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师长杀中央军师长是什么烈火如歌 电视剧剧

视频:一群特务刺杀川军师长,没想到关键时刻对方的警卫连赶来相救
视频介绍:
电视剧剪辑 一群特务刺杀川军师长,没想到关键时刻对方的警卫连赶来相救  摘要(综合文献)
  一支永垂青史的队伍在四川省会成都人民公园正门,默默屹立着一尊雕塑:一名年轻的士兵,脚蹬破烂的草鞋,穿着短裤,身着旧式军服,打着绑腿,胸前挂着两只木柄手榴弹,背上背着一把大刀和一只竹编斗笠,他手里端着一支上着刺刀的老旧步枪,前倾着身躯,坚毅的面庞正对着东方!&&这就是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川军,民国军阀派系之一。与其它的地方派系不一样的地方是,川军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川军内部的派系繁杂,刘文辉、邓锡侯、杨森、刘湘等人各据一方,其中较大者则为刘湘。
  早期的有刘存厚、熊克武,晚期的有刘湘,刘湘死后,川军形成邓锡侯、杨森、潘文华、刘文辉、王陵基五个上将争雄的局面,外人称之为川军金木水火土五行。内部的派系繁杂,防区制盛行。内战之烈闻名全国,在抗战中四川担当了30%的税和出了40%的兵,重庆抗日胜利纪功碑书代表着这最华彩的一章。
  川军与抗日
  川军为抗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抗战中伤亡的326万国民革命军将士中有64万为川军将士,其中1939年到1945年间,全军阵亡的85万人中有26万川军。川军被俘人数是国民革命军地方军阀中最少的,整个抗战中共2.4万余人被俘(注:统计不准确,抗战中从四川招募的士兵很多补充到了中央军等国民革命军主力军队中,而非川军),不到总人数的1%(而中央军在安徽一役中便被俘4万余人)而阵亡比例高达1/3,在淞沪会战中,川军将士几乎全部战死沙场,仅2000余人撤退到湖北,后在枣宜会战中,川军再次成为主力,歼敌4万日军后有20余万川军士兵伤亡。在出川的6名中将中,便有4名壮烈殉国,第一批出川的400多位团级军官基本全部在前线牺牲。
  川军(包括西康省)在抗战中为全国提供最多人力的省份,在1938年-1945年,国民革命军中尚有战斗力的部队40%均为川军,实际战斗人员甚至超过了中央军。而提供纯劳力的壮丁占了全国壮丁1/5以上,其阵亡将士亦居全国之冠。
  川军最为人所赞扬者,即为刘湘于1937年拜别四川乡亲,率领川军子弟徒步千里、出川抗日一去不复返的事迹。此后,在全国各大战场都可见到川军的参与,在抗战中阵亡的包括著名将领张自忠在内的12位国民革命军上将中,有3名为川军将领。李家钰上将、王铭章上将、饶国华上将等人,均为川军抗日救国、壮烈牺牲之典范。
  日,成都市政府将塑像重塑于成都万年场。
  注:此文中的川军仅指国民革命军中的四川籍将士,而并非真正意义的国民革命军四川地方军阀,抗战中从四川招募的士兵很多补充到了中央军等国民革命军主力军队中,而非国民革命军四川地方军阀。
  光荣历史
  武备系时期
  辛亥革命时的十七镇
  川军其来源可追溯到清末编练的四川第十七镇新军。1901年,清朝政府废除绿营制度,建立新军,规定全国各省共编练三十六镇(镇相当于后来的师)。四川因省区较大,兼控制康藏地区,决定编练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三个镇。四川不仅负担三个镇的全部经费,每年还要定额接济邻省:西藏一百万两,云南五十万两,贵州四十万两,甘肃、青海各三十万两。为了培养军事人材,四川先后派遣周道刚、徐孝刚、胡景伊、张毅、刘鸿逵、徐海清六人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同时,四川相继设立了武备学堂、陆军小学堂、官弁学堂、陆军速成学堂、陆军讲武堂等,培养中下级军官。然而,到了辛亥革命前夕,四川计划编练的三镇新军的任务并未完成,仅编成了第十七镇。
  始建于辛亥革命次年的保路运动纪念碑
  1911年武昌起义前,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保路运动&,四川人民是这场运动的主角。6月,川汉铁路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当场成立保路同志会,推选立宪党人蒲殿俊、罗伦为正副会长,各县保路同志会亦先后成立,很快发展至数十万人。至8月下旬,保路运动发展为罢课罢市和抗粮抗捐的群众斗争。清政府下令镇压。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屠杀请愿群众,激起四川人民更大愤怒。同盟会会员乘机组织同志军,在各县发动武装起义,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成为武昌起义的前奏。
  当武昌起义爆发以后,四川由于地域辽阔、交通不便,加下革命党人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领导中心,以及会党众多,斗争分散,未能迅速建立起一个统一的革命政权。直到11月22日,重庆地区同盟会首领杨庶堪、张培爵、谢持联络新军军官夏之时、林绍泉、朱之洪等起义成功,才建立起蜀军政府。杨庶堪谦让都督,仅负顾问名义,由张培爵出任都督,夏之时任副都督。重庆蜀军政府成立后,川南、川北、川东相继发起起义。革命党人发动民军包围省会成都,因赵尔丰指挥清军顽抗,成都未能攻下。这时,立宪派首领蒲殿俊、罗伦等决定同赵尔丰以妥协谈判的方式实现成都和全川的独立。谈判结果:四川政权转交谘议局;赵尔丰交出政权后,仍带兵办理藏边事务,但暂不离成都,以备顾问;以蒲殿俊为军政府都督,以第十七镇统制朱庆澜为副都督并统领军队。11月27日,赵尔丰宣告四川地方自治,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
  革命党人对蒲、赵妥协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甚为不满,重庆蜀军政府商议组织西征。而在成都,蒲殿俊和朱庆澜实际上也无力控制局面,新政权极其软弱无能。12月8日,蒲殿俊和朱庆澜在东校场阅兵,突然军队哗变,蒲殿俑和朱庆澜仓惶逃离成都,成都城中秩序大乱。这时,军政部长尹昌衡急脱身出城,驰往凤凰山找第六十三标标统周骏和营长宋学杲。周、宋即率部入城平乱。平乱后,由军官和士绅共推尹昌衡为都督,罗伦为副都督。
  尹昌衡督川
 因平乱有功,被推为都督后,立即着手组织军政府,各部门首脑由革命党人与立宪派分子分任之。军队重新加以编制。
  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后,四川就出现了成、渝两个军政府并存。尹昌衡曾打算武力统一,蜀军政府也曾邀滇军入川帮助统一,后经各方调解协商,双方于日协定:以成都为政治中心,设四川军政府,以成、渝两处都督分任正副都督;重庆为重镇,设镇抚府。这样,四川宣告统一,尹昌衡出任四川军政府都督,张培爵任副都督,重庆镇抚府以夏之时为镇抚总长。
  四川军政府成立后,4月,尹昌衡即改编川军为五个师:第一师师长周骏,第二师师长彭光烈,第三师师长孙兆鸾,第四师师长刘存厚,第五师师长熊克武。统归军团长胡景伊统辖。
  尹昌衡、胡景伊以及除熊克武外的四个师长,都是四川武备学堂的教官或毕业生。武备生几乎控制了川军的各级领导权,开始形成了四川武备系。
  1912年夏,因西藏发生暴乱,危及四川,都督尹昌衡自请督师西征。袁世凯准如所请,尹昌衡亲征藏边,平息了边境骚乱,驻扎在川西。1913年3月宋教仁案发生,孙中山决定领导国民党人讨伐袁世凯,发动二次革命。由于尹昌衡加入了国民党,1913年6月,袁世凯解除了尹昌衡的川督职务,降任为川边经略使。
  熊克武反袁
  1913年6月,胡景伊被袁世凯任为四川都督。其时,正处在二次革命酝酿和爆发之际,胡景伊秉承袁世凯的旨意,镇压四川的革命党人。首先,他企图编遣由革命党人组成的驻重庆的熊克武第五师。第五师是辛亥革命时在上海由川籍军校学生组建的蜀军演变而来,革命性较强。熊克武面临胡景伊的压迫,是否起兵反袁还犹豫不定,但重庆革命党人和第五师的旅团官兵群情忿怒,要求起兵,熊克武才最后下了起兵的决心。由于当时江西、南京、上海等地的讨袁战争败局已定,重庆革命党人决定西上讨胡。8月4日,熊克武在重庆宣布独立,重庆是二次革命最后宣布独立的重要地区。
  战争开始后,两军在隆昌、泸州一线展开血战。开始讨袁军节节胜利,几乎攻下泸州,但终因兵力不足,伤亡严重。9月后,刘存厚部攻克资中、内江,王陵基部占领南充、定远、合川。与此同时,黔军黄毓成部占领綦江,逼近重庆,滇军叶荃部进至宜宾,陕军张钫部后临夔州。大本营重庆告急,吕超、余际唐率部还救,但熊克武等已于9月11日被迫撤退。9月12日,黔军占领重庆。对川军等杀戒大开,讨袁军或被杀,或逃亡,很快瓦解。四川讨袁之役失败,同时,整个二次革命战争也完全沉寂。
