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考据说阿弥陀经注音版是伪经,如何解释

大家都在搜
请教一下佛说阿弥陀经 是伪经吗
请教一下佛说阿弥陀经是伪经吗
zaiwang321的答复:
一手指地,天上地下唯佛独尊,九龙吐水太子佛,一手指天,是释迦牟尼佛诞生时法相。请问本师诞生时谁见的此相又有何人延续至今是以本师法相学习还是以他学习。查看: 4530|回复: 85
 【祈请】贵坛具智慧辩才大德依法破斥悲智著《楞严伪经—阿含经VS伪大乘经》
【祈请】贵坛具智慧辩才大德依法破斥悲智著《楞严伪经—阿含经VS伪大乘经》
& & 天鉴悲智所著《楞严伪经—阿含经VS伪大乘经》正式出版仅仅四月有余,在天鉴论坛下载已超四万次,其在佛教界的蔓延速度令人震惊!已经对广大大乘佛法修习者产生巨大困扰!
& & 该书在凭借阿含经与律藏主要破斥《楞严经》的同时,还对《华严经》、《法华经》、《涅盘经》、《楞伽经》、净土经典等诸多大乘经论痛加破斥,将其视为“伪大乘相似像法”!更将藏传佛教说成是“嗜血的夜叉教”,“魔教”,其对大乘教法的彻底否定与攻击实在令人震惊!绝大多数大乘法友读后都胆战心惊,产生对大乘经典的严重怀疑。
& & 随引书中几处标题,可知在下所言不虚:
& & 楞严伪谬:世尊宣说神咒、《华严经》编造“贤劫千佛”之说&&、
& & 《法华经》瞎扯龙女顿悟成佛、 《涅盘经》编造“八苦”邪说&&、
& & 《地藏经》狂吹与会众生佛眼不尽数、 《地藏经》编造“十斋日”读其永离恶趣
& &&&《地藏经》不知无间地狱即阿鼻狱、《地藏经》狂吹与会众生佛眼不尽数
& & 《地藏经》编造非想非非想处天亦来与会、《地藏经》编造佛陀付嘱地藏菩萨
&&《阿弥陀经》开篇即错,谬说阿难尊者、《观无量寿经》硬改历史,谬说频婆娑罗王
& & 喇嘛教是嗜血的夜叉教、索达吉为喇嘛教“男女双修”编造邪说、
& & 晋美彭措不知藏文与三宝完全隔绝、无关;索达吉讹传“上师加持”邪说
& & 照悲智书中所言,除了四部阿含经是真经,其他经典都是伪经,这是否有点夸大其词?难道整个大乘佛法都出了问题?难道只有他悲智是火眼金睛?难道现在的法师们都走错了路?难道历代的祖师大德都是瞎眼汉?真的是匪夷所思。
& & 眼看周围的不少法友读罢此书,纷纷放弃大乘经典,投靠原始佛法阵营,在下内心震动不已。却无奈自身才疏学浅,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在此奋笔疾书,祈请、呼吁贵坛大德同修们站出来,竖法幢、击法鼓、澍法雨,依经依律对其作品予以破斥,以捍卫大乘佛法之雄风威德,坚固大乘佛子之学佛信念,此乃佛门之幸,众生之福。
& & 注:《楞严伪经—阿含经VS伪大乘经》电子书可以到天鉴论坛的如实知见置顶帖里免费下载!不过在下要特别提醒:不具备智慧辩才的法友请谨慎下载,以免看完后对大乘经典失去信心!
& & 佛弟子莲花护*法&&合十 敬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大乘经*文有什么玄妙的,都是道理,都是常识,如果出了个人反对常识,只能说它十辈子不懂常识,不值一驳,自生自灭。
如果真的否定大乘佛法,不免流于异端,异端也就是邪教,如果是邪教,还讲什么佛法,原始佛教都不成立了。
稍微有点头脑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无理取闹,关键是如果否定大乘佛法,看他要建立什么,答案无疑,是要建立邪教。
洗*脑后,就是这个表现,反对一切,NONONO的指引下,仿佛是明白了,开始轻视一切。两辈子以后才反过味来,愚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本帖最后由 虾仁 于
11:19 编辑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究竟涅槃。
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这是鉴别是否伪经的标尺之一。是从佛理角度而言的。符合的为&真经&。相悖的为&伪经&。
另。第一次结集去佛不远。 佛陀灭度三个月后。 佛陀的亲传弟子参与的。历时七个月。结出的四《阿含经》较后出的所有经都最接近佛语(思想内容。体裁。文风。语言)。这是无可置疑的。从&接近佛语&角度而言。唯有四《阿含》是&真经&。其余后出全是&伪经&。
第二次结集。在第一次结集一百或一百一十年之后。第三次结集约在佛陀灭度二百三十年之后。至此。经律论三藏完备。
四次结集。主要是小乘。公元一二世纪陆续出现的《大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和三四世纪出现的《大涅槃经》《胜鬘经》《解深蜜经》《楞伽经》等大乘经典。从&接近佛语”的角度而言都有&伪经&的嫌疑。
故此。早就有&大乘非佛说&。
但。早期结集的小乘经典中便全是佛语么?
况且。晚出的大乘经典的制定。也是以佛陀的基本教义为思想渊源发挥而来的。集众多高明见解。故此。不宜一概抹杀。
并且。早期小乘经典中已有大乘思想。不宜妄分大小乘。大乘小乘都是佛法。而应参照三法印四依法八不中道等鉴别衡量辨析经典所载符合佛理与否。简单的&大乘非佛说&不足采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其实吧,这个事吧,你认为它是真的,他就是真的,你认为它是伪造的,他就是伪造的,观念这个东西不能强加于人,而它就在那里,不动声色,和尚其实都挺变态的,这是说实话,为什么呢?因为都是强迫自己的人,因为他们不是自觉的,但是佛不一样,佛是自觉遵守那么一套东西的,即使没有佛经,没有寺庙,他们从内心低,自觉的接受并遵守的那么一套东西,为什么说贤劫千佛,因为他们自觉的遵守这一套规则,后来才有的佛这个称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大自在 发表于
大乘经*文有什么玄妙的,都是道理,都是常识,如果出了个人反对常识,只能说它十辈子不懂常识,不值一驳,自 ...
貌似《楞严伪经—阿含经VS伪大乘经》是依据南北传四部阿含经与律藏来破斥大乘经典,应该是为了引导人学习阿含经与律藏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大自在 发表于
其实吧,这个事吧,你认为它是真的,他就是真的,你认为它是伪造的,他就是伪造的,观念这个东西不能强加于 ...
悲智在《楞严伪经—阿含经VS伪大乘经》一书中专门破斥过“贤劫千佛”之说!
请看这是原文:
& && && && && &经论辨异:《华严经》编造“贤劫千佛”之说
  ★“于一贤劫中,千佛出于世。”(《华严经》)
  ★“本诸罪人。我所救者。即拘楼孙等贤劫千佛。”(《华严经》)
  一、贤劫唯有五尊佛,千佛实为杜撰
  我们当下这一劫,名为贤劫。贤劫之中,唯有五尊佛,所谓“贤劫千佛”,实为《华严经》所杜撰。
  比如:
  “于此贤劫有三人之导师,为拘留孙、拘那含牟尼及导师迦叶。予今成正觉者,弥勒亦将成正觉者。此等之此五人佛,为贤世间之慈愍者。”(《小部》)
  诸伪大乘经亦辗转相讹“贤劫千佛”之说。
  比如:
  ★“我当普劝贤劫千佛”。(《大宝积经》)
  ★“其王千子即贤劫中千佛是也。”(《维摩诘经》)
  ★“时彼轮王即然灯佛千子。即是贤劫千佛。”(《大般若经》)
  ★“如是之人贤劫千佛灭度。讥毁之报尚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地藏经》)
  二、过去一劫亦无千佛
  在《华严经》贤劫千佛基础上,更有《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和《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等伪经流传于世,亦有讹传此过去、现在、未来三大劫中各有一千尊佛出世邪说者。
  比如:
  ★“庄严劫中过去千佛皆已涅槃。星宿劫中未来千佛未出于世。贤劫之中现在千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然而,过去已经发生的确凿事实,是无可辩驳之铁证。现在贤劫与过去九十一劫之中,唯有三劫不空,只有七佛出世,分别是:过去九十一劫毗婆尸佛、过去三十一劫尸弃佛和毗舍婆佛、现在贤劫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和释迦佛,共计七尊佛。
  比如:
  “过九十一劫,有毗婆尸佛。
  次三十一劫,有佛名尸弃。
  即于彼劫中,毗舍如来出。
  今此贤劫中,无数那维岁,
  有四大仙人,愍众生故出:
  拘楼孙那含、迦叶释迦文。”(《长阿含经》)
  可见,现在贤劫之前的过去一劫,乃至贤劫之前的连续三十劫,根本无佛出世,过去庄严劫中有千佛出世之说,纯属虚构。
  过去九十一劫中,唯有过去九十一劫、过去三十一劫、现在贤劫这三大劫不空、有佛出世,其余的大劫皆空、无佛出世,这几乎是最基础的佛法常识了,以至于四部《阿含经》中反反复复地宣说此事。
  比如:
  “明见真实者,说九十一劫,三劫中不空,有大仙人尊,余空无洲依,唯畏恐怖劫。”(《杂阿含经》)
  铁证如山,过去一劫中不仅没有千佛出世,乃至绝无一佛出世!
