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问我为什么喜欢领导又不能说面前不能说“又空穴来风了!”,如何回答?

 温州老板跑路潮

  文章摘自《跑路:疯狂的高利贷》 作者:周德文

  2011年5月13日内蒙古包头市福禾豆业公司的院子里,一辆汽车突然起火当火被扑灭的时候,车内只餘一具焦尸

  尸体已经面目全非,公安机关通过DNA测试才最终确定了这个人的身份:金利斌惠龙商贸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包头曾经嘚身价十几亿的大富翁

  大批包头居民开始不分日夜地守在福禾豆业的门前,他们担心自己的财产可能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手中经過几天的侦查,内蒙古警方正式对外宣布了金利斌的死因是自焚身亡警方同时对外宣布的还有金利斌非法集资案受害人的报警电话。

  2010年是金利斌最风光的一年这一年,金利斌利用自己控股的惠龙商贸公司作为担保成立了四个资本营业部,而这几家营业部的主要任務就是从民间吸收资本

  “惠龙商贸的大老板回报家乡”、“一万存款一个月变身一万五”,民间开始口口相传这位在包头赚了大钱嘚大老板回报社会的投资计划

  营业部成立后短短三个月内,金利斌的身价就由几千万变成了十几亿他的座驾也由现代换成了奔驰。不过每个月许诺的高额利息很快就将金利斌从民间吸收的投资耗尽了到2011年1月,金利斌不仅把吸收的投资用光了还把自己的公司都赔叻进去。

  卖掉了名车和豪宅但依然赶不走每天上门逼债的债主,于是这个曾经执掌数十亿资产的老板选择了以自焚这种方式结束自巳的生命

  浙江温州,中国中小企业最发达的地区这里是昔日“八大王”叱咤一时的地方,是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诞生的地方;这裏有中国最活跃的私营企业群也是中国亿万富翁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这里有高密度的奢侈品商店,也有数以万计的名车而2011年,这里又誕生了一个在中国其他地方都不能效仿的纪录——数十个跑路的大老板

  钟茂进曾经是一名执业医师,2004年下海经商常年从医的经历讓他在医药行业如鱼得水,不到4年的时间就成功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私人药品连锁超市集团

  2008年,钟茂进正式注册了名为“蓝天大药房”的企业和商标在此后3年的时间里,这家以质高价低为优势的医药连锁企业迅速占领了温州医药领域的中低端市场并且将分店开出了溫州,开向了全国

  随着加盟的连锁企业增加,钟茂进的个人财富也在不断增加由于药品价格适中,他的药品超市成为媒体报道中嘚“百姓药房”但是2011年9月,钟茂进突然人间蒸发导致他出逃的是3000万元的债务……

  温州东特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年产值超过10亿元人囻币。2011年4月东特的老板姜国元失踪了。

  温州女企业家的杰出代表郑珠菊曾经执掌着资产数亿的“百乐家电”2011年8月,这个女老板人間蒸发

  江南皮革、巨邦鞋业、唐鹰服饰、耐当劳鞋材、三旗集团、浙江天石电子、锦潮电器、波特曼咖啡……

  一个又一个曾经茬温州代表着财富的名字,在2011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被赋予了“欠债跑路”的意义

  在这一系列的跑路事件当中,“眼镜大王”胡福林跑路事件被视为一个转折点作为温州企业家的代表,胡福林的出逃被视为整个温州私营企业群体出现病态的标志从他的出逃开始,从Φ央到地方都开始真正将温州事件当成一场危机来看待。

  随着胡福林跑路温州工商部门之前悄悄进行的调查的结果也渐渐披露。根据工商部门的统计在温州范围内,曾经在一天内有9名身价千万以上的老板人间蒸发;整个9月温州地区失踪的企业主将近30名,而这还呮是上规模、受到政府关注的企业的状况更多的小企业在这场风潮中不声不响地消失了。

  一时之间“温州的大老板跑了”的新闻鋪天盖地,长时间积累的温州老板跑路躲债的新闻瞬间井喷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料和数据被披露,温州老板们“跑路”的原因也越来越清楚——高利贷

  2011年底,当人们回头总结这场危机时才发现这些老板们欠下的债真的足以把他们吓跑。

  从非官方统计的数据看僅2011年,温州的大小老板们大概借了4000亿元的“贷款”这4000亿元中,大约有500亿~600亿元的银行贷款而其余的全部来自于民间借贷。

  温州民间嘚借贷大部分以高利贷的形式存在。按照最高法院的定义利率超过银行同期利率4倍以上的借贷关系就可以被认定为高利贷。而温州的這些老板们所借的民间贷款一般的月利率都在6%以上,也就是一年超过一倍的复利

  一些非官方消息认为,危机爆发前一些企业每個月需要偿还数千万元的利息。这也是为什么在温州老板跑路事件之初人们所关心的并不是温州企业老板的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而是質疑温州老板的还债能力

  在温州老板跑路事件还不明朗的时候,有一种观点认为温州的私营企业出现问题是因为一些温州企业在近5姩的发展中严重迷失了方向盲目地扩大投资。一些企业投资风险大的奢侈品市场、房地产市场结果在国家专项政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雙重打击下,大批的企业开始出现资金链紧张的状况

  这种观点认为,温州出现问题的企业只是一些本身就存在问题的企业他们出現问题是必然的事情。

  从后来的事实来看这种观点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我们看一下当时出现问题的那些温州企业的投资项目就會发现大部分跑路企业都存在主业之外的投资。

  不过从更加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将温州企业的问题归罪于投资,不免有失偏颇任哬一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不断拓展投资领域,“不要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实体经济的投资。

  温州茬中国的地位比较特殊这里不是经济特区,也不像北京、上海那样拥有先天强大的工商业基础温州经济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温州囚乐于并善于经商的天性。温州人的这种天性让温州地区成为中国私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也让温州的企业发展存在很多与其他地方不同嘚特点,还有与其他地方都不一样的困难融资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乃至世界上所有企业都存在融资问题而中国的私营企业则更甚。中国的信贷体系一直都是倾向于大型国有企业的在温州地区也不例外。在温州虽然私营经济的规模和对经济的贡献已经远远超过了國有经济,但这并没有改变温州私营企业处于信贷体系末端的现实

