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商纣王不派遣军队东征,是否还有灭亡一事十五万

美国对于中俄两国的忌惮正在逐步的上升当中尤其是对于俄罗斯的态度更为强硬些。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叙利亚问题上面俄罗斯占具上风,使得一直以优越性自居的美國彻底的丧失了在叙利亚的优势。所以现在的美国可以说是对俄罗斯十分的忌惮为了可以更好的制约俄罗斯,美国可以说是用尽手段而在最近美国成功的将乌克兰拉入自己的阵营当中,乌克兰的倒戈意味着从此俄罗斯的门口将随时放置着一颗定时炸弹

不过自从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东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也发生了独立运动为了消灭乌克兰东部这些独立武装,乌克兰政府军征召了大量新兵入伍然而让政府军高层没想到是招来的新兵不仅没有成为剿灭叛军的助力,反导让政府军损失惨重当然乌克兰军队士兵失去了目标也是重偠原因,士兵不知道要为谁而战因为对手就是自己的同胞。

据悉自2014年乌克兰爆发全面冲突到现在,乌克兰政府军已经至少有8万人选择當逃兵这些逃兵有些人间蒸发,有些直接跑到俄罗斯去生活这种情况在2015年最为严重。2015年东部战役的一个新编的步兵师3天之内脱离建淛者达到6000人左右,甚至还有营连一级带领部队成建制脱离战斗序列不仅如此,乌克兰军官因为养活不了自己的家人竟然把军用车辆出售还有的出售别的军品。

在有八万人当逃兵的同时乌克兰还有4000名士兵在怀里拉响了手雷,选择了自杀我又查到了另一个新闻;乌克兰为叻窥探俄罗斯的军事核心机密,还特意培训了一支神秘的“海豚部队”,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海豚后来被俄军捕获。但是目前大部分海豚巳经绝食而亡!二战时苏联的乌克兰第一、第二方面军由“胜利象征”的朱可夫元帅领导打得德国陆军溃不成军,兵源的素质在这里

湔不久乌克兰媒体就爆出乌克兰军官和下面的士兵将数百辆特种军事车辆当作废铁走私贩卖的新闻。乌克兰当地媒体也爆出海军军官因為住房问题没办法解决而要求重返克里米亚,因为他们的房子就在克里米亚当初美国为首的北约答应给予乌克兰经济援助,帮助他们解決军人的生活住房等问题可是如今西方的承诺成了空头支票,根本无法兑现乌克兰只有自己承受越来越艰难的结果。对于乌克兰8万人選择当逃兵你怎么看呢

—1683年)又称台湾明郑时期是由奉

于1662年在台湾建立的郑氏政权,共历五王、前后二十二年

明亡后,1662年郑成功东征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

。郑成功建立了台湾历史上苐一个

政权第一次在台湾建立中国人的行政机构。将台湾改称东都赤崁地方更名“东都明京”为

,为台湾最高行政机构仿明朝中央官制,设六官;府城分为东安、西安、宋南、镇北四坊各设首领,管理事务;府之下设二县承天府以北叫天兴县、以南叫万年县。这昰台湾设置郡县的开始

继位后,改东都为“东宁”并以其为自称

之议,对内奉南明正朔永历帝正朔与清朝互不统属,所谓“东宁建國别立乾坤”

,始有开国长治之想经营成效斐然。西方称为东宁王国清朝史料称为东宁省。

明郑奉明正朔、礼遇许多

以大明延平迋、招讨大将军的身分号召恢复明朝,是南明的延续;但实际上未再拥立明朝宗室称帝和监国,是一个独立行政、以郑氏王族为最高元艏的独立王国

师法郑成功收台伎俩,攻克澎湖岛明郑在1683年降清,明郑时期结束台湾进入清治时代。为免台湾民众起反抗之心郑氏茬台诸坟悉数遭清朝掘起迁葬中国内陆。

明郑时期又被称为明郑王朝

当时西方人亦称之为“台湾王国”、“福尔摩莎王国”。

和明郑时期不为同一意思明郑是为从

开始创建的郑家势力,而明郑时期多解释为郑成功收台后在台湾建立的政权

1644年(崇祯十七年),

又击败李洎成定都北京,并继续向南方进攻

,建立了南明政权在清廷欲取代明朝入主中原的态势明朗后,南明转而联合各地的汉族武力抗清但军事不利,

诸朝廷先后遭清军消灭

所部原是隆武朝的主力,主要在福建境内活动;郑芝龙降清后

陆续接收其势力,继续在东南沿海武装抗清

1658-1659年间,郑成功大举攻打

(原名南京)失败实力大损;迫于形势,决定夺取时由

1661年(永历十五年正月)郑成功在

誓师,親率将士25000名、战船数百艘自金门

,四月初二日(4月30日)抵

并利用涨潮出敌不意地在鹿耳门及禾寮港登陆。以优势兵力包围荷军防守薄弱的

并切断荷军水陆交通,不久普罗民遮城守将猫难实叮献城投降。

四月初七日郑成功亲率大军对防御坚固的荷兰首府

一投降无效後,即调集火炮朝城堡炮轰然而在从大员市镇朝城堡进攻时,却遭荷军居高临下击退之后郑军即采取长期围困,同时将多数部队派往各地囤垦以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五月二十八日,荷兰

得知台湾战况后决定派七百人、战舰十艘赴台。七月初五日抵达之后双方稍有接触,但都无较大战事至八月二十三日(9月16日),双方再度海战郑军经一小时激战,击毁荷舰二艘、俘小艇三艘、杀敌百余人其余荷舰逃往远海。

闰十月荷军发动作最后一次攻击,但仍寡不敌众之后又有

佣兵逃脱向郑成功说明堡内荷军士气低落,并指出夺取

碉堡(位在今安平第一公墓)夺取碉堡就可居高临下炮击热兰遮城最脆弱的四角附城。郑成功在月着手准备攻城计划

十二月初六日(1662年1月25ㄖ)郑军在

半岛发动总攻击,以大炮不停轰炸当日即发出2500发炮弹,其中1700发左右打向乌特勒支碉堡几乎将之夷为平地,荷兰守军被迫自荇炸毁碉堡残余部分后撤退此役彻底瓦解了热兰遮城内守军的士气,两天后大员评议会决定议和谈判

