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男来甲公司于2014年1月1日2个月了,没过试用期,老板变态凶,下家已找好,我要辞职,怕和老板说辞职时害怕怎么办?

记录这一年的求职历程
文章略长,干货满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此刻坐在电脑前,回想过去的一年犹如一场梦。不管怎样,跌跌撞撞总算是结束了,实在该记录点东西留给自己,总结一下教训。先说明一下,本人为2018届毕业生,过去投递简历的单位达到150多家,本文提到的是拿到offer的,或是没有拿到offer但过程值得记录一下的。
一、工信部软促中心(csip)
时间回到2017年5月中旬,周围人都在申请暑期实习,有的已经拿到了名企的实习offer,有的正在路上为面试三番五次奔波,我在慌乱之中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海投简历,似乎有个能要我的单位接收我去实习,我就乐不得地去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我在智联招聘上向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投了简历,实习咨询顾问岗,很快就接到了单位领导的电话,电话里简单问了问我的情况,加了微信,开始邮件往来,陆续接到相关的业务资料。我很诧异,我只是投了简历,也没有面试,领导就默认我会过去实习,开始给我相关资料。从我的角度考虑,我只是知道这个单位是工信部直属的正局级事业单位,听着好像很高大上,想着能过去实习应该也会为简历加分。6月初过去单位见了一面,中旬开始进入单位正式实习,期间熟悉了电话联系的领导,姑且叫他D博士吧。实习期间主要是以咨询顾问的身份参与中国软件名城项目,撰写工作方案,了解了部委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氛围,还去到西安出差,第一次出差很激动诶。现在回头看,认识D博士是此行最大的收获。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这次实习到7月21日就终止了,但不妨碍它成为我简历上受HR关注的内容。
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601所
这家事业单位是我暑期的第二份实习,是通过学姐向单位投递的简历。面试过程中部门领导对着简历随便问了问,又过了一遍人力的领导,问题也就是“你最大的优点、你怎么看待这份工作”这种水平的问题吧,自我感觉领导对我还比较满意,大概是背景还过得去。实习的岗位是档案管理岗,内容是航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重复性工作蛮多的,工作起来很枯燥。但是因为沈阳离家近,单位招实习生的目的是为招聘留用做准备,我想着留用的机会应该很大,最重要的是这个单位在沈阳的待遇很好,事业单位似乎更稳定,算是个不错的选择吧。就这样,为了能争取到留用机会,7月下旬到9月上旬,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兢兢业业做了一个半月,心里想着这地方真不错,挺悠闲的,还可以学点习,一两年后读个博。值得指出的是,601所提供食宿,还有补贴,如果不是很讨厌档案管理,算是个不错的实习机会吧。但是,9月上旬我离开单位的时候,尽管同事说我留用没有问题,我并没有得到领导的准话,算是处于待定中,领导只说后续会通知我,大概是说还有流程要走,我自认为工作还可以,内容对于我来说没有难度。但是没有得到确定的offer,我也只想回到学校快点继续参加宣讲会投简历了。9月份的宣讲会多到爆,但是因为受开题折磨,我错过了几场重要的宣讲会,如核工业集团的宣讲会,回想起来确实有些遗憾。9月份回到学校,有些同学已经拿到offer,自己还在疯狂投简历,参加各种宣讲会,航空工业的,工信部专场的,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这些单位收到太多简历,直到11月初都没接到面试通知。到10月下旬其实已经有点慌,感觉已经错过了秋招的黄金时间,心理压力很大。11月初,接到了601所的电话,告诉我过去走一下程序,我当时好像还蛮兴奋的,觉得真的就是“走一下程序”。11月7日到沈阳上午下午走了人力部门的两轮面试,然后回家等通知。果然,几天之后接到了电话,说我通过了面试,记得我当时很激动,迫不及待想着签了算了,这样找工作的事情就告一段落了。但是电话里人力的领导说所里规定招聘事业编制人员需要本硕双985,我的本科不是985,要签劳动合同制,我当时一愣,就说那我考虑一下吧。我之前对这个规定大概有个印象,但是没想到自己因为这个被卡,自己当时的想法就是,劳动合同制,为什么还要选择事业单位,那还不如去企业里赚钱,稳定也好,工资待遇也罢,一样都给不了,这样的工作也没有选择的意义。大概第二天,部门领导给我打电话:“xx啊,听说你没签,其实这个合同制也是一样的,都是我们所里的人,我们所里有很多这样的人,并不是临时工……。”总之,部门领导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我并没有听进来,当时就说给我一个星期时间考虑。