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官网怎么样,好不好

说起军工学校,你会想起哪些学校呢?其实对于中国的名校,大家的印象还是停留在清华、北大、武大等各大名校上,然而今天文章所涉及的六所学校被称为”军工六校“,那么,对于这六所学校你又了解多少呢?跟着小编一起简单的了解下吧。

4.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5.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

6.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一所高校,看到这是不是明白什么了。庄逢甘、任新民、梁守槃、慈云桂、文圣常等人都是从这所学校出来的,该学校有着炮兵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等,打造各种专业的兵种,并且还有一些别的学科,培养各个方面的人才。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中央军委直属正大军区级(正部级)高校,该学校以海军系、原子系、导弹系战术导弹分部全建制,是中国三海一核领域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该学校还为我国的航母建设起了重大的作用,是我国的研究型大学,俞正声、任汇川、杨德森等人也是从这个学校出来的。

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世界一流的学科建设高校,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该学校为我国培养出众多各方面的人才,如任新民,李鸿志,崔向群,张国清等人。

4.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原为装甲兵工程学院,于1953年创办,现归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拥有以工学和军事学为主体,其它综合性学科为辅,为我国培养作战指挥、侦察情报、兵种战术等各方面的人才。客观的说,从这个学校学习的学生未来发展前途都是不错的。

5.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是非常厉害的,于2012年创办,是一所比较年轻院校,主要是院系有国防工程系、军事环境工程系、人防工程系,为我国国防事业培养专业的人才。该学院主要担负我军军事土木工程领域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初级指挥生长军官的培养,满足我国对军事专业人才的需求。

6.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也叫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于1950年创办,主要是为我国培养防化指挥军官和中、高级防化工程技术军官。该学校学院最主要的专业是防化兵指挥、生化防护工程、装备保障指挥、核技术与安全,为我国提供对这些方面的专业人才。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装甲兵工程学院坐落在北京市风景秀丽的芦沟桥畔,学院的

(即著名的哈军工)装甲兵工程系。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博士、硕士和本科3个层次的学员,轮训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师、旅、团长和各级技术军官,培训双向选择生和外军留学生。主要为全军培养装甲兵排长、坦克排长、陆军步兵排长和具有军事指挥员素质的各类工程技术军官,同时培养地方和军队双向选择的专门人才。是我军培养装甲机械化部队工程技术军官和指挥军官的最高学府。

1961年以该系为基础,在组建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1969年迁址。学院隶属于总装备部,是国内重点工科院校、全军学历教育院校、“十一五”期间全军重点建设院校之一。 学院承担本科、研究生、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四类培训任务,其中,“合训分流”类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学历教育是培训任务的主体;同时,还承担陆军武器装备科研、为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提供技术服务、为总部机关决策提供业务咨询等任务。

学院现有各培训层次27个,其中专业16个,分布在工学、管理学、军事学和理学四大学科门类,在校学员5000余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的前身是成立的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1961年以该系为基础,在西安组建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军工六校之一,1969年迁址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隶属于总装备部,是全国重点工科院校、全军学历教育院校、“十一五”期间全军重点建设院校之一。

为培养具有军事指挥员素质的各类工程技术军官和具有工程师素质的军事技术指挥官;开展装甲装备方面的科学研究;面向社会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博士、硕士、本科和大专四个层次的学生,轮训坦克师长、旅长、团长,培训外军留学生并受教育部委托培养地方本、专科大学生。

学院承担本科、研究生、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四类培训任务,其中,“合训分流”类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学历教育是培训任务的主体;同时,还承担陆军武器装备科研、为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提供技术服务、为总部机关决策提供业务咨询等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学院占地6789亩,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建有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装备作战仿真中心、装备保障研修中心、装备动力研究中心、计算中心等142个实验室(专业),拥有装甲车辆综合训练场、战术训练场、射击场等10个专业训练场。装甲兵装备技术研究所有油料光谱、人机环境等6个装备技术实验室和1个、3个。

各种教学科研、生活和文体齐全,建有现代化的、科技活动中心、、军体训练中心、和综合实验楼等260多个实验室和专修室,9个综合训练场馆。已建成全军首家以千兆以太网为技术支撑的校园网,在校学员可通过实现与的联接。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有650多名教员和400多名专职科研人员。教员队伍中,硕士以上学历近70%。他们中有:、“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获得者、装备再制造工程学科缔造者徐滨士教授;“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著名仿真工程专家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还有“求是奖”获得者、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军优秀教师、军队院校育才金奖、银奖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总装“1153”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等一大批骨干教员。学院还广纳贤士,聘请了多名“两院”院士和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和兼职教授。

学院有近200个各类、和7个大型专业。其中表面工程实验室、装备作战仿真实验室和发动机实验室的建设属国内一流水平。建有计算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光电测试中心、模拟训练中心、全军表面工程研究中心和水上军事训练中心等教学科研设施。

学院设有基础部、机械工程系、、指挥管理系、技术保障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外训系等8个系部共30多个。

学院现有兵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可在工学、管理学、、理学和哲学5个学科门类培养;并有7个工程专业领域学位授予权;还可在11个二级学科开展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十五”期间有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总装“双十二工程”重点建设学科3个,还有“十一五”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5个。

工程技术类招生专业为、装备保障指挥和、合训分流招生专业为信息与计算科学、军用材料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仿真工程、指挥自动化工程、、、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

学院现有各培训层次专业27个,其中本科专业16个,分布在工学、管理学、军事学和理学四大学科门类,在校学员5000余人。

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

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可在工学、管理学、军事学、理学和哲学5个学科门类培养研究生;并有7个工程专业领域学位授予权;还可在11个二级学科开展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十五”期间有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总装“双十二工程”重点建设学科3个,还有“十一五”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5个,并在学科建设上形成了“统筹规划,打造精品,促进学科创新发展”的办学特色。

从1999年起,学院作为全军首批7所试点院校之一,承担了“合训分流”改革试点任务。在几年的探索实践中,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总体设计,狠抓过程控制,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紧贴装备开展“合训分流”学历教育已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这一成果2005年获军队级成果一等奖。

2003年以来,学院共取得17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1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113项。坦克履带板新材料、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布式虚拟现实应用系统开发与支撑环境,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学院是全军首批对外开放单位之一,先后接待了70多个国家300余个军事代表团,为4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训留学生3000余人。同时,通过专家互访、学术交流、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等方式,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美、英、法、德、日、韩、波兰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