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做行业中的翘楚里的翘楚,可是我想做的是健身服务业,应该是培训出来好点还是先做一阵子教练?

245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6815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6K9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saif.sjtu.edu.cn/uploads/allfiles//0716.pdf感觉高金的就业报告是做的最好的,可能越是就业导向的项目做这个越精心吧交大安泰:粗略扫了一眼安泰雇主名单里面好像没有几大外资投行,所以交大整体就业报告里的十几个大摩应该集中在高金和本科生其他学校的情况想找也不难,拿清北复交的举个例子。实际上现在形势就是越大的店摊子铺得越大扩招的很厉害,今年这四校的各类项目基本占据了北上深一半以上的优质坑位,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以上。赞同 2694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K21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897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fddb390dc5fc7d6a25e87f0cb109156_b.jpg& data-rawwidth=&3258& data-rawheight=&21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5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fddb390dc5fc7d6a25e87f0cb109156_r.jpg&&&/figure&&p&&i&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那么我的儿子们也许才会拥有研究数学和哲学、地理学、自然史、军舰建造、航海术、商业和农业的自由,以便给他们的孩子们研究绘画、诗歌、音乐、&b&建筑&/b&、雕塑、织艺和陶瓷的权利。—— 约翰·亚当斯&/i&&/p&&p&丑话说前面:你家不是厅级以上高官就别念了,从知识变现效率最大化的角度,官僚子女最具优势,因为项目审批权在他们手上。&/p&&p&朋友里某个地产开发商的子女也是学建筑的,在国外本硕读了五年,觉得浪费生命,肠子都悔青了。&/p&&p&——————————————————————————————&/p&&p&刚刚进大学的时候就常听同学谈起我们系某位开着宝马的老师,说他跟在某县很有关系,县城里很多建筑都是他设计的,赚了很多钱。&/p&&p&这是一个很三俗的开头,但是把其中的人物、地点和车牌换一换,这样的事情似乎很常见。&/p&&p&下面我来谈谈为什么不建议工薪阶层子女读建筑学。&/p&&p&建筑设计说到底也是一个产品,是产品就要有销售对象,在我国建筑设计的直接销售对象则是政府和企业。这就意味着,这个产品跟大众消费品是完全不同的,你讨好的不是大众,而是少数掌握权力和资本的人士。所以建筑设计这个产品,核心不是如何设计,而是谁会买账。&/p&&p&为什么要提这个?因为独立运营和承接设计似乎是多数学子和从业者的理想,而让公司能否活下去的关键就是要有项目。毫无疑问,跟权力和资本亲近的人更容易拿到项目。&/p&&p&在行业上升期间有着大量的设计需求,这使得不仅使得原本既得利益群体有着前所未有的收入,也让业务能力出众的普通人也被吸纳进这个利益群体。&/p&&p&在我国,这种时期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大建设,第二次是房地产黄金十年。在第一次中,很多家世普通的年轻人通过高考进入高校,或者通过专项培训,成为了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各省相当多的权威或者大师(不仅是设计作品评价权威,也是设计标准的制定者),其中相当多建国后第一批大学生,都有参与过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或者各省重点建筑工程。这批前辈即为共和国作出了贡献,但也在改革开放后成为了一个稳定的利益集团。&/p&&p&第二次则是我们熟悉的房地产黄金十年,在这十年中受益的不仅仅有传统利益集团和其子嗣,还吸纳了相当多的优秀年轻设计师。我们熟知多数国内知名建筑事务所都是在这十年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p&&p&当然这是上升期的情况,当行业衰退或者饱和后,虽然会有竞争和设计水平的升级,但是对于给新入行业的人来说,单单凭借设计能力出众被吸纳进这个阶层是很难的,受到冲击最大的往往也是普通从业者,为了降低成本,降薪甚至欠薪都是在过去几年中发生。建筑行业萧条受损最大的其实是普通人,并不会带来真正意义的洗牌。在2010年之后成立的知名事务所,主创或合伙人往往都有着留洋背景和一定的官商关系。所以说目前该行业对于大众来说,基本上关闭了上升通道。&/p&&p&这个结果似乎很让人失望,但是回顾历史,对于建筑师来说去亲近权力和资本这是常态,或者自身就是权力和资本的一部分。&/p&&p&也许有人期望通过自己特殊技艺去征服某位金主,这在历史上当然也有,但是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p&&p&从古典建筑发展到现代建筑的转折点中有两个作品,一个是英国的水晶宫,另一个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p&&p&先谈谈的水晶宫的设计者,约瑟夫·帕克斯顿,首先他出生于农庄主家庭(就是今天的地方小土豪),德文郡公爵的园艺师,后成为主人的家务总管,地位相当于今天的某市长的秘书。他本人还是阿尔伯特亲王(维多利亚女王的表弟和丈夫)的挚友,相当于今天能和中央领导谈笑风生。&/p&&p&再谈谈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虽然父亲是军队文职,后来他母亲作为一个寡妇独自养育他,但是也经营着煤栈,相当于一个企业主。12岁进入本地的一所皇家中学学习。20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培养工程师的巴黎中央工艺制造学院(按照十九世纪可怕的文盲率,可想而知能读到大学是什么阶层了),毕业后,埃菲尔经朋友介绍进入西部铁路局研究室任工程师。他的著名作品除了艾尔菲尔铁塔,主要是桥梁。。。&/p&&p&综合上述两个例子,可以发现:首先,两位都是掌握了领先于当时的具有革命性的工程应用能力,并且本职都不是建筑师。其次,他们都属于社会上流阶层,家庭出身并不是一般百姓。&/p&&p&放到今天也是如此,即使建筑行业发生变革,也是所谓建筑设计的外行带来的,而且变革的领导者本身往往也有着特殊的社会关系。在多数行业变革往往是新人晋升的机会,而在建筑设计领域则与建筑设计者无关。&/p&&p&比如今日政府在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和产业化,但是推动这个计划的参与者,除了政府,往往是地产商和建材企业。这是一个十万亿的新兴市场,但是似乎在建筑设计圈的领域中似乎没人谈起。&/p&&p&有人会说,哪行都是有关系好做生意,有些人没关系没路子不还是奋斗出来了吗?&/p&&p&下面我来解释这个问题:&/p&&p&1.对于技术型领域,往往有着明确的技术指标,存在只有你的技术能做,别人没能力去做的情况。有着技术性竞争。&/p&&p&2.对于专业性领域,比如律师,金融,券商等行业,在职者有着大量时间和机会和客户直接进行联系和沟通,从而进行人力资源积累。&/p&&p&这是为什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通家庭的优秀人群多数是在工程,法律,医学和金融等领域实现阶级晋升。&/p&&p&而建筑设计领域的特点则是:&/p&&p&1.设计方面没有明显的技术性优势,技术优势往往在建筑工程领域。同时越是远离一线城市,所谓设计美感或者审美,权重所占比越小。&/p&&p&2.设计人员被绑架在设计公司内,面对计算机从事绘图工作,只有少数人有机会直接面对客户,多数情况下客户资源牢牢被公司老板把控。&/p&&p&正因为积累客户或者与目标人群打交道的时间和渠道被极大的限制和剥夺,所以在工作多年后,尤其是在民营企业工作的人员,很难有独立执业的能力,最终和公司企业主形成人身依附关系(这种人群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非常常见)。而老板牢牢把握住客户资源,防着员工也是正常的操作,是你,你也会这么做。如果你所在的公司里有人做business development,就是专门拉项目的人,他不必懂画图,但是他的收益往往是远高于一般建筑从业者,而且劳动强度也远远低于建筑设计人员。必须承认的一点,忽略公司的综合设计能力,设计院虽然也存在严重的裙带关系现象,对于在职人员的晋升前景和资源积累而言,是要优越于所谓的私营的知名事务所。(资本主义是真正吃人,同时导致人的异化)&/p&&p&另外,设计能力和学术资历越优秀的人越早在职场触碰到这个阶级天花板。每年从世界级顶尖高校,毕业的人多的去了(相对整个群体而言还是少数中的少数),有的人还是本硕都在英美读的。如果不是官僚或者建筑背景,那以后的从事职业建筑师,路子基本上就是在Foster,KPF,Aecom这样的顶级大公司,撑死混到中层。而且收入不高,在美国英国的工资,甚至都不如C9计算机毕业去国内阿里巴巴这样的IT企业。这可以说对于没有背景的人,这是未来最好的情况。如果你健康出现问题,你也会被毫不犹豫的被开除,就是这么残酷。&/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6e8f7a8c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6e8f7a8c6_r.jpg&&&/figure&&p&&br&&/p&&p&所以对经历过建筑学教育,并且毫无相关背景的人来说,进入资源型公司(比如开发商)的优势要远远大于进入设计型公司。这一点从毕业生就业趋势中也已经一目了然,单就凭借薪资优势,设计公司对于优秀的毕业生很难再有吸引力,大家用脚投票进入的地产领域。还有一批设计能力强的,则进入了室内设计领域,甚至建筑留学辅导,他们服务对象从大企业和大政府变为了个人。&/p&&p&再者目前建筑教育或者理论存在的种种玄幻问题,似乎隐约是在通过打太极来维持顶层利益集团的话语权,这种现象不仅是中国有,即使在发达国家,建筑圈、时尚圈、艺术圈的话语权都是权贵阶层的特权。我国历史上,不论是明清的样式雷家族,还是近现代的梁思成和贝聿铭,这些人都是名门望族,他们的家世越是牛逼,普通人越没希望。同时在八十年代,梁在清华还是反面教材,到今天的类似于完人的地位,就要明白梁的声望受益的不是梁,而是梁思成的学生们,以及那些徒子徒孙的子女。梁同志要是知道了,估计棺材板是要盖不住了。&/p&&p&在攻读建筑之前我主要是混计算机圈,跟搞高科技的人玩的很近,其实现在也是。我的好友中既有在NVIDIA,INTEL, MICROSOFT等大企业混的,也有年纪轻轻多次创业,拿了好几轮投资的优秀创业者,给我的感觉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而蓝而胜于蓝,大家讨论是如何用具体的技术去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然后考虑这个能不能拉到投资。