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震撼的阅兵,终于明白为什么希特勒的纳粹与希特勒军团

终于明白为什么希特勒的纳粹军团横扫欧_百度知道
终于明白为什么希特勒的纳粹军团横扫欧
我有更好的答案
哦 ?为什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在二战时期,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这三个法西斯国家可谓是臭名昭著,因为他们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全球的人民的生活变得水深火热。在带来重大人员伤亡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深重灾难。在纳粹党进攻欧洲时,进进攻苏联的战役就造成苏联损失2200万人口,还屠杀了600万犹太人。
那么,纳粹德国为什么要发动这场丧心病狂的战争呢?
分析其原因,也大致有如下四点:
一、德国拥有悠久的军国主义传统
德国的军国主义与日本的军国主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就历史而言,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最远可以追溯到封建割据时代。那时,普鲁士国王通过军事手段,打败了丹麦、法国、奥地利等对手才完成国家统一。也因此,德国人变的十分好战,到了21世纪,德国经常对周边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所以当时的欧洲可谓人心惶惶,最后一战就爆发了。
二、《凡尔赛和约》让德国人民充满了不满
我们都知道,一战时德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答应放弃所有海外殖民地,割让领土。再加上巨额的战争赔款,军事限制。这些显然都是不公平的,自然也就让全体德国人不满了。
三、日本与意大利的战绩刺激到了德国。
在整个二战历史中,意大利是最先取得法西斯政权,日本也于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虽然德国是三个国家里最强大的,但似乎已经有点“落后”了。于是,希特勒决定赶超这两个国家,也就因此出现了二战初期德国同时向多国进攻的现象。
四、希特勒及其纳粹党的意愿。
由于德国一战战败,因此整个国家民族都开始仇视西方,也因此国家变得格外团结,希特勒也正好是利用了这一点。
希特勒从年轻时,就抱有复兴德意志民族的梦想,虽然在一战时破灭了,不过并没有放弃,但是却走向了一种极端。他的极端民族主义里,只有自己的德意志民族才是最优秀的,认为犹太人太狡猾,应该消灭他们。而纳粹党几乎就是他的意志,也因此注定要对外侵略。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孤芳自赏其它文章
外媒多次监听我军电台,为何听完直接就懵了?全世界能听懂的不超过1亿
岳飞的后人居然为清朝效命,这是怎么回事?答案让人沉默
东风41d导弹攻击到美国需要多长时间?这个数字难以置信
中日之间的最后一战,湘西会战中的中国空军,差点就炸死日本天皇
一年之内制造50艘航母,77艘潜艇,美国的战争机器真是可怕
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到底是怎么死的?国人看完大快人心
此人是开国将军,却拒绝警车开道,表示:自己就是农民
全世界最贵的弹药,价值一亿两白银,此人用半条命为中国减掉外债
戴笠审讯日本女特工,最喜欢用这三个刑法,最后一个闻所未闻
哪些地方的新兵来自武术之乡?新兵千万别招惹,弄不好敢揍老兵
中国第一商人,花2亿美金买航母,上交国家,国家给他一面锦旗
二战结束后,回国的日军的待遇是怎样的?真相出乎意料
古代战争中 ,守城方为什么不直接推到云梯?原因是这样的
二战中日军里面有女兵吗?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世界上最重的坦克是哪个坦克?原来是出自于这个国家之手
氢弹的威力有多大呢?看完下面的数据就知道了
钢盔真的可以防住子弹吗?从很多战役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为什么二战的德国的钢盔那么受欢迎?原因是这样
为什么狙击枪的瞄准镜都要用布缠绕起来?原因是这样
为什么狙击枪的瞄准镜的十字交叉点并不是指哪打哪?原因是这样      西方人喜欢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叙述一些小人物的故事,来满足人们的带入感,电影《敦刻尔克》就是典型的这种产物,然而这样的方式并不适合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看这部电影完全是为了看耗资上亿的场景去的,剧情之类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中国人喜欢看大人物的事情,要么是英雄本色一战成名,要么是帝王将相运筹帷幄。这一篇将是只讲大人物的故事,讲述二战时期,德国元首希特勒哪一连串高度冒险的决策逻辑。  序  叙事的开端应该从哪里开始呢?不妨我们以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为起始。  1936年7月,柏林市政厅开始沿着街道,挨家挨户的通知,要求他们撤去店铺里悬挂着的“禁止犹太人入内”的招牌,为即将涌入柏林观赏奥运会的各国游客制造气氛。为了打消一些运动员要求抵制奥运会的运动,希特勒还特地邀请已经移居美国的犹太裔击剑运动员海伦·玛雅返回德国参加奥运会。  这一年的奥运会成为了近代奥运会的标杆,宏大的场面、优良的设施、以及开创了圣火传递的奥运传统。在赛会上德国代表团不负众望夺得33金、26银、30铜的好成绩,并远远把第二名的美国队甩在后面,充分显示了日耳曼人的“纯净血统”的优势。唯一希特勒不爽的是,赛会最佳运动员是取得4枚金牌,并打破100米记录的美国黑人杰西·欧文斯,而按照元首的理论,黑人属于最劣等民族。  这次奥运会是成功的,欧洲战争的阴云在热烈的奥运气氛中似乎一扫而光,从1933年纳粹党在德国执政这种阴云就在欧洲的上空不断积聚,1934年德国干涉奥地利内政,1935撕毁《凡尔赛条约》进行扩军备战,1936年初撕毁《洛迦诺公约》将军队开进莱茵河西岸。现在似乎一切都得到了缓和,整洁、高效、欣欣向荣的柏林给各国游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人的健康友善似乎在预示着德国人和平崛起的期望。    然而这一切的表象都是希特勒一连串计划中的一环而已,在赛会期间,这位德国元首透过非官方的渠道向英法两国首脑透露这样的信息:德国希望和英法保持和平,但是德国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包括德国和奥地利进行民族统一的问题,苏台德几百万德国人的问题,被割让的波兰走廊问题,梅梅尔问题,以及德国在一战后被英国托管的海外殖民地的问题。  面对希特勒的狮子大开口,英国的鲍德温和法国的布鲁姆,都采取的拖延和搁置的态度,他们都是典型的常规政客,并没有也不打算有一个长远的计划,面对一大堆国内国外的问题,处理的顺序是哪个已经发酵到不能不正面面对时,才会抓紧处理。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371次 发图: | 更多
  一 第三帝国的计划  这些要求是否是希特勒的真实意图?  在他的半自传半政治理念表述的《我的奋斗》中曾经多处谈到他实现第三帝国梦想的全套计划。尽管这部《我的奋斗》是当年德国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著作,但是除了少数纳粹理论家外,都没有认真通篇阅读过。这部16开800页用小五号铅字印刷的书籍太长了,而且秉承了希特勒发散性思维的特点,里面几乎没法理出一个系统的头绪,几乎没有人有耐心读完整本书。直到二战中期,英美情报部门为了分析希特勒个人性格才第一次认真研究这本书,然后惊人的发现,希特勒的整个二战计划都原原本本的写在里面了。  首先,希特勒认真反省了一战前德国对外政策的失败——当然这实际上是很多德国知识分子共同的反思,希特勒在年在监狱服刑期间,在鲁道夫·赫斯的介绍下,结识了很多“生存空间”派知识分子,在写作这部《我的奋斗》时深受这些知识分子的影响。  在一战以前,德国的扩张路线一条是海上,沿着非洲海岸深入印度洋,并且在东非和西非各建立了一片有规模的殖民地。另一方面是沿着巴尔干地区,经过土耳其进入波斯湾,在这里两条线就联系到一起。为了实现第一条线,就必须建立一支可以英国海军分庭抗礼的公海舰队。为了实现第二条线,将建立一条西起汉堡经过柏林,深入巴尔干进入伊斯坦布尔,越过土耳其海峡,然后经过巴格达抵达巴士拉的东方铁路。  毫无疑问的是,英国不可能不对这两个计划做出反应,而且几乎可以肯定是激烈的反应,因为一旦实现,那么就像一对合拢的铁钳一样,把大英帝国的海权体系撕得粉碎,并且威胁到英国最贵重的财产——印度的安全。而德国在陆路上有世仇法国,在东方有野心勃勃的俄国,德国唯一的盟友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奥匈帝国——这个国家就如二战时意大利之于德国一样,如果你一脚把他踢开,德国就彻底孤立无援,并且还要担心它被帝国拉入同盟共同对付德国的风险,如果你把它当做盟友,就必须费很大的力气去保护这个经常惹是生非的家伙。这样德国需要保持一支强大的陆军同时,还要建立一支巨大的海军,并且同时对付英法俄三个一流强国,这远远超过了德国的承受能力。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德国生存空间派知识分子经过反思,认为唯一的出路是东方,是俄国。拥有近两亿人口和无比丰富的资源的俄国,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俄国的小麦、铁矿石、铜、石油都是德国急需的产品,而德国在一战以前是俄国最主要的化工和机械产品供应国,德国如果能占有她,就犹如当年英国占有印度一样,实现空前伟大的繁荣昌盛。  东方计划的优点还在于,他不需要去争取海权,也无需和英国对抗,德国只要保持一支强大的陆军就能胜任。一战以来,德国周边的环境也非常有利于实现这样的计划,虽然德国丧失了13.5%的领土和10%的人口,但是实力仍在,而且地缘环境却变得更有利了——烂泥扶不上墙的盟友奥匈帝国崩溃了,俄国发生了革命,红色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和西方的英美法拉开距离,使他们没法再次达成夹击德国的联盟。  为了达成东方计划,希特勒《我的奋斗》中描述了他的全套谋略:首先,要“伪装成和平的假象”来麻痹英法;然后是“寻找凡尔赛条约集体防御铠甲上的裂缝”,并瓦解他们;然后要实现德奥统一,拿回但泽走廊,取得苏台德地区,实现德国人二百多年来一直渴望的梦想——德意志民族的大一统——统一的德国将有8000万人口,是欧洲最强大国家。但是德国的领土必须是完整和易于防御的,所以就必须把捷克剩余的部分也吞并进来。最后才是东方,以德国为首,以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为协力国家,进行吞并俄国的计划——希特勒和生存空间派知识分子认为苏联有一天会因为内部的原因发生崩溃,只要等待这个时机,那么德国可以比较容易的吞并俄国,他相信“这个过程不需要流很多的血。”(但是后来,这里几乎流光了德国人的血)  唯一悬念是如何对待法国的问题,在这里希特勒有些纠结。德法是世仇,拿破仑时代法国大败普鲁士,残酷统治德国。半个世纪后,德国在普法战争中打垮了拿破仑的侄子,索取了巨额赔款,并割占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然后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的法国试图彻底肢解德国。  怎么处置法国,有时候希特勒认为在他的宏伟计划中,法国只是一个次要对手,如果碍事就要在进攻俄国之前打败他,如果他安分守己,也可以无视他。有时候希特勒又认为对法国需要进行一场“算总账的战争”,解决两个民族之间一百多年的世仇。《我的奋斗》并么有什么写作大纲之类的东西,完全是希特勒在自述(或者干脆说是在一个人进行讲演),然后鲁道夫·赫斯负责码字,后来纳粹的出版部门废了好大力气才能把它规整成一个稍微完整一点的次序,但是元首一些下断言的内容是不可更改的,所以有很多地方是自相矛盾的。  刨除如何对待法国这个悬念,希特勒的这个计划的关键部分,还需要英国必须愿意协助德国完成这样的使命,或者至少要是一个“善意的中立国”,但是英国人是否愿意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呢?  如果说1936年奥运会是在“伪装成和平的假象”来麻痹对手的话,那么希特勒提出的一揽子要求,就是第二步“寻找凡尔赛条约集体防御铠甲上的裂缝”,实际上希特勒从来没有要回海外殖民地的意思,提出一系列的要求是看看英法要如何回应他,尤其是要试探英国的底线,看看英国能否扮演一个协助者,或者最起码是一个“善意的中立国”的角色。
