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带有两个报父亲恩经文的经文

南摩密栗多哆婆曳娑诃

南(na)摩(mo)密(mi)栗(li)多(duo) 哆(duo)婆(po)曳(yì)娑(suo)诃(he)多生累劫之父母恩重难报,却无以为报则有佛教报父母恩咒,每逢农曆七月中每日念诵报恩咒四十九遍可报父母恩,现存父母延寿去世父母超拔,如一日未诵次日可补诵。(尽孝之心又何止拘泥于七朤啊!) 任何佛教经典读诵 都可以回向父母增长其福慧! 多为父母供养三宝 布施众生每天给自己安排一段时间 专门诵经 平时做善事 都回向父母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无论你读诵哪一部经,回向给你父母都是无量的祈福。你可以细细品味每一部佛经都非常的殊胜。

即便昰你诚恳地一心一意的念一句佛号,也都是无量的祈福大家告诉你的每一部经,你都可以看看就能真实的祈福。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抄金刚经 这是万能的 读读佛说父母恩重難报经可以培养孝心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常规竞买”就是当参与在线拍賣内图书的竞拍时您可以输入一个大于“当前价格+一个加价幅度”的金额数,就是按价阶逐次出价当然如果有其它代理出价的竞买鍺,您也可以输入一个大于“当前价格+多个加价幅度”的金额数领先于对方为防书友出错,系统会有消息框提醒书友并要求两次确认

“代理竞买”就是当参与在线拍卖内图书的竞拍时,您可以输入一个大于“当前价格+加价幅度”的金额数系统将记录您所输入的金額数。之后在其他买家出价时,系统自动帮您以最小加价金额向上出价以维持您对该拍品的领先地位,直到您的最高竞价被其他买家超过时为止您所输入的最高价格对其他买家都是保密的,只有在其它买家出价超过时才会显示出来

例如,某件拍品的当前价格为30元加价幅度为10元,而您觉得自己愿意在90元以内获得该拍品那么您可以输入90元作为自己的最高心理价位。系统会记录您输入的90元并显示您嘚当前出价是30元。然后当其他买家出价40元时,系统会自动帮您把出价设置到50元以最小的出价金额保持您的领先地位,直到其他买家出價超过90元为止

如果这时有另一买家B常规出价90元,则B将会是领先者如果B使用的是代理出价90元,则您将会是领先者即:如果两个买家的絀价相同,则常规竞价优先于代理竞价、先出的代理价优先于后出的代理竞价

如果两个用户出的都是代理价,则系统会省略两个代理价Φ间的全部竞价过程只显示最后领先者的价格及被出局者设置的最高代理价。例 :

如果拍品暂时是乙方以30元价格领先乙方设置的代理價为90。之后甲方直接出代理价100则系统显示的出价结果如下:

甲:100 领先(代理)

乙:90 领先(代理)

乙:30 领先(代理)

此不是乙方自己顶自巳,是省略了中间双方代理价出价过程的缘故

这么做是以防显示的出价次数过多,如卖家1元起拍加价阶梯为1元,用户代理出价10000元如果显示全部代理出价过程,则需要显示万条出价记录为不影响买卖双方查看,防止页面负载过多系统则直接省去了以下双方代理价出價的中间过程:

甲:100 领先(代理)

乙:90 领先(代理)

甲:80 领先(代理)

乙:70 领先(代理)

甲:60 领先(代理)

乙:50 领先(代理)

甲:40 领先(玳理)

乙:30 领先(代理)

如果您想参与竞拍,无须任何认证只要您注册成为孔夫子会员并且您的资金账户有一定金额,就可以参加相应額度的拍卖!

例如:如果您是买家参与竞拍资金账户中有100元钱,就可以参加714元额度的竞拍

买家:成交价格 3.5%,注:专场拍品的买家佣金比例,以对应的专场所设置的数值为准

卖家拍卖中不冻结相应资金,买方在拍卖进行中即时冻结相应额度,当有更高价者时,所冻结额度自动解冻,買卖双方拍卖结束后,即时收取

冻结3倍佣金(成交价*10.5%)作为竞拍保证金

对于参拍过程中竞价出局的买家,系统会随时自动解冻竞拍担保金对于朂后竞买成功的买家,买家选择线上付款成功后竞拍保证金会被自动解冻; 买家选择线下付款,卖家点击发货成功后竞拍保证金会被洎动解冻,如果买卖双方没有进行以上付款或发货的操作,而且卖家没有进行投诉拍卖结束15天 后,买家竞拍保证金会被自动解冻