  陈宦图川
  其后,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考虑到滇、黔两省会反对,特派自己的亲信参谋次长陈宦于1915年3月以会办四川军务、四川巡按使的身份赴四川坐镇。而胡景伊则被调到北京,从此失势。
  1915年5月底,陈宦受袁世凯派遣,率伍祥祯、冯玉祥、李炳之三混成旅到达成都,后出任四川将军(都督改称将军)。控制了全部川军及全省政务。8月,帝制运动开始后,陈宦多次通电恳请袁世凯&迅择吉辰,举行大典&,是袁世凯称帝的积极支持者。同年底,蔡锷逃离北京回到云南,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1916年1月,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率中路主力军经贵州毕节入川,进攻纳溪、泸州。陈宦急令川南镇守使伍祥祯等部抗击护国军,同时急电袁世凯派兵增援。1月5日,袁世凯令曹锟、张敬尧组织征滇军,入川进攻护国军,由第二路总司令张敬尧统一指挥入川的北洋军。
  护国军入川以后,连战皆捷,1月21日击败伍祥祯旅,占领叙府,并向泸州进逼。1月31日,川军第四师师长刘存厚在纳溪宣布加入护国军,自任护国川军总司令,迎蔡锷军入纳溪。2、3月间,滇、川护国军与张敬尧、曹锟、陈宦的北洋军在泸州、纳溪一线展开连场血战。在战争的过程中,四川人纷纷组织起来,支援护国军,甚至拿起武器,直接参战。国民党籍的川军将领熊克武、但懋辛等组织四川义军,配合护国军作战。到3月中下旬,护国军攻克纳溪、江安、围张敬尧于泸州城内。在这种形势之下,四川将军陈宦不得不求蔡锷停战议和,以保住自己在四川的统治地位。5月22日,陈宦宣布四川独立,和袁世凯断绝关系。6月6日,袁世凯病死,护国战争结束,陈宦为川军及四川人民所迫,无法留任,只得率部出川,蔡锷出任四川都督兼署民政长。不久,蔡锷因病赴日本治疗,入川滇军总参谋长罗佩金出任四川督军,入川黔军总司令戴戡为四川省长。这样,四川落入滇、黔军阀的控制之中。
  刘存厚乱川
  罗佩金秉承唐继尧的旨意,尽力搜刮四川的财富,掠夺盐税,强令四川人民负担入川滇、黔军的军饷,由此,与四川军民矛盾日深。罗佩金又奉行&强滇弱川&的政策,扩充入川滇军,压制川军。1916年冬,罗佩金召开编遣会议,裁减川军,激起川军五师长联名通电控诉。1917年3月,罗佩金又以武力解散川军第四师,川军将领深感祸将及己,第二师师长刘存厚乘机联络川军各部共谋驱罗。日,刘存厚率部围攻驻成都皇城之罗佩金部,刘罗之战爆发。4月24日,罗佩金战败退出成都,北京政府免去罗佩金四川督军职,由戴戡暂代。紧接着又爆发了刘存厚与戴戡的刘戴之战,结果黔军又被赶出成都遭歼灭,戴戡身亡。1917年7月,北京政府任命周道刚为四川督军。
  周道刚出任四川督军不久,云南军阀唐继尧借护法之名;发动了四川靖国战争,率滇黔联军进攻四川。12月3日,四川查办使吴光新战败撤出重庆,周道刚率残部败走永川、资中,从此脱离军界。12月8日,北洋政府任命刘存厚为四川督军,日,川滇黔靖国联军攻入成都,刘存厚等部退往陕南汉中地区。武备系日渐没落。
  熊克武时期
  2月25日,唐继尧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兼省长。赵又新任四川军务会办,王文华任重庆镇守使,顾品珍任叙泸镇守使,叶荃任夔万镇守使,熊克武实权不多。唐继尧为了牢固控制四川,并进一步向陕西、湖北扩张,于1918年9月以五省靖国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到重庆召开了联军会议,并抛出一份《川滇黔三省同盟计划书》。对这份实则&亡川&的同盟书,熊克武感到难以接受,拒绝在上面签字。
  在1918年及1919年间,主政四川的,是以熊克武、杨庶堪为首的国民党势力。然而,四川国民党势力却又分裂为&九人团&和&实业团&两个派别。两派不断磨擦斗争,终于爆发了倒熊之战,实业团失败被逐出四川。
  九人团是指四川国民党内以熊克武为首的派别。成员有熊克武、但懋辛、李蔚如、喻培棣、余际唐、张冲、吴秉均、刘光烈、龙光等九人。九人在早年均留学日本东京,因都是同学、同乡,过往甚密,遂被大家称为九人团,久而久之,形成派别。1917年熊克武任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和1918年任四川督军时,任李蔚如为参谋长,但懋辛为第一师师长,喻培棣为第一旅旅长,余际唐为全川江防司令兼重庆镇守使,张冲为督军署警卫团长及第二混成旅旅长,吴秉均为兵工厂兼造币厂厂长,刘光烈为政务厅长,以此掌握四川的军、民、财大权。九人团在发展中,竭力排挤四川国民党另一派别&&实业团,激起尖锐争斗。
  实业团是指四川国民党内以谢持为首的派别。实业团成员主要来自同盟会中四川高等学堂和通省师范学校学生以及四川教育界同盟会党人。骨干人物有谢持、张培爵、夏之时、颜德基、黄复生、卢师谛等。辛亥革命后,这批人投身军政界,成为长衫子军人,占据要津,渐与熊克武、但懋辛为首的九人团发生矛盾。
  熊克武出任四川督军后,利用整编军队之机,对实业团石青阳、吕超、卢师谛、颜德基、黄复生等部军民多所排挤,双方矛盾激化。另外,熊克武对孙中山任命杨庶堪为四川省长亦心感不满,熊、杨之间亦矛盾重重。实业团遂与杨庶堪联合,拥杨倒熊。其时,谢持在广州大元帅府任内务部长、秘书长等职,对此亦有表示支持。1920年春,实业团与杨庶堪联合滇黔军发动了倒熊之战。3月,唐继尧下令免去熊克武四川靖国军总司令职。5月,又任命吕超为四川靖国军总司令。熊克武得刘湘等部的支持,与滇黔军及吕超等部展开连场激战,开始声势颇振,取得不少胜利。但到7月,熊部遭到全面反击,难以抵挡,熊克武宣布辞去四川督军职,于7月10日率部离开成都,退往川北阆中进行整编。7月18日,吕超率军入成都,通电就任川军总司令,实业团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熊克武退往阆中后,将部队进行整编,以但懋辛为第一军军长,刘湘为第二军军长,刘成勋为第三军军长。刘湘向熊克武建议,把刘存厚在汉中请回四川,合作驱逐滇黔军及吕超等部。熊克武表示同意,与刘存厚联络,刘亦应允。双方商定:在战事未决胜负之前,熊克武、刘存厚均不作四川督军,以刘湘为四川军前敌各军总司令,负责统一指挥。8月6日,刘存厚在汉中组织靖川军,自任总司令;率田颂尧、唐廷牧、张印本、赖心辉等部返川,熊、刘联合发动靖川之战。
  8月下旬,刘湘指挥各部由阆中向三台地区战略开进:9月8日,川军攻占成都,熊克武、刘存厚两司令部相继入城。接着,川军与滇军赵又新、顾品珍部在成都近郊及龙泉山展开决战。双方激战十二昼夜。9月21日,滇军战败全部退出四川。10月上旬,刘湘指挥川军分三路直攻驻重庆的黔军。黔军抵抗,节节失败。10月15日,川军攻占重庆,黔军总司令王文华仓皇乘轮船只身逃往上海,残部由卢焘代总司令率领,逃回贵州。同时,实业团的势力亦遭到严重的挫败,战后,所有实业团高级军官一律被逐出四川,杨庶堪亦辞去省长职离川赴广州。
  熊克武、刘存厚联合发动靖川之战胜利后,熊、刘之间的矛盾立即产生并尖锐,驱刘之战随之展开。这时,川军实力派刘湘等便成了关键人物。结果刘湘拥熊反刘,使熊克武在军力上压倒刘存厚。2月28日,熊克武、但懋辛、刘湘、刘成勋等联名通电,宣布刘存厚依附北洋军阀,违反民意,反对自治,应予驱逐。随即,熊克武命令但懋辛率第一军,刘湘率第二军,刘成勋率第三军,以刘湘为前敌各军总司令,分三路夹击成都,发动了驱刘之战。战争开始后,刘存厚部即节节败退,赖心辉部前线倒戈,邓锡侯、田颂尧、刘斌、唐廷牧四部离心,刘存厚自知无法抵抗,于3月20日通电下野,率护卫营离开成都,间道离川逃往陕南宁羌。刘湘、但懋辛督军追击刘存厚部在四川的残敌。这时,第一军第五师师长何光烈通电勒兵停战。前线各部通电响应,驱刘之战停息。刘存厚遗留在四川的部队被各军收编。
  速成系的崛起
  四川速成系是指川军中主要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出身的军人结成的派系,骨干人物有刘湘、杨森、唐式遵、潘文华、王缵绪、张斯可、徐孝刚、王陵基、乔毅夫、傅常、鲜英等。当时,武备系已经随刘存厚被逐出川趋于没落,第三军军长刘成勋虽是武备生,但却不用武备系而用第三军名义相号召。保定系和军官系(均在后面介绍)尚未形成强大势力,能与速成系抗衡的,只有熊克武的九人团。
  驱逐刘存厚之后,1921年6月,川军各将领在重庆召开善后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刘湘被推举为四川各军总司令。6月24日,刘湘又被四川省议会和川军各将领选为四川省省长。第二军军长由杨森代理。此时的第二军,下辖三个师、四个混成旅、两个独立旅,实力与熊克武不相上下。
