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北欧中国神话系的三国挂机卡牌阵容容游戏娘化太上老君的有主神技能的游戏

知乎上真是好喜欢做这种东西神话的比较啊~&br&建议题主拿本民间故事分类学来看,各种故事模式都会收集到。西方的神话故事体系多了去了,哪个我没听过?相互间差别也是很大的好不好&br&&br&举例说明 &br&&br&神的身体化为世界 &br&北欧神话巨人伊米尔(Ymir)&br&vs巴比伦神话提雅玛特(Tiamat)&br&vs中国神话盘古&br&&br&神的双眼对应日月&br&埃及神话荷鲁斯&br&Vs日本神话伊邪那歧的三个孩子&br&Vs中国神话盘古&br&&br&神造人 &br&女娲抟土造人&br&vs 圣经上帝造人&br&&br&洪水神话 &br&印度摩奴法典洪水 &br&vs希腊神话洪水&br&vs圣经神话大洪水 &br&vs 巴比伦神话大洪水 &br&vs 中国神话大禹治水&br&&br&死后灵魂经过河流 &br&希腊神话地狱五条河&br& Phlegethon 火之河&br& Styx, 守誓河&br& Lethe,遗忘河 也叫做忘川&br& Cocytus,悲叹河&br& Acheron 苦恼河&br&vs中国神话奈何桥血池河&br&Vs日本神话三途河&br&&br&鬼,灵魂的概念~&br&&br&死后灵魂经过审判&br&埃及神话Maat的天平&br&vs 希腊神话三判官 弥诺斯、拉达曼瑟斯和埃阿科斯&br&Vs波斯神话三判官 密特拉、斯拉奥沙和拉什努。&br&vs中国神话的判官和阎罗王&br&(此处有相互影响的关系)&br&&br&地狱惩罚&br&希腊神话提提俄斯被鹰啄内脏&br&Vs 《地藏经》 ”复有铁鹰,啖罪人目。复有铁蛇,绞罪人颈。“&br&&br&鬼节&br&凯尔特神话鬼节 后来变成了万圣节&br&Vs佛教盂兰盆节 道教中元节&br&&br&活人游览地狱&br&波斯神话维拉夫&br&Vs希腊神话奥菲尔斯(Opherus)&br&Vs意大利但丁《神曲》但丁&br&Vs《地藏经》婆罗门女,佛教神话目连救母&br&&br&不同功能神&br&爱神&br&希腊神话Eros &br&vs中国神话月下老人&br&&br&死神&br&希腊神话死神(黑斗篷形象)&br&Vs中国神话黑白无常&br&&br&英雄传奇 全世界英雄故事大多大同小异,可以用坎贝尔的《千面英雄》比较。&br&&br&灰姑娘故事 &br&唐朝民间故事《叶限》&br&vs《格林童话》灰姑娘&br&&br&顺流而下的婴儿 &br&圣经神话摩西&br&vs中国西游记唐僧, &br&屈原《天问》: “水滨之木,得彼小子。&br&vs印度神话《摩诃婆罗多》伽尔纳&br&Vs日本传说 桃太郎&br&&br&&br&神奇的大树&br&北欧神话世界之树Yggdrasil&br&Vs中国神话通天建木&br&&br&牛头人&br&希腊神话米诺陶Minotaur&br&Vs中国神话神农《天中记》“神农牛首”(另有神农龙首一说)&br&&br&处女生子&br&圣经神话圣母生子&br&Vs中国神话踩巨足迹而孕&br&&br&世外桃源&br&希腊阿卡迪亚Acadia,古希腊山地牧区,以境内居民生活淳朴与宁静著称,后来成为“世外桃源”的代名词&br&Vs中国民间传说陶渊明《桃花源记》&br&&br&可以和动物沟通的人&br&圣经神话 所罗门王的指环&br&Vs中国传说公治长(孔子女婿)能通鸟语&br&&br&蛇女 &br&希腊神话拉弥亚Lamia,厄德娜 &br&vs印度神话娜伽Naga &br&vs中国女娲 ,蛇仙&br&&br&巨人 &br&北欧神话冰霜巨人&br&vs希腊神话泰坦巨人&br&vs中国神话夸父&br&&br&人鱼&br&中东人鱼神达贡(Dagon)&br&Vs叙利亚月亮女神Atagatis&br&Vs希腊神话Siren &br&vs 日耳曼神话人鱼&br&vs 俄罗斯民间传说水仙&br&vs泰国宋卡人鱼 &br&Vs日本神话人鱼&br&vs 中国神话鲛人&br&&br&机器人&br&希腊神话 代达罗斯的青铜机器人&br&Vs中国 穆天子传 偃师造人&br&&br&动物崇拜&br&蛇 &br&玛雅神话羽蛇神&br&vs埃及大蛇阿波菲斯&br&vs北欧神话巨蛇耶梦伽德&br&vs印度神话大蛇&br&vs中国神话女娲&br&&br&蛙 &br&埃及生育神Heqet &br&vs中国女娲(蛙),&br&羌族神话蛙神,&br&白马藏族神话蛙神&br&黎族的蛤蟆黎王&br&vs朝鲜神话金蛙王&br&&br&蛇和青蛙是最受欢迎动物之一。&br&&br&长生不老的追求&br&希腊希罗多德《历史》记载的青春泉水&br&Vs北欧神话伊敦守护的青春苹果&br&Vs中国道家炼丹修仙追求长生
知乎上真是好喜欢做这种东西神话的比较啊~ 建议题主拿本民间故事分类学来看,各种故事模式都会收集到。西方的神话故事体系多了去了,哪个我没听过?相互间差别也是很大的好不好 举例说明 神的身体化为世界 北欧神话巨人伊米尔(Ymir) vs巴比伦神话提雅玛…
人们对洪水神话的发现史,也是很值得讲讲的。&br&&br&起初,人们并不知道洪水神话普遍存在于全世界各大文明之中。拿欧洲人来说,他们只知道《圣经·创世记》第六至第九章“挪亚方舟”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br&&br&“方舟的造法乃是这样:要长三百肘,宽五十肘,高三十肘。方舟上边要留透光处,高一肘。方舟的门要开在旁边。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br&&br&所以挪亚方舟不是一艘大船啊,更像一座移动堡垒。&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33b15f24b3b1c4288c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733b15f24b3b1c4288c4_r.jpg&&&/figure&&br&第一个认识到除了“挪亚方舟”,世界上还存在着其他相似的洪水神话的,是一个年轻的英国人。他的名字很普通,叫乔治·史密斯,放在中国,跟张伟李强差不多。&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982cf4b01_b.jpg& data-rawwidth=&360& data-rawheight=&4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0&&&/figure&&br&&br&乔治·史密斯是一个亚述学家。亚述学是什么?是研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语言、文字、历史等等等等的一门学科。在国际上,这可是一门显学,比搞汉学的要主流。&br&&br&乔治·史密斯是半路出家——不过那时候的学者差不多都这样,好多人的正职是外交家、军人、传教士什么的。他少年时在一家商行当学徒,学的是钞票的雕版技术,这对他日后研究楔形文字大有好处。因为楔形文字的书写在本质上也是雕版,只不过是写在泥版上。他的业余爱好是《圣经》和近东考古,没事就去泡大英博物馆,看展览。21岁的时候,大英博物馆干脆把他聘为“修补员”,就是把成百上千片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泥版文书拼接起来,像玩拼图一样。这个又艰苦又乏味的活儿他干得很起劲,也很有成绩,26岁升任当助教,还开始发论文了,比如说他在1871年也就是31岁的时候出版的一本小册子,题目叫《楔形文字的语音学价值》,你们感受一下。&br&&br&不过,发大招要到下一年,也就是1872年了。&br&&br&在这一年的12月3日,乔治·史密斯在伦敦宣读了一篇将在学术史上永远留下名字的论文,论文的题目叫《迦勒底人的洪水叙述》。论文是向一个叫“《圣经》考古学协会”的小学术机构提交的,但它一问世就迅速轰动了全世界,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爆炸性的学术成果,并且影响深远。&br&&br&这篇论文到底是讲什么的?&br&&br&很简单,乔治·史密斯把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泥版碎片、也就是他每天玩的那些拼图拼成了12块比较完整的泥版,然后他在其中第11块泥版上面发现了一个关于洪水的故事。一个和“挪亚方舟”如出一辙但是更早的洪水故事。&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fb2f5ee0d7d64cc6e85e6a68aa4b1a6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5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br&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亚述版的挪亚,叫艾泽迪巴,他经历了女神向他求婚、看见诸神、出门寻找获得永生的始祖等等。那个叫希西特的始祖向他讲述了洪水的故事:&br&&br&“19.……听到,他这样对我说&br&20.什尔巴克人,乌巴拉图图之子&br&21.为你制造一条大船&br&22.我将毁灭罪人们和生命&br&23.将一切活物的种子带上,保存他们&br&24.你们将建造的大船&br&25.将以肘来测量它的长度,并且&br&26.以肘数来测量它的宽度和高度……&br&27.下入深水之中。”&br&&br&“77.我收集起我的所有东西,我收集我的所有银子,&br&78.我收集起我的所有金子,&br&79.我收集起所有生命的种子,统统&br&80.带入船中,我的所有男仆和女奴,&br&81.田野的牲畜,野兽,所有军人的儿子们,我都带入。”&br&&br&“139.到了第七天&br&140.我放出一只鸽子,它飞去了,想寻找&br&141.一块落脚之地,无功而返。&br&142.我放出一只燕子,它飞去了。燕子也想寻找&br&143.一块落脚之地,仍旧无功而还。&br&144.我放出一只乌鸦,它飞去了。&br&145.乌鸦飞去,它看见水上漂浮的尸体,并且&br&146.打食,游水,朝别处游荡,再也没有回转。”&br&&br&我随便摘录几段,你们感受一下。&br&&br&这批泥版大约是公元前660年写成的,但是根据乔治·史密斯的研究,这个故事文本最初的写作时间,最晚也不会晚于公元前17世纪——这比《圣经》的形成早多了。&br&&br&他搞了一个大新闻。&br&&br&为什么是大新闻?这个发现为什么会轰动世界?它的惊人之处在哪里呢?&br&&br&在19世纪,人们仍然是把《圣经》当历史来看待的。但是科学尤其是地质学的发展,对《创世记》那些上帝创造天地的叙述提出了挑战。在这场争论之中,挪亚经历的那场洪水成了焦点,如果那场洪水的真实性在科学面前还能保得住,那么《圣经》作为基督教信仰基石的地位还可以安然无恙。&br&&br&可现在你跟我说“挪亚方舟”的故事是抄的?&br&&br&这样一来,就连挪亚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存在都难说了。&br&&br&再追下去呢?不敢想了……&br&&br&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们没有被吓倒,他们在经历短暂的错愕之后迅速采取了另一种斗争方针:即使《圣经》的“挪亚方舟”是由一个苏美尔版本派生出来的,这些文本依然证明那场洪水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呀,甚至是更有力的证明。这是后话,不提。&br&&br&乔治·史密斯把他发现的那个亚述版挪亚翻译成艾泽迪巴(Izdubar),不是很准确,后来的研究者重新订正了发音。对,你们都很熟悉,他的名字就是吉尔伽美什。&br&&br&动漫里有他,&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c459edffbc08be1d6634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7c459edffbc08be1d6634_r.jpg&&&/figure&&br&游戏里有他,连郭敬明的小说里都有他。