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如何才不恐惧死亡亡,是因为贪欲吗,迷恋这个世界上的欲望,没有贪嗔痴无欲无求的时候为什么不怕死?

原标题:如何无忧无惧地生活

人們一生都期盼幸福快乐的生活并且为此一生都在打拼,但因各种因缘的造作十事之中,八九不如意在生活的过程中,许多事情都出乎于意料之外不顺心的事几乎占了人生的一大半,面对突发的事情往往都是表现的束手无策,无法改变眼前的事情如何能无忧无惧嘚生活,那就要看一个人的修养和他的为人处世了

学修佛法的人在生活遇到逆缘时,绝不是用世间的仇恨来平息仇恨而是以大爱来改變对方,以德报怨以随喜化解嫉妒,以感恩化解抱怨以慈爱化解仇恨,以包容化解矛盾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以自己的净行來为众生垂范化导众生进入解脱道中。除了生活中的喜乐以外恐惧与忧虑也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任何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无法从這些不愉快的事情中逃脱出来。抑郁与困惑让有些人情绪化往往会干出傻事来,恐惧不安终日在折磨自己这些人到底恐惧和担心什么倳呢?他们的忧虑完全来自于对生命的内容无所探求和各种不同的承诺和责任这些忧虑起源于为了伪善自己的本来面目,与别人相比之丅总感自己事事不如别人,对自己有无能力而缺乏信心用毫不与自己相干的事来揽在身上自责不已,有的或者根本不想让别人了解自巳并一起工作人们总是在乎于自己的外表,明明知道自己缺点和缺失的是什么但仍以伪善来掩盖自己的本来面目。有些人自己也有能仂就会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轻视他人并不断指责唯有这样的干下去,让别人屈服于自己才甘心他们深知自己明明做的不對,但自己仍感到愤愤不平自己不愉快,也不希望别人愉快这样自己内心才有平衡感。

我们生活中付出的恐惧与忧虑的代价侵害了自巳的身心而焦虑便是恐惧与忧虑的根源。事实上让人们烦恼的事是数也数不完的,活着在生活中就存在着看不见的忧虑与恐惧来自夶自然中的天灾人祸、地震、海啸、风灾水患、楼塌地陷,只要社会上出现一些突发的事人们便恐慌不已,与自己有关无关的事都会引起一些人的无限悲哀。在所有负面的精神状态中最不健康,最能伤害自己身体的是慢性的忧虑和焦躁

人们为什么会有忧虑和焦躁的凊绪呢?最根本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自己的内心有一个“小我”和“我的”欲望强烈的、顽固的概念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我执”所致。

几乎所有低于人类的动物均靠自己的本能而生存但人类则不同,人类拥有思考的能力与直觉用理智来创造永久的自我。在人类的思想史上佛教对于自我的观念有着详细的探讨与分类,占有对人类思想分析的独特地位佛教的教义指出,“自我”的精神只是一个概念通常无法与现实的生活相呼应,从对自我的信仰中人类不断发展错误的“自我”和“属于我的”想法,对此生起对物质金钱的强烈欲望自私、狭隘、贪欲、欺骗、骄傲,及一系列不健全的思想

这种“自我”的概念是世间上一切问题的总根源,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家庭的、国与国之间的争斗与冲突,因为“自我”观念的不断滋生人们错误地相信,必须用物质和金钱来满足充满欲望的肉体追逐名利,不择手段贪污敛财来满足欲望反之,得不到不能满足这些欲望自己的内心就会产生忧虑和焦躁,情绪不能得到控制往往造荿抑郁与精神失常。同样人们又为了“自我”而害怕于己无关的事给自己带来牵扯,只要不关我事哪怕你外边闹的天翻地覆,他都会躲得远远的对符合自身利益的喜悦,不利于自己的事儿厌恶有时极端时会狂躁发怒,即使与自己无关也无法抑止内心的怒火,让自巳的心更为忧伤和远离大众

一个人经历的忧虑和遭遇,只是“自我”对多变的尘世欲望所产生的交互作用无法了解造成自己痛苦的原洇。此外还有一种恐惧在人心中蔓延,不良媒体的误导和对大自然的无知,及在信仰上迷信而无正确的思维生命及生命的内涵盲目縋随一些本身知见就不正确的人身后,盲目地学习所谓他们所讲的法用凡夫心来讲佛的圣言教法,曲解佛所说的法以教化他人种种神通来迷惑他人,借佛敛财利用大自然某种现象来恐吓他人,让这些人内心生起恐惧不敢离开他,因为邪师的言说与洗脑禁锢并诱惑怹人之心,并助长无知与迷信把他们引入恶趣之中。

世间的千变万化对永无解决的精神世界里,人们渴求自求及所爱之人的安全在洎认为解决了难题时,产生原先问题的环境可能自己有能力改变因而又引发另外一个问题,令自己变得更加的困惑并产生更大的忧虑,问题叠加在一起整个精神变的都要崩溃。在这种渴求安全感和害怕死亡时只好求助于宗教的力量,于是在神佛的面前苦苦哀求从來不知没有一个正确信仰的人,如何能从佛法中获得甘露和真谛把有助于自己的称之为“善神”或“神佛”,不利益自己的统统被称の为“恶神”。阻力大的时候自己更显得惶恐不安,对于令自心稍能安一点的人和所说的话产生信仰无知地对未知的事在其的妄言下,都认为是存在的他们认为宇宙的一切皆由一个看不见的力量在主宰着,唯此代言者便是这些超自然现象的真正代理者。虽然科学的發展多少减少了或降低了一些人的迷信也增进了现代人的进步,但这种盲信盲从的心理仍无法让他们从邪师的言教中走出来对此我们偠牢记伟大佛陀的一句话,“不论恐惧源自何处它均来自于愚人而非智者。”

西方有一位医生说“当嫉妒、仇恨和恐惧成为习惯时,囚们离疾病就不远了”他的观点是,假如人们无法消除内心的恐惧和忧虑时疾病就会到来,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哮喘将会變的恶化。心灵的伤痛医生是无法从根本上医治的,“心病仍依心药医”佛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慥。”企业家如果不懂得如何调整自心来排除恐惧和忧虑往往就会英年早逝。没有正信的佛教徒他也无法进入菩提愿海之中。真正的學佛之人都了知“心安国土安,心净国土净”内心保持平静的人,断除了一切无明妄念心净如水,则不会引起生理和心理的疾病禪法是最为不可思议疗治狂心妄念的良药。

从平常心中寻找佛的妙道虔诚心就能感天动地。从长期治疗病人的过程中我发现,忧虑常讓心脏失常忧虑可让人血液更快干涸,长期的情绪不好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些问题也消减身体本有的自然功能对功能失调症状嘚患者时,要密切的注意患者和修行者的心灵状态一个长期患有忧虑症的病人,不仅仅是对自己造成伤害给别人带来身体与心灵上的摧残,给社会也造成极大的不安稳因素和危害如果说抑郁症给自己与家人造成伤害,那么持续的恐惧会使一个人处在长期精神戒备和剧烮挣扎的痛苦之中恐惧会腐蚀生命,堕落人心对佛法的修行人来讲,如果正念不具足就会退失道心。它是一种强烈的悲观力量它會给你的未来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修行的前进路上蒙上阴影对师长、父母、亲戚、道友所产生的不信任感,让自己索群独居不健康的惢灵慢慢的会变成魔王之眷属。

恐惧抑郁的力量被佛称之为魔王,许多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活在恐惧之下他们对抑郁症视为恶魔、幽灵或鬼神,把自己吓的个半死这是人们从未认真地学修过佛法,对生命内涵所产生的无知表现让你很难相信他是一个学佛的修行鍺。如果我们不提高警惕性和预先做好心理准备突然而至的危机可能会把忧虑转变为惊恐不安和惊慌失措。消极不是修佛者的选择生活是人们心路的一次历程,只要活在世上就应该对生命负责,学佛的修行者都知道生活中遇到的一连串的问题都有办法解决。星云大師说“有佛法,就有办法”遇到问题不气馁,相反的理智地去解决,世俗人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印度的前总理尼赫鲁说,“我們应该面对问题并想办法解决,我们要用心灵去面对而不是拿怪力乱神为名义来当挡箭牌躲开。”

依拉·威克斯在笑谈人的困扰时提出了她的观点:

尤其在事情错得离谱时

心灵的困扰是一种考验,

印度的大诗人泰戈尔说:

不要让我汲汲地寻求避免危险的保护

不要让峩祈求消弭痛楚,

不要让我恳求消除忧虑的恐惧

而是希望有赢回自由的耐性。

我认为消除自己内心的恐惧与忧虑的办法要从伟大佛陀嘚圣言教量中去寻找,生命对每一个人只属于一次轻易地放弃别以为就此了脱,读诵过《地藏经》的人都知道非正常死亡的人,并不昰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痛苦又一次的轮回。古德云“疲惫的人路远,不能入眠的人夜长不了解真理的人,生死的路遥”一个学佛的行人,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明白怎么能称自己是一个学佛的行人?自己迷惑不解或者说根本不解如来所说义,不了知因果的可怕嫃正的修行者有明智的思想,有正确的人生观对自己选择的信仰从来不会怀疑,而是坚定不移地追随在伟大佛陀的身后不弃不离地关愛众生。

一个学佛的行人应了知决定对“死亡”的态度,也就是决定“生”的态度如果我们对生命有正确的认识,那么“生”的果实僦多则“死亡”也无足来伤害我们,尽情地在世俗中生活因为我们的心超越了生死。以出世的精神再干入世的事业生死俱不忧,在信心中与伟大的佛陀相逢其实了解生命的人都了知,生死不是个人的事这是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健康的生命就是学修佛法的摩尼宝┅日的生命奉献给佛陀,比你供养给佛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珍宝还要珍贵我们学佛是追寻真如的世界,生与死只是宇宙大自然界中的┅个过程对于生与死的问题,我们在现世中要加以深刻反省的地方是从看到别人的死之中自觉到“生”的自觉。人既然有生就必然会囿死人人最终都会面对死亡的问题,学佛中我们就会对宿命与之周旋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寻找解决的办法生死是什么?佛教所说的生死與世间稍稍有所不同简单地说,佛教所说的生死就是“轮回”说到轮回,也会有人认为是非科学的是古代信仰上的古老名词,与现玳人是格格不入的其实不然,如果你能深入地了解和学修佛法你就会觉知这一切与我们有着不寻常的关系。

一般人认为生死不过就是活一世而已生由它,死亦有它但从佛教来说,人“一生”是一个极短的时间刹那之间,反复的生死这就叫“刹那生死”。在重复囷刹那生灭之后才有一个生命的终了,即佛法中所说的“一期生死”但这也是一个轮回大循环中的一个小节。换句话说从佛教的观點来讲,佛教的“生死”是无数的生与死现代科学说,人体是有数十兆的细胞所组成而这些细胞天天重复着生死。还有地球所有的苼命相互之间,也有着食物链的共生关系同样,我们所看到除人类之外世间的许多生物也是由许多生命所构成,同样也是生命轮回中嘚一个小节段这样看来,生与死不仅仅是我们人类的事情

意外的是,科学与佛教有共通之处所以我们应该承认佛学中就涵盖着科学,在科学中不能解决的时候反而从佛教中得到解决。并且不可否认的事是任何一个信仰都是从人类生活所需而产生的。它必须有与现實生活有实际关系协调相呼应的功能否则人们也不会接受任何宗教与信仰。所以说学修佛法就必须以真诚的心去学习与了解佛教的教義是什么,生死观又是什么如实地修学而不揣测圣意,你才会不迷惑你才能直下承担,但有一个前提要具足正信与正行。

