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印度独有种姓制度度这个枷锁在,印度就不可能超越中国。

印度教种姓制度教案doc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印度教种姓制度教案.doc
印度教种姓制度教案.doc
印度教种姓制度教案.doc
简介:本文档为《印度教种姓制度教案doc》,可适用于市场营销领域,主题内容包含印度教种姓制度教案印度教种姓制度:年之久的枷锁谈到印度教种姓制度这个实行了年之久的古老制度和习俗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绝大多数人肯定会说种姓制度是禁符等。
侵权或盗版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赌博犯罪类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1,524被浏览1,452,631分享邀请回答1093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 大浪滔天来了提问:& & 关于印度这个国家要怎样正确看待?潜意识里大家都认为阿三很搞笑,主流媒体上也似乎并不把印度当回事,但我的外国友人却认为印度非常有发展潜力,将来会成为中国的主要威胁。求何大神解惑。& & 何新老家伙 回答:& & 中国人对印度历史和现实充满误解。& & 许多中国人以为印度是所谓文明古国,殊不知这纯是张冠李戴的误会。& & 有古文明的印度在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却不在印度国,主要流域在西藏、巴基斯坦以及尼泊尔。所以西方说的印度斯坦古文明实际是在巴基斯坦、尼泊尔和阿富汗,而不在南亚印度。& & 位于印度沙漠另一边的南亚印度,在被蒙古人征服建立莫卧儿王朝前,基本没有什么重要的古文明遗迹。那个地区自古部族林立,经济文化极其落后,近乎蛮荒。至今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种族阶级严格分类和歧视贱民的野蛮种姓制度。有人诈称印度正在超越中国,这只是一个网络谣言和笑话!& & 印度2016年GDP是7.8,而中国是6.7,似乎GDP超过了中国。但是人们忽略了,印度经济近年GDP的所谓加快增长,重要原因在于莫迪政府为了政绩需要调整了GDP计算方法。由于统计方式发生改变,印度将年经济增长率较原数字上调了近50%,这种调整自然提高了印度GDP增长率的估值。但是印度GDP增长里边也有很大的水分。另一方面,还应注意中印两国的经济总量,印度经济总量不到中国1/5,根本不可能与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相提并论,综合国力更不能比拟。& & 有人用印度加快增长给中国制造舆论压力,根本原因还是为了宣扬印度的所谓制度优势。& & 然而中国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GDP增长率每年是两位数的增长,甚至高达25%以上!中国增速超过欧洲日本几十年了,却没人说中国会超过欧洲与日本,印度GDP增速超过中国只一年,有人就鼓吹印度会超过中国云云。& & 其实,印度至今具有奴隶制度和种姓制度封建制度的大量残余,加上英国人留下的畸形分权制,印度社会制度极其低效率而且停滞落后。印度人有天生的种姓制奴性,整个社会发展水平非常低下!& & 中国经济奇迹源于中国的制度优势。没有毛泽东领导1949年以后的土地革命以及工业革命的伟大社会变革,现在中国也会是世界上的另一个印度,可能状况还不如印度。& & 说印度超越中国?那纯属梦呓。
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4楼成功大前提,秩序一统,或政治或经济必居其一
印度政治经济秩序基础――既缺毛泽东又缺美联储支持[4]反对[1]
2楼1、印度所谓的民主政体,就是欧美帝国对印度的国家机构的阉割,已经失去了独立性。
2、印度超越中国?