当然科研系统和科技圈也是不阳春白雪,里面的破事也挺多,但是论比烂还是比不过某圈。&/p&&p&建筑圈呢?讨论一个事,最后很容易变成了论资排辈,其实拿资历或者学校招牌去压人挺没意思的,其实我也干过,但是某些老四校的同志们,你不提我何必要拿更牛逼的招牌压你呢?还有一些在海外读书的,也喜欢拿某个权威或者自己那个看起来还前列的学校去压别人。某个意见领袖或者大V一来,就给这个话题盖棺定论了,一群小粉丝拍手称快,不愧是某某就是厉害。何必呢?圈子就这么小,从A校B校RIBA系统或者美国TOP5毕业,把自己吹得再牛逼,哪个不是靠着抱资本和权力爸爸的大腿上位?&/p&&p&你要知道,上电视登报纸都是可以花钱买的,都是拿钱通过媒体炒作的。包括那些双年展,没有关系,想要参与,后面的种种套路花样,那就多的去了。不要被表面的包装迷惑了。你有好爸爸,海外名校硕士毕业,搞个省百人,能耐大的搞个千人的头衔,运做起来接接项目,只要脸皮够厚,再过几十年那就是“大师”或者“先锋”。如今一些三十岁出头,就能独立承接和设计大型公共建筑的青年建筑师,绝对不仅仅是他资历和设计能力好。你要想想,他背后是什么。&/p&&p&那么建筑学是不是一无是处?不是,换个角度去看,如果是一个家庭优越的人,或者权贵去读建筑学,对于陶冶情操,增加文艺细菌,设计一些牛逼的建筑给我们涨涨见识,对我们屁民有些同理心和人文关怀,那真是太好了。那群人中相当一部分真的很温和,待人很nice,特别可爱,从作为朋友的角度来看,真的很棒。那群孩子,读建筑学,就跟读文学,历史,或者考古等专业一样,就是当做提升个人修养,而非当做谋生工具。&/p&&p&有人会质疑,你现在这么一个劲的劝退,黑建筑圈,就是因为你从这个行业里出来了。&/p&&p&那我来跟各位算一个账:&/p&&p&如果一个人图安逸,没有什么大志向,就是想过一过小日子,按照如今建筑学极高的学习成本和建筑设计行业极大的工作强度,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多数行业似乎都比建筑设计要强。&/p&&p&如果一个人想奋斗,想赚大钱,那更不要学建筑学了。即使从本科和研究生,您都是全球TOP2毕业的,您的收入依然远低于金融和科技专业(软件/硬件)。&/p&&p&如果一个人想有艺术追求,觉得自己很有文艺天赋,赚钱什么的无所谓。为什么不选择,舞台设计,影视美术设计,游戏美术设计?或者干脆读艺术得了,公共艺术这块火的不得了。让你纵情的天马行空,挥洒想象力。&/p&&p&同时如果打算混学术圈,那就做好混圈子和钻营人脉的打算,学术圈肯定不是阳春白雪。和你混社会,没任何区别,如果涉及利益和金钱,没有最黑,只有更黑,政治手腕更高超。&/p&&p&如果没有权力和资本为你背书(或者有资源的人带你玩,你陪公子哥,他吃肉你喝汤,这得看运气,同时他看得上你,说明你能力也够强了,但你愿意不愿意弯下腰?),以当下的市场环境,一个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当资本的人力消耗品,而且成长空间很有限。&/p&&p&现如今男女都怕入错行,前些年和某省的物流业大佬去我们厂里参观,他就跟我说有的人眼光好,行业潜力大,事业越做越大,有的人眼光不好,行业下滑,事业就越做越小。他就是从一辆货车做起,企业做到某省前三。&/p&&p&哥们,就是卖身,咱们也得卖个好价钱不是?算算时薪值不值。&/p&&p&同时,高成本(时间和金钱)的学习和高强度的工作,所导致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长期的熬夜或通宵。20岁的时候你觉得没什么,你25岁和30岁的时候,你身体会告诉你,你不行了。不仅仅是带来各种职业病,比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而且这种生活方式,甚至还会有重大疾病和猝死的隐患。&/p&&p&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不一定对,肯定也有不足的,必然有主观的一面,你们看看就好。&/p&&p&&br&&/p&&p&&br&&/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1.zhimg.com/v2-b364d948fe51b93e0351cffade953c44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1200& data-image-height=&900& class=&internal&&大爷好:谈一谈建筑学转行或者留下。&/a&&p&&/p&
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那么我的儿子们也许才会拥有研究数学和哲学、地理学、自然史、军舰建造、航海术、商业和农业的自由,以便给他们的孩子们研究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织艺和陶瓷的权利。—— 约翰·亚当斯丑话说前面:你家不是厅级以上高官就…
&p&不定时更新一些top10外国建筑学生的佳作供部分大佬鉴赏&/p&&p&虽然是本科生的图,但我还是放上来希望大佬们能点评一下外国建筑系学生设计中深刻的思想性——不过在下觉得这种给一种啪啪方式一个特定空间(而且是一个设计得近乎潦草的空间)的设计牵强而生硬,充满了一种“我没有实力一鸣惊人,但我又想搞一个大新闻,于是我只能哗众取宠”的幽默感。&/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0cf60b1be6ac330db2d87bf11a84391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0cf60b1be6ac330db2d87bf11a84391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650fa7f2bad530e6e5c79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650fa7f2bad530e6e5c79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e5fb1e904f6bde32f36b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e5fb1e904f6bde32f36bd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b5b957aa905dfdaa0a75e1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b5b957aa905dfdaa0a75e1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0a584c01cc99c14ee6c4b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0a584c01cc99c14ee6c4b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1d3b5a2f778cf13a2c4f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51d3b5a2f778cf13a2c4fd_r.jpg&&&/figure&&p&=======================================================&/p&&p&非常赞同“在没做任何事情的情况下看上去做了很多事情,这种消磨时光的水平是其他学科不能比的”这句话。我们MArch项目director带的studio:用垃圾盖房 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p&&p&外国建筑学生的笨有一大部分体现在他们狭窄的知识面或肤浅的认知与其宏大及不切实际的设计意图之间的相互矛盾——而他们可能对此还不自知。&/p&&p&比如这个废物利用的studio,就很显然地被这些美国学生的远大抱负所支配。作为对垃圾处理一无所知的建筑学生,他们很好地发扬了无知者无畏的民科精神。相信和研究垃圾处理的工科生所做的工作不同,这些建筑学生在这个studio里进行的探索才是可以深刻影响垃圾处理行业未来的。&/p&&p&我不想听到什么做建筑设计当然不需要完全像工科生那样考虑可行不可行的狡辩。既然做不到,那又何必假装在做?或许有的人可以沉迷在diagram叙述的“让世界更美好”的设计里,丢掉自己学科的本质,于空间材料建造闭口不谈,弃之如敝履,然后再搞些奇奇怪怪的跨专业的题目,自以为是开垦了建筑系所从未涉及的处女地(实际上只不过看了点维基百科罢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2e88bb52ff460e32e489f5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24& data-rawheight=&3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2e88bb52ff460e32e489f5_r.jpg&&&figcaption&背后的图板里倒是有一些韵律的意思,但即使是买了好几十箱新鞋子做的这个test model也已经和图面上的本意想去甚远了。如果真的拿被丢弃的废鞋子做这个形态,那真的是build trash with trash了。&/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61f617befedc08f266d8ec8c5a782aad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24& data-rawheight=&3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61f617befedc08f266d8ec8c5a782aad_r.jpg&&&figcaption&废弃电子垃圾的危害之一在于暴露在外的重金属污染物。而,这个设计直接把废弃的主板做成了建筑的表皮上的panel,很棒&/figcaption&&/figure&&p&=====================================================&/p&&ol&&li&外国学建筑的人聪明不聪明,和国内建筑系厉害不厉害有关系么?&/li&&/ol&&p&虽然这文章的标题哗众取宠,但其实真正看完全文,我觉得他的一些观察和结论和我的感受差不多。何况文章的批判对象主要是美国top10的学生,我也不太理解某些身在欧洲的答主为何言辞如此尖刻。作为美国top10的研究生,我觉得建筑行业的前景确实对学生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不知道清华建筑系现在怎样,但至少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可以收割国内最聪明的一部分年轻人了。但是美国,年轻人读大学至少会更多地考虑专业的选择而非仅仅被一所学校的光环所吸引。而建筑学就业长期的惨淡无疑不会给这个专业增加多少吸引力。所以,到底有多少顶尖的学生会选择建筑呢?这些为数不多的顶尖的学生,难道还不够GSD,YALE和MIT分么?至于top10里剩下的学校,割不到第一拨韭菜在国外这种好的学生极好,坏的学生极坏的大背景下基本上就和充斥着傻逼划上等号了。&/p&&p&而且,我并不觉得好像一定要清华建筑天下第一之后,国内的老师才有资格去评价别人笨还是不笨。至少,就拿我身边的人举例:有个studio需要二人一组做案例分析,一个女生为了trace一张凡艾克阿姆斯特丹孤儿院的平面图trace了六天,因为她在这张平面上连门把手都画了(请各位联想这个建筑的体量和这张要放在PPT里展示的图的实际比例)。