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锯肉刀需要血源诅咒沉重深渊宝石吗

《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意(大安法师主讲)
《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意(大安法师主讲)
~16新加坡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这次我们选择《地藏菩萨本愿经》来跟大家作一个讨论,这个缘起也是由于去年我们东林寺举办夏令营,正好主题就是谈孝道问题,东林莲社就安排我讲一下《地藏菩萨本愿经》。这部经典本人也没有讲过,平时也注重得不是太多,主要是在净土经论当中比较注意,所以有这个因缘,我就把《地藏菩萨本愿经》作了一些读诵、了解,深知这部经典还是非常胜妙的一部经典。所以这次来参加这个法会,就把这个《本愿经》的大意,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本人的一些浅显的体会,来跟大家作一个共享。无论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法里面,都非常注重“孝”这个字。尤其我们中国文化,百行孝为先,专门有部《孝经》来诠释“孝”的那种天经地义、动天地惊鬼神的胜妙的利益。那佛教传到我们中国,能够生根开花,跟本土的儒家和道家能够融合形成儒道释三家的文化格局,这与佛教也重视孝道密切相关。那么《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一部佛门的孝经,它所展开的孝的义理和境界,又比儒家的孝的内涵要深广得多,可以说这是一部出世间的孝经。这部经的缘起,也是佛在临涅槃时候为报答母亲的生养之恩,升到忉利天为摩耶夫人谈经,放光现瑞。那由于释迦牟尼佛是以孝心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所以这个“孝”的这种性德自然就感得地藏菩萨来忉利天宫,而且是无量分身的地藏菩萨。那地藏菩萨就是佛门的孝的楷模,地藏菩萨的大愿就是由于他在因地当中作孝女所发的大愿。所以地藏菩萨的孝与释迦牟尼佛升天为母说法的孝,这叫同声合响,同类相感,所以缘起了这部胜妙的大乘的经典。那在忉利会上的这个经典当中,佛真正的是体现了深切的慈悲。这个慈悲乃是佛临涅槃,已度的众生已经度脱,未度的众生已经种下得度的因缘,但还剩下了很多的众生未能得度。所以这样佛就对灭度之后,弥勒佛出兴的这个中间这段时间的众生就非常地悲悯、护念,就把这个阶段的众生殷勤嘱托给地藏菩萨。要让地藏菩萨对这个阶段的众生,哪怕有一丝一毫一渧的善行,都不要让他下三恶道,都要让他得到人天的乐果,乃至涅槃的大利。这就类似于一个皇帝临终的顾命,这样的一种慈悲的嘱托。那这个阶段的众生也就是我等众生在内的众生,所以地藏菩萨跟我们这个时期的众生最有因缘。所以这部经典不断地说地藏菩萨与此土众生有大因缘,乃至于大乘的几位主要的大菩萨都在《地藏经》里面襄赞地藏菩萨,比如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及十方无量诸佛的殷勤赞叹。那释迦牟尼佛的殷勤赞叹那就更是随处可见。可见地藏菩萨那种深广的大愿、那种彻入心髓的对苦难众生的悲心,真是把十方诸佛的那种大悲心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那么这部经我们通篇看过去,好像并没有讲多少玄妙的道理,大部分都是谈事相,但恰好这部经包含的义理却是非常深邃的。它这些事相上的表达都体现了一个主线,就是感应的道理。这种感应道交是大乘圆顿佛法的特质,讲净土法门也包含着这个感应道交的道理。只要我们去相信地藏菩萨,造地藏菩萨的像,称念地藏菩萨的名,为地藏菩萨做供养,这些似乎是微小的善行都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那通篇所谈的不是说我们靠自己修行得什么利益,乃是借助着对地藏菩萨的信仰、造像、赞叹、供养,就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这就是体现了他力的胜妙。这个他力就是地藏菩萨尘点劫又尘点劫以来,发的深广的大愿所成就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存在,只要我们有信心,殷勤去感,马上这个感应的力量就会体现出来,就能得到胜妙的利益。所以由这种种事相来推究它的理,却是具有着大乘圆教甚深的道理在里面。所以古人曾经把这部经称为是密宗的一部经典。密宗主要是更多的谈事相,但事相里面包含着奇妙的道理,从这个角度来说,《地藏菩萨本愿经》有这个特点。那么我们再来看这部经的结构。一部经一般都要谈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在这部经一共有十三品里面,序分就是第一品《忉利天宫神通品》。这一品是佛在忉利天为摩耶夫人说法,十方诸佛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含笑放出种种光明云,光明当中有种种微妙的音声,这些光音就召集他方无量世界的天龙鬼神都集会,那么地藏菩萨也过来了。佛在这一品就为文殊菩萨宣说地藏菩萨往昔的发愿的因行。发愿是谈了四处的因行,在第一品就谈了两种。这是序分。正宗分里面是这个经典的重要的、核心的内容。在这个正宗分里面分为四大部分来展开。第一就是能教化之主,这就是第二品《分身集会品》,能教化的主就是指地藏菩萨。这时候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就有无量无边的地狱,每一个地狱都有分身的地藏菩萨。那地藏菩萨与他受教化的众生,都来到忉利天宫来觐见释迦牟尼佛。释迦佛为地藏菩萨摩顶付嘱,就在这一品开始对佛灭度之后,阿逸多菩萨成佛以前这段时间的众生,摩顶付嘱给地藏菩萨。这是指能化之主。第二结构大段是包含着三品:《观众生业缘品》、《阎浮众生业感品》、《地狱名号品》。这三品表明是地藏菩萨所教化的根机,这个根机就是谈罪恶生死凡夫了。《观众生业缘品》是摩耶夫人问南阎浮提众生业报所感的恶趣,地藏菩萨概略地回答地狱的情形,尤其是五无间地狱的事情。《阎浮众生业感品》,那定自在王菩萨更问地藏菩萨往昔之因,佛又在这一品略说地藏菩萨两次发愿的因缘。四天王又请问地藏菩萨大愿方便,佛叙说恭敬礼拜地藏菩萨的报应之法。那第五品《地狱名号品》,是普贤菩萨来问的,地藏菩萨来回答的,就说出了地狱的种种名号、种种刑罚,以及相应的众生造什么恶业就到什么地狱受报的情形。所以这个三品就囊括着这些造地狱业的众生,恰恰就是地藏菩萨要救度的对象。那么第三结构段就是谈度脱之缘。度脱之缘有三品:《如来赞叹品》、《利益存亡品》、《阎罗王众赞叹品》。为什么是缘呢?就是要让众生认知地藏菩萨、信仰地藏菩萨、皈命地藏菩萨,那就得佛要殷勤赞叹地藏菩萨的功德,要宣示供养、赞叹地藏菩萨的利益。《利益存亡品》是地藏菩萨禀白佛,就是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刚从地狱出来,转眼又进去了,所以普劝、观察众生一定要断恶修善。大辩长者请问荐亡利益,就是家亲眷属去世之后,你怎么去超度。超度的利益亡者得七分之一,生者获七分之六。进一步还有与会的鬼王和阎罗天子,也是仰承佛菩萨的威神力量,也都到了忉利天,来请问阎浮提众生为什么让地藏菩萨这么殷勤、勤劳地去度脱,为什么度脱之后还不依止善道的原因。那这三品对于我等众生认知我们的烦恼习气,作为一面镜子,很有启发的意义。这是度脱之缘。第四个结构段有两品:《称佛名号品》、《校量布施功德缘品》,这是表达成佛之正因。《称佛名号品》这是第九品,是地藏菩萨为了利益众生,自己无问演说一个临终人称念佛的名号的功德利益,以及用他的宿命通演示过去诸佛名号。同时地藏菩萨为了利益我等众生请问布施的功德,释迦牟尼佛来回答,以布施含摄菩萨的六度,这是作为成就佛果的正因。那正宗分之后就是流通分了,流通分有三品。《地神护法品》是坚牢地神——就是我们这个南阎浮提有一位地神叫坚牢——他来宣说供养地藏菩萨像的十种利益。《见闻利益品》是释迦牟尼佛从顶部又放光,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在这一品里是观世音菩萨来请问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利益众生的事情,佛来分别加以回答。最后一品是《嘱累人天品》。在最后,经典的末尾,释迦牟尼佛又用金色的手来摩地藏菩萨的头顶,又一次地把南阎浮提众生,在佛灭度之后阿逸多菩萨成佛之前的众生,又一次地付嘱给地藏菩萨,要令他度脱。那么虚空藏菩萨来演说这个见地藏菩萨的像,闻《地藏本愿经》,就能得到二十八种利益。这样就构成了这部经的总体的架构和基本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看正文了。正文我们先看这个经题。一般讲经,经题是提纲挈领,具有一种总持的妙用,闻经题之名就能了解经典之意。首先从地藏菩萨的名号来看,他都有深意。地,就是大地的意思。在我们中国的《周易》里面,“地”,它的易象是用坤来表达。坤为地,乾为天。那这个地就代表母亲,坤卦讲“厚德载物”。所以这个大地就有住持一切法的意思,有生长一切法的意思,叫大地。一切树木华卉都依大地来生长,大地可以荷负一切,忍辱负重。所以这个地藏菩萨以他大地般的宽厚来包容、护念一切众生。这个藏,藏就有含摄的意思。就像大地藏着一切金银七宝一样,那菩萨的心地也含摄着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善法,含摄着涅槃的三德:法身德、解脱德、般若德,叫三德秘藏。那地藏菩萨是用他发愿修行所展示的果地上的这种性德,来引发一切被教化的众生心地当中所含藏的种种功德。那这个菩萨就是“觉有情”了。地藏就是一个觉者,以他的大愿来觉悟一切有情,度化一切有情,尤其是对于罪苦众生的悲心的这种救度,悲心彻入骨髓。地狱众生是最苦的,所以地藏菩萨就到地狱里面去。只要有地狱的地方,就有地藏菩萨。那这个本愿。本就是他的本昔因地当中的发的愿。在这部经典当中是谈到地藏菩萨因地当中发的这个大愿,像恒河沙那么多的数量,但在这部经里面是展开了四次发愿的因缘,这就本愿的意思。这个本愿还有根本之愿的意思,他的愿是从什么地方发起来的呢?是从他的菩提心里面发起来的,是从他的慈悲心里面发起来的,是从他的大孝心里面发出来的,而这样的愿的源头是修行佛道的根本,也可以称为本愿。那这个经就是修多罗的意思,具有着贯摄常法四义。贯就是透过经典的文句,能够贯穿所说的教理。就好像一根线,修多罗有时候翻译成线,把花能串成一个花鬘,不至于散失,这是贯的意思。那摄,透过这些文字、语言、句子所诠释的教理,能够摄持所化的众生。这些经文就是要为众生来说法的,要让他产生信心和修行的。第三个字是常,经典当中,佛所说的法具有常义。常就是永恒的意思,亘古亘今的意思。佛三千年在忉利天宫说的法是真理,过去未来这个经的真理永远不会变,叫古今不变易,放之法界而皆准。所以展开的地藏菩萨的本愿之力、威神之力,它是整个法界的真理,这是常的意思。法是轨则的意思,标准的意思。那这个《地藏本愿经》所展开的法义,是无论是远的刹土、近的刹土,无论是哪个法界的众生,都可以共同来遵循的,共同来修持的,都能得到胜妙利益的,这是法。所以这个经典就是欲令众生离开三恶道,离开地狱之苦,得人天之乐,尤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涅槃菩提的之乐。