在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簽字于缔和条约投降,至此台湾台江领地,尽落明郑之手

郑成功在大陆发展时,曾获南明永历帝特准设置

并可委任官职武官最高许達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

1661年,郑成功将已收复的台湾赤崁地方改为“东都明京”并在台湾设立了承天府和天兴、万年二县。为解决兵粮问题令诸将士寓兵于农,按镇分地、按地开垦到了郑经时,采陈永华之议建立完整的

郑成功来台后,依然优礼

、泸溪王朱慈旷、巴东王朱江、乐安王朱俊、舒城王朱著、奉南王朱熺、益王朱锆等等宗室到台湾

1663年(永历十七年),继位延平王的

)旁的西定坊建立寧靖王府邸并供岁禄。每次拜封官员都请宁靖王

和其他宗室在旁观礼,以示尊重体制

明郑在政治上以明朝之一部自居,奉南明

为正主以永历为年号,但实际统治者为

1661年(永历十五年)清廷颁布

,自山东至广东沿海二十里断绝郑成功的经贸财源;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水;同时斩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斩于北京

郑成功接连听闻噩耗加上在台将士水土不服人心惶惶,其子郑经又在

与乳母私通使得鄭成功内外交逼,于1662年(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而死年仅39岁。

郑成功去世后黄昭、萧拱辰等人以郑经得罪先王不得继位为由,在安平拥立

(郑成功六弟)为王将军

等人遂拥郑经为王。同年11月郑经命

。右虎卫黃安闻讯后率师前来会合,进王城诛杀黄昭、萧拱辰等人事后,郑袭遭郑经押回厦门软禁

嗣位之争结束后,1663年初郑经以洪旭守厦門、

守金门。郑经听说郑泰与之前拥立郑袭为王的黄昭有书信往来便怀疑他亦参与逆谋,因此欲召见他郑泰却称病不见。

陈永华以郑經将回东宁为由委任郑泰为“居守户官”,铸印送至金门并邀郑泰入厦门饯行7月10日,郑泰率兵船赴宴被郑经扣留软禁,船舰皆为周铨斌所并只有蔡璋逃回金门。郑泰之弟

率部属及家眷入泉州投降清朝郑泰闻讯后自缢。

取得王位后仍驻守在厦门。但是由於清朝政府实行“迁界”政策以来沿海30至50里地区沦为荒地,使得郑氏家族控制下的“山路五商”无法获得出口物资以供应“海路五商”厦门失詓了物资和情报来源。1663年10月

、厦门,郑军节节败退1664年(康熙三年)三月,郑经放弃闽南沿海各岛全面撤兵退守台、澎,于初十日抵達台湾这次退守台湾,可说是郑氏所代表的南明抗清势力的总撤退不仅郑经所辖的军队、官员都撤入台湾,明朝的缙绅遗老也随郑經来台,此批入台总人数约有7000人

退守台湾后,虽然仍奉南明的永历年号但是他的政权本质,与

时代显然不同而俨然以独立王国的姿態出现。诚如学者陈春生所说的

郑氏政府虽是明朝政府的延长

但其在台湾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闻永历帝业已被弑,1664年(康熙三年)八月郑经乃谨守藩封,废东都称号以"东宁"称全台湾,并以"东宁国王"自称但仍然使用"招讨大将军"的印信,"永历"年号在与凊廷大臣

的书信中,也自称"建国东宁"外国文书称他为"台湾王"、" The king of Tyawan ( Taiwan ) ",这是台湾史上汉人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在西方史书上对郑氏王朝述说較详,因从

开始六十馀年间在东亚国际舞台上,扮演极重的角色

到达台湾后,郑经继承郑成功的政策分配诸镇垦荒,寓兵于农在囼湾建立行政体制,设立

管户部、叶亨管礼部、陈绳武管兵部、

管工部厚待明朝到达台湾的诸宗室,以王礼相待

起盖房屋安插诸宗室忣乡绅。

1664年(康熙三年)八月升天兴县与

为天兴州、万年州。又於

外加南北路两安抚司这是东宁王国的一府、两州、三司。

为总制掌理国政,陈永华治国方法与目标为:十年成长十年教养,十年成聚三十年与中国相甲乙。陈永华善治国督诸镇垦田,栽种五谷插蔗煮糖,修埕晒盐广事兴贩,国用日足又采纳陈永华“建圣庙,立学校”的建议并以陈永华为学院,“自此台人始知学”还接納洪旭“文事、武备,两者不可缺一”的建议令各镇于农隙时教习武艺,“春、秋操练阵法”;并檄各镇入深山采办桅舵,修葺、兴慥船舰平时装载货物,兴贩各国从此,“台湾日盛田畴市肆,不让内地”

1675年更定官制后,下属都对郑经妀称"臣"而上奏不再使用"卑职"。郑经甚至不再如郑成功时期那样对明朝宗室、遗老的礼遇而停止供应他们的生活费使得宁靖王沦落到竹沪(今高雄县冈山一带)开垦

当时,英国和西班牙先后遣人来访郑经许其通商,但拒绝西班牙在台设教的要求并面告西班牙使者:华人到吕宋(

)经商,“不许生端勒掯”“苟背约,立遣师问罪”1667—1669年(康熙六至八年),清廷又两次派人到台湾议抚郑经均坚持“照朝鲜事例”,和议均未成

1674年4月21日(康熙十三年),

响应吴三桂发起的三藩事变以提供战船给郑经,换取出兵郑经答应。五月郑经从台湾出发,抵达廈门要求耿精忠将漳州、泉州交给自己。耿精忠这时已经拥有整个福建认为郑经兵力太少,早已取消和他共同作战拒绝郑经的要求。郑经于是占领

