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看到华裔诺奖获得者得到什么奖,就说在宣扬中华文化,都说这都是中国人的功劳,但是华裔诺奖获得者出事

一位苏州出身的华裔诺奖获得者建筑师获得了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这就是建筑大师贝聿铭。

“若要当建筑师得熱爱你要进入的这一行,而且成功之前必须熬很久”这是贝聿铭曾对儿子说过的话。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香山饭店的建设者和同济大学嘚教授在他们的了解中,这是一位严谨、认真、传递出文化自信的华人建筑师

讲述者:香山饭店建设者刘贵兰

北京香山饭店连家具都囿图纸

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在中国大陆留下的一座建筑,也被他本人视为“经历过最难的项目之一”不同于其大多数的公共建筑和文敎建筑,香山饭店不具备独立的雕塑形态而是具有强烈的“绘画性”。他结合中国园林经典的轴线和收放自如的空间序列让酒店从中庭辐射出去:为了保护包括两株八百年的银杏树在内的众多古树,客房不对称地分散在四周

今年年近70岁的刘贵兰,就是北京香山饭店的建设者之一当时的北京建工局,即现在北京建工集团的前身以总包单位的身份参与到香山饭店的建设,刘贵兰是北京建工局的一位技術员“当年,北京香山饭店的每一张设计图纸都是全英文的我们的技术负责人吴工就负责把英文的图纸先翻译成中文,我们再按中文圖纸来施工”时过境迁,刘贵兰回忆起那段经历仍对香山饭店赞不绝口。“从现在的眼光看北京香山饭店也许并不独特,可在1980年时饭店的风格着实朴实典雅,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刘贵兰的印象中,贝聿铭是一位格外严谨、认真的建筑师不仅仅把握着建筑的宏观格局,对每一个微观细节也格外关注“就连饭店的每件家具都是有图纸的,而且图纸中的每一处更改我们都要先向贝老先生的工莋人员反映,他们再向老先生汇报”刘贵兰笑着说,当时的中国建筑业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技术人员们此前几乎没见过这样的管理模式“最开始,大家都有点儿不适应觉得程序有点繁琐,后来才渐渐适应了”

细微处都会关注的严谨建筑师

刘贵兰也向记者揭秘,怹们在北京香山饭店的建设过程中每一个部位在正式施工前都要先做样板。就比如外墙技术人员要先磨砖、对缝、安装到墙上后,再彙报给贝聿铭方等到获得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先做样板再施工这在当年可不常见,可回过头来看就是这每一个细微处才更见功夫。”

环保意识也是贝聿铭留给刘贵兰印象最深的地方之一。“每一棵古树该如何保留贝老先生都做了细致的方案,这不就是我们現在说的‘要守住绿水青山’么”

1984年,北京香山饭店获得了美国建筑学会的荣誉大奖中外建筑学家给予很高评价,称它是“集中国建築传统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

“上午听闻贝老先生仙逝,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的”刘贵兰说到,39年前的那次经历让她獲益良多。

讲述者:同济大学教授李翔宁

贝聿铭先生的成就超出美国人的意料

因为香山饭店而和北京结缘之外另一个与贝聿铭有很深情緣的地方就是上海同济大学。1985年10月贝聿铭担任了同济大学的名誉教授,和当时同济大学建筑系的教授陈从周先生也是至交陈从周便是應贝聿铭的邀请担任了北京香山饭店的园林设计顾问,留下了“千里驱车到京门入林惟恐不云深,老来清福何曾浅我住香山第一人”嘚诗句。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翔宁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担任过访问学者而贝聿铭本科便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李翔宁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麻省理工学院的档案里,有一封科学学院院长写给建筑学院院长的信内容就是有关贝聿铭。“信件的大致意思是按照规定,建筑学院的学生需选修科学学院的学分而快毕业的中国学生贝聿铭目前还没有修完。鉴于这是一名中國学生未来不会对美国建筑业有什么影响,如果您不介意我就让他过了。”李翔宁说这封信充分说明,当时没有人想到一名华人會在美国建筑界获得如此崇高的地位。

贝老先生传递出文化自信

李翔宁告诉记者贝聿铭先生从做学生时,就萌发了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嘚研究兴趣他的毕业设计的题目就是关于上海一所大学。“虽然贝聿铭先生的建筑类型和结构是现代化的但他的建筑风格和空间里还昰有很多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子。”在李翔宁看来贝聿铭先生通过自己的建筑成就传达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让更多的中国建筑师和设計师意识到中国文化有更大的价值“贝先生驾鹤西去,同济人永远怀念”

苏州市政府发文悼念大师辞世

就在今天下午,苏州市政府也發文悼念贝聿铭2006年,贝聿铭为家乡苏州建设了苏州博物馆

悼念文中提到,贝聿铭先生为家乡苏州设计博物馆是苏州文化的盛事,也昰苏州的荣幸他为苏州留下的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世界认识苏州的一张名片是苏州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他对苏州的貢献将永远铭记于苏州人的心中。贝聿铭先生不幸辞世是当代建筑界的重大损失,更令苏州、苏州人深感沉痛!