我回到学校,一个星期的时间也到了,又接到部门领导的电话,我说我不太能接受,不能给事业编的点就因为学校吗?部门领导说是的,但是他也说,这个offer你不用急着回复,给你保留到明年,601所的大门一直为你敞开。总而言之,这一次前前后后面了四轮的单位,并没有如我所愿接收我,我很不愿意接受合同制,让一个985的硕士去做档案管理,和一个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就当时而言,这份offer是我的一个保底的offer,我后面去面试就想着,有601所给我兜底呢,在诸多面试中没有那么大压力。另外,这个实习也让我有所收获,601所毕竟是航空领域最好的主机所,在全世界都出名,档案工作也做得很不错,有这一份经历也让我面对研究所的面试更加淡定。这之后,我就更加关注军工类研究所的招聘信息了,当时没有那么多追求,想着能去一个这样的单位,事业单位,安逸还很稳定,而且好像还有那么一种使命感,保密什么的让我觉得自己更加神秘了,(现在想想也是很幼稚了)所以,带着这一份offer我又开始不断投简历面试。
三、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11到12月的这段时间,我每天刷学校的就业信息网,一天刷上好几次,生怕错过一条招聘信息,看着不错能投简历的单位我全都投了。此外,我还关注了北理、北航、人大、北师大这样一些京内高校(因为北京这个城市也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以及武大(我们专业的老大)、吉大(因为在东北地区)等学校的的就业信息网。除了上述渠道之外,我还关注了智联招聘、高校人才网、硕博人才网、中核人才网等等。这种方式每天都能搜出来上百条招聘信息,这也是我比大多数人累的原因,但是当时我却乐此不疲。结果也表明,很多单位都喜欢北京高校的学生,尤其我想去的一些军工研究所,或者重工业企业,在招聘信息获取上,京外的学生真的不占优势。这期间我投递了核工业集团下所有能投的研究所,航空工业下所有能投的研究所,中船重工下的所有研究所,还有航空发动机、中国电科、中国兵器,总而言之,我对着中国十大军工央企名单把所有能投的单位都投了一遍。甚至到了2018年3月,有些单位找不到投递方式,我直接去官网搜人力的电话,打电话问是否有情报学硕士的需求,有些说可以先投个简历,有些说没有。现在想起来,那段时间真的是我干劲十足的日子。回到2017年12月,我在学校就业网投递了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天津)的档案管理岗,随后几天接到了面试通知,于是我就按照时间去单位面试。和我面试同一个岗位的还有一位武大的专硕,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出奇地自负,觉得自己是学硕,还是天津高校的,有种志在必得的感觉。我在各个地方搜这个单位的具体情况,了解到这个单位用工方式是事业编制,公积金1:3每个月能到4/5千,有寒暑假,各两个星期,提供住宿(每个月100块),季度奖金、半年奖、年终奖都很给力,可以说是性价比很高了,我得承认,自己太飘了,让这个本来可以属于我的机会变成了我的笑话。面试整个过程是常规的,自我介绍,对着简历问,都是很简单的问题,能感觉到面试官对我在601所的实习很感兴趣,因为都是档案工作,会比较关心业务发展到哪个阶段,还说核三院的档案工作还比较初级,目前都还是纸质的,信息化做的不是很好,我说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面试过程中我提到了自己很爱情报学,面试官问我能不能接受做档案,可能会下库房什么的,我说可以。问到我期望薪资,我说税后6千(我心里清楚,研究所都差不多这样,所以也没多说)。面试官说,这个(指6k)我们还是能满足的。后来又问我,为什么没去沈飞(601所)呢?我说那边不给事业编,要签劳动合同制。另一个面试官很自信地说,我们招聘的全部都是事业编。其实这一点我是清楚的,我之前还在公众号上看到有一个五年的服务期限,可是心里想着干两年就辞职去读博士,那五年这么久会不会有高额的赔款,又是这种涉及保密的单位,这我可能赔不起诶。所以,我现在也想不通当时的自己为什么开口问:“这个是有五年的服务期限吗?提前走是涉及违约吗?”(嗯,我已经很自责问出这种问题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脑袋被什么夹了)面试官不慌不忙地说:“这个是有相应的违约金的。”我可能忘了我是在求职,我又继续问:“大概多少呢?”面试官说:“每年3千”。时至今日,我努力地回想我当时到底在想什么,能问出这种问题。大概我当时觉得有601所保底,真的傻气冲天了。面试过程中有一点很不好,有一位领导不停抽烟,整个会议室都是一股烟味,我从单位出来走到哪身上都有一股烟味,便回学校洗衣服了。不出所料,过了差不多半个多月,接到短信没有通过面试,说不符合用人需求,我很清楚自己为啥没过。那时候回想这个单位,性价比这么高的一个地方居然就被我作死了,很是遗憾了,我想着如果我一份offer都没有,或许也就没底气问这么蠢的问题了,不管怎样,这是一次败给自己的面试。
四、中电53所
