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盖了新五台山罗睺寺大佛殿殿老殿破旧怎么办呢

查看: 1242|回复: 18
古潘城道场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4 积分
江南最早的佛教道场古“潘崇道场”据民国七年重修《高淳县志》载“净行寺县东北十二里,周末有黎姓结庐其地,汉明帝时有僧构室诵经,名潘城道场,唐中和三年建寺.”从这里可以说明高淳是国内佛教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这也是江南佛教活动最早的文字记载.一、关于潘城道场的来历东汉时期,印度佛教刚传入我国,只有大都名邑才兴建寺庙供西域僧侣参拜,汉族出家为僧者.均无寺庙居宿.这些所谓苦行僧,大都依山傍石,结庐而据.据史料记载,公元58年,汉明帝刘庄登位,梦金甲神现于西方,纪元61年派使臣出使印度,纪元67年印度佛教正式引入中国,而在这个时候,我们高淳就有了古“潘城道场”,这是大有来头的. “潘城道场”,又名“潘崇道场”.俗称净行寺,或称寺墩头,唐代称“潘城寺”,周约近百亩面积,位于淳溪镇浦头村周家村后,现遗址保存完好,关于潘城的来历,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学术思想十分活跃,诸子百家,各家学派,其中楚国有一个大名士叫潘崇,位至楚国太傅.生于东周周惠王年代(公元前676年),这位先生博学好道,多才多艺.楚成王时,立商臣为太子,并拜潘崇为太子傅,后来由于商臣得罪了父王,楚成王有废长立幼之意,但又怕商臣造反,故欲寻过除去商臣和潘崇,议立次子职为太子.这个消息被商臣知道了,便跑去和老师潘崇商量,他们为了自救,密谋决定杀楚成王.当晚商臣控制了御林军,包围了内宫,成王正在睡觉,他们抓住了楚成王,潘崇仗剑曰:“王在位四十七年矣,成功者退,今国人思得新王,请传位于世子!”王曰:“我当让位,不知能活否?”潘崇曰:“一君死,一君立,国岂有二君耶?何王之老而不达也”王曰:“吾令疱人治熊掌,其熟而食之?”潘崇曰:“熊掌难熟!”以带挽颈而之,即立商臣为楚王,即历史上的楚穆王.时在周襄王26年冬十月(公元前651年).十年动乱时,林彪也悉心研究过潘崇杀君之历史事件,而后大谈其政变经,想不到这位政变老祖宗却落在高淳净行寺近3000年之久!& &楚穆王登位后,加封潘崇为太师,令其为令尹(掌丞相之职)并将太子之室赐之,潘崇推而不受,带着楚三公子壮,请于荆山之下,丹阳大泽之滨,现淳溪浦头周家后的寺墩头上,兴教办学,授徒讲学由于潘崇在此兴教,故古代的双塔、淳溪、薛城、古柏的部分,统称崇教乡,由于潘崇在此讲道,故又称“潘崇道场”或“潘城道场”.& &&&又因我国古代风水学中,北方以山为龙,南方以水为龙.“潘城道场”四周有南塘港、沙子港、唐梨港、河城港、风溪港等九条溪,港水归高家滩.故潘城道场又称九龙山.旧佛教协会会长吴侠曾收藏一手抄本的“九龙山志”,其中记载了东汉学官在此,还记载了校官碑文,晋代和唐代修建净行寺的碑文,晋碑和唐碑在50年代还有不少人看到过.“潘崇道场”自春秋潘崇在办学起,一直连绵到东汉,学舍已经败坏,这时潘崇的后代溧阳长潘乾,重振教育,修复扩建学宫,并立“校官碑”铭记其事. “校官碑”是江苏省现存的唯一的一块完整的汉碑,汉代王莽之乱,为消除汉代影响,大毁碑记,就是全国也难见一块完整的汉碑,故显得它的珍贵. “校官碑”据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同时对研究汉代溧阳县的位置、溧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碑可称国宝,现存藏于南京博物馆, “校官碑”又名“潘乾碑”,但这块碑不是在固城,应在“潘崇道场”.碑文说到“构修学官”,说明这里原有学校,潘乾进行了扩建整修;第二个历史信息:“潘崇道场”是潘乾祖宗办学兴教的地方,更有理由把学校建在这里,这里已打上了潘氏的记号.唐时,学校更名“别业书院”,其别业出处,唐碑净行寺碑记中有“史氏别业”之句,统称“别业书院”.第三个历史信息:“潘崇道场”周围数十里,古代称崇教乡,说明这里是潘家办学的教育区.第四个历史讯息:这座学校,西侧是一条小溪叫凤溪,当面有一水塘,也就是魏进士请县令吃起水鲜的河塘,现还存在.因学生在内洗笔砚,故又叫砚池,到宋时,这所学校更名为“凤池别业书院”.(取凤溪,砚池首尾二字).后来人们认为“凤”有些女儿气,改成“鹏池别业书院”.据湖滨中学魏云龙老师考证,此书院在北宋还相当兴盛.魏良臣是宋政和3年进士,年少时就在此上学,他在《太子太傅退尺翁行录》中云“其祖父魏觉,一日过鹏池别业书院,良臣执笔,疏渚子孙名字…”说明此学校在魏良臣爷爷之前,就已存在.而“校官碑”也在此书院内.据记载,此碑发现于宋代,南宋绍兴13年(公元1143年)溧水尉喻仲远(字居中)得之于固城湖滨,并把它运到溧水县署内.说明此碑是在固城附近得到.在北宋时,高家滩经南塘港是和固城河连在一起,“潘崇道场”前边的高家滩,就是固城湖滨.我认为,喻仲远是个品行不端的官员,他到高淳来,游览潘崇道场,发现此碑,由于他是个识货的行家,看到是一个宝贝,凭他的县尉官阶,硬把此碑拖到他的官衙去了,后来传说此碑有神气,又不是银子,行带不方便,便留在了溧水城里,“潘崇道场”是一个教育博物馆,此碑应归还高淳.二、潘崇道场与史氏“潘崇道场”是一块风水明珠,历来是权家争夺的对象.唐中和三年(公元879年)重建净行寺,由唐代文学家刘欢作碑文,本地书法家陶真固书碑,此碑文收录在历代县志14卷和15卷.碑文中提到:“潘城者.淞古其名,云史氏别业,舍为伽蓝,靡覩铭记,莫知年代…”那么,潘家的祖业,又为何到了史家手里呢?在这里,我们说说高淳史氏,高淳史氏是汉宣帝刘询的外婆家,因宣帝为史氏女子所生,我这里有一册“史氏总谱”记载得很清楚,西汉时,有史丹者,字君仲,鲁国人,有一个妹妹,叫史良娣,汉武帝时,被纳入太子妃,生下一子叫皇考,后来太子卫病故,太子妃退回娘家,后皇考生下宣帝,数月其父皇考又故,外婆家痛外甥,在宣帝不满周岁时,由史家接回抚养(史称流落民间),(汉书史良娣传)后来昭帝刘弗陵在元平年间驾崩,下无太子继位,就从史家将刘询接回皇宫,登上大殿,这就是汉宣帝。宣帝即尊位后,将三个表兄“高、曾、元”皆以外戚旧恩,封曾为蒋陵候,元为平台候,史高在平叛大司马霍禹事件中立功被封为乐陵候。宣帝病,拜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尚书事(班固汉书)(武阳候传)将军国大事全部交给了史高。尔后,自宣帝刘询本始元年始至平帝刘衔元始五年止,历六帝,长达74年,史氏以外戚参政,权高炳国,嗣爵四世,传至史获、史苓,史崇。初始年间,王莽之乱,史获,史芩及史家600余口均遭害绝。唯史崇辟乱南逃溧阳(即今高淳)。看中了“潘崇道场”这块宝地,并把潘家搬到了固城湖边的潘村(潘村原名搬村,因为是在潘城搬来的,故名),这样潘家的祖业就成了史家的了。史崇,字伯勤,年幼好武,为人也有些霸道,由于报仇心切,杀心较重,高淳民间骂小孩有句口头禅,如果小孩调皮就会骂:“你这个死不尽哎!”