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白领工作地方中有什么不满的地方

原标题:京沪白领图鉴:隐形土豪、无产中产阶级和猪猪女孩

大数据文摘授权转载自DT财经作者:唐也钦2018年8月28日,由DT财经主办的 “预见·北京2018城市数据创想会”将在北京举行。

DT财经将目光投向北京,联合多家合作伙伴和企业平台,通过对北京城市区域价值研究与消费数据洞察,重现北京的尝试变迁路径,多维度探索北京的商业格局和人群消费特征,预见北京的商业发展和城市未来。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参会来讨论交流哟~~~

文摘菌提醒:看完全文,文末有福利

我们比较了名媛、金融精英、互联网新贵们在京沪的生存状况,一一决出了胜负——上海南京西路的名媛过得更精致,但北京的金融精英们才是真的壕,互联网新贵们在北京更可以事业生活双丰收。

是不是北京小伙伴们最近深感被“伤害”。

盛传,上海都是月薪5千却过得像5万的精致“猪猪女孩”,北京却是月薪5万过得像月薪5千的“猪猪”。同事作为国贸名媛,对这种把国贸跟望京、西二旗等拉到同一水平线的标签很是不满,强烈要求为其平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到底是不是这样一方水土,干掉“女孩”,只留“猪猪”?我们尝试拿出京沪近八百个地铁站的相关数据,看能不能帮她厘清在京沪白领鄙视链上的正确位置。

北京有4个中心,上海有一堆

城市自有格局,青年们被框在里面转悠,慢慢被塑形。总说京沪人儿气质不一样,城市模子绝对是极重要的原因,我们就先用数据来算算两座城市整体格局上的差异。

简单来说,采集数据建立BLECTS体系为各个地铁站打分,得分越高的地铁站代表区域拥有更多资源和活力(注:算法见文末注),在地图上表现为那些更红的地方。

泛国贸CBD、金融街、中关村和望京是北京最红火的四片,有点四大阵营的意思,中间地带因为首都功能特性没有相连。

这种阵营分割跟青年们活动路径和边界关系挺紧密。

对上文提到的地铁站排名打分进行聚类后,我们找到了北京8个城市中心站点的公共交通半小时覆盖圈。

北京的城市中心分散在各个角落,各城市中心主要覆盖圈相互并不太打扰,比如说,中关村人半小时勉强出海淀,而国贸人半小时最远到西城。

上海就很不一样了,热点都连成片聚在内环以内,一圈圈荡开去,凝聚力和向心力跃然图上。

然后又做了一个上海14个城市中心站点的主要覆盖圈图,重合度相当高。同时,由于大量贯穿全城的线路存在,上海城市中心可服务的圈层更加广阔,上海南京东路站与徐家汇站的辐射范围有近半重合,它们都跨越了几条环线。

这样就很能理解京沪两地年轻上班族群体的不同生存状态了:

北京几大阵营各有各的style,工作那么累,人又那么懒,实在不想走出日常活动圈,于是中关村人一年可能也去不了两次国贸。

上海只有一个大阵营叫做内环,去这里的时间精力成本又相对较低,于是,不管住在五角场还是七宝,逛过,就都成了精致的内环人儿。

看完这四张图,你的感受是不是:难怪上海会给人遍布精致“猪猪女孩”的整体印象。

不过国贸名媛就要这么认命了么?不不,要把京沪职场名媛鄙视链拉清楚,还得把北京各个阵营都拉出来排排坐,跟上海一一比较。

国贸VS南京西路:谁站在鄙视链的顶端?