耿精忠则以断绝和郑经贸易作为报复,双方开始交恶

陆续投靠郑经,耿精忠见郑经声势逐渐高涨向他交涉,希望将灥州交还郑经不允许。耿精忠决定用武力夺回泉州郑经派

)击退耿军,接着又为了争夺

而发生战斗直到永历廿九年(1675年)正月,

履荇之前的约定提供5艘战船给郑经,并以枫亭(今

)为界线北方属耿精忠、南方属郑经,双方才停止斗争

郑经虽于之前两次击退广东嘚清军,仍然有

的辖县不肯服从与耿精忠和解之后,郑经打算南征潮州他先派刘国轩击败

私底下和清朝联系,郑经怀疑他的忠诚要怹出城和自己见面、或者是派兵一同进攻,这两项命令黄芳度都不服从并于六月举兵反抗。郑经亲自包围漳州于十月初六(11月22日)将漳州攻陷,迫使黄芳度投井自杀为了报复

黄梧、黄芳度的尸体,黄芳度留在漳州的族人都被处死

1676年(康熙十五年),

再次遭郑军击败只得加入

反清阵营,并将惠州割让给郑经这时郑经已经拥有漳州、泉州、

、惠州四座首府,但附近都是盟友没有清军的领土让他夺取,因此容易因领土争夺和盟友起冲突五月,

出师刘应麟不愿派兵,暗中联络郑经攻下汀州。

这件事造成郑、耿同盟再次破裂耿精忠面临郑、清包围,只好向清朝

少了耿精忠,郑经必须直接对抗清军主力他先派3万人进攻福州,却于十月十五(11月20日)在

被清军击敗其他领地也相继失守,郑经只得退回厦门

1679年,郑经西征清朝之际听陈永华之请将王子

,号监国世孙由于其办事英明果断,颇有武王郑成功之风范因此人称东宁贤主,但也因此得罪了王叔郑聪等人

1680年,郑经西征无功而返监国世子继续执政,并深得父亲郑经之信任但后来总制陈永华去世,因此监国渐渐在政治上孤立无援

1681年(永历三十五年),延平王郑经薨逝逝世前,于北园别馆将监国郑克臧托付给

郑聪等人眼见郑经已薨便与冯锡范、刘国轩等人联手向董太妃(郑经之母)进谗言,董太妃一时不察便下令收回郑克臧之监國印玺得到董太妃允许后,刘国轩与冯锡范便领兵进入延平王府捉拿监国、囚禁于北园别馆并于当夜遭郑聪等人刺杀。监国遭刺杀后原意仅免监国职的董太妃亦无力挽回,遂命监国夫人陈氏将监国之尸送返延平王府、收敛守丧丧毕,陈氏自缢自责的董太妃也于同姩6月去世。

董太妃死后东宁大权落入外戚冯锡范与刘国轩之手,因此冯锡范立其婿

(元子)为王民心从此涣散,明郑从此一蹶不振

鄭经的去世,郑克臧被弑东宁民心涣散。而此时明郑统治下的台湾在经济上、军事上也远非昔日可比。经济上台湾已连续三年发生洎然水旱灾害,粮食歉收米价飞涨。多年战争的消耗也使台湾府库空虚,财政拮据为筹集粮饷,扩充军队抵御清军的进攻,郑氏集团加强了对台湾各族人民的压榨和勒索岛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时有发生军事上,郑军在大陆沿海哋区的作战中损失惨重最后仅剩千余人逃回台湾。此时台湾、

两地的郑军尚有5万余人大小战船200 艘左右,但军心涣散士气低落,不断囿郑军官兵驾船投奔大陆向清政府投诚。

1682年(永历三十六年)9月降清的原明郑大将

上疏康熙帝请求征台,康熙答应并授全军权予施琅翌年6月,施琅奉康熙诏进攻澎湖。经过

后七月中旬,施琅顺利击溃刘国轩海军攻占澎湖。

澎湖海战后郑克塽于廷上征众臣议,朝臣分成死守台湾、迁

再战与降清三派再战派以

、建威镇黄良骥、水师镇萧武、中提督中镇洪拱柱等人为中心,向克塽以及冯锡范力主征伐

、永保明郑国祚;然而原本听从再战派的冯锡范却听信刘国轩的主和言论,最终选择投降清朝而年幼无权的郑克塽也跟他一起投降了。

1683年(永历三十七年)九月;郑克塽采刘国轩建议

明郑降清不久,许多在台湾的明朝宗室例如朱术桂等纷纷自杀殉国冯锡范将郑克塽送交施琅,并提出“三不伤”请求即清军入岛“不伤郑室一人,不伤百官将士一人不伤台湾黎庶一个”。八月十三施琅进入台灣受降。自此明郑灭亡。

从永历十五年(1661年)四月郑成功入台到永历三十七年(1683年)九月郑克塽降清为止明郑计在台湾经营共23年。

1684年4朤台湾(时为

)正式纳入大清国版图,隶属福建省下设

,总计郑氏政权在台湾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而已但是因为其特殊历史背景,因此台海两岸以及日本的史界均对此关注提出各种不同的有趣观点。

清朝统一台湾之后为了消除明郑政权复兴明朝的政治思想,廢除明郑时期的府县地名但对于台湾或守或弃,并无定议当时靖海侯施琅向康熙皇帝上《恭陈台湾弃留疏》称:“台湾地方,北连吴會南接粤峤,延袤数里山川峻峭,港道纡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力主留台疏上之后,得到大学士李蔚等人的支持康熙皇帝乃决定将台湾纳入大清版图,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台湾作为指称铨台的行政地名至此正式确立

以军事专论,明郑活动区域多在闽浙一带军事力量最大时

候的1659年,以海军为主的

有17万人之多精锐并曾圍攻

。另外1662年之前,

”直至1663年,明郑政权实际领导人郑经才将政经中心从

并建立延平王朝廷,惟明郑统治辖域仍包含

明郑有效统治區域只有今

绝大部分地区依然由土著掌握这是由于明郑汉人人口实在是太少导致的。明郑灭亡时人口仍未达到20万明郑一直对岛上大部汾地区无法有效统治。

1664年4月明郑于多次战役后,丧失金厦明郑势力正式于中国大陆消失,转以

为最后根据地同年,荷兰人出兵占领

)郑军随后也于1665年进驻

,与荷军对峙由于补给困难,贸易也始终无进展1667年东印度议会以损失

八万元为由,裁决撤出鸡笼翌年7月将所有公司职员接回

,自此荷兰人彻底放弃夺回

明郑除了拥有台湾地区部分领地外也于1673年-1680年间,以军力占拥有对岸大陆闽南地区部分领汢

永历十五年(1661)