和她一组的中国同学以图的比例为由劝说多次,无果。可能,这位女生如TUM的大佬所言,并不是傻逼,只是我们这群俗人不懂吧。&/p&&blockquote&这两年,中国国内最聪明的学生也纷纷开始要跳邦,弃船逃命了。在去年,清华建院创纪录地向其他学院转出十个人。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在以前都是外头往里头转,现在转出去学其他专业的人超过转进来的人。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证明我们未来二十年也是笨人学建筑了。&br&建筑师曾经是一个不错的职业,当然其实跟我们的发展曲线很像。“二战”之后,在西方,建筑学的这个行当的黄金期大概有25年,一直到1970年代,然后美国出现石油危机,建筑师突然一下子都没事干,于是就去搞理论,出现了理论爆棚的一个阶段。如果我们去看现在的那些杂志,基本上都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一些红人,西方的整个势头大概是这样,八九十年代之后基本也没有什么正经聪明人去读建筑了。&/blockquote&&p&TUM的答主在上面说太膨胀,我看去掉标题光看正文,并没有太大的毛病。毕竟,他也是相当直接地说了对未来国内笨人学建筑危机的担忧。至少,把自己想得太坏总没有把自己(比如TUM)想得太好来得膨胀吧。&/p&&blockquote&不是我们进步的速度快,而是他们退步的速度太快&/blockquote&&p&2. 排功能,画平面没什么好讲的,讲出来都有些丢人。但是连这些都做不好,就更丢人了。&/p&&p&首先,MArch1的美国人除了个别,本科都是四年制的建筑或者艺术专业的。有个答主说这种“转专业”的人研三做的不如清华大三是因为半路出家???&/p&&p&可惜至少在我这个美国top10建筑系,研究生二年级了连平面都画不利索,甚至在平面上画根线却根本不在乎这线到底多长的人有的是。不过抱歉,你要是觉得这种人排不好平面就有多么高级的建筑价值观真是太抬举他们了。&/p&&p&有个耶鲁大神贴了些作品,确实不错,毕竟GSD和YALE还是能收到厉害的学生的。我这里也给大家看看非GSD,YALE,MIT的美国top10建筑系的优秀作品吧(摄于该校MArch项目的open house):&/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52aa310deebdff01c327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24& data-rawheight=&40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52aa310deebdff01c3274_r.jpg&&&figcaption&研究生三年级studio,数字化建造,3d打印的陶土单元做拼接&/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02ac787fbba841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32& data-rawheight=&3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3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02ac787fbba841f_r.jpg&&&figcaption&研究生三年级studio,数字化建造,机械臂割木头&/figcaption&&/figure&&p&看完这两个项目,我希望各位看官自行联系一下制造业的3d打印和机械臂。F-22都用上3d打印的钛合金机身框架了,建筑系的3d打印在做些什么?如果说你们觉得建筑系现在这种步履蹒跚但硬拽着几个潮流热点不放的姿态也算是在接轨的话,那你们开心就好。&/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39bc46ffd9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24& data-rawheight=&40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39bc46ffd98_r.jpg&&&figcaption&研究生一年级studio,从一个给定的动物出发做一个该动物的pavilion。这个做的是狒狒,概念是狒狒发怒的时候会翻起嘴唇。pavilion的设计是想让人觉得狒狒希望游客可以滚,所以做了红色的尖刺(TUM的大佬把空间,材料比作抠门的追求。那我不知道以这样清奇的脑回路做设计又算什么)&/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fa2c7fb23b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32& data-rawheight=&3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3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fa2c7fb23b3_r.jpg&&&figcaption&研究生二年级的参数化studio,跟徐卫国带的studio也没什么大差别&/figcaption&&/figure&&p&这个是重点,刚才那个一张平面画六天的女生(她还是这个项目director的得意门生)&/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09eaf40a3d3f6e79c1f8341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32& data-rawheight=&3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3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09eaf40a3d3f6e79c1f8341_r.jpg&&&figcaption&研究生一年级studio,给定动物做pavillion。当时的要求是尽可能地把动物的特点抽象化,然而这个就是literally trace了长颈鹿的纹理做了一面墙。而且这面墙还是等厚度的(都这么直截了当了,至少也得来电空间上的进退吧?)&/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4bf6cd481aed1c64a931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32& data-rawheight=&3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3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4bf6cd481aed1c64a9313_r.jpg&&&figcaption&同一个人的研究生一年级studio final project。一个戳在地上的方盒子里挖了洞。概念是想做erosion,但是道理和逻辑呢?明眼人大概也看得出来这就是在一个长方体里布尔差了几个gumball拉出来的椭球体。空间?形式?和场地的关系?没有的。不过这个项目的director对类似脑洞大开(但同时也无法自圆其说)的设计情有独钟&/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bf363f341aa80d2bd862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4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bbf363f341aa80d2bd862_r.jpg&&&figcaption&此人在Pinterest上pin过的图。中国学生只会借鉴,外国人就会思辨,说得真好&/figcaption&&/figure&&p&再po一个此人的作品,随意感受&/p&&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417600&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 data-poster=&https://pic4.zhimg.com/80/v2-b95c52d014d86e655e2eb7f_b.jpg& data-lens-id=&417600&&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4.zhimg.com/80/v2-b95c52d014d86e655e2eb7f_b.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417600&/span&
&/a&&p&至于价值观,我就稍微说下我们这个项目的director的一个作品好了。她在自己的官网上这样介绍自己的作品概念:Urchin aims to &b&question the role of the everyday object&/b&: from the typical use that ‘affords’ sitting to an aggregation that becomes skin-like: the object’s features are no longer understood in terms of their use (legs, arms, seat) but in terms of their form (spikes, curves, voids) as, due to their rotation away from the ground, &b&they lose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human body&/b&. 看起来似乎很唬人,但是为什么要question everyday object?失去了和人体的关系又会怎样?这概念背后的动机经得起推敲吗?可能大概只剩下一个快餐般给人一瞬间似乎很有意思的感觉罢了。何况,要说question everyday object,我觉得把放一罐头的屎早就把这个概念玩滥了,大概得盛一盘屎大快朵颐才可以青出于蓝吧。批判国内的教学思路是一回事,想当然地吹捧美国学生的建筑价值观也真是太天真了。&/p&&p&3. 思辨还是扯淡?逻辑还是后合理化?&/p&&p&我在的学校放top10里也不算差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没遇到其他回答里那些善于思辨的美国同学们。和美国人合作之后也算是对他们拿不出图时候的瞎扯淡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扯扯场地,然后聊聊当地风土人情,google几个案例说下自己对此的看法,最后指着几个案例说要做成什么样。与其说思辨,我觉得倒是在聊天,无非是措辞一定要高级,语气也一定要高冷。我倒是挺好奇那些答主口中的思辨到底在思辨什么,就算是托福写作也得放几个例子才能说明问题吧。&/p&&p&我们这个项目的director带我们第一个studio。她最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是you don't have to tell the truth. 