国贸大妞的比较对象,一定得是南京西路的Maggie和Vivian,否则掉面儿。

北京的国贸CBD位于北京东二环与东三环之间,包含国贸站、大望路站和金台夕照站。

上海南京西路位于上海内环核心,包含南京西路站和静安寺站。

从地铁站区域聚集的资源来说,它们都站在各自城市鄙视链顶端,大望路站与国贸站的BLECTS得分包揽北京TOP 2,静安寺站与南京西路站也正好是上海的TOP 2。

两者有多像呢?近半的高级写字楼内装着金融与专业服务业的白领,众多知名外企入驻。我们进一步计算了优质零售面积与办公楼建筑面积的比值,用来大致评估优质商业供应的充裕程度,结果国贸CBD与南京西路的这个数值也十分相近。

不过,“人设”雷同的两个“圈”,给名媛Maggie们提供的体验并不相同。

从收入说起。办公室租金能很好地体现租户公司的壕程度,也一定程度能说明员工待遇水平,按此评估,国贸的公司平均比南京西路略壕些许。

但是,更高的待遇并没有对应更奢华的享受,购物中心底层租金为高端气质代言,南京西路在这一项上领先国贸好大一截,二手房价格也体现出其更高的消费力。

在吃喝玩乐的供应方面,国贸同样略逊一筹。我们统计各商圈内地铁站周边500米范围内的餐饮、休闲娱乐和运动场所,发现:南京西路虽然菜系种类稍少一些,但提供的就餐地数量是国贸的近3倍;休闲娱乐和运动方面,南京西路更是在丰富与密集两个维度上都领先。

国贸人想请客吃点贵的,竟然是吃江浙菜的,吃完饭去安静地喝喝酒、品品茶,顺便谈谈心。

南京西路人可以去奢侈一把蟹宴,完事儿就去酒吧摇摆。

运动品类更是体现出明显的气质差别,健身中心和游泳馆这两类常见的不用多说,国贸的武术馆、溜冰场和网球场处处透出坚实的力量。

南京西路的舞蹈、瑜伽和高尔夫场就代表温柔的优雅。

综上,奢华、丰富、精致这些词都属于南京西路的Maggie,与之相比,国贸大妞的生活竟然算得上是接地气。这条同人设的鄙视链,南京西路Maggie确实站得更高。

不过也不用灰心,对于同事这种混在国贸的普通名媛来说也是好事,虽然生活可能不如Maggie一般精致,但花钱比人家少呀,买房速度说不定就能快上个三五年,早日扛上房贷,成为人生赢家。

金融街VS陆家嘴:谁是真土豪?

有典型“土豪”标签的两堆人也得拉出来排一排。

金融街位于北京西二环以内,在仲量联行的商圈划定中,它与临近的西单共同组成一个商圈,阜成门站、复兴门站、西单站以及在建的金融街站是该片区的主要站点。

陆家嘴位于内环黄浦江东侧,高楼林立,同时承担黄浦江边著名景点的重任,这里的金融精英们习惯了与游客擦肩而过。

同为超一线城市中金融业最聚集的地区,它们的形貌差别挺大。

地处西城的金融街离中南海和故宫不远,限高100米,所以大多写字楼修到20层高左右,但鳞次码着也很是大气壮观。

陆家嘴是上海浦东核心,立起上海环球中心(492米)、金茂大厦(420.5米)和上海中心大厦(632米)三大摩天高楼,明摆着现代大都市中心的霸气。

从吃喝玩乐方面来看,两者半斤八两。虽然光比供应的绝对值,陆家嘴似乎也有南京西路之于国贸那样的优势,不过,考虑到其写字楼明显密度高许多,且代表商业供应的“优质零售面积与甲级办公楼建筑面积比值”甚至略低于金融街,这一项并不算有优势。陆家嘴在购物中心高端大气方面稍微强一些,但金融街甚至能比国贸更“贵”,差距并不是很大。

不同点真的主要还是在人。

工作一项上,尽管外形更加低调,但从办公租金水平来看,金融街的公司似乎整体壕出不少,甲级写字楼租户中,超过8成为金融服务业,超出陆家嘴1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尽管都是金融民工,但金融街的整体收入会更高。

居住一项上,也许是因为学区的影响,金融街附近几乎没有低于10万元/㎡的小区,我们根据6月参考价格来看,500w能勉强上个车,而要在西城晶华这种金融街内小区内正经买套房,1000w才算起步——住到金融街,门槛还是有点高。

