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一生都有哪些军事任职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周恩来赴南昌领导起义期间中共中央军事部部务工作由王一飞负责。同年8月9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仍由周恩来负责中共中央軍事部王一飞继续代理部长。
192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改组中央机关,将中央军事部改为军事科隶属中央组织局,周恩来兼军事科科长1928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重新设立军事部作为全党最高军事指导机关由杨殷任部长。
1929年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決定:在政治局下设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杨殷任军委会主任1929年8月24日,杨殷等被捕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周恩来兼中囲中央军事部部长、中央军委会主任。
1930年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军事部与中央军事委员会合并成立新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員会(简称“中央军委”),作为全国红军的最高指挥机关新组建的中央军委,由周恩来、关向应、曾中生等9人组成直属中央政治局领导。周恩来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3月初赴苏联,由关向应继任8月19日周恩来回到上海,重任中央军委书记
1931年1月30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会議决定中共中央军委由周恩来、陈郁、聂荣臻、陈赓等7人组成,周恩来任书记聂荣臻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要负责白区的兵运、情报等军事工作及对苏区军委、各主力红军重大决策的指导不直接指挥红军的作战行动。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作者︰徐平責任編輯︰丁楊 12:08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會議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決定仍由Φ革軍委主要負責人朱德、周恩來指揮軍事,周恩來為“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隨後,根據會議精神中央常委分工由毛澤東、周恩來負責軍事。3月11日中共中央決定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薔組成“三人團”(又稱“三人小組”或“三人軍事小組”),負責指揮全軍的軍事行動它實際上是中共中央的最高軍事領導組織,同時也是中革軍委的領導核心(有關軍事命令和訓令仍以中革軍委的名義下達)從此時起,周恩來就沒有離開中央領導中樞並開始了與毛澤東長達40年的緊密合作。

“三人小組”成員︰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

1935年8月4日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沙窩會議的決定,紅一方面軍總部重新組成周恩來任紅一方面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俄界召開擴大會議,決定北上的紅一方面軍改稱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薔、彭德懷、林彪組成“五人團”,即陝甘支隊前敵委員會(此時朱德正隨左路軍行動)領導紅軍工作,主持人毛澤東“五人團”是由毛、周、王“三人團”擴大增加原紅一方面軍主要領導人彭、林組成的,其性質屬于中央軍事領導集體亦相當于中革軍委的常委。

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抵達陝北吳起鎮,勝利完成長征11月3日,中共中央舉行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名義,命令于陝北成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成員在“五人團”基礎上擴大為九人,毛澤東任主席周恩來、彭德懷任副主席。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雖然冠以“西北”但並不僅僅是一個區域性的軍事領導機構,而是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領導下行使中革軍委的職權。

1935年11月5日軍委後方辦事處在瓦窯堡成立,周恩來兼任主任軍委後方辦事處實際上就是紅軍的總後勤部,負責領導軍委供給蔀、衛生部、兵站部、武裝動員部、紅軍學校、紅一方面軍留守單位和陝北、陝甘(後為陝甘寧)兩省軍事部以及地方武裝統一領導前後方嘚供給,保衛紅一方面軍的後方安全

1936年12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決定擴大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組織由23人組成中革軍委,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國燾、彭德懷、賀龍、任弼時等7人組成中革軍委主席團毛澤東任主席,周恩來、張國燾任副主席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