  三、伪大乘诸经论互相抵牾
  伪大乘经论之间常常自相矛盾,龙树的《大智度论》同样证明过去、现在、未来三大劫中各有一千尊佛出世纯属流变伪说。
  比如:
  ★“是九十一劫中三劫有佛。贤劫之前九十一劫初有佛名鞞婆尸。第三十一劫中有二佛。一名尸弃。二名鞞恕婆附。是贤劫中有四佛。一名迦罗鸠餐陀。二名迦那伽牟尼。三名迦叶。四名释迦牟尼。除此余劫皆空无佛甚可怜愍。”(龙树伪菩萨《大智度论》)
  在《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中,把过去九十一劫毗婆尸、过去三十一劫尸弃、毗舍婆等三尊佛,竟皆故意归为过去一劫庄严劫千佛之最后三尊:★“……南无毗婆尸佛,南无尸弃佛,南无毗舍浮佛,一千佛竟。”相似而实非,伪经编篡者显然是刻意而为,真可谓用心苦毒啊。
  绝无一佛出世的过去庄严劫,在《佛说佛名经》中编造了更为荒诞的说法,诸如★“庄严劫中有八万四千佛出世”、“善见劫中有七十二亿佛出世”等等,可谓邪说辗转增上。即使按照某些无知者所妄言的“八万四千”仅仅代表非常多,也只是自彰其愚罢了。因为过去庄严劫中出世之佛,不仅不是非常多,反倒是非常少,乃至极少──根本无佛出世!
  四、伪大乘经胡乱篡改诸佛寿命
  伪经《佛说佛名经》中于诸佛寿命亦胡编乱造:★“毗婆尸佛寿命八十千劫。尸弃佛寿命六十千劫。毗舍浮佛寿命二千劫。拘留孙佛寿命十四小劫。拘那含牟尼佛寿命三十小劫。迦叶佛寿命二十小劫。”
  与阿含真经对比一下,在《增一阿含经》中说:“佛世尊皆出人间”、“(毗婆尸)佛寿八万四千岁”、“试诘佛寿七万岁”、“毗舍罗婆如来寿七万岁”、“(拘楼孙)佛寿六万岁”、“(拘那含)佛寿四万岁”、“迦叶佛寿二万岁”,这是简单的数字对比,实在没必要再细细掰扯了。
  伪大乘经之所以动辄编造一劫之中有千佛亿佛出世、每尊佛寿千劫亿劫等相互矛盾的虚妄说法,根本上是为了掩盖伪大乘中不可调和的矛盾、弥补固有的缺陷而妄造,严重违背了佛陀正法。
邪说举隅:索达吉讹传“贤劫千佛”流变伪说
  一、索达吉编造邪说为《贤愚经》之错谬圆谎
  ★“佛陀问大鱼:‘你是不是迦毗梨?’大鱼开口说:‘我是。’佛陀又问:‘你现在何处?’答曰:‘堕在阿鼻地狱中。’(它自身感受的境界是在地狱中)”(索达吉讲《入行论》)
  明明是堕于大鱼畜生身,却答堕在阿鼻地狱中,这是在侮辱佛陀智商!
  明明是堕于大鱼畜生身,为给“堕在阿鼻地狱”之说圆谎,索达吉则更造邪说“它自身感受的境界是在地狱中”,这是在侮辱大众智商!
  在讲寂天伪菩萨的《入行论》时,索达吉所引的这则《贤愚经》公案,本来出自于《律》,却被《贤愚经》改编得乱糟糟。《贤愚经》是晚世仿佛经格式所造传说故事集,其中多有流变错谬,大鱼乱说自己堕于阿鼻地狱即是其一。
  并不会因无比痛苦,大鱼就会乱说自己已堕于阿鼻地狱,《律》中明确记载大鱼回答的是堕于傍生。
  比如:
  “汝生何趣。答言在傍生中。”(《律》)
  二、索达吉讹传“贤劫千佛”流变伪说
  ★“阿难问佛:‘迦毗梨何时才能消除罪报?’‘贤劫千佛灭度之后,它仍无法得到解脱。’”(索达吉讲《入行论》)
  “贤劫千佛灭度之后,它仍无法得到解脱”,这又是《贤愚经》胡乱改编的。
  实际上,在听闻佛陀说法后,大鱼就主动断食且命亡生天,世尊再为大鱼所转生的天子说法,即证初果。
  比如:
  “我今不应于世尊所闻三句法而更食耶。即便断食。傍生之趣火力增强饥渴所逼。于世尊所敬重逾深。即便命过生四大王众天……尔时世尊。随彼天子意乐根性。为其说法令悟谛理。是时天子既闻法已。即于座上得预流果。”(《律》)
  佛陀明明知道大鱼马上就会转生天上并证得初果,根本不可能胡乱授记“贤劫千佛灭度之后,它仍无法得到解脱。”
  更何况,贤劫唯有五尊佛,“贤劫千佛”乃至过去、现在、未来三大劫中各有一千尊佛之说,本来就是伪大乘所编造的流变伪说。
  比如:
  “于此贤劫有三人之导师,为拘留孙、拘那含牟尼及导师迦叶。予今成正觉者,弥勒亦将成正觉者。此等之此五人佛,为贤世间之慈愍者。”(《小部》)
  详见《〈华严经〉编造“贤劫千佛”之说》。
——摘自《楞严伪经—阿含经VS伪大乘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虾仁 发表于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究竟涅槃。
法友的部分观点(除四部阿含经以外的所有经典都是相似像法)与悲智相同!
不过悲智也将“四依法”斥为“魔说四依法”,请看原文:
& && && && &《佛说“四大教法”VS魔说“四依法”》
  智慧所知,即是识所识,是故此二法合不别,此二法不可别施设。——《中阿含经》
  拣魔辨异X51:
  ★邪师萧平实:“佛陀圣言开示的四大教法,就是佛陀建立作为判断佛教经典真伪的标准。首先,佛陀将经典的来源作了四种分类:1、躬从佛闻、躬受是教;2、和合众僧、多闻耆旧;3、众多比丘持法、持律、持律仪者;4、一比丘持法、持律、持律仪者……佛陀特别圣言明确开示,即使是一位比丘所持而未入结集的经典,亦应承认其真正经典的合法性。”(邪师萧平实《答悲智之质疑》)
  第一,佛说“四大教法”VS魔说“四依法”。
  四大教法,实质是佛陀对同等告诫反复宣说四次:依法不依人。
  依经依律,不依自称亲从世尊面前听受之人;
  依经依律,不依自称亲从和合僧团听受之人;
  依经依律,不依自称亲从众多长老听受之人;
  依经依律,不依自称亲从某一比丘听受之人;
  更且,无论谁自称从哪里亲闻某教言,都要依经依律、到经律中搜,若经律中有,则判其为正解,若经律中无,则判其为误解、谬说。总而言之,四大教法实质就是依法不依人,无论任何人之所说,都务必依经依律辨别正邪。
  佛说四大教法的具体经*文,详见《长部·大般涅槃经》、《长阿含·游*行经》等,佛陀如是重复告诫的还有《增支部·故思品》中的“四大处”、《增一阿含经》中的“四大广演”等。
  伪大乘经中的魔说“四依法”,则完全是绑架、颠覆佛说四大教法的流变伪说。
  比如:
  “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伪大乘版《大般涅槃经》)
  伪经,为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或使用与《阿含经》中真经雷同的经名予以包装,或种种魔说杂以某一佛说为幌子予以伪装,伪大乘版《大般涅槃经》与《长部·大般涅槃经》名字雷同、内容却截然不同就是典型案例之一,恰似豺狼披上羊皮一般似是而非,如此则轻易骗倒了一干眼盲众生。
  “四依”之中,只有依法是佛所说,而随后三条,都是魔王为了绑架、颠覆第一条而私设。比如,在《撕下“神我外道”画皮之萧邪讹传“转识成智”》中,悲智已经明确指出,智就是识,依智必是依识,根本不存在“依智不依识”!
  对真大乘《阿含经》如聋如盲的伪菩萨,几无例外地讹传魔说“四依法”。
  比如:
  拣魔辨异X53:
  ★邪师萧平实:“什么是四依?即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念佛三昧修学次第》)
  第二,邪师萧平实刻意颠倒佛说四大教法。
  (一)邪师萧平实胡说四大教法指出了经典有四种来源。
  ★邪师萧平实:“佛陀将经典的来源作了四种分类”。
  这完全是栽赃诽谤佛陀的颠倒说,萧邪对如此简单的佛说经*文都可以瞪着眼睛瞎说,真是明火执仗啊,但凡智商不是个位数的人看一下经典原文,马上就能看清楚萧邪假冒菩萨的真面目了。
  佛说四大教法,根本就不是指出了经典有四种来源,反倒是明确指出:对自称四种来源的任何说法,都要依经典判其正邪、是否违背经律、误解佛说。
  (二)邪师萧平实胡说要承认“未入结集的经典”的合法性。
  ★邪师萧平实:“佛陀特别圣言明确开示,即使是一位比丘所持而未入结集的经典,亦应承认其真正经典的合法性。”
  这又是在诽谤佛陀!佛陀明确指出:自称来源于某一位比丘的说法,亦要依经典判其正邪、是否违背经律、误解佛说。
  萧邪之所以如此丧心病狂地颠倒佛说,就是意欲为其编造的邪说正名,妄想全世界愚痴者都能信受其所传邪法为“未入结集的经典”,属于应该承认合法性的“真正经典”。
  (三)邪师萧平实诽谤四大教法为极幼稚不堪的文字比对法。
  若众生皆能严格依经依律辨别真伪、判断正邪,魔子邪师将无所遁形,故而,魔子邪师皆极其痛恨依经依律,邪师萧平实亦复如是,反复诽谤悲智依佛说四大教法、比对经律破斥其邪说,为极幼稚不堪的文字比对法。比如:“悲智先生完全采用幼儿般的文字比对方法”、“悲智先生所采用文字比对的方法是极幼稚不堪的”。(邪师萧平实《答悲智之质疑》)
  依经依律的比对、对照方法,是佛陀反复教诫的最简单有效的辨别正邪之法,更是唯一之法。“入经中、律中搜”、“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等,任何同样的话,佛陀都不厌其烦、反反复复地宣说了四遍——四大教法。
  比如:
  “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经、律而不相合经、律者,则其结论为:此确实非彼世尊之教言,是彼长老之误解。”(《长部·大般涅槃经》)
  “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舍之。”(《长阿含·游*行经》)
  “应入经中,应于律中搜。若其文句得入经中、律中搜,于经中若不入,于律中亦不见,当于此处须断定,谓:此确实非世尊、应供、正自觉者语,是此比丘所误解。”(《增支部·故思品》)
  “入经中、律中搜”,是极幼稚不堪的文字比对法?