谐音“史伯勤”,实际上也没错,他是被王莽杀了未死尽的史家唯一传人。后来,光武兴、史崇从溧阳起兵佑刘秀复国,战功显赫,成了东汉刘秀的开国功臣,被封为右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加骠骑将军,封溧阳候,食邑万户。后来佛教传入,史家为了追念王莽乱被害家人,在潘城道场大兴道场,祀典祖宗.这就是唐碑中所云:“史氏别业舍为伽蓝”的来历.而溧阳(高淳)史崇为溧阳始迁之祖、苏、浙、皖、大江南北诸省自此繁衍,也就是天下姓史的大都是从溧阳(高淳)发脉.而这“潘崇道场”,谁有权,谁都想要,到了东汉末年,潘崇的后人潘乾当了溧阳长,在此,构修了学校,并立碑铭记,出现了学校和庙宇同在的现象.而潘家的基业,又回到了潘姓名下,高淳有俗称叫“潘史不姓刁”,说明了潘姓、史姓都有坚强的信念.三、“潘崇道场”是国内最早的佛教道场之一& && &我县统战部退休干部邢光鉴老先生说过“世界佛教中心应在中国,中国的佛教中心应在南京地区,而汉传佛教之根应在我们高淳”.特别是去年南京建初寺阿育塔出土佛顶头盖真骨面世,震惊世界,更巩固了南京佛教中心的地位,那么为何说汉传佛教之根在高淳呢?我们来看一下东汉的初期社会,东汉初期是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时期,民间有“刘秀登记,麦秀双枝,稻熟二季”的说话.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光武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建设,他沿袭了西汉以来提倡黄老到独尊儒术的技术转型,在光武帝以后的几代帝王中有的从经学和谶纬之术中求长生不老之方,随着佛教思想的传入,又加之谶纬之术的虚幻不实,有的王候便转而从佛教中寻求解脱之道.“但是佛教初入时,人们只是把他着为一种方式来对待,并是不象虔诚的佛教徒那样作为一种真正的敬仰,而是把佛教作为祭祀的一种”(佛学家释远尘),汉校官碑中有“笾豆用陈”、“钟磐垂矣”.& &“即此龟艾”等句说明这里有供佛的祭品、和尚用的钟磐法器.还有占卜吉凶的龟艾,有东汉佛事活动的全部内容,可证明当时在“潘崇道场”学佛的人群规模很大,因为佛教也是一种教育,当时寺庙和学校同时存在.因为构成“道场”,必须有三个条件:①何人的道场,答:潘崇道场.②群众学道、学佛的教育区.③有学校、有寺庙.潘崇道场这个三个要件都能存在,故可以说这是中国最早的道场.古代寺庙是研究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沿革的第一手资料,高淳旧时有个说法.叫“要知丹阳史,一寺担二观”.一寺是指潘崇道场之净行寺,二观是指古柏的寻真观和沧溪的三元观.在高淳的历史中丹阳占重要的位置,高淳属丹阳中心,如果我们就高淳讲高淳,不过500年历史,如果从丹阳说高淳,其空间就大了,丹阳设郡县从公元前121年(西汉武帝)至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高淳属丹阳728年之久,而史学家司马迁,班固正生活在这个时期内.他们在史记、汉书以及后朝历代所说的丹阳,都是指我们这一带地方,后期的名人雅士好古,他们都以为古丹阳人作为自豪,在他们的文字中,经常出现“古丹阳xx,丹阳xx”,说明丹阳人们在他们头脑中生了根。为什么说,汉传佛教之根在高淳呢?因为汉代造佛像,建寺庙的老祖宗出在我们高淳,国内最早的佛教道场,又在我们这里。起因还得从春秋说起,春秋吴越之争,吴国灭了越国,并把越王抓到吴国做奴,越王假装老实,取得吴王的信任,后来吴王生病,越王去探病,这时吴王正在拉屎,满屋的人都臭得掩鼻,越王进房时说:“满屋异香”,问了吴王的病后,把马桶拿开,用手抓了点吴王的屎吃了说:“大王便甘,恭喜大王,你这病指日可好了。”更取得了吴王的信任,吴王病好后,就把越王放了,越王回国后,精而图治,卧薪尝胆,任用大臣文中,范蠡的计策,使用美人计进西施,终于消灭了吴国,吴国灭亡后,上大夫范蠡携带西施从太湖,泛舟而去,到了丹阳的宜兴(也有说到了山东的定陶)看到这里的土黏,就开始烧陶,成功后,在全国各地设点,同时做粮食和珍宝生意,发了大财,富可敌国,生意还作到海外,有付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涌进达三江”。就是指的范蠡,后来生意人和企业家均把他拜为鼻祖。这里讲的三江,就是下江、中江、上江,我们高淳位于中江,范就坐居中江,分顾三头生意。并隐居埋名,以陶为姓,自号陶朱公,后代子孙兴旺,留下一支陶姓在高淳(陶氏宗谱),到了东汉,姓陶的出了一位名人,任彭城刺史,也就是三国演义中三让徐州给刘备的陶谦,陶是我们这边人,丹阳人纷纷去投奔。这样引出一位造佛建寺的鼻祖来。四、笮融,中国造佛建庙第一人在古丹阳时的高淳,有个古地名叫“笮家湾”,约在沧溪谷家后的桂家村,又叫鬼门关,这个地方是个恐怖区,连年水旱灾荒不断,瘟疫流行,有的全家死都死光,就连过路人经过,回家也会死亡.同时,到了笮家湾抓人做和尚,故高淳有句俗话,每碰到倒霉的事,就说:“真倒霉,动到笮家湾去了”.就是这个地方,有个叫笮融, 笮融本是东汉时高淳地区的一个小军阀,他的家在漆桥笮家,有座桥叫笮家桥, 笮融号称“笮百万”.也就这个人对佛教的大力支持和弘扬是推动东汉佛教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村子上发瘟疫都死光了, 笮融就到潘崇道场做了和尚.汉末时,黄巾起义爆发,他又带着几百信徒和僧人到徐州投奔陶谦,陶谦因镇压起义有功,受到朝庭重视.此时, 笮融率人来投陶谦,被任命为管理广陵(今扬州),下邳、彭城丹阳等地的粮食运输官员.他以奉佛为号,吸引群众,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这个时候战乱纷纷和人们生活比较困难的形式下,响应者如云.后来在曹操攻打陶谦时, 笮融率领三万多民众逃往广陵,虽然我们不能说所有人都信徒,但其中的佛教徒也一定不在少数.笮融在掌握了粮食管理大权之后,就大事举办佛教活动,有关笮融的佛事活动,《三国志.吴志.刘繇传》中有详细的记载:“笮融者,丹阳人,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投陶谦.谦使督丹阳、广陵运漕.遂放纵擅杀,坐断三郡委输以自入.乃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似锦采.垂铜盘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溶三千人.悉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免其他伇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从上段文字记载可以看出, 笮融得权之后,擅自将公款用来制造寺院,塑造佛像.而且还通过免除徭伇的方式来招募佛教信徒.