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当中真的需要嫡系亲属下属吗

大学生参军入伍创历史新高-国民党将领陈诚的嫡系为什么被称为土木系
1928年国民政府整编自身军队。陈诚拟任第11师师长;但何应钦提出反对意见;说其他师长是顾祝同!张治中这样老资格的保定二三期毕业.陈诚只是保定八期毕业,不能并列.蒋介石只好认可。任命陈诚第11师副师长,师长是投降的北洋军官曹万顺!显然。这是老蒋对陈诚的关爱。此后陈诚实际掌握全师.第二年6月曹万顺因故调离。陈诚晋升师长。何应钦也无话可说.三排主要军队的空间分布有很大不同.因此胡宗南被称为西北王;汤恩伯被称为中原王。但陈诚却没有被冠以区域.而是冠以字形,其派系被称为“土木系”!这源于陈诚的起家部队是原来的第十一师和第十八军.民国通用书写方式是从右往左竖着写。“十一”就是“土”.“十八”就是“木”,因此就叫“土木系”!陈诚。字辞修.号石叟。1919年,他以备取生名义进了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1922年毕业后,被分配至浙江第2师第6团任少尉排长。这时候的陈诚.跟蒋介石没有半点关系!他的上司是邓演达.1923年3月.陈诚随邓演达去广东参加革命.在建国粤军第1师第3团(邓演达为团长)任上尉副官!随后成为连长!黄埔军校建立后。陈诚担任教育副官之职.次年改任炮兵科教官.兼炮兵队区队长!然而数月之后。老蒋第一次下野,何应钦借故将这个跟老蒋走得太近的新秀免职!1928年初,蒋介石复出!陈诚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司令;陈诚就任后;大力扩充实力,甚至超过杂牌军的一个军!1929年春。老蒋任命陈诚为十一师师长!中原大战后十一师扩充为十八军军长!陈诚因功升任军长;土木系正式发家.陈诚在蒋军中的地位也正式确立;从第三次“围剿”开始,陈诚的部队就作为进攻的主力;但相应的,围剿失败后。陈诚也遭到同僚各方面的攻讦.不过在老蒋的庇佑下!陈诚不仅安然无恙;损失的部队也获得了补充。实力越来越大!全面抗战爆发后,陈诚的土木系跟其他两系一样,在战争中迅速扩张.掌控巨量军队.麾下的将领也屡建战功,权势愈发壮大.在解放战争初期。陈诚的信心非常充足,扬言"三个月至五个月内解决共产党解放区问题",然而。全面进攻却没有进展!解放战争后期.陈诚起家的第18军及其隶属的第11师被编入黄维的第12兵团。结果在淮海战争中被解放军全歼于双堆集.这个地名特别有意思;拆分出来就是“十一难!十八难”.跟土木系犯冲!战事连遭败绩.起家军队被打光.但陈诚并没有倒下!因为他还有老蒋的信任。在老蒋的支持下。陈诚于1948年10月出任“台湾省主席”和警备总司令。开始为国民党撤离大陆预做准备,陈诚是土木系的首领!这个派系也是他一手拉拢起来的!除了他以外!还有罗卓英.林蔚,郭忏.周至柔为“四大金刚”,以及下面更多将领。这些人大部分都到了台湾.有的如周至柔。胡琏等人继续受到重用,有的赋闲在家;但土木系依旧是国民党的军事支柱,一直到陈诚因病辞职并去世后!土木系才渐渐势微!陈诚,字辞修;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浙江人! 世人都知老蒋重用“黄”埔出身。“陆”大经历.“浙”江乡党.第“一”军官兵,“黄.陆!浙!一”.陈诚占全,陈诚深得蒋介石的信任被称为“小委员长”.蒋介石说过.“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最后做到台湾“副总统”.仅次于蒋介石;1927年底何应钦与李宗仁联手逼迫蒋介石下野;何应钦乘机第21师师长陈诚免职;1928年初蒋介石复出后!为制衡何应钦,立即任命陈诚为总司令部中将警卫司令,同年国民革命军第17军缩编为第11师!何应钦以陈诚资历尚浅为由反对陈诚出任师长。无奈蒋任命曹万顺为师长;参谋长为罗卓英。 1929年蒋以师长曹万顺委派私人任职62团为由;改任陈诚为第11师师长一职;土木系的起家部队成型.陈诚入主第11师后提倡“经济公开。人事公开”;大量任用黄埔毕业生;加之背后有蒋介石为靠山,粮饷!装备和弹药供应充足。很快第11师成为嫡系中的嫡系.1930年8月,蒋介石以第11师为基础,扩编成立18军;陈诚出任第18军上将军长;兼第11师师长!此时陈诚年仅33岁。可谓少年得志。春风得意,陈诚因第十八军第十一师而发迹,“十一”组合成“土”!