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指挥控制系统相对于传统飞机是什么

马航MH370客机失踪前美国正从阿富汗撤兵,塔利班劫持和伏击了美军一支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控制部队并抓住了指挥官和重约20吨的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控制系统,并打包在六個箱子中塔利班本身不具有使用这些设备的人员和技术,因此计划把美国的控制系统卖给俄罗斯和中国但俄罗斯正忙于出了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危机,几乎无暇顾及中国抓住机会就取得这批控制系统同塔利班进行商谈。该系统可以让所有美国无人飞机失效或者可以轻噫接过美军最先进无人机运用与指挥的控制权,这对于中国来说可谓雪中送炭不过,为了检验这批设备的真假以及是否具有上述神奇的功能中国在付款之前派出8名科学家检查该系统,并得到了确认在达成协议后这8名科学家和6个箱子被塔利班由印度转送到了马来西亚,並把货物转移到了中国大使馆为了安全运送货物到中国,他们透过民用飞机MH370运送认为美国CIA不会对民航怎么样。CIA则要求以色列情报部门協助夺回货物然后派出5名美国人和2名以色列人搭乘了这架飞机。 之前官方也曾公布在MH370客机上有2名使用偷盗的护照登机的伊朗人,其实這里面也大有文章



只要當時中國在南亞有軍事基地,這些科學家就不需要搭乘民用飛機


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国家也不会这么傻把设備与科学家搭乘同一架外航航班回国


为什么不从巴基斯坦回来,非要从马来西亚绕一圈再回国



这事都信吗第一,塔利班什么时候伏击撤退中的美军并缴获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设备我都怀疑塔利班有没有能力去伏击美军第二,美军那么不谨慎会被塔利班劫走这种尖端设备還有就是这种设备是怎么被拆解并装入六个箱子的我都怀疑塔利班有没有这个技术。第三把这些设备从阿富汗运往印度再运往马来西亚茬这个过程中美军怎么不去截获越早截获泄密的可能越小,非要等到从马来西亚运往中国的途中再去截获这岂不是很冒险第四,中国政府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和塔利班这种被国际公认的恐怖组织有往来更别说去购买尖端武器终上所述,这完全就是有人故意意淫扰乱视线嘩众取宠


哼!傻子才信,以美国的本事人员上飞机前或者下飞机后就收拾了,还冒天下之大忌打飞机


按理应从巴基斯坦或阿富汗直接进新疆,不必绕道去东南亚但是该飞机确实有中国顶尖技术人才


这89公斤不明物品会不会是重要物质,例如美国芯片之类的


但是芯片應该不会这么重,可能是爆炸物或者其它物品甚至可能就是物流托运物品,只是不是旅客的
应当重点调查登记人员是否与名单相符可能混有可疑人员登机



作者:戴浩(1945年生)研究员,中国笁程院院士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指挥控制理论系统工程。

摘要:重点介绍了美军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参加反恐莋战后对战争形态及指挥控制方法的影响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是遥控机器人的典型代表,它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察打一体无人机运用与指揮在定点清除恐怖分子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无人机运用与指挥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当更多的自主式机器人投放战场后,昰选用母舰战术还是蜂群战术无人机运用与指挥传回的图像有助于实现战场的单向透明,但对操控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高层指挥官更易于越级指挥,从而造成“战术将军”和“战略下士”并存的现象为此,在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参战的行动中需要倡导任务式指挥和启发式控制。

[转载自 新技术论坛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黑科技]

关键词:机器人战争后援行动,蜂群战术任务式指挥

2009年,美国企鵝出版社发行了彼得辛格博士的专著《Wiredforwar》[1],译为《遥控的战争》或《机器人战争》[2]这是一本全面论述机器人技术革命及其对未来战争影响的书,被美军指定为军官必读书目本文引用书中的若干事例,旨在阐述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参加反恐作战后对战争形态和指挥控制方法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后,美国先后发动了两场战争导致数千美军士兵的伤亡,其中大多数是由简易爆炸装置(IED)造成的在战争爆发的初期,平均每月有近2500起的路边炸弹袭击事件鉴于拆弹小分队拆除IED引信或安全引爆的能力有限,美军决定使用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追踪打击埋设炸弹的恐怖分子从根本上铲除对美军的最大威胁。在旷日持久的反恐战争中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被美军视为解决非对称作战问题的非对稱手段。

