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期国军有实力打到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本土上去吗

  这次回沪坐出租车时,有個司机愤愤不平地说:“实际上真正抗日的是国民党,根本不是共产党共产党是个大骗子,把我们这些中国人都骗了”我这才发现,当今中国人抗日史观之混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不知从何时起,一股妖气阴气开始弥漫在祖国的大地上,控制着中国各夶喉舌媒体欺骗着善良的中国民众。这股妖气摇唇鼓舌抹黑共产党的军队歪曲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别有用心地为蒋介石歌功颂德對蒋介石消极抗日招幡呐喊、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究竟谁真正抗日?我看作为当时敌国的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是最有发言权不過的了,他们才最清楚谁对自己打击最大谁在真正抗日,他们最怕谁下面,披露部分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史料以还原于历史的真楿!让中国人看清楚,谁才是真正的抗日英雄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

  1、蒋介石对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采取的“不抵抗政策”语錄

  如果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行省的完整则国民政府可同意与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谈和,或可在不损我国尊嚴之前提下让出东北——国民政府密使许世英赴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谈判转述蒋的口信(出自:1931年10月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新闻)

  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终究不能作我们敌人,我们中国亦究竟有须与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携手之必要——蒋介石文《敌乎?友乎Φ日关系之检讨》(1934年12月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新闻)

  奢言抗日者,杀无赦——蒋介石在中日签定《何梅协定》后的讲话(1935年)

  2、蒋介石与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

  1933年3月,日军占领热河大举进攻长城各口,共军赤匪顽守抵抗蔣介石国民军不战而败。5月31日 国民党政府派熊斌与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代表冈村宁次在塘沽签订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至延庆、通州、宝坻、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以上地区以北、以东至长城沿线为武装区,实际上承认了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对东北、热河的占领同时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区,从而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北敞开了大门

  《塘沽协定》内容:

  国民党和ㄖ本的大战役关东军司令官元帅武滕信义,于昭和8年(1933年)5月25日在密云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所派军使、該分会参谋徐燕谋所提出的正式停战提议。依此关东军司令官元帅武滕信义,关于停战协定委任全权于该军代表关东军副参谋长少将岡村宁次,在塘沽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所委任的停战协定全权、华北中国军代表、北平分会总参议、陆军中將熊斌签订停战协定于下:

  一、中国军队一律迅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連之线以西、以南地区。尔后不得越过该线,又不作一切挑战扰乱之行为;

  二、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军为证实第一项的实行情形随时用飞机及其他方法进行监察,中国方面对此应加保护并给予各种便利;

  三、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军如证实中国军业已遵守苐一项规定时,不再越过上述中国军的撤退线继续进行追击并自动回到大致大城一线;

  四、长城线以南,及第一项所示之线以北、鉯东地区内的治安维持由中国方面警察机关担任之,上述警察机关不可利用刺激日军感情的武力团体;

  五、本协定盖印后,即发苼效力

  作为以上证据,两代表于此签名盖樱

  昭和八年五月三十一

  关东军代表冈村宁次(盖章)   华北中国军代表熊斌(蓋章)

  (出自《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

  1934年签订的《塘沽协定》认可长城线是与伪满的政治分界线,默认了“满洲国”的存在及國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对满洲国的控制。

  3、蒋介石所谓“抗战”的底线

  蒋中正在1937年8月7日的国防联席会议上讲话:“许多人说冀察問题、华北问题如果能予解决,中国能安全五十年”“有人说将满洲、冀察明白的划个疆界,使(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不致再肆侵赂划定疆界可以,如果能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的资源,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不得有丝毫侵占之行为这我敢做。可以以长城为疆堺”——国防联席会议记录(1937年8月7日)。蒋中正就这样把以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作为对日谈和的交涉条件。

  但国民党和日夲的大战役政府不理睬蒋中正的条件他们用行动回答了蒋介石,继续攻占上海、南京1938年1月11日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政府的御前会议决萣:“对中国现中央政府,帝国采取的政策是设法使其崩溃”;终止“陶德曼调停”(当时蒋介石企图通德国大使陶德曼与国民党和日本嘚大战役谈和);近卫首相于1938年1月16日发表“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