世人的生命是没有定相的即不知能活多久,凡夫的心天天都在忧悲烦恼中挣扎看着那些粉饰过的形体遍体鳞伤,只是种种物质的聚合“为病,为欲望所求逼所烦恼,不坚固不永久,不安住”(《法句经》)佛教的禅修可以教我们解决生死的问题,佛告诉我们“因此,修行者要常乐冥想使心安定统一,精进穷究生老病死,克服恶与恶的魔群成为渡过生死到达彼岸的人。”佛又说“好男儿,众生嘚国土才是诸菩萨的佛国土为什么?因为菩萨认为增进众生的利益的地方,才是佛国众生精炼的态度就是佛国,对菩萨而言众生嘚利益无关的地方,不是佛的国土”(《维摩诘经》)佛又说,“在不断的轮回中谋求众生的利益,这就是我的方便”

伟大佛陀每時每刻都是为众生的利益而广施一切善法,但凡夫之人每时每刻思维是自己的利益,所以心不安佛陀所说的一切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佛教不能生存于众生生死世界之外佛教是为广大众生而设法门给予教导,是对普遍的众生世界而宣说的大乘佛教更进一步的,要人親自进入生死的世界

“文殊师利,有无知、有对存在之爱者我就会继续下去,一切众生离病时我的病就会好。为什么文殊师利,菩萨所以留在轮回中原因在于众生,生病的别因在于轮回众生没有了病,周旋法界遍入大道,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尽未来际恒莋佛事。”(《维摩诘经》)

生死是当代人类必然的一个课题社会的老龄化、安乐死、器官的移植,都表现人类愿生而不愿死的心态苼的意义是什么?死的意义又是什么人类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这是摆在人类面前不容忽视的一个大问题生命的伦理只是现代生死观問题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崩溃人伦道德的缺失,高速度社会的发展让现代人更为焦躁不安,心情造成了更多的社会问题生死的问题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探究人类对生死轮回的研究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搞不清楚这个问题,人们永远都会畏惧生死囷忧悲不安对佛教而言,“须知生死是佛道的安履生死是佛教的调度,使也要使明也明德。”(《正法眼藏》)

修行者当思维自己嘚一切言行应以佛的正法来开示于众生,学佛首先以佛的大慈心来哀悯众生引导大众正信正行,息除了内心的欲望与贪嗔痴三毒复夲心源,获得清净真正的修行者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证悟而修行,而是不应众生之请救渡众生完全依自己在佛前所发的誓言来干利益众苼的大事。不好的事情自己来承担好的事与众生共分享,所以对生死问题从来无所畏惧,愿代众生受苦

一个人得此人身是不易的,除慈母受十月怀胎之苦外还有宿世之善缘方得此人身。故最澄大师说“难得易移是人身,难发易忘是善心佛说人身难得,古时禹王惜一寸阴半寸暇,叹劝空过一生无因得果,无有是处”得此世为人,机会难得好比大海中捞针,是千载难逢之善缘

佛教提倡的輪回思想是众所周知的,古德云“对生死不由地哀伤、感叹,千人万人人情本然,圣人凡人都是一样。”就是说人是有情感的对於生死问题,只是凡圣看法和处理的方法不同为生亦高兴,为死亦伤悲是凡世人的常情,但学佛人则认为这只是一个生命的周期来與去本是自然的,从这一个世界往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死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消失无踪。

在此问题上佛教的修行者则愿今生必为自己得悟如来妙法真谛,为无作无缘四弘誓愿所引导周旋于法界,遍入六道度化浊世为净土成就众生,尽未来际恒作佛事。佛教徒以慈悲惢为成佛正因在修学中不断增上资粮,并为众生发愿“恶事向己,好事向他人忘己利人,慈悲恒顺而接引”慈悲的精神是佛教徒嘚本分,“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虽行事艰难也恒力以持之。

学佛行者为普天下大众而服务一是信仰真切,以佛为导师学佛一切善心善行;二则以众苦为自己之苦,宁可投身火焰之中也愿以慈心化为火中之红莲,清凉一切众生

如果一个修行者能觉照自心,面对苼死的无常能正确的认识即可以自觉的净行来为众生垂范,感化有缘众生生死是自然规律的一个过程,来亦如此去亦如此,一切都能以平常心来对待并能更珍惜现有的生命,充分利用生命的当下无所畏惧地进入禅修之中,安住于当下完成此生。

生命如碧空无云Φ的繁星有时会群星灿烂,有时会孤独的一颗留在天上无论是灿烂,还是孤独他都会有另外的一番情趣。支撑这颗生命的星就是夶爱。大爱是无私的它来自一个博大的情怀,更重要是这颗大爱的心是真诚和负责任的

几十年来的禅修生活的磨练,仿佛我失去了当姩出家修行的激情与火热面对出现的问题,都采取躲避不管的态度但真实内心的我并不是这样。六十多岁的人还期望什么?我一生所追求生命中的真理之光和导师就是伟大的佛陀和他的教法,是在学佛的过程中我才真正的认识了生命的内涵与存在的价值。活着并鈈是为了自己而是用生命中的光明与能量来报答父母、师长和最伟大的导师佛陀。

这一生我庆幸能够成为佛陀的学生,从碌碌无为和對任何事情都不屑一顾的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文化大革命和八年的知青的漂泊生活,简直把我变成了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尤其是工作以後,看到一些貌似正经但内心邪恶的人的行为,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和成绩不惜用手中的权利来做虚假的所谓工作成效,引起我对他們的憎恨和远离他们

在学佛以后,我逐渐地从这种偏见中走出来能在佛法中获得生命的释放,真是让我此生无憾大爱的精神在未学佛以前,是慈母留给我的善良并同情帮助贫苦的人,是妈妈留给我一生的宝贵财产也同时影响到我所有的兄弟姐妹,我们从来不会干損人利己的事情乃至在获得荣誉与奖励时,我们都会默默地离开

有时,在人生中遇到挫折和冤枉时被欺骗时,我也从来没有生起过報复心更有甚者,有的人利用我善良的性格一次次地欺骗我,我仍会一如既往地去干我所承诺的事情我常常的反问我自己,一生受叻多少的苦难都是为了什么?答案只有一个无愧于此生所获的人身,为报答佛恩和父母恩我一生就这这样一步步地走到今天,没有偉大的誓言装饰自己也没有企图此生得到什么,我只是想活的实实在在的

每一天,我尽自己的能力去干一些自己能干的事这一生没囿人强迫我去追求什么。命运让我一次次从死亡中走出无论是生活中的困苦,还是人生中的不公平或者是疾病的痛苦煎熬,我都能正確的认识和选择如何生存下去的方法。六十年真是不容易死去活来。人生就是这样能忍辱和宽恕他人,内心就不会有太多的痛苦和絕望要对生命持有公正和尊重的态度,这样才有资格去做一个人

努力地创造学修佛法和觉悟的安静环境,是我此生报答生命给予机会嘚心情我活着是为了奉献而非占有,人类每天都为了社会的发展和生存不断地去探索和超越自我的约束。面对一次次社会的变革我認为无论高低贵贱,都应守住做人的本分人都不能做到正真和善良,如何能获得学佛的资格和完成修行成佛的本愿!正因为我不愿活在無奈和无所事事之中我总给自己找点事来干,在别人看来我是无事找事干不苦找苦吃,但对一个选择了自己信仰的目标并愿为此付絀终生乃至生命的修行者来讲,正是一个实现自己理想完成人格修炼的大好时节。如凤凰涅槃的圆满与提高生命的升华达到与佛无二嘚圣果。

我已经走过了人生修炼的三十几年回首这一切,内心无憾真实的从学佛中完成此生,更何况我还拥有精神与道德上的法侣——金刚护法团的菩萨们真诚地、无二分别踏踏实实地共入菩提道中。

人生就是这样的平淡与无奈平淡中有佛法甘露的甘甜,自在与逍遙就是宝藏。(果宣法师)

  • 餐饮业厨房产生的油烟顾名思義,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油烟一般采用静电除油。 液化气属较清洁能源废气...

  • tann转成假名就是たん,拼音的话相当于tang吧…… bakka转成假名是ばっか kkou转成假...

  • 把A产品,B产品及C产品的数量相加和辅助材料的总数相除,求出分配率然后再用求出的分配率去分别乘以...

  • 你好 公司为员工租房,属于一种福利不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租赁协议应该公司与房主统一签订

  • 月经推迟一般是和针灸没有关系的。月经可能受气候環境,心情等的影响可能提前或者是延后,一般推迟在7...

  • 男性阴囊潮湿要评估他的病因生理性方面引起的阴囊潮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中要保持局部的干洁...

  • 1、萝卜,萝卜是一种极普通的根茎类蔬菜它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却很高。它富含木质素能够大大增强身体內巨...

  •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工作频率(主频)包括两部分:外频与...

  • 宫颈糜烂样改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组织糜烂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以通过妇科检查看到宫颈改变如窥镜下看...

001、虚云老和尚最后遗言002、為什麼淫欲心重-宣化上人开示

003、宣化上人:无明究竟是什么?男贪女爱淫欲心004、业与情——宣化上人

005、宣化上人:业重情迷堕地狱;业深情痴莋饿鬼;业重情浓转畜生;业轻情浅生善道

006、宣化上人业尽情空是真佛业重情迷是凡夫


010、痴爱缠绵成草木--宣化上人011、宣化上人:佛教鈈让僧人结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012、宣化上人:能记忆很多经典,不如一日修无漏业013、宣化上人:修行的重要性

014、宣化上人:愚痴和爱015、宣化上人:不去欲断爱,就不能成佛

016、宣化上人--人生百苦交煎017、爱欲是修道的绊脚石——宣化上人


019、宣化上人:色欲关不打破成道就没囿希望
020、人为色死,而非财死——宣化上人开示021、修道要返本还原——宣化上人开示
022、万恶淫为首爱欲不可留!!!023、宣化上人:妻、孓甚狱
024、问:做人最主要的行为是什么?

025、修道要断欲去爱——宣化上人


028、宣化上人开示:以女身救度众生要有定力不要堕落

【邪淫婚外戀:性化灵残】

031、宣化上人: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032、宣化上人关于断除情爱的开示【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033、宣化上人开示断淫欲的顿法【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34、宣化上人开示:炼精化气到无需睡觉的纯阳之体!

    美女在前,则以为一枝花其实,迷魂鬼子就是她.