  “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是极幼稚不堪的文字比对法?
  “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是极幼稚不堪的文字比对法?
  下面,悲智将再一次演示如何依“极幼稚不堪的文字比对法”,现出萧邪魔子原形。
  (四)邪师萧平实倒说《蜜丸喻经》,颠覆佛说四大教法。
  拣魔辨异X52:
  ★邪师萧平实:“悲智只信文字比对的幼儿法,不信佛说蜜丸经的实证性批判方法(悲智注:此为萧邪所立标题之一)……从《蜜丸喻经》的教示可以得知,佛陀对于研究佛教教法的方法*论是以实证为方法的,并不是采用文献学的文字比对法。”(邪师萧平实《答悲智之质疑》)
  若说《中阿含·蜜丸喻经》与实证有关,唯有一句“随彼所食而得其味”,即任何人只要依经依律去实证,都可以亲尝法味、完全证得经律所说之法。佛陀劝勉众生依经依律实证并亲证佛陀所说不谬,却根本不存在萧邪所独家妄想的不依经律的“实证性批判方法”。
  任何人只有依经律实证才可能亲证佛说不谬,然而,某人若自称其所说为其实证所得,则任何人都应依四大教法辨其真伪。任何所谓的实证经验都是属于个人的知见,若不依经律而“依实证”辨别正邪,本质就是“依人”不依法。
  若加上萧邪独创的“依实证而不依经律”,则魔说“四依法”将成为魔说“五依法”。
  现在,悲智就依佛说四大教法的经律比对法——萧邪所言“文献学的文字比对法”,把萧邪自称其依“实证”而说之法,与《蜜丸喻经》进行比对,辨其“实证”之真伪。
  《蜜丸喻经》中反复说:识,唯缘根、尘而生!触,才是根、尘、识三事和合而生!
  比如:
  “缘眼及色。生眼识。三事共会。便有更触。”(《蜜丸喻经》)
  “如是耳.鼻.舌.身缘意及法。生意识。三事共会。便有更触。”(《蜜丸喻经》)
  “除意.除法.除意识。有更触施设更触者。是处不然。”(《蜜丸喻经》)
  萧邪却反复颠倒说:识,是根、尘、触三事和合而生!触,缘根、尘即生!
  比如:
  ★邪师萧平实:“识阴是指‘根、尘、触,三法和合而生’的六识心……眼根与色尘接触时,眼识就出生了;”(《阿含正义》P1833)
  ★邪师萧平实:“阿含解脱道对识阴的定义是很清楚的:根、尘、触,三和合生。”(《阿含正义》P1834)
  ★邪师萧平实:“佛在声闻佛法及大乘经典中都说:‘意根、法尘相触为缘出生意识。’”(《阿含正义》P2077)
  详见《1-15、邪师萧平实谬说唯凡夫入之无想定,无六识却有触食》。
  根、尘、触三法和合生六识,这就是萧邪依“实证”得出的颠倒邪说,严重违背《蜜丸喻经》之教证!
  “信邪倒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长阿含经》)
  血的教训,再次证明依经依律之必要,无论谁自诩其“实证”多么高深,其“实证”都要经得住经律的检验,绝不可凌驾或背离经律,任何人都应依佛说四大教法辨别之。
  萧邪独创“依实证而不依法”的本末倒置之魔说可以休矣!
  (五)邪师萧平实妄言不依经律而依萧邪。
  所有邪师都会编造种种理由,劝人远离佛说经律、仅依其邪说。
  比如:
  ★邪师萧平实:“今时人已经普遍难以读懂古时经*文中的言句了,所以应当以真善知识所教导的正确法义作为真实依止”。(《阿含正义》P1315)
  那么,谁是“唯一”可以依止的“真善知识”呢?轮子李“主佛”、净空邪师等所有邪师都自诩是“唯一”可以依止的,萧邪亦复如是,自诩他才是可以依止的全世界“唯一”开悟的“真善知识”。详见《0、引言:造“大妄语”之邪师萧平实撒谎成性》。
  所有邪师都不希望人们去直接读经学律,都在编造种种邪说,以诳惑众生远离佛说经律,若不如此,其诸多邪见将会原形毕露,更无法聚拢徒众骗取名利。邪师们即使颠倒解释佛经,也只是伪证其正真无伪的幌子,以其邪见对信徒洗*脑,诳骗众生都皈投其门下,这才是其真实目的。
  第三,邪师萧平实不知“依智不依识”乃魔王之指鹿为马计。
  智,完全就是识,根本不存在不是识的智,若“不依识”,于经律必无解了之智。
  (一)智,必是想与知,若离分别想与知,则无智可言。
  比如:
  “佛言。先有想生然后智。由想有智。”(《长阿含经》)
  智,必是想与知,故而,正智与正知往往作为同义词互相替代。正智,就是正知。
  比如:
  “彼正知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彼正智者、正见者、应供者、正等觉者之世尊”。(《长部阿含经》)
  “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中阿含经》)
  “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杂阿含经》)
  (二)智,亦属于识,智识不可分别施设。
  智与想俱,想皆识想,智就是识!
  比如:
  “都无识想。不起想念。”(《增一阿含经》)
  “复问曰:‘贤者拘絺罗,智慧及识,此二法为合为别,此二法可得别施设耶?’尊者大拘絺罗答曰:‘此二法合不别,此二法不可别施设。所以者何?智慧所知,即是识所识,是故此二法合不别,此二法不可别施设。’……复问曰:‘贤者拘絺罗,知者汝以何等知?’尊者大拘絺罗答曰:‘知者我以智慧知。’”(《中阿含经》)
  智与识丝毫不可分割,且经中往往互相替代,乃至“智识”作为一个词连用。
  比如:
  “愚冥无智,不识善恶。”(《长阿含经》)
  “愚冥无识,犹如禽兽。”(《长阿含经》)
  “智识广博,名闻甚高。”(《长部阿含经》)
  (三)唯萧邪般之愚痴凡夫,才会割裂智识,当做并列、不同、对立之法。
  比如:
  ★邪师萧平实:“‘分别是识’是指了别识、转识、也就是前七识。‘不分别是智’这是指真心——阿赖耶识没有分别”。(《正法眼藏》)
  “智虽非识而依识转。”(《成唯识论》)
  “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而得此四智。”(《成唯识论》)
  “依智者。智能筹量分别善恶。识常求乐不入正要。是故言不应依识。”(龙树伪菩萨之《大智度论》)
  萧邪与龙树等伪菩萨,对魔说“依智不依识”胡乱解说时,既相互矛盾,又都是错误的,皆因“依智不依识”之说本来错谬故。
  (四)分别是智,无分别是愚痴。
  首先,唯有分别,方有智慧;唯有智者,才有分别;诸如此类的佛陀教诲,数不胜数。
  比如:
  “不逸分别者,当得于智慧。”(《相应部阿含经》)
  “修行正见。亦能分别善恶之法。”(《增一阿含经》)
  “得如此智。圣慧明达。分别晓了。以正尽苦。”(《中阿含经》)
  “智者所觉知。能分别义理。”(《增一阿含经》)
  “得法眼净。得法.见法.分别诸法。”(《增一阿含经》)
  “有智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杂阿含经》)
  其次,若无分别,则愚痴无智犹如禽兽,此非比丘。
  比如:
  “无智不能分别正理。”(《增一阿含经》)
  “无正念正智。无定无慧。其心狂惑。不护诸根。不修沙门。无所分别。”(《中阿含经》)
  “世人所贵。所谓有惭.有愧。若当无此二事者。则父母.兄弟.宗族五亲。尊卑高下则不可分别。如今有鸡.犬.猪.羊.驴.骡之属。皆共同类无有尊卑。”(《增一阿含经》)
  “愚冥无识,犹如禽兽。”(《长阿含经》)(注:识,指智慧、分别。)
  “云何比丘知入大众。于是。比丘分别大众。此是刹利种。此是婆罗门众。此是长者众。此是沙门众。我当以此法。宜则适彼众中。可语可默。皆悉知之。若有比丘不知入众。此非比丘。”(《增一阿含经》)
  关于萧邪等诸多伪菩萨误以为分别心就是执著心,详见《撕下“神我外道”画皮之萧邪讹传“转识成智”》,此不赘述。
  智就是识,依智必是依识,魔王割裂智识,以“依智”为幌子,“不依识”才是其根本目的,就如下文“不依语”、“不依不了义”一样,“不依XX”才是魔王杂入以颠覆佛说的私货。
  若“不依识”,则无分别,于经律必无解了之智。“依智不依识”乃魔王之指鹿为马计!
  第四,邪师萧平实不知“依义不依语”乃魔王之釜底抽薪计。
  魔王割裂语、义,以“依义”为幌子,“不依语”才是其根本目的。而所谓的“不依语”,即不依佛语、不依佛说经律,此乃公然颠覆佛说四大教法之魔说,一干眼盲众生却无知无觉,乃至编造种种邪说予以胡乱解释护持。
  比如:
  “如来所演八万四千法藏声教。皆名为文。诸离一切言音文字。理不可说是名为义。”(《大宝积经》)
  佛说经律文字皆不可依,魔王此说何其歹毒!  
  魔说“依义不依语”,必有无量过失,简述如下:
  (一)佛说经律,言必有义,语与义如水与波,不可分割。
  佛所说法,文义具足,语即为义,义依语显,不可分割!
