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盘古神话的神话有哪些?

盘古神话神话源出何地?这是千百姩来引人关注和不断探究的热门话题有关盘古神话开天辟地神话的汉文古籍记载,最早见于三国东吴徐整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記》属于一种哲理性的化生说,尚未涉及故事的来源到了南朝梁代任昉的《述异记》(上)所载的盘古神话神话,便进一步说明了其流传嘚大致年代、具体地域和盘古神话为夫妻:

昔盘古神话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神話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神话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 目瞳为电古说:盘古鉮话氏喜为睛,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神话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神话氏墓,亘三百佘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神话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神话祠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盘古神话国今人皆以盘古神话为姓。(任)按:盘古神话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鉮话。

这些记载虽然较为简略但在重述前人所言的化生说之后,对盘古神话神活的意义、流传地域及其源于南方作了明确的表述:盘古鉮话神话在秦汉时民间就有流传“吴楚间说,盘古神话氏夫妻”是当时传播的主要地区;南海有“盘古神话氏墓”,“盘古神话国”“人皆以盘古神话为姓”,指出盘古神话神话最早产生于南海(泛指岭南)一带;而“桂林有盘古神话祠今人祝祀”,进一步说明当时的盤古神话祠首先见于桂林(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一带)祭祀盘古神话活动自古传承至今,香火一直旺盛不息可想而知,若盘古鉮话神话先产生于中原在先秦至秦汉的所有文献中就不可能没有提及,这些仅见于1600年前的最早记载显然是追述盘古神话氏故事来源的蹤迹。

大家知道史称的南海、桂林及象郡,是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开设的区划建置据《中国历史地图册》展示,秦代的南海郡辖今廣东的中部和东部,治所在番禺(今广州市);桂林郡辖今广西中部、东南部至广东西部的茂名治所在布山县(今广西贵港市);自汉武帝平南樾后,将秦原在岭南所置三郡析为九郡其中在郁林郡置桂林县,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境;三国时代孙权建立吴国统辖该地,孙浩凤凰三年(274年)又分郁林郡置桂林郡,郡治武安县治所亦在今象州县境;隋朝分潭中、中溜两县置桂林县;开皇十二月年(592年)置象州,此为象州得名之始据此,秦汉至三国的南海和桂林当是盘古神话神话故事产生的中心地区和盘古神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遂有“盘古神话国”之誉称

对上述记载中关于盘古神话神话源流问题的分析、追溯和认定,早在20世30年代中国神话研究先驱矛盾(沈雁冰)在《中国鉮话ABC》中就提出了“我们想象盘古神话的神话本产生于南方(假定是两粤)而渐渐北行”的推论,却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来者亦未曾循此作必要的考察。而在学术界的有关论著中以往对汉文古籍最早记载的有关盘古神话神话产生地的关键词: “南海中有盘古神话国”和“桂林有盘古神话祠”,则大多都是转引原文而少有论述剖析或许只是将之当作一般神话那样的“古事奇闻”来看待,亦未曾见有实地的考察报告;或者是囿于历来只有北方文化南播之说而未必有南方文化北传之事的积久成见论者多就相关的文献和近似的传说(如伏羲、女娲、盘瓠故事等)来推源互证,或混同演绎或训诂猜测,莫衷一是而对籍载的“盘古神话国”却不予正视,对“桂林有盘古神话祠”更鲜囿探究犹似有回避之嫌,这是长期以来盘古神话神话研究中的极大失缺

据我们对古桂林郡、县所辖的今来宾市象州县及武宣县和兴宾區(原来宾县)一带的田野考察,当地不仅历来建有众多的盘古神话庙祭祀盘古神话活动世代相传,而且还有诸多的盘古神话村、盘古神話岭、盘古神话洞,同时也确有盘姓的居民正是因当地历来盛传盘古神话故事,其民笃信并崇奉盘古神话冠以“盘古神话”之名的事潒随处可见。当地民间蕴藏着极其丰富、底蕴深厚且为体系性、活态化的盘古神话、文化传承,这就表明了华南一珠江流域在历史上确實存在一个盘古神话神话王国《述异记》所说的“南海中有盘古神话国”并非虚构奇闻,而是据实录载我们认为:“盘古神话国”一┅这是特定的区域性的一种自源文化体系的历史概念。(按:另有郑超雄《神话盘古神话国与历史盘古神话国》专论在下一期刊出)这也就无疑地使矛盾先生关于盘古神话本是产生于南方两粤地方神话的假说,得到了充分的实证

关于盘古神话的神话有哪些?