-----有可能的,条件就是:中国自己犯傻:按欧美标准,中国被【改造】为所谓的民主政体。支持[20]反对[0]
1楼印度超越中国?那纯属梦呓 --------都在梦呓。支持[5]反对[4]
评分与评论
&&评论员用户名
&& 发贴后,本网站会记录您的IP地址。请注意,根据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您的发帖内容、发帖时间以及您发帖时的IP地址的记录保留至少60天,并且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这类信息提供给有
在今日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争议及传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属。自从80年代以来,何新先生的文化研究,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他所首先倡导的一些基本观念,已汇为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受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广泛注意。人们可以不赞同他,但是不可能不重视他。何新的学术在80―90年代中国政治与文化这一巨大转变时代留下了深深的思想印迹。由于何新的特殊影响,他一度成为海内外各主要新闻机构追逐采访的对象。采访过他的包括美联社、纽约时报、共同社、ABC、NHK、美国之音、路透社、独立报、费加罗报等世界著名传媒。1994年后,何新主动拒绝与一切内外传媒作直接接触。也不再出席公开会议,讲课讲演。从公众视线中遁失。
联系我们:QQ 邮箱:
CopyRight &
www.caog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印度记者眼里的中国人
&印度总理辛格
我的上篇博文《 》议论了印度的体育,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仅获得一枚铜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仅获得一枚银牌。让人不敢想像,这是一个11亿人口的大国的体育成绩。前天,印度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了一枚金牌。这是历史性的突破,估计印度人会举国欢庆。我前天的文章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说我不了解印度。今天转帖几篇印度和西方记者对中国和印度的观感。我想这些人可能比我更了解印度吧。
印度实行的是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制度,日本曾试图以共同的价值观,拉拢印度围堵中国。然而你可知道,这个国家自从独立以来,一直由甘地家族统治。长期统治印度的国大党是一个家族党,历任党首均由甘地家族的人出任,这个国家的总统和总理,均由这个家族党提名和选举。
印度也像美国一样,是联邦制,各州自治,但在政治上这个国家却是四分五裂,政令不通。其中一个州长期由共产党执政。
印度的统治者,知识分子,属于高等种姓,这些人是两千五百年前欧洲雅利安人的后代。雅利安人2500年前入侵了印度,将原来的印度人当成奴隶,这些奴隶世代为奴,一直到今天,就是今天的贱民阶层。由于不许奴隶读书识字,因此古代的印度文化也被灭绝。
印度的种姓制度已有几千年,下层人永为下层人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贱民,而且制度限制他们永远都是贱民,因此他们根本不会想着去奋斗,去争取平等。印度是乞丐之国,在偏远农村到处都是乞丐。他们世代行乞,并以此为生活方式。
印度教相信因果轮回,因此人们愿意多做善事,但缺少奋斗精神。因此印度人的价值观是安于现状,不求进取。
印度没有搞过中国式的土地改革,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因此印度农村的贫富分化非常严重。印度的政治从外壳上看是资本主义,实质是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的结合体。
你可能不会想到,印度的毛主义者渗透到3亿农民当中,毛主席成了印度农民盼望的大救星。尼泊尔的毛主义者已推翻了封建皇权,印度的毛主义者仍在闹斗争。印度的知识分子,有感于印度社会的现状,多是毛主义的支持者和同情者。现在印度知识分子热衷在中印对比中找问题。中国的成就可能会给印度的政治造成巨大冲击。
印度与中国同时在1949年建国,在中印战争之前,印度因得到美国的扶持,经济状况比中国好。但从六十年代以后,印度开始落后,现在大概比中国落后二十年。印度40年只走了中国20年的路。
印度倡导计划生育,但因党派斗争和宗教观念,没有人真正敢提出计划生育的具体政策,只能是引导说服,但引导没有作用。因此印度人口增长很快,现在接近12亿,几年之后将超过中国。人口重负将压垮印度,仅此,印度不可能超越中国。
其次是印度的政治,党派斗争让印度的政治决策没效率,政策难执行。任何事情,都会成为政治斗争的靶子。
印度的北边是强悍巴基斯坦,两国长期搞军备竞赛。印度有航空母舰,热衷于军事建设,成为沉重的负担。&
印度人没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不爱学知识,文盲极多。印度人没有中国人发家致富&光宗耀祖&的观念,因而也不热衷于勤劳致富。
印度的人口、政治、文化观念决定了,在今后很少一段时间里,印度只会是一个人口很多的穷国,而中国将是一个人口很多的强国。
说几句印度的历史,屈辱了1200年。从公元八世纪开始,相当于中国唐朝中期,直到印度独立前,近1200年时间,印度一直由外国人统治,逆来顺受,不乏奴性。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入侵印度,11世纪开始,突厥人开始入侵北印,由于无力控制庞大的印度北部,印度逐渐又进入了分裂的时代。
16世纪初,信仰了伊期兰教的成吉思汗的后代,从阿富汗侵入印度,在印度建立莫卧尔帝国,一直统治印度到1849年。此后英国的东印度公司,靠做生意一点一点渗透到印度的各政府机构,最终将印度变成了殖民地,直到1947年印度独立。印度人在被外族人统治近1200年后,才开始当家做主。&
一个清洁工震撼了印度记者!
