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几世纪欧洲为什打仗打仗都是绅士风度讲规则的,是否可以看作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但可惜后来的战争方式

钱颖一:经济学科在美国

由于美國代表了目前全世界现代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前沿了解经济学科在美国的情况,对于如何参与国际经济学界的学术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峩介绍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况:第一,美国大学中经济学科的设置;第二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育;第三,美国的经济学博士教育模式在欧洲为什打仗;第四中国学生申请留学美国攻读经济学学位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美国大学中经济学科的设置

首先我们注意到的是国内嘚大学通常设经济学院,而美国的大学都是设经济系经济系通常设在文理学院内(也有少数设在管理学院内的)。文理学院一般分三个蔀:自然科学部、社会科学部和人文部国内习惯把社会科学和人文统称为文科。但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是很不一样的人文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而社会科学主要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在一所大学内文理学院是大学的核心,是最重要的部分这是因为文理学院的主要教学对象是本科生和博士生,前者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对象而博士的培养与科研密切相关。所以文理学院是任何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学术核心这个核心之外是职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主要的有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和工學院这些职业学院通常只招研究生(也有例外,特别是工学院)美国不少大学的理(商)学院是研究生院,没有本科生如果本科想念管理(商)的话,可以主修经济学经济学不仅是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学科,而且在一所大学里也是举足轻重的学科所谓重要是说,楿对其它学科而言它的教授人数比较多,主修的学生也比较多经济系在文理学院里是大系。相对而言经济学科在社会科学的各学科Φ会被认为是最“成熟的”学科,这也增强了经济系在整个学校中的地位

那么,经济系内部又是怎样的呢

在美国,一个系是一个行政單位虽然经济学科内有多个分学科,但经济系内并不正式划分数研室只是有一些组织比较松散的“领域”(field),如宏观、理论、计量、产业组织、劳动经济学、公共财政、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和金融等等。通常每一个领域每周有一次研讨会(workshop或seminar)请校内和校外的敎授讲论文,比如宏观研讨会、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等等如果某人经常去某个研讨会,那末他就会被认为是那个领域的了由于任何人可鉯参加多个研讨会,他可以同时属于多个领域

管理(商)学院中的经济学科是怎样的呢?

以往美国的商学院以教学为主要任务但是最菦三十年来,较好的商学院对研究越来越重视了一般商学院内设有多个小组(group),如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组织行为、管理、信息技術等有的商学院里也有经济学小组(economics group),通常远不如经济系的师资力量强但个别的商学院中的经济组特别强。

需要注意的是商学院Φ的经济组与有些大学设在商学院中的经济系是不同的,前者面MBA后者面向本科生。商学院的某个领域研究好不好首先看它招不招博士苼。商学院的首要任务是培养MBA培养博士是为教授研究教学提供辅助,优异毕业生则成为师资来源商学院中的博士班(所有小组累加起來)通常比经济系的小。MBA需要学一些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是微观经济学。因此商学院中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主,教学注重实用MBA學生是不同的群体,他们交了很高的学费是来学技能的。MBA学生听不懂的话他们说你教的不好;而本科生或博士生听不懂的话,他们说洎己学的不好因此,对教授来说教MBA学生要比教本科生、博士生花更多的时间。

比较国内和国外对经济学科内的领域设置需要特别澄清什么是金融学的问题。

我发现国内和国外对金融学(finance)这一领域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一个国内学生说他是学金融的,到了国外会发现怹学的在那里不被称为金融相反,在国外是学的金融在国内又可能不叫金融。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需要仔细地分析。

首先国内所说嘚金融是指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指的是货币银行学(money and banking)它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有,是当时的金融学的主要内容人民银行说我们是搞金融的,意思是搞货币银行第二部分指的是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研究的是国际收支、汇率等问题改革开放后,凡是以“国际”打头的专业招苼分数都非常高的更不要说加上金融二学了。这两部分合起来是国内所指的金融为了避免混乱,我们且称之为“宏观金融”有趣的昰,这两部分在国外都不叫做finance(金融)而国外称为finance的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在计划经济下它被称为公司财务一说公司财务,人们就会把它跟会计联在一起似乎只是做做表格。之所以应把corporate finance译成公司金融而不译成公司财务就是因为它的实际内嫆远远出财务,还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司融资,包括股权/债权结构、收购合并等这在计划经济下是没有的;二是公司治理问题,如组織结构和激励机制等问题第二部分是资产定价(assetpricing),它是对证券市场里不同金融工具和其衍生物价格的研究这两部分台起来是国外所指finance,即金融为了避免混乱,我们且称之为“微观金融”

根据这一分析,我们便清楚了国内学生说自己是金融专业的,他们指的是宏觀金融但是国外的说法,这一部分不叫finance(金融)而是属于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这些领域。国外说的finance(金融)一定指的是微观金融。在美国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通常设在经济系,而公司金融和资产定价通常设在管理(商)学院经济系也会有一些研究公司金融的教授,因为这一领域与微观经济学特别是产权和激励理论,有密切关系事实上,很多研究公司金融的教授都是经济系毕業的北京五道口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学生,按照国内的说法当然是学金融的但是在美国,他们学的就不叫金融了可见在金融这一领域,国内和国外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别

讲经济学科设置不能不谈及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

数学对经济学非常有用而且越来越有用,但是經济学不是数学数学只是经济学的工具,数学与经济学是互补的而不是替代的关系我们用数学工具帮助做经济学的分析。现在几乎每┅个经济学领域都用到数学有的领域多些,有的领域少些但是多数的,主要的领域是靠经济学知识而不是数学取胜。最终是经济学嘚想法决定一篇文章而不是数学推导。整体上讲国内的大学数学水平普遍很高。相比之下美国大多数大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当差,但昰他们的经济学直觉(economic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不是数学。

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不是科学,而物理是科学物理是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質世界,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的经济世界两者都是科学,其理论都必须经过经验数据的检验而数学是不需要用数据来检验的。当然经濟学与物理学还是不可相比的原因是经济学无法象物理学那样做可控实验。60年代时经济学家过分乐观以为有了计量方法,所有经济学悝论都可以检验了象物理学了。现在发现并非如此

二、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育

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育主要是大学本科生和博士生教育,而硕士生教育并不重要如果说美国的本科生教育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话,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却已形成一套独特的、逐渐向全世界流传的模式从课程设置、考试筛选、到论文指导,美国的博士生教育模式的成功使得美国在经济学教育上在全世界占有绝对优势这已是不争嘚事实。

1.考大学不报考专业考博士不报考导师

国内的惯例是考大学报考专业,考博士报考导师比如,考本科报考国际金融专业考研究生、博士生报考某某博导的。在美国考本科不报考专业,考研究生也不报考导师在美国,本科生考的是学校本科生招生委员会昰全校统一的,有一个校招生办公室学生入校一年以后,再去选择主修专业(major)但主修专业并不具体到诸如国际金融、财政学、保险學这样的分学科,而只是在经济学、政治学、数学等大类中选

在美国,“研究生”(graduatestudent)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统称

美国的主要研究型大學(research university)经济系的研究生教育通常不设硕士项目,只设博士项目而它们颁发的硕士学位只是通向博士学位过程中的“过程学位”。因此茬研究型大学里没有“考研”、“考博”之分。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中助理教授不是国内意义上的“助教”,而是货真价实的“博导”因为助理教授有资格指导博士论文,一个博士生选择助理教授做论文委员会主席也是可以的如果一所大学只有学士或硕士学位,那么僦不是研究型大学按国内的说法,只有“博士点”的才是研究型大学而在美国的非研究型大学里,确实有以硕士为“终极学位”(terminal degree)嘚经济学硕士项目要念一、两年。

在美国的大学报考博士是考这个学校的经济学博士项目(Ph.D.program),既不是考某某专业也不是考某某人的博士。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人考过我的博士,尽管我带过不少博士生在培养博士的模式上,我们可以拿美国与欧洲为什打仗做仳较欧洲为什打仗通常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和我国基本相同而美国在博士生教育上有重要的制度创新。它是一种大生产的模式像批量生产汽车一样,而不是师傅带徒弟的小作坊式的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欧洲为什打仗模式至少有一个优点,就是如果某个学生确实佷出色导师的个人关怀可以多些。但是实践证明美国模式总体上有优越性,好处是博士生前期培养是大批量生产标准化,保证基本質量同大批量生产汽车是一个道理。而后期专业定向后又能得到数个教授的个人指导因此,在美国报考项目而不报考导师是有深层佽的制度性原因的。

美国的经济学本科教育一年级实行通才教育,即学生必修公共课如各国文化、历史、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等玳表一个受教育的人应当具有的知识。一年级经济学原理也是作为公共课上的往往是一个学期,有时是两个学期二年级选主修专业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必修中级宏观、中级微观、计量经济学(包括概率统计)、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完成以后要求修两门领域课,如國际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产业组织、公共财政、劳动经济学一般都是应用性的领域。

本科教育通常分两轨:一是普通軌一是优等轨(honors)。

普通轨的学生一般不需要写毕论文而优等轨的学生水平较高,要求分数高一些有时为他们单独开一些课,比如介于中级微观和高级微观之间的微观经济学。优等轨的学生要写毕业论文他们的论文比较规范,特别是在主要的研究型大学中这是洇为他们有一流的经济学家指导做研究,这一点让其它国家较难效仿其它国家可以把课程开全,开好但是,指导学生做规范的研究就昰另回事了因此,毫不奇怪中国和俄国的学生在美国学校中,往往课程学得很好但是开始做研究时常遇到很大困难,觉得无处着手一个基本原因是他们在本国受的本科教育中,通常来说做经济学研究这一部分或是空白的,或是不规范的

美国的主要研究型大学的經济系的博士项目每年招大约20—30名学生。第一年是标准化课程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每一门课要上一年这些课程的考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些课程结束之后大约在5月、6月或8月、9月,有一个综合性考试(又称资格考试)考这二门的内容。这昰在美国念博士的第一关一般给两次机会,第一次考不过还可以考第二次。这将决定你是否可以继续学习这是作为一个博士生基本知识的考试,通常得分B以上才能通过考卷上不写名字只写代号,以保障评卷时没有偏向考分也没有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个考试是偠淘汰人的有时刷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与此相比很多欧洲为什打仗大学的经济学博士教育中没有这种考试。第二年选两个领域的專业课一年后也要考试通过这两个领域。由于是分领域这一阶段的考试人数就比较少了,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闭卷也可以口试。可鉯看出头两年的教育模式是大规模生产的模式,它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写论文以前都受到一致的基本训练并达到一个基本的专业标准。

第三年起就要开始写论文了在美国,学生要找导师导师也找学生,是“双向选择”有一个“内部市场”。学生并不是找定一个导師通常要找三个导师成立论文委员会,当然主席是主要导师比如你想写一篇理论上借助博弈论工具来研究中国改革的论文,那么你可鉯找一个研究博弈论的找一个研究转轨经济学的,再找一个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充分利用所有这些人的优势,又有非瑺大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这种“市场搜寻”方式也可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困惑有时中国学生不知该怎么办,因为国内那种一个导师对一個学生的关系显得比较简单

论文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理论的(theoretical)一类是实证的(empirical)。

你要写理论的你就必须有新模型、新结果。如果写实证的你就必须有新数据或新方法、新发现。仅仅是新观点、新思路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具体结果。论文答辩很大程度上与欧洲为什打仗和国内不太一样在欧洲为什打仗和国内,博士论文答辩是一个很隆重的仪式要把外面的人请来。这一点美国不一样没有仪式。重要的是你的导师们决定你能不能答辩他说你还没准备好,你就不能答辩有的学校则要先通过“论文预答辩”(thesis proposal)。而论文答辩本身只是个形式贴个布告,谁爱来谁来多数情况下除了几位导师以外,没人来美国的约束机制不是在论文答辩上面。一是靠答辩前导師们的把关二是靠事后的市场机制,学生毕业求职时由市场来检验质量。

美国的经济学博士教育模式已经非常规范了不管是哪个大學,只要是主要的研究型大学课程要求、淘汰机制、论文写作,就其模式而言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当然,教授和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在不哃学校是不一样的

三、美国的经济学博士教育模式在欧洲为什打仗

美国的博士生教育模式在世界上是独特的。追溯历史是在20世纪初从德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演变过来的。当时美国主流大学(比如东部的常青藤大学)的教育只重视人文知识并不强调研究。在美国最先开創现代研究生教育的两所大学是芝加哥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过几十年的演变,美国的博士教育模式——这里讲的是经济学——与歐洲为什打仗的就很不同了但是欧洲为什打仗也有特例,比如英国的伦敦经济学院它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博士教育模式(此外,它的经济学硕士项目亦很有名)

近年来,欧洲为什打仗的不少大学在试图改革向美国模式靠拢。特别引人瞩目的是欧洲为什打仗大陆两个地方由从美国回去的经济学家办起了“特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打破传统方式,师资主要招聘美国毕业的博士用英语敎学,移植美国的考试、淘汰方式培养经济学博士欧洲为什打仗的其它大学中尽管也有归国的留美学生,但由于每一个地方的人数不够哆还谈不上在整体上推行美国的经济学教学模式。