  三 尼维尔·张伯伦——最后一位古典式外交家(中)  要如何挽救正在毁灭中的帝国?  后世通俗历史读物习惯于把尼维尔·张伯伦描绘为一位有些迂腐傻气的好好先生,一位天真的和平主义者。然而这都不是张伯伦的本来面目,一个好好先生是不会冷酷的令人发指的手段来处理捷克斯洛克问题的。实际上30年代那个战前最后的和平岁月里,这位财政大臣一直都被反对者们称呼为“战争贩子”,他是英国内阁里少数几个主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回应纳粹德国的挑战,阻止希特勒进一步扩张的野心的人。在他政府和议会内竭尽全力的奔走和推动下,英国才开始自己缓慢的战备过程,1935年他试图通过一部《国家防卫贡献税法案》,为英国的军备筹集更多资金,但是遭到英国人的坚决反对。  可以说在30年代前期,除了温斯顿·丘吉尔之外,尼维尔·张伯伦可以算得上是政坛上对外最强硬的人物之一。而作为前者,往往在当时被当做一个脑子有病的战争狂人,一个一战中失败的海军大臣,一个在1926年用机枪镇压工人罢工的疯子,一个地地道道的怪胎。经历了这么多失败往事之后,他还能在英国下院的后排找到一个座位,完全是因为他的家世的原因。无论是从声誉还是影响力,他都完全没法和张伯伦相媲美。  然而在1936年的春天,这一切都改变了。德军开进了莱茵河非军事区,先头部队只有3个营,后续也只有19个营。而在对面的马奇诺防线上的堡垒里,驻扎着13个法国师,却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希特勒安安稳稳的把莱茵河非军事区纳入囊中,从此在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区和法国边境之间,有了一个缓冲地带,在这里一条庞大的防线——齐格菲防线正在紧张的施工。1936年的哪个春天,本来是盟国可以用低成本阻止希特勒扩张的最后机会。今后也许盟国也许还有能力阻止德国的扩张,也许不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么做必然是一场惨烈的战争,这场战争将耗尽大英帝国全部资源,无论胜败,他们都没有能力继续和美国争夺拉美,也没有能力保护远东,甚至连镇压印度独立都变得遥不可及——和德国的战争必然导致帝国的彻底崩溃,唯一挽救帝国的方法,只有一个——与德国保持和平,为了这个目标必须不惜代价。  然而当你想到要如何维护和德国的和平话,那么就会发现,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或者说不需要大英帝国付出很大的代价。希特勒要在中欧和东欧地区为德国人建立一个帝国——而这里,这一片一战后从德奥俄三个帝国崩塌的缝隙中分裂出来的小国家中,英国人的利益很少。德国的会吞并一些地区,并且会把另外一些地区变成附庸,从此多瑙河畔到黑海之滨,一片广阔的领土只为德国的利益展开,德国无疑变得更强大,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让斯大林去操心剩下的问题吧。也许德国会要求在这片土地上实行关税壁垒,英国会损失一部分市场,但是与失去拉美、中国和印度比起来,这又算的了什么呢?  让德国拥有一个陆地上的帝国,而英国保留自己海上的帝国,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无论是希特勒还是张伯伦都清楚这一点,这就是绥靖政策的基础。  
  三 尼维尔·张伯伦——最后一位古典式外交家(中)  要如何挽救正在毁灭中的帝国?  后世通俗历史读物习惯于把尼维尔·张伯伦描绘为一位有些迂腐傻气的好好先生,一位天真的和平主义者。然而这都不是张伯伦的本来面目,一个好好先生是不会冷酷的令人发指的手段来处理捷克斯洛克问题的。实际上30年代那个战前最后的和平岁月里,这位财政大臣一直都被反对者们称呼为“战争贩子”,他是英国内阁里少数几个主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回应纳粹德国的挑战,阻止希特勒进一步扩张的野心的人。在他政府和议会内竭尽全力的奔走和推动下,英国才开始自己缓慢的战备过程,1935年他试图通过一部《国家防卫贡献税法案》,为英国的军备筹集更多资金,但是遭到英国人的坚决反对。  可以说在30年代前期,除了温斯顿·丘吉尔之外,尼维尔·张伯伦可以算得上是政坛上对外最强硬的人物之一。而作为前者,往往在当时被当做一个脑子有病的战争狂人,一个一战中失败的海军大臣,一个在1926年用机枪镇压工人罢工的疯子,一个地地道道的怪胎。经历了这么多失败往事之后,他还能在英国下院的后排找到一个座位,完全是因为他的家世的原因。无论是从声誉还是影响力,他都完全没法和张伯伦相媲美。  然而在1936年的春天,这一切都改变了。德军开进了莱茵河非军事区,先头部队只有3个营,后续也只有19个营。而在对面的马奇诺防线上的堡垒里,驻扎着13个法国师,却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希特勒安安稳稳的把莱茵河非军事区纳入囊中,从此在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区和法国边境之间,有了一个缓冲地带,在这里一条庞大的防线——齐格菲防线正在紧张的施工。1936年的哪个春天,本来是盟国可以用低成本阻止希特勒扩张的最后机会。今后也许盟国也许还有能力阻止德国的扩张,也许不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么做必然是一场惨烈的战争,这场战争将耗尽大英帝国全部资源,无论胜败,他们都没有能力继续和美国争夺拉美,也没有能力保护远东,甚至连镇压印度独立都变得遥不可及——和德国的战争必然导致帝国的彻底崩溃,唯一挽救帝国的方法,只有一个——与德国保持和平,为了这个目标必须不惜代价。  然而当你想到要如何维护和德国的和平话,那么就会发现,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或者说不需要大英帝国付出很大的代价。希特勒要在中欧和东欧地区为德国人建立一个帝国——而这里,这一片一战后从德奥俄三个帝国崩塌的缝隙中分裂出来的小国家中,英国人的利益很少。德国的会吞并一些地区,并且会把另外一些地区变成附庸,从此多瑙河畔到黑海之滨,一片广阔的领土只为德国的利益展开,德国无疑变得更强大,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让斯大林去操心剩下的问题吧。也许德国会要求在这片土地上实行关税壁垒,英国会损失一部分市场,但是与失去拉美、中国和印度比起来,这又算的了什么呢?  让德国拥有一个陆地上的帝国,而英国保留自己海上的帝国,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无论是希特勒还是张伯伦都清楚这一点,这就是绥靖政策的基础。
  四 尼维尔·张伯伦——最后一位古典式外交家(下)  在张伯伦就任首相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远东就传来一个很坏的消息——日本人入侵了中国的华北,而英国却对于这一切没有任何办法。大英帝国海军舰船陈旧,最年轻的胡德号、纳尔逊号、罗德尼号三艘主力舰也是20年代初的产品,应付不了全新的日本海军。空军的规模很小,陆军几乎是一个笑话,为数不多的部队拿着一战时的武器,从事在亚非地区镇压土著的行当。  时间对于张伯伦来说很紧迫,8月张伯伦将一封外交信件传递给威廉街上的德国总理府,他决定回应德国的要求,在信中他表达了英国政府对欧洲事物的看法,并且表示愿意和德国一起寻找解决德国在东欧的领土要求的方法;就归还托管的海外殖民地问题上,张伯伦表示没法说服英国议会,但是希特勒可以考虑得到比利时的在非洲扎伊尔和葡萄牙的安哥拉作为补偿——这个两个小国名义上是独立国家,实际上他们都需要英国的羽翼庇护,所以不敢反对英国的意见。  希特勒的回应表示,他不能接受扎伊尔和安哥拉,因为这等于是向世界表达德国在要求本来不属于他的东西,而目前他已经对海外殖民地的问题不感兴趣了,但是仍然需要解决关于东欧领土的一系列问题。至此为止,希特勒已经非常清楚张伯伦政府的底线了,他想得到的正是张伯伦愿意给他的,英国可以成为他伟大计划中的一个协助者,或者善意的中立国。  在外交思想上来说,张伯伦可以说是最后一位古典式外交家,他就像19世纪梅特涅时代的外交家一样,有着这个时代政治家不常有的长远计划,并且用下棋的方式精心的思考运筹着。当大国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可以选择牺牲小国的利益来达成妥协,就像张伯伦打算牺牲比利时、葡萄牙,日后还有捷克斯洛伐克,甚至更多的国家,为的是和德国达成妥协,保全大英帝国的利益。  然而在梅特涅的时代,一个外交家只需要对一个君主负责,而现在他领导的是一个联合政府,要对整个英国的议会和舆论负责,这是一个喧嚣的现代,一个古典式外交家注定要一败涂地。这都是希特勒计划里没有预料到的变数,最后把一个精心设计的计划,演变成为一场毁灭性的大战。  尽管张伯伦失败了,但是他对当时英国的贡献仍然超过了任何一个首相。他一方面不断寻求和德国的妥协,一方面加强英国的军备建设,他为英国留下了一批新式战舰,日后保卫英伦三岛的喷火和飓风战斗机群,以及用来监视英吉利海峡世界上第一个雷达系统,还有用于破译号称“哑谜”的德国恩尼格玛密码机的第一个机械计算机系统。1937年的时候,英国远征军仅能派出两个师,而在1939年晚期,英国向大陆派出了20多个师的兵力。没有这些军备上的改进,英国在1940年也许就战败了。  他和爱尔兰达成了协议,实现了英国在爱尔兰问题上的软着陆。安抚了印度的独立运动,尽管是明显带有欺骗性质的。对内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良,1937年通过《工厂法案》,规定最长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环境标准,改善工作条件;1938年通过《住房法案》,为改善棚户区和住房拥挤区域提供补助,控制经济住房房租;1937年通过《体育训练法案》,鼓励体育训练和健康饮食,为人民提供义务体检;1938年通过《带薪假日法案》,为一千一百万工人提供了带薪休假。如果没有这些社会的妥协措施,就没有1940年英国人万众一心的抵抗纳粹的轰炸,英国的内部冲突就可能导致英国的战败。历史对于尼维尔·张伯伦这个人物来说,有太多的不公正,英国人需要为他们在30年代后期那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找一个替罪羊,于是他们把他的前任的过失扣在了他的头上,而把全部成就都用于给后任的丘吉尔带上光环。
  没有斯大林的支持,他不敢动的了,波兰是欧洲的门户,没有斯大林的卡廷惨案,将波兰军队尽数杀死,并且和希特勒签订瓜分世界的协靖条约,希特勒怎么敢不管背部,勇往直前?