&br&&br&他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他是光,他是电,他是唯一的神话。&br&&br&事实上,乔治·史密斯发现的那12块泥版所记载的,就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br&&br&很多考古学家认为吉尔伽美什确有其人。他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苏美尔文明代表城市乌鲁克的王,生活在遥远的……公元前2600年。这是什么概念?打个比方,他和耶稣的时空距离比我们和耶稣的时空距离还远。中国的夏朝假如真的存在的话,也比吉尔伽美什生活的年代晚了至少五百年。&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6775ebabfd983d30db59a3d_b.jpg& data-rawwidth=&284& data-rawheight=&6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4&&&/figure&&br&&br&多亏乔治·史密斯,这尊神的事迹才能重见天日。&br&&br&他揭示这第11块泥版的秘密的过程也挺曲折的。那时候他通过初步识读,认为这一大块残片有可能与洪水神话有关,但残片有一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发白的积垢,他没技术弄掉它。博物馆内清理残片的权威专家罗伯特·雷迪偏偏出差去了,好几周后才能回来,负责保管文物的塞缪尔·伯斯又不允许其他任何人来接手(很明智的做法,今年年初埃及博物馆的“临时工”不就把图坦卡蒙的面具给碰掉胡子了吗?)。乔治·史密斯急啊,眼看着宝藏就在眼前了,却只能干等着,什么也干不了。&br&&br&最后,罗伯特·雷迪总算回来了。&br&&br&乔治·史密斯终于看到了泥版残片的那一面。&br&&br&他也看到了他想看的东西。他原本就猜它们会在那里静静地等着他,把它们重新带回世间。&br&&br&他在博物馆里又跑又跳,然后开始发了狂似的脱衣服。&br&&br&乔治·史密斯成为学术红人。不到一个月,伦敦的《每日电讯报》就给他资助了1000畿尼(英国以前使用的一种金币),让他去尼尼微进行考古发掘。大英博物馆也给了他半年假期。他真的发现了一些泥版残片。1874年,他去考察了第二次,这次是奉他的东家大英博物馆之命。1876年,他又去了叙利亚。&br&&br&结果在这次旅行中,他患上严重腹泻。日,乔治·史密斯死于叙利亚的阿勒颇。学术生涯很短,可惜。他不应该跑到田野去,只适合呆在博物馆里,安静地做一个研究文献的书斋型学者。&br&&br&不过现在读他那篇论文,读到结尾,那种激动与自信仍然能够打动人。作为一个学者,能留下这样一篇论文,也够了。&br&&br&“我相信,所有这些叙述,连同古代神话中相当大的部分一起,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即迦勒底平原。这个地区——文明的摇篮,艺术和科学的诞生地,已经毁灭2000年了,包含着古代最珍贵记录的文献,除了亚述人复制的文本外,极少为我们所知;但是,在这个地区尚待探索的坟丘下和城市废墟中,埋藏着这个洪水文本的更早抄本,还有世界上最早文明的传说和历史。”&br&&br&资料来源:《洪水神话》,(美)阿兰·邓迪斯编,陈建宪等译,谢国先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版。&br&&br&&br&补充:&br&&br&噢,居然漏写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该死。&br&&br&乔治·史密斯的论文启发了学者们。在世界各地搜求和记录相同类型的洪水神话的工作展开了。随着材料的积累,神话学者们发现,洪水神话是最久远、最广泛的母题之一,地中海、印度、东南亚、大洋洲、美洲、非洲,每个地区都有相似的故事世代流传,经久不衰。有一个学者在网上发布《世界各地洪水故事》,介绍的洪水故事来自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过也许是因为不懂中文,其中只有8篇中国文本。&br&&br&而中国学者陈建宪有一篇论文《论中国洪水故事圈——关于568篇异文的结构分析》,从题目就知道他引用了中国的洪水神话文本多达568篇,涉及中国的40多个民族。&br&&br&这些研究的起点就是1872年。
人们对洪水神话的发现史,也是很值得讲讲的。 起初,人们并不知道洪水神话普遍存在于全世界各大文明之中。拿欧洲人来说,他们只知道《圣经·创世记》第六至第九章“挪亚方舟”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方舟的造法乃是这样:要长三百肘,宽五十肘,…
谢邀:&br&其实楼主的问题更恰当的表述应当是:为什么希腊神话中的神充满了人的缺点,而中国神话中的神却充满了神性,很少有人类自身的缺点,一个个仿佛自我完满的道德楷模。&br&&br&从来没有在相关著作中看到过相应的分析,所以我只能以自己的分析来解读了。&br&&br&我们都知道所有的神话都是后人或杜撰或加工而成的,这就决定了“神”是什么样由“人”决定。换句话说,人认为神应该是什么样的,神就是什么样的;&br&&br&从此角度分析,希腊人和中国人是截然不同的。&br&&br&希腊人认为“神”就是“人”,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神与人的主要区别是:神可以永生,人却不能。但诸神与人一样,不是全能的,因为神与人一样逃不出命运的掌控。命运三女神从不断丈量着的纺线中预告人的命运,也预示神的命运。俄狄浦斯逃脱不了杀父娶母的命运;宙斯为了防止一个比自己强大的孩子出生,吞掉了美蒂斯,而智慧女神雅典娜依然从他的头中诞生;而且只要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如果褪去非凡的神力,他们和普通人简直毫无区别,嫉妒、好色、贪婪、愤怒等,人性的所有缺点神一样都没有落下,而且更加凸显,这就是为什么题主认为希腊神话中的神没几个好的;其实他们说不上十恶不赦,他们只是相当于一群普通人+神力而已,所以学者们公认希腊神话中的神是“人性化的神”。&br&&br&&br&中国人则不然,我们认为“神”就是“圣人”,【这里我默认问题中的神对应中国神话中的神仙佛祖,而非封神榜中的狭义神】中国文化一开始就走了与希腊文化截然不同的道路,希腊文化注重对自然与客观真理的追求,而中华文化则反观己身,注重探索自身的完满与人与人之间的秩序交流,对中华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儒道佛,儒家推崇圣人,道家追求天人合一,无欲无求,佛家注重普度众生。这就决定了中国人眼中的“神”一定是“道德完满的圣人”,比如玉皇大帝,论神力他岂能记得上三清和佛祖,但玉帝“乃昊天界上光严净乐国王与宝月光皇后所生之子。出生之时,身宝光焰,充满王国。幼而敏慧,长而慈仁,将国中库藏财宝,尽散施穷乏困苦、鳏寡孤独、无所依靠、饥馑残疾的一切众生。净乐国王驾崩后,太子治政有方,告敕大臣,俯含众生,遂舍国赴普明香岩山修道,经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初号自然觉皇,又经亿劫,始证玉帝。 ”
这充分说明了道德的完满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br&&br&另外还有一点我认为是出于政治的需要,中国自秦以来就是绝对君主制,绝对君主制的合法性来源一在于“君权神授”;一在于君主本身的道德垂范;如果君主贪婪无耻,荒淫无度,那么君主就丧失了自己统治的合法性;而天上的神要统治人间的众生,同样也要具有其统治的合法性,没有神性的神就不配为神了。&br&&br&&br&再深一层就要探讨为何希腊人走向了探索自然真理的道路,而中华文明却始终关注自身,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秩序等级,礼仪规范了;这深层的原因决定双方截然不同的文化观念,此种分析连篇累牍,不难寻找。&br&——————————————————————————————————————————&br&解释古人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以及古代民族战争的流传是神话的两大重要来源,但是最初的传说经过不断的流传都被或删除或增加或修订了,所以我们现在看的的神话传说都不是最初的传说,都已经面目全非了,而后世的主流文化就决定了人们如何修改这些传说。&br&&br&比如说黄帝大战蚩尤,中国神话中就极力提高黄帝的道德声望,贬斥蚩尤的愚昧残忍;而希腊神话中的泰坦之战,就没有很明显的价值判断;很可能两个神话都对应的是原始社会期间不同部落之间的相互交战而已,根本没什么正义不正义,为何西方神话和中国神话后人看到的却完全不同呢,就是因为中国古人在神话流传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修订,以符合主流社会的价值观。
谢邀: 其实楼主的问题更恰当的表述应当是:为什么希腊神话中的神充满了人的缺点,而中国神话中的神却充满了神性,很少有人类自身的缺点,一个个仿佛自我完满的道德楷模。 从来没有在相关著作中看到过相应的分析,所以我只能以自己的分析来解读了。 我们都…
&p&有一个妖怪,我留意很久了。&/p&&p&她也许是中国妖怪中最配称得上的搅乱风云,名垂青史的妖怪。 &/p&&br&&br&&p&她就是,九尾狐。&/p&&br&&br&&p&这个名字你肯定听过吧,你知道她完整的故事吗?不知道的话,请听我说。&/p&&br&&p&九尾狐的故事,要从中国最早的三皇五帝开始说。&/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3baae322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3baae322_r.jpg&&&/figure&&br&&br&&br&&br&&p&&b&九尾狐的故事,【大禹篇】&/b&&/p&&br&&br&&p&在三皇五帝中,治理洪水而操劳得“股无肱,胫不生毛”的大禹,他的夫人涂山氏之女就是最早现世的九尾狐。 &/p&&br&&br&&p&当年禹哥三十岁仍未娶妻,那时候人均寿命低,三十岁估计得相当于现在的五十岁了,就是一个大龄得不能再大的剩男。&/p&&p&有一天他溜达到涂山,想到自己三十了还没老婆,觉得再这么拖下去就太晚了,跟当时的立法制度道德准则神马的不和谐,可是丫还死要面子,找了个借口:“哥要是娶老婆的话,老天爷会给我征兆的,看到了征兆哥再娶。”&/p&&p&话音刚落,一只九尾的白狐狸,翩翩然落在禹哥面前。&/p&&p&禹哥说:“白色是我衣服的颜色,九就是最大的数字,此乃哥要称王称霸的征兆啊。”&/p&&p&他顺口唱了一首涂山的歌谣:&/p&&br&&br&&p&&b&绥绥白狐,九尾痝痝。&/b&&/p&&p&&b&我家嘉夷,来宾为王。&/b&&/p&&p&&b&成家成室,我造彼昌。&/b&&/p&&p&&b&天人之际,于兹则行。&/b&&/p&&br&&br&&p&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安安静静的白狐狸呀,高高大大的九尾神兽呀,我们家(九尾白狐家,应该指涂山)是边远地区的良民呀,来我们这儿的宾客是就像回到自己的家呀;我将帮助来到这里的人成家立业,努力造就一方水土的昌盛发达。哥从此就要受命于天成就伟业,这个已经很明显了。 &/p&&p&幸好当时旁边没人,要不然这么羞耻的歌,禹哥还真不一定能唱出口。&/p&&br&&br&&p&也许是禹哥的歌声感人,或者是老天爷被他如此不要脸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九尾狐化身为女,成为了他的妻子。因为是涂山所遇,所以后世称其为涂山氏之女。&/p&&p&后来,大禹在涂山召开诸侯大会。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王朝,就是以大禹在涂山召开诸侯大会为发端的。 &/p&&p&涂山氏之女就是中国的第一位国母王后。