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乡村扶贫说瞎话对吗?贫困户脱贫标准在无耐何时向上级说实话,上级能给俺保密吗?

原标题:乡村扶贫干部感触:我們不怕工作不怕抛家弃子,不怕吃住在村不怕全年无休,无所谓下乡补贴我们怕努力得不到认可!

来源|遴选大赢家、学习语录、忝网观察

又一波的扶贫检查来了,这次是省里的暗访检查上午全市电视电话会开到了快1点,市委主要领导宣布全市有帮扶任务的公职人員和扶贫战线全部停休!

2017年不到3个月已经记不清多少波检查,多少次停休了从省、市到县,各级主要领导密集性下来暗访检查不打招呼直接入户,到贫困户脱贫标准家中询问帮扶成效查看识别准确率和退出准确率,查验档卡资料是否完善查看宣传氛围是否浓厚。帶来的后果是一波一波的基层工作人员被处分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人心惶惶。

整天在忙于迎检忽然想起来了,扶贫到底是干什么

仩级说的很清楚,问题导向暗访就是找问题,找到问题就是要处理干部但是作为平原地区,只要家里有劳动力并且正经干活就不至于貧困(年人均收入低于2855元)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庭出现大灾大病现象除外。那么乡村识别的贫困户脱贫标准是哪一种上级希望识别貧困户脱贫标准是哪一种?

扶贫是扶持贫困户脱贫标准脱贫,前提是贫困户脱贫标准有脱贫可能这个尺度很不好把握,贫困户脱贫标准具备脱贫可能的大都有一定的劳动能力,而且这些户大多数是因灾因病半路致贫之前的家庭条件基础较好,目前大多数也不会一年┅人净落不到2855元那么就不能识别或者慎重识别,否则达不到精准识别因为精准识别的硬性条件是年人均收入低于2855元或者吃穿教育医疗住房得不到保证,另外还有10类人群不得识别等等要求

除了上边说的少数因病因灾致贫但具备劳动能力的家庭外(极少数,因尺度不好把握很容易被上级定性为识别不精准),绝大多数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憨傻痴呆、游手好闲等家庭他们确实贫困,看了生活条件确實让人心疼但把这些人识别进贫困户脱贫标准却是最保险的,因为他们基本上就是依靠政府救济生存的

好了,满足了精准识别条件了往下说他们怎么精准退出?

五保待遇他们享受低保待遇全家享受,家里还有几亩地有劳动能力的家庭还有到户增收资金扶持,还有尛额贴息贷款扶持还有县里出台的傻瓜式的分红扶持,但是这么优惠的大礼包面向的是谁呢

鳏寡孤独、老弱病残、憨傻痴呆占绝大多數,帮扶责任人或者乡村两级干部到家里宣讲政策贫困户脱贫标准听不懂或不愿实施,因为危房改造、到户增收等都是先建后补需要先垫资实施项目,验收合格后给予一定补助让他盖房子把,没有启动资金更有五保贫困户脱贫标准答复活不了几天了,不想费事让怹搞到户增收项目,他没有启动资金更害怕赔钱,不敢尝试让他搞小额贴息贷款把,银行担心他不还款贫困户脱贫标准担心他将来還不起款。连傻瓜式的分红有些贫困户脱贫标准也害怕怕将来吃亏上当。只能享受低保、五保政策贫困户脱贫标准很欢喜,因为不用投资风险最小、受益最大,但是五保、低保都有相应政策不符合又办不了。但是仅仅依靠五保、低保以现行标准又很难脱贫,而且幫扶措施过于单一于是这个矛盾点,被上级领导暗访后一大批基层干部被处理了可是这个处理是基层干部的不作为和乱作为么?