  刘湘出任四川各军总司令和四川省省长不久,原鄂军总司令李书诚和鄂西总司令潘政道特致电川湘两省当局,请求出兵支援,协力驱逐直系军阀两湖巡阅使兼湖北督军王占元,以使湖北实行自治。湘督赵恒惕有机可乘,决定出兵。刘湘亦考虑若进占宜昌,即可获取一处问鼎中原的前哨要塞,于是决定出兵,川鄂战争爆发。8月中旬,刘湘自任援鄂军总司令,出动两师四混成旅,兵分两路攻鄂。唐式遵为第一路总指挥,由长江北岸东进;但懋辛为第二路总指挥,由长江南岸东进。北京政府免去王占元本兼各职,特任吴佩孚为两湖巡阅使,另派肖耀南为湖北督军,对付川湘军。8月19日,川军攻占巴东,随即夺取姊归,进逼宜昌。9月初,川军两次猛攻宜昌,不克。吴佩孚攻下湖南岳州后,即回师西援,于9月14日赶赴宜昌,于9月22日解宜昌之危,随后收复鄂西。11月下旬,吴佩孚恐奉军南下和南军北进,遂与刘湘议和。在川鄂战争中,川军并没有得到什么利益,但刘湘却与孙传芳勾结上,结拜为盟兄弟,订立攻守同盟的密约。同时,刘湘还与肖耀南拉上关系,在汉口设立了办事处,派乔毅夫为驻汉口代表。熊克武虽于日宣布辞去四川督军职,但仍控制第一军,一直企图东山再起,总揽四川军政大权。对刘湘实力的大增,熊克武深感威胁。早在驱刘之战后,熊克武、但懋辛就暗中支持刘湘的参谋长兼第二师师长陈能芳背叛刘湘,但陈能芳事泄被刘湘扣押。此时,熊克武获知刘湘与孙传芳结盟后,深感于己不利,便煽动川军各部联合与刘湘为敌。刘湘鉴于川军各部多已站在熊克武一方,只得采取以退为进的手法,于日通电辞去本兼各职,由王陵基代理总司令,向楚代理省长,而暗中,却在调兵遣将,准备与第一军作战。6月,刘湘电令汉口的乔毅夫速往宜昌与孙传达室芳密谈,请孙传芳即时派兵入川支援。但是,在刘湘尚未部署妥当的情况下,7月初,第二军军长杨森突然提前进攻驻忠县和万县的第一军一主力。于是,四川一、二军之战爆发。
  7月12日,成都各军组织省联军,推第三军军长刘成勋为四川军总司令兼省长,推第三师师长邓锡侯,四川边防军司令赖心辉为正、副指挥,决定进攻重庆,支援第一军。战争初期,第一军实行有计划撤退,接连让出梁山、开县、绥定、渠县等。然后在渠县、蓬安县交界处集结精锐,与杨森决战,双方激战六日。8月1日,刘伯承率军冲破杨森部中央阵地,全军乘势猛攻,杨森大败,溃不成军。8月9日,省联军攻破重庆,杨森率残部退往夔府。败兵如惊弓之鸟,在黑夜中,一万多士兵竟被二百名追兵缴械。8月20日,杨森再退到湖北利川、宜昌,依附吴佩孚。此时,刘湘以在野之身,避居重庆王家沱义新纱厂。他通过大邑同乡刘成勋及第九师师长刘文辉等出面疏解,取得各方面同意,被允许率领随身卫队,由刘文辉派兵护送回到大邑县安仁镇老家暂作栖隐。
  刘成勋短暂主政
  一、二军之战后,第三军军长、川军总司令兼省长刘成勋主持四川军政。1922年10月,刘成勋在成都主持召开善后会议。第三师师长邓锡侯、第七师师长陈国栋自恃有功,要求升任军长。刘成勋、但懋辛及四川边防军军长赖心辉为巩固既有势力,不愿他人提升军长,与己抗衡,在会上提出废军长制和分期裁兵方案。邓锡侯、陈国栋及第二十一师师长田颂尧竭力反对,因第一、三、边军人多,遂获通过,这样双方结下仇怨。日,刘成勋以川军总司令名义通令全军裁兵。1月29日,刘成勋借口陈国栋擅自收编何金鳌部,电令解除陈国栋第七师师长职,派兵武力解决陈部。邓锡侯与陈国栋同为保定军校同学,又一起反对废军长制,唇亡齿寒,于是起兵援陈。2月10日,刘成勋下令讨伐陈、邓,但懋辛、赖心辉举兵响应,形成一、三、边军与三、七师之战。2月,邓锡侯、陈国栋挥师西上,围刘成勋于成都。后赖心辉边防军开到,邓、陈解围而退。一、三、边军推赖心辉为总指挥,率兵追击。邓、陈退至德阳,田颂尧率第二十一师支援。于是,形成一、三、边军与三、七、二十一师之战。邓、陈、田退至潼关,得到老长官刘存厚奉吴佩孚令,带来大批军火补充,士气转旺,在黑虎寨坚守七天七夜,赖心辉久攻不下,师疲而退。邓、陈、田乘机追击,至绵江、中江一带双方呈胶着状。3月下旬,邓锡侯突发奇兵,间道偷袭成都,围熊克武、刘成勋于孤立无援的空城。这时,第九师师长刘文辉率兵抵成都,双方协商,刘成勋等让成都与刘文辉,刘文辉网开一面,让刘成勋等部出城。3月30日,刘成勋通电辞职停战,率部撤离成都。4月2日,刘文辉入成都。4月5日,邓、陈、田部也开入成都。至此,这场四川军阀大混战宣告结束。
  四川讨贼之战
  就在这时,直系军阀吴佩孚为武力统一中国,乘机动员直、豫、鄂、陕、甘五省兵力,组成援川军,以赵荣华任总司令,拥杨森回川,邓锡侯、陈国栋、田颂尧、刘存厚等川军呼应,拥护刘湘出山,并推举他为四川善后督办。1923年4月,孙中山回粤复任大元帅,兴师讨贼。孙中山说服熊克武,与四川国民党实业团联合讨贼,双方表示同意。6月,孙中山任命熊克武为四川讨贼军总司令,刘成勋为川军总司令兼省长,赖心辉为前敌总指挥,统率一、三、边军与石青阳、吕超、颜德基等部。云南唐继尧、贵州刘显世亦派兵入川助熊讨贼,形成南北大战。
  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杨森率部沿长江入川,4月6日攻占重庆,继续率大军沿成渝大道直取成都。其他北军亦分别从陕、甘、黔入川。5月,杨森主力在资中县被讨贼军主力击溃,退回重庆。9月,讨贼军会集重庆,昼夜围攻,达一个多月,死伤惨重。10月16日,讨贼军攻克重庆,杨森退往万县。第二阶段战役开始后,讨贼军内部矛盾显露,追击不力。而吴佩孚调整部署,撤赵荣华职,任命黔军总司令袁祖铭为援川军总司令,任命刘湘为川康善后督办。吴佩孚又补充北军大量弹药,士气复振。11月,援川军攻梁山、垫江、长寿,讨贼军溃败,总指挥赖心辉差点被俘虏。12月14日,援川军又攻下重庆。日,杨森出奇兵直扑三台县熊克武总指挥部,熊克武缒 城逃脱。2月2日,杨森、刘湘围攻成都。2月9日,成都被攻破,刘成勋率残部退往川南及康定地区。刘湘、袁祖铭率部紧追熊克武残部。3月,熊克武率四川讨贼军残部离川入贵州,辗转赴广州。从此,第一军在四川势力瓦解。孙中山发动的四川讨贼之战亦告失败。
  5月,北京政府任命杨森为四川军务督理,邓锡侯为四川省长,刘存厚为川陕边防督办,刘湘为川滇边防督办。
  说起这川军,还得从清末民初说起,宣统二年,清政府废绿营,在全国建陆军叁十六镇(师),四川因省大人多兼控康藏地区,因而成立了十六、十七、十八叁个镇。同时,成立武备学堂、陆军小学、官军学堂、陆军速成学堂、陆军讲武堂等,来培养中小下军官,这些学堂出来的学生,后来成为川军中的骨干,其中优秀者还曾被派遣出国深造。在辛亥革命中,各省纷纷独立成立一个军政府宣布独立,惟独四川先有革命党人在重庆成立大汉军政府,后又有人在成都成立蜀军政府,这种情形是各省中绝无仅有的。在护国之役以前,川军编为五个师,尚可基本统一。护国之役之后,川军分裂,以坐镇重庆的熊克武为主的一派,倾向孙中山先生,另有一派则依靠北洋政府势力与熊军争夺。历经多年作战,内部几经分裂判变,熊始终未能统一全川,反而自己连脚都渐渐立不住,于二十年代率部下,号称十万大军经贵州赴广东投奔孙中山。留在四川的各路军阀经过一番远交近功,合纵连横,逐步形成了刘湘、刘文辉、赖心辉、刘存厚、邓锡侯、杨森、田颂尧等几大势力。北伐战争后,各部都先后易帜换上了国民革命军的旗号。刘湘为二十一军、刘存厚为二十叁军、刘文辉为二十四军、邓锡侯为二十八军、田颂尧为二十九军、杨森为二十军。然而,改旗易帜并未结束川中的内战,在这各派当中,又以刘湘、刘文辉这二刘实力最强,此二人都是四川大邑人,这刘文辉还是刘湘之叔。二刘首先联合在一起,击败了刘存厚、赖心辉,瓜分了两人的地盘,最后四川形成了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四巨头分治的局面。二刘都是野心很大的人物,他们的目标不光是统一全川,还要问鼎中原,因此两人的合作只能是暂时的,最终还要有一番对决,而这其中,由于刘湘与老蒋关系较密,而刘文辉则与桂系等反蒋势力有些瓜葛,故刘湘得到了老蒋的支持。1932年刘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秘密联络川中各部,与之结盟,并策反刘文辉部下,向刘文辉开战。二刘经过泸州、宜宾、成都、荣县威远等战役,刘文辉大败,十万人马损失四分之叁,于1933年秋败退西康,这样刘湘就当上了四川省主席、川军总司令。从一九一二年成都省门之变开始,到此,历时二十叁年,大小四百余战的四川内战才基本结束。
  从公元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三四年,历经二十二年大小四百余战,四川军阀的混战终于有了大体的眉目,&面带三分憨相&的刘湘当上了四川省主席。川军打内战的恶名举国闻名,其人员素质、装备等,却堪称中国最差劲的杂牌!但川军将士们还来不及在天府之国的土地上尽情享受,抗战就爆发了。此前的川军也曾参与对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的作战,除了惨败、大败,没有更值得外传的战绩。但就是这样一支如此不堪的队伍,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用自己对民族的忠诚、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实现了作为军人的价值!
