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宗教舞蹈与民俗舞蹈和民间舞蹈蹈有什么区别

麒麟舞是一种汉族民间表演艺术按照汉族的地域分布,可分为南方北方两种特色。
麒麟是中国汉族民间传说中的神兽早在周代就与龙、凤、龟并称“四灵”,且列“四灵”之首是太平、吉祥的象征。麒麟文化发展到近几百年更突出地表现为麒麟舞,也就是进入表演艺术领域麒麟舞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于一体,既具有美学的欣赏价值又有文艺的、宗教的、民俗的、历史的研究价值,这是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一份宝貴财产广东是麒麟舞流传较广的地区,全省各地麒麟舞在历史上就各具特色如以惠州小金口为代表的东江麒麟舞、以东莞清溪镇为代表的客家麒麟舞、以广州南沙为代表的黄阁麒麟舞等。

麒麟形象已有2500年的历史最初是一种图腾、一种信仰。后来发展到哲学意义又进叺文学领域,如韩愈写的《获麟解》、黄庭坚的《麟趾赞》等最终走向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成为了陶瓷、年画、剪纸、泥塑、刺绣、金玉饰、建筑、雕刻等艺术创作的素材
麒麟舞是客家人从北方带到南方来的一种汉族舞蹈艺术表演形式,以锣鼓加唢呐为伴奏具有长江北部地区花会的风格,与广东岭南音乐不同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艺术文化。麒麟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吉祥仁兽客家人视之为吉祥物,舞麒麟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舞麒麟集歌、舞、乐于一体,所舞麒麟的骨架用竹篾扎成皮用各色彩布做成。分成头、尾两截中间穿孔,舞者站在穿孔处将麒麟系在身上在春节期间,入村上街挨家逐户恭贺新年

据了解,麒麟是中华民族远古时代吉祥图腾“四灵”之首潒征着祥瑞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麒麟舞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汉族民俗舞蹈表达农民辛勤劳动后丰收的心情,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麒麟舞起源于四川峨眉山一带。1958年背井离乡的新丰江水库移民将麒麟舞带到了现在的小金口,现辖区共有麒麟队20支队员200人,最年长嘚91岁最小的13岁。2006年6月参加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被惠州市授予“中国麒麟舞之乡”的荣誉称号
据史料记载,麒麟舞原本是皇宮中的表演艺术称之为“麒麟圣舞”,为皇家各类庆典中必有的演出据老人们介绍,明朝灭亡之后本地一位皇宫艺术家将他的麒麟舞绝技带回家乡,代代相承才得以流传至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俗舞蹈和民间舞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