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前苏联和美国谁厉害炮兵真的是非常厉害吗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二战结束前,苏联红军炮兵的演变
——台湾同好的研究结果
  炮兵师的演进
  红军总参谋部(Stavka)于日宣布成立了26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单位—炮兵师,在这个单位之中包括了3个榴炮团(122mm
榴炮)、2个加农炮团(各有18门122或152公厘加榴炮)、3个战车猎杀炮兵团(每个有24门76mm炮)外加上一个观测营。这种一次将六个射击单位放在师指挥所管制的架构,很快就被证明是不适当的,因此在12月6日新的编装就公布了出来,在炮兵师中增加了迫炮单位,同时设立了4个旅指挥部来进行协调管制。所有的炮兵师在1943年1月前都改组为新的架构。
  进一步对炮兵单位的强化、集中化在1943年4月实施,一个重要的变革是设立了5个炮兵军指挥部以管制多个炮兵师作战,另一个变革是新的「突破炮兵师」(Breakthrough
Division)架构出现。所谓的「突破炮兵师」可被视为是一个标准炮兵师加上两个种炮兵团:1个152榴炮团与1个203榴炮团。第一波在4月份有7个炮兵师被改组为此种架构,到了1943年底,26个炮兵师中的17个被改组为「突破炮兵师」。而在剩下的9个未改组的炮兵师中,仅有6个维持着1942年的组织架构,另外3个被改编成纯粹的加农炮兵师,以作为方面军进行反炮战之用。
  1943年6月一个师被改组为重加农炮师编,包括1个观测营和4个加农炮旅,每旅则有3个各有4个炮连的炮营,每个炮连建置4门加榴炮,这使得全师的火力达到144门152mm加榴炮。其后在10月份另一个炮兵师被改组成加农炮师的编装,与重加农炮师的不同点是,每个旅中有一个营被换装为76mm榴炮。
 下次的重大编装改变发生在1944年九月,10个新的「突破炮兵师」成立了,但与原先的编装不同的是,每个师中原先的加农炮旅为新的160重迫炮旅和1个火箭发射旅取代;同时3个原本未改组为「突破炮兵师」的炮兵师和重加农炮兵师也同时被改组为1943年架构的「突破炮兵师」。为了指挥这些新的炮兵师,5个新的炮兵军同时成立起来。
 在1944年底,在东线战场作战的炮兵部队共计有:10个炮兵军、10个1944架构「突破炮兵师」、22个1943架构「突破炮兵师」、2个加农炮兵师和3个1942年架构炮兵师。
  野战炮兵与重野战炮兵之演进
  红军在1939年共计拥有24个炮兵团与数个超重炮兵营,而在芬兰战役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红军需要更多的重炮兵火力。红军的122榴炮团明显地威力不足,因此被打散到各个步兵师中,使每个步兵师获得一个额外的122炮兵连。原本的炮兵团则被重组为拥有4个炮营、每营3个4门152榴炮的榴炮连。部分炮兵团则被改组为203mm超重榴炮团。
  1941年9月新的编装公布,主要的改变在于将每团中炮连的数量减少为2个,但因为没有削减指挥部及其它支持单位的人力,因此上表中的编制人员数分别降低为1,669、1,980。在此同时,两种新的炮兵团编装也出现了:第一种包含1个观测营、2个122加农炮营与1个152加榴炮营;第二种则仅有3个152加榴炮营,每个营均由2个炮连构成。第一种共有1,622人,第二种有1,330人。在1941年下半年,红军共成立了2个榴炮团、24个军团炮兵团(全部是上述152榴炮团)与12个加农炮团;至于之前所有成立的军炮兵团军改组为军团或加农炮兵团。
  为了进一步降低人力需求,红军在1942年4月公布了新的编装表,榴炮团被缩减为2个炮营,每营有3个4炮炮连(有时只有2个炮连),而虽然编装表列武器为152榴炮,许多单位仍然使用122榴炮。在1942年的38个榴炮团中,23个团拥有24门152榴炮、9个团拥有24门122榴炮、6个团只拥有20门122榴炮。加农炮团则改组为拥有2或3个加农炮营,每营建置3个2炮炮连。在1942年的79个独立炮兵团中,25个拥有18门152加榴炮、27个有12门、12个拥有12门107或122加农炮。这样的一个编装调整看来似乎非常符合红军的需要,因为这样的编装方式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