九尾狐的身份从一面世,就是人间最尊贵的女子。&/p&&br&&br&&p&禹哥娶涂山氏之女为妻,新婚仅三四天,便出发治水。&/p&&p&涂山氏之女在家天天盼望禹哥回来,天天跑到涂山南面的山坡上去等候。一天天过去了,她望穿了秋水,还是未见禹哥回来,不禁长叹一声,吟咏出这样的一句:&b&候人兮,猗! &/b&&/p&&p&有趣的是就这么轻轻的一句怨颂,就是有史可稽的中国第一首情诗 ,后人将涂山氏之女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诗人。据说这也是中国的第一首女声独唱,第一首南方民歌。 &/p&&br&&br&&p&几个月后,禹哥在治水途中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p&&p&儿子启出生之后,他没有见过一面,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哥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p&&p&《史记》中所载,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p&&br&&br&&p&见苦等在家没用,于是涂山氏之女就决定了,大禹去哪里她就把家搬到哪里。&/p&&p&刚搬到禹哥的工地附近,就出事情了。因为跟着禹哥干的众人见她来到工地,就纷纷向她哭诉,说跟着禹哥干多惨多惨,好多年没回家了,简直没天理啊。&/p&&p&涂山氏之女心软了,悄悄放走了他们。后来,不断有人来诉苦,她便不断放人,工地上的人越来越少了。&/p&&p&禹哥知道后,赶紧和她说:“这怎么行!要是没人了,还治个屁的水啊?”&/p&&p&涂山氏之女说:“你以为人家都像你一样没有良心,不知想家吗?”说着眼泪夺眶而出。&/p&&p&爱上一个不回家的男人,她的眼泪里不知道包含了多少心酸和寂寞。&/p&&br&&br&&p&禹哥听了这句话,只能安慰她:“创业初期嘛,要是我回家,这么大摊子谁来管理?我拼命干,一半也是为了早点完成治水,这才好回家陪你嘛。”&/p&&p&涂山氏之女说:“我也不是让你丢下大事,所以现在不是我过来了吗。”&/p&&p&禹哥说:“你把人放走,也不是全无道理,只怪我太粗心,没有去问过众人思家的心思。这样吧,今后年轻人和老年人分成两拨,春秋两个农忙季节,让年轻人回家干农活;最冷的时候,放老年人回家休假一个月,你看如何?”&/p&&p&涂山氏之女称好。&/p&&p&第二天,大禹就宣布了新的工作制度。众人吹呼雀跃,干活也更加卖劲。&/p&&br&&br&&p&治水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涂山氏之女开始每天带饭给禹哥,毕竟是领导嘛,享受点特殊待遇也没什么。&/p&&p&不过禹哥有点忌讳,禹哥与涂山氏之女约定,家属也要按照规定,要听到咚咚咚的鼓响再送饭过来。涂山氏之女答应下来,就这样送了一段时间。&/p&&p&工队来到轘辕山前面,只见山壑陡峻,只有将其打通才能倾泻洪水。为加快工程进度,禹哥变成一头巨熊,熊掌一击,那山石哗啦啦倒下一大片;熊腿一踢,一个小山包便被赶走。&/p&&br&&br&&p&禹哥只顾忙于开山治水,不慎碰落了一些小石块,正好落在鼓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p&&p&涂山氏之女听到鼓声急促,以为禹哥饿了,赶紧挎起篮子带上儿子给大禹送饭。&/p&&p&她在工地上左寻右找一个人影也不见,正在焦急之时,突然发现一头大熊嚎叫着奔她而来。她本是狐狸化身,对于熊这种的巨型食肉动物有着本能的彻骨恐惧,她吓得魂不附体,丢下篮子抱着儿子飞也似的逃走。&/p&&p&逃啊逃啊,逃到嵩山半坡,脚下一滑,“扑通”一声跌倒在地,母子随即化为一块巨石。&/p&&p&禹哥悔恨交织,追到近前,悲痛地望着巨石,喊道:“至少把儿子还给我吧!”&/p&&p&石头“咔”地一声崩裂,儿子启躺在其中,安好无恙。 也许这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最后的保护了。&/p&&br&&br&&p&后世多认为,涂山氏之女以此亡故,然而我并不这么想。她化身为石头是在保护儿子启,一个狐仙化人,怎么可能会如此轻易逝去。&/p&&p&她从此不再出现,原因很简单,因为她对禹哥彻底绝望了。这个男人永远都在追求他的治水事业,当她出事情的时候,担心的还是儿子。&/p&&p&长年的等候和无尽的怨念终于耗完了她所有的爱意,所以她把儿子还给了禹哥,从此消失。&/p&&p&也许她还曾在暗中默默注视着启的长大,启长大后成了有名的贤君,是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 也许是继承了母亲的诗乐天赋,传说启曾上天偷《九天》、《九辨》之乐,并亲自指挥演出。 &/p&&br&&br&&p&涂山氏之女的故事,至此结束。&/p&&br&&br&&p&在这个时期,九尾狐是一种瑞兽。&/p&&p&一是为王称帝,国家昌盛之兆。二是遇见真爱,婚姻爱情之兆。&/p&&p&然而,我个人并不认为涂山氏之女和禹哥的故事,有多少爱情的成分。&/p&&p&《东邪西毒》里的洪七说:“谁说不能带着老婆闯荡江湖?”如果真的爱一个人,你就不会让她爱得那么卑微,那么落寞。&/p&&br&&br&&p&大禹每次转身离去的背影,从不为她停留。&/p&&p&对于子民来说,他是贤明的君主,对于妻子来说,他是失败的丈夫。&/p&&br&&br&&p&九尾狐的故事,大禹篇,完。&/p&&br&&br&&br&&br&&br&&p&&b&九尾狐的故事,【封神篇】&/b&&/p&&br&&br&&p&历史的车轮悠悠向前转动。&/p&&p&我们来到了几百年后的商朝。这时商朝的王,叫帝辛。&/p&&p&帝辛这个人啊,简直就是开了挂一样的人生,他拥有一个男人想要的一切。他血气方刚,力大无穷,可以手搏豺狼,足追四马,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而且能言善辩,还兼通音律。&/p&&p&放到今天,就是王思聪的背景,吴彦祖的脸蛋,彭于晏的身材,王力宏的才华加在一起的完美男人,简称龙傲天。&/p&&p&更何况,他三十多岁就登上王位,刚好是人生中最好的年纪,当时商朝开国已经六百年,全国都富得流油。&/p&&p&不得不说,在中国史上所有的皇帝中,上岗条件比帝辛好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p&&br&&br&&p&然而,已经得到一切的傲天哥,他不快乐。&/p&&p&父亲给了他滔天的权势和强盛的帝国,老天给了他强大的体魄和无穷的精力。&/p&&p&他在王宫里养着无数的珍禽异兽,永州异蛇,巴蜀异熊等等各种动物填满了宫室,他建起了高达百尺的摘星楼,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放置在里面。&/p&&p&他让乐师每天都给他弹奏新的乐曲,他随着乐曲饮酒欢唱,甚至作长夜之饮,几至醉死。&/p&&p&可是,他不快乐。&/p&&p&他的一切都是别人给的,他渴望成为一个真正的王者。&/p&&br&&br&&p&他踏上了征途,凭丰沛的国力与过剩的精力,大兴刀兵,征服土地肥沃的部族,拓地无算,国威远播。&/p&&p&战场上,血在沸腾,战意在燃烧。&/p&&p&在一次又一次的出征中,他慢慢地老了。&/p&&p&帝辛在位的第三十年,当年力可扛鼎的威武汉子,已经是个六十岁的白发老翁。他决定对有苏部落发动进攻,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出征。&/p&&p&即使他已经垂垂老矣,他还是胜了,还带回了一个战利品。&/p&&p&世上最美的女人,妲己。&/p&&p&帝辛老了,而妲己正值青春少女,骨肉婷匀,眉宇清秀,浑身充满几近爆炸性的火热气韵,青春的气息迅速地扎进帝辛的内心深处,重新点燃起他生命的火焰。&/p&&br&&br&&p&妲己就是第二次现世的九尾狐。&/p&&p&她到底有多美,没有人知道。&/p&&p&但她是年轻的,她的青春活力就像绳子一样拴住了帝辛,一个无比留恋自己黄金时代的帝王。&/p&&p&我想,妲己也许只是一个愿意陪伴帝辛的女人,帝王这个称谓对她而言毫不重要,她也许就是每天在摘星楼内逗弄着帝辛养的珍禽异兽,听帝辛说他南征北战的故事。&/p&&p&一个男人的老去,一个帝王的孤独,也只有她能听懂。&/p&&p&与禹哥不同的是,帝辛不需要创业,他手里的家业是继承的,他身上也有富二代身上的通病,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对妲己,他什么都答应。&/p&&br&&br&&p&帝辛终究还是越来越老了。&/p&&p&民间开始有了传言,从来巧笑号倾城,狐媚君王不用兵。 &/p&&p&帝辛一天一天苍老,心情也一天比一天差了。不要怀疑一个老人的多疑和善变。而当这个老人手里掌握着权力的时候,暴政就开始了。&/p&&p&暴政就像风雨肆虐,这个因为连年征战而暗潮涌动的国家,在黑暗里酝酿着洪涛巨浪。终于有一天,浪潮嘶吼着打碎了一切,杀到了王宫底下。&/p&&br&&br&&p&国家完了,然而,他还不想死。&/p&&p&他押着妲己上了城头,猎猎的白旗下,三千发丝飞舞,无数的男人如饥似渴地看着这个传说中的女人。&/p&&p&有趣的是,带着浪潮一样的士兵杀到王宫的姜子牙,也是一个老头,他比帝辛还要老,都八十多岁了。&/p&&p&我想,此时处身于千军万马中的他,连看都不敢看妲己一眼。越老的男人,越是无法阻挡来自年轻肉体的诱惑。&/p&&p&姜子牙顺手拿个镜子挡在身前,说,妖气太重,用照妖镜挡挡。&/p&&p&没人看到他拿着照妖镜的手,在微微颤抖。&/p&&br&&br&&br&&p&不知道站在城头的妲己心里是何感想。&/p&&p&重现入世的她,换了一副无可挑剔的绝美容颜,她让每一个看见她的男人都疯狂地爱上她。上一世缺少的爱,这一世她已经加倍加倍地要了回来。&/p&&p&女人啊,就是不能得罪的太狠,禹哥的锅,很没道理地甩给了全天下的男人。&/p&&p&然而,这一世,她还是一个被抛弃的女人,即使她选择了一个对她百依百顺的老头。她是在嘲笑自己,还是想起了当年抱着儿子启掉下山崖的那一瞬间?&/p&&br&&br&&p&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p&&br&&br&&p&姜子牙手里的剑飞了过来,血在所有人的眼里烧。&/p&&p&帝辛自焚了,这个几乎得到所有眷顾的帝王,后世给了他的评价是,纣,历史上最暴虐的君主。&/p&&p&而妲己,成了骄奢淫逸的绝世妖孽,心肠毒辣的蛇蝎美人,千古淫恶的罪魁祸首。世人都在说,九尾狐妲己祸国殃民,纣王就是一个“唯妇言是用”的傀儡 。&/p&&p&而在我看来,纣王不可能是一个傀儡,他就是一个年老的孩子,他的任性从来不需要理由。&/p&&p&有多少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愈发不可理喻,我见过很多内心扭曲的老人,他们对年轻的留恋和对苍老的无助变成了偏激的利箭,只有靠刺痛他人来获得存在的尊严。&/p&&br&&br&&p&明朝许仲琳在写《封神演义》的时候,对纣王和妲己极尽暴虐地YY,几乎把两人都写成了变态。&/p&&p&我想,许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也许还很年轻,他还不知道,苍老对于人心的腐蚀。&/p&&p&或许,他更愿意相信性本恶论。&/p&&p&我在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发现年龄真是这一段历史隐藏得很深的线索,苍老和幼稚两种截然相反的气质,在纣王身上同时存在着。&/p&&p&归根结底,他从来都是只为自己活着的人,他的王宫,他的珍禽异兽,他修建的摘星楼,伴随他一次又一次出征的军队,乃至于他的国家和臣民,都是他的玩具,妲己也不例外。&/p&&br&&p&龙傲天的人生悲剧在于,他只在乎身为主角的自己,其他的角色都是为他服务的。&/p&&br&&br&&p&妲己的故事,至此结束。&/p&&br&&br&&p&在这个时期,狐妖媚人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来女色多亡国。 &/p&&p&在纣王和妲己的故事里,我也看不到爱情。&/p&&p&妲己即使受尽了他的宠爱,我依然觉得她只是纣王眼里一个精致的玩具。