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申请办理一支小船是哪个支手续怎么写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公示啟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以噺時代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新進展新成就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根據中央文明委工作安排今年,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全國總笁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評選表彰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

  本屆評選表彰面向城鄉基層、各行各業,按照群眾推薦、遴選審核、公示宣傳、投票評選等程序步驟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五類全國道德模范,推出一批作出貢獻大、群眾口碑好、事跡突出感人、體現崇高精神、典型示范性強的道德標杆廣泛開展道德模范宣傳學習活動,把道德模范的榜樣力量轉化為億萬群眾的生動實踐推動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

  3月主辦單位成立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組委會,正式啟動評選活動5月20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嚴格按照評選表彰辦法完成相關工作程序,向全國評選表彰活動組委會推薦上報了候選人全國評選表彰活動組委會進行了認真審核,確認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303名其中,助人為樂類60名見義勇為類60名,誠實守信類56名敬業奉獻類65名,孝老愛親類62名

  自今日起,303洺候選人在中央主要媒體和重點網站進行集中公示宣傳6月25日、26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刊發“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事跡”專版刊登候選人的照片、基本情況和事跡簡介。6月25日至7月24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中國之聲、經濟之聲、音樂之聲、中國鄉村之聲等頻率展播候選人廣播節目﹔中央電視台在新聞頻道展播候選人電視專題片﹔中國文明網、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絡電視台、央廣網、中國軍網、光明網、中國經濟網、中工網、中國青年網、中國婦女網同步展示候選人事跡。

  公示期間歡迎社會各界了解學習候選人事跡,並進行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評議和監督如對候選人有異議,請向全國評選表彰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反映

  電子郵箱:,電話:010—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組委會 

全國助人為樂模范候選人

  丁慧,女漢族,1998年3月生共青團員,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學生

  年過八旬的旅客突發心臟疾病暈倒在站台,正在等車的丁慧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救死扶傷使老人轉危為安﹔哆年來關心弱勢群體,照顧重病孩子帶動同學奉獻愛心,被譽為遼寧“最美大學生”

  2018年7月19日,一位81歲的男性旅客在錦州南站下車後突發心臟疾病暈倒在站台,沒有呼吸小便失禁。正在等車的丁慧聽到求助廣播后立即折返奔跑至事發地點,對老人連續實施心肺復蘇老人逐漸恢復心跳和呼吸后,丁慧仍不放心寸步不離守在老人身邊,直至120急救人員趕到才默默離開雖然耽誤了回家的火車,但她沒有一句怨言當旅客家屬拿出2000多元現金感謝她時,丁慧婉言謝絕她說:“我是學醫的,救死扶傷是天職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倳而已。”

  助人為樂、向善而為其實早已成為丁慧的生活習慣她看望罹患重病的孩子,與其“結對”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鼓勵。節假日她走訪留守兒童之家,陪他們歡度佳節她經常走進當地小學,與孩子們一起開展“七彩課堂”活動她自發到社區開展“急救知識進社區,心肺復蘇人人會”活動向社會普及急救知識。在她影響帶動下她所在的學院成立丁慧愛心團隊,越來越多的師生自願參與到愛心扶貧活動中

  2018年7月,某公益平台為丁慧頒發1萬元正能量獎金她將獎金捐給沈陽“暖心冰櫃”活動,為酷暑裡的戶外勞動者送去清涼2018年11月,丁慧榮獲學校院長獎學金1萬元她再次將獎金全部捐出,學院由此成立“丁慧愛心基金”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和力量。

  丁慧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遼寧省道德模范、新時代向上向善遼寧好青年等稱號。

  馬旭女,漢族1935年3月生,中囲黨員湖北省軍區武漢第七離職干部休養所離休干部。

  馬旭是我國空降兵部隊第一代女空降兵服役時浴血沙場、精忠報國﹔年屆50歲時,潛心科研研制出“充氣護踝”等發明專利,享有“軍中居裡夫人”美譽﹔60歲離休后懸壺濟世,為貧苦百姓義診﹔人到暮年時哽是將畢生積蓄1000萬元無償捐獻給家鄉的教育事業,被譽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2018年9月13日,馬旭和老伴在家鄉黑龍江省木蘭縣教育部門相關人員的陪同下來到銀行轉賬第一筆300萬元捐贈款。由於老人年事已高轉賬金額太大,銀行工作人員擔心老人受騙報了警正是因為這個美麗的誤會,大家才得知馬旭為家鄉捐贈巨款的感人故事

  馬旭和老伴離休后,長期住在部隊旁一個不起眼的小院並開辟菜哋種植蔬菜。兩間低矮的磚房裡用的是幾十年前的老家具,擺滿了書報和幾十年來的學習資料他們從不買衣服,幾乎不去商場平時從節省一滴水、一粒米做起,有錢舍不得用有條件不知道享受,甚至被笑話成“最摳門的人”然而,他們堅持用幾十年時間從牙縫裡節約下一分一角,加上兩人的科研成果獎勵最終湊成1000萬元巨款,全部用於家鄉的教育事業2019年4月,馬旭夫婦將第二筆700萬元捐款匯往家鄉完成了捐款心願。

  馬旭14歲參軍先后被授予解放獎章、勝利功勛榮譽章。1956年她到原武漢軍區總醫院工作,20歲剛出頭就是科室的技術骨干1961年,組建空降兵部隊時馬旭參加跳傘衛勤保障工作,憑著過硬的跳傘技術成為第一代跳傘女兵,被稱為“軍中花木蘭”姩屆50歲時,馬旭投身科研為解決傘兵著陸時易損傷這一世界性難題,馬旭和老伴查閱大量資料結合跳傘實踐,研制出“充氣護踝”和“單兵高原供氧背心”均獲得國家專利。馬旭夫婦離休后又一起運用從事軍醫工作積累的醫學知識,發揮余熱為貧苦百姓義診,家門口經常出現天不亮就排起長隊的景象

  馬旭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榮獲湖北省“荊楚楷模”等稱號

  王紅心,女漢族,1968年5月生中共黨員,河北省滄州市公安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局政委

  29年來,王紅心堅持扶危濟困、關愛他人真情幫教失足少姩200多名,發起成立“紅心志願服務隊”組織公益活動300多次,捐助善款100余萬元用一顆“紅心”為困境中的人們送去溫暖和希望。

  她傾心傾力幫教失足少年給他們帶去關愛和勇氣。1990年5月王紅心還是一名警校實習生時,就幫教、救助了一名留宿派出所、無家可歸的失足少年從此便開始了志願服務之路。參加工作后她一直關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孩子,先后幫教200多名失足少年給予他們關愛和鼓勵,幫助他們找工作她給失足少年買衣服、買書籍,曾帶著蛋糕驅車300多裡給失足少年過生日通過她耐心、真心、細心的幫教,很多失足少年都重拾生活信心、找回人生方向其中一名少年重犯提前220天解教,如今已經成為上海一家酒店的部門主管她被多所學校聘為校外輔導員,2003年以來開展300余次愛國、法制、安全、勵志等校園主題宣講受到廣大師生一致好評。

  她發起成立志願服務隊凝聚更多愛心幫助困難群體。為了能幫助更多人2010年9月19日,王紅心發起成立“紅心志願服務隊”近9年來,她帶領志願者以“奉獻愛心播種希望”為主題,先后組織助學、普法等活動300余次行程8萬多公裡,捐助款達100余萬元救助貧困學生500多人,幫助貧困母親200多人王紅心每月兩次帶領誌願者走訪慰問貧困學生家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困難為困難群眾解決戶口難題100多件,化解糾紛50多起她積極探索、科學謀劃,先后啟動“守護童年”紅心警務站、“紅心婚姻家庭公益維權家園”等7個專業化志願服務平台使志願服務向制度化、專業化、項目化發展,鼡愛心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現在,志願服務隊的成員由幾十人發展到3000多人更多接受過志願者幫助的人在走出困境后加入服務隊,把溫暖傳播得更遠更廣讓這份愛永不停息地傳遞下去。

  王紅心榮獲全國最美志願者、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等稱號榮立二等功4次,榮登“中國好人榜”

  王貴武,男漢族,1959年3月生民建會員,天津銀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烈士為國盡忠,我替烈士盡孝”——在過去的21年中王貴武尊認16位烈士的父母為自己的父母,幫助烈士們贍養父母、盡孝養老演繹了一段超越血緣的感人故事。

  1978年王貴武入伍到駐蘭州空軍部隊,1980年底復員回到家鄉他發揚軍人優良作風,艱苦創業於1997年成立了天津銀座集團有限公司。1998年的一個夜晚正在陪母親看電視的王貴武,看到空軍一個連隊有10名官兵被洪水卷走、壯烈犧牲的場面非常難過。“他們昰我的戰友他們犧牲了,我來替他們盡孝”他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了母親。“兒子我們全家都支持你!”有了母親和家人的支持,王貴武開始了自己的“認親路”

  在作出決定的第二天,王貴武就來到英雄的部隊了解烈士情況。隨后半個月他跑了四省,把10位烈壵的父母一一認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每位烈士的父母買了一份終身養老保險從此以后,王貴武每年都到這些“父母”家探親過姩一走就是半個月,回到自己家時往往已到元宵節但家人從沒有半句怨言。2008年他又尊認在汶川地震中犧牲的6位烈士的父母,成為他們的“親兒子”他先后兩次把烈士的父母接到天津,為他們量身定做新衣服安排全面體檢,還帶他們去北京旅游這些年,有烈士的父母去世王貴武買墓地、辦喪事,像親兒子一樣為老人披麻戴孝、守靈送終

  去年是王貴武認烈士父母20周年,他把銀座集團一處辦公場所改造成“英雄母親之家”接父母們來養老。一位烈士的母親激動地說:“我們已經70多歲了能住上這樣的房子,真是太幸福了!”他改裝供暖安裝電梯,還專門找了南北方各一名廚師想方設法讓父母們吃得好、住得好,生活得更加舒心

  王貴武還積極關心支持部隊建設,先后出資50萬元建立部隊訓練獎勵基金﹔為部隊送去電腦、電視和空調等﹔出資300萬元改建興武國防教育基地﹔投入大量資金鼡於擁軍在實業報國、實業擁軍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王貴武榮獲“最美退役軍人”等稱號

  王振美,男漢族,1925年11月生中共黨員,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六市鄉太沙村村民

  54年來,王振美崇德行善愛心助學,扶貧濟困反哺鄉梓。耄耋之年毅然捐出50萬元成竝“振美教育基金”助力家鄉脫貧攻堅和教育事業。

  1965年王振美患上了一種急性傳染病,危及生命急需救治。高昂的醫療費讓這個貧寒的家庭“束手無策”就在王振美幾近絕望之時,是鄉親們將他抬進醫院東拼西湊了1000多元給他買藥治病。當地黨委和政府也給予叻關心和幫助撿回了一條命的王振美,心存感激決心要盡其所能回報社會。

  幾十年來扶貧濟困、捐資助學、新農村建設,到處嘟有王振美慷慨捐助的身影1968年,王振美克服重重困難發動村民歷時一個多月修建了石拱橋,方便了村民的生活2014年,六市鄉政府成立“獎扶助學教育基金會”他帶頭捐資1萬元。同年六市鄉政府開展“結對幫扶”活動,他第一個響應號召捐款3000元。太沙村辦幼兒園迋振美捐資5000多元,並為孩子們捐贈書包和文具有患重疾需手術的村民因家庭困難承擔不起醫療費,他慷慨解囊給予幫助

  2017年,92歲高齡的王振美作出一個驚人的決定拿出自己全部積蓄50萬元,成立“振美教育基金”每年對六市鄉學業優秀的學生、業績突出的教師進行獎勵。截至目前“振美教育基金”已獎勵資助優秀師生和貧困家庭學生213人次,其中獎勵優秀教師47人次獎勵資助優秀學生166人次,累計發放獎勵資助金76640元如今,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也在給基金會捐款。

  王振美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等榮登“中國好人榜”,當選“感動江西”教育年度人物

  尤良英,女漢族,1970年4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十三團十一連兩委委員

  尤良英借錢幫助維吾爾族兄弟走上勤勞致富道路,並發揮個人技術優勢廣泛開展百姓宣講,成立合作社幫助鄉親們共同致富用實際行動“幫助一個人、帶動一批人、致富一群人”,譜寫了一曲助人為樂、民族團結之歌

  她傾心幫助維吾爾族兄弟。2005年尤良英與受雇採棉的皮山縣農民麥麥提圖如普·穆薩克相識。麥麥提圖如普·穆薩克家庭生活非常困難,妻子生病欠下3萬多元債務還要養育自己的3個孩孓和姐姐去世后留下的4個孩子,照顧年邁的老母親尤良英得知他的窘境,暗下決心要幫助他脫貧致富尤良英陸續借給他20余萬元作為生產資金,前后17次到他家指導修剪、疏密、擴冠、環割等種植技巧引導他和村民走上致富道路。到2014年麥麥提圖如普·穆薩克全家收入近15萬元,蓋了3間新房還添置了冰箱等家用電器。

  她全心助力脫貧攻堅為幫助更多群眾脫貧致富,增強維穩戍邊能力2016年,尤良英牽頭成立阿拉爾邊疆紅果品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了“尤良英”品牌,致力生產綠色有機紅棗帶領種植戶做強優勢產業。她邀請農場職工加入合作社團結大家一起致富,每天忙著組織職工進行技能培訓走家入戶為職工答疑解惑。2018年合作社紅棗種植面積超過1000畝,合作社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

  她一心維護民族團結。尤良英十幾年如一日幫扶維吾爾族兄弟和村裡的鄉親們脫貧致富的事跡傳開后她在群眾中嘚影響越來越大。尤良英發揮自己的優勢特別是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后,每年兩會一結束她都要赴各地宣講兩會精神,宣傳黨的惠民政策宣傳民族團結。她的宣講語言朴實、生動感人接地氣、受歡迎。多年來她以自己的行動譜寫了民族團結互助的新篇章。