  3楼、5楼被删了,没看到内容,是否是有敏感字?
  顶顶更健康
  @天际之雷
23:13:50  3楼、5楼被删了,没看到内容,是否是有敏感字?  -----------------------------  一部分被删掉的内容, 我发在新浪博客上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e8dec66e0102wxq0.html
  下次敏感文字用图片的形式发出来,可以减少被和谐的概率
  被删掉的第二节  
  五 集体防御的铠甲(上)  日凌晨,德国军队从三座不同的桥梁越过莱茵河,开入了西岸的非军事区。法国内阁认为应该立即取反击措施,但是总参谋长甘末林认为必须先发布动员令,因为任何军事行动,哪怕是非常有限的,都有可能造成不确定的后果,因此不能排除和德国爆发全面战争的的可能性。  但是这对于刚刚执掌法国的“人民阵线”来说动员令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在一战中法国阵亡139万人,负伤400多万人,惨烈的代价让法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厌战情绪,而法国国内政党左右两翼正在激烈的竞争,任何一个贸然发布动员令的政党都会在下次选举中被淘汰出局。唯一的办法是等待,等待法国舆论发酵,看看能不能把法国人的血性鼓动起来,然后在看准时机进行动员。所以内阁没有发布动员令,陆军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接下来的日子里,法国人发出抗议,强烈的抗议,和英国人一起抗议,进行《洛迦诺公约》6国集体抗议,拿到国际联盟上抗议。但是不出动军队,就没有办法让希特勒的屁股从莱茵河西岸挪回去,而没有动员令就没有军队,法国的政策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对这一点,希特勒很早以前就看得清清楚楚,他认为法国最大的问题是“政治上的分裂”和“厌战情绪”,使法国人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行动起来。所以希特勒的策略是,先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在施展自己的和平魅力——就像把某人的女儿肚子先搞大,然后在和未来的岳父谈条件一样。  尽管把国防军的将领们都吓的半死,甚至希特勒本人都紧张的要命,但是他还是赌赢了,法国人没有出动自己的军队。经历了最初的48小时危险期之后,元首已经恢复平静,尽管他手下的将领依然紧张兮兮,但是希特勒已经认定法国人再也不会出动军队了。接下来元首玩弄自己的和平表演——  首先是法理上的论证:因为法国在一个月前和苏联签订了一份联合防卫协议《法苏互助条约》,这个协议等于是对7国《洛迦诺公约》的否定,所以作为公约一部分的“莱茵河非军事区”也就不复存在,德国并没有占领“非军事区”,因为它已经不存在了,德国只是在自己的领土上重新部署自己部队——这实际上是说给英国人听得,因为按照《洛迦诺公约》,一旦德国军队出现在非军事区,那么法国就有权利对这里的军队发动进攻,而英国有义务支援法国,但是如果说德国并没有违法公约,而是公约已经不复存在了,那么英国就不需要对法国尽盟友的义务——这话对于一部分英国人来说非常中听,他们以此为借口拒绝履行对法国的军事义务,所以3月11日,法国外长去英国请求支持时,遭到了回绝。  接下来希特勒狡猾的提出,德国可以撤出莱茵河西岸,但是对等的法国也应该后撤一段距离,这样在德法边境实现非军事化——法国当然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提议,因为德国撤出的位置是一片空地,而法国撤出的则是马奇诺防线。但是在一部分英国人看来,法国人是自私自利的,不肯为欧洲的和平事业做出一点牺牲。这样就在已经出现裂缝英法集体防御的铠甲的缝隙上又打入一根楔子。  没有英国的支持,法国对抗不了德国,德国的人口更多(德国7000万,法国只有4000万),工业力量更强大,重新武装后的德国武器系统都是最新式的,而大部分法国陆军仍然在使用一战时的装备,单打独斗德国可以完虐他。由于英国不愿意承担义务,所以法国只好坐下来倾听希特勒的和平建议——德国和法国和比利时签订一份为期25年的互不侵犯协议,由英国的意大利做担保,如果愿意的话,法国在东方的小伙伴,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也可以得到一份同样的协议。  英国的鲍德温和意大利的墨索里尼都表示欢迎这个建议,英国的《泰晤士报》特意撰文《一个重建的机会》来推销希特勒的和平,认为这是重建欧洲和平的最佳选择,这片用铅字印刷的社论后来成了这家著名报纸永恒的污点之一。夹在大国利益间的小国比利时、捷克和波兰也自然举起双手双脚赞成,法国孤立无援,只好接受这个建议,从此德国可以大摇大摆的在莱茵河西岸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了。
  六 集体防御的铠甲(下)  1936年夏天,在象征和平的奥运会在未来第三帝国的首都柏林举行的时候,在德法边境上工兵开始树立钢筋,浇筑混凝土,一条庞大的防线紧张的施工建造。这条德国的防线整个建造工程使用混凝土931万吨,是马其诺防线的2.4倍;使用钢铁35万吨,是马其诺防线的2.3倍。  齐格菲防线和它对面的马奇诺防线的设计思想截然不同,它没有马奇诺那种精密强大堡垒系统,也没有地下交通网络,而是由一大片小型堡垒构成,所以建造成本大大降低,但是纵深更长。德国人从来没有想过把法国军队挡在齐格菲防线外面,而是通过阵地战消耗敌人的兵力,按照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的估计,当齐格菲防线使用30个师来防守的时候,法国将要付出至少50万条人命的代价才能突破防线。而法国总参谋部的估计是将要牺牲60到80万人,但是如果一旦突破防线,那么获得的机遇也是非凡的,可以直接占领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区,这里占德国工业产值的40%,一多半的军工生产在这里进行。没有鲁尔区德国在一两月内就会衰落下去。  基本可以这么说,突破齐格菲防线,基本上就锁定了二战的胜局。但是法国人是否愿意这么做?做一次牺牲巨大的进攻,来赢得战争的胜利?如果是法国和德国进行一场一对一的战争,法国政府和指挥官们无疑会这么做,但是这场战争并不是法国一个国家的战争,他牵扯到英国、荷兰、比利时、几乎整个欧洲和小半个世界。让整整一代法国青年倒在血泊中或落下终身残疾,然后换取邻居们坐在自己的家里安享太平盛世,会有这么慷慨大度的民族吗?  39年秋天的静坐战一点也不奇怪,反而非常符合逻辑,因为英国承诺的远征军数量还没有到位,法国统帅甘末林不会让法国军队独立承担全部的牺牲,如果这样做即便打赢了也不会成为民族英雄,会有无数的法国人对他口诛笔伐,到处寻找他是否持有英国国债、是否有一个或几个英国情妇,是否收了英国人的黑钱。但是结果德国仅用了三个月就打垮了波兰,把军队撤回西线,所以英法只好继续静坐下去。  甚至来说你即便告诉法国的内阁和总参谋部事情的结果,他们也还是会这么选择。或者干脆你让法国人来次集体时空穿越,让他们看看被德国占领后的惨状,然后进行全民公投,法国人还是会选择不独自进攻,他们宁愿让所有欧洲人一起受苦,也不会让自己独自承受所有的牺牲。人天性善于嫉妒,幸福永远是个比较级。而且即便你做出如此大的牺牲,你的欧洲邻居们也未必会领情,只会幸灾乐祸。若干年后英国人、荷兰人、比利时人来法国旅游,发现这里残疾人很多,一定会笑,多亏当年法国领导人有多么傻。  在整个波兰战役期间,希特勒都从来没有担心过法国军队进攻齐格菲防线,只是担心他们会绕道比利时进攻。希特勒的做法就是不断给比利时人吃定心丸,让他们天真的相信可以以中立状态平安的度过大战。实际上,比利时的中立就等于是对德国的赞助,因为一个外交官就可以把英法大军拒之门外,但是对付德国人的到来就需要千军万马。  从年,希特勒取得了一连串惊人的外交胜利,把一大堆远远强大与德国的对手耍的团团转。这个看似让人高山仰止的奇观实际上有它坚实的基础做保障。1918年打败败德国时投入了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和意大利这五个一流或者准一流的强国。而在战后不久,美国就因为国内的孤立主义退出了欧洲事物,俄国因为爆发革命和西方在意识形态上拉开距离,而没法紧密合作,这样就只剩下英法在苦撑大局。  为了对付德国,不仅需要全部的法国陆军,而且还需要英国远征军,还需要法国在东方的传统盟友——波兰,以及由捷克斯洛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组成的“小协约国”,以及法国北部的比利时,而且为了安全起见,需要意大利至少要保持中立。这些国家各有各的利益,需要磋商才能达成一致行动,而且一多半的国家采用代议制,这样他们还需要内部的同僚之间先达成一致。而德国只有一个国家,服从一个声音,德国在行动上永远要比他的对手们更快、更精确、也更狡诈和狠辣。而且这位元首有洞悉人性软弱一面的邪恶天赋,他总是能找到这幅集体防御铠甲上的漏洞,并加以利用。
  楼主分析的很深刻,为我解答了二战中法军的表现,一直觉得法军表现不正常,这下清楚了,应该和东北军的表现是一个原因
  七 时间界限  毫无疑问的是,元首是一位具有使命感的人,他相信自己就是冥冥中被选中的哪个人,来完成一项使命。他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自己宏伟的计划,至少是完成其中的大部分(除了最后进攻俄国之外),也就是最有难度的部分,他认为历史中产生他这样拥有巨大权力的人不是没有原因的,也只有正处于这个位置的他才有能力解决德国所面对的如此复杂艰巨的问题。  然而完成这个伟大的使命,有几个时间的界限。其中第一个就是希特勒本人的生理界限,对比1933年上台时的希特勒,和1939年开战时的希特勒,你就会发现这位昔日一级铁十字勋章的获得者,已经不在像过去那么挺拔,常年夜以继日的伏案工作已经让他开始变得微微驼背,并且开始发胖——对于一个吃得很少,又睡得很少的人来说,开始发胖绝对不是一个好兆头。在1939年,但泽走廊危机的时候,希特勒说,“我宁可在50岁时开战,也不再55岁时开战。”恐怕就已经意识到,在这种工作强度下,自己的健康状况不可能维持很久。  第二个时间界限是军事力量的对比。根据德国最高统帅部在1937年对于德国和主要对手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报告认为,德国和对手之间的军事实力会持续扩大,这个趋势会一直持续到1941年。到了1941年之后,由于对手也不断加强军备,这个趋势会被逆转,但是在1941年到1943年之间,德国仍然保留少量优势。而在1943年到1945年间,德国将不再具备优势。到了1945年之后,早年制造的武器系统将由于技术的进步变得落后,德国将全面丧失与对手对抗的能力。(这一点实际上在意大利已经发生过一次了,墨索里尼在20年代的军备建设曾经让意大利的军事势力达到一个顶峰,但是到了30年代各国都开始军备竞赛时,意大利的装备就已经都过时了。)  同样1940年初法国总参谋部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也就是只有在1941年到1942年时,英法联军才有能力主动进攻德国。所以德国必须在1943年之前,最好是在1941年之前完成自己的计划。  第三个时间界限是齐格菲防线的建设,齐格菲防线将在1939年初完工,到时候德国的西侧,德法边境到鲁尔区之间就有了一条坚固的足以让法国人投鼠忌器的防线,法国不会独自进攻这条防线,他们一定会等待英国远征军的到来,而时间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如果德国的速度足够快,就可以先完成东线的战斗,然后在掉转头来对付西线。  按照希特勒最初的计划,德国军队将在1938年底前做好和英法之间战争的准备。1939年开始启动全部计划,也就是要解决德奥合并的问题,苏台德和捷克的问题,但泽走廊问题。从军事角度将,第一个应该是奥地利,因为一旦德奥合并,德国就对捷克形成半包围的局势,然后是苏台德和捷克,一旦占据捷克和斯洛伐克就对波兰形成半包围,最后才是但泽走廊,这个过程中如果英法愿意配合最好,如果他们阻拦那么就要不惜开战。    被称为龙牙的齐格菲防线反坦克锥