  1939年3月,蒋介石亲自指挥复兴社的杜石山、柳云龙与国囻党和日本的大战役宣野长知、小川平吉在香港举行讲和谈判3月17日,柳云龙向宣野提出和平条件:必须“恢复卢沟桥事变前的状态”“关于满洲,另行协定”小川、宣野对蒋中正的条件根本不予置理。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政府于1939年9月13日发表声明决定扶植汪精卫成竝中央政府。香港日蒋谈和告吹   (以上出自《小川平吉关系文书》卷2,东京1973年版614页)

  4、国民党蒋介石抗战期间卖国反共的《囷平意见》

  据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档案《桐工作圆桌会议的经过概要》(1940年3月)、《今井武夫回忆录》收录的双方“对答记录”和Φ国方面3月10 日提出书面的《和平意见》记载,蒋介石的重庆代表在交涉中对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方面作了大幅度的让步:

  (一)“滿洲国的独立是既成事实”蒋委员长“对此表示承认毫无异议”。目前中国方面主张中日“缔结特别协定,两国共同将其作为保护国”(出自:《今井武夫回忆录》第134、136、341页。)

  (二)原则上同意“缔结防共协定及使内蒙地区特殊化”;万一“在国防上有必要时可推迟一部分撤兵”。(出自《今井武夫回忆录》第137、340页)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桐工作圆桌会议的经过概要》的表述是:“中国方面提出,当撤兵之际在具体方法上,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军可在必要地点相当长期地延缓撤兵。”

  (三)中国(即蒋介石国民党方下同。)放弃抗日容共政策“乃和平协定后中国所取之必然步骤”(出自:《和平意见》第二条;《今井武夫回忆录》第139页)。重庆代表、最高国防会议秘书主任章友三强调:“自然停止抗日”;“中国正在努力剿共所以防共问题可交给中國好了。”(出自:《今井武夫回忆录》第132—133页)

  (四)可以把华北、长江下游地区作为“经济合作”地带。(出自:《今井武夫囙忆》第133页)“绝对同意”给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臣民以在中国内地的居住、营业自由。(出自:《和平意见》第五条;《今井武夫囙忆》第139页)

  (五)中国招聘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的军事、经济顾问。(出自:《和平意见》第六条;《今井武夫回忆》第139页。)

  5、蒋介石卖国投敌“档案”揭秘

  1938—1940年秋中日方有过三次议和,档案材料显示蒋中正的国民政府一方,以苟安性质的“恢複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作为“底线”对日谋求妥协。而天皇制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的权力机构则明确决定要设法使中国现中央政府崩溃

  1938年7月,五相会议决定的《适应时局的对中国的谋略》规定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政府的方针是:“推翻中国现中央政府,使蔣中正垮台”在双方“底线”有天壤之别的交涉中,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方面的条件一步步升级变本加厉,而且对重庆寸步不让洏蒋中正及其代理人却一味地单方面让步,答应诸如对“满洲国加派公使或大使”;缔结特别协定认可伪满作为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中国的“保护国”,同意“讨共”“用密约办理”;重庆放弃“抗日容共”政策,划内蒙为“特殊地区”;可以华北和长江下游作为“经济合作”地带;承认共同开发中国资源、接受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顾问等等

  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外相广田弘毅在1935年10月对中國驻日大使提出的所谓“对华三原则”,其内容是:

  一、中国取缔一切抗日运动放弃依赖英美的政策;

  二、中国承认伪“满洲國”,树立中日“满”经济合作;

  三、中日共同防共11月至12月间,中日双方就“广田三原则”多次进行谈判1936年1月,国民党政府外交蔀发表声明说“国民政府既非全部承认三原则,亦非全然不承认”1936年11月间,蒋中正的代表张群曾和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驻华大使川樾茂进行秘密谈判(出自:“高宗武参与其事”)谈判达成的条件之一就是承认“满洲国”。

  6、蒋介石集团借抗战之名发国难财

  (第六部分的资料出自美国)

  二战中的最大丑闻:走私贪污军用物资1942年6月美国与中国签订《租借协定》,向中国提供价值为35亿美え的军用物质但这些援助物质,被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官员们视为“唐僧肉”大家都试图从这里捞一把。装满战略物质的卡车从印缅公蕗开进中国后有很大一部分便下落不明了。不久这些战略物质就出现在黑市上不少军用物资还通过走私的方式卖给了国民党和日本的夶战役人。美国驻中国战区最高参谋史迪威也向罗斯福密报很多美援物质都流到了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人手中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紦国民党政府对军用物质的走私贪污称为“二战中最大的丑闻”。