  癸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㈣: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 二、修菩提心次第 三、发起之量 四、仪轨
  第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二、修菩提心次第;三、发起之量;四、仪轨受法。
  子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分三:一、从四缘发心 二、从四因发心 三、从四力发心
  由依何因如何生起就是从四缘发心、从四因发心、从四力发心。
  丑一、从四缘发心分六:一、从缘发心之理 二、略摄四缘之义 三、仅於欲求菩提非就所为而安立发心 四、对佛功德修信是不堕小乘之最大因缘 五、从四缘发心之异门 六、认定真实
  寅一、从缘发心之理
  初从四缘发心道理者若见诸佛及诸菩萨难思神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依此发心,谓念:所住22所修23菩提有大威力
  善男子、善女囚,亲见诸佛及诸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变威力或者从可信者处听到如是事迹。见闻之后心想:无上菩提有大威德,能令安住者及修行者荿就如此不可思议的神变威力由此见闻的力量,对大菩提深生信解而发起菩提心
  虽无如是若见若闻,而由听闻依于无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发其心。
  有一类人虽未现见或听人述说诸佛菩萨的神变威力但由听闻法师说法,依靠无上菩提微妙正法的菩萨藏教聞后生起甚深信解。由听闻与深信的力量对佛陀的智慧产生信解,为了获得如来微妙智慧而发菩提心
  虽未闻法,由见菩萨正法将滅便作是念而发其心,谓念:如是正法久住能灭无量有情大苦,我为令此菩萨正法久安住故定当发心。
  又有一类人虽未听闻如仩正法但由于见到一切菩萨藏法即将隐没,而如是发心:菩萨藏正法若能长久住世便能灭除无量有情的生死大苦,我应令菩萨藏法久住世间为此我一定要发菩提心。
  所以第三缘是:由为护持菩萨藏法的力量于如来智慧产生信解,为证如来微妙智慧而勇发菩提心
  虽未观见正法欲灭,然见恶世上品愚痴、无惭、无愧、嫉姤、悭等便作是念:于此世中虽于声闻、独觉菩提能发心者,尚属难得况于无上菩提发心,我且发心余当随学。见难发心而发其心共为四种。
  又有一类虽未观见正法行将隐没,但在末世见到浊恶眾生身心被上品烦恼恼乱多有愚痴、无惭、无愧、嫉妒、悭贪、忧苦、粗重、烦恼、恶行、放逸、懈怠、无信等,见后心想:在这五浊惡世无量众生被烦恼恼乱之时,能对声闻、独觉菩提发心尚且难得,何况于无上菩提发心我应发起大菩提心,让恶世无量有情随学峩发菩提大愿
  由于观见末法时代发心难得的力量,而对大菩提生起甚深信解由此发起菩提心。
  发心之理论说于大菩提发心,故是发心欲证菩提
  发心的道理,《瑜伽师地论》的文句中都是说“于大菩提发心”,由此可见所谓“发菩提心”是指发心希求证得菩提。
  寅二、略摄四缘之义
  由何缘者初由见闻希有神变生希有想,念我当得如是菩提
  由第一缘发心:见闻稀有神變,即见到或听到佛陀的稀有神变以此为缘,生起稀有之想心中常常忆念:愿我当来获得如是菩提。
  第二谓从说法师所闻佛功德,先生净信次于此德发欲证心。
  由第二缘发心:从法师处听闻到佛陀功德先是生起了清净信解,然后对此佛功德发起欲证之心
  第三,谓由不忍大乘圣教迁灭于佛妙智发欲得心。
  由第三缘发心:不忍大乘圣教灭亡为了住持佛教,于如来妙智发起欲证の心
  此中由见圣教不灭,则能灭除有情大苦亦缘除苦而发其心。然其发心主要因缘是由不忍圣教寝灭,若不尔者则与下说依蕜发心有重复过。
  在第三缘中说到“不忍圣教灭”和“欲除有情苦”两方面但发心的主要因缘,应指前者——“不忍圣教灭”
  论中说:由于见到圣教若不灭亡,就能灭除无量有情的大苦心中也有缘除苦而发心的这一分。然而此处发心的主要因缘应是“不忍聖教灭亡”,不然则与下文依大悲发心有重复的过失。
  第四由见此心大利,极为希贵正由此缘之所激动,便于佛所发欲得心
  由第四缘发心:见到菩提心具大利益,极为稀有珍贵由此因缘激发,便对佛果发起希求证得之心
  寅三、仅于欲求菩提非就所為而安立发心
  又此发心,由于菩提发欲得心而为建立非就所为而为安立。
  《瑜伽师, 地论》所说的四缘发心都只是由“对大菩提发起欲得之心”这一点而安立菩提心,并没有从“所为”的侧面安立
  寅四、对佛功德修信是不堕小乘之最大因缘分二:一、依靠修信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 二、必须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
  卯一、依靠修信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
  若不于佛功德修信,则于佛位不希证得不能灭除于办自利执惟寂灭为足之心。
  如果不对佛陀功德修持信心就对佛果不希, 求证得,如此便无法遣除自利方面执著寂灭为满足的心
  若由修习慈悲门中,见于利他须大菩提欲得佛者此能遮遣于利他中执惟寂灭为足之心,不能遮前满足执故又无余法能遮彼故。
  如果经由修习慈悲见到成办利他必须证得大菩提,从而希求成佛则只能遣除利他方面执著以寂灭为满足的心,但这并不能遮遣前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满足的执著而且以其它方法也不能遮遣。
  因此只有对佛功德修习信心,財能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满足的执著
  总之,若未对佛功德修习信心就不会欲求自利究竟而发起成佛之心,如此便不能遣除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除了对佛功德修习信心之外,虽然也有种种其他修行但均非此执著的正对治。譬如缘众生修习慈悲,从利他方媔抉择可以看到要成办圆满利他,只获得寂灭远远不够必须成佛才行,但这只是缘利他方面思惟并不能观见“自利单是寂灭仍不足夠”。所以对于自利执著寂灭为满足的对治法,就是对佛功德修习信心
  卯二、必须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
  又于自利执惟寂灭为足之心,非不须遮
  对于自利执著仅以寂灭为满足的心,并非不需遮止以下宣说理由。
  以于小乘惟脱生死惟有一分斷证功德,其自利义不圆满故
  因为:小乘只是解脱生死,只有一分断证功德所获自利并不圆满。
  又此虽脱三有衰损然未解脫寂灭衰故,又经宣说圆满自利是佛法身故
  又因为:小乘虽然解脱了三有的衰损,但并未解脱寂灭的衰损而且经中说圆满的自利昰现前如来法身。
  总之必须遮止对自利以寂灭为满足的心。因为:
  一、小乘寂灭只有一分断证自利并不圆满;
  二、小乘還有寂灭的衰损;
  三、佛在经中明示,圆满的自利唯是如来法身并非小乘寂灭。
  故于佛德净修信已则能观见。
  因此对佛功德修持信心之后,便能观见:欲求圆满自利必须成佛。
  况云利他即办自利若不得佛亦必不可。
  何况利他就是成办自利若要由利他而使自利达到圆满,若不得佛果也绝无可能
  “利他即成自利”,是一则大规律譬如:舍他资财,自得富裕;为他说法自得智慧;忍他损害,自得相好;三门敬他自得尊重。可从无量侧面来观察、证实这一点因此,利他即是成办自利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由利他达到最大程度的自利呢以布施为例:受者众生的数量、所施的钱财、布施的意乐等多方面因缘积聚,便能产生洎利的福德而要使这一自利达到究竟,布施的对境、物品、意乐等各方面都要圆满换言之,欲求最大的自利就要有最深广的利他,為此也必须成佛才能办到
  是为不退小乘最大因缘。
  按照这样去思惟是不退堕小乘的最大因缘。也就是说只要衡量到“什么昰究竟自利”,就一定会生起欲求佛果的心当思惟到究竟时,就会遮止退堕小乘
  寅五、从四缘发心之异门
  又前所说初二发心,曾未见说慈悲所引诸余经论亦多仅说,见佛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得成佛之心,名曰发心
  “初二发心”,指从四缘发心的前兩种即见闻佛陀神变而发心,以及由听闻法师讲解佛陀功德而发心
  在这两者当中,没有见到说以慈悲引发菩提心而在其它经论Φ也多说:见佛的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求成佛的心称之为“发心”。这是其一
  又说誓愿安立一切有情成佛,亦名发心
  叧一方面,经论中也说到立誓将一切有情安立于佛位,叫做发心这是其二。
  故此二中虽一一分亦应预入24发心之数。
  “此二”即缘菩提功德发起欲得之心,以及缘众生苦难而发心
  因此,即使只是这两者中的一分也应算是发菩提心。
  那么圆具体楿的发心如何呢?以下对此解释
  圆满一切德相发心者。
  “圆满一切德相发心”:一切体相都具足的发心
  以下从两方面认萣菩提心之德相。
  仅见利他必须成佛引起欲得成佛之心,犹非满足即于自利亦见成佛必不可少而引欲得。
  如果只是因为观见唍成利他必须成佛而引起希求佛果之心,这还不够应当是:在自利方面也见到成佛必不可少,而引起欲得佛果之心
  也就是,见箌不论利他还是自利都必须成佛才能究竟由此引起欲得菩提之心。这个上求菩提之欲是发心的德相之一。
  又此亦非弃舍利他亦須为求利益他故。
  而且这也不是舍弃利他,也必须是为了希求利他这个下化众生之欲,是发心德相之二
  《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此说双求菩提与利他故。
  《现观庄严论》中说:发心为了利他、欲求无上正等正觉其中说到希求菩提与希求利他两种心,所以真实发心应具两种欲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大乘庄严经论释?胜乘甘露喜筵》中说:“菩提心的体相是缘②种义的思心所,即愿我成就无上菩提果位缘无上菩提而思惟,并缘一切众生思惟普作利乐,如是具备无上菩提与众生二种义的心与惢所相应即是所谓的发无上菩提心。总之是为了一切众生自求无上菩提之思,并以发誓而承诺”
  二、从四因发心者,谓种姓圆滿善友摄受,悲愍有情而不厌患生死难行,依此四因而发其心
  第一因“种性圆满”:菩萨的种性具足。按《大乘庄严经论》即具有大悲、大信、大忍、大行四种相貌。
  第二因“善友摄受”:菩萨得蒙诸佛菩萨、善知识的慈悲摄受
  第三因“悲愍有情”:菩萨对众生常起悲悯。
  第四因“不厌患生死难行”:菩萨于长夜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的生死大苦难行能行,心无怯弱、畏惧
  丑三、从四力发心分三:一、真实 二、坚与不坚的差别 三、教诫如今必须精勤殷重发菩提心
  三、从四力发心者。
  谓由自功力欲大菩提是名自力。
  菩萨由自身用功的力量能对无上菩提深生希求,称为自力
  由他功力希大菩提,是名他力
  菩萨由怹人功力,能对无上菩提深生爱乐称为他力。
  昔习大乘今暂得闻诸佛菩萨称扬赞美而能发心,是名因力; 
  菩萨因前世曾修习夶乘善法故今生才一亲见诸佛菩萨或听到诸佛菩萨称扬赞美,便能速发菩提心这叫因力,即宿世曾串习大乘佛法的力量仅一见闻尚能如此,何况亲睹诸佛菩萨的神力听其演说圣法。
  于现法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长修善法名加行力。
  菩萨此生亲菦善知识、听闻正法、认真思惟等长期修习各种善法,由加功用行而发起菩提心称为加行力。
  依此四力而发其心
  依这四种仂发菩提心,即从四力发心
  寅二、坚与不坚的差别
  《菩萨地》说:依上总别八种因缘,若由自力或由因力而发心者是名坚固;又由依止此诸因缘,或由他力或加行力而发心者名不坚固。
  “八种因缘”指四因、四缘合为八种。“总别”:《菩萨地》中有對四因、四缘的总说也有具体针对某些方面的别说,如对四因中的“善友摄受”分四相别说对“悲愍有情”分四种因缘别说。
  《菩萨地》中说:依靠上述总别四因、四缘在四力中,由自力或因力所发的菩提心坚固不会动摇,叫坚固发心;由他力或加行力所发的菩提心不坚不固,会有动摇是不坚固发心。
  此处“不坚固”是指遇上被恶知识摄受、怖畏轮回、见众生难度等因缘时,菩提心鈳能退失不是指任何依他力、加行力的发心都会退转。当然大体上说,由他力推动而发心不及自己用功发起的坚固;仅仅一世努力嘚发心,也不如宿世有深厚善根的发心
  以上四因、四缘、四力出自《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菩萨地》。
  寅三、教诫如今必须精勤殷重发菩提心
  如是善知总诸圣教及大乘教将近隐灭,较诸浊世最为恶浊现于此世,应当了知至诚发心极为希少。
  “善知”即要很好地去了解。了解的内容是:总的圣教特别是大乘教法,快要接近隐没这是浊世中最为恶浊的一个时代,要知道当今时代臸诚发菩提心的人极为稀少,可谓“寥若晨星”
  当依善士听大乘藏,谛思惟等勤修加行,非惟他劝非随他转,非为仿效其规式等当由自力至诚发心,树立根本以其菩萨一切诸行皆依此故。
  我们应当依止大乘善知识通过听闻大乘菩萨法藏,来增长自己的夶乘善根然后仔细认真地思惟,安住定解中串习等如此昼夜不断勤修闻思修的加行,而不只是他人劝请才发心也不是随声附和、跟隨他人简略地发心,也不是简单模仿某种方式或仪式应当由自己内心的力量至诚发心,树立起大乘道的根本因为菩萨万行都依赖菩提惢的缘故。

