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干点什么好要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

新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做法和经验启示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今天是:
新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做法和经验启示
宁夏党建网&&www.nxdjw.gov.cn&&发表时间:
新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做法和经验启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建研究会
&&&新疆全区下辖14个地州市,99个县市区,共有47个民族。截止2012年末,全疆总人口2232.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78.75万人,约占62%。截至2012年底,全区干部总数76.8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39.4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1.25%;女干部40.29万人,占干部总数的52.4%。党政机关有省级女干部6人,占省级干部总数的11.11%;地厅级女干部163人,占地厅级干部总数的11.79%;县处级女干部2616人,占县处级干部总数的18.49%。省级少数民族干部32人,占省级干部总数的59.26%;地厅级少数民族干部471人,占地厅级干部总数的34.06%;县处级少数民族干部4110人,占县处级干部总数的27.13%。省级非中共党员干部1人,占省级干部总数的1.85%;地厅级非中共党员干部16人,占地厅级干部总数的1.16%;县处级非中共党员干部353人,占县处级干部总数的2.33%。
  一、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的主要做法
  1. 思想高度重视,始终把培养选拔三方面干部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抓。自治区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始终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作为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重要保证,摆在重要战略位置。在女干部培养选拔上,认真贯彻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历史时期就提高妇女地位、抓好女干部培养工作提出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组部2001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的意见》,把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纳入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近年来,自治区党委严格贯彻中央要求,更加突出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明确了“适度倾斜、统一调配、重点保护”的培养选拔工作思路,研究制定了配套意见和办法,明确了妇女参政议政、女干部的培养选拔等一系列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同时,健全和完善了工作联系、工作汇报和督促检查等一系列制度,保证了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有力推进。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上,认真贯彻中央方针部署,先后出台了《中长期少数民族人才发展规划》《自治区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开展了选派南疆少数民族基层干部进行异地挂职锻炼和到中央、国家机关挂职锻炼等工作。提出并坚持了在选拔中青年后备干部时注重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在领导班子配备中,注重各级各类领导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在公开选拔、竞聘和竞争上岗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少数民族干部;在教育培养中青年干部方面优先选送少数民族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时,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在干部“上挂下派”工作中优先选派少数民族干部挂职锻炼的“两注重四优先原则”,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非中共党员干部培养选拔上,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多次做出专题部署,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的意见》《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意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这项工作列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统战、民宗等部门作用,非中共党员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广大非中共党员干部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在积极建言献策、团结群众、稳疆治疆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特殊作用,为推动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重大贡献。
  2. 注重抓好储备,努力拓宽三方面干部的来源渠道。自治区党委把建设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后备干部队伍,作为培养选拔三方面干部的前提和基础。针对三方面干部来源不足的问题,自治区党委2004年、2009年、2013年,先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分类建立后备干部库,实行动态管理、跟踪培养,每年就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向自治区党委专题汇报。具体工作中,认真贯彻《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以充实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有计划加强三方面干部的发现储备工作,明确后备干部队伍中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的比例要求。管理上实行了分类推荐、跟踪管理、定期考核、动态调整“四项制度”,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了结构。2012年,自治区657名地厅级后备干部中,女干部107名,占16.3%;少数民族干部251名,占38.2%;非中共党员干部23名,占3.5%。在7236名县处级后备干部中,女干部2006名,占27.72%;少数民族干部2401名,占33.18%;非中共党员干部395名,占5.45%,储备数量不断提高。同时,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等工作中,对女性和少数民族给予倾斜。2010年起,自治区先后组织2.3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疆外院校接受培训,女性和少数民族各占到了62.73%和86.62%。2012年自治区公务员招录中,女性占31.61%,少数民族占37.70%;2012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选派选调生中,女性占47.04%,少数民族占33.76%。