一个是位于法国南部的图卢兹(Toulouse欧洲为什打仗空中客车集团总部所在城市)。

拉丰(Jean-Jacque sLaffont)教授在70年代末从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后回法国先是在巴黎大学,试图推行改革但阻力太大。后回到家乡图卢兹在图卢兹社会科学夶学内办起一个“特区”,后来发展成为研究所90年代中,梯若(Jean Tirole)教授辞去MIT的教职加盟拉丰的研究所****壮大了其实力。目前它们已有一②十名国际知名的教授它们培养的博士可以角逐美国的经济学学术职位。它已成为一个受到国际承认的经济学教学研究机构

另一个是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的PompeuFabra大学。

这所大学1990年才建立几乎与香港科技大同时建立。马斯可莱尔(Andreu Mas-Colell)教授90年代中辞去哈佛大学的教职后回到故乡主办它的经济系这个系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高学生来自欧洲为什打仗和拉美各国,用英语教学这是继图卢兹之后又一个按照媄国经济学博士教育模式办学,并逐渐受到国际经济学界承认的教学研究机构

这里还需要介绍一下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也是欧盟所在地)的布鲁塞尔自由大学。80年代末德沃特里庞(Mathias Dewatripont)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后回到母校创建“欧洲为什打仗高级经济研究中心”(ECARE)试圖在欧洲为什打仗的首都建立另一个经济学上的图卢兹。经过几年的经营到90年代中,这个中心已经具有相当实力了比当时的Pompeu Fabra要强大。泹后来由于几位实力教授相继离开(Erik Berglof去了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PatrickBolton去了普林斯顿大学;Gerard Roland去了伯克利加州大学),实力就大不如前了这说奣,在大学的教学、研究中教授是最关键的。由于美国有全世界最多的经济资源和最好的研究环境欧洲为什打仗的大学还是很难与美國的大学竞争。因此要在美国以外创办并且维持一个有实力的、受国际承认的的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心,并非易事

四、中国学生申请留学美国攻读经济学学位时应注意的事项

中国学生申请出国学习经济学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有的是对经济学有兴趣有的是为了将来转到笁商管理或其他专业,有的只是为了出国本节谈一谈中国学生申请留学美国攻读经济学学位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每年美国的主要研究型大学经济系收到的中国学生申请约占总量的四分之一过去的七、八年间,我在经济系的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发现每年500份申请表中约有150份是中国学生的。很多学校不招收直接从中国申请的学生原因很简单,信息不对称如果某些学校历年连续直接从中国招收学生的话,伱就会发现一定是系里有与中国有特殊关系的教授一个美国教授判断远在中国的学生是很困难的。比如让我来决定一个委内瑞拉的学生昰否应被录取我也很难判断。申请者常感到非常困惑不知如何申请才有效。同样看申请表的人也感到非常困惑,不知怎么挑选两邊都有信息不对称问题。通常录取的最终决定权在一个由四五人组成的招生委员会一个数授在百忙之中,看一份申请表不超过几分钟伱可能觉得挺冤枉,准备了这么半天这么快就看完了。但是没办法这么多表格,看得很辛苦

由于现在美国大学中来自中国的教授逐漸增多,因此录取中国学生时通常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即使他们不在招生委员会里这就需要引起国内申请人的注意。因为这些人对国內学校的情况很清楚对申请中的技巧也很了解。

过去几年中我看过几百份国内来的申请表。我觉得国内学生恐怕过高地估计了GRE分数的偅要性如果GRE分数太差,可能有问题但是在2000以上就不大说明问题了。根据我个人观察中国学生的英语会话和写作能力与GRE分数(如果在2000鉯上的话)基本无关。这是我的看法可能别人不这么看。录取时看的几个分数中GRE是一个因素,但现在它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小了尤其昰中国学生的平均成绩远高于其他的国际学生。大学本科成绩(特别是国内名校的)是挺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硬信息,特别是几门关键課程的成绩像数学、统计、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等。

推荐信理应是最重要的但国内的推荐信由于种种原因,大多内容空洞无非是说这個学生非常用功,特别聪明这些词没有什么信息量。具体地描述和比较往往提供的信息量更大。如果我知道的一位教授写到“这个學生是五年来我所推荐的所有出国学生中最好的(或第几好的)学生,我过去推荐的学生现在在美国的某某大学学习或工作”这样的一呴话就非常有信息量。

说来奇怪“个人陈述”(personalstatement)是合有相当多的信息的。而现在有公司专门帮助申请人包装甚至是一条龙服务,但昰从那里出来的东西多是套话没有什么内容。比如前两年是说我们家祖宗三代,我爷爷就没赶上上大学因为是战乱,我父亲没上大學因为赶上****,我们家只有我才上了大学到你们大学是我的梦想。这两年又变了开始先来一段诗,比如海明威的这些东西没有什么信息。我觉得写个人陈述应简明扼要。你要设身处地想美国人看那么复杂的东西很费劲也没那么多时间。若你说你是山西考第二名考箌北京大学的美国教授没有概念。若你说你是省里100万考生中的第三名就清楚多了。除了说高考成绩外还应谈你在大学的特别经历,鉯及对今后学习、研究的具体想法至少要有一、两处闪光点,这样才会引起注意

这些年的一个事实是,国内的女生申请的成功比例远夶于男生如果从100份申请表中不看性别地挑出五份最好的话,恐怕都会是女生女生的成绩单、个人陈述各方面往往超过男生。我在这里特别提请男生注意过去总是说女生只是会考试,做研究就不如男生了事实上,近几年来在美国的中国女生的博士论文水平不亚于甚臸可能超过男生。在我看来这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女生的英语一般较男生好因此与导师的交流也较畅通,所以在研究上容易上轨道第二个原因是较深层次的。一些在国内学经济学的男生往往想做大战略、大问题出国后不容易转变思路,安下心来做具体问题这不僅浪费了宝贵时间,而且还容易给导师留一些不好的印象而女生往往一开始就踏踏实实找数据,做模型论文很快上路,进步也快自嘫又给导师留下好印象。加上较高的话言和交流能力她们在美国找工作时,比中国来的男生就有优势了

一般来讲,转学的最大优势是鈳以得到美国教授的新的推荐信如果继续用国内的老的推荐信,学校就会有所怀疑中国学生在申请转学时的一大顾虑是担心美国教授洇不愿意看到刚来的学生走而不写好的推荐信。因此中国学生很不好意思去找美国教授写信这是一个错误。一般来说美国教授比较通情達理你可以提两种理由。一是专业理由可说自己的研究兴趣与这里教授的强项不太一致。你也可以提个人理由比如女朋友或男朋友茬别的城市。如果是这两种理由经常数授会说“尽管我很不愿意让你走,但我仍然愿意推荐”但要注意,如果你想去读顺MBA作为在学術界工作的教授,是会有点看法的因为那是“职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而非学术学位但我很少听说某个数授因不愿意让一个学生走而把他说嘚不好的。

工业党(Industrial party)就是技术党(Party of Technology)是鉯坚持技术体系水准决定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群体的代名词。

工业党不依赖任何现有存在的价值观为判定标准也不隶属于任何的价值体系;这是区别其他非工业党群体的重要标识。

要了解工业党先要学习理解一些基础名词作为前提条件:

工业(industry)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經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

在古代社会手工业只是农业的副业,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工业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咜们在工厂中生产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

技术(Technology)涵盖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事物是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芓数据、信息记录等的总和!

不论何种文化,技术都是异曲同工的词汇它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或器皿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構,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它是知识进化的主体,由社会形塑或形塑社会如电脑等新技术的增生使人们相信技术是社会进化的决定性力量,换句话说它是趋动改变的自发性动力。最好放弃化约主义的观点而将技术视为包含了社会、政治、历史及经济因素等一起作鼡而造成改变之多面向社会网络的一组成元素。   

技术:它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直到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使原来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逐步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业才最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獨立的物质生产部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进入了现代工业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以生产过程自动化为主要特征,采用电子控制的自动化机器和生产线进行生产改变了机器体系。从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后,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包括生粅工程、光导纤维、新能源、新材料和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蓬勃兴起。这些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工业生产的基本面貌。

工业囮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業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笁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玳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

工业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階段, 学者丹尼尔·贝尔对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指以工业生产为经济主导成分的社会。是继农业社会或传统社会之后的社会发展阶段。有时又称现代社会。 工业社会是继农业社会或传统社会之后的社会发展阶段以轻笁业为主的是工业社会前期;以重工业为主的是工业社会后期;从时间上大约是蒸汽机出现之后到20世纪70,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前工业社会以经济增长为轴心,同经过加工的自然界竞争机器是资源,企业主是社会的统治人物

工业体系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工业经濟活动的有机联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间流的整体即工业系统。工业体系的构成除工业生产单位外还包括:①具有决策和行政功能的管理单位和附属的发展研究单位;②从事原材料采掘、加工或产品修配的厂矿;③为生产厂矿服务的物资调运、产品销售服务等辅助单位。可分为全国、大区、省和地区四级

现代科学与技术呈现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即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使得科學和技术日益一体比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把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

技术标准是指重复性的技术事项在一定范围内的统一規定。标准能成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源于标准指定者拥有标准中的技术要素、指标及其衍生的知识产权。它以原创性专利技术为主通常由一个专利群来支撑,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控制很快形成排他性的技术垄断,尤其在市场准入方面它可采取许可方式排斥竞争对手嘚进入,达到市场垄断的目的技术标准包括基础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

工業党(Industrial party)的核心架构和判定就是基于以上概念而而产生的。

工业党本身就是技术党是以坚持技术体系水准决定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群体嘚代名词。在中国他有比较特别的含义这是和中国社会发展分不开的。中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也一直处于工业化大发展时期。工业黨群体就是伴随着样的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虽然工业党是用技术来衡量社会发展水准,但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民族主义情结就是有强烈嘚强国愿望。

工业党一词的来源是受到王小东的文章《中国的工业化将决定中国与世界的命运--兼论“工业党”对决“情怀党”》《绿叶》2011年第一期

工业党的核心群体主要涵盖了社会各阶层的和生产力有关系的人或人的集合体。

基于以下认识工业党有自己的社会责任。

仅依赖市场机制无法建立完整的大工业体系处于主流地位的西方经济学是以小农经济为实践的理论,与现代工业经济社会并不相适应那種期盼由市场机制自动、自发地实现国家富裕的愿望不过是一个幻想。一国经济的落后不是由于缺乏“看不见的手”的市场机制那些建竝了纯粹市场经济的很多国家仍然未改变落后状况就是很好的例证,其实落后的根源在于缺乏与现代工业经济相适应的大工业体系大工業体系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和自由贸易来建立,而只有通过政府力量和计划经济集中国家人力、物力、财力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对发達国家的依附,掌握国家经济命脉主导权,才有机会占居世界经济利益高地。

1、市场机制是以小农经济为实践的理论

2、落后的根源是缺乏完整嘚大工业体系

3、西方不允许落后国家建立大工业体系

4、建立完整的大工业体系才是中国强大的唯一道路

5、西方经济学已成为阻止落后国家赱向富强十分巧妙的理论工具;

中国的大势是工业化而且要把这个工业化推向全世界,不可阻挡

在这个大势当中,未来的中国社会变動你叫它革命也好,叫它改革也好或者你叫它什么别的东西也好,总之中国的发展都不会因为社会上弥漫的反工业化思潮而停止不湔。

工业党的社会责任是正面的推动和宣讲上面的事实

中国的工业化将决定中国与世界的命运——兼论“工业党”对决“情怀党”

摘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通过实现工业化来一雪耻辱的决心是无比强烈举世罕匹的,再得益于祖先的遗产这令我们拥有了完成工业化的最核惢的财富:全球最多的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工业化除了有利于本国人民之外,还要让所有第三世界国家也享受到工业化的成果这应該是中国的普世价值。但是主流知识分子却因自己的知识结构问题“情怀”至上,成为绊脚石这是中国前进途中面临的最大阻力之一。

一、中国研发飞机为什么这么快

  中国第四代军机J-20的亮相和第一次试飞令国人欢欣鼓舞。但其意义决不限于国防方面

  现在已經没有人再敢怀疑J-20的真实性了。我们的研制速度为什么这么快宋晓军在电视节目中谈到这个问题,有人将其归结为三句话:

  第一峩们人多。指的是我们工程师多科技工作者多,搞研发的人多

  第二,我们钱多尽管很多人可能根本就不相信这一点,但这是事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的制造业增加值即使按汇率计算,也已经与美国持平而今后,则将迅速将其落下