会员& &发帖于& &&&
在网上学了一个词&雷&,决定(作)用在一个在中国住了6年的印度精英身上。说这位Pallavi Aiyar女士是精英,是有点根据的:她是印度外交官的夫人、《印度教徒报》(The Hindu)驻京记者,新近出版了一本描写她在中国生活的书《Smoke and Mirrors--An Experience of China》。
她是怎么被&雷&到的呢?这还要从北京胡同的一位厕所清洁工余宝庆(译音)说起。余宝庆38岁,原来是安徽的农民,2004年初到了北京,找到了这一份工作。他负责的这个厕所距离Pallavi Aiyar女士的住所不远,自然就成了这位印度女记者了解中国社会的采访对象。对于余宝庆来说,他觉得很幸运,厕所清洁工的工作远比在家乡务农来得轻松。他说这份工作每月可以挣到100美元,但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一个见识大都市的机会。本来他很担心不适应城里的生活,可是这份工作让他结识很多人,交了不少朋友:&谁不来上厕所呢?&他笑着说。当Pallavi Aiyar女士结束采访与这位中国清洁工告别的时候,令她震惊的一幕出现了:he shook my hand with confidence(他很有自信地与我握手),而且邀请她过几周再来,等他老婆来北京时要把她介绍给这位他认识的第一个外国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这段场景让她被&雷&到了。原因很简单,在他们印度,如果在印度的某些地方哪个上流社会的精英不小心触到了一个bhangi人(专门从事厕所清洁的下等人),people would rush off to take a bath(赶回家洗个澡)。Pallavi Aiyar女士自己见多识广自然不会如此反应,让她震惊的是中国的厕所清洁工会如此自信地伸出手来和她握手,毫无印度bhangi的自卑心理。
这件小事让这位印度精英对中国人刮目相看。分析一下,余宝庆与印度的bhangi有以下几点不同:(1)印度的bhangi浑身带有异味,而余宝庆没有;(2)印度的bhangi大多是文盲,余宝庆上过两年高中;(3)印度的bhangi收入无法和其他阶层相比,但是余宝庆的工资不高,但是也可以和其他劳动阶层相媲美;(4)最重要的一点是,印度的bhangi生下来就是厕所清洁工也会做一辈子清洁工,而余宝庆从来就没有打算当一辈子厕所清洁工,他的目的是长见识,攒一笔钱,将来和老婆一起回老家做生意。这最后一点是Pallavi Aiyar女士的&重大发现&,她采访的另外一个写字楼里的厕所清洁女工打算挣点钱以后自己去开一个美发屋。换句话说,中国人的身份不管多么低,但是都在试图努力改善自己的地位。举个例子来说,内蒙古赤峰姑娘娄晓颖,因家境贫困,1998年赴京打工,从事家政服务工作,幸运的是,她被介绍到央视主持人倪萍家做保姆。之后几年里,在倪萍的帮助下,她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在北京有了一个幸福家庭;现在已是北京协和医院的一名高级员工,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北京白领。
这一切对一个中国人来说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对这位从小在印度上层社会长大的女士来说不啻于一场深刻的阶级教育。她惊讶地发现,在中国,&阿姨&们的地位并不像在印度那么低,她们可以与主人同桌吃饭、一起看电视。还有,哪怕是开奔驰、去过巴黎旅游的中国富人,他们的父辈也照样会在家干家务包括清洗厕所。Pallavi Aiyar女士有一位中国大学生助理Cindy,是个喜欢KFC的时尚女性。有一次她们在SOHO的公寓里一起喝下午茶,这个中国女孩突然问Pallavi Aiyar女士能否给自己的妈妈找一份&阿姨&的工作。这个问题又把Pallavi Aiyar女士&雷&到了,她形容自己是处于&失语&状态(Cindy's question left me speechless),因为这她意识到了中国人骨子中的平等意识,这正是印度人所缺乏的,也是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