再看这部经典的翻译者,是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这部经有两次翻译,晋朝翻译过一次,唐朝翻译过一次。在这两次的译本当中,莲池大师给我们指以唐译为准。于阗国属于新疆那一带。三藏沙门,三藏就是精通经律论的法师,沙门就是勤修戒定慧,识心达本,号曰沙门。大家注意,实叉难陀这个翻译师我们就很熟悉了,八十卷的《华严》是实叉难陀翻译的。这样就让我们有一个启示,这位三藏沙门,还真是不一般的人物了。《华严经》展开的是佛的境界,是阐明自心本具的净土,华藏世界海,是毗卢遮那无量劫又无量劫,无量的愿行所庄严的净土。所以展开华严的境界,让人对佛的功德,净土的功德产生一往情深的仰慕、回归。那《地藏菩萨本愿经》却是谈到另外一个极端,展开的是一个业力众生造种种恶业所遭受的罪苦的刑罚。那《地藏经》所谈到的地狱的境界,实际上也是我等众生自心本具的苦轮。我们学教理,常常会知道,一心具足十法界。最好的法界就是佛法界,以《华严经》来表达,最苦的法界就是地狱的法界,《地藏菩萨本愿经》来表达。那一心具足十法界,每个众生都有趋乐避苦的生命本能,展开这两个法界的鲜明的对比,让我们对佛法界一往情深地回归,对地狱法界的痛苦赶紧要远离。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就符合着《华严经》常常讲的“思地狱苦,发菩提心”的这么一个大乘圆教的义理。如果我们对地狱之苦没有感觉,不相信,很麻木,我们的抑恶扬善就没有动力。如果我们对佛法界净土的庄严很隔膜,不相信,我们念佛求生净土的那个信愿力也生不起来。所以这个敬畏感,一定要对这两个法界要有鲜明的认知,从内心深处产生远离地狱、欣求净土的心。这恰好就是一个佛弟子必须具有的宗教情怀。那实叉难陀是这样的慈悲地给我们翻译了这部经典,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地狱之苦。现在多少众生不相信有地狱,不怕地狱,不相信有前生,有来世,所以才使得我们整个的世界充满着危机。奉行断灭见的人,生命只有这一世的人,他是生不起敬畏感的,他是什么都不怕的,他是只是不择手段地追求现世的五欲的享乐的。如果每个人都这个样子,每个国家都是这个样子,这个世界就不得安宁了。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给我们真的是把佛教的深切的一个道理给我们展开:有地狱,这不是一个幻觉,不是随便说出来吓唬人的!这是佛菩萨在他的境界当中真实地见证到了的,一切众生造地狱的业,到了地狱里面,好不容易从地狱出来,他又忘了。众生智慧又很浅,他只能了解他这个一小段的生命,所以很多人不相信地狱。这是我们的愚痴,所以佛菩萨要给我们讲出生命的真相。实叉难陀这位三藏法师给我们中国的佛教界贡献太大了,他贡献出了两部重要的经典。下面我们来看《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这是序分。首先来看这个名称,忉利天。我们在欲界有六天,我们南阎浮提属于地居。一四天下有一个须弥山,须弥山的半腰有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山顶就是忉利天,属于欲界的第二重天,又称为三十三天。忉利天四边有四个山峰,东南西北。每个山峰有八天,四八三十二,中间有一天,就称为三十三天。这个天,距离我们南阎浮提有十八万由旬。一由旬是四十里,这是指小由旬了,大由旬都是八十里。这重天的天人的身高有四十里。这我们都很难想象,这个身高四十里,我们仰头都看不到他的头顶了。寿命有一千岁。一千岁不是指我们地球的一千岁了,我们的一百年相当于他的一昼夜,相当于他一天。我们地球人的生命站在忉利天的那个层面来看,我们就成为朝生暮死了。我们最多活一百岁。那么这部经典是佛升忉利天。为什么要升忉利天呢?是佛母摩耶夫人,她也是大权示现的菩萨了,她不仅是释迦牟尼佛一佛的佛母,乃是贤劫千佛她都做母亲的,这是她发过这个愿的。所以她诞生了悉达多太子之后,七天就升天了,升到忉利天。在我们地球人来看,她就死亡了,实际上她神识到了忉利天。摩耶夫人虽然到忉利天了,但随时都在关注着她的儿子,所以曾经有过两次来地球看望她儿子。第一次是在这位悉达多太子逾城出家,苦行六年,每天吃一麻一粟,饿得皮包瘦骨,好像都要死亡的时候,摩耶夫人很悲痛,以为她的儿子要饿死了,下地球来看望。还有一次是佛涅槃,摩耶夫人下来最后见一面。但这些菩萨们实际上在他的精神层面也都没有离开,只是一个示现。那忉利天宫中间的城叫善见城,善见城里面有个善法堂,佛就在善法堂讲这部《地藏菩萨本愿经》。那么这部经从缘起来看,也属于无问自说了。那我们看到忉利天宫这么一个盛大的法会,这法会不仅是针对着南阎浮提,或者说仅仅是娑婆世界,这种所召集的面,来的这些佛菩萨和天龙八部,乃至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所以这可是一个盛大的宇宙宗教大会了,或者说法界的宗教大会了。当我们去读这些佛经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感觉,就是每部经典,尤其是大乘经典,展开的这种场面非常的宏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就说明大乘经典是针对发菩提心的众生,或者有菩萨的种性的众生来说的。只有发菩提心的人,他的心才像虚空一样的广大,他才能听到这个不可思议的经典。换句话来说,我们今天能听闻到这部《地藏菩萨本愿经》,能够信仰这部经典,实际上我们就有着大乘菩萨的种性。一切法由心想生,你有什么样的内心的因缘、种子,才会感召到你遇到什么经典,听闻到什么法。这个法是很不可思议的法,所以不可思议的善根你才能感得不可思议的经典。所以这个忉利天宫就向我们透显一个信息:我们地球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的星球有生命,而且是非常高级的生命。现在我们长时间的井底之蛙,经验主义,对于地外文明很多人都心存怀疑,好像似乎只有地球才有生命。这可能我们受达尔文的理论灌输得太久了。达尔文是说人是从猴子变过来的,再一看外星球又没有猴子,哪会有人哪?卫星拍下的照片,一些星球都很荒芜,好像没有生命。这里要注意了,太空探测器、各种卫星所拍摄的照片,各个政府都是有选择地公布的。那么我们从更多的资料表明,实际上其他的星球是有生命的迹象的,甚至有城市的布局的迹象的。如果我们还坚持无量的外太空没有生命,只有地球才有生命,从概率学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可能。因为地球在茫茫的星球当中,就像大海无量的沙子当中的一粒沙子。你怎么就说一粒沙子里面才有生命,其他的沙子都没有生命?这说不过去了。所以,对地外文明的存在,在佛经里面,它是非常寻常的一种真实事情的存在。那么我们众生唯心所感,可能我们只能感应到跟自己的生命形态比较接近的一些情况。跟我们离得很远的,我们都接触不到,感知不到。就在眼面前,我们的业力只能看到一定的光谱里面的现象,听到的是一定的声波的东西。我们的六根是非常有局限的,我们感知外界靠六根,六根又被各种业力所障碍,我们怎么可能就把六根之外存在的东西一概加以否定呢?我们一定要破除唯经验论、唯常识论的狭劣的思维,把心量打开,我们才会相信忉利天宫的存在,相信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竟然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宇宙的宗教的法会,而且跟我等地球众生有密切的关联。所以这部经典就不是在地球说的了,是在忉利天说的。所以这就谈到神通的问题了,没有神通也去不了。如果说忉利天宫开个会,信息也传给我们了,实际上我们也接不到。佛放光我们都很懵的,即便知道忉利天有法会,我们想去也没有能力去,所以一定要有神通才能去得了。那佛升忉利天,佛有神通他可以升忉利天。那这个神通是什么意思呢?在儒家经典当中会说神是神妙莫测的意思,在佛经里面谈这个神,神是天心的意思,通是慧性,神通是天心慧性,意思就是说这个天然的智慧就能超越时空,一切无碍,这就是神通的本质义。既然是天然之慧——天然就是一切众生本具的天性,换句话来说,神通是一切众生本具的。但是我等众生有神通,为什么现在我们什么样的神通的能力也没有呢?这是由于我们有烦恼,有分别,心散乱,本具的神通显现不出来。一般谈神通讲有六种。有天眼通,就不是我们凡夫的肉眼了,我们的肉眼很有障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墙壁一挡看不到墙壁之外的事情。那天眼就能穿过去,高山峻岭、墙壁挡不住,他都能看到很远。有天耳通,不仅听到人道的声音,不仅听到很近的声音,乃至于他方世界很远的地方的声音都听得到,这是天耳通。他心通,别人举心动念你马上就知道,知道他人的心理活动。宿命通,知道自己和他人多生多劫在哪一世投生,什么名称、什么家族、什么福报、什么寿命,都知道。神足通,就是能够飞行,甚至念头一动,系念哪个地方,身体就过去了。漏尽通,如果前面五通外道也有的话,那证果圣人就是烦恼断尽,就不会再漏失在三界里面,这叫漏尽通。所以我们看《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里面,就有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能够让我们得到六种神通。那六种神通就是把我们内在的障碍遣除,自然显现。所以这个我们世间的很多高科技,在世间法当中也算神通了,但是神通,正因为我们本具,他才能够研究得那么一点点出来。正因为我们有天耳通,才会有电话、手机;正因为我们有天眼通,才会有望远镜,现在是射电望远镜,看得很远;正因为我们有神足通,才有飞机,才有探测器等等出现。所以这个神通品,这个“品”的意思,就是同样相类似的义理的文句把它聚在一起就叫品。这是第一品。那这个经典当中,这个“序”一般有通序,有别序。那通序就是讲六种证信,六种证信又叫六种成就。如是我闻,这是一切经典当中放在前面的惯例的这个表达。这个如是表明是信成就。这个“如”就是真如的意思,在理上来说,它是究竟的与真如法性相吻合的义理。这个“是”就是从真如理体显现的事相,与这个体相应的、相符合的事相。所以这个“如是”就是让我们产生信心,所说的是真理,与法性真如吻合,这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这是阿难尊者结集,他一登法座,这个由于法力故,他的样子就有点像佛的庄严。于是,这些结集的阿罗汉就很惊奇,难道是阿难成佛了?或者是释迦牟尼佛复活了?或者是他方世界的佛过来了?大家就内心有惊疑。于是阿难尊者一说“如是我闻”,大家就解释了这个怀疑了。“我闻”就是,我指阿难尊者自称,这部经典是我亲自从佛那里听闻来的。这就表明是闻成就,不是道听途说的,不是辗转的别人说的,是阿难尊者亲耳所闻的。一时是指时成就。在佛经当中,对这个时间他不会说某年某月某日,佛法他告诉我们时间是不确定的,属心不相应行法。再加上各个国家的记载时间的年历各不一样,所以不用年月日,而是用一时。这个一时就是师资道合,就是能说经的佛和与会的大众心心相印,这个机法相应,相应的当下就成就了时成就。这个佛是指释迦牟尼佛。在六种成就当中称为主成就,而主成就以佛为主,正因为有佛你才能听到这部经典,才能成就时成就,才有处成就。这个佛,释迦牟尼佛在什么地方呢?在忉利天,这是处成就。这就不像其他经典是在地球的某个地方。《华严经》也是谈佛七处九会,有几会也是在天上说的。在忉利天属于境界处了。忉利天干什么呢?为母说法。这个母就是摩耶夫人。