&/p&&p&我从不相信会有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爱情,不过就是一个苍老的灵魂寻求一个年轻的身体来慰藉他惶恐的内心,何其无耻。&/p&&br&&br&&p&当你年老时,请守住你的灵魂。&/p&&br&&br&&p&九尾狐的故事,封神篇,完。&/p&&br&&br&&br&&br&&br&&p&&b&九尾狐的故事,【摩揭陀国篇】&/b&&/p&&br&&br&&p&在朝歌城头,姜子牙手中飞剑一掠而过,九尾狐又消失了。&/p&&p&过了很久很久,久到有两百年那么久,它没有再出现过。&/p&&p&有人说,姜子牙天命之身,已然诛灭了妖邪;有人说,九尾狐被斩去了三条尾巴,她依然没死;也有人说,每逢乱世,必有妖孽,她只是在等待下一个乱世。&/p&&p&直到周幽王为一个叫褒姒的女人演出了一幕“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世人才发现,原来妖狐的阴影,从来没有离开过。&/p&&p&我想,褒姒面对着接连燃烧的烽火台,滚滚狼烟中,那笑容肯定无比灿烂,倾国倾城的脸上映着西天的晚霞。她是在笑周幽王的无知无畏呢,还是笑这世上男子多凉薄。&/p&&p&表演得越用力的人,心就越苍白。&/p&&p&烽火台是烧给他自己看的,他从不在乎她是谁,只要她笑了,他就赢了。&/p&&p&在乱世烽火淹没周幽王的时候,褒姒消失了,后世说,她就是当年妲己掉下的其中一根尾巴。&/p&&br&&br&&p&九尾狐去了哪呢?&/p&&p&就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西南方,那里有一个神奇的国度。&/p&&p&古印度摩揭陀国,是的,就是成龙在《功夫瑜伽》里屡次提到的古老国度,当然,这个故事和那部电影是两回事,虽然我们都是瞎扯,但是我扯的是另外一条故事线。&/p&&p&在商朝灭亡之后大概五百年,摩揭陀国出现了一个人,叫旃陀罗笈多。&/p&&p&他是一个什么人呢? 他就像印度版的朱元璋,从最底层的贫民做起,一路开疆拓土,建立了那片土地上空前强盛的一个政权,孔雀王朝。他赶跑了在印度家门口耍威风的家伙,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他征服了印度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由此在印度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主要的帝国。&/p&&p&时至今日,旃陀罗笈多我们依然了解不多,不过摩揭陀国一直以来都是奴隶制国家,一个贫民要从等级的最底端爬到最顶端,可以想象他到底遭遇了什么。朱元璋好歹有张无忌这个外挂,他可没有。&/p&&p&这是一种高危险高收益的政治投机行为,让我不由得赋诗一首:一穷二白闯天下,牢底坐穿都不怕。英雄从来屠狗辈,乱世草莽血舔牙。&/p&&br&&br&&p&可见,越是被逼到极致的人,就越有可能成功。——马云&/p&&br&&br&&br&&p&好的,谢谢马云客串出场。&/p&&p&故事继续。旃陀罗笈多建立了孔雀王朝,同时他也是个虔诚的耆那教信徒。耆那教相信灵魂解脱,业报轮回,主张非暴力、不杀生、行善积德,相当于佛教的前身。可以说,在释迦牟尼诞生前,他就相当于行走人间的佛陀。&/p&&p&在后来的圣雄甘地身上,可以看到几分他的影子。&/p&&p&旃陀罗笈多死后被火化,留下了三颗类似于宝石的东西,相传为舍利,有大法力,得之者可得天下。&/p&&br&&br&&p&九尾狐听说了这三颗舍利。&/p&&p&她有点心动,因为她少了三条尾巴。&/p&&p&得到天下什么的她才不管,可就算活了再长时间,她也还是个女人。&/p&&p&为了美,女人什么都可以做。何况她什么都没有,就是有时间。&/p&&br&&br&&p&她一路寻去,比西游记四人组早了近千年,到了还不叫天竺而是叫摩揭陀国的印度。&/p&&p&她剪下彩霞做成纱幔披在身上,用落日的余晖在眉心一点朱砂红,她这一世的名字呀,叫华阳天。&/p&&p&她嫁给了旃陀罗笈多的儿子,当时摩揭陀国的君王,宾头沙罗,成为了他的妃子。&/p&&p&华阳天的一切记载,就到此为止了。&/p&&p&如今遗留的摩揭陀国史料中,我们只能知道那个叫华阳天的妃子极尽暴虐,结果被宾头沙罗正妻达摩王后之子阿育王识破妖身,被赶出宫廷。&/p&&br&&br&&p&这纯属胡扯,因为阿育王本来就不是好玩意儿, 当他老爸宾头沙罗身染重病的时候,朝中未立太子,阿育王为了争夺王位,谋杀的兄弟姐妹就有九十九人。 &/p&&p&他爸能生是一方面,但是这小子真是心狠手辣。&/p&&p&华阳天只是被清算了其中一个罢了,扣个暴虐的罪名就驱逐了。&/p&&p&相比起她经历过的长达千年的人间烟火,阿育王玩的这些伎俩就像小孩子过家家。&/p&&br&&br&&br&&p&说起舍利,后来三块舍利如流云四散,一块留在了印度,另外一块在辗转中落到了月氏族人手中,一直到张骞出使西域是才将其带回。&/p&&p&还有三块舍利中最重要的一块,一位印度僧人将最重要的一块带来中国,并且央求当地有名的玉石工匠将其和一块名玉镶嵌在一起,那块玉就是大名鼎鼎的和氏璧。而被赶出宫廷的华阳天也就是九尾狐,追随舍利回到了正处于战国时代的中国。&/p&&p&在战乱纷争中,九尾狐与舍利都失踪了。 &/p&&p&具体过程已经不可考,但是和氏璧最终没有和舍利相见,和氏璧被秦始皇做成了传国玉玺,是中国史上最有名的国宝,历经多朝一直传承,可惜战乱人祸不断,最终遗失,至今下落不明。&/p&&br&&br&&br&&p&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把九尾狐华阳天赶出摩揭陀国的阿育王,后来成为了印度历史上最重要也是最伟大的君主。阿育王的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时代,主要是经过杀戮坐稳王位和武力一统印度。&/p&&p&在印度东海岸上,征服羯陵伽国时,有十五万人被俘,十万人被杀,死伤数十万。据说,阿育王由于在征服羯陵伽国时亲眼目睹了屠杀的场面,终于悔悟, 他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p&&p&屠尽人间,悟道成佛。简直就是滑稽,然而这是真的。&/p&&p&后来就是“白阿育王”时代,他变得仁慈,贤明,开始专注于礼佛,他广修寺庙,召集四方僧人,编撰,完善和整理了许多佛经,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佛教历史上,他传播教义的功绩,仅次于释迦牟尼。&/p&&br&&br&&br&&p&如果我们展开一点浪漫的联想,也许阿育王这个无比矛盾的人也曾受过华阳天的影响。&/p&&p&那些年,印度王宫里的日子也许没那么无聊,可能华阳天看见这个聪明的孩子,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儿子启,所以用母亲的慈爱教导了这位后来贤君。阿育王也许从来没有喜欢过父亲的这个妃子,但是他至少学到了悲悯,知道人和人之间并非只有互相捅刀子。&/p&&p&也许就是因为这样,他的人生才能从血腥的皇宫和沙场走向佛堂和光明。&/p&&p&然而阿育王终究是把她赶走了,最是无情帝王家。&/p&&p&她应该已经习惯了吧?还是嘴角依旧留着一丝冷笑?&/p&&br&&br&&br&&p&那年,她独自离开了摩揭陀国。&/p&&p&风沙很大,淹没了她对人世的最后一点温情。&/p&&br&&br&&br&&p&九尾狐的故事,摩揭陀国篇,完。&/p&&br&&br&&br&&br&&br&&p&&b&九尾狐的故事,【东渡篇】&/b&&/p&&br&&br&&p&战国之后,就是秦汉魏晋,这是群雄辈出的年代,滚滚长江东逝水,满眼看去都是腿。不要误会,这里是说的是身高八尺的汉子们的大长腿,好像一直没有女人什么事。&/p&&br&&p&一直到南北朝,又是几百年过去了。&/p&&br&&p&南朝后主陈叔宝踉踉跄跄地走上历史舞台,出演了一个悲催的皇帝。&/p&&p&在我看来,作出《玉树后庭花》的陈叔宝、写出《虞美人》的一代词帝李煜、自创瘦金体的书法家赵佶,堪称中国古代皇帝里面的曲、词、书三杰,他们都是靠不务正业败家到底出名的。&/p&&p&陈叔宝的爱妃张丽华发长七尺,黑亮如漆,光可鉴人,并且脸若朝霞,肤如白雪,目似秋水,眉比远山,顾盼之间光彩夺目,照映左右。常于阁上靓妆,临于轩槛,宫中遥望,飘若神仙。&/p&&p&《陈书·卷七·列传第一》中记载:张贵妃发长七尺,鬒黑如漆,其光可鉴。特聪惠,有神采,进止闲暇,容色端丽。&/p&&p&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p&&br&&br&&p&说实话,在我见过的正史记载中,第一次见到有史家特意描写一个女人的头发,说她的发质多好多好,这位史家萌到不行。&/p&&p&他仅仅从一个角度就鲜明地表达出了张丽华的魅力点,这轻飘飘的几句话让我直到今天看到飘柔女神郭碧婷长发飞舞的样子还会轻微走神,历史上张丽华的一头长发该得多美啊,才能让惜字如金的史书留下这一笔。&/p&&p&我也学到了一点,想描写女人的美,连篇累牍是没用的,一定要抓住重点啊朋友们,一个亮点就够了(这句话记得划重点)。&/p&&br&&br&&p&好的,继续说。难得的是,张丽华还很聪明,能言善辩,鉴貌辨色。当时百官的启奏,她就坐在陈叔宝的膝盖上,应答自如,决议天下。&/p&&p&看到这里,虽然我也想吐槽陈叔宝的厚颜无耻,不过想想,他也算值了,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多少人的梦想啊,他毫不避讳地当着全天下人的面,秀了一波恩爱。&/p&&p&张丽华是否九尾狐,没有定论。最终陈后主不但亡了国,还连累了很多人,张丽华也香消玉殒,可见自古以来秀恩爱就没有好下场。&/p&&p&灭了陈朝的隋文帝赐了陈后主一个谥号,炀。去礼远众称“炀” 。&/p&&p&风水轮流转,隋文帝肯定想不到,多年后他儿子的谥号也是炀,他是远比陈后主有名的隋炀帝,这报应来得简直不要太快。&/p&&br&&br&&p&隋朝在隋炀帝手里没两下就被折腾没了,大唐盛世开始了。&/p&&p&说起来,唐朝最有名的是什么?废话,当然是诗啊,唐诗是中国文学史的一座高峰,唐人的一言一行都蕴含了诗歌的蕴藉和雅致。我总是认为,唐朝是中国古代最浪漫的朝代。&/p&&p&这也是个冒险的时代,天照东瀛,波涛万倾,一只只小船从日本国来到了当时的大唐朝,日本的遣唐使一波接一波漂过重洋,来到唐朝,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p&&p&是的,从唐朝开始就有了日本这个名字,意思是日出之国,太阳升起来的地方。日本国这个名字就像蓬莱岛一样,是个遐想的国度。今天很少人知道古代的中国人对那个国家有着多美好的想象。&/p&&br&&br&&p&这是个大冒险时代,一个僧人捧着一个饭钵就可以西行数万里去天竺求经,他就是玄奘法师。&/p&&p&玄奘法师西游天竺,在与天竺的僧人交流佛法的时候,把留在印度的最后一块舍利带回了大唐长安供奉。&/p&&p&我常常想,到底是怎样的一份信任,才能让那些天竺僧人把视作国宝的舍利双手奉上,也许他们在想,一个翻过千山万水只为了追求内心真理的人,值得把这颗佛教的种子托付给他。&/p&&p&玄奘法师也没辜负他们的信任,千年后,佛教的种子在中国早已长成了参天大树。&/p&&p&贞观十七年,玄奘法师带着最后一块舍利回到了大唐,加上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那一块,以及失落不明的最重要一块,当时三块舍利全在中国。&/p&&br&&br&&p&到了唐玄宗时期,一代高僧鉴真大师决意东渡日本,带了一块舍利要到日本与那边高僧们交流。&/p&&p&说起鉴真大师,他是玄奘大师之后的又一个大冒险家, 鉴真大师前后历时十二年,六次启航东渡,五次失败,航海三次,几经绝境。同行中先后有三十六人死于船祸和伤病,二百余人退出东渡行列。只有鉴真大师笃志不移,百折不挠,终于抵达了日本国。 &/p&&p&而他第六次为什么成功了呢?因为这一次,九尾狐变成十六七岁的少女,自称若藻,诱惑了日本遣唐副使吉备真备,一起登上鉴真大师的东渡船,她追寻舍利而来。&/p&&p&同行去日本的还有另一艘船,那是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和藤原清河的船,这艘船倒是没那么好运,遇到海难,这两个遣唐使没死,辗转回到了长安。