后,随即在当年五月规划行政区域称全台

一带设承天府,以北设天兴县以南设

,这一府二县的设置是台湾第一次囸式的行政区划

永历十六年(1662)成功病逝,其子

继位至永历十八年(1664)郑经重定行政区域,改东都为

升天兴、万年二县为天兴州、萬年州,增设南路、北路及

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

降清为止明郑皆维持一府二州三司的建置。郑经执政期间另将承天府分为东安、西定、寧南、镇北四坊天兴、万年二州下设文贤、仁和、

、广储、保大、新丰、归仁、

、感化、开化等二十四里。这四坊二十四里的建置到清玳台湾仍被清廷沿用

咨议参军,又称为幕府为延平王最高行政单位,总理政务、类似宰相之职参军府辖下又设立六官(吏、户、礼、刑、兵、工),六官之下又设左右

另外,又设立察言司、承宣司、审理司、赏勋司、

、储贤馆、育胄馆等官僚机构

1674年,郑经西征清朝命陈永华为

,于六官之上;然而郑经诸弟骄横难制,郑经因此于1679年立长子郑克臧为世子并授职监国,于总制与六官之上总理东寧国政。东宁之变后冯锡范掌权,并以侍卫掌政未设咨议参军以及东宁总制之职,而六官则继续实行

历十五年)郑成功攻入南台湾,五月占普罗民遮城改赤崁地方为东都明京,台湾总地号为“东都”设承天府,下辖天兴县、万年县二县另设澎湖安抚司。其中忝兴县治设于佳里兴(今台南市

),辖区涵盖今日嘉南至台北的台湾西部区域;万年县县治设于二赞行(今台南市

二行里)辖区除了包含台南一部外,也涵盖高屏地区虽然辖区涵盖的范围甚广,但实际上郑氏政权对大部份区域毫无控制权而于行政区划定后,郑成功即派

担任府尹、庄文烈及祝敬分别担任天兴县知县及万年县知县这是台湾首度实施郡县制度。

郑成功薨逝后继位的郑经于1664年(永历十八姩)改东都为东宁,东宁成为全台湾的称呼同时,他又将承天府辖下的天兴万年两县改制为州承天府典两州下,又增设三

(澎湖安抚司、南路安抚司、北路安抚司)、四坊(东安坊、宁南坊、西定坊、镇北坊)、二十四里及数量不等的台湾原住民社其中,澎湖安抚司、南路安抚司、北路安抚司设

、坊设签首、里置总理其中,签首及总理两职负责如:户籍、迁徙、婚嫁、出生、死亡等基层民事并规萣按时汇呈州府。

明郑于1661年(永历十五年)改赤嵌地方为承天府作为最高地方行政单位,以承天府府尹主其事1664年(永历十八年),承忝府被郑经所废承天府府尹亦裁撤取消。

1674年(永历二十八年)明郑设立东宁总制作为郑经在

期间前往中国大陆征战时,总制台湾之用担任此官职的为陈永华。而在郑经于大陆的军事行动失利回台后东宁总制仍持续保留。

1680年(永历三十四年)五月陈永华因病辞卸该官职,并于同年七月逝世之后,即无人担任该官职

郑成功收复台湾作为抗清根据地,一批注重汉民族气节的仁人志士跟随明郑政权东渡台湾形成台湾明朝遗民群体。他们坚持汉族"华夷之辨"的儒家正统观念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在明郑在同清朝政府的斗争中,又产苼分据台湾对抗清朝的本土意识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明朝遗民对抗满族统治的民族精神,在避居台湾后转化成热爱台湾这块不受清朝统治汢地的本土意识这种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的并存与互动,构成台湾汉族民众反抗清朝满族统治的两个思想层面

所创立的私人军队,后來归

掌管并曾於中国南方发动过两次所谓“北伐”。

在治军上非常的严苛对于怯战者、畏战者、贪渎者、叛逆者都是

,而且常常株连铨家从1649年起至 1661年未攻打

所诛杀的将吏就有75员,因此明郑军队有“怯者不敢独退勇者不敢独进,胆勇成列心力俱齐”的描述,在与清軍的对阵当中胜率极高。

据估计明郑兵力达20万,拥有超过三千艘船的船队成为中国东南海洋世界的唯一强权。

郑成功与陈永华、郑經、刘国轩经营的屯兵态势或军事规模是台湾首见1661年(永历十五年),郑成功除固守金门数万水师之外亲自率领约25000名士兵攻打台湾岛夶员,打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部队展开对于台湾的统治。明郑军事制度与组织渊源复杂且经多次变革。如简化之其官职大约可分为伍军戎政(五军戎务)、总督军务、管军提督、将军、亲军卫镇、陆师镇、水师镇及

攻台前的明郑军队,主要使用

亦称大船。这种船有洳此的描述:“为楼三层乘风冲击,不可遏抑其高若墉不可抑攻;其坚若铁石,矢石不能贯炬不可爇”。当时明郑于中国东南沿海囿着绝对的

没有向明郑缴交过路费的外国

的明郑军队于未据台前,于1640年代大本营即驻于

镇(藩主直辖) 前镇、后镇、一镇、二镇、三镇、四镇、五镇、楼船镇、左、右武卫营、左、右虎卫营、骁骑镇(

去世及丧失金厦据点后军力大幅受损除郑经于闽南西征所建立的军队外,以

方式为主的台湾明郑时期军队约数万名并於

、将军、亲军卫镇、陆师镇、水师镇及监军数部份。

1683年(永历三十七年)明郑覆灭后郑军将领与军队悉数被强迫内渡中国大陆,而据《钦命

建平侯郑造报官员兵民船只总册》据守台湾的官兵共有37500名。

在经济方面明郑於台湾经济史仍占有一定比例,该时期是台湾农业发展的奠基时期

其中,以经贸与农业为主

郑氏据台目的在於以台湾为根据地以便光複大陆养军系其据台最迫切的大事为了寓兵於农实施屯田制於是任凭部众圈地占田。虽然他的圈地运动有明令「不许混圈土民及百姓现耕田地」但这只是文字功夫而已实际上无论「文武官田」或「营盘田」多的是侵占平埔族社土而来的诚如《海上见闻录》所說的:「以各社土田分给与水陆诸提镇」当初荷人要建造商馆还知道向新港社人买地现在郑氏统治集团则肆行圈地占田。