通过这一措施笮融先后招五千多户.因为前方在打仗,几十万大军要吃粮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陶就派笮融回到家乡,以“潘崇道场”为据点,以学佛招来信徒,并在笮家湾(鬼门关)常年设粥棚,广招无家可归的破产农民,四乡难民纷纷奔“鬼门关吃粥去”.同时在丹阳湖中围恳造田,并把田以优惠政策分给信徒,由于兵荒马乱,高淳境内抛下无数荒田,他把荒田也分给信徒耕种,因此丹阳湖成了天然粮仓, 笮融的做法不但解决了军粮供给,还对东汉时期国内的佛教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可以想, 笮融当时举行集体诵经和浴佛的宏大场面,这段文字还可以证明潘城道城在东汉时有寺院和佛寺的存在. 笮融造寺的规模可谓宏大,能容纳三千多人,同时做佛事,其建筑格式,有重楼、楼阁道.故也证实潘城道场可容三千僧道讲经的事实.同时,对塑造佛像的工艺,即以铜为原料,外涂金粉,披以锦彩袈裟.可见,当时佛像塑造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笮融一方面利用职权将漕运粮款挪来大建佛寺,祀佛招来民众,从而壮大自己的军阀势力;另一方面又通过设以酒饭,免除徭役和举行大型法会活动的办法,鼓励广大下层民众信仰佛教. 笮融通过这两种方式不仅壮大了自己的声威,而且还在客观上扩大了佛教的传播与影响.由于信佛的人多, 笮融就在扬州、徐州、安徽、福建、浙江等全国各地造分庙,就现在办公司一样,大公司以下有子公司,高淳古代潘崇道场办法会,各地分庙都来参加,人员多达数万人.高淳有句俗话“一出东门十里屎,都是和尚放出来的子.”因为和尚没后代,拉屎叫放子,和尚拉屎十里,可见和尚多啊!由于笮融的推崇佛教,培养了一大批佛教人才,天下名山大刹诸多开山宗祖,大多出于此.直到唐宋朝不少名山大刹做法会,须请净行寺和尚普度法会,在高淳佛门中有个说法叫:不到西天拜雷音不成佛,不到江南朝净行不算僧,可见“潘崇道场”在佛门中地位之高.这也是高淳为何称“江南圣地”…之真正来源.从笮融专崇佛教,排拆黄老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在江南江北普通群众中产生的广泛影响,从佛教在高淳的这一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佛教的信奉群体已经从宫庭王室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了.而笮融的支持和弘扬佛教则成为国内民众有正式佛教信仰的开始,故邢老先生说:“汉传佛教之根在高淳”,确实是有历史依据的,高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佛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传入中国后不久就能在江南北逐渐传播开来,是由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相互融合的结果.具体来说,中国当时的民俗思想就是信奉黄老之术,因为佛教的一些思想内容与黄老之术有相通之处,笮融受到佛教的深刻影响,感到黄老之术中有太多的虚妄成分,于是诋毁黄老之术,在民众中大力弘传佛教思想.东汉江南大规模的信佛,与当时社会背景有直接关系.东汉中后期,由于朝政不稳,战乱频繁,又加之黄巾起义、诸王之争,弄得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在动乱的局势下,很多老百姓将自身的命运寄托在以祈祷鬼神的方式来保佑平安.也是因缘凑合, 笮融在掌管三郡粮食之权后.建寺奉佛.通过设以酒饭,免除劳役等方式,使大批迫于生计的老百姓看到改革命运的希望,他们纷纷携妻带子归依佛教,所以高淳的佛教与其他地方不同,他可僧俗同佛,拖家带子都可以住寺庙,高淳佛门还有“全佛生”和“应佛生”之分,“全佛生”指清修念佛想成佛的和尚,而“应佛生”除了给人家做佛事,唱目莲戏时吃素外,平时均可吃肉喝酒,有的还可以有家小,他们大多是靠菩萨吃菩萨的破产农民.虽然普通民众当时信奉佛教动机是为了全身远祸,维持生机,但其中也不乏接受佛教思想后,转而成为虔诚佛教徒的人,有的还成为了各地的高僧大德.在笮融之后,正是这些正信佛教的传播,使得佛教在江南北诸省迅速发展起来,几乎成为全民的宗教信仰.高淳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江南圣地”.五、唐宋以后的“潘崇道场”到了唐代,东汉建的古道场,已经破毁.唐中和三年由江南名士顾矜、唐和、孙浦、赵志、顾左、顾中、顾表、唐琚、李绍、廉察大夫裴乾珍等发起,重修净行寺.并由当时文学家刘欢做文,陶谦的后人,当地书法家陶真固书碑,此碑文收录历代县志中.宋时参知政事魏良臣议和有功,高宗皇帝将道场封于魏氏作香火院.寺庙西侧为魏良臣祠,四府八县,岁岁礼供,南宋诗人范成大,也就是魏良臣弟弟的女婿范成大长住此寺,并写下了大量的诗歌.由于道场被魏家占了,香火就少了,佛教地位也就逐渐冷谈了.明代南塘名士吴国乘成化间登进士,被选县令.但他不顾出仕,并隐居此寺,教书讲学,结社谈经,在此著有“慎齐野史”、“笔花集”等,宋明二代县设僧官一名驻此,但此寺如何到魏的手中,宋高宗封寺给魏良臣的诏书至今还没有发现,只是净行寺门上一副对联写道:“前朝香火院,终古焚王家”,意思是认承是魏家香火院,但是“人王”大不过“法王”,魏良臣再大,也大不过焚王(释迦牟尼佛).资源共享,历史文化遗产是全民所有,这倒是比较公平,符合现代思想.到了康熙35年,为净行寺的归属,吴姓、周姓、姜姓认为魏家是“赖祠堂”、“祠堂是魏家的寺庙应是大家的”与魏氏打下了数年官司,最后还是看在魏良臣的面子,将祠庙判归魏氏管理,到了清光绪9年,寺庙多处毁坏,魏姓重建大佛殿.1939年高淳成立佛教会,会址设此,会长僧山林、秘书长吴侠.1945年日本鬼子烧毁部分建筑,余下大佛殿和厢房.其中木戒台、钟楼、藏经阁及历来宫廷御赏佛宝及大量佛经典籍全毁于兵火.1946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南京重建,高淳恢复佛教支会,由吴侠任会长,修复了部分建筑,国民政府元老于右任老先生送来“魏氏总祠”、“楚韵汉风”、“江南圣地”匾三块.1965年.双塔公社党委拆魏氏总祠、净行寺大佛殿,其砖木用于建公社办公室和双塔中学之用.2007年,在全县文化遗产普查中,我们挖掘到了这块宝地.县文化局张永年局长、原局长汪士延先生、县文联赵小亢主席非常重视,他们数次来潘崇道场遗址现场考察,他们认为这块遗址文化推积深厚,非常值得保护和挖掘.而且值得庆贺的浦头村的群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精神十分可贵,他们把这块遗址保护的很好,我们非常感谢他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已深入人心,这项工作走在了兄弟市、县的前列.谢谢大家!