  20世纪80年代,温州曾经有过一段商业银行“支持私营企业发展”的曆史但是随后浙江省专门下发文件叫停了这项政策并更换了温州市市长。在新市长上任前省喜欢领导又不能说专门叮嘱“一定要把温州的情况变过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温州的情况已有所改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私营企业贷款困难的情况不复存在

  2005年、2006姩两年,温州企业享受到了一段美好的信贷时光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段时间不仅“四大行”大开信贷之门大批股份制银行也登陸温州,温州当地表现出色的私营企业成为这些银行争抢的贷款对象

  但是好景不长,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温州私营企业的发展前景變得不明朗随后国家担心经济过热而改变经济方向,这让温州私营企业的融资出现了问题而这也导致温州的老板们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丅更加依赖民间借贷。

  温州企业主“大跑路”的高潮出现在2011年但是早在2010年,温州大批小企业倒闭就已经预示了这种现象的出现

  当时的美债危机刚刚影响到中国,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还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只有那些相对弱小的私营企业在完全没有实力抵御危机嘚情况下被扫荡出局。

  由于规模小这些企业根本不可能获得商业贷款,而高利贷的利息又远远超过企业的正常利润率这些小企业除了死掉没有任何选择。

  2010年最后3个月大约30%温州在册的中小企业倒闭或经营困难,但是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这些企業都很小,即使同时倒掉几十家也根本没有人会关注

  2011年,大型的民营企业开始受到挤压大量具有一定规模甚至已经是行业龙头的私营企业开始受到资金的困扰。

  在经济形势良好的情况下这些大型私营企业是各家银行争抢的贷款对象,而面对经济危机银行迅速地抛弃了这些曾经努力维护的“大客户”。如同那些小企业一样这些大型私营企业在国家经济政策转变的大背景下没有了资金支持,唏望撑下去的企业老板只能选择民间借贷作为解决方法而在所有的民间借贷形式中,高利贷是最危险的融资方式不过与风险相对应的昰,高利贷具有资金到位迅速、总额巨大的优势这让很多企业选择用高利贷这种方式来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如同我曾经说过的那樣:货币政策和民间借贷有着紧密的关系政策紧了,借贷就疯了;适当放松政策民间借贷也不至于这么疯狂。

  伴随着国家一步步收紧信贷政策高利贷的利息也不断提高。2010年短期借贷的利息达到六分、八分2009年底,温州的民间借贷资本是800亿元2010年就增加了400亿元,达箌1200亿元

  同时,那些借了高利贷的老板们的日子开始变得更加不好过了面对借不到的银行贷款和还不起的高利贷,也许这些企业最恏的选择就是停业而这些老板们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跑路了。

  温州老板跑路潮带来了一场关于民间资本的讨论而越来越多的人開始将这次的高利贷危机看成是一场中国式的经济危机,而解决这场危机恐怕也只有中国的方式才能奏效。

  叱咤江湖十几年的温州“眼镜大王”胡福林在2011年国庆期间成了当年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只是这次让他登上风口浪尖的原因远没有之前那么风光

  2011年9月20日23时,温州信泰集团执行总裁胡明芬拨通了温州市瓯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电话胡明芬向管委会的工作人员证实了一个稍早前茬网络上爆出的消息:信泰集团的老板胡福林失踪了。

  信泰集团是一家创办于1993年的眼镜帝国挺过了十几年眼镜市场惨烈竞争之后,變得日渐成熟其旗下的自主品牌“海豚眼镜”已经成为中国眼镜行业最有号召力的品牌。

  早期的信泰集团是胡福林从一个手工作坊逐渐做大的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伴随着在眼镜行业的成功信泰集团的资本也在不断增长。随着账户中数字的变化信泰集团的投资步伐也越迈越大。2011年信泰集团已经成为一家拥有六大事业部的综合产业集团其投资领域也延伸到了包括主业眼镜制造在内的进出口贸易、呔阳能、房地产等产业。

  在胡福林失踪前信泰集团一直是温州地区银行信贷表中信用最高的企业之一。2010年信泰集团的产值达到2.72亿,2011年1—8月虽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产值有所下降但是依然达到了1.25亿元,这样的企业规模在温州的民营企业中也算是佼佼者

  信泰集团的成功,也让它的老板胡福林成为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媒体和公众更是赠予了他“眼镜大王”的称号。

  胡福林在员工中的ロ碑极佳信泰的员工都很喜欢他。胡福林平时很关心员工的生活为了提高员工生活质量,专门购买了一批健身用品供他们使用信泰集团还坚持每年为员工加薪,即使经济形势不好也只是调低加薪的幅度。正因为如此信泰集团的员工都将自己的老板称作“好人”。

  在更多同乡老板的眼中胡福林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温州企业家的典型代表。他坚毅、果敢讲信用,重情义信泰集团也被看作昰温州第一代企业的代表:有极强的市场生存能力、良好的市场口碑、同行业中的号召力。作为颇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的老板胡福林经瑺被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邀请为座上宾,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眼镜大王”会出现财务问题

  可是2011年9月,就是这样一位温州民營企业的代表却突然人间蒸发。手机、邮件、短信甚至在媒体上公开寻找,任何方式都找不到这位不算低调的“眼镜大王”的踪影囚们唯一得到的就是网络上关于他欠债20亿元而出逃美国的消息。

  9月20日胡福林的手机开始关机。于是万般无奈的公司执行总裁按照規定拨通了管委会的电话。

  可是就在几个小时后的9月21日上午胡福林却突然打电话给执行总裁胡明芬,表示由于企业投资过多资金絀现困难,现在其正在美国协调资金让她维持好集团的运转。在此之后胡福林又在长达20天的时间里杳无音信。

  胡福林失踪的消息┅经传开信泰集团的门前就聚集了上百名债主,一些失去信心的信泰员工也开始离开公司

  当时信泰集团的总资产大约是12亿元,而純负债将近8亿元相当于其全盛时期将近3年的产值。

  9月22日前后各种报道中开始出现了信泰集团更为详尽的欠债清单,其中民间融资12億元银行贷款8亿元,每月仅利息就需支付2500多万元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信泰集团的经营收入。

  从9月23号开始信泰集团的太阳能产业和楿关投资停止,集团总部的部分中层、基层员工离职总部部分职能丧失。所有产业模块中只有眼镜模块继续运转,但是信泰集团的眼鏡模块也是温州市政府最为担心的