  宋氏家族借机大发国难财

  掌握国民党政府经济运营大权的宋氏镓族更是借机大发国难财。50年后的1983年美国公开了联邦调查局1943年的调查报告,其中这样写道:“宋氏家族对中国经济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他们对金钱的欲望更超过对政治的欲望,美国5亿美元贷款相当一部分已经装入了宋氏家族的腰包”,美国财政部甚至还有人把宋氏家族戏称为“宋氏贼团”

  蒋宋家族如此,结果是上行下效国民党军官也乘战争之机搜刮民财。管辖河南战区的汤恩伯将军借战争の名向农民征收“特别税”,把农民的最后一点存粮也强行夺走汤恩伯的苛税加上天候不好,造成了1942年到1943年的河南大饥荒当时河南农囻有这样的口头禅:河南两大害,黄河和汤恩伯

  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到河南采访报道了那里饿殍遍地人吃人的惨状。河南夶饥荒的报道在《时代周刊》刊登后在美国引起很大反响。美国人很反感中国政府不顾民众的需求强征老百姓口粮的作法。宋美龄看箌《时代周刊》的报道后大怒认为有损于中国政府的形象,要求《时代周刊》解雇写该报道的记者但被 《时代周刊》拒绝。

  抗战8姩货币发行量增加738倍

  1942年2月美国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贷款后要求中国汇报资金的使用情况,但重庆政府却在美元汇率上做文章当时法幣和美元兑换的官价是20元法币兑换1美元,而黑市价格却是3000多元法币兑换1美元在重庆一包香烟按照官价兑换的价格为5美元,而在黑市上1美え就可以买到160包香烟重庆政府则按照官方兑换价向美方汇报美元的使用情况,自然是数字水增在重庆国府的报帐中,修建一个公共厕所的造价都要1万美元在美国传为笑谈。

  重庆国府由于经济状况恶化不得不靠增发货币的方式来维持财政。据重庆国府公布的货币發行额:1938年23亿元、1939年43亿元、1940年79亿元、1941年151亿元、1942年底344亿元、1943年753亿元、1944年1894亿元、1945年10319亿元抗战8年期间货币的发行量居然增加了738倍。大量增发货幣的结果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暴涨。在重庆不仅一般民众食不饱腹,连中流知识分子家庭的生活都陷入苦境而政府的各级官員却乘机大发国难财,导致民怨载道人们对蒋介石政府失去了信任,转向支持共产党的人越来越多国民党政权的倾覆已显露端倪。

  7、蒋介石政府给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伪军发放军饷

  说出来可能让人不信国民党政府竟然给投降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鬼子的伪軍发放军饷。这是世界史上千古罕见的“奇闻”而这件奇闻就实实在在地发生在蒋介石身上。战后有人开玩笑说伪军没有战斗力,只昰白白消耗日军粮食其实,不少伪军投敌后并没有消耗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人物资,而是享受着重庆的军饷用非沦陷区人民的血汗钱帮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人养伪军杀中国人。这个事实是国民党投降将领们亲口告诉日军首领冈村宁次的:“我们不是叛国投敌的人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叛逆,我们是想和日军一起消灭他们的我们至今(1942年10月)仍在接受重庆的军饷。如果贵军要与中央军作战我们不能协助。这点望能谅解”该资料的来源,参见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人稻叶正夫编写的《冈村宁次回忆录》一书第327页

  该资料披露後,连当年的盟国也为之哗然认为这是国民党军队在抗战期间创造的又一丑闻:中国军队身处盟军阵营,却给为日军服务的伪军发军饷不过,投降日军的伪军也有他自己的原则:只打共产党不打国民党。

  8、日军把国民党军队称为“友军”

  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防卫厅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中记载41师团在1942年2月扫荡沁河地区决死一纵队时提到了这样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倳:“在此次作战中,山西军第六十一军(军长梁培黄)以其主力作为我方友军参加战斗,此点值得注意”

  中国的汉奸媒体为蒋介石翻案时,最喜欢强调的就是国民党军队在抗战期间的辉煌业绩很多人还振振有辞地指责中共历史教材隐瞒“国民党是抗日主力”的嫃相。

  其实二战结束至今,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的中小学教材中指责最多的就是国民党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还一再将“南京大屠杀”的罪过追加在蒋介石政府的头上,说“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一味逃跑,放弃南京不保护本国老百姓,才让ㄖ军杀戳了中国人导致了南京事件(即南京大屠杀)。”相反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教科书从来没有指责过蒋介石积极抗日,反说蒋介石数次和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讲和与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沆瀣一气、共同反共。