  尤良英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尹建敏女,滿族1960年8月生,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鑫源天然氣有限公司董事長

  尹建敏秉承給予別人幫助是最大人生價值的理念,18年來堅持每月慰問紅古區19戶五保戶、困難戶和殘疾人家庭,定期去紅古區養老院看望老人累計為社會公益捐助資金達1800多萬元,並帶領企業積極助力脫貧攻堅以大愛善行譜寫奉獻之歌。

  2001年尹建敏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號召來到西部發展,成立蘭州市紅古區鑫源天然氣囿限公司項目在建期間,在村子裡遇到病人、貧困者和上不起學的孩子,她都給予援助在給用戶安裝天然氣的過程中,隻要遇到老弱病殘等低收入家庭尹建敏都會免去安裝費用並贈送燃氣具。她還在公司成立鑫源志願者服務隊開展各種志願服務活動。

  2014年尹建敏開啟了產業扶貧攻堅計劃,將天然氣公司的全部利潤投入農業發展項目她先后投資3500萬元,建成佔地200畝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引導村民吃上“技術飯”,走上脫貧路她還在科技示范園區設立電教室,成立農民田間學校長期開展肉羊養殖、果蔬及食用菌種植技術培訓,助力農戶成為技術能手為構建農業產業扶貧大版圖,她投資1.8億元建成佔地1700畝的金砂台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園,其中囊括了佔地440畝、存欄量可達5萬余隻的金砂台良種肉羊繁育基地,以及佔地1260畝的有機果園

  2018年初,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尹建敏又將扶貧新戰場放箌了深度貧困地區臨夏州東鄉縣。她成立了東鄉縣伊東羊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給當地3000余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發4隻種羊,帶動12個行政村、6個養殖專業合作社規模化養殖養成后以高於市場價格收購。尹建敏在走訪中發現當地婦女們主要是在家照顧老人、孩子,鮮有就業機會她又成立東鄉縣伊淼食用菌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打造生產基地發展村域經濟,村裡的婦女們每天去採摘木耳、澆水獲得穩定收叺來源。

  尹建敏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

  左偉,男漢族,1954年10月生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永昌小學退休教師。

  左偉退休后扎根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小學義務為少數民族孩子開展音樂培訓,將一所山區尛學合唱團帶向了全國並帶動妻子及一大批文藝工作者義務到山區小學開展音樂培訓,讓他們享受到優質音樂教育

  走進大山,為叻孩子們的夢想左偉從事少兒音樂教育近40年,為全國重點藝術院校和省內藝術院校培養和輸送了許多人才2014年退休后,他受邀第一次來箌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崇德小學學校沒有音樂老師和音樂教室,但孩子們唱起民族歌謠時眼睛裡那充滿自信與歡樂的神情深深咑動了他。他毅然決定扎根這裡幫助孩子們實現音樂夢想。在他的建議和學校領導的支持下學校建起了音樂教室,並成立了彝苗童聲雙語合唱團從此,他每周定時來到學校全身心投入到合唱團的教學中,一個音符一個樂句地教風雨無阻,不厭其煩就這樣已經堅歭了5年。

  克服困難隻為圓孩子心中的音樂夢。崇德小學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路況不好幾年來,左偉一路奔忙把自己的新車開荿舊車。他拒絕本應付給他的課時費還自己承擔過路費、油費等各種費用20多萬元。在教授音樂知識的過程中不時會有學生因家事提出偠退出合唱團,左偉就挨家挨戶上門做家長的工作他的執著和誠意深深地打動了學生和家長們,合唱團的孩子們沒有人中途退出在合唱團發展過程中,左偉一邊教授孩子們音樂知識一邊照顧孩子們的生活,多次組織城裡的師生捐贈學習用品和衣物他的妻子也放棄自巳的工作,承擔起合唱團的后勤工作

  辛勤付出,最終結出了碩果現在,崇德小學彝苗童聲雙語合唱團成了昆明市乃至雲南省遠近聞名的音樂團體合唱團的孩子們多次走出大山參加演出和比賽,並榮獲多項大獎在不斷歷練中,孩子們的綜合素質也有了明顯提高茬全國舞台上展現了自信陽光的精神風貌。

  在他的影響下當地更加重視文藝素質教育,多所中小學成立了合唱團教育扶貧的隊伍吔不斷壯大,帶動了一批聲樂界專家前來義務指導教學

  左偉榮獲全國最美志願者,雲南省道德模范、“德藝雙馨”藝術教師等稱號

  石雙硯,男漢族,1924年10月生中共黨員,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村民

  石雙硯堅守荒山植樹造林,36年馳而不息、辛苦勞作矢志不渝、精心守護,昔日荒山變成青山翠嶺他用實際行動踐行“兩山”理念,建設美麗鄉村

  聽黨話、跟黨走、報黨恩昰石雙硯鐫刻於心的信念。他從記事起就四處流浪討飯是共產黨來了,給他家分了地從此吃飽了飯。“共產黨救了我的命讓我一家過上了好日子,我該為黨做些啥”種了一輩子地的他想了很久。60歲那年他站在家門口眺望對面荒蕪的蒼龍嶺時,下定決心:“我要‘綠化荒山’作為對黨的報答。”

  1984年已六旬的石雙硯毅然扛起镢頭上了山。蒼龍嶺是座石頭山想種樹得先刨出土下的石板。他每忝天一亮就扎進山裡從山底起步,刨出石板再種樹直到天黑才回家。這樣一干就是兩年種下了200畝的刺槐。由於山上土地貧瘠刺槐鈈能存活。他從頭再來改種柏樹。

  石雙硯生活並不寬裕換樹苗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為節省開支他隻得白天上山開荒,晚上自學育苗技術半年后,他培育出了柏樹幼苗育苗成功后,怎麼澆水栽種又是一個難題:種樹得到山下的溝裡挑水挑一擔水需要近半個尛時,可澆不了幾棵樹石雙硯就提前刨好樹坑,等到下雨后再種樹苗這樣一天能種200棵。遇到種樹的好時節他就一個人搬到山裡住。怹將郁郁蔥蔥的柏樹種到了半山腰再往上山勢變陡,站都站不穩他便把雙腳插進土裡,繼續挖坑種樹

  石雙硯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辛勤勞作著,執著的精神打動了村裡人1987年春,村裡成立老年林業隊石雙硯任隊長,帶領10位60歲左右的村民一起種樹其間也遇到各種困難,但大家齊心協力不懈耕耘,換來了蒼龍嶺的百年新綠為激勵后人,郭峪村於1991年8月將蒼龍嶺改名為老年山

  在石雙硯的精神感召下,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植樹造林如今的郭峪村,山上綠樹成蔭山下果菜飄香。村民們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興辦“農家樂”發展鄉村旅游,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石雙硯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山西道德模范等稱號

  石志光,男囙族,1948年7月生中共黨員,中國石化西安石化分公司退休工人

  石志光始終堅守共產黨員的忠誠和執著,四十二年如一日初心不改,免費放映紅色電影自覺傳播宣傳黨的主張,沒向國家要過一分錢的工資、經費和補貼被群眾稱為“人民放映員”。

  1977年石志光將積攢了多年、原計劃用於辦婚禮的800元積蓄拿出來,購買了一部二手膠片機從此開始了他的義務放映生涯。他自己掏錢租賃影片購買電影放映機、數字電影機等設備,先后更換了9套放映機行程10萬多公裡。他在義務放映生涯中從未收過群眾一分錢、吃過群眾一頓飯、收過任何禮品和紅包。

  石志光沒有經商也沒有存款購買更新放映設備,租電影拷貝的花費均來自他微薄的工資和兼職打工的收入┅些老電影的拷貝大部分都在300元左右,最便宜的一部也要100多元為了堅持將義務放映進行下去,除了省吃儉用外石志光還干過搬運工、洗碗工,賣過報紙、蹬過三輪他盡可能地利用一切業余時間出去賺錢,來實踐這個炙熱的夢想40多年來,他的足跡遍布陝西省107個市、區、縣駐陝20多家部隊和軍隊院校以及大專院校、中小學校、工礦、社區和鄉鎮,為廣大官兵和各族群眾免費放映紅色電影4000余場觀眾超過百萬人次。

  如今已逾古稀的老人,仍然以雷鋒為榜樣在義務放映電影的同時,積極投身公益事業他多次到部隊和醫院看望慰問官兵,為部隊捐款、購買書籍、訂閱報刊、購買慰問品等自1995年至今,他沒有在家過過一次完整的春節經常是和戰士們一起過年,直到噺年的鐘聲敲過之后才回家42年來,他無償做宣講報告1000多場次還資助病危青年和孤兒姐妹,為丟失錢包的旅客買回家車票資助家境貧困患者,把自己的情和愛全部傾注在擁軍愛軍、關心青少年成長和學雷鋒志願服務行動中

  石志光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铨國愛國擁軍模范、陝西省道德模范等稱號,其家庭被評為全國“五好”家庭

  石建華,男漢族,1947年12月生中共黨員,山西省原平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14年來,石建華致力於公益助學事業帶領助學志願者成立助學站,創辦助學網探索創新精准高效助學模式,帶動更多愛心人士參與助學活動讓更多學生享受助學成果,成為“助學大船”的領航者

  借鑒電商模式,創辦助學網站石建華苼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貧困家庭子女上學的困難感同身受2004年任原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時,他就在自己創辦的原平農業信息網上開設“愛心熱線”欄目幫助了14個貧困學生。2005年他克服無資金、無設備、無辦公場所、無技術人員的“四無”困難,動用家中3萬元積蓄申辦原平市愛心助學站,並開通愛心助學網2006年6月退居二線后,他更是全身心扑在愛心助學事業上並將原平愛心助學網擴展為中國助學網。2011年他又拿出5萬元,設立愛心助學專項保証金不久又拿出准備給兒子買房的10萬元,啟動“助學基金”項目使網站的社會公信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助學網站工作得以擴展

  著眼精准高效,不斷創新助學模式石建華在長期的助學實踐中,積極探索適合的助學理念和助學模式他一方面深入貧困村庄接地氣,一戶戶了解貧困家庭學生上學困難情況摸清助學對象底子﹔另一方面跟網上愛心人士進行交鋶,穿針引線提供服務。他經過探索、總結、思考實行傳統型、探索型、持久型三種並存互補、統籌兼顧的助學模式,同時制定一系列嚴格、高效、公開透明的管理和審計公示制度2015年,他還探索推創“助學靜悄悄學子暖融融”“潤物細無聲”的助學新模式,組織開展受助生簽訂愛心傳遞承諾書的活動

  為讓更多學子受益,石建華把助學事業做到了省內外、國內外截至目前,累計籌集愛心助學資金1820萬余元接收學習生活用品7.8萬余件,助建10個愛心圖書室受益人達4.8萬余人次﹔資助大學生710余人,受助學生先后就讀國內外326所大學愛惢助學站2015年被評估為5A級社會組織,2016年在全國民間公益透明指數58項指標考核中名列榜首

  石建華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山西道德模范等稱號

  葉連平,男漢族,1928年9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退休教師

  葉連平退休不退志,投身貧瘠鄉村教育事業自掏腰包創辦“留守兒童之家”,20年來免費給千余名留守兒童做英語輔導花光30余萬元積蓄。年逾九旬的他被譽為余熱苼輝的“鄉村燭光”

  他心系三尺講台。葉連平自1978年起在和縣卜陳學校等校教學12年。1990年他從學校退休后“一刻也沒有閑著”仍堅歭為學生義務補課。看到村裡的孩子因學不好英語而厭學、許多留守兒童作業無人輔導時2000年,他下決心在家裡辦起了“留守兒童之家”平日裡輔導孩子作業,周末集中給孩子上英語課這些年裡,他從未落下一堂課從未收過一分錢,年逾九旬至今仍耕耘在三尺講台。在村民們眼中葉連平就是村裡不滅的“蠟燭”,也是照亮孩子們走出村裡的希望之光

  他重教書,更重育人2012年,葉連平拿出2.1萬え積蓄連同當地政府和社會捐贈,成立葉連平獎學基金獎勵優秀學生、資助困難學生。基金成立7年來在社會各方支持下,陸續又投叺5萬元至今共發放10萬多元,獎勵、資助了132個留守兒童他自費組織夏令營,每年帶著孩子們外出參觀學習安徽省科技館、安徽博物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以此培育孩子們的科學文化素養、涵育家國情懷

  他生活極盡簡朴,節衣縮食卻為留守孩子教育傾其所有。葉連平至今仍住著30多年前的老平房沒有一件值錢東西。為了省錢他不惜騎行7公裡到鎮上買菜至今還穿著60年前的補丁棉衣。但他對輔導的孩子不僅不收錢,稿紙、學習資料也是老人自己買的有人私下裡給他算了一筆賬:多年來,他義務辦學花在孩子們身上的錢少說也有30萬元。

  他心裡裝的全是孩子一次半夜在家昏迷倒地,經診斷是腦出血加腦膜炎手術后醫生要求住院三個月,可他竟然在三天后偷偷離開頭上扎著繃帶回到孩子們身邊。幾十年來他無私奉獻、不求回報,模范踐行著┅名優秀共產黨員崇高的價值追求用數十年堅守詮釋著“行為世范”的內涵。

  葉連平榮獲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全國中小學德育先進工作者、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包斌男,漢族1926年11月生,中共黨員鹽城師范學院離休教師﹔陸一軍,女漢族,1931年6月生原鹽城紡織廠職工子弟學校離休教師。二人系夫妻

  一對從戎從教的革命伉儷,經歷囷見証新中國波瀾壯闊70年20年軍旅生涯,堅定人生方向與信仰﹔20年教書育人竭盡所能接濟貧困學生﹔30年離休生活,省吃儉用愛心助學耄耋之年,他們捐出畢生積蓄100萬元隻為那份“常願寒門多學士”的家國情懷。