印度记者:爱上中国的五件事
印度《每日新闻与分析》1月2日文章,原题:五件使人爱上中国的事情  报道中国的记者常常受到中国人的批评,因为他们关注的焦点更多是的放在这个国家社会、经济和文化问题上,正面报道要少一些。  一位中国官员曾抱怨我的一些报道对中国批评过度。这显然不是事实,作为一名从印度角度来报道中国的记者,我非常清楚:中国的许多问题也正是印度所面临的问题,并且我尽量在我的写作中反映出这一点。  最近我去中国南方进行了一次背包旅行,与普通的中国人进行了长时间的、热情的交流之后,我对中国的好感不由得涌上心头。在此,我想列出5件让我毫无保留地爱上中国的事情。  没有宗教或种姓冲突。不错,中国每年有大约8万起&群体性&事件,但是中国并没有经历那些你在印度时常看到的、以宗教或种姓名义而引发的流血性事件。结果就是,你看不到传播宗教和种姓毒药的政客,也见不到在仇恨舞台上上演的竞选活动等。  工程项目的实施,而不是政治化。在印度,从建造一座桥梁到与其他国家签订核协议等所有事情都被恶意地政治化了。与印度不一样,中国就是在做事。中国强调的是工程项目的实施,即使所使用的方法并不是无可指责的,这与印度有很大的不同。  女性安全地参加工作。无论你在中国的哪个地方旅行,你都会看见工作的女性,她们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她们不仅参与一些传统的职业,还从事公共汽车司机、收费站、工厂工人以及一些新兴行业。她们中的许多人都是远离家乡,来到城市,住在宿舍,一年只回一两次家。  体育超级大国。今年的北京奥运会将会证明中国在国际体坛的霸主地位。比较一下印度在赛场上的糟糕表现,你就不得不对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体育上的出色表现感到惊讶了。
一位西方记者眼中的中印差距&此文写于2005年
《洛杉矶时报》驻北京记者RoneTempest派驻中国之前,是该报驻印度记者,在印度呆了三年。今年8月,RoneTempest在《洛杉矶时报》上发表长文,对比中国和印度的发展道路,并从西方的观点就中、印两国经过五十年&竞争&后出现的不同结果进行了仔细分析。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在日独立日前夕说:&我们今天的庆祝只是迎向等待我们的伟大胜利和成就的起步而已,机会之门为我们打开了。&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说:&中国历史的新时期开始了。四亿五千万人民的中国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国家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除了1962年短暂的中、印边境冲突外,两个一无所有的国家的制度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完全浮现出来。但是,当印度领导人今天在庆祝印度头一个五十年,却不得不承认除了在人权和公民自由领域外,几乎在每个层面,中国都在改善其人民――包括最穷的公民――的生计方面比印度做得更多。