上一篇:下一篇: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4 积分
江南最早的佛教道场古“潘崇道场”
据民国七年重修《高淳县志》载“净行寺县东北十二里,周末有黎姓结庐其地,汉明帝时有僧构室诵经,名潘城道场,唐中和三年建寺.”从这里可以说明高淳是国内佛教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这也是江南佛教活动最早的文字记载.
一、关于潘城道场的来历
东汉时期,印度佛教刚传入我国,只有大都名邑才兴建寺庙供西域僧侣参拜,汉族出家为僧者.均无寺庙居宿.这些所谓苦行僧,大都依山傍石,结庐而据.据史料记载,公元58年,汉明帝刘庄登位,梦金甲神现于西方,纪元61年派使臣出使印度,纪元67年印度佛教正式引入中国,而在这个时候,我们高淳就有了古“潘城道场”,这是大有来头的. “潘城道场”,又名“潘崇道场”.俗称净行寺,或称寺墩头,唐代称“潘城寺”,周约近百亩面积,位于淳溪镇浦头村周家村后,现遗址保存完好,关于潘城的来历,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学术思想十分活跃,诸子百家,各家学派,其中楚国有一个大名士叫潘崇,位至楚国太傅.生于东周周惠王年代(公元前676年),这位先生博学好道,多才多艺.楚成王时,立商臣为太子,并拜潘崇为太子傅,后来由于商臣得罪了父王,楚成王有废长立幼之意,但又怕商臣造反,故欲寻过除去商臣和潘崇,议立次子职为太子.这个消息被商臣知道了,便跑去和老师潘崇商量,他们为了自救,密谋决定杀楚成王.当晚商臣控制了御林军,包围了内宫,成王正在睡觉,他们抓住了楚成王,潘崇仗剑曰:“王在位四十七年矣,成功者退,今国人思得新王,请传位于世子!”王曰:“我当让位,不知能活否?”潘崇曰:“一君死,一君立,国岂有二君耶?何王之老而不达也”王曰:“吾令疱人治熊掌,其熟而食之?”潘崇曰:“熊掌难熟!”以带挽颈而之,即立商臣为楚王,即历史上的楚穆王.时在周襄王26年冬十月(公元前651年).十年动乱时,林彪也悉心研究过潘崇杀君之历史事件,而后大谈其政变经,想不到这位政变老祖宗却落在高淳净行寺近3000年之久!
& &楚穆王登位后,加封潘崇为太师,令其为令尹(掌丞相之职)并将太子之室赐之,潘崇推而不受,带着楚三公子壮,请于荆山之下,丹阳大泽之滨,现淳溪浦头周家后的寺墩头上,兴教办学,授徒讲学由于潘崇在此兴教,故古代的双塔、淳溪、薛城、古柏的部分,统称崇教乡,由于潘崇在此讲道,故又称“潘崇道场”或“潘城道场”.
& &&&又因我国古代风水学中,北方以山为龙,南方以水为龙.“潘城道场”四周有南塘港、沙子港、唐梨港、河城港、风溪港等九条溪,港水归高家滩.故潘城道场又称九龙山.旧佛教协会会长吴侠曾收藏一手抄本的“九龙山志”,其中记载了东汉学官在此,还记载了校官碑文,晋代和唐代修建净行寺的碑文,晋碑和唐碑在50年代还有不少人看到过.“潘崇道场”自春秋潘崇在办学起,一直连绵到东汉,学舍已经败坏,这时潘崇的后代溧阳长潘乾,重振教育,修复扩建学宫,并立“校官碑”铭记其事. “校官碑”是江苏省现存的唯一的一块完整的汉碑,汉代王莽之乱,为消除汉代影响,大毁碑记,就是全国也难见一块完整的汉碑,故显得它的珍贵. “校官碑”据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同时对研究汉代溧阳县的位置、溧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碑可称国宝,现存藏于南京博物馆, “校官碑”又名“潘乾碑”,但这块碑不是在固城,应在“潘崇道场”.碑文说到“构修学官”,说明这里原有学校,潘乾进行了扩建整修;第二个历史信息:“潘崇道场”是潘乾祖宗办学兴教的地方,更有理由把学校建在这里,这里已打上了潘氏的记号.唐时,学校更名“别业书院”,其别业出处,唐碑净行寺碑记中有“史氏别业”之句,统称“别业书院”.第三个历史信息:“潘崇道场”周围数十里,古代称崇教乡,说明这里是潘家办学的教育区.第四个历史讯息:这座学校,西侧是一条小溪叫凤溪,当面有一水塘,也就是魏进士请县令吃起水鲜的河塘,现还存在.因学生在内洗笔砚,故又叫砚池,到宋时,这所学校更名为“凤池别业书院”.(取凤溪,砚池首尾二字).后来人们认为“凤”有些女儿气,改成“鹏池别业书院”.据湖滨中学魏云龙老师考证,此书院在北宋还相当兴盛.魏良臣是宋政和3年进士,年少时就在此上学,他在《太子太傅退尺翁行录》中云“其祖父魏觉,一日过鹏池别业书院,良臣执笔,疏渚子孙名字…”说明此学校在魏良臣爷爷之前,就已存在.而“校官碑”也在此书院内.据记载,此碑发现于宋代,南宋绍兴13年(公元1143年)溧水尉喻仲远(字居中)得之于固城湖滨,并把它运到溧水县署内.说明此碑是在固城附近得到.在北宋时,高家滩经南塘港是和固城河连在一起,“潘崇道场”前边的高家滩,就是固城湖滨.我认为,喻仲远是个品行不端的官员,他到高淳来,游览潘崇道场,发现此碑,由于他是个识货的行家,看到是一个宝贝,凭他的县尉官阶,硬把此碑拖到他的官衙去了,后来传说此碑有神气,又不是银子,行带不方便,便留在了溧水城里,“潘崇道场”是一个教育博物馆,此碑应归还高淳.