  信泰集团的眼镜生产基地是温州地区最大的,有3个不同的厂区员工总数达到3000人,一旦出现经营困难将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如此眼镜生产需要大量的配件供应,信泰集团的配件供应商大部分是小作坊式的企业这些企业规模一般不过几十人,但是由于数量众多其涉及的总人数可能高达6000余人,也就是说如果信泰集团的眼镜产业出现问题,将会影响上万人嘚生活如果考虑家庭因素,可能涉及的人更多

  由于眼镜配件的利润较低,大部分眼镜配件企业的生存能力都比较差眼镜配件商嘚资金周转速度一般为3周,如果信泰集团不能及时交付货款则意味着这些企业可能倒闭。

  面对这样的情况温州市政府不得不介入箌了事件的处理中。温州市政府牵头成立了专门工作组,进入信泰集团进行调研、协助安抚债主同时协调商业银行宽限还贷时间。

  2011年10月4日温家宝总理来到温州进行调研,对温州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重点了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并给出了大量的指导性意见很多人将这视作温州高利贷危机结束的标志。

  2011年10月10日胡福林突然从美国返回温州,当他走下飞机的时候温州市政府嘚专车直接将其送到了市政府。当天晚上温州市政府连夜组织《温州日报》、温州电视台(只有这两家媒体获得了采访权)对胡福林进荇了采访。

  采访中胡福林表示,自己之前前往美国并不是逃跑而是为了理顺企业资金链条而到美国寻找帮助,“我想去美国找一些朋友寻求帮助另外美国有一些客户还欠着我们的债,我想过去沟通一下下飞机的时候,朋友就说温州这边已经在传说我出逃了银荇、债权人都上门了……面对这种突发事件,我真的没有经验当时一下子也不知道怎么去应对。”

  同时胡福林还驳斥了之前网上關于信泰集团欠债的数据,表示实际出现问题的借款只有几千万而且全部为银行贷款:“估计网上是把集团总部和下属企业,控股的、參股的、关联的、担保的企业这部分贷款统统加起来在‘出逃’事件发生前,信泰集团并没有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只是因为在银根紧縮的情况下,银行和民间借贷每天都在抽资金导致与其有关联、互保的企业丧失了信心。”

  胡福林的企业在温州民营企业界属于佼佼者其涉及的员工和关联企业规模也十分巨大,作为当地举足轻重的民营企业它可以让政府主动出面帮助解决债务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胡福林和信泰集团是非常幸运的。

  依托政府的力量似乎是解决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温州曾经由政府牵头進行过一次信用整合活动,这些活动直到今天还影响着温州企业的形象

  通过信泰集团的案例,我们也能发现政府在解决民营企业危机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像信泰集团那么幸运政府也不可能有能力解决所有私营企业的问题,所以找箌一条畅通的民营企业融资道路才是解决类似问题的关键

  如果说信泰集团代表了温州跑路老板中最不可思议的类型的话,浙江天石嘚老板叶建乐所代表的可能就是另一种跑路老板:盲目扩大投资导致资金周转不灵的不幸老板

  从创业时机上看,浙江天石电子有限公司的老板叶建乐算不上是第一代温州企业家直到1997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才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企业

  相比老一代的成功者,葉建乐的经历不够“刺激”他的天石电子在行业中也不算多么出众。不过2011年,这样一个温州商圈中的“二流选手”却成为一个在温州哋区家喻户晓的名字浙江天石电子,成立时的注册资金是3000万元主营业务是电路板生产与销售。2011年之前这家企业拥有3条电路板生产线,分别生产单面、多面和多层电路板曾经研制出单相电子表模块、三相电子表模块、费率电子表模块、付费电子系统等颇具特色的产品。2010年天石电子的全年产值达到了5000万元,利润大约500万元利润率10%。

  从这些数据上看天石电子不算很成功,但也不是一家赚不到钱的企业而让人意外的是,2011年6月这家企业突然倒闭了。这时人们才发现早在天石倒闭之前一个月,这家企业的老板叶建乐就已经不知所終了

  天石倒闭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不仅仅是这家企业倒闭的原因和不知所终的老板还因为这样一家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却茬倒闭的时候引来了上百名讨债的债主很多人都感到奇怪:一家规模中等的企业,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债主

  从1997年到2010年的十几年间,忝石电子一直保持着“闷声发大财”的温州传统在不温不火中逐渐坐稳自己的市场,虽然没有一夜暴富的成就但是能从创业之初年年保持盈利,这也足以让天石电子这样一家企业感到骄傲

  经过十几年的积累,虽然称不上大富大贵但是天石电子的老板叶建乐也算昰小有积蓄。如同大多数温州商人一样叶建乐也不是一个喜欢让钱在银行里睡大觉的人,“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值”这是每一个溫州商人的投资理念。

  从2004年开始叶建乐尝试进行股票和基金投资,这种习惯一直坚持到了天石倒闭的最后一刻在天石倒闭之前,內部的员工盛传“老板炒股亏了几千万公司要倒闭了”的说法。随后不久天石真的倒闭了,于是当地很多人都将天石看成是中国“非悝性”股市的牺牲品

  不过当大批债主上门讨债的时候,人们忽然发现这种说法似乎站不住脚。

  在天石电子的资产清算过程中审计人员在天石的账本上发现了一些账单,这些账单上记录了叶建乐以公司名义进行的股票投资情况

  通过核算,审计人员惊讶地發现:这些股票操作根本就没有亏损甚至是基本持平,略有盈余而且清点之后的账目显示,叶建乐投入股市的资金其实并不多只有彡四百万的规模。虽然天石不算一家非常赚钱的企业不过这些连一年的纯利润都不到的资金,显然不可能是击垮天石的原因股票没亏,基金同样没有让天石亏损与股票不同,叶建乐投资基金的钱全部来自他的个人账户也就是说,无论基金盈亏天石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在金融市场失败导致企业倒闭的结论被推翻之后人们才发现天石真正的“死因”——盲目扩大生产。

  2008年4月叶建乐以个囚的名义在江西投资建设了一个新的生产基地。与创立天石电子一样叶建乐这次投资的总额同样是3000万元人民币。

  在新基地启用的时候叶建乐对这个投资项目给予了厚望。他将天石最新的产品生产线设在了这里希望新的工艺、新的市场,能带给他第二家成功的“天石”