学者、外交官和经济学家都想用不同的理论解释中国在教育、保健和一般生活水准对印度巨大而又增加的优势。最常见的理论是印度太过于多元化,有15种语言、五种主要宗教和数不清的等级,缺少实现有效的全国教育和灭贫计划的统一性和共同感。
最令印度不安的是他们越来越发现中国的快速进展并不只是经济步骤而已。许多专家现在相信到目前为止中国得以如此迅速向前推进的原因是部分得力于较早时更粗暴的改革,特别是1949年至1976年毛泽东专政统治时期在枪尖下强迫实施的土地改革措施。人们只主要记得毛泽东时代年大跃进失败之后的饥荒和年文化大革命的恐怖政治统治和迫害。但是,特别是在共产统治初期的1950年代,中国却得利于土地的重新分配、普及义务教育、简体字和保健与福利政策以及有助于恢复中国的精神和自尊的其他改革。虽然从今天来看问题要复杂得多,但是对宗教、迷信、秘密会社、三合会和宗派的镇压也帮助中国打破了盘踞地方上的贫穷。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阿马提亚.沈是在印度西孟加尔生长的人,他辩称&中国对印度的相对优势是其改革前奠基的产物,而不是改革后重订方向的结果。&过去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印度同中国的生活水准相差不多。就基础设施――铁路运输和道路――和公务员制度来说,印度实际上比中国开始得更早。迟至1960年,两国在减少文盲、营养不良和婴儿死亡率方面记录都不是很好。中国正面临著世界最后一次大饥荒。印度1960年的人均寿命只有44岁,中国是47岁。独立后的头几年,两国都依赖外国的援助和专技知识。中国依赖的是苏联,印度依赖的是大英国协和西方捐助国。但是中国在1962年就突然切断了同苏联的关系,而印度仍然是西方外援的主要受援国。到1970年代末期,即使是在邓小平的经济改革实施之前,中国也已经几乎在衡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尺度上开始超越印度。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新的各国人力发展指标显示,根据识字率、平均寿命和平均收入计算,中国的得分是60,接近所有发展中国家最高分,印度只有44分。亚洲国家中唯一低于印度的是老挝和孟加拉国。美国前驻印度大使莫尼汉把印度的民主称为&功能性无政府状态&。虽然等级制度和普遍对妇女的歧视大大限制了印度的自由,但是活跃的民主事例却很突出。该国人权事务委员会的官员去年报告说,在印度最穷的奥利萨邦的卡拉汉蒂至少有12人饿死。但是当地选举的投票人数却破记录。德里大学的学者莫汉提说:&有人饿死,但同时也有人真正在竞选。饿肚子的人也去投票。&这是印度的矛盾之处。
不管怎样,中国尽管个人自由受到限制,但却更能够接受改变和引进的概念。印度即使它的民主让人印象深刻,却几乎落后于中国20年才开始放弃基于失败的苏联模式的经济体制。在新德里与麦肯锡顾问公司合作的一名顾问基托.波尔说:&中国是&封闭的系统、开放的心灵&,印度则往往被称为&开放的系统、封闭的心灵&&。
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是更好地实现了尼赫鲁所说的消灭&贫穷与无知和疾病与机会不等&的挑战。例如,从1960年以来,中国使公民的平均寿命增加了20岁以上,中国男人的平均寿命为69岁,中国妇女为71岁。印度的平均寿命虽有增加,但平均只有62岁。在识字率方面,差别更大。尽管中国有十年文革的动乱,很多学校都关了,但实现了人口81%的成人识字率,而印度为52%。同时中国的青少年已接近从前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普及识字率。中国只有3%的青少年男孩和8%的青少年女孩是不识字的。印度则有四分之一的青少年男孩和几乎一半的青少年女孩是不识字的。 春秋网