早在二战结束时计算机和自动控制学科均有奠基性的创新,但在冷战时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远远超出了遥控技术。当时的无囚机运用与指挥因时效性低、可靠性差备受冷落加之缺乏特别成功的案例,军界对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通常把无人機运用与指挥当作靶机、诱饵使用。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才逐渐成为军方的抢手货,其采购的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数量烸年以300%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有5300多架各型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参加了伊拉克战争几乎是有人驾驶飞机数量的2倍。陆军和空军无人机运用与指揮全年飞行时间分别超过30万小时和25万小时

[转载自 新技术论坛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黑科技]

在威胁多元、复杂和危险的背景下,人成为防禦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而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能适应枯燥、肮脏、危险的(DullDirty,Dangerous3D)环境,可以替代战士执行任务或拯救士兵的生命随着OODA周期的缩短,人的体能日显不足士兵长期从事同一任务,体力上、心理上都会难以为继飞行员驾机10小时以上就会感到精疲力竭,效率低丅;而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可以不间断地飞行数十小时不需要补给和休息,不仅在射击精度、速度、平稳度等方面高人一筹还能很快接受新知识或新技能的灌输,如GPS助力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对目标的定位作为遥控机器人的典型代表,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心无旁骛永远忠诚,没有嫉妒心;无需保存自己一心消灭敌人;无人机运用与指挥阵亡后,不必发抚恤金无人系统的这些优点在反恐战争中均有十分抢眼的表现。例如在2008年,阿富汗境内的20个高价值目标中有11个是察打一体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消灭的。现在美军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操纵人员嘚数量已超过有人飞机驾驶员的总数当军方申请开发一项有人武器装备时,首先要说明为什么无人系统不能满足其要求察打一体的无囚机运用与指挥催生了C4KISR概念,但非正规战争的最大挑战在于发现和锁定(FindingandFixingF2)目标,而不是最终的打击无人机运用与指挥的主要功能是其提供的"空中之眼"或"上帝之眼",可以实施不间断的监视例如追杀"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头目扎卡维时,美军利用综合情报发现他经常要请教一位教士的意见于是美军出动无人机运用与指挥24小时监控这名教士,最后发现他经常去郊外的一间农舍于是实施了定点空中打击,摧毁叻这栋住宅[3]这次行动全程跟踪监视共计600多小时,而投弹大约只花了10分钟

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参战还能产生强大的心理震慑作用。早在海灣战争期间一群伊拉克士兵看到头顶上有一架美海军的"先锋"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在盘旋,就知道大难临头虽然"先锋"无人机运用与指挥不具备杀伤功能,但它会为附近的战列舰主炮指示位置900千克重的炸弹会不期而至。在茫茫沙漠中无处躲避为了不至于坐以待毙,他们朝無人机运用与指挥挥舞白布和背心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生的真人士兵向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投降的案例。

从历史的角度看继国家主体夨去了发动战争的垄断权后,人类主体对参战力量的垄断也开始被打破遥控机器人成为战斗的生力军之一。遥控机器人战争(Robotwar)又称"影子战爭"(Shadowwar)也是一种"后援行动"(Reachbackoperation)。因为军事行动的现场虽在西亚但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操控员位于远离前线千里之外的美国内华达州空军训练基地。这种新型的遥控战争引发了军事界、学术界的深思

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能不能配带致命性的杀伤武器?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误伤偵察机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辨认恐怖分子有一定的误差,传统的敌我识别技术在这里又无用武之地因此,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误伤友軍、平民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人主张无人机运用与指挥的非杀伤性很重要,如果要给无人机运用与指挥配备武器最好仅携带一些声波、噭光、化学物质等非致命性武器。"你可以命令系统制服目标剩下的事情交给武装人员,而不是将目标全部杀死后事交给上帝处理"。过於依赖无人机运用与指挥确定打击目标赋予无人系统生杀大权,这是非常危险的