相比之下,面积广阔的陆家嘴就亲民不少,尽管坐拥汤臣一品、中粮海景壹号等顶级豪宅,但远离江景的那一端200w-300w的小户型(老破小)也有不少,金融民工们想买在陆家嘴附近就相对容易很多。

综上,商圈不可貌相,看起来低调朴实的金融街er,才是绝对真奢华的隐形土豪。

中关村VS张江、望京VS漕河泾:北京互联网牛,互联网商圈也能不战而胜?

最后来一场重磅对决,在北京同事国贸名媛口中不是一类人的互联网er,在上海也能找到对应的从业者。

听起来总觉得有点欺负人,提及互联网,北京无疑更加强大,毕竟“上海是怎么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这一类主题文章时不时就会出来刷个屏。但产业归产业,干活的人生活到底幸福不,还是可以有点悬念。

中关村位于北京西北角,老牌互联网企业们扎推于此,中关村站、海淀黄庄站、苏州街站等构成主要的交通要点,其中海淀黄庄站辐射圈是北京西北角的核心。

张江是上海传统科技企业的聚集地,在浦东新区内环与中环间,早年张江男也是很红火过一阵,一度成为IT男和好女婿的代名词。

北京东北角的望京是近年创新互联网企业竞相入驻的区域,堆满了有梦想要融资的望京er。

漕河泾则位于上海徐汇区中环附近,号称科技新贵聚集地,腾讯大厦也在这里,最近还几乎要抢走上海好女婿这个名头。

我们按照传统与新潮的分组进行对比。

首先是中关村VS张江,这个比较结果非常明朗,中关村基本完胜。

从写字楼租金来看,中关村甚至是张江的2倍,虽然并不意味着员工待遇就能达到2倍,但平均更高是肯定的。

吃喝玩乐一通比较下来,中关村都以绝对优势领先。尽管长泰广场的开业甚至为张江带来了酒吧街,不再是早年一片荒的园区,但是奈何对手先发优势太强,已经发展为北京西北角的核心商圈。

再看都以“新”为关键词的望京VS漕河泾,从吃喝玩乐的供应数量和房价来看,两个地方其实基本不相上下。

但是!漕河泾并没有购物中心等优质零售存在,尽管望京的供应也并不那么充分,但有与没有差别还是蛮大的,尤其是在高科技IT聚集地,直接决定了这是商圈还是园区的本质问题。

也就是说,即使上海几乎被公认更加便利与洋气,这届互联网商圈竟然也不大行。

综上,我们比较了名媛、金融精英、互联网新贵们在京沪的水土情况,似乎分别都决出了胜负——名媛去上海过得更精致,金融精英来北京似乎会更壕,互联网新贵们在北京则可以事业生活双丰收。

名媛生活肯定是比精英和新贵们都更加精致,所以北京的小伙伴在北京应该担起高端精致的重任,拒绝“猪猪”这个爱称理所应当。

我们甚至帮帝都捞回很多面子,几种角色比较中,除了国贸名媛,似乎都赢了。

在对上海做调研的过程中,小伙伴们反馈,要以动态的眼光来看上海,不管住在陆家嘴、张江、五角场还是七宝,一周逛三次静安寺,大家都是南京西路名媛!即使纷纷踏入无产中产阶级,但绝对妥妥站在鄙视链顶端。

回顾一下本文开始做的格局研究,是不是很赞同这种自我认知。

我们还很好奇,到底是什么驱动着各位年轻人,千里迢迢奔赴大城市,天天感叹无产,却依旧愿意在生存中寻找更好的生活。

北京同事很“走心”地写下这些年的生存体验:入京以后,每年夏天的暴雨都要废掉一双鞋,从没想过在华北平原也能感受到亚马逊的汛期;穿着T恤短裤拖鞋去了三里屯,发现各种长枪短炮对着自己一阵猛拍,宛如明星在机场遇到狗仔;望京小腰成了我的深夜食堂,五道口垒起了我的精神堡垒,三里屯灌醉了我的不