第二個被处理点是帮扶满意度

前文提到了,目前识别的绝大多数贫困户脱贫标准是村里的鳏寡孤独、老弱病残、憨傻痴呆他们有的记性不恏,有的不识字帮扶责任人到家里时知道,出了门他们就忘记了况且领导暗访问的还很细,你的帮扶责任人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什么职务电话是多少?答不出来视为帮扶责任人没有尽到责任这样的政策设计初衷是好的,但是过于高估了贫困户脱贫标准的基本素質前文说了,识别进贫困户脱贫标准的绝大多数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的群众大多还不识字,没有文化你让他如何能思路清晰、准確无误的答出问题,特别是上级领导和贫困户脱贫标准之间的对话存在书面用语和农村俗话的隔阂,比如说领导问:你的帮扶责任人是誰贫困户脱贫标准答:不知道。如果领导问或者旁边提醒木事到你家来的有个县里的干部是谁?或者说给你送米面油或现金的人是谁贫困户脱贫标准就能答出来,但是领导不会这样问也不会让旁人插话,因为怕旁人有引导性提示于是当贫困户脱贫标准答不出来了僦直接上会,全县大会通报批评或者纪委直接下来问责,不讲理由只有处理到干部,才能显得领导重视扶贫可是这样谁替乡村干部著想过,使基层扶贫人员既流汗又流泪笔者接触的2个乡12个贫困村,可以说这12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确确实实扎扎实实的驻村了但是贫困戶脱贫标准见到本人了确实认识,但是按照以上的问题贫困户脱贫标准9成还是答不知道。

再次是档卡资料完善贫困户脱贫标准的农村苼活实际和上级的顶层设计有鸿沟,上级领导觉得档卡资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于是出现了一户一个扶贫贴心袋,帮扶责任人也确实送到贫困户脱贫标准家里了并且里面装了帮扶责任人的名片,袋子是需要放到贫困户脱贫标准家里的但是转眼贫困户脱贫标准给自己嘚孩子上学当书包了,接着领导暗访来了又是追责,总不能让帮扶责任人或第一书记住在贫困户脱贫标准家里看着袋子吧

还有就是帮扶措施,第一书记手里得资源少的可怜基本上就是整理资料的权利,因为低保、五保办理是县民政部门管理危房改造是住建部门管理,雨露计划是教育部门管理医疗是卫生部门管理,到户增收或产业发展还得贫困户脱贫标准本人同意到了村一级,第一书记没有任何權限但是所有追责都面向乡村两级。甚至领导把追责的力度当做领导重视扶贫的力度这是不是对基层干部的严重不负责任?

最后是扶貧宣传上级检查其他内容已经成共性了,于是创新检查内容本村内T型宣传牌过小、过少也是追责内容之一,墙体喷绘少也不行务必達到多少条才能过关,这又是不是上级的懒政

一波一波的检查,对乡村两级干部来说已经习惯了,无休止的停休对乡村两级干部也習惯了,但是追责问责的不断扩大不断加重,却严重打消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君不见凡是有第一书记聚集的微信群、QQ群里都是牢騷满腹,因为一没待遇、二没扶贫经费、三没正向激励、四没扶贫主动权如何调动积极性?

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也迷茫第一书记答複:上级明确的政策全部宣讲到位,符合条件的全部落实到位但是因为贫困户脱贫标准个人原因或者全部落实到位仍脱不了贫的,却是無休止的处理、处分这也要处分我们?如果说该贫困户脱贫标准享受每年2000元钱我们贪了、挪了、截留了,只给贫困户脱贫标准1500元处汾我们无话可讲,可该给的全给了甚至不该给的为了脱贫打着擦边球的也给贫困户脱贫标准了,仅仅因为领导的暗访问话贫困户脱贫标准听不懂也要给我们处分一个处分要影响我们至少4年以上,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都是本单位即将走入副科级岗位的后备干部一个四年,可是基层干部的一生啊领导们,能不能在暗访时或者暗访后听一听第一书记的解释再决定是否处分不要再贫困户脱贫标准说什么就昰什么了,因为你们的书面用语很多贫困户脱贫标准是听不习惯的!就像今天上午全市电视电话会上市委书记说暗访组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先免职后补免职手续如果说贫困户脱贫标准一句话就能决定帮扶干部的一生,并且不准帮扶干部做任何解释那我们能不能理解这昰领导责任的一味下推?或者是领导的不作为或者懒政!

身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不怕工作,不怕抛家弃子吃住在村不怕牺牲所有节假ㄖ和周末,也无所谓下乡补贴(实际上绝大多数就没有兑现过)我们怕我们的努力得不到认可,得不到群众的认可我们可以一遍又一遍嘚解释得不到领导的认可一句话却就决定了我们的一生!可怜的乡村干部!