在三月夏安居的时候,也是佛向大众宣布三个月之后他即将涅槃的时候,最后的时刻,他到忉利天为母说法。在五时说法当中,这个属于涅槃时,法华涅槃时是第五时的说法。那第五时的说法是最后称性而说,都属于大乘圆教的范围。所以这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属于大乘圆教的一部经典。下面就是谈众成就。这个法会是什么人参与呢?从“尔时”开始也表达了这部经从通序转为别序,或者称为发起序,跟这部经典特别相关的,也属于序分的范围。尔时,就是佛在忉利天即将为母说法的这个时刻。前来参加法会的有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这样我们都很难想象这个具体的数目了。首先,来的人的区域是无量世界,那就不仅仅是娑婆世界了,而且来的人都是诸佛和大菩萨,而且数量之多是不可说不可说的一切诸佛及大菩萨。那我们想这个法会就不得了,参加的人都是佛菩萨来参加。那没有一个极为特别的因缘,怎么能感得佛菩萨来参加这个法会呢?后面我们会知道这些佛菩萨为什么会来,这些佛菩萨都是地藏菩萨所教化出来的,所以他们才会来聚集到忉利天宫法会上。首先,这些诸佛菩萨就称扬赞叹释迦牟尼佛。赞叹他什么呢?赞叹他在这个五浊恶世,来教化众生。关于这一点,我们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都能看到,十方无量的诸佛伸出广长舌相来赞叹释迦牟尼佛两种功德。第一就是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示现作佛,第二是为这个五浊恶世的众生说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所以,这里我们要认知五浊恶世就是我等众生生存的环境。这环境我们可能呆久了都没有感觉了,实际上站在佛菩萨的立场来看我们这个世间是非常的浊恶的。五浊首先是劫浊。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这个时间当中,一切浊恶之法都聚集在这个地方。可能大家认真地思惟一下,感受一下,我们都感到这个时代非常的浊恶到比较深重的时候了。首先,从人心来看,不信因果,不信轮回,放纵自己的贪欲,真是欲海狂澜。于是,整个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战争问题、社会安全问题、信仰的缺失问题,都在这个时代当中爆发出来。见浊,这个时代的知见非常的颠倒,圣人的正确的知见不被接受,被边缘化,那些邪知邪见反而很有市场,而众生也缺乏起码的判别善恶是非的能力。还有烦恼浊,贪瞋痴慢疑,日益地深重。众生浊,由于有见浊,见浊里面最重的就是身见我执,执著这个身体是真实的,一切为了自己的身体服务,不能观照这个臭皮囊的缘起法的空性。由于有一个坚实的身见我执,他就会想方设法要拥有一切,有我,就有我所占有的观念。由于有见浊、烦恼浊,感得我们的身心的陋劣,身体很多的疾病,种种的怪病层出不穷,心理焦虑烦恼,每天不得安宁。命浊,寿命越来越短暂,虽然都希望延年益寿,但是在这个时代由于我们的恶业所感,寿命越来越短。所以这个五浊恶劣的世间,是要让我们当下回光返照:我们这个恶的世界是谁制造出来的?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你不要以为自己是善人,你真的是善人你不会生在这么一个五浊恶世。生在五浊恶世,我们就是五浊恶世里面的恶人,恶人跟恶世才是对应的。如果你在五浊恶世,你还说你一个善人,那是不可能的,因果不对称的。所以透过这个概念,我们要生起大惭愧心、大忏悔心。那对于五浊恶世我等的恶人,释迦牟尼佛慈悲不舍我等众生,惊入火宅之门,到这个五浊恶世。一切佛菩萨的悲心没有到极点,是不可能在这个人寿百岁的时候来五浊恶世示现作佛的。唯有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作大悲菩萨的时候,以他彻底的悲心才发过这个大愿的,所以乘愿再来,这很难哪!《悲华经》告诉我们,很多有大悲心的菩萨最多发愿在人寿千岁的时候示现在这个世间作佛。然而这位大悲菩萨(就释迦牟尼佛的前身)竟然发出了在人寿平均百岁的时候示现作佛。当这个大愿发起来的时候,大地为之震动,所有的诸佛菩萨都赞叹,稀有难得,是这么一个真相。那幸亏有释迦牟尼佛发出这个深重的大愿,我等五浊恶世的恶众生才能听闻佛法,才能有一线拯救的、出离的可能,否则都是全军覆没,都会下三恶道的。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示现了不可思议的大智慧神通之力。为什么要示现大智慧神通之力?就在五浊恶世见浊的时代,各种外道、邪知邪见充溢这个世间。所以要摧邪显正,就得要有一种勇猛的精神和神通之力。所以佛是证到了十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他才有能力在这个五浊恶世来降伏外道,普度众生。那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是刚强啊,如生牛皮,骄慢,刚愎自用,自己愚痴透顶还以为自己了不起。佛要用种种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伏我等刚强众生。那要调伏刚强众生用什么方法呢?要讲经说法,要让他知道生命的真相、真理。那真理是什么?就是谈因果问题,所以知苦乐法。为什么要谈四圣谛?要谈我们众生的生存境界是苦的,八苦交煎的。我们众生在这迷惑颠倒,在苦中还不意识到苦,所以这个世间就叫娑婆。娑婆就是堪忍的意思,很难忍受,但是这个世间的众生还能够忍,忍到麻木的程度,还以苦为乐。所以佛要告诉这个世间的苦境。这位悉达多太子,他为什么要出家?也是见证到生命的生老病死啊!当我们有生老病死的时候,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毫无意义,无常啊。所以我们众生正因为有衰老,有疾病,有死亡,才构成了佛来这个世间的必要性,才有着我们去学佛的必要性。所以要讲“苦集灭道”。苦要认知,这才有点智慧,叫苦谛。然后进一步追溯,由这个苦果追溯它的原因,就是集谛,集的召感性,就是烦恼。然后给我们讲灭,灭就是寂灭,出世间的安乐的境界,以及达到这个涅槃寂静的方法,道谛。所以苦集灭道是谈世间的因果和出世间因果,这里就包含着苦乐法。众生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但是我们对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我们都是颠倒的,对避苦和趋乐的方法更不了知,所以佛要讲说这些佛法——知苦乐法。这些与会的诸佛就派遣侍者来问讯释迦牟尼佛,佛不拜佛,他方世界佛来了,要派侍者问讯:少病少恼,众生易度不,衣食安乐不。会问讯,这是佛与佛之间的那种礼仪了。这时候,释迦牟尼佛含笑。那佛的任何一种形态都是有内涵的,释迦佛看到这么多诸佛菩萨过来,也知道马上还要来的多少分身的地藏菩萨,多少天龙八部,要在这个法会上宣说一个奇妙的佛法,要利益广大的众生。所以释迦佛心怀愉悦,含笑就放光。佛有常光,有放光。由于特殊因缘,这放光就是要传达信息的。每尊佛证到了法身都有无量光明,在无量光明当中,在某些特定的时机,放什么光,传达什么信息,那就视那特定的时空态和教化众生的目标而定。所以这个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放出百千万亿大光明云。那不是放一点光明了,放的光明很多,这光明用光云来表达。在这大光明云里面,列出了十种光明的特质。第一种是大圆满光明云,表明如来的所成就的果地上的德性和法报化三身功德的成就,这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催化剂,那这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展开大慈悲心的内涵的。大智慧光明云,只有破除人我两种执著,我们本具的大智慧才会现前。大般若光明云,这是对实相般若的现量的观照所显现的。大三昧光明云,这是指寂定状态当中的,正定正受,是一切三昧当中之王,称为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就是这样的法会一定能够利益一切众生。大福德光明云,是由于佛成就了布施波罗蜜,具有甚深的福德。大功德光明云,就是佛断除一切烦恼以及习气,无漏的功德所显现的大功德光明云。大皈依光明云,就是佛所证的一体三宝是一切众生的大皈依处。大赞叹光明云,就是对一切同生性菩萨法尔自然地赞叹,尤其是在这个法会上,主要是称扬赞叹地藏菩萨的功德。放出这样不可说的光明云以后,又从光明当中显出了种种微妙的音声,这些都是很奇妙的,光中有音声。这个音声就是从佛的清净心里面显现清净的光明,从清净光明显现清净的音声。这个音声就是法音,有六度的音声:檀波罗蜜音,就是布施波罗蜜音;尸罗波罗蜜音,尸罗就是持戒;羼提波罗蜜音,忍辱;毗离耶波罗蜜音,精进;禅波罗蜜音,禅定;般若波罗蜜音,智慧。六度谈完了,就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就是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慈悲,喜舍。解脱就是契入到超越能所对待的不二的境界,不思议的解脱境界。无漏音,就是圆教讲的中道了义的音。智慧音,这是二乘所证的一切智。大智慧音,就是如来所证的一切种智。师子吼音,表明佛讲三乘的权法。大师子吼音,表明说大乘摩诃衍法。云雷音,云就是能够普覆一切,那有云就会下雨,有云和雷,下雨,这个雨代表法雨,能够滋润一切的草木华卉,一切根机的众生在法雨当中得相应的利益。大云雷音。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就是这些光明音声传达的这种信息,它有一个功能,就是辐射到他方世界,让有缘的这些人,接受到这样的光音信息,就会过来,具有集众的作用。我们这个世间要集众,就得或者敲钟,打板,或者一一通知,都不自在了。佛要集众,就是放光,这个光一放,他就过来了。这样就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不仅仅是我们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于有他方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有无量亿,这个数目很大了,天、龙、鬼神。前面是谈诸佛与大菩萨过来,现在是他方世界还有娑婆世界无量的天、龙、鬼神,也都云集到了忉利天宫。这里又列出了诸天。诸天首先就谈到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是欲界六天。下面紧接着谈色界的十八重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这属于初禅的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这属于二禅的;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属于三禅的三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这是四禅的九天;乃至非想非非天,这是指无色界的四天。这些具体的我们就不展开了,也是佛教的基本常识。