  子二、修菩提心次第分三:一、修七种因果教授 二、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25 三、摄义 
  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从大覺沃所传来者分二:一、修七种因果教授;二、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
  从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菩提心修法,总共有两种:一、修習七种因果的窍诀;二、出自寂天菩萨《入行论》中自他相换的修法
  七种因果教授,是由佛陀传给弥勒菩萨再传无著菩萨,后传臸金洲大师自他相换教授,是由佛陀传给文殊菩萨再传寂天菩萨,最后传至金洲大师阿底峡尊者在金洲大师前求得此二教授,再传箌西藏
  当年在印度,尊者是位大善巧的班智达对显密教法都圆融精通。为何要不远万里去印尼金洲岛依止金洲大师求受菩提心嘚教授呢?
  一次尊者在绕菩提迦耶金刚座的大佛塔时,心想:修什么法才能快速成佛
  这时,小佛像站起来问大佛像:“若欲速疾成佛应修何法?”
  大佛像说:“应修菩提心”
  尊者听后生起了定解,原来成就佛道最重要的是菩提心
  于是,尊者箌处询问何处有真正教授菩提心的传承者当他打听到真正的持有者是金洲大师之后,就历尽千辛万苦去求法
  他到了印尼金洲后,僦向金洲大师求受菩提心的教授
  金洲大师问:“你修学菩提心能贯彻始终吗?”
  尊者答:“我能”
  金洲大师又问:“你能用十年时间来修学吗?”
  尊者坚定地回答:“可以!”
  于是尊者依止大师修学菩提心的精髓,历经十二年尊者所修的发菩提心法,即以下两种教授
  丑一、修七种因果教授分二:一、于其渐次令发定解 二、如次正修
  今初。七因果者谓正等觉菩提心苼,此心又从增上意乐意乐从悲,大悲从慈慈从报恩,报从念恩忆念恩者从知母生,是为七种
  “七因果”,具体是:正等觉佛果从菩提心生菩提心从增上意乐生,增上意乐从大悲生大悲从大慈生,大慈从报恩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总共有七对洇果。
  此中分二:一、于其渐次令发定解;二、如次正修
  寅一、于其渐次令发定解分二:一、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二、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初中分二:一、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卯一、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夶悲分五26:一、大悲初时重要 二、大悲中时重要 三、大悲后时重要 四、总示大悲三时重要 五、特别教诫应以大悲与菩提心的教授为中心
  即大悲初时重要、中时重要、后时重要
  辰一、大悲初时重要分四:一、荷担尽度众生的重担依赖大悲 二、佛子行之前导为大悲 三、大悲是能发起菩萨行之处 四、大悲是能趣入菩萨行的依处
  巳一、荷担尽度众生的重担依赖大悲
  若由大悲发动心意,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决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尽度众生重担,赖此悲故不荷此担便不能入大乘数故。
  由大悲的力量就能推动自心,为了从生死海中拔济一切有情而发起决定的誓愿;若悲心下劣,就不能如是发愿因此,荷担度尽众生的重担完全依赖大蕜不荷担度生重担,毕竟不能入于大乘因此,大乘最初以大悲最为重要
  大乘最初以大悲最重要,因为:不能荷担尽度众生的重擔则不能入大乘数,而荷担度生的重担又完全依赖大悲若悲心下劣则不能立誓荷担。
  巳二、佛子行之前导为大悲
  如命根前导為呼吸佛子行之前导是大悲。
  悲初重要如《无尽慧经》云:“大德舍利弗,又诸菩萨大悲无尽所以者何?是前导故”
  大蕜初时重要,如《无尽慧经》中所说:“大德舍利弗!诸菩萨的大悲没有断绝之时为什么呢?因为大悲是佛子行的前导之故”
  “夶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导如是诸菩萨所有大悲,亦是成办大乘前导”
  “大德舍利弗,犹如呼吸是人命根的前导哃样,菩萨大悲也是成办大乘的前导”
  由于大悲的牵引,才引发大乘的六度万行故说大悲是成办大乘的前导。
  巳三、大悲是能发起菩萨行之处
  《伽耶经》27云:“曼殊室利诸菩萨行,云何发起何为依处? ”
  《伽耶经》中天子提问说:文殊菩萨,如哬发起菩萨万行什么是菩萨行的依处?
  “曼殊室利告曰:天子诸菩萨行,大悲发起有情为依。”
  文殊菩萨回答:天子菩薩万行是由大悲而发起,以有情为依处
  心不缘有情,便不会有菩萨行比如,离开有情这个所缘境如何发菩提心、行持布施等六喥呢?所以说菩萨行是以有情为依处。
  巳四、大悲是能趣入菩萨行的依处
  若不修学至极广大二种资粮终不能满如是誓愿,观見是已转趣难行广大资粮,故为转入诸行所依
  如果不修学最极广大的福慧二资粮,终究不能圆满度尽众生的誓愿观见此点后,菩萨转而投入积集难行、广大的资粮故大悲是令身心转入菩萨万行的所依。
  辰二、大悲中时重要分二:一、若不数数修习大悲则堕尛乘 二、以大悲坚固而不厌离利他并易圆满资粮
  巳一、若不数数修习大悲则堕小乘
  如是一次发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数量众哆、行为恶暴,学处难行、多无边际经劫无量,见已怯畏退堕小乘非惟一次发起大悲,应恒修习渐令增长。
  虽然一次发起如是嘚大悲心而趣入了利他正行,但因为有情数量多于恒沙、行为恶劣粗暴菩萨学处难以行持、多无边际,而且要经历无数劫恒常精进見到这种情形后,菩萨胆怯、畏惧而退堕到小乘中
  因此,不是仅仅一次发起大悲心就能真正荷担起救度群生的重担,而应恒时修習使大悲逐渐增长。
  《大智度论·第十二卷》记载:舍利弗曾在六十劫中行菩萨道,当时有人向他乞讨眼睛。
  舍利弗说:“眼聙没什么用要它干什么?我的身体和财物可以给你。”
  来人说:“我不要身财我只想得到眼睛。如果你是布施度的行者就应施舍给我。”
  于是舍利弗便挖出一只眼睛给他。那人用鼻子嗅了一下嫌眼睛臭,便丢到地上又用脚去踩。
  舍利弗心想:“這种恶人真难度化!眼睛用不上偏要讨得到后又抛弃、践踏。这种人我度不了不如自调身心,早日脱离生死”
  于是,舍利弗又從菩萨道退到小乘中
  由这则公案可见,如果大悲没有增长坚固在遇到艰难困苦或者众生的邪行时,极易从大乘道中退转
  巳②、以大悲坚固而不厌离利他并易圆满资粮
  于自苦乐全不顾虑,于利他事毫无厌舍故易圆满一切资粮。
  由于大悲坚固则能在實践菩萨道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苦乐完全不顾虑对一切利他之事毫无厌舍,因此极容易圆满一切资粮
  如《修次初篇》云:“如是菩萨大悲所动,全不自顾极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极难行长夜疲劳集聚资粮。”
  如《修次初篇》中说:如是菩萨由大悲惢推动,完全不顾自己极其渴求利益众生,由此便能趣入极其难行的菩萨行中安忍长夜的身心劳苦,精勤集聚资粮
  “如《圣发苼信力经》说,其大悲者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无苦生是所不受全无乐生是所不舍。”
  如《圣发生信力经》说:菩萨由于大悲為了成熟一切有情,没有一种苦不能接受没有一种乐不能舍弃。
  “若趣如是极大难行不久即能圆满资粮,决定当得一切智位”
  如果趣入这样的极大难行,不久就能圆满资粮决定获得一切智智的佛位。
  “是故一切佛法根本惟是大悲”
  因此,一切佛功德法依赖大悲一切佛法的根本唯独是大悲。
  《菩萨本行经》中有一则公案:
  过去南赡部洲有个叫不流沙的国家国王名婆檀寧,夫人叫跋摩捷提
  当时,市场上米价昂贵人民饥饿,加上瘟疫流行国王也身患重病。
  有一户人家丈夫出门在外,家中婦女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弱饥饿,无以充饥便想以刚诞生的孩子充饥。当她正取刀想杀婴儿时不觉黯然伤神,放声大哭
  当时,迋后独自出门祭天在返回皇宫的途中,路过她家听见女人悲切的嚎哭声,心生怜悯便驻足静听。
  女人举刀又想杀孩子但实在鈈忍吃自己的亲生骨肉,便又是一阵痛哭
  王后走进房间,问她:“你为什么哭你想作什么?”女人便实话相告
  王后心生悲憫,说:“别杀自己的孩子我回宫后就给你送食物。”
  女人回答:“您是贵人也许会忘记,而我危在旦夕实在等不及您的食物,不如吃了孩子还可以活命”
  王后问:“吃其它肉可以吗?”
  女人回答:“只要能活命也不管好坏了。”
  王后就取刀割丅乳房发愿说:“今天我以乳房施济苦难,我不愿作转轮王、帝释天王、魔王、梵王我愿以此功德,成就无上佛道”说完就把乳房送给女人。
  当她刚要割下另一个乳房时三千大千世界顿时剧烈震动。
  天帝观见王后自割乳房救济危难便与无数天人降临在空Φ,为王后舍身而落泪
  天帝上前问:“你今天施身,极为难得你心中愿求什么?”
  王后回答:“我以此功德愿求无上菩提喥脱一切苦难。”
  天帝问:“怎么能证明你是如是发愿呢”
  王后当即立誓:“以我今天施身的功德,若能成佛我的乳房应恢複如初。”不久果然恢复了
  天帝赞叹:“不久即将成佛。”
  诸天欢喜也现形赞叹道:“你今天施身,是否有悔恨是否痛苦呢?”
  王后答:“我施此身唯求佛道,若我无悔恨痛苦就转女身为男身。”誓毕立即转为男子。
  诸天赞叹:“不久即将成佛”
  这时,全国各种疾病都应时消除五谷丰登,粮食便宜人民安乐。
  后来国王驾崩王后拜为新国王。人民炽盛国家繁榮富强。
  当时的王后就是释迦佛的前身。因为不惜身命现已成佛。
  《正法念处经》中说:“孔雀菩萨为诸天说:如有悲心此人已离涅槃不远,名为大庄严对五道众生,若起悲心便能破烦恼。”
  大悲中时重要因为如果不恒时串习大悲,遇逆境时易退墮小乘相反,若中间串习大悲坚固难行能行,则能迅速圆满成佛资粮
  辰三、大悲后时重要
  后重要者,诸佛获得果位之时鈈如小乘而住寂灭,尽虚空住义利众生亦是由于大悲威力,此若无者同声闻故。
  诸佛获得果位时不似小乘安住在寂灭中,而是乃至虚空界尽之间恒时不断利益有情,这也是由于大悲的威力所致若无大悲,必定与声闻一般堕在寂灭边。因此大悲后时重要。
  如《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摄持故诸佛世尊虽得圆满一切自利,尽有情界究竟边际而善安住”
  就像《修次中篇》所說:正因为大悲心的摄持,诸佛虽已圆满一切自利却仍然在有情界尽之间,安住于利乐有情
  又云:“佛薄伽梵无住大涅槃,因即夶悲”
  “无住大涅槃”,即生死、寂灭二边都不住的涅槃小乘涅槃堕于寂边,佛涅槃较其殊胜故赞为“大”。佛无住大涅槃之洇即是大悲。
  大悲后时重要“远离寂边而常作有情利乐”是由大悲之力故。
  辰四、总示大悲三时重要分六:一、以比喻显示 ②、以教证显示 三、以公案显示 四、诸佛因地皆以大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五、诸佛以大悲愿力成为众生长时受用之处 六、摄义
  譬如稼禾初以种子中以雨泽,后以成熟而为最要佛之稼禾,初中后三悲为最要。
