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是几几年最强军校是谁

民国时期,中国著名的四大军校民国时期,中国著名的四大军校小柯爱历史百家号大家都知道孙中山在广东创办的黄埔军校,在东北也有一所这样的学校,比广东黄埔军校还要早,它就是东北讲武堂,东北讲武堂初称东三省讲武堂,张学良主政时期改名为东北讲武堂。作为奉系军阀的军官学校,奉系军队的高、中级军官基本都经过它的培训。它在提高奉军的战斗力,促进奉系军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军校史上也非常著名。在台湾,“东北陆军讲武堂”赫赫有名,很多老者是从这里毕业的,包括其家属对“东北陆军讲武堂”都有感情。著名校友:张学良、孙烈臣 、吕正操、马本斋 、崔连山、张竞渡等等。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开办于1909年(己酉年),原系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建立时与天津讲武堂和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后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创建于1902年,停办于1923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民国后改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2年至1923年期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000余人,当中不少人後来成为黄埔军校教官。在国民党及共产党内都有保定学生。若然从北洋军学堂算起,保定训练了接近一万名军官,当中超过一千六百人获得将军的衔头。造就了大批军事人材,在我国近代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黄埔军校,全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国民政府迁台时迁至台湾高雄凤山。它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黄埔军校校旗没有黄埔军校,中国抗战时,就没有中国国民政府,一场淞沪会战,打完了整个黄埔军官!黄埔军校第一任校长知名校友:林彪,陈赓,徐向前,胡宗南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小柯爱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解读历史内幕,破译世界名人未解之谜。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民国时期的军校有哪些呢?他们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_百度知道
民国时期的军校有哪些呢?他们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有;保定军校、黄埔军校、陆军讲武堂、中央航校黄埔军校: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见证  日,由张太雷任带路人和翻译,孙中山在广西桂林会见应邀到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谈中,马林向孙中山提出改组国民党、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基础和实行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等意见。孙中山同意马林提出的这些建议,开始筹备创办军官学校。  至1922年10月,孙中山召开改组国民党特别会议,以求加速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筹建军校之进行。11月,他又主持召开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0次会议,通过创办军官学校决议。随着国共合作的深入,1924年1月孙中山选定广州黄埔长洲岛原广东陆军学校与广东海军学校旧址为“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下,筹备工作迅速开展。这年5月,第一期480余名学生先后入校。  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孙中山先生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开始培养革命军事人才。军校在黄埔办到第七期,1930年迁往南京。  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现仅存旧址。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见证,黄埔军校曾为国共两党培养出许多军事家和将领。徐向前、聂荣臻、林彪和陈毅等元帅,陈赓、许光达和罗瑞卿等将军都出自黄埔军校。周恩来、陶铸、刘志丹和左权等也在黄埔军校工作和学习过,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国民党军队的将领中,黄埔军校毕业的有杜聿明、胡宗南、邓演达、宋希濂等。中央航校:中国航空人才的摇篮  笕桥中央航校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组织健全完善、管理最严格的航空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它创建于1930年,以国民党原中央军校航空班为基础,在杭州市笕桥镇东北部的横塘村择址设立机构,采购飞机,招生办学。  1931年,校舍和机场等建成,航校东部为机场等军事设施区,有弹油库、机修厂、飞机制造厂等建筑和设施,西部为教学生活区域,有运动场、办公楼、学生宿舍、别墅群等建筑和设施。抗日战争中部分建筑被破坏,后予以修复。 保定军校:一手培养出“黄埔系”  保定当年是直隶首府,辖道京畿,在这里担任总督的都是位高权重、叱咤风云的人物。1902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保定东关外创练新军,成立北洋行营将弁学堂,由冯国璋任校长。