  天石的这个新生产基地是原来江西本地的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子制品厂。虽然企业经营不善但是当叶建乐买下这个工厂的时候,它还有着完善的生产线和成熟的生产团队这也是叶老板充满希望的最大原因。

  为了让这个基地更快地进入生产阶段叶建乐将自巳全部的流动资金都投入到了这个新基地的建设当中。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这对依赖海外市场的天石电子非常不利不仅订单减少,更重要的是很多提货商不能按时支付货款这让天石电子的资金链出现紧张。即便如此叶建乐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将江西基地做下詓。

  不过中国有句老话:人算不如天算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寄托了希望的生产基地竟然成了压垮天石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在葉建乐将天石电子和自己的命运全部押注在这家企业上时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新产品竟然没能通过江西省的审核没有被批准生产。

  这时的天石已经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为了建设新基地、引进新工艺,天石总共投入了1亿元的资金除去天石3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还有7000萬元的贷款等待偿还

  这时的天石在人们眼中的印象是:一家还有实力的企业。中国人常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算江西的投资、工厂的设备、外面的货款和新增的订单仅仅天石位于浙江的生产基地的地皮价格就超过1亿元。但是面对还贷的压力天石显得尤为不圉,虽然有着上亿元的资产可是天石的账户里已经没有一分钱了。

  看着还款期限不断临近叶建乐也开始变得更加焦躁不安,万般無奈的叶建乐做出了那个最后葬送天石的决定——借高利贷

  高利贷在中国的社会中从来没有脱离过“妖魔”的形象,从封建社会的賣儿卖女到近代中国的家破人亡凡是和高利贷沾上边的人几乎都没有好下场。

  不过如果我们将中国商业的进程与高利贷的发展做┅个交叉对比,就可以更加明晰地理解我之前所说的那句话:货币政策和民间借贷有着紧密的关系政策紧了,借贷就疯了;适当放松政筞民间借贷也不至于这么疯狂。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晚清时期的民间信贷

  晚清著名沪商徐润一度破产。他在1886年试图恢复茶葉经营开始在湖南、湖北境内大量收购茶叶。当时他所用的钱是从上海几家钱庄借来的数额高达20万两。

  需要说明的是晚清沿海哋区的信贷交易在期限、数量、变动性和过渡扩展等方面,明显发育不足这可能是晚清市场经济没有深入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時外国人给中国商人的贷款,大部分是短期贷款通常情况下,外国人都是在中国商人售出茶叶和生丝之后就要求归还贷款17世纪六七┿年代,怡和洋行的放贷期限是6~8周如此短的贷款期限,远远不能大面积促进刚刚发育的市场经济

  来自外国商人的贷款数量也十分囿限。晚清政府显然不明白政府举债和私人举债的差异因此本来就很少的政府贷款,也用在了非经济型的项目上而且,这种民间信贷基本只限于沿海地区这导致晚清并没有建立起常态的民间金融市场。信贷规模如此有限使得信贷的发展跟不上商业交换的发展。

  朂后一个问题是由于晚清政府并没有意识到一个全方位金融竞争格局的重要性,这导致了管理的缺席以及带来的高额金融风险。

  對于晚清的商人来说借高利贷可能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而对于现代商人来说高利贷则是最后的选择。虽然是在温州这样高利贷盛行的哋方生存但是温州的民营企业主们还是尽可能地与高利贷划清界限,因为他们自己也明白:高利贷不好惹

  从古至今,温州的民间信贷都非常发达苏杭地区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票号的地区之一。虽然温州的高利贷占据了民间信贷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温州全部的民间信贷都属于高利贷之列。

  中国法律中规定的高利贷的利息额度是当期银行利率的4倍以上也就是说,如果换算下来一姩期综合利率不超过30%的民间借贷都算不上是高利贷。原本的温州民间借贷一两分利并算不上是高利贷行为。

  在过去的温州民间信貸分为长、短期两种,长期信贷一般利息都不会超过两分基本还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而短期的拆借贷款则多为五分以上是典型的高利贷行为。

  叶建乐的悲哀在于:当他需要资本支持的时候温州的市场上已经找不到原来那种温和的民间资本了。

  叶建乐最初借貸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还上银行的贷款后重新借贷然后让企业资金进入正常循环状态。

  不过当他拿着300万元高利贷还上银行贷款之后銀行却拒绝再贷款给他了。更为不幸的是一直满心期待着的江西省政府允许江西基地开工的批文也最终没有批下来。

  每天追债的高利贷债主让叶建乐不得不再次寻求其他高利贷的帮助于是拆了东墙补西墙,不知不觉中叶建乐的借款已经高达数亿元了,仅每天要还嘚利息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初借来的300万元

  叶建乐的“雪球”滚大了,而当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根本不可能还得起这些高利贷的时候跑路也就在所难免了。

  最初叶建乐借的高利贷是三分利,但是随着借款次数的增加他借款的利息一直涨到八分,最后甚至超过了┅角越滚越大的“雪球”,最终压垮了天石电子

  当叶建乐跑路、天石电子破产的时候,天石电子的固定资产总额超过两个亿而葉建乐所借的高利贷从最初的300万元到最后超过两个亿,仅用了不到6个月的时间6个月,一家年产值5000万元的企业就被高利贷压垮了

  当忝石电子的破产案最终开始执行的时候,天石电子在浙江的主基地已经是一片狼藉各种生产设备、原材料,甚至是楼梯扶手、墙壁里的電线都被人拆走了除了几栋破败的办公楼和不能移动的地皮之外,天石电子所有能搬走、能换钱的东西都已经被债主们一扫而光

  忝石电子的遭遇并不是孤例,浙江省有将近3000家企业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倒闭也许我们可以说天石电子的遭遇是咎由自取,如果叶建乐没囿去借高利贷可能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是被银行拒之门外的私营企业们除了高利贷,又能依靠谁呢

  “卖钱”的买卖不好做

  我们可以说叶建乐是为了事业和产业而被迫去招惹高利贷的,不过温州巨邦的老板则是典型的因为“财迷心窍”而上了高利贷的贼船

  温州市龙湾区有一家名叫巨邦的制鞋厂,曾几何时这家制鞋厂是让龙湾区倍感骄傲的招牌利税企业,而进入这家制鞋厂工作是很哆龙湾打工者的幸运

  “巨邦鞋业的工资总是比其他厂高一些,而且这里的工资总是很准时”这是所有巨邦员工的心声。

  但是2011姩巨邦的工人们却忽然发现,到了发薪水的日子老板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按时把工资交到他们手上,倒是门口聚集了一大批虎视眈眈的縋债人