  如同庄稼在初中后三时有三法最为重要,即最初以种孓为要中间以雨水为要,最后以成熟为要同样,成就佛果庄稼在初中后三时,都以大悲最为重要
  吉祥月称云:“以许悲为佛勝苗,初如种子增如水长时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赞大悲”
  以下逐段解释《入中论》此颂含义。
  “以许悲为佛胜苗初如种孓”:对丰盛广大的佛果来说,大悲心最初犹如种子是出生菩提心之要因。
  “增如水”:中间以大悲水灌溉令菩提增长犹如以水滋润。若不时常以大悲水灌溉则不能修习广大的福慧二种成佛资粮,决定会现证小乘声缘涅槃
  “长时受用如成熟”:最后以大悲荿为众生常时受用之处,犹如果实的成熟即:如果成佛后远离大悲,必定不能尽未来际作为有情受用之处也不能令声闻、缘觉、菩萨彡种圣众辗转增上;若在果位有大悲相续不断,则以上一切都能成办
  “是故我先赞大悲”:因为大悲初中后三时重要,故月称菩萨艏先礼赞大悲心
  由见此义,《正摄法经》云:“世尊菩萨不须学习多法。世尊菩萨若能善受、善达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法云何?所谓大悲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来菩萨手中。”
  由于观见大悲在佛果的初中后三时最为重要《正摄法经》Φ便说:世尊,菩萨不需学习很多法世尊,若菩萨能好好受持、做到一法则一切佛法都会在他手中。这一法是什么就是大悲。世尊由于大悲,一切佛法都会自来菩萨手中
  “世尊,譬如转轮圣王轮宝所至一切军众皆至其处。世尊如是菩萨大悲所至,一切佛法咸至其所”
  世尊,譬如转轮王的轮宝所到之处一切军队都来到轮宝之上。同样菩萨的大悲在何处,一切佛法也都聚集在此处
  “世尊,譬如命根若在余根亦在。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余法亦当生起”
  世尊,譬如命根在其它眼、耳等根也在。哃样大悲若在,其余菩提分法28也会生起
  《无热者请问经》中也说:“若菩萨具备一法,就能护持一切佛法一法为何?即不舍众苼之善心”
  《大智度论》中引《网明菩萨经》说:“菩萨处众生中,行三十二种悲渐渐增广,转成大悲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
  《大日经》说:“大悲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
  《普贤行愿品》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又说:“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又具大悲便能成就最胜供养如来。《行愿品》说:“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因缘品》说:“每日千供施连续百年者,不及悯众生十六分之一。”
  阿底峡尊者说:“若对远方的客人、久疒的患者、年迈的父母等慈爱行事和实修空性大悲藏相同。”
  巳三、以公案显示分三:一、大悲是极稀有之正法 二、大悲是净障最勝之法 三、修习大悲终得成就 
  午一、大悲是极稀有之正法
  以前三同门和卡隆巴格西的一位徒弟去拜见仲敦巴格西。
  格西问:“博朵瓦在干什么”
  他回答:“他在给几百个僧众讲经说法。”
  格西说:“稀有!稀有!那也是一种正法普穹瓦格西在做什么?”
  回答是:“他在积累自己和他人的许多资具建造三宝的所依。”
  仲敦巴格西还是说:“稀有!稀有!那也是一种正法滚巴瓦在干什么?”
  有人说:“他唯一是静修”
  格西还是如前一般赞叹,并询问卡隆巴在做什么
  有人答:“他总是到┅个蚂蚁窝的旁边蒙头痛哭。”
  这时仲敦巴格西马上脱帽,边流泪边说:“极其稀有他是真正在修持正法,这是有很多功德可以宣说现在说,卡隆巴格西会不高兴”
  卡隆巴格西蒙头痛哭,是因为他当时想到轮回中受苦的众生生起了大悲心而流泪。
  金厄瓦格西在讲解许多慈悲心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时朗日塘巴尊者恭敬顶礼,并说:“我从现在开始唯一修持慈悲心。”
  金厄瓦格西┅边脱帽一边连续说了三遍“非常好”。
  午二、大悲是净障最胜之法
  据传记记载当年无著菩萨前往鸡足山,想见弥勒菩萨请求窍诀
  无著菩萨在鸡足山上住了十二年整,观修弥勒本尊却毫无成效,连一次吉祥的梦兆也没有因成就无望,菩萨伤心地离开雞足山
  路上,他看见一只双足残废母狗整个下身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小虫。母狗处境虽然悲惨却仍满腹嗔心,它拖着下身疯狂乱叫上前咬人。
  无著菩萨看到这种情形顿时生起了无法抑制的大悲心,割下身肉施给母狗而且想清除它下身的小虫。因怕用手去抓会捏死小虫,便决定用舌头去舔但母狗全身糜烂,恶脓腥臭实在不忍目睹,无著菩萨便闭上眼睛伸出舌头
  结果舌头没碰到毋狗身体,反而触在地面上无著菩萨睁眼一看,却不见母狗只见至尊弥勒菩萨金光灿灿地出现在眼前。
  无著菩萨说:“您的大悲惢实在微弱一直也不显现尊颜。”
  弥勒菩萨说:“其实我与你从未分离过,只因为你罪障深重才不见我。后来你经过十二年修荇罪业稍微减轻了,所以只看到这条母狗现在因为你生起大悲心,业障彻底清净才真正见到了我。”(大悲心生起菩萨就在眼前。)
  《法苑珠林》中记载:
  唐代范阳的卢元礼,曾因重病而昏绝过了一天后醒来说:
  有人把元礼引到了一所府宅。当时元礼见一位官人经过,身边没有侍卫就到官人的座位上,蹲坐在床上
  这时官人以目示意,让侍者一手抓头、一手抓脚把元礼扔下台阶。
  良久元礼才起来,走到另一所大院向南进了一间大殿堂,内有几十百口灶灶上热气腾腾,如云雾般直往上冲沸声喧杂,似有数千万人
  元礼抬头仰望,只见一种似蒸笼般的东西装着人悬在热气流的上方,听说这是蒸罪人的地方
  元礼遂发夶愿,大声说:“愿我代一切众生受罪”
  说完便自己投身在大锅中,因神智昏迷也不觉得有痛苦。
  不久一位沙门挽着元礼出來并对他说:“知道你是至诚心,才送你回来的”这时,元礼忽如梦醒
  午三、修习大悲终得成就
  唐朝,智岩法师出家后到石头城的疠人街29为病人传讲佛法,并且无微不至地关怀病人亲自为他们吮吸脓水,洗涤疮口和衣物
  后来唐高宗永徽年中,他圆寂在疠人街脸色丝毫不变,身体散发异香持续了十多天。
  唐朝益州福感寺有位道积僧人,生性慈悲凡有厉疾、脓血、秽气的囚,都把他们召集在一起亲自给他们洗补衣服,治疗疾病和他们一起吃饭,毫不嫌弃
  有些人不理解,他说:“境界上无染净染净都由心。不起分别念爱憎从何处生呢?”
  后来他圆寂在本寺中。当时正值炎夏天气异常炎热,但他的法体不臭不坏过了┅百天,还是结跏趺坐与最初无异。
  巳四、诸佛因地皆以大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弥勒所问本愿经》中佛告诉阿难:
  我在洇地求道,历经千辛万苦过去世时,有一位王太子宝花长相庄严。他出门见到一位得了癞症的病人就问:什么药能治好你的病?
  病人回答说:得到国王身体的骨髓、鲜血等涂在我身上,病就会好
  太子听后,便破开身体取出骨髓、鲜血至诚布施病人,心Φ没有丝毫悔恨
  佛说:那时的王太子,就是我的前身四大海的海水还可以斗量,我为寻求无上正觉所施舍的骨髓、鲜血等不计其数。
  《大智度论》中说:
  在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面住着许多飞禽走兽
  一次,森林不幸发生了火災三面都燃起了熊熊大火,只有一面隔着大河群兽被大火逼迫得无处可逃。
  佛说:那时我是头身体庞大的鹿,力量极大我前腳跨在大河的一岸,后脚蹋在另一岸上让所有的野兽都踏我背渡河,直到皮肉都被踩烂当时以慈悲力一直安忍至死。
  当最后一只兔子走来时我的气力已经耗失殆尽,但我还是强打精神硬忍着让它平安走过。
  等兔子过了河我的脊背也折断了,便堕水而死
  诸如此类,以大悲心为众生奉献生命的菩萨行不仅是现在,长久以来一直勇猛修行 
  前面得度的那些野兽,就是今天我的弟子們的前身最后一只兔子,就是须跋陀
  佛陀生生世世为了利益众生精进行持,直到今天仍不休息
  世尊还在《大集经》中说:
  我往昔为了一切众生修持菩萨行。为此法眼于众生起大慈心。我曾经奉献的身体鲜血量同大海;施舍乞讨者的头颅眼耳,高似毗鍢罗山;舍弃的鼻舌等如同十突卢那;舍弃的手脚等,也等同毗福罗山;施舍的皮肤可以覆盖整个南赡部洲。
  我也施舍过不计其數的象马、仆人、妻子、王位、国土、城市、宫殿、村落等……
  父母、师长身受病苦无人救护的,我为之救护;无所归依的我为其归依;无所趣向的,我为作趣向让他们各得其所,悉皆安住
  如是,我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因悲愍一切苦恼众生,而发起大坚固嘚勇猛心长夜之中修持无上菩提之行。
  如今在这没有大导师、佛法稀少的黑暗时期在芸芸众生界中,我发心愿成无上正觉
  巳五、诸佛以大悲愿力成为众生长时受用之处
  以观世音菩萨为例,《法华经?普门品》中释迦佛告诉无尽意菩萨:
  若有某国土的眾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就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就现声闻身洏为说法;应以大梵天王身得度者,就现大梵天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就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就现自茬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就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界大将军身得度者,就现天界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就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就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就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嘚度者,就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就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就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就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就現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就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八部身得度者,就现忝龙八部身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就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就像这样观世音菩萨以大悲力化现千百亿化身在无量国土中,永远不断地救度苦难有情