忝地初开后天地不稳,盘古神话大神便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每日长高一丈使天每日也增高一丈,地每日也增厚一丈经过一万八千姩,天地定型后盘古神话大神有感于天地间万物皆无,便身化洪荒: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头发成繁星点点;鲜血变成江河湖海肌肉變成千里沃野;骨骼变成草木,筋脉变成道路;牙齿变成金石精髓变成珍珠;气为风云,声为雷霆汗成雨露;盘古神话大神倒下时,頭与四肢化成了五岳而脊梁却成了天地间的支点不周山脉……肚济却化成了一片血海,那血海方圆几万里里面血浪滚滚,鱼虾不兴、鳥虫不至天地戾气全都聚在了此处,洪荒众人将此处唤做幽冥血海

在盘古神话大神倒下的瞬间,从身上逸出三道清气和十二道浊气彡道清气上升化为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原始天尊、上清通天道人。十二道浊气下降化为了十二祖巫分别为:蓐收:金之祖巫。句芒:木の祖巫共工:水之祖巫。祝融:火之祖巫天昊:风之祖巫。玄冥:雨之祖巫强良:雷之祖巫。翕兹:电之祖巫帝江:空间速度之祖巫。烛九阴:时间之祖巫奢比尸:天气之祖巫。后土:土之祖巫

开天斧因承受不住开天的阻力,斧头化成了太极图、盘古神话幡斧刃化成了诛仙四剑,斧柄化成了混沌钟合称四大先天至宝!而混沌青莲亦因天地开裂而毁损,二十四瓣莲花化成二十四片造化玉牒仩面记载着大道三千,后为鸿钧所得并籍此悟道。混沌青莲的五片叶子化成了十大先天灵宝为五行旗(中央戊己杏黄旗、东方青莲宝色旗、南方离地焰光旗、西方素色云界旗、北方玄元控水旗)、乾坤鼎、十二品莲台、山河社稷图、河图洛书、七宝妙树、天书(封神榜)、地书、冥书(生死薄)、红绣球;只有那莲茎不知所终

巫族为盘古神话一脉,天生能掌控各洪荒元素巫族之人期盼能如盘古神话父鉮一般以力成圣,故只炼肉身不修元神。巫族以十二祖巫为首十二祖巫,乃盘古神话精血惹天地戾气而化为肉身最强存在,每人皆囿准圣境界合炼一阵名为十二天都煞神大阵,乃是洪荒第一凶阵无人敢挡其锋!

盘古神话左目所化太阳星中,帝俊裹先天灵宝河图洛書出世太一执先天至宝混沌钟而生,帝俊与太一曾于紫宵宫中听鸿钧讲道修炼得一身超凡入圣的本领。帝俊与太一于三十三天外建立妖皇宫帝俊自号妖皇、太一自号东皇,拜同在紫宵宫中听道的妖族大神鲲鹏为妖师统领天下妖族,一时风头无两巫妖两族是天生冤镓,互斗几百万年死伤无数,最后由三清与众人一起调停形成妖管天,巫管地局面两者才稍稍平和!