简单概括就是后合理化。没有什么不是瞎编乱造的diagram和包装精美的措辞解决不了的。所以,对于美国学生所谓的思想性,和他们朝夕相处,一节一节studio上过来,一个一个pin up看过去的人和那些只听一个final review,只看最后的文字叙述,甚至只看一眼模型图纸的人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p&&p&4. 有什么资本谈和编程及人工智能的接轨?大多数建筑学生恐怕连和结构的接轨都做不好&/p&&p&再说说有人提到的【真正和编程,人工智能接轨】。就拿我们这个美国top5的学校举例好了:能把grasshopper用利索的人已经凤毛麟角(而且一般还是大陆过去的),会用python的已经可以在这小地方被当作大神供起来了。但python算什么?cs专业的玩具而已。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哪怕只是简单的grasshopper,那种老师一个一个电池讲解过去的tutorial,我一个外国人都听懂记住了,美国人硬是要再讲一遍才能听懂。我在清华读土木的时候,半个学期要学会用C++和objectARX做autoCAD的二次开发,老师上课根本不会怎么讲写代码,更不会把写好的代码逐字逐句解释给你听,不会写就下课自己学去,而这也只是国内一个三学分课的大作业而已。&/p&&p&5. 一夜暴富的专业是少数中的少数,努力或者情怀不是建筑学的遮羞布&/p&&p&我是从结构转到建筑的。每每听到建筑系中经常发生的关于惨淡未来的抱怨,我就会问,那你愿意去学土木么——比建筑难学,比建筑枯燥,设计费比建筑师低,还要承担责任和为建筑师脑洞清奇的设想改方案(建筑系学生还很喜欢骂甲方,觉得自己似乎全世界最憋屈)。虽然建筑行业确实挺惨,但是我觉得大多数的抱怨还是来自于对风光无限的几个行业的艳羡。收入不高的行当多了去了,难道读数理化生phd的人没有情怀了?又不是毕业会被发配到戈壁滩去造核弹,我不能理解有的人渲染出的一腔孤勇的热情除了自我感动还能有什么用。失败者总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努力,但我不想让这成为建筑学的遮羞布。&/p&&p&至于努力,我想说一个小细节。建筑系学生基本上都会以学这个专业经常熬夜通宵而感到骄傲。但是就我的观察,建筑系经常出现的一个屏幕在工作另一个屏幕在放视频以及一边工作一边聊天的场景在其他学科上似乎是很难出现的。&/p&&p&6. 眼界要开阔一些&/p&&p&我不否认国内建筑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国内国外建筑院校的差距。不过,国内外差距的存在有一系列的因素,不仅仅限于常被诟病的体制抑或教学的思路。有没有完备的模型室,有没有专业的模型设备,甚至是能不能买到高级的模型材料,这些都是差距存在的客观因素——尤其对于广大建筑学生以略读的方式从图面和模型评判建筑系水平高下的情况下,这些似乎并不足道的客观因素反而影响甚大。&/p&&p&但是,看国外什么什么学校用了机械臂,国外做了多少多少3d打印的非线性模型就能得出他们学生很厉害的结论么?至少我没有觉得大陆过来的学生比美国本土培养的学生要差。从大陆留学生的人数来看,至少这些top10的老师也并没有这样认为吧。&/p&&p&上述是一方面,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跳出建筑系之间的比较。我们在看到酷炫的参数化的时候或许还是思考一下如果让其他专业的人来做这些东西,他们会做成什么样吧。&/p&&p&看看美国的其他专业,CS也好,金融也好,工科也好,基础科学就更不用说了,门槛都在那里放着。我觉得与其嘲笑标题里“最笨”这样容易被攻讦的用词来捍卫自己的自尊或者用【思辨】【价值观】这种含糊的表述来打太极,不如老老实实承认美国建筑专业的学生below average来得好吧。至少作为美国top10研究生的一员,我觉得这比自我膨胀地觉得美国MArch多牛逼要好多了。&/p&
不定时更新一些top10外国建筑学生的佳作供部分大佬鉴赏虽然是本科生的图,但我还是放上来希望大佬们能点评一下外国建筑系学生设计中深刻的思想性——不过在下觉得这种给一种啪啪方式一个特定空间(而且是一个设计得近乎潦草的空间)的设计牵强而生硬,充满…
&p&如果真想学建筑学,那么要做好自学和出国留学的准备。国内的建筑学教育与市场完全脱节,导致出来的学生,非常不适应实际的工作环境,而这种不适应在很长可能长达一生都无法改变。其实建筑学的就业薪资情况和其他理工科区别并不大。但是建筑学学生的自我定位可比其他理工科高的多。所以落差更大。&/p&&p&1、首先要学好软件,CAD、Revit,Rhino,PS、AI,AF,PR,MAX………………这是你大学时候最容易达到的目标。而今网上教程多了,自学就足够。大学里的老师对这个基本不会,然后又一副鄙视的傻样,所以特别讨厌学生拿会多少软件打他的脸,你用软件画的越好,就打那些老师的脸越狠,他们也就越讽刺鄙视。等找工作,就知道会的软件足够多有啥意义了。&/p&&p&手绘么,那些美术科班毕业都用软件模拟手绘。一学建筑的那点美术基础,在这个上面执着个啥。&/p&&p&有同学说还是有些好学校的老师软件技能很强,这个我承认,但是教学中呢??是强调手绘还是强调用软件??工具就是思维方式。强调手绘的思维方式和强调软件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我们而今迫切需要转换到用软件,甚至是“AI+人智力”的工作思维方式,这是生死攸关的根本问题。&/p&&p&2、在学好软件的基础上,学会编程。有针对造型领域的编程语言。Rhino中的GH和Revit的DY,学会一个,很容易就学好另外一个了。如果再有余力可以学下Python,C等等。&/p&&p&对于建筑师怎么学编程,我大概说下。建筑师肯定设计是主技能点,编程是辅助技能点。当然如果你是哪种高中毕业就把软件和GH当我没说&/p&&p&&br&&/p&&p&a、编程的目的是为了辅助设计,所以肯定是选择能和设计软件结合的语言。首推Rhino下的Grasshopper,和Revit下的Dynamo。都是可视化编程的语言。&/p&&p&GH呢造型能力很强,因为Rhino造型能力就比较强。DY数据管理和对象管理能力强,因为Revit这方面的能力比Rhino强。两个语言很类似,DY就是模仿GH出来的,GH发展了10年以上了,所以资料很多。DY资料相对较少,优势是有中文版。其实从使用层面,是不是中文关系不大。英文也就查下字典而已。&/p&&p&学GH可以直接找原厂课程,在腾讯课堂上。Rhino的教学也建议看原厂的。DY和GH是非常类似的,会了一个学另外一个就很快了。建议先看Rhino的原厂教程,在看GH的原厂教程,原厂教程很好,有完整是知识结构,而不是碎片化的炫目技巧。只有树立起一个正确是知识结构,才有自我提高的可能。其他都不用看了,问题很多包括某些很有名的。尤其是最重要的GH数据结构这块,基本没说清楚,有些完全没弄清楚这块就讲课。原厂GH课程的最后一课就是数据结构的进阶应用,能看懂的话,95%的建筑问题都够了(原厂老师如此说的)。当然你可以试试先看最后一课,看看能看懂多少,呵呵。&/p&&p&原厂课程是付费的,不过并不贵。当然网上免费的课程也很多,不过都有很多问题。这个你只要看过原厂,就可以明显的发现了。你是愿意不花钱,自己去解决知识结构概念的缺陷,还是愿意花钱去学个好的,自己去选了。&/p&&p&b、不管是GH还是DY,估计是为了考虑易用性,所以缺乏一些程序语言关键性的东西,比如循环。导致某些事情很麻烦。万幸的是,这两个可视化编程工具都是支持Python。欧特克的全系列软件,基本都开始支持Python。Inventor、Revit、MAX、MAYA……,Rhino也支持Python。所以如果你觉得学了GH、DY还不满足你的应用,那么可以去学Python,直接调用上述软件的API。&/p&&p&&br&&/p&&p&c、一般来说,建筑师学会GH、DY、Python,已经足够了,当然如果你是那种厉害的猛人,比如辉哥那种,可以去学C语言。&/p&&p&&br&&/p&&p&d、个人建议不要贪多,你能把Revit、Rhino、GH、DY搞定,已经很不容易了,普通人怎么都得2~3年才能学的比较透彻。不要一来就想着弄个啥很酷的造型,先从基础学起。要不然到后面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提高。&/p&&p&&br&&/p&&p&GH和DY不只是用来造型,更重要的是数据管理和处理某些重复性的工作,提高劳动效率。这个才是根本,所以不要太沉迷于用程序生成一些奇奇怪怪的造型。你喜欢你觉得酷,甲方不一定认同。你得让甲方认同你得构想,你得构想才有价值。&/p&&p&而且哪怕甲方认同你做的很酷的造型,怎么把这些造型建造出来呢???你总不能光画个样子吧。能光画个样子的人多了去了!你得负责把你设计的东西,建造出来。才算是完成了建筑师的全部工作。所以真要玩造型,好好琢磨下怎么建造把。怎么造出来,而不是怎么画出来。&/p&&p&3、最重要的来了,去打听下传媒营销领域的课程,去曾听他们的专业课。学习
传媒怎么传达信息,怎沟通,怎么突出重点,怎么引导别人的思维,怎么营销自己……比设计本生还重要。然后多参与演讲之类的活动,善于讲故事,善于倾听。比如说,给你10分钟,你能不能讲个紧扣你方案,又撩得上甲方G点,然后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故事!想脱离画图狗改图改到死,还没钱的悲剧吗???请把沟通忽悠技能点满,以后忽悠甲方就你去,改图就让别人去咯。在提醒那些宅着画图的画图狗一句,这个技能撩妹(汉)不要太好用。一般来说这个技能点满的建筑师,boss都是跪舔的。不信的话,看下设计院分所的所长技术不一定好,但是口才和人情世故一定是最好的。&/p&&p&以上三点,不需要学到顶尖水平,能在工作后5年内每样做到80%,就可以秒掉95%的建筑设计师。做复合型人才。尤其在这个土建行业大转型的拐点上,技能多点,腾挪的空间都大多了。&/p&&p&而且这三点足以从根本上拉开距离。软件和编程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电脑辅助设计的效率,不要小看工具的改变,工具就是思维方式。某些东西脱离工具是没法做的。比如而今的电脑CPU,几十亿个晶体管。那手工设计可能吗????扎哈的东西为什么学校的老师拼命抵制,因为他们都不知道,扎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怎么细化设计的,怎么建造的。从使用什么工具到是什么流程,一无所知,完全是个无法理解的黑箱。只有拼命的反对抵制。这种抵制注定是徒劳的,往机器里扔鞋子从来没成功过。&/p&&p&很多建筑系的老师,好不容易建立起一套拜祖师爷,然后怎么说他都有理的玄学的体系,来掩饰自己和社会脱节,不会干活的本质。结果有人一上来就拿工业化、互联网+的东西砸人家饭碗。社会上人家这么打脸,学校里的老师只能唾面自干。学校里的学生蛋子,老师还是忽悠得住的。&br&&/p&&p&而学习传播沟通是让建筑师站在业主位置上思考,而不是觉得自己是大师,是高尚的人,从事的高尚的事,应该甲方跪舔。&/p&&p&所以我希望新的学弟学妹,学会用软件和编程来设计的思维方式,而不是靠纸笔;学会站在业主市场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用建筑师的自娱自乐做方案。&/p&&p&那么怎么对待大学的专业课呢??&/p&&p&1、美术课,色彩素描要抓紧,毕竟这是练习造型和色感最快最好的方法。所以是重点。画图么用软件就可以了,效率高很多。建筑师要学的东西太多。&/p&&p&2、啥手工制图,啥水彩渲染之类的,完全是那帮与市场脱节的老师自我YY东西,一点卵用都没有。不挂科可以了,或者出钱找同学画。用这个时间去学好软件,这些东西软件都可以做的更好更快。&/p&&p&3、老师向你介绍啥大师的书,可以看看,但是不要太当真,读书的时候你看不懂,而且说实话。