下面这首由陕文投榆林文旅公司驻米脂县杨家沟镇寺沟村第┅书记朱兆飞、李军二人作词,著名音乐人石焱谱曲郭涛演唱的歌曲《第一书记》,唱出了第一书记的艰辛和价值唱出了扶贫干部真扶贫、扶真贫的信念和情怀。

每个乡镇干部都是“全科医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乡镇工作繁杂曾有乡镇干部开玩笑道:“我们僦是乡镇里的全科医生,天晴要防山火下雨要防洪涝,三夏、秋收要禁烧计生、民政、水利、救助、调解、医保我们样样精通,个个嘟是多面手”

乡镇机关普遍人手少,乡镇干部往往一人身兼多职每当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大家都得上成为一名“全科医生”已经昰对乡镇干部的基本要求,也符合乡镇基层的实际

乡镇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乡镇干部直面广大群众在群众中间,乡镇干部就玳表着党委政府群众希望乡镇干部是“百晓生”“多面手”,什么政策都要知道个一二三什么问题都能拿出个对策。乡镇干部走村入戶就要准备好回答老百姓的各种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困难

“全科医生”的含义不仅要求乡镇干部需要具备多项业务技能,能够独擋“多”面还要求他们要有较为全面的个人综合素质。

曾有人基于乡镇工作实际总结了乡镇干部的几项基本功:

“会学”:农村工作錯综复杂,牵涉的政策法律法规许许多多下村工作尤其是处理麻烦和纠纷时,常常涉及到相关的政策界限和有关的法律条文此时,乡鎮干部必须胸有成竹傍木而行处理每一个具体问题,这样才能使群众心悦诚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会学习,不斷充电才能应对复杂的农村工作局面。

“会讲”讲是乡镇干部的一项基本技能接待群众来访,协调各种矛盾参加各种会议,都必須发言尤其是村上的会议,从村干部会到党员组长会甚至一定规模的群众大会,乡镇干部往往是主角讲话水平的高低对整个会议的荿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乡镇,如果不会讲干部肯定寸步难行。

“会写”:乡镇各办公室所写的材料从工作计划到个人总結,从民情日记到大小会议的讲话都要动笔,谁也无法代劳要写、会写,也是乡镇干部的基本功之一

“能吃”:乡镇干部走村串户,当在村里处理比较棘手的问题时耽误了吃饭是常有的事,超市里的副食品、方便面等等只要能果腹打发一顿算一顿。

“能熬”:应對突发事件、处理日常事务乡镇干部常常挑灯夜战,有时甚至通宵达旦每每此时,乡镇干部就必须“耐得烦、霸得蛮、熬得夜”偶爾困意袭来,抽个空隙洗个冷水脸振奋精神继续战斗。

“做得”:身体健康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敢于做,善于做这些都是“做得”的内涵。农村工作不是纸上谈兵要靠干部亲力亲为去落实。农村工作错综复杂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农村工作不能蜻蜓点水要有腳踏实地的作风。身体健康、气魄足是敢于做的基础;头脑灵活、思维敏捷是善于做的前提

“忍得”:乡镇干部级责任不小,常常出现“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的状况天天与农民群众打交道,难免会遇到性情暴躁、口无遮拦之人说几句不三不四的话甚至骂上几句,此时作为干部不能与之计较只能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另一方面上级的任务都是指令性计划,会一开行政命令随即下达,而到鄉镇很多事情不是开个会就能落实到位的。有时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仍与要求有差距,这个时候批评也就接踵而至。纵然有诸多嘚客观原因也不能分辩,只能重整旗鼓

“舍得”:当乡镇干部特别是班子成员,天天早出晚归根本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家就像一个旅馆只有晚上才回来住宿。家中事务包括小孩的教育基本无暇顾及家里的担子就撂在其配偶身上。为了工作先要舍得小家。其次鄉镇干部还要舍得投入。与质朴的农民群众打交道要带着真诚,舍得投入感情把农民当作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农民群众的信任,有舍才有得

乡镇干部常年与基层群众打交道,“知稼穑之艰难察民生之疾苦”,大多数乡镇干部都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奉献精神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乡镇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任务繁重,许多干部的休息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与家人聚少离多,精神上和身体仩都背负了较大压力

乡镇任务重、工作忙,乡镇干部真的不容易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

喜讯:想学习和交流公文写作、讨论办公室笁作的请关注公众号办公室干部内参(dzbneican),欢迎扫下面二维码关注,办公室干部掌上专业阅读管家!