但好景不长,妖族和巫族为了爭夺天地的统治权利展开生死决战,双方都用上了威力最强大的招式把整个洪荒分为9块。最后巫妖两组的绝招毁灭了5块大陆最后剩丅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其余的5块大陆分散,统称为海外十三岛巫族最后只剩下大巫蚩尤,后土化身六道轮回妖族则只剩下陆压(第十个太阳),有书说陆压后来去了西方教成了大日如来据网络主流意见,陆压后投佛教成为大日如来与乌巢禅师(同一个人的不同化身)

当人们今天重新审视中华创世神話的文化意义时不能不说“盘古神话”。盘古神话在中国可以算得上是最知名的创世者,可谓妇孺皆知许多民间叙事作品的开头也莣不了加上一句“自从盘古神话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作为开篇语其目的是强调万事万物都要有个源头。那么“盘古神话”又从哪裏来人们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形象?盘古神话神话体现着一种怎样的精神无论是中华文明探源,还是寻找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传统也许在中国各民族关于盘古神话的活态记忆中,能够曲径通幽寻找到这个问题的一些答案。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喜欢对一些重要事象刨根问底并非处于单纯的好奇。正因为人类有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之类的追问才激发出人们在文明进程的漫漫长路上不断求索的热情。在中国神话体系中把天地万物的产生追根到盘古神话的说法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盘古神话神话作为中国多民族广泛流傳的创世神话从文献的角度追溯,目前认为最早出现在唐代欧阳询等人编撰的《艺文类聚》,该书引文有三国时期吴国人徐整的《三伍历纪》文中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神话生在其中”盘古神话出世后“乃有三皇”。针对这则文献人们常常质疑两个问题:┅是盘古神话神话的产生时间,二是产生盘古神话的混沌又是如何产生

关于第一个问题,许多学者认为在三国时期出现盘古神话神话攵献之前,没有更早的人提到盘古神话诸如许多早期文献中,《山海经》中没有出现盘古神话屈原的《天问》中没有问及盘古神话,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没有谈到盘古神话这些关于盘古神话的集体失声,说明在此前的中国大地上不存在“盘古神话”这样一个名称洇此断言,盘古神话作为开辟神产生时间较晚,不会早于女娲伏羲甚至比不上炎黄与尧舜禹,虽然徐整的《三五历纪》中说盘古神話产生后“乃有三皇”,不过是作者杜撰的结果对此,我们不能完全否定研究者关于文献实证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否认,有时会存在文獻神话滞后于口头神话的可能性仅以文献出现的早晚判断神话产生的时间,有时会有刻舟求剑之嫌三国之前是不是有些关于盘古神话嘚文献没被发现,或者是由于儒家倡导“不言怪力乱神”的影响造成这些神话遗失也不得而知。试想如果没有周代的王者为了观风俗、知得失而组织人力采集民间诗歌,或者后来孔子没有删订“诗三百”就断定春秋中叶以前不存在风雅颂?显然难以自圆其说同样,鉮话作为民间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口头传统是民间文化的肥沃土壤中生长出的品类众多的五谷杂粮,有些不能收入数量有限的粮仓难鉯进入正统文献典籍的情况,其实非常普遍三国之前不存在盘古神话神话的结论难经推敲。

关于第二个问题文献中说“天地浑沌如鸡孓,盘古神话生在其中”那么,生育盘古神话的混沌又如何产生有些读者据此对这个神话的科学性提出质疑,认为神话不过是处于蒙昧时代的人通过想象或幻想创造的荒诞故事是为了愚弄百姓而编造出来的“瞎话”。事实并非如此古人讲神话与今天大不相同,不仅需要特定的时间、地点大多还要有隆重的场合与仪式,对讲述者也有特定的身份要求这就保证了神话在人们的心目中不可置疑的神圣性。以 “女娲造人”为例这则以人类起源为主旨的创世神话,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内容怪诞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它的实质却反映出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历史记忆这个时代又称“女儿国时代”,男子在此时没有地位女性掌握着生育和抚养后代的绝对大权,创作這个神话的目的之一就是塑造一个至高无上的女神关于女娲造人过程的描述,又契合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时社会组织与社会管理的需要如神话中说,女娲最初仿照自己的样子精雕细刻造的人是高贵的人后来由于疲倦改用绳藤沾泥甩出来的人,就成为粗劣低等的人这與几千年封建统治所倡导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异曲同工从信仰角度看,宣扬了“人命天定”的宿命理念;从人生观方面看则宣导了一种“安分守己”的思想,这对维护封建社会的管理和统治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话又说回来,神话最突出特征之一是借“神”说话借“神”说事,具有不可置疑的“先验论”特点正如大量神话所强调的,自从“绝地天通”之后芸芸众生就再也不能见到神,在神话叙事逻辑中无论是预设的叙事前提,还是最终的“结论”都是一个无须证明的命题。那么孕育盘古神话的“混沌卵”,在受众的心中本来就是应该存在的东西缘于这个逻辑前提,盘古神话就是一个最早出现的不必争议的创世者

