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德国 发展 恐怖的德国有多恐怖:40万人自发绝育,父母

希姆莱、戈林、葛斯、胡斯……提起期这些让人毛骨悚然的姓氏,人们至今依然心悸不已。这些曾给数百万家庭带来巨大灾难的姓氏,会给他们的后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在他们祖辈罪行的阴影下,他们难以让心灵解脱,有人心脏病突发,有人精神失常,还有人选择绝育。

焚尸炉旁的“田园生活”

赖纳?胡斯还是个孩子时,母亲向他展示了一件传家宝。

母亲打开一个保险柜厚重的门,从里面拿出一些照片。他至今还记得,保险柜柜门上镶嵌着巨大的纳粹标志。

从一张照片上,赖纳看到了小时候的父亲,在自家气势恢宏的宅院中,父亲和兄弟姐妹们在花园里玩耍。

假如有人告诉你,这座宅院在二战时期距离臭名昭着的的毒气室仅有一箭之地。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赖纳的祖父名叫鲁道夫。胡斯(不是那位纳粹二号人物鲁道夫?赫斯),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第一任指挥官。赖纳的父亲在距离集中营150米的别墅中长大,他和兄弟姐妹们玩的玩具,便是集中营里的犯人制作的。摘了草莓后,赖纳的祖母会提醒孩子们,一定要洗干净,以免把粘在草莓上的集中营焚尸炉里飞出的骨灰吃下肚。

时至今日,赖纳仍然对照片巾位于集中营深处的花园大门耿耿于怀一一他称它为“地狱之门”。

“这种负罪感真是难以解释,尽管并没有任何理由让我来承担这一切罪责,但我依然在承担它,深感愧疚。”赖纳说,“我对我的家庭、我的祖父给成千上万家庭造成的苦难感到惭愧。”

赎罪:活下来的惟一原因

在赖纳看来,替祖父赎罪是他活下来的“惟一原因”。“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我要活下来呢?就是替祖父做他本该做的事情赎罪。我应该背负祖上的罪过,并尽力去承受这一切。”

“我不会像家族中的其他人那样闭上双眼,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赖纳访遍德国的档案馆,搜集祖父当年的罪证。并上传到网上。

赖纳曾经两次自杀。在发掘家族犯下的滔天罪恶时,他曾两次心脏病突发。“我的祖父是一名刽子手,这一事实讣我既难过又羞愧。不过我不会像家族十的其他人那样闭上双眼,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这些举动让赖纳成为家族其他成员眼中的“叛徒”,他的父亲、兄弟和堂兄弟与他断绝了来往。在跟陌生人讲述祖父犯下的罪恶时,他常会遭遇不信任,“就好像我继承了祖父的罪恶似的”。

赖纳还是个孩子时,学校从不允许他和同学们一起去奥斯威辛,因为他姓“胡斯”。

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游客中心,一位情绪失控的女孩对赖纳说,他的祖父几乎杀害了她所有的家人。赖纳说出他内心的负罪感后,名叫斯维卡的前奥斯威辛囚犯问他是否可以和自己握手。

他们拥抱在了一起。斯维卡告诉赖纳,他对年轻人讲述这段时总会告诉他们,纳粹战犯的亲人不应该受到谴责,因为那些罪行并不是他们犯下的。

对于被祖辈的罪行折磨的赖纳来说,这是一个重要时刻。

“得到那些幸存者的认同,这让人欣慰,”赖纳说,“你不再害怕与羞愧。”

“家族中出了这样的人是极大的心理负担”

海因里希?希姆莱是的重要人物,他早年当过兵,办过养鸡场,后来逐渐取代戈林,成为德国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首脑,是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得力帮凶,曾在东欧组建多个集中营。