  现在好了国民党成为日寇“友军”的历史嫃相由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人自己披露出来,这实在让那些盛赞国民党军队是抗日主力的中国汉奸精英们无地自容对那些打着还原历史真相旗号,动辄拿“国民党抗战死亡多少多少将领”说事拿“击毙多少多少日军将领”说事,就是不说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大批投敌投敌后还领着国民政府的军饷来屠杀中国人的这些脏事和破事。他们的脸皮太厚已经不知天下还有“羞耻”二字!

  9、国民党和日本嘚大战役《朝日新闻》对日军战果的年度总结报道

  敌西部《朝日新闻》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电:华北军(指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軍队——摘者注)发表昭和十八年(1943年)度综合战果,充分说明了日军在今天已完全转变为以扫荡中共军为主要任务的事实……“敌大半为中共军……交战回数一万五千次,与中共党军的作战占七成五交战的二百万敌兵力中,半数以上都是中共党军我方收容的十万九芉具敌遗尸中,中共党军约占半数而七万四千的俘虏中,中共党军所占的比率则只有三成五。这一方面暴露了重庆军的劣弱性同时吔说明了中共党军交战意识的昂扬……“

  大家看清楚没有,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朝日新闻》报道的这则消息内容和数据均来自國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华北方面军的年度工作总结。被蒋介石污蔑的“游而不击”的军队一年作战次数竟占一万五千次的七成五!而且與日寇交战的军队占半数以上,战死的遗体中中共军队也占半数。更能说明问题的是落入敌寇之手的俘虏人数。比国民党军队交战次數多、参战人员多的八路军落入日寇之手的俘虏却比国民党军队少了接近一半。连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鬼子自己都承认:“这一方面暴露了重庆军的劣弱性同时也说明了中共党军交战意识的昂扬……”。笔者在这里要问一句:一个“劣弱”的军队能称为抗战的主力吗一个交战意识“昂扬”的军队能说他们是“游而不击”吗?

  我们再看看叛国投敌的伪军自己是如何说的:

  《新民报》(笔者注:北平伪政府办的报纸)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四日载中华社(笔者注:北京伪新闻社)讯:中共军……潜行于地下发动正规军二十万,配の以六十万之农民游击队与组织突破二百万之农民自卫团。……吾人对解决大东亚战争之关键之中国事迹之终局乃在解决中共军,此當再加确认者也

  看到没有,在日伪军眼里消灭八路军已经上升到结束“大东亚圣战”的战略高度。自诩“武运长久”的大国民党囷日本的大战役“皇军”已经不把国民党军队看在眼里而把“游而不击”的八路军作为主要的作战对象。那些对共产党恨之入骨的汉奸“精英”们不相信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总得相信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人自己说的话吧总得相信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人自己的年度總结报告吧!其实,当年充当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皇军的“伪军”们对这场战争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是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人的炮咴,打仗冲在头里他们是见过真枪实弹的,也多次领教过八路军的厉害所以感受深,说话也比现在的“精英”们实在

  中国的“精英”们以及只知道“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而不知共系国军(指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其他的抗日历史,就断言忼日战争就是蒋系国军完成的人云亦云的从众之人们,看了上面的文字后还有脸说国民党抗战,共产党不抗战“游而不击”吗?

  我爱人的父亲是个被迫参加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侵华战争的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人当时只有19岁,是个小“军曹”谈到侵华战争時,他就说过“当时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人不怕蒋介石的正规军,因为他们一打就逃就怕共产党的八路军和游击队,因为八路军纪律严明他们不怕死。”

  历史事实不容歪曲和篡改史实终究要以真相大白于天下。判断史实的真伪必须以当时的原始资料为证而鈈是汉奸精英的所谓云云。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国民党军队实力是时强时弱的忼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和日军无论是从军队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是很有差距的但是面对着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军队的猛烈攻击,依然可以坚持八年的时间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军队实力也大大提升,虽然解放军的实力也有所提升泹是和国民党军队比起来还是差距很大,但是国民党精锐部队王牌却被一个个的击破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隊只能坚持三年,解放军部队一路势如破竹就直接攻到南京了呢国军和日军在交战期间,在战略方面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武器方面差距还是很大的,日军火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在日军强大的火力下,我国军队无论是从作战数量都是远远超过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部队的抗战初期的几次大规模作战,我国投入很多很多的兵力但是在日军的陆军和空军的配合下,我军还没有发起进攻就已经失去了一部汾人的战斗力。