  楼主解开了二战西线的场景,感谢楼主的分析分享
  @大众暖男
14:11:35  楼主解开了二战西线的场景,感谢楼主的分析分享  -----------------------------  看朋友这么喜欢二战西线,那我就多唠叨一些内容,关于法军的问题。  外一篇 为马奇诺防线、甘末林和法国总参谋部正名  马奇诺防线、法国统帅甘末林、以及二战前期的法国陆军在后世承受了太多的非难,很多纯粹是为了找个替罪羊而进行了无理行动。本质来说,法国军事系统在1940年的表现,很大程度是事先10年间中下因而结出的果,法国陆军、甘末林的指挥除了误判了阿登山的攻势之外(实际上就连大部分德国将领都反对从这里进攻),基本都是在及格线以上。  法国为什么要建立马奇诺防线,并不是因为所谓的“静态防守”战略,实际这个静态防守战略是后来历史宣传学家自己自创的,每个当时的法国将领都知道,防守必须有灵活性,不存在所谓的静态防守。当时在30年代中期的时候,法国军方就一直督促政府拨款提高法国陆军的机动能力,但是法国政客们反对这个建议,认为尽然已经花了很多钱建立一条坚固的马奇诺防线,为什么还要花钱提高陆军机动能力,让士兵们蹲在防线后面就好了——所谓静态防守是法国政客们主张,而不是法国陆军的主张,如果按照法国陆军的主张的话,应该叫做机动防守或者防守反击。  之所以建立一条马奇诺防线,是因为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德国人口几乎是法国的两倍,工业能力也更强,法国没有英国支持不能和德国打对攻,所以要建立一条防线,第一是为法国进行动员和英国远征军的到来赢得时间,第二节约兵力,这样法国才能集中有生力量在一定的区域内发起反攻。  但是法国政客不理会,认为已经花了大价钱建了防线,就没有必要给陆军在话大价钱采购卡车和其他机动装备,所以在1940年,法国陆军虽然看似规模不小,但是实际上外强中干,绝大部分部队缺少足够的卡车,当时法国师分为现役、A级预备役、B级预备役其中现役部队只占三分之一,B级预备役步兵师基本上完全是没有经过野战训练,拿着一战时的装备,机动装备几乎为零,所以他们也只能是静态防守。  对于法国40年的战败实际上最大罪魁祸首应该是比利时人,按照法国原来的计划是要把马奇诺防线一直修到北海沿岸的,但是比利时强烈反对把他仍在防线外面和德国“亲密接触”。所以经过英法比三国协商,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比利时加入英法同盟,有法国提供一部分资金援助,沿着德比边境修建一条防线,法国政客们欢迎这样的建议,因为修防线的钱就变成又比利时人出大头。但是在1937年,比利时退出了英法同盟,宣布保持中立,这样防线也就没有完工。  1940年,德国执行黄色计划时,比利时才临时抱佛脚加入同盟。本来机动能力就有限的法国陆军必须仓促北上,想要保住比利时平原,本身就很被动,所以要派出的都是最好的部队,这样预备队的能力就被削弱了。实际上证明,联军的战斗力远不如德军,40多个师对付B集群的20多个师打的很吃力,其中固然是军队的组织训练有问题,另外一个是空军是在太弱小,能和梅塞施密特109抗衡的喷火式大部分都被英国人留下了保卫自己的岛屿了,所以制空权一直在德国一边。直到敦刻尔克时,他们才来为撤退的英国人撑起保护伞,如果英国人能不这么自私自利,这批喷火本来是能为盟军争取制空权的。  当德军的A集团军群从阿登山冲出来的时候,甘末林只好把剩下的预备队都派出去抵挡。对甘末林的最大批评就是他没留预备队,实际他留预备队了,其中还包括两个新组建的装甲师,只不过预备队都拼光了,还挡不住德国的的装甲集群。丘吉尔来到巴黎时,问预备队在哪里?然后甘末林说“没有预备队了。”被后来断章取义是没设置预备队,但是实际上是预备已经派出去了,再也派不出更多了,其余的都是正在编组训练的预备役,手头的部队就是打不过人家,你还能怎么办?  如果从天时地利人和的角度来审视当时的法军的话,第一不占天时,40年法军的问题太多,按照法国总参谋部的意见是要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军备现代化,并且组建一支包括24个师的装甲和摩托化部队,到41年和42年才有能力进攻德国。第二个是没有地利,由于比利时出尔反尔的原因,让联军进退失据,法国总参谋部在39年9月一开战时,就建议必须立即出兵占领比利时,要不然就根本没法打下去,但是政客们不同意,希望和比利时人通过政治谈判解决问题。如果39年占领比利时的话,一个是占据有利地形和已经建设了一半的防线,便于防守;第二个威胁鲁尔区,德国至少的从东线抽50个师回来,这样波兰就可能坚持到冬天。第三没有人和,由于一战死伤太多,士兵厌战情绪严重。所以怎么打都是输,只不过是输多输少的问题,或者说遭遇一场击溃战,还是被围歼的问题。即便没有阿登山的奇兵突袭,如果德国装甲师都部署给B集团军群,法国在比利时也会战败。  即便是最后被围在比利时的时候,法军仍然有机会突围,至少大部分部队可以撤退出来,甘末林已经做出突围的计划,但是政客们为了找个替罪羊,决定临阵易帅,撤掉了甘末林,换上魏刚,结果魏刚经过三天的视察和会议,做出的突围计划和甘末林没有两样,但是这三天里德国大包围圈却收的更紧了。而且这个突围计划需要包围圈里装备最好的英国远征军打头阵,但是英国人拒不从命,甩开友军自己向海滩撤退,那里他们政府给他们准备了船,可以把他们摆渡回自己的老家。接着比利时人看盟军都这个德行,他们的国王干脆宣布停止抵抗,比利时军队一投降,战线上北面就开了个大窟窿,德军从这里涌了上来,法国只好让自己的最好的军队拼命断后,为英国人逃过海峡赢得时间。  总的来说,就40年的那个局势,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英国人自私自利,比利时人是打算在自己家门口看二战大片的,结果被临时抓来当群众演员,盟军四分五裂,谁指挥都是这个德行。
  顶  喜欢
  写的挺好的
  怎么没有更新了呢,期待,十一中秋双节快乐
  八 外交棋局  日,希特勒在对德国国会的新年讲演中这样说:“所谓惊人之举的时期,已经告终了”。听了这样的话,周边各国似乎都长出了一口气,以为这位德国伟人已经满足目前的状况。而这一年德国投入与军备的数额超过了GDP的15%,实际上德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处于临战状态。希特勒只不过按照自己的时间表,认为1937到38年将会是两年平静的事情,用于等待齐格菲防线的完工,接下来的将不是惊人之举,而是让所有人吓掉下巴的事情。  当然,希特勒也不会让这两年白白浪费,他在为自己的计划进行一些列的外交布局。经过一系列的花言巧语和信誓旦旦的保证,比利时人终于上钩,在1937年初,彻底和英法分道扬镳,发誓要成为永久性的中立国(瑞士立在一片山尖上,瑞典立在北极圈上,你立在一个兵家必争的大平原上,能立得住才怪)。  然后元首的目光又转向东方。最初吸引希特勒目光转向东方的是一种金属元素叫做“钨”,它可以让钢铁承受高温灼烧,没有“钨”德国就没法实现重新武装,但是英法为了遏制德国,把国际市场上的钨矿供应卡的死死的,德国必须寻找新的钨矿来源。德国知道有一个国家蕴藏着大量的钨矿,那就是中国。  从1934年起,《中德易货协定》签订,中德关系变得前所未有,也是后所未见的火热起来。利用德国的贷款和技术人员,蒋介石政府把江西和湖北地区的钨矿进行全面的勘探和系统开发,然后用物物交换的模式,从德国进口军火和机械设备,然后用钨矿石等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偿付。德国为中国援建了一批军工厂,并派出以前国防部长,“德国国防军之父”,冯·西克特为首的军事顾问团,为国民政府重新训练军队。(顺便说一句,把
赶出井冈山的第五次围剿的军事计划就是靠德国顾问团制定的)  和中国关系的紧密,也让受到德国工商业的欢迎,因为中国拥有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因为一战而缺席中国市场的德国工商界都摩拳擦掌的要在远东干一番事业。  然而1937年的时候,这种关系受到来自日本的挑战。日本企图独占中国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这无疑让希特勒和德国的工商业都非常不满,但是在国际棋局中,日俄是一对老对手,希特勒希望日本能在他征服俄国的计划中能充当夹击北极熊的盟友,日本入侵中国不仅不利于德国的利益,而且有可能削弱日本的军事实力——在潜意识里,元首可能意识到中国可能变成一个泥潭陷住日本。而且中国是列强“齐抓共管”的门户开放市场,日本的野心无疑会增加和英美冲突的风险,这当时都是希特勒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德国既没有什么手段可以制衡日本,又没有什么利益可以给予日本,所以只好做一些不痛不痒的调停工作。  9月份,墨索里尼应邀访问阿尔卑斯山另一面的第三帝国,德国的元首和意大利的领袖宾主尽兴。这次活动出来强化德意轴心之外,还有要解决奥地利的问题,在这次访问时,墨索里尼承诺对于奥地利的独立已经不感兴趣。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意大利一直以奥地利的保护国自居,1934年德国干涉奥地利时,意大利曾经以武力威胁,德意关系十分紧张。后来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希特勒立即给埃塞俄比亚送去军火支援。但是随后意大利被英法主导的国际联盟进行经济制裁,希特勒敏锐的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向意大利伸出援手,这不仅恢复的德意关系,也为德国工业产品扩大了市场。  至于西班牙内战,本来应该看做是意大利人的战争,意大利给弗朗哥提供的军队和物资远远多于德国,德国的秃鹰军团跟多的是把各种新式武器拿到西班牙去做实验的工作。但是在西班牙德国又发现了他们一直需要用到的东西——钨。西班牙也是钨矿大国,这个来源地点距离更近,不受漫长的海运的威胁,从1937年下半年开始,西班牙的主要钨矿产地战况就已经稳定下来,完全落入弗朗哥手中,这样用西班牙钨代替中国钨,就成了一个选择。  1938年初,希特勒接受了日本开出条件——向德国工商业界适度开放满洲和华北的商业机会,换取德国承认伪满洲国,放弃中德同盟,撤回军事顾问团,停止军售,希特勒表示接受,但是后来日本人没有履行开放满洲和华北商业机会的承诺,德国工商界非常不满,希特勒也非常恼火,虽然撤回了军事顾问团,但是仍然在给中国提供武器到1939年。可以说中国和纳粹德国的关系缘起于钨,缘灭于钨。