他是弗尔?卡特琳,希姆莱的叔祖父。卡特琳的祖父和另一个叔祖父也是纳粹党徒。

“家族中出了这样的人是一个极大的心理负担,他和你的血缘关系如此之近,使你总感觉有什么事情困扰着你。”卡特琳说。她为希姆莱兄弟写了《一个德国家族的历史》这本书,希望此书为“希姆莱”这个姓氏增加一点“正面形象”。她表示,写这本书时,她“尽可能不带有感情色彩,客观公正地批判祖上的罪行”,并称“我没必要因与这个家族有血缘关系而羞愧”。

卡特琳觉得,纳粹战犯的后代似乎――陷入了两个极端一一大多数决定断绝与父母的关系,其他人则决定用自己的爱来洗刷家族中一切负面的东西。

卡特琳说,在自己开始研究家族的过去之前,她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很好。父亲对过去的事一直难以启齿。

“当我认识到接受自己的祖母是纳粹成员这一事实有多难之后,我体会到了父亲的难处。”卡特琳说,“我爱她(祖母),但当我发现她与老纳粹分子的往来信件,获知他们仍保持联系,以及她给一个被判死刑的战犯邮寄包裹时,我在情感上难以接受,这让我感到恶心。”

了解家族的过去是件困难的事

对莫妮卡,赫尔维格来说,了解家族的过去是件困难的事。她的父亲阿蒙,葛斯因杀害成千上万名犹太人而被审判时,她还是个婴儿。

葛斯是纳粹建在波兰的普拉绍夫集中营指挥官,他嗜血成性,据说曾亲手杀死500多名犹太人,每次杀人或命令手下杀人后,他的脸上都会露出“心满意足”的神色。

莫妮卡是母亲带大的,对于父亲,她只能通过家庭合影来了解。她对父亲的印象原本是美好的,“我总觉得普拉绍夫的犹太人和父亲就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

10多岁时,莫妮卡开始质疑这一想法,并向母亲刨根问底。母亲最终承认,她的父亲“可能杀过几个犹太人’。当她追问父亲到底杀了几个犹太人时,母亲“变得如同一个疯女人’,用一根电线抽打她。

莫妮卡没有从母亲那里得到全部答案,后来她通过电影《辛德勒名单》了解了父亲犯下的恐怖罪行。

离开影院后,莫妮卡眼前总是浮现出电影中的一个画面:清晨,父亲坐在阳台上,透过狙击枪的瞄准镜监视下面干活的囚犯,谁若稍有迟钝,他便一枪将他打死。

为免生出“另一个恶魔”接受绝育手术

希特勒指定接班人赫尔曼?戈林的侄孙女贝蒂娜,戈林,觉得自己有必要采取激进的措施来应对祖上的罪行,她和兄弟都接受了绝育手术,以免生出“另一个恶魔”。

贝蒂娜的父亲亨茨是戈林的亲侄子。父亲过世后,亨茨被身为纳粹空军元帅的伯父戈林收养。

亨茨从来没有和贝蒂娜谈论过纳粹大屠杀,也从没谈起过叔叔戈林。贝蒂娜的祖母是个铁杆纳粹分子,对戈林十分崇拜。

“我们一起观看关于大屠杀的纪录片时,祖母会高喊:‘那是在撒谎,根本没有这种事发生。”贝蒂娜说。

现年54岁的贝蒂娜对祖上的罪恶厌恶至极。13岁时,为了切断与家族的联系,她曾数度离家出走。20多岁时,她曾3次精神失常,并远赴印度。

30多年前,贝蒂娜移民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隐居。她说:“遥远的距离可以让我更容易应对家族的过去。”

对贝蒂娜来说,照镜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她与叔祖父长得很像,每次照镜子都能让她“想起祖先的罪恶”。

纳粹德国的重要人物,巴伐利亚教师之子,当过兵,办过养鸡场、1925年加入纳粹党,1934年后成为德国秘密警察(盖世太保)首脑、将党卫队发展为控制着整个纳粹帝国的庞大组织。拥有貌似庄严的黑色制服以及由令人恐怖的骷髅标志。他属下的集中营屠杀了六百万犹太人。1944年后兼任德国预备集团军司令、上莱茵集团军群司令和维斯杜拉集团军群司令,接连战败,他企图单独和英美谈判被发现后被免除一切职务,化装逃亡途中被俘后自杀。德国《明镜》周刊中对希姆莱的评价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刽子手”。