二、潘崇道场与史氏
“潘崇道场”是一块风水明珠,历来是权家争夺的对象.唐中和三年(公元879年)重建净行寺,由唐代文学家刘欢作碑文,本地书法家陶真固书碑,此碑文收录在历代县志14卷和15卷.碑文中提到:“潘城者.淞古其名,云史氏别业,舍为伽蓝,靡覩铭记,莫知年代…”那么,潘家的祖业,又为何到了史家手里呢?在这里,我们说说高淳史氏,高淳史氏是汉宣帝刘询的外婆家,因宣帝为史氏女子所生,我这里有一册“史氏总谱”记载得很清楚,西汉时,有史丹者,字君仲,鲁国人,有一个妹妹,叫史良娣,汉武帝时,被纳入太子妃,生下一子叫皇考,后来太子卫病故,太子妃退回娘家,后皇考生下宣帝,数月其父皇考又故,外婆家痛外甥,在宣帝不满周岁时,由史家接回抚养(史称流落民间),(汉书史良娣传)后来昭帝刘弗陵在元平年间驾崩,下无太子继位,就从史家将刘询接回皇宫,登上大殿,这就是汉宣帝。宣帝即尊位后,将三个表兄“高、曾、元”皆以外戚旧恩,封曾为蒋陵候,元为平台候,史高在平叛大司马霍禹事件中立功被封为乐陵候。宣帝病,拜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尚书事(班固汉书)(武阳候传)将军国大事全部交给了史高。尔后,自宣帝刘询本始元年始至平帝刘衔元始五年止,历六帝,长达74年,史氏以外戚参政,权高炳国,嗣爵四世,传至史获、史苓,史崇。初始年间,王莽之乱,史获,史芩及史家600余口均遭害绝。唯史崇辟乱南逃溧阳(即今高淳)。看中了“潘崇道场”这块宝地,并把潘家搬到了固城湖边的潘村(潘村原名搬村,因为是在潘城搬来的,故名),这样潘家的祖业就成了史家的了。史崇,字伯勤,年幼好武,为人也有些霸道,由于报仇心切,杀心较重,高淳民间骂小孩有句口头禅,如果小孩调皮就会骂:“你这个死不尽哎!”谐音“史伯勤”,实际上也没错,他是被王莽杀了未死尽的史家唯一传人。后来,光武兴、史崇从溧阳起兵佑刘秀复国,战功显赫,成了东汉刘秀的开国功臣,被封为右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加骠骑将军,封溧阳候,食邑万户。后来佛教传入,史家为了追念王莽乱被害家人,在潘城道场大兴道场,祀典祖宗.这就是唐碑中所云:“史氏别业舍为伽蓝”的来历.而溧阳(高淳)史崇为溧阳始迁之祖、苏、浙、皖、大江南北诸省自此繁衍,也就是天下姓史的大都是从溧阳(高淳)发脉.
而这“潘崇道场”,谁有权,谁都想要,到了东汉末年,潘崇的后人潘乾当了溧阳长,在此,构修了学校,并立碑铭记,出现了学校和庙宇同在的现象.而潘家的基业,又回到了潘姓名下,高淳有俗称叫“潘史不姓刁”,说明了潘姓、史姓都有坚强的信念.
三、“潘崇道场”是国内最早的佛教道场之一
& && &我县统战部退休干部邢光鉴老先生说过“世界佛教中心应在中国,中国的佛教中心应在南京地区,而汉传佛教之根应在我们高淳”.特别是去年南京建初寺阿育塔出土佛顶头盖真骨面世,震惊世界,更巩固了南京佛教中心的地位,那么为何说汉传佛教之根在高淳呢?我们来看一下东汉的初期社会,东汉初期是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时期,民间有“刘秀登记,麦秀双枝,稻熟二季”的说话.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光武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建设,他沿袭了西汉以来提倡黄老到独尊儒术的技术转型,在光武帝以后的几代帝王中有的从经学和谶纬之术中求长生不老之方,随着佛教思想的传入,又加之谶纬之术的虚幻不实,有的王候便转而从佛教中寻求解脱之道.“但是佛教初入时,人们只是把他着为一种方式来对待,并是不象虔诚的佛教徒那样作为一种真正的敬仰,而是把佛教作为祭祀的一种”(佛学家释远尘),汉校官碑中有“笾豆用陈”、“钟磐垂矣”.
& &“即此龟艾”等句说明这里有供佛的祭品、和尚用的钟磐法器.还有占卜吉凶的龟艾,有东汉佛事活动的全部内容,可证明当时在“潘崇道场”学佛的人群规模很大,因为佛教也是一种教育,当时寺庙和学校同时存在.因为构成“道场”,必须有三个条件:①何人的道场,答:潘崇道场.②群众学道、学佛的教育区.③有学校、有寺庙.潘崇道场这个三个要件都能存在,故可以说这是中国最早的道场.
古代寺庙是研究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沿革的第一手资料,高淳旧时有个说法.叫“要知丹阳史,一寺担二观”.一寺是指潘崇道场之净行寺,二观是指古柏的寻真观和沧溪的三元观.
在高淳的历史中丹阳占重要的位置,高淳属丹阳中心,如果我们就高淳讲高淳,不过500年历史,如果从丹阳说高淳,其空间就大了,丹阳设郡县从公元前121年(西汉武帝)至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高淳属丹阳728年之久,而史学家司马迁,班固正生活在这个时期内.他们在史记、汉书以及后朝历代所说的丹阳,都是指我们这一带地方,后期的名人雅士好古,他们都以为古丹阳人作为自豪,在他们的文字中,经常出现“古丹阳xx,丹阳xx”,说明丹阳人们在他们头脑中生了根。为什么说,汉传佛教之根在高淳呢?因为汉代造佛像,建寺庙的老祖宗出在我们高淳,国内最早的佛教道场,又在我们这里。起因还得从春秋说起,春秋吴越之争,吴国灭了越国,并把越王抓到吴国做奴,越王假装老实,取得吴王的信任,后来吴王生病,越王去探病,这时吴王正在拉屎,满屋的人都臭得掩鼻,越王进房时说:“满屋异香”,问了吴王的病后,把马桶拿开,用手抓了点吴王的屎吃了说:“大王便甘,恭喜大王,你这病指日可好了。”更取得了吴王的信任,吴王病好后,就把越王放了,越王回国后,精而图治,卧薪尝胆,任用大臣文中,范蠡的计策,使用美人计进西施,终于消灭了吴国,吴国灭亡后,上大夫范蠡携带西施从太湖,泛舟而去,到了丹阳的宜兴(也有说到了山东的定陶)看到这里的土黏,就开始烧陶,成功后,在全国各地设点,同时做粮食和珍宝生意,发了大财,富可敌国,生意还作到海外,有付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涌进达三江”。就是指的范蠡,后来生意人和企业家均把他拜为鼻祖。这里讲的三江,就是下江、中江、上江,我们高淳位于中江,范就坐居中江,分顾三头生意。并隐居埋名,以陶为姓,自号陶朱公,后代子孙兴旺,留下一支陶姓在高淳(陶氏宗谱),到了东汉,姓陶的出了一位名人,任彭城刺史,也就是三国演义中三让徐州给刘备的陶谦,陶是我们这边人,丹阳人纷纷去投奔。这样引出一位造佛建寺的鼻祖来。
四、笮融,中国造佛建庙第一人
在古丹阳时的高淳,有个古地名叫“笮家湾”,约在沧溪谷家后的桂家村,又叫鬼门关,这个地方是个恐怖区,连年水旱灾荒不断,瘟疫流行,有的全家死都死光,就连过路人经过,回家也会死亡.同时,到了笮家湾抓人做和尚,故高淳有句俗话,每碰到倒霉的事,就说:“真倒霉,动到笮家湾去了”.就是这个地方,有个叫笮融, 笮融本是东汉时高淳地区的一个小军阀,他的家在漆桥笮家,有座桥叫笮家桥, 笮融号称“笮百万”.也就这个人对佛教的大力支持和弘扬是推动东汉佛教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村子上发瘟疫都死光了, 笮融就到潘崇道场做了和尚.汉末时,黄巾起义爆发,他又带着几百信徒和僧人到徐州投奔陶谦,陶谦因镇压起义有功,受到朝庭重视.此时, 笮融率人来投陶谦,被任命为管理广陵(今扬州),下邳、彭城丹阳等地的粮食运输官员.他以奉佛为号,吸引群众,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这个时候战乱纷纷和人们生活比较困难的形式下,响应者如云.后来在曹操攻打陶谦时, 笮融率领三万多民众逃往广陵,虽然我们不能说所有人都信徒,但其中的佛教徒也一定不在少数.