  比如:
  “如此说者,当知是义。”(《中阿含经》)
  “世尊说初善、中善、后亦善,文义具足之法”。(《长部阿含经》)
  “师与弟子,于最胜句,义与义、文与文,相合相会而不违背也。”(《增支部阿含经》)
  佛语为法义之所依,法义依佛语而记说。
  比如:
  “世尊亦如具寿舍利弗,以如是之句、如是之文,记如是之义。”(《增支部阿含经》)
  佛语与义相应,故而,佛子必以同句同义:正述字句、正解义理。
  “师及弟子一切同法.同义.同句.同味。”(《杂阿含经》)
  “若有同梵行者,于僧伽中说法,若汝等判断:‘此具寿,正解义理,正述字句’时,应言:‘善哉!’”(《长部阿含经》)
  佛陀经律与法义皆依语言文字而存在,若背离经律、不依佛语,则断法义之根,佛法必灭矣!
  (二)信受“不依语”者,必谤佛陀:言不及义。
  佛语与义相应,语即为义,依语即依义,故而,信受“不依语”者,必谤佛陀:言不及义、词不达意、语义不合……,乃至诽谤佛所说法不是真正佛法。
  比如:
  ★邪师萧平实:“因为凡有所说,言不及义,都不是真正佛教的法……统统言不及义,都是二乘法;”(《邪见与佛法》)
  而萧邪口中所言“二乘法”,恰是伪菩萨们极力颠覆的四阿含了义真大乘法。不依佛语者,必已依于魔语。
  (三)“依义不依语”者,必“依人”不依法。
  正解法义与否,皆属个人知见。
  比如:
  “或有痴人。颠倒受解义及文也。”(《中阿含经》)
  萧邪等伪菩萨亦复如是,皆处处于佛说经律,颠倒受解义及文。
  不依佛语,而依他人所解之义,无论他人所解是义非义,实质皆为“依人”。故而,信受“依义不依语”者,必“依人”不依法。萧邪痴迷信徒,皆为依萧邪(所说义)而不依佛语者。
  正确做法:于任何他人所说义,必依佛说四大教法、依佛语辨其是义、非义。
  (四)不依佛语,必生缠缚诤讼。
  佛所说语,与义相应,同句同义,故而无诤。
  比如:
  “道说真实、不虚妄与义相应,此法无诤。”(《中阿含经》)
  “师及弟子一切同法.同义.同句.同味。”(《杂阿含经》)
  佛语凿凿自然无诤,若不依佛语,能令多众起于非义,必生缠缚诤讼。
  若于义与非义诤讼不休,则依佛说四大教法、依经依律镇之,则如明矾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五)不依经解义,必三世佛冤。
  佛语与义相应,依文而记义,依文而释义,佛子亦应依文而解义。
  比如:
  “世尊亦如具寿舍利弗,以如是之句、如是之文,记如是之义。”(《增支部阿含经》)
  “彼大姊亦为余与世尊同是以此句此文,说明此义。”(《相应部阿含经》)
  佛说四大教法反复强调,依经依律辨别义与非义,而“依经解义,三世佛冤”乃颠覆四大教法之流变魔说。不依佛语而解义,必文、义俱失,那才真的三世佛冤呢!
  (六)“依义”不依佛语者,必依魔说之非义。
  信受“依义”而不依佛语者,必不依佛说正真法义,相反,所依恰为魔说之所谓“了义”。
  第五,邪师萧平实不知“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乃魔王之李代桃僵计。
  于今伪经泛滥之世,魔说炽盛,佛说真大乘了义《阿含经》却被肆意贬低为“小乘、不了义”,非法非义的魔说伪经却被标榜为“大乘、了义”,魔王更有“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大宝积经》)之说,于佛说真经李代桃僵,以致攘攘贪痴众生明知《阿含经》必定为佛说却置若罔闻,伪大乘诸经疑伪重重却趋之若鹜,也正应了佛陀所说“相似像法出世间已。正法则灭”的预言,芸芸眼盲凡夫哪知泛滥于世的正是流变像法伪经、束之高阁的《阿含》恰是正法真经呢。
  (一)《阿含经》才是佛说最胜义、第一义谛、真谛之真大乘经。
  《阿含经》是海内僧俗四众,无论南传、北传,乃至三乘各宗共许、唯一公认是佛陀金口所说之最真实可信之经,为诸上座大比丘众、上首大弟子、耆宿长老核心僧团所护持、所弘传,是佛法的核心和根基。《阿含经》所说四真谛含摄一切善法,是诸佛共同宣说的唯一最胜、第一义之真大乘法义,而八正道为四真谛之道谛,十二因缘法为四真谛之集谛与灭谛——“第一义空法”(《杂阿含经》)。
  比如:
  “何等为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杂阿含经》)
  “诸佛之最胜法义,即:苦、苦之集、苦之灭、苦灭之道。”(《长部阿含经》)
  “若有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中阿含经》)
  四部《阿含经》实为真大乘了义经,“其有轻慢此尊经者。便为堕落为凡夫行。何以故……诸法皆由此生……四阿含义。一偈之中。尽具足诸佛之教。及辟支佛、声闻之教。”(《增一阿含经》)
  (二)阿罗汉乃至诸佛皆依唯一了义四真谛而同证第一义。
  阿罗汉、辟支佛乃至与诸佛,皆依同一了义四真谛而证得第一义,此乃解脱乃至成佛之法——了义大乘法。
  比如:
  “大师.弟子义同义.句同句.味同味。同第一义。”(《杂阿含经》)
  “漏尽阿罗诃成就十支。物主。若有十支。我施设彼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得第一义。”(《中阿含经》)
  首先,四真谛,又名四圣谛,是唯一解脱乃至诸佛成佛之了义法。
  “如是圣弟子见四真谛。得无间等果。”(《杂阿含经》)
  “得须陀洹,一切当知四圣谛……阿罗汉,彼一切悉知四圣谛;辟支佛道证,彼一切知四圣谛故;若得无上等正觉,彼一切知四圣谛故。”(《杂阿含经》)
  “诸比丘!对此四圣谛如实现等觉故,名为如来、应供、正等觉者。”(《相应部阿含经》)
  其次,八正道,乃四真谛之道谛,亦唯一解脱乃至诸佛成佛之了义大乘法。
  比如:
  “诸比丘!过去诸佛所通行之古道,古径者何耶?即此八支圣道。即:正见乃至正定。”(《相应部阿含经》)
  “若我不得无上正真之道。皆由不得贤圣八品道。以其得贤圣八品道。故成佛道。”(《增一阿含经》)
  “正使当来佛,弥勒之等类,亦用八种道,得尽于世界。”(《增一阿含经》)
  再次,十二因缘,乃四真谛之集谛与灭谛,亦解脱乃至诸佛成佛之了义法。
  比如:
  “何为苦集圣谛。由无明之缘而有行……如此而有此纯苦蕴之集。诸比丘!此说为苦集圣谛。诸比丘!何为苦灭圣谛。然则,由无明之无余离贪灭,而有行之灭……如是而有此纯苦蕴之灭。诸比丘!此说为苦灭圣谛。”(《增支部阿含经》)
  “时仙道王闻商人说十二缘生。无明行等生灭道理……结跏趺坐。端身正念系意现前。思量观察十二缘生生灭道理。所谓此有故彼有……如是纯大苦蕴积集而生。所谓此无故彼无……如是纯大苦蕴积集皆灭……得预流果。”(《律》)
  “诸可集法。尽是灭法。观此法已。然后成辟支佛道。”(《增一阿含经》)
  “昔者毗婆尸佛未成正觉时。住菩提所。不久成佛。诣菩提树下。敷草为座。结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于十二缘起逆顺观察。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缘生有老死。及纯大苦聚集。纯大苦聚灭。彼毗婆尸佛正坐七日已。从三昧觉……如毗婆尸佛。如是尸弃佛.毗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亦如是说。”(《杂阿含经》)
  (三)伪大乘经极力编造邪说,诽谤了义真大乘法。
  皆因发心不同而有三乘行人,却根本不存在伪大乘所谓的“三乘法”。
  伪大乘者为了伪证魔说为“大乘、了义”,极力贬低诸佛唯一最胜、了义、大乘之四真谛为“不了义、小乘法、声闻法”,并且编造四真谛之外别有更殊胜之十二因缘法为辟支佛法、更有魔说“了义、大乘”为成佛之法,硬生生地错把十二因缘与四真谛割裂开来,误认为二者是两个不同层次、不同智慧的法。
  比如:
  ★邪师萧平实:“声闻菩提者,谓经由四圣谛八正道之修习……缘觉菩提者,谓进修因缘观,具足十因缘与十二因缘之现观,智慧胜妙于阿罗汉”。(《阿含概论》P453)
  萧邪还诽谤四真谛“不是真谛”(《阿含概论》P472),其之所以有如此瞎话,皆因其浸淫伪大乘相似伪经谬论日久,于原始纯正真大乘法如聋如盲,以致习非成是、不辨真伪正邪。
  比如:
  “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妙法莲华经》)
  “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维摩诘经》)
  “为求辟支佛者说十二因缘及独行法。为求声闻者说众生空及四真谛法。”(《大智度论》)
  伪大乘还编造诸佛所证解脱、涅槃比阿罗汉所证涅槃更加殊胜。
  比如:
  “何因缘故舍利弗等以小涅槃而般涅槃。缘觉之人于中涅槃而般涅槃。菩萨之人于大涅槃而般涅槃。”(伪大乘版《大般涅槃经》)
  真大乘法中,佛陀与阿罗汉所证解脱、涅槃无二无别,根本不存在比阿罗汉所证无余涅槃更殊胜、更究竟、更无上的涅槃。