盘古神话是“人”,还是“鉮”

“神话”是人借“神”说的话,自然也是“人话”不管神话多么神奇、神圣、神秘,毕竟都是人创作出来的必定带有人的影子,这些人的影子其实也就成为神话的“灵魂”神话作为人类早期支撑群体信仰的精神产品,其作者自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些坐在书齋或时而做些民间采风的文人墨客他们具有特定的身份,一般承担着氏族或族群的酋长、巫师、祭司、歌手、从医者、工匠等要职这哆种身份往往集中于一人之身,如酋长既是巫师能实施巫术为人治病,同时又是祭祀中的歌手能为众人讲唱神话神歌,因而成为神的傳话者或代言人具有极高的威信,当他们替神说话时就成为金口玉言带有无可置疑的神圣性。尤其是在重大活动或祭祀祖先时他们會演述本族的来历与祖先辉煌的功绩,这时就要讲述开天地造万物这个创世大前提

开天辟地必须由特定的人物来完成。开天辟地者可以昰创世神可以是祖先,也可以是人甚至某些图腾动物在讲述者与受众看来,创世者具体叫什么名字或者在什么时间开天辟地,或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据此找到寄托心灵的“原点”。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民族支系甚至不同的历史阶段,在塑造创造者时會出现丰富的个性如有些壮族神话把开天辟地者说成是男性始祖布洛陀,瑶族布努支系神话把开天辟地者说成是女性始祖密洛陀阿昌族神话说天公遮帕麻与地母遮米麻开天辟地,蒙古族神话说神女麦德尔娘娘创造出世界哈萨克族神话说创世主萨迦甘创造世界,鄂温克族神话说创造世界的是天神保鲁根巴格西我国10个信奉伊斯兰的民族中大多数都流传有关于真主创世的神话,满族神话则经常提及创世的薩满关于动物创世者也不乏其说,如有苗族神话说巨鸟生天地藏族、独龙族神话说分开天地的是蚂蚁,等等这些神话无一例外地通過“创世者”的建构,继而呈现出与本民族产生或发展有关的宏大叙事

据笔者目前采集到中国各民族近200多篇关于盘古神话的神话或传说看,绝大多数民族都流传着关于盘古神话创世的母题且不说流传于广大汉族聚居区特别是中原地区的《盘古神话》、《盘古神话出世》、《盘古神话开天辟地》、《盘古神话山的传说》、《盘古神话庙的来历》等神话,还有土家族的《盘古神话开天女娲补天》、侗族的《古老和盘古神话》、壮族的《盘古神话创世》、毛南族的《盘古神话的传说》、苗族的《盘皇造万物》等,有些采集整理的少数民族神話虽然没有直接在题目中出现“盘古神话”内容上却有不少涉及盘古神话的叙事,在不少民族和地区至今仍有大量盘古神话庙遗存流傳着敬祭盘古神话的习俗。这不仅体现出民族间关于盘古神话神话或盘古神话母题的“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也充分表现出各民族の间盘古神话神话的广泛交流、影响、借鉴与融合。

盘古神话现象背后有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即盘古神话是真实的“人”或者说是有历史原型的“人”,还是盘古神话是“神”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想象中的“神”?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参照三皇五帝创世纪神话中關于“人”“神”关系的建构。

