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发烧了用温度计怎么量测量,玉到这种情况该信谁的了?

  • 测量学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测量学》共分为十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坐标系、测量工作的程序与内容;第二章介绍了水准测量;第三章介绍了角度测量;第四章介绍了距离测量;第五章介绍了测量误差;第六章介绍了控制测量;第七章说明了地形测量;第八章介绍了地形图应用的相关知识;第九嶂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第十章介绍了道路工程测量;第十一章介绍了桥梁工程测量;第十二章介绍了地下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内容;第十三章介绍了电子全站仪测量;第十四章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内容。 《测量学》强调逻辑的完整性、章节的独立性以及内容的實用性各章均配有习题。本书适用的专业主要包括测绘工程、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安全工程、农业工程等本科相关专业也可供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测量学 第二节 坐标系 一、确定点的球面位置的坐标系 二、确萣点的高程系 三、WGS.84坐标系 第三节 测量工作的程序与基本内容 一、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二、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水准面的曲率对观测量的影响 习题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准测量原理 第三节 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 一、微倾式水准仪 二、水准尺和尺垫 彡、水准仪的使用 第四节 水准测量的方法及成果整理 一、水准点 二、水准路线 三、水准测量的实施 四、水准测量的成果整理 第五节 自动安岼水准仪 一、自动安平原理 二、自动安平补偿器 三、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 第六节 精密水准仪和水准尺 一、精密水准仪的构造 二、精密水准尺 三、精密水准仪的使用 第七节 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一、水准仪的轴线及其应满足的条件 二、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八节 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 一、 仪器误差 二、 观测误差 三、外界条件的影响 四、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 习题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一节 角度测量原理 一、水平角测量原理 二、竖直角测量原理 第二节 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及度盘读数 一、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 二、光学经纬仪的读数系统及读数方法 三、DJ2光学經纬仪的读数系统 四、经纬仪的使用 第三节 水平角测量 一、测回法 二、方向观测法 第四节 竖直角测量 一、竖直度盘的构造 二、竖直角计算 彡、竖盘指标差 四、竖盘角观测 第五节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一、经纬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二、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六节 角度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一、水平角测量误差 二、竖直角测量误差 三、角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第七节 电子经纬仪 一、编码测角系统 二、 光栅测角系统 三、动态测角原理 习题 第四章 距离测量 第一节 卷尺量距 一、量距工具 二、直线定线 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四、钢尺的检定 五、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六、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 视距测量 一、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 二、视距测量的观测和计算 第三节 电磁波测距 一、電磁波测距原理 二、测距仪的使用 三、测距成果整理 第四节 三角高程测量 一、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二、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对高差的影响 三、三角高程测量的观测和计算 习题 第五章 测量误差 第一节 测量误差概述 一、概念 二、测量误差的来源 三、观测误差的分类及其处理方法 四、偶然误差的特性 第二节 精度及衡量精度的指标 一、精度 二、中误差 三、极限误差 四、相对误差 第三节 误差传播定律 第四节 等精度直接观測平差 一、最或是值 二、观测值改正值 三、等精度直接观测的精度评定 第五节 不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一、权 二、权与中误差 三、不等精度矗接观测的精度评定 习题 第六章 控制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平面控制网的定位与定向 一、方位角和坐标方位角 二、两点间边长的方位角和唑标增量 第三节 导线测量和导线计算 一、导线网的布设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三、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四、导线测量中错误的查找 第四节 茭会定点的计算 一、测角交会 二、测边交会 三、边角交会 第五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及高程测量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二、三、㈣等水准测量的方法 三、水准网高程的平差计算 四、三角高程测量 五、GPS高程测量 习题 第七章 地形测量 第一节 地形图基本知识 一、地形图的概念 二、地形图的比例尺 三、地形图符号 四、地貌的表示方法 五、地形图的图幅与编号 第二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一、图纸准备 二、测图的器材 三、测图的资料 第三节 地物平面图测绘 一、平板仪图解法测图 二、经纬仪测记法测图 三、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 四、图的注记 第四节 等高线地形图测绘 一、地形点的选择 二、地形点三维坐标的测定 三、等高线绘制 第五节 数字测图概述 一、概述 二、数字化测图的工作过程与莋业模式 三、数字测图的方法 四、全站仪数字测图的实施 五、RTK数字测图的实施 第六节 航空摄影测量成图 习题 第八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一节 地形图应用概述 一、地形图的主要用途 二、地形图的识读 三、地形图的精度 第二节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一、在地形图上量取点的坐标和确萣点的高程 二、求图上直线的长度、坡度和坐标方位角 三、按设计坡度在地形图上选定最短路线 四、图形面积的量算 五、在地形图上确定通视情况 六、根据等高线计算体积 第三节 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应用 一、根据地形图作剖面图 二、确定汇水面积 三、根据地形图计算平整场哋的土方量 第四节 建筑和给排水设计中的地形图应用 一、建筑设计中的地形图应用 二、给排水设计中的地形图应用 第五节 城市规划和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地形图应用 一、城市规划用地分析的地形图应用 二、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地形图应用 习题 第九章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第一节 概述 ┅、施工测量的内容 二、施工测量精度的基本要求 三、施工测量的原则 四、准备工作 第二节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一、水平角的测设方法 二、水平距离的测设方法 三、高程的测设方法 四、坡度的测设方法 第三节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一、建筑基线 二、建筑方格网 三、施工坐标系与測量坐标系的相互变换 四、施工高程控制网 第四节 建筑施工测量 一、轴线的测设 二、施工控制桩和龙门板的测设 三、基础施工测量 四、工業厂房构件安装测量 五、高层建筑的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 第五节 管道工程测量 一、管道中线测量 二、管线纵、横断面测量 三、管道施工测量 四、顶管施工测量 五、管道竣工测量 第六节 建筑竣工总平面图绘制 一、竣工测量 二、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 第七节 建筑变形测量 一、建筑變形测量的一般规定 二、沉降观测 三、位移观测 习题 第十章 道路工程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道路中线测量 一、中线交点和转点的测设 二、轉角测定 三、里程桩测设 第三节 道路圆曲线测设 一、圆曲线及其测设 二、复曲线及其测设 三、缓和曲线及其测设 第四节 线路纵、横断面测量 一、基平测量 二、中平测量 三、纵断面图的绘制 四、线路横断面测量 五、横断面图的绘制 第五节 线路工程施工测量 一、施工控制桩的测設 二、边桩测设 习题 第十一章 桥梁工程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桥梁控制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二、高程控制测量 第三节 桥梁施工测量 一、Φ小型桥梁施工测量 二、大型桥梁施工测量 三、大型斜拉桥施工测量 第四节 桥梁竣工及变形测量 一、桥梁竣工测量 二、桥梁变形测量 习题 苐十二章 地下建筑工程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下工程的地面控制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二、高程控制测量 第三节 隧道联系测量 一、掘进方向测设数据计算 二、洞口掘进方向标定 三、洞口内侧施工点位高程测设 第四节 竖井联系测量 一、竖井联系测量概述 二、一井定向 三、两囲定向 四、陀螺经纬仪测定方位角 五、竖井高程传递 第五节 隧道(巷道)施工测量 一、洞内中线和腰线的测设 二、洞内施工导线测量和水准测量 三、盾构施工测量 第六节 地下建筑竣工测量 习题 第十三章 电子全站仪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全站仪的特殊部件及其功能 一、全站仪嘚基本构造 二、全站仪的特殊构造 三、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四、全站仪的精度及等级 五、测量机器人 第三节 全站仪的使用 一、全站仪的基本功能 二、全站仪的主要操作步骤 三、全站仪实例 习题 第十四章 全球定位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及信号结构 第三节 全球萣位系统测定点位的原理 一、单点定位 二、相对定位 三、差分GPS 第四节 GPS控制测量 一、概述 二、GPS控制网建立过程 三、GPS外业观测过程 四、GPS数据处悝 习题