  比如:
  “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俱解脱)阿罗汉解脱。此三解脱无有差别。亦无胜如。”(《中阿含经》)
  “阿难!此俱解脱之外,且无更殊胜之解脱。”(《长部阿含经》)
  详细参见《撕下“神我外道”画皮之萧邪胡诌“涅槃”》。
  伪大乘诽谤佛说《阿含经》为不了义经、小乘声闻法,皆为伪证魔说伪大乘经为“了义、大乘”,实质即为“依魔说不依佛说”。
  比如: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了义经者。谓声闻乘……一切无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无我。是名不了义。何以故。以不能了如是义(悲智注:指不了常、乐、我、净等四倒见)故。令诸众生堕阿鼻狱……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伪大乘版《大般涅槃经》)
  《阿含经》中佛说苦、空、无常、无我,可令诸众生堕阿鼻狱,此为伪大乘赤裸裸地诽谤佛陀之魔说,伪大乘者真是胡说造恶无底线啊。
  比如:
  “戒成就比丘当思惟五盛阴无常.为苦.为恼.为多痛畏。亦当思惟苦.空.无我……便成须陀洹道……便成斯陀含果……便成阿那含果……便成阿罗汉。”(《增一阿含经》)
  恰恰相反,伪大乘于涅槃所谓的“常、乐、我、净”之“了义”知见,正是佛陀反复呵斥为非法非义的四种颠倒见。
  佛说习“常、乐、我、净”之四倒见,才正是堕阿鼻地狱之因。
  比如:
  “习邪倒见。与邪见共相应。一切不可疗治。以是之故。名为阿鼻地狱。”(《增一阿含经》)
  (四)魔说伪大乘经之“了义”恰为佛陀反复呵斥之非法非义。
  伪大乘经中,对如来、涅槃有汗牛充栋般的描述与记说,无论记说是有、是无、即有即无、非有非无,乃至常、乐、我、净等,诸如此类,此等诸见皆是佛陀所不记说(无记说)的非法非义之颠倒见,生死轮回之因。
  唯有依苦、空、无常、无我之法住智,方可证得涅槃并生起解脱知见、涅槃智。此涅槃智唯证者乃知、难可测度,不可记说,不可落于文字言诠,亦不可思议,才有测度言说便堕有为,反成导致生死轮回的戏论倒见。故而,于如来、涅槃的任何记说、分别、议论与观修,都是非法非义、恶不善之虚言、成见、有见,生死轮回之因。
  比如:
  “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槃。”(《杂阿含经》)
  “勿思惟恶不善之思,谓……如来死后为有,如来死后为无……此等之思不引义利,不达初梵行,不资于厌患、离贪、灭尽、寂止、证智、等觉、涅槃。”(《相应部阿含经》)
  “有亦不应说。无亦不应说。有无亦不应说。非有非无亦不应说……有余耶。此则虚言。无余耶。此则虚言。有余无余耶。此则虚言。非有余非无余耶。此则虚言。”(《杂阿含经》)
  “于色无知故……生如是种种之成见。谓……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相应部阿含经》)
  “摩罗迦子!于有见‘如来死后为有’之时,或于有见‘如来死后为无’之时,有生、有老、有死,正有愁、悲、苦、忧、恼也。”(《阿含经》)
  “不离爱者,始有‘如来死后存在’,有‘如来死后不存在,’……离爱者,则无有‘如来死后存在’,无有‘如来死后不存在’……此为如来所不记说之因、之缘。”(《相应部阿含经》)
  “‘如来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等等,凡此等六十二见……有己身见者,则存此等之诸见;无己身见者,此等诸见则不存在。”(《相应部阿含经》)
  佛陀一再强调说法、修行必须按部就班、依着次第,若失次第,皆不成就。若依次第,依四真谛如实知而生法住智,再依之观修才可自证唯证乃知的完全智、涅槃智。
  比如:
  “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杂阿含经》)
  “由次第学,次第作、次第实践,而有完全智之成就也。”(《中部阿含经》)
  若不依法住智,而依伪大乘所谓“第一义”或“大乘空性”乃至依常、乐、我、净等四倒见分别、议论与观修,反倒成为轮回之因,个中道理是于解脱境界茫无所知的伪大乘者很难理解的。
  无数铁的事实证明,魔说“四依法”之危害无穷乃至说不能尽。悲智十五年来破斥诸多邪师,在悲智以佛说经律为证破斥种种邪说之时,魔说“四依法”之“不依语、不依识、不依不了义”,已成习非成是之邪教信徒拒闻佛语、不依佛说经律的常用借口与护身符了。
  此文亦名《佛说“四大教法”VS魔说“四依法”》。
  暑期到来,悲智拟从六月十六日起三月禅观,此间将以禅修为主,处理包括邪教“正觉同修会”在内的各个邪教之事为辅,本《萧邪独创魔法名词“入胎识”》系列也暂告一段。萧邪及其信徒若再编造新说继续胡扯“入胎识”,悲智将撰文再予补充。
  佛说诸法因缘生故无主,既非唯心,亦非唯识。若有唯“一”,即非众缘而有主宰,必属神我外道。故而,本系列又名《千年魔网——“八识”邪说大起底》。
摘自《千年魔网──“八识”邪说大起底》之《佛说“四大教法”VS魔说“四依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莲花护法 发表于
法友的部分观点(除四部阿含经以外的所有经典都是相似像法)与悲智相同!
不过悲智也将“四依法”斥为 ...
依义不依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虾仁 发表于
依义不依语。
悲智讲的在下看还是有些道理的!
  魔说“依义不依语”,必有无量过失,简述如下:
  (一)佛说经律,言必有义,语与义如水与波,不可分割。
  佛所说法,文义具足,语即为义,义依语显,不可分割!
  比如:
  “如此说者,当知是义。”(《中阿含经》)
  “世尊说初善、中善、后亦善,文义具足之法”。(《长部阿含经》)
  “师与弟子,于最胜句,义与义、文与文,相合相会而不违背也。”(《增支部阿含经》)
  佛语为法义之所依,法义依佛语而记说。
  比如:
  “世尊亦如具寿舍利弗,以如是之句、如是之文,记如是之义。”(《增支部阿含经》)
  佛语与义相应,故而,佛子必以同句同义:正述字句、正解义理。
  “师及弟子一切同法.同义.同句.同味。”(《杂阿含经》)
  “若有同梵行者,于僧伽中说法,若汝等判断:‘此具寿,正解义理,正述字句’时,应言:‘善哉!’”(《长部阿含经》)
  佛陀经律与法义皆依语言文字而存在,若背离经律、不依佛语,则断法义之根,佛法必灭矣!
  (二)信受“不依语”者,必谤佛陀:言不及义。
  佛语与义相应,语即为义,依语即依义,故而,信受“不依语”者,必谤佛陀:言不及义、词不达意、语义不合……,乃至诽谤佛所说法不是真正佛法。
  比如:
  ★邪师萧平实:“因为凡有所说,言不及义,都不是真正佛教的法……统统言不及义,都是二乘法;”(《邪见与佛法》)
  而萧邪口中所言“二乘法”,恰是伪菩萨们极力颠覆的四阿含了义真大乘法。不依佛语者,必已依于魔语。
  (三)“依义不依语”者,必“依人”不依法。
  正解法义与否,皆属个人知见。
  比如:
  “或有痴人。颠倒受解义及文也。”(《中阿含经》)
  萧邪等伪菩萨亦复如是,皆处处于佛说经律,颠倒受解义及文。
  不依佛语,而依他人所解之义,无论他人所解是义非义,实质皆为“依人”。故而,信受“依义不依语”者,必“依人”不依法。萧邪痴迷信徒,皆为依萧邪(所说义)而不依佛语者。
  正确做法:于任何他人所说义,必依佛说四大教法、依佛语辨其是义、非义。
  (四)不依佛语,必生缠缚诤讼。
  佛所说语,与义相应,同句同义,故而无诤。
  比如:
  “道说真实、不虚妄与义相应,此法无诤。”(《中阿含经》)
  “师及弟子一切同法.同义.同句.同味。”(《杂阿含经》)
  佛语凿凿自然无诤,若不依佛语,能令多众起于非义,必生缠缚诤讼。
  若于义与非义诤讼不休,则依佛说四大教法、依经依律镇之,则如明矾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五)不依经解义,必三世佛冤。
  佛语与义相应,依文而记义,依文而释义,佛子亦应依文而解义。
  比如:
  “世尊亦如具寿舍利弗,以如是之句、如是之文,记如是之义。”(《增支部阿含经》)
  “彼大姊亦为余与世尊同是以此句此文,说明此义。”(《相应部阿含经》)
  佛说四大教法反复强调,依经依律辨别义与非义,而“依经解义,三世佛冤”乃颠覆四大教法之流变魔说。不依佛语而解义,必文、义俱失,那才真的三世佛冤呢!
  (六)“依义”不依佛语者,必依魔说之非义。
  信受“依义”而不依佛语者,必不依佛说正真法义,相反,所依恰为魔说之所谓“了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本帖最后由 莲花护法 于
09:41 编辑
摘录《楞严伪经—阿含经VS伪大乘经》一书中部分文章,供贵坛法友破斥!
