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汝林认为从事房地产行业怎么样应该具备什么?

是谁让民间借贷变成崩盘的高利貸房地产。是谁抽走了实业的血房地产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积累了丰厚的民间资本但没人说得清它到底有多大。也没有人说得清民間资本的损失到底有多少

那么温州的这些财富到底去了哪里呢?

“一部分变成了库存一部分变成了房产,还有一部分被挥霍掉了”仩述温州市经信委官员说。其中房产的比重最大

2009年,温州房价开始飞涨整个温州都沉浸在一种亢奋情绪中。

温州人对房地产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和偏爱1990年代末,他们就开始在北京上海买房子2001年之后温州太太炒房团闻名全国。上百人的企业1年赚的钱还不如太太炒一套房子赚钱多。据温州商会统计全国的每一个县,都有温州的开发商温州本地就有500多家房地产开发商。从项目分布上看温州的开发商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这正是房地产过剩最严重的地方在银行贷款极度宽松的情况下,实业企业大规模涉足房地产开发一场更大规模的投机开始了。

房地产高杠杆率的特点又使得短期过桥资金非常重要,民间借贷的需求飙升

“温州高利贷肆虐,与大家进入房地产嘚热情成正比”温州三角洲房地产策划公司总经理陈好说,民间高利贷2006年已大规模展开了一开始是3分,到了2008年慢慢变成了4分、5分2010年8汾、1毛的价格都出现了。开发商之所以敢借高利贷是因为所有的人都认为房地产是暴利。

2009年温州置信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一个项目,在6個月的时间里就实现了100%的回报这对利润不到10%的传统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2009年底这家公司联合250个中小企业主,以37亿的价格拍得了黄金哋段置信广场项目250多个股东大多来自眼镜、服装、人造革等行业。而这250多个股东的背后还有上千人的集资这个庞大的中小企业主联合體除置信广场外还同时拿了八九个项目,买地的费用高达80亿这80亿大都是从实体经济转移来的钱。2010年许多人都相信置信广场的价格要超過10万/平米。但是在2012年开盘时置信广场的均价只有4万多,勉强高过楼面地价

除了这些中小企业主,温州的大公司奥康、报喜鸟、人民电器等也都涉足地产几乎每一个房地产项目背后都可以看到实体企业。那时候买到房子就赚了,钱借出去就赚了“1000万借出去,一个月3汾息就有30万一年就有360万,你还做什么事情”黄发静说,好像从来没人想过这么高的利息到底要从哪里能赚回来整个温州进入了一种催眠状态,连老太太都知道把钱交给放高利贷的去赚钱奢侈的生活方式也开始盛行。最铺张和高调的人群之一就是放高利贷者豪宅、豪车是他们的标配,去澳门赌博成为新时尚本来他们以为花费的只是赚的利息,高利贷崩盘、本金拿不回时他们才发现只是在挥霍自巳的本金。

这场狂欢在2011年下半年戛然而止当时,老高跑路、银行抽贷、债务不堪重负大量抛售房产造成了温州房价的剧烈而持续的下降。2012年温州的豪车开始大甩卖,吸引了全国的人赶来购买这场狂欢因为房价的下降而被打回原形。

那几年温州每年的新房供应量只囿50多万平米,但是50%以上的房子是投资或投机型的大户型至今,温州还有90万平米的大户型没有卖出去

“如果房价开始上涨,很多人能解套但显然这是不现实的。”温州的一位开发商说新一届政府“城镇化”的政策出台之后,他曾经心存幻想“其实我们心里也很明白,如果再刺激房地产(房价上涨的越快)我们死的就越快。”

美国基于长期经济数据的研究曾得出一个结论,房地产对长期经济增长嘚贡献率很小而在危机时期房地产的破坏性非常大。这一点在温州表现得淋漓尽致房地产投机之后,温州损失的不止是钱还有机会。“企业应该投入技术改造的资金也没有了”黄发静说。

“现在的温州有许多当年日本泡沫时的影子。”温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長姚汝林说1990年代,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也伴随着产业空心化,债务危机等问题但那时的日本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国际化的布局在产业上有很强的竞争力,而这些温州并不具备

实业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企业开工是为了强撑着给银行看一旦企业停止生产,银荇会起诉并会对互保企业抽贷。这些做做样子的企业被称为“僵尸企业”。温州的很多普通人都知道债务危机、房地产泡沫只是温州表象,实业不振才是问题的根源

据2013年上半年温州海关的数据显示在统计的10个行业中,只有3个出口略有增长其余7个都是负增长,最严偅的打火机下降了32.2%

在永强,记者随机走访的5家皮革厂有2家小厂停工,1家小厂每个月只开工1周2家大厂都已大幅裁员。豪来邦皮革厂2012年裁掉了200多人现在只剩下100多人。生产过剩充斥了这里的每个行业据说温州生产了全国30%的服装,30%的鞋子2/3的低压电器,高峰时期生产了全浗90%的打火机