用处不大。建筑设计在这方面落伍保守自恋得很。过分关注弊大于利。等你学好营销社会阅历丰富点专业知识丰富点,对工业设计的相关知识足够,就能看出书上没写的东西了。否则也就一本抄袭的图集而已。&/p&&p&大师的书是什么,是答案。考过高考的都知道光有学霸的答案有个毛用。你要知道学霸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呀。大师的书就是只有答案,没有解题思路,连题目都是模糊不清的。大师的书对甲方的信息只是一笔带过。就这么一本只有答案的书,你觉得能学多少???&/p&&p&那么怎么学设计呢?从工业设计领域和传播领域取经,去找下工业设计和传播营销领域书籍,比建筑设计的书更实用,更符合时代需求,体系更好。&/p&&p&4、大三就积极参与实践,帮老师画图,找单位实习。这样毕业就不愁工作了。&/p&&p&5、如果能出国更好,国外的建筑学学教育比国内好得多。&/p&&p&6、在补充一点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地方,学好历史、建筑史、美术史,艺术史。建筑学不是工科也不是理科,并没有形成公理体系。所以你的构想和说法,依据是什么。其实是很主观很个人的东西。你无法通过公式推导逻辑分析试验来证明你的东西正确有用。所以只能依据惯例,从惯例中找依据。惯例就是历史嘛。比如说现代建筑设计的“自由平面”是什么,你得去找学院派那种几何构图的平面来看,啥圆形、正方形、八边形的神圣高大上属性和含义,国内的建筑学书里不会提,为什么这些形状是神圣的。只有找相关的西方历史宗教文化书籍上才有。………………才能明白,自由平面的是对几何构图平面的发展和推翻。&/p&&p&所以学好历史,你可以沿用历史,可以发展历史,可以推翻历史,可以扭曲历史,可以 解构重构历史。…………忽悠就有足够的依据和材料了嘛。这个构想是你YY,和是你自从厚重历史脉络里探寻出来的,然后把各种历史细节补充完善,编个故事…………谁说服力强!!很多方案构想为什么是肤浅 和经不住推敲的,因为支点是没有依据的YY呀。学历史自然会涉及一些文化和政治、地理方面的东西,这些对以后做好设计忽悠甲方也是极有帮助的。&/p&&p&当然现在建筑学还可以借助心理学,人类学,统计学,传播营销的一些成果,来自己的构想找支点。但是切记不要那建筑学自己圈子里的那堆话来对甲方说,人家不懂,也不感兴趣。大学老师是靠在杂志上刷版混饭的。他们不面对市场。&/p&&p&还有一个方案和现实结合,叫好又叫座。这个就更难,方案做得好,忽悠甲方也忽悠的好,最后建出来中看不中用的事情多了,大师干这种事情也不少。只能能从实践中学,做砸锅几个项目(反正是甲方买单),多分析总结才能学会。&/p&&p&对于怎么学设计,我个人认为,在国内的大学靠自学很难学会,很多建筑学的老师,对此都是不懂的。不如专心学好画图和编程,到毕业可以立即高效的解决一些具体问题。&/p&&p&设计首先是明确甲方需求,然后根据甲方需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构想,然后把你的构想传达给甲方。三个过程缺一不可,开始明确需求的沟通,和后期传达构想的沟通比设计本生更重要。&/p&&p&而国内的建筑设计教育,对前后期沟通基本是无知状态。大部分精力放在中间的画图上,问题是你不明确甲方要什么,不懂得如何把自己的设计构想传达给甲方,设计做得再好也是纸上的yy。哪怕是画好图,国内的建筑学教育也很有问题,去折腾什么手绘…………完全是那帮不思进取的老师,因为自己不会也不想学,所以不惜胡说八道误人子弟。图都画不好,不能抓住甲方的眼球,不能突出重点。谁来关心你内涵呢????长的和凤姐一样,谁会去关心她的内在???甲方扫扫一张图的时间只有3秒钟,画成狗屎。就不会有然后了。这种市场 现实,去折腾个手绘,完全就是有病。练一张水彩渲染的时间,可以画10张计算机渲染的效果图,一个退晕渲染,渲染几十遍花费大半天,同样时间在ps里,可以画几张图??折腾这个是不是有病;画一张手工墨线图纸时间,可以画几十份CAD工程图。明明有更高效更实用的训练方式,就因为那帮老师不会,所以还在学无用的东西。工作几年的都知道,自己大学做哪点东西,自己工作后10%的时间,可以做的更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效率差距???这也太离谱了吧。那些老师在教什么呀。&/p&&p&国内的建筑学教育,基本是在教怎么yy。yy自己是大师,yy该怎么受尊重,yy甲方拿钱来实现自己的yy,YY建筑师应该过一种自己YY出来的优雅生活。这种YY是培养祖师爷论资排辈崇拜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手段。很多大学老师基本是围绕着这个忽悠学生的。天天给你讲大师(祖师爷)当年如何风光,你们这些小辈,好好拜。啥祖师爷的话(大师理论)你觉的有问题。你这种小辈毛都没长齐,懂个毛线的祖师爷,赶快拜,拜多了就懂了。啥祖师爷做的东西你觉得不好看(有人提出现代主义那堆白色的方盒子不好看嘛)。你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孩子,懂啥叫好看。好看是庸俗(说这种话的老师并不抵制好看的衣服汽车奢侈品……),多拜下祖师爷,拜倒60岁,就懂了。学校里的很多老师,基本就是这么路数。只不过换了各种包装,啥哲学呀,啥文脉呀,啥历史呀,啥文化呀,啥风俗呀,之类无法量化无法逻辑推导无法验证无法归纳总结(不是做不到,故意不这么干,只有没有标准,解释权才永远掌握按照资历论资排辈的前辈手里。一旦有标准讲科学,那帮啥也不会和时代脱节的,早被层出不穷新东西爆出翔来了。)的玄学。来解释。学生一旦觉得这套有理,就只能沿着拜祖师爷这条路走下去了。&/p&&p&&br&结果一毕业,被现实把脑子都打傻了。社会上谁认你学校里拜的祖师爷那些无法自圆其说不知道说啥的言论!!!然后要么转行,要么劝退。读书的时候YY得有多厉害,毕业了就被现实打脸的有多惨。更不要提那些去甲方的,觉得学校里的老师就是一帮鼠目寸光的可怜虫,然后开始怀疑自己的专业。&/p&&p&所以别去想怎么设计了,先把图画好,画的一手好图,已经工作收入不错了。画对么,等对实际的构造和建造熟悉,自然也就画对了。&/p&&p&再&/p&&p&我在补充一点关于建筑设计行业收入和辛苦程度的问题。&/p&&p&&br&&/p&&p&1、首先这个问题不是建筑设计行业独有的,基本所有技术行业,低端工作岗位这个都是同性。机械、It、医生…………劝退和吐槽一点都不比建筑设计少。还有比建筑设计惨的,医生你能相信读了硕士毕业,进医院如果没有编制,在省会城市一个月工资就2000还要经常至夜班吗???不信的去打听下医院里那些合同医,有多苦B!所以搞建筑的叫个啥呢??你换来换去,大部分情况都是从一个坑跳到另外一个坑而已。没准还一次比一次深。至于说啥我同学我亲戚我邻居…………去学了啥啥然后过上啥啥生活之类的话,你要真信了然后以为自己可以轻易复制一把…………那我只能说,你不适合搞设计。转行是好事。多转几次,你也就淡定了。被现实把大师的脾气给磨的差不多了,对生活工作很有好处。低端都是吃土的苦B。&/p&&p&&br&&/p&&p&2、你最好赶快从低端升到中端。中端虽然而今竞争也日益激烈,但是还是比低端好得多。那么建筑领域这个升级路线是门槛最低风险最小的,就是考注册。只要是相关专业,年限够了,就去考。没啥其他门槛,考过了,就拿到中端门票了。难度么有些比公务员考试容易,比如建造师,有些比公务员考试难点。但是不存在萝卜和坑的问题呀。&/p&&p&&br&&/p&&p&3、还有就是决定你收入最直接的其实是岗位,而不是你能力。而这个岗位和你所在的单位,以及你在单位的位置有关。有些单位,平台好,领头人能力强人比较厚道。接触的都是高端项目和优质甲方。所以并不累而且收入不错。但是有些就靠压榨一线员工盈利了。&/p&&p&而且单位、岗位是不是好,和是不是国企、事业单位、私企、大院,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要么自己进去体会下,要么找里面的靠谱的熟人问下。&/p&&p&遇到那种,每天不停地无意义的改图, 每天十几个小时,拖欠工资的单位,哪怕名头响。在赶快闪人。这种单位就是靠压榨一线来盈利的,在里面干再久都是被消耗的炮灰层次。别想着你努力了,有朝一日可以升上去,别做梦了,能升上去的绝对不是因为任劳任怨的努力。管理是门很专业的技术,而设计单位的很多领导都是从技术岗位上转上来的,根本不懂管理,所以只能靠压榨这种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方式。很多设计院在营销和管理上是非常原始的。&/p&&p&这点适用于所有行业,不只是建筑设计领域。&/p&&p&&br&&/p&&p&4、要想就业选择多,跳槽选择多,首先必然是自己专业技术要过硬。手艺人靠手艺吃饭。其次是要有责任心和服务精神。&/p&&p&我解释下什么叫服务精神和责任心,不是叫你无条件跪舔甲方。而是在甲方支付合理费用情况下,为甲方考虑和服务。没付钱算什么甲方呢???是路人甲乙丙丁嘛。筛选服务客户比做设计更重要。很多单位在这个方面非常原始,所以只能靠把这部分成本和风险转嫁到一线干活的来规避。&/p&&p&切记…………付钱的才叫甲方,才能提供好的服务。&/p&&p&&br&&/p&&p&如果是本生技术过硬,做事有责任心和有服务精神,那么做个5年,必然会认识一些靠谱的前辈,有了靠谱前辈的人脉。跳槽选择就多了嘛。&/p&&p&&br&&/p&&p&所以不要只会盯着图纸和产值。进一个单位干上一个月就应该对这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有个初步印象了。适合就摸清楚领导喜好和服务甲方的特质,往这个方向发展;不适合就做好跳槽的准备,找到下家后闪人。&/p&&p&&br&&/p&&p&很多初入职场的人,不清楚了领导的心思,在领导眼里永远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只有市场给出的定价,领导才会信服。本单位的人哪怕技术能力再强,他都要看低三分。所以如果你打算在一个单位当技术骨干,一定要在外面蹦跶,要让市场给你一个定价。领导才会珍惜。不要担心你干私活被领导打压,你的价值真能在市场上有更好的体现,他打压你,你就找更好的单位呀。&/p&&p&而任劳任怨么就是连草都不用吃的老黄牛了。你待在一家单位,总得图点什么吧,要么图收入,要么图学东西,要么图发展。都没有…………自然是练好本事营造好人脉,等机会成熟就闪人咯。随波逐流漫无目的的熬是不会有结果的。很多干这行的,就这么漫无目的的熬了十几年没个结果,然后劝退………………呵呵。待在一个不好的单位,然后对此无能为力,只能劝退………………&/p&&p&作为一个学生,在大四大五有两年时间,参与到实习中,去了解这个行业那些单位好那些不好。你学了5年都没搞清楚这个行业啥单位不错,换一个行业就能换到好单位???&/p&&p&而加班熬夜,其实从管理者角度出发,很多时候是一种管理手段。两眼一睁忙到天黑,你就没空想其他事情,仍由他折腾了嘛。那这种手段来管束员工的企业不少的,经常做法就是每到下班时间,就开始通知要开会,然后就是领导长篇大论空洞无物的炒冷饭。讲到你回家只能睡觉,第二天继续………………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呆久了,人会习惯于服从。这就是很多管理者想要达到的目的。遇到这种长期无意义加班,又不给加班工资的,果断走人。&/p&&p&&br&&/p&&p&总之,人要会学会思考自己的未来,不要听到劝退,就吓的转行,更不要听到我同学我邻居……这四大神人怎么吃香喝辣就开始YY。&/p&&p&怎么从差单位,差岗位换到好单位好岗位,是另外一个复杂的问题。我粗略的讲下&/p&&p&1、你的熟悉行业状况和动态。你只有对行业有了整体把握,才能分得清好坏嘛。你得清楚行业发展趋势,才能明白机遇在哪里嘛。那种只会盯着图纸和产值的,如盲人骑瞎马,夜临深渊而不知,自然除了劝退,就没啥其他建议了。&/p&&p&&br&&/p&&p&2、清楚了行业状况和动态,就朝那个方向努力。