每一个天都有寿命的不同,身高的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功德禅定的境界不同。除了这个二十八重天,还有一切天众,这是指天龙八部大众了,有娑婆世界的,有他方世界的,有天众,有龙众,有鬼神等众,悉来集会,都集会在忉利天法会上。同时还有很多神,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一切神众。这些神众列了十四种,看这个神就知道整个的宇宙无处不有神哪。有海神,我们到大海当中去,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水、珊瑚、暗礁,还有海神。有江神,江一般在中国我们讲长江这个区域属于江。河神属于黄河,黄河为河,长江为江,这些都有神。还有树神,这个树,有一定的时间,它就有神附在上面。山神,每座山都有神。地神,每块地面有土地神。还有川泽神,这个沼泽地带也有它主管的神。苗稼神,就是五谷杂粮也有管理的神。昼神,白天也有管理白天的神,也有管理夜晚的神,有虚空的神,有天神,连这个饮食、草木都有分管的神。所以你看我们为什么要有敬畏感哪?这些神也不能得罪。这些神也都集会在忉利天宫。并且进一步还有很多的鬼众。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这些鬼王都是能称为鬼里面的王,也是有威德的,是鬼中的尊贵者,也都能够利益人,能够损害人,就看他发心怎么样,也看众生的业感怎么样。这里面也列了九个鬼王。恶目鬼王,一看就好像他的眼睛凶巴巴的,叫恶目鬼王。啖血鬼王,专门吸血的。啖精气鬼王,不仅人的精气,可能一切五谷杂粮都有精气,他专门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有些生产小孩的旁边那胎盘什么的,都有鬼在旁边等着。行病鬼王,就是一个地方要惩罚他,搞一个什么瘟疫,这个瘟疫就有散布这个瘟疫病的使者,这叫行病鬼王。摄毒鬼王,这是前面四种有点比较恶的名称,下面可能比较有点善了。比如一个人被蛇咬到了有毒,但有一个鬼王可以把你的蛇毒摄出来,摄毒鬼王。慈心鬼王,一看他慈眉善目,给人以快乐。福利鬼王,你碰到这个鬼王你就能有吉祥的福利。大爱敬鬼王,他还很尊重他人。如是等鬼王,也都来集会。这时候,一看这个场面很盛大,这时候这就有一个问答了,这问答是由文殊师利菩萨与释迦牟尼佛所展开的。那这样的一个不可思议的情景,唯有以智慧为代表的文殊师利菩萨能够解答大家的疑问。首先是佛开问了,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属于等觉菩萨,法王子,大菩萨,实际上他也是大权示现的菩萨,早已成就佛果的一位由果向因的菩萨。那虽然如是,作为菩萨也还要在佛面前执弟子礼了。佛就告文殊菩萨,你观察与会的这些诸佛菩萨,以及天龙鬼神,有从娑婆世界本土,有从他方世界过来的,这些集到忉利天的这些数量,你知不知道,算得清算不清这个数量?那文殊师利就禀白佛言,世尊,以我的神通之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就是以文殊师利这样的智慧力,以一千劫的时间来算与会的这些大众的数量,算不清楚。释迦牟尼佛就告文殊师利,你说你算不清楚,就是我以佛眼来观察,也算不清楚。你看这数量之多。这些与会的大众,都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久远就是不可说不可说的劫数以来——已度脱的、当度脱的、未度脱的,已成就的、当成就的、未成就的这些人。这个已度,那些与会的诸佛,他方世界过来的诸佛,都是地藏菩萨已经度化的众生,他们已经成佛了。当度,就是与会的这些大菩萨,就是当度,就是即将要成佛的。未度,就是与会的这些天龙八部,属于未度的范围。所以这个已度、已成就,就是已成就就是作佛了;当成就,就是菩萨因地马上成就;未成就,就是他们刚开始接受地藏菩萨的教化,还没有成就佛果的。文殊菩萨又发起一个问了,就问,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就是作为一个等觉菩萨,无量劫以来,我都是修行善根,证到无碍智,无有障碍的智慧,以我的智慧闻到佛的所言,我会相信,即当信受。但是小果声闻,比如那些从初果须陀洹到四果阿罗汉,这些小果声闻,心量小,他们闻到这个话,他们就会生起怀疑,由这个怀疑可能会诽谤。他们会说这么多佛,怎么还是地藏菩萨教化的呢?你一个菩萨还能教化这么多人成佛吗?他会生起这样的怀疑,甚至进一步会诽谤,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不真实的。这是小果声闻,心量小,他肯定会有这种怀疑。还有这些见思惑没有断的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未来世诸众生就包括我等众生,在座的诸位,我们属于未来世诸众生等。我们就没有文殊菩萨这样的智慧,和这样的深厚善根了,虽然闻到释迦牟尼佛真诚之语,但是仍然要生起怀疑心。假使勉强接受,内心还是有讥嫌,有诽谤,因为这太不可思议了。所以文殊菩萨发起,唯愿世尊,广说,就是详细地广泛地来宣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了何等的大行,立了何等的妙愿,而能成就这样不可思议的佛事,成就了这么多众生,已作佛、当作佛、未来作佛。你看这桩事情就要文殊菩萨来发起,那这个佛就应文殊菩萨的这样的问来回答了。实在来说,很难用语言直接回答,只能施设一个比喻。佛用种种比喻,种种善巧来说法。这说了个比喻,比如三千大千世界,一佛所教化的区域,这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刹土,有多少像地球这样的国土,我们都数不清了。那这么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草木、丛林,就各种树林,还有稻子、麻、竹苇(竹子、芦苇)、高山、石头、微尘,就把这些碎为微尘。随拈其中一物作一个数量,这个一个数,就代表一个恒河,那就是无量的恒河。那一个恒河的沙子都很多,那一个沙子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也说,这样的一个不断地去乘,那就是无量的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那把这样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种这个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都碎成微尘,一个微尘就作一劫。那一劫之内,那所积的尘数也是无量无边,那又乘上倍数了,把所有的尘数都一个微尘作为一劫。这样重重地来比况,那这个劫数就很长很长了。用这个比喻最后说,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比这个劫数还要超过千倍以上,就是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的时间非常非常久远。就用这个比喻让我们依稀仿佛来感知一下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因为他因地发愿是众生不度尽他不作佛,如果他要作佛他早已成佛了,只是为了兑现他的大愿,他还是在菩萨的位次,但是在十地果位以来的劫数非常悠久。那更何况地藏菩萨在阿罗汉的位次,辟支佛的位次,他劫数也是不可测度的久远。用这个久远来说明什么呢?那些无量的诸佛,就是地藏菩萨在无量无量久远的时间当中度化出来的。那文殊菩萨是明白这个道理,也是帮助与会的大众相信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威神力量,所以就作为当机者来启问。佛就告文殊师利,地藏菩萨,他在因地,就是无量久远劫中,所曾经发的威神的誓愿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就是说唯佛与佛方能了知地藏菩萨因地的威神誓愿,像文殊菩萨所示现的这个等觉菩萨都不能完全了解。佛说完了这个,就又进一步开示,地藏菩萨因地久远劫来的威神誓愿不可思议,就能够利益众生。如果未来世,包括我们现在,有善男子善女人——这善男子善女人就是对地藏菩萨的威神愿力有信心的这些人,能够闻到地藏菩萨的名字,就是听这个地藏菩萨的名字,就是你的一个金刚的种子。或闻名,或赞叹,或赞叹地藏菩萨的功德,或瞻仰顶礼地藏菩萨的像,或者称念地藏菩萨的名字、名号,或者是供养地藏菩萨,乃至用丹青彩画、木刻、泥塑、大漆雕形像。就是前面讲的你去赞叹供像,随便做其中一种,不是你所有做,做其中一种,就能得到什么利益呢?那这样的称名赞叹造像的人,就能得到一百次的生于三十三天。这里的三十三天还不仅仅是指忉利天,在《灌顶咒经》里面所列,三十三天,像近际天、普观天、快见天,乃至毗楼勒天,提头赖吒天,它是包含着欲界和色界的范围。也就自四天王天以上到色界的五净居天,再从五净居天下到四天王天,中间不断地去历天而生。而且在每一天里面,天的寿命很长,各享受本天的寿命,就这样地一百次往返来受这个天上之乐,而且永远不堕到三恶道。你看这个利益就是他力。你修行很少,没有说你要修多少功夫,要戒定慧什么,都没有谈。你只要称名、赞叹、顶礼、塑像,就是这样的修因,但你受到的这种果报却是这样的大,而且受的快乐时间是这么长,享的福是这么悠远。这就可见地藏菩萨威神愿力的不可思议,他力加持的不可思议。不是谈你自己要修多少行的。进一步佛就告文殊师利,他这种地藏菩萨的威神力量来自什么地方呢?这就要进一步地来宣说地藏菩萨因地的行愿的妙因了。这里就开始说了两个发愿的缘起了。是地藏菩萨摩诃萨,首先谈他作为长者子发菩提心的一个因缘,这因缘也是佛眼现量亲见。佛的境界超越时空,过去无量劫的事情马上能够亲见到,所以称性而出。所以这样的时间是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也是推到了时间态很远了。有一位大长者子,当时他所处的时代有一尊佛,这尊佛叫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佛本身是离开名字的,但是每尊佛建立名号是度众生的方便,或者根据他的自身的德能建立,或者从度众生的方法来建立。那这尊师子奋迅佛,说明他有勇猛之力,降伏一切外道,修行非常精进,而且具足万行,说明他菩萨六度万行具足圆满。当时这个长者子见到佛相好,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千福庄严。千福庄严是指三十二相,每一相要有一百种福来庄严。所以一百种福,百福庄严,一共有三十二相,也就是三千二百种福来庄严,就叫千福庄严。看到佛的相好庄严,这位长者子就问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要作何等的行愿而能得这个此相?就是这个长者子看到佛的相,心生欢喜,看到佛相很庄严,他也想未来也能够有这样的相好庄严,就问我怎么做才能得这样的相好。当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就告长者子,说要证到我(就是如来)的身,要发心,发菩提心。发什么心呢?应当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要发度受苦众生的心,这就是悲心。从佛的这个开示来说,你要得一个相好,你一定要有悲悯众生的心,帮助众生的心,而且要长远,你的相才能庄严。