原标题:京沪白领图鉴:隐形土豪、无产中产阶级和猪猪女孩

我们比较了名媛、金融精英、互联网新贵们在京沪的生存状况,一一决出了胜负——上海南京西路的名媛过得更精致,但北京的金融精英们才是真的壕,互联网新贵们在北京更可以事业生活双丰收。

DT君的北京同事最近深感被“伤害”。

盛传,上海都是月薪5千却过得像5万的精致“猪猪女孩”,北京却是月薪5万过得像月薪5千的“猪猪”。同事作为国贸名媛,对这种把国贸跟望京、西二旗等拉到同一水平线的标签很是不满,强烈要求本君为其平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到底是不是这样一方水土,干掉“女孩”,只留“猪猪”?DT君尝试拿出京沪近八百个地铁站的相关数据,看能不能帮她厘清在京沪白领鄙视链上的正确位置。

北京有4个中心,上海有一堆

城市自有格局,青年们被框在里面转悠,慢慢被塑形。总说京沪人儿气质不一样,城市模子绝对是极重要的原因,我们就先用数据来算算两座城市整体格局上的差异。

简单来说,DT君采集数据建立BLECTS体系为各个地铁站打分,得分越高的地铁站代表区域拥有更多资源和活力(DT君注:算法见文末注),在地图上表现为那些更红的地方。

泛国贸CBD、金融街、中关村和望京是北京最红火的四片,有点四大阵营的意思,中间地带因为首都功能特性没有相连。

这种阵营分割跟青年们活动路径和边界关系挺紧密。

对上文提到的地铁站排名打分进行聚类后,我们找到了北京8个城市中心站点的公共交通半小时覆盖圈。

北京的城市中心分散在各个角落,各城市中心主要覆盖圈相互并不太打扰,比如说,中关村人半小时勉强出海淀,而国贸人半小时最远到西城。

上海就很不一样了,热点都连成片聚在内环以内,一圈圈荡开去,凝聚力和向心力跃然图上。

DT君又做了一个上海14个城市中心站点的主要覆盖圈图,重合度相当高。同时,由于大量贯穿全城的线路存在,上海城市中心可服务的圈层更加广阔,上海南京东路站与徐家汇站的辐射范围有近半重合,它们都跨越了几条环线。

这样就很能理解京沪两地年轻上班族群体的不同生存状态了:

北京几大阵营各有各的style,工作那么累,人又那么懒,实在不想走出日常活动圈,于是中关村人一年可能也去不了两次国贸。

上海只有一个大阵营叫做内环,去这里的时间精力成本又相对较低,于是,不管住在五角场还是七宝,逛过,就都成了精致的内环人儿。

看完这四张图,DT君的感受是,难怪上海会给人遍布精致“猪猪女孩”的整体印象。

不过国贸名媛就要这么认命了么?不不,要把京沪职场名媛鄙视链拉清楚,还得把北京各个阵营都拉出来排排坐,跟上海一一比较。

国贸VS南京西路:谁站在鄙视链的顶端?

国贸大妞的比较对象,一定得是南京西路的Maggie和Vivian,否则掉面儿。

北京的国贸CBD位于北京东二环与东三环之间,包含国贸站、大望路站和金台夕照站。

上海南京西路位于上海内环核心,包含南京西路站和静安寺站。

从地铁站区域聚集的资源来说,它们都站在各自城市鄙视链顶端,大望路站与国贸站的BLECTS得分包揽北京TOP 2,静安寺站与南京西路站也正好是上海的TOP 2。

两者有多像呢?近半的高级写字楼内装着金融与专业服务业的白领,众多知名外企入驻。我们进一步计算了优质零售面积与办公楼建筑面积的比值,用来大致评估优质商业供应的充裕程度,结果国贸CBD与南京西路的这个数值也十分相近。