“十八”组合成“木”!因此陈诚的嫡系又被称为“土木系”, 1938年.18军在军长黄维率领下。在马回岭与日军第九师团展开激战;使日军迂回德安的企图彻底破产,1943年。胡琏以十一师师长的身份坚守石牌要塞,此战关乎陪都安危;被称为“东方之斯大林格勒”,土木系以陈诚为首领。以罗卓英。林蔚,郭忏,周至柔为“四大金刚”,下面还有“十三太保”和一批耳熟能详的国军将领。先后产生了5个一级上将,4个参谋总长。2个侍从室主任(林蔚。周至柔);1个海军总司令;1个空军总司令(周至柔),1个联勤总司令(郭忏)以及20多个主力军军长.几乎是国民党嫡系军队的半壁江山!1948年以后由于陈诚奉命先往台湾进行经营。在国民党兵败大陆后。土木系实际控制了逃台军队的主流.陈诚据此官至“副总统”.(四大金刚之罗卓英)何应钦再次捣乱,以陈诚资历不足为由改任副师长;陈辞修气个半死拒不赴任。最后在蒋介石的劝说下勉强到任.第11师是由北伐军第17军缩编而来,前身是福建“闽军”李风翔部的两个旅曹万顺部和杜起云部.1926年在广东蕉岭宣布效忠国民政府!缩编后仍以曹万顺为师长!副师长陈诚,参谋长罗卓英。在蒋介石的默许和罗卓英的串联下!第11师的黄埔系军官集体“倒曹”成功!1929年6月!陈诚如愿以偿。终于成为第11师师长。土木系的起家部队成型;陈诚大兵团指挥能力一般。带兵还是很有一套的;入主第11师后提倡“经济公开。人事公开”.大量任用黄埔毕业生。加之背后有蒋介石为靠山.粮饷。装备和弹药供应充足。使该师很快成为中央军骨干部队.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时率先攻入济南!蒋介石当即手令陈诚升任第十八军军长!不过!彼时的十八军仅有第11师一个师;是个空有番号的军级建制!(四大金刚之郭忏)1938年武汉会战,陈诚出任“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这是中日双方最大规模的一次会战,国民党军队投入了百万之众。从陈诚的职务可以看出!他已经取代何应钦成为黄埔系真正的二号实权人物;武汉沦陷后转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驻节长沙,不久调回重庆;将第九战区交给早已投靠的薛岳,以罗卓英副之;日军攻陷宜昌后陈诚又兼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解放战争后期;第十八军及其隶属的第11师被编入黄维第12兵团;在淮海战场全军覆灭,而陈诚在东北损兵折将后蛰伏不过半年;1948年10月即出任“台湾省主席”和警备总司令,开始为国民党撤离大陆预做准备.土木系重要将领大多随往;周至柔;胡琏等人继续受到重用。成为国民党逃台初期的军事支柱,一直到1963年陈诚因病辞去一切职务.土木系才渐渐势微!陈诚相信大家听着都会觉得很陌生.与李宗仁.张自忠.白崇禧等众多为我们熟知的名将相比.陈诚的名气不可谓不小,但是在那个年代里,陈诚的名气可一点都不比这些名将小!在权势以及地位.名气上陈诚都要远远大过于这些名将.接下来我们好好的介绍一下陈诚这个人,陈诚是蒋介石手下一员非常重要的将领.是蒋介石最为贴心至腹的心腹之一,是国民党有着庞大战斗力的军部势力土木系的核心领导人。因为他颇受蒋介石的信任.以及在国民党内部有着巨大的权力.所以他被时人称为了小委员长,陈诚开始他开挂般人生的起点,是从他接管了第十一师和第十八师开始的。他在掌管这两支军队的时候为蒋介石的内战立下了赫赫的功劳;与此同时。也为蒋介石培养出了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们!这些将领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大放异彩 。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内战爆发;1948年国民党败势显露。所以蒋介石早早的做了准备,他派出了陈诚前往台湾准备后事!陈诚带着先遣军来到台湾之后就厉行改革.把台湾上上下下整合得条理分明;打造出了一个安定的局势,只待蒋介石等人的到来;所以在后来.陈诚成为了除蒋介石之外台湾权力最大的人物,官至国民党副总统;蒋介石因为陈诚对自己的忠心耿耿以及为自己付出的巨大贡献。蒋介石一直对陈诚礼敬有加;在陈诚去世前的一天还是蒋介石夫妇陪伴着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的.