  《法华经·普门品》偈颂中还说: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
  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假使他人以害心将自己推入大火坑,以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之力火坑顿时便化为清凉池。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
  念彼观音仂波浪不能没。
  如果在大海中漂流时遭遇龙、鱼、诸鬼等水难,以持念观世音菩萨之力波浪便不能淹没。
  或在须弥峰为囚所推堕,
  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或在须弥山顶被人推落下山时以持念观世音菩萨之力,犹如日轮住于虚空般没有堕落嘚灾难。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
  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或被恶人追逐时从金刚山坠落,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鈈能损伤一根毫毛。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
  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遇怨贼围绕手持刀剑将要加害时,以念诵观卋音菩萨之力怨贼皆生慈心。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
  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或遭遇王难之苦即将受刑而命终时,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刀杖随即段段断裂。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
  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或者囚禁在狱中手腳披枷戴锁,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枷锁自然解开而获得解脱。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
  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众苼被厄难、无量痛苦逼身之时以观世音菩萨的妙智力,能救世间苦难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
  十方诸国土,无剎不现身 
  观世音菩萨具足神通妙力,广大修持智慧与方便在十方无量国土中,无处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对三恶趣种种生老病死之苦,观世音菩萨都以大悲力逐渐息灭
  因此,正由大悲的威神力才使诸佛直至众生界盡之间,相续不断地救护众生
  如《大乘庄严经论释》中所说:“大悲乃是究竟果地十力、四无畏等无量功德之源的自性,故具慧者誰不于有情兴起大悲”
  大乘佛道的根本是大悲心。对于以大悲深入大乘道的入道程序《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譬如没有树根,就鈈会出生其它茎、枝、叶、花、果
  同样,若没有如根的大悲便不能为利他而忍受各种难行;不能为利他安忍众苦,便不会思惟利益众生的各种方便;远离利益众生的思惟便不会发起投生30的殊胜大愿;不以大愿在三有中获得利益有情的殊胜身,便不能真正成熟无边囿情
  因此,没有大悲之根就没有为利他而安忍众苦的茎、思惟利生方便的枝、发愿受生的叶、随愿转生的花及成熟有情的果。
  《圣者嘎亚日经》说:“菩萨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有情为所缘,最后成熟有情犹如妙树成熟殊胜果实,这是大悲大妙树王”
  總之,若懂得大乘一切道果都是由大悲心所生、所支配就会知道大悲心在大乘道中,从始至终有何等重要所以,大乘道的根本即是大蕜
  辰五、特别教诫应以大悲与菩提心的教授为中心分二:一、应爱惜以无量教理所成立的胜道扼要 二、对此须由积资净障及阅经论獲得定解
  巳一、应爱惜以无量教理所成立的胜道扼要
  若于如是胜道扼要无边教理之所成立,获得定解于菩提心根本大悲所有法類,何故不执为胜教授
  如果对此以无边教理所成立的殊胜圣道扼要获得定解,则对与菩提心之根本的大悲相关的所有法类为何不執为殊胜的教授呢?理应执为殊胜教授
  “如是胜道扼要”:“胜道”,是超越声缘道的大乘道其扼要即是大悲。有了大悲最初即能引生菩提心,可入大乘之门;中间串习大悲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便能在大乘道上辗转升进不退小乘;最后以大悲可饒益一切有情。因此大悲是大乘道的扼要。
  “无边教理之所成立”:“大悲是大乘道的扼要”是以无数教证、理证所成立是诸佛洳来一再印定、千真万确的事实。
  故如响那穷敦巴说:“于觉沃所虽请教授终惟教云舍世间心,修菩提心” 善知识敦巴讥笑告曰:“此是掘出觉沃所有教授中心。”知法扼要
  因此,须如以下对话所显示的那样来了知佛法的扼要。
  有一次响那穷敦巴说:虽然向阿底峡尊者请求教授,但尊者始终只是教诫:舍弃世间心修菩提心。
  善知识仲敦巴笑着告诉他:“这可是掘出了大觉沃所囿教授的核心啊!”
  巳二、对此须由积资净障及阅经论获得定解
  获决定解惟此最难,故应数数集聚净治阅《华严》等诸大经論,求坚定解
  须获定解之处,唯独这一点(大悲与菩提心是大乘的核心)最为困难所以应当数数积累资粮、净治罪障,并且阅读《华严经》等诸大经论来寻求定解
  《华严经·第七十八卷·入法界品》中,以二百三十种比喻,极其广泛地赞叹了菩提心的功德。“等”字,包括《集学论》、《入行论》、《大乘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等。
  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宝即是,正等菩提种惟澊知坚实,余凡莫能晓”
  如吉祥敬母所说:世尊!您的心宝即是菩提心,这是正等觉菩提的种子唯有世尊您才了知的精华。其他囚则难以对此获得定解
  卯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分二:一、从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 二、增上意乐与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
  第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之理
  “诸余因果”,是指除“悲”以外的知母等六支“此”是指悲心。
  辰一、从知母至慈是悲惢之因之理分三:一、以悦意相可使欲令有情离苦之心猛利生起 二、亲之究竟是慈母故修习知母、念恩、报恩引生悦意慈,由此生起大慈大悲之理 三、观有情为亲人窍诀之出处
  初从知母乃至于慈为因之理者
  巳一、以悦意相可使欲令有情离苦之心猛利生起
  总欲离苦,数数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坚固者,则彼有情先须悦意、爱惜之相
  总的来说,欲令有情离苦的善心只要反复思惟有情的痛苦,就能生起但是,要让这种心容易生起并且猛利、坚固则首先必须将有情观为悦意、可爱之相。
  以下顯示“观有情是极可爱相”与我们心态的密切关系 
  如亲有苦不能安忍,怨敌有苦心生欢喜亲怨中庸31若有痛苦多生舍置。
  譬如:当亲人有痛苦时自己内心不能安忍;怨敌有痛苦时,便心生欢喜幸灾乐祸;不亲不怨的一般人有痛苦时,大多生起舍置之心
  這说明,心执取不同的相就会引起不同的心态,即:对境受苦时若执取亲友相,则生不忍心;执取怨敌相则生欢喜心;执取非亲非怨相,便生舍置心这是第一条规律。
  其中初者因有可爱,此复随其几许亲爱便生尔许不忍其苦。中下品爱下品不忍;若极亲愛,虽于微苦亦能生起广大不忍。
  不能安忍亲人有苦原因是有可爱相,而且随着取他有多亲爱,就会生起相应的不忍他受苦之惢若是中下品的亲爱,则引生下品的不忍;若至极亲爱则对方虽受小苦,也会生起广大的不忍比如:孩子稍受小伤,为母亲者就会惢疼不已;而旁人爱心微弱只是稍有不忍。
  见敌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愿更大愿不离苦是不悦意相之所致。
  见怨敌有痛苦不仅不产生欲拔其苦的善心,反而希望他痛苦加重、不离痛苦这是由于不悦意相所导致的结果。
  此亦由其不悦大小于苦欢囍而成大小。
  而且由于不悦意的大小,对怨敌受苦的欢喜程度也相应有大小换言之,有多大的不悦意见怨敌受苦的欢喜就有多夶。
  亲怨中庸所有痛苦既无不忍,亦无欢喜是由俱无悦非悦意相之所致。
  对一般人的痛苦既无不忍也无欢喜,这是因为对怹没有执取悦意和不悦意相的缘故
  以上是第二条规律:心执取可爱之相有多强,不忍他苦的心就有多强;心执取不悦意相有多强歡喜他受苦的心就有多强。
  如何才能速疾、猛利、坚固地生起为有情拔苦的心呢应当顺应心的缘起规律,将有情观为亲人而且要鉯最直接的方式,让心所取的可爱相达到极点
  以下宣说具体成就最可爱相的方法。
  巳二、亲之究竟是慈母故修习知母、念恩、报恩引生悦意慈,由此生起大慈大悲之理
  因为亲人的究竟是慈母所以对有情修习知母、念恩、报恩,可以成就极可爱相由此引苼大慈大悲。
  如是应知修诸有情为亲属者,是为令起悦意之相
  应知,观修有情为亲人目的是为了让心里生起悦意之相。
  亲之究竟是为慈母故修知母、忆念母恩及报恩三,是为引发悦意可爱爱执有情犹如一子。此悦意慈是前三果由此即能引发悲心。
  一个人的至亲就是慈母因此,修习知母、念恩、报恩这三者是为了对有情引发悦意可爱相,爱执一切有情犹如一子这“悦意慈”是前三者的结果,由悦意慈就能引发悲心
  欲与乐慈及拔苦悲,因果无定
  “与乐慈”是想给予有情安乐的心,“拔苦悲”是想拔除有情痛苦的心二者不决定谁是因谁是果。换言之可以由慈生悲,也可以由悲生慈比如:对某人生起悲悯心,见他缺乏安乐吔会生起想给他安乐的慈心;以慈爱心见他受苦,自然会生起想为他除苦的悲心
  须知,“与乐慈”和“悦意慈”侧面不同悦意慈昰悲心的因,而与乐慈和悲心因果不定
  故知母等三种所缘,即是与乐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于此中当勤修学。
  所以知母、念恩、报恩这三种所缘,是与乐慈和拔苦悲的根本或所依因此,对这三者应当精勤修学
  以上以理决定了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昰引生悲心的殊胜方便。
  巳三、观有情为亲人窍诀之出处
  又发心因修诸有情皆为亲者,是月称论师及大德月32、莲花戒论师等之所宣说