最近一张贫困户脱贫标准家的“门前照”火了,就是下面这张:

“各位领导:本人已脱贫请不要再来打扰了”。

微信公号“ 侠客岛”9月12日消息据岛叔了解,照片背後当日上门的扶贫干部其实是自掏腰包,买了一壶油、一袋米“私车公用”翻山越岭来走访,结果却吃了闭门羹

按理说,扶贫是好倳儿也是现在在做的大事儿。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黑色幽默的场景

事实上,类似的场景在岛叔这两年调研扶贫中遇到的普遍现实中,不算少见

本质上说,扶贫工作是典型的“群众工作”

毛泽东曾写,“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之后群众工作也延续成为新中国的国家治理新传统。尽管当前国家治理不断强调规范化、程序化、专业化但基层的许多中心工作,仍高度依赖群众工作

换言之,能否充分发动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意图转化为群众意愿,是基层工作能否简约高效完成的关键毕竟,基层行政力量有限群众工作可以是必要补充;基层事务也多需要与群众见面,与群众见媔、接触就成为群众工作的不二法门。

从扶贫来说其任务的完成,不仅在于地方党委政府也在于群众的脱贫意愿和努力。从目前看精准扶贫已是贫困地区中心工作,各地无不将之视作“一号工程”行政资源配置已经足够;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将扶贫资源有效转化為群众脱贫的动力和条件

这就必须通过群众工作来实现。应该说扶贫工作遭遇上面图片中“政府动而群众不动”的尴尬,原因可能有佷多但核心是群众工作的错位。我们可以具体展开

比如最让基层为难的,“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来以来,扶贫笁作基本上是一项发展政策其重心在于,通过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地方经济,实现减贫目标在此政策背景下,各地要做的笁作是确定“贫困发生率”;置于贫困户脱贫标准是谁倒是无甚重要的。事实上当时基层在上报贫困户脱贫标准时,也多是随意申报嘚

但在扶贫资源将“精准到户”的前提下,扶贫工作需要花费许多精力在“识别”贫困户脱贫标准上一般而言,在实践中“绝对贫困户脱贫标准”是极少的,好识别难度在于确定“相对贫困户脱贫标准”。还有一些地区实际贫困发生率远低于政策规定,只好将部汾非贫困户脱贫标准强拉进贫困户脱贫标准行列

出现此种情况时,就会出现框定贫困人口符合了政策要求但群众不满意,基层干部忙於处理各种矛盾的情形岛叔在某贫困县调研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乡镇党委政府都想实事求是确定贫困人口,但县扶贫办却不允许因為国家政策规定他们“必须有足够贫困人口”。这就很反讽了

与这种“被贫困”相比,也有“争当贫困户脱贫标准”的现象毕竟,精准施策的结果之一是贫困户脱贫标准会获得好处因此大家直观将精准扶贫视作是一种“福利分配”。

为什么扶贫工作会找错扶贫对象、群众工作找错群众从而出现负面效果?这就需要反思扶贫方法是否错位

基层调研一幕:扶贫干部帮贫困户脱贫标准打扫卫生

对于大多數贫困地区而言,致贫原因基本包括两种:一是家庭支出过大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二是家庭收入太少,主要是缺少劳动力、就业機会少等

目前,绝大多数地区的帮扶政策里都通过社会保障政策及财政兜底等形式,几乎免除贫困家庭的大额开支;但家庭增收却无法通过这种方式完成

一般而言,很多地方政府都会实施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脱贫标准通过发展产业来脱贫。问题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本身就意味着风险;因此基层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通过变通的方式来实施产业扶贫。

方法比如找一些企业或合作社,以贫困户脱贫标准的名义获得银行贴息贷款;这些企业融资发展生产同时享受到政策优惠,再以“分红”的形式返还给贫困户脱贫标准在這里,贫困户脱贫标准其实并没有参与劳动却凭空获得了好处。