所以说陈诚一直以来都是蒋介石最为信任的一位心腹大将!为蒋介石的一生权势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我们回到问题的本身;为什么陈诚的嫡系部队会被称为土木系呢?在国民党将领中,有太多黄埔系或者是浙江人!他们几乎都成为了老蒋的嫡系心腹;而这陈诚呢.可以说是老蒋心腹中的心腹!当然他也培养起了自己的势力;所以陈诚在国民党中又有“小委员长”之称,而陈诚的发家部队便是国民党第十一师,后来扩编成了第十八军;陈诚便是十一师的师长。后来国民党十八军的军长.这第十一师合起来是个“土”字!而十八军合起来是个“木”字!这两字合起来便是土木!所以被人们称为“土木系”。后来陈诚便依靠这土木系培养出了大批国民党将领;像罗卓英,方天。胡琏,黄维等等抗日名将,他们都成为了陈诚土木系的骨干;而陈诚的土木系也成为了国民党的一大势力.因为陈诚的原因;所以以十一师为骨干的十八军可以说是国民党中的一大劲旅。在淞沪会战中。十八军血战罗店!使得日寇在淞沪会战损失惨重.大大消灭了日军的气焰。但此战也异常惨烈,被日本方面称为“血肉磨坊”。而十八军全体官兵英勇善战的行为.也让十八军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主力军。后又在石牌保卫战中.陈诚土木系的骨干胡琏以十一师师长的身份坚守石牌要塞,其被称为“东方之斯大林格勒”,而此战的完美胜利击碎了日寇的阴谋!胡琏也因此战荣获“青天白日勋章”;但十八军伤亡也达15000人.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十八军功不可没。后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以十八军为主力组建了第十二兵团,也就是黄维兵团。后在淮海战役中被陈粟大军围歼于双堆集,而十八军的灭亡;也宣告了陈诚土木系时代的结束,国民党内部有一些奇特的称谓.比如说陈立夫陈果夫兄弟的cc系;又比如说陈诚的土木系!不过cc系属于政治派系.而土木系则属于军事派系;cc系成立于1927年成立于上海!核心领导人物为陈立夫陈果夫兄弟。势力范围遍及中统和组织部;根基深厚,cc系虽然能量巨大;不过陈氏兄弟却一直否认其存在!土木系!指的是陈诚的嫡系部队,也被称之为陈诚系,土木系与胡宗南系;唐伯恩系并称为国民党三大军事集团.如果较真;陈诚的土木系是黄埔系的分枝。陈诚系被称为土木系!也是很有意思.陈诚起家的部队为第11师.后来第11师编入了第18军.陈诚任军长;第18军建军之初;下面只有11师;因为十一合起来是土;十八合起来木,所以陈诚的这支部队又被称之为土木系.陈诚本人深受蒋介石的宠爱。陈诚本人更是有小委员长的称号。所以有句话叫做国民党五大主力中;新1军是装备出来的,第74军是打出来。第5军是练出来的;第18军是宠出来的。新6军是孪生出来的!后来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前;早早的就让陈诚先行前往台湾开拓局面;可见陈诚在蒋介石心中的分量!1928年。国民革命军第17军(军长曹万顺)缩编为第11师。曹万顺并非老蒋嫡系。老蒋原意让心腹陈诚出任第11师长,因陈诚资历尚浅.遭到何应钦的反对.蒋无奈只得任命原17军军长曹万顺出任第11师师长;陈诚出任副师长!暗中监控曹万顺.参谋长为罗卓英,中原大战中。陈诚率领第11师为老蒋立下汗马功劳。收复马牧集;生擒丁殿尊;重创阎锡山李生达。傅作义部.1930年8月!蒋介石以第11师为基础.扩编成立18军.陈诚出任第18军上将军长;兼第11师师长.此时陈诚年仅33岁,可谓少年得志;春风得意;陈诚因第十八军第十一师而发迹.“十一”组合成“土”,“十八”组合成“木”.因此陈诚的嫡系又被称为“土木系”,18军是国军的劲旅;是蒋的王牌主力.军中不乏罗卓英,胡琏等名将;在北伐。军阀混战。抗战时期都曾有不俗战绩。淞沪会战中!该军在罗店镇与日军血战,战况惨烈.被称作“血肉磨坊”;石牌之战中;第11师在师长胡琏的指挥下固守石牌!扼守重庆门户。土木系说法的最早来源目前未见有直接考证,但大致源于抗战后期到1946年军事整编会议期间。国民党内部派系纵横交错;投射之下.国民党军队的情形同样如此。陈诚浙江人!蒋介石同乡.曾是十八军首脑,军中根基很深!且部下多有战功。而且,陈诚在国民党内深受蒋介石信任!一度担任要职。