几乎在所有的经济类别上中国都一面倒地超越印度。从年,中国的年均国内总产值增长率为12.9%,印度为3.8%。1994年的印度人均收入为320美元,只占中国的530美元的60%。印度也丧失了它从英国统治以来在铁公路方面占有的优势。中国刚刚完成了两条铁路,一条为北京-香港线,一条为上海-新疆线,现在的铁路里程数与印度相当。中国的城市,即使是在最穷的省份,也都在到处盖房子。
许多专家说,中国成功的关键是掌权以后不久进行的土地改革。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发现,就在1949年共产胜利后的那几年,中国南部和中部农业区有40%的土地从地主手中没收,然后重新分配出去,大约有60%的农民得到了好处。目前在中国的乡村地区正出现土地改革的成果受到侵蚀的现象。中国农民仍然不许直接拥有土地,但是许多人已经占有大片他们经营和管理的土地,跟实际拥有没什么差别。但是,除了少数例外情况(主要是富庶的旁遮普和领导的西孟加尔邦),印度从来就没有过土地改革。德里大学的莫汉提说:&同中国相比,印度的发展战略不能确保耕者有其田,大部分地区仍然盛行在外地主、合耕和暗藏地主制度。&印度最富庶的两个邦――上普拉得什和比哈什――仍然受困于在外地主和佃耕这一几近封建主义的制度。新西兰前驻北京大使、最近才卸下驻印度大使职务的尼克.布里奇说:&我认为中国占有优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经历了暴力革命。人把地主杀了。印度仍然还有地主,扯国家的后腿。&
印度著名农经学家、&绿色革命&的建构人斯瓦民纳森说:&由于可以在单一的政党下进行社会动员,所以他们可以更好地控制水源和实施虫害管理。&他说:&中国人对农业就业和非农业就业之间的就业创造有一套综合的办法,这是我们国家所没有的。结果是印度到处充斥著都市贫民窟,无地的贫民飘移到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过著最穷困的日子。&中国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现代化也造成了多余的劳动力。大约有8,000万到1亿流动人口变成了主要城市的内部移民、打工仔、建筑工人和路边摊贩。但是有好几份研究报告指出,另有1亿人口被周围的&乡镇企业&吸收了,这是印度所没有的。
莫汉提说:&从经济上说,中国比印度做得好得多的主要理由是两国经历了不同革命后得出不同的政治制度。我认为中国人从一开始就被迫去面对挑战。从1949年起,他们必须提供一些基本的经济需要来证明他们的革命是行得通的,这当中部分的原因是他们不断受到西方的攻击。&&在印度,我们也有崇高的价值。但是争取自由的结果是很大的妥协&&广大人民的基本需要被拖后了。& 春秋网
春秋网麦肯锡顾问公司的多米尼克.特克1995年主编了一部大的研究报告,比较&二十一世纪的两大巨人中国和印度&。他说,印度的民主制度在某些方面拖住政府无法刺激经济增长,举例来说,民主政府必须更多地注意通货膨胀问题和对&强大的既有游说势力&作出反应。特克说:&民主制度给你所能做的设限,压抑住经济。但它给你稳定。印度也许不会像中国一样一年增长12%。但会保有稳定。&
其他的观察家却不那么肯定。他们说,严格的经济分析没有看到的是等级、宗教和经济阶级之间日益扩大的分野。中国得以快速转向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原因是中国注意到了最基本的社会需要。因此毛泽东的虽然尝试达到最完美的共产境界,采行了普及教育和公共保健,并提高妇女的地位,但它也奠定了市场经济的基础。
英国记者眼中印度和中国的比较
文章提交者:作合
印度争扎着追赶中国.英国广播公司记者 Rupert Wingfield-Hayes 编写。日星期六报导.