后又改名为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陆军大学堂等,1912年,民国改元后正式更名为陆军军官学校。由于军阀之间混战不断,军校在培养了九批学生后,终因无以为系,于1923年停办。  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正规化的高等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的毕业生不仅人数多,而且质量优。若算上清末,保定军校毕业后成为将军的有名有姓的毕业生就有1800多人,其中不乏蒋介石、顾祝同、傅作义、张治中等国民党领导人和高级将领,还有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叶挺、赵博生、董振堂等一批将军。黄埔军校的教官中毕业于保定军校的足有五六十人,因此说“黄埔系”是“保定系”一手培养出来的毫不为过。  军校所在地原是一座拥有千亩庙产、殿宇百间的关帝庙。也许是想借助武圣人的神力庇佑,关帝庙后来被改为军营,然而1900年却遭到了八国联军的焚毁。袁世凯筹资扩建的军校依然选址在关帝庙,又扩充了周围的部分农田和民宅,总占地面积一千五百余亩。校舍建筑格局仿日本士官学校,校本部据中心。按照中国传统院落的布局分为东、中、西三路。  航校设立之初,由蒋介石兼任校长,聘美国人为顾问,并向美国购买费力提、道格拉斯、可赛等型号飞机作教练用机。学校设飞行科、机械科(从第四期开始设立)。学习内容有飞行学、航行学、飞机构造学、发动机学、空军战术、无线电通讯及英语等。至1937年抗战前,共培训学员500余名。  抗战爆发后,航校先后迁往云南昆明、巴基斯坦拉合尔,并改名为中央空军军官学校,而笕桥机场作为抗日战争初期空战的主战场,于日爆发了首次空战。以高志航为代表的中国空军的顽强抗击下,一举击落了6架敌机,痛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抗日战争胜利后航校迁回杭州,并分别在洛阳和广州设立分校。  1948年冬航校迁台湾。目前,笕桥中央航校旧址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陆军讲武堂:中国革命的熔炉  1909年9月,在昆明美丽的翠湖旁,清末“洋务运动”实施军制改革、建立新式陆军,云南陆军讲武堂便顺应潮流而创办,并正式迎来第一期学员。辛亥革命以后,讲武堂继续兴办,截止1945年,共办二十多期,培养学生2万多人,包括华侨学生500多人,朝鲜籍学生30多人,越南籍学生60多人,缅甸籍学生20多人,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国际军事学校。  讲武堂是一座青瓦黄墙的走马转角式建筑,东、西、南、北楼围着1.2万多平方米的院子,每楼长约120米,周长近500米,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入,墙体采用青石、土坯、砖砌成,对称衔接,浑然一体。  建筑中间的院落是操练场,在这里操练过的国内将级军官数以百计,其中元帅就有两人,上将有十多人。作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朱德、叶剑英两位元帅均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他们的名字与卓越功勋也都始自这里。毕业于此的国外名将,有原缅甸邦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吴奈温将军、原越南国防部长武元甲大将、原朝鲜人民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大将等。
黄埔军校(Whampoa Military Academy)
陆军军官学校(R.O.C. Military Academy)
现官方名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
校训:亲爱精诚
创校时间:日
类型:国立大学(军事)
首任校长:蒋中正
现任校长:陈良沛
原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岛
现地址:中国台湾省高雄县凤山市维武路1号
现面积:173公顷
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
[2] 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 —— 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然后其学员成为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1946年行宪之后中国国民党名义上移交军队于国家后改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至今。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校长时的蒋中正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八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而昔日的黄埔军校旧址于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是民国时代最著名的军校,国共两党著名的将领大部分都是出自黄埔军校
我本人特别喜欢民国历史
讲不好 但不是转载的
名将辈出的 地方 国共2党 很多高级将领都出自那里
林彪 徐向前 陈赓 赵尚志 == 国民党就更多了
杜聿明 ==一大批 都是大家了解的2保定讲武堂
国民党很多 高级将领 就出自保定讲武堂
保定系 黄埔系 是蒋介石最倚重的 名将 有 傅作义 蒋介石 蒋光鼎 张治中 陈诚 叶挺 白崇禧 顾祝同李品仙 熊式辉 周至柔 黄棋翔 个人感觉 保定 讲武堂 丝毫不逊色 黄埔
反到感觉有点师徒的意思。。3东北讲武堂
奉系的 名人不多 主要有 张学良(炮科1期)他是科班出身。。吕正操 万毅
为新共产党培养了几个将军 呵呵 4云南讲武堂
黄埔建校 很多教官来自与 云南讲武
在民国历史上 有名气的
朱德 叶剑英 盛世才 卢汉 越南名将 武元甲(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越战赫赫有名)