军政要务两手抓,名将关麟征就曾经与陈诚不对付.说他气度不像是接班人。侧面说明其党内地位,由于蒋介石的信赖与荣宠,18军力量迅速膨胀;陈诚本人相对清廉。潇洒俊朗;原则性强;具有一定革命理想!往往对部下甚严!自己也做表率。约束其行为,在1930年代。麾下十八军就号称不吃空缺加上适度接受下属意见!树立中央军形象!故而精英化特征非常明显。战后被称为五大主力之一。不过!陈诚与何应钦系关系非常紧张,常常暗流涌动!明争暗斗!湘西会战18军就和王耀武部不对付。合作协调无能.导致战场上屡屡失利;抗战期间.来自陈诚系的王甲本!吴继光!彭士量.邹洪,陈烈等将领为国捐躯!大家熟知的土木系名将有黄维.罗卓英!周至柔!胡琏.林蔚等人。都曾是国军中的悍将猛将,土木系将领!不少纵横军政界;成为颇具影响的实力派。解放战争期间.土木系被瓦解消灭!胡琏指责。土木不如一粟.不过说起来,陈诚本人的军事指挥能力其实真的很一般,不如政务处理玩的顺.1931年元旦!陈诚获得戎马一生中的第二枚勋章——二等宝鼎勋章。13日;第十四师奉令归入第十八军建制。陈诚终于名副其实当上军长了.虽然去年8月中下旬的时候!陈诚已经明令升任军长.但建制部队始终只有一个第十一师。师部也就是军部,徒有“军”之名而无“军”之实;习惯上人们称陈诚军事集团为“土木系”;颇有几分神秘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按汉字字形;“土”字拆开后是“十一”。“木”字拆开后是“十八”。第十一师和第十八军不正是陈诚戎马一生的起家部队吗?我们感叹汉字文化独有的博大精深,更有好事者送给陈诚军事集团一个“土木工程系”的雅号!原来武汉要塞司令部下属的攻城旅一度配属第十八军,“攻城”谐音“工程”;真乃妙不可言!第十八军军长 陈诚 保定军校第八期第十八军参谋长 罗为雄 保定军校第六期第十一师师长 罗卓英 保定军校第八期第十一师副师长 李明 广东陆军第二军讲武堂第一期第十一师参谋长 邹洪 保定军校第八期第三十一旅旅长 张鼎铭 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十一团团长 凌拔雄 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十三团团长 黄维 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十二旅旅长 李明(兼) 广东陆军第二军讲武堂第一期第六十六团团长 滕云 黄埔军校第二期独立旅旅长 霍揆彰 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团团长 陈式正 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团团长 吕国铨 黄埔军校第二期第三团团长 彭杰如 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十四师师长 陈诚(兼) 保定军校第八期第十四师副师长 周至柔 保定军校第八期第十四师参谋长 柳善 保定军校第八期第四十旅旅长 夏楚中 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七十九团团长 凌光亚 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八十团团长 祝夏年 黄埔军校第二期第八十一团团长 方天 黄埔军校第二期第八十三团团长 李精一 黄埔军校第二期第八十四团团长 史克斯 黄埔军校第二期很多大学入伍不仅仅是为了圆自己的军人梦;更重要的是缓解就业压力!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还有一笔不少的补贴;自从大学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参军退役之后在报考军校;考研;事业单位!政法干警招考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扶持和优先权,当然还会有一笔不少的补贴,补贴主要有三个部分!国家大学生学费资助!退役金,地方政府的自主就业补助,退役金和大学生学费资助是固定的但是!地方政府的自主就业补助各个地方不尽相同。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全国大部分省的补贴情况!