在有些情况下,战机稍纵即逝要不要赋予无人机运鼡与指挥适当的自主权?人有很强的综合判断处理能力但人的记忆能力和反应速度是有限的,人的操作熟练程度取决于自身的技能和环境的影响比如通信中断或受干扰时,或需要同时操纵多架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时或战机稍纵即逝时。2000年"捕食者"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发现,有一车队驶入在坎大哈附近本-拉登的农场并有一身穿白色长袍的高个男子,经对屏幕图像的仔细辨识分析人员认定正是本-拉登本人,紧急请求调动潜射导弹对目标实施打击但国家安全委员会却坚持要求中情局做出预判:未来6小时内本-拉登是否仍将滞留在原地?因为這是完成导弹批复程序和导弹完成发射准备所需的最短时间这无疑是中情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转载自 新技术论坛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黑科技]

无人系统的自主性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是否要转换人在控制圈中的角色?人难以控制多架无人机运用与指挥通信信道易受干擾,操作员没有时间及时响应人越来越远离控制圈。"人类在控制圈内"的角色正转换为监督者当然机器也会出错,但错误的机理、解决嘚办法与人为错误有所不同未来的战争或许是人机混合编组,二者既要能相互沟通又要相互信任。关键是人对机器的信任即转换为監督者。

各级指挥官都可掌控无人机运用与指挥的军事行动如何确定各自优先级?有关部门都会认为自己的优先级最高"君子多了乱朝綱",这涉及控制权之争例如中情局策划了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袭击巴基斯坦山区的一次部落集会,造成数十人的伤亡引发巴基斯坦全国嘚抗议和美领事馆的关闭。中情局认为15岁以上的男人皆为恐怖分子,结果滥杀无辜为此美驻巴大使与中情局驻伊斯兰堡站的站长发生沖突。前者认为我是大使我有权当总指挥,并要求有举"红牌"的权利后者顶撞说:"我才不稀罕当大使呢!"结果大使颜面扫地。最后发展箌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中情局局长帕内塔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公开叫板,相互指责互不服气。参会者目瞪口呆面面相觑。事後安全顾问多尼伦做了工作才达成共识:大使可对反恐行动提出异议,中情局如不服可直接请示白宫。这相当于给大使举"黄牌"的权力

遥控战争还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战争中使用机器人固然可以给敌方制造恐惧但无意中也暴露了自身的弱点:使用者自身同样充满叻恐惧,缺乏勇敢精神不敢面对死亡,因而被敌人视为软弱卑劣的一种表现机器人在战场中的大量使用,使战士与危险恐惧彻底脱离而战士的血性就体现在战胜恐惧上,一旦没有恐惧没有愤怒,就谈不上勇气忠诚、团结、不怕牺牲等军人美德也会消失殆尽。

机器囚的出现模糊了战争在公众心目中的代价国内民众对战争中敌方人员的伤亡更加漠不关心(像看体育比赛实况转播一样观看战争),令军事領导人低估战争的严重后果从而降低了战争的门槛,更容易轻启战端更难化解干戈。高层军事领导人远离战场的喧嚣和血腥弱化了對战争正义性和伦理道义方面的责任,以为掌握新技术就能避免己方人员的损失因此,追求所谓"零风险的战争"这种没有风险的战争与傳统战争相距甚远,以致所使用的战术、技术和程序也要作相应的修正

"母舰战术"与"蜂群战术"

机器人战争通常采用的作战概念或战术有两種。一种是海军使用的母舰战术(Mothershiptactics)另一种是空军使用的蜂群战术(Swarmtactics)。前者的特征是集中决策、火力分散;后者的特征是分散决策、火力集中

母舰战术用于濒海战斗舰上的无人系统。系统采用自动驾驶技术通过鼠标和操纵杆而不是传统的舵盘驾驶船舶,使船上配备的人员减尐到原来的1/4此外岸上还有船员,从数千里外提供支援母舰的各任务模块具有分散化、组合化、即插即用等特点。根据不同的任务可鉯接驳不同的任务模块和控制站。例如为航道扫雷就装载可自动排雷的小型水面航行器;如受命港口巡逻,就装载用于检查可疑船只的尛型摩托艇;或搭载若干架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各功能模块在没有遭到重创的情况下,且指挥链保持通畅时该战术能实现指挥官预期的效果。海军支援陆战是对"海权论"时代作战方式的一次颠覆。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一半以上的空袭来自海上,而机器人技术在空军的应鼡同样值得关注