这个单位在天津大学开过专场招聘会,我投了一次简历,后来中国电科集团的专场招聘会我又投了一次简历。想来12月份应该是第二次投简历得到了面试机会,单位在滨海新区很偏很偏,打车到最近的地铁站花了三四十。我投的岗位是科技情报分析,一个可以招收情报学专业硕士的岗位,偏向期刊编辑类。和同类单位一样,自我介绍,对着简历问,很详细无一遗漏。被问到的问题有“做过什么,是负责还是参与,怎么做的,过程结果怎么样,产出了什么新的东西?你在csip的实习主要做什么?有没有参与过大的战略规划,比如十三五规划?我看你这打过英语辩论赛,英语自我介绍一下吧。你觉得情报是什么?你的家庭情况怎样?”个人觉得不简单,我回答的并不好,尤其是英语自我介绍,磕磕巴巴说了几句。面试官最后说:“做情报就是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一番大谈奉献之后,最后问我是否有问题,我问用工方式怎样。面试官说劳动合同制,我心里想着这还不如601所呢。另一位面试官带着我看了看周围环境,居住什么的,暗示我已经通过了,我就离开了。过几天接到电话,给我发offer,我问了一下待遇,不是特别满意。试用期见习期加起来一年,服务期限5年,离职赔3万块,而且还是个劳动合同制。于是便拒绝了。
五、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
投简历是2017年12月的事情,接到笔试通知是2018年3月中旬左右。我是学情报学的,但是我从内心里不是特别喜欢图书馆这样的工作单位,总觉得有些不甘心。但是我没有拿到其他的offer,只好都去试一试了。3月24日笔试,图书馆大概有28/29个人这样,招8个,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有些在两年前保研过程中就已经照过面。先说笔试,十点半考到十二点半,10个选择题每个2分,第一个是航空领域中图法的类号,其他的都挺简单的,要对dialog proquest ebsco spinger 这些有了解,对民航领域做一点了解。5个简答题每个10分,你觉得民航馆藏建设应该加强哪些工作?如何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数字环境下如何增强文献资源建设的科学性?论述题2个每个15分。第一个忘了。和前面的题差不多,也是开放性。第二个是写自己3到5年的职业规划。我感觉我的笔试答得很不错,图书馆学的内容居多,我把每道题都写了满满的答案,哪怕我不会。再说面试,先做自我介绍,然后老师问,你应聘的优势是什么?你对图书馆建设的建议?与图书馆同事发生矛盾你怎么办?你上过我们图书馆网站吗,你觉得怎么样?上述几个问题随机选两个,每个人的题都一样,五分钟结束。我不能通过这个简单的面试感觉到自己能不能通过,面试当天24日12点半左右,接到图书馆老师的电话,问如果要我我去不去,当时我把它和601所作比较,感觉这是个不错的机会,事业单位,并且高校在教育医疗上都很占优势,最重要的有寒暑假,不会很累。于是我给出的回答是“您这边给我offer,我就签了。”放下电话,一阵欣喜,感觉自己好像通过了。过了几天,大约3月29日收到了邮件offer,通知4月8日到学校去体检。
六、浪潮集团
3月份,我在智联招聘上海投简历,看到个浪潮集团招聘产品经理(知识服务类),要求5到10年工作经验,专业上最好是图书情报领域。我知道自己不符合要求,但是心里想着,管他呢,投一下,于是就点了点鼠标投了个简历。过了几天接到一位女面试官的电话,简单问了问情况,约了面试时间。我觉得浪潮这个平台很不错,产品岗会有很多可能性,对应届生来说能学到很多东西,所以还是认真对待的。准时带上简历去某院(甲方)参加面试,自我介绍之后,面试官对着简历开始问问题,你的xxx实习期间做的主要是什么?你英语四六级是什么时候通过的?你家里情况?之前有哪些offer?文献计量软件用过哪些?总之都是些很简单的问题。然后就结束了,说会通知总部让我等通知,大意是说通过了,联系总部按照校招程序办,我也是很诧异了,我其实有点心虚,自己这么轻易就过了,问:“您不再多问我几句了吗?”面试官说:“你现在是应届生,我不会问你Axure什么的会不会,这些可以学,你这个专业还是很对口的,你不要觉得我们这个不正规,总部联系你可能还有面试笔试什么的呢,我们正常要好几轮的。”于是,我便回学校等通知了。3月28日,接到浪潮集团的电话offer,直接说了待遇福利各种,工资12k多一点(985硕批发价),也许是从这一次开始,我觉得事业单位没劲,开始对企业有兴趣了,我爽快地答应了,后续还问了住宿公积金涨薪机制年终奖等一系列问题。都还比较满意,与同时间接到offer的民航大学图书馆相比,我很喜欢浪潮就是了。我心里想着民航大学图书馆没发展,工资也就那样(后来证明我是错的,待遇堪比浪潮),去了干着肯定不甘心,我邮件询问民航大学的招聘是不是事业编,其实还对事业单位心存幻想,后来几经查找得知民航大学的招聘是预聘制,第一个预聘期3年,似乎有考核的指标,通过了再续签。我失望了,并不是事业编,并没有想象那么好,果断弃之,投向浪潮的怀抱。于是我邮件拒绝了民航大学图书馆,没有过去体检,这个决定、做法多有不当,民航大学后来又补招了其他人。我把浪潮给出的工作岗位、待遇情况搞清楚之后,便开始了解具体工作内容,关注那个知识服务平台的每一次更新,希望能在入职后尽快上手,大干一番。3月29日,601所那边传来消息,部门领导将调走,我去或不去都需要给个答复,时间赶得就是这么巧,有了浪潮,我自然是拒绝了601所。当然,浪潮的这一份工作尽管很不错,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不解决户口,我反而患得患失,总是容易担忧未来,但是在当时我已经决定就要去浪潮,已经在准备如何提前进入工作状态。4月8日接到浪潮的纸质offer,签了之后,赶紧连同就业推荐表等材料寄回给单位了。