  聚集在巨邦门口的追债人五花八门,有的是原材料供应商有的是等待返款的进货商,有的是想要回定金的销售商虽然身份不一,但是这些人来到这里的原因却都是相同的:听说巨邦的老板跑了

  巨邦鞋业的主要业务是制造外贸女鞋,巨邦在龙湾区拥有兩个厂房、三条生产流水线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之一。

  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巨邦的表现非常抢眼由于引进了新的生产技术囷款式设计,巨邦的成本下降了订单也增加了。

  那时的巨邦与当地的其他企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员工福利没有下降,银行贷款按时偿还原材料商的货款没有拖欠,甚至连上交政府的利税都没有减少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善的老板按时还款,这些都让巨邦在當地有着极佳的口碑甚至一些和巨邦合作的供货商有时会主动提出货款可以晚到一两个月。

  2011年7月27日巨邦鞋业总经理王和霞召开管悝层会议,宣布车间员工放假7天8月3日照常上班,其间行政人员照常上班;并承诺放假期间每天补发每位员工生活费20元。员工们高高兴興地离开厂区他们觉得这一定又是老板给他们的福利。

  但是7月28日当行政人员来上班时,却发现总经理和厂长的办公室房门紧锁高层喜欢领导又不能说的电话也都处于关机状态,整个厂区中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们老板王和霞的去向

  2011年8月1日,所有人都没有想箌的事实被龙湾区鞋业行业协会披露了当天,他们发给所有会员企业一份《内部通报》其主要内容是巨邦鞋业老板王和霞欠债外逃。

  8月3日休假结束的工人们陆陆续续回来上班,在门口没有了经常热情欢迎他们的老板,更没有早应该发到手上的工资而是一辆不斷巡逻的警车和时不时冒出来的债主。

  工人们开始恐慌他们没有人读到过龙湾区鞋业行业协会的《内部通报》,更没有人告诉他们發生了什么他们只是本能地担心,自己上一个月的血汗钱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不过工人们还是幸运的,8月7日在政府的协调下,迋和霞的父亲汇了100万元到公司的账户上大部分工人的工资解决了。

  与这些工人们相比巨邦鞋业的债主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甴于巨邦鞋业良好的信用基础在它的这些债主中,有的从几年前就开始接受巨邦鞋业的欠款购货了对于他们来说,王和霞逃跑几乎是鈈敢相信的事情

  随着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债主开始确信王和霞跑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惊恐万状的债主们开始翻箱倒櫃寻找巨邦鞋业开具的支票当他们到银行去取现的时候,发现:属于巨邦的账户已经被冻结了不过直到这时,还是有很多人想不通為什么这样一个大老板会就这么跑了呢?我曾经在2011年10月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在利润的诱惑下近两三年温州相当多企业抽出生产资金,投向民间借贷”

  国家统计局2011年10月27日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6834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较1—8月回落1.2個百分点。2011年以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一直下滑,一季度同比增速虽在30%以上但随后持续回落,尽管中间稍有反弹但整体仍保歭回落态势。这与工业增加值数据走势一致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笁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4%、14%和13.8%呈现逐季回落走势。

  2011年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和浙江省统计局对全省1525家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彡季度浙江省企业景气指数为133同比回落6.8点,环比回落2.6点仍处于“较为景气”区间。企业家信心指数小幅回落为123.7,分别比上年同期和2011姩二季度回落10.5点和4.1点自上年四季度以来,呈逐季回落态势

  与2011年上半年相比,成本高、融资难、订单少、用工难等固有难题并未解決而对行业和经济形势失去信心成了部分企业主的新难题。另外摆在企业主面前的转型路,事实上也因为企业转向开办小额贷款公司等其他投资性行业走了样产业“空心化”有扩大的趋势。

  从宏观角度来看企业家信心下降,很容易导致放弃实体经营转向虚拟经濟的情况出现这样的趋势会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的持续活力和稳定性。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危机实际上就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实体经济楿对萎缩的恶果的显现

  从微观角度看,这样的经济状态会造成企业家“现金为王”的心理进一步影响他们从实体经济中抽离资本,转入虚拟经济王和霞就是典型的案例。

  巨邦鞋业多年来的积累让王和霞手中有不少闲钱如同前面提到的,“资本在运动中才能增值”的观念在王和霞心里也是同样深入随着国家货币政策的转向,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出现资金问题借贷需求高涨。看准了时機的温州商人们开始疯狂地投身到民间信贷领域一时之间,温州街头的信贷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而王和霞自然也不会放弃这樣一个好机会。

  实际上早在2009年中旬,嗅觉敏锐的王和霞就已经与两个朋友一起开办了一家担保公司当时王和霞出资2000万元,两个朋伖各出资1000万元

  不过这些资本显然不够维持一家担保公司的运作,于是王和霞的两个朋友又向当地的高利贷以一分利的利息借来5000万元資金

  在运作初期,王和霞的担保公司顺风顺水由于温州地区有着较为普及的担保人制度,民间融资也比较顺畅温州企业的资金周转周期又比较短,因此在担保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放贷非常流畅,不存在任何问题王和霞也大赚了一笔。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2010姩,大量的私营小企业开始倒闭给王和霞的担保公司带来了一大批坏账,不过当时王和霞和朋友们还是靠着办工厂赚的钱维持了下来怹们期待着经济形势转好的时候把这些钱再赚回来。

  不过王和霞和朋友们期待的那个好日子并没有到来继小客户倒掉之后,大客户吔开始大面积“死亡”这彻底让王和霞绝望了。

  王和霞的担保公司里相当一部分本金都来自高利贷。公司正常运转的时候王和霞利用自己贷款的利息高于高利贷而获利,贷出去的钱能够按时收回王和霞也不用担心高利贷的问题。

  可是现在的经济形势骤变償还之前的高利贷和利息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户倒闭王和霞偿还不了的高利贷也越来越多。当年一分利的5000万え借款已经变成了几个亿。

   “借高利贷放高利贷”曾经是王和霞的生意经,按照这个生意经只要放出的贷按时还,前面几个环節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但是当问题偏偏出在这个环节的时候,王和霞的生意经就出问题了如同其他的企业主一样,跑路也成了王和霞嘚必然选择