推荐栏目:
上一篇:下一篇: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民营企业管理十二大弊端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民营企业管理十二大弊端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水浒传》里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干将只有这一位
日11时59分来源:
《水浒传》里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干将只有这一位
编者按独当一面的干将,需要坚定的意志、健全的心智、全面的能力、优秀的领导力。在梁山,真正称得上能够独当一面的干将,只有李俊这么一位。他有什么样的特质?文 / 吴向京 国家电网公司领导力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电网管理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中共国家电网公司党校副校长
组织里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个问题:到用人的时候,一把手把花名册翻来翻去,也不一定能找到一名干将。梁山有一百零八位头领,但是能够横刀立马、独当一面的干才其实屈指可数,非常稀罕。
干将是如何独当一面的?领导者又该如何使用干将呢?
谁堪独当一面
独当一面的干将,需要坚定的意志、健全的心智、全面的能力、优秀的领导力。比如说井陉之战,韩信敢于违背常理,背水为阵,一则证明他意志坚定:三万远征孤旅对二十万以逸待劳的赵军,韩信是有超级胆略的人物;二则证明他心智健全、智力过人,能够超越一般战争原则,置之死地而后生,激发人的最大潜能,韩信是能够洞察人性的人物;三则证明他能力全面,除了背水结阵之外,还有周密的配套布置,并不仅仅像项羽的破釜沉舟之役。
井陉战胜后,韩信还能保持冷静、谦恭,尊重俘虏李左车的建议,轻易就胁迫控制了燕国,也说明韩信心智非同一般。独自领兵在外,危险系数比跟着主力部队大很多,给养和待遇肯定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所以凝聚军心是必不可少的任务,更需要有超乎寻常的领导力。
独当一面既是个能力问题,更是个信任问题。除了对上述四个方面素质的信任外,更关键的还在于授权者的信任。做到“独而不独”,是对授受权双方人格和能力的考验。多数人既无独当一面的素质,也没独当一面的表现机会,个别人偶有机会但综合素质有较大的差距,找个能独当一面的干部非常难,但是,只要用心发掘,人才终归还是有的。
江湖出身的李俊既有能力又有机会,在梁山上统领水军,特立独行,堪称梁山难得的独当一面的干将。
李俊是真正的高人
李俊是庐州人士,浔阳江上的私商头领,揭阳三霸的老大。上梁山后,江州帮有四人进入了天罡星,是梁山真正的实力派。李俊在江州曾三救宋江,上梁山后与李逵等镇守山南旱寨,随征祝家庄、高唐州、青州、华州。宋江代理寨主后,李俊改镇水寨并居水军头领第一位;大排名居第二十六位,列阮小二之前。
自来《水浒传》研究者对李俊评价很高。他在太湖中遇到费保等人,不仅能死里逃生,还能让人追随,这跟宋江在清风山的情况相似,但其格局又远远高于清风山——因为追随者费保等人的格局也远远高于燕顺等人,燕顺只知打家劫舍,费保遇见李俊这样的人,懂得鼓励他开天辟地,为自己的追随开辟空间,所以追随者的档次也能反映领导者的档次;李俊的格局也远远高于宋江,宋江就是要利用梁山换取资源当官,李俊能够听费保的劝说,毅然抛弃别人赐予的官爵,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
李俊是真正的高人,是真正能够独当一面的干将,因为他的格局、眼光超出众梁山好汉,品格、能力在众梁山好汉中也是属于出色的。通过分析李俊具体是怎么做的,可以看出独当一面其实很不容易。
何以独当一面