  抗战初起,川军将士即纷纷请缨参战,据说当时的川军将领杨森曾经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过去打内战,对不起国家民族,是极其耻辱的。今天的抗日战争是保土卫国,流血牺牲,这是我们军人应尽的天职,我们川军决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国争光。&,这段话可谓代表了广大川军将士的心声。这位杨森虽然也是一名军阀,但很有民族气节,当年驻防川东门户万县,就曾率部与英国海军血战(事件缘起于英国兵舰在川江上肆意横行,撞毁我渔船、残杀我平民,详情请查阅万县&九五惨案&有关史料----与&五卅运动&同时期),杨森可谓川军中的代表人物。当时蒋介石需要兵源、另一说称其也有&借刀杀人&之意,遂同意调川军出川抗日。
  统一之战
  讨贼之战后,杨森被委任为四川军务督理,大权在握。于是,速成系分裂成刘湘的旧二军和杨森的新二军两个系统。对于杨森的后来居上,刘湘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暗中联络刘成勋、刘文辉、赖心辉等,形成&三刘一赖&的反杨联盟,并对杨森之王缵绪等部进行策反。3月,刘湘等又联名致电段祺瑞政府,要求调杨森赴京任职。杨森决定发动统一之战,以武力统一四川。
  4月12日,杨森下达对赖心辉、刘成勋两部讨伐令,分兵五路,向赖心辉、刘成勋以及刘文辉、陈洪范、陈国栋等部进攻,连战告捷,很快就占领了七十二个县,其军队也扩充到十九个师又十二个混成旅。被击败的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等部退往重庆,依靠刘湘,联合邓锡侯以及黔军袁祖铭,组成川黔联军,共同倒杨。公推袁祖铭为联军总司令,邓锡侯任前敌总指挥,刘湘只任后勤总司令,居幕后操纵。7月1日,联军下达作战令。7月8日,杨森亦下达作战令,向联军进攻。7月中旬,两军在永川、大足、荣昌一带激战。开始,杨森获胜。后来,他急于寻找联军主力决战,因大意而使王兆奎师被邓锡侯部击溃。7月21日,联军全线发起进攻,杨森被迫退往沱江右岸。正当杨森调集兵力,准备反攻之际,7月31日,早已被刘湘收买去的杨森部主力师师长王缵绪背叛杨森投靠刘湘,通电停战,使杨军全线震动。8月4日,联军强渡沱江,全线推进,杨军溃败,逃往乐山。8月10日,联军攻克成都。杨森派人与联军谈判停战。联军一定要他交出全部兵权,只留一个营护送其至奉节。9月4日,杨森被迫通电将所部交由刘湘节制,自率残兵到宜宾。9月9日,杨森将曾逼他交出兵权的第三军军长李树勋伏杀,再逃往横江、万县。11月1日,杨森自奉节乘船往汉口,再投吴佩孚。
  联杨驱袁
  刘湘联合黔军袁祖铭将杨森击败后,于9月在自流井召开善后会议。但在会议上,刘湘与袁祖铭因分赃不均,关系迅速恶化。当时,重庆由刘湘、袁祖铭合驻。刘湘有潘文华、鲜英、李雅材、兰文彬等师、旅,而袁祖铭亦有两师一警卫旅。日,袁祖铭返抵重庆,立即下令增调黔军四个团入城,在浮图关、两路口、磁器口等要地配置重兵,战争一触即发。而这时,刘湘正滞留成都,处理善会议未完事情。重庆各界深恐战祸再起,乃分推代表,向川、黔军呼吁和平。袁祖铭佯装接受民意,邀川军将领会商,达成协议,城内除留少数军警和警卫队外,所有川、黔军各部均于1月30日,移驻城外。但1月29日,刘湘部队正移驻时,袁祖铭突然策动鲜英师何金鳌部哗变投袁,鲜英仅率残部一营突围与兰文彬会合。1月30日,袁祖铭又派兵攻击刘湘部守城卫队,占领驻渝机关,收缴川军守卫部队枪械,追击已撤退至白市驿等地的兰文彬、鲜英师,将刘湘的主力部队全部逐出了重庆。这事,史称江巴事变(又称渝变)。江巴事变成为驱袁战争的导火线。
  刘湘主力被袁祖铭逐出重庆以后,刘湘决定驱逐袁祖铭出川。但是,当时刘湘的部队被分别隔于上、下川东,无法集结,被迫又向在统一之战中战败赴汉投靠吴佩孚的杨森谋求合作。杨森亦想乘机再起,加上川军将领邓锡侯、田颂尧等因与刘湘分赃失和,亦欢迎他回川。于是,刘、杨在武汉签订了&丙寅公约&。公约规定:归还原来杨森所属的兵权,与刘湘合作收复重庆后,下川东则为他统治范围。
  3月1日,杨森返回川东万县,召旧属六部来归,很快得八万余众。5月5日,川军兵分上川东、下川东两路,由刘湘、杨森分别统领、夹击重庆,刘文辉亦在川南发起进攻。5月18日,刘、杨联军兵临重庆。5月21日,川军进占重庆。袁祖铭于5月下旬和6月上旬率黔军全部离川返黔。
  川军易帜
  驱袁之战后,杨森控制了下川东各县,势力与刘湘不相上下,彼此都寻找吃掉对方,进而独统全川。然而,全国政治形势的发展,迫使川军将领要作出何去保从的抉择。1926年6月,广州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深入湖南,攻克长沙、岳阳,兵锋直指武汉,川省震动。慑于北伐军威力,四川军阀亦投机革命,派代表与北伐军联系。8月13日,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联名发出讨伐吴佩孚的通电。尽管如此,川军各部仍首鼠两端,坐观时变。当时,北伐军为了防止川军援助吴佩孚,派出了四川籍共产党员朱德、陈毅到杨森部做工作。9月初,中共四川省委负责人之一,原川军将领刘伯承领导泸顺起义,以武力迫使川军易帜。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声威大震,四川军阀见大势所趋,亦表示服从国民政府。11月,广东国民政府分别委任杨森、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军军长。12月,任命邓锡侯、田颂尧为第二十八、二十九军军长。至此,川军全部易帜(刘存厚于1929年7月被蒋介石任命为新编第十五师师长),改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归属国民政府统辖。
  三足鼎立
  川军虽然易帜,但其内部派别之争依然如故。除了刘湘的速成系,当时又已经形成了保定系和军官系。保定系是由川军中四川陆军小学、陆军中学、陆军预备学校和这三校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的军人结成的派系。1921年熊克武发起驱逐刘存厚之战,邓锡侯、田颂尧、刘斌三个师战败退保宁,因三人为保定军校同学,又同为刘存厚部下,加上当时同处困境,利害一致,初步形成四川保定系。1925年在驱逐杨森之战中,保定生刘文辉崭露头角,跻身保定系首脑之列。之后,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同驻成都,形成保定系三首脑。川军易帜后,刘、邓、田三军在成都设立三军统率办事处,后改名三军联合办事处,刘文辉为处长,邓锡侯、田颂尧为副处长,实行省城之军政、民政、财政三统一,与驻重庆的刘湘速成系相对抗。
  四川军官系是川军中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出身的军人结成的派系。由于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的毕业生比起保定军官学校的毕业生待遇明显差,使得四川军官学堂的毕业生以同学相号召,互相联系,彼此照应,初步形成军官系。军官系实际形成并具有相当实力是在1926年间。当时,军官生李家钰由川军第一师师长升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他与第十一师师长罗泽洲等在成都组织群益社,以联络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及蜀军将弁学堂速成队的同学,不断接收来自各方面的军官学堂同学,两人成为军官系的首脑。李家钰驻遂宁,罗泽洲驻南充,并与驻万县的杨森合作,与成都的保定系、重庆的速成系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击破杨森
  川军易帜后,内战不仅没有消除,而且还更激烈,先说杨森,在易帜之前,即已进行投机,出兵配合吴佩孚部作战,进攻鄂西,夺取了枝江、松滋、公安、石首等县,还想往东推进,结果被国民革命军击败,狼狈逃回万县。易帜之后,杨森感到四川各地已难插足,念念不忘再往鄂西发展。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蒋介石指使粤、桂、川、黔军阀兵分六路,会同两湖军阀会攻武汉。刘湘被任命为第五路总指挥,杨森被任命为第五路前敌总指挥。蒋介石私下对杨森许诺,攻下武汉后,汉阳兵工厂归杨森管辖。杨森见有机可图,自然积极卖命。
  5月5日,杨森率四万五千人自万县东下,以范绍曾部为先锋。驻宜昌的夏斗寅部背叛武汉国民政府,乘机顺流而下,为杨军开路。5月21日,杨军占领武汉外围仙桃镇,夏斗寅部占领汀泗桥、贺胜桥,武汉震动。当时,武汉国民政府的主力部队已赴河南作战,留守武汉的叶挺部急赴前线,击溃夏斗寅师。同时,武汉国民政府急调唐生智第八军李云杰师包围进犯仙桃镇的杨森部。6月8日,李云杰部发起进攻,杨军大败而逃至潜江,立足未稳,又遭到追击。仙桃镇之战,杨森被歼七个团,其直辖第九师几乎全军覆灭。武汉国民政府又调动鄂北一带的部队截击西逃的杨军。杨森唯恐归路被截断,于6月24日率范绍曾、白驹等抢先上了福川轮,逃回四川。不及上船的残部或逃散或被歼,向成杰一师被湘军程潜部收编。
  正当杨森准备退回万县时,发现刘湘已派兵进驻万县,将他拒于夔门之外。刘湘虽然接受蒋介石之命出任第五路军总指挥,但出兵攻打武汉国民政府的,却是杨森的部队,他自己没有受到损失。及至杨森溃败,他又企图占有杨森的驻地。正当杨森走投无路,进退为难的时候,邓锡侯、刘文辉等乘虚进袭重庆,刘湘见势不利,即让回万县给杨森,回师击退邓锡侯等的进袭。
  11月,直系军阀头子吴佩孚被北伐军击败后,辗转入川,投靠杨森。杨森对吴佩孚倍加关照。此举遭到四川各界人士激烈反对和指责。蒋介石也甚为恼火,明令免除杨森本兼各职,由师长郭汝栋取代其第二十军军长之职。但杨森不肯交权,与部将的矛盾激化。
  1928年1月,刘湘奉蒋介石命令,接收杨森所属各部。刘湘认为倒杨时机已到,但又不便出面,于是指使赖心辉、郭汝栋、范绍曾、吴行光,组织&四部倒杨&。2月,借范绍曾为父亲做六十大寿之机,四部在长寿举行倒杨秘密军事会议,组织&讨杨逮吴联军&,由赖心辉兼任总司令。4月,赖、郭、范、吴四部对万县形成战略包围,杨森退出根据地,将主力向开江转移。刘湘以为大功告成,即电告蒋介石邀功。但5月18日,倒杨联军在开江任市铺附近与杨森部决战,却惨遭败北。刘湘借四部倒杨的目的未能达到,但也坐收渔利,得到了范绍曾师的全部武装和江北一线的防地。
  刘湘自易帜后,对外积极投靠蒋介石,对内则大力发展势力,不断分化和打击异己。他长期占领四川繁荣富庶之区重庆,控制长江,势力不断坐大。日,刘湘与保定系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三军长在资中县举行会议,就统一意志,裁编军队及组织省政府三大问题达成了协议,由刘湘出任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委员长,刘文辉为四川省政府主席,邓锡侯、田颂尧等为委员。这次会议将川军其他各部屏之于外,激起各军怨恨。10月10日,杨森、刘存厚、赖心辉、郭汝栋、黄隐、李家钰、陈书农、罗泽洲八部联合成立&国民革命军同盟各军军事委员会&,简称&八部同盟&,推杨森为主席,李家钰、陈书农为副主席。八部同盟决定联合向重庆刘湘进攻,发动了下川东之战。
  刘湘闻讯后,即拉拢刘文辉,让刘文辉等牵制同盟各部,致使真正能向重庆进攻的仅得杨森、罗泽洲两部。杨、罗原计划联合同时进攻,不料罗泽洲为抢占重庆,于10月中旬率先出兵,以至孤军突进。10月17日,刘湘集结主力,亲自督战,在江北一碗水地区迎战罗泽洲,激战两日,罗部溃败。10月19日,刘湘挥师东下,截击来犯的杨森部。10月20日,刘湘在长寿铁山坪发起猛攻,杨森部大败,逃入李家钰防区。刘湘连克梁山、忠州、万县等二十三县,尽收杨森下川东防区,收编了杨森近三万人以及郭汝栋部,势力大振。
  二刘争川
  八部同盟在反刘湘的下川东之战失败后,深怨刘文辉支持刘湘,牵制李家钰等部不敢动作,导致战争失败,决心报复。同时,罗泽洲、杨森在下川东之战失去防地后,与李家钰部同处一隅,僧多粥少,也必须往外发展。1929年4月,李家钰、罗泽洲、杨森、黄隐四部在顺庆组织同盟军,推李家钰为总指挥,决定兵分三路进攻刘文辉的资中、内江防区,发动了上川东之战。4月16日,同盟军出动,由遂宁经宁至向资中、内江发起进攻。4月19日,两军交战,刘文辉部守将向传义先收缩兵力,后发制人。激战两天后,突然全军出击,同盟军败北,退出遂宁。下川东、上川东之战,刘湘、刘文辉击败了八部同盟,势力大增,四川成了&二刘&天下。刘文辉虽然比刘湘小四岁,论辈份却是刘湘的嫡堂叔。在十年之间,刘文辉不断击败对手,所部发展到十二万之多,防地除西康十几个县外,在四川则据有上、下川南,上川东等六十余县,等于大半个四川,且多是富庶之区。
