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美总统不是美国的军人总统们出身,中东总统都是美国的军人总统们出身

为什么欧美总统不是军人出身,中东总统都是军人出身_百度知道
为什么欧美总统不是军人出身,中东总统都是军人出身
我有更好的答案
baidu.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3ebffe043e93105cacaf5/5d6034a85edf8db1a7ca6f564e742d.jpg" esrc="http://e.hiphotos.baidu,并且有大国支持.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a.hiphotos,因为他不会有执政基础。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就已经奠定了欧洲民主思维的基础,这时候欧洲的政治体制就开始与中东等地分离.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e.hiphotos。没有一个高级政府官员会协助他管理国家。通过贿赂来创造一个统治阶级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说,哈菲兹阿萨德武装夺权在欧美国家是不可能发生的.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d62aa08ed128b0f3b5bb5c9eab82d.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d0c61cfeee4de/d62aa08ed128b0f3b5bb5c9eab82d.jpg" />首先没有一个军官会想到通过军事暴动当上总统。他的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他民主和自由,他们的家庭内部问题处理方式一直是民主协商,走上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中东人会纷纷报名加入军事独裁的政府做官.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ba8cf87cb6f20/c995d143ad4bd113c829a41256afa40f4bfb052d.jpg" />一个叙利亚人对别人说.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d8fe44c0fb0cc610d0aaf/c995d143ad4bd113c829a41256afa40f4bfb052d.jpg" esrc="http://d.hiphotos.baidu://a。这在欧美国家是不可想象的。这种行为在现代欧美人看来也是不可理解的。
你不知道艾森豪威尔、乔治布什……什么出身?
为您推荐: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朝鲜战争当时是哪一位美国总统在任?
朝鲜战争当时是哪一位美国总统在任?
08-11-13 &
朝鲜战争爆发时,时任美国总统是杜鲁门 美国第33任总统 民主党人。 哈里·斯·杜鲁门,日生于密苏里州拉玛小镇,出身农家,中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是20世纪美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上过大学的总统。性格倔强、果断,工作踏实、讲究实效。1917年一次大战时参加军队,被派赴法国作战。1917-1918年在俄克拉荷马州西尔堡炮兵学校学习。1919年以少校衔退役。在独立城经营服饰用品店,1921年该店倒闭后投身于政界。1922年任杰克逊县法官,1926年任首席法官。年任联邦参议员。1944年罗斯福第四次竞选总统时,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同年11月当选为副总统。次年4月12日罗斯福病逝,杜鲁门继任总统。1948年竞选连任获胜。任内于日和9日下令向日本长崎和逛岛投掷两枚原子弹。在战后的对外政策上,他积极谋求世界霸权,同苏联进行“冷战”,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政策。1947年3月他在国会发表讲话,提出不能对希腊、土耳其政府面临进步力量的打击“坐视不救”,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援助”两国濒于崩溃的政府。这篇讲话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他还于1947年6月支持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以“美援”为手段,打开欧洲门户。1949年提出“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向第三世界进行渗透。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并实行军事包围、政治孤立、经济封锁。1950年6月下令出兵朝鲜,同时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巡逻,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52年他宣布不竞选下届总统,次年1月任期届满后回到故乡独立城。