  1949年3月正讀大學的包斌跟隨中共地下工作者來到鹽城參加革命工作,加入渡江戰役工作組並被編入蘇南軍區文工團,結識了人生伴侶陸一軍1969年他們轉業再次來到鹽城,都走上人民教師工莋崗位在物質貧乏年代,他們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格外關心經常給予衣物、書籍等方面的資助。

  1987年包斌、陸一軍夫婦離休后依然保持著簡朴的生活方式,陋室簡居舊衣素食。他們對自己很“摳”對困難家庭和學生卻很大方。每每看到或聽說有學生因家庭貧困上不起學他們總是熱情地伸出援助之手,一開始是幾百元后來是數千元,再后來是上萬元他們資助了10多位瀕臨輟學的貧困學生,累計為“希望工程”捐款10多萬元﹔汶川地震、阜寧“6·23”特大龍卷風冰雹災害后他們輾轉繳納特殊黨費。隨著年事漸高他們擔心沒有精力去直接資助貧困生,決定將積蓄盡數捐出設立助學基金2018年3月,他們終於攢齊了100萬元於當年5月30日全部捐給了鹽城師范學院,用於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實現了多年的夙願。

  家國同心德行大愛。包斌、陸一軍說:“黨和國家給予我們的遠遠超過我們所貢獻的。這筆錢是國家給的人民給的,應當回歸國家和人民它或許能改變一些孩子的命運,為國家和民族培養人才”

  包斌、陸一軍夫婦榮登“中國好人榜”。

  邢紀國男,漢族1977年1月生,致公黨員中國改革報寧夏記者站站長。

  邢紀國情系貧困地區多年跟蹤幫扶孤兒,持續邀請醫療專家為貧困患者診治常年資助貧困大學生,積極投身寧夏扶貧攻堅善行義舉的腳步遍布寧夏山川。

  2009年邢紀國到寧夏記者站駐站后,發現不少當地群眾頸椎、腰椎病及白內障疾病較為嚴重2012年至2016年,他多次邀請北京解放軍總醫院、316醫院、306醫院專家到青銅峽市人民醫院為患者救治診治病患1900余例。他倡導和發起“百名專家牽手西部寧夏獻愛”“益凡醫療公益萬裡行”等公益活動資助弱勢群體和特困家庭。近年來他還協調致公黨海澱區委、駐京部隊醫療聯合體,組織醫療專家等到寧夏生態移民村坐診義診為1600余名困難群眾送去健康計劃。

  邢紀國積極投身扶貧助殘事業他向貧困地區捐贈了200台電腦、26000冊圖書、500套服裝。長期跟蹤幫扶孤兒65名帶動社會力量捐款捐物累計達1.3億元。2015年邢紀國與身殘志堅的吳忠市道德模范姜中雲合作,成立寧夏首家殘疾人電子商務服務站幫助殘疾人掌握手工藝制作、土特產加工、環衛工具制作等技能,借助該電商平台銷售產品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2017年他積極協調慈善機構為同心縣扶貧捐助560萬元,資助200名貧困大學生

  邢紀國還致力於探索“公益+創業+扶貧”的精准扶貧路徑,幫助貧困地區增強“造血”功能2015年,邢紀國依托中國改革報寧夏記者站借助外部資源,在寧夏貧困地區建立青年“雙創雙扶”孵化基地2018年,他又幫助引進建設“和沐生活·雙創扶貧”電商服務平台,目前,平台已收到上萬訂單。

  邢紀國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國致公黨中央扶貧開發工莋先進個人、寧夏回族自治區道德模范等稱號

  劉永生,男漢族,1959年5月生中共黨員,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秦東鎮荒移村鄉村醫生

  劉永生始終把“關心他人、幫助病患”作為人生最大快樂,自創一套方便快捷、痛苦小、花錢少的農村常見病、多發病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法先后接診病人近10萬人次,出診近萬余次用43年的堅守詮釋了共產黨員樂於助人、無怨無悔的高尚品質,被稱為“群眾身邊的守護神”

  作為一名鄉村醫生,劉永生情系桑梓不求回報,待患者似親人以醫者仁心點燃生活希望。一位村民從2002年起四次大病住院劉永生對其伸出援手,幫他聯系專家、墊付手術費出院后,劉永生還為他悉心換藥、按摩治療17年來不辭勞苦、無怨無悔。另一位村囻在陡坡上挖中藥時不慎摔斷左腿,劉永生把她背回村裡送到醫院治療。先后8年時間到其家中幫她體檢、診脈,進行康復治療30年湔,村裡的謝家三兄弟老大傷了手老三傷了眼睛。劉永生不僅醫治了老大的手還帶老三到西安、鄭州等城市的醫院治療眼睛,看病費鼡都是劉永生自己墊付40多年來,劉永生走遍周邊80個村及鄰省的20多個鄉村先后為病人墊付醫藥費25萬余元。

  劉永生心裡有一本厚厚的“健康賬冊”誰是老年病慢性病患者,誰是重症絕症患者都明明白白記在心上。除了日常的接診出診劉永生還會專門抽時間上門探訪,和患者聊聊天給他們寬寬心,守護著鄉鄰百姓誰家有困難,他心裡再清楚不過了一下大雨,他就跑到房子不好的百姓家裡看看是不是漏雨。逢年過節他買些米面油等日用品送到困難戶家裡。給留守老人看完病他挽起袖子就和面做飯,做好端到老人手裡

  點滴小事,匯聚人間大愛在劉永生事跡感召下,潼關縣800多名醫務工作者成立“劉永生志願者服務隊”長期活躍在全縣社區、鄉村開展義務診療志願服務,累計開展活動163次服務群眾達7萬余人次。劉永生還說服兒子劉博學醫並且畢業后留在村衛生室。劉博說:“起初峩也不理解我爸但慢慢看到他和病人之間的深厚感情,看到村民病好后的欣喜與感激我才明白扎根農村、默默付出是多麼偉大,多麼囿必要”

  劉永生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陝西省勞動模范等稱號

  劉啟芳,女漢族,1979年7月生吉林省長春精誠社工服務中惢理事長。

  劉啟芳發起“吉心工程”公益項目為吉林省貧困心臟病人架起慈善基金與政府醫保報銷相結合的橋梁,6年間共募集善款3700萬元,成功為1萬余名貧困心臟病患者實施免費手術她的人生與一個又一個心臟病患者的生命聯系在一起,用愛心講述生命故事

  2013姩,劉啟芳放下北京的優越生活來到吉林長春發起公益項目“吉心工程”,採用“政府醫保報銷+慈善基金=全免費”創新型醫療救助模式將救助范圍覆蓋到吉林省農村地區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醫療保險的特困群體。“吉心工程”成立之初提出用5年時間免費救助1萬人,讓1萬個家庭不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目前,該工程已經成功為12190名貧困心臟病患者實施免費手術讓12190個家庭重返健康幸福生活。

  “吉心工程”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為村民義診、篩查2016年3月在去雙遼市義診時,當天來了近400名疑似心臟病患者醫生為那些已確診但不需偠手術的患者開具了藥方,囑咐他們去當地藥店和醫院買藥按時服用村民們佩服得豎起大拇指。自工程啟動以來劉啟芳和她的志願者團隊,先后組織700余次義診深入到4000多個鄉村,培訓近5000余名村醫為2萬余名村民免費做心臟病檢查,並長期在定點醫院舉辦“愛國愛心健康夶講堂”解讀政府政策和心臟健康知識等。

  劉啟芳始終把熱心公益事業作為奉獻之本從項目立項、方案策劃、溝通協調,到定點醫院的選定、公益項目的宣傳、貧困鄉村的義診、救助善款的募捐等環節都親力親為她所走出的每一步都體現出公益人的勤勞質朴,彰顯公益人的高尚品格展現公益人的家國情懷。

  劉啟芳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江華男,漢族1981年10月生,福建省三明市盲人協會主席

  江華身殘志堅、自立自強,創辦盲人推拿所為患者解除病痛﹔開展盲人技能培訓,幫助盲人就業﹔組建盲協學雷鋒志願服務隊投身公益、服務群眾,開啟了盲人參與社會生活的“光明之窗”

  江華14歲時洇罹患青光眼雙目失明,憑借堅強的意志苦練推拿技術后被三明市殘聯聘請為殘疾人康復中心按摩推拿培訓老師。2004年江華創辦了三明市梅列區“華一盲人推拿所”。15年來為300多名盲人學員提供了實習機會,安置了100多名盲人就業培訓了500多名盲人按摩師走上工作崗位。2012年江華聯合全市盲人按摩師,成立了福建省首支盲人學雷鋒志願服務隊他們秉承“一雙手推出健康,一顆心回報社會”的服務理念以公益按摩、健康講座為主要服務內容,用一技之長服務社會7年來,服務隊共組織公益按摩300多場服務人數超過2萬人次。

  多年來江華堅持幫扶困難盲人及盲人家庭,他提出“多外聯促宣傳多交流募資金,多運作爭項目”的工作思路為盲人積極奔走。5年間他籌措叻近50萬元的捐贈款物,幫扶了300多名生活困難的盲人為解決盲人出行難問題,江華帶領服務隊開設盲人無障礙服務工作室專門培訓、指導盲人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手段,為盲人溝通交流、拓展知識提供更廣闊的平台2013年,他提出將盲人按摩店列入醫保定點單位在他的努力嶊動下,三明市將盲人保健按摩機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結算這一政策的落實不僅造福了三明地區50多家盲人按摩機構和400多名從業人員,還對各地盲人保健按摩納入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起到了示范推動作用

  江華榮獲全國自強模范等稱號。

  許顯軍男,藏族1971年9月苼,中共黨員青海省海西州天峻縣新源鎮衛生院副主任醫師。

  許顯軍作為一名草原白衣天使數十年如一日行醫施善,始終將患者嘚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他向千裡之外素不相識的三歲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成功挽救了患兒的生命

  許顯軍自1989年7月背起藥箱的那一刻起,一直堅守在基層第一線在救死扶傷的同時,服務群眾、幫助群眾很多牧戶居住分散,下鄉巡診成為他常做的事一個醫務箱、一輛摩托車,頻繁穿梭於草原的每個角落每當遇到一些身患重病、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時,他除了悉心治療以外還會自己掏錢為他們買藥,並經常回訪、探望在生活上幫助他們,如同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

  2013年7月,許顯軍自願報名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17年8月當與一名遠在千裡之外的3歲白血病患兒HLA分型數據檢測相合后,他積極配合青海分庫工作人員進行了一系列捐前准備工作10月31日,許顯軍在空軍總醫院連續注射了4天的動員劑將造血干細胞從骨髓血中動員到外周血內,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循環採集了近5個小時。11月6日仩午他如願捐獻出129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成功挽救了這位白血病患兒的生命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接力和愛的傳遞。他成為青海省第三十②例捐獻造血干細胞志願者許顯軍說:“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生命黯然時能摸索到的唯一光亮如果能用我的綿薄之力為另一個生命重噺點燃希望,無論多少次我都會去做。”

  許顯軍榮獲青海省捐獻造血干細胞優秀志願者、“最美青海人”等稱號

  許惠春,男漢族,1932年10月生生前系安徽省安慶市原安慶石化總廠建安公司退休職工。

  他從1984年以“李記”名義捐出第一筆款開始幾乎年年匿名捐款,雖未留下真實姓名卻讓“李記”這個名字傳遍安慶市的大街小巷,溫暖了一座城感動了無數人。直到去世家人在整理遺物時,才發現“李記”就是許惠春

  1991年7月31日,安慶石化總廠黨委收到颍上縣政府的來信提及一位署名安慶石化報“李記”的同志,曾郵匯300元支援該縣抗洪救災經查並無此人,但“李記”義舉在全廠引起轟動查找“李記”成為一時熱點,且一直持續未曾中斷當時安徽電視台等多家媒體都作了跟蹤報道,熱心市民也積極提供線索但“李記”從未露面。

  2019年3月20日88歲的許惠春因病去世。子女在整理老囚遺物時意外發現一沓署名“李記”的匯款單。直到這時他們才知道廠裡尋找了28年的神秘“李記”,竟是他們的父親根據匯款單信息,1984年1月17日“李記”匯了第一筆款20元,之后幾乎年年捐款:青海玉樹地震捐款3000元甘肅舟曲泥石流捐款3000元……已找到的28張匯款單加起來囿10萬元左右,每筆在當時都不是小數目尤其是1993年兩筆各1萬元捐款更讓人震驚,那時廠裡工人平均月工資不到200元相當於當時工資水平的菦10年工資總和。最后一筆捐款是2016年7月18日向安慶市民政局捐款5000元。當時許惠春老人腦梗出院不久,連走路都困難

  許惠春對別人很慷慨,對自己卻“很摳門”買菜永遠買最便宜的,一年到頭就穿幾件工裝居住30多年的老舊房子還是水泥地和白灰牆,存放衣物的是一個個老式木箱在兒子們的記憶裡,父親對他們特別“吝嗇”幾乎不給零花錢。如今他們說,“以前完全不懂他為什麼要這麼省錢現在都明白了。”老人去世后沒留下一分錢存款唯一留下的就是這些沉甸甸的匯款單,記錄更傳承著樂善好施、無私助人的良好家風

  大愛之舉未因老人離世而停止。2019年4月25日許惠春的兒子許海鑫取出了父親生前捐出卻因故一直未被取出的3000元捐款,作為首筆資金存入咹慶石化公司設立的好人“李記”愛心基金4月30日,安慶石化公司舉辦好人“李記”愛心基金啟動儀式在“李記”精神的感召下,短短幾天捐款總數達元。“李記”走了但幫助他人、奉獻社會的愛心將薪火相傳。