每当打开电视或拿起杂志,你会发现,人们不再仅仅谈论中国崛起,而是中国和印度的崛起。许多人希望自由民主的印度在与中国的这场赛跑中胜出,成为下一个经济超级大国。对此我不是那么确信。     过去8年,我一直生活在北京,而在德里只呆了短短4天,因而难以对这两个国家加以比较。但就是在印度的这几天工夫,令我有了一种全新眼光来看中国。    德里让我措手不及。仿佛所有人都挤到这座城市里,在人的重压下,似乎街道都在哀鸣。从中国来到这里,这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体验。这里饭店昂贵、糟糕。我在客房找不到高速宽带网接入,而这是中国任何宾馆的标准设施。随后,在30摄氏度以上的夜里,突然停电了。我汗流浃背地一躺就是数小时,徒劳无益地想法子让自己入眠,我真希望回到北京,那里的灯光从不熄灭。    然而返回之途也不顺畅。我看到机票上航班起飞时间是凌晨3时15分。不会搞错了吧?我问饭店服务员。&没错,就是这个时间。&他说,&机场太小,很多航班在深夜飞离德里。&他不是在开玩笑。    我乘坐的出租车在通往机场的路上艰难行进。这条双车道塞满了一辆接一辆的卡车。终于到了机场,那里同样人满为患,队伍蜿蜒伸展。外国游客茫然四顾,当地人显然早已习以为常。&总是这样吗?&我问排在前面的一名男士。&天天如此。&他叹息道。    我终于登上了飞往上海的航班。坐在我旁边的是位面目友善的印度人。&你是头一次去中国吗?&他问我。&不。我住在那里。&&真的,&他兴趣来了,&那里怎么样?&&我想,你会大吃一惊的。&我说。    6小时后,我们乘坐的飞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耸立的玻璃钢筋前停下。当我们从鸦雀无声的超现代化机场大厅走出时,我这个新同伴吃惊得下巴都要掉了。&没想到中国会是这样。&他好奇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真没想到&。    我发现自己看中国的眼光也焕然一新。那天晚些时候,当我驱车从北京机场沿着平坦的6车道高速路行驶时,不禁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庆幸自己重新回到了一个万事运转顺利的国度。    在德里,我被告知印度新经济的奇迹,数以万计年轻毕业生设计出世界最新的软件。我想到了中国的新经济,这里数以千万计的打工者在工厂苦干,制造了从运动鞋到等离子电视机等几乎一切东西。同样是这些人,每当新年到来之际,会腰包鼓鼓地回家过年去。    尽管中国仍存在很多问题,但中国的成功不应被低估,而开放、民主的印度要赶上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印度如何看总理访中国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周戎 发布时间:
07:04 来源:光明日报
  印度总理辛格2008年第一个出访国选在中国,并取得成功。
 《印度时报》对印度与中国的差距作了非常清醒的对比。称中国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印度的两倍半,人均收入是印度的两倍,2006年,印度出口总额为1264亿美元。而中国同年出口总额高达969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美国,位居世界第三,是欧盟与日本最大进口来源国,同时也是美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中国当年实现出超1780亿美元,而印度则截然相反,入超逾600亿美元。持续贸易盈余也帮助中国积累了巨大的外汇储备。中国外汇储备当前累计高达1.6万亿美元,是印度的将近6倍。印度累计外汇储备仅2760亿美元。
尽管中国的农业人口正日益减少,但是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是在这一关键领域,中印两国之间形成显明的对比。印度拥有1.46亿公顷可耕地,年产粮食1.08亿吨;而中国虽然只拥有1亿多公顷可耕地,粮食年产量却高达4亿吨。如此巨大的差距并非因为印度农民懒惰怠工造成的,根本原因在于诸如灌溉、肥料是否充足,以及机械化程度高低等。最为关键的是,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公共投入力度也形成巨大对照。文章最后说,毋庸置疑,中国的整体实力更强。中印之间依然存在巨大差距,需要印方迎头赶上。
  与一些媒体相比,印度游客和商人发表的访华观感更具感染力。《先锋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说:&到了中国上海的外滩,我还以为自己到了纽约的曼哈顿。我使劲拧了一下自己的胳膊,才知道自己并不是在做梦。&《印度教徒报》刊登的一篇读者来信说:&我的家在新德里,去中国经商时,家门口正在建造一座立交桥。我在北京住了两年,看到北京新建了4座立交桥。回到新德里后,我家门口的那座立交桥居然还没有完工。&这些报道都真实地记录了当事人在中国的经历和感受,读后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文章见报后,影响力甚至比媒体记者采写的报道还大。