  1943年之后主要的调整在于持续性地集中重炮兵火力,在1943年二月,榴炮团全面采用152榴炮,并且扩编成为独立重榴炮旅。在独立重榴炮旅中共有4个炮营,每个营有4个拥有2门152榴炮的炮连,不过独立重炮连很快就被整合到炮兵师中。持续存在的是加农炮旅和超重榴炮旅,共计有11个加农炮旅被成立,每个旅有两个拥有18门炮的炮团。不过这些独立旅还是渐次被合并到炮兵师中,到了1944年只剩下一个独立加农炮旅存在。
  在1943年4月,红军总参下令所有野战军团的炮兵单位均调整为1个加农炮兵团、1个反战车炮团、1个迫击炮团加上1个防空炮团的编制。而这些单位都在原有的番号名称中加上「军团」字样。
  到了1944年五月,所有的军团炮兵团都改组为军团炮兵旅。每旅拥有1个观测营、2个炮兵营拥有12门152榴炮的炮兵营与1个12门122加农炮的炮营。45个炮兵旅成立的代价是原先的106个炮兵团中的86个被裁并。
  进一步的集中化在1945年进行,而到战争结束时,红军的炮兵预备队共拥有63个加农炮兵旅、2个榴炮旅、57个独立炮兵团(33个加农/军团加农与24个榴炮),外加炮兵师与军团炮兵单位。
  军炮兵团的演进
  在1937-38红军重组计划中每一个步兵军都加入了2个摩托化炮兵团(A、B)作为军火力支持骨干,其中A炮兵团由加农炮、榴炮与观测营组成,主要做为反炮兵战之用;B炮兵团纯粹由152榴炮组成,以重点方向火力支持作战为主。而到了1939年由于火炮生产能量无法满足红军迅速扩编需要,因此原先每军配备2个炮兵团的架构被单一简化的军炮兵团所取代,在这个炮兵团(架构C)中,每一种口径的火炮被集中在个别的炮营中,每个炮营则有3个4炮炮连,另外团编制有观测营。
  1941年六月战争爆发前夕,红军共有40个步兵军配备有两个炮兵团,另外13个步兵军只拥有1个C架构炮兵团;每一个军炮兵团的人员、火炮、牵引机数量都几乎满编,但是卡车严重不足,每个团的实际数量大概都只能达到编装表的半数。到了1941年九月,步兵军的编制被取消,所有残存的炮兵团被集中在红军总预备队中;而当1942年步兵军重新成立的时候,由于规模大幅缩减,仅相当于西方国家步兵师的规模,因此也就不再需要先前重量级编制的军炮兵团。11个新的军炮兵团被成立起来,但是每团只拥有16门76炮和12门122榴炮。
  1942年末红军总参谋部(Stavka)重新编组了步兵军,这18个编制较大的步兵军同时也需要更强大的支持火力,为了满足这些新步兵军的需求,10个新型态的军炮兵团成立了。每个团拥有1或2个122加农炮营和1个152加榴炮营。
  而到了1943年6月新的编装表出现,一个营级规模的军炮兵团型态出现,每团此时仅有4个4炮122榴炮连(有的仅配备2个152加榴炮连),人员数512人。到1943年底,有40个军炮兵团采用了这个编装架构。
  个军炮兵团改组为军炮兵旅,每旅有一个观测营与2个炮兵团,每团有5个4炮炮连,其中一个团配备100mm加农炮、另依配备152榴炮。不过这种所谓的军炮兵旅其实是一种名称上的欺敌做法,因为事实上这些1944年架构的军炮兵旅全部直接受到集中管制,以作为方面军火力支持集中使用。1945年为了与日军开战准备,远东军区成立另外7个军炮兵旅。
&&&&&&&&&&&&&&&&&&&&&&&&&&&&&&&&&&&&&&&&&&&&&&&&&&&&&&
(题头配图和本文没有关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和Copyright(C)2018 优酷 youku.com 版权所有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大风号出品
二战期间,苏联炮兵真的是非常厉害吗?