  第三,从第一、第②两条可以推论我们搞得肯定比美国当年快。

  我同意宋晓军的估计是我们的估计更准确,还是那些悲观论者更准确我们就往后看吧。

二、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决心和能力

  先进飞机的独立设计与制造是一个民族科技工业综合能力的体现。四代机研发成功最大嘚意义就在于它突出展现了中国人在工业化道路上的决心和能力。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通过实现工业化来一雪耻辱的决心是无比强烈举卋罕匹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们要摆脱被外国人欺负和奴役的命运要在科技上赶超上去,要回归祖先的荣光求强求富,这就是我們全民族的追求170多年了,这股劲头谁也改变不了按毛主席的话说,就是我们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比较客气的说法。毛主席还说过相对于其他民族,我们中国要对世界有更大的贡献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我们将来要超过他们这种想法、追求、决心,絕对不仅仅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才有的这是超越政党,超越政权的更替超越政治制度,超越一时的知识分子中流行的所谓的文囮思潮的从曾胡左李,到康梁到孙文,到蒋介石也莫不如此。当然成就另当别论

  光有决心是不够的,还要有能力在此我们受惠于祖先几千年积累而成的传统。首先我认为一个能制作出非常繁复的艺术品的民族,也能够擅长于制作精细、高端的工业品;一个囻族在农耕文明时期形成的手工艺素质在工业文明时代将起到相当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民族具有高超手工艺素质的人口的多少,将决定咜能否在工业化中取得强势地位甚至将决定它能否取得世界领导地位。在这一点上我们尊敬欧洲为什打仗文明,但我们自己也相当优秀因为我们恰恰有长期能干细活的做精致物品的工匠的传统。除此之外众所周知,我们还有重视教育、重视学习的传统另外,根据覀方人的评测我们的平均智商也高。拥有了这些传统在驾驭现代工业和科技方面,我们就绝不输于西方人其实我这种见解并不新鲜,比如说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个时候中国正处在最暗淡的时期英国科学史学者贝尔纳在其名著《科学的社会功能》中就指出,中国人搞科学是没问题的:“从中国已有的成绩可以看出经过适当改造的中国文化传统,可以为科学事业提供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的确,只偠有了表现在中国文化的一切形式中的那种细心、踏实和分寸感我们可以有理由相信中国还会对科学做出即令不比西方更大,至少也和覀方一样大的贡献”

  由于上述现实压力与文明传统相结合,产生了一个歪打正着的现实结果就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基礎教育太好了这让我们拥有了与西方诸强展开竞争甚至进一步完成超越的能力。

  现代工业与科技的竞争千条万绪,最核心的就是偠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包括普通工人到工程师和科学家。当然这个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发达国家劳动力普遍素质比较高。但是我们比他们更强的是,我们不仅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且数量还很多,这个他们就不如我们了比如说美国,这个世界上如果把峩们中国刨除在外的话它的劳动力从质量和数量上来讲就最出色了,这成就了美国今天的霸主地位可是我们中国比美国更多,所以我們超越它是没有问题的印度人口跟我们差不多,但是高素质劳动力不如我们这是事实,我们暂且不论原因道理就这么简单,但是现茬好多人看不到中美在这方面比较,中国占有优势柴卫东在《生化超越战》里强调,“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我今天讲话为什麼气这么粗中国人的有什么别人没有的长处?大道至简没什么多说的,就一条:中国有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力

  宋晓军有一次跟峩说:在当今这个世界,工业体系越来越复杂产业链拉得越来越长,单凭一个国家的力量就能做到覆盖整个产业链的只有中国一国,連美国现在都没有这个能力尽管它过去曾有。我十分同意他的这个观点美国自己现在都没有一个独立完整的产业链来支撑它现有的军倳实力,所以它要把一些工作分包给它的盟国当然它有这么多盟国是比我们强的地方。它作为这个世界的老霸主有很多仆从,它可以拿这些活让它们去干但是中国用不着仆从,中国一个国家就可以这一点美国绝对比不上。中国一个国家就可以覆盖整个产业链靠的昰中国有无数优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以及技工。

  工业时代竞争靠的无非就是这几条:别人造不出来的东西你能造出来别人能造出来嘚东西你造得比他好,别人造得同样好的东西你造得比他便宜。要做到这几点就得依靠无数特别优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以及技工,而紟天中国拥有得最多劳动力比中国还廉价的国家有的是,它们为什么就不行呢是因为他们劳动力的素质不如中国。

  感谢了祖先以後我们还要感谢今天中国广大的中小学教师。也许他们并没有这样的大局观他们不知道前面我们讲的那些东西,但是正是他们的默默无闻的工作为我们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数学和科学上超过了其他发达国家的学生使我们在竞争中充满了信心。不玖前上海学生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国际标准化测试语文、数学和科学就都得了第一名。美国的学生不仅跟中国比是不行的在发达国家当Φ也不名列前茅,只有语文测试还凑合正是有了这么多优秀的学生,使得我们将来可以制造出无数像四代机这样的惊喜这一点可能好哆人不同意,今天暂不展开将来专门论述。

  工业化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反过来说,如果有了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你却在工业化上停滞不前,那也是很危险的你必须给我们这些具有极好的数学和科学潜能的年轻人找到出路,不给他们出路是不行的就拿富士康跳楼倳件来说,平心而论富士康的工作条件在中国算是好的,里面卫生、娱乐、体育、健身设施等等都很完备但是照样这么多人跳楼,说奣了什么说明了我们这么优秀的劳动力是不可能满足于像富士康这样低级别的工作与生活的。

  仅仅只能给中国那些高素质的劳动力提供富士康那样的工作其实就是委屈人家,就是屈才大家都有点误会,以为在那个DG干活的不就是些农民工嘛其实不然,好多人可能尛时候是农村的长大后人家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了。就算不是大学生那更多的也是因为我们大学的教育资源不够,不是他素质低他的素质很可能远远高于美国那些上大学的人。去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年度人物是中国的农民工。其封面上的那几个工人是很有玳表性的,决不是傻大黑粗的样貌而是透露着精明和自信。你现在拿第一代农民工的待遇来打发他们他们当然不干了。过去是有份活幹、有口饭吃就可以了现在不行了,饭和活他们都挑剔了因为他们的素质比第一代强多了,他们要求的是配得上他们能力的工作和生活所以中国的政治家,无论其自身的爱好倾向如何都必须为我们这些具有很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潜能的年轻人找到更好的出路,要給这些人创造发展空间你得让他们当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不是当富士康的这种血汗工厂里的工人这是未来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非常重偠的任务。他要是不跳楼而去干别的了呢所以你要维持社会稳定,你就要给我们这些具有科学家和工程师潜质的人找到出路你不往高端工业化道路上走怎么行呢?你不输出工业化怎么行呢所以说,中国大量理工科人才的存在这件事本身,就是决定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一个偅要变量。这一点无论什么政治制度都改变不了更惶论具体的政治领导人是谁。

三、我们宁可打铁炼铜让美国人为我们载歌载舞

  浨晓军有一天打电话跟我说:乔布斯搞的那些东西不是高端,这一点我们得讲清楚我说:乔布斯搞苹果一代、二代、改进鼠标并推广其使用、在微软视窗之前做出图形界面,这些确实都是高端现在他搞的iphone之类,虽然很赚钱但绝不是什么高端。还有什么金融业、好莱坞、格莱美、NBA我们决不要去羡慕。我们宁可打铁炼铜让美国人去为我们载歌载舞。因为打铁炼铜才是力量所在而那些东西,都是八旗敗家的玩意儿现在,我们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八万吨级锻压机它可以让我们比美国更有效率地制造飞机部件,而且还在计划建造更夶的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高端。

四、工业化将成为中国的普世价值

  以这些高素质劳动力为基础的工业化不仅将改变中国的面貌,還将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不仅将决定中国的命运,还将决定世界的命运工业化不可能局限于我们中国国内,我们一定会走出去不仅僅我们的产品走出去,还要让我们的工业化走出去让我们的高素质的人才走出去,让这个世界其他角落都实现工业化我们有大量的科學家和工程师将来要到世界其他地方去工作,给他们带来文明带来体面的生活,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这是西方人不愿意做或者也没能仂做的一件事。

  西方人确实是工业化的开创者他们发明创造了很多很多的东西,我们不能说他们对这个世界上这些贡献是小的但昰,西方人没能让工业文明的光芒照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身上。比如说非洲他们掠夺了非洲,从奴隶贩卖到石油、钻石却没有让非洲人民享受工业化的成果,没能让非洲人过上像他们那样的生活

  前面我们是从四代机讲起的,但是我们绝不是说以为只要有些恏的武器就会在这个世界上当老大了,我们没有那么狭隘那么黩武。我们变好的同时也是要别人变好这是中国人跟西方先驱不一样的哋方。实际上在没有上层规划,没有思想、文化、舆论建设的情况下中国的工业化已经走向了世界。非洲由于中国的存在经济发展上來了非洲人民过得比过去好了。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在惠及这个世界上没有被工业文明所照到的那些角落西方人做不到的我们做到了。

  《中国人在非洲》这本书讲到当他们问一个美国非洲问题专家,说中国在非洲扩张你们美国人担心不担心的时候那个美国专家说,上帝保佑中国人吧毕竟是中国人在非洲干了这些好事,而西方人没干《中国人在非洲》总结道,中国把非洲这么一个有好几亿人口却漂离了人类发展的轨道的大陆给拽了回来。这是极高的评价你把一个大陆从濒临灭绝的这种境地拉了回来,这难道不是万世不朽的功德吗这就是我们的普世价值。让几亿人住上更好的房子喝上干净的水,用上电这怎么不是普世价值?这不比那些空话强多了嘛

  谁说我们没有普世价值?不仅民主是普世价值科学也是普世价值,工业化也是普世价值与西方不同,我们要让工业化惠及地球上烸一个人这就是中国的普世价值,就是我们现阶段的普世价值我们承认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有问题,不够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还要妀进自己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而且进一步,不仅要比现在的中国好而且要比西方更好。到那时不仅要让工业化,我们还要让我们這整套更好的社会制度来惠及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现在中国那些不大赞成追随西方的知识分子,在他们反对普世价值强调特殊价值的时候,实际上还是一种没有自信的表现我们的祖先其实是讲普世价值的,全“天下”都要向我们的文明靠拢学习这就是孔子和孟子的普卋价值。后来我们衰落了反而怕了西方的普世价值,强调我们有自己的特殊价值等到我们再强起来的时候,我们还会拿出我们自己新嘚普世价值来

  从中国大的国际战略格局来说,我们确实没有必要向任何其他国家再提出领土要求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作为一个大本营巳足够了。当然我们不对其他国家提出领土要求,不意味着我们不在其他地区发挥影响这是两回事。

五、中国工业化的绊脚石——情懷党

  我对中国的前景、对中国工业化的前景如此乐观可能多数人会感到惊讶。其实我指出的不过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而已为什么会產生惊讶?很简单主流舆论根本不重视这一点。掌握话语权的知识分子不承认这一点好多人对此就是视而不见。为什么

  在此,峩要引入工业党和情怀党这一维度讨论和分析人类社会有很多的维度,比如说穷富维度男女维度,民族维度种族维度,等等以中國现在的情况来看,确实存在着另外一个维度就是工业党对情怀党。据宋晓军说这一提法是某大报的一个女记者发明的。顾名思义笁业党有工业化倾向,相对而言从知识结构、智能上来讲比较适合于搞工业的——当然了,他不一定非从事工业比如说我认为我自己僦是个工业党,但是我没有从事工业工作思考问题的方式,他比较类似于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且他喜欢这类东西。工业党不是不讲情怀他有自己的情怀,比如说我看到四代机虽不能像有些年轻人那么“眼泪哗哗的”,但我确实有几次眼睛湿润了这也叫情怀,但是这昰工业党的情怀至于情怀党呢,乐衷于讲情怀讲道德讲文化讲情绪能力方面,他们在逻辑、数学、科技知识上比较差跟科学家、工程师有较大差别。从价值取向来说他们往往倾向于忽视、贬低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们其实更多地带有前工业文明或者说农业文明时玳的纯粹文人的特色①

  当前中国主流的思想派别,是左派和右派(自由派)不论左派、右派,其实都是情怀党具体共同表现是,他们一面低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一面把美国看成神。美国人不可能出问题美国人不可能不如我们。右派因此而崇拜、热爱美国想跟美国站在一起,甚至成为了带路党——美国侵占中国他们自愿给美国人带路。左派虽然反美但对美国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昰深信不疑所以中美之间发生任何事情,他们都说中国是吃了亏美国是赢了,美国是做了个局把我们装进去了他们闭眼看不见美国紟天所面临的困境,美国自家的金融危机也成了美国给中国设的陷阱

  从四代机亮相以后左派和右派的反应,就可以看透情怀党的本質拿网上的普通右派来说,一开始上来说四代机是假的是政府的“五毛”走狗PS出来的。过了一阵子知道没法说是假的了,就改口说這个东西肯定不灵;后来不能就性能做文章了就开始骂这个飞机不是攘外而是安内的。对此有个年轻人对他们的评论很逗:中国人民確实富起来了,因为强拆的房子上大概都按了相控陈雷达所以要用四代机来拆。要没有相控阵雷达强拆用得着四代机吗?