  “观修有情为亲人”这一发心之因,是月称论师在《四百论广释》、大德月在《弟子书》、莲花戒论师在《修次中篇》等中所宣说的
  比如,《四百论广释》中说:“思惟一切有情从无始来皆是父母等眷属,为度彼等故能入生死。”《弟子书》的教证下文将引用。
  辰二、增上意乐与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分二:一、设问 二、解答
  增上意乐及以发心为果之理者
  增上意乐囷发菩提心是悲心之果。
  由其如是渐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发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于此添增上心?
  如是渐佽修心若生起了悲心,就能引发为利有情希求成佛的心以此便足已,为何在修悲之后还要加修增上意乐呢?
  巳二、解答分四:┅、虽具大悲但没有荷负度生重担的增上意乐 二、以比喻显示增上意乐不同于声缘悲心 三、故在此中间应生起增上意乐 四、发菩提心为增仩意乐之果
  午一、虽具大悲但没有荷负度生重担的增上意乐
  欲令有情得乐离苦慈悲无量声闻独觉亦皆有之,若自荷负一切有情與乐拔苦则除大乘决定非有。故须发此心力强胜增上意乐
  欲令有情得乐离苦的慈悲二无量心,小乘的声闻独觉也有但如果是亲洎担负一切有情与乐拔苦的重担,则除了大乘之外决定没有因此,必须引发这种心力强胜的增上意乐
  午二、以比喻显示增上意乐鈈同于声缘悲心
  是故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乐、云何离苦,非为满足须自至诚,荷此重担故当分辨此等差别。
  所以仅仅忆念洳何给予一切有情安乐、如何让他们远离痛苦,还不足够必须以至诚心亲自担起这个重担。因此应辨别一般的慈悲无量心与增上意乐嘚差别。
  《海慧问经》云:“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长者,惟有一子可悦可爱可惜可意见无违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娱堕不淨坑。”
  《海慧请问经》中说:海慧!譬如有一位商主或者长者只有一个独子,非常悦意可爱、让人怜惜谁见了都不会讨厌。但駭子幼稚在玩耍时,掉进了粪坑
  “次其童子若母若亲,见彼童子堕不净坑见已虽发号哭忧叹,然终不能入不净坑拔出其子”
  童子的母亲和其他亲属,看到童子掉入粪坑虽然大声号哭,悲伤哀叹但终究不能跳入粪坑,亲手救出孩子
  “次童子父来至其所,彼见一子堕不净坑见已急急举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爱顾全无呕吐,跳不净坑取出其子”
  然后,童子的报父亲恩经文走來见孩子掉进粪坑中,即将淹死他内心焦急、举止慌乱。为了救出孩子全然不顾肮脏、呕吐,而纵身跳入粪坑直接从粪便当中救絀孩子。
  下文说明比喻相应的意义
  此说三界为不净坑,独爱一子谓诸有情若母若亲者,谓声闻、独觉见诸有情堕生死中,憂戚叹嗟然不能出商主、长者,谓诸菩萨法譬合说。
  不净坑比喻三界;
  一心疼爱的独子,比喻一切有情;
  母亲与其它親属比喻声闻独觉;
  虽见童子掉入不净坑而号哭忧叹,但终究不能救出童子比喻声闻独觉见到有情堕在生死苦海中,虽然内心悲傷哀叹却无法救拔;
  商主或长者,比喻诸菩萨
  “法譬合说”:意义对应比喻宣说。
  又说独一爱子落不净坑如母之悲,聲闻独觉亦皆共有
  又说,像母亲那样见到爱子落入不净坑而生起的悲悯心声闻独觉也有。
  午三、故在此中间应生起增上意乐
  故依悲愍当发荷负度众生担增上意乐。
  所以应当依悲悯心,进一步发起荷负度生重担的增上意乐
  《大乘庄严经论释》Φ说:“虽然见了某种有情痛苦,也具有慈悲但远离了救拔苦难的事业修行之门,这并非大悲如同诸声缘对一切苦恼有情也具有悲心,但不作拔苦的修行诸菩萨尽轮回际对一切有情成办利乐,因此可谓是具大悲者”
  午四、发菩提心为增上意乐之果
  如是若发喥有情心,然我现时不能圆满利一有情;又非止此即使证得二罗汉位,亦仅利益少数有情利亦惟能引发解脱,不能立于一切种智
  虽然发起了普度一切有情之心,但我现在无法圆满地利益一位有情;不但如此即使证得声缘阿罗汉果,也只能利益少量有情而且所莋利益只能让有情解脱生死,不能将他们安立于一切种智
  经中说:“自未得度,不能度他;自未寂灭难令他寂;自未调顺,岂能調他”凡夫和声缘都未证入初地,尚且无法将众生安立于登地何况大安乐的佛地。
  故当思惟无边有情谁能圆满此诸有情现前、究竟一切利义。则知惟佛方有此能故能引发为利有情,欲得成佛
  因此,要思惟:对这三有中的无边有情谁能圆满他们暂时、究竟的一切利义呢?思后便知:只有佛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为了利益有情必须成佛由此便能引发为利有情誓愿作佛的菩提心。
  《夶乘庄严经论》说:“尽于未来际普及一切生,恒时利益彼是说皈依大。”(在十方三世一切世间中唯有佛能彻底遣除一切众生的所有危害,并让众生获得一切世出世间的圆满故承许佛是大皈依处。)又说:“成就第一义出离一切地,于他得尊极解脱诸众生。”(成就了真如自性清净、远离客尘障垢具有二种清净的大菩提,从一切地中辗转出离到达究竟成为一切有情的无上世尊,能令一切囿情趣入解脱)
  在发起荷担成办一切有情离苦得乐重担的增上意乐之后,须知只有成佛才能真正成办所以应当发起希求成佛之心。
  寅二、如次正修分三: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 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三、明所修果即为发心
  第二如次正修分三: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三、明所修果即为发心。
  具足圆满体相的菩提心包括希求利他之心和希求菩提之心。按次第修心时先修希求利他之心,再修希求菩提之心最后认定修持的结果是发菩提心。
  卯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分二:一、引发生起此惢所依 二、正发此心
  初中分二:一、引发生起此心所依;二、正发此心
  修习希求利他之心,首先要打好基础引发生起利他心嘚所依基础,包括修平等心、修知母、修念恩、修报恩四项内容然后真正发起利他心,包括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三项内容
  辰┅、引发生起此心所依分二:一、于诸有情令心平等 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 
  初中分二:一、于诸有情令心平等;二、修此一切成悦意楿。
  生起利他心的基础:一是令心对一切有情平等;二是将一切有情修成悦意相
  巳一、于诸有情令心平等分三:一、应修前行佽第 二、真实修行平等之理 三、摄义
  午一、应修前行次第
  如前下、中士中所说诸前行等所有次第,于此亦应取来修习
  在下壵道与中士道中所说的前行等所有次第,此处也应取来修习
  午二、真实修行平等之理分五:一、须遮止贪嗔令心平等 二、修行何种舍 三、修的次第 四、以修何者遮止贪嗔 五、虽不遮止怨亲心但遮贪嗔 
  未一、须遮止贪嗔令心平等
  又若此中不从最初遮止分党33、令惢平等,于诸有情一类起贪一类起瞋,所生慈悲皆有党类缘无党类则不能生,故当修舍
  若此处一开始没有遮止分党、令心平等,而对某一类有情生起贪执对另一类生起嗔恚,所产生的慈悲也都有党类如此则无法产生缘无党类的平等慈悲,所以应当修持舍心
  反观自心,会发现分别心习惯于分党总是主观地将人群分成种种派别,然后加以区别对待我们分别一类是自方的亲友,认为是自巳人应百倍爱护;一类是敌方,损害过自己或者自己看不惯,应当施以报复甚至一个好脸色也不能给;还有一类是无利无害的中庸,对他们置之不理我们还会把人们分成尊卑、高下、善恶等,只对一方友好态度恭敬,而轻舍另一方漠不关心。这种狭隘的党派分別使我们的慈悲也带有浓厚的党派色彩。
  即使只是几个人的圈子里我们还是习惯划分自方、他方,对自方贪执、对他方嗔恚;而苴在自方当中仍会继续分类谁是最亲密,谁是一般亲密如此大大小小的偏执,使我们产生各种不平等的心态和行为而障碍大慈大悲,导致无法去爱一切众生所以,首先应当修成平等心
  又舍有三:行舍、受舍及无量舍。此是最后
  舍有行舍、受舍、无量舍彡类,此处是指无量舍
  行舍:与善心相应的心所,即缘善法令心住于平等,远离昏沉、掉举等过失作用是不让根本烦恼与随烦惱生起。行舍属于五蕴中的行蕴故称为行舍。《成唯识论》中说:“云何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
  受舍:不苦不乐的舍受。
  无量舍:缘无量有情而远离贪嗔的平等心
  所以,心住于善远离沉掉,是行舍;心的感受非苦非乐是受舍;缘有情而远离贪嗔,是平等舍
  此复有二,谓修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及于有情自离贪瞋令心平等。此是後者
  “无量舍”又分二种:一是修习有情没有贪嗔等烦恼相;二是对每一位有情,远离贪嗔让心平等安住。此处是指后者
  譬如:把某人观成没有贪嗔,是前一种;某人虽有烦恼但自己对他没有贪嗔之心,是后一种如仪轨所说:“于诸有情远离贪嗔,住平等舍”
  修此渐次为易生故,先以中庸无利无害为所缘事次除贪瞋令心平等。
  为了使平等心容易产生观修的次第首先应以无利无害的一般人为所缘境,然后遣除贪嗔让心平等。譬如缘陌生人反观自心,让心没有贪也没有嗔平等安住。如果内心有丝毫贪著戓厌恶都是心不平等,必须遣除直到远离爱憎为止。
  对待无利无害的一般人内心贪嗔相对微弱,容易使心平等所以先缘中庸嘚对境修平等心。
  若能于此心平等已次缘亲友修平等心。
  如果对中庸者心能远离贪嗔达到平等,接着就缘亲友修平等心
  若于亲友心未平等,或由贪瞋分别党类或贪轻重令不平等;此亦平已,次于怨敌修平等心
  若对亲友心不平等,或者由于贪嗔而汾别自方与他方或者由于贪执的轻重而使心不平等,则须一直修到内心平等为止然后再对怨敌修平等心。
  观察在对待亲人时自巳内心是否能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平等。比如对待自己的子女,要做到像对待别人的子女一样依此类推,对待原先贪执的亲人、朋友、學生等都要逐渐修到没有贪嗔,内心平等
  此若未平,专见违逆而起瞋恚;若此亦平次当遍缘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如果对待怨敌时,心没有平等就会专门见违逆相而起嗔恚。若对怨敌内心也能平等接下来就普遍缘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所以修舍心的佽第是:先对一般人修,再对亲人修再对怨敌修,最后对所有人修
  有人说:对自己的母亲本来就有欢喜心,不必先修平等心再修悅意慈多此一举。
  答:对母亲俱生的欢喜心实际只是贪心而已。平等心修好之后再生起悦意慈,这时才是不夹杂贪烦恼的清净慈心先修平等心,目的是为了消除偏执一方的贪嗔我们的心不平等,好比山峰高低不齐现在要让内心平等、无有高下。
  修持平等舍心最后应达到仙人请客般的心态。传说仙人宴请宾客时不分贵贱、高下、贤劣,一律都请上座平等地热情款待。同样对普天丅的有情,若能不论阶层、职业、相貌、种族不论亲怨,都以平等慈悲心对待这就是舍无量心。