原标题:二战期间,苏联炮兵真的是非常厉害吗?毫无疑问,苏联红军炮兵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决定性作用。在各类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回忆录中,人们总是可以发现那些幸存下来的纳粹德国老兵对于苏联红军炮击的描述,感觉出那种心有余悸的侥幸之情。1934年,苏联红军炮兵手中的各型火炮数量为17000门,至1939年,这个数字上升到56000门,至日开战时,苏联红军已经装备了超过59000门的各型火炮,其中不乏口径大于210毫米的重型火炮。但战争的经验表明,光有火炮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炮手的训练水平,炮弹的准备充分程度以及指挥协同等都将会对炮兵的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缺乏炮弹,往往延误战机。1942年1月是最为艰难的时候,从后方送往前线的炮弹只有44%能到达红军炮兵手里,喀秋莎火箭炮由于缺乏火箭弹经常趴窝。由于前线无法得到足够的弹药,红军士兵怨声载道。虽然面对多重困难,但苏联红军迅速总结了经验,使得红军炮兵部队在后来和纳粹军队的较量中占了上风。由于大量火炮在战争中被遗弃或者损坏,但又无法及时地得到补充,这种恶性循坏导致苏联红军炮兵师的编制越来越小,每个炮兵师的火炮数量从原来的280门下降到132门,而多出来的炮兵则另外编组为红军炮兵后备部队,直接受红军最高统帅部领导。虽然德军越来越向苏联腹地深入,迫使苏联大量的兵工厂开始往后方撤退,但在1942年,苏联兵工厂在艰苦的环境下的火炮产量达到了战时的高峰——29600门,火炮口径覆盖了76毫米到305毫米的各种型号,日,斯大林指示将采用“火炮进攻”,即对德军聚集地发起进攻前用密集炮火对该地进行打击,在整个进攻期间,火炮将及时提供支援,这对苏联兵工厂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为了团结盟友,苏联此时还向捷克和波兰军队提供了大量的火炮装备。为了尽快将法西斯入侵者驱逐出苏联,苏联兵工厂在后方建立了强大的兵工生产基地,红军手中的火炮数量开始急剧上升,1943年苏联兵工厂生产21735门火炮,1944年达到23841门,1945年生产13511门。同时苏联各个兵工厂吸取开战前期的教训,开始大量的生产弹药,在1943年,大约有1300个工厂投入到弹药的生产中,这个时期的弹药产量也急剧上升。这个时期苏联的兵工厂共生产了3.81亿发炮弹,其中包括878万发火箭炮炮弹。这个时期苏联的年平均炮弹生产数量达到了7860万发,这些炮弹分配给了大约13.4万根炮管(包括高射炮和反坦克炮),也就是每根炮管大约发射586.5发炮弹。而德军此时的年平均炮弹生产数量为7100万发,而只分配给了42500根炮管,也就是每根炮管发射了1670发炮弹,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开战初期苏联红军的火炮损失率太高。但战争后期红军的数量优势还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赤色钢铁成为打击纳粹的中流砥柱。一战时,每前进一公里约要牺牲100名士兵,到二战时,这个数字下降大约一半,苏联炮兵估计每公顷面积上如果要产生这样杀伤的话,采用76毫米火炮的话,射速必须达到10-12发/分,如采用100毫米火炮的话,射速为6-8发/分,122毫米口径榴弹炮和152毫米口径榴弹炮的射速必须达到5-6发/分和3-4发/分,但在后来的进攻中,德军几乎无还手之力,所以红军各型火炮射速约维持在1发/分左右。年莫斯科保卫战中,红军在每公里战线上布置30-35门火炮,随着战争深入,红军手中的武器数量激增,战争末期在每公里战线上红军布置325门火炮,在进攻柏林中,红军依然保持了每公里295门火炮的规模,整个红军炮兵手中的火炮数量在此时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常规火炮88900门,火箭炮2167门。这就是九万门大炮迎来的胜利!科罗廖夫
微信号:keluoliaofucn温馨提示:联系邮箱:。欢迎来稿,选题、内容、题材不限,文章、漫画、视频均可。关注国际时事热点,致力爱国主义国防教育。转载请注明出处。为了更多更好的奉献原创作品,我们的小小公众号会不定期的发布一些广告,对此带来的不便,请求铁粉们谅解。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二战期间,苏联炮兵真的是非常厉害吗? - 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微信公众账号
二战期间,苏联炮兵真的是非常厉害吗?