  网上的普通左派也非常有意思左派是反美的,不能跟右派一样但是左派上来也是说,四代机没有当年的运十重要运十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成僦,但是跟四代机不矛盾你拿运十来压四代机丝毫没有道理。另一种说法是现在领导人不行,人不行了什么武器都没用再有就是说,现在的中国是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你为四代机高兴,就是支持“中修”

  这是网上的普通右派、左派的代表性言论。至于左派跟祐派的那些代表性知识分子面对J-20大都失语,选择了沉默不知如何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对此,一个年轻人总结得非瑺好:

  右派讲没有宪政就搞不出来四代机;左派讲,没有“四大”(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就搞不出来四代机可是事实上四代機出来了。你说他们怎么解释我不是完全否定情怀党强调的那些东西,如他们所言中国确实在政治社会诸方面存在着很多缺陷,但是即使存在着这种缺陷,中国人在工业化道路上还是大踏步地前进了这是个事实。你不能否认这个成就左派和右派都是犯了同一毛病,他们闭眼不看这样的成就他们以为这个世界只有他们关心的那一个维度,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以我这里把他们都归为情怀党。他们鈈知道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民主专制、左派右派、姓社姓资这样的维度实际上还有工业这样一个维度。在工业和情怀这个维度当中怹们左派和右派都被压扁在一个点上了,就是情怀党他们一点点都不了解中国工业。而我们中国很可能在将来恰恰是工业这个维度超越叻他们所关心那个维度我认为,中国的工业化这个维度远远重要于他们所关心那个维度。

  我有不少私人朋友不管左派右派,属於情怀党与他们谈到这些问题时,他们常常说自己并没有感到中国工业、科技发展的成就我就说你现在坐的高铁,你开车驶过的高速公路难道不是成就吗手机信号那么好、网速那么快难道你没有享受到吗?你怎么可以这么没良心呢这就是工业党跟情怀党的差别。情懷党是不讲事实的他们只讲他们自己个人主观感受。中国有无数特别优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从事着默默无闻的工作,为民族为人類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这些浮在面上的知识分子自己什么都不会,对国家贡献非常有限甚至是负面的一群百无一用的情怀党,却瞧不起囚家这个理我们要讲明白。

  就在中国左右两派情怀党口水四溅大放空炮的时候中国的工业化已经不声不响地走向了更高的级别和哽广的范围。世界其他国家还能不能挡住我们的脚步呢我认为根本挡不住。有些人可能还不相信但是我觉得就是如此。如果说在十年鉯前世界其他国家还有可能联起手来遏制中国的话,那么十年以后的今天即使他们都联起手来也遏制不住中国了那么,中国面临不面臨危险呢还是有危险的,主要是自己内部的中国确实有很多弊病,比如贪污腐败、政治体制、贫富差距等等但是在中国工业化进程Φ一片大好形势的情况下,这些问题都不致命都可以慢慢解决。唯一致命的问题就是工业化进程被中断了那我们民族就无法复兴了。能够让这种进程中断的威胁我看主要就是情怀党。情怀党从各个方面给中国“下绊儿”也就是说主要的危险还是内部危险。这个世界仩没有其他国家能绊倒中国只有中国自己才能绊倒中国,现在就是这个情况如果情怀党完全得势,那就有可能阻断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因此说,中国现在最重要的斗争与其说是左派跟右派,不若说首先是工业党跟情怀党的对决

六、“情怀党让子弹飞,工业党让四代飛”

  就在四代机亮相的同时一部喜剧电影《让子弹飞》也开始在中国热映。与面对四代机时的失语相比《让子弹飞》博得了情怀黨们的热烈追捧。

  《让子弹飞》讲的是对中国革命、中国历史的隐喻体现了编导对中国革命、中国人民、中国历史的理解。对于这┅隐喻左派右派都各取所需,为他叫好比如,右派认为此片揭露了革命的真相左派则认为此片是在肯定革命。无论是左派和右派怹们对这个东西的解读都有道理。影片编导也的确是这个意图然而,这些隐喻有多大意义呢

  对《让子弹飞》,首先我认为的确是┅部出色的喜剧片里面许多故事和俏皮话我都很喜欢。但是仅此而已不必高看。左派右派所欣赏玩味的那些隐喻面对中国今日的现實,已经显得很苍白了

  我们已经用不着这些历史隐喻了。为什么中国的大势是工业化,而且要把这个工业化推向全世界不可阻擋。在这个大势当中未来的中国社会变动,你叫它革命也好叫它改革也好,或者你叫它什么别的东西也好很可能《让子弹飞》这种東西根本就没用,那些历史的隐喻或者是近代历史的传统对我们今天的创新起不了太大的正面作用已经过时了。年轻人看了此片只知道笑没看懂内涵。没关系他们的心灵用不着被这些阴暗的、沉重的东西所污染。我们现在已经弄出四代机来了这里边其实有很多故事鈳挖掘,而那些人对此视而不见还在津津乐道于驳壳枪,能不说他们落伍吗我们的电影人,确实应该向美国人看齐把背景设置在未來,拍科幻探讨科学技术的进展到底会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不要老是把背景设置在过去了有人说,我们拍不了科幻是因为钱的问题这是因为钱的问题吗?我认为根本不是而是我们的电影人知识结构有问题。我们的科学工业技术已经大踏步往前走了但是文化依旧昰严重滞后的。中国这些文化人他们对工业化和我们这个民族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毫无感觉对于世界大势毫无感觉。中国的工业已進入了四代机时代而文化还滞留在驳壳枪时代。情怀党们极度拔高《让子弹飞》对四代机却兴趣索然,通过这一反差可以看出他们在智力上的不堪

  对此,宋晓军在他的微博里揶揄道:“情怀党让子弹飞工业党让四代飞”。也许很多人没看懂晓军的意思他也不莋解释,这个不好我觉得晓军讲的是对的。


作者: 任冲昊 / 王巍 / 周小路 / 白熊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副标题: 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政治协商

一部历史写给现实的时事教科书!几位80后作者用他们的笔描摹过去的世界,用他们的眼睛观察现在的世界用他们的睿智迎接未来的世界!

站茬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回望100年前的时候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大变革: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正在显现……百姩之后的现在世界仍然在酝酿一场大变革!

站在世界变革的风口浪尖,我们必须要有一种力量一种应变大变局的力量。本书给我们的便是这种力量!书中从政治、经济、军事、人口、历史等诸多方面为我们呈现了世界各国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

回顾历史很容易站在曆史的车轮上选择下面的路却很难。这本书清楚地阐述了几位80后对当下道路的思考与选择他们将会选择怎样的道路?他们又将和这个时玳协商些什么本书将会给你最好的答案!

任冲昊:同济大学训练的道桥工程师,现为观察者网主笔

王巍:本书主要策划人和作者之一,军事和科技爱好者从事贸易工作。

周小路:宅男文物店的小店主。

白熊:专攻国际关系现为某杂志撰稿人。

代前言:没有现在的囚就没有资格谈未来(宋晓军)

引子:大变局是一种力量应变也是一种力量

第一章 选择一个伟大的国家

否决权——一个大国的自由意志

“金有狼牙棒,宋有天灵盖” “爬墙党”,眺望中国的未来

找到帝国主义的阿喀琉斯之踵

第二章 这一次是真的走到岔路口了

带血的速喥?慢下来血更多

我们曾腹背受敌第三世界却在全体打酱油

大炮和黄油是工业化的一体两面

我们是否处在“第30天”中?

什么是工业化——网上说的尽是废话

工业化既是手段也是信仰

现成的“理论”测不准当下中国

“去工业化”是墓志铭还是里程碑

第三章纸币做的老虎就昰纸老虎

至少,中国是美国人的一部分“上帝”

布雷顿森林体系何以倒掉

美国大片和美国现实的相互鉴定

“币缘战争”:枪杆子里出美元

┅个真相:海军是美国的海上收费站

第四章不和帝国主义共享未来

一个错误让西班牙变成世界帝国

为什么我们必须拒绝帝国主义

中国太大大到如果当帝国的话,这个世界装不下

第五章苏联的存与亡都是我们的营养

为何苏联模式能指导中国几十年

曾经最成功的帝国主义挑战鍺

把航母放进冰箱未必就能保鲜

既不能靠休假式治疗,也不能靠休克式治疗

第六章黄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歌唱 谁来终结帝国

让我们锻慥胸怀,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七章70亿人的幸福额度

出口工业品与出口工业:两种不同的国家叙事

霹雳手段常用菩萨心肠尽显

拼老命也偠抢占工业制高点

我们已经有了输出工业化的资格

只要有超级科技,就会有超级能源

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工业化是基本价值、是核心價值

第八章他强任他强轻风拂山冈

并非怪谈:美国法西斯化的可能性 美国的选择:因为什么目标,才确立打中国的决心 中国的选择:哪裏是美国“薄弱的一环”

以空制海延伸海洋纵深

唯一的软肋在大洋 以陆制海,用好传统纵深 技术制造的内线优势 攻心为上上兵伐谋 仁鍺无敌,仁者有术

结语:高飞的鸟减轻灵魂的负担——工业化与国运轮转

工业是天底下最浪漫的事 ——《大目标: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政治協商》作者访谈之二

【1】能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内容么

这本书的逻辑是这样的,先回顾近现代史借助历史构造了一个工业视角的世堺模型;然后以这个模型为出发点,结合最近的时事探讨一条未来的发展道路。我不希望读者一定要接受我们提出的发展道路但希望讀者能认真思考我们构造的世界模型。这个模型就是全书的核心

不过,尽管我们对世界模型做了充分简化但世界太复杂了,任何有效嘚模型都必须包含最低限度的参数比如工业革命的触发条件,比如现代工业对农业的改造比如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成本对比。我做不箌用一句话来概况本书的结论只能尽可能提高本书的可读性。

【2】换个方式如果用一句话感性的描述这本书呢?

这个可以从感性的角度说,这本书只描述了一个概念:工业是天底下最浪漫的事情

【3 】“工业”和“浪漫”挂钩,听起来很不协调至少从未在其他人那裏听到过这种描述。

这正是本书的特色在我看来,“浪漫”本身是个有闲阶级的文化概念而文化是经济基础塑造的。过去的时代不是沒有浪漫而是浪漫只属少数人。

你看古代的戏曲主角基本上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最不济也是不为生计所累的江湖豪杰这样的人財有闲暇、有机会经营生活的细节,才有机会被改编成戏剧、话本换句话说,大多数人是没资格“浪漫”的

只有到了工业化社会,大哆数人都有机会用工业时代的工具劳动效率涨了几倍甚至几十倍,不用从日出劳作到天黑隔几天休个周末,也能过上体面的日子这種效率才是“浪漫”的基础。

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连续一周加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你既不会有心情和女友去看电影,也不会有背包爬屾、登高望远的想法你所需要的只是吃饱了去睡觉。如果这样的生活持续一辈子你仅有的浪漫就是在过年的时候看看台上的才子佳人戲。

【4】至少对一部分人来说那个时候还是有“浪漫”的吧。

其实从现代人的视角来看,就算是才子佳人那个时候的浪漫很大程度仩也是畸形的。

就拿爱情这东西来说现在我们认为是男女平等社会的产物。但在体力劳动为主的农业社会男女不平等是必然的社会结構。这就导致男性会优先受教育、更有闲暇谈感情即便在上层社会里也是如此。所以当男性想在感情上谈谈“浪漫”的时候,他们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来实践结果就是同性恋在男性统治集团里盛行,远高于现代社会的比例古希腊的贵族公民和中国的儒家士大夫都囿这种同性恋倾向。这种“浪漫”肯定不是现代人想要的生活

这一点在戏曲里也有反应。戏曲里能做到家喻户晓的就那么几十部我随掱就能在里面找到许多合适的例子。梁祝、女驸马女主角都是女扮男装,以男性知识分子的身份来介入感情这实际就是古代上层社会侽性找不到合适女性来对等谈爱情的体现。他们要找个有文化有闲暇,能谈人生谈理想的伴侣要么是李娃、玉堂春这种受过教育的妓奻,要么祝英台、孟丽君这种男性化的角色

直到工业社会充分发展之后,一方面劳动不再依赖肌肉力量男女可以取得平等的经济地位。另一方面男女同校大部分人在青春期能够和异性平等、频繁地交往,我们才有了今天的爱情观和感情历程爱情故事里的男同性恋倾姠才逐渐降低。我提起这个话题不是因为我歧视同性恋者而是我认为,如果一个社会把非同性恋逼成同性恋这本身就够变态的。我绝鈈向往那种时代


【5】可是,无论从历史书上看还是从人们的回忆看工业化也带来了许多痛苦啊?不能单纯地用乐观眼光来描述工业化吧

没错,工业化或者说工业革命是历史上的大事件,对历史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这个冲击并不是立刻就给大多数人带来了幸福,甚至許多人因此过的更差了比如说,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造了蒸汽船,紧接着就用蒸汽舰队打进了长江逼着中国开放市场、进口鸦片。伱肯定不能说鸦片战争是一个好的结果

不过,在工业社会充分发育之后社会上的大部分不满,与其说是工业化的结果不如说是工业囮没有完成的结果。

【6】这个问题能继续的阐述一下么

比如说,我们的父辈那一代有个知青问题还因此留下了著名的“伤痕文学”。這显然是很不好的记忆痕迹不过,我们从社会学角度仔细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知青问题和伤痕文学是怎么来的呢?

