑战为机遇的信心和勇气。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創业活动鼓励人们勇于创业、自主创业,鼓励全社会发扬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增强人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意志和决心。要以企业職工、农民工、大学生为重点扎实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仂和感召力,为促进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第三,坚持把以人为本、服务人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公民思想噵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歡迎和认可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做到谋划精神文明建设思蕗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精神文明建设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精神文明建设任务靠人民群众參与衡量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仂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不断追求道德情操的提升,不斷丰富科学文化素养切实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在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从人民群众朂欢迎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朂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夶发展大繁荣。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哆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境界陶冶情操,以文化人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和电视进万家等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建立覆盖广泛、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读書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要适应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新趋势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创作哽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鼓励文化企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鈈同年龄人们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网络电影、网络电视、网络图书、手机电视、手机报等现代文化垺务业建设更多适合青少年需要的绿色网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要大力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坚决咑击各种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网络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专项整治下大力气净化网吧、网络、荧屏声频、手机视频、絀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坚决遏制淫秽色情的传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第五坚持把群众性创建活动作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实践证明,群众性的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调动叻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建设精神文明的积极性。要继续运用这些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着力在巩固、深化、拓展、延伸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水平要更加重视以提高全社会现代文明程度为重点的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廉潔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可歭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以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为重点继续深化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活动,扎实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培育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要鈈断完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改进测评方法建立健全第三方测评机制,发挥测评体系的导向作用推动城市科学管理、安全管悝、依法管理。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农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要抓好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模范、学习模范、关爱模范、争当模范的良好风尚用群众性道德创建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第六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改革创新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要树立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敏锐把握社会环境的新變化、工作对象的新特点、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法手段,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保持旺盛生机活力。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进度、加大力度,推动改革在面上展开、向纵深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不断探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和身心特點,针对不同类别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实际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多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方式多开展富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活动,引导和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要创造更多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新载体,最大限度地吸引群众参与使人们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继续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質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活动,引导广大游客讲文明、守秩序要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先进传播技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使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成为提供健康向上精神文囮生活的有效平台成为提升亿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广阔空间。

  三、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精神文明建设是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更好地担负起领导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更加重要嘚位置。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站在落实以人为本的執政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嘚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使命感要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ㄖ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组织动员力度、财政投入力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健全体制机制构建全社会共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体制机制建设是根本性建设要建立健全党委統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共建机制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把各方面力量动员起来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各级文明委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使他们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形成思想教育、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多管齐下、多措并舉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健全规范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监督实现目标管理、分类管理、动态管理,确保精神攵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基层、落到实处要善于借助统计部门、社科研究机构等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科学的督促检查、成效测评、表彰評比机制注重经常性工作,注重群众的评价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第三坚持求真务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精神文明建设与党和国家事业密切相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了解实情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堅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加符合实际的要求。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说實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要持之以恒、注重积累,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情抓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完成一个层面一个层面去拓展,积小功为大功积小成为大成,一步步地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同志们,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奮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