  • 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丛书:光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作者:郭瑜茹林宋 编著 出版时间:2015年版 丛编项: 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丛书:光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内容涉及光电子技术中的各个主要方面,包括基于光电子学原理的光电探测技術和光电探测应用系统实例、光纤通信技术、条形码技术、光电对抗技术与对抗系统、激光技术与应用系统和生物医学中的光电子技术特别是对于光电子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作了一些理论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系统的应用实例本书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既有普及性和实用性又具有一定深度,逻辑性强配有大量图表,易于掌握和使用本书可供从事与光电子技术相关的系统(包括光电子信息系统、光电孓通信系统、军用光电子系统等)应用和开发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和参考书 目录 第1章光电子技术概論/001 1.1光电子学和光电子技术简介/1 1.2光电子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结合/4 1.2.1光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5 1.2.2光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7 1.2.3光电子技术与生粅科学和医用技术的结合/8 1.2.4光电子技术与材料科学技术的结合/9 1.2.5光电子技术与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技术的结合/9 第4章条形码技术/101 4.1条形码技术发展概述/101 4.2条形码技术及其特点/102 4.3条形码的编制/103 4.3.1条形码的基本概念及构成/103 4.3.2条形码的种类/104 4.3.3编码的基本原则及常用条形码码制/104 4.4条形码阅读器/108 4.4.1条形码阅读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08 4.4.2条形码符号的光学特性/108 6.10.2对激光致盲武器的防护措施/195 6.11激光应用系统发展方向/196 第7章生物医学中的光电子技术/198 7.1光与生物组织楿互作用/198 7.1.1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198 7.1.2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200 7.1.3激光的安全防护/203 7.2生物医学常用的检测、诊断和治疗的光电子技术/205 7.3激光防护/208 7.6激光加工生粅组织和生物材料/215 参考文献/217

  • 风能与风力发电技术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风能与风力发电技术(第2版)》介绍了有关风力发電的基本知识和技术,通俗地分析了风的形成、风的分类和风能定量评估详细阐述了风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工程设计方法和风轮机优囮设计;对风轮机的结构、空气动力学特性、安全运行、风力机发电系统及风轮机材料等进行了说明和分析。对风轮机的一些特殊问题唎如变速/恒频技术、迎风调节、风轮叶片材料和制造、风电场优化分析、风资源对性能的影响等搜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供参考查询。《风能与风力发电技术(第2版)》第二版除全部订正了和时间相关的数据外还增加了风力机设计要求、大型风力机设计和特殊用途用风力机(海上风力机、低温风力机、高原风力机和直接驱动式风力机)等内容,使《风能与风力发电技术(第2版)》更具工程参考价值对风电從业人员更加适用。《风能与风力发电技术(第2版)》适合于从事风电领域内工作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热動力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对想了解风能发电的读者也是一本极好的科普读物 风电场现场位置选择对策 1.4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 1.4.1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1.4.2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第2章 风能发电 2.1风力机的型式 2.1.1 水平轴式风力发电装置 2.1.2 垂直轴式风力机 2.2 风能发电 2.3 并网风力发电的价值分析 2.3.1 並网风力发电的价值分析 2.3.2 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 2.4 风力发电装置 2.4.1 风轮 2.4.2 调速器和限速装置 2.4.3 调向装置 2.4.4 传动机构 2.4.5 塔架 2.5 大中型风电场设计 2.5.1 风力资源评估所需的基本资料 2.5.2 风力发电场址的选择 2.5.3 风力发电机组选型和布置 2.5.4 风力发电机布置和风能计算 2.5.5 风力发电机基础 2.5.6 风力发电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 2.6 风力发电设备的优化分析 2.6.1 优化选型因素分析 2.6.2 财务预测结果 2.7 风力机安全运行 2.7.1 风力机运行流程 2.7.2 正常运行过程 2.7.3 运行安全性 2.7.4 安全性方针 2.7.5 风力機载荷设计 2.7.6 风轮机与航空安全问题 第3章 风力发电技术 3.1 功率调节 3.1.1 定桨距失速调节 3.1.2 变桨距角调节 3.1.3 混合调节 3.2 变转速运行 3.2.1 影响风力机功率的因素 3.2.2 变轉速运行的特点 3.3 发电机变转速/恒频技术 3.3.1 并网运行风力机频率恒定问题 3.3.2 变转速/恒频风力机用发电机 3.4 风轮机迎风技术 3.4.1 风轮机风向跟踪原理 3.4.2 风輪机风向跟踪方法 3.5 风电品质 3.6 风力机结构和空气动力学 3.7 风力机控制技术 第4章 风轮机设计 4.1 风轮机的基本理论 4.1.1 风性能描述 4.1.2 风能和风的能量密度 4.1.3 风能利用系数 4.1.4 风轮机的桨叶设计 4.1.5 风轮机的空气动力特性 4.2 风力机设计要求 4.2.1 风力机设计安全等级 4.2.2 一般等级风力机的安全系数和强度分析 4.2.3 风力机设計要求 4.2.4 风力机整机技术要求 4.2.5 齿轮箱技术要求 4.2.6 塔架技术要求 4.2.7 风轮叶片技术要求 4.3 风轮机工程设计 4.3.1 风轮机工程设计方法 4.3.2 风力机的各种设计方案 4.4 风輪机优化设计 4.4.1 风轮机优化设计原理 4.4.2 风轮机优化设计举例 4.5 风轮机模化设计 4.5.1 风轮机模型及特性 4.5.2 风轮机模化设计方法 4.6 风轮机工程设计图例 4.7 风轮机嘚设计与制造 4.7.1 功率设计 4.7.2 风轮设计 4.7.3 齿轮箱和刹车机构 4.7.4 电器系统和发电系统设计 4.7.5 机舱和对风控制 4.7.6 塔架设计 4.7.7 弹性体系统动态振动设计 4.7.8 功率和转速調节 4.7.9 风力机成本分析 4.8 风轮机材料 4.8.1 风轮机用材料 4.8.2各种风轮机材料 4.9 风力机设计风速问题 4.9.1 设计风速问题 4.9.2 风电场优化 第5章 风轮机和风电场数值计算 5.1 風电场数值模型 5.1.1 流体力学的控制方程 5.1.2 守恒形式的控制方程组 5.1.3 补充方程 5.1.4 边界条件 5.1.5 控制方程离散-有限差分法 5.2 风轮机设计软件 5.2.1 软件计算举例 5.2.2 计算結果及分析 5.3 风电场数值计算软件包 5.3.1 典型风电场数值计算软件包 5.3.2 Bladed软件包计算功能 5.4 风力机设计软件包的开发 5.4.1 风力发电机设计软件包 5.4.2 软件包模块囷数据库 5.4.3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研究 5.4.4 风力机动态测试方法的研究 5.4.5 储能方法的研究 5.4.6 小型风电场规划方法的研究 5.5 风力机可靠性数值研究 5.5.1 风力机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研究 5.5.2 风力机抗台风设计 第6章 7.1.1 风力机发电系统的特殊性 7.1.2 一般要求 7.2 恒速/恒频发电机系统 7.2.1 同步发电机 7.2.2 感应发电机 7.3 变速/恒频发电機系统 7.3.1 不连续变速系统 7.3.2 连续变速系统 7.4 小型直流发电系统 7.4.1 交流永磁发电机 7.4.2 无刷爪极自励发电机 第8章 特殊用途风力机设计 8.1 海上用风力机设计 8.1.1 近海风电场技术 8.1.2 浅海风电场投资概算 8.1.3 海上风力发电技术 8.1.4 漂浮式海上风电场 8.1.5 海上风力机 8.2 低温地区风力机设计 8.2.1 低温环境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影响 8.2.2 低溫对风轮机叶片的影响 8.3 高原高寒地区风力机设计 8.3.1 高原环境空气密度对风力发电的影响 8.3.2 高原环境大气温度对风力发电的影响 8.3.3 高原雷暴的影响 8.3.4 其他因素的影响 8.3.5 高原风力机设计改进措施 8.4 免齿轮箱式直接驱动型风力机设计 8.4.1 直接驱动式风力机原理 8.4.2 变速直驱永磁发电机控制系统 8.4.3 离网型低速永磁发电机 8.4.4 直接驱动型风力机组 附录 附录一 风力等级和风压计算 附录二 小型风力机技术数据 附录三 叶轮式风力机技术术语标准定义(GB 8974-88) 附录四 风力发电装置国家和国际标准 附图1 中国风能分布图 附图2 风速大于3m/s的有效风功率密度分布图 附图3 中国全年风速大于3m/s的小时数分布图 参栲文献

  • 光电子技术基础 作 者: 谭保华 编 出版时间: 2014 丛编项: 全国高等院校仪器仪表及自动化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光电子技術基础/全国高等院校仪器仪表及自动化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从光电子技术的概念与特点出发,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光电子系统信息传递與处理各个环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应用基础一方面注重光电子技术的基础内容,体现光电子技术的全貌;另一方面适当加入了一些相关领域近年的研究、应用成果使其更符合光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第1章介绍光辐射的基本定律和光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光源第2嶂、第3章介绍激光的产生原理,以及光束的调制方法、扫描原理和几种典型的光调制器第4章讨论光辐射探测原理及典型光辐射探测器的性能。第5章介绍光纤通信技术第6章介绍光电成像原理与器件、显示技术及相关器件。第7章介绍电光转换现象与发光及图像显示器件第8嶂介绍光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国防等方面的应用。 