所谓知识青年并不昰今天知识分子的意思。而是统指50年代以后受过教育的一代年轻人以区别于当时还没有受教育的同龄人,以及他们基本没受过教育的父輩(我的祖父辈)他们受过了工业化的教育,知道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精彩的生活认为这是自己理所应当的未来。当他们得不到的时候就会痛苦

不过,当时的中国工业化教育超前于工业化经济从1949年到1979年,每年的初中毕业生从20万增长到1600万增加了80倍。同期工业化的生产工具却没有增加那么多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轮得到进工厂,必须有一部分人继续保持农业化的生产效率大体保持農业化的生活方式。

这个时候就有个挑选问题谁去参与工业化生产?谁暂时留在农业化时代城里的知青觉得自己父母在城里,自己应該继承这个身份但问题在于,上亿知识青年里有3/4在农村,他们也受过教育也是中国公民,没理由把他们排除在挑选流程之外所以,唯一合理的解决方案是让城里的知青下乡和农村的知识青年一起来竞争招工、提干、升学和从军的机会。没挑选上的青年要暂时从事農业生产其中城里来的叫下乡知青,农村来的叫回乡知青

没挑选上的知识青年肯定有怨言,因为他们和自己的父母不一样他们读过書,知道世界上有电影有汽车,有电灯电话有图书馆和自来水。他们需要新生活所以,尽管他们的日子已经过的比父辈好的多比洎己没读过书的同龄人也好得多,他们还是很痛苦很不满,这就是知青问题的来源但你不能说是工业化带来的坏事,不能说当时不该搞普及教育相反,工业化给更多的人带来梦想是好事至少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现在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劳动队伍基础就是從建国开始的工业化教育扩张。

我们今天之所以觉得伤痕文学的描述很可怕是因为后来推翻了知青政策。下乡知青都回城了哪怕回城待业也回去了,他们因此觉得下乡是错的这让他们的怨气翻番,理直气壮地说自己吃了亏其实,几倍于他们的回乡知青或是他们没受教育的同龄人还没说话呢,我们看历史不能只看抗议声音大的少数人。

【7 】你如何定义你们这个写作小群体

第一代生于工业时代的Φ国人。

【8 】这个身份很特别么

从历史角度来看,很特别

我们率先意识到了这个新时代的到来,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和我们嘚弟弟妹妹相比我们实际上目睹了新中国工业社会的形成。从生活方式上我们的童年、少年时代是一个彻底的转型期。我记事的时候火车还是蒸汽车头,现在我已经习惯坐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了这个冲击是很强烈的,和打记事就习惯于动车高铁的一代还是不太一样囿对比才能感受时代的冲击,所以由我们这一代人来给中国工业社会立传,可以说有必然性

但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和同龄人并無太大区别如果我们不写这本书,大概用不了多久也有类似的作品面试历史的潮流是挡不住的。

【9】你觉得现在还有哪些文学作品符匼你的“工业化价值观”

我推荐一个纪录片:北京电视台在建国60周年拍的《我爱你中国》。这是我近几年来最喜欢的一个纪录片这个爿子正视了新中国的工业化历史,在艰难困苦中描述了新中国的自信我推荐所有人都看看这个片子。

【10 】你定义自己是“第一代生于工業时代的中国人”意思是中国的工业化从1980年开始么?

不恰恰相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自1949年开始但生活意义上的工业时代要滞后于工業化。

这就像做生意早期经营赚的钱不能用来改善生活,还要继续投入直到有了稳定利润才能抽出一部分利润来花用。在我出生之前嘚几十年也就是我的祖父辈、父辈努力工作的年代里,尽管中国的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但大部分工业品又重新被投入积累了,没有体现為消费品所以在迅速工业化的年代,生活面貌并没有因此发生根本性转变

直到我记事的80年代初,大部分中国家庭还会在真正意义上“苼火做饭”即点燃柴草来加热食物;在冬天绝大多数中国人吃不到绿色蔬菜。这和过去几千年并没有太大区别

直到1980年代,中国工业经濟才有足够的能力为全民生产足够的消费品让中国人既能以工业化的模式工作,也能以工业化的方式生活这种生活,对于我的父辈来說是一个新鲜事物,对于我这一代人来说是出生就开始习惯的事物这个差别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方式有所不同,所以正如本书的书名所說我们要改变一些上一代人的规则,和旧世界进行“政治协商”

【11 】你曾经是一名工程师,在本书里谈的全部话题都围绕着工业你昰否觉得专业背景决定了你的思考方式?

虽然我不是一个好工程师但工程学的两条基本原则对我影响很大:量化思考与合理妥协

所谓量囮思考,就是一切用数据说话判断一个方案好不好,一个解释是否说得通首先确定一个合理指标,然后根据指标去找数据结论让数據说话。这样可以免于在某些玄妙的“信念”、“道理”上浪费口水因为数字对所有人都是客观的,不由得你不服如果一个理论不能給出量化的指标,或者至少向这个方向发展那这个理论肯定是在忽悠人。

合理妥协是工程设计的核心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认识到,任何設计都不可能同时让所有指标达到最优往往是要便宜就不能保证质量、减轻重量就必须削减功能。所以正确的思路是在各个指标之间寻找最好的妥协点而不是把某个指标的意义无限拔高。

这两条原则对于工程师来说是常识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应该是常识。评价一个政策、一个时代必须坚持量化分析、全面评测的原则。我这本书实际上就是落实这条“常识”的成果

【12】你看起来对自己的工程师身份很洎豪。你是否认为本书是一本写给理科生的书

我觉得现在国内对“文科”、“理科”的划分有点误区。几乎所有要用数学工具要做实驗的学科都被默认归为理科了。实际上所有学科,不管是机械制造还是历史研究都需要严密的逻辑和可靠的事实。逻辑要严密起来需要数学工具;事实要可靠,更离不开数学工具和实验

当然这是从原则上说。但在实际操作上国内搞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人会比较认哃这一点,会在日常的工作和科研中落实这些原则但社会科学就未必了。好多标题惊人、结论吓人的社会学论文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数芓,没有一个公式甚至没有像样的研究样本和取样分析。所以我们容易留下一个印象文科和理科是截然不同的东西。实际上不该区汾的那么明确,大家都是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原则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非常清晰的边界

【13】最近有个哈工大教授在网上抨击文科生反科学,百无一用贻害社会,你赞同他的说法么

我还是从上一个问题的回答说起。

社会科学丧失了科学精神会从科学变荿玄学。结果就是不管是严肃的学术论文还是一般报刊上的社会评论要么是迎合读者的猎奇、泄愤心理,吸引眼球;要么故弄玄虚堆砌名词,用貌似高深的理论误导读者反正语言这个东西的可操作性很大,在没有逻辑和逝世约束的时候怎么说都行从这个角度说,那個哈工大教授的抱怨有几分道理

但他的抱怨有个最大的问题——目标错误。他的目标指向了文科生而不是中国整个社会科学界,整个社会事实上,在社会科学领域缺乏科学精神的不止是文科生大部分理科、工科、医科背景的人也拒绝用科学精神去分析社会问题。他們在上班的时候或许是本专业的专家精通各种数学工具,能够很熟练地处理各种样本但一旦离开本行,他们的表现并不比文科背景的囚要强丝毫不打算把科学精神用到工作之外。这才是最要命的问题

【14 】这个问题能展开说说么?

打个比方上海浦东张江地铁站可能昰中国电子、通讯工程师最密集的地方。但就在上下班高峰期那里卖“防辐射仙人掌”的摊位总是门庭若市,我亲眼看到许多电气工程師在电脑边上摆上一盆仙人掌说是用来降低辐射。我曾经在微博上开玩笑说:“啥时候中国的工程师不在电脑前种仙人掌防辐射中国僦能登月。每年防辐射服的销量小于怀孕妇女总数的百分之一中国的宇宙飞船应该已经到了火星。等到大家不再热衷于所谓“天然食品”共产主义就不远了”

还有,高铁事故之后许多需要出差的工程师不让公司给买高铁票,说是不安全宁愿坐汽车、开汽车去见客户。他们根本不去考虑到底哪种运输方式的死亡率更低甚至无视723高铁事件前一天,公路大巴就有死人更多的车祸只是简单地根据头条新聞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的读者群是媒体煽情误导民意的基础

社会科学不仅仅是少数研究者获取职称的工具,更是普通人思考社会、参與社会的工具一个人如果不懂基本的读写、算术,很难融入今天的社会;类似地我认为如果一个人不懂基本的社会科学,恐怕也没资格说自己属于现代社会

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在技能方面已经很好了但在科学精神方面,尤其是社会科学的科学精神方面欠缺的還很多。这反映到成人身上就是文科生搞不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理工科学生也同样不能正确地思考社会问题整个社会自然缺乏理性嘚社会决策。我这本书如果说和我的工程教育背景有关系那么可以说这是我把科学精神从工作中延伸到社会思考的结果。

不管是支持还昰反对我希望本书的读者都能以理性的态度来分析这本书,分析这本书提出的工业化概念

  去书展的那一天恰逢《大目标》的推介會,也就有了机会目击了活的宋晓军我很惭愧地说我没有读过《中国可以说不》,但是这次倒是真正被吸引到去读一读《大目标》


  如果要问什么样的场所是购买及阅读《大目标》的理想场所,那机场和高铁站真是恰如其分吧书商的想法也就是如此直白,至少我是茬浦东机场的候机厅里看到大幅的推书广告才又想起上次目击了活的宋晓军以及曾经Mark过想读《大目标》这件事情工业党自然视机场和高鐵站为文明之基石未来之希望,于是与各种成功学书籍为伍就难免成了此书之定数


  上海到福州的航程大概是一个小时二十分钟,一來一回基本上把这书给读了工业党们对快餐文化的鄙夷溢于言表,可一本三个小时就能读完掩卷思考一会就觉得哪儿哪儿不对劲的书倒吔是堪为快餐文化的一种表现


  工业党打起小清新的脸来毫不含糊,因为有数字为证一打一个准,反正对于历史乃至过去发生的事凊工业党自然是不在话下,就算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工业党也仗着科技二字左右开弓,什么十年二十年什么第三次工业革命,小清新们滴溜溜得败下阵来


  如果说小清新是过分强调个体差异,那么工业党无疑是在一定程度上过分忽视了个体差异工业党用数字燙平一切的同事也烫平了人的差异性,在《大目标》这本书里动辄几亿几亿的数工业人口农业人口却从不深究这几亿十几亿人口的组成,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工业人口的年龄层次,工业人口的增长后进中国按照他们理想的速度继续推进工业化二十年后会不会出现劳动力嚴重缺乏。他们会说没事科技的发展会在二十年内提高单个工业人口的工作效率并且可能延长工业人口的工作年限,那行那再往后二┿年呢,工作效率会不会已经达到边际点呢工业人口会萎缩到什么程度呢?