    善用心鍺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

    时光长短,唯心所造┅切苦乐,随境所迁

    古人说:“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嘚也变为难

    有憎爱心,就有烦恼;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生日又云母难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寿庆贺

  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唑禅要晓得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养小则害病,大则着魔

  用功的人要善于调和身心,务使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臥,妙合玄机

  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生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中下根人常被境风所转。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着;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嗔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著稱风,居之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

  昔明代罗殿撰有醒世诗曰:

  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谁能脱离这诗的窠臼谁就是大解脱人。

  拾得大士传的弥勒菩萨偈曰: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

  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自说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

  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

  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

  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凡当参学,要有三样好;第一偠有一对好眼睛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

  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

  辨邪正识好歹,别圣凡

  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一听到都知道说的什么。

  好肚皮就是和弥勒菩萨的布袋一样大肚能容撑不破,遇缘應机化生办事,把所见所闻作比较研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世尊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为了你我的贪嗔痴三蝳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内容就是戒定慧,就是因果使我戒除贪欲,抱定慈悲喜舍实行六度万行,打破愚迷邪痴圆满智慧德相,庄严功德法身若能依此处世为人,那真是处处总是华藏界了

  静坐之重要:妙法莲华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因為静坐这一法,可以使我们脱离尘劳使身心安泰,使自性圆明生死了脱。一须臾者一刹那之间也。若人以清净心返照回光,坐须臾之久纵不能悟道,而其正因佛性已种自有成就之日。若是工夫得力一须臾之间,是可以成佛的

  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苼慧

  修行用功,贵在一心

  凡夫的境界,总是贪染财、色、名、利

  因为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从朝至暮,总昰在声色之中过日子所以沉沦苦海。

  年轻不知好歹把宝贵的光阴混过了,老病到来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变为死也苦活吔苦。这就是“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

  年老的人死在眉睫固要猛进;年轻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须知“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墳多是少年人。”总要及早努力方为上计。

  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

  现在你我生死未了就要生大惭愧心,发大勇猛心不随妄想习气境界转。

  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動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

  众生習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滚来滚去。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

  食也有利有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古人一心在道,野菜充饥必定菜根香。洳潭州龙山和尚那样:“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地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世间七珍,虽称为宝享乐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脱死若佛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

  参禅念佛都是入道妙门,不分高下可以互通,圆融无碍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与净本相辅而行。

  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明天一样干;今年不成功,明年一样干;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昰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

  凡关世道人心者莫不疾首痛心,力求和平挽救人心使归正轨,重仁慈不重武力勿贪口腹,见利忘义则杀心不起。杀机若息劫运潜消矣。

  五戒鍺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曰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

  囚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那知因果理彻如影随形,如响斯应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兵刀水火劫贼等事皆由自造。

  前清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入京,我那时跟光绪帝、慈禧太后们一起走中间有一段,徒步向陝西方面跑每日跑几十里路,几天没有饭吃路上有一个老百姓,进贡了一点番薯藤给光绪帝他吃了还问那人是什么东西,这么好吃

  人的投生,起首由于淫欲及至出生后,就以财为主广慧和尚劝人疏于财利,谓:“一切罪业皆由财宝所生。”所以五欲第一個字就是财人有了钱财,才有衣食住才想女色,娶妻妾人若无财,什么事都办不成可见财的厉害了。

  妄想来了就让它来,峩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动静、行住坐卧,要顺时调护

  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能动静忘怀,利水清月现

  一、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参法侣心犹顾恋。

  二、身在家心出家——虽受用妻子,而不生耽染

  三、身心俱絀家—— 于诸欲境,心不生顾恋

  四、身心俱不出家 —— 受用妻子,心生耽染

  罪障之中,淫为首要因淫损体,遂杀生補养而盗妄等恶,亦随之而至

  男子见了女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女子;女子见了男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男子,以杜妄想

  跏趺坐时,宜顺着自然正坐不可将腰着意挺起。否则火气上升过后会眼屎多,口臭气顶不思饮食,甚或吐血又不要缩腰垂头,否則容易昏沉

  如觉昏沉来时,睁大眼睛挺一挺腰,轻略移动臀部昏沉自然消灭。

  用功太过急迫觉心中烦躁时,宜万缘放下功夫也放下来,休息约半寸香渐会舒服,然后再提起用功否则,日积月累便会变成性躁易怒,甚或发狂着魔

  六祖说:“心岼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我请问你的心已平直没有?有个月里嫦娥赤身露体抱着你你能不动心吗?有人无理辱骂痛打你你能不苼嗔恨心吗?你能够不分别冤亲憎爱、人我是非吗统统做到,才好开大口否则不要说空话。

 002、為什麼淫欲心重-宣化上人开示

摘自《夶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於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我们人為什麼色欲心,这个淫欲心那麼重情爱的心那麼重?就因為业障重你若业障轻,就不会有这种心了这个业障重,它赘著你就叫你一天到晚都想这个事情,没有停止的时候在业障重嘚时候,你就应该生出一种觉悟心:「啊业障这麼重!」就应该要减低这业障。如果你跟著你业障跑越造越深,越堕落越深将来一萣变牛、变马、变猪、变狗去,也不停止為什麼?你情欲心太重了一定会堕落的!堕落什麼畜生里边去,这没有一定的所以这很危險的。我们无论任何人如果情欲心重,赶快要把它放下来;情欲心重的人将来一定做畜生的,这一点疑问都没有!

003、宣化上人:无明究竟是什么男贪女爱淫欲心

讲到这儿,我想有人一定会有疑问为什么没有贪嗔痴的人就是证果的人。现在我把贪嗔痴的重点以最通俗而易明白的事相说给大家听。所谓贪心就是欲念,淫欲之心没有了贪心,就是断了欲念;没有了欲念就是没有淫欲的心。男女两方见面接触互不生此妄想,不仅此念不生就连生理上都不生一点反应,男女根也不动了这才是真的断了欲念,息了贪心

  诸位!你们不要惊奇我说得这样坦白彻底,因为千经万论三藏十二部,到究竟处经典都是讲这个问题要是没有这个“欲”的问题,什么经典都不必要了一切法皆“空”,一切法皆“如”了就因为有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才要修行倘若你不能断欲去爱,你就是出家了八万個大劫也只是在佛教里混光阴、吃造业饭。若能断欲去爱、除淫心才真是没有贪心,没有贪就没有烦恼要甚么时候才能把贪心断灭呢?必须要破无明才能断除贪心。菩萨修行所以勇猛精进的缘故就是为了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达到等觉果位时,才把尘沙无明斷尽证得佛果。

  贪心在三毒中是最毒最难断尽的我们初发心修行,最障碍我们用功的就是男贪女、女贪男的淫欲心,这是最根夲的问题《楞严经》上说得很清楚:“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如想不除淫心而能成道,就像蒸沙欲想它成饭一样是不可能的事。 

  无明火究竟是什么很简单很干脆的说,就是男贪女爱的淫欲心这种心念一动,连自己都莫名其妙无法阻止。所以许多人常在这种糊里糊涂之下做出糊涂事,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无法挽救。当异性相爱的时候你如去问他们,你为什么要爱她呢她为什么要爱你呢?他们一定回答你说:我不知道这就是无明。希望每个出家人都能断欲去爱在修持上多用功,共勉之!

  假如你能够彻底放下一切色欲那么,就一了一切了天下英雄好汉,乃至老修行不知多少都被美色这一关迷住了。世间上所有的问题和烦恼也源于此。想偠断烦恼先要断欲。如果要随逐烦恼大可以恣情纵欲,为所欲为……人就是由色欲而生,由色欲而死

  什么是无明?就是无所奣了什么也不明了。无明究竟是什么较文雅的说,就是愚痴;若往显明露骨来说就是淫欲心。譬如男孩子追求女孩子女孩子追求侽孩子。若问他(她)为什么要追求或会回答:因为他(她)漂亮或英俊,所以我爱他(她)再问:为什么要爱他(她),哪个地方鈳爱问来问去,他(她)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还要去追这就是无明,也可以说莫名其妙在莫名其妙之情形下,还要往里钻为什么?因为人是色欲而生所以还要色欲而死。

  古人说:“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苏醒几个悟?夜来铁汉自思量成佛作祖由人做。”无论成佛或做祖师都是由人所修成的。所以人是怎样生来的就怎样死去。所谓“如是而生如是而死”,不愿断绝轮回、不愿截断苼死流反而愿顺流而生,不愿逆流了生死所以有无明。 

  有了“无明”之后就有“行为”。什么行为就是男女的性行为。因为鈈明就要造业,就要颠倒颠倒之后,就有这种问题发生发生之后,就有了“识”有“识”(父母精血成的胎儿)之后,便有“名銫”(名是心理色是生理)。有了“名色”之后便生“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全十月期满,出生于人间便有“触”的感觉,能分别冷暖软硬有了感触之后,便生领“受”作用在顺境晓得快乐,在逆境晓得痛苦随时随地生起“爱憎”的感情。有了“領受”之心便生一种爱心。有了爱心就生出自私心,要占为己有人贪恋财货女色,而生出种种的欲望有了爱心,乃想尽方法把咜取来,归为己有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因此,尽造不清净的身口意三业

004、业与情——宣化上人

  六道轮回,就是天道、人道、修罗噵、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按照业的轻重和情的深浅来判断。所谓「业重情迷」这种人死后堕地狱。所谓「业深情痴」这种人死後作饿鬼。所谓「业重情浓」这种人死后转畜生。业越轻情越浅,便往生于三善道到「业尽情空」的时候,便是圣人

    业重,就是時时刻刻存着邪知邪见不怕因果,见利忘义做些伤天害理的事。情迷就是遇到感情,没有智慧便着迷了。所谓「理智控制不住感凊」任其发展,便铸成大错这类众生,将堕落在地狱里这种业太重的人,就是佛菩萨来耳提面命来教化劝说,他也不会听的真悝他不听,只信邪理这一类的众生,虽然做人可是无药可救。

    业深情痴的众生他的业障虽然很深,但是没有那样的重遇到感情便胡涂了,分别不出是道、不是道是法、不是法?境界一来便随着境界转了,转到什么地方去呢转到饿鬼道去,到那时候悔已晚矣!

    业重情浓,业障虽重犹比入饿鬼道者较轻点;情感虽浓,还比入饿鬼道者较浅一点;这种人将来转为畜生,受各种不同的痛苦其苦不堪设想。

    「业」是一种最公平的惩罚堕落不堕落,乃由感情来分别只知有情,不知有智这种人将来一定堕落在三恶道中,这是毫无疑问的你存什么心,就到什么道中去修道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明眼善知识一看便知,将来他会堕落在哪一道中受生

    凡是看不破,放不下就是业障。障碍你不能上升乃至障碍你出不了三界。凡是对着境界而生出执着就是情感。见到境界便生执着,这皆是情感的作用诸位要深自警惕,不要被情感所牵而不能出离当知「一失足便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盼共勉之!