1972年12月逝世。著有《杜鲁门回忆录》等。 1952,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Dwightd Danid Eisenhower),生卒年:—;出生地:德克萨斯州丹尼森市,逝世地:堪萨斯州葛底斯堡弗农山农场,安葬地:堪萨斯州阿比林城;学校: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职务:欧洲盟军远征军总司令、陆军参谋长、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美国第34届总统;军衔:陆军五星上将(Gemeral Of the Army);夫人:玛丽-吉瓦尼-杜德;著作:《远征欧洲》、《受命变革》、《缔造和平》、《悠闲的话》;名言:“我不能容忍那些把一切与他们见解不同得人都称作共产党的极右分子,我也不能容忍那些高呼我们其余 的人都是残酷的贪财牟利之徒的极右分子。”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日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丹尼森。 1911年,艾森豪威尔考取美国海军学院,却因超龄而未被录取,后经该州参议员推荐,考入美国西点军校。西点军校这一届毕业生将星闪耀,168名毕业生中有56人晋升为将军,因此被称为&将星云集之班&。艾森豪威尔1915年从西点军校毕业并获得少尉军衔,赴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任职。1916年晋升为中尉。 1920年7日,艾森豪威尔的永久军衔为少校。1921年从陆军坦克学校毕业,1922年调任驻巴拿马的第20步兵旅参谋。旅长福克斯·康纳将军认为他很有发展前途,遂不惜时间和精力加以培养,1923年,经康纳帮助而进入陆军指挥与参谋学校学习。192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又经康纳介绍而赴法国进行战场考察。年,艾森豪威尔在陆军军事学院深造。 1929年,艾森豪威尔赴陆军部助理部长办公室任职。1933年,改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助理。1935-1940年。担任菲律宾军事顾问麦克阿瑟的高级助理。1936年,艾森蒙威尔晋升为中校。1940年2月调到驻加利福尼亚的第15步兵团任职,11月升任第3师参谋长。1941年3月,升任第9军参谋长。1941年6月出任第3集团军参谋长,就在25年前开始任少尉的地方晋升为准将。在集团军参谋长任内,艾森豪威尔成功地组织实施大规模军事演习,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重视。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后,艾森豪威尔调任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部副部长。1942年2月,升任作战计划部部长。就在2月,马歇尔将作战计划部改组为美国陆军的最高指挥机构--作战部,并于3月任命艾森豪威尔为作战部部长。此后不久,艾森豪威尔即晋升为少将。 自1942年3月起,艾森豪威尔奉马歇尔之命拟制欧洲盟军联合作战计划。艾森豪威尔认为,美军应以欧洲与大西洋战场为主要战略方向,先将美军的主要兵力兵器向英国集中,再横渡海峡突向欧陆。5月,奉命赴伦敦考察军事形势和未来驻欧美军的编制问题。6月,在呈交考察报告《给欧洲战区司令的指令》后被任命为欧洲战区美军司令,重返伦敦。7月,艾森豪威尔晋升为中将。 1942年7月,鉴于北非英军及远东美军接连受挫和邱吉尔的极力支持,美英决定发动北非战役。8月,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实施北非登陆的盟军最高司令。 日,艾森豪威尔率领美英联军10万人分三路在法属北非殖民地登陆。在强大的空军掩护之下,分别占领了阿尔及尔、奥兰和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接着向西挺进,对退入突尼斯的德意联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1943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来到北非,检阅了登陆美军,并于14日至26日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举行了卡萨布兰卡会议。2月,艾森豪威尔获得了当时的最高军衔上将军衔。 1943年3月下旬,美英联军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对突尼斯南部发动总攻。经过20余日的激战,将德意军队驱赶至突尼斯北部。4月20日决战开始,5月 6日和7日两天,美英联军就突破敌人的防御,登上海岸,占领了突尼斯市。于此同时,在北部进攻的美军占领了比塞大。德意军队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他们无法撤退,于5月13日25万人全部投降。至此,在非洲的法西斯军队全部被肃清。 艾森豪威尔准备进攻西西里岛,并立即着手制定意大利战役的计划。他不顾参谋部成员的意见,认为首先必须让横在西西里和北非之间的班泰雷利亚岛上的驻军投降。6月上旬,约有300吨炸弹落在这个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的岛屿上,揭开了西西里岛战役的序幕。参加这次战役的有1000艘舰艇,登陆的人数是15 万。