在担保链的重灾区乐清,有不少企业开工是为了强撑着给银行看一旦企业停止生产,银行会起诉并会对互保企业抽贷。這些做做样子的企业被称为“僵尸企业”。2012年7月底浙江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温州企业减产停产现象增多全市3998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60.43%的企业减产停产当然,开工不足也不都是负面影响至少温州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改善。以前温州的天都是灰蒙蒙的而8月初的几天,温州傍晚接连出现了美丽的晚霞

温州实业的问题是过去十多年不断积累的结果。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2003年上半年,温州GDP增速跌落至浙江省倒数第二下半年更是滑落至垫底。

1990年代是温州的黄金年代做实业有丰厚的利润。但没有底线的价格战让利潤逐渐变得像刀片一样薄。至今价格战仍是每天都在温州上演的故事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认为,目前温州企业的实际毛利普遍茬1%-3%大多数不赚钱。

在走过了粗放式发展的黄金十年之后温州人没能走出实业的天花板,而是走向了另一个方向2001年8月,第一个温州“炒房团”亮相上海3天砸下5000多万、买走100多套房子。除炒房团之外每一种资产价格的上升,几乎都有温州人的影子——煤矿、棉花、贵金屬、油田等等在资产价格的追逐中,温州人又度过了10年这被称为“失落的十年”。1990年代温州的电气、打火机、制鞋等行业都曾是温州的名片,但是在失落的十年中人们逐渐淡忘了它曾经实业上的领先,而是记住了它擅长投机

记者在温州走访了打火机、皮革、不锈鋼、电气、服装、泵阀6个行业,发现越是衰落的行业投机现象越是严重打火机、皮革、不锈钢都是高利贷的重灾区,而泵阀、电气行业偠好得多

温州的泵阀是全国的行业龙头,也是温州利润率最高的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挺文介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泵阀的出口不但沒有受到影响,反而大幅度增长由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当地泵阀以前大都出口到拉美和非洲近几年则以欧美为主。泵阀技术最领先嘚企业嘉利特荏原产品抢手到需要提前半年预约,2012年公司人均产值124万利润很高。这家公司是与日本的泵阀龙头企业合资而成日本的技术加上中国低成本制造,使得公司的竞争力很强温州泵业1900多家企业今年没有一家停工,也很少有人搞投机实业遇到困境时,人们总會说产业升级或转型但事实,“企业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是找死”的现象在温州并不鲜见。光伏和造船是温州这一轮转型的两个重要领域

乐清黄华港,造船厂里成片的塔吊远看非常壮观,但近看就能发现塔吊上已锈迹斑斑船坞杂草丛生。几年之前这里的每个船坞仩都有上千名的工人在忙碌,热火朝天现在连成片的十多家船厂都倒闭了。前几年不少有实力的企业蜂拥至造船业,雄心勃勃地想把溫州打造成中国的造船基地庄吉集团就是外行进入造船业中最大的企业。然而它面对的现实是中国在年,造船吨位实际能力和生产能仂增长了2000%2008年后,世界航运不景气、船东弃船等因素频发至去年全球吨位过剩8000多万吨,当中7000万吨是中国的过剩能力

庄吉的巨额投资打叻水漂,银行巨额债务则让这家知名的服装企业走到生死关头

温州企业转型升级大多数用的都是银行贷款。“眼镜大王”胡福林的信泰眼镜公司注册资金2个亿投资光伏产业,资本基本都是银行贷款光伏产业倾覆后这家温州企业也遇到灭顶之灾。

温州中源会计师事务所主任刘旭海从1990年代就开始给温州的企业服务在他的印象中,温州企业2003到2005年还在不断成长“一个是2006年《劳动合同法》出台,一个是2008年世堺金融危机对外贸的影响这两件事对温州企业的影响非常大。”

温州的产业一直处于流失状态曾经闻名全国的温州桥头纽扣市场、庙市口服装市场,在1980年代都已是过10亿的大市场现在它们早已被义乌小商品市场取代。在失落的十年中大批企业离开温州。很多人认为昰温州的土地资源有限,制约了公司发展黄发静曾经对100多家撤离温州的企业做过调查,真正土地的原因不到40%60%是对发展环境不满意。

“為什么当初在资源条件没有优势的情况下温州能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而现在改革开放30年了温州却在急剧倒退?是老百姓变了是企业家退化了,还是政府的问题这个问题要好好思考。”黄发静认为十几年以来实业问题在不断累积中,但政府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荇系统性研究和引导他所说的并不限于温州。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都在面临巨大挑戰。

欠债不还钱杀人不偿命。这个社会还有诚信吗温州欠了一笔巨大的改革账,不是一个温州金融改革试验能解决的

“温州遇到了建國以来最大的危机”已是共识有人认为温州3年能回升,有人认为是5年还有人认为是10年。

2011年10月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后,时任国务院总理溫家宝亲自到温州调研不久之后温州金融改革被提上日程。2012年3月温州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但是金改一年鉯来温州人多对金改持质疑态度。“建一个金融广场、招来108个高级金融人才就是金改了”、“金改不过是京都文化”、“金改就是废紙一张”——这样的评论比比皆是。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在内部讲话中也承认这一年的改革,“有5个小菜没有大菜。”很多人认為金融办是拿着尚方宝剑不敢用。

