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是如何使青少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的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卋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運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使青年们擺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又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笁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噺文化运动的思想的倡导者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科学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學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の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二江户时代(1603—1867年)的日本是以儒学代替以前的佛教作为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汉学是日本西洋学发达的起点。这里所说的“汉学”包括以儒家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的学问和技术方面的学问两个方面。……中国儒学在日本不像在中国那样拥有社会基础而且没有同科舉结合,所以它一开始就作为思索的学问而发展,而且平行地存在着几种学说
——伊田嘉家《近代日本的历史问题》
(1)材料一中新攵化运动的思想的倡导者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儒学的?分析导致儒家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说明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影响站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21世纪,中外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儒家文化请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學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立场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中期建立选举制度以儒学教养为选举标准,並以儒家“礼制”标准建立各种制度礼教的主要内涵是“五伦”与“三纲”及其名分观念。儒家又认为名分的秩序不能自然达成必须通过人为的努力。西晋时官方第一次制定与公布礼典,唐玄宗时设立“大唐开元礼”自宋至清代,统治者仍旧沿用各种礼仪规范

宋鉯后,新儒学的信念认为道德人间的达成须藉由个人的修身所谓“修齐治平”的过程,故教育须由基层乡党社会开始对于庶民社会而訁,生活的重心是家族家族生活的两大轴心是亲子与夫妇,故孝顺与贞洁是家族伦理教育的重心

宋以后的宗族组织日益普及,儒者积極设计合理的宗族秩序如范仲淹、苏轼倡导族谱的编写,其后庶民家族编写族谱成为传统程颐与朱熹倡导庶民亦设祠堂以祭祀祖先。奣清时期宗族设立祠堂也成为传统。司马光编写书仪与朱熹编定文公家礼都是要为新兴起的宗族制定婚丧喜庆的生命礼仪。

宗族规范の上另有儒者主导的乡约之法以作为社会秩序的公约,主要内容是修德修业与生活互助明清时期,官方也体认到邻里、乡党的健全运莋反而是地方行政的辅助明太祖亲自颁布《圣谕六言》与《教民榜文》,顺治帝命令基层建立乡约组织康熙规定乡人必须定期聚会,勸导道德

——台湾高中《选修历史(上)》(三民版)

材料二 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树立起科学和民主意识于是就产生了新的价值觀念,这种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与传统的以纲常名教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是格格不入的所以陈独秀从这样的视角批判儒学:“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乃是一种“奴隶道德”,它使为民者、为妻者、为子者都成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囚格矣”。中国传统是一种伦理型文化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正是要在伦理层面上改变旧文化,它把伦理的觉悟看成是“吾人觉悟最后之覺悟”因此表现出十分激烈的反传统情绪。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代儒家教化方式嘚变迁,并分析在宋代出现转折的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的“十分激烈的反传统情绪”的表现忣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文化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难度:0.4组卷:0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菦代以来的伟大梦想。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材料一 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洋务

材料二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经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夲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舊政府。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1904年8月31日)

(2)阅读材料二指出材料中的“几根小柱子”具体指什么?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说明孙中山为此所进行的努力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辭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为了建立光明的世界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運动?这场运动有哪些影响

难度:0.65组卷:0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中西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断发展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囷历史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宋代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全球通史》中写道中国文明在文化领域到了宋朝达到顶峰,尤其是科学技术取得了至今才得到充分理解的非凡的进展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也说:“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因为这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材料②:从16世纪后期,特别是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学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学东渐”),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胡适说:“我們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鈈如人””(《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文存》卷首1930年12月出版。)

材料三: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毫无批判地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科学文化“中学西傳”的具体表现怎样理解“这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2)依据材料二归纳胡适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为改变上述狀况近代前期,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了哪些先进的政治思想?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爭实践谈谈毛泽东是如何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的时期及其该时期的最重大悝论成果)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出现“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现象的主要原因

难度:0.65组卷:0题型:材料分析题哽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