比如知道那个单位好,就想办法接近,了解人家需要啥样的人,找熟人去套近乎。或者考人家需要证,学人家继续的技能…………等等。需求是双向的嘛,你想进人家那里,想去的人多了,人家为啥接受你呢???&/p&&p&&br&&/p&&p&3、等到时机成熟,人家需求窗口打开,你也有人家要的东西。不就一拍即合了嘛。熟人的价值就在这里。在中国绝大部分中高级职位,都是熟人找熟人。中国还是个人情社会。没有熟人,你很难进圈子的。为什么不要轻易转行,原因也就在此。&/p&&p&&br&&/p&&p&熟人也不是一起吃喝嫖赌,而是要有双向需求。利益的联盟是最稳固的。哪怕高你几个阶级的,你有人家需要的,就能套上近乎。我见过好几个这种找到贵人,然后发达的。,光你需要人家,那是跪舔都要激烈竞争的。人家需要你,就是待价而沽了。想找好单位的,想下,自己怎么才能让人家需要你???想让甲方付钱的,想下甲方需要你什么???&/p&&p&你的有人家需要的东西,还得让人家知道你有他需要的东西。所以沟通比设计更重要。看到这里的,回去数数,我说了几个比设计更重要的东西!&/p&&p&最后推荐一套学设计必读,需要细心揣摩的书《设计心理学》4本,唐纳德诺曼著。这套书的NB之处在于,可以用到所有设计领域,包括建筑设计。以这套书提供的方法论和框架去解读建筑设计理论,有眼前一亮的奇效。建筑设计理论只是建筑师自己小圈子的自娱自乐,这套书是所有学设计,搞交互,营销商业的都当作经典的!普适性不言而喻。对人性和人类心灵行为的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洞悉。&/p&&p&我也是看了这套书,才明白微信、苹果这类设计逆天到什么程度。才能透过表面上的平凡,洞悉内在的神奇!&/p&&p&有搞建筑设计的说,人要保持敬畏之心,我很赞同,因为你不知道其他领域发展到什么程度了。所以收起建筑师的蜜汁自信,保持敬畏之心,向其他领域学习吧。建筑师的蜜汁自信,自己觉得自己牛上天,其实在别人眼里只是个刷图的!&/p&
如果真想学建筑学,那么要做好自学和出国留学的准备。国内的建筑学教育与市场完全脱节,导致出来的学生,非常不适应实际的工作环境,而这种不适应在很长可能长达一生都无法改变。其实建筑学的就业薪资情况和其他理工科区别并不大。但是建筑学学生的自我定位…
&p&谢邀~(文末有关于评论区几个问题的更新)&/p&&p&建筑学的职业路线并不广阔,无非就是方案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甲方设计师、政府规划部门几条路。&/p&&p&看大家大部分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我就站在甲方建筑经理的角度聊一聊吧。&/p&&p&想当年,&/p&&p&依照甲方的意思改了十八遍方案通宵盯效果图的时候,我懂得了大部分的建筑都是模型库里抄来抄去的。&/p&&p&两个月画了一栋超高层的全部楼梯详图的时候,我懂得了大部分的建筑师根本和“设计”二字沾不上边,不过是个替别人做嫁衣的画图匠。(当然,自从建筑终身责任制出来后,建筑师又变成了永远的背锅侠。)&/p&&p&那时候虽然要时时笑脸相应,心底里并不是很欣赏这帮审美基本停留在乡村爱情水平,催图像催命一样的甲方。&/p&&p&直到后来,我也当上了甲方设计师。&/p&&p&才真真切切的发现,在房产开发的全周期过程里,设计是很末端的环节。&/p&&p&一个房产的开发要经过拿地、投资、成本测算、报建报建、设计、工程、招商营销、物业管理、运营等等诸多环节,而设计所扮演的角色往往只是一个“技术支持”部门,比其他专业更容易碰到职业天花板。如果不信,可以历数一下国内知名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高管们,可有几个是设计出身?&/p&&p&做乙方的时候,觉得面对的甲方设计师的指令就是圣旨了,殊不知他的指令是多少大领导多少相关部门撕B的结果,甲方的设计师在整个环节中并没有什么话语权,还要受制于政府导向、投资回报等诸多因素,是开发流程中底层的执行者。&/p&&p&那么做乙方设计的大多数时候,就是执行者的执行者。(极少数出名的大师事务所除外,但也好不了哪里去。)&/p&&p&&b&高楼万丈平地起,上学的时候幼稚地觉得是设计师缔造了它们;现在明白,缔造它们的是涌动的资本是滔滔的时代,设计师不过是浪潮下的一块砖一片瓦而已。&/b&&/p&&p&然后我们再谈谈当你发现建筑行业下行,想要转行时的难度。&/p&&p&甲方乙方最大的区别便是“信息不对等”。做甲方的时候平台更高些,可以看到房产开发的全部流程,有些事情不知道便罢了,知道了之后你就会发现,建筑专业在职场上会呈现一种很尴尬的状态。&/p&&p&首先,它的职业门槛很高,要不然也不会需要学5年,所以几乎见不到半路出家转行建筑的。一件事情你得到的越难,放下也就越难。&/p&&p&而另一方面,专注于“技术支持”的导向也使就导致这个圈子很小,做久了思维局限性很大,加上大部分高校采取的都是“大师”教育路线,使得建筑学毕业的学生先天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遇到职业瓶颈,很难去做一些相对商业化的运营、营销等岗位,受职业思路、理想主义情怀等因素所限也很难适应此类专业。&/p&&p&还有曾经号称含金量最高最难考的一级注册建筑师也已经无法用来作建筑师们生活底线的保证了。(不好细说的一件事,相信懂的人自然懂)。&/p&&p&最后,跟大家分享一张很喜欢的漫画,大概可以表达个人的一部分想法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2ef629cf72bc596ceedc38a7_b.jpg& data-rawwidth=&453&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2ef629cf72bc596ceedc38a7_r.jpg&&&/figure&&p&&b&一个行业,当你看清了它全貌的时候,即使一辈子也成不了那个吃拉面的人,也便不愿再做一只为了根本不存在的理想而奋斗的猪了。&/b&&/p&&p&&b&————————————————————————————————————&/b&&/p&&p&谢谢各位的点赞、评论及关注,也有正在学建筑的小朋友私信我要不要转专业,为了让有相关困惑的朋友看到,我再集中就几个问题表达下个人观点。&/p&&p&才疏学浅,说的不好的地方也请各位指正。&/p&&p&&b&1、关于人工智能对建筑行业的冲击。&/b&&/p&&p&推测建筑人工智能铺开的前提是BIM的全面推广。这里所说BIM推广不是单纯的2D转3D,碰撞检测等技术层面,而是建筑全周期的信息收集及信息交互,特别是目前应用较少的建筑运营阶段,也就是BIM使用主体是物业公司的阶段。&/p&&p&初级的建筑人工智能有前段时期出来的“小库”,当然个人觉得目前呈现的效果还比较初级。&/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ohu.com/a/477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用AI改变“传统”的建筑行业,小库科技先做建筑设计师的智能设计助手&/a&&p&还有评论区有两位讨论的是MIT的博士论文用算法对&b&西扎&/b&建筑开窗采光的自动优化。&/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94b88b2d82f2855f21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894b88b2d82f2855f21e_r.jpg&&&/figure&&p&其实工作中接触这些新知识并不多,纯技术层面较难推测其发展速度,也欢迎对这方面比较了解的同行在评论区补充。&/p&&p&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为什么建筑行业会很快被人工智能替代。&/p&&p&司马迁在史记里最经典的话是:&/p&&p&&b&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b&&/p&&p&随着年纪的增长,对这句话认识越深,很多宏观的趋势都是利益的驱使。那么推进BIM及人工智能最大的受益者是谁?&/p&&p&摘引知乎另一位同行的回答:&/p&&blockquote&马里兰大学的skibnewski教授(BIM界最NB的期刊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杂志主编)统计了美国实施BIM的20多个项目,工程变更成本由项目总成本的10%降到了3%左右。国内的工程项目变更成本占项目总成本的比例一般是10-13%的样子,上海中心用BIM技术将其降到了4-5%,你可以算一下省了多少钱。可能有人说上海中心的案例都说滥了,那我就说说自己参加的一个小项目吧,项目总成本2亿左右的样子,通过碰撞检查节约的成本粗略估算是500多万,此外还带来工期上的减少、质量的提高等收益。
当然,BIM技术还会带来其他很多方面的收益,比如工程质量、工期、后期运维等,这些比较难量化统计,就先不说了。&/blockquote&&p&链接:&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5321&/span&&span class=&invisible&&2993/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可见受益者是政府是开发商,他们一个拥有权利一个拥有资本,自然会有动力推进这件事。特别是如果有了建筑人工智能,可以省掉一大笔设计费及设计周期,各位认为利益获得者会因为担心设计师们失业而不去推进吗?&/p&&p&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工人们因为失业而怒砸机器,但这对历史的发展没有造成冲击。与其做螳臂当车,不如尽快转变思路。&/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5a09a10fa5a0a7ed494d7bbeff0ddf3_b.jp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5a09a10fa5a0a7ed494d7bbeff0ddf3_r.jpg&&&/figure&&p&关于人工智能的部分正在读李开复的新作,待读完再做相关补充吧。&/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人工智能 (豆瓣)&/a&&p&&b&2.关于建筑师转型&/b&&/p&&p&现在是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新技术冲击着各行各业。面对行业下行,其实也不用过分悲观,我甚至觉得这是一件好事。&/p&&p&&b&之所以是好事,因为这给很多人一个重新定义生活的机会。&/b&&/p&&p&上大学的时候,老师总是描绘一种建筑师是一个可以拿麻袋装钱的职业,我们都眼冒金光地畅想未来。但利益是最容易蒙蔽真心的东西,当年多少人报这个专业仅是奔着它的钱景,而非发自真心的热爱。&/p&&p&至少现在,行业的变革与技术的革新逼迫每个人停下来重新思考。那些对建筑设计保有真正激情的人会克服重重困难留下来,而那些兴趣在别处的人也可能被迫去寻找真正的热爱。从人生的角度上来讲,这并不是坏事。&/p&&p&做过建筑的人大概身边都会听说甚至亲身接触一些因长期加班猝死的案例,前段时间我身边就有一位同事很突然地离开。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瞬间想开了很多事,明白了人生苦短。受这件事影响,我也正试图转行,目前没有成果,也不确定将来会不会有成果,却对现在这种重新走向学习之路的状态很满意。