毫无疑问,苏联红军炮兵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决定性作用。在各类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回忆录中,人们总是可以发现那些幸存下来的纳粹德国老兵对于苏联红军炮击的描述,感觉出那种心有余悸的侥幸之情。1934年,苏联红军炮兵手中的各型火炮数量为17000门,至1939年,这个数字上升到56000门,至日开战时,苏联红军已经装备了超过59000门的各型火炮,其中不乏口径大于210毫米的重型火炮。但战争的经验表明,光有火炮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炮手的训练水平,炮弹的准备充分程度以及指挥协同等都将会对炮兵的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缺乏炮弹,往往延误战机。1942年1月是最为艰难的时候,从后方送往前线的炮弹只有44%能到达红军炮兵手里,喀秋莎火箭炮由于缺乏火箭弹经常趴窝。由于前线无法得到足够的弹药,红军士兵怨声载道。虽然面对多重困难,但苏联红军迅速总结了经验,使得红军炮兵部队在后来和纳粹军队的较量中占了上风。由于大量火炮在战争中被遗弃或者损坏,但又无法及时地得到补充,这种恶性循坏导致苏联红军炮兵师的编制越来越小,每个炮兵师的火炮数量从原来的280门下降到132门,而多出来的炮兵则另外编组为红军炮兵后备部队,直接受红军最高统帅部领导。虽然德军越来越向苏联腹地深入,迫使苏联大量的兵工厂开始往后方撤退,但在1942年,苏联兵工厂在艰苦的环境下的火炮产量达到了战时的高峰——29600门,火炮口径覆盖了76毫米到305毫米的各种型号,日,斯大林指示将采用“火炮进攻”,即对德军聚集地发起进攻前用密集炮火对该地进行打击,在整个进攻期间,火炮将及时提供支援,这对苏联兵工厂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为了团结盟友,苏联此时还向捷克和波兰军队提供了大量的火炮装备。为了尽快将法西斯入侵者驱逐出苏联,苏联兵工厂在后方建立了强大的兵工生产基地,红军手中的火炮数量开始急剧上升,1943年苏联兵工厂生产21735门火炮,1944年达到23841门,1945年生产13511门。同时苏联各个兵工厂吸取开战前期的教训,开始大量的生产弹药,在1943年,大约有1300个工厂投入到弹药的生产中,这个时期的弹药产量也急剧上升。这个时期苏联的兵工厂共生产了3.81亿发炮弹,其中包括878万发火箭炮炮弹。这个时期苏联的年平均炮弹生产数量达到了7860万发,这些炮弹分配给了大约13.4万根炮管(包括高射炮和反坦克炮),也就是每根炮管大约发射586.5发炮弹。而德军此时的年平均炮弹生产数量为7100万发,而只分配给了42500根炮管,也就是每根炮管发射了1670发炮弹,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开战初期苏联红军的火炮损失率太高。但战争后期红军的数量优势还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赤色钢铁成为打击纳粹的中流砥柱。一战时,每前进一公里约要牺牲100名士兵,到二战时,这个数字下降大约一半,苏联炮兵估计每公顷面积上如果要产生这样杀伤的话,采用76毫米火炮的话,射速必须达到10-12发/分,如采用100毫米火炮的话,射速为6-8发/分,122毫米口径榴弹炮和152毫米口径榴弹炮的射速必须达到5-6发/分和3-4发/分,但在后来的进攻中,德军几乎无还手之力,所以红军各型火炮射速约维持在1发/分左右。年莫斯科保卫战中,红军在每公里战线上布置30-35门火炮,随着战争深入,红军手中的武器数量激增,战争末期在每公里战线上红军布置325门火炮,在进攻柏林中,红军依然保持了每公里295门火炮的规模,整个红军炮兵手中的火炮数量在此时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常规火炮88900门,火箭炮2167门。这就是九万门大炮迎来的胜利!科罗廖夫 & & & 微信号:keluoliaofucn温馨提示:联系邮箱:。欢迎来稿,选题、内容、题材不限,文章、漫画、视频均可。关注国际时事热点,致力爱国主义国防教育。转载请注明出处。为了更多更好的奉献原创作品,我们的小小公众号会不定期的发布一些广告,对此带来的不便,请求铁粉们谅解。~文末广告为腾讯平台统一配送的,您的每一次点击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点收益。
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 公众号最新文章:
今日抢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炮兵之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