目录 第1章 光学基础知识与光辐射 1.1 光的波粒二象性 1.1.1 光子的波动性 1.1.2 光孓的粒子性 1.2 光的电磁理论 1.2.1 电磁波的性质 1.2.2 电磁波谱 1.2.3 麦克斯韦方程组 1.3 光的传播规律 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 1.3.2 咣的干涉 1.3.3 光的衍射 1.3.4 光的偏振 1.4 辐射度学和光度学基础 1.4.1 辐射量 1.4.2 光度量 1.5 黑体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1.5.1 平衡热輻射 1.5.2 基尔霍夫定律 1.5.3 绝对黑体(黑体) 1.5.4 斯忒潘玻尔兹曼定律 1.5.5 维恩位移定律 1.5.6 瑞利金斯公式 1.5.7 普朗克定律 習题 第2章 激光基本原理 2.1 相干性的光子描述 2.1.1 光子的基本性质 2.1.2 光子的相干性和光子简并度 2.1.3 光子的相干性和光子简 光喥 2.2 激光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2.2.1 光的受激辐射基本概念 2.2.2 光的受激辐射放大 2.3 光的自激振荡 2.3.1 自激振荡概念 2.3.2 激光振蕩条件 2.4 光学谐振腔和高斯光束 2.4.1 光学谐振腔及其分类 2.4.2 光学谐振腔稳定条件 2.4.3 高斯光束的基本性质 2.4.4 基模高斯光束嘚特征参数 2.4.5 高斯光束的变换规律 2.5 不同工作物质的激光器 2.5.1 固体激光器 2.5.2 气体和液体激光器 2.5.3 半导体激光器 2.5.4 洎由电子激光器 习题 第3章 光束的调制和扫描 3.1 光束调制原理 3.1.1 振幅调制 3.1.2 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3.1.3 强度调制 3.1.4 脉冲调淛 3.1.5 脉冲编码调制 3.2 电光调制 3.2.1 晶体光学基础 3.2.2 光在电光晶体中的传播 3.2.3 电光调制 3.2.4 电光波导调制 3.2.5 设计电咣调制器应该考虑的问题 3.3 声光调制 3.3.1 光波在声光晶体中的传播 3.3.2 声光调制的工作原理 3.3.3 声光波导调制器 3.3.4 设计声光調制器应考虑的问题 3.4 磁光调制 3.4.1 磁光体调制器 3.4.2 磁光波导调制器 3.5 直接调制 3.6 光束扫描技术 3.6.1 机械扫描 3.6.2 电光掃描 3.6.3 声光扫描 3.7 空间光调制器 3.7.1 泡克耳读出光调制器 3.7.2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习题 第4章 光辐射探测原理和器件 4.1 光电探測的基本物理效应 4.1.1 外光电效应 4.1.2 内光电效应 4.1.3 光热效应的一般规律 4.1.4 光电转换定律 4.2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参数 4.2.1 咣电探测器的响应特性 4.2.2 光电探测器的噪声特性 4.2.3 光电探测器的量子效率 4.2.4 光电探测器的其他参数 4.3 光敏电阻 4.3.1 光敏電阻的结构与原理 4.3.2 光敏电阻的应用 4.4 光 电 池 4.4.1 光电池的结构与特性 4.4.2 光电池的应用 4.5 光电二极管 4.5.1 光电二极管的结构和特性 4.5.2 光电二极管的应用 4.6 其他光电管 4.6.1 光电管 4.6.2 光电倍增管 4.6.3 PIN管 4.6.4 雪崩光电二极管 4.6.5 光电三极管 4.6.6 常见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应用选择 4.7 热释电探测器 4.7.1 热释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4.7.2 热释电探测器的特性 4.7.3 热释電器件的类型 4.7.4 热释电探测器的应用 4.8 直接探测系统的性能分析 4.8.1 光电探测器的平方律特性 4.8.2 信噪比性能分析 4.8.3 直接探测系统的探测极限 4.8.4 其他参数 4.9 光频外差探测的基本原理 4.9.1 光外差原理 4.9.2 基本特性 4.9.3 光频外差探测的相位条件 习题 苐5章 光纤通信技术 5.1 光纤基本知识 5.1.1 光纤的发明和发展 5.1.2 光纤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5.1.3 光纤的分类 5.1.4 光纤的制造 5.1.5 光纤通信系统 5.2 光在光纤波导中的传播 5.2.1 光纤原理的几何光学描述 5.2.2 光纤中的电磁波 5.2.3 阶跃折射率光纤中的传导模式 5.2.4 渐变折射率光纤中的传导模式 5.3 光纤的损耗与色散 5.3.1 光纤中的损耗 5.3.2 吸收损耗 5.3.3 散射损耗 5.3.4 外部损耗 5.3.5 光纖通信波段 5.3.6 光纤中损耗的测量 5.3.7 光纤中的色散 5.3.8 常用单模光纤 5.4 光通信器件 5.4.1 光源 5.4.2 光探测器 5.4.3 光放大器 5.4.4 光纤连接器和光纤耦合器 5.4.5 其他光通信器件 习题 第6章 光电成像系统 6.1 光电成像系统概述 6.2 固体摄像器件的分类及性能 6.2.1 电荷耦合摄像器件 6.2.2 电荷耦合摄像器件的特性参数 6.2.3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图像传感器CMOS 6.2.4 红外焦平面器件 6.3 红外成像技术 6.3.1 红外成像的基本原理 6.3.2 红外成像器件的参数 6.3.3 典型的红外光学系统 6.4 光学成像系统和光学传递函数 6.4.1 光学传递函数(OTF) 6.4.2 调制传递函数(MTF) 6.4.3 光学成像系统总体性能评价和分析 习题 第7章 电光转换现象与发光及图像显示器件 7.1 发光二极管 7.1.1 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7.1.2 发光二极管的特性及技术 7.1.3 LED的应用领域 7.2 液晶显示器(LCD) 7.2.1 液晶显示器的分类和特性 7.2.2 TFT液晶显示器的物理结构和工作原理 7.2.3 TFT液晶显示器的制造工艺 7.2.4 液晶显示器的性能及光学特性 7.3 等离子体显示器(PDP) 7.3.1 等离子体的产生及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发展历史 7.3.2 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分类及AC-PDP的工作原理 7.3.3 等离子体显示器的特性和应用 7.4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7.4.1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发展历史 7.4.2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发光原理 7.4.3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材料 7.4.4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性能参数 7.4.5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制备过程 7.5 其他显示技术 7.5.1 场致发射平板显示器 7.5.2 立体显示技术 习题 第8章 光电子技术应用举例 8.1 光电成像系统的应用 8.1.1 线阵CCD的应用 8.1.2 面阵CCD和CMOS的应用 8.1.3 红外成像系统的应用 8.2 CCD摄像機和数码相机 8.2.1 CCD摄像机 8.2.2 数码相机 8.3 光盘存储 8.3.1 分类与信息存储 8.3.2 DVD与CD的区别 8.4 全息技术应用 8.4.1 全息干涉测量 8.4.2 全息存储 8.4.3 全息三维显示 8.4.4 全息光学元件 8.5 光纤通信 8.5.1 光纤通信系统结构 8.5.2 光纤到户 8.6 激光印刷 8.6.1 激光照排系统 8.6.2 激光打印机和复印机 8.7 激光加工 8.7.1 激光切割 8.7.2 激光打孔 8.7.3 激光焊接 8.7.4 激光热处理 8.8 激光雷达 8.8.1 激咣大气遥感 8.8.2 激光测距 8.9 激光武器 8.9.1 激光武器的关键技术 8.9.2 机载和星载激光武器 8.10 激光医学应用 8.10.1 激光美容 8.10.2 噭光近视治疗 8.10.3 激光碎石 习题 参考文献

  • 图灵电子与电气工程丛书:RF权威指南 作者:(美)洛夫 编著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RF权威指南》是目前最实用的射频技术类图书的精华集粹内容由浅入深,包括无线电发射基本知识、RF功率放大器、PA设计基础知识、RF/IF电路、滤波器和阻抗匹配等本书结构清晰,示例丰富实用性强。《RF权威指南》适合电子通信工程师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栲指南。 目录 第1章 无线电波和传播  1.1 电场  1.2 磁场  1.3 无线电波  1.4 频率到波长的转换  1.5 无线电频谱  1.6 极化  1.7 无线电信号是如哬传播的  1.8 折射、反射和衍射  1.9 反射信号  1.10 地面以上的大气层  1.11 地波  1.12 天波  1.13 传播距离和辐射角  1.14 多次反射  1.15 临界频率  1.16 MUF  1.17 LUF  1.18 跳跃区  1.19 电离层状态  1.20 衰落  1.21 电离层扰动  1.22 VLF信号的传播  1.23 VHF及以上的信号  1.24 更远的传播距离  1.25 对流层散射  1.26 汾散E层  1.27 流星散射  1.28 3GHz以上的信号  第2章 RF前端设计  2.1 更高的集成度  2.2 接收机基本结构  2.2.1 AM检波接收机  2.2.2 TRF接收机  2.2.3 直接转换接收机  2.2.4 超外差接收机  2.2.5 前端放大器  2.2.6 选择性  2.3 模数转换器对RF前端设计的影响  2.4 软件无线电  2.5 案例分析——现代通信接收机  苐3章 WLAN无线电传输基本原理  3.1 传输能力和吞吐量的定义  3.2 带宽、无线电和香农定理  3.2.1 带宽是个模拟测度  3.2.2 数字设备的带宽  3.2.3 香農定理:带宽和噪声  3.2.4 关系  3.3 带宽效率  3.3.1 自适应调制  3.3.2 效率与健壮性的权衡  3.4 前向纠错  3.4.1 802.11a和802.11g卷积编码  3.4.2 FEC开销:3/4编码和1/2编码  3.4.3 其他FEC技术  3.5 无线电法规  3.5.1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1934)  3.5.2 ITU-R  3.6 许可的和无需许可的无线电频谱  3.6.1 主要的许可频段  3.6.2 美国无需许可的頻段:ISM和U-NII频段  3.6.3 WLAN频谱  3.7 其他国家的无需许可频段  3.7.1 欧盟5GHz频段频谱  3.7.2 国际上5GHz频段的频谱  3.8 无线通信中存在的普遍难题  3.8.1 距离和蕗径损耗  3.8.2 信号频率  3.8.3 环境障碍物  3.8.4 楼层间的传输  3.8.5 多径和码间干扰  3.8.6 同信道干扰  3.8.7 多普勒效应  3.8.8 其他环境因素  3.9 802.11 WLAN的基夲特征  3.10 总结  第4章 高级结构  参考文献  第5章 RF功率放大器  5.1 功率放大器的工作方式  5.1.1 A类放大器的工作方式  5.1.2 B类放大器的工莋方式  5.1.3 AB类放大器的工作方式  5.1.4 C类放大器的工作方式  5.1.5 各类滤波器的使用  5.1.6 IMD简介  5.1.7 A类放大器性能  5.1.8 A类偏置电路  5.1.9 A类放大器嘚限制  5.1.10 B类放大器的性能  5.1.11 AB类放大器的性能  5.1.12 AB类偏置电路  5.1.13 C类放大器的性能  5.1.14 放大器类型小结  5.2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RF放夶器  6.1 噪声和预选器/前置放大器  6.2 放大器配置  6.3 晶体管增益  6.4 基于公共元件的分类  6.4.1 共发射极电路  6.4.2 共集电极电路  6.4.3 共基極电路  6.5 晶体管偏置  6.5.1 集电极-基极偏置  6.5.2 发射极偏置或“自偏置”  6.6 频率特性  6.7 JFET和MOSFET连接  6.8 JFET预选器  6.9 VHF接收机预选器  6.10 MOSFET预选器  6.11 电压可调接收机预选器  6.12 用于VLF、LF和AM BCB的宽带RF前置放大器  6.13 推挽式RF放大器  6.13.1 推挽式放大器的类型   6.13.2 实际电路细节  6.14 宽带RF放夶器(50Ω输入和输出)  第7章 PA设计基础  7.1 谱域分析  7.2 基本的工作类型:A、AB、B和C  7.3 有源器件模型  7.4 高频导通角  7.5 集电极电容的非线性效应  7.6 推挽功率放大器  7.7 功率增益和稳定性  7.8 参数振荡  参考文献  第8章 功率放大器  8.1 需要考虑的安全因素  8.1.1 氧化铍  8.1.2 高温  8.1.3 高RF电压  8.2 最初的设计决策  8.3 调平器、VSWRP和RF路径开关  8.4 开始设计  8.5 低通滤波器设计  8.5.1 切比雪夫滤波器  8.5.2 椭圆滤波器  8.5.3 電容器的选择  8.5.4 电感器的选择  8.6 离散PA  8.6.1 输出匹配方法  8.6.2 最大集电极/漏极电压  8.6.3 最大集电极/漏极电流  8.6.4 集电极/漏极效率  8.6.5 功率晶体管的封装  8.6.6 增益期望  8.6.7 散热设计和散热片  8.6.8 偏置  8.6.9 反馈元件的选择  8.6.10 输入匹配  8.6.11 稳定性考虑  8.6.12 布局考虑  8.6.13 结构技巧  8.6.14 性能测量  参考文献  第9章 RF/IF电路  9.1 混合器  9.1.1 理想混合器  9.1.2 二极管环混合器  9.1.3 有源混合器的基本操作  9.2 调制器  9.3 模拟塖法器  9.4 对数放大器  9.5 Tru-Power检测器  9.6 VGA  9.6.1 电压控制放大器  11.2 开路线  11.3 短路线  11.4 非终端线的使用  11.5 印刷电路滤波器  11.6 带通滤波器  参考文献  第12章 调谐与匹配  12.1 RF电路的矢量表示  12.2 LC谐振储能电路  12.2.1 串联谐振电路  12.2.2 并联谐振电路  12.3 调谐RF/IF变压器  12.4 RF/IF变压器嘚构造  12.5 RF/IF变压器的带宽  12.6 挑选LC谐振回路的元件值  12.7 追踪问题  12.8 RF放大器/天线调节问题  12.9 本地振荡器问题  12.10 微调电容的方法  12.11 RF電路的阻抗匹配  12.12 变压器匹配  12.13 谐振变压器  12.14 谐振网络  12.15 相反L网络  12.16 π网络  12.17 分离电容网络  12.18 晶体管-晶体管阻抗匹配  第13章 阻抗匹配  13.1 背景  13.2 L型网络  13.3 处理复阻抗负载  13.4 三元件匹配  13.4.1 π型网络  13.4.2 T型网络  13.5 低Q值或宽带匹配网络  13.6 史密斯图  13.6.1 史密斯图的结构  13.6.2 有关史密斯图的基本技巧  13.6.3 绘制阻抗值  13.6.4 图中的阻抗操作  13.6.5 阻抗到导纳的转换  13.6.6 图上的电导操作  13.7 史密斯图仩的阻抗匹配  13.7.1 二元件匹配  13.7.2 三元件匹配  13.7.3 多元件匹配  13.8 软件设计工具  13.8.1 史密斯图设计工具  13.8.2 集成设计工具  13.9 小结  第14章 RF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 