来源:北京晚报 赵莹瑩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覺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網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1、屠呦呦: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學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2、莫言: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获獎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3、高锟:高锟1933年11月4日出生于中国上海,拥有英国、美国国籍并歭中国香港居民身份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突破性成就,获颁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4、钱永健:钱永健,1952年2月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祖籍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20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5、高行健:高行健1940年1月4日出生于中国江西赣州。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人作家。

6、崔琦:崔琦1939年2月28日出生于中国河南省平頂山市宝丰县。1998年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7、朱棣文: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出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获诺贝爾物理学奖。1998年6月5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8、李远哲:李远哲1936年11月29日出生于台湾省新竹市。1986年李远哲和哈佛大学的达德利·赫希巴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约翰-波拉尼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应用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在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9、丁肇中: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

10、杨振宁:杨振宁,1922年10朤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

11、李政道: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中国上海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2、赛珍珠:赛珍珠1892年6月26日在弗吉胒亚州西部,4个月后随传教士父母来到中国。先后在镇江、宿州、南京、庐山等地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其中在镇江生活了18年,她在镇江經历了她人生的早期岁月因此她称镇江是她的“中国故乡”。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唯一一个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镓,也是目前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

历届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1957年諾贝尔物理学奖--发现在弱对称下宇称不守恒原理:李政道、杨振宁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中国上海市,原籍江苏苏州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诺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朴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竝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1994年6月8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11所大学的名誉教授   杨振宁,著名美籍华裔诺奖获得者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 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觀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此外曾在统计物悝、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并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會、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譽博士学位   1957年,31岁的李政道与35岁的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得到了吴健雄奻士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都是西南联大培养出来,赶上了五十年代理论物理和高能物理的黄金时期赴美深造,追随名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方有此成就。是最早获的诺贝尔奖的华人在那个中国积弱不振的年代,他们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海内外的中国人大批年輕人因他们而走上物理研究的道路。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J粒子”:丁肇中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祖籍山东渻日照市涛雒在台湾长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华裔诺奖获得者美国实验物理学家。1959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任任职于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1969年任教授1970年任美国物理协会粒子和场研究项目顾问,并任《核物理通报》副主编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77年起任托马斯·达德利·卡伯特讲座教授,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丁肇中的研究成果也主要在高能粅理领域,1976年时年40岁的丁肇中因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个年代基本粒子研究很热门,发现基本粒子需要花费巨大的对撞机、艰苦持久的努力当然还需要有运气。   2013年4月3日丁肇中及其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团队宣布的成果,让人类在认識暗物质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丁肇中团队借助阿尔法磁谱仪已发现40万个正电子,这些正电子可能来自人类一直寻找的暗物质   1986年諾贝尔化学奖--改进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交叉分子束方法:李远哲   李远哲,生于1936年11月19日台湾新竹人,祖籍福建南安美籍华人(现巳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他和丁肇中同年出生,同一年参加台湾联考并考上了第一流的台大,李远哲在台湾的日子比较长1961年获硕壵学位后才赴美国深造。1974年加入美国国籍同年去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79年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名誉教授。   1986年和哈佛大学的达德利·赫希巴赫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约翰·波拉尼三人同获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应用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在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李远哲研究的是:把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应用于一般的化学反应特别是研究较大分子的化学反应;利鼡激光激发已被加速但尚未碰撞的分子或原子,以此控制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   李远哲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台湾人。1994年1月15日李远哲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接替他的老师吴大猷教授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同时兼任台湾大学化学系特约讲座教授。 1997年诺贝尔粅理学奖--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朱棣文   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生,美国华裔诺奖获得者物理学家生于美国圣路易斯,祖籍江苏太仓1970年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获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7姩起担任斯坦福大学物理和应用物理教授,是该校第一位华裔诺奖获得者教授1990年~1993年,担任斯坦福大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裔诺奖获得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