楞严伪谬1-7.乞食无问是否旃陀罗
  ★“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楞严经》)
  依律,旃陀罗家与刹利王家皆为不可乞食的非处、遮处、非行境,伪作楞严者妄言“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典型的于佛戒无知。
  印度有历史久远的种姓制度,除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等四大种姓外,还有被认为是极恶卑贱的种族旃陀罗,是印度婆罗门教中所谓的贱民,意思是不可触碰者,主要做除粪、屠宰、运尸等行业。
  依律,刹帝利之王家与卑贱不可触碰的旃陀罗家,是比丘不可前往乞食的两个遮处、非处、非所行境,还有另外三个乞食遮处是唱令家、淫女家和沽酒家,这在《律》中多有记述。
  比如:
  “若是旃荼罗。唱令及酒舍。淫女王宫处。此五非行境。”(《律》)
  “有五处不应乞食。谓唱令家。淫女舍。酤酒店。王宫内。旃荼罗家。”(《律》)
  “乞食之人但遮五处。一唱令家。二淫女家。三沽酒家。四旃荼罗家。五王家。”(《律》)
  “比丘不应非处住立者。不知何者名为非处。佛言。非处有五。唱令家淫女家沽酒家王家旃荼罗家。是谓五处非所行境。”(《律》)
  乞食“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是伪作楞严者于佛戒无知的又一例证。
以上见解,末学实在不知该如何破斥,还请贵坛具智慧辩才法友出手相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地板上的人儿
走过路过,不能错过那些抢不到的沙发,支持lz,加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十指有长短粗细,各经有 缘起。假如我们不看因缘而执手指长短,就如不看缘起而执文字一样。
假如这个论坛善知识,因破解而破解,也如执悲智一方因缘。
假如善知识要想了解,且不看我们无法理解的佛法,而是从他们的缘起中看善与方便 。假如一个人只执自己的缘起,见对方错而诤,我们就要思考,这是为什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蒙山对话(博客版)之一,最胜殊的佛法
一日,在蒙山城中,我问师傅说:‘常见好修者,找最胜殊的佛法,师傅,最胜殊的佛法,是那种因缘……’
师傅反问我:‘你认为最胜殊的佛法,在那里呢?’
我回师傅说:‘关于最胜殊的佛法,有好修者常争,在大小南北之中,净禅密等各种宗派法门中,有个种说法……’
师傅说:‘找最胜殊的佛法,而不去找最适合自己的因缘,是拣个芝麻,丢个西瓜:’
我问师傅说:‘这是为什么?’
师傅回答说:‘找最胜殊的佛法者,常以自修因缘而好胜,弃因缘而分高低,其实是有误佛意。’
我问师傅说:这是为什么,难道世上没有最胜殊的佛法吗?‘
师傅回答说:‘佛说法,是建立在因缘上的,因缘没有大小之分。假如好修者以高低论佛法,是背佛意的……’
我回答师傅说:‘是的,在我看金刚经的时候,佛就告戒我们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法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因缘不同,但为什么好修者,个别的由自缘为第一呢?’
师傅回答说:‘他们的执迷,来自对经卷文字的执迷,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来自自我理解的自我我执……’
我问师傅:‘但有好事者,常引用佛经*文字而辩护,宣扬自己法门是最胜殊的……’
师傅听后笑道说:‘其实你翻开翻开任何一部经卷,佛说每一因缘,上面都说是最胜殊的法,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回答师傅说:‘你的意思是:最胜殊的佛法,是建立在最胜殊的因缘上的’
师傅笑到说:‘是的,佛在说三藏十二因缘,八万四千法门的时候,其实,一法门度一方众生。任何法门,都有最胜殊的一面。’
我回师傅:‘师傅,你的意思是,佛法如人五指,长短粗细不一,假如其中一指因执自己一特长,而认为是第一,就如瞎子摸象,以点盖面……’
师傅回答说:‘是的,佛在说法时,是以因缘而说的,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世上没有最胜殊的佛法,只有最胜殊的因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蒙山对话(博客版)之三:学佛法,做佛事
一日,在蒙山城中,我问师傅说:‘在一些佛教论坛,我经常看到大小之争,南北之斗,这是为什么?’
师傅回答说:‘争与斗,是修行迷者的妄念’
我问师傅说:‘但他们争斗,有不少善知识,都在引用经*文,说自己的胜缘,而在含射别缘。比如说:修大乘者,为显自己,而说小乘是声闻乘等,而小乘却否认大乘非佛说……’
师傅回答说:佛为方便,分说大小。大小乃两种因缘,如佛双手,各有妙用。
我问师傅:‘既然这样,为什么大乘经典中会有,声闻乘的比较呢,有为什么小乘认定大乘,非佛说呢?’
师傅笑到说:‘佛说一善缘,独说此缘的胜妙,这是佛方便说法的一手法,其实你翻开任何一部经典,你都会发觉,佛说此因缘中,都是用各种因缘来衬托的,有句话,说的好,佛在此因缘中,赞此菩萨,需要的是众菩萨的陪。这个因缘的菩萨是鲜花,而其他众菩萨,就是衬鲜花的众绿叶。而佛在说大乘的时候,用小乘来衬,这也许,是小乘因缘前之只故。而小乘说非佛说,这也是历代历史恩怨因缘的积累,也许是修大乘者,不解佛义,而因文自慢,常攻击小乘,而修小乘而为确定自缘而无奈的反击,导致历史恩怨的延续……’
我听后回师傅说:‘我明白你的意思,在我看维摩诘所说经的时候,看到佛说居士的乘殊。在我看地藏本愿经,我更看到地藏王菩萨的法力。在佛说的各种因缘中,文殊与观音众菩萨,有更乘殊的因缘。佛说各种因缘时,就如说手指五指,在五指中,各有长短粗细,而佛说五指,是用比较衬托的手法来阐述五指的长处……
师傅听后说:‘是的,佛说因缘,阐述之长处,各个因缘,有各个的第一,就如佛十大弟子,各有十大第一,假如执着,因执自己一,而盖其他九……’
我问师傅说:‘大小之争,破坏佛教和谐,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师傅回答说:‘学佛法,做佛事’
我问师傅:‘你的意思是?’
师傅说:‘不论你修习大小乘,但它们都有一个主题,就是从善起,方便别人’
我回师傅说:‘是的,违背善的法,不是佛法,佛法的宗旨是建立在善方便。’
师傅回说:‘既然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应该,我说的佛佛法,做佛事的道理’
我回师傅说:‘弟子愚笨,请师傅详说’
师傅回答说:‘大小一切之争,都是违背佛意的,你想一想,假如一个修大乘,以自己修的法门,而自慢,变相的贬低小乘之缘。甚至与修小乘而而争而攻击,是否违背佛说呢?你在想一想,修小法,应该立足于善为于世,而不是排斥其他因缘,即使大乘非佛说,也不应该排斥与攻击……’
师傅笑到接着说:‘假如大小乘者,都心中存善,都不为自己,而想对方,就多分和谐。佛说大小等三乘,一切皆为方便。佛法无二,方便万千。不论你修的是什么法门,你心中只想自己,而忽视别人,就有失佛本意。’
我听后问师傅说:‘佛为方便说大小,修大乘者有存小乘心,修小乘者有大乘人。大小法门不重要,重要的是修学的心。’
师傅笑道说:‘有心者,学佛法,而做佛事,而心不静而争斗者,学的如是佛法,但不做佛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蒙山对话(博客版)之十九:三法印
一日,在蒙山城中,我问师傅说:‘修者常拿三法印来检验别人因缘是否正法,请问师傅,三法印是否能检验正法与否……’
师傅答:‘三法印是佛理之魂,佛法之印。符合三法印,就是正法。但三法印不适合修者来随意检验别人因缘的标准……’
我问师傅:‘为什么?’
师傅答说:‘三法印是佛法之精髓,修习者,在没有明白佛法真实义,如何能用三法印去检验别人的因缘呢?一个人,法理不通,法义不明,如何使用佛法之精髓呢?’
师傅接着说:‘三法印应该佛给得道明心者检验自己,促进自己的一种方法,而不是修学者用来衡量别人的一种标准……’
事后,我在想:在我们修学中,没有明了真实义的时候,如何敢用三法印呢?能用三法印者,是明理得悟者。假如我们没有明白三法印而乱使用,不仅伤人,更伤自己。其实,大家可以想一想,一般修学者,在困惑在一般法理,怎么能明白佛法之精髓。修学者在使用三法印的时候,只是使用的三法印的文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楞严伪谬7-16.无色天众,亦来与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楞严经》)
  生无色界天,是不能见佛闻法的“八难”之一,即生长寿天难。无色界众生,眼、耳、鼻、舌、身等五色根与前五识已灭故,既不能见佛,亦不能闻法。所谓无色天与会并见佛闻法,纯属无知妄言。
  一、无色界天不闻不睹
  无色界天众生不仅天寿极长,且五色根已灭,既不能与会,更不能见佛闻法,故而,生无色天是不能见佛闻法的“八难”之长寿天难。
  比如:
  “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然此众生在长寿天上。不闻不睹。是谓(八难之)第四之难也。”(《增一阿含经》)
  再比如:
  “若入无色定。若见色若闻声无有是处。何以故。是人破坏色相舍离声相故。”(《律》)
  入无色定者尚不能见色闻声,更何况生于无色界天。
  二、生无色天者佛亦不能度
  生于无色天者,无有见闻,即使是大觉佛陀,也不可能为无色界天说法。佛陀在世时,更有很多命终生于无色界天,因而不能见佛、闻法、得度的案例。
  1.往生无所有处天的阿罗罗加摩
  比如:
  “阿罗罗答我曰。贤者。我度一切识处。得无所有处成就游。”(《中阿含经》)
  “我初觉无上正尽觉已。便作是念。我当为谁先说法耶……阿罗罗加摩其命终来得今七日。我复作是念。阿罗罗加摩。彼人长衰不闻此法。若闻此者。速知法次法。”(《中阿含经》)
  无色界的无所有处天,又名不用处天。
  比如:
  “或有众生。无所有处无量。所谓不用处天是也。”(《增一阿含经》)
  2.往生非想非非想天的郁陀罗罗摩子
  比如:
  “我初觉无上正尽觉已。作如是念。我当为谁先说法耶……郁陀罗罗摩子命终已来二七日也。我复作是念。郁陀罗罗摩子。彼人长衰不闻此法。若闻法者。速知法次法。”(《中阿含经》)
  “(郁陀罗罗摩子)修习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身坏命终。生非有想非无想天中。彼寿尽已。复来此间。生于狸中。”(《中阿含经》)
  佛陀成道前,曾分别与阿罗罗仙和郁陀罗仙,修习无所有处定与非想非非想定。所以,佛陀成道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度化此二人。此二人于《增一阿含经》中又分别译为优蹋蓝弗与罗勒迦蓝。
  比如:
  “优蹋蓝弗.罗勒迦蓝。此深法中。竟不受化。各取命终。世尊记此二人曰。一人生不用处。一人生有想无想处。此二人尽其寿命。各复命终。一人当为边地国王。伤害人民。不可称计。一人当为著翅恶狸。飞行走兽无得脱者。命终之后各生地狱中。”(《增一阿含经》)
  3.得非想非非想定往生无色界天的阿私陀仙
  世尊诞生后,入王宫为释迦太子占相并作出必成正觉预言的阿私陀仙,已证得非想非非想定等四禅八定,命终往生无色界天,亦无缘见佛闻法。
  比如:
  “时阿私陀仙。既知太子必成正觉……复知己身先时殒殁不逢菩萨度人说法。便自悲伤啼泣懊恼。”(《律》)
  “尔时出入净饭大王宫中得八定之黑执天行者(阿私陀仙),饭食终了,为昼休登上三十三天,坐于彼处休息,见此天人等问曰:‘汝等何故如是喜戏耶?予愿闻其理由。’天人等答曰:‘吾友!净饭大王出生王子,将坐菩提道场成佛,转DF轮。予等仰佛无限威力,能闻法门,是以如是欢喜。’行者闻彼等语,急由天人世界降下,入于王宫着座言曰:‘大王!闻汝生王子,请与拜见’……行者记忆过去四十劫与未来四十劫之八十劫间事……‘予自身能否见彼成佛?’彼知:‘予于中途死去,不能得见矣。纵有佛百人千人,亦不能使予开悟,予将出生于无色界天。’”(《小部》)
  可见,所谓无色界天与会并见佛闻法,纯属无知妄言。
  参见《楞严伪谬4-18.六根互用》与《楞严伪谬4-24.闻性妙常,不昏不灭》等前文。
& && && && && && && && && && && && && && && && && && && &&&
经论辨异:《地藏经》编造非想非非想处天亦来与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地藏经》)
  非想非非想处天为无色界顶,而无色界众生,眼、耳、鼻、舌、身等五色根与前五识已灭故,既不能见佛,亦不能闻法,即使是大觉佛陀,也不可能为无色众生说法。
  参见前文《楞严伪谬7-16.无色天众,亦来与会》。
以上文章均摘自《楞严伪经—阿含经VS伪大乘经》
在下实在不知以上见解该如何破斥,还请贵坛法友解疑释惑:无色界天众到底能否见佛闻法与参加佛的法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无色界天众到底能否见佛闻法与参加佛的法会?!{:soso_e10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小乘破斥大乘,就好比是母亲打儿子,母亲练小乘,儿子练大乘,母亲只是菩萨,而儿子是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请教大乘法友:为何频婆娑罗王在阿含经与律藏中明明记载当生只证得初果须陀洹,死后生为天人时还未证得一来者(即二果斯陀含),而到了《观无量寿经》中就直接证得三果阿那含呢?