为了可以靠近作战地点,艾森豪威尔于7月7日抵达马耳他。登陆战役的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但天气突变,风大浪急,对海军、空军作战极为不利,许多参谋人员要求更改登陆日期。艾森豪威尔不为所动,坚持盟军按原计划行动。7月9日夜,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国第8集团军和巴顿指挥的美国第7集团军开始登陆和空降。 8月17日盟军攻克墨西拿.占领全岛,西西里岛战役至此结束。盟军伤亡失踪约2.3万人;德意军队伤亡3.2万人,13.5万人被俘,另有10万人撤退至意大利本土。 在1943年11月开始的德黑兰会议上,美国和英国再次明确表示1944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决心、苏联则希望尽快确定此次作战的盟军最高司令人选。艾森豪威尔在会后被任命为指挥&霸王&行动的盟军最高司令。 l944年1月中旬.艾森豪威尔抵达伦敦,组建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经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同意,艾森豪威尔任命特德为副司令,史密斯为参谋长,布莱德雷为美国地面部队司令,蒙哥马利为英国地面部队司令,拉姆齐为海军司令,利马洛里为空军司令。按照艾森豪威尔设计的体制,上述军种司令担负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军种司令是最高司令部成员,参与最高司令部制订计划的工作;另方面,军种司令是整个军事行动中指挥具体作战的司令,拥有各自的司令部。为了获得诺曼底地区的制空权,艾森豪威尔将在英国的战术与战略空军完全置于其控制之下。 早在1943年3月,盟军就在伦敦成立联合参谋机构,研究和拟制欧陆作战计划。艾森豪威尔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主持制订的&霸王&作战纲要包括:在诺曼底海岸登陆并突破敌军的防御阵地;用两个集团军群实施宽大正面追击,重点是在左翼取得必需的港口,进逼德国边境并威胁鲁尔,右翼要同从南面进攻法国的兵力相连接;取得比利时、布列塔尼以及地中海的港口,以便沿着德国占领区的西界建立新的基地;按照两翼包围鲁尔的方式发动最后进攻,重点再次放在左翼,随后朝着当时决定的特定方向直接突入德国;攻击发起日定为日。与此同时,集中于英国的盟军加紧进行以两栖登陆作战为重点的协同作战演练,相当数量的登陆艇、特种坦克等逐步装备部队;空军频繁出动,以重创德国空军,掌握制空权,孤立突击地带;情报部门通过&超级&和&魔术&破译机构获取德军情报,气象部门则密切注视气候变化;开始制造人工港和防波堤,敷设通过海峡的输油管道,采取军事欺骗措施,使德国最高统帅部判断失误。&霸王&行动实施前夕,盟军在英国共集中兵力38个师(287万),坦克5000余辆,舰艇9000余艘,飞机13000余架。 处于防御地位的伦德施泰特的德军西线部队(辖隆美尔的B集团军群和布拉斯科维茨的G集团军群)共59个师;施佩勒的空军第3航空队和克兰克指挥的西线海军集群,力量明显薄弱。令人费解的是,伦德施泰特和隆美尔颇受限制:无权向施佩勒或克兰克下达命令;未经最高统帅部批准,无权调动任何装甲师;战斗行动地域及防守沿海地区的所有陆军部队管辖的范围,纵深不得超过20英里。此外,伦德施泰特、隆美尔和最高统帅部之间在防御计划方面亦有较大分歧。 6月4日,在盟军作战会议上,艾森豪威尔根据气候形势的变化,果断地决定将攻击发起日改为6月6日。 日凌晨.&霸王&作战开始实施。空降部队在诺曼底地区的要害地域降落。空军和海军对沿海目标实施火力突击和扫雷。盟军5个师在海空军的火力掩护和特种坦克的引导下向诺曼底海滩发起冲击,登陆成功。 滩头争夺战时期,盟军(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群,辖美国第1集团军和英国第2集团军)主要通过激战来巩固和扩大登陆场。7月,盟军在攻占瑟堡和冈城之后,登陆场扩大为正面宽100公里、纵深过50公里的地带。7月25日至30日,美军的&眼镜蛇&战役实现了对德军防线的突破。8月1日,布莱德雷指挥的第12集团军群(辖美国第1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组成,随后,美军横扫布列塔尼。盟军挫败莫尔坦反攻后,发现可在法莱斯形成对德军的包围圈。艾森豪威尔命令实施围歼德军的作战。自8月8日起,盟军通过机动兵力从北、西、南对法莱斯形成包围态势。至20日,德军被俘5万,死亡l万。诺曼底战役至此结束,德军损失约40万人,盟军损失约21万人。8月25日,盟军解放巴黎。8月,盟军&铁砧-龙骑兵&作战开始。9月,实施&霸王&和&铁砧-龙骑兵&作战的盟军胜利会帅。德弗斯的第6集团军群开始隶属艾森豪威尔。9月1日,艾森豪威尔将司令部移驻法国并从蒙哥马利手中正式接管地面部队的指挥权。在此前后,美军解放夏隆、兰斯、凡尔登等地,强渡马斯河,英军则解放亚眠、里尔和布鲁塞尔。艾森豪威尔决定盟军采取&宽大正面战略&,使德军首尾不能相顾而加速崩溃。4 日,艾森豪威尔命令阿登以北部队必须占领安特卫普,突破齐格菲防线,然后夺取鲁尔区;阿登以南部队必须突破齐格菲防线,然后夺取法兰克福。英军攻克安特卫普后,盟军在齐格菲防线前受阻。12日,艾森豪威尔晋升为五星上将。 日,德军在阿登地区发动反攻(通称突出部战役),企图攻占列日和安特卫普,迫使美英同意和谈。德军从圣维特地区出发,向西攻至美国第 1集团军的南部.最后进抵马斯河畔的迪兰特。与此同时,德军实施&格赖夫计划&.组成能讲英语的连队,换穿美军制服,突入美军防区制造混乱。