  如果说小清新是过分强调人的价值那么工业党无疑是茬过分忽视了人的价值。提到瓦良格号的时候他们会说失去了苏联这样的国家体制支持,瓦良格号永远就烂在船坞里至于俄罗斯各种盜卖武器拆铜卖铁都会被归咎于体制的崩溃。但是体制和制度本来就是两回事体制崩溃了如果制度不崩溃,或者是体制崩溃了制度崩潰了以后能够恢复重建,那就也不会有那种卖航母的事情了吧在工业党眼里通过系统的开发和科技的进步人类世界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題。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例子就算工业化再强大,销售采购还是要人去做吧在国内市场的各个销售环节上因为商业贿赂造成的浪费有哆少?这些既是工业化再强大仅仅依靠工业化本身能解决么


  工业党们这句话倒是没错,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普世价值有也是掌握這世界的权力者所创造的。不过嘛工业化也不是普世价值,也不是可以撬动世界的那一个支点因为能撬动整个世界的支点,根本不存茬

据某些人说,天朝热心政治的人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工业党”一类叫做“情怀党”(参见这里)。又据说工业党对国家的贡獻是最大的,情怀党无论左右都只是热衷于打嘴炮争论主义的二逼,只能扰乱中国这艘伟大航船的方向减慢我们中华民囘族崛起的航速。

看上去挺有道理的我都快相信了呢。加上最近几年奥运世博,航母四代机搞得中国青年都热血沸腾,似乎看见希望了民囘族主义的大旗立住了,其他旗帜立刻黯然失色不少左派右派在原来的旗帜不那么光鲜了以后,纷纷投入主流自干五工业党的麾下不仅如此,工业党还要反过来鄙视左派的激进、右派的亲美并深切地感到自己成熟了——从此我们终于能和环球时报胡编号召的那样,将个人囚生的方向和民囘族崛起的大方向统一起来争取个人和民囘族的双赢了。至于左派要求的均分蛋糕右派要求的言论自囘由,左派要求嘚反腐打黑右派要求的宪政改革,都不要去理他我们工业党就是要聚精会神打囘飞囘机,一心一意谋南海

不过,工业党的情怀泛濫起来一点儿也不输给情怀党,幼稚天真起来更是傻的可爱。

工业党总是幻想中国是一个曾经辉煌后来受尽屈辱现在即将再度崛起的大國工业党总是幻想这个潮流是所有中华民囘族应该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民囘族共同目标。工业党总是幻想一个上下一心同心同德举国协莋战天斗地的感人场面工业党还时不时的盼着和日本韩国菲律宾台湾越南美国或者说基本上是全世界所有国家来一场洗刷民囘族耻辱的驚天大决战。那以后就是工业党们的应许之地,梦幻家园了

典型的理工男的diǎo丝童话。

但是你要问有多少理由支持他这么YY下去工业黨也未必答得上来。你问他既然万岁爷和宰相们那么忍辱负重怎么闹出了27亿美元,工业党答不上来只是坚定地相信皇上英明神武,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只要我们继续与党和政囘府同呼吸共命运光明就会到来。你问他既然这么些年韬光养晦军队搞出了四代机怎麼不敢打美国不敢打日本,连个菲律宾都不敢对付天天指望什么触礁事件就YY到高囘潮,工业党答不上来只告诉你我们还在继续韬光养晦,“触礁”是我们中国军队的一个天才计策已经在菲律宾的心脏打下了一根钉子云云。你问他资本外流贪污腐囘败,环境污染水汢流失,沙漠侵袭这些问题是不是该解决、有没有人该为此负责工业党支支吾吾又开始谈航空母舰和社会光明面,甚至反诘你为中国崛起做了什么你问他社会道德观念土崩瓦解,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互信百姓不信政囘府政囘府忌惮百姓,坑蒙拐骗偷、吃喝嫖赌抽泛滥社会中国人还如何囘光耀中华文明,传播孔孟之道他们也说不上来,只能说“先最好自己最重要”搪塞了事你问工业党俄罗斯侵占峩们一百多万平方公里还要不要了,工业党只能说这个……我们中国崛起这一盘大棋需要战略权衡、需要丢卒保车,丢车保帅丢帅保……

反正党和国家怎么做都是对的,只要时不时的军事上搞出个成果(而且底层diǎo丝工业党也拿不到关于投入产出比、成本收益分析的任哬数据沈飞成飞搞出的铁坨子能不能上战场、能不能打胜仗,工业党也只能靠军事杂志上的PS图片瞎猜)哪怕不打仗,也能让工业党继續意囘淫继续幻想,放弃革命拥护中央。

我不否认航母和四代机的意义但如果国家抢来了钓鱼岛的石油,西伯利亚的森林老百姓┅分钱好处也拿不到,全都变成薄太太温太太的钻石、手袋变成李公主的丝巾,变成了令狐公子的跑车那老百姓的血汗钱投资给你研發航母和四代机有意义么?还是那句话中外权囘贵资产阶级联合榨取第三世界底层民众血汗的体囘系,越早烂掉越好航母武器再先进,如果枪口对准老百姓还是越早沉船越好。

我不否认工业党对国家的意义工业党是一个国家的躯干和双手,但是别忘了情怀党是一個国家的灵魂和大脑。如果说工业党是干活的情怀党就是想事情的。情怀党看起来不那么踏实嘴里一堆宏大叙事,本来就是应有之义如果一个国家只剩下工业党,但是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没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没有支撑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分清敌友的洞察力,沒有对民众关切的温情没有对个人囘权利的保障,没有对国家权力的制约那这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工业国家,只有走上对外帝国主義对内法囘西囘斯主义一条路了。毛泽囘东同志曾经批评过这种人(比如周囘恩囘来陈囘云等抓经济的老牌右派“工业党”)就是只管埋头拉车,忘了抬头看路

你觉得看路的人太多?我觉得中国还没走上正路看路的人不嫌多。

原文刊于2015年第15期《财新周刊》

19世纪中后期英国人正进行着一场类似“英国往何处去”的举国讨论。这是一幕当下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就像时光穿越一样,一个多世纪前嘚英国人突然满怀乡愁地追忆起消逝中的乡村感伤的言辞中同样有着英伦风的“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更巧合的是当时的英国拥有我们现在的名字:世界工厂。


马丁·威纳在《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一书中提醒我们原来,乡愁不僅仅是“中国在梁庄”更是一则普世故事。


作为工业革命的先行者19世纪的英国享受着全球工业霸主的荣光,吸引着一批批的效仿者鈳几乎在同时代,英国人自己已然厌倦了刚刚进入的工业时代在上流社会掀起了一股“反工业社会”的思潮。英国该往何处去是继续莋为一个世界工厂,还是回到绿色的、愉快的田园呢决定权在两股对立势力的消长之间。代表工业与都市价值观的自然是“工业党”;代表田园乡村价值观的,却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小清新”和环保主义者而是我们于文艺作品中无比熟悉的群体:英国绅士。


在传统嘚语境中“绅士”似乎更多指一种彬彬有礼的风度与教养。但从本质上说绅士等同于英国的土地贵族,直白点说就是地主。而所谓紳士风度换一个角度理解,就是说代表着乡村价值观的英国绅士(地主)是“风度”的垄断者;而绅士的对立面那些工业党和资本家們,则被暗示为缺乏风度粗鄙无文。


这场竞争虽然漫长却远说不上激烈,绅士的胜利与工业党的溃败是全方位的


工业党首先在精神仩就被击倒了。在马丁·威纳看来,英国的工业家们虽然创造了第一流的物质文明但并未使工业价值观在社会上占据支配地位,反而屈从於绅士文化和土地贵族的价值观英国资本家的“投降行径”和明清商人并无二致。大批英国资本家们在发家之后并没有选择扩大生产,而是回归田园购买地产,建造宅邸从内心里,很多英国资本家们貌似将做生意视为忍辱负重理想就是将自己洗白为《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先生那样的乡绅。在英国人的思想世界中像达西先生这样不事生产,远离肮脏功利的工厂管理与城市生活流连于乡间别墅,財是真正英国人的高尚生活和中国传统社会的商人地位一样,当时英国资本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低下甚至银行家们也看不起笁业党们,宁愿把资本输出国外也不愿向国内工业投资,从而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拱手予人


与之相应的,英国资本家们对后代的期许往往是成为一个绅士而不是子承父业。英国的教育随之以“去工业化”为己任从课程到思想都渗透着对工商业的鄙视,学校崇尚古典攵学轻视自然科学和技术,培养出了厌恶工商业的接班人牛津剑桥成为绅士培养中心。在这种教育熏陶下不仅绅士的后代继续强化著对工商业的鄙视,即使是资本阶级的后代也全盘接受了绅士的享受生活价值观与父辈的工业党价值观“划清界限”。


一个很明显的表現是19世纪以降的英国文学中,资本家、大工业和城市的形象很多时候作为负面甚至丑角出现而绅士和乡村生活往往被赋予正面形象。創作于工业革命前期的《傲慢与偏见》与达西先生几乎在一开始就确立了英国文学的这种“亲绅士”倾向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他把最痛恨的一些东西都与工业制度联系,比如烟雾弥漫肮脏的“焦煤镇”功利市侩的纺织厂主庞德贝。奥斯汀狄更斯们共同参与了对“乡村神话”的想象以至于英国人逐渐相信,“我们的英格兰是一座花园”而现代工业生活是“遍布在绿色而舒适嘚英格兰土地上,折磨着其居民的黑色邪恶工厂”


在马丁·威纳看来,正是绅士价值观压倒性的胜利,最终决定了英国经济在现代的衰落。当一个国家的精英主流价值观是反工业的这个国家的工业前景也就不言而喻了。第一个成为了工业国家又第一个放弃了工业价值观,在“英国往何处去”的命运选择中绅士们总是特立独行地先行世界一步。


不过英国人算是“求仁得仁”,很有绅士风度地接受了包括衰落在内的一切他们挥别了穹顶之下的雾霾,告别了泰晤士河的黑色也诀别了世界工厂与大英帝国,终于成为了比尔·布莱森笔下自由而无用的“小不列颠”,以及我们熟悉的那个似乎不生产任何工业品的国度。

康有为:以德为师工业党

  六七年前研究康有为的《擬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的时候就曾读过康有为的德国游记,被他对德国的赞誉惊呆了没想到后来有机会来德国访学一年。在德国出游嘚时候我常带着康有为的德国游记,对照他看到的东西和我看到的东西常有意外收获。

  康有为旅欧时游历德国最为频繁,用他洎己的话说“九至柏林,四极其联邦频贯穿其数十都邑”。去过多少城市呢我粗粗整理一下,就已经有二十多个了:柏林、慕尼黑、汉堡、德累斯顿、莱比锡、亚琛、卡塞尔、威斯巴登、宾根、科隆、科布伦茨、美因茨、波恩、马格德堡、卡尔斯鲁厄、路德维希堡、斯图加特、乌尔姆、康斯坦茨、曼海姆、波茨坦、布伦瑞克…… 再列下去我自己就要手抖了我跑的地方跟他比真是少得可怜啊。

  二┿世纪初的德国比今天要大不过比云南省还是大不了多少。

  云南省地级行政单位16个县级行政单位129个。可以说康有为跑了每个地级市(自治州)有些地级单位下面跑了两三个县。普通游客要这么玩就可以说有点偏执狂了。通常来说只有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干部调研才需要跑这么多地方。康有为的确不是把自己当普通游客的他向来是领导干部考察的眼光,是下基层摸底的

  之所以要这样细致考察德国,是因为当时的德国是“屌丝逆袭”、有望冲击英国全球霸权的国家我大清那时候混得灰头土脸,迫切需要“屌丝逆袭”的成功经驗康有为对英国也颇为赞赏,但英国的道路算是稳步发家不是“屌丝逆袭”,对我大清来说可复制性比较低;法国虽然发家早,但茬普法战争中已经被打得满地找牙康有为是不太看得上得;至于美国,虽然GDP在1900年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但它在19世纪长期奉行孤立主义政策,国际影响力还是非常有限从上升的势头上说,远不如德国那么让观众惊心动魄康有为只给它分派了个美洲霸主的角色。

  康有为哆爱德国呢在其游记中,康有为给德国列了无数个“第一”:“德政治第一武备第一,文学第一警察第一,工商第一道路,都邑宫室第一。乃至相好第一音乐第一。乃至全国山水之秀绿亦第一”注意这个“第一”的比较范围不仅仅是欧洲为什打仗,而是“万國”这么多“第一”让人看花了眼,总有个先后主次吧在康有为的视野里,对于德国的强盛来说“工商第一”占据着非常基础的位置。

  先用一个例子来演示康有为从器物思考政道与治道的视角:啤酒

  康有为第一次进入德国,就被猫匿(慕尼黑)的啤酒惊呆了

  第一是味道好,“吾饮欧美各国之啤酒矣皆略有苦味,不宜于喉胃惟猫匿之啤酒入喉如甘露,沁人心脾别有趣味。”

  第二昰杯子大“其饮啤之玻杯奇大如碗,圆径三四寸有高八寸而圆径二存,初视骇人全欧美所无也。”

  第三是饮酒风俗独特去德國餐厅里,不喝酒反而要多收一马克在这个奇怪的习俗下,康有为也开始喝猫匿啤酒喝着喝着还上瘾了。

  毕竟是政论家喝猫匿啤酒上瘾之后,就开始研究啤酒的生产和消费:“酒场二万五千虽酿二千四百万樽,费麦九十六万吨每吨可造酒二十五樽,普十之六巴威十之三,平均每人饮二十加仑天下皆谓德人好酒。”支撑好酒之风的是一个庞大的啤酒工业。康有为游欧有“物质救国”之論,可以说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工业化思想有“物质救国”之视角,喝啤酒迟早会想到治国上去康有为说,啤酒有益于国民健康度数仳威士忌要低得多,多饮也不易损害身体适量饮用更是美容美颜。“德人颜如渥丹仪表壮伟冠绝天下,则啤酒之功之赐也”而我大清国民为啥黄瘦枯槁呢?没有啤酒喝啊所以,康有为强烈建议将德国啤酒引进我大清而且要请猫匿人来做技师。

  康有为琢磨这事嘚时候是1904年当时他可能并不清楚,1903年德国商人联合投资40万马克在青岛成立了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采用德国的酿造技术以及原料号称使用崂山矿泉水酿造。“日耳曼牌”啤酒就是青岛啤酒的前身1906年,“日耳曼牌”啤酒在慕尼黑啤酒节上夺得金奖康有为回國之后,晚年长住青岛大概有个原因就是,他能在这里喝到正宗的德国啤酒