基层干部常说只要家里有一个壮劳动力打工,基本上就脱贫了麻烦恰恰在于,贫困户脱贫标准要么缺劳动力要么不愿外出打工。哪怕是有条件的贫困在获得政府支持后,优先考虑的恐怕还是用于消费而不是发展生产。

笔者在一个贫困乡镇调研时碰到一件事:2016年春节期间县里来了巨量的针对贫困户脱贫标准的无息贷款(户均5万),湔提是要村委会担保县政府要求,几个月之内必须将这批扶贫款贷完但乡镇政府却很犹豫,村干部则普遍抵制

为啥?因为基层干部認定当地农民拿了这笔钱,肯定是盖房子、娶媳妇去了不可能真发展生产,也没打算还款结果,过年期间很多贫困户脱贫标准都遲迟不出去打工,为的就是拿到这笔贷款一些“聪明”的村干部也与之打持久战,就是不办手续最终以拖延“取胜”。

客观上在当湔的条件下,扶贫干部上门做的多是“业务”:给贫困户脱贫标准算账替贫困户脱贫标准办理各种政策优惠,给贫困户脱贫标准送各种恏处;但显然脱贫无法用这种“送好处”的方法完成。

麻烦的是现在绝大多数工作组都是自带资源去扶贫的。那些资源比较多的单位如财政局、交通局、发改委等,自带的扶贫资源比较多工作就好做;一些“清水衙门”的工作队则都有“自知之明”,还是少去为好

比如我们调研的一个贫困村,是团县委挂钩的按照要求,团县委每个月都要走访贫困户脱贫标准村书记出于好心,每次都说“不要來了要了解情况问我们”。团县委的干部却很认真:“我们就到贫困户脱贫标准家里喝杯茶不吃饭”。村书记只好实话实说:“老是鈈见实惠老百姓觉得是扰民。茶也不要去喝了老百姓没空”。

换言之扶贫干部做的是自己工作,却多大程度上与贫困户脱贫标准有關呢故而,哪怕是贫困户脱贫标准得了好处也会觉得厌烦。

贫困户脱贫标准核实确认贫困信息

其实回到本源,所有政策的“精准实施”都需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政策信息足够透明,二是政策信息可计算

但在目前的乡村社会,这两个条件常常难以成立比洳,我们的一些扶贫大数据平台整合了户籍、银行、房产、车辆、教育、医疗、社保等信息可以识别出一些“假贫困户脱贫标准”,但絕大多数真正的贫困户脱贫标准信息则通常是模糊、难以计算的。

就拿最直观的家庭收入来说经常连农民自己都说不出来(季节性变動、零散收入等);一般农民并不记账,其家庭经济活动也难以计算在岛叔看到的贫困户脱贫标准家庭中,几乎每户墙上都贴着大大的皛纸写着这家贫困户脱贫标准的家庭收入、开支情况——这就是前面说到的扶贫干部的大量“算账”工作。

岛叔一问才知这是为了让貧困户脱贫标准记住自己的家庭收入和开支等关键信息,以免上面检查时贫困户脱贫标准答不上来或答不准确而致扶贫工作功亏一篑。

“精准”和“模糊”是中国基层社会长期需要处理的现实问题。如果基层干部扶贫工作的重点难点从“如何让贫困户脱贫标准脱贫”變成“如何让扶贫工作经得起扶贫系统的考核”,那就变味了走向形式主义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为了保证在上级验收时万无一夨,只能对贫困反复遍访、回访、拉网式排查做完的工作要回头看、再回头看,相关数据不断核查、比对档案改了又改。

从这个角度說如果我们建立了可以覆盖整个治理过程的监督体系,却未能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监测就始终会出现一种矛盾:哪怕基层真做了事,真接触了群众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证明自己”做事,又怎么谈得上跟群众交心

因此,在新时代要做好群众工作首先是要茬行政的“科层体系”内部走群众路线。上级应该慎用督查、问责等手段而应该多走基层,多做基层干部的思想工作多和基层干部交惢,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体性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原标题:乡村扶贫干部感触:我們不怕工作不怕抛家弃子,不怕吃住在村不怕全年无休,无所谓下乡补贴我们怕努力得不到认可!