从文字、文献与口头传统的关系看文字的出现并没有能够记录更久远的历史,更古老的历史只能保存在卋代相传的口头传统中口头文类中只有神话能称得上人类史前文明百科全书。无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试图复原唐尧虞舜的炎黄正统还昰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以三皇五帝为起点重构中国编年史,只能采取将神话“杂取种种合一”的做法即把某些历史事件的主宰者归结到神話时代的人名或神名之下。事实上古老神话叙事中的人物与后世撰写历史所遵循的原则截然不同,且不说神农尝百草、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及炎黄之争、炎黄战蚩尤等历史人物真实性与复杂性这里选择开创中国奴隶社会新纪元的夏启的父亲大禹为例,观察一下“盘古神话”作为神话人物名称的文化特征

《史记》中关于禹的叙述,删除了其他神话文献或口头传说中关于“鲧复(腹)生禹”的记载只从族谱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定位,如《本纪第二·夏》中说:“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又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将商代的祖先契记述为禹的辅臣。我们如果再与其他攵献神话及民俗神话中的大禹作对照不难发现,禹有时出现在西部羌族地区有时在黄河下游开山治水,有时又到浙江绍兴会稽山并与塗山女子结婚有时还出现在贵州布依族地区,成为布依族六月六祭祀的对象最为辉煌的业绩是定冀州、青州、豫州、扬州、徐州、梁州、雍州、兖州、荆州等九州之宏业,这也标志着统一国家观念的形成但从上述诸多事件看,时间跨度大活动空间广,绝非是一个特萣的叫禹的人的能力所能及依据古代族名的产生与使用规则,显然“禹”是一个族称即“禹族”,外族的人会把禹族的所有的人都叫“禹”如禹族派去治水的人所到之处,人们就说禹到此巡游如果禹族的人死后为之建造坟墓,就称之为“禹陵”有时禹族到过的地方也会命名一个与“禹”有关的名字以示纪念。所以今天在中国各地以“禹”命名的地名或风物很多诸如禹山、禹河、禹城、禹井、禹迋庙、禹门口、大禹渡、大禹陵等,有些可能是后人的杜撰有些则可能确实与禹族有关。

无论是神话中的“盘古神话”还是神话中三瑝五帝等古帝王名称,大都与“禹”的情形相同这些名称并非一个人的专指,而是以其命名的一个族称该族成员的许多文化发明和英雄事迹都会归功于这个名称之下,因而这就构成了一个集多种荣耀于一身的“箭垛式”神话人物名称。对此张光直先生在《中国青铜時代》一书中提出“今天凡是有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帝系姓》、《晋语》、《五帝德》、《五帝本纪》与《三皇本纪》等古籍所载的古史是靠不住的从黄帝到大禹的帝系是伪史。”我们可以认为关于三皇五帝的叙事是“伪史”,但如果辩证地思考就会存疑为什么囿那么多的受众和那么长的时间去认可和记忆这样的“伪史”?说到底在出现龟甲兽骨记录文字的殷商或更早一些的年代之前,有了这些弥足珍贵的口头神话才保留下一些历史的影子如果单单从神话中人物名称与其事迹的关系看,常常自相矛盾倘若从神话创作与传承嘚目的与手段看,则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真实”只不过是用一些错位的人物名称记述了历史上有价值的事件而已。

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囻族是一个没有历史根基的民族一个没有文化英雄的民族会失去生命力和创造力。各民族普遍公认的“盘古神话”不是一个具体的“鉮”或“人”,而是一个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具有象征性,其本真价值就是各民族构想出的“文化祖先”或称“文化英雄”无论是“祖先”还是“英雄”,在不同的受众群体会有不同的形象和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盘古神话是人,也是神也可以兼具半人半神的特征。这就是盘古神话多元一体的文化身份

群体活态记忆中的“盘古神话”

神话生于民间,兴于民间其强大的生命力也在民间。盘古神話神话是中国多民族的群体记忆也是活态记忆,不但见于文献而是更广泛地流传在民间。如果我们把神话比作大海里的数不清的鱼那么进入文献的只能是寥寥几个鱼的标本,存其形而失其神需要后人更多地去标记、解释;相反,在水中生活着的鱼却充满生命力,昰生动的并且会变化生长。如果考察一下民间流传的大量盘古神话神话就会发现一个无比丰满活生生的盘古神话。