阿倍仲麻吕是李白和王维的好朋友,当年李白听说他遇难还写了首名诗。&/p&&p&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p&&p&可见在唐代,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到底有多好。&/p&&br&&br&&p&我在查阅文件的时候,留意到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当年所有参与这一次渡海的冒险者,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藤原清河、吉备真备,还有中国高僧鉴真大师,他们无一例外都得了善终,每一位都是高龄逝世,留给后世赫赫声名。&/p&&p&也许在那一艘冲波斩浪的船上,九尾狐也为他们面对大海的勇气所折服,暗中助他们安稳地渡过了这一程,乃至最终安稳一生。&/p&&p&那是多么勇敢的一群人啊!&/p&&p&他们远离故土,走向危机四伏的大海,目的地在未知的地方,即便如此,依旧一往直前。&/p&&p&此去故国三千里,唯有孤帆伴月明。&/p&&p&你说,唐朝那时的男儿,该有多浪漫啊!&/p&&br&&br&&br&&p&遗憾的是,等下了船,迎接她的,又是一片血腥的世界。&/p&&br&&br&&br&&p&九尾狐的故事,东渡篇,完。&/p&&br&&br&&br&&br&&br&&p&&b&九尾狐的故事,【阴阳师篇】&/b&&/p&&br&&br&&p&九尾狐走下那条翻越了万顷波涛的东渡船时,恰是日本的奈良时代。不过等到世人注意到她,已经是几百年后的平安时代,这期间数百年,没人知道她去做了什么。&/p&&p&也许她就是在这片陌生的土地走走看看,活得久了,跨过海洋走得这么远还是第一次。&/p&&p&有传闻说她被没有子女的夫妇收养,名唤藻女,越长越漂亮。她在日本的民间留下了一些似是而非的传说,她后来成为了日本最有名的三大妖怪之一,和酒吞童子、大天狗这两个日本本土妖怪齐名。&/p&&br&&br&&p&到了平安时代,一个历史上最有名的阴阳师出现了,他叫安倍晴明。&/p&&p&托网易手游《阴阳师》的福,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位仁兄,连着阴阳师这个名字也火了一把。&/p&&p&不过阴阳师这个职业在日本很早就存在了,上面提到的遣唐使者阿倍仲麻吕,他也是一名阴阳师。&/p&&p&有些人以为他们就是日本的道士,其实不一样。&/p&&br&&br&&p&日本阴阳师这个职业的综合素质比中国道士的要求高很多,中国道士穿上道袍拿起桃木剑画个纸符就行了,而阴阳师的工作是:占卜数、观天象、知历法、话鬼神、相人面、测方位、知灾异、画符念咒、施行幻术、降妖伏魔、祈福驱邪。&/p&&p&因为阴阳师一般是被贵族供养的,经常要接触达官贵族,还必须熟稔一切风雅事物,和歌、汉诗、琵琶、笛,还有香道或者茶道,样样都要涉猎。此外,还必须有看穿人心的本事及不泄密的职业道德。&/p&&p&也就是说阴阳师要懂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历史学、玄学、美学、音乐、绘画、体育,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运动能力、装逼能力样样都要牛逼。&/p&&br&&br&&p&安倍晴明出生的故事,有点像日本版的《白蛇传》。&/p&&p&传闻他的父亲曾救出一只白狐,这白狐是在和泉国信太之森中修行多年的狐仙“葛叶”。葛叶幻化为一个美女,与他父亲相恋,后来他们的儿子就是安倍晴明。&/p&&p&光阴似箭,安倍晴明转眼已经五岁了。这年仲秋,葛叶在庭院里赏菊,恍然间想起六年前离开后一直没有回去的信太之森的家。沉思中的葛叶没有注意到她的神通力一时下降,渐渐显出了原形。&/p&&p&“妈妈很可怕!”晴明“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孩子的哭声使葛叶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离开的时候已经到了,再也无法拖延。 &/p&&p&当夜,终于决心从这个家离开的葛叶最后端详了一阵晴明睡着时可爱的小脸蛋,在他的枕边留下了一封信,并在门上留下一首著名的和歌:&/p&&br&&p&恋しくば 寻ねきて见よ和泉なる      &/p&&p&信太の森のうらみ葛の叶 &/p&&br&&p&翻译成中文就是:&/p&&p&妾即离君若逝露,萦思会逢和泉处。&/p&&p&景风萧然人孑立,信太泪痕凝悲树。&/p&&br&&p&他父亲回家看到和歌,赶紧带着儿子寻往信太之森,虽然找到了妻子,但葛叶却只是将一个装满黄金和玉石的箱子交给他,从此别过再不相见。 &/p&&p&安倍晴明长大后专修天文道,继承了母亲的遗宝,治好了鸟羽天皇的病,被任命为皇家阴阳师。因为是白狐之子,世人称他为“白狐公子”。&/p&&p&白蛇传的故事缺了个法海,就是一个纯爱故事。&/p&&br&&br&&p&有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是,后世画师在画狐仙葛叶的时候,往往不会画出狐尾,而是用白瞳或不画瞳孔来暗示葛叶不是人而是狐仙的事实。&/p&&p&我猜,一半是对葛叶本人的敬重,一半也是出于对安倍晴明的敬畏。&/p&&br&&br&&p&安倍晴明,是日本第一个认出九尾狐的人。&/p&&p&那时候鸟羽天皇病重,安倍晴明为他卜了一卦,这一算不要紧,鸟羽天皇的宠妃玉藻前就是来自中国的传说中的妖怪,九尾狐。&/p&&p&玉藻前十八岁被送入宫中,因美貌博识而深受鸟羽天皇宠爱。安倍晴明看破是九尾狐的化身后,她就消失得无影无踪。&/p&&br&&br&&p&鸟羽天皇这个家伙的生平也挺有意思的,玉藻前出现的时候他已经被迫让位了给了儿子崇德天皇,实际上他已经是太上皇。而且他在位期间,权力也全部在祖父白河法皇手里。他的一生从没有一天是一个真正的皇帝。&/p&&p&他的皇后藤原璋子是祖父白河法皇的养女,婚事由祖父一手安排。本来,祖父把自己的养女嫁给亲生孙子也无不妥,虽然名分上是姑侄关系,但没半点血缘关系。可是,白河法皇和璋子这对养父女的关系却很不一般。&/p&&p&藤原璋子在很小的时候已被接入宫中,由白河抚养,深得白河的宠爱,经常被白河抱在怀中。在璋子渐渐年长后,这对养父女的不寻常关系渐渐在宫中传开来。&/p&&p&当时的鸟羽天皇也有听闻过,一顶翡翠大绿帽由自己的祖父亲手戴上来,年轻的鸟羽天皇敢怒不敢言,在祖父的阴影下只好默默接受这位不知道是祖母还是老婆的女人成为自己的中宫(相当于准皇后)。 &/p&&p&甚至他那个名义上的儿子,继位的崇德天皇,其实是他祖父的儿子。(这句话感觉关系好乱)&/p&&p&这个家伙简直窝囊到了极点,要不是玉藻前,我也不想在他身上多费笔墨。&/p&&br&&br&&p&言归正传,玉藻前被识破后离开了皇宫,之后不久,在那须野一带经常有妇孺被害,疑是九尾狐作祟,鸟羽天皇就派三浦介和上总介率并八万前往征讨,于是就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人妖大战。这是唯一一次,九尾狐展现了她真正恐怖的实力。&/p&&p&这场大战分为三个阶段:&/p&&br&&br&&p&第一阶段,追击军进攻。&/p&&p&因为敌人就是一个女人,三浦介心存轻蔑之意,带领八万大军直接冲上去,不想玉藻前猛然回复妖身,利爪轻轻划开了一线天地,直接撕碎了数百人。&/p&&p&见势不妙,上总介下令放箭,成千上万支的羽箭如雨落下,玉藻前轻蔑一笑,一条尾巴微动,掀起狂风将箭吹回,射死了不少人。&/p&&p&大军失了锐气,两个将领只好暂停进攻,一边散开部队包围玉藻前,一边派人去请求增兵,并调来仿制大唐的投石车和巨弓。&/p&&p&投石车很快到位,而增兵还在路上,三浦介让人投掷了数百颗百斤重的大石,将矛用巨弓射出,希望能够挡住飓风。玉藻前将两条尾巴搅在一起,白红两道光闪过,一阵热浪袭来,大石熔为岩浆,长矛烧成灰烬。岩浆散成火雨落下,三万多人就此化为飞灰。&/p&&p&上总介又调来巨盾,木车,将巨盾安装在车前,车上盛满冰水作为屏障,成合围之势。玉藻前摇起第三条尾巴,发动地震,前军的两万人惨死,三浦介和上总介无奈,带剩下的三万士兵先行撤退。&/p&&p&刚刚撤到那须野的一片谷地,玉藻前又甩起第四和第五条尾巴,先是卷起巨石堵住了去路,然后一片洪水泛起,尸横遍野。&/p&&p&八万大军最终只逃出六七个人。第一阶段的战斗结束。&/p&&br&&br&&p&第二阶段,玉藻前主攻。&/p&&p&三浦介与上总介的惨败遭到鸟羽天皇狠狠的训诫,随后,天皇一怒之下,倾全国之力,发兵三十万,并去请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师前来相助。&/p&&p&大军回到那须野附近,刚刚入夜,安好营寨,将领们在大营开会讨论战略,一道巨雷劈下,除了三浦介和上总介反应快逃出外,其他将领都被活活劈死(话说,这两个家伙命好硬啊,每次都逃掉)。&/p&&p&但是他们也伤的不轻,一时间无法指挥,大军群龙无首,正在一片慌乱中,那须野方向出现一支死气沉沉的诡异军队,有的人湿湿哒哒,有的人浑身焦黑,有的血肉模糊。&/p&&p&原来他们是之前战死在那须野的大军,被玉藻前控制了亡灵,成了她的亡灵军队。士兵们魂飞魄散,四下奔逃,路上又冲出许多小妖狐,仅仅一夜,大军就损失过半。&/p&&p&一直到黎明时分,第一批僧人法师终于到了,他们赶紧救场,动手将亡灵炼化为法宝,双方僵持起来。一直到援军和其他僧人,法师,阴阳师到来,发动第三阶段的战斗。&/p&&br&&br&&p&第三阶段,大决战。&/p&&p&追击军五十万人,连同数千僧人,法师,阴阳师,发动反攻。&/p&&p&阴阳师们发动结界,困住玉藻前,被她用三根尾巴打了个粉碎,三百六十名僧人结出从中土偷学来的降魔阵法,化出三百六十根锁链,束缚住玉藻前,又发动经文组成牢笼封锁。&/p&&p&八百阴阳师一同张开结界加持住降魔大阵,暂时困住玉藻前,大军上前进攻,没想到玉藻前的第九条尾巴发出毒气,结阵的僧人,阴阳师都被毒死了。&/p&&p&挣脱了束缚的玉藻前怒意勃发,一阵妖音狂啸,震碎了许多人的内脏。总指挥三浦介知道,这已经是东瀛最强的降妖阵容,如果让她逃脱,再没有机会消灭她了。于是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消灭玉藻前。&/p&&p&大军发动总攻,万箭齐发,许多人挥舞着武器与其肉搏,法师,僧人,阴阳师也不断启动法器攻击。玉藻前已经被彻底激起了妖性,她不顾一切的攻击,利爪漫天,妖音响彻,九条尾巴乱扫,扫中谁算谁。&/p&&p&最终,大军以二十万人为祭品,所有降魔者耗尽毕身修为,安倍晴明将所有的法力都凝聚在了鉴真大师遗留的法箭上,用开天劈地的一箭,击中了玉藻前。&/p&&p&这是她的第一战,也是最后一战。此战成全了安倍晴明,他因此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受推崇的大阴阳师。&/p&&br&&br&&p&她被一箭灭杀之后,化成了一块杀生石,这是一代名妖的最终下场。&/p&&p&巧合的是,她最初的那一世,最后也是化作了一块石头。&/p&&p&这块石头在几百年后的室町时代被玄翁和尚所破坏,其碎片飞散到各地,据说在飞散的残渣化成尾先狐和犬神,成为了被各地的使役术师使役的使魔。&/p&&p&有人说,她最后一次出现的平安时代其实不是乱世,她才是乱世的源头。&/p&&p&对这个说法,我只想说,呵呵。&/p&&p&日本的不朽巨著《源氏物语》就是写于平安时代,如果看过那本书,就大致可以知道平安时代表面上繁荣昌盛,歌舞升平,其实早已暗潮涌动,腐烂不堪。到底贵族糜烂到了何种程度,从鸟羽天皇的生平就可见一斑。&/p&&p&日本古代的文化是贵族古典文化,平安时代是日本天皇政府的顶点,也是日本古代文学发展的顶峰。平安时代之后就是武士的时代。镰仓幕府取代了天皇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日本进入了武家时代。 &/p&&p&玉藻前那荡气回肠的一战,就像一曲悲壮的旧时代挽歌。&/p&&br&&br&&p&她真的消失了吗?还是在等下一场轮回?&/p&&p&化作一块石头这种事,当她还是涂山氏之女就做过了,她不会这样轻易消失的。&/p&&p&我也曾疑惑,她在演变的历史中一直都是配角,为何最后这次要如此大张旗鼓,明明转身消失就可以了,这次偏偏选择和大军对抗。