  五次反围剿总觉得教科书有什么东西没有说明白,云遮雾罩的
  病了,今天不能更新。
  楼主写的挺好的,加油更。等着看呢
  九 奥地利——意外之喜(上)  1889年,阿道夫·希特勒出生于德奥边境的一个贫瘠的山区小镇布劳瑙,希特勒把这看为是上天将一种使命降临到他的身上——实现德意志民族的伟大统一。从纳粹党还是德国一个边缘小党的时候,他就把合并奥地利作为政治纲领来执行。1925年,希特勒出狱重整德国纳粹党不久,他老家的粉丝团们也拉起一支奥地利的国家社会主义政党  1929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奥地利风雨飘摇,银行破产,工厂倒闭。1932年,在德国纳粹党拿下大选的4成选票的同时,奥地利纳粹党也拿下20%的选票。正当他们摩拳擦掌准备拿下更多议会席位的时候,奥地利当政派宣布紧急状态下的无议会统治,对纳粹党进行了大规模镇压,镇压持续了一年时间,大批奥地利纳粹党人逃往到国境线这边来,在慕尼黑附近活动,希特勒拨出钱款和武器用来资助这些奥地利同胞,组成了由数千人的奥地利军团,这些人利用德国为基地,不断穿越国境线进行活动。  接下来,奥地利政府对左翼政党也进行了镇压,解散了左翼政党控制下的工会组织——而这种老式的工会组织原来一向抗拒纳粹思想深入工人阶级内部最坚强的堡垒,摧毁了工会的直接后果就是为纳粹党后来接管奥地利工人阶级提供了方便。  1934年7月,奥地利纳粹党人组织了一次上万人的大规模暴动,攻入总理府,杀死了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消息传来时后,希特勒正在剧院听歌剧,他喜出望外,立即制定了一个军事占领奥地利的方案,以借口维护邻国的社会秩序派兵进入奥地利。但是没等德国行动,暴动就被镇压下去,意大利陈兵4个师在阿尔卑斯山口,使希特勒不敢轻举妄动。  此后,德奥合并的事情一拖就是数年,在这些年里,德国和意大利改善了关系,而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由于入侵埃塞俄比亚和卷入西班牙内战,而变得越来越无力对抗德国对奥地利的渗透。1936年德国和奥地利签订《七月协议》,奥地利当权派恢复纳粹党的合法地位。1937年墨索里尼访问德国时,对德国表示,他已经对奥地利的独立不感兴趣了。与此同时,英国也对德国问题做出表态,认为欧洲可以有些改变,并列举但泽走廊、苏台德、奥地利问题,但是德国必须保证所有的过程都是一个和平的政治过程。  了解了英国和意大利的底线之后,希特勒决定在正式实现德奥合并之前,先把奥地利降低到一个附属国家的地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第一步是对奥地利加大压力,在德国的资助下,边境两侧的奥地利纳粹党人加速了活动,不断在奥地利煽动暴动,对于维也纳那样警察防守严密的城市,就采取“炸弹攻势”,制造爆炸——用现在的常用的说法,当年的德国就是在资助恐怖主义。  与此同时,奥地利的当权者们也在做最后的抵抗,他们希望能分化奥地利的纳粹党人以及和他们同盟的其他右翼民族主义政党,拉拢一部分温和派,并且让一些人加入了内阁,其中就包括赛斯-英夸特。事后证明,这实际上是在自掘坟墓。  到了1938年2月的时候,希特勒对奥地利提出进一步要求:要求大赦奥地利被捕的纳粹党人,逐渐实现德国和奥地利经济逐渐实现一体化——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奥地利必须任命赛斯-英夸特为内政部长,并且任命另外两名纳粹分子为国防部长和财政部长,并且在德奥之间每年进行100名军官的交换,以加强两国军队的亲密关系。  奥地利当权派头目许士尼格,在希特勒的威逼恐吓下,只好签下协议,不久之后,许士尼格又返回,试图推翻协议,结果给自己招来大祸。
  楼主居然带病坚持更新了
  楼主辛苦了
  元首胃口太大,如果只占领奥地利及苏台德地区,用比较长的时间来消化吸收,今天的欧洲肯定是另一个样子。
  十 奥地利——意外之喜(中)  许士尼格回到奥地利,德国政府就对签下的新德奥协议大肆宣传,当做德奥合并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许士尼格感到后悔了,因为他明白希特勒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德奥合并,这个过程不会由于他的一次次让步而停止,已经把半个内阁交出去的奥地利当权派们已经是砧板上的肉,随着等待切割。内阁里的纳粹党人一定会想方设法,一步步拖着奥地利政府走向这个目标。  如果理性的话,许士尼格就应该把最后一班岗站好,然后等德奥合并之后,希特勒大概还可以给他安排某个国家大使的职位。但是他偏偏自以为是政治强人,仍然有回天之力。为了逆转乾坤,他决定拼了!他宣布当年被镇压的左翼和自由派政党合法化,全部被关押着大赦,然任命了一个社会民主党人为内阁秘书,希望和左派和解。当两派达成一致后,许士尼格宣布将进行一场全面公投来,他要询问全体奥地利人是否要保留一个“自由、独立、社会和基督教的奥地利”。  许士尼格按照紧急状态前的最后一次大选结果,认为他的保守派联盟和社会民主党等左翼以及自由派可以得到80%的民众支持,有了这次公投,加上重新组建的联合政府,他就可以得到英国和法国的同情,成为“希特勒不可克服的障碍”。对此以赛斯-英夸特为首的纳粹党和民族主义者不以为然,因为此次已经今非昔比,民众大部分都倾向于纳粹党,所以赛斯-英夸特乐观其变。  但是公投的消息传到柏林,希特勒勃然大怒,他既不允许自己的计划在横生枝节,也有理由认为这是许士尼格对他的个人的一种挑衅。他向奥地利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不取消公投,德军将越过边境占领维也纳。  接着德国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参谋部乱成一团,因为按照希特勒的命令陆军和空军要做好准备,在3月13日举行公投之前,占领维也纳,但是现在已经是10日,根本来不及制定计划。关键时刻,统帅部作战部长约德尔提出直接套用“奥托计划”,这个计划原本是制定用来阻止哈布斯堡王朝王朝复辟的(当时哈布斯堡末代太子奥托旅居在比利时)。10日晚上到11清晨,德国威廉街上的总理府和班德勒街的最高统帅部通宵未眠,10日晚上6点30分,德国军队进入备战状态,并动员了一部分预备役人员;凌晨2点,希特勒发布“奥托”作战指令,德军三个军开始向德奥边境集结。于此同时,原黑森亲王菲利普作为特使携带者希特勒的一封信飞往罗马,信中讲述了奥地利的局势和德国的行动,并请领袖谅解“一个德国总理兼这片的儿子(指奥地利)”的“民族自卫行动”,并保证德国对一战后割让给意大利的奥匈帝国领土没有任何野心。  11日上午,被德军集结的消息困扰了一整夜的许士尼格,第二天迎来的是奥地利纳粹党人集团暴动,维也纳的街头和广场上到处都是纳粹分子,他们拆下奥地利国旗,升起德国国旗,高喊口号“绞死许士尼格!”,由于赛斯-英夸特是内政部长,他命令警察(西方警察和市政部门归内政部管理)不予干涉。  承受了重压的许士尼格的只好同意将公投取消,得到回答的希特勒并没有心满意足,相反,作为一个危险的赌徒,他认为当对手被自己手里的牌吓住的时候,就应该继续加注。希特勒回答说,现在已经不是公投不公投的问题,许士尼格必须引咎辞职,并让任命赛斯-英夸特新的内阁总理。  接着大批的纳粹分子冲入了总理府和总统府,占据了每个房间进行面对面的施压,最后许士尼格和总统米克拉斯彻底绝望了,许士尼格辞职,米克拉斯签署命令任命赛斯-英夸特新的内阁总理。赛斯-英夸特立即按照柏林的要求,拍出一份电报,说“奥地利发生大规模暴力事件,政府无法维持治安,请求德国军队来保护。”这个时间是11日晚上9点钟,实际上德军在电报拍出之前,第一批部队就已经越过边境了,空军已经飞临维也纳顶空。
  楼主加油,写历史人最见功底的,没有一定的时间,任何人都不可能写出长篇大论
  十一 奥地利——意外之喜(下)  筛子已经投下,剩下的就看命运的安排了,希特勒格外重视意大利的反应,晚上11时前往意大利的特使菲利普亲王,带回来墨索里尼的回复,“奥地利对他无关紧要。”得到消息的后希特勒非常激动,希特勒在电话里要求菲利普亲王转达他对领袖的感激,肉麻到令人起鸡皮疙瘩:  “为了这件事,我会永远不会忘记他。”  “永远不会,永远不会,永远不会,无论发生任何情况,我愿意和他签订完全不同的协议。”  “一旦奥地利事情解决,我愿意和他共患难、同命运——无论发生任何情况。”  “如果他一旦需要什么帮助,或处于危险的话,他可以确信,即便整个世界都联合起来对付他,我会和他在一起。”  不过菲利普亲王没有告诉他的是,墨索里尼得到消息后,第一反应是爆了粗口“那个该死的德国人!”  当日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德军已经基本控制了奥地利大部分地区。12日中午,希特勒的车队在摩托化步兵的护卫下也穿越边境。他的第一站是童年时的故居奥地利小城林茨,30年前他曾经离开这里去维也纳要实现自己成为艺术家的梦想。故乡父老夹道欢这位迎衣锦还乡的德国统治者。希特勒访问了自己的故居,给父母墓地献花,在乡亲们面前讲演,还访问了自己中学时的历史老师——一位大德意志主义者奥德波·波西,他被希特勒看作是自己成为民族主义者的启蒙老师,然后他惊喜的发现,这位70岁的老人,在十年前就已经是奥地利纳粹党的党员了。  如果林茨是少年的怀旧之旅的话,那么维也纳则是暂时德意志民族伟大统一的大舞台,14日希特勒的进入这个前奥匈帝国首都的时候,市容已经焕然一新,到处飘扬着德国国旗和纳粹党旗,赛斯-英夸特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欢迎希特勒,在哈布斯堡王朝的旧宫广场前,希特勒对奥地利人发表演讲,声称将在4月10日进行一次两国全民公决,决定德奥是否合并。接下来的四周时间,希特勒都在奥地利各处忙碌的助选,两个国家的纳粹党开动了全部的选举机器进行造势。希姆莱的党卫队也开了进来,他负责为选举维持秩序,把近10万名反对派关入监狱——这要感谢陶尔斐斯和许士尼格这些年的反动统治,奥地利有了非常发达的监狱系统,其中许士尼格亲自品尝了自己建造的监狱滋味,他从1938年到1945年一直被关押在奥地利的监狱和德国的集中营里。  投票的结果出来了,虽然使用了一些手段,但是结果让纳粹党人都感到喜出望外,99.75的奥地利人赞成合并,甚至比德国的赞同率都高(德国99.08%的人赞成合并)。希特勒相信这是一个奇迹,是“上帝的意志打发一个青年从这里到德国去,让他成长起来,培养他成为这个民族的领袖,以便他能够领导他的祖国回归德国。”  另一个奇迹是,英国和法国在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反应,在10日晚上,德国下达动员令的时候,英国情报机构就把消息报告给唐宁街十号,11日下午英国首相张伯伦和外相哈利法克斯勋爵召见了德国大使,并把一份措辞严厉的通牒传达给德国外交部。但是到了14日,德国占领奥地利已经变成既成事实的时候,英国政府又开始转弯,张伯伦在下院发表演说,建议英国接受这个事实。从10日到14日,整整四天时间,英法没有做出有效放映,希特勒认为这是西方国家政府决策过程的极限,如果他能在4天时间里造成一个既成事实,那么英法只能默默接受,所以他即便没有齐格菲防线,也可以开展下一步计划。不就之后,根据“四日原则”,元首又开始秘密计划着吞并捷克的过程。