北朝鲜明将 崔庸键(朝鲜人民军总司令)以上就是 民国 中国最有名的 4大军校 我QQ 加我请(注 历史)
有时间互相探讨下
就一个黄埔军校呀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民国时期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民国时期三大军校
我的图书馆
民国时期三大军校
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有三所知名军校,为中国后来的革命事业输出了不少军事人才。正是因为有这些军校的存在,让那个时代成为了将星璀璨的时代。保定军校保定军校不仅是“历史悠久”,而且来头很大。1902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保定东关外创练新军,并开办了“北洋行营将弁学堂”,由他手下的得力将领冯国璋任总办(即校长)。1903年,袁世凯又开办了陆军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并建成了“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1906年,清政府设立陆军部,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停办,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为全国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之后,1906年-1911年间,在这保定校址上先后开办了: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陆军预备大学堂。等到1912年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总统后,陆军预备大学堂被搬至北京,更名为陆军大学,而于保定原址上开办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3年二次革命时期,军校的学生们纷纷参与到了反袁斗争中去,取得不错效果。1920年直皖战争期间,军校曾发生过兵变,后被镇压,校舍房屋大部分被焚毁。1923年,军校难以维持下去,只得停办。之后,军校先后成为直系、奉系、国民党甚至是日本军队的兵营,屡遭破坏。1945年后,索性改建为了畜牧场,直到1993年被作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修复扩建起来。据说,军校初建时占地面积达到了一千五百余亩,校舍建筑格局模仿的是日本士官学校,分为校本部、小教场、大操场和靶场四部分。校本部门楣上“陆军军官学校”横匾还是出自于李鸿章之手。保定军校重视基础教育,以训练初级军官为主,学习期为两年,设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5科,每科设有教官,担任战术、筑城、兵器、交通4大教程的教育学科。教育方法,大多采用日本和德国的方式方法。校中的教育长、教官,也大多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保定军校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所规模较大的正规化高等军事学府,教导出了诸多军事人才,后来的黄埔军校的教官大多是由保定军校毕业。我们所熟知的冯国璋、段祺瑞、蒋百里等曾经就是军校的校长,像蒋介石、陈诚、薛岳、傅作义、张治中、顾祝同、叶挺等人也是毕业于保定军校的。陆军讲武堂陆军讲武堂,确切地说,更应该被叫做云南陆军讲武堂,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为当时的三大讲武堂。晚清时期为编练新军,清政府下令在各地建立讲武堂,1899年云南设立了陆军武备学堂,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前身。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护理云贵总督兼云南藩台沈秉经以昆明原明朝沐国公练兵处为校址,创建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并于第二年正式开学,首任总办(校长)是高尔登。讲武堂设有步、骑、炮、工四个兵科,甲、乙、丙三班。课程仿照的是日本士官学校,分为学科、术科两项。教官大多为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讲武堂的学生们热心于革命,1911年,蔡锷发动的云南昆明起义,就是以讲武堂的学生为骨干。之后,任职为云南都督的蔡锷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名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以云南讲武堂师生为中坚力量组建起滇军,在后来的护国、护法战争中,表现极为抢眼,从而也致使各地青年络绎不绝地来到昆明报考求学。1924年,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时,云南陆军讲武堂还给予了不少援助,派出了不少教官。1930年,“云南王”龙云在讲武学校成立了滇军教导团,以培养专业军事人才。1935年,讲武堂被改编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1945年,在国民政府下令下,讲武堂停办。云南陆军讲武堂总计办了二十多期,培养出学生两万多人,其中不乏其他国籍的人。从讲武堂里走出不少军事家,开国元帅朱德、叶剑英就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另外地,像原缅邦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吴奈温、原越南国防部长武元甲、原朝鲜人民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也都是出自讲武堂。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始建于1924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由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提议,孙中山力主创办。