&/p&&p&&b&我不确定若不是行业下行,自己有没有勇气放弃那些物质因素,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b&即使可能永远也没法用麻袋装钱了。。。&/p&&p&不好意思灌了些鸡汤,下面是一些转型建议。(当然最怕在知乎上指点人生,何况自己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仅为个人观点,请结合自己的情况参考。)&/p&&p&人类有两种能力是无法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就是创造力和沟通力,转型的思路可以落在这两点上。&/p&&p&&b&(1).对设计尚有激情的,&/b&可以多接触些产品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门类,这些轻资产的设计门类实现起来不像建筑设计这么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审美水平的提高,对日常中的设计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至少身边的室内设计公司活多的接不过来。&/p&&p&但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原创能力,抄来抄去的就算了。&/p&&p&&b&(2).沟通能力较强的,&/b&可以毕业前直接进知名房企的管培生,年轻又有广阔的平台若是还能放下身段做营销招商运营等还是有钱景也有前景的,因为有设计背景会让你在这些门槛相对较低的专业中迅速凸显,只是要早做规划,且可能会遇到些颠覆三观的事情。&/p&&p&当然这条路不太适用于三十五岁以后的建筑师,因为房地产行业目前年轻崇拜很严重,三十五岁是个坎,可以参考华为前段时间对待三十四岁技术骨干的态度。&/p&&p&&b&(3).技术能力强,&/b&特别是有编程基础的完全可以投身建筑相关的互联网或者建筑人工智能的大发展中。特别是结构专业,比建筑师先天的优势就是数学及编程能力,也听过不少结构专业转大数据及互联网的例子,不失为一条好路。&/p&&p&(4).其他尚未有方向的建筑师们,如果有时间还是要更多接触社会。感觉不少在设计院工作时间较久的朋友有很明显的自我封闭趋势,毕竟工作相对枯燥,圈子小而稳定。可以多打开些视野,至少对新技术有了解,以&b&现在时代变革的速度,谁也不敢保证当年国企下岗的事情会不会很快重演。&/b&&/p&&br&&p&话越说越多,也希望对看到这里的同行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继续讨论,再次感谢。&/p&&br&&p&为了更好的汇总跟建筑师职业道路相关的回答,&b&申请了专栏&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ar-zhijiesuo& class=&internal&&建筑职介所 - 知乎专栏&/a&&/b&&/p&&p&欢迎大家来稿,畅所欲言。&/p&&p&可以是建筑行业分析,可以是未来趋势分析,也可以是转行故事分享。&/p&&p&谢谢!&/p&
谢邀~(文末有关于评论区几个问题的更新)建筑学的职业路线并不广阔,无非就是方案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甲方设计师、政府规划部门几条路。看大家大部分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我就站在甲方建筑经理的角度聊一聊吧。想当年,依照甲方的意思改了十八遍方案通…
&p&建筑设计行业日益萎缩吗?&/p&&p&说下我自己的体会吧:&b&活越来越少但不是所有人都越来越清闲,换句话说市场正在重新分配&/b&。这一点还真的体会蛮深的,就在上周大学时的一个老师打电话给我问我周末忙不忙,工作室实在忙不过来了,找我帮忙。其实上学时就在那帮过忙了,那时候活就多的忙不完,年前聚会聊天时说越来越忙,又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说现在会做设计的人太少。恩,现在会做设计的人越来越少,真的在设计院上班后深有体会,等会儿细聊。去年,有个做家居设计的朋友说他们公司要在王府井做一个几百平米的店面,让我推荐两个公司,我推荐了一家日本设计公司和另一个大学老师开的工作室,两月后再见面问他怎么样了,他说两家公司报价都太贵了,设计费超过一千一平米,所以找了家别的。人家根本不缺活当然挑性价比高的。&/p&&p&好多一起毕业混设计院的同学偶尔聚到一起聊,有说没活干的天天做投标,一年了就成了一个。也有天天加班干到想辞职的。也有大学老师开了二十年的设计公司现在入不敷出了的,想解散公司但看看跟了自己十几年的老员工又于心不忍。&/p&&p&说下那些忙不完活的工作室吧,找我帮忙的那个老师做乡建比较早,善于运用媒体的力量,而且现在小有名气。给朋友推荐的那家日本设计公司做商业建筑特别精到,细节与施工控制苛刻,而且特别舍得给员工发工资哈哈,这叫尊重设计,有同学在那干,之前在北京院一个月拿八千现在在那一个月数万,同样一个员工同样天天加班。设计院这口大锅饭正在让有才华的人才变得平庸或者流失。另一个老师的工作室从来都是建筑室内景观家居一体设计,不会分开来做,项目小而精彩,完成度超越效果图。那个设计院天天加班的同学他们院做医疗建筑是行业第一的,没办法现在乃至以后医疗都很火。而那些天天做投标怎么投都没活干的也不乏国家级的大院某些所。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画图谁都会,低价竞争别人可以更低价。&/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f44abea2abffb70d47017_b.jpg& data-rawwidth=&1499&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9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4f44abea2abffb70d47017_r.jpg&&&/figure&&p&这个现象就是这样:&b&闲的慌的都在抱怨市场萎缩怨声载道,而有些人在闷声发大财根本不发声,所以给人的印象是现在这个行业真的不行了一样。其实这才是我最爱的市场,没有淘汰的市场不会是健康的市场。&/b&&/p&&p&建筑教育,我只上过一个大学这样来谈也许片面,但也真的很认同“自恃清高”这个现象。&b&与其说自恃清高不如叫不接地气。&/b&&/p&&p&&b&缺少服务意识 &/b&建筑学可以不算服务业,但很多人将建筑学的标准用到建筑设计与工作,这拜我们建筑教育所赐,没有老师告诉我们建筑设计是服务业。&b&学校教的是建筑学我们毕业后做的是建筑设计,是服务业。&/b&在学校谈方案概念、文脉、理念是被老师接受或者说推崇的,好多人甚至一度以为自己和扎哈的差距就在于犀牛grasshopper运用与空间造型感的好坏了,其实最大的差距是:一个是空中阁楼一个是落地建筑。身边好多去国外名校读研回来了的干建筑干不下去了,聊天时他们都说学校与社会的反差巨大:建筑设计是服务业而不是职业学者与艺术家。缺少服务意识是刚毕业学生里很普遍的,而长时间工作的员工已经被甲方打磨的逆来顺受全盘接受了。服务意识便是站在业主与使用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不是甲方叫你画这根线你就画这根线,这样的服务也太低级没技术含量。&/p&&p&&b&缺少生活常识与生活经验 &/b&在知乎看到过一个问题讲适合中国人的现代厨房应该是什么样的,有一个答案是一个非专业人士讲自己建自己家厨房的过程的,我认为那是一个最好的答案,我看了三遍,反而那些摆漂亮照片的专业人士的回答让人无语。我相信专业人士是可以设计出更好的厨房的,但前提是他有足够的常识与经验,并对之进行分析,而不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在网上找几张漂亮的照片。在工作中我见过将工业厂房一层架空的设计方案,为什么只是设计方案,因为如果只是将一层架空得到一个共享地面空间而不解决工业厂房最重要的物流问题,那叫做没有常识、毫不专业。只有解决了物流出入的现实问题那才能叫创意。&b&不是所有打破常规的都叫创意,好多的所谓创意其实都是缺少常识&/b&。所以基本都会被甲方否掉,很多甲方都是对本身行业有一定了解的,分分钟教你做人。还有一个同济研究生毕业的学长问我:你们南方的水稻田是怎么防水的呢?用防水卷材吗?拜托你多出去走走和农民聊聊天好吧,不要开口闭口斯卡帕、卒姆托。并不用嘲笑谁,在很多方面我们自己就是常识不够,多与不同的人去交流、自己去体验吧。&/p&&p&&b&单纯化的思考方式和高估建筑的力量
&/b&总觉得建筑可以解决所有社会问题,比如城市犯罪率,那我就问你建筑能不能解决扶老太太被讹的问题?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各个专业协同作用才能解决的,很多时候制度与法律也许是最重要的。这时候肯定有人会说弗兰克盖里的古根海姆美术馆拯救了毕尔巴鄂市的经济,其实真的除了学建筑的我们还有那么多人知道那个建筑吗?真的没有美食、美景、较好的管理会有人去吗?当地的旅游局的功劳就这样闭口不提吗?假如这个房子在中国难道你确信不会被骂成皱褶内裤吗?毕竟我们有大裤衩了,大众的审美素质也许很重要呢。规划设计出一条自行车道或一个自行车绿色出行系统并不难,难的是怎么解决汽车产业那么多的税收、就业问题、现实的汽车用车需求问题。设计一个美术馆并不难,难的是怎么让这个美术馆运营起来并有活力,这需要运营、政府、学校、企业、艺术家、政策等多方面的综合。建筑并没有那么万能、建筑师并没有那么伟大,一个专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各个社会力量综合也许有点效果。库哈斯有个词太对了:&b&混沌
&/b& 所以,不要太容易自我意淫自我感动。&/p&&p&最近在看一个节目叫渡边笃史建筑物探访,这节目是每一期介绍一个小房子,已经一千多集了,里边的每一个小房子(住宅)都很精彩。让我震惊的是这些小房子我一个都没见过,这些建筑师我一个都不认识。也就是说这些是没有被写进建筑史的建筑,这些作品很微小却影响着住在里边人的生活。&b&我们的建筑学一直在教我们写进了建筑史的建筑,却忘记了生活。&/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2f075cc2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2f075cc2_r.jpg&&&/figure&涉及真人真事转载先私信,否则后果自负。