  1930年11月,罗泽洲师内部哗变,罗泽洲被扣,罗部隶属邓锡侯第二十八军,邓早有去罗之心,即升陈鸿文为师长,到顺庆接管该师。1931年2月,罗泽洲逃到李家钰部,李、罗联合杨森,向顺庆进攻,企图以武力强迫陈鸿文交出该师,挑起了北道之战。结果,陈鸿文败退成都。3月,邓锡侯率兵进攻李、罗,刘文辉、田颂尧亦派兵助战。李家钰兵败,求刘湘援助,于是,刘湘出兵援李。5月间,在顺庆城周围,全川大小军阀队伍云集,形成互相对峙和牵制的局面,被迫罢战言和。
  北道之战,李家钰退据营山、蓬安两县,实际已依附刘湘,军官系从此衰落。邓锡侯失去所属刘、罗两部队及其防地,势力大弱。而刘文辉乘势占有了乐至、安岳、遂宁、潼南、蓬溪、南充各县,势力大增,川中仅乘下刘湘、刘文辉两强了。
  1932年春夏间,刘湘拟定了攻打刘文辉的&安川&计划。拉拢和收买川军将领,壮大自己的阵营。还利用刘文辉与田颂尧的矛盾,拉拢田颂尧反对刘文辉。继而又加紧与邓锡侯联络,致使田颂尧、邓锡侯都愿意站到刘湘一边,保定系分裂。1932年10月初,刘湘唆使四川边防军总司令李家钰和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罗泽洲,首先从南充下游李渡场向刘文辉部林云根部开火,但遭到第二十四军的反击,揭开了二刘大战的序幕。经过刘文辉田颂尧省门大战、二刘荣威之战中,刘文辉邓锡侯毗河之战。二刘岷江大战。刘文辉军全线动摇,土崩瓦解(参见川军二刘大战)。8月16日,刘文辉退至雅安。师长陈鸿文、旅长石肇武在邛崃被俘,石肇武被枪决。8月17日,刘文辉又撤离雅安,其所部夏首勋、林云根、张清平、冷寅东等被刘湘改编。刘湘见大局已定,也顾念叔侄之情分,不忍置刘文辉于绝路,便令各军停止追击。9月,两军媾和,刘湘同意将雅安、荥经、天全、芦山、宝兴、名山、洪雅等县划给刘文辉,刘文辉总算能偏安西康一隅,有个立足之地。而刘湘,则占有川东、川南、川西地区八十余县,军队扩展至十余万人,登上了四川霸主宝座,为全川归于统一奠定了根基。至此,二刘大战宣告结束,而长达十七年的四川军阀混战亦告结束。
  1935年1月整编前的各路川军编制如下:
  第20军,军长杨森,辖6个混成旅共18个团。另一宪兵大队,一精练司令,一机炮指挥,一手枪大队,共6个团。第21军,军长刘湘,辖9个师,5个独立旅,四路边防司令,叁路警卫司令,两路警备司令,一城防警备司令,一独立支队,共125个团。另有:一宪兵大队,一机枪司令,一炮兵司令,一警卫大队,一税警总队;一航空司令,飞机10架;一川江公安舰队,炮舰2艘;一战车大队。第23军,
  军长刘邦俊(原为刘存厚),辖1个师,6个团。另一特务大队。
  第24军,军长刘文辉,辖4个师,一屯殖司令,共27个团。
  第28军,军长邓锡侯,辖5个师,一特科司令,一警卫司令,共42个团。另一宪兵司令。
  新6师,师长李家钰,辖7个旅,共19个团。另一特科司令。
  新23师,师长罗泽洲,辖4个旅,共12个团。另有特科叁大队。
  以上新6、新23师及24军独立,其他统归刘湘指挥。共有兵力约340个团。
  1935年3月,整编后的川军编制序列如下:
  第20军,军长杨森,编为第133、134、135叁个师,计6个旅14个团。
  第21军,分编为21、23、44叁个军,以唐式遵、潘文华、王缵绪分任军长,统归刘湘直辖。共计83个团。第24军,军长刘文辉,编为136、137、138叁个师,共16个团。
  第28军,改45军,邓锡侯为军长,编为125、126、127、128、131五个师,共24个团。
  第29军,改为41军,军长孙震,编为122、123、124师,共19个团。
  新6师,改为104师,李家钰任师长,编为3个旅9个团,另一独立团。
  整编后,川军缩编为不到170个团。
  (以上资料见《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
  四川抗战
  在战斗的川军
  抗战时期,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注:此中川军仅指国民革命军中的四川籍将士,而并非真正意义的国民革命军四川地方军阀,抗战中从四川招募的士兵很多补充到了中央军等国民革命军主力军队中,而非国民革命军四川地方军阀。)
  川军出川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战的呼声甚高,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立即向中央和全国通电请缨抗战:&和平果已绝望,除全民抗战外,别无自存之道,要求当局早决大计,甫澄愿率川军供驱遣抗敌!&不久,在南京召开的国防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上,刘湘慷慨激昂,再次声明:&四川为国家后防要地,今后长期抗战,四川即应负长期支撑之巨责。四川竭力抗战,所有人力、物力,无一不可贡献国家&&&刘湘又发表《告川康军民书》,对全省作出动员:&&&中华民族为巩固自己之生存,对日本之侵略暴行,不能不积极抵抗!凡我国人,必须历尽艰辛,从尸山血海中以求得最后之胜利!&&四川为国人期望之复兴民族根据地与战时后防重地,山川之险要,人口之众多,物产之丰富,四川7000万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 这年春天,他派张斯可为代表赴广西,与中共代表及李宗仁、白崇禧签订了一个旨在&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川、桂、红协定》。此时的刘湘,激于民族义愤和对蒋介石排斥异己的不满,积极准备抗战,要让川中子弟为民族、为国家争光。
  抗战之始
  8月,各路川军将领集议抗战事宜,决心放弃前嫌,统兵14个师,开赴抗日前线。
  为抗日,川军执行了蒋介石&军队国家化&的指令,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整编。而一心想插手四川的蒋介石以几道军令,把刚出川的川军分得个七零八落。从此,川军的足迹遍布了全国的抗日战场,几乎所有的对日大会战中,都有川军将士的身影。民族危亡之际,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忍辱负重,慷慨赴死,以劣势武器,无数次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殊死决战。根据国民政府统计,川军在抗战时期的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伤亡总数的1/5,居全国之冠!
  川军前脚出川抗日,国民政府后脚迁都到了重庆。到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近8年时间,四川一直承载着各种超负荷的负担。四川人民却始终毫无怨言,一边节衣缩食、勒紧裤带支援政府抗战,一边含泪把近300万子弟再送前线&&
  由于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的落后,中国军队一直伤亡惨重。经过几次大会战,中国军队兵额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而沦陷区越来越大,可以征兵的地域越来越小,甚至有的地方兵源几近枯竭。大后方,尤其是四川,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兵源基地,征兵任务一直十分沉重。在四川大规模的征兵活动中,虽然一些地区出现了&抓壮丁&的现象,但那并不代表主流。
  争相参军
  很多四川民众送子上战场的故事催人泪下:
  安县曲山镇青年王建堂与朋友分头串联了100个青年,向县政府请命杀敌。就在他们开拔前,县政府收到了王建堂的父亲王者成寄来的一面出征旗。当众人展开这面出征旗时,全都大吃一惊&&与祝愿亲人平安远征相反,这面由一块宽大的白布制成的大旗,居中写着一个大大的&死&字!出征旗的右上方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份上尽忠!&左上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四川兵在各战场都很受欢迎,他们吃苦耐劳,英勇善战,往往还没等到分配,就被各部队闻讯抢走。1944年,为解兵源短缺之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上,以&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为号召,动员青年从军。这一年,四川多所大学校园内,宣传从军的标语随处可见,巡回演讲往来不断,操场上的&从军报名处&人头攒动,激昂的歌曲一刻不停,似乎没有一个人能安稳地坐下来去读&圣贤书&。学生纷纷报名,已订婚的推迟了婚期,免服兵役的独子坚决从军&&就连一些高官子弟也踊跃报名,其中有时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的张群的公子张继正等。
  根据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公布的数字:四川一省征兵,无论配额与实征数额,均约占全国总额的1/5,居全国第一;全国约有15万知识青年登记从军,四川一省有4万人以上,居全国第一。全国抗日军队中每不到10个人中有一个是四川人,因此,中国军队有了一句俗语,叫&无川不成军&。
  四川人民的抗战支持
  四川是抗战的大基地,四川是抗战的大熔炉,四川人民在全国抗战8年时间里,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前方将士浴血沙场,缺衣少粮,作战艰苦,牵动着后方爱国军民的心。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将军,以&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总会会长&身份,从重庆出发,走遍全川20多个县市,进行为期一年的巡回演讲,掀起了四川民众爱国募捐的高潮。
  在白沙献金会上,1万多名男女学生齐跪在地,哭着哀求在场的名流士绅:&请你们救救我们的国家,救救我们苦难的民族吧!&&&众人泪流满面,有的当场慷慨解囊,有的当场褪下了金表、金戒指、金手镯&& 在泸县献金会上,一群乞丐捐出了用破碗盛着的活命钱;一群断手残脚的伤兵相互搀扶着,捐出了他们靠编藤椅、制雨伞义卖得来的1万多元钱&&冯玉祥,这位刚毅耿直的老将军,双手接过这些钱,感动得热泪滚滚,四周的人也哭作一团&&
  自川军出川抗战以来,四川各界组织的各类募捐活动从未间断。据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不完全统计,仅四川民众前两次献金总额就达6至7亿元。这笔巨款,都是四川人民的血汗钱,多用来购买了战场急需的飞机、大炮、枪支等武器,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随着黄河、长江、珠江等流域产粮区的相继沦陷,四川省承载了国民政府主要的粮食负担。为此,省政府各部门印发了各种宣传小册子、传单、标语和文告等,四处宣讲缴粮是爱国行动,是国民应尽的义务。广大农民积极响应:山道上,田垄间,时常可以看到肩挑背扛、络绎不绝的送粮农民。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有些地区的农民饿着肚子,甚至饿得奄奄一息,靠吃&观音土&充饥,也要想尽办法,不拖欠半粒&公粮&。从1941年到抗战胜利的4年间,四川共征收稻谷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3。
  全省人民还担负起了&大后方&的建设重任。四川是日军战略轰炸的首要省份,但大轰炸并没有摧垮四川人民的意志,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凝聚力。虽然轰炸频仍,但工厂不停工,工人们加班加点为前线赶制被服和武器弹药。藏匿山中的工厂更是夜以继日地不停运转,每到夜晚,厂房车间灯火通明,机器轰隆,这一景象构成了&中国工业史上的壮丽诗篇&。
  为打通抗战交通线,四川200多万民工担起了川陕、成渝等公路的修建和空军基地的赶修任务。他们吃糠咽菜,衣衫褴褛,风雨无阻,硬是凭着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和简单原始的工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交通史上的奇迹。
  浴血杀敌
  抗战爆发后,四川每年向前方输送的青壮军人,人数令人震撼:一共有350万川军出川抗战,占全国同期实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还强!