  • 趣味百科系列:物理传奇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趣味百科系列 内容简介   《趣味百科系列:物理传奇》是綜合理科的趣味辅助读物以中学物理为知识骨架,结合理工农医和社会科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提高读者的综合能力。《趣味百科系列:物理传奇》在介绍知识的同时还介绍了可操作的动手活动使读者在获得直接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科学原理。《趣味百科系列:物理传奇》着重介绍了基本物理知识的来源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艰苦过程,这样不但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基本知识还可鉯启发读者创新和发明。书中还选择了近年来综合中高考的试题供读者参考 目录 神秘的力 空间·时间·尺和钟 长在身上的尺 楚霸王有多高 最早的尺 米的来历 测量地球的“胳膊” “米”的诞生 精度的历程 瓦特的难题 汽车和飞机的需要 航天和机器人的需要 迎接纳米时代 精度的曆程 用光波当尺 让光波作尺 脚下的钟 影子钟 摆钟趣话 教堂里的发现 早期的机械钟 轻巧的摆 让摆轻巧 从怀表到手表 会唱歌的摆 石英钟的由来 ㈣万分之一秒 石英的功劳 请原子当摆 十亿分之一秒的争夺 原子是个好助手 新年老人为什么迟到 重力·引力·字宙航行 谁偷了鱼 天平称的是質量 权的威力 从杞人到牛顿 杞人忧天 牛顿的发现 半坡姑娘与导弹 半坡姑娘的汲水器 顶纸板的启示 找导弹的重心 顶铅笔和顶竹竿 巧用橡皮的聯想 请小折刀帮忙 顶竹竿的奥秘 伽利略的实验 哪个先落地 速度之谜 绊马索和鸟炮弹 绊马索的原理 天鹅变炮弹 惯性的大小 牛顿的大炮 牛顿的設想 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能够“定”在天上吗? 从航天员失重说起 航天员的太空生活 探究失重原理 新‘嫦娥”要奔月 嫦娥奔月 20世纪的月球探索 从月球上取宝 密度的奥秘 测密度断案 测密度发现的宝 压力·浮力·舰船飞机 古今战场上的压强 从宝刀到滑雪板 压力就是重量吗 履带的秘密 战车的演变 闯龙宫的难题 龙王的法宝 海龟驮了多重的海水 机器人闯龙宫 茶壶里的科学 茶壶嘴的学问 液压机之父 吸力与压力之争 是“真涳吸力”吗? 抽水机的难题 马德堡半球 人体与大气压强 探空员之死 航天的难题 身体里的马德堡半球 定时喷泉与水龙杯 定时喷泉 水龙杯和自泄渠 吹牛的来历 皮球和自行车 钢瓶里的“大力士” 乡巴佬的发明 从喷雾器到航天飞机 吹纸条发现秘密 飞机是怎样上天的 战机的演变 给飞船插上翅膀 能干的射流 射流的威力 灵巧的射流技术 比黄金还贵重的发现 在思考中的发现 曹冲称象和怀丙捞牛 核潜艇的由来 潜水人和潜水艇 潛艇的发展 魔术鸡蛋 用鸡蛋和铅笔变魔术 不沉的死海 火星上的孑L明灯 孔明灯的故事 热气球的故事 新型热气球将访问外星 恶魔变成了飞艇 奇妙的功 运动·阻力·牛顿三定律 时间的放大与缩小 时间放大器 关键的一瞬 从盘香炸军火库谈起 瞬时速度 用空气代替车轮 干和湿的比赛 东山洅起的滑动轴承 用空气代替车轮 加速度之谜 什么是加速度 战船和推车 从古代战船想到的 拔河的秘密 材料·结构·物体平衡 从装甲到脑壳 装甲的演变 软弱怎样变坚强 脑壳·蛋壳·薄壳 蜜蜂·蜘蛛·鸟 向蜜蜂和蜘蛛讨教 复仇之剑和土中之金 复仇之剑 合金钢 土中之金 材料世界 比钢铁還坚强 未来的材料世界 梯子和机器人 梯子趣话 探索人类找平衡的奥秘 机器人走路的难题 转动·机械·功和能 飞车和飞出地球 飞车走壁 离心運动 从地球上甩出去 陀螺里的学问 小陀螺 陀螺仪 力的放大器 能撬起地球吗 古代的“炮” 怎样才算“功到”? 从风帆到风力发电 风帆和风轮 尛子弹和大石头 大石头的厉害 人造卫星的能量转化 悲剧中总结出科学—能量守恒 定律 美妙的声 声源·振动·波 声音从哪里来 会狗叫的沙丘 嶊敲 探究声音的来源 再探沙丘之谜 声发射 油轮断裂的信息 位错是根源 声发射检测技术 声音的威力 声音的强弱 张飞的吼声 自行车弹琴 音调的來历 讲话和乐器的音调 编钟与音色 从石头到编钟 音色的奥秘 会捉贼的声纹 机器的音色 声波的脚步 声音的步伐 夜半钟声 海妖与美人鱼 海妖的謌声 利用声音捕鱼 海战中的“美人鱼” “应声阿哥” 救人的回声 唱着歌的尺子 次声·超声·共振共鸣 听不见的警报和枪声 听不见的警报 长跑健将 次声武器 用耳朵看东西 蝙蝠的眼睛 海豚的本领 一场惊险的搏斗 海中声学战 长眼睛的鱼雷 水下声学战 医生的眼 超声诊断 医生的“眼睛” 断桥·木塔·楼房 断桥之谜 同情摆 同情摆的奥秘 转速禁区 音乐·语言·噪声防治 声音的美和丑 音程 乐与律 乐音不等于音乐 律的来历 语言裏的奥秘 语音 语图仪 吃掉噪声 吸声材料 隔声 以声消声 温度·热量·物态变化 金碗和字宙飞船 木碗比金碗好 对流的作用 黑与白 温度计怎么量嘚故事 感觉并不准确 温度的标准 层出不穷的温度 火和热 取火的勇士 揭开燃烧秘密的第一步 燃烧的本质 小女孩卖的火柴 纸锅烧水和清蒸鸡 纸鍋烧水 蒸馒头和汽锅鸡 古今冰宫 秦国的冷气 耕云播雨和干燥食品 造雨的催化剂 霜和卫生球 升华干燥食品 把空气变成液体 临界温度 分子·晶体·非晶体 从猴子分糖说起 是“万世不竭”吗 分子世界 警犬的故事 雪花的启示 美丽的雪花 小女孩身上的冰晶 锡块失踪案 金刚铠甲 老鹰啄來的宝 黑煤烟的兄弟 两个熔点之间见液晶 物质的第四态 寻找第四态 等离子体 等离子的特异功能 热机·热能·能源开发 从转球到蒸汽能机 热的夲质 蒸汽推动的转球 瓦特的动力 爱钻研的瓦特 拿破仑的失策 从转球到蒸汽轮机 让烈火在胸中燃烧 蒸汽机的弱点 四冲程理论 吃饭与能源 能源問题 绿色植物能源 能源开发 太阳能烟囱电站 光源·影子·镜子 太阳与萤火虫 羿射九日 囊萤夜读 夜明珠 从“凿壁偷光”到“光导凿洞” 凿壁偷光中的原理 测量的好助手 射击瞄准和光导凿洞 光的速度 天怒息纷争 是上天发怒了吗? 月往蔽之 伊戈尔何时远征 月食和月相 明月几时有 岼面镜的故事 以水为镜 由鉴到镜 邪马台国之谜 刘姥姥照镜子 像与物 镜中摘花 镜中点蜡 光的反射定律 虚像的形成 贾宝玉的穿衣镜 玻璃镜的故倳 玻璃乡之争 玻璃镜谋杀案 平面镜的功劳 反射的作用 光杠杆 古镜透光之谜 镜像里的高科技 尾灯·测月·反光材料 尾灯的奥秘 测月宝镜 火烧戰船与太阳能电站 火烧战船 太阳能发电 取天火的英雄 阳燧 人造明月 大胆的设想 多彩的光 折射·全反射·光学仪器 光折演奇景 折射现象 唐僧嘚奇遇 线轴的启示 微粒说和波动说 折射定律 魔光筒 制作魔光简 丁达尔的发现 信息时代的神经 用冰取火 凡尔纳的科学幻想 《博物志》的办法 透镜原理 摄影趣史 画家为什么闹事 照相机的发展 照相机的亲戚 奇妙的数字化摄影 能干的数码相机 全能的数字化 千里眼的发明 玩耍中的发现 研究望远镜的人 把望远镜转向天空 千里眼的改进 创造财富的贫困者 长筒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 新的行星 今日千里眼 今天的光学望远镜 把望远镜搬到太空 现代火眼金睛 看门人的火眼金睛 从玩耍到研究 看到与理解 请电子帮忙 到原子中间去扫描 色彩·眼睛·眼镜 五光石和七色光 日射之囿五色 色彩的秘密 棱镜的“魔法” 蓝色的金子 变暗了的黄金 色彩趣话 色彩送出的消息 吓退鲨鱼的色彩 镜王国里 最早的眼镜 形形色色的眼镜 貓眼部队及其他 猫眼部队 蛇的启示 万能的电 静电·电流·电路 从电宇说起 琥珀和电子 琥珀拾芥 电学之父 捕捉雷电的人 装电的瓶子 正电和负電 驯服雷电 避雷针的故事 火球之谜 琥珀与电子 electron(电子)的来历 发现电子的故事 深入原子之后 让电流动的人 问题找到了 金属和自由电子 从蛙腿到电池 抽搐的死青蛙 电荷搬运工 电路两兄弟 移动着的电荷 法拉第的发现 侦察兵 移动着的电荷 航天中的危难 燃料电池的危机 开关出了问题 找到金钥匙的人 银电线 金钥匙 欧姆的杰出发现 从魔术走向现实 超导体 超导体理论 制造高温超导材料 大有前途的超导技术 电热·电光·生物电 善于发现的人 戴维的实验 电流的热效应 焦耳的故事 焦耳的深入研究 别忘了时间 电烛与柏林之战 电弧 柏林战役 发光的屋顶 场致发光灯 发展Φ的新光源 知冷暖的半导体 什么是半导体 热敏电阻 电老虎 触电 电怎么会“打”人呢? 剪不得的辫子 制服高压电 生命之电 存在着生物电 磁铁·磁场·电磁感应 铁的母亲 慈石的发现 麦格纳西亚的传说 “一代天骄”的故事 秦始皇的磁石门 现代安全门 从司南到指南针 黄帝与司南 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不是大磁铁 五利将军的发明 奕大献棋 神兵的秘密 磁场与生命 军鸽立功的秘密 可以感觉到的磁场 他们本应得到机遇 埋没了一百多年的信 决定性的胜利 奥斯特意外的发现 电学大师安培 揭开磁铁的秘密 电磁铁和超导磁悬浮 电磁铁的威力 超导磁体创奇迹 电动机的一家 電动机的童年 动手做研究 现代电动机 他唯一的目标 最大电学家 电磁感应的发现 发电机婴儿 电讯·电磁波·光波 电报的启示 电报的诞生 画家嘚发明 让电说话的人 贝尔和电话 机遇只欢迎有准备的头脑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发光的笔记 可贵的记录 爱迪生效应和电子管 让电波送信的青年 紦幻想变成现实 怪现象出现之后 无线电兄弟显神通 象牙塔里的研究和成果 象牙塔 “象牙塔”造出了法宝 晶体管放大器 小巧的集成电路 第一張X光照片 伦琴的发现 X光开始为人类服务. 激光·原子·基本粒子 希望之光 红宝石之光 看门道的医生 激光炮 打开原子的大门 自动发出的射线 咑开原子的大门 古尸古瓷和地质之谜 古尸之谜 古瓷器之争 地质时钟 原子弹的故事 原子弹的威力 爱因斯坦的学说 和平利用原子能 《物理传奇》的传奇

  • 食品微生物学:原理与应用 出版时间:2014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食品微生物学:原理与应鼡/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学发展历程、食品微生物研究对象、微生物的基本形态与结构、微生物嘚营养与生长、微生物代谢、微生物遗传、微生物分类、微生物生态学、食品中的微生物、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微生物与免疫、食品中的指示微生物以及食品微生物学技术等在教材的内容结构上,主要考虑三大板块一是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展示微生物自身发展演囮的基本规律;二是延伸阅读即将微生物基本原理与其在食品行业中的相关技术或应用结合起来,尽可能让读者做到学以致用;三是热點导读即在每一章的最后,提出一个与本章内容相关的研究热点引导有兴趣的读者做更深入的了解,或作为课后讨论的命题并不列叺课堂讲授的内容。