17日,艾森豪威尔对形势作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19日,艾森豪威尔召开作战会议,决定:北侧盟军先取守势,待机转入进攻;南侧盟军则应尽早向北进攻。南侧盟军于22日发动进攻,迫使德军由进攻转入防御;北侧盟军直到次年1月才发起进攻。1945年1月,盟军在乌法利兹会师,将德军赶过初始防线。在突出部战役中,盟军伤亡7.7万,德军伤亡12万。在突破齐格菲防线之后.盟军攻占萨尔.将德军赶过莱茵河,并抢占雷马根地区的鲁登道夫大桥,继而控制莱茵河东岸,对鲁尔实施两翼包围。4月18日,德国B集团军群(32万余人)投降。1945年3月,艾森豪威尔与蒙哥马利就盟军主要突击方向发生分歧,蒙哥马利主张向柏林快速突击,先于苏军攻占柏林;艾森豪威尔则认为主要突击方向为莱比锡和德累斯顿(考虑到苏军距柏林远比盟军近,雅尔塔会议规定柏林处于苏占区,必须争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因而据此通知苏联协调行动。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德国代表到驻法国兰斯的盟军司令部洽降。5月7日和8日,德国代表在兰斯和柏林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艾森豪威尔战时的主要活动就是组织、协调并指挥盟军作战,而盟军联合作战上是这场大战的显著特点。艾森豪威尔以其良好的军人素质、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指挥艺术而获得成功。德国投降之后,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驻德国占领军司令。1945年12月。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8年,艾森豪威尔退出现役,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0年,艾森豪威尔出任北约组织欧洲盟军最高司令。1953-1961年,艾森豪威尔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为了使白宫办公厅成为有效的总统行政机构,艾森豪威尔仿参谋长制度而设办公厅主任。艾森豪威尔在任内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但继续奉行冷战政策,并先后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 日,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病逝,终年79岁。主要著作有《远征欧陆》、《白宫岁月》和《艾森豪威尔的战争经历》。 艾森豪威尔 1890年,艾森豪威尔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他选择军人职业,并非完全出于个人爱好,也不是父母的意志,而是与家境有关。他家境贫寒,其他的6个兄弟都没有受高等教育,艾森豪威尔也只能免费进入西点军校。他的母亲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不愿自己的儿子从军,但又不便阻拦,加之十九世纪末期美洲的战事不断,从军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一件神圣而新鲜的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艾森豪威尔从西点军校毕业,获少尉军衔。由于战争,许多同学都去法国参战,他却被留在国内从事训练工作。他创办了美国陆军的第一所战车训练营,28岁成为少校军官。巴拿马地区司令康纳少将,看中了这位年青人的军事才华,便邀请他到巴拿马服役。在巴拿马服役的三年中,他受到了康纳的特殊栽培,军事知识和技能大为长进。后来,康纳又保送他进入陆军指挥参谋学院受训。艾森豪威尔学习认真,训练刻苦,于1926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随后又到陆军军事学院学习两年。 在艾森豪威尔的早期军事生涯中,有幸结识了潘兴和麦克阿瑟这两位美国陆军的名将。他对这两人极为崇拜并拼命追随,特别是对麦克阿瑟的追随竟长达6年之久。最先是随之在陆军参谋部,后来一同前往菲律宾。麦克阿瑟对他很器重,在菲律宾时任命他为军事顾问助理。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他不顾麦克阿瑟等人的劝阻和挽留,坚决要求回国。年底回国后,任美国西部军区司令部的后勤计划官。1941年,艾森豪威尔改任团长,后来又改任第3集团军参谋长,晋升准将。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基地。8日,美国对日本宣战。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第5天,马歇尔电召艾森豪威尔速回华盛顿。这固然与艾森豪威尔熟悉菲律宾和太平洋地区军事问题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他有丰富的参谋工作经验。他先任战争计划处副处长,不久计划处升格为作战厅,又被任命为作战厅长,几星期后便升为少将。这是他步入统帅部与马歇尔长期合作的开始。 这时的艾森豪威尔,虽然还没有资格参加那些有关同盟国战略问题的高层会议,但他却能站在最高统帅的角度,代表美国利益来指导全球性的战略行动。艾森豪威尔注意到,当美国朝野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太平洋战场的时候,罗斯福和马歇尔却把欧洲战场放在优先的地位。