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这个单位,总是在招聘,并非我有意黑它。3月份我在北理就业网上看到它的招聘信息投了简历,电子政务咨询师。经过一次重组合并,它也算是csip的兄弟单位了。这个单位发出很多招聘信息,有的是日常招聘,就签个合同,有的是作为赛迪的一部分,解决编制户口的,但是不会注明,需要自己提前了解,我最初以为我投的是可以解决户口编制的岗位。3月末我去北京初面,异常简单,每人给个材料,向面试官自我介绍后针对材料回答问题。然后面试官向每个人提一个不痛不痒的问题也就结束了。完全感觉不出来自己的表现到底怎样。两天后接到复试通知,犹豫之际心里想着初试都过来了,还是再去一趟吧,在家坐着肯定不会收到offer。于是,4月4日又去北京复试,两位面试官对着6个人,依次自我介绍,然后面试官像大家挨个提问,也就1/2个问题,问到我:“你在csip是谁带你?”我说:“是D博士。”面试官便一边放下我的简历一边和旁边人说:“待会问问他。”就这样,我的复试也结束了,什么都感觉不到。大概是所有参加过的面试里最不正规的。过了几天接到电话,告诉我通过了面试,说给我发个材料清单,让我先去实习,剩下什么都没说。我打电话问什么用工方式,待遇怎样,是否提供住宿,户口能不能解决等等一系列问题。得到的答案是签劳动合同,税前6k,不提供住宿,有餐补交通补,不解决户口。没什么好说的,只怪我自己没有提前问好,但我的顾虑是这种问题提前问会不会不太好。最后,我拒绝了这家单位。后来去某一家单位面试遇到个计算机专业的男生,得知他也接到了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的面试通知,我出于好心说了句税前6k,不提供住宿。那个男生直接说,那我不去了。其实不是我自命清高,我觉得在北京对硕士研究生开税前6k(税后四千多),还不提供住宿,这根本拿不出手。后来直到6月7月,我还看到这家单位还在招聘。想来该是全年都在招聘吧,与其不断面试不如先把条件摆出来高效一点。
八、中国版本图书馆
国家广电总局下的事业单位,解决户口编制。我觉得欲望这回事总是很很复杂,我明明有了浪潮,却还希望能有个北京户口,异常盲目地不断面试,总想试一试,思维混乱,想不懂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3月31日,去北京参加了中国版本图书馆的笔试,60个选择题,可以很快做完,涉及政治十九大、经济、哲学,总之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有少量的行测,只有一道图形推理题,还有古诗题,一个1分,最后一个材料题,40分,三个问题,继承发扬文化精髓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重视文化遗产,你觉得应该怎么保护利用文化遗产?总体来看,题量不大,但是觉得选择题有难度。同中国民航大学的笔试一样,我把卷子写得满满的,自己感觉答得很漂亮。4月4日接到通知,说我通过了笔试,8日参加面试。于是,我4月8日没有去中国民航大学的体检,而去了中国版本图书馆的面试。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不喜欢图书馆,但是北京户口事业编制总是让应届生趋之若鹜,尽管他们也不是十分清楚到底有什么用。我想我那时候应该是迷失了,逢面试必赴,生怕错过一丝一毫。4月8日的面试,和公务员面试类似,七八个老师。先自我介绍,说完老师会针对简历提问。问题诸如“你在图书馆实习过吗?你去图书馆调研过吗?你的xxx课讲了什么?”我不是学图书馆学的,也没有图书馆的实习经历,回答了好几个没有。然后在笔筒里抽题答。已知的三个题目:活到老,学到老,你怎么看?人际沟通问题?扣子要一颗一颗扣,第一颗扣错了,接下来的都错了,请以“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为题发表演讲。我的“演讲”只说了两句话,感觉自己的表现很差,结果也是没有通过,过了很久很久才看到单位的录用人员公示。个人觉得,中国版本图书馆很看重应聘者对于图书馆业务的实操基础,信息组织编目一类的工作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也就是说到目前,我的最佳offer还是浪潮。
九、正略钧策
我在应届生求职网上看到过招聘信息投递过简历,也在学校就业信息网上看到过招聘信息投递过。总之,我得到了这家企业4月2日的面试机会。当时浪潮集团只是给了一个电话offer,什么都没有签,我觉得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觉得这个机会应该试一试,于是又去北京面试。与众多的咨询公司一样,初面是六七个人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分成两组,材料是酒店管理案例,具体的记不太清了。从专业上来看,我完全不占优势,市场营销经济财务类都不是很懂,但是在讨论过程中我却出奇地担任了timer和leader,不太好的是我没有做出实质性贡献。大约十几号,我又接到了公司合伙人的电话面试,电话里自我介绍一下,面试官简单问了问我的情况,提出几个问题,比如职场里你作为女性,同时专业是情报学,你怎么说服我来接受你?我一一做出回答,感觉电话面试了很久。一两天后,人力联系我说我通过了面试,邮件发了offer,把待遇工作相关的信息全部说了,正略的工作会比较锻炼人,但是一年有10个月在项目上,加上很多人说国内的咨询都是在忽悠人学不到什么真正的本事,多少也降低了我的好感度。我把浪潮和正略两份offer放在一起对比,各种因素综合考虑最终还是放弃了正略。浪潮依然是最佳选择,产品岗给我许多幻想,我想着锻炼学习三年可以跳去BAT。这样看,浪潮的这一份机会真是不错。