当时地址选定广州黄埔长洲岛,建立在原先广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旧址上。于当年6月16日,正式开学,第一期学员为四百八十多名。黄埔军校主要由六个部门构成,分别为政治、教育、训练、管理、医学和补给,学习的课程大致分为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宪兵、政治等科。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建成后历经曲折,校名也屡经变更。1924年,建校时期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7年,迁校至了武汉,之后,又迁校至南京。1929年,才改名为我们熟悉的“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31年,再次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37年,再次迁址,迁出南京,1938年,落户成都。1946年,改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从此国有化。1950年,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又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以续办24期的名义作为黄埔军校的延续。黄埔军校可以说是中国的“西点军校”,中国近现代革命军事人才大部分都出自于此。据统计,举办了二十三期的黄埔军校,连同各地分校总计培养出了三十多万名军事骨干。国民党军队中的一支重要派系就是以“黄埔系”命名,十大开国元帅中就有五位来自黄埔,十名大将中也有三位来自于黄埔。《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文
馆藏&11578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民国时期曾经叱咤风云的四大军校民国时期曾经叱咤风云的四大军校科技早新闻百家号自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至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历史上把这段时间叫做民国。中国大地经历了从推翻五千年帝制,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进而建立共和国家。那是一个精彩的时代,也是一个将星璀璨的时代!各地军阀派系林立,但从军事角度剖析,那是一个乱世出英雄或是枭雄的时代,那个时代诞生了哪些声名赫赫的军校呢?这些著名的军校中,又有哪些其为之骄傲的将军呢?保定军校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1902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保定东关外创练“新军”,后于保定建成“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即为保定军校前身。从该校走出来的众多将领中都为后来的中国国民革命贡献着自己的才能甚至是生命。在这里,笔者但就军事才能列举出一些人,不谈政治!叶挺将军,张治中将军,傅作义将军,白崇禧将军,蔡廷锴将军,陈诚将军,刘峙将军,李济深将军等等6000多位就不再一一赘述了。保定军校尽管在末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总的说来学习质量还是高的,全国公认它是军事教育的正统。它以自身较好的军事素质,在军事教育和参谋业务等方面受到各省军事当局的重视,自成一个军事学术系统。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时,也以保定军校毕业生为军事教育骨干。东北陆军讲武堂东北地区培养众多奉系军阀将领的摇篮()1907年8月,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创办东三省讲武堂,附设于陆军小学院内,同年招收第一期学生,名为“普通科”。1912年,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奏请在原陆军小学院内成立27师随营讲堂,分为军官团和军士团,阚朝玺曾任军官团教育长。1927年9月张学良改称为东北陆军讲武堂作为民国四大军校之一的东北陆军讲武堂诞生了众多奉系军事与政治人才。最耀眼的当属“少帅”张学良了,还有奉系老军阀张景惠,孙烈臣,汤玉麟。还有后来的开国将军铁道部部长吕正操将军,还有马本斋将军。“九一八事变”后,停止招生,11期学员共输出毕业生近万名。云南陆军讲武堂诞生将帅如云的西南军事高等学府()伴随着辛亥革命的枪声建立起来的这所学校,日后因其毕业生而骄傲。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以云南讲武堂师生为骨干组建的滇军,在护国、护法战争中战绩辉煌,故学校声誉日隆,威名远扬。邻省甚至邻国许多有志青年纷纷来昆明报考求学。我党军事武装的缔造者之一,开国元勋,朱德元帅就曾就读于此。还有叶剑英元帅,龙云将军,卢汉将军,还有东北抗联的缔造者之一周保中将军等等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这是一所由革命先驱孙中山总理创办的为培养国民党高级军事人才的一所军事名校,其鼎盛时期是世界四大军校之一。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在后来知名的军事将领中,笔者仅仅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毕竟名将太多,无法一一赘述了。陈赓大将,左权将军,徐向前元帅,林彪元帅,刘志丹将军,许光达大将,张灵甫将军,胡宗南将军,陈明仁将军,等等,黄埔毕业的将帅牺牲率高达90%,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科技早新闻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但将努力做到有所见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时期是几几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