  川军出川时,各界普遍认为这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冬天在山西打仗时,士兵脚上穿的还是草鞋。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战中进行了无数次最艰苦、最惨烈的牺牲,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安县农民王者成,赠给儿子王建堂的竟是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上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抗战初起,川军将士即纷纷请缨参战,据说当时的川军将领杨森曾经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过去打内战,对不起国家民族,是极其耻辱的。今天的抗日战争是保土卫国,流血牺牲,这是我们军人应尽的天职,我们川军决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国争光。&,这段话可谓代表了广大川军将士的心声。
  就这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是抗战中第一支出川抗战的川军,从淞沪会战开始,无役不从,是三次长沙会战的骨干兵团,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珠影山战斗中全歼日军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山崎大队。川军二十六师,参加淞沪会战,是战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全师四千余官兵,到撤离战场时仅存六百多人,伤亡85%以上。
  台儿庄战役中,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苦守滕县。日军主力矶谷师团以重炮飞机猛攻。弹尽粮绝,王铭章在县城中心指挥残部顽强抵抗,腹部中弹踉跄倒地。部下扶他,王铭章叫道:&不要管我,老子死在这里痛快!&日军怪叫冲来要抓&大俘虏&。周身血糊糊的王铭章,挣扎着高呼&杀敌,抗战到底啊!&他用枪口对准自己脑门,&砰&一声枪响&&受重伤的300多川军官兵,不愿被俘受辱,他们大叫:&小日本必亡!&这些战衣破裂、伤痕累累的中国军人,以手榴弹爆炸,消失在烟雾中&&指挥&徐州会战&的李宗仁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滕县一战,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了战斗任务,写出了川军抗战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毛泽东挥毫写挽联哀悼王铭章:&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1937年10月后,淞沪战役广德战场,23集团军145师中将师长饶国华的部队,战斗尤为惨烈。饶国华离川时对家里人说:&我此去,为国而战,义无反顾,我万死不辞!&
  日军发起总攻,倾泻成千上万吨的炮弹、炸弹。饶部苦战三昼夜、伤亡极惨重。饶国华说:&前人史可法曾说过&以城为殉&,我誓与广德共存亡!&阵地失守,师长饶国华毅然率剩余仅一营部队冲入敌阵,以图恢复阵地,终因寡不敌从,身陷重围,弹尽援绝,11月30日晚,饶国华举枪自戕殉国、慷慨成仁,年仅44岁。一四四师师长郭勋祺也在战斗中负重伤。
  饶国华忠烈殉国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为陆军上将。毛泽东在1938年3月发表讲话:&从郝梦麟、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诸将领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83年9月,四川省政府追认饶国华将军为革命烈士。
  日,带病出征的刘湘,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于日在汉口去世。汉口&万国医院&。中将参赞黄罔走进病房,凑在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耳边汇报:&甫公,川军按你命令反攻,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收复芜湖指日可待了!&刘湘睁眼喃喃说:&打、打得好&&&但马上昏过去了。1月20日刘湘与世长辞,年仅48岁。清理遗物时,发现刘湘曾在一张纸条上写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刘湘还留有遗嘱:&余此次奉命出川抗日,志在躬赴前敌,为民族争生存,为四川争光荣,以尽军人之天职。不意宿病复发,未竟所愿&&&&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对于这段历史,李宗仁将军曾说:&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毛泽东发来唁电:&国家失一栋梁,川军失一主帅&,对刘湘作了高度评价。
  川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1944年5月在战场上悲壮殉国。驻守河南,在豫中会战中,奉命担任掩护,在转移途中,司令部直属队不幸与日军穿插分队遭遇,总司令李家钰当场中弹身亡,成为抗战中殉国的川军最高级别将领。日,将军夫人王明德率三子李克林,受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书。成都政府拨款重新修整李家钰上将陵寝&&
  惨烈伤亡
  &出川抗战的350多万川军,有64万多人伤亡(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
  在抗日正面战场上,日军高级将领酒井直次中将被川军炸伤毙命的重要史实,长期少为人知&&
  2010年清明节,成都万年场&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几位八旬以上的老川军战士神情庄严地敬献花圈、长时间地低头默哀&&
  当年,中国抗日军队中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四川人,故有&无川不成军&之说。出川抗战的350多万川军,有64万多人伤亡(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
  1937年7月后,在成都蜀华中学高中毕业的黄士伟热血沸腾,考入川军第21军。日,武汉大会战。黄士伟及独立工兵18营,潜入梅埂地区敷设地雷,扫荡日军死伤不少&&但工兵排张排长及士兵50余人,先后英勇阵亡,无一人生还!黄士伟和另一个见习参谋张代福子弹打尽跳入湖中,在芦苇丛中潜伏三昼夜,靠野菱充饥。黄士伟背着重伤的张代福,在江边找到一个渔民。一叶扁舟,冒着敌艇探照灯光和时时射来的枪弹,终于回到川军据点。梁泽民旅长奖赏渔民10元钱。渔民说:&你们川军千里之外来到皖南打鬼子,成千上万的官兵都牺牲了&&我不是为了钱来的!&
  日凌晨,他们在兰溪巧设地雷阵。酒井直次中将率第15师团经此,酒井被炸死&&日军战史后来称:&现任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首次!&
  抗战八年,川军担任的前线战场约占全国五分之一,川军牺牲更多的是&无名英雄&,即普通战士。川军第43军26师老战士何聘儒回忆淞沪会战时:&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见&&&
  26师官兵顽强鏖战七昼夜,是参加淞沪抗战的70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26师付出的代价极惨重:全师4个团长,两个阵亡。14个营长,伤亡13个,连、排长伤亡250余名。每连留存士兵仅三五人,最多不过八九人&&全师4000多人,这场仗打后仅剩下600多人!
  四川川军抗战将领
  【 杨森】(日-日),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四川广安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和水晶猴子邓锡侯、巴壁虎刘湘、多宝道人刘文辉,王灵官王陵基并称川军五行、一生追求洋气和新潮,他还是民间秘密组织袍哥会的一名舵主。
  川军将领杨森 ,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是抗战中第一支出川抗战的川军,从淞沪会战开始,无役不从,是三次长沙会战的骨干兵团,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珠影山战斗中全歼日军第九混成旅加藤大队。是川军二十六师,参加淞沪会战,是战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全师四千余官兵,到撤离战场时仅存六百多人,伤亡85%以上。杨森曾经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过去打内战,对不起国家民族,是极其耻辱的。今天的抗日战争是保土卫国,流血牺牲,这是我们军人应尽的天职,我们川军决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国争光。&,这段话可谓代表了广大川军将士的心声。这位杨森虽然也是一名军阀,但很有民族气节,当年驻防川东门户万县,就曾率部与英国海军血战(事件缘起于英国兵舰在川江上肆意横行,撞毁我渔船、残杀我平民,详情请查阅万县&九五惨案&有关史料----与&五卅运动&同时期),杨森可谓川军中的代表人物。当时蒋介石需要兵源、另一说称其也有&借刀杀人&之意,遂同意调川军出川抗日。
  【刘湘】()中华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汉族,四川大邑人,一级陆军上将。生于日。老家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祖父刘公敬,系前清武举。父亲刘文刚,字鉴堂,家有水田四十余亩,另还与两户亲戚合营水碾一座。母亲乐氏,生有三子,刘湘居长。妻子刘周书是大邑县苏场的一个农村女子,生了三子(其中两个夭折)一女。他是当时四川近代一世枭雄,在战事中勇猛,外号&巴壁虎&,又名&刘莽子&,他与蒋介石虚与委蛇,生前始终保持四川的半独立状态,军事才能与政治才能均甚老辣,但他极为迷信。
  当时刘湘正在患病,众多士绅、谋士、川中父老都苦劝他不要率军出征,但刘湘执意抱病亲率首批十万川军出川抗日,说是要以血战一赎川军二十年内战的罪过、洗刷川军&打内战&的恶名。1937年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川军各部组成第二路预备军,以刘湘为总司令、邓锡侯为副总司令,下辖两个纵队。
  从9月7日起,川军分别从川北和川东开赴抗日前线。同年10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任刘湘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负责督师抗战。蒋介石将川军编成第二十二、二十三两个集团军,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邓锡候,副司令孙震,辖四十一、四十五、四十七军(由李家钰新6师扩编而来),第二十三集团军由刘湘自任总司令,唐式遵副之,辖二十一、二十三军。蒋介石先将从川北出川的二十二集团军调往山西,划入阎锡山二战区。当由川江出川的二十三集团军到达汉口时,蒋介石又将其划归程潜第一战区,拱卫南京外围。等到刘湘到达南京时,他第七战区防区何在,任务是什么都还道,手下的川军就全没了,刘湘完全失去了对川军的控制,不久就病死了。
  对于刘湘的死因,另一种在川内流传很广的说法是:刘湘在前线吐血不止,不得不回到武汉医治,但随即处于军统特务的监视和软禁之中。刘湘遂与手下设计诈死,图谋躺在棺材中以&灵柩回乡&的名目返回四川再作打算。不料被戴笠识破,戴笠遂将计就计派人将棺材钉死,把刘湘活活闷死在了棺材中。载灵柩的船到达重庆朝天门码头,欢迎会就开成了追悼会。也有说他是在武汉治病时被蒋介石的特务下毒谋害的,各种说法中,&阴谋论&占了上风。
  总之,刘湘一死,不仅川内军阀一时群龙无首,已经出川的川军将士更是顿时成了没爹没妈的孤儿,境遇如草寇一般。九月从川中出来时,十万人都是单衣草鞋,一路向东、向冬,到寒冬之时却没有什么补给,也无人理睬。徒步行军千里,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二十二集团军逆着国民党的溃军,义无反顾地来到第二战区的山西前线,却饱受阎锡山晋绥军的欺压和白眼,连口粮都要自行解决,于是只好四处骚扰,有扰民的、有砸开军械库&自己解决&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土皇帝阎锡山趁机向蒋介石告状,说川军是&土匪&,让蒋介石把川军赶回四川,蒋介石也想趁机撤并支解这些川军部队。幸亏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当时应堪称杂牌军收容处)收留,向蒋介石的军委会求情,暂缓撤并川军编制,还为川军补充给养,把他们安置下来。
  王铭章
  【王铭章】()抗日烈士。字之钟。成都市新都人。历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4师师长,川军第41军第122师师长,第41军代理军长等职。1937年出川抗战。1938年初率部参加徐州会战,3月14日,在滕县保卫战中殉国。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一九三八年三月,台儿庄战役打响,滕县一役,川军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防滕县与日军展开惨烈血战。日军主力板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铭章率部退到街上准备与日军巷战,在中心街口不幸被占领城墙的日军机枪扫射。王铭章身中数十弹,壮烈殉国。其余川军将士在师长阵亡后,退入房屋,与日军展开逐屋争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全师五千余人,战至最后一人而不后退,共击毙日军四千余人,同时为孙连仲部赶到台儿庄设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奠定台儿庄一战的胜利基础。在滕县以北的界河、龙山带布防之川军一三一师陈离部,也伤亡四五千人。李宗仁曾挥泪而言:&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战斗任务,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饶国华