中文名: 海因里希?希姆莱

配偶: 玛佳莉特?波登

海因里希?希姆莱 (Heinrich Himmler,~)德意志第三帝国政客,行政官吏,盖世太保总管,二战后期超越戈林成为第三帝国第二号实权人物, 出身于巴伐利亚的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是以他父亲最著名的门生海因里希 冯 维尔特斯巴赫亲王的名字命名的。早年在兰茨胡特中学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在第11巴伐利亚步兵团服役。战后曾在慕尼黑大学学习农业,经营过养鸡业,1923年11月,作为紧跟恩斯特?罗姆的旗手参加慕尼黑啤酒店暴动。1925年正式加入纳粹党。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后,希姆莱成为慕尼黑警察局长,在达豪建立起第三帝国的第一座集中营,组织了全德意志帝国的政治警察。1934年4月成为普鲁士盖世太保第二号头目。

在1934年6月30日的清洗中,希姆莱领导的党卫军排挤了冲锋队,从而加强了希特勒对纳粹党及军队的控制;此后,党卫队成为纳粹党内的独立组织,直接隶属于希特勒。在同戈林争夺警察控制权中,逐渐取得优势,接管戈林创建的秘密警察(盖世太保)。1936年就任德国警察总监,总揽整个纳粹德国的警察特务组织和集中营的大权。1939 年9 月将党卫队保安处与盖世太保合并,组建德国中央保安局。1941年希特勒决定消灭欧洲犹太人,希姆莱在东欧组织了若干座灭绝营,大战结束之前,几乎消灭了欧洲的整个犹太民族。到1943年,他已爬上内政部部长兼帝国行政总监的高位,控制了情报网及军事补给部门。

在1944年7月20日谋杀希特勒未遂事件以后,他成为军械部门的头子。他大力发展武装党卫队,企图将势力扩至军队。1944―1945 年先后兼任国内驻军司令、上莱茵集团军群司令和维斯瓦集团军群司令。成为德国占领区法西斯恐怖统治的主要组织者,权势―度仅次于希特勒。1945年初,他领导人民冲锋队和“狼人”,前者是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民总动员的组织,后者则是企图在战后继续进行游击战的一个组织。

但是希姆莱的王国逐渐开始瓦解,由于他沉迷了假科学实验及作为一名失败的司令官,武装党卫军的高级将领开始鄙视他而自行其事,只有他的按摩师克斯登能使他从严重的精神身体失调中获得短暂解脱,由于他在各方面越来越优柔寡断,他遭到马丁?鲍曼的攻击,因为马丁?鲍曼想恢复纳粹党的权威。在大战的最后几个月里,希姆莱企图夺取元首权力并同美、英单独媾和,希特勒立即免去希莱姆的全部职务,下令逮捕法办。鲍曼因而得势。希姆莱假扮成一名普通士兵企图逃窜,1945 年5 月9日在潜逃中被英军捕获,为逃避审判而在纽伦堡服毒自杀。

海因里希?希姆莱于1900年10月7日生于慕尼黑希尔德加德街2号的三楼。当他呱呱坠地时,巴伐利亚的枢密院顾问

童年时的希姆莱(摄于1907年)

维特尔斯巴赫?海因里希亲王冈他伸出庇护之手,为其起名海因里希?希 姆莱,并做其教父。名字和教父约束着希姆莱从小就恪守忠于国王的传统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这使希姆莱养成了服从纪律、处处照章办事的习惯。