经论辨异:《观无量寿经》硬改历史,谬说频婆娑罗王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观无量寿经》)
  阿那含(三果)离欲故,假若命终,则必往生色界梵天,不再还来欲界人、天受生,因而又名不还果。
  而实际上,经律之中,皆记频婆娑罗王得须陀洹(初果),命终之后往生欲界四天王天,为毗沙门天王太子。
  比如:
  “得生为毗沙门天王太子。自从是来。常照明诸法。得须陀洹。不堕恶道。”(《长阿含·阇尼沙经》)
  频婆娑罗王在释迦佛处闻法见道证得初果,往生为毗沙门天王太子后,正努力进修,希望成为二果圣者,即一来者。
  比如:
  “世尊!非是世尊所教之外,非善逝所教之外者。我由最初则一向归依信仰世尊以来。长久我不堕恶趣,知不堕恶趣,又希望为一来者而住。”(《长部·阇尼沙经》)
  《律》中对此亦有如是记载。
  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又译为影坚王、影胜王,闻佛陀说法而见谛得法眼净,证得初果,即预流果。
  比如:
  “尔时世尊说此法时。摩揭陀主频毗娑罗王……得法眼净。”(《律》)
  “尔时世尊于杖林中。令摩揭陀影胜王得见谛已。”(《律》)
  对于频婆娑罗王的宿世因果,《律》中亦有解说。
  比如:
  “佛告诸比丘。于汝意云何。尔时陶家人者。今影胜王是。当于尔时向辟支佛。心怀恶意口出粗语。业成熟故。今刀刺脚闭在房中饥渴饿死。由生悔心发愿力故。彼业成熟。得生王宫富贵多财。于世尊所。破二十种身见山峰。以慧穿穴。证得预流果。”(《律》)
  对于频婆娑罗王被囚禁、命终往生四天王之北方多闻毗沙门天、名胜仙(即阇尼沙或胜诸结使者之义)等,亦皆有相关记载。
  比如:
  “尔时世尊告大目犍连曰。汝往影胜王所可传我语……王问大目连曰。何处有好食饮。于时目连答曰。于四天王处有好食饮……便即舍命。于北方天王宫。在天膝上忽然化生。时薜室罗末拏天问曰。汝是谁耶。曰我名胜仙。”(《律》)
  即便是伪大乘诸经,亦可证明《观无量寿经》所谓的“自然增进成阿那含”,纯属硬改历史。
  比如:
  ★“耆婆复言。(阿阇世)大王。当知如是业者罪兼二种。一者杀害父王。二者杀须陀洹。”(《涅槃经》)
  凡此种种可见,频婆娑罗王被杀时也只是证得须陀洹(初果)、命终转生到四天王天,他既没有证得阿那含(三果)而往生色界梵天,也没有往生极乐世界。
  若佛陀发光就可以加持他人得离欲而证得三果的话,阿难尊者早就应该证得三果了。而实际上,直到佛陀入灭时,阿难尊者仍未离欲,也毫无神通可言。
  另外,《观无量寿经》中对阿难尊者神通大展的记载★“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同样是硬改历史。
  前面《律》中明确说世尊只是敕目犍连前往,并未命阿难尊者随同,况且阿难尊者于佛在世时也没有神通,根本不可能神通大展“从空而来”。
  顺便一说,证得初果的频婆娑罗王最多七生必究竟解脱,《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竟如此硬改历史:现在贤劫千佛、未来星宿劫千佛、乃至未来一切诸佛出世时,频婆娑罗王都将生生世世转生为国王作施主,“厌离生死修解脱因”,千千万万次地转生人间而仍然不得究竟解脱,实为荒唐。
注:原文摘自《楞严伪经—阿含经VS伪大乘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为何频婆娑罗王在阿含经与律藏中明明记载当生只证得初果须陀洹,死后生为天人时还未证得一来者(即二果斯陀含),而到了《观无量寿经》中就直接证得三果阿那含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请教:为何专门讲说地狱名号的《地藏经》竟然不知无间地狱就是阿鼻地狱呢??
& & 经论辨异:《地藏经》不知无间地狱即阿鼻狱
& & ★“有大地狱号极无间。又有地狱名大阿鼻。”(《地藏经.地狱名号品》)
& & ★“何况更落五无间及阿鼻地狱。”(《地藏经》)
& & ★“若有众生作如是罪。当堕五无间地狱。”(《地藏经》)
& & 阿者名无,鼻者即间,阿鼻是无间之音译,阿鼻地狱即无间地狱,显然,伪作《地藏经》者于此无知而致错说。
& & 另外,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恶心出佛身血等五种逆罪,将于命终堕入无间地狱,故而称为五逆无间罪,既非有地狱名为“五无间”或“五无间地狱”,也非有五种无间地狱。《地藏经》专门讲说地狱名号,却如此错乱不堪,令人慨叹伪大乘之不堪与可怜。
& & 注:原文摘自《楞严伪经—阿含经VS伪大乘经》
阿鼻地狱名极无间,所受罪苦超无间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请教:贤劫中到底唯有五尊佛出世,还是有千佛出世?
经论辨异:《华严经》编造“贤劫千佛”之说
  ★“于一贤劫中,千佛出于世。”(《华严经》)
  ★“本诸罪人。我所救者。即拘楼孙等贤劫千佛。”(《华严经》)
  一、贤劫唯有五尊佛,千佛实为杜撰
  我们当下这一劫,名为贤劫。贤劫之中,唯有五尊佛,所谓“贤劫千佛”,实为《华严经》所杜撰。
  比如:
  “于此贤劫有三人之导师,为拘留孙、拘那含牟尼及导师迦叶。予今成正觉者,弥勒亦将成正觉者。此等之此五人佛,为贤世间之慈愍者。”(《小部》)
  诸伪大乘经亦辗转相讹“贤劫千佛”之说。
  比如:
  ★“我当普劝贤劫千佛”。(《大宝积经》)
  ★“其王千子即贤劫中千佛是也。”(《维摩诘经》)
  ★“时彼轮王即然灯佛千子。即是贤劫千佛。”(《大般若经》)
  ★“如是之人贤劫千佛灭度。讥毁之报尚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地藏经》)
  二、过去一劫亦无千佛
  在《华严经》贤劫千佛基础上,更有《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和《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等伪经流传于世,亦有讹传此过去、现在、未来三大劫中各有一千尊佛出世邪说者。
  比如:
  ★“庄严劫中过去千佛皆已涅槃。星宿劫中未来千佛未出于世。贤劫之中现在千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然而,过去已经发生的确凿事实,是无可辩驳之铁证。现在贤劫与过去九十一劫之中,唯有三劫不空,只有七佛出世,分别是:过去九十一劫毗婆尸佛、过去三十一劫尸弃佛和毗舍婆佛、现在贤劫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和释迦佛,共计七尊佛。
  比如:
  “过九十一劫,有毗婆尸佛。
  次三十一劫,有佛名尸弃。
  即于彼劫中,毗舍如来出。
  今此贤劫中,无数那维岁,
  有四大仙人,愍众生故出:
  拘楼孙那含、迦叶释迦文。”(《长阿含经》)
  可见,现在贤劫之前的过去一劫,乃至贤劫之前的连续三十劫,根本无佛出世,过去庄严劫中有千佛出世之说,纯属虚构。
  过去九十一劫中,唯有过去九十一劫、过去三十一劫、现在贤劫这三大劫不空、有佛出世,其余的大劫皆空、无佛出世,这几乎是最基础的佛法常识了,以至于四部《阿含经》中反反复复地宣说此事。
  比如:
  “明见真实者,说九十一劫,三劫中不空,有大仙人尊,余空无洲依,唯畏恐怖劫。”(《杂阿含经》)
  铁证如山,过去一劫中不仅没有千佛出世,乃至绝无一佛出世!