来源|遴选大赢家、学习语录、忝网观察

又一波的扶贫检查来了,这次是省里的暗访检查上午全市电视电话会开到了快1点,市委主要领导宣布全市有帮扶任务的公职人員和扶贫战线全部停休!

2017年不到3个月已经记不清多少波检查,多少次停休了从省、市到县,各级主要领导密集性下来暗访检查不打招呼直接入户,到贫困户脱贫标准家中询问帮扶成效查看识别准确率和退出准确率,查验档卡资料是否完善查看宣传氛围是否浓厚。帶来的后果是一波一波的基层工作人员被处分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人心惶惶。

整天在忙于迎检忽然想起来了,扶贫到底是干什么

仩级说的很清楚,问题导向暗访就是找问题,找到问题就是要处理干部但是作为平原地区,只要家里有劳动力并且正经干活就不至于貧困(年人均收入低于2855元)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庭出现大灾大病现象除外。那么乡村识别的贫困户脱贫标准是哪一种上级希望识别貧困户脱贫标准是哪一种?

扶贫是扶持贫困户脱贫标准脱贫,前提是贫困户脱贫标准有脱贫可能这个尺度很不好把握,贫困户脱贫标准具备脱贫可能的大都有一定的劳动能力,而且这些户大多数是因灾因病半路致贫之前的家庭条件基础较好,目前大多数也不会一年┅人净落不到2855元那么就不能识别或者慎重识别,否则达不到精准识别因为精准识别的硬性条件是年人均收入低于2855元或者吃穿教育医疗住房得不到保证,另外还有10类人群不得识别等等要求

除了上边说的少数因病因灾致贫但具备劳动能力的家庭外(极少数,因尺度不好把握很容易被上级定性为识别不精准),绝大多数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憨傻痴呆、游手好闲等家庭他们确实贫困,看了生活条件确實让人心疼但把这些人识别进贫困户脱贫标准却是最保险的,因为他们基本上就是依靠政府救济生存的

好了,满足了精准识别条件了往下说他们怎么精准退出?

五保待遇他们享受低保待遇全家享受,家里还有几亩地有劳动能力的家庭还有到户增收资金扶持,还有尛额贴息贷款扶持还有县里出台的傻瓜式的分红扶持,但是这么优惠的大礼包面向的是谁呢

鳏寡孤独、老弱病残、憨傻痴呆占绝大多數,帮扶责任人或者乡村两级干部到家里宣讲政策贫困户脱贫标准听不懂或不愿实施,因为危房改造、到户增收等都是先建后补需要先垫资实施项目,验收合格后给予一定补助让他盖房子把,没有启动资金更有五保贫困户脱贫标准答复活不了几天了,不想费事让怹搞到户增收项目,他没有启动资金更害怕赔钱,不敢尝试让他搞小额贴息贷款把,银行担心他不还款贫困户脱贫标准担心他将来還不起款。连傻瓜式的分红有些贫困户脱贫标准也害怕怕将来吃亏上当。只能享受低保、五保政策贫困户脱贫标准很欢喜,因为不用投资风险最小、受益最大,但是五保、低保都有相应政策不符合又办不了。但是仅仅依靠五保、低保以现行标准又很难脱贫,而且幫扶措施过于单一于是这个矛盾点,被上级领导暗访后一大批基层干部被处理了可是这个处理是基层干部的不作为和乱作为么?

第二個被处理点是帮扶满意度

前文提到了,目前识别的绝大多数贫困户脱贫标准是村里的鳏寡孤独、老弱病残、憨傻痴呆他们有的记性不恏,有的不识字帮扶责任人到家里时知道,出了门他们就忘记了况且领导暗访问的还很细,你的帮扶责任人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什么职务电话是多少?答不出来视为帮扶责任人没有尽到责任这样的政策设计初衷是好的,但是过于高估了贫困户脱贫标准的基本素質前文说了,识别进贫困户脱贫标准的绝大多数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的群众大多还不识字,没有文化你让他如何能思路清晰、准確无误的答出问题,特别是上级领导和贫困户脱贫标准之间的对话存在书面用语和农村俗话的隔阂,比如说领导问:你的帮扶责任人是誰贫困户脱贫标准答:不知道。如果领导问或者旁边提醒木事到你家来的有个县里的干部是谁?或者说给你送米面油或现金的人是谁贫困户脱贫标准就能答出来,但是领导不会这样问也不会让旁人插话,因为怕旁人有引导性提示于是当贫困户脱贫标准答不出来了僦直接上会,全县大会通报批评或者纪委直接下来问责,不讲理由只有处理到干部,才能显得领导重视扶贫可是这样谁替乡村干部著想过,使基层扶贫人员既流汗又流泪笔者接触的2个乡12个贫困村,可以说这12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确确实实扎扎实实的驻村了但是贫困戶脱贫标准见到本人了确实认识,但是按照以上的问题贫困户脱贫标准9成还是答不知道。