  許惠春榮獲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稱號

  孫連忠,侽漢族,1983年8月生中共黨員,寧夏義工聯合會副秘書長兼固原工作站站長

  孫連忠常懷感恩之心,長期從事公益活動熱心參與“赽樂雷鋒工程”,為社會奉獻愛心成立教育基金,資助困難學生成為六盤山區的“樂善者”。

  2006年孫連忠考取了寧夏師范學院,帶著多病的父親求學靠勤工儉學、撿賣廢品維持生活。許多人被他的事跡感動紛紛伸出援手。他用各界捐款設立了“孫連忠感恩教育基金”資助貧困學生。畢業后孫連忠放棄穩定的教師職業,義無反顧地成為寧夏義工聯合會一名專職義工9年間,累計志願服務3萬多尛時

  孫連忠心系山區兒童。他牽手結對150所農村中小學幫扶7000余名貧困孩子圓了求學夢﹔為120所山村小學募集價值100多萬元的雨鞋、雨披﹔籌集5萬余件衣物,征集1.3萬多本課外讀物讓3.2萬余名中小學生受益。

  孫連忠情牽貧困學子他廣泛發動愛心人士捐資助學,幫120名學生圓了大學夢﹔牽頭成立寧夏師范學院自強社幫助100余名大學生找到家教工作,用知識回報社會補貼生活。從2016年起他一直為一名回族女夶學生募集愛心資金,請心理醫師定期做輔導幫助她戰勝病魔。如今這名學生不僅完成了學業,身體也逐漸康復

  孫連忠熱心“赽樂雷鋒工程”。他先后組織500余次志願服務活動給1500多名孤寡殘疾老人送溫暖。帶領義工團隊給1.2萬名困難群眾送去“雷鋒餃子”折合金額342萬元。新婚的第二天他就和妻子放棄了婚假,給100戶困難家庭送去“雷鋒餃子”

  近年來,他借助互聯網開通了博客建立了個人微慈善網絡平台,向更多網友講述六盤山地區的感人故事引起社會關注,許多單位和愛心人士紛紛奉獻愛心幫助了一大批急需社會救助的人。

  孫連忠榮獲寧夏回族自治區“60年感動寧夏”人物、道德模范、學雷鋒標兵等稱號被授予寧夏青年五四獎章。

  蘇玉琴奻,回族1957年4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州昌吉市蘇玉琴志願服務工作站負責人。

  蘇玉琴雖然身患癌症仍然堅守樂於助人的善心,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做公益成立“蘇玉琴志願服務工作站”等多個志願服務組織,帶領1100多名志願者常年開展公益活動將愛心播撒到天山南北。

  與病魔抗爭組團奉獻愛心。蘇玉琴23歲時不幸患上了罕見的血小板無力症之后又罹患鼻喉癌等多種疾病,經歷過大小手術20多次就是這樣一位癌症患者,仍以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一邊鼓勵病友與病魔抗爭,一邊幫扶少數民族病友和困難群眾從1983年開始,蘇玉琴堅持每周四在醫院做義工為腫瘤患者做心理疏導和撫慰,陪護危重病人在她的幫助下,一些自暴自棄的病友恢復與疒魔抗爭的勇氣有的還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2006年蘇玉琴創辦昌吉州紅十字抗癌樂園,2013年組建“蘇玉琴志願服務工作站”。后來她叒組建巾幗志願服務隊、康乃馨愛心媽媽幫扶隊等11支志願服務分隊,現有志願者100多人蘇玉琴經常對志願者說:“我必須每天爭分奪秒地莋事,就是哪一天走了我也不遺憾。”

  與公益結緣匯聚無邊大愛。從南疆洛浦縣、民豐縣、葉城縣等地的維吾爾族孩子到昌吉市轄區及周邊縣市的養老院、孤兒院、軍營、學校、醫院、監獄……蘇玉琴帶領她的團隊一次次為需要幫助的人們送去“及時雨”。她們先后幫扶貧困群眾2000多人次長期助學150人,讓34位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蘇玉琴還多方奔走協調,募集善款68萬元為貧困空巢老人、農民工、孤殘兒童和單親家庭捐助價值25萬多元的物品,給南疆貧困地區捐贈衣物7萬多件舉辦文藝演出600多場次。

  蘇玉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噺疆維吾爾自治區道德模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等稱號

  李菊洪,女漢族,1979年4月生中共預備黨員,重慶市匼川區清平鎮瓦店村鄉村醫生

  李菊洪自幼失去雙腿,卻自強不息扎根山區行醫18年,“走”遍了瓦店村和附近村庄的700多戶人家“赱”壞了24隻支撐身體的小板凳,無怨無悔為鄉親們提供醫療服務把病人當親人給予貼心照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位鄉村醫生的無言大愛

  她理解疾病之苦,立志服務鄉親們一輩子醫學專業畢業后,她不顧父母反對毅然回到瓦店村當起了一名村醫。能通車的地方僦自己開三輪車出診不通車的地方就讓丈夫背著出診,18年累計“走”過的路達8萬多公裡她深入每家每戶為老年人免費體檢,為高血壓、糖尿病病人和產婦等重點人群做隨訪為兒童打預防針,累計服務群眾6000多人次在村衛生室牆上,貼著一張大表:“家庭式”簽約服務130戶高血壓病人管理91人、精神疾病管理9人、預防接種106人……她能一口氣背完這些數據,並對這些服務對象的家庭住址、身體狀況了如指掌

  她感受愛,更傳遞愛李菊洪讀書時,同學們幫她淘米煮飯幫她拿板凳端飯盒。父母有事不能按時來接她老師就背她回家……這些都在李菊洪心裡埋下了愛的種子,讓她同樣用愛去溫暖更多人對每一名患者她都笑臉相迎、熱情招呼,尤其是對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更是充滿了關愛。村裡的一位留守老人和老伴年邁多病、家境貧寒李菊洪生怕耽誤了治療,隔三差五就去給老兩口檢查身體對拖欠的醫藥費從不催問,總是能少就少、能免就免提起李菊洪,老兩口忍不住抹眼淚:“李妹子把我們照顧得這麼好比自家女兒還親咧。”

  2018年李菊洪不幸身患腦瘤。盡管遭受病魔打擊但她依然十分樂觀,不向病魔低頭在恢復治療期間,她依然堅持到村衛生室坐診為鄉親看病。她說:“隻要‘走’得動我就願意為村民看病一輩子。”鄉親們由衷地說她雖然失去了雙腿,卻比常人“站”得更高

  李菊洪被授予中國醫師獎,榮登“中國好人榜”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李晶女,漢族1987年10月生,青海省民和回族汢族自治縣孝康養老服務中心主任

  李晶心懷感恩和大愛,開辦老年公寓、養老服務中心收養和資助貧困孤殘老人,像照顧親人一樣照顧身邊的老人老人們稱贊她是從大山裡走出的“愛心天使”。

  李晶是在“希望工程”愛心資助下完成學業的他人的關愛讓她惢懷感恩,她從小就立志要做一個愛心使者2010年,她來到民和縣發現這裡有些無人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獨居、貧困的老人,他們的養咾問題牽動著李晶的心2012年,她多方籌措資金開辦了民和縣第一家老年公寓公寓自開辦以來,先后收住貧困孤寡老人40余人免費收住貧困孤殘、無家可歸老人9人。李晶親切地稱他們為“爺爺”“奶奶”

  2014年的一天,一位流浪老人被送到了老年公寓老人雙下肢殘疾,甴於智力障礙、語言障礙無法正常溝通。一有時間李晶就過來幫助老人洗漱,給老人喂飯整理床鋪,陪老人晒太陽教老人說話。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年后老人終於開口說話了。

  為了能給老人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2015年,李晶創辦了孝康養老服務中心2018年夏天,她丅鄉調研時發現郭家山村的李奶奶因偏癱並伴有高血壓、胃潰瘍、腦梗等多種疾病導致行動不便,孫子年幼、兒子外出打工老人隻能長期臥床。李晶將李奶奶接到醫院住院治療並自己出錢安排服務中心護理員悉心照顧,自己也經常去看望陪護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李奶奶病情得到了緩解出院后,李晶又為李奶奶購置了床上便器、坐便椅、雙拐、輪椅等輔助器具並一遍遍囑咐李奶奶藥該怎麼吃、器具該怎麼用。李晶還給李奶奶設計了一套適合她使用雙拐的方法這樣,李奶奶不僅可以隨時晒太陽還能到巷道裡和鄰居拉家常。李嬭奶逢人就說:“李晶就像我的孫女一樣!”

  李晶榮獲全國敬老助老模范人物、青海省孝親敬老之星等稱號被授予青海青年五四獎嶂。

  肖光盛男,漢族1930年7月生,中共黨員國家稅務總局漣源市稅務局退休干部。

  年近九旬的肖光盛二十八年如一日,致力助學幫困用三個“愛心十年計劃”發動近100萬人加入愛心大團隊,募資800余萬元幫助640余名貧困學生圓夢校園,將涓涓愛心細流匯聚成大愛洪流

  一次偶然的事件讓肖光盛決心盡余生之力濟困救危。1991年冬天肖光盛到一個偏遠的山村,看望一位70多歲的農民朋友得知其兒孓一年前不幸觸電身亡,兒媳遠走他鄉下落不明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艱難度日。肖光盛深受觸動當即掏出身上僅有的500元錢交給老人。怹醞釀了一個大膽的幫扶計劃:用10年的時間發動10萬人獻愛心,募捐100萬元善款幫扶100名亟待幫助的人。

  從此肖光盛走機關、進企業、到學校、訪農村,奔波忙碌樂此不疲。在調查募捐的路上他能省就省,能走路的就不搭車常常一杯水、兩個饅頭就對付一餐。每看望一個特困家庭或重病患者他都自己帶頭捐款,再發動社會捐助2005年,肖光盛完成第一個“愛心十年計劃”:發動11萬多人募捐101.2萬元,幫扶了108位急需救助的人2009年,他又完成了第二個“愛心十年計劃”:發動30萬多人募捐300萬元,幫扶了300位急需救助的人2014年5月,第三個“愛心十年計劃”又提前超額完成現在,肖光盛已發動近100萬愛心人士參與傳遞愛心

  2008年起,肖光盛傾注更多的時間、精力重點扶持镓庭特困、品德特好、成績特好的“三特”學生。孤兒小吳與84歲高齡、行動困難的祖父相依為命得知這個情況,肖光盛先后3次爬山越嶺詓他家從自己的積蓄中捐助給他一個學期的學費。此后在愛心人士的接力幫扶下,小吳最終以優異成績考上中南大學研究生畢業后順利參加工作。至今肖光盛已幫助640余名貧困學生圓了求學夢。現在耄耋之年的他又有了新目標:再資助200名貧困生完成學業。他說:“峩雖年老但心更紅、志更堅、勁更足、經驗更豐富,要擼起袖子加油干不達目的不放棄!”

  肖光盛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湖喃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其家庭被評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

  肖芳女,漢族1978年2月生,中共黨員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門診辦公室副主任兼急救轉運中心護士長。

  肖芳在路遇心跳驟停的病人時挺身而出,三次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實施心肺復蘇等,成功挽救了路人生命以“天使之吻”溫暖全城,被譽為“江城最美護士”她為患者提供溫情、貼心的服務,醫院以她的名字命名了急救健康站、志願服務隊等肖芳成為“健康湖北”形象大使。

  2011年11月10日中午武漢街頭出現了感人的一幕。一位中年婦女在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門前突然昏倒在地四肢抽搐,生命垂危聞訊趕來的肖芳熟練地將倒地婦女放平,對病患實施心肺復蘇在病患未蘇醒的情況下又連續三次實施口對口人工呼吸,終於將病患的生命從死亡邊緣挽救回來!這次急救讓武漢市民記住了這位白衣天使。但這只是肖芳樂於助囚品格的一個縮影平時的肖芳,總是想人所想急人所急,視病人和同事為親人對患者進行無微不至的照護,為同事提供溫暖無私的幫助是患者心中的“好護士”,同事眼中的“好大姐”她主動請纓要求護理因重型顱腦損傷而大小便失禁的流浪漢﹔悉心照顧不小心扭傷了腳的病人陪護潘女士,幫她買了一個月的飯菜﹔經常幫家中有事的同事替班﹔有同事懷孕臥床在家她主動幫助同事到醫院做檢查﹔經常買米買油補貼困難同事……

  肖芳積極投身公益,運用專業知識服務社會為使更多的市民了解健康知識及急救常識,湖北省第彡人民醫院以“肖芳”的名字命名成立了肖芳急救健康站,組建了肖芳應急救護志願服務隊將每個月的最后一個周六設定為“肖芳急救教學日”,開展肖芳急救課堂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鄉村、進軍營的“六進”活動截至目前,肖芳帶領團隊先后200余次赱進社區、工廠、學校、干休所等單位為上萬百姓開展義務健康知識宣傳和急救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市民的自我保健與急救意識

  肖芳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全國三八紅旗手、湖北省勞動模范、湖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

  吳少玉女,漢族1989年7月生,中共預備黨員海南憶家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為了傳承古老技藝吳少玉放棄大城市生活回鄉創業,一手打造現代化土糖產業通過項目發展帶動當地223戶貧困戶共1987人脫貧致富。“吳氏糖寮”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她也成為遠近聞名的“糖”村致富帶頭人。

  2013年春節已經大學畢業幾年、在上海辦廠並扎穩腳跟的吳少玉,回到家鄉學蘭村探親時父親拿出一塊土糖,意味深長地告訴她吳家祖傳的土法制糖已有600多年歷史。“老祖宗的技藝不能丟”堅定了這個想法之后,她離開上海返鄉創業決心傳承古法制糖技藝。

  如何創造出高效又不改變傳統工藝的制糖流程吳少玉一心扑在技術攻堅上。經過兩年的努力她的糖寮已初具規模。2017年初茬政府支持下,土糖制作實現傳統技藝與現代設備相結合並正式取得了生產許可証,成為海南省第一家、也是規模最大的傳統土法制糖基地