十、中大咨询
3月初,我去天津大学参加了中大咨询的宣讲会,这个号称南中国最大的咨询公司高效地在一天之内完成了应聘者的笔试面试。笔试最开始是20道行测题,特别简单,也就是练个手。正规的笔试是一道题,用树形图画出影响中国大陆烟草市场未来五年市场发展规模的因素。带着这道题的答案参加CEO的面试,面试全程围绕这道笔试题展开探讨。比如:说说为什么政府不禁烟,什么影响政策,市场规模的一些影响因素,诸如此类。一起面试的同学还有本科生,但是对于这个问题他们谈到了很多因素,烟民年龄、性别、文化、价格各种,我听得愣了,整个面试过程对我来说惨不忍睹,很多基本的问题我说不上来,面试官还调侃,南开的研究生啊!面试官说全国宣讲会结束会发offer,我觉得我挂定了。到4月20号以后,我有浪潮、正略两家公司offer的同时,接到了中大咨询的电话,发了offer,我听了待遇工作相关的内容后,感觉这家公司完全没有竞争力,最不能接受的是试用期没有公积金,违法了诶。电话里便直接拒绝了。
十一、国家体育总局 & 北舞图书馆
这两个单位放在一起来写。因为关注的招聘网站太多了,投过的简历也太多,这两家是当时觉得还可以试一试的单位,都是过了笔试放弃了面试,谈一谈笔试吧。先说国家体育总局,有一个岗位招聘专业里有情报学,应届硕士,还要求是京外的,这样的岗位注意到的人太少了,原本5个人进面试,但是报考的只有4个,大家都考进了面试。笔试题是行测,最后一道论述题,体育强国相关的材料,写一篇文章,时间太久记不住了。进入面试后,我先打电话询问了一下工作相关的情况,待遇等一些问题。了解到可以解决户口编制,不会提供住宿,算了一下,这样的工作好像没什么意思,每个月自己花钱都不够,于是放弃了面试,浪潮胜。再说北京舞蹈学院,交材料审核一天,笔试又是一天,我跑了两趟北京。笔试题量很大,前面是行测,任何涉及政治哲学的东西对我来说似乎都很难。后面很多简答题论述题,基本上是每道题答一段的。最后一道题是一道关于北舞校园文化周的活动策划撰写,很实际,时间很紧张。面试图书馆岗位的有六七个人,我查了一下,其他的同学几乎都是发过论文的,我并没有,只要两个人进面试。神奇的是,我居然进了面试。我想着如果我确定要去再去参加面试,不然就别浪费精力了,于是我又打电话确认待遇方面的情况,户口编制都会解决,不提供住宿,但是会有适当的住房补贴,发一年还是多久来着。又是一份养不活自己的工作,而且我真的不喜欢图书馆,如果我去了图书馆那一定是为了户口编制,可是这样的选择有意义吗?我依然选择去浪潮。但是需要反思的是,大概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太多,有了浪潮却还在面试其他的单位,总希望十全十美,实际是在和自己较劲了。
十二、中国知网
时间到5月10日,我以为我能如愿去到浪潮,情况却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面试也面试差不多了,该拒绝的也拒绝差不多了,我开始电话催浪潮签三方,得到的答复是还有一轮面试?什么?还有面试,offer不是都签了吗?我开始紧张起来,查了一圈推测是技术面,我赶紧临阵搜各种信息,吓得不轻就是了。面试很流于形式,随便问了几个问题:你如何弥补自己技术上的短板?谈一谈数据挖掘?你与人沟通的能力怎么样?诸如此类,三五分钟结束。我以为面试结束了,面试也确实结束了。谈到签三方的问题,把hr前前后后的话总结一下,就是工作岗位会入职后分配,不一定分去某院,不一定是产品岗,(大概是根据我的实习经历)有意让我去做售前咨询岗。我赶紧打电话给当时面试我的面试官问是什么情况?面试官的回答大意是等不到我入职,他们新招了其他人,让我去做售前咨询,这个岗写写标书也能学到很多。还问我:“应该还会签的吧?”我说我考虑一下。后来试图争取一下产品岗,hr并没有给出准话,只说是随机分的。据了解,一般是分去西二旗,尽管承诺有住宿,往往不会管北京地区入职人员的住宿。此外,关于工作岗位,当时的想法是售前咨询太靠前了,不像产品岗那么扎实,以后的方向可能是销售、客户代表,我实在不喜欢销售,感觉这个岗位真的很不好,限制了很多可能性,所以各种抵触。时至今日,我又有点想不通,自己没有offer的时候急的胡乱投简历,有了还要嫌这嫌那。于是,当时的我又钻进了产品岗的牛角尖里出不来。后来我实在不愿意做售前咨询,我决定放弃浪潮。这段时间心态已经崩了,卡在产品经理和售前咨询两个岗位的漩涡里出不来,想着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去民航大学图书馆、或者国家体育总局、或者北京舞蹈学院,哪一个不比这个好。与此同时,我联系了知网的学长X博士,表示我想去工作, 当时也是钻进牛角尖一心想着就要拿到产品经理的职位。X博士真的是一位超级超级nice的人,这样,通过学长的推荐我拿到了知网的offer,果断拒绝了浪潮。
十三、中国移动学院