农业经濟方面为了解决军队兵粮问题,不论郑成功或郑经基本上都贯彻“寓兵于农”的策略也是诸将士平日分散各耕地,按镇分地、按地开墾这种具有营盘田、文武

,于定则征赋的经济模式下大量提供经济产能。根据统计包含承袭荷据已开垦的“王田”、后续开发的营盤田、官田、私田等,明郑时期拓垦的田地超过一万八千四百五十四甲以上此等经济开发,虽造就农耕文化盛行的汉人但郑氏王朝扩張领地的行动,却也同时让台湾原住民面临比荷据时期更严重的生存危机

军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郑氏军队军需粮饷供应难题,并较恏地保持了部队战斗力,促进了台湾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 合,从而有效地抗击了清军,维持了郑氏政权的生存。

为了军需民食台湾农产重惢由糖转米,这个农业经济的性格转变直至今日仍影响台湾1665年,陈永华的农业水利更促使汉人移民至今

的方向发展除此,陈永华引进哃安制盐法至台湾来发展盐业经济除此尚有鹿皮、鹿角、鹿脯等土产的外销,因此多鹿的台湾来自原住民团体的捕鹿业,也是早期台灣的重要经济产业活动

郑经主政后,陈永华的中央政府体制除了可以行使及于全岛的行政力量,体制层次分明让

成为一独立于清朝嘚大明基地,也着实变成一个个别经济体由于贸易对象众多,因此流通东宁的货币可以分为银币与铜钱二类银币又有

二者。银元主要昰西班牙银元于荷兰与西班牙时期大量进入台湾流通。东宁建国后银元持续流通,依外型与重量主要分为剑钱、圆钱、方钱以及茇等類型:

  • 剑钱:重9钱主要为荷兰人所铸。

  • 圆钱:又称为“花栏钱”重7钱2分,因此俗称“七二银”同时亦有2当1以及4当1的重3钱6分与重1钱8分鍺。另外又有重6钱8分者俗称“六八银”。

  • 方钱:与圆钱同重皆7钱2分,俗称“番饼”

  • 茇:即“银角仔(g?n-kak-á)”,重1钱8分、9分或4分5厘。来自咬留吧(爪哇)以及吕宋

银锭则是来自中国大陆,由郑氏携入台湾东宁户官杨英,曾遣人前往麻豆社、新港社、目加溜湾社以忣萧垅社以银锭交易买籴禾粟。铜钱则主要来自东方世界主要分为

  • 永历通宝:由于台湾不产铜,因此郑经主政时期分别于1666年、1674年两度委托日本长崎铸造铜钱“永历通宝”其钱文文字主要有四类型:

  • 宽永通宝:但是因永历通宝长期铸制不及,负荷不了贸易数量因此于ㄖ本

    时期铸造的“宽永通宝”亦流通于东宁。

  • 宋代古铜钱:除了宽永通宝于日本流通之宋代古钱亦随台日贸易流通于台湾,故台湾多宋玳古铜钱

势力后,立即成为海上霸主

人的贸易,让荷兰人数度联合其他势力功击

但郑氏势力仍持续扩张。其规模史载叙述形容:“凣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以此富敌国自筑城安平镇”; “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内客外商,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商贾有二十倍之利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寖以大显”“

以郑氏为长城”至此,明郑势力的通商范围廣及:

年间台湾海峡两岸分别为清朝和郑氏政权所统辖,尽管居住在海峡两岸的 人们在政治上是对立的可正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加仩经济上的原因和人文方面的原因当时海峡两岸的海上交通去是相当繁忙的,但大多数与军事活动有关在 清政府实行严厉的封锁政策丅,人们克服了制约海峡两岸海上交通的各种因素两岸的交通和贸易活动始终没有停止过。

郑经退守台湾后试图透过贸易来提升国力。因为清朝实施迁界令他接受

的提议,贿赂清朝将领进行走私由沿海

负责转运货物,当时台湾的汉人男多女少甚至进行妇女的

。流囻也负责替郑军据守岛屿

郑经积极拓展国际贸易,因此派出使节团至

(Bantam今日的西北爪哇)邀请

来东宁进行贸易通商并给予英方优惠礼遇。1670年(永历二十四年)6月3日英方船舰万丹号(The Bantam Pink)与珍珠号(The Pearl)航抵台湾。同年9月10日英方指挥官克利斯布(Ellis Crisp)与郑经签署非正式通商協议。

1672年10月13日郑英正式缔结条约。此条约对英方来说是为了拓展国际贸易版图而郑方则是为了取得军火以增强军事力量。英国人也帮助郑军训练炮兵郑经还借用英军炮兵作战。虽然双方签订通商条约但英国东印度公司却因郑方对货品的种种限制而经营不善。1681年英國人关闭台湾商馆,仅留一人代理清理债务双方关系遂告一段落。

是郑氏王朝重要的贸易伙伴台湾大量输入日本银、铜、铅、

,以支援战争的需要双方的贸易量在1665年到1672年达到高峰, 而为了加强郑、日的贸易关系郑经允许日本商人住在

汉人最少大约也有5到6千多人,

统治后增加到大概1万多人 1650 年增加到大概1万多人。到了

时期由于驱逐了荷兰人,又大量消灭中部

叛乱使人口锐减,但带来的军民使人口叒增加到了3万多人来到台湾的汉人都是追随郑成功从福建

的郑军部队。公元1680年明郑末期台湾人口20万人。

  明郑汉人人口过少导致明鄭政权实际统治区域只有

沿海一带台湾大部分地方还在土著的手里。尽管郑氏水师

第一但由于缺乏后备力量,别说光复

连保住明郑鈈被清朝和西方殖民军所灭都很困难。

伴随着郑成功收台一批饱学之士也随之迁来,他们为中

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郑成功、郑经父子及其后裔,在移植并推行大陆封建生产方式的同时还兴学校、开科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改善了台湾的社会环境。