  先生真勤奋,赞!
  各位中秋快乐。
  楼主加油
  外篇 纳粹与法西斯的鸡尾酒  1938年被元首终结的奥地利陶尔斐斯—许士尼格政权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法西斯政权,但是究竟什么法西斯政权,又什么是纳粹政权,或者什么是纳粹主义,什么是法西斯主义?恐怕很少有人说的清楚。在20世纪30到40年代,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奥地利到波罗的海三国,这一大票政权到底有哪些共性,和哪些不同,这一篇将简单的谈一谈纳粹和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和社会根源。  第一源头——工联运动(或者叫工团运动)  纳粹党全称“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它创建于1919年的小党派,他的创始人是一个曾经当过锁匠的铁路机务段的钳工,通常这个小型的组织被认为是当时德国进行的工联运动——“工人路线”的一部分。从这个线索里你就可以找到产生纳粹思想的第一个源头——工联运动。  那么什么是工联运动呢?  在19世纪,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基本都是被把持在一些精英阶级的叛逆者和上层中产阶级手中,也就是说工人阶级并不是自己领导自己,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印刷工人工会,就从来不接受外来的领导人,印刷工人和其他工人最大的区别,那就是印刷工人必须能识文断字,都是受过一定教育的。  到了19世纪晚期,随着工业的持续进步,向很多学者和观察家看到的那样,现代工业需要受过更好教育的劳动力,产业工人阶级的教育水平越来越好,这种发展的后果就是,产生了工会和工人运动领导权的竞争,受到更好的教育的工人阶级希望赶走精英阶级和上层中产阶级。  这种对立尖锐——左翼政党的领导人认为工人缺乏理论知识,反对工人阶级出身的人加入领导层。于是工联运动提出少谈些理论,多干实际工作。在相当一部分工人阶级眼里看来,这些精英阶级和上层中产阶级出身的领导人物中,一小部分是理想主义的傻瓜,绝大部分是在利用工会和工人运动牟利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这些人迷恋代议制度,和形形色色的政客和金融家交往密切,并且各个越来越富裕,他们组织的工会组织是一个庞大臃肿的官僚机构,已经不能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相反正在成为上层社会用来控制工人阶级的新工具。  当工人运动内部发生分裂时,工业家和企业主们就看到了机会,工联运动仅仅要求提高工资、减少工时,改善工作环境,而不要求成为企业董事,分享企业主权力。尤其是向克虏伯、法本、蒂森等大型现代化工业企业,它们都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工人工资只是企业成本中的小头,所以对工人让步能力更强,这些大型现代化财阀都成为了工联运动的赞助人。  这也是为什么“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俄国那种国家成功的原因,因为在俄国工业水平发展还有限,产业工人整体受教育的水平不高(所以列宁能在1907年成功的开展反工联运动),而且现代化工业企业大多数都是外国资本创建的,他们的企业主都是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和瑞典人,不了解俄国,也没法和当地的工联运动达成同盟。而在发达工业国家,由现代化工业和工联运动形成的同盟可以有效对冲马克思主义。  在德国同时其他势力也向工会渗透,控制大部分工会的社会民主党和金融家和食利精英关系密切——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打个比方,当有一辆发疯的马车势不可挡的向你冲过来的时候,你有三个选择:  第一,站在那里等死;  第二,逃跑。  第三,想办法跳到马车背上,看肯能不能控制马车冲向自己的对手——但是这需要对实际情况精确的了解,和敏捷的身手。  在俄国,这些人也都是外国人,所以当列宁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时,他们找不到办法自救,只能傻看着自己的投资被国有化。
  期待更新
  第二源头 民族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中的“国家”实际上是一种翻译上的歧义,这个词National主要是强调代表国籍和人群,所以它也代表民族主义,实际上纳粹党应该叫做——民族的社会主义的工人党。在希特勒思想中,National往往和Volks(人民大众)和race(种族、种族竞争)很随意的替换使用。  在近代现代史上,民族主义的产生都工商业对市场的竞争有直接关系,19世纪前半期主要体现为为反抗英国货而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后半期主要工业国如德国和法国则进一步要求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这也是为什么民族主义在英国难以兴盛的原因,当你满世界的开着炮舰推广自由贸易的时候,自然不需要民族主义助阵了)。  这种由工商业提出的经济民族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收到普通民众的赞同,因为一个国家如果总是贸易逆差的话必然导致产业萎缩,就业岗位消失。但两者在保护民族工商业这一共同利益之外,也有不同利益纠葛。其中一个尖锐问题是移民或者外来务工人员上,如果你是雇主的话,自然希望能有更便宜的劳动力供应,但是作为受雇佣者,你则希望竞争越少越好。  纳粹党章第七条,“我们要求国家应供给公民工作及生活为其首要任务。如果国家不能养育其全部人口,则应驱逐外国人(非德意志公民)出德国国境。”则是这种平民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体现(对比特朗普的执政理念,发现历史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  所以对于工商业势力来说,经济民族主义有利有弊,它可以帮助保护市场,但是也会推高工资水平,而且也有可能导致其他国家采取贸易报复措施。如果一个国家工资水平过高的话,一些劳动密集度比较高的产业就会失去竞争力,所以愿意赞助经济民族主义的必然是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在这一点上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又和大型现代化工业企业达成一致。  当工联主义抛弃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之后,导出经济民族主义就是必然的结果,而当工联主义衍生出经济民族主义时,它的受众也得到扩大,变得更加势不可挡,这在希特勒加盟纳粹党之前就已经完成。早期的纳粹党只有一半是工人,其中大部分来自铁路,其余包括个体户、工程师、银行和零售的雇员、一些退伍兵和失业人员、还有意识到毕业就等于失业大学生、一两个作家、记者和中下层知识分子。  在希特勒加盟后,非工人阶级的成分发展的似乎更快一些,这并不是刻意推动的结果,左翼政党污蔑纳粹党是小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者的政党,完全是一种巩固自己在工人阶级影响力的政治策略,在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就不攻自破了,因为事实在那摆着,真正阻挡纳粹党的是旧工会组织的存在,一旦出现大量失业工会组织无法维持,那么纳粹党很快就在产业工人内蔓延开来。(奥地利也可以佐证这一点,一旦解散社民党工会组织,那么取代他位置的就是纳粹党)。  如果按照逻辑来推理的话,那么经济民族主义的继续发展,那么就是民族国家之间的国际竞争的加剧,然后必然结果就是民族(或者称为种族的竞争),这种竞争的最后结果就是“国际新秩序”,要产生一个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因为当时已经可以看得很清楚,世界上的很多问题不是国家可以解决的了,需要很多国家协调一致,如果不存在纳粹党所憎恨的“国际主义”,那么怎么组织国际秩序——所以给出的必然的答案就是,需要产生一个比其他民族国家更强大的民族国家,所有国家都害怕它,服从他,听从他的指挥。
  第三源头 反犹主义  纳粹主义为什么要反对犹太人?这里牵扯到很多宿怨。  首先,工联主义的首要对手就是社会民主党等左翼政党控制的工会组织,而赞助这些政党的往往来自于商贸业、银行业、文化出版业,这些行业都是犹太人大量聚集的地方,而赞助工联主义的来自于现代化大工业,这些地方几乎是犹太人从来不出现的地方,所以工联主义认为犹太人是社会民主党的盟友(这一点甚至大部分社民党人自己都不否认),敌人的朋友自然是敌人。  当工联主义又夹杂了经济民族主义之后,两者的矛盾就更加激烈。因为犹太人往往是国际主义者,希特勒认为犹太民族和其他民族都不一样,因为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以后也不可能有自己的国家,所以注定犹太人是国际主义者,而国际主义者注定是民族主义的敌人,纳粹主义的世界观是这世界是一些列互相竞争的民族国家,竞争的结果是产生一个统治民族,而犹太的目的是建造一个由国际精英联合统治种族大杂烩——一旦这个目的达成,那么人类的历史就会终结,所有的中下阶层都要被以国际犹太人为受国际精英们统治,永无出头之日。  不过元首没有预测到的是后来有了犹太国以色列,不过这恰恰最经典的诠释了纳粹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的正确性——那就是民族国家和国际精英统治是不相容的——在经历的半个世纪的蜜月期之后,作为一个成熟的民族国家,以色列也和国际犹太人分道扬镳,连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指责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犹太人在资助的很多运动和组织都是在反对和丑化以色列。  希特勒认为存在两个国际精英组织,一个叫红色国际,是以莫斯科为后台的各国左翼政党;一个叫蓝色国际,是一个伦敦金融街为后台的商人和金融家,两者都是由犹太人领导的。  纳粹反犹主义,实际上包含了政治纠纷、民族主义与国际精英的对立,以及草根阶级对富裕的犹太群体的嫉妒。