  3. 加强培养锻炼,全面提升三方面干部的能力素质。一是注重对培养锻炼的系统规划。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党委先后出台了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发展规划,强化对三方面干部的培养工作。实施了“规划先行、分类实施、跟踪考核、育选结合”的系统培养模式,提出了“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岗位交流、结对帮带”的四位一体的培训途径,明确了“理论知识、专业学习、语言能力、形势教育”四个“四分之一”的培养内容,三方面干部的培养工作步入系统化规范化轨道。中央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以来,自治区党委将三方面干部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做出部署,并分类制定具体意见,在各级党干院校开办专题班次,培训的力度和规模空前。二是抓好教育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充分发挥各级党校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紧密结合新疆反恐维稳形势严峻的特殊区情,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组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政治观念。积极拓展培训渠道,在各类班次人员选派上对三方面干部适度优先倾斜。1990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先后在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开办了新疆少数民族干部进修班,并不断扩大培训规模。2010年以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直接调训(干部)20482人,其中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占到了18.86%、39.35%和6.1%。三是强化实践锻炼,提高工作本领。注重把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放在发展和稳定第一线经受考验,增长才干。2010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先后部署开展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等3次大规模干部下基层活动,选派5200名女干部、7130名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赴基层一线和重点片区开展工作,经受锻炼。同时,有计划选派三方面干部到国家机关、援疆省市进行挂职锻炼,对拟提拔使用的,分批次选派到基层一线和信访部门挂职。2010年以来,选派到中央、国家机关和对口援疆省市挂职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占51.49%;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北疆乡镇、街道、团场建立了130个实训基地,每年选派400名南疆四地州乡镇少数民族干部进行挂职培养,累计培养6000余人。
  4. 完善选任机制,加大对三方面干部的选拔使用力度。一是把政治上强作为选拔第一要求。坚决贯彻执行“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把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问题等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行动坚决作为第一要求,在选任各个环节突出政治标准。对那些综合素质较好,关键时刻能够站得出来,敢于同“三股势力”作斗争的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大力提拔重用;对在政治上不强,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有丝毫摇摆的,坚决不予使用。二是完善选任机制,坚持优先原则。按照干部队伍建设需要,从全局谋划选拔任用工作,坚持“提高素质、改善结构、大胆提拔、放手使用”的工作方针,创新选任机制,坚持同等优先原则,在标准不降的情况下,适当放宽三方面干部的任职资历、任职条件限制,逐步改善不敢委以重任,副职多正职少,虚职多实职少的局面。在班子配备上可空不可缺,特别是对非中共党员干部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空留岗位,不盲目追求数量和比例。目前,自治区14个地州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共配备了37名女干部、181名少数民族干部、13名非中共党员干部,6个民主党派区委会主委全部安排到自治区厅局和高校担任实职。三是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注重拓宽视野,把公开选拔作为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重要途径。2010年以来,自治区通过公开选拔,少数民族干部39名、党外干部1名。特别是在2012年自治区“三级联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中,共拿出1373个职位,其中823个职位面向少数民族干部选拔,55个厅级职位中有33个职位面向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在最终选任的1382干部中,少数民族471名,占总数的34.08%。
  5. 加强管理监督,提高对三方面干部的管理水平。一是建立日常监督机制。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挂职锻炼、赴外培训、参与中心工作中,采取座谈讨论、实地走访、电话联系等形式,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和要求,对个别干部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打招呼、多提醒、多帮助。针对新疆反恐维稳斗争形势严峻的特殊性,突出对三方面干部政治表现情况的监督,逐级建立政治表现情况档案,保证队伍坚强可靠。二是建立跟踪考核机制。对三方面干部中的优秀年轻干部,坚持每年进行一次考核,深入了解现实表现、发展潜力以及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要求,为提拔使用提供依据。对已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的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建立实绩档案和廉政档案,通过廉政谈话、思想政治教育、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加大监督力度,做到跟踪管理。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每年对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履职情况进行一次重点考核,详细掌握各方面表现,促进履职尽责。三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建立各级组织、统战、妇联、民宗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做到“四个共同”协调机制,即共同开展调查研究、共同制定工作政策、共同抓好教育培养、共同组织考察,通过建立完善配套协调机制,切实做好三方面干部管理工作。
  二、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工作的经验启示
  一是做好培养选拔三方面干部工作必须强化党委责任,切实加强领导,精心指导。党管干部是党的干部工作重要原则,培养和选拔干部是党委重要职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培养选拔的特殊性,要求更加突出党委重视这个根本,强化党委责任。只有各级党委(党组)在思想上重视、领导上加强、政治上关心,真正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才能促进培养选拔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是做好培养选拔三方面干部工作必须突出选育基础,切实强化培养,提高素质。教育培养是选人用人的前提和基础,要保证有人可选,关键取决于培养工作做得如何。只有抓好了教育培养环节,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的成长才有基础可言,选拔时才会有充足的高素质的干部可选,也才能促进干部快速成长。因此,要做好三方面干部的选拔工作,必须先选秧育苗,抓好教育培养,促进干部提高素质,健康成长。
  三是做好培养选拔三方面干部工作必须创新选拔机制,切实更新观念,大胆选用。做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工作,难点在选拔。这要求各级党委要用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创新的理念、更加有效的机制来做好选拔工作。要努力克服畏难情绪,有气魄、有肚量,坚决摒弃对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各种议论和偏见,对优秀的大胆选拔,真正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