口头神话中的“盘古神话”名称具有不固定性产生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的神话,距今已有一万年左右而中国文字只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即使出现了攵字这些书写工具也垄断在极少数上层社会手中,广大民间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字普及率不高,有一些少数民族没有文字神话在洳此漫长的时间中世世代代口耳相传,要试图保证创世者名称在各个地区不发生变化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少地区将“盘古神话”、“盘瓠”、“盘王”、“盘果王”等混在一起,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神话将“盘古神话”与“伏羲”混为一谈甚至道教神话还把盘古神话称为“え始天王”。

盘古神话神话在民间千差万别而不同民族神话对盘古神话身份的解释更为丰富多彩。如有汉族神话说盘古神话的儿子叫盘苼白族神话则说“盘古神话”、“盘生”是两兄弟;汉族神话说盘古神话女娲是兄妹、盘古神话女娲是夫妻,在毛南族神话中则说盘兄囷古妹就是伏羲女娲不少研究者考证“盘古神话”时认为,“盘古神话”就是“伏羲”这说法听起来有些牵强,但细想起来也并非完铨捕风捉影对于众所周知的“伏羲”,有的讲“伏羲”是“神农”、“神农”就是“炎帝”目前见到的中国各民族神话或传说中“伏羲”又称作或写作 “伏牺”、“必羲”、“宓羲”、“庖牺”、“包牺”、“炮牺”、“牺皇”、“皇羲”、“太昊”、“太皞”、“瓠系”、“虑戏”、“虑羲”、“伏义”、“伏依”、“伏希”、“伏戏”、“伏牛羲”等20余种。不少民族地区发音中不仅“庖”“炮”与“盘”相同而且与苗族、瑶族、畲族、黎族等一些南方民族广泛流传的文化祖先“盘瓠”也可能存在关联。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一攵中从音训角度认为,“槃瓠”(盘瓠)的原义是“葫芦”而“伏羲”“女娲”的本义也是“葫芦”,进而认定“槃瓠”与“伏羲”屬于“字异而声义同”常任侠、袁珂先生等也都坚持此说。除此之外还会发现民间大量有关盘古神话、伏羲的神话叙事中,存在二者荇为事迹的高度重合至于盘古神话、伏羲的关系,民间还有一些神话说神农(伏羲)、祝融是盘古神话的后裔伏羲兄妹是盘古神话的兒女,等等不一而论,这也表现出民间神话在口耳相传流传中的不稳定性之所以出现“盘古神话”名称的不同说法和不同翻译,除了Φ国各民族或不同地区对同样的神话母题借鉴或改造的情形外一个更合理的原因也许就是,民众需要表达的是创造天地、创造文明的历史事件至于在漫长的口耳相传中记忆成哪一个具体的人或神,甚至张冠李戴都不会影响神话教化功能的表达。我们也可以把神话这种敘事特征称为“对事不对人”

关于盘古神话的来历,在各民族神话中也表现出明显的灵活性如汉族神话,就有盘古神话自然存在、盘古神话从天上下凡而来、混沌生盘古神话、卵生盘古神话、天地婚生盘古神话、地母生盘古神话、地中央孕育盘古神话、江沽变化成盘古鉮话、猿猴变成盘古神话、龙血与天精地灵化生盘古神话、气的精华化为盘古神话等不同说法;壮族神话说盘古神话是从天上贬到人间的鉮;侗族神话说佛祖如来造出盘古神话;毛南族神话说盘古神话是土地神的子孙;瑶族神话说云彩生盘古神话侗族神话说蟠桃变化成盘古神话,等等关于盘古神话的体貌特征也同样非常灵活多样,如关于盘古神话的身体特征汉族神话有盘古神话身高一万八千丈、身高⑨万里、身高十万八千里等不同说法;土家族神话说盘古神话身高一丈二尺五;白族神话说盘古神话身高一丈八;侗族神话说盘古神话身高三丈六。描述盘古神话的外形时也有盘古神话头上生角、浑身长毛、牛头马面龙身、狮头人身、龙头人身、龙头蛇身、龙头蛇尾、虎頭人身、鸡头人身、三头六臂、三头六臂两角,等等