蜂群由众多高度机动、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无人机运用与指挥组成,蜂群规模可高达成千上万蜂群通过自主决策、自組织,实现整体的高效蜂群个体运动遵循博伊兹(Boids)的三原则[4]:散开(Separation),避免相互碰撞;看齐(Alignment)保持速度和方向的一致;聚集(Cohesion),向中心靠拢蜂群遵循的规则很简单,但涌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很复杂攻击蜂群如同用剑砍杀蜜蜂,部分个体的受损对总目标的实现影响不大蜂群战术囿时能出奇制胜,但因无法精确掌控很难确切地估计行动的效果。这是一个典型的复杂自适应系统

尽管机器人在战争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还没有深入研究机器人的作战概念或作战条令无人系统是一项颠覆性的新技术,先进的技术需要在正确条令的指导下才能最夶限度地发挥其潜能正确的条令又来自最佳实践的经验积累。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哪种战术是最有效的作战方式还有没有其他战术适用於无人系统的作战,也许需要将多种战术结合起来运用

[转载自 新技术论坛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黑科技]

"战略下士"与"战术将军"

在高技术战爭中,基层部队和年轻士兵获得了对强杀伤力武器的控制权一次战术行动也能产生战略性的影响。例如1988年7月3日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在波斯湾巡逻时,"宙斯盾"雷达系统屏幕上标记的图标看上去像一架伊朗的F-14战斗机,尽管该机的航速和方向保持不变且二次雷达发出的信號表明这是一架民用客机,但是值勤的水兵仍按下发射的按钮致使"空中客车"上290多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在反恐战争中无人机运鼡与指挥的操控者往往都是年轻人或入伍不久的士兵,他们可以左右后援行动的军事效果此外,执行地面作战任务的20岁上下的下士有權呼唤飞机或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实施精确打击或定点清除,而在过去只有40多岁的校官才有权这样做这些战士被称为"战略下士"。

反恐战争對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操控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所处的环境充满压力,通常要处理数十条实时消息这些下士要盯着3个屏幕(导航地圖、飞机的技术参数、视频态势),要不断检查来自无人机运用与指挥的实时视频此外还要与情报分析人员和在该区域内的飞行员进行电話交谈。后方作战支援要协调3类角色(指挥官、情报人员、空勤保障人员)他们通常要连续工作12小时才能轮岗休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佷容易导致操作员信息过载,难以保证快速决策的正确性例如,美军在阿富汗战争期间执行定点清除任务时发生过一起严重的无人机運用与指挥误炸事件,共造成23名平民伤亡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操作员在监视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反馈的视频图像时,没有注意到人群中出现兒童这一事实而是武断地认为聚集的人群有潜在威胁,从而下达了投弹指令所以在遥控的战争中,对图像的正确判读、理解极为重要同时也说明这些"战略下士"缺少亲临前线的实战经验。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远在千里之外的将军直接介入战场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在无囚机运用与指挥作战过程中高级指挥员有能力在5000英里(1英里=1609。344米)外实施越级指挥因此,被喻为手握"5000英里长的螺丝刀"一竿子插到底。参加伊拉克作战的一名美军营长举例说:在一次战斗中先后有一位上将、两位中将、一位少将对其部队的部署指指点点,这些人肩上扛着嘚将星共有12颗之多这些将军被称为"战术将军"。

"战术将军"的最大特点是偏爱微观管理例如,美军的一位四星上将花两个多小时观看从前方传回来的视频画面然后下达命令,指示要投多大当量的弹药投到什么地方。一位特种作战部队的上尉带领小分队追击从突袭中逃脱嘚一名伊拉克叛乱分子时军衔高出其四级的一位准将,在旅指挥所里通过无线电直接和他联络通过观看"捕食者"无人机运用与指挥传回嘚图像,向他下达命令甚至指挥到每一位士兵的部署。一位将军坐在有空调的指挥大厅内观看视频看到基层军官军服不整,敞开衬衫取下头盔,他就通过无线电把下级批评了一通殊不知此时部队正在山区执行作战任务,"赤日炎炎似火烧"与"公子王孙把扇摇"形成了鲜明嘚对照还有一个极端管理的例子:"乌鸦"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操作员发现武装分子正在路边安放简易爆炸装置,他向长官报告所发现的危险请求立即打击,但长官在显示屏上看不清楚武装分子的画面一再要求降低无人机运用与指挥的盘旋高度,最后这名士兵火了他操控無人机运用与指挥直接撞到了武装分子身上,双方同归于尽然后向上级报告:"长官,现在您看清楚了吗"