笮融在掌握了粮食管理大权之后,就大事举办佛教活动,有关笮融的佛事活动,《三国志.吴志.刘繇传》中有详细的记载:“笮融者,丹阳人,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投陶谦.谦使督丹阳、广陵运漕.遂放纵擅杀,坐断三郡委输以自入.乃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似锦采.垂铜盘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溶三千人.悉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免其他伇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从上段文字记载可以看出, 笮融得权之后,擅自将公款用来制造寺院,塑造佛像.而且还通过免除徭伇的方式来招募佛教信徒.通过这一措施笮融先后招五千多户.因为前方在打仗,几十万大军要吃粮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陶就派笮融回到家乡,以“潘崇道场”为据点,以学佛招来信徒,并在笮家湾(鬼门关)常年设粥棚,广招无家可归的破产农民,四乡难民纷纷奔“鬼门关吃粥去”.同时在丹阳湖中围恳造田,并把田以优惠政策分给信徒,由于兵荒马乱,高淳境内抛下无数荒田,他把荒田也分给信徒耕种,因此丹阳湖成了天然粮仓, 笮融的做法不但解决了军粮供给,还对东汉时期国内的佛教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可以想, 笮融当时举行集体诵经和浴佛的宏大场面,这段文字还可以证明潘城道城在东汉时有寺院和佛寺的存在. 笮融造寺的规模可谓宏大,能容纳三千多人,同时做佛事,其建筑格式,有重楼、楼阁道.故也证实潘城道场可容三千僧道讲经的事实.同时,对塑造佛像的工艺,即以铜为原料,外涂金粉,披以锦彩袈裟.可见,当时佛像塑造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笮融一方面利用职权将漕运粮款挪来大建佛寺,祀佛招来民众,从而壮大自己的军阀势力;另一方面又通过设以酒饭,免除徭役和举行大型法会活动的办法,鼓励广大下层民众信仰佛教. 笮融通过这两种方式不仅壮大了自己的声威,而且还在客观上扩大了佛教的传播与影响.
由于信佛的人多, 笮融就在扬州、徐州、安徽、福建、浙江等全国各地造分庙,就现在办公司一样,大公司以下有子公司,高淳古代潘崇道场办法会,各地分庙都来参加,人员多达数万人.高淳有句俗话“一出东门十里屎,都是和尚放出来的子.”因为和尚没后代,拉屎叫放子,和尚拉屎十里,可见和尚多啊!由于笮融的推崇佛教,培养了一大批佛教人才,天下名山大刹诸多开山宗祖,大多出于此.直到唐宋朝不少名山大刹做法会,须请净行寺和尚普度法会,在高淳佛门中有个说法叫:不到西天拜雷音不成佛,不到江南朝净行不算僧,可见“潘崇道场”在佛门中地位之高.这也是高淳为何称“江南圣地”…之真正来源.
从笮融专崇佛教,排拆黄老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在江南江北普通群众中产生的广泛影响,从佛教在高淳的这一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佛教的信奉群体已经从宫庭王室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了.而笮融的支持和弘扬佛教则成为国内民众有正式佛教信仰的开始,故邢老先生说:“汉传佛教之根在高淳”,确实是有历史依据的,高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佛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传入中国后不久就能在江南北逐渐传播开来,是由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相互融合的结果.
具体来说,中国当时的民俗思想就是信奉黄老之术,因为佛教的一些思想内容与黄老之术有相通之处,笮融受到佛教的深刻影响,感到黄老之术中有太多的虚妄成分,于是诋毁黄老之术,在民众中大力弘传佛教思想.东汉江南大规模的信佛,与当时社会背景有直接关系.东汉中后期,由于朝政不稳,战乱频繁,又加之黄巾起义、诸王之争,弄得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在动乱的局势下,很多老百姓将自身的命运寄托在以祈祷鬼神的方式来保佑平安.也是因缘凑合, 笮融在掌管三郡粮食之权后.建寺奉佛.通过设以酒饭,免除劳役等方式,使大批迫于生计的老百姓看到改革命运的希望,他们纷纷携妻带子归依佛教,所以高淳的佛教与其他地方不同,他可僧俗同佛,拖家带子都可以住寺庙,高淳佛门还有“全佛生”和“应佛生”之分,“全佛生”指清修念佛想成佛的和尚,而“应佛生”除了给人家做佛事,唱目莲戏时吃素外,平时均可吃肉喝酒,有的还可以有家小,他们大多是靠菩萨吃菩萨的破产农民.
虽然普通民众当时信奉佛教动机是为了全身远祸,维持生机,但其中也不乏接受佛教思想后,转而成为虔诚佛教徒的人,有的还成为了各地的高僧大德.在笮融之后,正是这些正信佛教的传播,使得佛教在江南北诸省迅速发展起来,几乎成为全民的宗教信仰.高淳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江南圣地”.
五、唐宋以后的“潘崇道场”
到了唐代,东汉建的古道场,已经破毁.唐中和三年由江南名士顾矜、唐和、孙浦、赵志、顾左、顾中、顾表、唐琚、李绍、廉察大夫裴乾珍等发起,重修净行寺.并由当时文学家刘欢做文,陶谦的后人,当地书法家陶真固书碑,此碑文收录历代县志中.宋时参知政事魏良臣议和有功,高宗皇帝将道场封于魏氏作香火院.寺庙西侧为魏良臣祠,四府八县,岁岁礼供,南宋诗人范成大,也就是魏良臣弟弟的女婿范成大长住此寺,并写下了大量的诗歌.由于道场被魏家占了,香火就少了,佛教地位也就逐渐冷谈了.明代南塘名士吴国乘成化间登进士,被选县令.但他不顾出仕,并隐居此寺,教书讲学,结社谈经,在此著有“慎齐野史”、“笔花集”等,宋明二代县设僧官一名驻此,但此寺如何到魏的手中,宋高宗封寺给魏良臣的诏书至今还没有发现,只是净行寺门上一副对联写道:“前朝香火院,终古焚王家”,意思是认承是魏家香火院,但是“人王”大不过“法王”,魏良臣再大,也大不过焚王(释迦牟尼佛).资源共享,历史文化遗产是全民所有,这倒是比较公平,符合现代思想.
到了康熙35年,为净行寺的归属,吴姓、周姓、姜姓认为魏家是“赖祠堂”、“祠堂是魏家的寺庙应是大家的”与魏氏打下了数年官司,最后还是看在魏良臣的面子,将祠庙判归魏氏管理,到了清光绪9年,寺庙多处毁坏,魏姓重建大佛殿.
1939年高淳成立佛教会,会址设此,会长僧山林、秘书长吴侠.