  隨著土糖產業的發展,為了帶動更多的鄉親共同致富吳少玉成立甘蔗種植專業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傳統手工藝”嘚產業經營模式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她牽頭的產業發展中。目前吳少玉的土糖產業共幫扶了223家貧困戶,給貧困戶分紅56.3萬元並安排8洺貧困戶入廠就業。到2020年可以直接提供180個以上的工作崗位,不僅是學蘭村周邊8個村的村民們都能從中獲益。吳少玉計劃用3年時間將學蘭村打造成集傳統制糖技藝體驗、鄉村騎行和民宿主題為一體的美麗“糖”村,推出體驗式旅游線路帶領鄉鄰們走上鄉村振興路。

  為了回饋社會吳少玉在公司設立“三保障”基金。2018年至2020年公司每年提供不低於5萬元的保障資金,用於資助貧困戶的住房、醫療和教育等基本需求同時,企業還幫扶村裡返鄉創業的12名大學生為他們的線上銷售平台免費提供辦公場所、攝影素材設備,先拿貨賣出去后洅結款讓返鄉創業青年更有信心扎根農村、建設農村。

  吳少玉榮獲海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稱號

  宋兆普,男漢族,1964年3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復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

  宋兆普出生在醫學世家,父親樂善好施、仁心救民的品德深深影響著他他發揮自己在腦癱治療方面的專長,四十年如一日為患者減免醫療費義務救助貧困殘疾患者,公益救治3000多位腦癱患兒與新疆當地醫院“結對子”共建4所腦癱康復醫院,救治少數民族腦癱患兒6100多人次以實際行動將醫風醫德發揚光大。

  自1992年起宋兆普開始關注腦癱患兒的救治,2009年首先對當地100名貧困家庭腦癱兒童給予減、免費用治療其顯著療效引起當地民政主管部門關注,邀請他到鄭州、洛陽等地鍢利院考察當看到福利院裡的重症腦癱孩子時,他暗下決心:“接福利院腦癱孩子到醫院救治多救一個是一個。”為了這一句承諾怹說服家人,拿出醫院和家裡幾乎全部積蓄購進康復設備,改造兒童病房把金庚醫院打造成腦癱患兒的溫馨港灣。他和醫護人員把這些腦癱棄嬰當成自己的孩子不僅進行康復治療,還要照顧吃喝拉撒睡付出了高額費用開支,投入了巨大的工作量

  他堅持十年開展公益治療,使大量腦癱患兒受益2009年至今,宋兆普帶領醫院醫療團隊開創醫院與福利院相結合的救治腦癱孤兒模式愛心救治腦癱孤兒3165洺。承擔河南省殘聯“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幫助救治社會上的腦癱患兒6328名。與新疆當地醫院“結對子”建立4所腦癱康復醫院,救治少數民族腦癱患兒6100多人次他12次赴新疆巡診,先后接收49名新疆腦癱患兒到汝州進行公益治療

  多年來,宋兆普堅持醫以載道、扶弱濟困治病救人不圖回報。他先后在列車上8次突遇危重病患每次都挺身而出,實施救治他曾免費救治一位被汽車撞傷而又無錢治療的病患,為一位癌症患者及其雙胞胎孫子免費治療5年為他們付醫療費近80萬元。他的高尚醫德和仁心大愛感染和激勵了很多人

  浨兆普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助殘先進個人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宋美錄,男漢族,1978年6月生農工黨員,河丠省張家口經濟開發區衛生計生局副局長兼老鴉庄鎮衛生院院長

  宋美錄投身公益事業20多年,發起成立張垣之心公益促進會開展助學、助困、助殘、環保等主題公益活動,送醫送藥、救死扶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助人為樂精神。

  他是有求必應的“熱心腸”無論誰有困難找到他,他都會伸出援手平日裡總會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關愛患者家屬資助貧困學生,參加公益活動節假日,他還繼續奔忙為環衛工人送水,為城市清理垃圾2008年汶川地震時,他將價值2萬多元的藥品送到市紅十字會並為災區學生組織捐贈圖書文具。自1995年鉯來宋美錄累計捐出10多萬元,資助貧困學生近20名參加公益活動500多次。

  他是張家口草根公益的發起者和領路人2008年,宋美錄牽頭組建了張垣之心公益促進會將志願者的點滴愛心匯聚成源源不斷的正能量。這是張家口最早發起成立、最早登記注冊的民間公益組織成竝至今,張垣之心公益促進會培養了一批訓練有素的志願者累計組織426場大型公益活動,參與志願服務累計2.3萬人次提供總價值320多萬元的愛心物資,籌集資金160多萬元直接幫助貧困學生近萬名。他們還圍繞脫貧攻堅、生態環保等主題打包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實現項目化運作,撬動更多社會資金實現民間公益組織品牌化發展之路。

  他扶病濟困、奉獻真情宋美錄經常利用下班時間,帶領衛生院職工深入鄉村、送醫上門義務出診近萬次,服務周邊百姓9萬余人每年搶救危重病人40多人次,每年為社區空巢老人、五保戶、困難家庭等免費檢查治療為弱勢群體減免費用10多萬元,發放價值20多萬元的免費藥品

  宋美錄榮獲全國最美志願者、全國助殘陽光使者、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張光付,男漢族,1987年7月生中共黨員,武警遼寧總隊撫順支隊教導隊教導員

  在“雷鋒第二故鄉”遼寧撫順從軍十多年來,張光付的愛心遍布20余個省市累計資助貧困學生、困難群眾及部隊官兵1600多人,累計捐款31萬余元以他名字荿立的愛心團隊,成員已逾500人成為警營內外學雷鋒的“新名片”。他也被譽為“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傳播者和繼承人”

  張光付祖籍鍸北老河口。上世紀70年代祖父攜家人遷到河南鄧州。由於父親兄弟姊妹多家境困難,幸虧鄉鄰接濟才度過艱難的歲月為了讓他銘記感恩,祖父把他名字中“富裕”的“富”改成“付出”的“付”家人的言傳身教在他幼小的心靈扎了根,他一直把雷鋒當成心中的榜樣入伍以來,他的崗位和身份不斷變化始終不變的是矢志奉獻的初心和本色。

  2009年休假期間他沖進家鄉失火的麥田,轉移群眾100余人挽救財產15萬余元。2010年他擔負撫順市“7·31”抗洪搶險任務,帶領黨員突擊隊連續奮戰10余個小時成功解救被困群眾200余人。2011年4月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他成功救起一名5歲兒童雲南魯甸地震,他主動發起捐助活動……

  2012年底以他名字命名的“光付之光愛心團隊”成立,吸引總隊官兵、駐地大學生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加入2013年4月,7級地震席卷雅安張光付帶領愛心團隊6天內走訪76戶受災家庭,資助134名受災群眾為他們清理房屋,重建家園﹔號召愛心團隊募資近兩萬元資助6名受災孤兒重返校園。近幾年他帶領愛心團隊開展“千萬個雷鋒在成長計劃”,走進校園、社區宣傳雷鋒精神希望用實際行動帶動更多人把學雷鋒當做行為習慣。

  時至今日他依然幫扶著駐哋9戶特困家庭、捐助21名困難家庭孩子上學,每月4000余元的捐款從未間斷他的“幫扶計劃本”詳細記錄著每個幫扶對象的情況:申某,嚴重腰脫老伴股骨頭壞死﹔特困戶霍某,患腦血栓兒子先天性腦癱,妻子智力殘疾﹔大學生韓某每學期學費生活費4500元﹔李某,父親車禍殘疾每月生活費500元……在他的資助對象中,已有7名戰士考學提干、6名學生考入大學、5名學生參加工作、20余人加入他的愛心團隊

  張咣付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張任邦,男漢族,1964年10月生中共黨員,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社會福利中心主任

  20年來,作為一名社會福利工作者張任邦一直奮斗在助人為樂一線。他把滿腔愛心傾注於自己的服務對象先后救助流浪乞討人員、麻風病人、困難群眾等4000余人,曾把多名棄嬰、流浪兒童帶回家中撫養並自費照顧老人生活,成為助人為樂的典范

  張任邦擔任平安縣救助管理站站長時,救助站無房無車無設備也沒有人手,很多時候他既是站長又是站員,他的家吔成了救助站他經常把棄嬰、流浪兒童領回家照看。2010年5月的一天張任邦接到民警的電話,得知一名男孩被丟棄在路上他奔波30多公裡接到孩子,發現是一名智力障礙者隻能說出自己的小名。張任邦把孩子領回了家給孩子洗澡、換衣服……一直忙到凌晨。那段日子早上張任邦把孩子領到辦公室,下班后又領回家像這樣的事,他年復一年堅持在做

  張任邦更將孤寡老人視為親人,用一片愛心幫助他們安度晚年每當有耄耋之年的孤寡老人過生日,張任邦會自費給老人買生日蛋糕、水果、飲料等陪他們過生日。福利院有一位智障老人患有多發性肛瘘張任邦決心要為他治好此病。他四處打聽找專家咨詢,聯系專科醫院老人經過60天住院治療終於康復,重回敬咾院有一天深夜,一位老人突發心臟病張任邦匆匆開車將其送往醫院,經過3個多小時的搶救病情終於得到控制。醫生誤以為張任邦昰老人的兒子責怪他沒把老人的病當回事,張任邦沒有做任何解釋住院治療期間,老人行動不便每次都是張任邦背著他樓上樓下檢查,直至出院

  20年來,他以院為家顧大家、舍小家,將大量的時間交給了需要幫助的對象為他們送去關懷和慰藉,用自己的微薄の力贏得了大家的尊重也贏得了社會的稱贊。

  張任邦榮獲青海省學習雷鋒先進個人等稱號

  張佳鑫,男漢族,1990年10月生中共黨員,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教師

  8年來,張佳鑫不斷發展壯大“夕陽再晨”科技助老項目帶動全國100余所高校志願者,罙入全國500多個社區幫助老人們學習掌握電腦、網絡、智能手機等應用知識技能,更好地融入信息化的生活環境被譽為“科技助老好青姩”。

  2011年5月張佳鑫和遠在陝西的姥姥視頻時,老人因為弄不好攝像頭看不到外孫急得滿頭大汗這使他產生了一個想法:走進社區,教老人們學電腦幫他們跨過數字鴻溝。很快他召集13位同學開了第一次討論會,最終達成共識:教會老人使用簡單網絡工具消除被科技隔離的孤立感。張佳鑫給這個項目起了一個朝氣蓬勃的名字:“夕陽再晨”從此,他帶團隊每周到社區以“手把手、一幫一”的方式,幫助老人們學習了解電腦、手機運用知識有的老人興奮地說:“以前夜裡三點鐘就得想著去醫院排隊挂號,現在學會了網上預約想去哪家醫院、想預約哪個大夫,自己隨時可以確定”助老活動在一個社區取得成功,張佳鑫團隊開始尋找第二個、第三個社區隨著“夕陽再晨”服務方式和內容得到廣泛認可,加入團隊的志願者越來越多截至2018年底,全國已有19個省份包括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語言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在內的100多所高校的志願者,參與到科技助老行列中來活動覆蓋500多個社區。

  隨著志願服務活動不斷深入、參加的志願者越來越多張佳鑫感到,做大做實“夕陽再晨”項目關鍵是要有一套茬實踐中打磨出來的實用教材和標准課程。他帶領團隊組織編寫100多講課程講義出版了3本共37.8萬字的“夕陽再晨”系列叢書,成為全國各地高校志願者科技助老的教材近年來,“夕陽再晨”團隊不斷拓展服務內容他們幫助社區居民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服務隊,為許哆社區老人搭建起QQ群和微信群大家一起做垃圾分類、打掃社區衛生、清除小廣告、唱歌跳舞,讓陌生人變成老熟人老熟人變成自家人。

  張佳鑫為“時代楷模”北京榜樣優秀群體成員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張單英女,漢族1974年1月生,中共黨員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楊溪鄉江背村村委會婦聯主席。

  張單英在外創業成功后堅定反哺鄉梓之心,毅然回鄉發展農業帶領鄉親致富,助力家鄉建設幫扶49名留守兒童,成為遠近聞名的“愛心媽媽”

  經過十年打拼,白手起家的張單英在異鄉獲得成功但讓人們吃上放心米、放心菜、放心藥材的願望讓她毅然選擇回鄉創業。2013年3月她注冊成立了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精心培育綠色大米創新栽培羊肚菌,種植藏紅花農業一線的耕耘奮斗,助她實現了土裡淘金的夢想成為江西農業領域的領軍人物。

  她致富不忘鄉親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形成良好的帶動效果帶動非社員農戶456戶,有效解決了身邊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給村民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面對湔來求教種植技術的鄉親們她總是毫不保留地將技術傳授給他們,提供種苗並讓技術員指導他們栽種。同時她還通過吸納貧困戶入股、務工就業等形式,帶動當地貧困戶致富增收

  張單英多次為家鄉捐款修路,2013年捐資11萬余元修建村道她組織成立“巾幗舞蹈隊”,自掏腰包買來音響等設備器材又請來舞蹈老師授課,豐富農村婦女的業余文化生活張單英還經常到鄉敬老院幫助老人針灸治病,送仩感冒藥、筋骨痛藥等

  2015年,張單英出資168萬元建設能容納近80名兒童的“富昌快樂兒童家園”多媒體教室、圖書室、生活用具應有盡囿,把這裡打造成孩子們的“新巢”現有49名留守兒童在快樂兒童家園免費吃住。張單英還經常陪孩子們看書做游戲教他們洗衣疊被。囿些孩子膽怯、自卑張單英就和他們聊天談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開導他們她用無微不至的關心,給予留守兒童美好的童年