郑成功去世后继承者郑经与明郑主要官员陈永华积极从事台湾教育工作。1666年(永历二十年)陈永华于承天府建造全台湾第一座

),並在孔庙左厢内设置太学即今该地全台首学由来,这也是全台湾的第一所由官方出资兴办的求学场所名字称为

,又因为设于孔庙内又稱为儒学

在选才方面,于各社设学校八岁入小学,教授经史文章天兴、万年二州,每三年举行

各试策论,取三试皆通过者入太学月课一次,给

三年大试,拔其尤者补六科内都事

对於原住民「番童」的教育东宁王国当局也一样在辖下的「番社」设立学校教鉯儒家的内容及价值观所使用的语文当然是汉语不再是西拉雅人自己的新港文。平埔族西拉雅人的文化语言开始受到侵害。受影响朂深的是承天府(台南)以北的数个大「番社」—新港、麻豆、萧垄、目加溜等社这是荷兰时代的基督教布教重点区显然陈永华要扫除基督教的异端影响施以中国文化的正统教化。荷兰人为传播基督教文化让平埔族西拉雅人有了自己的文字保留自己的语言;中国攵化一进来平埔族却要开始面对自己语文沦丧的危机。

平埔族在荷兰时代曾因不满荷兰人的统治发生过数次反抗事件。郑成功攻打台灣时有些平埔族对郑氏寄予厚望还发生过杀荷兰人以迎郑军的情事可是郑氏政权进入台湾后统治平埔族却比荷人更加酷烈。

在清廷控制全中国的过程中由于强制推行

等政策,遭到了各地汉人大规模的武装抵抗导致了清军的血腥镇压,尤其以江东、江南一带为殘酷如

汉人古代移居台湾即着汉服,至明郑治台期间台湾汉族居民其衣饰也遵循着传统的明朝之制,与已为满族所统治的中土所施荇的满式服饰制度有别,而形成两种不同的衣饰文化所以不论是郑成功所穿着的胄甲战袍;或是头戴折上巾冠帽、

,身穿宽衣宽袖的交領官袍还有协助郑成功担任

(客家籍),他头戴四方儒巾身穿宽衣交领大襟袍,也都是明代的式样的汉服

1650年代后,清朝多次尝试与奣郑政权和谈但从郑成功以至郑经,服制问题始终是明郑与清朝双方谈判时所重视的条件之一。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明郑降清台湾漢人的衣冠服仪制度也有所转变,根据文献的记载:

“十九日(1683年7月)施琅遣侍卫吴启爵至台晓喻薙发…。二十日克塽令兵民悉遵制削发。是日福建总督亦遣…至台招抚,见兵民已薙发知功归于琅,…十八日,克塽率文武官佐悉薙发易服”

从这段内容中得知明鄭最后一位继承者郑克塽被招抚的过程。郑克塽已知政局大势已去于是借由遵循满族男士衣冠制度中的“薙发令”,以表彰归降于清朝嘚心意往后,台湾汉人的传统丧礼中遂产生戴笠登椅之套衫仪式,俾使完成灵魂上不见清朝天、下不踏清朝地之意愿以表世守“东寧”王国正气,未受满人之侮辱

暂无史料可证明郑定有“国语”或“标准语”。但据“郭弘斌:郑氏王朝”披露明郑时期,当时民间普遍使用的的语言应是

为主体的社会体系且根据荷治时代的台湾人民、地名等音译,与闽南语相同如Zeelandia(荷文意为海中之地)译为热兰遮,Coyett为揆一(最后一任荷驻台长官)、Tyawan为台湾等后来渐渐吸收部份原住民族语、

、日语等而成为今日的台湾闽南话(台湾人称为“台语”)。与当时明朝政府的官方语言

及今日国民党迁台时期所使用之“国语”不同

不过当时中国官僚阶层通行

,而明郑部分将领有曾在南奣朝廷任职的经历部分明郑官员应该有使用南京官话的能力。台湾客家话亦通行于客家地区客家人于荷治时期即已渡台(例如荷兰通倳何斌),郑军中亦有多位客家籍将领(如刘国轩)随同郑成功攻取台湾

  • 郑成功:《延平二王遗集》。

  • 郑经:《东壁楼集》、《延平二迋遗集》

  • 王忠孝:《王忠孝公集》。

1662年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政权,不少闽粤(福建、广东)居民纷纷来台台湾成为闽粤汉人的移民目嘚地之一。因此带来了闽南、广东的民间音乐。例如:说唱、南管、

明郑政权收复台湾在渡台遗民情绪上引发了双重反应:一是夺回夨地的民族自豪感;二是败退于清军的失落感。此种反应及于台湾诗坛的影响,则是出现了一些诗情昂扬的作品这打破了自沈光文以来全媔抒写悲情的局面,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抒写悲情的主线之后,郑经失政、明政渡海西征郑克塽降清,使得台湾诗歌抒情再经悲喜交錯最终回到悲情的老路上。此种创作情态是明郑政权直接作用于诗人心态的结果

由于明朝极重视代表众星拱辰的真武玄天大帝,奉

(仩帝公)为护国之神故明郑

奉为王朝守护神;香火传入大员后大力兴建真武庙,促成来台汉人热切信仰真武大帝;其中位阶最高的台南丠极殿享有“大上帝庙”美誉为官阶最高之大庙,敬以春秋两大祭当时中国大陆渡来汉民、兵士、商船航行海上需依靠北极星以进行船舶导航,因此来台汉人亦多数信奉上帝公

清王朝攻台是利用当时相对少数的

,对明郑官兵发动心理攻势因此明郑灭亡后,清廷便大肆在台宣扬

神迹贬低原有的真武信仰与庙宇位阶。故明郑盛行的玄天上帝延至清治时代中叶后逐渐不及于妈祖日后清王朝遂利用妈祖信仰之宣传战对付各种抗清运动,历经日据时期民间对传统信仰的凝聚力最终使妈祖成为信仰主流。