所以现在很多的人喜欢自己长相庄严,实际上要从这里下手,这才是真的使长相庄严的妙诀。不是在外面搞个整容,单眼皮弄个双眼皮,塌鼻子弄个高鼻子,反而把自己的容貌搞得越来越糟糕,不可收拾了,一定要发这个悲心。那这个长者子听到这个马上信受了,就发起了度众生的愿,就在佛面前殷勤诚恳地说,我从今日开始,尽未来际,乃至于不可计数的劫数,我都要为罪苦六道众生——六道众生是罪恶,所以才感召苦果,这叫罪苦六道众生——要广设种种方便,尽令六道众生都解脱轮回之苦,六道众生解脱了苦难我才成佛。所以长者子在这个师子奋迅具足万行佛前立下了这样的惊天动地的大愿,所以到了今日,经过了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因为他发愿是以度尽所有的众生我才成佛,现在虽然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但还有众生没有度尽,所以这位地藏菩萨还示现菩萨的身份,在因地之位继续完成他最初度尽众生的大愿。好,今天就讲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请掀开经本。请看《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上次谈到地藏菩萨具有着大的威神加持力,能够饶益一切众生,那这样展开的就是他力的救度,那这种他力救助的力量是来自于地藏菩萨无量劫前发的威神誓愿之力。所以就经由着文殊菩萨的请问,释迦牟尼佛就追溯地藏菩萨因地的发愿。前面是介绍过地藏菩萨因地作为长者子,见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的相好庄严,最初发菩提心,要尽未来际不可计劫度脱六道的罪苦众生。那么第二个发愿就是婆罗门女,以孝心救母的因缘所发的大愿。这桩事情又追溯到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这个时间的久远都是超越了我们的想象的范围。不可思议本身也就是《华严经》讲阿僧祇品有一百二十五个大的数目,这大的数目也就是佛菩萨的数学概念,不是我们凡夫的数字范围了,这不可思议就是大的数目,加上阿僧祇,阿僧祇就是无央数的意思,也是不可数的劫数。那在那个时代,有一尊佛出兴于世,这尊佛叫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这个名号也是要消归自性地理解。就是这尊佛具有甚深的禅定,在禅定三昧当中开显他的觉性之华,觉性之华就是我们本具的如来藏性了,于是在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上得大自在,就称为自在王。那这尊佛的寿命很长,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阿僧祇又是无央数,寿命很长。正法过去之后,这里叙述的这个婆罗门女是指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灭度之后,像法之中。一般每尊佛示现法运三期:正法、像法、末法。这个像法就是跟正法相比有相似性,但又大为逊色。一般讲正法是有教法,有修行,有证果;像法是有教法,有修行,少证果;到了末法,就是有教法,但少修行,谈不上证果。这个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这婆罗门女宿世的福德非常深厚,谈福德一般就是谈她宿世曾经广做布施,持戒或修禅定就能感得大的福报。所以她出生以来就是赢得了大众的恭敬,她的家亲眷属朋友,见了这个婆罗门女都心生恭敬。那这婆罗门女行住坐卧四威仪都很庄严,而且诸天神卫护。所以一个大福德之人,不仅有形的众生恭敬,还有无形的天神在保护他,令他在世间遇到任何灾难都会消弭于无形。那这个圣女,就有圣德的一个女子了。但是她的母亲却是信邪,信外道,邪知邪见,常常轻慢佛法僧三宝。当时这个圣女就看到她的母亲这样邪知邪见,知道后果不佳,她又是个孝女,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以种种的善巧方便来劝勉、来诱导她的母亲,令她对佛法产生正信正见。但是这位圣女的母亲有时候在她女儿的劝导之下,似乎也有点回心转意,但是邪见的习气又很深厚,所以暂信,暂不信,没有生起对三宝完全的信心,却生命走到了终结的时候。不久命终,命终她的神识就堕到了无间地狱。这里我们看因果是很严峻的,她的母亲并没有做很多的坏事,只是知见上有问题,对三宝轻慢,就有这么大的过失,就堕在无间地狱。当时这个婆罗门女了知,说明这个圣女很有智慧的观照力,就知道自己的母亲生前不信因果,邪知邪见,不信三世因果的规律,也不信六道轮回,以她的这样的知见上的邪僻,从因果的对应原则来看,她必定会随着她的邪知邪见的恶业堕到恶道里面去,但堕到哪一道,这个婆罗门女并不知道。所以为救她的母亲,这位孝女就把她的家产全都变卖了,变卖就广求种种的供具,香、华、灯、缦、幢这些供养之具。就在先佛塔寺,先佛塔寺在像法时期就是指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佛塔。一般塔都是供养佛的舍利子的,就大兴供养,这是出于孝心的,举全部的家业来虔诚地供养,供养的目的就是要救她的母亲。所以她这个圣女,就在塔寺里面就见到了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形像,这个形像是塑得非常的庄严,有威德的容貌,相好庄严毕备。佛灭度之后,造像的功德很大,礼佛供养佛像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但造像一定要造得庄严,庄严的佛像能够寄寓法身的功德。所以拜这尊佛就会有感应,就会有灵验,就会有加持力,所以我们造像的时候一定要把他造庄严,符合《度量经》的那个法度才好。当时这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尊容的时候,内心生起了极大的恭敬、信仰之心,所以这尊佛像就能引发人的善根的。这位婆罗门女,内心就是在自念,自己筹量,自念什么呢?佛是大觉者,是具有一切种智者,也就是无所不知了。但如果佛在世的时候,我的母亲死后,倘若我来问佛,佛一定会知道我母亲的去处。她在思念这个事情,实际上内心就怀着深深的遗憾,可惜的是佛不在世,我到哪去问这桩事情呢?由于想到无处问她母亲投生何处,这种绝望,她就内心生起极大的悲痛之心,就垂着头在那里哭泣,非常的伤心,哭泣的时间很长。一边哭泣,一边瞻仰眷恋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像。就在这时,一个奇妙的感应却出现了,忽然这个圣女就听到了空中,虚空中传来的一种非常柔和的、慈祥的音声来安慰她。这个音声告诉她:哭泣的圣女,你不要过于的悲哀,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母亲的去处。传来这个声音。那这个婆罗门女就很惊奇,就合掌恭敬地向着虚空而禀白。我们在想,在推测这个婆罗门女当时是非常的惊叹!虚空怎么会有种声音能够知道我内心的请求,来安慰我呢?所以她就感动之余,就向虚空说:是何种神,何种大德,来宽慰我思念母亲的忧虑?我自从失去母亲已来,我是日日夜夜地在忆念,在眷恋,我没有地方可问,能够得知我母亲投生的地方。这时候虚空当中又传来声音再告诉这位婆罗门女,这位圣女不是说是何神德吗,于是虚空当中的声音告诉她:我就是你所瞻仰顶礼的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是见到你忆念母亲的孝心,超过一般的众生,倍于常情众生之分,就是纯孝动天。所以看到你这样的纯孝,真诚之心,所以来告诉你母亲的去处。那这个婆罗门女听到这样的宽慰的声音,那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就是举身自扑,就要顶礼了,这时候顶礼的对境就是向虚空顶礼了。她自然就是身体向上一跃,如山崩,就掉在地上,掉地上四肢都损伤了。左右的侍女就把她扶起来,扶持着她,她这个支节皆损,非常地激动,就是昏迷过去了。过了很长时间才苏醒,苏醒之后就接着向虚空来禀白:祈愿佛大慈大悲,赶紧来宣说我母亲去的地方,我现在身心将死不久。就是由于忆母的心非常恳切,全身心贯注,那种无论是忧伤,还是激动,还是四肢的伤损,都觉得她自己的生命气力都已经快用完了,所以她就觉得我即将也要死了,将死不久,希望佛赶紧宣说我母亲的生的地方。这些我们都会深刻地体会到这位婆罗门女的那种深重的纯孝之心。当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就告诉圣女:你供养完毕之后,赶紧回到你的住处,端坐思惟我的名号,就能知道你母亲所生的去处。我们在这段陈述的是一个故事,在这故事里面有几点我们要注意,这种感应问题。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已经灭度了,就涅槃了,为什么他还能够跟这位婆罗门女做一种对话?这就要思惟,佛并没有涅槃,佛随时在关注着众生。那这样,我们就会想,我们每天也在拜佛也在祈愿,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感得佛跟我们对话呢?佛满我们的愿呢?这里就谈到感应的对应性问题,能感之机能不能真诚。就是由于这位婆罗门女那种纯孝之心,非常的真挚,这种就能得到这样的感应。所以这就启发我们,我们要得到这样的感应,一定要有这样的至诚之心。其次我们来看,感得佛现前,佛是怎么开示她的。因为这位圣女迫切想知道的是她母亲的去处,但是佛虽然现量知道她母亲的去处,但并没有直接告诉婆罗门女的答案,而是告诉她你去念佛,这里面就有深刻的含义了。开示她返舍念佛,这个有点《金刚经》的那种开头的韵味,佛“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乞食之后回来,“洗足,敷座而坐。”所以供养毕,但早返舍。实际上就要让她回归到自性,返迷归悟,要端坐思惟佛的名号,佛的名号就是一切众生的心性,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也就是一切众生的性德的美称。所以心佛众生等无差别,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是圣女心中的佛,她的母亲是圣女心中的母亲,佛是觉悟的慈悲之父,母却是无明烦恼的母亲,要透过念佛的法门,转这个内心的无明之母为内心的觉醒之佛。所以回归到婆罗门女的内心,是要让她透过她的纯孝之心带动她内心的证悟,这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那婆罗门女是一个很有善根的人,随顺佛语,就回到了她的住处,一心来念这个名号。那念这个名号的动机,是为了想知道她母亲的去处,这里面就很有意思了。对这个圣女来说,念母之心超过念佛之心,但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诉她,你必须要通过念佛才能达到你念母的目的,于是她也就把念母的重心转到了念这个名号。这就经过这么一转换,由于她是纯孝之心去念,非常投入,就念了一天一夜,就得念佛三昧了。得念佛三昧是什么情况呢?她就觉得神识离开了她的身体,忽然见到自己的身体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呢?就到了地狱的边缘,就是一个大海边。