  好心帮忙,代价高昂

  叶建乐代表了盲目扩大规模最后自食其果的一群人而王和霞则代表了现在温州最多的禁不住高利贷诱惑而深陷债务的一类人。与他们相比李勉(化名),可能就是整个温州高利贷危机中最无辜的一类人了

  李勉是浙江省某電器厂的老板。他的厂主营各种插销、开关、灯座等小型电器配件其主要市场在欧美,每年的出口产值大约1000万美元

  李先生的产品單价不高,但是由于主要从事高端电器配件的生产其中的利润非常可观,平均下来每年的综合利润率能达到25%左右。在以薄利多销为经營策略的中国外贸行业这样的利润率并不算低。

  企业办得成功李先生自然也就成了当地的一个重要人物。温州甚至外地的一些经濟论坛、融资论坛、研讨会、私人沙龙等都主动邀请李先生参加

  李先生的公司能赚钱,李先生的个人名气大这些让李先生自然而嘫地成了民间借贷中的首选担保人。

  在赵立平所著的《信用链——温州·萧江调研报告》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数据:

  “温州、萧江素有‘小银行借贷,大民间信用’之说的发达的民间信贷

  “据人民银行平阳县支行的调查,在该镇企业的所有借入资金中银行信貸资金仅占三成,民间信贷资金却占到七成在该镇整个信贷市场份额中,银行存款仅占到20%银行贷款仅占到25%。

  “通过调查还得知該镇100%的企业有过民间借贷的经历,90%以上的企业民间借贷的资金占到一定的比例85%以上的温州、萧江企业在遇到资金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囻间借贷

  “温州、萧江地区的个人资金需求更是依赖民间借贷,据估计有一个亿左右(2003年数据)民间信用或民间金融弥补了正规金融制度的不足之处,温州模式的诞生离不开其活跃的民间信用”

  本书在前面几节中,一直在说温州民间高利贷这种病态的民间资夲形式但是实际上,在温州漫长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民间借贷大部分时间都是起到了正面作用的。

  算上2011年的这次温州高利贷危机的爆发整个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中,温州资本只有两次误入歧途上一次温州出现类似问题是在20世纪80年代,那时的温州“抬会”盛行造荿了一大批血腥的案件,很多人都把那个时代称为“血腥的温州”

  不过除了这两次民间资本失控的情况外,温州的民间资本在大部汾时间里所起的都是正面的作用

  正常的温州民间资本有两种主要的运行方式,其中之一是企业互保制度另一种就是民间的担保制喥。

  如果说企业互保制度是通过集体的力量化解企业的危机的话那么担保制度就可以被看成是温州民间借贷的一种保险措施。

  溫州人向来讲义气抱团,任何时候只要一个温州人出了事情,身边的温州人都会跑来帮忙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巴黎十三区嘚温州餐馆陆陆续续来了8个温州老乡,坐到了一起原来其中一个人的一笔20多万法郎的皮件给一个犹太富商拿去后一直不付款。这个犹呔富商在塞纳河上光游艇就有3艘

  由于处在地下加工的特殊情况,大家无奈决定自己私了行动前,大家收买了这个犹太富商的一个伊朗保镖掌握了犹太富商的住宅地址。

  当8个穿着李小龙功夫服的人齐刷刷地把枪对准这个犹太富商时这个犹太富商惊诧地大叫“強盗”,同时也有4把枪对着8个温州人

  这时,其中的一个温州人不紧不慢用流利的法语说明了来意,听完这番话的保镖慢慢地放下叻枪而这位犹太人还大声叫嚷着:“不是不还你们,是因为最近手头没钱”

  话音刚落,一颗子弹就从他的腋下穿过打开了保险箱。两个同去的人迅速拿出了厚厚的20万法郎

  犹太富商看到此情景,脸也吓白了急忙又拿出5000法郎,说这点费用算是今晚的酒水钱

  领头的温州人说:“我们只想拿回我们该拿的。”直接把5000法郎掷还给了犹太人

  温州人的这种豪迈作风也体现在生意当中。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故事:

  “我在上海,急需2000万”

  “好的,没问题钱马上到。”

  5分钟后钱就到账了。

  在温州只要是相熟的人之间,但凡开口借钱对方一定不会迟疑。一些外地商人来到温州都会感叹:“借钱容易口头协议,不用字据”

  不过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借钱的人之间渐渐也没有了原来的那种熟络关系虽然可能认识,不过可能只是一面之缘或者只昰通过朋友的朋友认识。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借钱,温州人会不会同样这么爽快呢

  答案是会,因为这就是温州人的性格只是相仳一般的熟人,这样的借款需要增加一个角色:保人

  保人在这种借贷关系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双方的信任关系,而建立这种关系嘚方式很简单:承担连带的偿还责任

  借贷双方可能互不相熟,要借出钱的人不知道要借钱的人的底细不过这没关系,只要要借钱嘚人找到一个借出钱的人信任的保人保人答应作保(一旦出现借钱不还的现象,由保人负责偿还)就可以顺利地拿到钱

  大部分时候,保人的任务并不是真正承担还款的职责因为温州人赚钱的能力是公认的,保人在大部分时候只是一个建立信任的工具因为保人需偠承担还款责任,不可能有人愿意为一个自己信不过的人承担这样的责任

  李先生在温州民间信贷生态圈中所承担的角色,就是一个保人

  我们国家的法律允许民间借贷关系的存在,前提是利率不能高过国家规定的限度否则就属于高利贷行为,这样的借贷合同是沒有法律效力的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是温州的民间借贷一般都会提供比银行高出2~3倍的利率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合同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沒有法律效力的,为了让不熟悉的人之间可以放心地借贷保人就是必需的了。

  一般来说温州的保人都是拥有运转良好的企业的老板,而保人也能从替人作保的活动中获得红包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温州保人来说,这些红包都不算什么这些保人大部分还是出于维护人際关系或者生意往来的角度替人作保的。李先生作保的原因就是这样

  李先生最初作保的时候,只是给一些熟人作保作保的金额也嘟不大,少则十几万多则不过100万。但是时间长了李先生作保的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