以前靠的是脸倾国倾城,这次真的就靠武力倾国倾城了,简直就像变了个人,不,是变了只妖一样。&/p&&p&她在日本云游那么久,到底经历了什么?&/p&&p&我想,最终还是和一个人有关,那就是,安倍晴明。&/p&&br&&br&&p&安倍晴明的法力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从白狐母亲那里继承而来。&/p&&p&我觉得他可能撒了谎。&/p&&p&如果稍微阴谋论一点,当年他在鸟羽天皇的身边那么久,怎么一直没看出来玉藻前是九尾狐,他要是真的那么厉害,为什么最终还是要耗尽无数人来一起灭妖。&/p&&p&我想,惊艳东瀛的玉藻前和风华绝代的安倍晴明之间应该发生过什么,无论是什么都好,安倍晴明得到了她的法力,之后,说出了她的秘密,然后她再次被驱逐。&/p&&p&他很容易就让她的恶名远扬,那场人妖大战就发生了。&/p&&p&那一战之后,阴阳师死伤惨重,于是他最终成为了仅剩的实力最强的大阴阳师。所有的对手都已死绝,他从此无敌于天下。&/p&&p&一将功成万骨枯。&/p&&br&&br&&p&所以,只有他手里的箭,能射中玉藻前。&/p&&br&&br&&p&玉藻前估计也早就看穿了这个男人的心吧,然而还是选择去成全他的千古威名。&/p&&p&为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许她云游日本的时候真的被他救过一回,然后用尽自己所有的手段来为他铺路。&/p&&p&何其有幸,相逢一命。&/p&&br&&br&&p&九尾狐的故事,到玉藻前就结束了,后来陆陆续续还有隐约的传闻。&/p&&p&朝鲜三大妖女,亡国皇后花蕊夫人,故国不堪回首的小周后,让吴三桂冲冠一怒的陈圆圆……各种各样的女人,都被安上了狐媚世人的名头,九尾狐的身影从来未曾远去。&/p&&p&多少兴亡家国事,杀人如麻胭脂红。&/p&&p&她每一世都活成了不一样的人生,但最终留下的往往都是骂名。&/p&&p&似乎那些战争,暴戾,血腥,丑恶,映衬着她的绝美容颜,会有别样的魅力。&/p&&br&&br&&p&她在人世辗转了数千年,穿越了流转的时光和人世的轮回,在青史中若隐若现。&/p&&p&然而,一直有一个问题。&/p&&p&为什么她就是不肯老去,不肯消失,不肯灭亡,每隔几百年就要现世。&/p&&p&她该是有多无聊啊,一世又一世地经历,一世又一世地受伤。&/p&&p&为什么她还要来人间,到底她在寻找什么,可以如此执着了千年。&/p&&br&&br&&p&在电影《青蛇》的最后,小青看着洪水倒灌的人间,面对法海落了一滴眼泪,说:“我到人世来,却被世人所误,你们说人间有情,但情为何物?真是可笑,连你们人都不知道。当你们弄清楚,也许我会再回来。”翻身跃进了滚滚洪流。&/p&&p&我想,九尾狐也许追寻的不是爱情,爱再深,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也早就消磨殆尽。&/p&&p&在她纯美的容颜下,是一片荒芜。&/p&&p&不死不灭对她来说,就像是困在了时间永恒的牢笼里,只能这样的一直痛苦下去。&/p&&br&&br&&p&她是永远不会消失的。&/p&&p&因为她是一直以来所有困于孤独和命运的女人内心的写照,她是从古到今每一个渴望霸权和美色的男人欲望的具象。&/p&&p&什么是妖怪,人心的欲望就是妖怪。&/p&&p&人不死,妖不灭。&/p&&p&九尾狐的故事其实一直都存在,在于人心,在每个男人饥渴的目光中,在每个女人嫉恨的心里。她早已超出了一个妖怪的范畴,成了一个意象,一种诠释,一段传奇。&/p&&p&她在人间独自行走了千年,今后也将如此,这就是宿命。&/p&&br&&br&&br&&p&她孤独吗?&/p&&p&我不知道,只是觉得,厚厚的历史书中,隐约有一声低低的狐咽。&/p&&br&&br&&br&&br&&br&&p&(完)&/p&&br&&br&&br&&br&&br&&br&&p&&b&参考文献&/b&&/p&&p&————————————&/p&&p&大禹篇:&/p&&p&&b&《山海经·海内经》&/b&:洪水滔天,鲧窃帝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item/%25E6%2581%25AF%25E5%25A3%25A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息壤&/a&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item/%25E5%25B5%25A9%25E9%25AB%%25B1%25B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嵩高山&/a&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p&&p&&b&《史记·夏本纪》&/b&“予娶涂山”,“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item/%25E5%258F%25B8%25E9%25A9%25AC%25E8%25B4%259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司马贞&/a&索隐:“《系本》曰‘涂山氏女名女娲’,是禹娶涂山氏号女娲也。”亦称“ 女娇”、“ 女趫”。&/p&&p&&b&《尚书·虞书·益稷》&/b&篇云:“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p&&p&&b&《孟子·膝文公上》&/b&:“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p&&p&&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item/%25E5%E6%25B0%258F%25E6%%25E7%25A7%258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吕氏春秋&/a&》&/b&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p&&p&&b&《华阳国志·巴志》&/b&:“ 禹娶于涂,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p&&p&&b&《庄子·天下篇》&/b&:“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尚书》所述的,是禹娶涂山氏之女为妻,新婚仅三四天,便出发治水,儿子夏启呱呱堕地,他没有见过一面。孟子说,“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史记》中所载,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都表示出大禹在治水中表现的艰苦卓绝的作风,和间在外治水,无暇顾及家庭,顾及儿女私情。&/p&&p&&b&《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b&: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 &/p&&br&&br&&p&封神篇:&/p&&p&&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item/%25E5%258F%25B2%25E8%25AE%25B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史记&/a&》&/b&:“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於妇人。”;“夏桀、殷受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百战克胜,诸侯慑服,权非轻也。”;“帝辛湛湎,诸侯不享。” &/p&&p&&b&《帝王世纪》&/b&:“帝辛能倒曳九牛,抚梁易柱。”&/p&&p&&b&夏侯湛《新论》&/b&:“纣乱太熟烂矣,武王乃往伐之。”&/p&&p&&b&司马贞《史记索隐》&/b&:“帝辛淫乱,拒谏贼贤。”&/p&&p&&b&朱熹&/b&,“民苦虐政之甚,异于纣之犹有善政。”&/p&&p&&b&郭沫若:&/b&“统一神州肇此人。”&/p&&br&&br&&p&摩揭陀国篇:&/p&&p&&b&印度文献&/b&,我才不写,自己脑补吧。&/p&&br&&p&东渡篇:&/p&&p&重点了解,&b&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和鉴真东渡&/b&的故事&/p&&br&&p&阴阳师篇:&/p&&p&去撸几发&b&阴阳师&/b&吧,我觉我可以向网易收广告费。&/p&&br&&br&&br&&p&————我是彩蛋的分割线————&/p&&br&&br&&p&写完之后,随便唠叨几句。&/p&&p&你可以说我在瞎扯,因为我本来就是在瞎扯。&/p&&p&不过历史本来就是瞎扯出来的,那些板板正正的历史课本多无聊啊。&/p&&p&有九尾狐的历史,应该也会很有趣吧。&/p&&p&如果可以真想写部长长的小说来把那些没写完的脑洞补上,这个答案更了几天,写到现在总算完结了,我已经挺满意的了。&/p&&p&要在无聊的日子里开出花来,就要学会在枯燥的事物中寻找乐趣。&/p&&p&谢谢诸位等更,写完这个长答案,下一个长答案估计要等一段时间了。&/p&&p&我好开心啊,终于写完了。大笑三声,哈哈哈。&/p&&br&&br&&p&————我是完结的分割线————&/p&&br&&br&&p&&b&版权所有,严禁转载。&/b&&/p&
有一个妖怪,我留意很久了。她也许是中国妖怪中最配称得上的搅乱风云,名垂青史的妖怪。 她就是,九尾狐。 这个名字你肯定听过吧,你知道她完整的故事吗?不知道的话,请听我说。 九尾狐的故事,要从中国最早的三皇五帝开始说。 九尾狐的故事,【大禹篇】 …
目前所能见到的根据《山海经》中的描述,而能较精确找到原型的动物,多数都在非洲,这是非常恐怖的。&br&&br&譬如前面有答主提到了“刑天”,刑天的形象在中国人的认知里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b249a2422d_b.jpg& data-rawwidth=&410& data-rawheight=&31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0&&&/figure&而在 &a data-hash=&8cc3bbfcb317e84a07a11a2b4418025b& href=&//www.zhihu.com/people/8cc3bbfcb317e84a07a11a2b4418025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NickBackNow& data-hovercard=&p$b$8cc3bbfcb317e84a07a11a2b4418025b&&@NickBackNow&/a&给出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刑天一族似乎并不是只有古中国人才认为他有:&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11eebf91e6b2d313cbad4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11eebf91e6b2d313cbad4_r.jpg&&&/figure&根据维基百科的介绍,这种叫做Blemmyes的生物,在公元前数世纪,生活在非洲东北部。&br&&br&至于其他动物,如当康,《山海经》记载:&br&&blockquote&钦山多金玉而无石,师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泽。其中多鳝鱼,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当 康鸣自叫,见则天下大穰。