  【饶国华】(日-日),名厥卿,字弼臣,四川资阳县东乡(今雁江区宝台镇)张家坝人,川军第145师师长。抗战中在广德、泗安和敌军作战,因属下临阵脱逃而丢失阵地,他深感指挥不灵,愤而自杀,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
  1937年10月后,淞沪战役广德战场,23集团军145师中将师长饶国华的部队,战斗尤为惨烈。饶国华离川时对家里人说:&我此去,为国而战,义无反顾,我万死不辞!&
  日军发起总攻,倾泻成千上万吨的炮弹、炸弹。饶部苦战三昼夜、伤亡极惨重。饶国华说:&前人史可法曾说过&以城为殉&,我誓与广德共存亡!&阵地失守,师长饶国华毅然率剩余仅一营部队冲入敌阵,以图恢复阵地,终因寡不敌从,身陷重围,弹尽援绝,11月30日晚,饶国华举枪自戕殉国、慷慨成仁,年仅44岁。一四四师师长郭勋祺也在战斗中负重伤。
  李家钰
  【李家钰】(年5月21日)字其相,绰号李矮子,四川军阀中最小一个派系----军官系的首领,抗战爆发后率两个师出川,转战山西,河南。1944年在担任第36集团军司令的时候,在豫中会战失败后的撤退途中,遭到日本便衣队的袭击,壮烈殉国,这是八年抗战中继张自忠在第一线督战,死战不退战死后第二个战死的集团军司令官。追赠上将。
  川军李家钰部第四十七军,长期在晋东南作战,后编为三十六集团军,驻守河南,在豫鄂湘桂战役中,由于国民党上层指挥不力,豫西各部在混乱中转移,三十六集团军因是杂牌,奉命担任掩护。1944年5月,在河南陕县秦家坡,在转移途中的司令部直属队不幸与日军穿插分队遭遇,总司令李家钰当场中弹身亡,成为抗战中殉国的川军最高级别将领。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举行国葬。1984年5月,民政部追认为&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
  八年抗战
  川军为抗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抗战中伤亡的326万国民革命军将士中有64万为川军将士,其中1939年到1945年间,全军阵亡的85万人中有26万川军。川军被俘人数是国民革命军地方军阀中最少的,整个抗战中共2.4万余人被俘(注:统计不准确,抗战中从四川招募的士兵很多补充到了中央军等国民革命军主力军队中,而非川军),不到总人数的1%(而中央军在安徽一役中便被俘4万余人)而阵亡比例高达1/3,在淞沪会战中,川军将士几乎全部战死沙场,仅2000余人撤退到湖北,后在枣宜会战中,川军再次成为主力,歼敌4万日军后有20余万川军士兵伤亡。在出川的6名中将中,便有4名壮烈殉国,第一批出川的400多位团级军官基本全部在前线牺牲。
  川军(包括西康省)在抗战中为全国提供最多人力的省份,在1938年-1945年,国民革命军中尚有战斗力的部队40%均为川军,实际战斗人员甚至超过了中央军。而提供纯劳力的壮丁占了全国壮丁1/5以上,其阵亡将士亦居全国之冠。
   抗战胜利纪功碑
  川军打内战的恶名举国闻名,其人员素质、装备等,却堪称中国最差劲的杂牌!但川军将士们还来不及在天府之国的土地上尽情享受,抗战就爆发了。此前的川军也曾参与对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的作战,除了惨败、大败,没有更值得外传的战绩。但就是这样一支如此不堪的队伍,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用自己对民族的忠诚、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实现了作为军人的价值!
  抗战中的川军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中国军队的正规部队,而是一支地方军阀武装。无论是部队的装备和军事素质、部队待遇,都无法与国民党中央军相提并论。但抗日战争中,这支部队用自己大无畏的牺牲换来了&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的名声。在数十年的内战中,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没少干过坏事、甚至伤天害理的事,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也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他们很难有现在一些&理性的精英&那样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间关系的感悟,身逢乱世,他们也许感受最少的,就是&国家&这个概念,感受最多的应该是大大小小的&大帅&。从成军之时起,这样的部队事实上就只是某人的私人卫队。从个人而言,他们也许从来就没有感受过&国家&对他们做过什么,但他们知道,&打内战&是一个军人最大的耻辱!他们也许曾横行乡里、也许曾鱼肉百姓,但只有在投身于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投身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时,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军人的使命和荣誉!只有在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斗争中,他们体内火一样的激情才被唤醒,并且象火山一样地迸发出来,令他们可以无视敌我实力的悬殊而奋勇前行----为了身后四万万同胞,宁可战至最后一人而决不后退!
  浴血抗战 川军将领多殉国
  刘湘刚刚统一全川,红四方面军就来到了川北,田颂尧投入六万人马,叁路进剿,结果大败而归,被蒋、刘借机撤职查办,刘湘随后亲统二十万大军,开展六路围攻,结果激战十个月,损失八万人,刘湘自叹无法剿灭红军。川陕红军尚未剿灭,中央红军长征又到达川边,更为要命的是,蒋的中央军也跟在红军的后面开来。吸取贵州王家烈的教训,刘湘会见蒋介石,力拒中央军入川,蒋只得改派贺国光率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参谋团入川,而刘湘也不得不答应蒋对庞杂的川军进行整编。
  正当老蒋在成都设陆大分校,准备轮训川军中级军官,以使川军&中央化&,蒋刘矛盾激化时,抗战爆发了。在全国一片抗战声中,川军将领纷纷请缨抗战,而老蒋也有意&借刀杀人&,剩机支解消灭川军。蒋任刘湘为七战区司令长官,将川军编成第二十二、二十叁两个集团军,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副司令孙震,辖四十一、四十五、四十七军(由李家钰新6师扩编而来),第二十叁集团军由刘湘自任总司令,唐式遵副之,辖二十一、二十叁军。蒋先将从川北出川的二十二集团军调往山西,划入阎锡山二战区,当由川江出川的二十叁集团到达汉口时,蒋又将其划归程潜第一战区,拱卫南京外围。当刘湘到达南京时,他第七战区防区何在,任务是什么都还不知道,手下的川军就全没了,刘湘完全失去了对川军的控制,不久就病死了。川军出川时,各界普遍认为这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冬天在山西打仗时,士兵脚上穿的还是草鞋。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战中进行了无数次最艰苦、最惨烈的牺牲,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川军二十六师,参加淞沪会战,是战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全师四千余官兵,到撤离战场时仅存六百多人,伤亡85%以上。徐州会战,川军二十一军防守南线,其中一四五师守广德,在优势敌人的围攻下,阵地失守,师长饶国华毅然率剩余仅一营部队冲入敌阵,以图恢复阵地,终因寡不敌从,身陷重围,弹尽援绝,将军不愿做俘虏,举枪自戕殉国。一四四师师长郭勋祺也在战斗中负重伤。二十二集团37年底编入李宗仁杂牌军战区,参加台儿庄战役,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日军主力板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师长亲自指挥巷战,不幸遭机枪扫射壮烈牺牲。王师长殉国后,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腾县一役,一二二师五千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也毙日军四千余人。在腾县以北的界河、龙山带布防之一叁一师陈离部,也伤亡四五千人。正是川军的巨大牺牲才换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曾挥泪而言:&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战斗任务,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李宝钰部第四十七军,长期在晋东南作战,后编为叁十六集团军,驻守河南,在豫鄂湘桂战役中,由国民党上层指挥不力,豫西各部在混乱中转移,叁十六集团军因是杂牌,奉命担任掩护,在转移途中,司令部直属队不幸与日军穿插分队遭遇,总司令李家钰当场中弹身亡,成为抗战中殉国的川军最高级别将领。但是,抗战期间,少部川军不思抗日,专门反共,杨森部制造了&平江惨案&,川军一部还参与了皖南事变。各有所终 川军历史划上句号。
  抗战后,原二十二集团军各军划归孙震指挥,一直在中原战场作战,淮海时编入孙元良兵团,最终被歼。王陵基投靠老蒋当了四川省主席。杨森后来还当了重庆市长。抗战期间出川抗战的其它各路川军也先后被蒋分割,编散,先后投入到前线,被解放国消灭。抗战中留在西南的24军刘文辉一部一直驻扎在西康,邓锡侯将四十五军留川的一师两旅编为九十五军,由黄隐任军长。刘湘死后,所部留川的五师二旅,十六个保安团划潘文华指挥,抗战时编为二十六集团军。抗战后缩编为叁个整编旅,分别划给了张轸、白崇禧和襄樊康泽,潘文华成了光杆绥署司令,后来一六四旅在襄樊被歼,部分歼兵逃回四川重组为一个团,潘将该团与绥署直属队合编为二叁五师,由其子潘清洲任师长,这成为了潘最后的家底。
  刘、邓、潘长期受老蒋打击排挤,与蒋有很沈的矛盾,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邓小平等亲自组织对川军的策反,在襄樊在役中被活捉的川军将领郭勋祺,被刘邓首长特批入党,回川做刘、邓、潘的工作。在解放军席圈大西南的局势下,蒋要叁人配合胡宗南,决战川西。为了不给蒋家王朝陪葬,叁人于彭县宣布起义。川军其它将领中,王陵基于1964年被作为战犯特赦。王缵绪解放后留在了成都,任四川省政府参事室参事。唐式遵最可笑,他本已退役在重庆办南林学院,最不甘寂寞,到西昌向蒋要了一个四川省主席的空衔(时四川全境已基本解放),表示&宁为文天祥,不做降将军,作为四川人,死也要死在四川&,结果果然于1950年被击毙。有叁十多个姨太太的范绍曾,却戒掉大烟,在家乡迎接解放,电视剧《傻儿师长》就是以他为原型写成的。杨森、孙震因忠心事蒋,蒋在台湾给他们安排了一个总统府国策顾问的位置。两人分别于年病死于台北。至此,一部川军的兴衰史画上了句号。
  川军在抗战中以硬战、血战闻名,前后出川300万兵员,共64万余人伤亡,除了英勇顽强外,装备过于简陋也是重要原因。另外也有人说是蒋介石借日军之手图谋消灭川军,因此在抗战之初,国民党中央军主力溃退之时,以褴褛之众的川军去一线冲杀,试图将川系军阀的老本都拼光在抗日前线。川军首领刘湘据称是&七七&事变后第一个通电请战的高级将领(&七七&后第三天),其抗日热情却正中了蒋介石&消除异己&的下怀。蒋介石遂要求四川调集30万部队(川军当时把各种武装加完不过40余万)出川抗日,另准备50万壮丁备战。刘湘亲率川军精锐10万甫一出川即暴病而死,部队被分散抽调各处最前线,又得不到补给,蒋介石很难与&阴谋论&脱离干系。
  对中国军队中的派系问题,日军的冈村宁次是很清楚的,他在一九三九年就专门制定了分化、瓦解中国军队中杂牌武装,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国民党中央军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行。日军的&招降&政策也不是没有效果的,尤其汪伪政权成立后,也的确有部分中国军队(多为杂牌军)投降日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的杂牌部队都没有投降,还在随后的战斗中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如川军杨森部、王陵基部参与的昆仑关大捷。并且更多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投身抗日战场、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国的抗日武装不仅没有瓦解,还在后来的战争中日渐发展壮大,并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抗战中的川军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中国军队的正规部队,而是一支地方军阀武装。无论是部队的装备和军事素质、部队待遇,都无法与国民党中央军相提并论。但抗日战争中,这支部队用自己大无畏的牺牲换来了&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的名声。在数十年的内战中,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没少干过坏事、甚至伤天害理的事,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也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他们很难有现在一些&理性的精英&那样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间关系的感悟,身逢乱世,他们也许感受最少的,就是&国家&这个概念,感受最多的应该是大大小小的&大帅&。从成军之时起,这样的部队事实上就只是某人的私人卫队。从个人而言,他们也许从来就没有感受过&国家&对他们做过什么,但他们知道,&打内战&是一个军人最大的耻辱!他们也许曾横行乡里、也许曾鱼肉百姓,但只有在投身于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投身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时,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军人的使命和荣誉!只有在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斗争中,他们体内火一样的激情才被唤醒,并且象火山一样地迸发出来,令他们可以无视敌我实力的悬殊而奋勇前行----为了身后四万万同胞,宁可战至最后一人而决不后退!