  四是做好培养选拔三方面干部工作必须注重联动配合,切实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选拔上要与统战、民宗、妇联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与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广泛联系,形成合力,合拍共鸣,避免组织部门唱独角戏。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力量,形成了整体合力,才能更好提升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的科学化水平。
  五是做好培养选拔三方面干部工作必须强化宣传引导,切实关心重视,营造环境。做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意义重大,必须要注重对这项工作的宣传引导,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得到群众和社会认可,也客观需要组织的关心帮助,需要多宣传报道他们的业绩和先进典型。因此,积极为她们营造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是做好培养选拔工作的重要条件。
【稿件来源】:
主管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Copyright 2007 All Reserved  ICP号:宁ICP备号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康平路1号  邮编:750066  邮箱:
宁夏新闻网技术支持【标准答案】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工作
习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工作
本站收集整理了大量习题及答案,请使用查找
标准答案:党外干部
将此页面分享给朋友:
文章标签:[习题,答案 十九大]
下一篇:上一篇:
『发表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后提交: &&&&&&
『评论列表』
暂无任何评论
瑞文软件工作室 冀ICP备号
当前页面执行的时间:2,333.984毫秒为什么要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
编辑: 日 15:01 共浏览318次
  党章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五条规定,党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党的各级组织要善于发现和推荐有真才实学的党外干部担任领导工作,保证他们有职有权,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群众基础的战略任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远大计。
  妇女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选拔更多优秀妇女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对于更好发挥广大妇女“半边天”作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制度。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始终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方针、政策,使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比较了解本民族、本地区的民情、民意,能够有效开展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重视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需要,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具体体现和组织保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是民主党派参政的重要方面,既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具体体现,也是实行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组织保证。
  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要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坚持不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加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注重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培养和考验干部,统筹考虑安排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到基层一线和“吃劲”岗位锻炼,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处理各种矛盾、应对复杂局面中增强本领。要坚持必要台阶和递进式的培养锻炼,重视关键岗位的扎实历练,对于优秀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按照有关政策要求,注重放到一些正职岗位上培养;符合条件的党外干部,还可以担任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行政正职。(来源:共产党员网 &转载人:严真强)
相关文件下载&&(0个)
华夏美食网
新闻媒体网站
中直党建网
中直党建网站
江苏机关党建网
省级机关党建网站
市级机关党建网站
中共宿迁市委组织部
市内部门网站干部配备要集中部署好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工作
  近日中央召开了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工作座谈会。集中召开一个会议,对这几方面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一并研究、部署,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的重大战略任务,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的根本要求。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工作,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多次作出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比如,有的戴着“有色眼镜”,存有偏见,对这些干部求全责备,认为选拔他们就是为了当陪衬、作摆设;有的选人视野不宽,习惯于在一些特定人群中选人;有的培养锻炼手段缺乏针对性,“大水漫灌”多,“精准滴灌”少;有的过分强调特殊身份,把爱护变成袒护,把关爱变成溺爱。特别是工作中存在的谋划不够系统、落实不深不细、推动时松时紧等问题,制约着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具体到这几方面干部自身来说,也有一些干部存在着不足,有的政治素质不高,关键时刻摇摆不定、明哲保身;有的热衷于自我设计,“吃身份的特殊饭”“走身份的快车道”;有的成长路径单一,业务素质和领导能力不强。
  这次中央及时召开会议,相信会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突破。对此,我们拭目以待。(网民:阳光)
[责任编辑: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存在哪些问题_百度知道
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存在哪些问题
我有更好的答案
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存在哪些问题群体人数少,难以好中取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干点什么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