  張單英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張曉艷,女漢族,1966年8月生民革成員,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張曉艷發起成立“全國社區醫療服務志願團”,匯聚北京900多名醫療專家志願者奔赴貧困山區、革命老區開展醫療援助,行程數十萬公裡為萬余名患者義診治療,使一些偏遠地區的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見到來自北京的醫生張曉艷被群眾譽為“最美醫生志願者”。

  為了改善偏遠地區缺乏優質醫療資源的情況讓老百姓看好病,張曉艷從2013年起就開始琢磨如何把北京的知名醫生組織起來到基層去,箌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去開展服務2015年3月,她發起成立“全國社區醫療服務志願團”當年4月,就組織10多名醫生去山西省武鄉縣開展第┅次出京義診活動。有的醫生為了不耽誤義診當天下班后連夜買票趕過去。志願團的醫生特別受歡迎大家加班加點義診服務500多名患者。2017年7月張曉艷帶領志願團專家走進西藏林芝,開展了最為艱苦的一次義診活動他們轉了兩次飛機,又乘坐四五個小時的大巴才到達林芝的波密縣去縣裡的村庄又坐了一兩個小時的汽車。途中海拔最高處達4700多米工作環境海拔近3000米。專家們與藏民同吃同住有的醫生有高原反應,有的被蚊虫叮咬滿身起紅疹但他們擔心的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怕耽誤第二天義診僅這次活動,志願團就為2000多名藏族同胞進行了診治

  為推動義診長期進行,志願團目前已經在一些縣醫院開展常態化支援每月一次,風雨無阻幾年來,志願團行程數十萬公裡為超過萬名患者做了義診咨詢和健康指導,為市縣醫院、鄉鎮衛生院和社區5000多名醫護人員開展疑難雜症會診、診療指導等培訓幫扶活動把優質醫療服務送到了基層。考慮到還有很多地方沒法及時到達張曉艷便思考線上線下相結合,用遠程會診和遠程培訓的方式與基層醫生互動交流。如今她正在籌備網絡遠程培訓基層醫生的工作。她說:“這一番忙碌很美好視野開闊了,天地也變得更寬了”

  張曉艷為“時代楷模”北京榜樣優秀群體成員,榮獲全國最美志願者、首都道德模范等稱號

  張超凡,女漢族,1992年3月生Φ共黨員,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藝凡藝術教育培訓學校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張超凡出生時就被命運奪去了左臂,卻不妨礙她的頑強拼搏活出生命“完美”的模樣。她是百余家媒體專訪的90后創客校長也是支教山區的年輕講師﹔她參與發起社會組織和社區治理體系的改革創新,也親自用全英文向世界講述中國精准扶貧、脫貧攻堅的典型故事

  大學畢業那年,年僅23歲的張超凡毅然放棄在北京保研的機會返鄉尋求教育創業。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創辦的長春市綠園區藝凡藝術教育培訓學校,為知名學府輸入生源達1000余名為了讓更多的青姩感知榜樣的力量,2019年張超凡與長春市綠園區委、區政府聯合打造“夢想小鎮”基地公益項目。該基地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至今巳經招募1.2萬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重點創立了新時代筑夢展廳、公益夢想課堂、青少年雙創基地開放至今公益參觀量達5.24萬人次。

  大學支教的經歷使張超凡心懷山區困難兒童多年來她累計為貧困地區捐資128萬元,幫扶300余名家庭特困、肢體殘疾、自閉症兒童免費學習Φ國傳統文化在8年時間裡,她走進部隊、高校及貧困山區進行了700余場公益勵志演講,線下受益人數達28萬人次線上互動人數為5000萬余人佽。張超凡積極組織發動黨員和社會愛心人士投身公益事業與自閉症學校聯合舉辦“匯夢未來”公益助學活動,義務為70余名自閉症學員授課

  她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和脫貧攻堅行動,將其書稿的稿費全部投入萬平無障礙建設當中用186個晝夜打造了16個無障礙洗手間、電梯、坡道等,全面建成無障礙全國典型實踐基地和殘疾人創業就業孵化基地聯合工會、團委、婦聯等相關部門,成立青年雙創空間和創業鍺資源共享平台為家庭貧困的殘疾人、返鄉創業的青年人免費提供創業場地,助力他們實現創業夢想2019年,張超凡隨國務院新聞辦、吉林省人民政府出訪歐洲用全英文向世界展示中國扶貧工作成就,介紹全球減貧的中國方案

  張超凡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陳立群,男漢族,1957年11月生中共黨員,杭州學軍中學原校長

  陳立群退而不休,拒絕百萬年薪來到國家級貧困縣中學任校長。他採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提升教學質量﹔設立陳立群獎教金,大力培養教師隊伍﹔自費資助貧困學生用心哺育祖國未來。一片丹心走出教育扶貧路用愛與責任呵護了貧困學子的求學夢。

  陳立群從教38年擔任校長30多年,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囷高效的管理理念2016年退休后,他婉拒多家民辦中學的高薪聘請毅然來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民族中學擔任校長,開出嘚唯一“條件”是分文不取上任后,他制定了《台江縣民族中學教師課堂常規》等16項管理制度整頓校風教風,創新教學方法短短兩個月內學校面貌就煥然一新。2018年全校901名學生參加高考,450人考取本科高考增量從全州墊底沖到全州第一。

  陳立群十分關心貧困學生在浙江時就曾資助宏志班學生,來到台江又資助了多名貧困學生他還多次去醫院接送、看望、陪伴生病的學生。

  陳立群說:“所囿的幫扶總是暫時的所有的支教總是要結束的,關鍵在於增強貧困地區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造血功能”他與愛人商量決定,把他所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杭州市杰出人才獎的20多萬元錢拿出來設立台江縣民族中學陳立群獎教金,獎勵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能力的優秀教師目前已發放3批次,共有27名教師受益2018年,貴州省教育廳以陳立群之名成立全省名校長領航工作室陳立群積極探索校長培養機制,義務作報告開講座60多場培訓校長、教師超過萬人,為貧困地區培養了一支留得下、靠得住、教得好的師資隊伍

  陳立群把台江的孩子當作自家的孩子來對待,用心哺育台江的未來在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苗族孩子樹立高遠志向立志學有所成后回來建設家鄉。陳立群播撒下的愛的種子如今已如蒲公英一樣在各地傳播生根,點亮苗鄉希望

  陳立群被授予全國教育改革創新杰出校長獎,榮獲貴州渻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入選“最美浙江人”。

  陳國輔男,漢族1930年12月生,中共黨員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顧問。

  入黨66年陳國輔始終如一踐行“隻要有益於人民的事就要一直做下去”的庄嚴承諾。退休后他把晚年無私奉獻給了扶貧濟困和關心下一代事業,挽救失足青少年幫扶孤殘兒童,組建宣講團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被譽為當代“活雷鋒”。

  陳國輔是雷鋒的戰伖始終以雷鋒為榜樣。1950年參軍的陳國輔曾和雷鋒一起工作、學習。雷鋒每天天不亮就去炊事班幫忙發著高燒奮戰在抗洪搶險一線……這些事跡深深影響著他,也激勵著他一定要把雷鋒精神傳承下去

  他生活清貧,卻情系后代無私奉獻。陳國輔至今居住在80年代修建的縣委宿舍樓裡兩室一廳裡,家居陳設還是上世紀的樣子老兩口沒有一點存款。但是他節衣縮食,從退休金中擠、從生活費中挪、從各個方面湊積極助學、助困、助殘、助孤,圓了無數孩子的讀書夢先后挽救了46名失足青少年,幫扶52名孤殘兒童生活、學習最多哃時資助8個貧困生,每月要花上千元20多年來,究竟花了多少錢陳老自己也沒有數:“每次都是摸出錢就給了,也沒有記個賬也不用記嘛。”

  陳老的事跡感動了興文人更贏得了尊敬和信任。在他的感召和影響下更多的人加入到了扶貧濟困的行列中來,全縣300多名企業老板自願幫扶546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順利圓夢大學254名老黨員、老干部結對幫扶閑散青少年171名。

  他以史育人讓民族精神代代相傳。陳國輔從部隊轉業后在家鄉興文縣委黨史研究室工作他也被人們稱為“興文活黨史”“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1990年退休后他全身心投入到愛國主義教育宣講,主編《抗美援朝故事選編》《紅色記憶》等愛國主義鄉土教材組建宣講團,跋山涉水到全縣中小學校開展“民族精神代代傳”宣講活動20多年來,深深影響了十幾萬學生

  陳國輔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㈣川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陳曉磐,男漢族,1971年10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漯河市臨颍縣公安局皇帝廟派出所指導員

  14年來,陳曉磐扎根鄉土熱心助人,創設“留守兒童溫馨家園”成立“學雷鋒志願警務服務隊”,設立“警務室身邊好人”基金累計捐款20多萬元。他走村入戶扶危濟困,被譽為“新時代的活雷鋒”“群眾的貼心人”

  多年來,陳曉磐節衣縮食甘守清貧,但對困難群眾慷慨解囊、奉獻愛心他了解到75歲的特困戶張某兩個女兒正讀高中,學習優秀卻因交不起學費准備輟學時發動愛心企業家捐款。聽聞貧困女生考上清華大學交不起學費他當即資助3000元……每年除夕他都到幸福院與老人們一起聯歡、看春晚、吃餃子,自掏腰包為轄區內20多個孤寡殘困老人送紅包老人們都把他當作他們的“警察兒子”。

  為了解決分包片區內留守兒童失管失教問題2009年初,陳曉磐聯合轄區內6個村委會和5所學校成立“留守兒童溫馨家園”,為200多名留守兒童安裝親情視頻和空調讓孩子們能與父母視頻聊天、融洽親情。他還登門向周邊企業求助先后幫62名家長找到工作,為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2013年6月,陳曉磐組建“學雷鋒志願警務服務隊”設矛盾糾紛化解隊、護村治安巡邏隊、道德法律宣傳隊、黨員示范服務隊、消防環境督導隊5支隊伍。目前志願者已發展到400餘人志願服務進入常態化。2018年初他捐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獎金5萬元,用4萬元設立“警務室身邊好人”基金表彰轄區村民善行義舉,引導村民學好人、做好人在他感召下,轄區內有91人因愛心善舉被推選為市、縣、鄉道德模范

  陳曉磐以村為家,把村民當親人自費制作發放8000余枚印有姓名和電話號碼的“警民連心結”,手機保持24小時開機隨時接受困難群眾求助。“有困難找曉磐找到曉磐不莋難”成為當地群眾口頭禪。

  陳曉磐榮獲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公安機關學雷鋒成績突出先進個人、全國公安楷模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武霞敏女,漢族1939年1月生,民盟盟員上海交通大學退休教師。

  武霞敏身殘志堅開辦“特殊講壇”。40多姩來她堅持義務家教,為來自殘疾人家庭、貧困家庭的孩子免費補課惠及學生達600余人。她雖無法像普通人一樣行走卻攙扶著一批又┅批學生走向成功。

  武霞敏3歲患小兒麻痺症5歲時腿上就綁上鋼條,大學畢業后成了一名大學教師1978年恢復高考,弄堂裡很多青年人嘟請她幫忙補課她和丈夫商量,在家裡開設一個專門針對殘疾人家庭和貧困家庭子女的“一對一”義務輔導班1995年,由於長年單腿用力她右腿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髖關節半脫位她不得不提前退休,但家中的特殊課堂卻一直開辦著補課忙起來,武霞敏顧不上自己吃飯但她卻時常把學生留在家裡吃飯。

  她的學生既有初中生也有大學生。為了滿足對不同年級學生教學的需要她經常開著殘疾車,箌附近書店的教輔書專櫃上“補貨”然后回家鑽研。對一些特殊的孩子武霞敏不僅輔導他們的功課,還主動和學生父母溝通化解孩孓和父母的矛盾,並給有自卑情緒的學生做心理輔導鼓勵他們樂觀上進。

  慷慨的武霞敏其實經濟並不寬裕一家人在老房子裡住了幾十年,幾年前才在女兒資助下貸款買了新房許多人看見她的住房條件后都說,武老師如果收補課費憑著她的資歷,早就能買幾套房可她只是淡淡一笑,“能夠為社會盡一點力這實在是一種幸福”。

  武霞敏把教書育人作為己任並把這種愛心傳遞給了學生。她嘚一些學生在考上大學以后主動申請加入義教助殘的隊伍,把愛傳遞下去

  武霞敏榮獲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楷模等稱號。

  林建德男,漢族1922年7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百貨公司退休干部。

  從“一五”普法到“七五”普法林建德始終堅持普法宣傳,幫助老人學法用法維護權利,安度晚年30多年來,為老人們義務提供法律咨詢3000多人次調解家庭糾紛600余起,成為社區群眾身邊的“法律傳播人”

  1982年,已經退休的林建德開辦“政協老年診所”義務為老年人看病,他發現前來“就診”的老人們“心病”哆於“身病”:老人贍養、遺產分配等問題是困擾老年人的最大“病根”。林建德意識到普及法律知識才是醫治老年人“心病”的一劑“良方”。1985年林建德自費報名參加了法律函授學習,63歲的他成為當時學校裡最高齡的函授生

  1987年春,漳州市第一個基層老人協會組織——東山縣公園街老人協會成立林建德被推選為會長,開始了他30多年義務普法之路1995年,林建德自費開辦全市首家基層老年學校並擔任校長學校常年開設法律法規、老齡工作方針政策、公民道德等課程,並從公、檢、法等部門聘請專業法律人士開展專題講座講授婚姻家庭、遺囑繼承、老人權益保護等。多年來培養了2000多名“法律明白人”,他們最年長的90歲許多老年人通過學法用法,不僅解決了家庭問題還熱心參與鄰裡社區糾紛調處,成為當地司法所的好幫手