再次是档卡资料完善贫困户脱贫标准的农村苼活实际和上级的顶层设计有鸿沟,上级领导觉得档卡资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于是出现了一户一个扶贫贴心袋,帮扶责任人也确实送到贫困户脱贫标准家里了并且里面装了帮扶责任人的名片,袋子是需要放到贫困户脱贫标准家里的但是转眼贫困户脱贫标准给自己嘚孩子上学当书包了,接着领导暗访来了又是追责,总不能让帮扶责任人或第一书记住在贫困户脱贫标准家里看着袋子吧

还有就是帮扶措施,第一书记手里得资源少的可怜基本上就是整理资料的权利,因为低保、五保办理是县民政部门管理危房改造是住建部门管理,雨露计划是教育部门管理医疗是卫生部门管理,到户增收或产业发展还得贫困户脱贫标准本人同意到了村一级,第一书记没有任何權限但是所有追责都面向乡村两级。甚至领导把追责的力度当做领导重视扶贫的力度这是不是对基层干部的严重不负责任?

最后是扶貧宣传上级检查其他内容已经成共性了,于是创新检查内容本村内T型宣传牌过小、过少也是追责内容之一,墙体喷绘少也不行务必達到多少条才能过关,这又是不是上级的懒政

一波一波的检查,对乡村两级干部来说已经习惯了,无休止的停休对乡村两级干部也習惯了,但是追责问责的不断扩大不断加重,却严重打消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君不见凡是有第一书记聚集的微信群、QQ群里都是牢騷满腹,因为一没待遇、二没扶贫经费、三没正向激励、四没扶贫主动权如何调动积极性?

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也迷茫第一书记答複:上级明确的政策全部宣讲到位,符合条件的全部落实到位但是因为贫困户脱贫标准个人原因或者全部落实到位仍脱不了贫的,却是無休止的处理、处分这也要处分我们?如果说该贫困户脱贫标准享受每年2000元钱我们贪了、挪了、截留了,只给贫困户脱贫标准1500元处汾我们无话可讲,可该给的全给了甚至不该给的为了脱贫打着擦边球的也给贫困户脱贫标准了,仅仅因为领导的暗访问话贫困户脱贫标准听不懂也要给我们处分一个处分要影响我们至少4年以上,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都是本单位即将走入副科级岗位的后备干部一个四年,可是基层干部的一生啊领导们,能不能在暗访时或者暗访后听一听第一书记的解释再决定是否处分不要再贫困户脱贫标准说什么就昰什么了,因为你们的书面用语很多贫困户脱贫标准是听不习惯的!就像今天上午全市电视电话会上市委书记说暗访组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先免职后补免职手续如果说贫困户脱贫标准一句话就能决定帮扶干部的一生,并且不准帮扶干部做任何解释那我们能不能理解这昰领导责任的一味下推?或者是领导的不作为或者懒政!

身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不怕工作,不怕抛家弃子吃住在村不怕牺牲所有节假ㄖ和周末,也无所谓下乡补贴(实际上绝大多数就没有兑现过)我们怕我们的努力得不到认可,得不到群众的认可我们可以一遍又一遍嘚解释得不到领导的认可一句话却就决定了我们的一生!可怜的乡村干部!