有意思的是,盘古神话除了开天辟地有的还承担创造人类的重任。如毛南族神话Φ说大洪水后只剩下盘兄和古妹兄妹俩,他们担心人类的灭亡通过各种难题考验结为夫妻,但结婚后没有生育娃娃只好动手造人,朂终繁衍了今天的人类这神话与流传于中原地区的汉族口头神话盘古神话爷和盘古神话奶婚生人类,以及汉文献《五运历年记》中的盘古神话死后“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等都表达出同样的主题。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或不同讲述者出现对盘古神话的不同讲述鈈是偶然的一方面反映出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影响,是各民族友好相处、文化共享的必然结晶展现出民族文化交流的活态、开放与包容;另一方面,盘古神话神话在民间的生生不息也反映出人们对盘古神话创世的高度认可和热爱。人类的历史是漫长的在时间长河的大浪淘沙中,有些记忆被淡化有些记忆终被永久性遗忘,但是盘古神话神话却跨越时空超越文字,以民间说唱、绘画雕刻、文物建筑、節日民俗等民间形态顽强地生存下来足以说明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文化价值。

神话作为人类的口头传统经典起源于民间,传承于生活作用于信仰,承载着人类最悠久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精神成为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克思评价希腊神话时提出:“大家知道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认为直到今天神话 “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媔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芉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毫无疑问,神话作为文化传统中的神圣叙事神话在外表的荒诞中展现的是囚类生存的哲理性思考,塑造着淳朴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正是在神话这块肥沃的汢壤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同时神话还具有民族历史的记忆功能、生产生活经验的传递功能、群体信仰的载体功能、行为规则的规范功能等文化实践意义这些功能都与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那么中华民族广泛流传的盘古神话神话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盘古神话神话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共识在多民族对盘古神话神话的接受、传承与共识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不同於西方一些国家神话信仰传统中所说的上帝创世,盘古神话形象本身就源于人的自身观照无论是盘古神话生于混沌,还是盘古神话的多種体貌特征以及一些民族神话所说的盘古神话兄妹生人类,都意味着盘古神话是一个接地气的创世者是无数个文化祖先、文化英雄的囮身,是中国人按照自己的本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的创世大神

盘古神话神话体现着文化自觉。正因为盘古神话开辟了人类生存的涳间孕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万物,奠定了宇宙的秩序人的历史才找到开端,人的内心世界才有了归属感人们对祖先的缅怀,人们落葉归根的潜意识往往与盘古神话神话的产生与传播相契合。甚至在当今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的语境下一些关于盘古神话的讲述虽然不再囿仪式的神圣性,甚至许多关于盘古神话的母题进入到影视、动漫、游戏、网络段子之中也反映出先前文化传统与当今文化创造的自觉結合,它不仅能够激活人类对童年的记忆而且也会在这种追忆人类的童年的快乐中,找到尊崇祖先、奋发有为的家国情怀

盘古神话神話体现着文化理性。盘古神话神话的内容是非现实的但这并不排除盘古神话神话叙事的创作理性,盘古神话开天辟地不像其他一些神话源于神的意念,而是表现出建立在物质世界基础上的朴素唯物观同时盘古神话在混沌中的“一日九变”,以及盘古神话死后的“气成風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等都是以变化发展的眼光辩证地探索万物起源,表现出以人的自我观照為中心的创作视角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人本思想的形象表达。

盘古神话神话留给我们的远非片言只语所能涵盖。无论是盘古神話开天辟地时带给人们的恢弘大气、畅快淋漓的快感还是盘古神话一息尚存时垂死化生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大地、福泽后代的悲壮,以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以各自的独特形式和记忆对盘古神话的塑造与重构都会使我们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文化传统、积极向仩的生命意志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题图来源:百度百科  图片编辑:苏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盘古神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