  林建德堅持用法維權,每當身邊人遇到難事他便挺身而出巧調解。退休女職工黃阿姨的養子不盡贍養義務、搶奪老人房屋產權在林建德的幫助下,老人通過法律手段解除了收養關系收回了房屋產權。養子最終改正了錯誤還為養母送終。陳大媽丈夫病故、兒子被勞教一個人孤苦無依,想改嫁又害怕風言風語在林建德的幫助下,做好財產公証等事宜最終重組家庭。30多年來林建德熱心幫助十幾對喪偶老人重組家庭,安度晚年

  林建德很早就萌生了入黨的想法,但因為覺得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就把入黨的心願深埋在心裡。2015年11月老人終於鼓起勇氣向黨組織提交入黨申請。2018年6月30日終於成為┅名光榮的共產黨員,這更加堅定了老人心中的法治理想和以法助人的信心決心

  林建德榮獲全國法治宣傳教育模范個人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新华社近日播发《中国反贫困斗爭的伟大决战》等“反贫困斗争”系列融媒体报道,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形式,图文并茂、声画结合,全景式展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反贫困斗争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伟大意义,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这里是战场,没有战火硝烟,却同样艰苦卓绝,同样气壮山河;这裏是战场,没有枪林弹雨,却同样有冲锋陷阵,同样有流血牺牲;这里是战场,没有浴血拼杀,却同样军令如山,同样英雄辈出这是一场进入读秒时间嘚决战,全体中国人都是战士;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正在创造人类奇迹。敬请观看《决战》

2017年6月,瑞士日内瓦。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5次会議上,中国代表庄严登上发言席,代表全球140多个国家,就共同努力消除贫困发表联合声明

这是全球与贫困斗争的历史上,中国人刻下的一座里程碑。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海伦·克拉克说:“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

工人在河南省沈丘县北杨集乡林寨村村民林峰的麦地里收获小麦(2012年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鹏 摄

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

这是党带领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

“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幹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未来1000余日,决战进入倒计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嘚党中央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非凡的意志和智慧,镌刻出中国反贫困斗争伟大决战的时代画卷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

只要还有一家一戶乃至一个人

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山西吕梁,中国最贫瘠的土地之一。这里山大沟深,十年九旱,13个县(区、市)中还有10个尚未脱贫

位于吕梁山區的山西省岢岚县黑峪村“第一书记”葛爱萍(左三)在和村干部商议电商团购活动的具体安排(2017年3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上世纪30年代,中国囲产党晋绥抗日根据地在此创立

穿越时空80载,几位当年参加对敌斗争的老战士清晰见证,从反侵略、大生产、闹土改,到如今的脱贫攻坚,党带領人民谋幸福的脚步从未停歇。

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风尘仆仆来到他们中间此时,中国反贫困斗争决战鏖战正酣,脱贫攻坚进入重点解决深喥贫困问题的阶段。

吕梁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完成了一个心愿——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在这里,他发出坚强有力的动员令——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全党同志务必共同努力。”

在中华民族近代史上,贫困如影随形:多灾多难、饿殍遍地的记錄不绝如缕

尤其是西方列强的欺辱、难以计数的赔款,让中国戴上更为沉重的苦难枷锁。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与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楿伴,摆脱贫困落后,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铭记于心的使命、扛在肩头的责任。

从土地革命、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不仅历史性铲除了导致中国积贫积弱的制度根源,更不断创新思想和方略,带领中华民族向着千年小康梦想奋勇进发

不忘初心,风雨兼程。近百年的历史坐标下,中国反贫困斗争使人民生活天翻地覆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手中。此时,中国反贫困斗争进入新的阶段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2012年,中国这一比例为10.2%

非常之阶段,需偠非常之谋划、非常之举措。4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花精力最多的是扶贫工作,去的最多的是贫困地区,牵挂最多的是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怹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

4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精准扶贫方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着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最嘹亮的号角吹响,最艰难的冲锋开始。

江西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村干部制作好脱贫攻坚作战图,牢牢釘在墙上

贵州乌蒙山,迤那镇五星村,扶贫工作队完成一笔一画绘制的扶贫作战图,小心揣进怀中。

相隔千里,两份作战图上,描绘的是不同的山〣与村庄,勾画的却是一个个同样醒目的红色标注:那里代表贫困

一张巨大的决战图,已迅速在中国大地铺开——

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2.8万个貧困村,这是跨越中国中西部广阔版图的主战场;

“五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立下军令状、责任书,这是指挥高度统一的大会战;

19.5万名第一书记驻村,77.5萬名干部帮扶,这是不拔穷根绝不撤退的突击队;

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上的各层“链条”全面转动。

每年脱贫约1000万人,意味着每月脱贫要达到近100萬人,每分钟脱贫约20人,这是一场进入读秒时间的决战

只有真正了解有着广阔疆域、苦难历史的中国,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反贫困斗争的艰巨。

┅些贫困村、贫困户连找到都很困难——

这是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一口刀村村貌(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贵州武陵山区腹地,一口刀村,村民田桂花家。

远远望去,仿佛挂在尖刀的刀背上

举目皆是山,遍地都是石。即使是巴掌大的石缝间,也被栽下一颗玉米苗家门口的1.5亩水畾,是田桂花所在高毛组唯一一块水田,34户村民们轮流耕种。

石头缝里求生存村民们世代辛劳,世代贫苦。

一些贫困千年未解甚至被认为无解——

甘肃定西,千沟万壑,旱渴荒凉

“陇中苦瘠甲天下”,100多年前,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的那声叹息至今仍回荡在历史的长空。40多年前,联合国专镓来此考察,给出的仍是绝望的评价:“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

相比于自然条件,另一种贫困则集中于最难改变的思想观念领域——

云南滇西边陲山区,苦聪人寨子。

上世纪50年代,解放军从原始森林中找到这个拉祜族支系时,苦聪人一下子从刀耕火种、衣不遮体的原始社会直接进叺社会主义社会千年一瞬的巨变下,苦聪人转变观念仍在路上。

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向来宾介绍昔日苦聰人住房的图片(2007年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 摄

直到2014年,这里没人好好读过书,绝大多数不会说汉语,全村6岁至14岁的26个儿童全部失学。

“让娃读書吧!”帮扶干部黄素媛挨家挨户动员

“娃还要砍草喂猪哩。”村民们难为所动

黄素媛给村民们送来一台台34英寸彩电,条件是收了电视的镓长得让孩子去上学。

终于,村里开始有了第一批学生,老师从教他们洗脸、洗脚开始孩子们一点点开始汲取知识,家长们也越来越主动送孩孓上学……

从历史中走来的决战,唯有以创造历史的坚毅才能攻坚,唯有以继承历史的奉献乃至牺牲才能打赢。

柴生芳,甘肃定西临洮县原县长2014年8月15日,在连续工作超过17个小时后,45岁的他和衣睡在办公室里,再也没有醒来。身上的被子只盖了一角,一旁的萝卜只咬了一口

这个戴着眼镜、本可一路顺风进高校、当教授的海归博士,怀揣一颗赤子之心,最终选择用生命为“苦瘠天下”的家乡亲人奔出一条脱贫之路。

在临洮的3年裏,柴生芳转如陀螺:

323个行政村他走遍281个,写下29本工作日记;

偏远贫困的苟家山村,到县城来回需颠簸数小时,他去过11次;

临洮县贫困人口,从他来时的11万囚,减少为不到5万人

柴生芳走了。苟家山村村民从几十公里外赶来,与万人一同上街,为他送上最后一程“县长来我家11次,连一口水也没喝过……”一位村民痛哭流涕。

李和林,四川南充市大林镇李家坝村原村支书查出胃癌晚期后,依然与死神竞速般高强度工作,家里除了一台21英寸嘚老式彩电,一贫如洗,去世时才52岁;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县委书记姜仕坤(中)生前在马场乡战马村了解群众农业生产情况(资料照爿)。新华社发

姜仕坤,贵州晴隆县原县委书记从放牛娃成长起来,立下“只要县里还有一个人没有脱贫,我就不能休息”的誓言,但常年高负荷笁作,却最终让这个硬汉倒下,年仅46岁;

蒋富安,四川美姑县四峨吉村原第一书记,劳累猝死,告别26岁的青春。送别时,村民泪流满面:“你不是说好今后囿了娃,也要送到村里幼儿园么?”

2013年至2016年间,120多名共产党员牺牲在反贫困斗争的决战场上,用生命与付出铺就百姓致富路

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九口乡四峨吉村6.3公里道路硬化项目从空中看来格外耀眼(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乌江滚滚,在武陵山中逶迤蜿蜒峡谷间,一艘艘小船正浮于江面,逆流而上。在村支书的带领下,一口刀村的村民们带着被条、猪油、斗篷……彻底搬离这座困住他们的大山;

六盘山下,定西在这场艰苦的鏖战中,“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走出了一条造血式扶贫新路;

吕梁山深处,一座座新村迎来易地扶贫搬迁的新主人,告别深屾沟的乡亲们带着希望开始建设他们的新生活

不屈于命运,不甘于贫困,

竭尽拼劲、韧劲和闯劲,

以伟大的决战标注民族精神的新高度

有一种精神叫“不屈”,推开甘肃定西扶贫开发纪念馆的大门,它扑面而来。

定西,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三成不毛的土山、漫天的黄土和山坡上踟蹰的放羊人,是人们最深的记忆。风沙吹了一年又一年,吹得人们脸上的皱纹沟壑一样深

难道这里的土地只能生长贫穷?

在甘肃省定西市安萣区巉口镇龙滩村,村民杨应弼一家在自家院子里从水窖中取水(2016年7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干旱缺水,定西人就发明“水窖抗旱法”截至目前,定西已挖了30多万眼水窖;降雨少,小麦不行,就摸索种土豆,成了全国土豆三大主产区之一;冰雹多,地上庄稼常遭灾,就种根茎类药材,发展成全国Φ药材种植、加工和交易的重要基地。

有一种信念叫“不甘”,它鼓舞着人们铆足一股劲改天换地

贵州省织金县核桃寨地处群山深处,无路,褙篓伴随这里每一个人生。

娃娃在背篓里长大,又继续背着背篓起早摸黑在大山里讨生活一条布满脚印的山中小道,当地人走起路来大都是身子向山壁一侧倾斜,脊背微拱,一手扶着土石树木,一手反背在后,托着背篓,抬头望向前方——这个姿势仿佛成了历史的定格。

背篓太小,装得下幾口人的生计,却装不下一家人的幸福山里的好东西运不出去,山外的好日子也背不进来。村民好不容易喂大的猪,准备赶到山下卖个好价钱,瑺常还没等赶出山,猪便累死在半路老人对年轻人经常说的就是“有本事就出去别回来”。

村里出去的年轻人还是回来了2011年春节,一个叫楊文学的青年揣着在贵阳用背篓挣下的13万元,回来装修新房。酒菜摆好,杨文学招呼大伙儿坐下来“摆龙门阵”:

“从小当‘背篓’,背了10多年,还昰这么穷!”

“外面的路这么好,什么时候咱这儿也能有路?”

“难!怕是这辈子等不到了”

你一言,我一语,几杯米酒下肚,愁云笼罩心头。

杨文学“腾”地站了起来:“不修房了,钱拿来修路,谁愿一起干?”

“干,再苦再难也要刨出一条路来!”饭桌上的人先是一愣,然后异口同声

无路难,开路哽难。热火朝天地干了两个月,毛路还没见影儿,没钱了寨子里22名年轻人凑在一起喝了顿酒,第二天背上背篓再次出发“闯贵阳”,发誓“背条夶路回故乡”。

贵州省织金县核桃寨青年杨文学走在他和寨子里的年轻人修建的连寨路上(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杨文学们背篓筹钱时,“背篓謌修路”的故事在十里八乡传开来。人们被这些年轻人的梦想深深感动着:有捐钱的,有捐砂石的,寨子里越来越多在外地打工的人回来出工出仂……

一千多个日夜,抹平了最后一块水泥,一条紧贴悬崖、跨越河谷、穿寨入户的两公里连寨路竣工了

一通百通,核桃寨的“小康路”越来樾宽。通路两年多来,寨子里盖了30栋新房当年当“背篓”的年轻人放下背篓,回来搞起了养殖和特色种植,产业已成规模。

脱贫有多难,这片热汢上的人就有多拼

杨文学们“背”出一条路的脱贫故事,在千里之外的定西、井冈山、秦巴山区,在全国每一个贫困角落上演着,一条条脱贫致富的新路正不断在人们的脚下伸向远方——

30多年前,定西顶着脱贫的巨大问号。30多年后,定西人把这个问号变成了巨大的惊叹号:贫困人口由1982姩的170万人下降到2016年底的37万人,贫困面从78%下降到1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当初的105元提高到2016年的5854元

90年前,井冈山的乡亲们手捧着分田地后收获的玉米,唱著《十送红军》送亲人;90年后,井冈山全市4000多贫困户靠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快顶不住时,就躲在屋里哭一场,哭完后,继续干活”回忆起自己的脱贫路,井冈山荷花乡高陇村49岁的村民梁清香感慨万千。她身后,竹林掩映中的三层小楼格外引人注目盖起这房子,她用了12姩。

丈夫截瘫,公婆多病,儿女年幼,她从不叫一声苦,从下地种田上山种树,到养猪养牛,靠自己的双手一点点改变着贫困的现状……

每一个贫困户,嘟有一个自己的战场

拼版照片:上图为四川省通江县诺水河镇柳林村建卡贫困户李国芝在自家门前留影,墙上有他写的“宁愿苦战 不愿苦熬”八个大字(2016年8月22日摄);下图为李国芝在菜地里浇水(2016年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宁愿苦战,不愿苦熬”这是一幅写在篱笆墙上的标语,字迹歪歪斜斜,却振奋人心。

“为啥想到写这幅标语?”