当时巴伐利亚维特尔斯巴赫王朝有明文规定:谁认一位亲王作教父,谁就必须当军官。这里有一点是了解希姆莱本性的关键:他一直幻想指挥一支攻无不克、百战百胜的军队,但他一生也没能完全实现这一幻想。希姆莱长得瘦弱,鼻梁上还架着近视眼镜。最初,他想当海军,可是帝国舰队不收戴眼镜的人,只好改当陆军。当年,他只有十七岁,还不到当兵的年龄。他的父亲只好央求在宫廷中的朋友们帮忙,让他的儿子希姆莱提前加入军队。朋友们帮了忙。1917年底,希姆莱加入了巴伐利亚第11步兵团“森林团”。可是他刚刚入伍,正在累根斯堡接受候补军官训练,同时又进了拜罗伊特的机枪训练班。结业后,他被编进第11步兵团补充营4连。但此时战争已经结束,他奉命退役。

希姆莱出席纳粹军方的形势发布会

退役后不久,希姆莱又发现一条行伍发迹的道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局势非常混乱。巴伐利亚社会民主党人中的退役军人和自愿参加者组成了自由团,与共产党人成立的红色工人士兵苏维埃共和国相抗衡。希姆莱加入了自由团。由柏林派出的国防军和自由团准备进攻红色慕尼黑。希姆莱跃跃欲试,想从自由团再进国防军。后来他患了伤寒,健康状况恶化,始终没能成为军官。

进国防军的打算未能实现,原因是他父亲考虑到王室的庇荫己不复存在,通货膨胀有增无减,现在该是让希姆莱在战后赶紧熟谙一门可靠的职业的时候了。他父亲看中了农业,希姆莱当时对农业也很感兴趣。但他的农业生涯仍是时运不济,刚刚进入因戈尔施塔特的菜农场学农,就被一场流行性伤

寒弄得卧床不起。1919年10月18日,他病愈后又进了慕尼黑大学技术学院,注册为农科大学生。希姆莱在1922年8月5日报通过考试,并在施莱斯海姆的“兰德氮素有限公司”谋得了一席农业助理员的职位。同时,由罗姆推荐加入了一个名叫“德国国旗”的民族主义组织。他每天下班后,就扛起步枪,主动跟志同道台的伙伴们进行操练,准备在行将到来的内战中大显身手。

1923年8月,希姆莱辞退了兰德氮素公司的工作,回到慕尼黑,参加了阿道夫?希特勒发动的十一月政变。罗姆将“德国战旗(原德国国旗)”组织的大旗交给了他,他作为旗手参加了希特勒的十一月政变。 政变失败了。这个政变失败者打定主意继续搞政治,希姆莱参加了民族让会主义自由运动组织。希姆莱在自由运动组织的成员中遇到了旧友格利戈尔?施特拉塞。他是自由运动组织中的头目,他看出希姆莱有组织能力,便很快起用了他。

1924年5月,国会大选在即。施特拉赛企图利用希特勒政变在德国引起的轰动,将自己手下的纳粹分子塞进国会,便派希姆莱驾驶一辆摩托,在下巴伐列亚各村镇之间往返飞驰,传达施特拉赛通知文告,并向农民声嘶力竭地进行民族社会主义的宣传,煽动农民反对金融资本,诅咒犹太人和共济会成员,攻击布尔什维克,诋毁民主政治和一切合理的政策。

党卫军头目海因里希-希姆莱

希姆莱的力气没有白费,施特拉赛的活动措到了近两百万张选票,赢得了三十二个国会议员席位。希姆莱虽然不余遗力地工作,但仍感到前途渺茫。 1924年12月希特勒离开监狱后,随即着手重建因十一月政变而被禁止的四分五裂的纳粹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纳粹党又兴旺起来,并建立了党卫队。希姆莱凭着择主而侍的本能,觉得找到了自己的偶像。1925年8月,他加入了纳粹党,不久又当上了施特技赛的秘书。

希姆莱乐于执行各种命令,严格遵守纪律,是一个出色的组织者。但他垂涎高官显员,施特拉赛就尽量设法满足希姆莱的欲望。施特拉赛在赴柏林之前,提升希姆莱为巴伐利亚一上普法尔茨省党部副书记。希姆莱虽然投靠希特勒的对手施特拉赛门下,实际上,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党的领导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不是施特拉赛的侍从。当施特拉赛调往柏林并成为希特勒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前德国 发展 恐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