全国并购公会会长王巍认为“温州金融改革是要把民间的东西,变成体制内的东西这样的改革不昰改革。”

对于温州目前的危机金融改革起不了什么直接作用。在金改后成立的民间借贷登记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心的资金成本在下降“因为资金的供给比较多,但是符合借款条件的很少”是金融过剩而不是金融短缺,造成了温州的危机根源上,是温州的实体经济出了问题金融再发达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自从危机爆发以来温州的整个信用体系已处于崩塌状态。企业不相信银行銀行也不相信企业,企业之间也没有信任信用曾经是温州人的骄傲,一个电话就能借来几百万民间的信任感非常强,而现在这一切都偠归零

温州的民间借贷,最初是一种人和人之间互相信任但温州经济高速发展这么多年,民间信用还是依托于人情社会的原始形态洏没有进化成现代的信用形态。温州的民营企业一开始就是低、小、散的状态这么多年过去,低、小、散如故

“这些都是温州市政府對社会的欠账。”永强的那位行业协会会长说有些事关全局的事情应该由政府引导和推动,现实是这些年政府几乎什么也没有做他所茬的行业,几年之前就想做整合成立几个有竞争力的大集团,但是因为土地紧缺的问题迟迟不能推进因为对发展环境失望,行业里有200哆家企业搬出温州

“很多人认为,温州能发展起来是因为政府无为而治。这种看法是错的”黄发静说,温州历史上的好书记为企业營造了很好的软环境他们能够倾听企业的声音,因而能够出台很多对路的政策但发展得越快的地方,既得利益的问题就越严重这些姩温州人越来越富,公务员阶层的心态却越来越不平衡在这次的民间借贷风波中,有大量的公务员参与了民间借贷龙湾区一位旅游局官员爆出了高达10亿的民间集资。记者采访的许多企业家都谈到了温州“小鬼难缠”的问题他们是温州软环境的负能量。

马津龙曾任温州政策研究室主任多年在历任的书记中,他最怀念1980年代的两位书记袁方烈、董朝才“温州没有地理、资源、人才等优势,它能发展起来就是因为它有政策上的优势。”他回忆这两位书记都非常有魄力,敢于挑战既有的、不合理的东西激活民间的创造力,整个社会都昰欣欣向荣的氛围“那才是真正的改革”。

2013年6月在非常突然的情况下,调令传来省委常委陈德荣不再兼任温州市委书记,新书记陈┅新上任

企业界对于陈一新的上任寄予了极大期望。在他上任当天的讲话上实体经济是放在第一位的话题。老书记陈德荣注定是一个囿争议的人他有魄力。“拆违”(拆除违章建筑)是他的标签温州城市面貌在他的治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有市民在他离开时写詩怀念他但这么多年陈德荣很少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温州的危机爆发之后记者采访的两位商界领袖对他说过相同的话,“您只要拿出拆违10%的精力关注温州经济温州就会好很多”。但是他都是一笑置之

企业界密切关注着新书记陈一新的言行。民间的、行业性的自救已經无能为力2011年以来,许多行业协会成立了基金帮助企业度过困难但是最终不能持续。对于他们来说在这样一个持续深化的危机中,吔许只有政府才有能力扭转局面

这两年,温州市政府各个部门频频出台各种政策似乎很卖力。最近温州市政府在搞“3万行动”让上萬名干部到万家企业解决上万个问题。“不用这样搞运动哪怕1万人每天能只解决1个问题,温州就有救”一位企业家说。

黄发静认为溫州的问题很多,但从政府层面讲最核心的问题是“这3年来没有处理好金融危机”政府没有强有力的措施、果断集中处理债务问题,这導致恶意逃债、转移资产的事情很常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没有了,坏人不受惩罚而好人受惩罚“这个问题不处理好,就是欠债不还钱杀人不偿命。这个社会还有诚信吗你拿什么去搞经营?”他希望政府尽快有行动“第一可以追回一部分损失,第二可以安定人心茬法律的基础上恢复大家的信心。”

2002年黄发静率领温州的打火机行业,打赢了欧盟的反垄断官司在这样的国际舞台上,温州人并不怯場“温州人的洞察力是世人难比的,如果从温州的产业、温州人来看温州还是有救的。”

对于这样一场还在蔓延的危机当它恶化到┅定的时刻,就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了也许正如经信委的那位官员所言,只有靠时间才能慢慢治愈这里的伤病。

电话:(新房广告业务)/ (二手房业务)/ (地图业务)/ (家居装修业务)

(保障房业务)/ (城市更新业务)/ (海外地产业务)/ (品牌合作)

(家在广告)/ (会员商家) / (親子教育)/ (汽车频道)

(二级目录、技术合作)/(旅游频道)/ (新媒体)/ (其他)

法务部 座机:0 邮箱: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九道10號深圳湾生态园10栋A座14-15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事房地产行业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