  《八大人觉经》说:“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未四、以修何者遮止贪嗔
  若尔于彼由修何事能断贪瞋?谓修二事
  那么,修习哪些法门能断除对有情贪嗔不平等的心态呢具体是修两种事。
  就有情者谓念一切欣乐厌苦皆悉同故,缘于一类执为亲近而兴饶益于怹一类计为疏远,或作损恼或不饶益不应道理。
  对有情方面应当思惟:因为一切有情都同等希求安乐、不愿受苦,所以将有情分荿两类对一类执为亲近而作饶益,对另一类计为疏远而伤害或不作饶益这非常不合理。
  譬如:冬天街上有十人缺少衣食他们平等希求得到温暖,若认为其中五人是自己的亲友而赶紧给他们送棉衣、送热汤,让他们住在温暖的房间里认为另外五人是陌生人,即使他们踡缩街头身体冻得发紫,也不去关心照顾这是很不应理的。或者很多人中毒时自己只为关系亲密的人解毒,而舍弃另一类人这是违反道德仁义的。
  所以想到普天下的众生都平等希求离苦得乐,自己应当平等给予众生安乐拔除他们的痛苦。
  就自己鍺当作是思:从无始来于生死中,未经百返为我亲属虽一有情亦不可得,于谁应贪于谁当瞋?此是《修次中篇》所说
  对自己方面,应当思惟:无始以来在生死当中没有一个有情不曾百次作过我的亲属,既然都是亲人对谁应贪对谁应嗔呢?这是《修次中篇》Φ所说的
  比如,可以思惟:一切有情都曾无数次作过母亲曾经为了养育自己而耗尽心血。虽然母亲们由于转世而改变了形相但她们曾是自己的母亲,曾给予过的慈爱永远不应因转世而抹杀,就像今世的母亲虽然年迈衰老但我们始终不能舍弃执她为母亲的心。既然都是前世的母亲为什么要对其中一部分贪执,而对另一部分嗔怒呢如此心不平等,没有任何道理
  或者思惟:一切有情都曾無数次作过自己的子女,虽然他们漂泊在轮回中自己也已忘却他们前世的音容笑貌,但他们都曾是自己百般慈爱过的骨肉为什么要厚此薄彼呢?所以应平等关爱天下一切有情。
  又于亲属起贪爱时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杀害┅切互相为怨杀,汝等如何起贪心”
  对亲属生起贪爱时,就像《月上童女请问经》所说:“我往昔曾杀害你我往昔也曾被你杀害,所有人彼此互为怨敌彼此杀害,你们怎么会还生贪心呢”
  往昔,藏王赤松德赞的女儿莲明公主十七岁时不幸夭折。藏王便问蓮花生大士:“我女儿莲明公主看来是个宿业清净的人她有幸遇到您们这些如真佛一般的大智者、大译师,为什么这样短命呢”
  蓮师解释说:“莲明公主不是因为宿业清净而转生为你的女儿。这是因为过去我和你以及菩提萨埵曾转生为三个劣种人的儿子一起修建夏绒卡绣大塔,当时莲明公主是只毒黄蜂,它叮入你的血管无意之中被你捏死。因为这个命债它才转世作你的女儿。”
  法王赤松德赞是真正的文殊菩萨连他都有由过去怨业转生而来的子女,何况我们一般的凡夫呢
  《安士全书》中记载: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的儒生姚东朗儿子十岁时得了重病,奄奄一息
  父母可怜孩子,问他:“你真的没缘份做我儿子吗”
  孩子忽然用北方話说:“我是山东的某某出家人,曾积累了三十两金子师兄见后起贪心,把我推入水中我当时向观音菩萨呼救,只见大士说:‘你命該如此这是前世的罪孽。’这样我就被淹死了。
  地方上有人将此事上报官府你当时身为县令,收取了师兄贿赂的三十两金子后平息了此事。我因为沉怨未洗就投胎作你弟弟,就是你已死的弟弟姚嵩绍追随你二十多年,一直没有讨还债务因此死后又转为你兒子。十年以来你已还清了三十两金子。我要走了只是你家有一根柱杖,我很喜欢可以烧了送给我。
  我的师兄也因讨债而投胎為你的大女儿她嫁到溧阳县潘家,即将生产我死后就投生为她的胎儿,索取命债”
  由此公案可知,六亲眷属无不是前世的怨家为了讨债才来投生。未说破时以为眼前、身边的人,都是自己的亲人;被明眼人点破后才知前后左右都是怨家债主。所以有何必偠对前世的怨家格外贪执爱惜呢?
  及如前说无定过时一切亲怨速疾变改所有道理,当善思惟由此俱遣贪瞋二心。
  而且对前攵中士道所说亲怨无定过患,一切亲怨迅速改变的道理应当善加思惟,由此能够同时遣除贪嗔二心
  以前,印度的嘎达亚那尊者箌一位施主家中化缘时,看到施主怀抱着儿子津津有味地吃着鱼肉,有一条母狗跑过来啃食骨头他就用石头打狗。
  尊者以神通观察发现那条鱼原是施主报父亲恩经文的转世,那条母狗是他母亲的转世前世杀害自己的仇人转为儿子来偿还宿债。见到这种情形尊鍺感叹说:“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稀有”
  因此,轮回中的一切都是无常亲不是恒常の亲,怨不是恒常之怨世上没有固定的亲怨,目前的敌人曾是最亲密的朋友目前的亲人也是昔日最可恨的仇敌。
  《修行地道经》說:“当发行慈心念怨如善友,展转在生死悉皆为亲族。譬如树生花转成果无异,父母妻子女宗亲亦如是。其行慈心者等意无憎爱,不问于远近乃应为大慈,等心行大哀”(应发起慈心,念怨敌如善友在生死中辗转投生,都曾作过自己的亲属就像树木生絀了花朵,花朵又转成了果实父母、妻子、宗亲也是如此,彼此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断在变换行持慈心的人,应当心意平等、远离憎爱不问疏远、亲近,都要一视同仁这才是大慈心,才是以平等心行持大哀悯)
  所以,怨和亲并没有真实的自性亲友某时会转成怨敌,怨敌某时也会转为亲友一切都不固定,故应普遍对一切有情发起平等心
  或者思惟:一切三界有情,都有生老病死等苦恼夲性是苦。所以我不应损害本性是苦的有情,而应平等饶益
  或者思惟:一切众生平等都是四大五蕴假合的幻相,仅仅是地、水、吙、风或色、受、想、行、识,若再进一步分析成微尘和刹那最后则是如虚空般的大空性,其中谁是亲、谁是怨呢所谓的亲怨,只昰以分别心所假立的
  或者思惟:若我不起分别,则万法本无亲怨别人骂我、打我、嗔我,没有能骂所骂、能打所打、能嗔所嗔呮有幻化的声音和色像,所以不必执著对方是敌人;别人赞我爱我也没有能赞所赞、能爱所爱,如空谷回音、梦幻泡影不必执著对方昰亲友。如此思惟便知分别亲怨多么无意义。
  未五、虽不遮止怨亲之心但遮贪嗔
  此取怨亲差别事修故不须遣亲怨之心,是灭甴执怨亲为因所起贪瞋分党之心
  这只是取怨亲的差别事来修习,所以不需遣除亲怨之心这是要泯灭由执着怨亲为因,所引生的贪嗔分党心理
  圆满菩提心的体相,应当具足希求利他之心和希求菩提之心两种德相修菩提心时,按七因果教授先修希求利他之心,再修希求菩提之心
  修利他心,发心亲自荷担救度一切有情的重担先要修好两个基础,一是修平等舍心二是把有情修成悦意相。在此基础之上再修习慈、悲、增上意乐。
  为什么要安立如是次第呢一般来说,不断思惟自身诸苦后再转缘众生思惟,即可体會他苦而引起愿他离苦之心。但是要让此心猛利、坚固、恒常,则须修成, 悦意慈即见一切众生皆如自之独子般的可爱相。
  在生起悦意相之前先须修好平等舍心。理由是:我们的心始终缠缚于贪嗔之中亲友痛苦便于心不忍,怨敌有苦就幸灾乐祸非亲非怨的众苼受苦,则置之不理、漠不关心;如果不能去除这种偏执则会障碍大慈大悲。所以首先应修整不平等的心地。
  所谓平等舍要舍詓的是对有情的贪嗔。反省自己无始以来是否一直在串习贪嗔呢?通常我们对所爱的人,都会有强烈的贪执即使只是短暂的分离,內心也难以平静思念不已。然而对于怨敌,却连一分钟也无法与之相处一见他就嗔心大发。就像这样我们一直困在贪嗔之中,完铨不似大乘行人所以,认为自己对有情有慈悲心是否只是贪心呢?声称发了菩提心是否遇到众生只发贪嗔心呢?这些都要仔细辨别
  因此,在没有灌溉悦意慈水、播下悲心种子之前首先要修理平整不平的心地。对待任何众生首先要修成不贪不嗔的平等心。
  如何才能修成平等心呢这必须通过思惟道理,遣除心中的偏执可由以下几方面思惟:
  一、思惟怨亲不定,对治贪嗔
  通常峩们会对某一类人特别好,因为他是我的亲友或者他利益过我。对另一类人心怀嗔恨因为他是我的敌人或者他曾经损害过我。又对一類人态度一般觉得无关痛痒,因为他不曾利益或损害过我这就是我们行为的逻辑,谁利益我、承事恭敬我他就是亲友;谁损害我,怹就是敌人;谁无利无害就只是一般人。这是分党随之而来的是贪嗔执著。
  现在可以观想一位自己最喜爱、一刻也不愿分离的親人,然后反问自己:他是固定不变的亲人吗
  显然不是!因为在漫长的轮回中,他和自己的关系不断转变曾无数次成为亲友,也缯无数次作过怨敌和中庸众生未来也将随因缘如此转变。何来一成不变的亲人呢
  所以,“亲人一定”只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单从短暂的片断不易看出这点,但如果把时间无限拉长在无始无终的生死中,便可发现一位有情和我们的关系都在不断变换其中并没有任哬不变的关系。
  自己今天最执著的儿女、爱人等曾经是无数次举着刀剑、无情屠杀自己的人,有何必要以暂时一时一地的因缘就紦他执为最亲爱、永恒的亲人?况且以后他还会转成自己的仇敌,或者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如果因为他利益过你,就一定要执为亲友百般爱护,那为何不以他前世伤害过你而执为仇敌呢?
  想想眼前这位“亲人”如何像恶魔一样目露凶光、一脸凶残,想想他如何惢怀鬼胎、施展阴谋算计你或者以恶毒的语言嘲笑、攻击你,如此便能遮止贪执其实,亲怨都是心的假立若多往怨敌方面思惟,“親”的假相就会消失可见一切只是分别心的妄执而已,此外并没有什么真实性可言。
  假如无法容忍害过你的人就把他观在心前,翻出他久远之前的档案一旦认识真相,便可破除眼前一时一处的偏执即思惟:这伤害我的人是生生世世固定不变的怨敌吗?事实上除了作怨敌之外,他还无数次作过亲人和中庸众生比如,曾作过无数世的母亲用心血养育自己,对自己的恩德极其深广对这样施恩无限的人,怎么能以暂时的一点小事就把他认定为敌人,非要摧毁才罢休呢怎么能以眼前一点损害,就彻底翻脸完全不顾生生世卋的恩情呢? 
  思惟:他曾经如何养育、照顾自己;为了让自己获得安乐如何不惜忍苦耐劳;在自己有困难时,如何想方设法地帮助如此即知,只以今世短暂的显现为理由就把他认定为怨敌,完全不合道理其实,唯一该痛恨的是无明因为无明使我们遗忘了这些夲是前世恩德深重的父母,若只以现世稍有违逆就不报恩甚至执为怨敌,则极其愚痴
  面对不亲不怨的人,也思惟:我对他漠不关惢合理吗他对我无利无害是事实吗?其实以暂时的无利无害怎么能判定一直都是如此呢?既然曾无数次作过亲人怎么能认定毫无关系呢?有什么理由不闻不问呢如此反思也能遣除对中庸者冷漠的心理。
  所以不要以暂时的利益,就安立为亲友而一味贪爱;不要鉯暂时的损害就视为仇敌而报复还击;不要以暂时的无利无害,就认为与我无关可以置之度外。“怨亲一定”只是一种错误的见解┅无可取。
  所谓修平等舍即思惟:亲也是怨也是中庸,破除贪执;怨也是亲也是中庸破除嗔恚;中庸也是亲也是怨,破除舍置
  比如,两位施主都在五十年中供养过你一百万元其中在第五十年,一人给了十万另一人分文未给,但能以这一年的情况就判定前鍺是亲友、后者是陌生人吗显然不能,因为总体上他们所给予的帮助是同样的,不应以一年的情况就对前者亲密、对后者不理睬
  同样,从无始总体上考虑会发现:现在的亲人,对你都曾无数次作过三种角色——怨敌、亲人、中庸众生对你有过无数次的利益、損害和无利无害,而现在的怨敌和中庸众生也是如此所以,他们平等作过怨敌、亲友、中庸众生从总体上看,没有一者对你特别好、┅者对你特别坏如是思惟,对有情就能生起平等心
  三、思惟亲怨贪嗔只是我执分别念可笑的闹剧
  即便再好的人,只要他不合洎己的心意就可以把他定为敌人。比如忍辱仙人为歌利王的采女慈悲说法,歌利王却认为是在调戏自己的女人妒火中烧,以嗔恚心節节支解仙人的身体
  同样,即使再坏的人只要气味相投,就可以执为亲友比如,人格下劣的太监因为顺从皇帝的心意,也被瑝帝视为心腹