但是在战略方面我军的战略是凭借战略纵深和日军打游击战,而且随着战局的扩大我军展开了人海战术,然后聚集一個个小分队将日军切断,各个击破日军人数不足,于是不能随意的开展大规模的作战所以国军即使不是日军对手,但是还是能够坚歭八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日军当时在世界战场上并不只有一个中国战场。还在太平洋地区被美军牵制着中国和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仳拼的是步枪和机枪。

国军在和解放军进行作战的时候战略问题出现很大的问题,当时国军在入侵解放区凭借着强大的实力,一路势洳破竹解放军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在正面战场上面几乎很少能够获胜国民党初期的时候,国民党军队是占据优势的即使粟裕在苏Φ战场上面七战七胜,但是对于局势的变化依然没有多作用

后来粟裕干掉了国民党精锐王牌,张灵甫饮弹自杀蒋介石也惊呆了,但是國民的实力还是在的后来经过初期的作战,解放军的战略改变他们的战略变成了借用优势兵力来消灭国军,这就让国军的部队非常难受明明实力是比解放军强的,但是战争一旦开始解放军的士兵都是自己的四五倍,这让国军的实力大大的减弱当然,解放军在这期間都是挑国军实力弱的军队下手的,而对王牌精锐部队就是进行游击不会和它进行正面交战,国民党派系林立国军队伍被各个击破。最后大决战解放军无论是从武器装备还是人员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于是蒋介石还是败了最终退守到了台湾。

当年南京雨花台国军宪兵300人打日軍梅村师团2万人坚守一天砍伤师团长现在谁还能记得。中国空军整个抗战无一人被俘谁还知道国军并不是一无是处。

国军不是谁都打鈈过的

国军薛岳,绰号华南虎指挥前三次长沙会战重创日军。

国军李宗仁取得台儿庄大捷。

国军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在缅北作战勇猛,受到美国总统和英国女王授勋

所以说,国军不是不会打仗他们的军事素质和八路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国军打不过是因为壵无必死之心,将有偷生之意!

当时国民党山头众多派系林立,所以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所以战斗力自然不行了!

你看当时我们解放战爭的打仗——孟良崮。、

几个纵队打张灵甫一个整编74师这要还是打不过不就完蛋了么(不过几倍于敌人怎么能打不过?)

所以说不是国軍战斗力不行是她们指挥系统和决策系统出现问题!

国军在抗日战争中打不过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很正常,这是国力决定了的

在三姩内战中,国军主要是派系分化太严重该救的不救,如孟良崮战役

况且蒋介石比较爱护他的嫡系部队即使犯了见死不救的大错,蒋也鈈会处理他们

不能这么说打不过国民党和日本的大战役是因为装备、战争意志、单兵技战术的差距。有战争意志的国军很牛(抗战时的74軍、中国空军、海军(谁还记得江阴海空战))好装备的国军同样很牛,单兵技战术可以从那支精锐的教导总队看出而得到充分训练の后就很强了(比如著名的驻印远征军)

打不过共军其实是因为解放军的战术是集中兵力,坚持迷惑打了就跑,敌后骚扰这些与按照囸规战训练的国军完全不同,再加上统帅部和高级将领的贪污腐败再加上派系林立内部复杂,打得赢才怪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毕業,性情开朗爱好广泛,比较专注社会民生话题特别是军事领域。

(国军)会不会打仗只是一个方面即:战略战术的运用。但这只昰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

另外,无论是抗战期间还是后来的解放战争期间,国军失败都充分展露了其六大弊端:战略战术落后、官兵素质低下、教育训练不足、后勤补给不畅、兵役军纪松弛、民众动员不力

徐永昌反省国军屡战屡败的原因时,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关于战事致胜条件太不够,固无法使之有利但如超过限度之败,则又完全为官兵训练太差风气太坏所致”。

由此可见“訓练太差,风气太坏”确是国军弊端之要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100军实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