  喝好了啤酒,康有为开始就“德国制造”发表高论康有为说,德国是个“血拼”的好地方“德百物皆廉贱,机器又精美 欲购机器及欧物莫如德矣。”多便宜呢比英国能便宜个三分之┅,比美国便宜个一半这简直就是整个西方的outlet啊。康有为建议我大清朝廷和民间公司都应该在柏林派采购代表,买机器可以省大半費用。

  不过当时英国人好像很看不起德国货,说德国货很差德国货在英国的名声,就像今天中国货在欧洲为什打仗的名声一样康有为说了,那—是—他—们—妒—忌!英国人要保护自己的产品市场当然就要损德国货了。但是你再损也挡不住啊! “……今德工商业驰骋亚、欧、非、美之国,大夺英商之业无在不胜,实以美而廉也”

  今天损中国货的欧洲为什打仗人,大概忘记了当年他们嘚货是怎么被“先进”国家损的不过呢,只要产品性价比在损损更健康。君不见德铁都跑到中国来,跟中国买高铁配件了么西门孓不争气啊。

  二十世纪初“德国制造”为啥牛呢康有为将眼光投向了德国的教育:

  “德国学之尤有实效者,尤在实业职工学業。其政府专奖励工商凡有一工业,即设此业之专门学校使学问之理论与实业之练习合同而化,工人皆有新学之知识而创新改良学囚皆有实测之试验而不蹈空泛论。”

  说德国牛是跟英国比较出来的。康有为说:“英人昔无工商专门学故以百年工艺先进国骤为德国争长,近亦师德而增立矣”啥意思呢?就是说在工学和商学的教育上,德国人“逆袭”了英国英国为啥没有“工商专门学”呢?因为它的正式教育体制贵族气很重牛津剑桥更是看不上工厂里的工匠们。另一方面英国企业里的工匠们却在吭哧吭哧地拼命研究技術,研究到一定程度就碰到瓶颈了,需要理论上的突破但英国正式教育体制不回应企业所提出的问题。所以进入19世纪末化学与电气笁程时代后,英国虽然能有个别优秀的工业企业但难以产生优秀的工业企业集群。相比之下德国实现了产学研一条龙。不仅大学里大興工学教育上不起大学的穷人也可以进职业技术学校,成长为有一定理论修养的技术人员

  德国人还喜欢搞产业集群,康有为称之為“工业连合之法”上下游产业经常抱团,一起做大本国产业挤垮外国同类产品。康有为提到了造船业与铸铁业的联合而铁路部门吔尽力为这种联合减少运营成本。

  德国人还很会搞商品交易会、博览会甚至让制作器物的技师和学者亲自来卖,一是看别人的反馈二是看同行在搞什么,“既以迎人之意向又以比较而得进化焉。”

  这样一来最后的结果,就是“无在非学问无人非学人”、“既善分业以专而致其精,又能合业以核而省其费”康有为前面损过英国了,在此不忘把法国人连带着损一遍说法国人善于搞理论,搞起实业来就不行社会中人人争当医生和律师,但这个对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没有好处

  当然,康有为最后的反思还是落在我大清上“若我国学者,尤为望空好谈哲学文章而轻鄙工商,故机艺尤绌”要改变这一点,就要在我大清大兴工学而且要用好海外华侨力量,与内地形成工商上的相互呼应

  有人也许会说,你康有为不也就是个读经出身吗咋这么敢说呢?

  康有为可不仅搞经学人镓是正经当老板的。他在墨西哥开过银行知道墨西哥某地要修铁路,赶紧去囤地最后土地增值,大发了一把没有实地玩过“大富翁”游戏,他敢在这里给大家上课我相信康有为活在今天,去深圳、无锡、杭州考察一番肯定能就“中国制造”讲出不少道理来。什么任正非、马化腾、马云、王健林康有为都能和他们谈笑风生。出身论Na?ve !

  要说德国的工业竞争力,康有为确实观察得比较仔细了泹德国挑战英国最终还是失败了,没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核心国家那么,康有为到底没有看到什么呢根本问题还是出在他对德國政制的过分乐观上。康有为盛赞的俾斯麦太能干而且善于一个人不声不响搞秘密外交,根本不会手把手地带年轻干部导致干部梯队絀现断层,俾斯麦的地缘政治洞见也无人继承;康有为盛赞的“英主”威廉二世,最后也成为断送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首要责任人因为德国国力强盛,就反推其政制必然优越在因果关系上是欠考虑的。第二帝国政制确实对德国的工业化起到过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其内部吔潜藏着阻碍德国经济力量扩展的不利因素——当然,这都是我们苛责前人的“事后诸葛亮”之见了康有为的预测失败了,而我们今天對未来的预测又会有多少会应验呢?

工业党还是情怀党--也谈文科博士的返乡笔记

作者:王琪 发布时间: 来源:清华求是学会

  春节期間一篇文科博士的返乡笔记(编者注:见附文)爆红网络,引发了一个对现代乡愁的讨论热潮王磊光博士这篇文章真实地呈现了如今农村嘚种种现象与问题,表达了对乡村熟人社会的眷恋与忧虑感叹“农村原有的那种共同体已经消失了,人与人之间不再像原来那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交往” 而众多的回应文章则对作者这种对农村田园诗歌式的眷恋表示不满,把乡村的衰败和熟人社会的解体看作是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如《新京报》的文章《“博士返乡笔记”写出农村文明的衰败”》将农村的衰败归结为“城市文奣”和“农村文明”的冲突,而在这样文明冲突中我们每个人都身不由己,被文明裹挟着走向更为先进和便利的生活中去北京青年报《博士返乡笔记背后的真问题》则表示,农村没有变的更坏实际上在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前进,而王博士所感叹的外出打工者常年不回镓、农村人情日渐淡薄都是农村和农民主动适应现代化的正常举措

  澎湃新闻网发表的另外一篇文科博士的文章《不必“近乡情怯”——另一面的乡村》,也是这种“传统”VS“现代”的二元叙事的典型体现这篇署名“古鱼”的文章以自己岳母所在的皖北农村为例,指責农村人“产权和权利边界模糊”在文章中,他批评了农村人情社会的种种弊病“单说你勤劳致富了,眼红的亲戚可以去你家闹事要錢你都没处讲理;小姑子上法庭闹离婚,你不管不顾不去找关系找门子,婆婆就天天堵门口骂人认为这事儿你凭啥不管。”不知道这位博士在农村生活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他从他岳母那儿听到的故事有多大的代表性。笔者自己在农村这么多年生活的感受是如果哪家遇到婚丧嫁娶的事情,朋友亲戚都会主动打电话问需不需要钱没有谁去腆着脸去人家家门口闹事要钱。农村现在虽然被钱糟蹋的不成样孓了但总体上还不会比坑蒙拐骗的城市更差。古鱼所描述的情况在农村是非常例外的情况,但是却被作为农村人“产权和权利边界模糊”的表现“代表”了农村人的形象

  这种观点集中代表了“城里人”对“乡下人”的傲慢与偏见。在前几天围绕着“大衣哥”的风波中农村人的一句玩笑话被媒体无限引申。南都借此发表评论称“要求大衣哥发小车的人是一种‘畸形人格’”提出要有效消除这种“不送小轿车就不说他好”的荒诞观念和无处不在的干涉别人权利现象,塑造一种健康理性的“现代公民人格”这个事情是媒体小题大莋,借一个人的玩笑话来妖魔化整个农村的形象又一个案例不过相比较于城市,基于熟人社会的农村人相互之间确实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囷义务亲戚朋友乡邻家里有什么大事小事都要去帮忙,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乡村互助机制而这样的机制确实容易导致一种别人应该来給我帮忙的心态(因为我之前给别人帮过忙)。在“城里人”眼里这就是缺乏“现代公民人格”的农村人强加给别人的责任和义务。

  对於“城里人”来说“现代公民人格”就是要实现人和人之间的“权利边界”的明晰化,用更明白的话来说就是你的事情我不管,我的倳情你也不用管我们彼此之间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和义务,我愿意帮你是我发善心不愿意帮你是我的个人权利。习惯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原子化状态的“城里人”,对农村基于熟人社会的互助和义务表现出了很强烈的傲慢和歧视,将农村中残留的最后┅点人与人的温情妖魔化为这种“现代意识”的对立物把熟人社会的瓦解看作是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必然历程。

  在无处不茬的商品经济和消费文化的渗透中乡村不可能是一个超脱于时代的田园诗歌式的所在。相比于城市农村多少还保留了一点人情味,这昰王博士眷恋农村的原因而这种人情味的日益淡薄,农村越来越趋同于城市又让王博士唏嘘感伤。随着商品货币关系对农村的深入渗透原先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正在日益为以货币为中介的间接交往所取代。农村的婚丧嫁娶之前主要靠亲戚和乡邻的帮忙,现在很大┅部分都商品化了承包给了专业的婚丧服务队。以前农村盖房子基本上靠同宗和同龄人之间的互助劳动酬劳就是几顿好饭和几瓶白酒,现在都是花钱雇工或者承包给包工队因为钱的问题,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事情时有发生农村的婚姻也日渐变成一种商品化的婚姻,农村女孩对于物质条件的要求比起城市有过之而不及人情退却之后,货币就登场了它把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一点一点地斩断,日益变荿用货币联系起来的陌生人

  农村人情淡漠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当前社会高度的流动性在市场经济和大工业的冲击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确立的小农经济日益破产打工成了农村青年唯一的出路。城市需要利用农民工的廉价劳动力却不愿意承担劳动力再生产的荿本。疏离了农村也没办法融入城市,这就是当前新工人的尴尬状态王博士看到,在农村“很多农村老人倒毙在田间地头病死在床仩,儿女都不在身边没有来得及为父母养老送终,成为许多人终身的悔恨”一位打工者感叹说“我真希望邓小平没有搞改革开放,我吔愿意日子苦些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每天跟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一篇回应王博士的文章(《博士春节返乡手记》哪里错了)批评这种对于过詓时代的感伤的眷恋把争论上升到改革与反改革的高度,认为改革开放赋予了中国人迁徙的自由并且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蒂亚森的话来高唱“自由”的赞歌:“自由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

  这是当前中国的一个怪现象。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二十年寒窗苦读就盼着有一天能够找一份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在一个地方落地生根安稳地生活下来可是,这些骨子里期盼稳定的“智识阶层”茬对待工人和农民群体时候态度却截然相反,他们诅咒那种让人一辈子在一个地方工作、生活的单位型工厂认为这禁锢了人的“自由”,为国企工人和农民工变成自由流动的“自由”人而大唱赞歌歌颂这种一个月换好几个工厂,一年走遍大半个中国的“迁徙自由”鈳是,真要是把他们也变成“自由”人的时候他们就不乐意了。别急现在的事业单位改革才刚开始,等到哪天也让这些知识分子们一姩签一次合同和领导顶撞一次就得拍屁股走人的时候,他们就能完全体会到这种“自由”的幸福了

  频繁的流动逐渐瓦解了乡村熟囚社会的基础。王博士在文章中说:“在老一辈那里这种关系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时空里,但对年青一代来说大家的关系早已被现实割裂了。”年轻人多数天各一方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短暂相聚,农村原有的人情关系日益淡漠而在城市的频繁流动中又无法形成稳固嘚社会关系,找不到归属感和精神家园只能在一个又一个城市中漂泊流浪。

  乡村社会的解体只是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一种缩影。洏这种转型并不像某些评论者所认为的,是从“传统”向“现代”、从“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型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并不必然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在中国原先的单位型城市中就存在着和现在农村一样的熟人社会,一个工厂、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小社会职工嘚生老病死都在这个地方,在这个大单位中生活的人都彼此熟识一家有喜大家乐,一家有难大家帮人和人之间并不是一种原子化的冷漠状态,而是充满着浓浓的温情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单位型的小社会在城市里逐步解体铁饭碗被打碎之后,城市里的国企工囚、中产阶级(或者说“新穷人”)都变成了市场上“自由”流动的雇佣劳动力稳固的熟人社会也随之解体。城市只是先于农村完成了这种從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变成了如今这个用防盗门防盗窗防盗锁全副武装起来的冰冷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坚固的社会关系嘟被摧毁了,而代之以疏离冷漠、没有归属感的孤立的个人

  在这种情况下,“城里人”在看待乡村的时候就会呈现出两种看起来楿互矛盾的态度。一种是古鱼博士和南都的态度本质是冷漠起来的“城里人”嘲笑着还没有那么冰冷的“乡下人”,把城市的现在看做昰农村需要努力的未来另外一种则怀着一种田园诗歌式的乡愁来眷恋逝去的人情乡村,反映的是在动荡不安中丧失归属感的城市“新穷囚”对于一个稳固的精神家园的渴望

  这看起来是一个老套的“工业党”和“情怀党”之间的争论。笃信大工业的铁蹄必将能踏平人卋间一切苦难和眼泪的工业党人把乡村的衰败和解体看作是现代化和文明化进程中的正面现象,嘲笑文科博士对必然消失的田园诗歌的鄉愁其实,工业文明并不必然排斥“情怀”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并不必然是一个原子化的冷漠世界并不必然是一个丧失了人的价值嘚金钱世界,并不必然是一个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世界并不必然是一个在漂泊不安中“自由迁徙”的世界。熟人社会的解体(包括农村囷城市)和新工人(以及“新穷人”)的漂泊只是新自由主义影响下自由流动的资本和货币对社会的渗透所造成的结果。我们不是要用“传统”VS“现代”的二元叙事方式来为社会的解体和冷漠披上合法性的外衣而是要在面对现实的基础上去探寻另一个世界的可能性。

  附文:王磊光: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究竟看什么?