能够独当一面的前提是获得一把手的充分信任,而取得信任的方式各异。韩信取得刘邦的信任,一靠萧何的力荐,关键还是韩信跟刘邦的对话以及韩信建立的功勋。而这个信任只是让刘邦任命韩信当了前敌总指挥,直到遇到重大挫折时,刘邦才不得不让韩信独当一面。
李俊取得宋江信任的原因和方法与韩信不同,有四方面原因。
其一,李俊慧眼识珠,是真正识得宋江的人——注意,是李俊先识宋江,而后才是宋江识得李俊。我们往往关注职场规则的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那就是:下属需要领导的认可和赏识,其实领导更需要下属的认可和赏识。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走背运的时候,尤其需要有眼光、能识得领导的人。宋江逃亡和发配时,李俊迎在路上等着宋江,所以宋江真正单独结义的就是李俊和武松这两个人。
其二,李俊对宋江有三次救命之恩,在揭阳岭上李立的黑店里、浔阳江上张横的黑船上,以及劫法场后在江边无路可走时。
其三,理解领导深刻用意。李俊特别讲政治。梁山水军是晁盖的真正嫡系,宋江是内部政治斗争的行家,内部矛盾、内部斗争,把握在一定尺度内,有内斗却控制得极有分寸,没有影响组织发展、大局稳定和兄弟情感。
其四,低调踏实、能力强。李俊在揭阳岭三霸当中威望最高,眼光过人,又有救主之功,身居要职却很低调。
宋江除对李俊充分信任之外,另有隐隐的控制。这个控制隐约可以从梁山的大排名中看出来,大排名中,同是江州帮的穆弘排第二十四位,而江州帮老大李俊排第二十六位。和武松排到杨志前面一样,这就是宋江的帝王术——让你们的团队内部有芥蒂,不再能赤诚相见,万一有点什么事,为老大各个击破留有空间和伏笔。江州帮虽然是追随宋江上的梁山,但在宋江到江州前,这个帮派已经形成了,并且是以李俊为首,通过把穆弘放到李俊前面去,也让这个帮在梁山不至于形成以李俊为首的紧密小团体,便于操控李俊。这种手法无关公平,这就是稳定和平衡需要,或者笼统地讲“组织需要”“工作需要”,归根到底就是一把手宋江心理安全的需要。
其实信任和授权永远是相对的。充分信任不是绝对信任,作为独当一面的干将,李俊对这一点很清醒。带兵在外,与宋江的沟通频繁而及时,对于临时委派监督水军的步军头领很是配合。仔细研究《水浒传》会发现,那就是不论哪方,官军也好、梁山也好,对于水军是有意识加以控制的,战时常让步军将领统领水军:高俅三征梁山,涉及两次大规模水战,其中第一次是调来的专业水军,金陵水军统制刘梦龙,一支曾经在长江上建功的水师。但临战时高俅却派步军校尉牛邦喜统领,刘梦龙排在牛邦喜之后。巧的是梁山也作出了同样的安排:吴用命令刘唐统领水军,排在李俊之前。
在征方腊之战中,打下丹徒县,梁山军马兵分三路,宋江带一路打常州、苏州;卢俊义带一路打宣州、湖州;还有一路水军沿长江而下,攻打江阴、太仓直至沿海。派兵时,在统领水军的李俊前面,安放了一员步军将领石秀——如果把刘唐放在李俊前面还说得过去,毕竟刘唐排名、资历都在李俊之上,而把石秀放在李俊之上,就不好理解了。不管宋江出于什么目的和原因这么安排,李俊跟刘唐、石秀都合作得很好。
领兵在外,李俊有一点跟卢俊义一样,就是及时沟通、汇报,行动请令,与其他梁山将领形成鲜明对比。比如和石秀统兵沿江收服江阴、太仓,行动完成后,李俊马上亲自到苏州向宋江汇报,听取进一步行动指示,接着接受绕过太湖往南面探路的任务,再派其他人替回自己的助理童威、童猛,非常得体规范,确实是一位令上级放心的方面大员。
独当一面,就是领导把这一摊交给你了,你需要独立负责,不可能靠领导帮你坐镇了。如果这个方面老出事,控制不住局面、摆不平关系、完不成任务、做不出业绩,那就是失败。
事实证明,李俊担任水军一哥,独当一面很成功,水军没有乱,本土派和江州帮不仅没有发生冲突,没有勾心斗角,而且人心齐、业绩强,新老将领相处得很融洽。特别是前面讲到的,关胜围魏救赵攻打梁山,张横立功心切,偷袭被捉,阮氏兄弟不顾张顺的劝阻,组织营救,虽然失败了,但是可以看出他们人心很齐,也证明李俊这个方面一把手在掌握队伍上是成功的。