&/blockquote&这东西的形象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1fafeb030dc0906693ccfee_b.jpg& data-rawwidth=&473& data-rawheight=&3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1fafeb030dc0906693ccfee_r.jpg&&&/figure&后人说当康是一种神兽,并不见于现实,然而等世界通讯发达了以后,人们知道,它明显是非洲的一种动物,疣猪:&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d48d7d04efd502_b.pn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d48d7d04efd502_r.png&&&/figure&&br&如前面答主 &a data-hash=&4e7db473f8a9ed3f88b898& href=&//www.zhihu.com/people/4e7db473f8a9ed3f88b89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Galaxy Rover& data-hovercard=&p$b$4e7db473f8a9ed3f88b898&&@Galaxy Rover&/a&提到的戴胜和女法老。《山海经》记载戴胜如此说:&br&&blockquote&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blockquote&人们总是想象西王母是禽兽和人的结合体,实际上西王母在是非洲北部,即对于中国来说,是泰西之国,以女为王。&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5faeaf04eeb19faccf576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5faeaf04eeb19faccf576_r.png&&&/figure&而西王母,即埃及女法老形象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b3fc9fc88d_b.png& data-rawwidth=&287& data-rawheight=&4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7&&&/figure&戴胜是啥呢?&br&是一种鸟:&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f1ac27dacfd3c6b3299_b.png& data-rawwidth=&381& data-rawheight=&2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1&&&/figure&&br&如《山海经》中知名的鹿蜀:&br&&blockquote&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blockquote&壮如马而纹路如虎,有人指出这就是斑马:&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1c8c2dad4bcc17a2197f_b.png& data-rawwidth=&617& data-rawheight=&3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1c8c2dad4bcc17a2197f_r.png&&&/figure&而斑马分布在哪里呢:&br&&blockquote&分布于博茨瓦纳、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索马里、南非、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blockquote&是非洲。&br&还有人指出,这东西可能不是斑马,而是一种叫做狓的东西:&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94c02ffa2fcf_b.png& data-rawwidth=&296& data-rawheight=&3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6&&&/figure&好吧,也有这种可能。而狓这种东西的分布区域也很明确,是“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东北部”。&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78d45352f54befe478be214d206bd14_b.pn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当然,除了上面列举的这些,还有相当大比例的动物出自非洲,大家可以自行查阅本问题下的各类神兽与现实动物的对比,看是否多数出自非洲。那么,回头再看这个问题下的回答:&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人类都起源自非洲吗? - 人类学 - 知乎&/a& 《山海经》似乎也并非一日成书,或许是先秦时期的古人,根据更加遥远的传说和资料整理而成。这些传说的来源,或许就是人类的祖先在迁徙的过程中,通过某种方式记录下来的自己的所见所闻。&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f145d9aacacf9ae6109323eef7c7cfb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2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f145d9aacacf9ae6109323eef7c7cfb_r.jpg&&&/figure&
目前所能见到的根据《山海经》中的描述,而能较精确找到原型的动物,多数都在非洲,这是非常恐怖的。 譬如前面有答主提到了“刑天”,刑天的形象在中国人的认知里是这样的: 而在 给出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刑天一族似乎并不是只有古中国人…
中国的神话的系统化方面,先人已经做过很多工作了,只不过有涉猎的今人比较少。我在学校的时候在图书馆偶然见到两本厚厚的书《中国神仙大演义》,真的是恢弘巨著,怎么都有几百万字,而且全部是用文言写成,所以我只是随便翻了翻就算。今天搜了一下,发现孔夫子还有二手书出售。&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1c50db7322986faca1d9b4f915266ee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1c50db7322986faca1d9b4f915266ee_r.jpg&&&/figure&&br&作者徐道据说是明朝人,后来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还有一个叫做程毓奇编了明朝到清朝的故事。该书的简单介绍维基上有录:&br&&blockquote&历代神仙通鉴&br&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25E5%258E%%25BB%25A3%25E7%25A5%259E%25E4%25BB%%E9%%23mw-navigati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历代神仙通鉴&/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25E5%258E%%25BB%25A3%25E7%25A5%259E%25E4%25BB%%E9%%23p-searc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历代神仙通鉴&/a&&br&&p&《&b&历代神仙通鉴&/b&》,一名《&b&三教同原录&/b&》,亦名《&b&歷代神仙演義&/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E4%25BB%25A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明代&/a&编修,题“&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B1%259F%25E5%25A4%258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江夏&/a&明阳宣史&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5%25BE%%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徐道&/a&述”,卷十八至二十二署“&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E5%25AE%258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安&/a&融阳亦史&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7%25A8%258B%25E6%25AF%%25A5%2587%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程毓奇&/a&续”。记录从&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8A%25E5%258F%25A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上古&/a&到&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E4%25BB%25A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明代&/a&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A5%259E%25E4%25BB%259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神仙&/a&历史,引用失传已久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AB%25B9%25E4%25B9%25A6%25E8%25AE%25B0%25E5%25B9%25B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竹书&/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9%25BE%259F%25E9%%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龟鉴&/a&》等&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BC%%25B9%25B4%25E5%258F%25B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编年史&/a&资料。分首、二、三集,首集“仙真衍派”(一至八卷);二集“佛祖传灯”(卷九至十六);三集“圣贤贯脉”(卷十七至二十二)。共78万6千字。