  英雄历史
  川军的吃苦耐劳精神可以说是独步华夏,没有其他的省份的人的吃苦精神可以比得上川军。抗日战争期间,四川人砸锅卖铁以一个省份,承担了全国百分之三十的供应,和十分之一兵源,不知数字是否有误,请见识广博者考证一下。那个报道里面有个细节让我挺感动的,讲的是抗战期间四川一而再再而三的捐款,有很多要饭的都把家底翻空的投钱.抗战口号也响亮:&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一日誓不返乡&,&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
  打仗有输赢,可不能丢人.国军第一王牌74军,共军第一王牌27军,都经历过无数血战。都也有胜负,可从来没有丢人的时候,走到哪里都是赞誉一片。同样,川军的122师在王铭章的领导下,在滕县全军牺牲。从严格的军事意义上说,应该是惨败,因为3000人的牺牲换来的是日军仅仅66人的伤亡。可在各种舆论的眼里,川军赢得了尊重。考虑到川军低劣的装备和低水平的训练,没有任何人认为那是丢人的。相反,那是名垂千古!于是有了无川不带兵的美谈。川军最大的荣誉,应该是抗美援朝。虽然没有一个部队是起源于四川的,可四川的牺牲是3万多人,竟然是牺牲最多的地方省份。在上甘岭,可以说正是川军的吃苦精神,把阵地死死的守住让美军感到无能为力。
  徐州会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1929年到1930蒋冯阎大战中原,中央军和地方军打得一塌糊涂,此后,中央军与地方军也是貌合神离,各有算盘。但是在徐州会战之际,中央军、西北军、东北军、广西部队、云南部队、川军、山东部队、江苏保安队这些部队在七八年前彼此还是兵刃相见互相杀个你死我活的,而在面对凶恶的倭寇时,这些部队却能捐弃前嫌无私无我空前合作空前团结,皆中国热血汉子。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唐式遵
  川军著名将领、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日军主力坂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和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铭章宁死不屈,跳墙殉国。王铭章殉国后,所部官兵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滕县一役,122师5000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也毙日军4000余人。在滕县以北的界河、龙山一带布防的131师陈离部也伤亡四五千人。川军的巨大牺牲换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感慨,&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城中残留官兵,均战至最后,以手榴弹自戕,无一被俘投降。奉命之忠,死事之烈,克以保障徐淮,奠定抗战之基,睢阳之后,一人而已&&&
  川军出川后,最先进行的是川军第43军第26师和川军第20军在淞沪战场的血战。据何聘儒先生回忆:26师装备可怜,&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枪使用过久,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武器之窳(yu禹)劣,可以想见。&日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伤亡惨重,战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仆后继,毫无惧色。该师官兵英勇顽强鏖战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被誉为参加淞沪抗战的70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5个师之一。该师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全师4000多人,这场仗打完后仅剩下600多人!
  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这次也在淞沪抗日前线立下大战功。10月15日,804团奉命收复失掉的阵地。团长向文彬率部当夜恶战,夺回了阵地,但全团官兵,营长只剩彭焕文1人,连排长非伤即死,无一幸免,排长剩下4个,士兵只剩120余人!
  新津县的爱国模范、72岁高龄的高尚奇,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他将4个儿子中的3个先后动员去参军抗日,仅留老三高光田在家做小生意维持&家六口人的生活。
  &模范父亲&的安县王者成,送其自动请缨出征的儿子王建堂时场景更催人泪下:他赠送给儿子的竟是一面&死&字旗!他在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子左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于,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抗战中的川军是一个缩影,一个参于抗战的千百万地方武装的缩影。就象在淞沪会战中端着刺刀与日军坦克&肉搏&的桂系部队,这些年轻人都曾经为军阀混战卖命、都曾为了几个大洋的赏钱而迷失在内战的烽火之中,但当民族危难、国家存亡之际,他们的青春依然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在那样的时代,我们不必苛求他们个个都是完人,我们也不应讪笑他们以刺刀拼坦克的&不理智&,正是他们的勇气和牺牲令侵略者为之胆寒、令世人为之叹服、令我们有了今天的民族独立与自由!他们,都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铭文;他们,都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他们,理应永远是我们心中不朽的人!
  震撼!细说川军抗日血性及逸闻趣事[图]
  话说自民国以来,四川是内斗最厉害的省,现在在一些地方的成渝论战斗得是窝火翻天的,都是用嘴巴和手指敲键盘。那个时候可是真刀实枪的干。
  四川内斗虽然剧烈,但四川人天性幽默,因此川军的很多事情也是搞笑的很。
  一,当革命军到达武汉的时候,四川的军人马上改变颜色,宣布服从蒋光头,首先就是大佬刘湘,所以他不但通电反对吴佩孚,而且命令他的军队,见了女学生都高呼着:打到奴的夫和&反对站起睡&,所以刘湘登时被称为革命同志,蒋光头同志一高兴就和刘湘拜了把子。
  二、四川军阀形形色色,老百姓用歌谣总结:
  水有彭水旋,神有刘神仙,灵官来镇殿。
  哈儿去守边,修路唐子晋,卫锋郭大蛮。
  张斯可,余安民,都是安邦定国臣。
  还有司令蓝田玉,弯腰驼背打球去。
  胡子大汉潘文华,光头小伙王瓒绪,
  飞机军舰件件齐。
  李罗杨森,好象刘湘干女婿。
  现在我们都说杨森是个大军阀,杀人魔王,是个专门残害处女的色狼,其实杨森也算个英雄人物,接受新思想比较快;杨森最火的时候管理四川,喜欢用新式人物,凡从北京上海这些比较洋盘的地方回来的学生,见一哈就拜为秘书,久了就成了&秘书团&。人一多,老杨就不发薪水了,但每个人有勤务兵一个,马灯一架,那些秘书本来就是挂个职,见有便宜可占,于是每天到督署领洋油的动以百计,都来搞摸伙,于是秘书们便被称为&洋油秘书&
  杨森当权了,又是个色狼GG,妻子小妾数不胜数,都是些才多貌美的MM,他办的报纸吹嘘老杨英雄盖世,所做所为,皆是为国为民,实乃侠之大者,于是老杨成了当时四川少女的偶像,颠倒了大把高才女生,好多人写信给他求爱,其中有一封这样写:&愿为英雄妾,不作庸人妻。& 数十载之后,读之仍使我等庸人唏嘘不已。
  1926年8月29日,在长江上游,四川东部城市万县附近江面上,英国商船&万流&号浪沉川军杨森部官兵乘坐的三只木船,船上官兵54人全部溺死,肇事英轮在英国军舰掩护下逃跑。川军第一路总司令兼四川省长杨森扣留了另外两艘英国商船。中英双方尚在交涉之中,三艘英国军舰在9月5日下午5时左右劫夺被扣英轮,并猛烈炮击万县城区达三个小时,发射重型炮弹300余发,万县城区一片火海,繁华街市顿为瓦砾。万县军民死亡604人。
  四川一个师长,罗烟灰,在宣布革命后对官兵谈话道:大家都说老子是假革命,现在我因改换国民革命军的招牌,另制旗帜及全师领章、臂章等东西,已经花掉了二万多,难到不是钱迈,还敢说老子不革命,难道还要傻花些钱才算革命烁?
  军阀割据时代,四川军队五花八门,其番号名称,更是牛头不对马面:
  边防军:理应驻防川边,可是却长期驻防川中各县,从不挨边(军长赖)
  江防军:理应驻防沿江,但却长期留驻成都盆地。(军长黄)
  成属清乡军:成属系指成都府所属地区,不但不对不在成都,远驻川南资中一带,而且从未清过乡(司令官彭)
  雷马屏屯殖军:部队只有一连,不在雷波.马边.屏山屯殖,却闲驻叙府(今宜宾)坐吃粮饷,直至解放(司令官穆)
  混成旅:听起像步.骑.炮.工.辎诸兵种合成,其实清一色步兵,一点也不混(各军皆有)
  骑兵团:不但无马,连牛都没有一头。(陈三师杜团)
  炮兵团:连土抬炮也没有一门。(各军都是这样)
  工兵营:没有一把铁锹,十字镐,挖战壕要向老百姓借锄头
  川军出川
  抗战胜利纪功碑
  川军出川时,各界普遍认为这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冬天在山西打仗时,士兵脚上穿的还是草鞋。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战中进行了无数次最艰苦、最惨烈的牺牲,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是抗战中第一支出川抗战的川军,从淞沪会战开始,无役不从,是三次长沙会战的骨干兵团,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珠影山战斗中全歼日军第九混成旅加藤大队。川军二十六师,参加淞沪会战,是战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全师四千余官兵,到撤离战场时仅存六百多人,伤亡85%以上。南京保卫战,川军二十一军防守南线,其中一四五师守广德,在优势敌人的围攻下,阵地失守,师长饶国华毅然率剩余仅一营部队冲入敌阵,以图恢复阵地,终因寡不敌从,身陷重围,弹尽援绝,将军不愿做俘虏,举枪自戕殉国。一四四师师长郭勋祺也在战斗中负重伤。二十二集团37年底编入李宗仁杂牌军战区,参加台儿庄战役,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日军主力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军师委员会负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