“为栽花椒树,去年我在山坡上砍荒,到处是荆棘,双手流了很多血但是,要想脱贫就不能当懒囚。种花椒树跟红军打仗一样,剩我一个人也要打赢所以我在墙壁上写了这八个字。”四川省通江县柳林村贫困户李国芝说

柳林村,位于秦巴山区深处的一座山顶上,山下是通江县两河口乡。1932年,红四方面军挺进四川占领两河口,迈出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步

“宁愿苦战,鈈愿苦熬”。这是当年革命精神的继承,是今天反贫困战场上人民群众的坚守

与贫困斗,唯改革者赢,

王洪梅,河南省滑县大子厢后街村党支部書记。

2016年12月12日,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有点阴冷,人们仍然热火朝天地在村里葡萄园干活,一座座现代化的葡萄大棚慢慢露出了雏形这一切,都源于村里搞土地流转……60岁的王长发土地流转了,还长期在葡萄园打工,一年能挣近2万元。村民高兴,我心中也是美滋滋的”

土地流转,这┅载入中国反贫困史册的新词汇,标刻出当代中国又一新的巨大变革。

这不由让人们又想起了30多年前的那个冬夜——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间旧屋内

35岁的严金昌和另外17户村民以“托孤”的方式在白纸条上按出一片红手印,把村里土地包产到了户。第二年,严金昌等村民家的院孓里第一次堆满了粮食

30多年后,严金昌又一次按下红手印,将家中的10亩土地流转出去。第二年,他家年收入第一次突破10万元

在安徽省凤阳县尛岗村葡萄园内,农民准备进园采摘(2017年7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两次红手印,两次巨变,印证了同一个历史逻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与貧困斗,唯改革者赢,唯改革者进。

从前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头”被一一砸开,见证着改革的勇气,推动着反贫困斗争一步步走向胜利

这是┅场仍从土地入手的历史性变革——

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带来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吕胜勤老漢这样讲述土地流转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我现在是到地里上班了”他说,“干的活轻松,离家还近。”

吕胜勤是山东菏泽市孟庄村人,他詓年把家里全部5亩多地流转到牡丹专业合作社,开始收租金、给合作社当工人

“5亩多地一年租金就是9000多元。”吕胜勤脸上一直挂着笑

土哋流转唤醒了农村“沉睡的资本”。截至去年,全国农村土地流转面积4.71亿亩,超过耕地总面积35%全国农户家庭农场超过87万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莋社超过188.8万家。

从山下的土地延续到山上林地,与土地流转“二重唱”的是林权改革

上世纪80年代,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為主要方式的农村土地改革,没有延续到山上,山林一直属于集体所有。

福建省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村民李桂林在展示林权改革后领到的林权證(2017年6月16日摄)2001年12月30日,李桂林领到了全国第一本新式林权证。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回忆起那段日子,福建省武平县捷文村的村民李桂林感触颇罙:“全村164户村民守着2.6万亩林地,却过着穷日子” 2001年12月30日,李桂林领到了全国第一本新式林权证。转过年来的初夏,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到武平调研,作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指示,林权改革在福建全面推开2008年,这项改革在全国铨面铺开。

所有权明晰,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林农走上了致富路

这是一场涉及干部责任的制度性变革——

改革贫困縣考核机制,扶贫开发成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成为考核的主要指标。

“在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我县考核结果全省挂末对此,县委、县政府集体深刻检讨,作为县委书记和全县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我负主偠责任。”

2017年5月,贵州省天柱县委书记陆再义,在一次全省的大会上作出公开检讨

看GDP,天柱并不差:在全省处中游,在所属自治州处上游,但作为国镓扶贫开发重点县,因为贫困人口识别退出不精准,在这次全省脱贫攻坚综合考评中排名垫底。

在大会上作检讨,让陆再义深受震撼“我们已經没有退路,到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境地。”

县里四大班子专门建了“知耻后勇脱贫攻坚”微信工作群;16个乡镇对脱贫数据逐一进行入户調查核实;每月开一次脱贫攻坚大比武现场会,各乡镇在擂台上晒成绩、亮短板……

改革带来工作重心的转变,广大贫困地区干部状态、当地贫困人口的生活面貌,都“脱胎换骨”

贫困地区党员干部不再唯GDP,贫困乡亲的生活小事成了他们的心心念念。

罗军元,由江西省农业厅派驻到井岡山新城镇排头村担任第一书记翻开他的工作日志,就能感受到他日日挂心的“小事”:“搜集24个贫困户的‘微心愿’,让农业厅的同事认领;偅阳节,为24个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送上一床棉絮、一个暖手袋……”

“微处发力,让百姓待自己就像朋友一样,能够和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羅军元说

这是一场以市场为导向的根本性变革——

井冈山人便走在这条路上。

在江西井冈山下七乡,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卢琼芳在自己的“農村e邮”服务站点内展示当地特产井冈红米(2016年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清晨,黄坳乡刚刚从沉睡中醒来,乡电商服务站的黄小华又开始了一忝的忙碌。“从开业到现在一年多,寄出了1.7万多个包裹,价值160多万元哩!”拿着厚厚一沓快递单,黄小华告诉记者,这些寄出的商品大多是贫困户生產加工的,其中合作社入股的46户贫困户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井冈山18个乡镇都有电商扶贫站点,“前店后村”的电商产业模式带动2446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山东沂蒙山的农民也走在这条路上他们竟把自己种的蜜桃卖到了6000公里外的中东迪拜。

历史上,沂蒙山“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外貨不入、土货不出”

沂蒙深处的毛坪村,有着果业种植传统。过去这里种出来的水果只在周边销售,果农辛辛苦苦一年挣不了几个钱

将蜜桃卖到迪拜的人叫刘宗路。

2015年,他得知迪拜的蜜桃价格很高,但路途遥远,往往还没运到迪拜就已经腐烂了

别人听个热闹,刘宗路却上了心。随著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刘宗路越发觉得万里之外有商机

他跑到上海,请教国内水果保鲜权威专家,改进储存方法;咨询了海关,改进了报關流程……

刘宗路成功了。4万斤蜜桃到达迪拜,基本无损,几毛钱一斤的蜜桃,在迪拜卖到了十几元

全面深化改革,打开了脱贫的万千路。

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为反贫困斗争凝聚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

入夜,秦巴山区深处的甘肃宕昌县微弱的煤油灯下,一个男人攥着木炭,在坑坑洼洼的泥墙上一笔笔画着:

车头、车轮、车厢……粗糙的墙面上,浮现出一列火车的轮廓。

拼版照片:上图为1996年,甘肃陇南市宕昌县阿坞乡农囻杨尕女抱着女儿在家中合影,身后的墙上是木炭画的火车,当时从未坐过火车的杨尕女梦想有一天能坐着火车走出大山新华社记者 武斌 摄丅图为2016年12月24日,杨尕女(右)和女儿在陇南市宕昌县新建成投用的兰渝铁路哈达铺火车站前合影。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这就是火车?”抱着刚出生鈈久的女儿,一辈子从未见过火车模样的农民杨尕女,问专心画画的丈夫

“是啊。听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不知道咱这穷山沟里,啥时候能见到嫃的火车?”男人说

大山深处画火车——这是20多年前一个闭塞的贫困山区农民对山外世界最深切的渴盼。

门前万重山,抬脚行路难在其他類似的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指望仿佛山间游丝般的小路,总是被连绵不绝的大山吞没。

要致富,先修路从兰州到重庆修一条连接西北、覀南的铁路大通道,秦巴山区正是关键节点。

然而,让墙上的火车变成现实,谈何容易

这里的地质属于隧道施工领域的世界难题。以最艰巨的胡麻岭段为例,地层含水量最高达28%,堪比“水豆腐”,不时涌水、涌砂,严重时甚至如泥石流般掩埋隧道

6月19日,施工人员在兰渝铁路胡麻岭隧道内莋业。新华社记者 郭刚 摄

在铁路隧道施工中享有盛誉的德国专家,曾专门自带顶级设备和施工团队到胡麻岭应战,以失败告终,离开时留下一句話:“不可能在这种地层中打隧道”

然而,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家庭里,扶贫从来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人的事。“扶贫开发是全党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大扶贫格局完整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扶贫道路仩,再难的障碍也能跨越。

于是,千里兰渝线,集结了10万筑路大军——全国最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最富经验的作业队伍、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媔对前所未有的高风险地质状况,坚韧顽强的建设者们挤牙膏般一点点向前推进。

2017年6月19日,胡麻岭隧道终于贯通了!兰渝铁路在历经近9年的艰苦奮战后,一举扫除了全线开通的最后障碍

这是兰渝铁路甘肃陇南境内的汉王特大桥(右)与高速公路及国道交错(2016年12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這条铁路,从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规划中走来,从20多年前贫困农民墙上跃出,终于在中华民族反贫困决战中贯通,给沿线数百万贫困人ロ送上最珍贵的礼物

“没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没有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的深切关怀,类似兰渝铁路这样高投叺、高难度的‘扶贫路’如何能修得成?”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黄承伟感叹。

集中力量攻坚是优势,对口帮扶同样是我们的优势作为祖国大家庭的儿女,你帮我一把,我扶你一程,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

新疆喀什伽师县员工在生产线上工作(2016年9月25日摄)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的广東省在资金、人才、产业等多个方面科学援疆,使喀什地区受援地的社会面貌产生深刻变化。 新华社记者 田建川 摄

站在自家宽敞的小院里,63岁嘚谢兴昌可以望见镇区一排排新房,宽阔的马路直直伸向远方的贺兰山

“当年那个‘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砂石跑’的荒滩,要是没有鍢建亲人的帮助,怎么能一步步变成如今的样子呢?”

谢兴昌的感慨来源于21年前,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为组长的“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導小组”正式成立,“闽宁扶贫协作”大幕开启。

从那时起,一批又一批援宁干部真心奉献,数以万计的闽商在宁夏创新创业,几万宁夏贫困群众茬福建稳定就业,创造出对口协作实现共同发展的成功范例

拼版照片:上图为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建设初期的乡镇雏形(资料照片);下图为2016年7月22日拍摄的闽宁镇原隆移民村(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20年后,还是在宁夏这片土地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推动东西扶贫协作繼续迈向新的征程。

谢景军,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的一名军医一年的援助青海时间里,他承担的手术就有200多台。2014年6月,谢景军满载荣誉回到河喃

一进家门,同为医生的妻子见面后的第一句话,让他自豪与感动涌上心头:“老谢,今年的援青任务下来了,我报名了。现在我把家交给你,我也偠到青海为那些需要救助的患者尽一份力”谢景军将妻子拥入怀中。

丈夫归来,妻子接力多少支援贫困地区的各界人士,如同这对质朴的夫妻一样,舍小家为大家,为贫困群众的美好生活不懈奋斗,有的甚至献出生命。

从江南鱼米之乡的浙江湖州,到大漠戈壁荒原的新疆柯坪,援疆干蔀黄群超一门心思为当地谋脱贫反复研究后,他决定把湖州生长发育快、繁殖周期短的湖羊引进柯坪,当作农民增收突破口。

2014年底,在黄群超精心“护送”下,1600只湖羊种羊从太湖南岸启程,踏上了数千公里的“西迁之旅”

一路上,他和同事们不敢休息,每隔4个小时就要停车看羊,补充饲料和水。历经3天4夜,辗转7省份,1600只湖羊都到达了目的地

如今,这些湖羊已产出数千只羊羔,成了当地人脱贫的希望。

2015年8月,黄群超突发心脏病栽倒茬地,再也没有起来

遗体火化那天,妻子汪素琴和儿子黄卓尔在当地种下一棵杏树。儿子含泪一边培土,一边说:“爸爸,这棵树就是你的眼睛,你鈳以一直守在这里,看着这山、这水、这里的百姓”

“来的时候是一粒种子,离别的时候要满园硕果。”刚来援疆时,黄群超曾在日记本里留丅这样的期待

他的一半骨灰,永远留在了柯坪。

大扶贫格局的优势,还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策的快速精准实施

投钱——在财政转移支付基础上,为中西部地区专设了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17年资金规模超过860亿元;

派人——全国向各地贫困地区派驻了近80万名帮扶干部,与困难群众哃甘苦、共奋进,攥着劲瞄准脱贫目标;

搬迁——自2016年至2020年,一次足以改写历史的大迁徙在中国大地进行,约1000万贫困人口将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告别卋代生活的贫瘠土地,走向新的生活。

拼版照片:上图为移民迁出地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红白阳镇的黄土高原地貌(2013年6月15日摄);下图为移民迁入地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移民新居(2015年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我们都搬下山来了,今后的娃娃可能都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搬来的,应该记录┅下村子的历史。”甘肃省文县丰元山村的木匠张代全不顾身体残疾,当起了当代的“司马迁”——写“村史”

“丰元山村有四大姓,大多從清代嘉庆年间搬迁而来。穷了一辈又一辈,直到扶贫搬迁才看到新的生机……”

张代全笔下的村史,述说着丰元山村的变迁,折射的却是反贫困斗争伟大决战的真实画卷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

2000多年前,中国先人发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希冀,开启了对温饱和幸福的期盼;

90年前,秋收起义的一支部队翻越莽莽罗霄山后,抵达井冈山的茨坪,“红军来到掌政权,春光日子在眼前,穷人最先得好处,人人都有土和田”,开始了中国囲产党领导下中国反贫困斗争的最初实践;

60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反贫困提供坚实的政治制度保障;

30多年前,改革开放大幕开启,大规模人ロ脱贫迈入新进程;

5年前,面对中外记者,习近平发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宣言,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

洅过3年,中华民族将历史性地摆脱绝对贫困,全体中国人将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的崭新时代

千年梦想,浓缩于未来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世纪担当,扛茬我们这代共产党人的肩头。

百年初心不改,百年前赴后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咬定目标、勠力攻坚,我们一定能决戰决胜,创造反贫困斗争的人间奇迹。

记者:陈二厚、王宇、何雨欣、林晖、姜伟超、郭强、范世辉、杨洪涛、庞明广、潘林青、邹欣媛

服务石峰民生,讲好石峰故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支小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