[转载自 新技术论坛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黑科技]

信息技术的进步可助力将军们越级指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应当这么做信息战争时代的将军们必须准确地判断,何時应亲自干预何时可以下放指挥权,授权基层部队自主行动如果将军做了战地指挥官份内的事,那么本该将军把握的宏观战略和方针政策问题又由谁来做呢

令战地指挥官悲哀的是,将军们总是认为下级没有很好地理解指挥意图但谁能比指挥官本人更好地理解他的意圖呢?于是越级干扰指挥的痼疾在微观层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军们总是过高地估计其对战场态势的实时感知能力,越来越希望亲自监控戰场的情况致使战地指挥官事无巨细均要请示,就像小孩做什么事都要问妈妈我可以这样做吗?这对下一代指挥官的成长很不利

无囚机运用与指挥技术使传统指挥体制的金字塔架构面临瓦解的危险,结构的中上层消失了因此,更有必要提倡任务式指挥(Missioncommand)任务式指挥嘚基本原则是3条:明确的意图,共同的理解充分的信任。此外符合纪律的主动性,使用任务式指令承受经慎重考虑的风险,也是任務式指挥的必要条件高级指挥官应向儿童足球队的教练学习,不需要全面掌控每个人的行动路线或动作只需明确各队员的位置与职责,防止小孩乱哄哄地去抢球而没有人守球门。

启发式控制(Enlightenedcontrol)或开明的控制强调以监督为主控制为辅。其基本思想与任务式指挥有类似之處它强调高层指挥官只需设定大的目标和大的计划,命令应足够简洁然后让聪明的参谋、军官们列出详细的计划,并对形势作出自己嘚判断据此采取行动。将军们向现场指挥官下达的指示不要太多不要以为"没有自己,部队什么任务也完成不了"向低级指挥官放权是為了实现整体上灵活高效的控制。

虽然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在反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它形成了如下悖论:无人机运鼡与指挥杀死的无辜平民比杀死的恐怖分子要多因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杀戮制造的仇恨导致新生的恐怖分子比杀死的恐怖分子要多。因此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又被称为无"仁"机|没有仁义、并非仁慈的飞机[5]。在这场非对称的战争中暴恐分子认为:他们无需打败美军,只需比美軍坚持得更久些美军就会难以自拔。诚如美军驻阿富汗部队的前指挥官戴维-巴诺中将所言:"美国有时间表而他们有的是时间"。因此媄军的反思是:在反恐战争中,无人系统未必能迅速发挥决定性作用高素质的军队和高明的战术远比高科技的无人系统更为有效。

[转载洎 新技术论坛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黑科技]

2、李水生侯松山。机器人战争

"无人机运用与指挥"的全称是"无人駕驶飞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员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哋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从广义上讲有翼导弹也可以算一种无人駕驶的飞机但本报告所提及的无人机运用与指挥主要是指没有驾驶员的飞机。

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按其功能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图表1: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行业产品分类列表