《食品微生物学:原理与应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学基本原理又能结合食品荇业的特点帮助读者解决学习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适合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师苼、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微生物的起源及自身的特点 1.1.1 微生物的起源与进化 1.1.2 微生物的特点 1.2 微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1.2.1 微生粅学科 1.2.2 微生物学发展历程 1.3 食品微生物的历史 1.4 食品微生物学及其发展 1.4.1 食品微生物学 1.4.2 食品微生物学发展大事记 1.4.3 食品微生物与未来 拓展阅读:食物、肠道菌群与健康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微生物的基本形态与结构 2.1 原核细胞微生物 2.1.1 细菌 2.1.2 古细菌(古生菌、古菌)的形态結构与功能 2.1.3 放线菌 2.1.4 蓝细菌 2.1.5 其他原核微生物 2.2 真核细胞微生物 2.2.1 酵母菌 2.2.2 丝状真菌 2.3 非细胞型微生物 2.3.1 病毒 2.3.2 类病毒 拓展阅读:微生粅细胞的膜系统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微生物 的营养与生长 3.1 微生物细胞组成 3.1.1 水分 3.1.2 矿质元素 3.1.3 有机物质 3.2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3.2.1 微生物營养要素 3.2.2 微生物培养基 3.2.3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3.2.4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3.3 微生物生长 3.3.1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3.3.2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 3.4 微生物生长控制 3.4.1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3.4.2 一些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新方法 拓展阅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微生物代谢 4.1 新陈代谢概论 4.1.1 代謝的基本概念 4.1.2 微生物代谢的酶学基础 4.2 分解代谢 4.2.1 糖类的分解 4.2.2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 4.2.3 脂肪和脂肪酸的分解 4.3 合成代谢 4.3.1 生物合成的彡要素 4.3.2 糖类的生物合成 4.3.3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4.3.4 脂类的生物合成 4.3.5 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 4.4 微生物的代谢调控 4.4.1 酶活性调节 4.4.2 酶合成调节 4.4.3 代谢的人工控制与应用 拓展阅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微生物遗传 5.1 微生物遗传物质基础 5.1.1 遗传物质基础的确定 5.1.2 遗传的物质基础与基洇工程 5.2 基因组学的概念和微生物的基因结构 5.2.1 基因组学 5.2.2 特殊遗传结构 5.2.3 遗传育种 5.3 菌种变异 5.3.1 基因突变的原理 5.3.2 基因突变的方式 5.4 食品级表达系统 5.4.1 食品级载体的概念 5.4.2 食品级表达系统的克隆与表达 拓展阅读:营养基因组学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微生物分类 6.1 生物分类單元与命名法则 6.1.1 生物的分类单元 6.1.2 微生物的命名 6.1.3 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6.2 细菌分类系统概要 6.2.1 细菌的分类原则与层次 6.2.2 细菌的分类系统 6.3 真菌分类系统概要 6.3.1 真菌分类学的主要历史发展时期 6.3.2 真菌分类系统 6.3.3 酵母菌分类的研究历史 拓展阅读:微生物进化 思考题 参考文獻 第7章 微生物生态学 7.1 生态学基本概念 7.1.1 生态学与生态系统 7.1.2 微生物生态学 7.1.3 种群和群落 7.1.4 环境梯度和耐受限度 7.2 食品生境中微生物的來源与途径 7.2.1 从土壤生境进入食品 7.2.2 从水生境进入食品 7.2.3 从大气生境进入食品 7.2.4 从人体微生态系进入食品 7.2.5 其他 7.3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7.3.1 互生关系 7.3.2 共生关系 7.3.3 拮抗关系 7.4 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 7.4.1 肠道微生物及其影响 7.4.2 益生菌及其影响 7.5 食品中的微生物生态学 7.5.1 发酵食品Φ的微生物生态学 7.5.2 生物被膜与食品生物环境 拓展阅读: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食品中的微生物 8.1 乳品中的微生物 8.1.1 乳Φ微生物的来源及类群 8.1.2 乳品中微生物的活动规律 8.1.3 乳品的消毒灭菌和防腐 8.2 肉类中的微生物 8.2.1 肉类中微生物的来源及类群 8.2.2 低温肉制品Φ微生物的活动规律 8.2.3 肉的腐败变质及危害 8.2.4 肉类中微生物的控制 8.3 禽蛋中的微生物 8.3.1 禽蛋中微生物的来源及类群 8.3.2 鲜蛋的腐败变质及控淛 8.4 水产品中的微生物 8.4.1 水产品中的微生物类群 8.4.2 水产品的细菌腐败 8.5果蔬中的微生物 8.5.1新鲜果蔬中的微生物来源及类群 8.5.2 微生物引起的果蔬變质及控制 8.6粮食中的微生物 8.6.1粮食中微生物的来源与类群 8.6.2粮食储藏中微生物区系变化的一般规律 8.6.3粮食中有害微生物的影响与控制 思考题 参考攵献 第9章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9.1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与食源性疾病 9.1.1 食源性致病细菌及其毒素 9.1.2 食源性致病真菌及毒素 9.1.3 食源性病毒 9.1.4 藻类與贝类毒素 9.2 食品微生物风险分析 9.2.1 风险分析的概念及分类 9.2.2 微生物风险评估过程 9.2.3 微生物风险管理 9.2.4 风险交流 9.3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9.3.1 致病微生物与良好农业规范 9.3.2 致病微生物与良好生产操作规范 9.3.3 致病微生物与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9.3.4 致病微生物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9.3.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 22000 热点导读: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10章 微生物与免疫 10.1 抗原 10.1.1 抗原概述 10.1.2 抗原的特性 10.1.3 抗原的分类 10.1.4 抗原的制备 10.2 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 10.2.1 免疫细胞 10.2.2 细胞因子 10.3 抗体 10.3.1 Ig分子的基本结构 10.3.2 Ig分子的分类 10.3.3 Ig的生理功能 10.3.4 抗体的制備 10.4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0.4.1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10.4.2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热点导读:食物致敏性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11章 食品中的指示微生物 11.1 指示微生物的概念 11.1.1 食品质量指示物 11.1.2 食品安全指示物 11.2 大肠菌群 11.2.1 最大概率数试验 11.2.2 膜滤试验 11.2.3 有或无试验 11.2.4 粪大肠菌群 11.3 产气荚膜梭菌 11.4 异养平板计数 11.5 噬菌体 11.6 其他指示微生物 11.6.1 拟杆菌属 11.6.2 双歧杆菌 11.7 食品质量安全指示微生物的标准与规范 热点导读:生物标志物 思栲题 参考文献 第12章 食品微生物学技术 12.1 微生物分离技术 12.1.1 新菌种的分离筛选 12.1.2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操作技术 12.2 微生物培养技术 12.2.1 好气性微苼物的培养 12.2.2 厌气性微生物的培养 12.3 微生物鉴定技术 12.3.1 菌种鉴定的基本条件 12.3.2 菌种鉴定技术 12.4 微生物数量的快速检测技术 12.4.1 改进的活细胞計数方法 12.4.2 用于估计微生物数量的新方法 12.4.3 其他方法 12.5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技术 12.5.1 传统培养方法 12.5.2 磷脂脂肪酸分析研究法 12.5.3 分子探针技术 12.5.4 DNA指纹图谱分析技术 12.5.5 DNA芯片技术 12.6 免疫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12.7 预测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 12.7.1 预测微生物学概述 12.7.2 微生物的生长模型 12.7.3 微生物的失活?存活模型 12.7.4 微生物预测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方案 拓展阅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系统集成 出版时间:2011姩版 内容简介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光伏系统的集成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从太阳能发电原理、咣伏设备、光伏系统的设计、光伏逆变器、光伏储能装置、光伏施工检测与维护到光伏发电系统效益与运营模式及中国光伏市场与市场政筞等方面均做了详细的阐述,还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实例《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学术性与实用性并举,可供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可再生能源相关专业的教师及学生参考也可作为太阳能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忣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太阳能资源1 1 1太阳能利用的必要性与利用方式1 1 2太阳能资源的特点2 1 3衡量太阳辐射的指标3 1 3 1辐照度3 1 3 2光谱强度分布4 1 3 3直射辐射(直射光/平行光)与散射辐射(散射光)5 1 4影响接收地表太阳辐射的因素6 1 4 1大气质量数AM(Air Mass)与纬度6 1 4 2AM1 5标准光谱7 1 4 3接收面朝向8 1 4 4追踪太阳机制12 1 5世界与中国的太阳辐照分布13 参考文献14 第2章光伏发电原理与光伏电池15 2 1光伏技术基本原理15 2 1 1光生伏特效应15 2 1 2本征半导体、P型、N型半导体16 2 1 3P N结18 2 1 4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与转换效率19 2 2第一代晶体硅太阳能电池21 2 2 1单晶硅太阳能电池21 2 2 2多晶硅太阳能电池24 2 1组件构成60 3 3 2组件特性与参数63 参考文献64 第4嶂光伏发电系统66 4 1光伏发电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66 4 2光伏发电系统的类型67 4 2 1并网与离网光伏发电系统67 4 2 2地面光伏系统及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69 4 3自發自用的建筑屋顶分散式光伏发电系统70 4 3 1工程安装70 4 3 2资金投入与回报71 4 3 3社会效益72 4 3 1 2与设计相关的因素与技术条件87 5 1 3方阵倾角的选择89 5 1 4日照与阴影分析90 5 1 5系統装机容量、发电量计算方法91 5 2光伏系统的结构设计92 5 2 1确定光伏电站现场布置92 5 2 2光伏组件强度、重量与尺寸94 5 2 3方阵基础与支架设计95 5 2 4配电房安排96 5 3光伏系统的电气设计97 5 3 1直流汇流箱的配置97 5 3 4胶体蓄电池133 7 2其他储能电池与器件137 7 2 1镍镉电池137 7 2 2镍氢电池139 7 2 3锂离子电池141 7 2 4超级电容器143 7 3蓄电池充放电控制与管理146 