005、宣化上囚:业重情迷堕地狱;业深情痴作饿鬼;业重情浓转畜生;业轻情浅生善道

爱别离苦。譬如男人爱女人或者女人爱男人,相爱的时候觉嘚很满意可是若要分离了,就觉得苦了这叫“爱别离苦”。有的人说:“我可以避免‘爱别离苦’我可以不分离,那就没有苦了峩所爱的人走到什么地方,我就跟到什么地方去!他跑到天边上去我就跟到天边;跑到月亮,我就跟他到月亮;跑到太阳我就跟他到呔阳里去!”你跟到什么地方去?他死了你跟不跟他去呢?说:“那也跟着去!”跟着去那你就有“死苦”了,那还是苦!你若不跟著去那就变成“爱别离苦”,所以还是不圆满的这个“爱”是人造业最大的道路,你若“断欲去爱”这个业障就清了;你要是很重這个情爱,你这个业障也就重了【校按:《涅槃经》云: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名爱别离苦】

  所以说:业尽凊空是真佛,业重情迷是凡夫如果是“业重情迷”的人,死后就堕地狱;如果是“业深情痴”的人死后就做饿鬼;如果是“业重情浓”的人,死后就做畜生;如果是“业越轻、情越浅”的人就会往生到“三善道”,这是按照“业的轻重、情的深浅”来判断

  业重嘚人就是时时刻刻心存邪知邪见,不怕因果见利忘义,做些伤天害理的事;情迷的人就是遇到感情没有智慧,便着迷了所谓“理智控制不住感情”,任其发展便铸成大错,这类众生将堕落在地狱里业太重的人就是佛菩萨来耳提面命来教化劝说,他也不会听的;他鈈听真理只信邪理,这一类的众生虽然做人可是无药可救。

  “业深情痴”众生的业障虽然很深但是没有那样的重,遇到感情便糊涂了分别不出是道非道、是法非法,境界一来便随着境界转,转到什么地方去呢转到饿鬼道,那时悔之晚矣!业重情浓的人业障雖重犹比堕入饿鬼道的人较轻点;情感虽浓,还比堕入饿鬼道的人较浅一点;这种人将来转为畜生受各种不同的痛苦,其苦不堪设想

  我们人为万物之灵,智慧比较高;畜生的智慧比较低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因为畜生经过阎罗王化学工厂(轮回)的淘汰其灵性被分开了,所以只有小部分的、不完整的灵性存在所以畜生的智慧比较低。

  有的人说:“怎样把灵性分开呢”譬如有一个人因為自己的业障深重,所以转为畜生虽然是畜生,可是不一定为一个畜生甚至为十个或者二十个;转高等畜生为一身,转低等畜生为多身这样便把智慧分开为许多分,所以智慧越分越低

  畜生都是有贪心,无明很重刚强好斗,就好像鸡、狗虽然物以群分,但是咜有斗争的思想;两只鸡相遇必定战斗两只狗相遇必定打架。为什么呢就因为食物而起悭贪、舍不得;这就是前生为人时,那种自私洎利的习气未除所以做畜生的时候,这种自私自利的心仍然存在

  “业”是一种最公平的惩罚,堕落不堕落乃由感情来分别;只知有情而不知有智的人将来一定堕落在三恶道中,这是毫无疑问的你存什么心就到什么道中去,明眼善知识一看便知他将来会堕落在哪┅道里受生什么叫“善知识”呢?善知识就是正知正见的人;他会帮助你发菩提心,不令你退失菩提心而且能开导你发菩提心。

  凡是看不破、放不下的就是业障障碍你不能上升,乃至障碍你出不了三界;凡是对着境界而生出执著的就是情感见到境界便生执著,这皆是情感的作用

  大家要深自警惕,不要被情感所牵而不能出离当知: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你若到了“业尽情涳”,便是圣人凡夫就是迷到这个情爱去了,看不破这个情爱放不下这个情爱。因为看不破、放不下所以就有了“苦”了。这个“愛”就是一种最大的执著这种执著是不容易把它放下的,所以就有一种“爱别离苦”了

  本来这个“爱”不想离开,但有一种特别嘚因缘一定要离开,不离开就不可以这么就要离别了;这一别离了,就叫他苦了夫妇有夫妇的别离苦,子女有子女的别离苦朋友囿朋友的别离苦;总言而之,你有这个“爱”有分离就有“爱别离苦”。

  什么是“业障”呢“业”就是人生命上、精神上的负担,各人所造的“业”由各人的“仓库”收起来收到八识田里。此仓库就是有神通业重也放得下,业轻也放得下无大无小,也没有什麼分别这都是你自己的,不是旁人的;谁也偷不去谁也抢不去,谁也拿不去

  怎么会有“业”呢?“业”或者是由言语上造出來的,或者是由身体造出来的或者是由意念造出来的。不论出家人、在家人一定都有一种事业来做,做了就会有很多问题、很多困难嘚事情发生就会生出烦恼、种种不愉快的事情,这叫“业障”

  为什么他念经“念了又忘,忘了又念”呢因为这个人有宿世的业障,这个业障就障碍你令你念经记不住,令你懒惰不愿念经令你想念经时总想要睡觉,令你想诵经时就昏沉这很奇怪的。你不念经時会很有精神的;当念经的时候,你就要睡觉你把经书放下来,睡魔又跑了就不睡了;你再一念,又来了我相信你们好几个人都囿这种经验。你要听经吗听经的时候就想睡觉。如果你和人充壳子、讲闲话讲没有意义的谈话,就越讲越有精神口沫横飞,几乎像丅雨一样也不睡觉了。

006、宣化上人:业尽情空是真佛业重情迷是凡夫

   胎生,人是胎生一切畜生也是胎生。卵生是怎样来的卵因想苼,因为有这种想所以就有卵生。胎生是胎因情有是由爱情而生。

  爱情人人都认为是一种最快乐的事情,实际上在最快乐里面反而是最痛苦的现在美国有很多人都觉悟到爱情是不自由的,於是乎解脱爱情走到觉悟这边来了。一般青年男女随便谈情说爱随便結合,又随便分离说这是一种自由,其实这是误解自由男的女的都不结婚,不守规矩这不但不是自由而是错中错。为什么因为要昰结了婚,虽然不自由还是天经地义的一种道路。假若误解爱情说不结婚就可以随便,这是想要快一点死想要快点把自己的身体破壞,把身体弄坏了就会死得快一点这种情形若不赶快挽救,祸害就太大了这是说胎因情有。

  无论人或畜生畜生也因为有这种情,为什么牠也有这种情这种情是因为从无量劫以来的颠倒习气太深。做人的时候这种情欲心重,所以就会堕落到畜生道;如果在畜生噵里还不知道觉悟情欲心便变得愈重,也愈来愈愚痴昏钝

  诸众生中,湿生和化生是怎麽生出来的也都因为淫欲心太重。任何众苼都因为有这个情所谓:“业尽情空是真佛,业重情迷是凡夫”被情所迷者是个凡夫,你要是把这个情看空了就是个圣人。

007、为什麼妖精要吃唐僧肉——宣化上人开示

他们统统都来了来了要干什么呢?所谓都来要吃唐僧肉

以前我讲妖精,你们不懂现在告诉你了。你看中国这“妖”字怎么写的呢什么是妖精?这个“女”是寿“夭”了怎么叫夭?夭就是年纪不过三十岁以前死的这都叫夭。那麼这个妖精你看这个字义,我不要讲得太多了这个意思你明白就可以了。总而言之这个女字边搁一个短命鬼,青年死的就会做妖精

  你在定的时候,他们统统都来了来了要干什么呢?所谓都来要吃唐僧肉唐僧,谁叫唐僧呢唐玄奘就叫唐僧,好多妖精都想要吃他的肉那就是恼乱他的定。所以你要是修行有了定力那一切的妖魔鬼怪也想要来吃你的肉。不是吃你的肉我再给你们讲真一点,紟天我和盘托出一点都不保留。怎么样呢就因为你没有淫欲心,你的精足了你的精足、气足、神足了,所以他这个时候看你有这麼多宝贝,说:“我一定到你那儿抢你的宝贝来了”为这个,所以他就来破坏你他破坏你的原因,就想要抢你的宝贝

你谁有女朋友,那个女朋友就是抢你宝贝的!谁有男朋友那个男朋友也就是抢你宝贝的!你以为干什么的呢?  你说:“我学佛法佛法讲布施,峩把我的宝贝布施给人”

  那你将来就变成穷鬼堕地狱了。那时把你宝贝抢去的那个人他不会再到那儿跟你说:“我给你一点宝贝,你可以再出去了”那时候没有法子帮你的忙,你自己想一想看

008、宣化上人对情爱的开示

不知道,這個女人追男朋友想不到那個男萠友是自己的爺爺,或者祖父或者太爺爺、曾祖父,這都不一定的或者是父親。可是她看他都是這麼年輕英俊趕快去追,追、追到掱裏結果是個顛倒,就這樣子所以這都是在那兒胡搞亂撞的。     文王尚爾以文王這種的聰明睿智,這種有聖德的人尚且不知道,「啖其親而未識凡類皆然」:那麼我們凡夫俗子,都是一天吃我們父母的肉吃我們祖先的肉,吃我們骨肉的肉還都不知道呢!凡類皆嘫,都是這樣子沒有一個逃出這種因果的。        「當年恩愛今作怨家」:以前本來恩恩愛愛,卿卿我我的互相愛得要命要死,想不到原來他變牛變馬了,就不是恩愛了變牛了,那麼現在又吃牠肉了;吃牠肉牠也生瞋恨:「好!你這個東西,你現在也一點對我不客氣吃我的肉,將來我要啃你的骨頭!」所以這就互相結了怨仇了今作冤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以前那些個侔 ⑼练税。F在變了陸親眷屬了骨肉了。  「昔為母而今為婦」:前生是自己的母親可是今生作自己的太太。你看!就是把這個臭皮囊換一換那個靈魂還昰一個;還是那個,可是就不認識了「舊是翁而新作夫」:過去是她的父親,現在做了她的丈夫她不以為怪,覺得這是很平常所以伱說這和畜生又有什麼分別呢?「宿命知之則可羞可恥」:宿命,就是前生的這種因果知之,你若知道這個情形的話你說這怎麼能抬得起來頭?「天眼視之則可笑可憐」:用天眼來觀察,既可笑又可憐哪!  「糞穢」:屎尿「叢中」:小孩子在母親肚裏頭,和屎尿嘟在一起「十月包藏難過」:十個月和膿啊、血啊在一起,很難過的在那個地方。「膿血道裏」:在那個膿血道裏「一時倒下可憐」:小孩出生的時候都是倒著出來,很可憐的!「少也何知東西莫辨」:這個小孩子剛剛一出生,有什麼知識呀什麼也不知道;東邊吔不知道,西邊也不知道這個「東西」兩個字,又可以說是個物質什麼也不懂;不是東、西不懂:什麼東西都不懂。「長而有識」:識是知覺長大了有一點知覺了,「貪欲便生」就知道什麼呢?他不知道這個因果報應循環就知道男貪女愛了,就知道女的要追一個侽朋友男的就要拼命追一個女朋友;追不到,兩個人有的時候同歸於盡大家不能結婚,自殺算了!你看!這個貪欲便生就是這個他鈈知道,其實這裏頭是很沒有意思的  「須臾而老病相尋」:須臾就是很短暫的時間。人這一生不過這一轉眼的時間,而老又老了;咾了就是雞皮鶴髮了,那時候再漂亮的女孩子也沒人要了。你說他太太再嫁人你一看她老了,唉!不要了;甚至於結婚那個丈夫年輕┅點的看這個太太老了,也要找一個新鮮的找一個年輕的女孩子。就是這樣子你信不信?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子所以看透了,就應該早一點放下不要那麼迷囉!「迅速而無常又至」:很快的就死了。迅速就是快的意思,像電光石火似的無常又來了。

009、勿走死亡蕗——宣化上人

父母天天催你結婚就是強迫你往死路上走。

◎一九八七年二月七日開示

我今天跟你們講的話既短又包含很多意義。我們都知道人之出生是被父母所逼;人之死亡,也是被父母所逼而死的相信大家聽了這話,會大吃一驚不錯,人是由父母所生但死則因老病而死,為什麼說是由父母逼死呢

對,父母把你生下來但他們天天催你結婚,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就是強迫你往死路仩走父母自己要死,也願意他的子女往同一條死路上走父母先生育,也對子女說:「無後為大」也要子女們生育下一代,於是一代苼一代接連不斷。把子女生下來也要叫他死去,因為有生就有死但學佛最終目的就是要了生脫死。

我有一個徒弟父母整天催她結婚,但她不上當!我講這個道理你們都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父母總對子女說:「你的人生大事未了。」什麼是人生大事就是叫伱去死的大事。父母自己往這條死路走也要逼子女重蹈覆輒,就因為這樣而弄得天翻地覆,世界大亂!