至此,懊恼的情绪又涌上来,本年度最让我遗憾的选择就是离开了中国移动学院,央企这么好的平台,这么好的岗位,这么好的待遇。4月28日,中国移动学院发出招聘信息,我在线投递了简历便没有再理会。5月20日左右邮件短信都接到了在线笔试的通知,我已经有了知网,但是知网的待遇多少还是低了一点,而且又不解决户口。但是中国移动学院就不一定了,试一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出于这种想法,我参加了中国移动学院的在线笔试,前面是行测题,后面是中国移动相关的背景知识,不简单。出于一些特殊原因,我答了几道题就退出来了。我一直觉得自己就要去知网工作了,哪里想到又接到了中国移动学院的面试通知。我也很奇怪,自己的笔试几乎没做,居然进了面试,这是看背景刷人的吗?我感觉这是给我的又一次机会,所以决定试一试。因为是上个月的面试,所以我印象很深刻。
6月12日面试,单位在昌平去小汤山,有些偏,天津过去要四个多小时。整个招聘环节是外包给前程无忧的,看起来很专业,初面有大约三四十人,分为群面和单面。群面部分,七个人分成两组,给一个文字材料:关于人脸识别的,两组成员互相辩论,题目是“人脸识别应不应该成为主流支付方式”。我们这一组是应该。依照面试官指示先立论,再自由辩论,最后出代表总结。因为在讨论过程中做了清晰的记录,我成为了我们组立论的代表,分条陈述了观点。自由辩环节我没有先发言,大家在各自陈词,我感觉这个节奏不对(以前打过辩论赛),然后发言一一反驳对方的立论,并抛了个问题,我觉得这是自由辩应该有的状态,我在自由辩攻击力度好像大了一点。最后,面试官让七个人一起讨论应该如何推广人脸识别支付方式,最后出一位代表总结。大家开始各自陈述观点,这时我在记录。大家说的差不多了,我说xx同学提的……可以作为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里,yy同学提的……可以作为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里,zz同学提的……可以作为金融系统应该采取的措施里,细分下来企业的措施还可以分为市场、技术、运营等。相当于我把大家的观点列入了一个完整的框架里,最后也是我做了总结发言,我说有不足的大家补充。就这样,这个群面让我感觉非常好。群面结束是单面,首先自我介绍,然后问问题,有哪些offer?待遇怎么样?刚才表现最好的最不好的都是谁,说说理由。问题涉及个人性格,专业知识,爱好、技能等不同方面,根据每个人的背景吧。总之,初面表现很好,能感觉到面试官都是笑意盈盈的,以至于我开心得坐反了地铁。
6月14日,终面(效率很赞)。12个人,要5个。多对一面试,大约10个面试官,先自我介绍,然后面试官们问问题,根据每个人情况发问。从背景到技能、性格、家庭都会涉及,我是最后一个面试,感觉面试官们已经懒得问我了。其中有个问题:你是更喜欢与人交流还是自己搞研究?我的回答是:后者是我的爱好,前者是我希望自己走的一条主线。这个回答我自己从来没想过,不知道是不是面试太多,太小心翼翼了。问我是否有什么想问的,我问了户口,面试官说不承诺解决户口,但是往年都解决了。并问我移动学院有可能解决户口,知网不解决,你会选择哪个?我当时的回答是,我现在给出答案或许太草率了,我想需要考虑一下(现在回想,回答欠妥了)。一位面试官还强调了一下:“我们的待遇还是很有竞争力的……”面试快结束了,一位面试官问道:“笔试你是顺利做完的吗?”我赶紧解释了一下是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了电脑。就这样,终面也结束了。
6月15日电话邮件接到offer,通知16/17日去体检。17日参加了体检,也顺利通过,20日签订了三方协议。此前我也向知网的学长作了解释,有了更好的offer,表明了歉意。想来这个过程就是不断给各个单位惹麻烦的(我对不起各位大佬)。话说回来,移动学院虽然提供食宿,但是最初沟通的电话里谈到的工资并不高,这让我一点都不期待去工作,何况户口还是个未知数。另外了解到单位的年终奖很可观,待遇福利很好,住宿解决,吃饭不花钱,交通费报销,工作也直接在一个院里,这应该是最不需要花钱的一份工作了。我以为我最后真的就会在中国移动学院工作了,然而我还是太低估自己的“不知天高地厚”。
7月2日入职,工作上,第一年轮岗,教学课程设计、党校教育、在线学习平台都会走一遍,单位很注重对新人的培养,有导师带,并且很有责任心。生活上,三餐自助免费,住宿也和学校一样,除了上下铺不太好,其他的服务很周到了,每周两次健身房,可以泡温泉,郊区空气清新,非常安静,工作时间8:00-11:30,13:30-16:30,待遇给力,自己又有充足的时间做喜欢的事情。(打下这些字的时候,我的情绪又一次折磨了自己。)唯一悬着的事情是户口,这也成为了我离开的主要原因。
十四、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