不过在当时德国很多中高级知识分子都支持纳粹的反犹主义。因为在知识和文化领域,存在大量的犹太人,这些犹太人之所以成功,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种族对教育和进取心的重视,另一部分原因是犹太人的团结一致,每个犹太人都尽可能帮助自己的同胞,而且金融业、商业、政界、知识和文化界犹太人都抱成一团,互相支援,并且互相流动,所以犹太人不仅比德国知识分子升职更快,社会关系更广,更容易出名,生活也更富裕,一旦纳粹提出把犹太人从政府、大学和文化领域赶出去的口号,很难不让这些知识分子心动。  而且德国知识分子和英美知识分子不一样,英美建立大学是为了培养精英子弟成为优秀的统治阶级,普鲁士的腓特烈大王建立大学培养知识分子是为了满足国家在智力和技术上的需要,所以德国知识分子是专业的,终生从事同样的行业。而在二战之前英美几乎不存在专业知识分子,科学要么是绅士们的业余爱好(比如牛顿和达尔文),要么是中产阶级用来智力取悦上流社会充当门客的手段(比如洛克和凯恩斯),后者如果足够出色,那么上流社会就会提供给他各种发财的机会,让他富裕起来,并且逐渐接纳为精英阶级的一员(这种宽容的流动性是英美精英社会统治可以长期的核心秘密)。  英美知识分子是非专业性的,他们也许今天在搞学术,每天就下海经商,后天在某财团当董事,儿子可能当律师并且从政,他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包括一个庞大的阶级关系网中,知识精英完美的嵌套在精英阶级内部;高级知识分子完美的嵌套在上层中产阶级内部。而在德国,一个知识分子一辈子都在从事学术,并且很大几率他儿子也是这么干的(所以犹太知识分子在英美的生活方式并不引人注目,因为所有知识精英都这样生活,而在德国则非常扎眼)。这些专业知识分子,虽然社会地位很高,但是生活未必十分富裕,看着同一阶层的商业精英纸醉金迷的生活,自然心怀嫉妒。从整个近代史上来看,专业知识分子阶层普遍对自由资本主义不报好感,因为这样的社会鼓励贪婪、冒险,并让拥有更大关系网和更多财富的子弟比有更高智力的人更有优势,而知识分子习惯于审慎和节制,而且普遍没有一个有钱的老爸。
  好文。继续!
  继续!
  第四源头
社会主义  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国家、社会、集体这种东西,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个体的人构成的一种虚幻的假象,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个人和个人主义,个人的幸福高于一切。这样就推出了两个结论,第一关于什么爱国、荣誉、民族等概念都骗傻瓜的玩意。第二结论就是,富人没有必要对养育他的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的穷人有任何责任和义务,因为人与人之间不相关的个体,国家也无非是承载个人的容器。  另一种观点认为,必须以一个整体的方式看待社会,强调人类社会有共同的利益,并且相互依存,社会可以通过干预和规划而运行的更公平合理,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它和个人主义正好是一个对立的观念。为了达到社会主义主要通过两种手段,一个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和人的社会化。  纳粹党章——  第十一条,取缔不劳而获的收入,废除利息奴隶制。  第十三条,我们要求将一切托拉斯收归国有。  第十四条,我们要求分配大企业的利润。  第十六条,我们要求建立并维持一个健全的中产阶级。我们要求立即将大百货商店收归国有,廉价租赁给小工商业者,要求国家或各邦在收购货物时特别要照顾一切小工商业者。  第十七条,我们要求一种适合民族需要的土地改革制度,要求制定一项为了公益而无代价的没收土地的法令,要求废除地租,要求制止一切土地投机活动。  都是关于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的体现,但是这个《纳粹25条》是当年希特勒和几个上了年纪的愤青们在慕尼黑一个啤酒馆里捣鼓出来的,这个时候他们正在准备暴力革命。当1925年希特勒决定从事选举之后,就很大变化,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穷人,没什么钱,而选举需要大笔的金钱打广告、造势和供养一批领薪水的党务人员,希特勒光靠讲演的收入不够供养这么大的组织,所以必须有赞助人。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纳粹党必须重视他们的赞助人们的意见,这些人都是大型企业主,所以纳粹不能把生产资料社会化的主张实际化。  1930年纳粹党在选举中实现大突破之后,德国工业协会的巨头们和希特勒进行了一系列的绝密会议,会后工业巨头们决定全力支持希特勒。在这之前他们只是零零碎碎的给了他一点小钱,因为当时在还有很多其他的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政党,比如民族人民党之类,他们比纳粹党的成分类似,但是态度要温和,而且大多都由绅士们领导,但是最后实践证明只有这个由草根愤青们领导的极端党派才最有干劲,而且最能抓住底层百姓的心理。  双方达成了什么协议,我们不得而知,因为这些会议都没有留下任何纪要,但是从后来的德国体制上能看出一些端倪。工业巨头放弃的权利是承认国家的宏观调控,不得解雇工人;纳粹党放弃的主张是把25条里所有有关生产资料国有化或者社会化的主张全部束之高阁。然后工业巨头的资金源源不断的流入纳粹党,希特勒不仅用这些资金供养了一个庞大的竞选机器,而且还有一支领津贴的冲锋队,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在1930年和1932年之间,德国政府和总统兴登堡一直在讨论对纳粹党进行军事镇压,但最后都被否决了,因为10国防军未必对付的了50万冲锋队和他们的政治盟友钢盔团。
  学习!
  学习刘铭
  如果不能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化,那么纳粹只能在人的社会化上做文章,用希特勒的话来说,“建立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一个民族共同体。”在纳粹统治下,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前所未有的提高了,工人阶级第一次可以像富人一样在阿尔卑斯山滑雪和波罗的海度假,普通国民的健康水平大幅度的提高(这一点很多当时的记者都能清楚的看到,前线德国士兵各个高大挺拔,和英法士兵则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比如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另一方面社会阶级的墙壁被推到了,纳粹的国家体制努力为所有有才能的人打开向上攀升通道,这一点从德国军队的将领名字就能看出,最早的一批元帅和大将们都是的名字带有“冯”来自“另一个德国”的贵族,后期的除了曼施坦因之外,都是平民出身。  不过最有创造力的是经济利润的管制方式,这一点的灵感很可能来源希特勒所崇拜的古斯巴达社会的模式——虽然没有平均财富,但是却削弱了富人享受自己财富的能力。在纳粹德国的经济体系中,对企业红利和出售企业的行为征收重税,而对企业盈利的再投资征收的税率则要低的多。这样的话,食利阶层就变得无利可图,因为如果你把企业盈利作为分红拿回家,那么绝大部分就被政府征收了,如果你想卖掉企业换钱去卖跑车和别墅,找个超模去加勒比海度假,那么抱歉,你的9成的钱会被政府拿走。这样企业主只好老老实实,亲力亲为的经营企业(因为分红很少,或者干脆没有,所以企业主亲自经营可以给自己开工资),并把绝大部分盈利用于技术研发或者投资扩大生产,这样德国的技术就会不断发展,就业岗位不断增多。这就完美的实现了25条纲领中的第十条,“每个德意志公民的首要职责是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个人的活动不许损害全体的利益,而应受全体的制约并对所有人有利。”第十一条,“取缔不劳而获的收入,废除利息奴隶制。”工人的工作是劳动,技术人员的工作是搞技术,企业主的工作是经营好企业,靠股息利润过活或者搞投机经营的资本家让他们饿死——这就是元首所要看到的德国社会,一个为了民族共同繁荣,每个人都必须从事工作,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
  更新慢啊。
  到今天,这套当年制定的办法依然在延续,只是没有当年那么极端,有国人高度推崇德国人的企业家精神,说什么一个家族连续好几十年兢兢业业的经营家族企业,制造出世界最好的产品,——狗屁,那是德国税收制度限制他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才能利益最大化,中国如果这么改革的话,也会培养出一大批企业家。兢兢业业的企业家家族、受到良好培训和教育的产业工人,对技术研发的大比例投入,这些让德国经济长期繁荣的关键事物实际上都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十年中,由一个“波西米亚下士”所留下的遗产。二战之后,以阿登纳为首的天主教中央党(今天默克尔的基民盟的前身)把德国繁荣的所有果实都当做自己头顶上的光环,实际就目前来看,如果刨除对犹太人财富的有计划掠夺外,德国的成功之处大多数都是来自于那个人的创造。  我们不妨举一个反例——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这家当年由爱迪生创建的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但是现在他头上的光环都已经一一掉落,上世纪70年代时,通用电气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集团之一,但是80年代一个叫韦尔奇的人当政,他把大刀阔斧的裁员和卖企业,砍掉大部分研发项目,只留下一小部分高利润的业务,并把钱投入一些可以赚取块钱的行业,什么银行、金融、保险、房地产、开办对冲基金,还收购了美国最大的广播电网NBC,在他执掌通用电气期间,企业几乎所有的制造业业务,除了军工之外都萎缩了,其中包括通用电气引以为傲的电气设备。但是他给股东带来每年超过20%的股息回报,所以当年他被美国资产阶级捧上了天。现在GE又提出了一个回归工业制造,实现回归工业制造的方式就是收购韩国企业——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制造商在用收购二流企业方式来回归制造业,多可笑的事情——说白了,通用电气所谓的回归制造业无非是个噱头,和当年的韦尔奇一样,今天的CEO也无非是秉承股东们的圣旨办事,当年股东说制造业不赚钱,韦尔奇就卖掉工厂开办金融,进军传媒业。2009年金融业大亏损,股东又说现在还是制造业保险,于是又开始卖金融资产买企业,不过手法更加拙劣,当年韦尔奇收购的是第一流的金融企业,现在的通用电气在收购第二流的制造业企业。这家公司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在未来十年内,它肯定会彻底衰败,然后反复重组,最后被分割出售,它又是一家被贪婪的股东们害死的大公司。这样的过程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让美国制造业全面衰败下去,让美国的产业工人成片成片的失业。