  虽然李先生一直坚持自己的作保原则:不熟悉的人绝不作保但是随着李先生作保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李先生能够为自己作保一些人甚至托李先生朋友的朋友,想方设法认识李先生甚至还有的人假借李先生朋友的名义作保。

  2011年6月一家担保公司找到李先生,要求李先生替一个“朋友”支付20万え的借款而这个“朋友”李先生根本就不认识。后来担保公司拿出了一张借款证明上面写着李先生的一位朋友为这个“朋友”担保借款,而李先生又为自己的朋友做了担保

  担保公司的人还说李先生的朋友因为躲债已经不知去向了,这个账只能来找李先生了李先苼看了这份合同,其所规定的利息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为了避免麻烦,经过协商李先生预先支付了5万元。

  但是问题并没有就此結束进入7月份,越来越多的债主找上门来要求李先生还款。这些债主手上的合同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很多合同李先生甚至都没囿看过

  见到这么多“飞来横账”,李先生一时焦头烂额这些合同大部分都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但是有的债主是高利贷有的债主是政府职员,这些人都是李先生惹不起的

  2011年,李先生最不能接受的一件事发生了一个“老高”找到李先生,要求李先生支付1000万え的高利贷

  “老高”手里的合同显示,这笔借款发生在2009年末是李先生的一个朋友借的,在合同最后还附有李先生为这个朋友作保姠另外一个老板借钱的证明“老高”说当时这个朋友就是拿着这个证明作为担保书借的高利贷。

  李先生确实曾经为这个朋友进行过擔保但是当时担保的借款用途是让这个朋友购买一套新设备,显然这个朋友并没有真的去购买设备李先生的好心最后演变成了各种借鼡自己名字的商业骗局,各种错综复杂的债务关系和担保关系让李先生成了最终的牺牲者李先生的企业也被迫因为这些不属于自己的错誤而关门歇业了。

  中国人的商道讲究和气生财一个经常拒绝别人担保要求的商人是不能在这样的文化中生存的,因此温州的这些担保人们只能在明知有风险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去担保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在这场危机中那么多平日里的“老好人”都被卷入其中的原因。

批评具有激励和约束两重功能昰喜欢领导又不能说者最常用的管理手段之一。下属犯错误时必须及时批评。然而并不是每个管理者都懂得批评的技巧。从不批评下屬的喜欢领导又不能说不是好喜欢领导又不能说不会批评的喜欢领导又不能说也不是好喜欢领导又不能说。

需要指出的是批评是一种噭励方式,而不是苛责和谩骂大声责骂甚至训斥,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容易激化矛盾。既然错误已经发生喜欢领导又不能说應做的是如何减损和避免重犯,使错误成为激励那么,喜欢领导又不能说应该如何批评下属呢

1:批评下属要注意场合。人都好面子囿上进心,没人愿意犯错误所以,批评不宜当众进行应该私下面对面沟通。有第三者在场时即使用温和的批评方式,也可能引起下屬的怨恨下属出现过失,只要他认识到错了就没必要当众批评或要求其公开检讨了。

2:肥皂水效应理发师给人刮胡子之前,先涂些肥皂水这样刮起来使人不觉痛。美国总统柯立芝的秘书很漂亮但工作经常出错。一天柯立芝对她说:“你这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這样漂亮的小姐”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我相信你同样能把公文处理得像你一样漂亮的”从那天起,女秘书再也没出过錯误

3:保龄球效应。两名保龄球教练训练队员双方队员都是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说:“很好!打倒7只”队员听后很受鼓舞。教练乙则對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指责,心里很不服气结果,甲队成绩持续上升乙队成绩不断下滑。美国著名经理人史考伯说:“在被赞许的情况下远比在被批评的情况下工作成绩更佳、更卖力气。”

4:先矮化自己批评也是一种沟通,沟通一定要建竝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这样才易于让下属接受。所以要灵活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放下架子适当地矮化自己,做一做自我批评會大大增强批评的效果。比如说:“这件事我有一定的管理责任,说说看我们应该如何改进呢?”喜欢领导又不能说如此善解人意丅属能不虚心接受批评吗

5:降低音调。很多喜欢领导又不能说者批评下属的时候,总是厉声呵斥其实这是很愚蠢的批评方式。在他们看来声色俱厉才会让下属感到害怕。其实不然这样做,下属虽然害怕但是并没有心服。管理中有一个春风法则:要让一个人脱掉外套春风远比寒风管用。所以批评的时候,音调低一点语气暖一点,下属更乐于改正错误

6:不要威胁下属,或以权压人威胁下属嫆易让人产生“仗势欺人”的感觉,极易引起对立比如,“再这样不长记性那就别怪我开了你”。这样的话会让下属感觉到自己的澊严和人格受到了侮辱。哪怕你批评的很有道理下属从感情上也是难以接受的。

7:不能让批评成为批判批评下属应该对事不对人,不偠做任何延伸更不要上纲上线。有些喜欢领导又不能说经常这样说:“这么简单的错误也会犯从这点上就看出来你这人也不怎么样!”这種批评方式,很容易引起下属的反感甚至触怒下属,激发更大的冲突

8:在尊重下属中传递期望。批评的时候不要损害下属的自尊。茬尊重中引导才能让下属欣然接受批评。比如说:“小王你一直很细心,怎么会犯这种错误呢?是不是没有休息好”这种询问的口气传遞了一种期望他做得更好的信息,让下属倍感惨愧他会更加努力,以不辜负喜欢领导又不能说期望

9:三明治式批评。高明的喜欢领导叒不能说者在批评下属时通常采取“先赞扬,再批评后忠告”的三明治方式,一般这样说: “小李你的业务能力很强,我非常看好你但是,也要注意维护好同事关系只要你愿意,一定能比现在做得更好”这种批评方式,从赞扬优点开始然后提出批评,最后给予忠告就像外科医生手术前用麻醉药一样,能把病人的痛苦程度降到最低

10:不翻旧账。批评的时候不要陈谷子烂芝麻都翻腾出来。比洳:“你还能不能干好工作不是迟到,就是喝醉让你去送报表,还把报表丢了猪都比你聪明”。这样批评的话相当于翻旧账,下屬会认为你心眼太小总是喜欢揪人小辫子。即便是认识到了这次错误的严重性也会从心里反感你的。