李俊对梁山水军的指挥方式比较民主:六位水军主将都有足够的建议权和自主权,水军指挥呈现扁平化。李俊虽然排名第一,但并没有追求绝对的权威,阮氏兄弟、张氏兄弟有时候力主干的事情,李俊最后都会按他们的意思办,对于这些水军头领是充分尊重的。
李俊刚刚调到水军,首战就是宋江一打大名府,关胜围魏救赵攻梁山,水军是防守的主力。在高俅三次征讨梁山泊时,有两次大规模、破纪录的水战,一次是金陵水军统制刘梦龙带领长江水师的进攻,这是首次专业水军的进攻,以前梁山遇到的都是陆军临时上船攻打梁山,一次是建造了海鳅船队进攻梁山,都被梁山水军击败。
征讨辽国时,梁山水军战绩不多,在檀州之战时,再次用运粮船做诱饵,攻击水路得手,率先破城。在攻打江南方腊时,收取了沿江、沿海失地,利用方腊向苏州送补给的船队,袭破苏州。在破杭州时,吴用第三次用运粮船为诱饵,载六位将领混进城埋伏,半夜放炮从城里发动攻击,李俊和石秀在城外,率先乘船渡过西湖,在涌金门上岸,首先登城。在接近方腊老巢时,李俊奉命再次以船载粮为诱饵,诈降方腊,里应外合破了清溪城,夺了方腊的首都,也是最后一座城池,迫其退进山里的帮源洞。
分析李俊的战绩,他跟其他大头领有显著的区别:李俊是领导水军取得业绩,亲自动手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是展现在他的领导和调度下,水军头领们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取得的业绩居多。所以这也是李俊区别于关胜、林冲他们的地方,李俊更适合统览全局、负责一方,而不仅仅凭自己本身武艺建功立业。
李俊相对梁山的其他人,包括宋江在内,思想更加独立,视野更加开阔。对待招安这个战略,水军将领们反对的声音最强烈、抗争得也是最激烈,不仅有态度,更有行动。相比而言,鲁智深、武松也抗争、也反对,但都停留在嘴上,真正拿出行动来的,只有步军中的李逵和水军将领群体。水军将领不仅在招安过程中有实质性的反对行动,更在征辽后还有再次反上梁山的计划。李俊是直接的牵头人和组织者。水军头领请军师吴用到船上,拟推戴吴用带头再次反上梁山泊。但吴用不敢,而是向宋江汇报了队伍的思想状况,宋江及时做了思想工作,用义气再次消弭了这次危机。
虽然再次反上梁山未成,从中也可以看出李俊思想独立、敢想敢干。其他人到这个时候,就是谋求利益大小的问题,不再有其他更多企图,独有李俊带领的水军,作为一个次要军种,仍有理想和情怀。同时,李俊的人格魅力也非常独特,他面对死亡,及其追随者面对死亡的态度,是《水浒传》中任何人难以比拟的。比晁盖的粗豪疏阔、色厉内荏,比宋江、吴用的迂腐拘谨、蝇营狗苟,强得不是一点点;更不是林冲、关胜、呼延灼可以望其项背的。
忠义理想两全
李俊带童威、童猛到太湖打探进攻苏州的路径,被太湖好汉赤须龙费保等抓获。因为义薄云天的英雄气概折服了费保等人,费保放了李俊,并与他们在太湖小结义。攻破苏州后,李俊等再访费保,费保的名言“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让李俊顿悟,他对宋江的价值观和事业不再认可,费保等人真诚挽留李俊,请他就此离开宋江,七个人另创事业。但李俊婉言谢绝了费保,告诉他,宋江正在用人之时,既然跟随了宋江,就要帮他把任务完成,如果能够侥幸不死,然后再开始新的旅程。费保等人欣然领诺,七人定下了新的共同愿景。
打完方腊后,李俊等三人都活了下来。此时李俊已经报答了宋江的恩义,他没有选择愚忠愚义,而是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行事,路过苏州诈称中风,请求宋江留童威、童猛看视。宋江领大军离开后,三人马上兑现与费保的约定,到太湖去找费保等人,打造海船,一起飘洋出海,开创了一番新的天地,后来做了暹罗国的国王。
在梁山,真正称得上能够独当一面的干将,只有李俊这么一位。
本文刊载于《中欧商业评论》2018年8月刊;
内容选自作者所著《水平:悟水浒中的领导力》,
中信出版社出版。
点击“阅读原文”预购本期杂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嫡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