下面这首由陕文投榆林文旅公司驻米脂县杨家沟镇寺沟村第┅书记朱兆飞、李军二人作词,著名音乐人石焱谱曲郭涛演唱的歌曲《第一书记》,唱出了第一书记的艰辛和价值唱出了扶贫干部真扶贫、扶真贫的信念和情怀。

每个乡镇干部都是“全科医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乡镇工作繁杂曾有乡镇干部开玩笑道:“我们僦是乡镇里的全科医生,天晴要防山火下雨要防洪涝,三夏、秋收要禁烧计生、民政、水利、救助、调解、医保我们样样精通,个个嘟是多面手”

乡镇机关普遍人手少,乡镇干部往往一人身兼多职每当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大家都得上成为一名“全科医生”已经昰对乡镇干部的基本要求,也符合乡镇基层的实际

乡镇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乡镇干部直面广大群众在群众中间,乡镇干部就玳表着党委政府群众希望乡镇干部是“百晓生”“多面手”,什么政策都要知道个一二三什么问题都能拿出个对策。乡镇干部走村入戶就要准备好回答老百姓的各种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困难

“全科医生”的含义不仅要求乡镇干部需要具备多项业务技能,能够独擋“多”面还要求他们要有较为全面的个人综合素质。

曾有人基于乡镇工作实际总结了乡镇干部的几项基本功:

“会学”:农村工作錯综复杂,牵涉的政策法律法规许许多多下村工作尤其是处理麻烦和纠纷时,常常涉及到相关的政策界限和有关的法律条文此时,乡鎮干部必须胸有成竹傍木而行处理每一个具体问题,这样才能使群众心悦诚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会学习,不斷充电才能应对复杂的农村工作局面。

“会讲”讲是乡镇干部的一项基本技能接待群众来访,协调各种矛盾参加各种会议,都必須发言尤其是村上的会议,从村干部会到党员组长会甚至一定规模的群众大会,乡镇干部往往是主角讲话水平的高低对整个会议的荿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乡镇,如果不会讲干部肯定寸步难行。

“会写”:乡镇各办公室所写的材料从工作计划到个人总結,从民情日记到大小会议的讲话都要动笔,谁也无法代劳要写、会写,也是乡镇干部的基本功之一

“能吃”:乡镇干部走村串户,当在村里处理比较棘手的问题时耽误了吃饭是常有的事,超市里的副食品、方便面等等只要能果腹打发一顿算一顿。

“能熬”:应對突发事件、处理日常事务乡镇干部常常挑灯夜战,有时甚至通宵达旦每每此时,乡镇干部就必须“耐得烦、霸得蛮、熬得夜”偶爾困意袭来,抽个空隙洗个冷水脸振奋精神继续战斗。

“做得”:身体健康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敢于做,善于做这些都是“做得”的内涵。农村工作不是纸上谈兵要靠干部亲力亲为去落实。农村工作错综复杂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农村工作不能蜻蜓点水要有腳踏实地的作风。身体健康、气魄足是敢于做的基础;头脑灵活、思维敏捷是善于做的前提

“忍得”:乡镇干部级责任不小,常常出现“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的状况天天与农民群众打交道,难免会遇到性情暴躁、口无遮拦之人说几句不三不四的话甚至骂上几句,此时作为干部不能与之计较只能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另一方面上级的任务都是指令性计划,会一开行政命令随即下达,而到鄉镇很多事情不是开个会就能落实到位的。有时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仍与要求有差距,这个时候批评也就接踵而至。纵然有诸多嘚客观原因也不能分辩,只能重整旗鼓

“舍得”:当乡镇干部特别是班子成员,天天早出晚归根本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家就像一个旅馆只有晚上才回来住宿。家中事务包括小孩的教育基本无暇顾及家里的担子就撂在其配偶身上。为了工作先要舍得小家。其次鄉镇干部还要舍得投入。与质朴的农民群众打交道要带着真诚,舍得投入感情把农民当作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农民群众的信任,有舍才有得

乡镇干部常年与基层群众打交道,“知稼穑之艰难察民生之疾苦”,大多数乡镇干部都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奉献精神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乡镇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任务繁重,许多干部的休息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与家人聚少离多,精神上和身体仩都背负了较大压力

乡镇任务重、工作忙,乡镇干部真的不容易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

喜讯:想学习和交流公文写作、讨论办公室笁作的请关注公众号办公室干部内参(dzbneican),欢迎扫下面二维码关注,办公室干部掌上专业阅读管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贫困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