他赞同这种战略观点,在1942年3月就和作战厅的参谋们一起提出了如何进行战争的基本设想:把大量美军集中在英国,而且拒绝将他们化整为零地用在任何周边性的攻击之中,在欧洲上空应获得空中优势,然后从英国渡过海峡,直指法国和德国。对这一基本设想,英国人虽然原则上同意,但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存在着分歧意见。马歇尔又命令艾森豪威尔前往英国作实地考察,并在英国设立了一个美军指挥所,为日后实施计划提出建议。当他返回华盛顿提出报告之后,罗斯福总统接受马歇尔的意见,已经任命艾森豪威尔为驻伦敦的美军欧洲战区总司令了。不久,艾森豪威尔又出任北非战场盟军总司令。在这之前,他并未单独指挥过作战,然而他就任后的第一次重大使命却马到成功,英美联军在北非登陆进展顺利。这证明马歇尔慧眼独具。艾森豪威尔也因此名声大振。1943年2月,他出任北非和地中海盟军总司令。 艾森豪威尔在指挥盟军进行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作战中,在实现与盟国的合作中,都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政治、外交才能,被誉为“军人政治家外交家”。他坚定、果断、宽宏大量、对部属充分信任。艾森豪威尔曾不顾可能产生的政治批评,决定承认正在北非的法国维希政府海军上将达尔朗为该地区的法国最高统帅,从而避免了阻力,加速了盟军在北非的进展。1942年底,凯塞林隘道之战失利,他毫不动摇,及时采取措施,派巴顿将军接替了不称职的第2军军长费里登达。布鲁克、蒙哥马利等人曾看不起艾森豪威尔,甚至时而发出一些尖刻的批评,他仍然宽宏大量,努力使英美合作成为现实。在当时困难甚多的情况下,艾森豪威尔指挥若定,先是取得了北非的胜利,接着攻占西西里,推进到意大利本土。1944年,他晋升为五星上将。他把首批登陆部队由三个师增加到五个师,其它细节交由蒙哥马利和布莱德雷去负责处理,自己则去关心他认为更为重要的问题。艾森豪威尔意识到,制空权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他要求英国的空军应在他的控制之下进行诺曼底之战。这个决定遭到英国战略空军司令哈里斯的反对,这使一贯处事谨慎,态度和蔼的艾森豪威尔大动肝火,他于3月23日宣布:“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获得满意的解决,我将呈请辞职。”英国的参谋总长不得不同意把战略空军交由艾森豪威尔指挥。美国空军和其他有关国家的空军也都作了同样的安排。接着,他与法国人又达成了忍受损失的协议。这样,制空权的问题就被艾森豪威尔解决了。起初,诺曼底登陆定于5月,因天气不好而推迟到6月。到6月6日,尽管气象预报天气仍然不好,艾森豪威尔还是决定发起进攻。在这之前,他对加来海峡进行了一次佯攻。6日凌晨2时,联军的伞兵和空运部队首先开始在诺曼底着陆,接着是海空军进行炮击轰炸,6时30分,4000多艘战舰载运的五个师12万人在诺曼底登陆并巩固了登陆场。到深夜就取得了初战胜利。9月,法国全境解放。艾森豪威尔接着指挥他的部队,击退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扑,突破齐格菲防线,进入德国境内,消灭了大量德军。艾森豪威尔由于在二次大战中战功赫赫而被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曾任美国驻德占领军司令。1945年回国,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8年一度退出现役,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0 年,去法国任北约武装部队最高司令。1952年退出军界,参加总统竞选,以压倒多数当选。1953—1960年任美国总统。竞选时他提出结束朝鲜战争, 1953年就职后,签定了《朝鲜停战协定》。1957年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企图控制中东地区。1957年1月,艾森豪威尔在致国会的《对中东政策特别咨文》中提出:由国会授权总统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并可借口对付“共产主义侵略”,在中东地区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两年内额外拨款4亿美元向中近东国家提供经济“援助”。这个决议案于3月7日被美国国会通过。3月9日,艾森豪威尔签署了这个后来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决议案。 当时,正值英、法侵略埃及的战争失败,美国企图利用这个计划,一面以武力威胁为手段,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反共作幌子,进一步排挤英、法等国势力,以实现其独占中东的阴谋。后来,艾森豪威尔主义也被用于中东以外的地区。艾森豪威尔主义遭到中东各国人民的反对。埃及、叙利亚、沙特阿拉伯和约旦四国政府两度发表声明,拒绝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1959年,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也黯然失色了。从1953年到1961年,艾森豪威尔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他在任期间,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在美国戴维营举行了美苏高级会谈。