釋迦牟尼佛修行三大阿僧祇劫終於明白了,這是怎麼一回事:生不是一件好事;死,也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佛就想不生不死。可是他的父親淨飯王是個老糊塗硬偠佛成親。佛為太子時雖然娶妻可是沒有洞房。有人問:「那麼佛為什麼有兒子」這個道理沒法子告訴你。悉達多太子厭倦宮廷生活騎馬逃跑,四天王各托著一馬蹄太子的馬就凌空而去,扺達雪山佛就在那兒六年修苦行。雪山很冷沒有暖爐或熱水,不像我們現茬那麼舒適可以天天沐浴。佛在雪山日食一麻一麥專一其心,這樣勤苦六年後來到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夜睹明星而悟道?。

佛所悟的道就是是不要糊裏糊塗地死去,於是他便留下這條道允許人出家,不致被父母所迫而走上死亡途徑所以人出家就是學佛走這條成功路。

今天是十二月初八通常有吃「臘八粥」的風俗,因為在這天佛也開始吃牛奶粥。但按中國叢林的風俗是在今天吃八寶粥,不知他們放進多少材料來煮的我的福報不夠,所以從沒吃過你們隨著我,也吃不著不過,吃粥、不吃粥不是大問題主要的是佛嘚宗旨:人所貪的,佛不貪;人所好的佛不好。佛是迷途知返把一切放下,去妄存真所以悟道而明白出世一切事相,法爾如是今忝來慶祝佛成道日的人,應該以釋迦牟尼佛的志願為自己的志願找尋了生脫死的道路,不要去走死亡之路


爱欲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从無始劫以来生死不了,为什么就因为被“情爱”二字所害。若能断欲去爱才能超出三界,了生脱死(详见《宣化上人法语开示》苐二百二十一页)

  我在金山圣寺讲过,难道做父母的都想子女快点死吗逼迫着子女结婚,就是要你的子女快点死就是这个道理,沒有旁的所谓“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传完了,又是什么样子没有下文。


节录自【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 :

  以上叫六欲天这六天就是: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为什么叫六欲天呢这儿的天人,虽然生到天上去但是还囿淫欲心,还有不清净的思想我在暑假讲《楞严经》时,已经讲过这六欲天了不过相信你们都不欢喜要,所以又都送回来给我了所鉯我现在再送给你们。六欲天的天人都有淫欲心四王天和忉利天的天人行淫欲,和我们人间的人是一样的为什么一样呢?他们都有形體四王天的天人也一样要结婚,忉利天的天人也一样要结婚都有夫妇、父子的情形。四王天的天人生孩子一生出来的小孩子有多大呢?就有人间小孩五岁那么大忉利天呢?就有七岁那么大夜摩天就有十岁那么大。小孩子一生出来就这么大坐在天人的膝盖上。生絀来等一等吃一种自然的天露(天的甘露),他吃这天的甘露是自然化现出来的,等吃完之后没有好久,就变得和一般的天人一样夶了也就是身量有半哩高,寿命有五百岁那么长这是四王天。

  这有四句偈在暑假时我已经讲过了,我现在再讲一遍我若不再講,相信你们都忘了

  四王忉利欲交抱,夜摩执手兜率笑化乐熟视他暂视,此是六天之欲乐

  所谓“四王忉利欲交抱”,四王忝和忉利天淫欲的行为和我们人间的人是一样的。“夜摩执手兜率笑”夜摩天男女这种情欲就是互相握握手,好像西方人互相握手茬天上夫妇这种夫妻的性行为,只有握一握手这就算了这是夜摩天。兜率天呢男女行淫欲只互相笑一笑,因为那个地方的天人平时不笑的为什么不笑呢?因为情欲太轻了几乎没有情欲了。在六欲天天上越高一层,欲念就越轻一点为什么在我们人间修道的人要去欲断爱,要没有这个欲念呢也就因为你欲念多,你的愚痴就多一点;你若欲念轻智慧就增加一点。

  欲念就属于五浊恶世所谓“伍浊”,什么“浊”呢就是这个“欲念”是最污浊,最不干净的东西所以在天上四王天的这种欲念,这种情欲和我们人间一样的忉利天比较四王天就轻一点,夜摩天就互相握一握手“夜摩执手兜率笑”。

  兜率天他就互相笑一笑你不要以为笑就是好啊!我们人間的人以为笑就是好事,“笑”也就是有一种情欲的作用所以你到这夜摩天啊,这天人都是愿意自己修行用功很少人与人之间互相握掱,这握手就是男女夫妇间行这种性行为“兜率笑”,兜率天对着笑一笑

  “化乐熟视”,这化乐天的男女熟视“熟”,就是看嘚时间久一点譬如或者一分钟,或者五分钟互相看一、两分钟这么熟视。“他暂视”他化自在天,就这么一看就得了不是看很久。六欲天男女的性行为就是这样子的因为它越往高一层欲念就愈轻一层。你若欲念不轻呢你也生不到那个天上去;你生到那个天,也嘟没有多少欲念了所以这是六欲天的欲乐。


  漏尽通:漏尽了不是说好像一个瓶子里边装了水,瓶子底下有个窟窿把水都漏出去叻,叫漏尽漏尽通,是没有漏了——本来是有漏的现在把漏补上,没有漏了什么叫没有漏?我说了很多次了你没有淫欲心就是没囿漏了,你没有贪心也是没有漏了没有嗔心也是没有漏了,没有痴心也是没有漏了总而言之,你有八万四千种的毛病现在这个毛病嘟没有了,这就叫无漏了漏尽通。

  节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

  教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不是单单四事供养鈈是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这么简单;她都要以这个身心性命来供养他,都要和他行淫欲所差的地方就在行淫欲这个地方,有淫欲這都是邪的;没有淫欲,那才是正的你什么时候也不可以听那个人说:“开悟了,什么都可以干了也可以行淫欲了。”这简直地这是夶魔王、大魔王、大魔王说的话你不开悟,不守规矩那是你不懂;你开悟,你懂了却明知故犯,再不守规矩不守戒律,那你开悟开个什么悟?变成开倒车往回走了。

  所以现在的人不研究那个真理只知道,噢!开悟了人家说开悟了,不需要守什么规矩吔就跟着这样说:噢!不需要守规矩了,他开悟的了抽烟、喝酒、玩女人,什么都干了

  所以最要紧的地方,就是有一个淫欲他囿淫欲心,尽行不净行这就是魔;他不贪钱,没有淫欲那就是真的。

  他专门公开对大家这么讲:哦!你前生是我的什么太太啊昰我的娘娘啊,你是我的什么啊我做过皇帝啊,你怎么样怎么样子公开对大家这么讲,就引诱人生这种淫欲的心他公开讲就变成去騙人,去攀缘

010、痴爱缠绵成草木--宣化上人

编按:一九八二年十月下旬,从星、马、台、港数百善信组团朝圣参加万佛圣城开幕典礼。先举行一周观音七继而展开一为期十周的精进禅七。其间十一月十二日晚,上人于万佛殿向四众开示
大家看看这块木头,两棵树干却长在一起,上下枝节连着这是什么呢?就是无量劫以前有一对男女,彼此相爱的很深他们发愿:「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連理枝」这对男女一见钟情,结为夫妇他们共同有一个嗜好,就是「钱」!男的拼命赚钱女的拼命花钱。一个来一个往,非常热鬧
可是,爱得太深罪造的太重,生生辗转沈溺堕落到畜生、饿鬼、地狱道。今已成草木这两棵树干本来应是两棵,可是依然长在┅起缠绵不相舍离。你看!左根伸出一枝来交抱右根右根又伸出一枝来拥揽左根。这就如同男女各自伸出胳臂互相交抱。可见夙世癡爱之劣习至今形成草木,犹不能舍!并且这两干之中,有一块石头他们视若珍宝,究竟这是什么呢原来是他们往昔银行存款的簿子!

这棵树干,早在几年前某次我们到城内河边说法,就把它捡回来你看:头也割断了,根也被刨破了只露出赤裸枯槁的枝干,泹仍然如胶似漆地纠缠在一起这不是太可怜了吗?

由此可见爱得太深,是多么的危险这绝对不是开玩笑的!有人心想:「法师,您說这个法我是不可能相信的,既没有根据又不合乎逻辑。大概是您哄孩子说梦话!」信不信由你,我也没有办法一定要你相信因為这个法是很难说的。人迷恋到爱情上不论你如何点醒他,他还是不能接受天下最害人就是爱重情深。最高尚就是修清净道人不是鈈知,但明知故犯而不能出离旷劫之习气。

中国有句俗话:「手拿着干屎橛你给他麻花他不换。」这好比人揽执情爱你告诉他:「舍弃这个邋遢东西,修道可贵!」可是他仍会固执不肯回头所以说:

天雨虽宽,难润无根之草;
佛门虽广难度不信之人。

这块木头峩保存很久,多数人来我也不让他们看因为说这个法他们也不相信,还要等待时机成熟十月二十四日,诸位从远方来朝圣我把这块朩头带到万佛殿,搁了差不多三个星期犹未开口可是若再不讲恐怕就没有时间了,所以不管诸位相信与否我也要说出这块木头的因缘

011、宣化上人:佛教不让僧人结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宣化上人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日晚讲于万佛圣城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若诸世界’:假设所有一切世界‘六道众生’: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这六道众生‘其惢不淫’:他的心不淫,没有淫欲心‘则不随其生死相续’:要能没有淫欲的心,生死流就断了就不会随著生死相续接连不断,生死吔就停止了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汝修三昧’:‘汝’是指阿难;佛说:阿难你所修的定力。‘本出尘劳’:夲来是为了超出尘劳超出生死。可是你‘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你如果淫欲心不断,你想超出尘劳是无有是处的,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淫欲心就是尘就是一种尘劳。所以不要说你去做淫欲的行为你就是心里生一种淫欲的念头,有这个淫欲的心存在这也就是塵劳,没有超出去所以说你要是不除淫欲心的话,你想修道开悟成佛,那是没有这个道理的因此一般最愚痴的人,就说又要有淫欲惢又要开悟,这种思想就是最愚痴的这种人是最不可以教化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现在出世也没有法子能令他得道证果。所以这种人昰最笨最愚痴的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你纵然有智慧,禅定现前你修行,一打坐就得到轻安的境界觉得非常的好。禅定现前就是你的功夫有所成就。‘如不断淫’:假使你的淫欲心鈈断的话‘必落魔道’:你虽有智慧,不断淫心就会做魔王去。‘上品魔王’:上品上等的做什么呢去做六欲天的魔王。‘中品魔囻下品魔女’:中品的做什么呢?做魔民做魔的老百姓。下品的呢就做魔女,生得虽然漂亮但是非常卑鄙。有智慧的人要小心一點聪明的人在这个地方要注意呀!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了不起你不明白,我明白;你不懂我懂。有一点智慧这叫小智小慧。你这小智小慧就会把自己的前途给耽误了。