对陌生人的热情。我热爱中国的最具说服力的理由就是普通中国人难以形容的热情和善良。无论走到哪,你都会被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所感动。(公平地说,在印度的一些地方,你也会有类似的经历)如果你会一点点汉语,那你就可以参加他们的周末晨练,在公园里打太极,或者与他们打麻将,下中国象棋。你会发现你自己沉浸在他们的热情好客和善意的欢呼声中。这足以使你高唱&爱我中华&这首歌。
奥运会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和社会主义优越性。
一,中国运动员在拿到金牌后,都很自豪自己是为国争光,将祖国的荣誉看的高于一切。中国人关注中国运动员,也同样是因为爱国热情。这几年来,每有中国运动员获金牌,就有香港富豪重金奖赏。为什么,中国人都很爱国。印度运动员不是,他们是为了自己的荣誉,而不是为了国家的荣誉。从这一点对比可以看出,中国人在爱国这一方面,远胜过印度。
几天前,见过一位参加过中印战争的老将军。他说,印度兵都是雇佣兵,为钱打仗,怕死,一看战况不好,就纷纷逃跑。中国兵不是这样,为了国家不怕牺牲。因为国家的荣誉高于一切。因此,在中印战争中,曾有三个中国兵俘虏了印度一个团,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中国人都是天生的爱国主义者。保卫奥运圣火,让人见证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你看众多的香港台湾演员,也热情的为中国高歌。几乎每一个歌星,都在歌颂祖国。尤其是成龙,每说到中国,就有说不完的自豪。年近五十岁的栾菊杰,这次代表加拿大参加击剑比赛。在比赛结束后,打出横幅&祖国好&,让人动荣。中国人走到哪里,都爱祖国。
正因为中国人全民一心,热爱国家,因此中国不可战胜,而对比印度,则是一盘散沙。有点像中国清朝政府时期。
二,在印度,体育是富人玩的运动。而在中国,国家给了所有人公平的竞争机会,只要你有潜质,国家会培养你。无论出身,只要有本事就行。中国的运动员,多是穷人出身。印度的运动员,因为国家不培养,因此多是富家子弟。中印对比说明,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穷人参加运动会的可能。
也正因为中国的运动员是在全民中选拔,而不是仅有富人参加,因此选择范围广,能选拔出人才。印度政府,竟然给射击运动员连提供子弹的经费都没有。大概不是缺这个钱,而是政府缺一种争取国家荣誉的信心。印度掏钱买美国的航母,战机,缺少支持体育的射击子弹吗?不是。
三,印度与中国同时建国,中国早在1993年就申办奥运会,印度到现在没有这个信心。为什么,因为国家穷,政府没有荣誉感。就像中国的清政府。
四,中国的体育事业能迅速增强,能办这么好的奥运会,为什么?因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全民一心,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印度不可能,印度办什么事情都闹政治斗争。让美国帮印度修核电站,已争论了很多年。引进外资,国内到处一片反对声。可口可乐公司,在印度办了一个饮料厂,也成为政治斗争的对象。可口可乐受到很多印度人抵制。
五,在奥运会上,中国女子运动员表现出色。而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女运动员很少。为什么?因为在很多国家,没有实现男女平等。毛泽东在五十年代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中国妇女就解放了,平等了。不用随夫姓了,可以参加各种运动了。中国女运动员的表现,甚至超过了一些发展国家的女运动员。就因毛泽东倡导男女平等,给了女子运动员公平参加运动会的可能。印度远没有实现。
六,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体育快速崛起,超过一些发达国家,靠的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我们实行印度那样的制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大概我们也会像印度一样可怜,更不可能举办一场影响巨大的奥运会。
语不惊人死不休,博主原创,参考阅读:
&&&&&&&&&&&&&&&&&&&&&&&&-&&&&&&&&&&&&&&&&&&&&
&三千多年前的周公,是比孔子、老子更重要的文化巨人,而且是中国人共同的祖先,请参阅:
下文由博主原创,成为近两年来网上持续不断的转帖文章,估计阅读量超过千万,比博主名气大。如果没有读过,欢迎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期文章,欢迎批评: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种姓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