  第四源头 保守主义  什么是保守主义?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各种意识形态的聚集体,大体上说,保守主义反对激进的社会变革,讴歌传统的社会运行模式。保守主义对立面是自由主义,它往往和私有财产观念、经验主义、传统精神、等级观念有联系,他的倡导者大多数都是社会上的既得利益集团。  如果这么说,你可能要问,保守主义和等级观念有直接联系,那么是不是和国家社会主义中的“民族共同体”“无阶级社会”相矛盾?确实如此,但是保守主义虽然社会上的既得利益者有联系,但是保守主义往往和精英主义有很大不同,而自由主义者却更加坚信精英主义的正确性,这一点在今天的和18世纪晚期都一样。自由主义往往代表新兴的精英阶级,而保守主义往往代表旧的精英阶级。在18世纪自由主义者往往是新兴工业化的代表,而保守主义往往以旧的地主和教会为代表,后者和社会中下层经过长期的共生,往往关系更加融洽,他们畏惧贫民暴动,重视个人的声誉,这样这些旧绅士们看起来更温和和好说话,也愿意对平民做出更多经济上的实质让步。而新精英的暴发户们则相信一种庸俗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自己在生物学上具有优势,口头高喊自由,却认为平民是应该淘汰的失败者。  在18世纪到19世纪初,英国由于工业革命造成的大失业过程中,旧绅士在地方政府自动沿用中世纪的“斯平汉姆兰”制度进行济贫,而新精英们反对一切济贫,认为违反经济学原理,不符合自然规律,建议给穷人节育,防止劣等人过度繁殖。(后来英国政府根据自由主义者的建议,在伦敦伯明翰等城市的济贫所进行强制劳役,并且严格禁止男女来往,以防止贫民繁殖)。两者对比,你就明白,为什么今天的美国为什么,民粹主义和保守主义变成了同盟,而自由主义和精英主义融为一体。  平民阶层畏惧变革,热爱传统,因为他们拥有的资源太少,经不起折腾。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可以大学辍学去创业,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人生是没有风险这种东西的,如果生意失败,家里给他们写几封推荐信,他们又可以开启一段新的事业。这样在大多数时候,平民阶级除了一些不谙世事的小青年之外,绝大多数人在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竞争中,都站在保守主义一边,就像1848年欧洲大革命时,农民们成功的帮助政府镇压了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我这么说,你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保守主义会缠绕在民族主义、工团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东西上,因为他们主体都是社会中下层,因为他们是天生的保守主义者。平民政治天生就和保守主义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而保守主义最后再这里面会占有什么样的分量,和社会的经济结构有关系,确切的说和赞助商有联系。  在西班牙现代化大工业很少,民族主义、工团主义、社会主义最终都要靠保守的地主和教会去赞助,所以比如要容忍保守主义的诉求,西班牙法西斯主义等级森严,把维护社会等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而在德国,绝大多数赞助者都是工业巨头,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要建立无阶级社会,只要你不把生产资料国有化,那么他们财富就是最大的堡垒,即便社会的阶级拉平了,也是从十个阶级变成两个阶级,他们不在意聘用的经理们是出身贵族还是出身农民。以德国的为一个极端,他的社会主义占上风,要求拉平社会等级,而以西班牙为一个极端,他们最后选出的领导人是一个大地主出身的旧军官弗朗哥,其余的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意大利逐渐保守主义的影响递减,最后是德国。  最后它还和运动的领导人个人有关系——这个领导人是否是一个“不可腐蚀”的人。每个人都知道过花天酒地的生活很快乐,有一大堆拍马屁的人员很得意,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的领导阶层都会面临腐化,这一点无论从意大利的法西斯党还是德国的纳粹党都可以看到这一点。他们之间的速度有很多不同,如果最高领导人是希特勒那样的不可腐蚀的人,那么他就对整个组织有一种约束作用,如果他是墨索里尼的那样的享乐主义者——罗马花花世界里的的快乐王子——那么这个组织堕落的速度就要多快有多快,很快就被保守主义拉下水了。  奥地利的陶尔斐斯—许士尼格政权之所以如此脆弱,就是因为奥地利是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他们的保守主义等级化的法西斯政权不受欢迎,所以随便一推就倒台了。
  zhaoyu10271:需要回复的内容太多,所以只好另起一层。关于这种制度也不是没有缺陷,而且缺陷非常明显,实际上战后德国和日本经济腾飞是都是采取这种制度,只不过没有当年元首的那么极端而已。  它最大的问题是在一些固有的产业里深耕非常有优势,比如德国的汽车、化工、机械、电气都是独步全球。但是从旧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资本则非常缓慢,所以德国在半导体行业几乎翻了船,后来德国政府在上世纪末紧急通过一系列的半导体产业政策才有了今天的英飞凌。但是即便今天,德国半导体行业比照主要对手美国明显落后,甚至比韩国,台湾也没什么优势。而在美国则非常容易,因为资本已经从旧产业里作为股东利润抽出来了,可以自由的投资新兴产业,所以硅谷的IT业能够崛起,因为一大批有钱人拿着钱等着做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  所以这种制度必须依靠政府产业政策的前瞻性指导工作,日本战后产业政策一度非常成功,但是到70年代后期就不行了,因为过去是在追赶阶段,有别人的发展经验做参考,该怎么做,该注意什么都有数,但是现在处于领先阶段,下一步怎么走,需要很高的智慧,还需要一些运气。所以这种制度开始容易,但是越往后走越艰难。  第二个问题是,这种制度抑制了消费,最后为了平衡经济,政府必须充当最终消费者的角色,也就是政府需要决定怎么花钱。当年德国的方式是国防、基础设施、国民教育和健康,供给民众休闲和运动的各种公共建筑。这些钱都花的很好,很有价值,普惠整个社会大众。  这种制度要想持续运行下去对领导人的智力和意志力都有极高的要求。所以这种政府的领导集团不可能是通过代议制度选举上来的,因为代议制度本身就是合法的寻租场所。也不可能是通过官僚体系爬上了,因为他们肯定把钱都花在自己周围的人身上。他们必须来自人民大众,通过某种特殊的机遇突然间越上权力的顶峰。但是又和普通民众有所不同,他们必须拥有前所未的远大抱负。  最后,即便产生了这样的人,最终他们也没法逃避人性本身的弱点,那就经不起享乐主义和时间的侵蚀,他们可以维持自己的智力和意志力多久,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写的不错,加油
  写的相当不错,分析的很到位  目前中国也有当初德国的类似情况
  写的很好,收藏了,希望继续下去
  楼主水平很高,因为太高,这个论坛上有能力发表精彩回复的人实在不多,希望帖子不要沉下去。
  德国的半导体工业出了英飞凌之外,还有别的半导体工业项目。包括:世界第三大晶圆厂商siltronic,globalfounderies在德国的工厂,以及asml(这家公司的总部位于荷兰,但是高度依赖德国的科技研发能力以及配件——例如卡尔蔡司的镜头)。  总的来说,德国的半导体工业,尤其是针对消费领域的产业,已经被美国和东亚彻底击败,但是在工业产品和商用设备领域尚且有一席之地,还不至于彻底完蛋。
  十二 黑色裂变——苏台德(上)  捷克——当年奥匈帝国的工业明珠,几乎承载着当年世界第七强国的全部工业骄傲。独立后的捷克斯洛克并没有像其他奥匈帝国分离出来的小国那样陷入经济问题,反而因为甩掉了一大批穷亲戚而愈加显得出类拔萃。从二十年的到三十年代初,捷克斯洛伐克富饶稳定,就连1929年席卷整个世界的经济危机似乎对这个中欧工业小巨人都影响甚微。  然而当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登台开始,厄运开始席卷而来。经济危机不是放过了捷克人,仅仅是对这片富饶美丽的中欧谷底光临的步伐慢了一点。银行破产、工厂倒闭、民众失业。紧跟着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开始从危机中挣扎出来,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促进出口的政策,德国产品的竞争让同样依赖出口的捷克工业复兴乏力,在危机中无法自拔。接着捷克人惊恐的看到德国开始重新武装,希特勒把手伸向了苏台德,1935年在德国的秘密资金资助下,一个叫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极端政党赢得了124万张选票。  德国人和捷克人是一对世仇,捷克就像镶嵌在日耳曼人版图上的一块斯拉夫飞地,在公元500到600年时,在浩浩荡荡的民族大迁徙的尾巴阶段,几支西斯拉夫人部落从这块富饶的谷底赶走了日耳曼人居住在这里。在谷底外围苏台德地区的山地和森林里埋藏着大量的贵金属、煤矿和其他矿产资源,历代捷克统治者都热衷于招揽能吃苦又善于开矿的德国移民来开发这里的资源,这项政策让捷克政府的财政上成为中欧的翘楚,但却是一项引狼入室的举动——就像当年墨西哥人招揽美国人开发加利福尼亚和德克萨斯一样,当这些移民在国境线的另一面有着一批经济和军事上更强大,而且侵略成性的同胞时,你永远也不能希望他们成为顺从的归化者,只能成为一系列噩梦的开端。  希特勒认为,一个国家最好是单一民族国家,一个国家的领土应该尽可能的和民族的居住地相重合。这种理论过去被认为是引发战争和动乱的种族主义,然而今天从伊拉克动乱、乌克兰内战、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公投、美国黑人、到欧洲穆斯林移民都证明了这一论断的真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纳粹狂人希特勒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