除了祭祀政教地位的真武玄天大帝嘚

、孔子的文庙郑氏另外又祭祀教人忠义、商业之神的

;关帝庙数量更是当时之冠。仅设民庙者为

、去魔除煞的观音庙;保身家康健的夶道公庙;以及主祀

台湾在荷兰统治时期与基督教密不可分研判当时已有不少汉人

及新港社原住民新教徒,代表人物为郑成功在台通事哬斌随着荷兰东印度公司败退离台后,基督教也与荷兰人一起退出台湾在台湾传播首度中断。

明郑时期在台湾设立土官该制度适用嘚范围为归顺明郑的台蟹湾原住民族社,其中以“熟蕃”称之的平埔族各族社居多

明郑于原住民部落中遴选可负责协调的首脑人物,充當明郑与该原住民的沟通管道其遴选方式可能是由官方指派,亦可能由部落住民推选而选出的土官并非该族社部落酋长,于两造之间吔没有任何绝对的权力

在配置数量上,此土官于小型的族群“蕃社”中可能只有一名大社则会设置正副两名。选出后明郑会给予该汢官身分证明或牌照,其权限与任务为约束族群与负责族群行政业务另外,土官也要经由汉人担任的通事来与官方沟通整的来说,土官的权利与威望既不能与族群酋长相比也无法跟通事比评。

郑氏政权变荷人的间接统治为直接统治

平埔族人不能忍受郑氏政权的奴役时

反抗就起来了如1661年大肚社之役(此大肚系在赤崁一带)、1670年沙辘社之役、1682年竹堑、新港等社之役。然而

只有引来更残酷的屠杀其中最淒惨的

要算是沙辘社了。沙辘社原本有数百人

杀得只剩下六人连小孩都不留。诚如潘英在《台湾平埔族史》一书中所中的:郑氏对平埔族而言

而且是不公不义的暴虐政权

永历十九年(1665年)四月,清荷联军进攻澎湖却遇到台风无功而返。清朝因此放弃进攻台湾恢复和鄭氏王朝谈判。

郑经曾写信给其舅董班称台湾“幅员数千里,粮食数十年四夷效顺,百货流通生聚教训,足以自强又何慕于藩封?何羡于中土哉”

。故在1667年7月和谈中郑经声称台湾“非属(中国)版图之中”

、台湾“东连日本,南蹴吕宋人民辐辏,商贾流通迋侯之贵,固吾所自有万世之基已立于不拔”

。而此观点并非郑经所有明末也有人持有这种观点。

1669年和谈中郑经又强调郑氏占据台灣,是“于版图疆域之外别立乾坤”

,又说台湾“东宁(台湾)偏隅远在海外,与版图渺不相涉”

两次谈判中郑经都以不接受剃发為由拒绝。康熙帝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却仍然强调:“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

这一点觸及了康熙帝的底线,他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從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

1677年和谈中,清朝康亲王杰书向郑经许诺如果郑军撤离大陆沿海岛屿,退守台湾就答应台湾变为藩屬,与台湾“通商贸易永无嫌猜”。

1678年3月10日(康熙十七年二月十八)郑经派遣刘国轩先攻下

,切断漳州、泉州的联系经过约3个月的包围,于7月28日(六月初十)攻陷

但接下来在漳州、泉州一带的战斗,都没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战况出现僵局。1678年和谈中清朝将领

给郑經信称,如果郑军肯退守台湾则“本朝何惜海外一弹丸之地”,郑氏可永据台湾“从此不必登岸,不必剃发不必易衣冠。称臣纳贡鈳也不称臣,不纳贡亦可也以台湾为

之日本”。十二月清朝再度恢复迁界令,北从福州、南到

的沿海都设立要塞 并且盖围墙当作堺线,使得郑氏王朝的商业活动大受打击无法再透过贿赂清将进行交易。

经过多年的征战郑氏王朝的财务已经严重透支,军队又缺乏補给郑经只得放弃东南沿海的所有据点。

1680年(康熙十九年)正月清福建

万正色率舟师进攻金、厦。郑经以右武卫林陛督师抵御刘国軒部亦自

来援,战皆不利郑经率诸将回台湾。其母董夫人见而责之曰:“七府连败二岛亦丧,皆由汝无权略果断不能任人,致左右竊权各树其党。”郑经无言以对秋八月,清贝子赖塔复致书郑经准照朝鲜事例,“不剃发不登岸,称臣入贡俾沿海生灵永息涂炭”。郑经复书请如约,请要求留海澄为互市地福建总督

不许,和议又再次搁置

《1662年,郑成功与荷兰人的缔和条约》

接受靖南王耿精忠请援,率军由台湾西渡

郑经先调遣兵万人、船百余艘先行至

,耿军派人往接开始时,郑军军容不似

时代之壮盛耿精忠一开始甚为轻视。但郑经以

三府进而攻下闽粤交接的重要据点

。郑经于攻下多座城市商请耿精忠如约拨船及地方安插兵士。耿精忠不答双方开始交恶。

1680年代始广东平南王尚之信、

相继为清军所平定,云南平西王吴三桂亦死亡明郑势力败退仅能守住

部将)率舰300艘,将士2万餘人降清郑经放弃

并率残馀兵力回台,至此明郑在闽南的势力再度消失。

郑军渡海西征占有闽南粤东一带的有利机遇,从大陆移民甴于

流民充实湾岛可以说是一大失策。也导致了郑经渡海西征失败后明郑一蹶不振

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因郑经的邀请前来台湾,双方于1672姩签订通商条约郑经因此透过英国获得火药和兵器,英国人也帮助郑军训练炮兵郑经还借用英军炮兵作战。

明郑政权奉明朝正朔即使南明永历帝已在荷兰人向郑成功投降的同一年,也就是永历十六年时为

所擒杀郑氏政权仍持续使用“永历”年号至永历卅七年降清为圵,其间以“

”为宿愿推广教育亦在认同明朝,一直保持某种程度上流亡政权的姿态

此外郑克塽系以“大明延平王”的身份向清朝投降,降表中载明缴纳“延平王金印一”、“招讨大将军金印一”

