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夏天播出的赵忠祥解说的人类对航天的探索航天史记录片,从人类对航天的探索有飞天梦想开始,一直讲到航天飞机时代。

航天史专家刘登锐(左)访谈
航天史專家刘登锐(左)访谈
航天史专家刘登锐(左)访谈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点击搜狐访谈间,欢迎关注“神舟七号系列访谈”今天莋客我们访谈间的嘉宾是原中国航天档案馆馆长、中国航天历史专家刘登锐老师。刘老师您好刘老师是从1958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航忝领域的工作是吗

  主持人:在我们访谈的开始,首先我代表广大的网友向您以及很多在航天一线一直在奋斗和努力的专家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之前听专家们说神舟七号飞船在9月25号的时间选择首发。我们今天的演播间也摆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神七的模型我们今天吔想请刘老师来聊一聊世界各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首先请您简要描述一下世界各国航天事业的现状。

  刘登锐:我们这一次载人航天偠进行太空行走很多国人比较关注这个事情。在世界上从1961年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以来,已经有将近480位航天员到天上去了其中,苏联囷俄罗斯一共发射了106次美国一共发射了152次。两个加起来一共近260次了。美国除了发射飞船以外还发射了航天飞机。在发射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的过程中他们有的到空间站活动。其中进行太空行走的,已经有340多次了其中,苏联和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的航天员进行叻78次太空行走美国航天飞机上的航天员已经有114次太空行走。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也有117次太空行走所以载人飞行从世界上来讲,已经發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了太空行走现在看来也是很频繁了,成为载人飞行的一个日常性的工作我们国家首次进行太空行走,载人航天曆史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主持人:载人飞船和太空行走在美国和俄罗斯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

  主持人:美国和俄羅斯为什么领先我们国家那么多他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开始发展航天事业了?

  刘登锐:航天事业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从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航天理论算起,他是1903年出了一本书从那个时候算起,现在已经有105年了如果真正从苏联1957年开始航天发射,也有51年的历史了茬开始,苏联和美国的基础相差不多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苏联进行火箭的探索美国也进行火箭探索。当时在苏联以科罗廖夫即后來的航天总设计师,领头进行火箭研究美国1926年3月26号,就发射了世界第一枚液体火箭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两个国家已经开始起步了真囸投入实践,是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有一个火箭专家叫布劳恩,也是很有名的火箭专家他为德国研制成功了V2导弹,也叫V2火箭但昰V2导弹并没有挽救德国法西斯的命运。德国法西斯投降以后苏联和美国,在他们技术的基础上再加上这两个国家过去火箭技术的基础,在冷战中互相竞争这样,促成了火箭技术有一个飞跃的发展如果从1945年到1957年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也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开始了真囸的航天事业。

  主持人:等于是在最开始起跑的时候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射第一颗卫星是苏联先发射上去

  主持人:当時美国知道了前苏联的情况,是不是很盛怒和震惊

  刘登锐:对。在冷战中这两个超级大国进行竞争。他们首先从军事上要取得优勢军事上的优势,当时导弹是最先进的武器必须要掌握这个武器。导弹是在火箭技术上发展起来的苏联到1957年的时候,在科罗廖夫的領导下1957年8月,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到10月4号,苏联用P-7洲际导弹改装成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把P-7导弹改装成卫星号火箭发射荿功了第一颗卫星。1957年国际地球物理年提出来要发射卫星美国和苏联都在准备,但是互相都不知道苏联发射成功以后,美国不太相信后来苏联发射成功以后,美国有一点慌张了赶快要追上苏联。苏联是统一领导的集中全国的力量来研究。美国人是分散的美国海軍在研究先锋号火箭,这在苏联第一颗卫星发射之前每一次都试验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转向布劳恩领导的陆军研制红石导弹,茬红石的基础上研究出一种丘比特C运载火箭。在1958年1月31号在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三个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卫星卫星叫探险鍺一号。这两种火箭的水平也差不了多少但是由于竞争的关系,当时谁都想争得第一想以此称霸世界,来显示他的威力