不过,“人设”雷同的两个“圈”,给名媛Maggie们提供的体验并不相同。

从收入说起。办公室租金能很好地体现租户公司的壕程度,也一定程度能说明员工待遇水平,按此评估,国贸的公司平均比南京西路略壕些许。

但是,更高的待遇并没有对应更奢华的享受,购物中心底层租金为高端气质代言,南京西路在这一项上领先国贸好大一截,二手房价格也体现出其更高的消费力。

在吃喝玩乐的供应方面,国贸同样略逊一筹。我们统计各商圈内地铁站周边500米范围内的餐饮、休闲娱乐和运动场所,发现:南京西路虽然菜系种类稍少一些,但提供的就餐地数量是国贸的近3倍;休闲娱乐和运动方面,南京西路更是在丰富与密集两个维度上都领先。

国贸人想请客吃点贵的,竟然是吃江浙菜的,吃完饭去安静地喝喝酒、品品茶,顺便谈谈心。

南京西路人可以去奢侈一把蟹宴,完事儿就去酒吧摇摆。

运动品类更是体现出明显的气质差别,健身中心和游泳馆这两类常见的不用多说,国贸的武术馆、溜冰场和网球场处处透出坚实的力量。

南京西路的舞蹈、瑜伽和高尔夫场就代表温柔的优雅。

综上,奢华、丰富、精致这些词都属于南京西路的Maggie,与之相比,国贸大妞的生活竟然算得上是接地气。这条同人设的鄙视链,南京西路Maggie确实站得更高。

不过也不用灰心,对于同事这种混在国贸的普通名媛来说也是好事,虽然生活可能不如Maggie一般精致,但花钱比人家少呀,买房速度说不定就能快上个三五年,早日扛上房贷,成为人生赢家。

金融街VS陆家嘴:谁是真土豪?

有典型“土豪”标签的两堆人也得拉出来排一排。

金融街位于北京西二环以内,在仲量联行的商圈划定中,它与临近的西单共同组成一个商圈,阜成门站、复兴门站、西单站以及在建的金融街站是该片区的主要站点。

陆家嘴位于内环黄浦江东侧,高楼林立,同时承担黄浦江边著名景点的重任,这里的金融精英们习惯了与游客擦肩而过。

同为超一线城市中金融业最聚集的地区,它们的形貌差别挺大。

地处西城的金融街离中南海和故宫不远,限高100米,所以大多写字楼修到20层高左右,但鳞次码着也很是大气壮观。

陆家嘴是上海浦东核心,立起上海环球中心(492米)、金茂大厦(420.5米)和上海中心大厦(632米)三大摩天高楼,明摆着现代大都市中心的霸气。

从吃喝玩乐方面来看,两者半斤八两。虽然光比供应的绝对值,陆家嘴似乎也有南京西路之于国贸那样的优势,不过,考虑到其写字楼明显密度高许多,且代表商业供应的“优质零售面积与甲级办公楼建筑面积比值”甚至略低于金融街,这一项并不算有优势。陆家嘴在购物中心高端大气方面稍微强一些,但金融街甚至能比国贸更“贵”,差距并不是很大。

不同点真的主要还是在人。

工作一项上,尽管外形更加低调,但从办公租金水平来看,金融街的公司似乎整体壕出不少,甲级写字楼租户中,超过8成为金融服务业,超出陆家嘴1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尽管都是金融民工,但金融街的整体收入会更高。

居住一项上,也许是因为学区的影响,金融街附近几乎没有低于10万元/㎡的小区,我们根据6月参考价格来看,500w能勉强上个车,而要在西城晶华这种金融街内小区内正经买套房,1000w才算起步——住到金融街,门槛还是有点高。

相比之下,面积广阔的陆家嘴就亲民不少,尽管坐拥汤臣一品、中粮海景壹号等顶级豪宅,但远离江景的那一端200w-300w的小户型(老破小)也有不少,金融民工们想买在陆家嘴附近就相对容易很多。

综上,商圈不可貌相,看起来低调朴实的金融街er,才是绝对真奢华的隐形土豪。

中关村VS张江、望京VS漕河泾:北京互联网牛,互联网商圈也能不战而胜?