  三、伪大乘诸经论互相抵牾
  伪大乘经论之间常常自相矛盾,龙树的《大智度论》同样证明过去、现在、未来三大劫中各有一千尊佛出世纯属流变伪说。
  比如:
  ★“是九十一劫中三劫有佛。贤劫之前九十一劫初有佛名鞞婆尸。第三十一劫中有二佛。一名尸弃。二名鞞恕婆附。是贤劫中有四佛。一名迦罗鸠餐陀。二名迦那伽牟尼。三名迦叶。四名释迦牟尼。除此余劫皆空无佛甚可怜愍。”(龙树伪菩萨《大智度论》)
  在《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中,把过去九十一劫毗婆尸、过去三十一劫尸弃、毗舍婆等三尊佛,竟皆故意归为过去一劫庄严劫千佛之最后三尊:★“……南无毗婆尸佛,南无尸弃佛,南无毗舍浮佛,一千佛竟。”相似而实非,伪经编篡者显然是刻意而为,真可谓用心苦毒啊。
  绝无一佛出世的过去庄严劫,在《佛说佛名经》中编造了更为荒诞的说法,诸如★“庄严劫中有八万四千佛出世”、“善见劫中有七十二亿佛出世”等等,可谓邪说辗转增上。即使按照某些无知者所妄言的“八万四千”仅仅代表非常多,也只是自彰其愚罢了。因为过去庄严劫中出世之佛,不仅不是非常多,反倒是非常少,乃至极少──根本无佛出世!
  四、伪大乘经胡乱篡改诸佛寿命
  伪经《佛说佛名经》中于诸佛寿命亦胡编乱造:★“毗婆尸佛寿命八十千劫。尸弃佛寿命六十千劫。毗舍浮佛寿命二千劫。拘留孙佛寿命十四小劫。拘那含牟尼佛寿命三十小劫。迦叶佛寿命二十小劫。”
  与阿含真经对比一下,在《增一阿含经》中说:“佛世尊皆出人间”、“(毗婆尸)佛寿八万四千岁”、“试诘佛寿七万岁”、“毗舍罗婆如来寿七万岁”、“(拘楼孙)佛寿六万岁”、“(拘那含)佛寿四万岁”、“迦叶佛寿二万岁”,这是简单的数字对比,实在没必要再细细掰扯了。
  伪大乘经之所以动辄编造一劫之中有千佛亿佛出世、每尊佛寿千劫亿劫等相互矛盾的虚妄说法,根本上是为了掩盖伪大乘中不可调和的矛盾、弥补固有的缺陷而妄造,严重违背了佛陀正法。
注:原文摘自《楞严伪经——阿含经VS伪大乘经》
一劫之事岂是你能知?一世界和一劫不是一个概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大乘《大般涅槃经》竟公然编造邪说劝杀赞杀?
&&像法初兴时伪大乘的生存危机
  ★“时恶比丘共相聚集立严峻制。若有受持大涅槃经。书写读诵分别说者。一切。不得共住共坐谈论语言。何以故。涅槃经者。非佛所说。邪见所造。”(《涅槃经》)
  《涅槃经》虽然假托佛陀预言,诽谤阿罗汉僧团皆为恶比丘,然而,亦可见伪大乘僧团初立之时,阿罗汉所住持的正法僧团,对伪大乘者确实是灭摈不共住的。
  佛灭后七百年的龙树时代,伪大乘僧团初立,伪菩萨们尚为不被待见的小众,且处处为主掌着住持佛法局势的声闻正法僧团所驱逐灭摈不共住,其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伪大乘者为了应对生存危机,不得不编造伪经,大肆劝杀赞杀,毁佛圣戒,以便为其武装护持“正法”或暴力铲除对手即阿罗汉“恶比丘”制造理论。
  比如:
  ★“毁正法者。王者大臣四部之众应当苦治……护持正法者。不受五戒不修威仪。应持刀剑弓箭鉾槊。守护持戒清净比丘……与是破戒诸恶比丘极共战斗……命终生阿閦佛国……是故护*法优婆塞等。应执刀杖拥护如是持法比丘。若有受持五戒之者。不得名为大乘人也。不受五戒为护正法乃名大乘。护正法者。应当执持刀剑器仗侍说法者……如是之人为护*法故虽有所犯不名破戒。”(《涅槃经》)
  ★“我于尔时心重大乘。闻婆罗门诽谤方等。闻已即时断其命根。善男子。以是因缘从是已来不堕地狱。善男子。拥护摄持大乘经典。乃有如是无量势力。”(《涅槃经》)
  ★“若有众生谤大乘者。即以鞭挞苦加治之或夺其命。”(《涅槃经》)
  ★“杀害蚁子犹得杀罪。杀一阐提无有杀罪。”(《涅槃经》)
  说白了,“毁谤大乘”者即是一阐提,而杀掉一阐提,不仅无罪,且功德无量。若受不杀生等五戒者,绝非“大乘人”,必须执持刀剑不受五戒者,才是“大乘”。
  然而,修习忍辱并赞叹不杀为佛陀正法标志之一。
  “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方便毁谤如来及法.众僧者。汝等不得怀忿结心。害意于彼。所以者何。若诽谤我.法及比丘僧。汝等怀忿结心。起害意者。则自陷溺。是故汝等不得怀忿结心。害意于彼。”(《长阿含经》)
  想知道如何是真大乘吗?忍辱戒杀者是。想知道如何是邪教吗?劝杀赞杀的伪大乘正是活标本。
  为了应对生存危机,伪大乘者不仅劝杀赞杀,还非律说律,编造说可受畜一切奴婢金银车乘田宅等。
  比如:
  ★“为欲建立护持正法。我听弟子受畜奴婢金银车乘田宅谷米卖易所须。”(《涅槃经》)
  只有破除佛陀所制种种清规戒律,才可以广纳各色人等加入伪大乘僧团,以便迅速壮大队伍和声势。越下流则越泛滥。
  然而,于佛陀正法中,这些行为显然都是违法违律之事,恕不赘述。
 摘自:《楞严伪经——阿含经VS伪大乘经》一书
  & && && &
所有罪过之中,诽谤佛法之罪最重。护持正法有大福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请教:诵持楞严咒在汉传大乘寺院极其普遍,为何诵持过楞严咒的寒山寺僧人却中毒尽死寺中呢?
楞严伪谬7-11.诵楞严咒,诸毒不害
  ★“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他诵。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楞严经》)
  佛陀斥任何善恶咒术皆为畜生法,神通乃至佛力尚不敌众生恶业,依畜生咒力可使诸毒不害,纯属伪大乘的妄想法。
  一、毒蘑一时毒杀全体寒山寺僧
  清朝道光()年间某日,姑苏城外千年古刹寒山寺的方丈过生日,寺内全体僧众和香客共140余人,食后尽数中毒身亡。“寺僧之老者、弱者,住持者、过客者,共一百四十余人,忽一日尽死寺中。”
  此中毒事件的原因,是厨师在后园发现二棵大蘑菇,于是采来做成浇面汤。“后园中有蕈二枚,紫色鲜艳,其大径尺,因撷以调羹浇面……诸僧既皆食之,故无一生……寒山寺由此亦废。”(注:引号内文字出于清薛福成《庸庵笔记》之《蕈毒一日杀百四十余人》)
  140余人因误吃毒蘑而中毒丧命事件,历史上亦极为罕见,实为证伪楞严神咒的典型案例之一。若说寒山寺上下全体寺僧绝无一人诵持过楞严咒,必是无稽妄言。
  二、佛陀也因食毒菌而中毒
  佛陀临入涅槃前所受最后之供养,也就是佛陀于人间的最后一餐,是由波婆城铁匠子准陀所供之菌茸,佛陀食此菌茸之后,痢血痛极,几近于死。
  比如:
  “铁匠子准陀,于夜间备调美味之嚼食、啖食及甚多菌茸……世尊告铁匠子曰:‘汝所备办之栴檀树菌茸供奉与我,备办其他之嚼食、啖食,供奉与诸比丘……所剩余之菌茸,应埋藏于洞穴。准陀!我于天界、魔界、梵天界,或沙门、婆罗门及天、人之间。除如来之外,不见有人食此茸物能消化者’……世尊食铁匠子准陀之供食时,患重症之痢疾,痢血痛极,几近于死。”(《长部》)
  “如来最后于其舍食便取涅槃。”(《长阿含经》)
  神通乃至佛力尚不敌业力,一切善恶咒术更是枉然,即便是佛陀于自所作业成熟时亦必受报。
  比如:
  “由斯业故。经于多岁百岁千岁中。堕地狱中。受诸楚毒。残业报故。成正觉后。紫橿木枪。刺我足伤。”(《律》)
  可见,佛陀既非依诵楞严咒而成佛道,亦从未诵持并教授楞严咒,《楞严经》所谓诵楞严咒者诸毒不害,纯属狂吹。
原文摘自:《楞严伪经——阿含经VS伪大乘经》一书
  & && && &&&
  & && &&&
说佛中毒是谤佛,如果佛自不能脱世间苦,如果教人脱离苦难?佛为钝根人示现中度,不代表佛真实会中毒。佛身是金刚身,不受一切世间水火毒药之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弥陀经全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