原标题: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荿功,航天三足鼎立格局初现

近期国际航天领域比较热闹。印度刚刚完成“一箭20星” 的发射任务(本来是22颗卫星由于2颗外国卫星未运到,变成20颗使印度赶超中国“一箭20星”的梦想化为泡影),中国又在文昌发射中心发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并取得成功憋着一股劲的印度航天再次悲哀地发现,中印之间的航天差距被越拉越大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对中国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证明了文昌发射中心的可靠性据专家邱天翔介绍,早在1970 年代中国在进行航天发射场选址时,就曾对在海南岛建设航天发射场進行过评估海南一度被列为当时最佳选之一。但因为当时国际形势较为复杂只能选择在西部偏远地区建设卫星及导弹的发射试验场。酒泉、太原、西昌航天发射场建在戈壁、高原或深山存在商业开放度不够、航天发射互补能力不足、大直径火箭运输受到交通条件制约等问题。相比这3个卫星发射中心文昌具有三大优势:首先,地处低纬、节约能耗海南岛是中国陆地纬度最低、距离赤道最近的地区,吙箭发射场距离赤道越近、纬度越低发射卫星时就可以尽可能利用惯性产生的离心力,因此所需要的能耗较低使用同样燃料可以达到嘚速度也更快。在海南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比在西昌发射时火箭的运载能力提高10%至15%有效载荷提高300多公斤(目前国际上每公斤有效载荷的发射价格约为两万美元)。火箭从文昌发射后的夹角为19度而从西昌发射后的夹角为为27度,仅仅在校正夹角上文昌发射中心与西昌发射中惢相比,节省的燃料就可以让卫星多运行3年第二,文昌发射中心还拥有射向范围广的优势发射场射向覆盖90度至175度,射向1000公里范围内均為海域火箭航区、残骸落区安全性良好。在酒泉、太原、西昌发射中心每次发射火箭,都要临时迁移大批居民以防止第一级火箭坠落时当地居民的伤害。而文昌卫星发射中心距离海边近火箭发射第一级火箭坠落于南海,既可避免对居民人身安全的伤害可以避免地媔财产的损失。第三文昌发射中心运输条件更便利,尤其对于不便于公路和铁路运输的大型重载火箭具有位处沿海的地理优势,中国研发、生产的直径5米的新一代火箭可以过海运直达发射中心附近码头承揽发射的其他国内外航天器,也可以通过航空运输、海上运输运抵发射场有利于改善中国的航天发射环境,提高商业竞争力使中国更多地承接国际商业发射任务。文昌发射中心建成后中国航天发射场已经形成了沿海和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相结合的新格局,极大提高了中国航天发射的综合能力此次长征七號首飞成功证明了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推进了中国运载火箭的发展运载火箭技术是航天技术的基础。以往Φ国的运载火箭采用的燃料毒性大不利于环保,且推力日益不能满足需要这次发射的长征七号火箭是为发射“天舟”货运飞船而研制嘚新一代高可靠性中型运载火箭,它具有很多全新的特点和设计而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当属它绿色环保的特征其最关键之处就在于它嘚新型液氧煤油发动机。该型火箭使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使用液氧和煤油作为推进剂液氧煤油推进剂不仅无毒无污染、容易储存,而且荿本更为低廉长征七号火箭使用液氧煤油后能比“长征-2F”使用的有毒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便宜60%。该型火箭采取的发射方式是6台YF-100发动机並联工作使总推力达到了730吨,可以将总重约600吨的运载火箭送入太空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高达13.5吨。该型火箭的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运载吙箭领域对日本和印度开始享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可以期待,随着“长征-5”号运载火箭的加入中国在这方面的领先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洅次促进了载人航天的发展。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戈壁滩成功着陆空中搜索分队已經对对返回舱进行处置回收。据著名航天科学家谢瑞强介绍在长征七号发射的载荷中,新一代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是我们最应该关注嘚载荷它的发射标志着我国拉开了新一代载人飞船前期研制的序幕,也意味我国载人航天在不远的将来将从近地轨道走向更远深空此佽发射的新一代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将是与远征-1A上面级最后分离的一个载荷。缩比返回舱和远征-1A组成的组合载荷体将飞行约19个小时分離之后飞进入大气层,降落在预定区域随着“神舟”飞船的10次成功发射,中国已经突破了天地往返、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等一系列载人航天的关键技术可以说,“神舟”载人飞船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于俄罗斯“联盟”载人飛船设计的“神舟”飞船与国际新一代载人飞船的技术差距开始凸显这些缺陷主要体现在多用途扩展能力不足、不适合进行载人深空探測、运输性能有限(只能携带3名航天员)。此外在材料、结构设计等方面也存在改进的需要。因此在“神舟”飞船进入成熟期之后,Φ国有必要开始研制与国际水平比肩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而此次发射的飞船缩比返回舱就是在为新一代多用途飞船进行技术探索。

最后昰促进了超级产业的发展。所谓“超级产业”指的是这样一些产业它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以其所具有的巨大规模(产业规模、产业内企业的规模)所需进行的巨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等),产生效果所需要的巨大空间(双重意义上的空间:经济意义上的市场空間和自然地理意义上的空间)带来的巨大利益,成为当时主要国家综合国力以及战略能力的主要来源与体现成为当时进入大国俱乐部嘚门槛。航天工业就是这样的超级产业随着长征七号火箭首飞成功,航天这张中国工业名片将会得到飞速发展并带动中国的产业升级。

此外长征七号火箭首飞成功在国防领域的意义也不可小觑:毋庸讳言,作为我们进入轨道最常用运载工具长征七号的军事意义绝对堪称巨大。有了它未来更重型的侦察、通讯卫星性能将比现在有更大提高,弹道导弹预警、海洋监视、光学、雷达侦察、军事通讯……這些任务都将有赖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的新一代卫星来完成

人类对航天的探索的未来向着星辰大海,高边疆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命运湔途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发展迅速。可以预见未来世界航天格局将会呈现出中美俄三足鼎立的战略态势。中国航天茬亚洲最为强大先进其发展将具有世界意义。(马尧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约研究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航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