最后来一场重磅对决,在北京同事国贸名媛口中不是一类人的互联网er,在上海也能找到对应的从业者。

听起来总觉得有点欺负人,提及互联网,北京无疑更加强大,毕竟“上海是怎么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这一类主题文章时不时就会出来刷个屏。但产业归产业,干活的人生活到底幸福不,还是可以有点悬念。

中关村位于北京西北角,老牌互联网企业们扎推于此,中关村站、海淀黄庄站、苏州街站等构成主要的交通要点,其中海淀黄庄站辐射圈是北京西北角的核心。

张江是上海传统科技企业的聚集地,在浦东新区内环与中环间,早年张江男也是很红火过一阵,一度成为IT男和好女婿的代名词。

北京东北角的望京是近年创新互联网企业竞相入驻的区域,堆满了有梦想要融资的望京er。

漕河泾则位于上海徐汇区中环附近,号称科技新贵聚集地,腾讯大厦也在这里,最近还几乎要抢走上海好女婿这个名头。

我们按照传统与新潮的分组进行对比。

首先是中关村VS张江,这个比较结果非常明朗,中关村基本完胜。

从写字楼租金来看,中关村甚至是张江的2倍,虽然并不意味着员工待遇就能达到2倍,但平均更高是肯定的。

吃喝玩乐一通比较下来,中关村都以绝对优势领先。尽管长泰广场的开业甚至为张江带来了酒吧街,不再是早年一片荒的园区,但是奈何对手先发优势太强,已经发展为北京西北角的核心商圈。

再看都以“新”为关键词的望京VS漕河泾,从吃喝玩乐的供应数量和房价来看,两个地方其实基本不相上下。

但是!漕河泾并没有购物中心等优质零售存在,尽管望京的供应也并不那么充分,但有与没有差别还是蛮大的,尤其是在高科技IT聚集地,直接决定了这是商圈还是园区的本质问题。

也就是说,即使上海几乎被公认更加便利与洋气,这届互联网商圈竟然也不大行。

综上,我们比较了名媛、金融精英、互联网新贵们在京沪的水土情况,似乎分别都决出了胜负——名媛去上海过得更精致,金融精英来北京似乎会更壕,互联网新贵们在北京则可以事业生活双丰收。

名媛生活肯定是比精英和新贵们都更加精致,DT君的北京同事在北京应该担起高端精致的重任,拒绝“猪猪”这个爱称理所应当,DT君也算是成功帮她褪黑。

我们甚至帮帝都捞回很多面子,几种角色比较中,除了国贸名媛,似乎都赢了。

不过,DT君也在上海同事中针对这个结果做了个调研,同事反馈,要以动态的眼光来看上海,不管住在陆家嘴、张江、五角场还是七宝,一周逛三次静安寺,大家都是南京西路名媛!即使纷纷踏入无产中产阶级,但绝对妥妥站在鄙视链顶端。

本君回顾了下本文开始做的格局研究,很赞同这种自我认知。

我们还很好奇,到底是什么驱动着各位年轻人,千里迢迢奔赴大城市,天天感叹无产,却依旧愿意在生存中寻找更好的生活。

北京同事很“走心”地给本君写下这些年的生存体验:从京以后,每年夏天的暴雨都要废掉一双鞋,从没想过在华北平原也能感受到亚马逊的汛期;穿着T恤短裤拖鞋去了三里屯,发现各种长枪短炮对着自己一阵猛拍,宛如明星在机场遇到狗仔;望京小腰成了我的深夜食堂,五道口垒起了我的精神堡垒,三里屯灌醉了我的不眠之夜……

