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人要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素质

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修炼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修炼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什么样的人必能成佛
问:修行人要具备什么样的品德和素质?
师:身为一个修行人,为什么在你们身上看不到智慧的光芒呢?怎么连社会上不信仰宗教,不修行的人还不如呢?学佛不是要开智慧,要解脱的吗?怎么越学越笨,什么都不会做呢?有时候给你们一个学习的机会,你们又不愿意学;有时候纵然想学也不配,你离这个标准太远了,根本学不会。
不做事,个个有智慧;一做事,个个都不会。个个流露出来的都是傻得不可再教,笨得不可再教,总是犯常识性的错误!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又该从何教起?偏偏这些什么都不懂的人,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整天把成佛挂在嘴上!那些有层次、有境界、有素质的人,知道成佛要具备哪些素质,反而不敢妄想成佛,只是尽自己的力量学一学佛而已。
不论你会不会,懂不懂,首先看你具不具备这种出世的心态。我们连这种出世的心态都不具备,又怎么能获得出世间的果位、出世间的智慧呢?
你们看,那些住在我们二号楼的工程师们,吃完午饭,休息一个小时,就跑到工地上监督施工。那些工人一个个穿着短袖,晒得黑不溜秋,衣服都湿透了,还在那里干活。他们都是一群傻瓜、一群白痴?每次看到他们,我都发出同样的感叹:跟他们相比,我们都是幸福的人!跟他们一比,将来他们肯定升天堂,我们虽然不下地狱,也不可能升天堂。我们是想办法跳出那个世界,虽然上有老下有小,还是想办法跳出来了。可是为什么他们不跳出来,他们要去面对呢?难道他们没有智慧,没有福报,没有这个因缘,我们有智慧,有福报,有这个因缘?
我建议你们到工地上去看一看,感受一下。这就是修行,这也是一种体验,这样才能开发你的智慧,增加你的灵感。你不要以为在房间里打坐才是修行。
这次我回湖北老家随州。湖北的大洪山有一个风景区,风景区里有一座古寺,过去的开山祖师叫慈忍,他是在唐朝开的山。当时干旱,有一百天没下雨,农作物几乎都旱死了,人们连喝的水都没有。慈忍祖师便去求雨,他发愿说:“如果下了雨,我就把我的双腿砍断,供养龙天护法!”慈忍祖师天天在大洪山顶上求雨,求到第三天的时候,倾盆大雨真的下下来了。慈忍祖师也真的兑现了他的诺言,把两条腿砍掉供养龙天护法!这种和尚不成神,不成佛,你们说他成什么呢?这种精神是多么的感人!一个和尚为了求雨,拿自己的生命来打赌——“如果下雨了,我就把两条腿砍掉!”我是不敢的,我做不到,我连手指头都不敢砍,我没那种勇气。可是人家把两条腿都砍断了,放在山顶的石头台上供奉龙天护法!我是由衷地敬佩和感叹,发自内心地给他顶礼磕头。所以从唐朝一直到现在,一千五百年了,还有人去朝拜他。
我和当地的旅游局长说,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慈忍的这种精神,应该利用这些有形的资源来弘扬慈忍祖师这种悲天悯人、舍己为人、惠济苍生的精神。
山顶上有慈忍祖师的一间屋子,称不上什么纪念堂,也就是一间破房子。山下的庙里有他的一个徒弟,他也是被慈忍祖师的精神感动了,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报恩”,叫报恩和尚,一辈子就服侍这位慈忍和尚,直到他圆寂。因为服侍慈忍和尚,他也功德圆满,死了以后,后人给他盖了一个报恩殿,现在他也成祖师了。
就凭慈忍和尚的这种壮举、这种精神,你们认为他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这种人不成祖师,谁能成祖师?可是你们看看,在我们身上哪有一点祖师的影子?哪有一点祖师的魄力?所以他能成为祖师!一千多年过去了,凡是到那个地方的,无不肃然起敬。
为了给众生求雨,把两条腿都砍掉!一个真正修行人的心态,常人是无法想象的,无论你怎么想象都达不到圆满。慈忍祖师成就了众生,众生也成就了他,他自己也成就了自己。
当时整个湖北的佛教都是从大洪山弘传出来的。大洪山是湖北第一山,第一高峰,祖师殿就建在那个山峰上,所以大洪山的“宝丰禅寺”在中国很有名气。
哪像我们啊,一没有德行,二没有魄力,建庙还得到处化缘。为什么没有呢?你的福报不够!为什么福报不够?你的德行不够!如果有像慈忍祖师那样的德行,不要说建一座庙了,就是要建十座庙,也有人愿意为他奉献!有的和尚抱怨:“我没有护法。”为什么你没有护法呀?你德行不够。如果你德行够了,不用出门,功德主自然把钱送上门来了,还需要愁钱吗?和尚有德有道,不愁没有寺庙。
至于我们的能力、我们的学识,哪一点也赶不上主流社会的那些人。可是为什么那些人会崇信我们,迷信我们呢?不就因为我们剃了个光脑袋,穿了身和尚衣服?你可以拿你的外表去迷惑这些在家人,但是你内心必须清楚佛门的清规你做到了几分,遵守了几分。
你们想出家的,现在就把自己当做一个出家人来要求,甚至要把自己当佛来看,拿佛的标准、祖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你做不到,但是必须知道自己离佛的标准、祖师的标准、出家人的标准有多远。
如果碰到有人说你是个白痴、傻瓜,说你邪知邪见、歪门邪道,那算是你祖宗积德了!你听到别人阿谀奉承你,说你是佛,是菩萨,那是给你下毒!别人说你不行,说你是个凡夫俗子,那是成全你。别人揭你的短处,你应该感恩人家,不要对人家起嗔心。古人讲:“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可是,当我们听到忠言的时候,又有几个真的能接受呢?你能接受,你就成就了。话虽难听,受益的是自己。说你坏话的是大菩萨。说你好话的是小人。
身心反应是修行途中必经的阶段,过了这个阶段,你就是想反应也不会有了。有的人反应比较明显,有的人反应不明显。你越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就越明显;你不在意它,它也会有反应,只是你不会被它牵着走。
当出现境界时,不需要刻意去对治,只要身心放松就行了。这时候心态尤其要平静、健康,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不要想不健康的、悲观的、负面的东西。这时候心态越单纯,超越得越快。
本身有许多境界在梦中也是在“过关”,你越放松,生理上就越畅通。身体上有境界还比较容易过关,有时候要培养出健康的心态、健康的思想却很难。人往往是好的信息不容易接收到,不好的信息倒容易接收到,这是人的劣根性决定的——文章选自万行大和尚书籍:《善用其心》
作者:东华禅寺开山方丈释万行,万行大和尚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本佛教理念,遵从农禅并重的祖训,“堂上坐禅,堂下禅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三十岁创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四十岁创立东华禅,让学人通过学修“东华禅”的精神,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出家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素质和修养,佛教网_百度知道
出家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素质和修养,佛教网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以寺为家、不蓄有财产钱物、终身奉献给佛教事业,普度众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所谓的“看破红尘、遁入空门”,而是选择了一条“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求众生得离苦”、“舍一人之家而为千万人之家这个不需要去细究的,出家人是秉承佛陀意志的修行者,独身、素食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品德素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