“戴维营会谈”开创了冷战年代及以后的日子里美苏首脑会晤的先例。 艾森豪威尔是个戎马半生,战功卓著的美国总统。现代战争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和人才。要使各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而不互相摩擦、自我消耗,就要有人从中协调。艾森豪威尔在具体战役指挥上可能不如巴顿、蒙哥马利,但在协调各方面关系上极具才能。他以坚定、镇静而又平等待人的态度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和支持。他还善于发现人才,所以蒙哥马利、巴顿、范佛里特等一大批名将,都能为他所用。日逝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讨厌的杜鲁门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杜鲁门 、艾森豪威尔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杜鲁门,艾森豪威尔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梅然:打仗的事为何不能全交给将军们? | 学术剧4.6
[摘要]军方在军事问题上是专业权威人士,无论就搜集和分析国外军事情报而言,还是就如何排兵布阵而言,都是行家里手,所以应该尊重专家,尊重权威。本期作者:梅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一战发生之际的德国首相是贝特曼,他算是一个好官,忧国忧民,做事勤恳,不怎么计较个人名利,但有一个缺点,就是容易相信军方。这至少体现在两点上。一是,在一战前夕,德国的将军们认为,由于德国的主要对手法俄的军力增长,德国将来的处境会愈发不利,甚至可能首先遭到进攻,所以不如早点开战,先下手为强。这种认识其实很成问题(详见本学术剧4.3和4.4),但贝特曼当时倾向于接受。二是,德国军方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如果大战打响,德军主力将借道比利时进攻法国,争取先速胜法国再转头对付俄国。该计划的一大风险是,由于英国对比利时的安全很看重,进军比利时可能招致英国对德宣战。这在一战中也成为现实,英国也让德国吃了很大苦头。但是,贝特曼也未反对该计划。这位首相觉得,军方在军事问题上是专业权威人士,无论就搜集和分析国外军事情报而言,还是就如何排兵布阵而言,都是行家里手,所以应该尊重专家,尊重权威,谁让文官出身的我不懂军事呢。一战时期的贝特曼。在一战中,随着德国军国主义氛围的空前浓厚,贝特曼这位文职首相在很多时候也身着军装。1军人为何可能跑偏?贝特曼的例子说明:在军事尤其战争问题上,文官领导人不能对将军们放手太多。这属于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政军关系”(civil-militaryrelations,即文官当局与军方的关系)的范畴。军人虽然是军事上的专业人士,但的确不能说对这类问题的见解都在理,至少有如下几个理由。在2009年的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典礼上,奥巴马正欲与一位毕业生热情拥抱。美国总统是美国武装力量的总司令,但通常非军人出身且缺乏军事素养的他们如何履行该职责?第一,军人的专业权威性主要是针对军事领域的装备、技术、战术和战略,而战争问题,无论是备战、迎战、作战还是终战,涉及的面太多,经济的、社会的、国内政治的、国际政治上的,不少方面是军方不擅长甚至不大懂的。因此,如果将战争主要交给“专业”军人处理,等于你到饭馆吃饭时,点什么菜、吃多少钱都由烧菜做饭的“专业人士”即大厨看着办。这顿饭你有多大把握吃得顺心顺意?第二,军人和政治家们大体都懂,战争也属于政治,只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对武力的使用应符合政治目标,但这话说来容易,做来未必。军人打仗时难免追求酣畅淋漓的胜利,或者说怎样打得爽就怎样来(这常被说成是本性难改的“军队文化”),但打得痛快未必等于符合政治目标。比如,在朝鲜战争中,美军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主张对中国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甚至使用原子弹。但是,这虽然可能让中国的抗美援朝变得更困难,但也可能导致苏联干预和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总统杜鲁门为首的美国政府的一大目标是避免后者,不想朝鲜战争扩大化。再比如,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在普鲁士军队击溃奥地利军队后,将军们主张乘胜直捣维也纳,将奥地利彻底揍趴下。但首相俾斯麦认为,与奥地利不能搞得太僵,因为将来难免还有求于人家,同时也要防止其他大国出兵干涉,所以应见好就收,得饶人处且饶人。总之,在很多时候,战争就是要打成一比&#12295;,多进一个球都不行,但这难道不让球员憋得慌?如果他们收不住脚呢?杜鲁门与麦克阿瑟的争执是政军关系问题的一个典型例证,参见该书:《杜鲁门、麦克阿瑟与朝鲜战争》。第三,其他一些偏狭的观念也可能让军方不能正确处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或者说容易变得好战。