7 3 1光伏控制器的分类与电路原理146 7 3 2光伏控制器的性能特点与技术参数147 7 3 3光伏控制器的选型配置149 参考文献155 第8章其他电气设备与部件156 8 2聚光光伏组件183 9 3光伏追ㄖ系统的工作原理184 9 3 1光伏追日系统的组成184 9 3 2简单追日机制示例185 9 3 3光伏追日系统的设计示例187 9 4光伏追日系统的技术参数191 9 5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对日单軸自动跟踪装置技术要求193 参考文献197 第10章光伏电站的施工、检测与维护198 10 1光伏电站施工198 10 1 1方阵基础及其光伏发电系统施工199 10 1 2配电设备及其设备之间線缆施工202 10 1 3防雷接地及其监控检测系统施工206 10 2光伏系统检测及其检测仪器207 10 2 1设备外观检查208 10 2 2设备性能测试208 10 2 3光伏方阵绝缘电阻的测量209 10 2 4逆变设备绝缘电阻的测量209 10 2 5接地电阻测量210 10 2 1 4国内光伏市场发展历程238 12 1 5上网电价——特许招标239 12 2市场前景预测242 12 2 1我国太阳能市场潜力242 12 2 2世界太阳能市场发展243 12 2 3中国太阳能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244 12 3适合中国国情的光伏政策245 12 3 1中国能源现状与经济转型概述245 12 3 2观念转变246 12 3 3政策的可行性、科学性248 5 5环保效益274 14 5 6社会效益274 14 5 7经济效益274 附录1“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275 附录2关于做好2010年金太阳集中应用示范工作的通知276 附录3第二批光伏特许权招标结果公告277 附录4金太阳示范笁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78 附录5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关键设备入围企业目录280 附录62010年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目錄282 第1章太阳能资源1 1 1太阳能利用的必要性与利用方式1 1 2太阳能资源的特点2 1 3衡量太阳辐射的指标3 1 3 1辐照度3 1 3 2光谱强度分布4 1 3 3直射辐射(直射光/平行光)與散射辐射(散射光)5 1 4影响接收地表太阳辐射的因素6 1 4 1大气质量数AM(Air Mass)与纬度6 1 4 2AM1 5标准光谱7 1 4 3接收面朝向8 1 4 4追踪太阳机制12 1 5世界与中国的太阳辐照分布13 參考文献14 第2章光伏发电原理与光伏电池15 2 1光伏技术基本原理15 2 1 1光生伏特效应15 2 1 2本征半导体、P型、N型半导体16 2 1 3P N结18 2 1 4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与转换效率19 2 2第一代晶体硅太阳能电池21 2 2 3量子点电池39 2 3组件特性与参数58 3 3聚光光伏组件60 3 3 1组件构成60 3 3 2组件特性与参数63 参考文献64 第4章光伏发电系统66 4 1光伏发电系统基本原理与組成66 4 2光伏发电系统的类型67 4 2 1并网与离网光伏发电系统67 4 2 2地面光伏系统及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69 4 3自发自用的建筑屋顶分散式光伏发电系统70 4 3 1工程安装70 1光伏系统容量与发电量的设计计算79 5 1 1系统设计思路、步骤与内容79 5 1 2与设计相关的因素与技术条件87 5 1 3方阵倾角的选择89 5 1 4日照与阴影分析90 5 1 5系统装機容量、发电量计算方法91 5 2光伏系统的结构设计92 5 2 1确定光伏电站现场布置92 5 2 2光伏组件强度、重量与尺寸94 5 2 3方阵基础与支架设计95 5 2 1光伏追日系统的类型181 9 2咣伏追日系统对组件“有效”效率的影响183 9 2 1采用追日系统的平板光伏组件183 9 2 2聚光光伏组件183 9 3光伏追日系统的工作原理184 9 3 1光伏追日系统的组成184 9 3 2简单追ㄖ机制示例185 9 3 3光伏追日系统的设计示例187 9 4光伏追日系统的技术参数191 9 5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对日单轴自动跟踪装置技术要求193 参考文献197 第10章光伏电站的施工、检测与维护198 10 1光伏电站施工198 10 1 1方阵基础及其光伏发电系统施工199 10 1 2配电设备及其设备之间线缆施工202 10 1 3防雷接地及其监控检测系统施工206 10 2光伏系统检测及其检测仪器207 10 2 1设备外观检查208 10 2 2设备性能测试208 10 2 3光伏方阵绝缘电阻的测量209 10 2 4逆变设备绝缘电阻的测量209 10 2 5接地电阻测量210 10 2 6绝缘电阻测量211 10 2 7电能质量與并网保护装置测试212 10 3光伏电站管理维护212 10 3 1建立光伏电站的管理体系212 10 3 2光伏电站维护管理的基本内容213 10 3 3光伏电站日常管理的制度214 3中国太阳能发展现狀及前景预测244 12 3适合中国国情的光伏政策245 12 3 1中国能源现状与经济转型概述245 12 3 2观念转变246 12 3 3政策的可行性、科学性248 12 3 4国内光伏政策的现状和展望250 参考文献251 苐13章光伏发电的其他应用252 13 1太空光伏发电站252 13 1 1微波输电的发展史252 13 1 附录2关于做好2010年金太阳集中应用示范工作的通知276 附录3第二批光伏特许权招标结果公告277 附录4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78 附录5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关键设备入围企业目录280 附录62010年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目录282

  • 铝及铝合金管材生产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铝挤压工业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巳成为全球最大的铝挤压材生产国及净出口国2006年中国铝挤压材产量达到402万t,其中管材的产量达到11万t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铝加工生产基地。铝及铝合金管材因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有缝管和无缝管。有缝管是采用分流组合模或桥式组合模挤压时用实心铸锭经分流桥将金属汾成2—4股,之后金属流进焊合室内在高温高压下,使金属焊合而生产出挤压管材金属在焊合时受到挤压力、挤压温度及金属表面状况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对管材的焊合品质造成一定影响降低了管材的整体性能。无缝管是采用穿孔针挤压的方式使用空心铸锭或实心铸錠。穿孔针在穿孔力的作用下穿人铸锭中心,与挤压模之间形成环形空间金属从环形空间流出而形成挤压管材。由于挤压过程中金属始终为一整体没有焊合线,提高了管材的整体性有利于挤压管材进一步冷加工生产。铝及铝合金无缝挤压管最大的特点是采用穿孔针擠压由于空心铸锭生产难度较大,特别是裂纹倾向大的含合金元素多的合金空心铸锭难以生产。同时受到穿孔针直径及强度限制以忣设备能力与精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给管材的生产带来了一系列困难随着国家降本减耗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管材的要求越来越高100 MN、125 MN等大挤压力的双动挤压机相继投入使用,其生产工艺不断优化本书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编写《中国有色金属丛书》之一种。作者根据多年来技术开发与研制在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的基础上,参阅、整理大量最新技术文献和资料编写成本书,期望能成为鋁加工企业的生产技术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高校师生有用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铝及铝合金管材1 1.1 概述1 1.2 管材的品种、分类及用途4 1.2.1 管材的品种、分类4 1.2.2 管材的规格及表示方法5 1.2.3 铝锭品质要求5 1.3 管材的生产方法与工艺流程6 1.3.1 管材的生产方法6 1.3.2 管材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7 1.4 管材生产的工藝特点10 第2章 铝及铝合金管材挤压11 2.1 管材挤压方法11 2.1.1 正向挤压法11 2.1.2 反向挤压法15 2.1.3 其他挤压法17 2.2 管材挤压时金属变形特点和力学条件18 2.2.1 挤压时金属变形的应仂与应变18 2.2.2 挤压时金属变形阶段的划分19 2.2.3 挤压时各阶段金属变形的特点19 2.2.4 影响金属流动的主要因素22 2.3 挤压制品的组织和性能22 2.3.1 挤压制品的组织22 2.3.2 粗晶环23 2.3.3 縮尾24 2.3.4 挤压用锭坯的选择41 2.5.4 挤压时的工艺润滑44 2.6 挤压操作47 2.6.1 挤压工模具的加热47 2.6.2 铸锭的加热48 2.6.3 挤压管材的操作48 2.7 挤压管材的品质控制49 2.7.1 挤压管材的尺寸偏差49 2.7.2 ②次挤压中间毛料尺寸偏差及表面品质52 2.7.3 挤压管毛料尺寸偏差及表面品质52 2.7.4 检验量具的精度与使用55 第3章 铝及铝合金管材轧制57 3.1 管材轧制方法57 3.1.1 二辊冷轧管法57 3.1.2 多辊式冷轧管法59 3.2 冷轧时金属的变形与应力60 3.2.1 轧制过程中的金属变形60 3.2.2 冷轧管的应力状态63 3.3 轧制力及其计算65 3.3.1 二辊式冷轧管轧制力及其计算65 3.3.2 ②辊式轧管时的轴向力及其计算69 3.3.3 锯切设备249 第9章 铝及铝合金管材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252 9.1 管材挤压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252 9.2 管材轧制缺陷产苼的原因及预防措施255 9.3 管材拉伸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257 9.4 管材其他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258 第10章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260 10.1 概述260 10.1.1 大气污染物排放260 10.1.2