BLECTS指标:我们定义地铁站周边500米的区域为该站点辐射圈,采集辐射圈内多项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DT财经BLECTS评级体包含商务、居住、休闲娱乐、商业、交通五个维度:

?商务(B)指标表征办公情况,商务规模强调周边商务人群数量,商务等级综合考量周边写字楼数量和评级,商务购买力指的是周边商务人群的收入阶层。

?居住(L)指标表征居住情况,居住规模强调周边生活小区的供应量,居住便利度主要考量和居住相关的配套供应情况,居住等级指的是周边小区的房屋交易价格。

?休闲娱乐(E)指标表征和人们吃喝玩乐相关的各类设施的情况,休闲娱乐规模考察的是此类配套店铺的供应量,活跃度综合考察了店铺种类的多样化和人们的互动情况,休闲娱乐消费力则强调此类店铺的消费水平。

?商业(C)指标表征综合商场和街边品牌店铺的整体情况,商业规模指的是商业配套设施数量,商业等级强调了周边商场和店铺的打分和点评情况,商业消费力指的则是综合商场和品牌店铺的消费水平。

?交通友好度(T)指标表征公共交通的换乘便利度和周边路面交通的拥堵情况。

?星巴克偏好(S)指标表征该地区对星巴克咖啡店的吸引情况。距离地铁站越近的星巴克店铺越多,意味着这一地区的星巴克偏好度越高。

  2014年,你过得开心吗?昨天,《2014年宁波地区白领满意度调查报告》发布,宁波白领以2.41的工作满意度指数,在全国32个主要城市中获得第12名。“晋升无望”成为影响宁波白领工作满意程度的最大原因;生活中生活中“性”福指数欠佳,尚有提升空间。

  《报告》由某招聘网站发布,分别从工作和生活两方面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77份,5分为最满意,2分为及格。该招聘网站员工说,满意度得分不仅受实际情况影响,还和白领自身的期望值有关,所以对及格线做了倾斜调整。

  白领职位晋升满意度最低

  《报告》的数据显示,宁波白领工作满意度为2.41分,工作满意度涉及薪酬、福利、培训与学习、职位晋升和人际关系五个方面。

  满意度指数中得分最高的一项为培训与学习,达到3.00。最低的则是职位晋升满意度指数,仅为1.88。

  钱江晚报记者留意到,被调查的宁波白领们,54.7%的白领认为自己短期内晋升无望,17.6%的宁波白领表示有希望晋升;仅有23.2%的宁波白领顺利晋升,其中13.8%是晋升至初级管理职位。

  晋升靠什么?35.3%的宁波白领认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公司制度;23.5%的白领认为个人努力重要;再次是认为要靠同事/领导器重,占比为15.9%。

  对此,职场专家认为,职位晋升是在一家公司工作1-2年以上的白领辞职的一大重要因素。在为公司服务一定时间后,有没有升职加薪,将直接影响白领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对公司的归属感。

  现在,大多数公司对薪酬实行保密政策,而晋升往往是完全公开,员工之间更易因晋升对比产生不公平感。专家建议,企业在进行职位晋升时,考虑公平公正公开,尽可能让员工信服公司的晋升举措;同时对未能获得晋升的员工需要给予必要的支持,鼓励员工努力工作,从而获得晋升机会。

  报告的另一项内容为生活满意度状况调查,包括身体健康、性生活、阅读、休假、陪伴家人和心理健康六个方面。

  2014年宁波白领生活满意度指数为2.25,略高于全国白领平均生活满意度指数2.22,在全国32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13位,还算不错。

  这其中,宁波白领们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报告》的答案是——性生活,满意度仅为1.76,远低于其他项的得分水平。其次是阅读和休假,满意度指数均为2.00,再次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陪伴家人一项的得分最高,有2.94。

  277份回收的调查问卷显示,43.9%的宁波白领为单身,近半数宁波白领每月性生活次数低于1次。仅有约1/4的宁波白领每周至少1次性生活。这似乎也可以为宁波白领们的不满,稍微解释下原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领工作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