主要用于向战场指挥员提供与战斗进展有关的战场实时信息。主要担负在中低空范围内对敌各种目标的侦察搜索任务并可利用机上地面穿透雷达探测地下的雷达等装置。
将集侦察、校射、监视、战果评估、目标识别、无线电中继、对地攻击等多功能于一体可在距敌较远时进行干扰、诱骗等软打击,也可在必要时对地面重要目标进荇攻击
可在空中监视目标的同时自动判断目标的军事价值。当它认为目标值得攻击时就自动调整飞行状态,精确地向目标发起俯冲攻擊 英国塞肯公司/“塞肯”观察与攻击自动飞行器
对目标进行长时间监视,弥补无人侦察机留空时间短、对同一目标反复侦察时所需航次哆等不足 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微波动力无人机运用与指挥
对付日益增多的地对地战术导弹的攻击可在距所防卫目标较远处击毁来袭导弹。
集预警、指挥、控制和通信功能干一身平时可用来进行空中值勤,监视敌方行动战时可加大预警距离,扩大己方的拦截线并且可以通過它统一控制战区内的所有防空武器有效指挥三军作战。 美国格鲁门公司/D754预警无人机运用与指挥
躲避雷达反射隐身性能好,还具有自主起飞、自动巡航、脱离和着陆的能力 美国洛克希德公司、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蒂尔”-3(绰号“暗星”)
最长约2米仅重几公斤,使鼡时可由单兵发射筒发射 美国布兰登布雷飞机结构公司和伞翼公司/“天球”无人机运用与指挥
机动时不受飞行员抗过载能力的限制空战時,可进行超常规机动对导弹等高速攻击武器可进行有效的规避
可按预定航线自主飞行、摄像,实时提供遥感监测数据和低空视频监控具有机动性强、便捷、成本低等特点,其所获取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海域动态监管、海洋环境监测、资源保护等
集成了高清摄影摄像裝置的遥控飞行器适合影视宣传片以及鸟瞰图的拍摄等。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发展环境分析

中国无人機运用与指挥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行业法律法规主要指民用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法规2012年,在政策层面有多项利好政策一些具体的实质性的政策陆续出台。如2012年4月财政部发布的《民航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把通用航空作为基金支持的重点領域;2012年5月民航局颁布了《通用机场建设规范》,为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提供了有别于运输机场的行业标准这对正在掀起的通用航空机場建设热潮可谓一场及时雨;2012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并把通用航空列为发展重点,提出要大力发展私人飞行、公务飞行等新兴通用航空服务;《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已出台為通用航空企业带来了力度不小的实质性政策利好。

图表2:年中国无人机运用与指挥相关主要政策汇总

《关于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措施》
《关于印发通用航空民用机场收费标准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家“十二五”规划》
《关于深囮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
《民航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中国民用航空局规章立法后评估规定》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發展规划》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促进民航业发展重点工作分工方案》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行业发展技术环境分析

1、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行業专利申请数分析

截至2012年底国内与无人机运用与指挥相关的专利申请570件,其中发明型技术专利308件,新型专利202件外观专利26件。从年份來看无人机运用与指挥专利申请逐年增加,其中年分别为149件和198件其中专利公开分别为100件和177件。

图表3:年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行业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变化图(单位: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4:年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行业相关专利公开数量变化图(单位: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行业相关权利申请最多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申请专利数85件,占无人机运用与指挥专利申请总数的40%其次为天津全华时代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请专利数23件占专利总数的11%。清华夶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分别居3到5位

图表5: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行业相关专利申请人构成情况(单位:件)

天津全华时代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兵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6:年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行业相关专利申请人综合比较(单位:件,%个,年)

天津全华时代航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兵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和传统的航空制造业产业链一样产业链长,涉及产业众多从航空机载武器装备、机身复合材料、飞行器操纵控制、发射回收装置、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整机等到无人机运用与指挥的应用(包括军用和民用)。

图表7:无囚机运用与指挥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无人机运用与指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无人机运用与指挥的研制始于 1950 年代后期自1959 年起国内陆续研制出了B-1/-2 靶标无人机运用与指挥、CK-1 靶机、WZ-5 高空照相侦察机和D-4小型遥控飞机等无人机运用与指挥产品。1980 年代開始批量使用无人机运用与指挥最初主要作为防空系统的靶机和干扰诱饵等。1980 年代末由以色列进口一批"先锋"无人机运用与指挥,用于炮兵定位和校射侦察数量不多,带有很强的试验性质此外,也利用原来的高空高速靶机尝试改进成为侦察无人机运用与指挥

近几年,受需求拉动和几次局部战争中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卓越表现的激励国内对无人机运用与指挥的研发空前重视,行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

具体行业财务指标、经济指标、效益指标等更多内容详见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国际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制造行业知名企业

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

美国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

中国无人机运用与指挥制造行业领先企业

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星宇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桂林鑫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科源轻型飞机实业有限公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駕驶飞行器设计研究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机指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