1945年日本鬼子烧毁部分建筑,余下大佛殿和厢房.其中木戒台、钟楼、藏经阁及历来宫廷御赏佛宝及大量佛经典籍全毁于兵火.1946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南京重建,高淳恢复佛教支会,由吴侠任会长,修复了部分建筑,国民政府元老于右任老先生送来“魏氏总祠”、“楚韵汉风”、“江南圣地”匾三块.
1965年.双塔公社党委拆魏氏总祠、净行寺大佛殿,其砖木用于建公社办公室和双塔中学之用.
2007年,在全县文化遗产普查中,我们挖掘到了这块宝地.县文化局张永年局长、原局长汪士延先生、县文联赵小亢主席非常重视,他们数次来潘崇道场遗址现场考察,他们认为这块遗址文化推积深厚,非常值得保护和挖掘.而且值得庆贺的浦头村的群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精神十分可贵,他们把这块遗址保护的很好,我们非常感谢他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已深入人心,这项工作走在了兄弟市、县的前列.谢谢大家!
分享到:&&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4 积分
1988年出版的《高淳县志》记载了一个关于高淳花山“白牡丹”的故事。“白牡丹”生长在花山石坡上的石隙中。传说古时候,有一姓鲁的青年,上山砍柴时,不小心被毒蛇咬伤,昏迷不醒。恰逢神仙铁拐李路过此地,他忙取出葫芦中的仙丹喂其服下,但毫无效果。这时,树上爬下一只蜘蛛,趴在那青年被毒蛇咬伤的伤口上吸毒。青年得救,蜘蛛无恙。铁拐李既惊奇又惭愧,觉得自己悉心炼丹,竟毫无用处,一怒之下,就把葫芦砸向一块石头,说:“白费炼丹千年,石上开花一时”。恰巧被砸的葫芦中还有一粒仙丹,滚落到石隙之中。日久天长,长出一棵色彩鲜艳、花香四溢的白牡丹花来。
后来又有传说,说铁拐李的葫芦被砸以后,迸溅到了双塔高家滩的九龙山上,形成了一块“药葫芦地”。后来,人们在这块“药葫芦地”上建起了一座辉煌的寺庙,这就是净行寺。
民国《高淳县志》“摭轶”部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净行寺,唐中和年建。时方草创,规制未备,忽池中涌大木数百章,遂取以构殿宇楼藏,备极壮丽。”
净行寺是至今有历史文献记载的唐代高淳七大寺庙之一,虽然它建造的年代晚于禅林寺、保圣寺、彰教寺,但是它却是高淳历史文献记载的最早出现宗教活动的场所。
净行寺的前身是“潘城道场”。民国《高淳县志》记载:净行寺位于“县东北十二里,周末有犁姓结庐其地,汉明帝时有僧构室诵经,名潘城道场。唐中和三年建寺,清光绪九年,魏姓重建大佛殿”。
汉明帝,年号永平(公元58—75年),根据学界的研究,佛教何时传入中国,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支国国王使者来长安口授佛经开始,一种观点认为是汉明帝永平10年(公元67年)建立白马寺,翻译出《四十二章经》开始。其实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已经很难确定,后世学者普遍认为佛教大致是在西汉末、东汉初年传入中国的。如果果真如旧《高淳县志》记载,汉明帝时代已经有僧人在净行寺原址上传授佛教,那净行寺真是源远流长了。
净行寺原址上的佛教场所为什么叫“潘城道场”?道场,原指佛成道之所,后借指供佛祭祀或修行学道的处所。那么,为什么叫“潘城”呢?据高淳有的文化工作者推测,“潘城”可能是“潘崇”的误写,高淳话里“城”与“崇”同音。潘崇,是春秋时代楚成王时的太师,帮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傅。高淳属于吴楚交接处,双塔附近古时候被命名为“崇教乡”。我们据此设想一下,潘崇是否有可能晚年在此开辟道场,创立一种宗教叫“崇教”呢?
其实,高淳与“潘崇”搭上边还有历史文献作支撑,这就是在高淳发现的著名的《校官之碑》。这是一块汉碑,立于东汉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元代至顺四年(1333年)溧水文学掾单禧刻了一块《校官碑释文碑》,碑文说:“汉校官碑,宋绍兴十一年,溧水尉喻仲远得于固城湖滨……”而这块“得于固城湖滨”的《校官之碑》碑文,开头一句就是:“溧阳长潘君,讳乾,子元卓,陈国长平人。盖楚太傅潘崇之末绪也。”当时,高淳、溧水、溧阳三县一家,户籍人口不满一万,县治在高淳固城。《校官之碑》说治理高淳的县长潘乾就是潘崇的后代。这种说法当然不可全信。潘乾是陈国长平人,这个不会错,陈国在现在的河南省东南部与安徽北部一带,被楚国所灭。潘乾的下属在今高淳地界给潘乾立《校官之碑》,把潘乾跟潘崇这两个相距几百年的人扯上先祖与后代(末绪)的关系,一是他们可能真有这种亲缘关系,二是潘崇在高淳很有影响,而潘乾又在高淳做父母官,将潘乾与潘崇拉上关系,能够扩大潘乾在本地老百姓心中的认同感,并抬高潘乾的地位。
由此推测,潘崇在高淳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以“潘崇”的名字来命名这个道场也是可能的。至于将“崇”写成“城”这样类似的例子在古代很常见。
净行寺建于何时《高淳县志》记载明确,也就是唐中和三年(883年),但县志没有明确说建寺时把“潘城道场”更名为了“净行寺”,高淳《魏氏宗谱》说“潘城道场”在南宋时被朝廷赐予魏良臣做香火院,这才更名为“净行寺”,但据康熙年间魏氏与寺庙僧人打官司的卷宗记录看,说当时县令曾查阅万历《高淳县志》(此县志已经失传)等资料,没有查到这样的记载。
“净行寺”的命名时间难以确定,但寺庙的建造却可以准确知道建于唐朝,这得归功于流传至今的一篇唐代《潘城道场碑记》。这篇碑记的作者是唐代人刘驩,他是乡贡进士,书写者署名“丹阳陶贞固”。 《潘城道场碑记》 记载寺庙修建的繁忙景象:“……以日继月,以月继时,以时继年,不缘不化,他方自来,刊木献供,继踵而至。”寺庙修建成功,气势恢宏,碑记记载:“因之,堂室崛起,房廊俨然。……其台也,迥穿云外,傍碍鸟飞,皛然出众。”道场修建以后,“香炉继烛,士女骈比,儒素憧憧”,信男善女前来礼佛的非常多。寺庙环境非常美好,刘欢描述说:“甘果茂盛,木实离离;衣花乱飞,香风满室;石楠数本,荫蔼庭轩;白足真僧,午斋其下;楚云寒木,藜落江山;天地变化,有无其间。”因此,文人雅士也纷纷前来,刘欢列举了白衣居士顾矜、唐和、孙甫、赵志等一大批人的姓名以后,又列举了一些有才有名的人士,有被称为“聪明出格,文章冠时,陶潜后来,武城之才”的陇西李沼,有被赞为“簪缨盖于朝野,才学富于前贤,国之东南,圣心是托”的廉察大夫河东裴乾珍。