6月初投递简历,那时候还不知道中国移动学院一定进了面试,以为笔试挂掉了。6月24日左右接到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的面试通知,那时我已经签完了中国移动学院的三方协议。当时接到电话就立刻确认了下是否解决户口,得知这一份工作是解决户口、事业编制人员的。内心蠢蠢欲动,犹豫之际,心里想着毕竟移动学院户口这回事还不确定,万一拿不到不就亏了,失去应届生的身份就不那么容易拿到了,工信部这个得试一试。于是6月28日又前往北京参加初面,因为已经接近毕业尾声,原定8个人只到场5个人。先是笔试,60道行测题难度适中,然后性格测试,最后还有个很奇怪的题,是类似俄罗斯方块的图形,开放的边界,随意向各个方向延伸着画。我想了半天没敢下笔,最后草草画了几笔交上去了。面试部分三位面试官对着简历随意提问,没有深问,就是摸个底,问问有什么offer,期望薪资多少,我说7到8k。因为据了解也就是这个水平。初面结束了,回去等通知,这个结果迟迟不出成了我心里的疙瘩。6月30日,我从学校离开搬进移动学院,准备入职。7月2日正式入职,填写各种入职需要的材料。也是这一天,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通知我过了初面,好了,我心里藏了一只小鹿了。关于户口,移动学院只对新员工给出了一句话:“形势十分严峻。”这个事情没办法预估,给,还是不给,给的话给几个。因为有不确定性在里面,我一直担心着,其实也是自己不够自信,不相信这个指标能给到自己。7月6日,在移动学院入职第五天,战战兢兢参加了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的终面(进3位应聘者),三位面试官,自我介绍之后面试官依次提问,问题诸如:举例说明你最大的优缺点,你实习过程中与人交流的工作。面试很简短,因为是国际合作处项目助理岗,需要沟通协调,感觉自己的经历好像不是很符合用人标准,回去路上觉得自己挂了。7月6日中午,我却异常开心,因为面试不通过,我就可以安心在移动学院努力工作了,踏踏实实做事情。下午,出乎意料地接到了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的电话,我居然通过了。接完这个电话我特别开心,开心的点在于我又获得了一家单位的认可,大概是征服欲作祟,在于我拿到了一个解决户口编制提供住宿的工作,在于我有了和移动学院谈户口的筹码,心里想着不给我承诺户口我就走,那一天真是开心坏了。事实上上,找了一年的工作,我依然幼稚地像个傻子。当天下午,我在心里打了个草稿之后就去找人力了。我忘记了我具体是怎么和人力说的,大意就是我找到了一个能解决户口的工作,我要走了。人力反问了一句:要是我们这边也给你户口呢?人力说,给你透露个小秘密,你是这几个人里成绩最高的,当时两个部门的领导都在抢你,讨论了一个多小时。我当时有点吃惊,因为我没这个自信感觉自己能拿户口,我更想不到自己的面试成绩居然是最高的,一度懵圈,我给出的回答是希望有个确定的承诺。人力的老师说要汇报给领导,周一再联系我。周一,和人力的总经理接上电话,我一开口还是说因为户口问题我要去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了。我很惭愧作为成年人了依然不懂沟通表达,幼稚地企图用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这个杠杆来撬动中国移动学院的户口指标。人力的总经理三言两语威慑了我,比如赔钱,比如不让我走,事情难堪了,我并不想要移动学院的户口了,我只想离开这个让我特别尴尬羞愧的地方。我害怕提出离职后走不了,依然要在移动学院待着,这样一定会被各位领导排斥,感觉一定不能留,哪怕移动学院承诺户口。同时,我也担惊受怕,担心被卡住不能走。第二天,人力总经理的态度变了,说院领导同意了,交下预发的工资和招聘费用可以按照离职程序走,并完成解约。这个事情似乎让我纠结了很久,电话里我忍不住流眼泪了,一方面是我所担心的都没有发生;另一方面是真的要离开移动学院了。接下来的几天陆续办各种手续,但是我的不舍和难过却与日俱增,离开移动学院并不是我本意。或许是我太享受自己被好几个单位同时选中的愉悦感了。7月13日,我的些微悔意还不足以让我改变决定,心里想着离开总好过离职未果继续留在单位里受他们折磨,于是缴纳了9021元“违约金”。至此,已经没有回头路。7月16日,我始终记得那天路上走两个小时到万寿路拿宿舍钥匙,遇上大雨滂沱,浑身都湿了,心里不停骂自己,为什么放着舒服日子不过要给自己找这么大麻烦,地铁站里路人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浑身湿透的我,那天是我最后悔的一天。7月18日,搬离中国移动学院,到达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至此,我再也不愿意,也不敢折腾了。
十五、痛定思痛
过去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沉浸在懊恼悔恨里,新的生活,每一个细节都让我哭着后悔为什么没有留在移动学院。我很不愿意接受,自己千挑万选的单位是自己不认可的。我向身边的朋友寻求情感支持,好朋友甚至建议我去预约心理医生。我急于在新的单位找到些证据,来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是现实总会打脸,这时才明白,年轻时不懂事是要付出代价的。事已至此,我想需要对过去做些总结,再也不要犯这样的错误。新的单位因为涉及户口,所以有三年的服务期限,那么也需要对未来做一个规划,不能堕落了才是。对于过去这一年,简单总结下经验教训吧:
1. 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不盲目。这是我最大的问题。从2017年秋季招聘开始,我始终没有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户口、编制、工资、待遇、住宿、平台、岗位、发展机会,总而言之,我什么都想要。而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都满足的单位,想要赚钱就得接受经常加班(像互联网企业),选择了稳定安逸,或许也就意味着失去发展机会。所以当我有了很多选择的时候,我会不断跟自己抬杠,在一轮又一轮的重复选择中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反过头来看,早已错过了最好的机会,比如浪潮,比如移动学院。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2. 全面搜集招聘信息,看别人看不到的。回想找工作的过程,尽管我的专业是情报学,能报的岗位很有限,但是我关注了大多数我能够投递简历的单位,招聘要求从管理类、文科专业、到信息管理类都有。这样也许会很累,但是可以排除很多同领域有竞争力的求职者。需要指出的是,每投递一个岗位就要在本子上记下投递的单位、岗位、城市以及招聘通知里提到的必要的信息,这样接到笔试或者面试电话就能一眼看到本子上的具体信息,不至于忘记自己投递了什么。
3. 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我想我应该是一个特别主动的求职者,我会搜集各类招聘信息,从不同的平台,通过不同的人。甚至对于一些自己比较关注的单位,我投递了简历但是到了特定日期没有接到笔试或者面试通知的,我会打电话询问进度,以及自己哪里不行才被刷掉,哪怕只是给HR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有些单位尽管没过筛选,或者已经过了接收简历的期限了,我也会打电话争取面试机会。还有些单位我了解的,条件很不错的,我也会到官网搜人力的电话或者邮箱,主动询问,哪怕得到一次投递机会。量变产生质变,这样会遇见很多意外的惊喜。
4. 深入调查offer,独立思考做出判断。这是我最大的失误。每次拿到一个offer,我都会通过各种网络渠道了解单位的待遇、发展情况,甚至会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寻找内部员工来了解单位,对于移动学院我也是这样做的。拿到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的offer之后,我试图联系馆内的学长学姐没得到结果,便没有再详细问,而是根据一个刻板印象认定图书馆的待遇不会很高,发展很受限,所以才直接放弃了,这个事情也让我懊恼了几天。在对比中国移动学院和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两家单位的时候,我有咨询过长辈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的情况,但是具体的工作内容、业务了解得不够,没有对生活成本做一个详细的预估,还有就是过于看重工信部那边相关领导的建议,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到底两家单位比起来怎么样。我也说不清自己当时怎么就铁了心了要去工信部,或许被名头忽悠了。讽刺的是,我当时还把自己关注的点做了指标列表,赋予权重。但是结果,当你特别想去一家单位的时候,你的大脑也会骗你,主观上给你各种暗示,好像这家单位就是比其他的好。也或许是这一年我总在不停换换换,最后也没刹住车,惯性使然了。总而言之,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调查,理智思考,结合自己最想要的做出合适的选择。
5. 注意表达和沟通,别把路堵死了。这一点同样给我自己。现在的心情,已经不像半个月之前那么难过,但是想想自己在中国移动学院的举动还是很自责。一路过来,拒绝了几个offer,感觉也得罪了不少人,真是担心自己上黑名单。不管是要签,或不签,要走,或者要留,都要想好怎么说,面对领导,或许你一开口他就知道你想干什么了。说白了,是我自己的情商不够,在移动学院但凡话不要说得太死,给自己留点后路,也不至于这么后悔。
这一年来,我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许多前辈真诚地给予我各种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我很感激。离开中国移动学院之后,我一度陷入绝望,我想不清楚在一个整天都是事务性工作的单位里我能有什么发展,而且还有三年的服务期限,这个试错成本太大了,我很担心自己的一辈子就此毁掉,想来日后就算跳槽也是没有什么资本的。有时我也会想,是否真的有命运这回事,上天把我放在这是不是另有安排。时至今日,我能做的大概就是努力寻找些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或者说让自己的选择变得正确。
微信公众号:小爷不看书(XYBOOK2018)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月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