比如,军国主义观念当年也刺激了德国军方的求战心态。再比如,俄国军方在一战发生之际主战的一大原因是:他们在1905年输掉了日俄战争,元气大伤,后来几年中面对德奥的强硬只能做缩头乌龟,正想找机会替自己挣回些面子。但他们其实身子骨还虚着呢,结果在一战中是旧辱未去又添新耻。第四,军事领域内的学识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当代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更加强了这点。这样,当讨论相关问题时,军方也可能倚仗在本职工作的所谓专业权威性,故意向通常缺乏军事学识的文官隐瞒、剪裁、夸大和曲解事实,以使军方的主张看似不可挑战或更容易被接受。如果一个文官不懂什么是C4ISR、隐形战机和相控阵雷达,不懂现代的登陆战、空海战、反游击战如何打,不仅没吃过猪肉,甚至没见过猪跑,他面对满嘴尽是术语、数据、情报的军人,不免会心虚气短,甚至可能连提问也不太敢:话一出口,是否会让身边这些军事专家暗笑太业余了?在一战前,为了鼓动开战,德国军方就曾向皇帝和首相故意夸大根据“专业分析”得出的俄军动员速度。在一战中,当德国军方主张实行未经警告即可击沉船只的“无限制”潜艇战时,贝特曼曾表示担忧,主要是担心这会刺激美国参战,但海军将领们将证明本方主张合理的统计图表往他面前一放,他也就觉得底气不足了。在二战后,共有三位美国高级将领曾出任负责外交的国务卿之职:乔治&#183;马歇尔、亚历山大&#183;黑格、科林&#183;鲍威尔。他们分别是杜鲁门、里根和小布什的国务卿。但是,没有美国文官担任过高级军职。这也表明,军事领域拥有令很多军人引以为傲的较高专业性,所以文官的不少活军人也能干,但外交官或文官要干军人的活就难了。当然,不服气的文官也许会逞口舌之快:人吃的东西狗也能吃,但狗吃的东西人绝对不吃!(也有文科生这样抢白理科生)但不能不承认,在官僚政治中,更高的专业性意味着更有能力抵制外来干预、守护本方的主张乃至不正当追求。马歇尔、黑格和鲍威尔,三位军人出身的政治家,马歇尔曾跑到中国调停国共冲突,鲍威尔在1990年代中后期曾被广泛猜测可能成为首位黑人总统。2“病人”指挥“手术刀”?一种传统的主张是:和平时期的事务应由文官当局负责,但如果战争到来,如何进行战争就应听军方的,甚至应由军方为赢得战争而全面接管国家事务。当年的很多德国军人就是这样认为的,而在一战期间,军方也确实成为了德国实际上的权力中枢。还有一种仍承认文官优先地位的主张则是:应由文官决定是否开战,并确定战争目标和所应遵循的原则,军方则据此提出若干战争方案供文官选择或与其商议,并在文官选定后负责执行;文官在战时仍应保持领导权,但应避免或尽力减少对战事执行问题的干预。这种观点也是今天的很多美国军人所认同的。对此,有人曾以这样的一个比喻作类比:职业军人如同精通医术的外科大夫,缺乏军事经验的文官则如同病人,病人在手术前有权向大夫过问手术方案,但一旦手术开始,你就不能一边躺在手术台上,一边还指手画脚地(如果你未被全麻)与大夫商量该割我哪块,虽然大夫是为你服务的。埃里希&#183;鲁登道夫,德国将军,在年间是德国事实上的头号实权人物。但与前面讲的那些原因有关,看似更多的人(尤其在军队之外)认为,即便是在战时,通常身为文官的领导人都应看住将军手中的“手术刀”。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战略研究教授、也曾参与不少军方事务的埃利奥特&#183;科恩写过一本书,叫《最高统帅:战时的军人、政治家和领导力》,里面主要谈了四位政治家:美国总统林肯、法国总理克莱蒙梭、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以色列首位总理本&#183;古里安,他们分别经历过美国内战、一战、二战和中东战争。该书强调,是这些文职领导人的积极干预保证了战事的成功,而一些看似成功的战事比如美国所赢得的海湾战争,因为文职领导人干预不力其实是不成功的。左为《最高统帅》,右为美国政治学名宿萨缪尔&#183;亨廷顿的名著《军人与国家:政军关系的理论和政治》。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当代西方政军关系研究的基础,主张对军队实行尊重其自治性和职业性的所谓“客观控制”。3文职领导人如何扮演统帅角色?显然,如何干预才是难题所在。最理想的情况说来简单:文职领导人在该出手时出手,在不该出手时不出手,在该强力介入时强力介入,在该点到即止时点到即止。但何时为“该”或“不该”?在朝鲜战争期间,曾有记者问美国总统杜鲁门:如果美国对中国动用原子弹,是要打击军用还是民用目标?杜鲁门说:那得由军方决定,我不是批准这种事情的军方权威。按照如今对核武器的观念,说这种话实在太渎职了,这种问题当然不能由军方看着办。如果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都不做主,这个总统得赶紧换。一个更复杂的例子是希特勒。有学者认为,希特勒虽然不是技术人员出身,也未在企业和装备部门工作过,但对军备技术还是有不少了解,比如关于坦克的主炮、军舰前甲板建筑的高度、工事的混凝土厚度、挪威作战中所需的枪支、汽油引擎的利弊、合成材料的生产,因此他提出的主张对德国的军备建设不无裨益。他利用施佩尔(Albert Speer,建筑师出身,二战中后期担任主管军备生产的德国军备部长,表现出了出色的组织才能)这样的脱离军方官僚体制的文职人员去负责军备生产和研发计划,也被认为值得肯定。还有很多学者认为,就干预作战而言,希特勒在二战初期做得不赖。比如,他对军方提出的入侵波兰方案没怎么修改,该方案也得到了成功实施;对于1940年的入侵法国方案,他的插手在事后证明是正确的:他支持了曼施泰因将军(被视为二战期间德国最出色的将领)的以阿登地区为突破口的建议,这一避实击虚、出敌不意的计划造成了法国的崩溃。