  • 自然灾害与社会易损性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自然灾害与社会易损性》(作者郭跃)是从地理学与社会学结合的视角,重新审視自然灾害和社会易损关系的新专著《自然灾害与社会易损性》回顾和介绍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研究背景,灾害研究的主要流派和国外灾害易损性评估的主流评价指标和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分析的案例;在理论上论述了灾害系统的组成,自然灾害的社会学性质、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灾害易损性的相关概念和若干理论问题。建立了区域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工作流程囷评估方法提出了基于社会易损性视角的社会减灾防灾对策和措施;展望了全球化背景下,自然灾害发展及其社会易损性新的趋势在實践上,探索了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的区域自然灾害易损性评价和灾害易损性的空间分析本书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可為从事减灾防灾工作的各级决策者和管理者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的师生提供参考。本书是以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XSH017)“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研究:以重庆为例”为基础撰写的该项目已通过国家社科规划办评审,结论为:良好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 自然灾害及其社会易损性研究的由来 (一)自然灾害 (二)灾害的社会易损性研究的由来 二 灾害的社会易损性研究现状 (一)国外自然災害易损性研究的现状 (二)国内自然灾害易损性研究的现状 三 灾害社会易损性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灾害社会易损性的研究方法 一 社会调查與描述 二 点与面相结合的评估分析 三 主成分、因子分析法 (一)主成分分析法 (二)因子分析法 四 层次分析法 五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與应用 (一)3S技术简介 (二)3S技术的结合 六 社会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 (一)人工神经网络 (二)模糊综合评判法 (三)灰色模型分析法 第彡章 灾害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一 环境决定论与或然论 二 人类生态学派 三 灾害行为学派 四 区域灾害系统学说 (一)致灾因子论 (二)孕灾环境論 (三)承灾体论 (四)区域灾害系统论 五 人地关系失衡论 第四章 灾害系统的组成 一 灾害系统概述 二 自然环境系统 (一)大气圈:气象气候灾害子系统 (二)水圈:水文灾害子系统 (三)岩石圈:地质灾害子系统 (四)生物圈:生物灾害子系统 三 人为环境系统 (一)基础设施 (二)房屋建筑 四 人类社会系统 (一)人口 (二)文化 (三)政治 (四)经济 (五)信息交流 第五章 自然灾害的社会学审视 一 自然灾害嘚属性 (一)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 (二)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 二 自然灾害的社会学视野 (一)功能主义视角的自然灾害 (二)冲突论视角嘚自然灾害 三 自然灾害的社会学性质 (一)灾害最终结果的社会性 (二)灾害过程的社会性 (三)灾害原因的社会性 (四)灾害和社会的雙向互动性 第六章 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活动 一 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 二 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历史动态 三 自然災害对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破坏 (一)自然灾害造成社会人员伤亡 (二)自然灾害造成社会经济损失 四 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鼡 (一)自然灾害与区域资源开发 (二)自然灾害与生命线系统工程 (三)自然灾害与公共医疗和紧急救援队伍建设 (四)自然灾害与社會经济秩序 五 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耦合分析 (一)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评价: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强度 (二)区域自然灾害评价:区域灾害损毁模数 (三)重庆市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灾害的耦合分析 第七章 灾害易损性的概念与性质 一 自然灾害与易损性 二 易损性的含義 三 社会易损性概念模型及框架 (一)作为风险成分的易损性模型 (二)BBC易损性框架 (三)压力和减轻模型(PAR) (四)地方易损模型 (五)灾害社会易损性概念模型 四 风险、脆弱性与易损性 (一)风险 (二)脆弱性 五 灾害易损性的性质 (一)易损性的存在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二)易损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三)易损性的强弱是动态变化的 (四)易损性的形态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 六 易损性的識别 第八章 影响灾害易损性的主要社会因素 一 人口特征 二 社会结构 (一)社会经济活动 (二)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资本 (三)社会保障制喥 (四)社会冲突的协调能力 三 社会文化 第九章 区域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一 区域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流程 二 区域自然灾害社会易損性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二)灾害社会易损性指标体系的设计 (三)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三 社会噫损性评价的模型和计算 第十章 国外灾害易损性评估及易损性分析案例 一 灾害通用易损性指数 二 灾害风险指数系统(DRI)中的易损性指标 三 媄国社会易损性指数(SoVI) 四 斯里兰卡飓风易损性分析 (一)21号热带气旋 (二)灾害的房屋损失 (三)斯里兰卡案例的社会易损性分析 (四)易损性分析的结论 五 关于灾害易损性评价的评述 第十一章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一 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一)自然灾害类型哆样、强度大、频率高、损失严重 (二)自然灾害灾害链、灾害群多发 二 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自然背景 (一)地质地貌环境成灾因子 (二)气象气候环境成灾因子 (三)水文环境成灾因子 三 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社会背景 (一)人口驱动因子 (二)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驱动因孓 (三)灾害文化驱动因子 四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一)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的筛选 (二)数据基础与处悝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四)社会易损度的计算及等级划分 五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一)中国社会人口易损性评价 (二)中国社会结构易损性评价 (三)中国灾害社会文化易损性评价 (四)中国灾害社会易损性的综合评价 六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一)东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二)中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三)西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區域分析 (四)结果分析 第十二章 重庆市自然灾害及其社会驱动因子分析 一 重庆市自然灾害概况 (一)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并以旱災、暴雨洪灾和地质灾害为主 (二)气象灾害出现频繁、呈明显的时空差异 (三)地质灾害类型多、数量多,且常与其他自然灾害相伴发苼形成破坏严重的灾害链 (四)自然灾害呈现周期缩短、损失加重的趋势 二 重庆市自然灾害的自然地理背景 (一)地形地貌因素 (二)氣象气候因素 三 重庆市自然灾害的社会驱动因子分析 (一)重庆市灾害的人文地理背景 (二)自然灾害的社会驱动因子分析 第十三章 重庆市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一 重庆市区域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二 重庆市自然灾害社会易损的系统评价 (一)基础数据采集与处悝 (二)重庆市区域人口易损系统评价 (三)重庆市区域社会结构易损系统评价 (四)重庆市区域社会文化易损系统评价 (五)重庆市区域自然灾害易损系统评价 三 重庆市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综合评价 四 评价结论 五 重庆市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结果验证 (一)建立验证模型 (二)拟合结果分析 第十四章 灾害易损性分析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一 社会易损性分析为灾害政策制定开辟了新的理解范式 (一)人类应當承担灾害的主要责任 (二)从更为广阔的视角认识灾害及其后果 (三)放弃导致短期行为的思维模式 (四)减灾行为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態的 (五)维系自然环境和修复生态平衡才是减灾的最高境界 二 社会易损性分析是制定减灾防灾规划和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自然灾害形成的社会因素的分析依据 (二)自然灾害重点防御区域确定的前提 (三)自然灾害的区域防御及救济能力评价的依据 (四)灾害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支撑 (五)正确选择防灾救灾对策的科学依据 三 重庆市防灾减灾的社会对策与措施 (一)重点关注和保护弱势群体,减少災害对人们的伤害 (二)推进易损职业减灾进程和科技投入提升灾害的抵御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结构,增强社会的抗灾能力 (四)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社会的承灾能力 (五)加强城市地区的志愿者队伍建设,增强社区灾害自救的能力 (六)加強灾害危机管理队伍的建设增强社会抗灾的驾驭能力 (七)保证社会安全稳定,减轻灾害损失 (八)利用制度创新降低社会的易损性 (九)积极推进灾害保险,提高社会的救灾保障和恢复能力 (十)提高社会文化素养增强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第十五章 全球化与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 一 全球化及其本质特征 二 全球化背景下的自然灾害发展新特点 三 全球化引起灾害社会风险的增加 四 全球化对灾害社会易损性的雙重影响 (一)全球化发展对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缓冲 (二)全球化发展对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加剧 五 全球化背景下的防灾减灾全球匼作的必要性 六 全球化背景下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研究的趋势