据上海&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6%25B1%259F%25E4%25B8%259C%25E4%25B9%25A6%25E5%25B1%2580%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江东书局&/a&印行本末云,徐道系明初「滇池侯」&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5%25BE%%258B%25B1%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徐英&/a&之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5%25BE%%25BA%25BA%25E7%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徐人瑞&/a&六世孙,&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7%25A8%258B%25E6%25AF%%25A5%2587%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程毓奇&/a&则为明代理学家&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A8%258B%25E7%25BF%259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程翔&/a&之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7%25A8%258B%25E7%%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程瑶&/a&的五世孙。&/p&&p&有意思的是,《历代神仙通鉴》作者将&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9F%25BA%25E7%259D%25A3%25E5%25A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基督宗教&/a&也纳入其&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A5%259E%25E4%25BB%259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神仙&/a&体系之中。卷九第二节为“&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A5%25E5%25A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严子陵&/a&高屈光武,&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8E%259B%25E5%%25E4%25BA%259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玛利亚&/a&贞产&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E7%25A8%25A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耶稣&/a&”,其中叙述&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D%25B1%25E6%25BC%25A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東漢&/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25A9%25AC%25E6%258F%25B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马援&/a&(前14年至49年)破&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A5%25BF%25E7%25BE%258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西羌&/a&,有徒众祈求马援将其带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AD%25E5%259C%259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土&/a&,未果,而至&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A4%25A9%25E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天方&/a&国云云。&/p&&p&文中又插入耶稣诞生、&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8F%%25B4%259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受洗&/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C%25A0%25E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传教&/a&、遇害、&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E7%25A9%258C%25E5%258D%%25A4%25A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升天&/a&等事迹,所述与《&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9C%25A3%25E7%25BB%258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圣经&/a&》所载大致相同,可窥明清之际基督教在中国影响之一斑。其文称:&/p&&p&“远西国,人云去&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AD%25E5%259B%25B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a&九万七千里……彼国初有童贞玛利亚,于&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BE%259B%25E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辛酉&/a&岁(实汉&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E5%25A7%258B_%28%25E8%25A5%25BF%25E6%25B1%2589%2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元始&/a&元年),天神&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8A%25A0%25E7%2599%25BE%25E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嘉俾厄尔&/a&恭报:“天主特选尔为母。”已而果孕降生。母极喜敬,裹以常衣,置于马槽。群天神奏乐于空。后四十日,母抱献于圣师罢德肋,取名耶稣。”反映了当时&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AD%25E5%259B%25BD%25E4%25BA%25B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人&/a&对外来文化的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p&&/blockquote&但第一本关于神仙的传记是《列仙传》,据说是汉朝刘向所写。介绍维基上也有。&br&&blockquote&&p&《&b&列仙传&/b&》是&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AD%25E5%259B%25B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a&第一部流传下来的关于&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A5%259E%25E4%25BB%259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神仙&/a&人物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C%25A0%25E8%25AE%25B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传记&/a&,作者不可考,但一般署名&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E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刘向&/a&。&/p&&p&《列仙传》把散见于先秦诸子中关于神仙的事迹进行了搜索和整理,宣扬世上存在神仙,凡人也可以成为神仙。全书记&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8A%25E5%258F%25A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上古&/a&、三代、秦汉之神仙,起于&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B5%25A4%25E6%259D%25BE%25E5%25AD%259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赤松子&/a&,终于&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7%258E%%25BF%2597%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玄俗&/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B1%%E5%25B8%259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汉成帝&/a&时仙人)。《&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AD%25A3%25E7%25B5%25B1%25E9%E8%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正统道藏&/a&》本列传70人,但据《真诰》记载“刘向撰列仙亦七十二人”。《&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A%%25AC%%25B8%%25B1%25A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云笈七签&/a&》节载48人,&/p&&p&这本书开了后世神仙传记的先河,后来的神仙传记多依此为据。&/p&&/blockquote&但第一个给道教神仙排座位的是南北朝的山中宰相陶弘景,陶真人编了一本《真灵位业图》。&br&&blockquote&&p&《&b&真灵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娘化卡牌手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