  题记:这并非一篇精心写作的散文而是我在“‘我们的城市’论坛”上的发言稿。“我们的城市”论坛是一个聚焦于城市问题的市民论坛这次的主题是“回家过年?!——城乡之间的春节难题”。本来我的任务是联络幾位在上海打工的朋友,请他们来发言讲讲回家过年的感想。但问了一圈他们都觉得没什么可说,或者从心里觉得说了又能怎么样 ┅圈绕下来,最后便有了我的这篇发言

  春节期间,它在媒体上的热烈传播实在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甚至把我吓了一跳因为写嘚都是自己家乡的事情,传播得这么广我反而觉得有些不安。

  网上的评论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倒是可以预料的。

  我把文章发給王晓明老师看他给我了这样的评论:

  看了附件,分析很真切文化研究的视野开始有点形成了,好!

  最后一部分令人心情沉偅从现代早期到1990年代,从农村出来到城市求学的人总体上是能够以自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让其他没有这个机会的人信任“求学是人生囸道”的,有这个信任在城市里的进步力量反哺乡村的可能就存在。但现在的情况似乎越来越像1980年代晚期90年代初的上海:出租车司机烸月赚1400元,当得知我一个大学副教授每月才600元的时候很同情地看着我:“算了,下海吧!”这里的关键是无论城里还是乡下,一般人判断人生状况的标准是什么钱当然是首选,但是否还有别的无论在哪里,优秀的人通常不会很穷如果贫富状况不是唯一的标准,优秀与否这一条标准与贫富状况的标准平起平坐一个并不很富的人,就会因为优秀(和不穷)而受人尊重中国的社会里,一直到80年代這样的将优秀与否与贫富状况基本并置的评价系统(其背后是一个类似雷蒙威廉斯所谓的“感觉结构”),大体还能维持但现在,这个狀况却普遍被破坏了不是说过去不讲贫富,现在专讲贫富而是过去那种相对宽阔、内部有张力的感觉结构,现在被打破了

  也许,正因为回家过年是一年之中为数不多的时候我们会被各种力量逼着,不得不去想这些问题——是不是成功是不是优秀,有没有意义而这样的想,又常常让人感到精疲力尽这篇发言才得到了这样的热度吧。

  引子:为什么要回家过年

  诗人说:“有故乡的人囙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我很庆幸我有故乡,可以随时回去尤其可以回家乡过年。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亲人在那里,峩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在那里

  我的家乡在湖北的大别山区,L县我导师王晓明教授在2004年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L县见闻》,写的就是这個地方王老师以我家乡为对象,揭示了当时农村的破产状况人的精神的颓败,以及乡村文明的没落我家所在的那个村子,是一个东覀两座大山夹住的狭长谷地一个村子由十来十来个“塆子”组成,一个塆子有几十户人家我家那里叫王家塆。

  直到现在我每到┅个地方,凡是碰见两山相夹或者两排高大的建筑物相夹,我的第一意识就是这两座山或两排建筑物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所以我在外面,尤其在城市里经常迷路上海7号线上有两个靠得比较近的站:“长寿路”和“常熟路”。我好几次下错站以致现在每到这两个站僦紧张,怕弄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在我家乡的方言里,“长寿”和“常熟”是完全一样的读法人要靠语言来思维,这个事情让我意识到:对于有家乡的人来说是用方言来思维的。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群群里90%的同学只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经过十七八年的积累很多哃学在城市里有房有车,有的甚至有了自己的事业平时在群里他们交流的最多的是工作问题,车子问题等言谈中总少不了炫耀。

  泹有一次有个同学忽然在群里说他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年了,另一个同学紧跟着说他五年没回家了接着很多人说起回家的情况。记得一個说:不管怎么样今年过年一定要回一次家!另一个说:如果能在家乡找一个两千块钱的工作,就回去算了还有一个说:能找个一千块嘚工作,我这边什么都不要也愿意回家。

  我有一个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已经十年没有回家,有一天他在qq里突然对我说我的父母是佷好的人因为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去我家玩,我爸妈用腊肉下面给他吃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他还记得其实我知道这是因为怹太想家了。

  上大文化研究系有位老师主持来沪青年工人的社会调查一周前在访谈工人。有一个打工者说:我真希望邓小平没有搞妀革开放我也愿意日子苦些,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每天跟父母和孩子在一起

  回家过年,其实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一件事情套用贾平凹的话来说:家乡对我们的影响,就像乌鸡的乌那是乌到了骨头里面。

  (1)记忆中的回家: 十多年前我上本科的时候从大西北到武汉,坐的是那种编码没有字母只有四个数字的绿皮火车22小时,通常要晚点两三个小时西北往武汉的路线,自然不是人流最多的但春运那个挤啊,依然大大超出了今天的90后的想象好在那个时候,学生一般都可以提前集体订票买得到座位,站着回家的几乎全都是农民笁。每次上车的时候无论是有票的还是没票的,都一窝蜂地往车上挤我对过年回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我背着一个包,提着一个包与哃学一起,从第一节车厢狂奔到第十几节车厢然后被后面的人推着挤上了车。上车后一分钟车就开动了。我记得火车广播里号召大家發扬风格让站着的乘客挤一挤。大家真的很友好四个人的坐位,挤了五六个你想想吧,火车过道里人贴着人想蹲下来都没有办法,连厕所里也挤着好几个人这对于男乘客还可以想办法,可苦了女乘客记得有一次我身边坐着一个

  二十二章 根植桃花源超越媄国普世价值

  量子理论至今100年,但我们从小学到博士讲的还是19世纪以前的牛顿物理,和哲学史观小米原发升级到了小米5,苹果更噺到苹果7我们的教科书居然还在停留在洛基亚的原发版本!手机、电脑、战斗机、火车、导弹在不断升级,超越旧时代作为科学中的科学哲学,更是到了更新版本的时候! 我们不需要听那些皇恩浩荡的鬼话我们要充分享受大自然恩赐的那份美丽和阳光!

  根植桃花源,铺软红万丈

  根植桃花源铺下软红万丈。意思是立足中华文化吸收7千年人类养分,重塑桃花源价值:“越名教而天生好自然;承接自由平等人本慈悲;我与天地同在,天地与我浑然一体”很多人把老子的“道”解释成规律,完全误读!古人说“形而上者谓の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一种势,和微观量子理论一样它是测不准的,不确定的是由随机和偶然原因决定的。就像江河湖海的沝流逢高绕道,逢低往前有堤坝停下,堤坝出了缺口向前流去这就是“道”,就是被量子理论揭示的全部秘密所在

  波尔说,誰要是第一次听到量子理论而不感到困惑那他一定没听懂。像爱因斯坦这样聪明的脑袋当年对此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工业攵明以来,唯物论一直是人文科学的武林至尊: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只有把握了物质的内在规律,便可以用数学图标描述它的未来和发展结果

  不可否认,唯物论在工业化进程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但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产生唯物论显然需要更新,并适应突飞猛进的物理学发展:时间随着物体速度的加快会变慢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时空是可以弯曲的微观粒子测不准原理等等,都对唯物论哲学的因果律提出了严重挑战

  二十世纪物理学的超速发展和哲学伦理的滞后,不仅使世界顶尖哲學家手忙脚乱而且让大批物理学家陷入了困惑:宇宙万物究竟是受客观规律掌控的,还是由偶发因素而随机产生的最经典的例子莫过於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的薛定谔,他针对微观量子测不准定理提出了“悖猫论”但他始终无法在现有哲学中找到解释“活猫即死猫”理論根据,于是他穷尽了大半辈子的精力力图寻找量子力学在哲学理论上的认可,结果他失败了因为他寻遍了有史以来几乎所有的西方哲学,都无法解释“活猫即死猫”的量子悖论晚年,他不得不沉溺在古印度的吠檀多哲学海洋中用以追求自然与精神的自我统一。

  二十世纪虽然也产生过貌似很厉害的尼采和萨特等牛人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人类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追上物理学的突飞猛进,创慥出一套与之相匹敌的哲学解释体系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人类的哲学直观出现了退化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个人以为是传统哲学版本不能及时更新是关键原因。

  世界真的是由物质主宰的吗意识真的只是受物质驱动的婢女吗?微观量子的测不准完全排除精神意念元素是否反映了微观真相?

  一口气讲了这么多概念大家一定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好我逐个解释下。当飞船的速度超过光速时间就会变慢,长生不老就成为可能这就是物体速度越快,时间就变得越慢

  一个人的手放在火上烤十分钟和放进温水裏泡十分钟的时间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时间会变得十分漫长可能是10个小时。后者十分短暂不过几分钟而已。这就是典型的爱因斯坦相對论

  那么究竟什么是时空弯曲?打个比方宇宙就像一个水潭,它不仅仅有星星点点的浮动沙子还有漂浮在水中的一块块暗物质,这些暗物质改变了空间的弯曲改变了光线穿过这些暗物质的曲线和时间,就叫时空弯曲 唯物因果律认为,只要掌握了事物的必要条件和发展规律就必然预知它的最终结果。窃以为对可见的初级事物这是成立的,比如1+1等于2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但对更深层的微观囷宏观世界,就失效了换句话说,唯物论只部分解释了百分之四的宇宙可见物质还有宇宙绝大多数的暗物质暗能量等,只能用唯物论嘚升级版量子论来爆破

  现今最难解的是量子论,它是个非常专业非常文化,而且格外神奇的理论

  量子理论,颠覆的不仅仅昰牛顿、甚至爱因斯坦而且将激活处于濒死状态的21世纪的人文哲学。

  量子论有三个发现即波粒二象,量子纠缠和测不准这三项原理中的任何一个突破,都足以震撼以至改写人类文明发展史

  先说波粒二象科学家在测量量子运动的位置和运动能量时,发现量子嘚运动既是波浪也是颗粒形状的就像海浪拍打礁石,既是波浪在运动也有无数水滴在运动海浪由水滴组成,水滴也是海浪的一部分一份子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而且测量的结果只能给出一个概率这就完全打破了传统物理学的逻辑推理,由分子到原子再由原孓到电子,最后直到粒子的层层解剖还原推进,即:打破了工业时代的研究方法~还原论波粒二象理论确立了微观世界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性,由此西方数千年的逻辑“还原论”,开始跨进了东方思维的整体系统论!成就了人类物理学的海阔天空并验证了东方哲学的“有”和“无”,“色”与“空”思辨道理开启了21世纪量子哲学的万千世界!

  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最为激动人心的发现

  什麼是量子纠缠?用个很简单的比喻他们就像一对双胞胎,如果哥在火星弟弟在北京,弟弟在北京笑哥也会在火星上跟着笑,弟在北京哭哥也会跟着哭,这种被爱因斯坦称作幽灵般的感应就叫量子纠缠。而且其传播的速度是光速的4000倍!

  如果这种理论运用到实际將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这个世界。你想去巴黎吗手机扫一扫你全身的量子信息,然后传送到巴黎的手机接收立刻,你就会出现在巴黎!而苴不仅仅是人类任何物体都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不难想像,到时那些火车飞机,汽车海轮等等交通工具.将会被直接淘汰掉了!

  量孓理论的第三个突破是测不准,即不确定性海森堡说:“在位置被测定的一瞬,电子的位置测定得越准确动量的测定就越不准确,反の亦然”为了通俗的说明这个原理,薛定谔假设在这个关闭的系统外放上一只猫再用盒子盖住这只猫,并用一根饮料管插在猫嘴里飲料管的另一头装上一个施放毒气的阀门,当电子经过阀门时便自动施放毒气猫就被毒死了!但电子也有可能不经过这道阀门,因此这呮猫就是活的!所以在盒子打开之前,我们不知道这只猫是死的还是活的只有当盒子打开,我们才能确定它究竟是死的还是活的这┅刻,是我们的观测起了决定作用而不是存在决定猫的死活!所以,在盒子打开之前这只猫可能是死的,也可能是活的是活猫和死貓的叠加,既是活猫也是死猫!这就是风靡世界80年的”猫悖论“

  总之,薛定谔的猫不观测之前,我们不能确定这只猫究竟是什么狀态因为量子效应是真正的随机,是真正不可预测的

  是观测决定一切,而不是自然存在决定一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洲打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