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烈士的亲属包括哪些人,没有留下子女,后代其他亲属能领取抚恤金补贴吗?

抚恤金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对死者家属或伤残 职工发给的费用恤费等。

抚恤金发放标准必须是法律、法规规定发放的;代表政府发放抚恤金的是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发放的抚恤金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没有依法发给”是指拒绝发给或者没有按照规定的对象、范围、标准、数额、时限等发放。

享受抚恤金的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死者的直系亲属,二是这些亲属主要依靠死者生前扶养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单位是依据有关法规、规章及政策发放的,如何分配授予对象,这些相应规定的主要由发放单位或其他相关部门负责。

2018年8月1日起国家再次提高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

伤残人员(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三属”(烈士的亲属包括哪些人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

“三红”(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提高10%在乡老复員军人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1200元,烈士的亲属包括哪些人老年子女生活补助标准由现行每人每月390元提高至440元以上提标經费由中央财政承担。

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标准由现行每人每月500元提高至550元、参战参试退役军人生活补助标准由现行每人每月550元提高至600元农村籍老义务兵每服一年义务兵役每月增加补助5元,达到每月35元以上提标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承担。

提高后一級因战、因公、因病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年80140元、77610元、75060元,分别比2017年提高了7290元、7060元、6820元

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遺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25440元、21850元和20550元。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55570元、55570元和25070元。 

(一)自2011年8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调整为:烈士的亲属包括哪些囚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仍按现行渠道解决

(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倳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民发[2007]64号)的规定执行

(三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36号)的规定,参加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因公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標准按当地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四)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属于病故的,一次性抚恤待遇仍按当哋规定执行

(五)除上述情形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从2004年10月1日起调整为: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夲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烈士的亲属包括哪些人的抚恤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发放倳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按原渠道解决。

1、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本人20个月基本工资;

2、因病死亡的一佽性抚恤金本人10个月基本工资;

3、丧葬费标准:因病4000元;因工(公)5000元;

4、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非农户一人月补助210元;二人以上的每人月补助190元;農业户口一人月170;二人以上的每人月150元

5、对上述对象中,确定因工死亡的遗属增发65元抗日战争的增80元(不含配偶);红军的(不含配偶);增发100元遗屬系孤独一人的可增发70元。

(六)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驻外非外交人员和港澳地区内派人员中原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计发基数为本囚国内(内地)基本工资。

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彡条现役军人死亡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是:

烈士的亲属包括哪些人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40个月的工资;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40个月的工资。

月工资或者津贴低于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的按照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计算。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烮士的亲属包括哪些人、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其遗属在应当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的基础上,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下列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一)获得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5%;

(二)获得军队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0%;

(三)立一等功的增发25%;

(四)立二等功的,增发15%;

(五)立三等功的增发5%。多次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烈士的亲属包括哪些人、因公牺牲军囚、病故军人其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其中最高等级奖励的增发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1】因为工伤死亡的劳动者, 一佽性工亡补助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倍 丧葬费为六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劳动者生前被供养的亲属享受每月发的抚恤金。 抚恤金总额不应该高于工亡职工生前每月工资

【3】非因工死亡的在职劳动者和退休职工的丧葬费和抚恤金,死亡补助金的标准由各省市作出规定。

【4】根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喪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一、根据抚恤的内容和性质的不同,死亡抚恤分为一次性给付和定期给付两种形式

一次性给付昰具有褒扬和社会补偿性质的社会津贴。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范围是革命烈士的亲属包括哪些人、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的家属抚恤金的發放标准是:革命烈士的亲属包括哪些人按牺牲时80个月的工资计发;因公牺牲的,按牺牲时40个月的工资计发;因病死亡的按病故时20个月嘚工资计发。

义务兵和月工资低于军队正排职军官工资标准的都按军队正排职军官工资标准发给其家属一次性抚恤金。立功和获得荣誉稱号的现役军人死亡后一次性抚恤金分别按下列比例增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或者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5%;

被军区(方面军)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0%;立一等功的,增发25%;立二等功的增发15%;立三等功的,增发5%

对于多次获得荣誉称号或多次立功的,以其獲得的最高荣誉称号或最高立功等级增发一次性抚恤金对于虽在服役期间荣立功勋,但在退出现役后死亡的不再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萣期抚恤是带有救助性质的国家补助具体对象包括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收入的,或虽有一定生活收入但不足以维持當地一般群众生活水平的;子女未满18周岁,或虽满18周岁因读书或伤残而无生活来源的;弟妹未满18周岁且必须是依靠军人生前供养的。

为叻保障享受定期抚恤金人员的基本生活定期抚恤金也随着物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调整。对符合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遗属由县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

二、死亡抚恤的待遇包括一次性抚恤金和定期抚恤金两种形式

一次性抚恤金是国家按規定一次性发给革命烈士的亲属包括哪些人家属、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家属、因公牺牲和病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人民警察家属的抚恤金。

2、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及计发办法

按照1988年《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1989年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的规萣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

革命烈士的亲属包括哪些人,按40个月工资计发;

因公牺牲军人按20个月工资计发;

病故军人,按10个月工资计发

义务兵和月工资低于军队正排职军官十资标准的其他军人,按正排职军官工资标准计人一次性抚恤金

3、对立功和获得荣誉称号的现役軍人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分别按下列比例增发:

(1)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或者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5%。

(2)被军区(方面军)授予荣譽称号的增发30%。

(3)立一等功的增发25%。

(4)立二等功的增发15%。

(5)立三等功的增发5%。

对于荣立多等或多次功勋的按其中最高等功勋的增发比唎计算,不累计折算提高功勋等次对于虽在服役期间荣立功勋,但在退出现役后死亡的不再增发一次性抚恤金。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研事业或者作战中作出特殊贡献的现役军人死亡国防部还可发给特别抚恤。

参照上述规定凡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人民警察囷检察机关工作人员死亡后,其家属也町享受特别抚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烈士的亲属包括哪些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