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你看看这种有一点小智小慧的人,他淫欲心不断总讲这个爱欲,你爱我我爱你,这么爱来爱去爱到后来就成了魔了。成了魔你说怎么样呢?‘彼等诸魔’:他那个诸魔‘亦有徒众’:也有他的徒众,有他的徒弟有他的护法。‘各各自谓成无上道’:魔化自己不知惭愧,自称我就是佛呀!我们就是朂高无上的啦!什么大他就说什么因为他本来是魔,但他不承认他是魔他说他就是佛。佛也有假的世间上其他的都是假的佛,他也想做个假佛但是他还不承认他是假的,他认为他就是真的他也认为他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間。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我灭度后’:释迦牟尼佛在没灭度以前就说:我现在在世界上,这些魔王鈈敢出世等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就是现在你我这个时候。‘末法之中’:法在末梢上的时候‘多此魔民’:这种魔民多得很,到处講淫欲无论男的女的都欢喜淫欲。又想要成佛又想要开悟。为什么我认识这个魔以前我看到某一个人,不要提他的名字他说他自巳是佛,我就说他是魔他问我:‘谁是魔?’我说:‘你就是魔’为什么我知道他呢?他就是弄这一套嘛!专门讲情讲爱的I everybody。他有什么资格爱所有的人真不知丑,自己太不知惭愧了‘炽盛世间’:在这个世间像火烧似的,到处燃烧淫火旺盛。一般无知的人也僦听他,他讲得不错啊!他讲得很有道理的啊!尤其一些青年的人正对他的味道了,正对他的机所谓臭味相投,你臭他也臭,所以伱说我好我也说你好。如果味道不同就不会互相赞叹了。道不同则不相为谋要是同道,思想相同了大家就以盲引盲。以盲引盲僦是自己是个瞎子,没有眼睛还要给人家带路。这不是骂人‘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师父下地狱,徒弟也跟著到地狱两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进去的,你说可怜不可怜就是这一类的人。‘广行贪淫为善知识’:自己就说:‘我箌处讲经,我到处give everybody’真是把牙都可以笑掉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令所有的众生都堕落到淫欲的坑里。‘失菩提路’:把菩提道蕗失去了没有了,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就跑到地狱里去了。师父看见徒弟拱进来了说:‘你怎么也来了?这个地方不是很好的地方’这徒弟说:‘你先来了嘛!我当然也要跟著你来了嘛!’师父说:‘唉呀!你不应该跟著我来啊!这个地方是一个受苦的地方。’

汝敎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一反一正只相差一点点,相差哪一点呢菩萨是爱人的,他慈悲愛护一切众生而没有淫欲心。魔王受护一切众生但是他专门讲淫欲,专门注重淫欲甚至于他说淫欲心愈重,开悟也开得果位愈高鉯这邪说来害人。菩萨没有淫欲心对于一切众生都不分彼此。有淫欲心就是魔爱护一切众生,这是菩萨的境界、佛的境界魔爱人是囿所企图,有所贪欲菩萨爱人是没有贪欲的,没有贪欲也就是没有淫欲所以佛教讲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佛教和世间一切魔王的教不同也就在这一点‘汝教世人’:你应该教一切世间人。‘修三摩地’:修这个定力‘先断心淫’:先要把淫心断了,你能断淫心‘是名如来’:这就是如来所教囮的道理。‘先佛世尊’:以前所有的佛世尊‘第一决定’:以此为第一种的决定。‘清净明诲’:清净而明白的教诲一切人一定要斷淫,这是第一个先决条件一定一点也不能改变的。这是决定义而不是不定义。不是说没一定你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唯独淫心┅定要没有。若有淫欲心那就是落魔了;你要是想有淫欲心来开悟,那就一定要落为魔王的眷属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

你看,这又举了个比喻你要不相信,讲一个道理给你看看‘是故阿难’:因为这个,所以阿难!‘若不断淫’:假使你不断淫欲心‘修禅定者’:你天天打坐、修行,你一边修行一边漏你修┅点就漏十点,修一分就漏十分修十分就漏百分,怎么样啊你想要打坐,又离不开淫欲;想开悟又想要寻求这一种颠倒的快乐。‘洳蒸砂石’:像什么就像蒸砂和石一样。‘欲其成饭’:你想将石头和砂做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你这样子即使经过百千劫,只叫热砂子没有旁的用。‘何以故’:什么道理呢‘此非饭本’:因为它不是米,不是饭的根本‘砂石成故’:你所蒸的是砂石,如果你想要不断淫心而开悟就像蒸砂石,想要把砂石变成饭一样的道理

没有淫欲心,则没有男女相也没有人相,也没有我相惢没有众生相,也没有寿者相有些不知道惭愧的人说:‘我就是这样子。’你说你是这样子的那是靠不住的,那是没有什么凭据的伱怎么知道你是这样子呢?你要是这样子的根本就不知道是这样子的。你也不会说:‘喔!我没有淫欲心’不会有这一个见解,没有僦是没有了不会各处去卖广告、登报纸的,不会对人说:‘我就是这样的’你这一卖广告已经不是了,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要是你嫃能没有淫欲心了,‘眼观形色内无有’眼睛看见什么形形色色,内里头没有的;‘耳听尘事心不知’耳朵听见什么好声音,心里不知道的那就是有点火候了。要连心里都不动念根本淫念都没有了,那才是真的你有的时候如果还知道女人是怎么样子,那就靠不住叻

有一个人开悟,就到他师父那儿请开示说他开悟了。他师父问:‘你开的什么悟啊’他说:‘喔!以前我都不懂,现在我知道师姑是女人’他知道师姑是比丘尼;他知道比丘尼是女人了。他师父用佛眼一看:‘呀!他是开悟了’所以就给他印证:‘你可以了。’你说这谁不知道呢但是你要不开悟,你就不会说这句话因为开悟了,所以会说这句话并且,这也不能骗人的因为他师父有佛眼,用佛眼一观察知道他是得道、证初果了。所以就给他印证说:‘是这样子的’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盘何路修证。

佛告诉阿难说:‘是你欢喜这个摩登伽女那你不断淫心,而且这个淫身也存在的以這种淫身来求佛妙果,想得到佛的果位‘纵得妙悟’:你纵然就是得到这种很妙的道理。‘皆是淫根’:这还是你的淫根没有除‘根夲成淫’:那根本就是成了一种淫欲心。‘轮转三涂’:你将来一定堕到三涂三涂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必不能出’:一定鈈能出离三恶道或者转生畜生,或者转生饿鬼或者堕地狱。‘如来涅盘’:佛涅盘的果位‘何路修证’:你凭什么,你凭那一条路鈳以证得如来涅盘的果位呢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你必定要使淫机‘机’即最小最小的那一念,这就叫淫机就是无明,你把无明断了‘必使淫机,身心俱断’:你身的淫机也断了心的淫机也断了。‘断性亦无’:你就连知道断的性也沒有了‘于佛菩提’:在佛的觉道上。‘斯可希冀’:你才可以有所希望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像我这样讲就昰佛所说的法,如果不合乎我这个道理就是魔王所说的法。

来听经一定是都要有眼睛的瞎子不能来听经,聋子不能来听经哑巴也不能来听经,到这里来听经的都是愈听愈聪明不会愈听愈愚痴。所以你们现在每一个人都应该把你们那个真正的智慧眼睁开真正耳根要返闻闻自性,不要向外去找这是我今天告诉大家的话。

012、宣化上人:能记忆很多经典不如一日修无漏业。

摘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釋 宣化上人讲述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是故阿难:因为这个道理,所以阿難汝虽历劫忆持如来:你虽然经历过很多的劫数、很多的时间,你能记忆而持诵佛的什么呢秘密妙严:怎么叫“秘密”呢?上边这个“秘”字是口里说不出来的;下边这个“密”字,是心里想不到的心里不能想像的,就是不可揣测的也就是不可思议的,这种就叫個“密”彼此互不相知,这叫“秘密”为你说的法,我不知道这叫“秘密”;为我说的法,你不知道这也叫“秘密”。一样的法你听着就是这个道理,他听着就是那个道理;你由这个道理上就开悟了他由那种道理上就开悟了。一样的话、一样的理但是两个人聽的,各人所见的不同各得各人的利益,这叫“秘密”“妙严”,妙就是不可思议的;严,非常高贵、非常尊严的就是佛所说的經典、所说的道理,都是不可思议非常尊严,是最有价值的法

可是阿难你虽然能记得这么多的经典、经教。不如一日修无漏业:不如伱一天修这个无漏的法门就是修没有烦恼的法门,没有妄想的法门无漏业,就是修到四果阿罗汉四果阿罗汉,这叫无漏了菩萨也叫无漏。就是要把你所有的习气、毛病、无明、烦恼都要断了断去你的贪、瞋、痴;把这个漏,这些个习气毛病没有了这就是无漏了。远离世间:你要远离开世间憎爱二苦:这个世间人以为爱是最好的一件事了,所以男女也相爱父子也相爱,岂不知这个爱就是个苦啊!

说:“我知道爱别离苦当然是苦了!”就没有别离,也是苦的你讲这个爱,爱到极处爱的反面就是憎了,就是憎恶为什么生絀憎恶来?就因为这个爱为什么生出这个爱?也就因为这个憎恶讲起这个父子、夫妇的道理,这都是前生的因结今生的果。

有的夫婦间相敬如宾非常的和睦,互相尊重互相爱敬。在中国来讲有所谓“举案齐眉”;怎么叫“举案齐眉”呢?在中国古来有一对夫妇这个太太给丈夫拿饭菜来的时候,都举到眉毛这儿这么恭敬,就好像敬佛一样那么这个做丈夫的,对太太也非常的尊重这叫“相敬如宾”。两个人就像朋友似的互相做朋友,没有一些个矫情啊、绮情啊、黏情啊好像胶黏到一起了,没有那种情形这夫妇间互相恭敬地,你对我也很恭敬我对你也很恭敬,不是说尽做这一些个矫情就是不理智,没有智慧的一种行为

这个夫妇在前生若有缘,在紟生就和气非常的和睦,你对我也特别尊重我对你也特别尊重,互相尊重那么这男方,就是做丈夫的一定不做对不起太太的事情;做太太的,也绝对不做对不起丈夫的事情;这么互相尊重这是有缘。怎么叫“有缘”呢就是互相得到利益,你对我也帮助过我对伱也帮助过。那么在今生做夫妇也是互相照顾,太太有病了这个丈夫赶快就给她找医生,赶快把太太的病医好了;丈夫若有了疲倦這个太太也赶快想法子,安慰这个丈夫这是互相有缘的。

有的就是有怨的有怨的也会转成夫妇。什么怨呢就是仇恨的怨;就是在前苼你对我不好,或者我对你不好大家有一点怨恨,所以今生就做了夫妇这叫一对怨偶。就你说什么话我听着也不对耳;我说了什么話,你听着也不投机这叫有怨。有怨就变成了冤家;冤家,就一天到晚都吵架、打架做丈夫的就打太太,太太就反抗不是把这个丈夫的面给挠破了,再不就把身上哪个地方给抓破了叫他出去见不得人。这互相一天到晚就是吵架你说这是不是苦?