这个大海,海水就像沸腾的开水在那里汹涌。海水里面有很多恶兽,恶兽像虎、狼、狮子,这些恶兽,这些恶兽都是铁的身体。这些铁的恶兽就在这个海水上速度非常快地飞走,奔驰,由东奔驰到西,由西奔驰到东,而不是随便地跑,是有目的的,追逐目标地奔驰。目标是什么呢?就是在海水里面有百千万亿的男子女人,这些就是罪人了,这些百千万数的男男女女就沉浮在这个沸腾的海水之中。那这些浑身都是铁身的恶兽就追着这些男子女人来食啖,就是吃这些男子女人。又看见很多的夜叉——夜叉就是地狱里面的鬼卒了,容貌非常的凶恶——夜叉的头或者是牛头、马面、虎头、狼头,形貌各有不同。或者有的是多手多眼,不是两只手,而是四只手、八只手、几十只手,不是一双眼睛,而是四眼、五眼、六眼。这个腿不是两条腿,而是很多腿,不是一个头,而是很多头。就是这些奇形怪状的这些夜叉,充满在海水里面。这些夜叉口里面的牙长得很长,拖到外面来,那个牙齿就像锋利的刀剑。那夜叉也在驱逐着这些罪人,驱赶这些罪人,送他们到恶兽旁边去,让这些恶兽去吃这些罪人。那这些夜叉自己也用锋利的铁爪,来抓这些罪人,把头和足连在一起,就使这些罪人的形体有各种各样的变化,或者拉长像面条一样的,或者压紧像很短小的东西,给这些海水里面的罪人各种各样的刑罚。那这种惨不忍睹的现状,都让人不能长久地看下去,太惊心动魄了。当时这个婆罗门女看到这样的景象,由于她处在念佛状态当中,以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威神力加持故,她看到这个境界无有畏惧。那为什么婆罗门女心无畏惧,一般的人看了都会胆颤心惊呢?这就要知道念佛三昧,她就能够觉知一切法由心想生,能生的心都是如幻如化,所生的境界也是如幻如化,都是不真实的。所以婆罗门女她当下的心是在佛号上,在佛的境界当中,她了知这些地狱的境界对她是不相干的,不会伤害到她自己的,所以内心坦然,内心自在。从这里,其实推广一点来看,一切法都是如梦如幻如化。就在现在,我们遇到种种的不如意的,或者恶劣的,灾难的时候,我们心安住在佛号上,也可以无所畏惧。外境你把它看空,它就不可能奈何于你。但常常是外境跟我们内心的世界是紧密相关。正因为我们有恶业的种子,才会现恶的境界,于是这恶的境界你会把它看成是真实。你看成真实的当下,你在这样的境界当中出不来,你就会恐惧,就会害怕,就会感觉到真实的痛苦。那婆罗门女她是超出了这样的一个境界,自然无惧。这时候就有一位鬼王称为无毒,来迎接赞叹她。你看本来在这个地狱境界,这个鬼王应该是有毒的,这个鬼王却是无毒,没有贪瞋痴三毒,说明这也是一个大权示现的圣贤了。这位鬼王过来就稽首来迎。这鬼王对这个婆罗门女顶礼,来迎接她,就白圣女曰:善哉菩萨,用现在话来说迎接她:你好,菩萨!由于什么因缘来到这个地方啊?下面就有婆罗门女跟无毒鬼王的对话。因为这个婆罗门女她自己也是恍恍惚惚,忽然来到这个地方,所以她就问鬼王:这是什么去处?这个地方是什么地方?无毒就回答:这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那这个概念,这是地理的概念了。我们说一四天下的中心是一个须弥山,须弥山外面有八山和八个大海,那个海水都是咸海之水,在咸海之外的山就是大铁围山,那这个距离,离地球都非常远了,那大铁围山西面的第一重海,是这么一个地理概念。那这个圣女就问,我闻,这我闻是指圣女常常读佛经,从佛经里面知道,这个铁围山之内有地狱,就问地狱在铁围山之中这个事实是不是真的?无毒鬼王就回答:实有地狱,真实的有地狱。这里我们就得要讨论一个问题,地狱有没有的问题,地狱是怎么形成的问题。佛经讲地狱那是非常详细地介绍地狱的地方,或者在海边,或者在山中,或者在虚空,或者在旷野,地狱有种种的形态,种种的名号。那这些地狱也是业力的招感,但是这里有共业和别业的问题。你造了相同的恶业会到同样的一个地狱里面去,但地狱里面所受的苦刑也各有不同,这就是去地狱的众生,随着他业力的轻重,也得到相应的刑罚,相应的去处,但也是唯心所现。如果他地狱的业受完了,自然他就看不到地狱境界。或者你本身就没有造地狱的业,你也不会显现地狱的境界。所以地狱的这些夜叉、鬼卒也都是你的业识的心所变现出来的。虽然是如梦如幻,但你没有觉醒的时候,你就得受他的刑罚。如果说地狱是真实的话,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是真实,如果说地狱是幻化的话,我们当下的境界也是幻化,唯心所现,要了解这个道理。那这个圣女进一步来问,就很惊异地问:我怎么到了地狱里面呢?为什么我会到地狱里面来?无毒鬼王就说:到地狱来的人,只有两种人能够来,一种是有威神之力,就是圣人可以过来;再就是他的恶业所牵,到这里真实受罪的众生。除这两种事情之外,其他的人是不能到地狱来的。那这个圣女到地狱,不是她的恶业牵引,是她有威神之力。她的威神之力来自什么?来自她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名号,得佛力加持,得念佛三昧。得念佛三昧就得无生法忍了,得无生法忍,她所证的跟佛的所证,叫同生性菩萨了,她就有能力到十法界去了,一心具足十法界。我们业力凡夫只是由业力的局限,只能在自己的凡夫的境界出不去,那证果的圣人可以自由地去十法界,这就天台家讲的性恶和修善的关系问题。佛菩萨为什么能够随形九法界?就由于他具足着性恶,他才能随形九法界。但佛纯粹的是修德,在修德层面是纯善,所以他安住在常寂光的佛法界,所以他就有威神力量可以到九法界去。所以这里无毒鬼王就说:圣女是你有威神力量才过来的。就好像我们世间也有监狱,你看一般的人能够到监狱里面去吗?要么你经过审判到监狱里面,罪人可以去,再就是地方的行政长官视察监狱的情况可以去,那一般人是去不了的。你就到了监狱门口,你也不知道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这类似于地狱,是这个样子。那这个圣女又问:海水是什么原因,是这样的滚烫和汹涌,而且有这么多的男女罪人以及飞走的恶兽?那就现量地把她看的境界来提问。那无毒鬼王也就据这个事实来直接回答,说:这是阎浮提的造恶业的众生,刚死不久过来的。在这里要经过四十九天,这四十九天属于刚死的人的中阴身阶段。七七四十九,如果在这段时间,他的阳世的家亲眷属没有为他去做超度的功德的话,而且他自己生前又没有什么善因、善德,那他在这里经过四十九天之后,就要根据他的业力的情况所感的地狱,就法尔自然地先渡这么一个业海,这叫业海——业力之海。这个业力之海还不是第一重,在这个第一重的海面的东边过十万由旬,又有一重业海,这第二重业海。那个业海的受苦,受罚的程度比这里还要加倍。在第二重业海的东边,又有一重业海,这就第三重。那个痛苦又比第二重还要加倍。这些都是阎浮提恶业众生身口意三业造作的恶因,自然所招感的业海。那么现在就是业海的第一重海的地方。圣女又问这个鬼王无毒:那地狱在什么地方?因为海水当中这些惩罚还是一个过渡过程,中转站,那地狱到底在什么地方?无毒鬼王就说:三海之内,就第一重、第二重、第三重这三重业海之内就是大地狱。这个数量有百千数量,每一个地方的地狱各有差异。大的来看,有十八重地狱。十八重地狱是指受恶业不等,八热与十寒这个大地狱。每一大地狱又有它的眷属地狱,眷属地狱比如有五百小地狱。在这些大小地狱当中,这些地狱罪人所遭受的那种刑罚的痛苦,那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苦毒无量。还有千百种地狱也是无量的痛苦,这是地狱里面的鬼王传达的真实的信息。地狱不是虚幻的,不是骗人的,是真实有的。那圣女就接着问,她要想到这次她来的目的,是为了知道她母亲的去处,所以回到正题,她就问大鬼王:我的母亲死来未久,就是还没有超过四十九天,不知我母亲的神识到了哪个地方?这就问到了一个真正了解去处的人了——鬼王。这鬼王就问圣女,菩萨之母,你看这鬼王尊称她为菩萨,从这看到这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度众生,帮助众生是多么的善巧。这位婆罗门女由于对母亲的纯孝之心,感得佛为她传授念佛法门,这念佛法门证得念佛三昧,得无生法忍,就是不退转的菩萨了。所以鬼王就一见她的样子,就很端庄,威仪很好,内心非常的宁静,而且充满着菩萨的那种慈悲之光。所以一见知道不是罪人过来,而是菩萨过来,向她顶礼的,所以这时又尊称菩萨的母亲,在生前她是修习何等的行业?要知道去处还是要谈因果。她生前是种了什么样的因行?圣女就回答:我的母亲只是邪知邪见,讥毁三宝。你看她行为上并没有造多少的恶业,只是知见上不正,对佛法僧三宝诽谤,有时候经过女儿的劝导,暂时还有点信心,马上习气、邪见之毒发作,又不恭敬三宝。那么死亡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不知道我的母亲生到哪个地方去了。那鬼王无毒就问:菩萨的母亲,姓氏何等?姓甚名谁?问她的姓氏。这圣女回答: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都是婆罗门种,婆罗门种一般都属于高贵的种族了。在四种种姓当中,说这婆罗门属于大梵天口中出来的,刹帝利还是从双肩出生的,所以婆罗门种种族是高贵的。所以他的父亲叫尸罗善现。婆罗门种族人都讲究修行,人生的几个阶段有相当长的时间要为解脱来修行的。但如果佛不出现在这个世间,他们也是心外求法。但是他们修行就讲持戒,尸罗就是持戒的意思,善现还是修善业。本来是问她的母亲,但是首先她就说出自己的父亲的姓氏,由于一般妻子都依附于她的丈夫,所以先把丈夫的姓氏说出来,再说她的母亲的名号叫悦帝利。无毒鬼王一听,马上就合掌了,用非常庆慰的语言告诉婆罗门女,说:愿圣者却返本处。就是你还是安心地回去,不要过于地忧虑悲恋你的母亲。你的母亲悦帝利罪女,有罪的女人,已经生到天上去了。生天以来,已经三天了。她生天的原因是由于她有一个孝顺的女儿,为她的母亲变卖全部的家产,举家来供养佛陀,修大的福报,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塔寺。你看三天前,布施的当下感应就出来了,她的母亲就从地狱里面出来了,生到天上。而且尤其奇特的是不仅是菩萨的母亲,得脱地狱之苦,就是当时跟这个悦帝利罪女同时在无间地狱的罪人,当天也都从地狱里面出来了,都生到天上受乐去了。这个鬼王说完之后,合掌而退。这个婆罗门女由她纯孝之心,基本上是用她整个的生命去要知道母亲的去处的,这么一个纯孝之心,终于有一个好的结果了。婆罗门女就似乎如梦中醒过来一样,这些在念佛禅定当中的境界历历在目,非常清晰。她内心也是非常的透亮,开悟了,感激呀,就顿然地发出了大心,就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塔像之前,发出了弘誓愿。这个觉悟,让她的心量彻底打开了,发的愿就不仅仅是度自己的父母了。由于她在地狱里面,她才知道不仅今生的母亲是她的母亲,地狱的所有的众生都是她多生多劫的母亲。她的同体的悲心就发出来了,一切地狱的众生都是她心内的众生,都跟自己休戚相关。所以就发愿:我要尽未来际,一切在地狱里面受苦的众生,无论是自己的亲人还是冤亲债主,要广设种种方便,平等地令他们解脱地狱之苦。这样这位婆罗门女就对于自己这一世母亲的孝心,扩展到了整个的众生,一切苦难的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这种小孝就展开为大孝。所以佛教为什么把“孝”这个字称为至道之法,要把这个孝做得彻底的圆满,就是成佛的境界了,所以婆罗门女在这里感悟良深。而且她的母亲堕在地狱里面,没有做真实的造恶的行为,只是知见上的邪谬,不信三宝,诽谤三宝而已,这样就能堕地狱。有时候用这个尺度来看一看现在的众生,多少人邪知邪见,不信轮回,不信因果,不信有佛菩萨的存在——这些都是迷信哪,甚至心之所念,口中发言,而且写出文章。