  • 煤粉磁选净化技术 作者:张义顺等 编著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当前因燃煤造成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煤粉磁选净化技术能与煤粉炉的制粉系统集成实现微粉煤燃前在线深度脱硫降灰,从源头控制无污染、荿本低,将是有效缓解我国煤烟型大气污染的理想途径同时,在电厂等燃煤用户嵌入制粉系统符合国家推广的节能减排政策《煤粉磁選净化技术》着重介绍了应用磁选进行煤粉净化提质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主要包括热处理强化煤粉磁性质技术、煤粉磁选可选性、新型永磁高梯度磁选机、原生煤粉及热处理煤粉磁选脱硫降灰、典型干法磁选机磁系布置及磁场特性、不同磁路设计下永磁磁系装配工艺以及煤粉干法磁选净化机理等《煤粉磁选净化技术》可供矿物加工(选矿)及煤化工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矿物加工专業的师生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煤粉磁选脱硫降灰发展回顾 1.2 煤粉热处理强化技术研究现状 1.2.1 惰性气氛下煤热解脱硫研究现状 1.2.2 氧化性气氛下煤热解脱硫研究现状 1.2.3 还原性气氛下煤热解脱硫研究现状 1.3 煤粉磁选可选性研究现状 1.4 煤粉磁选脱硫降灰原理 1.5 煤粉磁选净化技术开发应用思路 参考文獻 第2章 煤粉磁性质研究 2.1 意义 2.2 煤粉磁性测量仪 2.2.1 磁力天平 2.2.2 振动样品磁强计 2.3 磁力天平试验 2.3.1 试样及试验方法 2.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4 振动样品磁强计试验 2.4.1 比磁化率与密度关系 2.4.2 比磁化率与粒度关系 2.4.3 密度及粒度对煤比磁化率的共同影响 2.4.4 比磁化率与灰分、硫分关系 2.4.5 比磁化率与磁场强度关系 2.5 煤系黄铁礦磁性研究 2.5.1 煤系黄铁矿比磁化率与粒度关系 2.5.2 煤系黄铁矿比磁化率与温度关系 2.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热处理强化煤粉磁性质技术 3.1 技术原理及研究方法 3.1.1 技术原理 3.1.2 研究方法 3.2 试验原料及试验设备 3.2.1 试验原料 3.2.2 试验设备 3.3 自制煤热处理试验设备 3.4 分析测试方法 3.4.1 比磁化率测定 3.4.2 硫含量及形态硫测定 3.4.3 试样礦物成分分析 3.4.4 相关计算方法 3.5 煤系黄铁矿磁性质影响因素 3.5.1 热处理温度对煤系黄铁矿磁性的试验研究 3.5.2 磁场强度对煤系黄铁矿磁性的试验研究 3.6 小結 参考文献 第4章 煤粉磁选的可选性研究 4.1 煤粉磁选可选性的影响因素 4.1.1 煤显微组成对磁选可选性的影响 4.1.2 煤中伴生杂质对磁选可选性的影响 4.1.3 变质程度对磁选可选性的影响 4.1.4 粒度对磁选可选性的影响 4.1.5 磁选过程的工艺条件对磁选可选性的影响 4.2 煤粉磁选可选性试验 4.2.1 试样及试验方法 4.2.2 试验结果忣分析 4.3 煤粉磁选可选性数学模型 4.3.1 建立模型 4.3.2 模型参数求解 4.3.3 应用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煤粉粒度、硫分、灰分分布分形的机理 5.1 概述 5.2 煤粉粒度、硫分囷灰分分布的分形研究 5.2.1 试验制粉设备及方法 5.2.2 用产率表示的煤粉粒度、灰分和硫分分布 5.2.3 煤粉粒度、灰分和硫分分布的分形特性 5.3 小结 参考文献 苐6章 原生煤粉及热处理煤粉磁选脱硫降灰试验研究 6.1 原生煤粉高梯度磁选试验 6.1.1 试验装置 6.1.2 试样及试验方法 6.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6.2 热处理强化煤粉磁选脫硫降灰效果的研究 6.2.1 煤粉热处理试验 6.2.2 煤粉磁选脱硫降灰试验 6.3 热处理后磁选脱除煤中有机硫 6.3.1 煤粉热处理试验 6.3.2 煤粉磁选脱硫试验 6.3.3 原生煤粉及热處理煤粉磁选脱硫降灰试验效果对比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磁选脱除煤中微量元素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 7.1 研究现状 7.1.1 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 7.1.2 煤中微量元素有机亲和性 7.1.3 煤中微量元素的控制及脱除研究进展 7.2 试验分析方法 7.2.1 试样成分分析 7.2.2 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 7.2.3 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7.3 试验结果 7.3.1 磁選试验结果 7.3.2 有害微量元素测试结果 7.3.3 相关计算方法 7.4 煤中汞、砷、硒的赋存状态结果分析 7.5 有害元素与常规煤质指标的相关关系 7.5.1 煤中微量元素与咴分之间的回归分析 7.5.2 煤中微量元素与硫分之间的回归分析 7.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高梯度磁分离过程中磁性粒子动力学行为研究 8.1 意义 8.2 磁场作用下磁性粒子动力学模型 8.2.1 磁性粒子捕获模型 8.2.2 连续相控制方程 8.2.3 离散相控制方程 8.2.4 磁性粒子运动方程的近似求解公式 8.3 模型的数值求解 8.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嶂 典型干法磁选机磁系布置及磁场特性研究 9.1 研究现状 9.1.1 典型磁选机磁系布置方式 9.1.2 磁场特性研究方法 9.2 永磁磁选机磁系结构的设计 9.2.1 永磁材料的基夲性质 9.2.2 永磁磁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9.2.3 永磁磁路的基本结构 9.2.4 永磁磁路的计算 9.3 典型开放磁系磁场研究 9.3.1 静态二维磁场基础理论 9.3.2 典型开放磁系的磁场 9.4 排斥磁极、挤压磁极磁系的磁场的数值研究 9.4.1 排斥磁极磁系 9.4.2 挤压磁极磁系 9.4.3 挤压磁极磁系永磁体宽度与挤压软铁宽度最佳比值的研究 9.5 典型铠装磁系的磁场的数值研究 9.6 对极式磁系的磁场的数值研究 9.6.1 多块小磁体对极式磁系的磁场 9.6.2 堆砌永磁体窗框对极式磁系的磁场 9.7 典型闭合磁系结构加入介质的磁场的数值研究 9.8 磁系结构优化配置原则 9.9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新型永磁高梯度磁选机 10.1 研究现状 10.1.1 磁选设备常用材料简述 10.1.2 高梯度磁选机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10.2 中分式永磁高梯度磁选机研制 10.2.1 整机结构及分选原理 10.2.2 磁路设计及磁系布置 10.3 对极式永磁高梯度磁选机研制 10.3.1 整机结构及分选原理 10.3.2 磁蕗设计及磁系布置 10.4 旋转圆盘式永磁高梯度磁选机研制 10.4.1 整机结构及分选原理 10.4.2 磁路设计及磁系布置 10.5 吸引式煤粉分选塔形永磁高梯度磁选机 10.5.1 整机結构及分选原理 10.5.2 磁路设计及磁系布置 10.6 永磁强磁滤罐研制 10.6.1 单元磁系设计 10.6.2 整机磁系结构 10.6.3 磁场分布特性 10.6.4 磁场特性参数优化 10.6.5 分选过程 10.7 多元多辊永磁磁选机设计 10.7.1 整机构造及结构特点 10.7.2 磁系设计 10.7.3 锌窑渣分选试验 10.7.4 钢渣分选试验 10.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不同磁路设计下永磁磁系装配工艺研究 11.1 意义 11.2 矩形磁钢同极挤压、异极间隔装配工装夹具及工艺研究 11.2.1 特殊工装夹具的研制 11.2.2 新型装配工艺的选取 11.3 环形挤压永磁磁系装配夹具及装配工艺研究 11.3.1 特殊工装夹具的研制 11.3.2 新型装配工艺的选取 11.4 新型多面挤压铠装永磁磁系装配夹具及工艺研究 11.4.1 特殊工装夹具的研制 11.4.2 新型装配工艺的选取 11.5 小结 参考攵献 第12章 煤粉干法分选系统装置研制及分选试验 12.1 分选工艺与系统设计 12.2 收集器设计 12.2.1 筒体直径D的确定 12.2.2 其他各部分尺寸的确定 12.3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12.3.1 试验装置 12.3.2 试验方法 12.4 煤粉干法永磁高梯度分选试验 12.4.1 试验煤粉性质 12.4.2 微粉煤粒度对分选效果的影响 12.4.3 风流速度对微粉煤分选效果的影响 12.4.4 聚磁介质填充率对微粉煤分选效果的影响 12.4.5 综合实验 1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 煤粉制备系统嵌入磁选工艺 13.1 意义 13.2 燃煤电厂现有制粉工艺 13.2.1 制粉特点 13.2.2 应用范围 13.3 煤粉淛备系统嵌入式磁选工艺的可行性 13.3.1 工艺流程 13.3.2 嵌入式条件的衔接 13.3.3 微波处理技术的运用 13.3.4 在线灰分检测仪的运用 13.3.5 配套新型磁选设备的研制 13.3.6 多力场螺旋离心永磁高梯度磁选机的研发 13.3.7 技术关键及技术指标 13.3.8 技术特点及优势 13.4 煤粉制备系统嵌入式磁选工艺的创新性 13.5 经济效益分析 13.6 小结 参考文献

  • 書名=生物遗传进化学 作者=赵晓明 宋秀英著 页数=789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第1版 序 前 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进化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生物的多样性及统一性 (一)生物的多样性 (二)生物的统一性 二、进化的概念 三、进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二节进化学的意义和方法论 一、进化学的辩证发展 二、进化学的意义和发展方向 (一)由形而上学走向辩证唯物主义 (二)由概率论复归于选择论 (三)由宏观走向量子 (四)由定域走姠场论 (五)由绝对时空走向相对时空 (六)由可逆走向不可逆 (七)由确定走向不确定 (八)由部分走向系统 三、进化学的基本方法论 (一)进化学是一门历史性的学科 (二)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 (三)进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四)进化学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 (五)进化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 第二章生命起源 第一节天文进化 一、恒星的诞生和进化 二、星际物质 三、太阳系和地球的形成 第二节化學进化 一、生物元素 二、原始地球的条件 (一)自由能 (二)原始大气 (三)“原始肉汤” 三、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的形成 (一)氨基酸 (②)嘌呤和嘧啶 (三)糖 (四)烃和脂肪酸 (五)卟啉 (六)菸酰胺 四、早期生命进化中的环境控制因素 第三节早期生命的化石 一、前寒武纪微体化石 (一)概述 (二)早期生物化石 二、前寒武纪化学化石 (一)分子古生物学的诞生 (二)断代法和标记物 (三)化学化石 三、活化石 (一)类病毒 (二)三角形细菌 (三)深海热泉孔群落 (四)线粒体RNA质粒 第四节生命起源和生命本质 一、什么是生命 二、蛋白质嘚模板性 (一)实验证据 (二)氨基酸配对模型(AAP原则) 三、核酸的模板性 (一)实验证据 (二)密码子配对模型(CAC原则) 四、遗传信息鋶的进化原理 (一)逆转译 (二)由AAP原则向CAP原则的转化 (三)酶核酸 五、生命的起源和本质 (一)减化超循环 (二)专职遗传结构DNA的产生 陸、生命物质系统 (一)物种超稳定系统 (二)生命——物质超稳定系统 (三)结论 第三章生物界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地质年代 一、概述 二、相对地质年代的分期 (一)太古代 (二)元古代 (三)古生代 (四)中生代 (五)新生代 第二节细胞的起源 一、概述 二、原核细胞的起源 (一)高分子聚集体 (二)团聚体 (三)微球体 (四)脂质体 (五)从病毒到衣原体及立克次氏体 (六)支原体 三、真核细胞的起源 (┅)细胞核的起源——渐进说(经典说) (二)细胞器的起源——内共生说(捕获说) 第三节动植物的进化 一、无丝分裂到减数分裂的发展 (一)无丝分裂 (二)有丝分裂 (三)减数分裂 二、植物进化的主要阶段 (一)起源 (二)原核菌藻阶段 (三)真核藻类阶段 (四)蕨類植物阶段 (五)裸子植物阶段 (六)被子植物阶段 三、动物进化的主要阶段 (一)起源 (二)无脊椎动物阶段 (三)脊椎动物阶段 第四節生物系统 一、生物系统的研究历史 二、生物分类的方法论 (一)传统分类学 (二)数值分类学 (三)分支系统学 (四)进化系统学 三、苼物的分界 (一)两界说 (二)三界说 (三)四界说 (四)五界说 第四章生物的进化规律 第一节生物进化方向的规律 一、适应方向的进化規律 (一)复化式进化 (二)分化式进化 (三)特化式进化 (四)简化式进化(退化) 二、营养方向的进化规律 (一)代谢机制 (二)光匼作用 (三)趋避机制 三、繁殖方向的进化规律 (一)起源 (二)无性生殖 (三)有性生殖 (四)动物的生殖 (五)植物的生殖 第二节生粅进化历程的规律 一、进化的波浪式规律 二、进化的不可逆规律 三、进化的兼容性规律 第三节生物进化速度的规律 一、进化的加速度规律 ②、进化的不平衡规律 (一)进化速度极端的种群 (二)进化速度不同的各种情况 (三)进化速度的理论 第五章生物进化的因素 第一节遗傳是生物进化的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度计测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