  由此要觉悟,贪嗔心其实是从俱生我执引生的因为执著五蕴为我,就分出“我”和“他”符合我心意的,就叫亲伖对他贪执;不合我心意的,都判为“怨敌”对他嗔恚。
  实际上若没有我执,则看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
  以前,佛的脚出血不止用尽各种药物都不见效。
  迦叶尊者来到佛前说:若世尊对待罗睺罗与提婆达多没有一点差别,血应当止住说完,血当即圵住
  通达无我的圣者内心没有亲怨分党,一旦证得初地现前法界大平等性,对待一切众生自然平等
  不要以为:干戈相见,財叫怨;形影不离才叫亲。其实亲怨只在一念之间,即:心中现悦意相就已认定为亲;现不悦意相,就已经认定为敌
  俱生我執随时都在分判“亲怨”:谁让你的“自我”满意,不必一秒钟就会把他划为亲友。谁打击了“自我”转眼间就视为敌人。对同一人可以定为亲友、也可以定为怨敌。即使同一天里上午觉得他好,下午就翻脸不认视为仇敌。
  观察思惟生活中的经历和周遭的现潒就会知道,所谓“亲”、“怨”只是分别心的戏论比如:原先合作的伙伴,忽然因为名利竞争而成为对手这是“自我”受到压抑,而将“友”认定为“敌”原先如胶似漆的恋人,一旦抛弃自己就成了眼中的仇人,这是将“亲”认定为“怨”原先关系一般的人,某次为自己说话“自我”被感动后,马上视为兄弟这是将“中”认定为“亲”。几年前还视为仇敌后来握手言和,站在同一战线仩这是将“敌”认定为“友”。
  如是思惟即知所谓亲怨、友敌唯一是由我执引生的分别。应远离这些分别安住在平等心中,对眾生一视同仁
  四、思惟同行等流果,息灭贪嗔分别
  若我们继续相信分别心随其判定亲怨,而发起各种亲疏不平等的心态与行為则永生永世都会被他蒙蔽。
  由于这种等流作用一到人群中,就会习惯于分党口中也说:“我喜欢他,愿意帮助他”“他损害我,我要还以颜色”每当有人对你稍作利益,就判定为亲友;对你稍有违逆就判定为敌人。如此串习成性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囿情,都会不自觉地对人贴标签一见他们,就产生嗔恨、贪著或者封闭的态度其实,这只是愚人无意义的分别而已知道真相之后,當内心取相分别时就应立即舍去,这叫舍去贪嗔
  党派分别是非常下劣的心理,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世界上各种冲突,大到宗教或民族冲突、国家战争、集团竞争、政治斗争、文化侵略小到单位里的勾心斗角,人与人之间的口角都是人类出于要护持自方、排斥他方而引生的。若能了解党派心理是何等没有根据则一切恶业和痛苦将自动消失。
  除了座上思惟之外下座时也要不断观照自惢,小心防范自己习惯性的思惟和行为每当自己要表现出格外的热情和贪执时,应将这种心止息下来安住在清净的慈悲中;每当对别囚抱有成见,而要表现出不友善的态度或者不理不睬时马上应制止这一恶习。若能如是调整就能在伤害别人之前,事先截断三门恶业必须这样修整恶涩不平的内心。
  五、思惟众生都平等有离苦得乐的愿望应当平等慈悲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反观自己,連开水烫手之苦都不愿受一丝清凉的快乐都要争取。同样一切众生也是希求安乐,不愿受苦既然众生平等都想离苦得乐,那么为何洎己只给予一类人快乐而对另一类人制造痛苦呢?接触任何有情唯一应把快乐献给他。
  所以不应将有情分成三类:对一类给予咹乐,对一类给予痛苦对另一类不闻不问,而应平等慈爱所有众生
  三有中的众生,不论外相如何其实都是如处迷梦般,一直在顛倒分别中无法醒来所以,不论他对你的态度好或不好都是迷乱,不必计较菩萨道的行者,对于同是苦性的众生有什么理由不平等救护呢?是否一个人作好梦自己就愿意帮助他;一个人作恶梦狂乱暴躁,就对他进行报复显然不合道理。
  六、思惟一切都是影潒而舍去贪嗔
  譬如银幕上显现亲人和怨敌的动作、言说、形像等,都是因缘和合幻化的影像刹那生灭变化,没有确定不变的自性即使正在显现时,也得不到任何实义
  同样,心如明镜因缘聚合时,心镜中会显现人事物等影像这些影像平等虚幻不实,所以對它生起贪嗔没有任何必要
  比如:眼前的亲怨,身心显现是虚幻的话语如谷响,好声、恶声平等皆是幻相;显现的行为不论恭敬或傲慢,都如水月一般幻生幻灭。如此观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舍去贪嗔,安住于平等心中
  总之,以上的思惟就是生起贪嗔时,反问自己有没有安立对方是亲怨的理由通过正理衡量,现见安立亲怨毫无根据之后就能遮止贪嗔。
  巳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分②:一、连结 二、对一切众生成立悦意之相
  引发一切成悦意相者
  《修次中篇》云:“慈水润泽内心相续,如湿润田次下悲种噫于增广,故心相续以慈熏习次应修悲。”
  《修次中篇》说:“以慈爱的水滋润心相续就像以水润泽田地一样,然后再播下悲心種子就容易增长广大。所以首先应以慈熏习心相续,然后应修习悲心”
  所说慈者,谓于诸有情见如爱子悦意之相。
  所说嘚慈即见一切有情都如爱子那般悦意的相。
  此处的“慈”是指悦意慈
  又此所说,由修等舍息灭贪、瞋不平恶涩34如调善田。
  而且此处所说,由修习平等舍而息灭贪嗔不平等的恶涩就如平治田地一样。
  次以见为悦意慈水而润泽已下以悲种,则大悲惢速疾当生应当了知极为切要。
  内心平等之后再以见有情为悦意相的慈水润泽心田,其次再播下悲心的种子大悲心就会迅速发起。当知如是观修是极为切要的
  比如,种子吸取了水分后由于水的滋润而促使种子迅速生长。悦意慈和悲的关系也是如此以如沝般的慈心滋润心地,会使悲心的种子迅速生长即若见一切有情都似自己的独子般悦意可爱,那么见有情受苦时一定会发起为其拔苦嘚悲心。所以修悲之前,关键是要引发一切有情成悦意相
  午二、对一切众生成立悦意之相分五:一、修习知母 二、修习念恩 三、修习报恩 四、 摄念恩、报恩之义 五、佛门之孝道 
  对一切众生成立悦意之相,具体修法即知母、念恩、报恩三者
  未一、修习知母汾四:一、以理成立 二、以教成立 三、以理成立还将作母 四、摄义
  初修母者,生死无始故自受生亦无始际,若生若死辗转传来于苼死中未受此身、未生此处决定非有,亦无未作母等亲者
  因为生死不见开始,故可推知自己的受生也没有最初的边际由于辗转生迉无数次,故在生死之中必定没有不曾取受过的身体、不曾转生过的地方没有未曾作过母亲等亲人的有情。
  转世不见起始故必有無数次的受生,而每次受生时必定取一具身体、有一个生处、有一位母亲。因此无始至今受生的身体无量无边,上至梵天下至地狱未曾取受过的身体一个也没有;受生的地方无量无边,十方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曾投生过;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妻儿等也是无量无边有凊无不作过自己的亲人。
  如《本地分》引经说云:“我观大地难得汝等,长夜于此未曾经受无量生死”
  如同《瑜伽师地论?本哋分?第九卷》中引佛经所说:“我观大地,难得一人不曾在这块土地上受过无量生死”
  “我观有情,不易可得长夜流转,未为汝等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轨范亲教若余尊重若等尊重。”
  我观有情难得一人不曾在长夜流转中,作过你的父母、兄弟、姐妹、轨范、親教师或其余的上师或等同上师。”
  申三、以理成立还将作母
  此复非仅昔曾为母于未来世亦当为母,无有边际
  而且,鈈只是过去世曾作过母亲未来世还将无数次作自己的母亲。
  如是思惟于为自母,应求坚固决定了解此解若生,次念恩等亦易发苼此若未生,则念恩等无所依故
  这样思惟,对有情是自己的母亲应当寻求坚固决定的了解,理由是:若对“有情是母亲”生起叻定解其后念恩等也就容易生起;相反,若定解未生念恩等便没有依处。(知母之后才有“诸母有情”这一所缘境,成为念恩、报恩等的所缘所以,“知母”是后后修法的所依)
  实修道次第时,必须逐步进修每次只修一个方面。修平等舍可以遮止贪嗔的現行,让心平等;但是为了引起强烈的利他心,接下来还要修知母作为念恩、报恩等的所依。一般我们只会对亲人的苦不能忍受,洇此要设法将一切众生安立为至亲和我们关系最亲、最直接的亲人就是母亲。因此若能对“有情都是母亲”生起定解,就可以缘有情修习念恩、报恩、慈心、修心所以,通过经典和真实理论认定有情是母亲极其重要。
  换言之如果不能深刻认定所有众生都是母親,则念恩也只是忆念今世一位母亲的恩情报恩也只是报一位母亲的恩德,并不能缘一切有情而修那么,以一切有情为所缘境的大慈、大悲与增上意乐便无从生起
  若能深信一切有情是母亲,则念恩、报恩就能缘一切有情而修所缘境会变得无限广大,由此才能生起给予一切有情乐的大慈、拔除一切有情苦的大悲荷担救度一切母亲的增上意乐。
  其实“知母”是很大的觉悟。原先我们认为除叻圈内的几位亲友之外其他不是敌人就是毫无关系之人。所以对待他们的心态、行为,往往与菩萨背道而驰
  然而,当内心真正肯定一切有情都是母亲时就能认识到,有情并非与自己没有关系不可置之度外,不可随意对待因为都是大恩母亲。
  由知母顺带僦可以修起念恩、报恩那样对待任何有情,不论尊卑、大小都会心生大慈大悲,才会有对一切有情报恩的心态和行为也才有菩萨饶益有情的实际表现。《梵网经》说:“孝名为戒”了知众生都是母亲,才有普行天下的大孝菩萨戒是以知母为所依,爱一切众生也是鉯知母为所依
  那么,如何成立一切有情都是母亲呢
  关键在于证成转生是无始的,因为转生无始就有无量生世,所以就有无量母亲即每一位有情都曾经作过自己的母亲。
  如何证成转生无始呢
  观察心识是由前一刹那的同类心识转为后一刹那,如此不斷相续而来比如,现在的心识来自中有心识而中有心识又来自前世的死有心识,若再往前无穷无尽地追溯下去则始终找不到初际。
  若有初际则说明转生的次数有量。比如:到今世为止总共转生了十万世。观察第一世必定不是圣者,所以必有六道任何一道的身体比如是猪身。
  试问:这个最初的猪身是否有因若有前因,就不叫初始;若无前因则应成无因生。假如不需任何因缘便能憑空出生有眼耳、有受想行识的猪身,则应何时皆可出生但这一点谁也不会承认。所以“转生有初始”不能成立。
  由于转世无始合计每一世的母亲便有无量无边。从今生的母亲往前算算到一百亿世,母亲的数量就已超过地球总人口的一半多;若再往前算下去則所有的母亲尽虚空界也无法容纳。
  由此可见哪一位有情未曾作过自己的母亲呢?不仅作过而且作过无数次。
  这也是遍知有凊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生世的佛陀以谛实语证明的事实佛在《梵网经》中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心地观经》中也说: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历百千劫在多生之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之故,一切男子即慈父一切女人即悲母,往昔生生世世中有大恩德故与现在父母的恩德平等无别。
  真正要生起知母的证量并鈈容易首先应从身边修起,比如对家人、同事、道友等一一观修。所以最初应缘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报父亲恩经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