那我们来对照一下,他的去处就一目了然了。所以正信正见,信仰三宝,皈依三宝,是我们每一个众生得度的先决前提。那最后佛就告文殊师利,说了往古的这么一桩事情,回到现在的法会,有一个直接的关联。当时,就是无央数劫以前的那个无毒鬼王是谁呢?就是这个法会的财首菩萨,就在忉利会的法会上。这位婆罗门女是谁呢?就是地藏菩萨。所以这就讲述了地藏菩萨由这个孝顺之心,所发的惊天动地的大愿。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品:分身集会品第二。尔时,尔时就是释迦牟尼佛放光,光中发出音声的时候。就有着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就是这个光照了这么大的一个区域,无量的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有地狱,每一个地狱都有分身的地藏菩萨。那这些分身的地藏菩萨接纳了这个光音的召唤,都一齐云集到娑婆世界忉利天宫这个法会上。不仅分身的地藏菩萨过来,也是由释迦牟尼佛神力,就是神通放光出音,也感召了十方有缘的众生过来。这有缘跟谁有缘?——跟地藏菩萨有缘。由地藏菩萨的因缘,从六道轮回得解脱的这些菩萨们,数量在一一世界都有千万亿那由他的数量。这些菩萨也共同拿着香、华、幢,种种供养具,来到忉利天宫,来供养释迦牟尼佛。那这些随同分身的地藏菩萨前来的这些众生,都是由于地藏菩萨无量劫以来的教化,得到不退转的位次。不退转位次至少是圆教初住以上,破一品无明,才能成为阿鞞跋致不退转位。那这些不退转的菩萨数量很多,他在久远劫来也是在六道轮回当中流浪很久,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轮回不息,遭受八苦交煎,而且没有一刻的停息的恶业凡夫。这些轮回的恶业凡夫正是地藏菩萨要救度的对象,是由于地藏菩萨广大深厚的同体的大慈悲心,以及他无量劫以来所发的恒河沙的那种深切的誓愿力故,得到救度的,得到了果证。果证在小乘里面至少是阿罗汉,在大乘里面就是圆教初住的菩萨,这些称为证果的圣人。那这些被救度的菩萨到了忉利天也心怀踊跃,这个机会难得呀。是由于地藏菩萨的因缘,他们来到忉利天的善法堂,亲眼瞻仰如来的相好庄严。那种仰慕之心,目不暂舍,舍不得一刻离开佛的容貌。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伸开金色的手臂,摩分身的地藏菩萨的头顶。那这个分身地藏菩萨很多,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的头顶。这里面有神妙了,这里展开的是,佛是一尊,但是分身的地藏菩萨无量无边,那怎么摩顶呢?是不是一个一个菩萨摩呢?那如果摩了一个再摩一个,那可能要很长时间。但佛有神妙,就是伸一只手,当下所有的分身的地藏菩萨的头顶都摩到了。这就是一多相即,一只手,就是无量的手。摩头顶的当下,用非常欣慰的语言来付嘱地藏菩萨。释迦牟尼佛在忉利会上有一个重要的事情了:自己要灭度了,灭度后的众生要付嘱给地藏菩萨了。这是一件大事。那找一个付嘱人,可靠的菩萨,那说明地藏菩萨是首选。那释迦牟尼佛也是选对了人了,地藏菩萨的悲心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悲心。他们同体的悲心是那么心心相印,真是知音哪。所以佛就向地藏菩萨说,我在这个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我们都是属于刚强众生。这刚强众生如果在世间法可能还是正面的评价,一个人是应该刚强勇猛,别人才会害怕,你才是英雄。但是在修行当中就不是要刚强了,而是要柔软了,柔顺了,慈悲了,这样才能跟道相应了,刚强的众生都跟道相悖的。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我在这个五浊恶世,对这些刚强众生要调伏他们的刚硬的心,烦恼的心,要在知见上让他们舍掉邪知邪见,返邪归正。一代时教循循善诱,讲经说法,尘说刹说,不间断地说,这样就是为了度刚强众生。终于有成果了,大部分众生都得度了,还剩了一小部分,就是十有一二。也就是说佛一代时教度了十分之八九了,还剩了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恶业很重,习气很强,没有当生得度。类似于《法华经》,佛要说《法华经》,多么奇特稀有难逢的因缘,成佛的《法华》,却有五千个增上慢的四众弟子退席。提婆达多都是佛的堂弟,然而他就是恶性不改,佛再三地怎么劝化,他也不听,甚至还要害佛。这些都属于恶业习气很重的众生。进一步,佛也说:地藏你有无量的分身,我也像你一样分身千百亿,广为施设种种善巧方便来度化众生。或者有上根利智的众生,闻到佛法马上相信,马上依教奉行,这是指善根深厚的。或有善果,勤劝成就,就是展示小乘的善果和大乘的善果——小乘就是阿罗汉的化城,大乘就是五百由旬的宝所——来勤勉地劝他们修行,得以成就。还有根机比较暗钝的人、众生,要长久地教化,他才能够归信。那佛为了暗钝的众生,为了救度一个众生,不仅今生,乃至百千万亿生随形这个众生来劝化他,来帮助他。还有一类众生,业障甚重,你怎么样跟他劝化,他都生不起信仰之心,恭敬之心,这就是一阐提了。所以众生的根机就是有种种的差别,但佛慈悲不舍任一众生,分种种身来度脱众生。这种分身,佛就有安住在常寂光的境界,能够普现色身,随众生的心、众生的好乐来示现种种的形。或者示现男子身,或者示现女人身,或者示现天龙身,这些都是为了度众生。比如有的人对天神很恭敬很礼拜,对龙王也很恭敬,那佛就示现天神的身体、龙王的身体来教化他。甚至佛还能够示现无情的器世间,所谓的高山、树林、大川、平原、河流、池塘、泉井来利益众生,这就是佛的神通自在了。那我们说,你示现有情的众生身体还能理解,示现无情的这种环境,这就有点不可理解了。但我们了解大乘佛法有一个基本原理,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情的众生是佛性,无情的器界是法性,佛性和法性是同一种性。那佛证到了同一种性,所以他能够随意地或示现有情的众生的身,或示现无情的器界的身。那佛有时候在饥馑的时代,他可以示现变现成一座肉山,那饥饿的众生可以挖那个山的肉吃,就能解决他的饥饿问题,随挖随长。那你看可能未来的水资源非常匮乏,说不准忽然你看到一条大河,有丰沛的水源,那说不准就是佛的慈悲的示现。或者还能示现天帝身、梵王身、比丘、比丘尼身、辟支佛身、菩萨等身来教化众生,所以不仅仅是示现佛的身体。佛进一步告诉分身的地藏菩萨:汝观吾累劫勤苦,这佛是称性来说,不仅是这一世度众生,而是累劫,无量劫以来,都是这样地勤苦。勤苦就是难施能施,难行能行,不惜一切的苦难,来度脱这些刚强难化的罪苦众生。这些都是对我等南阎浮提众生的一个性质上的定位:很难教化,很刚强,造恶造罪很深,受苦很重的众生。那佛是大慈悲心,对我们这些刚强罪苦众生悲心彻髓,所以就在这里付嘱。就是对这些众生还没有调伏的,还没有得解脱的,他一定随着他的恶业报应,就会下三恶道。如果这些恶业众生堕到三恶道遭受极大痛苦的时候,汝,就是你地藏菩萨就应当忆念我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把这些即将造罪的众生交给你,令娑婆世界,我马上要灭度了,到弥勒菩萨出世示现作佛,这段时间却有五十七亿七千六百万年,这么个时间内的众生,都交给你了。你要使这个期间的众生得到解脱,永远离开三恶道的痛苦,要循循善诱使他善根成熟,在龙华三会遇弥勒佛的时候得成佛的授记。这个付嘱是非常殷重,非常恳切。当时这个分身的地藏菩萨,因为他分了无量的身过来。这里面也有个神妙,那忉利天的善法堂,它再怎么样只是一个空间——有限的空间,那怎么无量无边的分身的地藏菩萨,还有前面讲的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还有无量无边的天龙八部,这些人都过来了,那那个空间容纳得了吗?会有那么大的空间吗?这里我们要注意,《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圆教的经典,圆教经典给我们展示佛的事事无碍的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就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其中就有一个在空间上广狭相容,狭小的空间可以拓展到无限的空间。这在《维摩诘经》里面,维摩诘居士的住的地方叫丈室,一丈见方的一个小房子,却能够容纳三万二千个师子座。这个丈室,一丈见方的房子没有扩大,三万二千个高广的师子座没有缩小,但是它能够绰绰有余地容纳。所以佛的境界突破空间,所以善法堂那么空间就能容纳无量无边的分身的地藏菩萨过来。那这个无量的分身地藏菩萨听到了佛的这样的殷重的付嘱,这是一个大事,就马上收归到一个形体。开始是很多的地藏菩萨,现在收到了一个地藏菩萨,这叫合末以宗本,也是一多相即的神妙。前面讲佛的一手可以摩无量无边数量的地藏菩萨头顶,这是一即是多。现在无量无边的地藏菩萨的身体收缩到一个身体,这就是多即是一,一多相即这种神妙,共复一形。地藏菩萨就涕泪哀恋,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泪,那种悲哀,那种眷恋。那地藏菩萨为什么会掉泪呀?这种殷重的付嘱含义太深了。释迦牟尼佛这种付嘱是多么深重的悲愍哪,所以地藏菩萨是感受到了这种悲愍,悲愍六道众生还在不断地造业,悲愍南阎浮提众生是这样的刚强难化。释迦牟尼佛累劫以来循循善诱,不断地变现身形来度化,还没有度化完的,你说多刚强啊!而且悲哀,佛即将涅槃,众生无明长夜,智慧的灯就要熄灭,世间就没有眼,那就群魔乱舞,所以地藏菩萨悲痛不已,也就悲哀,在忉利天宫把佛灭度之后的众生交给自己来解脱,这种事情非常重大啊。地藏菩萨感觉这个分量是多么的沉甸甸哪,所以他要分身所有地藏菩萨集合在一个形来接受这种嘱托,郑重其事,向佛禀白,我从久远劫来,这是表明自己听到这个嘱托,自己要表态,表态首先要赞叹佛的加持力。地藏菩萨说,我从久远劫来,不是一世一劫,也是动经尘点劫以来,都是仰蒙着佛的接济提携,我之所以还有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具有大的智慧,都是佛的力量的加被。你看这个菩萨的这种对佛的那种恭敬,虽然自己还有点度众生的功德,这个功德都不是我的能力,都是佛的加持。正因为有佛的力量的加持,我才能够分身无量,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这个世界数量就很多了,在每一个世界又能够变化成百千万亿个化身,每一个化身都度百千万亿的众生,令这些众生归敬三宝。度众生首先要让他对佛法僧三宝产生皈依恭敬之心,那三宝,有化相三宝,理体三宝,住持三宝,一体三宝。尤其通过住持三宝的皈依,最终回归到自性的一体三宝,等他把自性的一体三宝的德能彰显,就永远离开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就能得到大乘涅槃之乐。地藏菩萨也就陈述了自己分身无量度众生不是仅仅让众生离开地狱的苦,那是第一步,然后要让他皈敬三宝,得到大乘的佛果,这才是地藏菩萨度众生的终极目标。那无量的化身我们感觉得到吗?只是从历史记载,唐代的时候,有新罗国的一个王子金乔觉在九华山示现,活了九十九岁,临终的时候,肉身不坏,有种种迹象表明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所以中国大陆四大名山九华山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这是一个化身了。