建筑设计行业日益萎缩吗?说下我自己的体会吧:活越来越少但不是所有人都越来越清闲,换句话说市场正在重新分配。这一点还真的体会蛮深的,就在上周大学时的一个老师打电话给我问我周末忙不忙,工作室实在忙不过来了,找我帮忙。其实上学时就在那帮过忙了,…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48d6aa16149eda95dc460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48d6aa16149eda95dc460c_r.jpg&&&/figure&&blockquote&&b&【关注公众号马良行MAHOOOO(id:cn-mlhang),满足你对建筑的所有好奇】&/b&&/blockquote&&br&&p&小编近来发现一个现象,受扎哈风的影响,有两种材料只要一出现就会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猜猜看会是哪两种呢?&/p&&p&没错,就是GRC和GRG这两种材料。&/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be6ef57c2c04e0b54ec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5be6ef57c2c04e0b54ece_r.jpg&&&/figure&&p&(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外景↑)&/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e1f15eec89348ddb0623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e1f15eec89348ddb0623_r.jpg&&&/figure&&p&(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内景↑)&/p&&p&问下自己这两种材料能一一对应吗?&/p&&p&通常这种材料混淆情况经常会发生,如果能分清,着实厉害,不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继续发生,我们今天准备了三组近似的英文材料,都是熟悉的材料名词哦,帮助大家更好的区分下!&/p&&p&Ready?Go!&/p&&br&&p&&b&第一组:PVB、PVC、PC&/b&&/p&&p&&b&第二组:PP、PE、PU&/b&&/p&&p&&b&第三组:ETFE、PTFE&/b&&/p&&br&&p&如果这些你能轻松分清楚,说明两点,第一你对材料是真爱啊,第二你的英文不错嘛!&/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68be0e49f4fae85e8c258dea464a6c3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好了,如果还分不清,接下来小编将带大家逐一辨析。&/p&&p&&b&01、RC、GRC、GRG&/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92f6e27a611f785e672e6bd4e10049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92f6e27a611f785e672e6bd4e10049c_r.jpg&&&/figure&&p&(钢筋混凝土RC↑)&/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687defbd7c92e8b08f262378ceae5a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687defbd7c92e8b08f262378ceae5ae_r.jpg&&&/figure&&p&(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GRC↑)&/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1dd211d3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1dd211d3_r.jpg&&&/figure&&p&(玻璃纤维加强石膏板GRG↑)&/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0997bfda503d6f7a4a50ca256b49803_b.jpg& data-rawwidth=&608& data-rawheight=&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0997bfda503d6f7a4a50ca256b4980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0160a28ded0415dd6dcfe32e9fd3f2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0160a28ded0415dd6dcfe32e9fd3f2c_r.jpg&&&/figure&&p&(RC室内外均可使用↑)&/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4117142fb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4117142fbb_r.jpg&&&/figure&&p&(GRC常用于室外↑)&/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bacefc04f74e65e96a0f09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bacefc04f74e65e96a0f09a_r.jpg&&&/figure&&p&(GRG常用于室内↑)&/p&&p&&b&02、PVB、PVC、PC&/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f249dd17cfa8cd500c0721bbe0d81d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f249dd17cfa8cd500c0721bbe0d81de_r.jpg&&&/figure&&p&(PVB彩色玻璃↑)&/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c4db58af4bf92fa9c06adbe0d2b156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c4db58af4bf92fa9c06adbe0d2b156c_r.jpg&&&/figure&&p&(PVC塑胶地板↑)&/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45fab1f31bdc374cc1a4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45fab1f31bdc374cc1a4_r.jpg&&&/figure&&p&(PC板↑)&/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acef3d7da59b73ebba3_b.jpg& data-rawwidth=&608&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acef3d7da59b73ebba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cebaa0c7b0b7fefb0ab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cebaa0c7b0b7fefb0ab1_r.jpg&&&/figure&&p&(PVB常用于彩色玻璃上↑)&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3acdc81ed92_b.jpg&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6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3acdc81ed92_r.jpg&&&/figure&&br&&p&(PVC常用于地板↑)&/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d0028dce23968bdef6a655f603b0d9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d0028dce23968bdef6a655f603b0d9d_r.jpg&&&/figure&&p&(PC板常用于室外墙面↑)&/p&&br&&p&&b&03、PP、PE、PU&/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d33b46e2eeac35cc417fee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d33b46e2eeac35cc417feea_r.jpg&&&/figure&&p&(PP聚丙烯地毯↑)&/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67a54decfe941ba0162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7a54decfe941ba0162e_r.jpg&&&/figure&&p&(PE聚乙烯塑木↑)&/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5fffbbcbde3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5fffbbcbde32_r.jpg&&&/figure&&p&(PU聚氨酯人造革↑)&/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72dccff071e11_b.jpg& data-rawwidth=&621& data-rawheight=&4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72dccff071e1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fb7cba58fb93a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4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fb7cba58fb93a_r.jpg&&&/figure&&p&(PP聚丙烯地毯常用于室内地面↑)&/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6e6ec699e05c47b437d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4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6e6ec699e05c47b437d_r.jpg&&&/figure&&p&(PE聚乙烯塑木常用于室外地面↑)&/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1d77ae5df1b6a3c5eb1e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1d77ae5df1b6a3c5eb1ec_r.jpg&&&/figure&&p&(PU聚氨酯人造革常用于球场地面↑)&/p&&br&&p&&b&04、ETFE膜、PTFE膜&/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3fffc2b18cc18c3d636b_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业翘楚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