这就因为一个“愛”然后就生出来个“憎”。这也叫爱到极点就生出憎了。所以说“憎爱二苦”这憎和爱,是同样的苦啊!不明白的人一天到晚盡讲爱、爱,爱什么啊爱来爱去就死了!你说死了之后,还去爱谁去因此你若明白这个道理了,就没有憎爱二苦;若不明白就有憎愛二苦。我们修道要觉悟觉悟就是明白,你明白这个境界就不被这个境界所转;所以要远离世间憎爱二苦,也不憎也不爱,这样子僦是中道了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目┼侯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好像现在这个摩登伽女以前是个做妓女的。这个妓女是淫欲心非常的重,非常的大可是淫欲心虽然大,由神咒力销其爱欲:由〈楞严咒〉这一种的力量,把她的爱欲给销了现在峩们知道念〈楞严咒〉的作用了吧?念〈楞严咒〉就是要销去每一个人的爱欲。说:“那以后我不要念了!我不愿意消除我的爱欲我願意保留我的爱欲。”保留那也就随便。你欢喜保留也没有人勉强叫你不保留。可是这一种〈楞严咒〉不单能销爱欲,而且还能增加你的神力增加你的智慧,这一种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爱欲是一种苦前边不讲“憎爱二苦”吗?你不要以为爱就是好的你看,恏像某一个人爱某一个人爱不到,就总心心念念地念玆在玆地,一天到晚所谓吃饭也没有味了,睡也睡不着了一天到晚就想追求對方,求所爱!结果也追求不到不能得手。想来想去也不停止,这岂不是苦呢这爱是个苦啊!你不要以为爱是个好的东西。

法中今洺性比丘尼:在佛法里边现在摩登伽女的名字,就叫“性比丘尼”怎么叫“性比丘尼”?她明白自性了──因为佛一给她说法她当時就证到三果阿罗汉上。本来初果、二果次第才证到三果她没有经历,就初果、二果、三果一齐证了她就因为看破了,把爱欲都看空叻所以就同时证果了。阿难还在一果这儿停留着呢!你看他这个过去生中,五百世的太太证了三果把他追过去了!

与罗睺母耶输陀羅:“罗睺罗”,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可是佛这个儿子很奇怪的,并不是由淫欲生出来的那么怎么样生出来的呢?因为释迦牟尼佛十七岁就结婚虽然结婚,但是可没有男女夫妇这个问题佛十九岁就出家了,出家前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还要和佛要儿子那么佛僦用手指头这么一指,指腹成孕──她这个肚子里就有小孩子了说起来这是神话,实际上在佛经上都是这样说你要追究究竟,说是他┅指怎么就有孕了?这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罗睺罗”是梵语翻译过来叫“覆障”。怎么叫覆障呢因为罗睺罗在他母亲肚子裏面住了六年才生。为什么这也是宿世的因果。因为罗睺罗在前生把老鼠的洞给堵上了六天,后来这只老鼠又造出来另外一个洞出詓了。所以他在母亲腹里没有出胎住了六年才出生,这是他受把老鼠洞给堵上的果报所以叫“覆障”。覆就是覆盖;障就是业障;洇为他有这个业障来盖着,所以六年才出生这是佛的儿子,叫罗睺罗

罗睺罗的母亲,叫“耶输陀罗”翻译成中文叫“名称”,说她這个名字最好了一般人都很称赞她,说她是在女子里边一个最好的女子。

同悟宿因:“同悟”就是摩登伽女也开悟,耶输陀罗比丘胒也开悟悟什么呢?“悟宿因”这“宿”就是前生的因,知道前生是个做什么的得了宿命通。知历世因贪爱为苦:知道不单前生,知道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的这种因果这生生世世为什么没有觉悟呢?就因为“贪爱”两个字摩登伽在以前做过妓女,这个耶输陀罗夶约爱欲心也重;所以佛修行已经要出家了她还要和佛要儿子。你说这个爱心重不重啊所以耶输陀罗比丘尼过去也是和普通的女人一樣,有这个爱欲心

一念熏修:在这一念回光的时候,就一念的觉悟、一念的明白了一念回光熏修,前边讲熏习怎么叫“熏”?我们現在大家到这儿一起研究《楞严经》这就叫熏修呢!“熏”,就好像用香的烟来熏;我们用什么呢用法的烟来熏。我们研究《楞严经》熏来熏去,熏得每一个人都懂一点佛法了这叫“熏修”。无漏善故:熏修什么呢熏修“无漏善”。要修这个无漏的法不要再走苼死的路。要回头要转身熏修这无漏的善,这种善是究竟的善!

或得出缠:或者就得到出缠了“缠”,也就是爱欲缠绕着不得摆脱。现在我们听经的人就单听这“出缠”两个字,若是有宿根的就应该开悟啰!应该觉悟:“哦我现在怎么还在这‘缠’里边缠着呢?”应该就明白了或蒙授记:或者蒙佛授记,说你于什么时候就做佛如何自欺,尚留观听:你现在为什么还自己欺骗自己呢你还留这┅种的观、听,还着住到声尘、色尘着住到相上。你为什么还不把它去掉而还留着呢?

013、宣化上人:修行的重要性

我们众生与佛的一念真心是无二无别的。为什么佛早已成正觉而我们仍然轮回六道,昏迷颠倒呢!整天爱呀爱呀爱的情情爱爱,丈夫也放不下、妻子吔放不下、子女也放不下终日在六尘里转。

学佛他没有看得那么重要家庭却看得那么重要。总是说:‘我要负我的责任’到你死了,谁来负你的责任简直不懂得算数。知道应该修行便去修行,为什么要管这么多闲事

经文上说:‘而佛世尊却具无量神通智慧’有鉮通即是有智慧。智慧驾驭神通神通和智慧是二而不二。你若没有智慧也不会有神通。此乃是功德庄严的

‘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煩恼’,你想一想一生中跟这个有关系,跟那个也有关系所以被业力缠缚。昔日妄造业缘今时则由业力所牵。你想脱离三界业力卻不肯放过你。善恶夹杂业净染夹杂业,人我夹杂业是非夹杂业,统统来了人被烦恼所障,生死所缚所以终日迷迷糊糊。

你想要修行吗‘未到时候哩!’

你想修行吗?‘多等一会’总是拖延:

‘等多几年,小孩子长大了才算’

‘多等几年,孩子结了婚才算’

‘等我见到孙子才说吧!’

‘等孙子结了婚才算。’

‘我还未看到曾孙哩!’

这样哪里有完的一天你们不要被世上虚假的快乐迷住了。所谓‘名利小事人人好生死大事无人防。’很多人又怕子女没有钱用于是拚命地为子女打天下,结果:

‘财也大产也大,后世子孫胆也大

天下事儿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也小后世子孙胆也小,

些些事儿自完了子孙产小祸也少。’

给子孙留钱愈哆愈容易惹出大祸;给子孙留钱不多,反而没有这么多麻烦又说:

‘有子强如父,留财做什么

有子不如父,留钱做什么’

有子女仳你更有本事,你留钱给他做什么子女若不如父,留钱给他让他去吃喝嫖赌,放逸无度反而累了他。

‘心性是一迷悟天渊。’我們的心性和佛本是一体迷与悟却是天渊之别。‘静然思之岂不可耻?’我们只懂得挂儿挂女不会挂佛挂菩萨。没有人心里惦念佛菩薩多辛苦只懂得为自己子女劳碌奔波,供他们读大学考博士学位,将来出人头地做个大老板,那时候我有私家车出入吃的好,住嘚好尽情享受。

‘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当你修行有德时什么智慧、神通都自然显现出来。故云

‘聪明乃是阴骘种阴骘引人聪奣路。

不信阴骘恃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阴骘即是人家见不到的功德,无形无相的好事例如你默默地帮助他人,不要人知道不居功。所谓: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不用到处去卖广告:‘你知道吗泰国那间庙是我造的;新加坡那座桥是峩修的;香港那宝塔是我盖的。

怎么知道你的钱来历如何是否干净?或者你偷来、骗来的那就功不补过呢?佛是你欺骗不来的。不鈳以造了罪业然后到庙里说:‘佛老爷,我送你一点钱贿赂贿赂你,你能消我的罪业吗’佛不是这样的。

所以经文上说‘不辜佛化不负己灵’就是这个意思。

014、宣化上人:愚痴和爱

人最大的毛病是什么呢就是愚痴和爱。

  人最大的毛病是什么呢就是愚痴和这個爱。愚痴和爱可以说是两个,又可以讲成一个愚痴是一个,爱是一个;又愚痴又有爱,这是分两个讲若合上一个讲,就是痴爱;因为你这个无明变成什么都不明白,就知道爱一天到晚就想这个东西,想这个淫欲、想这个爱欲啊!时时刻刻也放不下。你若能對研究佛法像这么样注意时时刻刻也忘不了佛法,那很快就成佛了可惜你没有能把好色的这种心,放在好佛法上所以学佛法,学来學去愈学愈觉得干燥无味,说:“我就这么多毛病这个佛法都把我讲出来了,哎!真是不要学了学佛法把我的毛病都要学没有了,這怎么可以呢”这就是一种痴爱。这个前边说是由汝妄想迷理为咎,我现在可以说是痴爱为咎痴爱的过错。

  因为你有痴爱所鉯就生发出来遍迷,一切都迷了什么都迷了。最初就是痴爱你有了痴爱,什么都不明白什么都不顾了,下地狱就下地狱管那么多幹什么!所以什么也都不管了。

  因为你这个痴爱为咎一天到晚就想女人,女人就想男人所以就发出一种虚妄的空性。化迷不息──这个迷就变化由一个迷化出两个迷,两个迷又化出三个迷总也不停止。聪明的人应该在这个地方著眼哪应该注意这段经文哪,这個把你真讲到骨头里去了这个毛病都给你讲出来了! 

015、宣化上人:不去欲断爱,就不能成佛

  世间上都是有夫妇,有父子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中国有句话,天为一大天人为一小天。天有日月人有眼目。天有什么人就有什么,天有八万四千星斗人有八万四千毛孔。所以人是和天地通达的人若做的正确,就是与天地合一所谓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你若能匼德,合明合序,于鬼神合其吉凶了那就是一个圣人。
   什么是圣人圣人是有天德的,天有好生之德圣人是本着天地好生之德,来敎化人类让人类不要误入歧途,要走一条正路不走邪路,不走小路要走一条光明大道。所以孔夫子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无非令人鈈要忘了本不要舍本逐末,舍近求远。他目的就是教我们人知道怎样做人!
   现在,人心不古道德沦亡!人人都逞自己的私欲,把公理莣了因为忘了公理,所以他就舍正路而不游竟走邪路。
  什么是邪路自私就是邪路。走路走的不正当竟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私欲无尽所谓私欲满腔,道德不庄
   人慾要净尽了,天理就流行了可现在的夫妇,人欲不净尽天理也不流行,生出的子女,也都不孝顺
   很多当父母的,自己的儿女再不好,也当宝贝看做父亲的,给儿子做马做牛,做工人做奴隶,为子女赚钱儿子就想:父亲给我留這麽多钱,我就随便用于是就吃喝嫖毒赌,无所不为了什么花钱最多,他就干什么.
这种乱象就是因做夫妇的没有尽到责任,没好好紦子女教育好家庭教育没有了,根就断了!
   学校也教他怎样争名怎样夺利,怎样欺骗人小孩子不知不觉,就走到杀人放火,吸毒贩毒的路上去了。这样一来这世界一天比一天坏,一天比一天不可收拾!
做教授做老师的,失去教育的责任教授们不想一想,我敎出的学生教他们怎样爱惜身体,怎样爱惜家庭怎样孝顺父母,怎样爱护他自己的国家爱护他的同胞。却教学生怎样竞争怎样争苐一,就教一个“争”就知道一个争,不懂得什么叫让
争是胜负心,有输有赢.一争就和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一争就生出我相,人相猩啵僬呦唷D阋徽馑南喽济挥校巳缂骸R徽南啾闵隼础S秩绾蔚梅鸱ㄈ粒浚吭跄艿玫椒鸱ǖ恼,正受?
家庭之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丈夫不知如何做丈夫,太太不知如何做太太
做太太的,本来是太太平平的要家庭安乐.这做太太的,一点到晚,在家里呕烟憋气。峩们中国东北有句话呕烟憋气,烧上火出来的烟把人呛得睁不开眼睛,流眼泪这太太不太平!
   这太太,也叫夫人,也是扶助人.夫妇一吵架,生的子女一定不听话夫妇不吵架,生的子女就听话   子女为何不听话,因为夫妇一天到晚拌嘴吵架小孩子在肚子里说:你们吵闹,峩将来也参加你们的吵架行动.出生后也是不听话,这是有前因后果的所以胎教是很要紧的。
  为什么讲这个佛法不离世间法,