那地藏菩萨有无量的化身,有种种的化身,在生活当中,我们可能都不了解。或者有一位有缘的善知识让你皈依三宝,让你发菩提心,说不准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了。所以地藏菩萨他也是能够体会到佛的悲愍,也跟他的无量劫以来的,发的悲愿是那样的相应,所以他就在表白,就是:你所交托的这些众生,哪怕他在佛法当中做那么一点点的善事,这个善事小到什么?像一个毫毛那样轻,像一滴水那么少,像一粒沙那么微细,像一个微尘那么小,哪怕毫发的那点善事。比如到寺院里面,哪怕你烧一支香,磕个头,念一句南无佛,赞叹一下佛,我都要渐渐地度脱这样的众生。这里要注意,地藏菩萨告诉我们,我们做善事一定要在佛法中做,因为佛法是让我们觉悟,佛法是让我们出离轮回,佛法是让我们指向成佛的目标,你在这个范围当中去做,哪怕做微小的一点。如果你不是在佛法中做,是在佛法之外做,都是有漏的人天福报,不能得到出世间的无漏的功德,所以地藏菩萨是希望一切众生在佛法中来做善事。然后,他就能够渐渐地度脱,使这些众生获得大利,大利就是得到大乘佛果的利益。所以诸佛菩萨出兴于世,欲令众生得到真实的大利,就是了生脱死,成就佛果,所以佛法,无论如何他的终极的目标是出世间法。只要还在轮回里面,你再大的福报,再多的利益,都是不真实的,都是有漏的,最终是毫无意义的。你给他的福报再大,说不定他造业就更大,所以一定要让他得到出世间的真实大利,这也是地藏菩萨的这种心愿,亦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怀。那这个地藏菩萨深切地体会到佛心,就宽慰释迦牟尼佛,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这意思就是,地藏菩萨听到佛把未来的众生嘱托给自己,自己表达了一种态度,就是接受佛的嘱托,表明自己能够担当这样的嘱托,所以你不要为后世恶业众生来忧虑,我能够使这些恶业众生得解脱。那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又得到了地藏菩萨这样的勇于承担的回应,而且这种回应是三次的表白,这种承担的态度,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因为释迦牟尼佛就是为自己灭度之后,这些造恶业的众生,担心他要下三恶道,担心他们会到阿鼻地狱里面去。只要有一个众生不能度脱,只要有一个众生在地狱里面受苦,佛的心是不能安定的,佛有同体的大慈悲心。所以殷勤再三地嘱托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也三次地劝佛:你不要担心,我来承担这样的使命。自然,释迦牟尼佛就很宽慰,就赞叹地藏菩萨,这种赞叹是由衷地说,善哉善哉!终于我的嘱托有落地了,我能够帮助你的这样的承担。意思就是说在佛菩萨之间,佛灭度只是一个示现,释迦牟尼佛真实的并没有灭度,地藏菩萨也是深知这一点,那释迦牟尼佛会进一步地加持地藏菩萨,来完成这个使恶业众生得解脱的使命,所以吾助汝喜。而且佛为地藏菩萨悬记:汝能成就久远劫来所发的弘誓愿。佛知道地藏菩萨久远劫来曾经发过恒河沙那么多的大愿,这个大愿的核心就是悲心不舍地狱众生。只要有一个众生还在地狱里面,地藏菩萨就不成佛,度尽所有地狱众生,这位地藏菩萨才成佛,叫做“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是这么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愿,是把他的成佛跟苦难众生的彻底的解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释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诸佛,是多么殷重地、欢喜地赞叹这位地藏菩萨的大愿,这个大愿是把一切诸佛的深切的悲心彻底地彰显。所以地藏菩萨的大愿实施的过程当中,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在随喜,都在赞叹,都在加持。所以释迦牟尼佛就悬记,你未来广度一切罪苦众生完毕,就能够证得无上菩提。好,南无阿弥陀佛!今天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有点时间,回答大家的问题。问: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能于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请问,为何十斋日,其意义为何?&答:这个斋日有的是六斋日,有的是十斋日,有的有四斋日。这个斋日按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所说,这个斋日有很多的恶鬼邪魔在这个日子兴风起浪,造作制造种种灾难。所以这个日子就得要持斋,这个斋就是要过午不食了,斋不等同于吃素,在这个斋日要多做善事,要做种种的法务活动,这样就能够消弭这些灾难。所以《地藏经》里面讲十斋日,那这是表彰这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威神力量,能够消弭,不仅利益自己,而且能够利益一方,这样的一个情形,所以我们依教奉行就可以。就是这十斋日有可能出现种种灾难,通过你诵《地藏本愿经》,这些灾难就化解于无形。问:我的二叔是末期癌患者,每次鼓励他读阿弥陀佛,他会感到心烦。请问,弟子要怎么帮助他?答:阿弥陀佛,他感到心烦,这是说明他还是有蛮大的业障。所以你要慢慢地跟他讲道理,说这句佛号能够对病情有好处,念佛这是阿伽陀药,万病总持,念佛确实是可以治病,但他的前提必须要有信心。这个“阿”念下去都有很强的镇定,把疼痛镇定下来的作用,“阿”就是空义,空诸所有。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一切诸佛的功德、能量、光明都在名号里面。所以你要跟他讲清楚阿弥陀佛的名号不可思议的功德,让他产生信心,这样他不仅不会感觉心烦,而会充满欢喜地去念。当他去念这句佛号的时候,当他有信心去念这句佛号的时候,这句佛号就在他的身心就产生作用了,这句佛号就能帮他治病。这次我们五一佛七的时候,在大家共享的时候,我们五一佛七都是比较精进地念佛了,从早上四点半到晚上九点,长达十四个小时的念佛,都是在经行状态。有一位居士,她可能有胆结石的这样的问题,曾经有医院劝她要动手术,她也准备做手术,但是做手术之前做个化验,好像她的血糖还是什么比较高,不大适合于做手术,她也就把这个事情放下了。这次在东林寺念佛的时候,她就念到第三天,忽然感觉到头非常的疼痛,疼痛到就是没有办法形容,全身躺在床上转不过身来。但是为了不妨碍大家,她勉强自己,非常疼痛,她就情不自禁地就叫旁边的居士帮助她,说,我现在很难受,想吐,想吐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吐出来了。这一吐出来,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她吐的时候发现这个口里非常苦。到第二天早上看,她吐出了什么,她是用那个纸,旁边居士就用她的纸来接她吐的东西,她发现都是绿的,黑和绿的,吐的是胆汁,那胆汁里面就有石块,就把她胆里面的结石全都吐出来了。马上她就感恩阿弥陀佛帮她治病,胆汁胆石都给它吐出来了,这就是念佛的功德,这就是佛号在帮她治病。所以在东林寺无论是佛七,还是百万佛号闭关的念佛当中,有许多这样的佛号帮治病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对这个佛号产生决定的信心。问:请问,如果弟子最亲亲人不幸逝世,去世七日之内,以戴孝之身的我,是否为往生亲人诵经,诵经时衣着是孝衣还是海青?答:你的亲人去世了,你赶紧要为他诵经念佛,这是头等大事。你不要以为你是戴孝之身,你就不去诵经念佛,你戴点孝穿点麻衣的这个孝衣只是表达你的哀思,但是对你死去的亲人又有什么帮助呢?那只有诵经念佛的功德回向,感通佛力,你的亲人才能得真实的利益。那诵经之时,你还是要最好穿海青,受了五戒的居士最好搭缦衣,缦衣才是在家居士的法服,海青还是一般的汉代的这个衣着,法服是缦衣,又叫礼忏衣。一般我们出家人诵经念佛都要搭七衣,居士搭缦衣,这个法服,一方面对佛的恭敬,另一方面法服才有加持力。焚香礼佛,恭恭敬敬地去诵经念佛,给你往生的亲人回向。如果周边有寺院,要做点超度的法事活动,也为这些死去的亲人做种种的善事,以这个善事给他回向,都能得到超荐的这种效果。问:弟子一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净国,不想再做贪瞋痴的奴隶,愿速出三界生死轮回之牢狱火宅。是否打佛七,克期取证是最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方法?法师可否来新加坡主持佛七法会?答:那么要成就往生的这桩大事,首先是要建立深信切愿持名,深知娑婆轮回之苦,对这种苦的感受要刻骨铭心,深生厌离。首先从厌离自己的身心开始,我们的业报身,四大假合的臭皮囊,它是不真实的,给我们一种很沉重的负担,给我们带来很多欲望的烦恼。一般的人又把这个身体看得很真实,一辈子做这个欲望的奴隶,造作种种的恶业。对这个身体,对自己的打妄想的心,要生起深切的惭愧之心,厌离之心。那一切外部的环境,包括家亲眷属,顺境逆境,也都是我们业识的心所变现出来的,所以不好的环境,不好的人事关系,都不是来自外面的原因,完全是来自我们内心的原因,一切都要看破放下。极乐世界是我们的清净的心所感召的,自心的秽土要厌离,自心的净土要欣慕。到极乐世界的方法就是信愿念佛,那念佛主要平时要自己有早晚定课,自己要如救头燃,生死心切。那这个打佛七也是依众靠众,一段时间放下身心世界,全力以赴精进办道,这就是也属于克期取证的范围。所以打佛七,就是为了获得往生的目的来打佛七,打佛七期间要把自己的身体放下,要吃苦耐劳。比如你要念十多个小时,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不能念个几个小时,觉得腰酸,腿疼,打瞌睡,就想开溜。昼夜二十四小时念佛,常常有些人到了十二点,他就顶不住了,就要溜到寮房睡他一觉了,这些都是生死心还不切,自己还比较放逸懈怠。所以我们打佛七一定要真诚办道,勇猛精进,你念念在这句佛号当中,就能得利益。比如这两天,我们也在这里念佛。昨天,听延续法师说大家念得也越来越好了,其中一个好的原因就是你不要听外面念佛的声音,念佛一定要自念自听,自己要念出声音。原来常常是在外面放那个磁带,佛号的声音,其实这都不对的,你如果真是跟着外面的声音念,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外面的声音全都把它停下来,你自己一定要念,你一定要把这个自己的声音念出来,然后把你念佛的声音听进去。所以你的当下的心和你念佛的声音产生一种相依的关系,这样念佛你才有好处。所以你一心念佛,不再念其他的,这就在修“止”的功夫;你这句佛号把它念出来,孤明历历听得清楚,这就在修“观”的功夫。所以一句佛号,不与万法为侣,一念单提,就在修止观,有止观就有定慧,有定慧就有寂照,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锯肉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