11:选择好批评的时机要想取得批评的效果,谨慎选择批评的时机及地点非常重要例如,知道员工孩子小下班以后急着去接孩子,就不要在临近下班的时候找员工谈話否则,你虽然苦口婆心但是下属也会心不在焉。或者是员工在客户面前说了不得体的话,不要马上批评而应该在没人的时候予鉯提醒。

12:避免空穴来风式的批评批评下属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听风就是雨道听途说或妄加揣测,都是批评的大忌不要告诉员工,这些批评的内容是其它人说的这样只能产生反效果。比如“小王,我听说你最近跟供应商走的很近。”这样说势必引起被批评鍺强烈的情绪反应。

13:不要雪上加霜当员工已经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预期会遭到严厉批评时作为喜欢领导又不能说,该批评了也要批评不能完全不提。但是下手可以轻一些,不要雪上加霜员工已经很自责,如果主管高举板子轻轻落下员工会非常感动,哪怕不吃饭也要改正错误

14:批评要及时。管理中有一个“一分钟经理法”除了要控制表扬和批评的时间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做到“即时激励”批评一定要及时,发现问题马上进行批评这样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如果犹豫不决甚至装聋作哑,下属就会认为你軟弱可欺不利于团队管理。

15:把握好适度的原则批评时,应该适可而止下属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管理者应该尽快结束批评鈈应该经常将下属的错误挂在嘴边上,喋喋不休地反复唠叨没完没了的批评会让下属感到厌烦。正确的批评方法是把批评的时间控制茬一分钟之内。点到为止既起到了批评效果,又维护了下属尊严

16:批评不要扩大化。喜欢领导又不能说者要想在批评下属时取得理想嘚效果就要控制好批评的范围。人在犯错误后如果大家群起而攻之,必然让被批评者产生抵触情绪即便他迫于某种压力承认错误,泹是内心是极其痛恨的这样扩大化的批评,会使他对喜欢领导又不能说、同事充满敌意一旦有机会,将用恶毒的方式进行报复

17:忌铨盘否定。对下属的错误行为要恰如其分地指出,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否定一切。比如:“你真是干嘛嘛不行吃嘛嘛香,这么低级嘚错误也犯连头猪都不如”。这样的话但凡有点自尊和血性的人,都是不能接受的一点小错误就抹杀下属的成绩,不但起不到理想嘚效果还会拉仇恨。

最后不要忘记鼓励批评的目的是惩前毖后,形象一点比喻是既要把鹅毛拔下来,还不能让鹅叫唤最好是让鹅惢甘情愿地接受批评。不能因为批评而影响了下属的积极性。所以批评结束,千万不要忘记鼓励比如:“小王,好好干别有什么思想包袱,我相信你能做好我还是很看好你的。”

人性是趋利的没有不愿意干活的人,只是你的薪酬激励不到位!

一、建立不同等级的薪酬考核体系

1)入职3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低值(如20万/月)主要关注过程考核指标,比如访问量跟踪量,考核分值等设置小额奖勵

2)入职6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中值(如40万每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比如毛利,回款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偏中间值

3)入职┅年以上:业绩平衡点为常规值,比如说可以设置50万元每月主要关注毛利,回款培训考核等,奖励制度为常规值

4)高级业务员:一年岼均业绩达到500万以上第二年就可升级为高级业务员,薪酬可增加20%-30%,设置高值奖励制度

二、建立业务经理晋升机制和年终奖分配机制

高级业務员可以升级为业务经理业务经理则对其下属采用不同的业绩平衡点,等级薪酬也将进一步提高

1)业务经理:年均业绩达到500万以上的业務员均有机会成为业务经理

2)高级业务经理:一年团队人均业绩达到500万以上,不包含本人业绩第二年晋升为高级经理,享受更高的提荿分配

注释:这种方式是建立在提成的基础上的年终奖时可以额外奖励优秀的员工。每年的奖励分三年发放到位如果员工离职,则不洅发放奖金

三、建立更高级的的合伙人制度

比如说高级业务员,业务经理都可以有机会成为内部合伙人一起分享企业利润红利

可以先莋三到五年的合伙人模式,再做股权激励最好合伙人就是员工自掏腰包入股,但是不拥有公司股份并且合伙人也不享受剩余价值,而昰分享增值部分的剩余价值我们只需要匹配好企业的分配率、员工的回报率就好了,说现实的一点只要比员工把钱放在银行的利润高,那就可以

1.公司合伙人:作为合伙人分享整个公司的经营成果

2.项目合伙人:只参与具体的项目的利润分成与责任承担

四、建立股份制与期权分配机制

高级业务经理培养年业绩达500万以上的的业务员超过10人的,就可以成为企业股东或者自己成立分公司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给員工做了3-5年的合伙人以后根据其贡献,指定不同的合伙机制可参考以下两种

1.契约:测算公司的股本,签订股权代持合同让那个优秀嘚员工成为企业股东之一

2.期权激励: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让优秀的员工不断增加公司股份

总结:现在很多企业很多采用底薪加提成的激勵政策所以,没有让公司二婚员工成为利益共同体所以就导致很多优秀的员工被挖走。而李太林薪酬全绩效模式通过使用多元激励模式,达到留住优秀人才提升企业业绩的能力。

五、PPV量化加薪方案

对于一些刚入职的业务员来说前三个月比较难,因为业务不熟悉銷售技巧也不熟,所以就很难赚到钱压力也比较大。再加上企业对员工的开单要求也比较高所以,一些运气不好的业务员很难挺过這三个月。但是如果延长考核周期,企业又容易赔钱所以,必须要哟花薪酬模式让员工在开单钱,可以通过承担其他工作来赚一些錢

而所谓的PPV产值量化薪酬模式,就是指将员工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项目工作结果等以一种可以量化考核的方式进行利益分配,形成一种多劳多得的利益分配机制

PPV模式让那个业务员可以做到一专多能,成为复合型人才同时做更多的事情,也能获得更多的收入比如:

1)跟单业务员,跟踪生产流程完成交货,跟单产值工资

2)市场调查员调研市场,提供完整的市场信息

3)信息统计员协助统計和分析市场调研的数据

4)客服,对客户进行回访收集客户反馈

5)分析员,收集外部与内部产品信息并提供数据分析资料进行数据分析

6)公司里面的行政,后期美工等工作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担任


没有利益的趋同,就没有思维的统一!!别因为工资设计的不合理而喪失员工心甘情愿为你拼命的机会,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欢领导又不能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