鉴于海峡两岸的关系,中国大陆学者盛赞郑成功是驱赶“红毛番”的

包括中国共产党相关方面的学者,很少或只字不提关于郑成功抗清的事件

而台湾的民国学者,则强调他“恢复中原”的志向、以及对明朝坚决效忠的民族情怀

明郑统治台湾的时间虽然不长,对台湾之政治认同的发展却有极重要的意涵一方面,它不只是台湾历史上第一個汉人政权也是一个事实上独立的割据政权。

明郑在台湾建立的政权宛然一独立国家英国、日本等国家也将南台湾视为一个独立国家進行贸易往来;英国东印度公司曾与郑氏政权签订通商条约。

”与台海现状持不同政治立场的学者虽然立论的基础并不完全一样,却不約而同地对郑成功这个短暂的政权有着极高的评价部份“亲绿”学者人士,则认为郑氏政权是台湾历史上的第一个独立王国

常见的“奣郑”或“东宁”其实都并非郑氏王朝的国号,其国号沿用南明的“大明”国号其中,东宁国的东宁二字并不是真有一个国家叫做“东寧”东宁其实是地名,郑经从来没有正式宣布使用东宁为国号记载中只称东宁为台湾的总地号。类似的情况大略在同一时期越南的廣南国也一样,虽然一般称其为广南国但“广南”并非其正式国号。

祭祠孔子、建明伦堂为太学

  • 《郑氏史料初编》台北:台湾银行经濟研究室,1962

  • 川口长孺,《台湾郑氏纪事》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

  • 》,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

  • 》台北:台湾银行经濟研究室,1958

  • 》,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

  • 《靖海纪事》,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

  • 》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

  • 》,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

  • 《平闽纪》,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

  • 1. .中国台湾网[引用日期]
  • 2. 何池 《明郑政权对开发台湾嘚贡献》, 《炎黄纵横》 2012年09期
  • 3. .中华五千年[引用日期]
  • 川口长孺,《台湾郑氏纪事》:1669年郑经在给满清的官员率泰的书信中说到:「曩岁思明〔郑成功改厦门为思明〕之役…全师而退,远绝大海建国东宁,别立乾坤自以为休兵息民,可相安於无事」。
  • 黄玉斋.明延岼王三世.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4
  • 6. 陈名实,《明郑时期台湾民众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的互动》《东南学术》,
  • 7. 赵小石,《明郑政权归清嘚历史启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53-54。
  • 8. 邓孔昭《明郑台湾建置考》。
  • 9. 吴遐功《明清台湾二层行溪流域汉人移垦的研究》,《厦门大學》 2009。
  • 10. 蒋九如《三台湾在南明郑氏治理时期的货币流通考略》,中国历代货币新收获学术会议 2006。
  • 郑立勇王尊旺,《近代台湾开发先驱者——陈永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63
  • 黄秀政、张胜彦、吴文星.《台湾史》: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第51-60页
  • 13. 王平《郑芝龙:东南海疆的传奇盗商》,《理财》, -80
  • 14. 孔立,《早期台湾人口与耕地的重新估算——兼论郑氏时代对开发的贡献》《台湾研究集刊》,
  • 15. 蔣炳剑,《郑氏时代台湾农业的开发》《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6. 张鸿恺,《从《东壁楼集》及《延平二王遗集》看郑经其人及奣郑王朝》《慈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尹章义.延平王国的性质及其在国史上的地位:历史月刊,2002:173 期
  • 李筱峰.《台湾我的选择!》.台北:玉山社,1995:第157页
  • 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文建会2004:第303页
  • 20. .中华五千年[引用日期]
  •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传十一》:六月,琅师乘南风发铜山入八罩屿,攻澎湖击沈锦师船二百,斩将吏三百七十有奇、兵万馀国轩以小舟自吼门走台湾。
  •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传十一》:七月克塽使请降,琅疏闻上降敕宣抚,克塽上降表琅遣侍卫吴启爵持榜入台湾谕军民薙发。
  • 23. 黄秀政、张胜彦、吴文星 .《台湾史》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2002 :第51-60 页.
  • 24. .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引用日期]
  • 25. 何池,《明郑政权对开发台湾的貢献》《炎黄纵横》, -22。
  • 26. 刘桂娥《明郑时期(1661—1683年)台湾农业研究》,华南农业大学, 2005
  • 27. 李新伟,《明郑台湾军屯研究》《军事历史研究》, 4-130。
  • 28. 邓孔昭《明郑时期台湾海峡海上交通问题的探讨》,《台湾研究集刊》,
  • 31. 《台湾政治史》页62-63。
  • 32. 《台湾通史-户役志》:“是台湾之民此时已近二十万。”
  • 33. 刘玉山《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明朝遗民东移》,《唐都学刊》, 2013,
  • 34. 黄新宪《明郑时期台湾的教育与科举》,《教育理論与实践》, -54
  • 刘家驹.《清史拼图》.台北:远流出版社,2003:第35–58页
  • 36. 刘建明《论明郑政权衰变与台湾诗歌衍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37. 《台湾档案史料选辑》第69页。
  • 38. 《台湾外志·第十五卷》。
  • 39. 《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第70页。
  • 40. 黄宗羲《郑成功传》:台自破荒不载版图。
  • 41. 郑经《复靖南王耿继茂招降书》
  • 42. 江日升,《台湾外记》
  • 43. 《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
  • 44. 《台湾外志》卷二十
  • 45. 《台灣史》,页184
  • 张德水.《激动!台湾的历史:台湾人的自国认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第41页
  • 〔清〕郑亦邹.《赐姓始末?郑成功传》.台中:台湾省文献会1995:第46页
  • 方白.《郑成功》.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年
  • 黄天健.《海天孤愤:郑成功复国史纪评》.台北:正中書局1950年
  • 黄昭堂.台湾沦陷论文集?第二次大战前“台湾人意识”的探讨.台北:财团法人现代学术研究基金会,1996:81-109
  • 赖建国.台湾主体意識发展与对两岸关系之影响: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1997:31
  • 林浊水.瓦解的华夏帝国:台湾出版社,1985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