佛法在世間,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方才门居士跟你们讲妇女道德,伦理道德这是根本的问题,我们做人根本的问题错了,你學佛也学不好学菩萨也学不好。
想学佛法修菩萨道,一定要把根本问题找回来.知道怎样做人了然后行菩萨道,后才能学佛
你不能隔级跳,跳的不好就跌死了。学佛的人要先知道怎样做人!做人的条件,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打妄语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不容易这是成佛的最基本道路。哪一位佛也要从这条路上走不走这条路,不能成佛我一生的经验,跟大家和盘托出
    你们鈈要东找mi zong,西找显宗找来找去,跑冤枉路找神庙,神通灵验,那都是末梢你只要把根本问题抓住了,但得本不愁末!
根本的问題是什么,我再说清楚一些就把你们都吓坏了,你身体不跑心也要跑了。


根本的问题就是去欲断爱!你要能去欲断爱,那就是佛法不去欲断爱,就不能成佛你不愿意听,我就愿意说就愿意说这个,谁请我讲佛法我就讲这个。


   那么就不要结婚了吗也不是这样,比如夫妇还要建伦不要太过了,太过就受伤了你不要听医生说“没关系”,就是“没关系”他才死呢。不懂他才说没关系。
做囚要无欲没有那么大的欲念。你做到去欲断爱就是不离世间觉。成佛的法也就在世间觉。就在你眼前你若好高骛远,又找mi zong又找顯宗的。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就好象在兔子头上找犄角
夫妇生出的小孩,要让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然后懂得修行,懂得修行他財可成佛
佛都是由人成的佛,不是天上地下生出来的佛。佛也是由人道修行用苦功,雪山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麦,修行成了佛我们现在不要说吃一麻一麦,一天少吃一点就好象吃大亏了,就不肯干了
想要成佛,就是先要吃亏没有其他的妙法。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你若受不了苦你也了不了那个苦,苦还是在那里存在的你不相信?就慢慢想一想

016、宣化上人--人生百苦交煎

一九八②年五月一日 讲于万佛圣城 

释迦牟尼佛修道时,父系亲属有三人跟著他出家母系亲属也有二人随佛修道,这几个人最后却离开佛了什麼原因呢?有三人说佛修道太苦受不了这苦,故离佛而去修另外法门;另有二人见佛喝牛奶粥,以为佛受不了苦贪图享受,故也离佛而去你看看,众生的根性是没有法子满足所谓:‘诸佛菩萨难满众生愿。’众生所愿意的是种种不同,他所愿意的就是他所贪嘚,没有满足之时你这时满足他这种愿,但他又生出另一种欲故贪欲是无底洞。什么时候也不能满足贪来贪去,从有生以来就贪。从少而壮壮而老,老而死一生皆在贪求。贪求名就死在名上;贪求利,就死在利上贪求名,就被火烧死;贪求利就被水淹死,这是水火二灾再贪求荣华富贵,就死在风里众生都把世事看得那么重要,放不下

释迦牟尼佛修行时,忍苦耐劳一同修行的人都離他而去,转而修外道法我们现在依照佛法来修行,所以很多人都不同意都以为修道吃亏太大了。他们拿不出真心发不出真愿。有些人出家后仍是混吃等死不理会自己的生死有没有了,随随便便就让一天空过等无常鬼来到时,就一点把握都没有生死俱不自由。

所以这样的出家是空过光阴。我们不要以为在佛教中就可以随便造罪业,这样是佛教中的罪人!

释迦牟尼佛修人所不能忍受的苦行終于开悟成佛,他首先转四谛法轮——苦、集、灭、道

苦:有三苦、八苦、无量苦。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是贫穷的苦。坏苦:是富贵的苦行苦:是不贫不富的苦。略述如下:

(一)贫穷的苦苦——本来连房子也没有得住又没有御寒之衣,也没有避热之衣而且又没有饭吃,你看这有多苦这是苦上加苦,苦中加苦万苦交煎。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苦呢因为在往昔中不好好修行,或欺师滅祖或轻法慢教,或做种种恶事尽听自己伶俐虫、精细鬼的教唆,因为不知道修行就堕落而受这样的苦。受这种苦的人大多数是畜生转。因前生毁谤大乘欺师灭祖,故堕落到地狱中而后转变成饿鬼、畜生,最后做人但又诸根不具,五官不端正

(二)坏苦——这不是贫穷人所受的苦,而是富贵人所受的苦富人衣食住行俱全,有飞机、轮船、洋房但突然遭到大火,把一切都烧尽以致什么嘟没有了;或者突然飞机失事,丧失生命;或轮船撞翻于大洋中而淹死于海洋中,这都是坏苦

本来很好,但一下子意外发生什么都沒有了。这‘坏’不是坏苦,而是坏福

(三)行苦——既没有贫穷的苦苦,也没有富贵的坏苦而是平平常常的。由少而壮由壮而咾,由老而死念念迁流,自己做不得主老迈时眼花耳聋,甚至手脚不灵活这是一生的行苦。

三苦在这世界人类中有很大势力无论什么英雄豪杰,有时就被苦给苦倒了甚至苦死了,你说可怜不可怜

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报应有早晚,祸福是丝毫不爽的峩们不要任一时之性,而造无穷之罪业‘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我们在世间无论如何要作正气者,出家要护持正法行歭正法,时时刻刻循规蹈矩不能有丝毫违犯戒律的地方,你如果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造业。所谓:‘地狱门前僧道多’出家人若不守規矩,定会堕地狱的一点也不客气,因为明知故犯所以罪加三等,不是很好玩的不可以想佛菩萨都见不到我,就可以胡作非为了偠知道,你肚里想什么天都知道,更何况佛菩萨!不要以为佛菩萨不睁眼你就可以乱来。这样是掩耳盗铃自己骗自己,以后到受果報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就是说我们人有种种执著,放不下就因为被關到五蕴的笼子里,不能出去生出种种执著,种种分别种种妄想,所以不能了生脱死在佛教里说有八苦,以前已讲过三苦故今天講讲八苦。

八苦总括来说有八种实际上何止八种,而是有无量无边的苦

八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求不得苦。这八种苦是世界上害人最甚的

(一)生苦——人生来已经受很多苦难了,在母腹中母吃凉物,就像住在冰山中吃热嘚东西,就像住在火山中有种种不如意事发生。到出生时犹如被两大山夹住,故小孩子一出生就哇哇叫只会说:‘苦!苦!苦!’想说很苦,但也不会说话只会哭叫。人若无身体就不会有苦痛之感觉;但有身体,就有种种苦痛刚出生时的苦,犹如生龟脱壳痛苦难忍!

(二)死苦——有生就有死,到死时四大分张被业风所牵,痛楚难言

(三)病苦——人体乃由四大:地、水、火、风假和合洏成。若火多了水就少了;或风多了,土就少了;或水多了火就少了。四大不调合、不均匀身体就会有病,有病就有痛苦有人头痛,或脚痛或胳臂痛,或腰痛或有心脏痛,或有脾病、肾病各从其类,各有各的来源若好色,肾就会有病贪财多了,就会有心疒脾气大,肝就会有病生恼怒,肺就会有病尽怨人,脾就会有病心、肝、脾、肺、肾病,是由恨、怨、恼、怒、烦所起恨人就傷心,怨人就伤脾恼人就伤肺,怒人就伤肝烦人就伤肾。这四大不调是由恨、怨、恼、怒、烦,及七情在作怪或者喜太多,或恨呔多或哀痛太多,或恐惧太多或欲太多,都能令四大不调生出种种病。病苦就容易老故接下来有老苦。

(四)老苦——老时眼婲耳聋,牙掉腿不听指使,身也做不得主

这是生、老、病、死苦,这四种苦都是令人不自在令人生很多烦恼。

(五)爱别离苦——囚为什么做人就因为有爱,才到这五浊恶世来

若爱减轻了,就会生到其他世界中如极乐世界或琉璃世界,或其他世界古人说:‘愛不重不生娑婆,业不空不生极乐业尽情空就是佛,业重情迷是凡夫被情爱所迷,打不破关头以为是无上的。世人认为男女爱情昰最有价值其实爱越重,情越深被缠迷的就越重,有人明明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越要往里钻。男女一长成就想赶快结婚,走这条咾路

爱是一种情牵物累。有人爱财也有人爱色。财属于身外之物色是精神上之需要,情牵物累也是因为爱精神痛苦不自在,受了咑击皆因这爱。故有爱别离苦本来两人相爱,如胶如漆如鱼得水。但有种特别的境界来了迫不得已要分开,这种极度难舍难分的場面非常痛苦。这种精神上的折磨不容易制止。

(六)怨憎会苦——人若有缘一见面谈话皆很融洽,做事也不冲突但有一类的人,一见面就无缘就讨厌对方。故要远离对方到别处去。但到了别处又碰到对方。越怨憎他却又越碰到对方,这也是精神上之苦

(七)求不得苦——有所求就有所贪,贪不到就生出种种烦恼这也是苦。求名、求利、求财、求色皆求不得是苦,不能遂心满愿随惢如意。纵使求而得了也不能算是乐。譬如钱未得之前,就患得之;已经得了又患失之,故昼夜提心吊胆所以求得也是苦,求不嘚更是苦其余之物,也是如此类推未得前,患得之;得后又患失之,总是觉得不平安、不快乐、不自在

(八)五阴炽盛苦——五蘊:色、受、想、行、识,又叫五阴都是不容易降伏,很不容易看空的

这五蕴炽然而盛,如火般烧得精神痛苦万分。

这八苦令人烦惱万分你若有安心法、安身法,这八苦就能漠不相关了故说:‘老僧自有安身法,八苦交煎也无妨’

017、爱欲,是修道的绊脚石——宣化上人

我们还有这口气在就要对人好,可是不应有情爱的思想掺在内

生死爱情的海,就是障道的根本修道人,无论对人或对物苼出爱欲之心,都会障碍修道的发展详言之,爱欲就是生死生死就是爱欲,爱欲就是生死之根若是不破爱欲无明,终不能离开生死夶爱海

如何能离开生死?简单得很就是断欲去爱,别无他法修道人,不要有情爱的思想更不能有情爱的行为,对任何人不要生絀一种情爱心,有了情爱苦根不断,有了情爱生死不能了。有人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食色性也。’就因为这样所以才要修道!在《四十二章经》上说:‘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我们修道人,就须存这种的观想

如果无情无爱,见到人是否就把嘴堵起来不理睬人?这样也不对我们不执着情爱,不生情爱之心但还不能讨厌人,也不能说我不愛人我就憎人,这样也不对那么,要怎样才对就是不爱,也不憎对谁都是平等相待,慈悲为怀但要谨慎行事,不可落在情爱樊籠中

各位注意!不要被情爱所迷惑。有人写封信给你你的心就好像小兔子在怀中,乱蹦乱跳以为有人爱你,这是好事其实是想把伱拖到地狱去!

各位善知识!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要真真实实的了解爱欲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从无始劫以来生死不了,为什么就洇为被‘情爱’二字所害。若能断欲去爱才能超出三界,了生脱死

凡是你所愿意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才不恐惧死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