但是,希特勒在二战中后期对前线作战的太多干预更像是在给自家拆台。曼施泰因在二战后写过一本回忆录《失去的胜利》,对此多有吐槽,这个书名也能反映这位将军对其元首的耿耿于怀。一个解释是:希特勒本就自视甚高,而二战初期的成功进一步抬升了他的自傲,加之后来的战局不利和身心疾病的加剧,他愈发变得刚愎自用和神经质。曼施泰因的《失去的胜利》,以及在2004年出版的《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军事会议》。后者集中了1942年底至1945年4月间希特勒与将领所进行的军事会商的文字记录,对研究纳粹德国的战略决策和政军关系极有价值。关于如何干预,没有现成的公式能够让文职领导人拿来就用,这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不同。但按一些学者的看法,某些方法至少是值得考虑的。比如,文职领导人应尽力学习军事知识。以色列首位总理兼国防部长本&#183;古里安就是一个楷模。他认为,战争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不能全由军人们去弄。他虽然也有过从军经历,但仍觉得自己在军事素养上还差得远。好在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好学上进,责任心又强。于是,他在繁忙工作之余仍勤学苦读军事知识,这方面的见解大有长进。本&#183;古里安,现代以色列之父,身高一米五的高超政治家。文职领导人还可以在军方领导层之外延揽若干懂军事的人士为顾问,这有利于接触一些相对独立的声音。他还可以尽力运用一些文职专业人士去负责非作战性的军事业务。他还可以积极运用一个由军方和非军方重要官员组成的多部门委员会,让军事问题在其中能够得以集思广益。另外,在政府之外以及政府与国内社会之间,围绕防务和武力使用问题,创造一个比较开放和积极的辩论空间也是有益的。文职领导人即便不是军事专家,至少应做好三点:第一,对与军事问题相关的所有重大问题有全局性把握;第二,促进以自己为核心的各部门间的政策协调;第三,了解部属的能力和秉性的长短优劣,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刘邦得天下后曾问韩信,我排兵布阵不如你,怎么还能当领导呢?韩信说,我善于“将兵”,但陛下您善于“将将”。在上述三点尤其最后一点上,刘邦应说还是不赖的。还要强调,即便文职领导人应发挥领导或主持作用,其干预行为也不应主要是为了监督和限制军方,而应主要着眼于促进文武双方之间基于既定目标的建设性合作。前文提到,一条看似简明的分工方式是:文官决定是否开战,并确定战争目标和所应遵循的原则,军方再据此提出若干战争方案供文官选择,并在文官选定后负责执行。但是,文官的决定权不宜被误解为文官的排他权。即便文官不干预最后的执行问题,在文职领导人扮演主持或拍板角色的前提下,军方也应参与到其他环节中去。比如,是否应该打仗与应该如何打仗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体的。正如,如果你压根不知道如何开车,你就不会考虑如何在下周末搞个自驾游。在文官尚在考虑是否应动武时,对如何打仗更有发言权的军方也应参与进来。再比如,如果文官对外交努力的苦苦追求导致最佳战机已错过,但此时他们又要求采取武力,军方对动武持异议或反对也并非无理。对于确定战争的目标和原则,军政双方共同参与也是现实和合理之举。一张美国漫画:作战室中,一群文官在讨论“政治战略”,而负责“军事战略”的军人则暂时被冷落在一边。传统观念往往将文官与军人、政治与军事视为相互间相对独立的决策单元。因此,在文职领导人行主持之责的前提下,在战略决策中仅让军方负责或参与“纯粹的”军事事宜既不合理,也不切实际。比如,当美国的军事首长们参与高层决策时,他们常常发现:他们本准备只提供军事方案,却被“请求”或不得不卷入关于“非军事”问题或“政治”问题的大量讨论。这不是什么错。在战略决策中,文职领导人需要对军方的行为甚至作战执行本身有建设性干预,但军方也需要建设性地参与到更多事务中来。但如同文职领导人一样,为更好融入这样的决策环境,军方也需要多学习,多接触,多思考。正如,当代大国军事力量正更多地要以异域文化和种族地区为主要活动空间,以非国家的暴力团体为主要限制对象,以反暴乱、维持治安和重建和平为主要任务,更多地面对敌我混杂而非敌我分明的局面,而在这种与传统战争迥异的冲突环境中,军队需要更多地进行民政、宗教、文化、地方政治、大众传播等方面的学习和实践。的确,军队不仅是战斗队,也是政治工作队。(作者:梅然;编辑:胡子华;图片来自网络。)作者简介梅然,1969年生,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安全与战略尤其战略史领域的研究,曾撰写或参编《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国际关系史》等著作,并撰有《中心-侧翼理论:解释大国兴衰的新地缘政治模式》、《俄罗斯、海上霸权与世界政治的逻辑》等论文。栏目简介系统而非碎片,严谨而非学究;博雅而非流俗,启智而非功利。腾讯思享会独家稿件,未经授权,其它媒体不得转载。欢迎朋友们转发本文至个人朋友圈,分享思想之美!关注我们,可在微信里搜索ThinkerBig添加公众号,或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添加订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sophiaw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美及中东肥女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