当然,碑记可能也有夸张的地方,但从描述也可以看到,唐朝的净行寺相对来说,建筑的确比较宏伟,佛事的确比较兴盛。
到了南宋,据说南塘人魏良臣因为出使金国,议和有功,朝廷将净行寺赐给魏良臣做香火院。据光绪7年《魏氏宗谱》中的《乾隆四十年禁碑》记载:“先贤敏肃公讳良臣,任参知政事,宋勅赐净行寺以为香火院,旁建魏氏宗祠。”由此,净行寺就和魏氏结缘。
在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净行寺叠遭天灾人祸,屡有兴废。明隆庆二年(1568年),高淳下坝魏学九等27人重建净行寺,并在大佛殿正梁上镌刻主持建造寺庙的27人姓名,成为该寺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功德主。明万历癸未年,高淳立信乡(今凤山古柏一带)进士魏成忠(号“鹏池”)的儿子,诗人魏吉于寺西建“鹏池别业书院”。明崇祯末年,高淳下坝贡生魏永思就鹏池别业书院改建平房三间,设龛奉魏良臣神主并魏氏十六枝牌位。清康熙三年(1664年),魏氏重修净行寺、鹏池别业书院。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溧阳进士魏麟征前来祭祖,寺僧西渡因不满魏永思收回祀田,而于盂兰会举行期间借机鼓动当地百姓夺寺,发生诉讼,江宁府据情将寺院裁归魏氏。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魏氏重修净行寺、鹏池别业书院。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举人魏伯营与魏氏长老议定以鹏池别业书院为魏氏总祠堂。道光年间,祠堂、寺院叠遭水灾倒塌;咸丰年间遭兵燹,祠堂、寺院均毁无存。同治七年(1868年),魏氏重建净行寺、鹏池别业书院。光绪九年(1883年),魏氏重建净行寺大佛殿。1945年,新四军士兵在净行寺不慎走火,将寺、书院焚毁。(亦说系日本鬼子烧毁。)1946年-1948年,高淳下坝人魏家骐主持重建净行寺、鹏池别业书院,国民党元老于佑任送“楚韵汉风”、“江南圣地”匾两块,浙江高等法院院长送“魏氏宗祠”匾一块。1960年前后,双塔公社党委拆净行寺大佛殿建双塔公社办公室与双塔粮库,同时,鹏池别业书院被拆,木料用于建双塔中学。所有石基、石碑被周边村民抬走用于各项建设。从此,一座“千年香火院,终古梵王家”(大门对联)的古寺庙也就逐渐淡出了高淳人民的视野。
传说与诗歌
“净行寺”与“鹏池别业书院”被魏氏合称为“魏氏宗祠”。 这个祠堂目前有统计的大概有4万子孙。这些魏氏子孙以家族祠堂与净行寺合一而自豪。可是,高淳的传说故事里却说魏氏祠堂是“赖祠堂”,是赖的别人的祠堂。
当地传说,高淳县立信乡的(今凤山乡一带)魏村出了个人物叫魏鹏池。小时候他在村面前的净行寺读私塾。寺前有个周家村,在寺边盖祠堂。每天中午,魏鹏池都到工场玩耍。工场边有个大池塘,里面乌龟很多,魏鹏池在池塘里捉了乌龟用龟尿磨墨汁,磨好墨汁后就拿起木匠师傅的墨划笔,在做好的每根梁柱榫眼里划上一个“魏”字,据说用此墨写字能入木三分。工匠们没在意,认为小孩子乱划是常事。
后来,魏鹏池考中了进士,按照常规,家族要大开祠堂门,竖旗杆,钉匾,迎接进士老爷进祠堂。可是姓魏的村子小,人手少,没有祠堂,家族人等只得全跪在村前大路旁迎接老爷进村。不久,魏老爷到,他忙下轿扶起大家说:“你们不进祠堂接我,这成何体统?”众人说:“老爷,我们魏家没祠堂。”魏鹏池说:“我在净行寺读书的时候就做好了祠堂,你们怎么把自己的祖宗家庙忘记了呢?”众人听了莫名其妙。
没过多长时间,魏鹏池上书启奏皇上说:“邻村周氏赖了我魏氏的祠堂。”皇上见此奏章,发脾气说:“岂有此理?刁民竟会赖起祠堂来了。”即刻派了一名巡按大人前来查问。那巡按根据原来讲的证据,指令两姓百姓卸去祠堂屋脊上的片瓦,用斧头放脱了梁,经过仔细检查,每根梁柱的榫眼里确实写了一个明显的“魏”字。巡按大人认为“证据确凿”,就把“周氏宗祠”判给了魏氏。所以,后来人们一直称“魏氏宗祠”为“赖祠堂”。
这个传说其实是个误传,不过,俗话说,无风不起浪,这个传说也是有来由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传说,南宋魏良臣出使金国有功,宋朝廷将净行寺赐给魏良臣做香火院。从此以后,净行寺多次损毁,魏氏多次维修或重建,每次维修或重建,魏氏都在大梁上刻上负责人的姓名,后来就刻上魏氏十六支的名号。1614年,54岁的进士魏鹏池由现高淳县凤山乡中保村迁至净行寺北的魏村。1643年,魏鹏池的长子,诗人魏吉在净行寺西侧造“鹏池别业书院”,后来,公祭魏良臣时议定,把净行寺和鹏池别业书院作为“魏氏宗祠”。
五十多年过去以后,到了康熙35年,净行寺魏氏族人、下坝乡新闸村人、岁进士魏永思整修了鹏池别业书院,他看到寺庙边上有个叫魏于福的族人家庭穷困,就擅自作主将9亩3分寺田收回,交付魏于福耕种,并请魏于福照看祠堂与寺庙。9亩3分寺田原来是归寺庙僧人管理,魏永思这样的做法引起了净行寺内西渡和尚的不满。当年七月十五日修建盂兰道场,附近各村百姓都集中到净行寺内,西渡和尚便造谣说净行寺系各村百姓所造,是被魏氏巧取豪夺去的。当时,魏氏有个传统,就是把魏良臣的牌位供奉在净行寺,每年8月23日魏良臣生日这一天,就把牌位迎进隔壁的祠堂祭拜。西渡和尚趁众多老百姓在场,就鼓动老百姓夺寺。而就在这一年,溧阳魏氏进士魏麟征前来认祖归宗,并进净行寺祭祖,由于声势过于煊赫,引起地方老百姓不满。因此,在西渡和尚带头下,大家把魏良臣的牌位搬出来一把火烧了。而看守祠堂寺庙的魏于福势单力孤,就连夜赶到下坝报信。于是下坝魏氏联合现在的凤山魏氏等16支族人,和西渡和尚打起官司。当时,高淳县令参加科举考试没有回来,事情就由江宁府处理,江宁府派一刘姓通判前来查勘,并根据魏氏的说法,爬上净行寺大雄宝殿顶部,查验了老旧的正梁上确有魏姓十六支的名号,同时查阅了高淳万历年间的志书及多种相关资料,均证明净行寺与鹏池别业书院是魏氏祠堂,于是将寺与祠堂判归魏氏,并且要求西渡和尚重新制作了魏良臣牌位。后来,官府在魏氏的请求下将这个官司的所有卷宗,全部送给了魏氏,作为家族的历史资料予以保留,这些卷宗都收录进了光绪7年的《魏氏宗谱》。
这场惊官动府的官司以西渡和尚的败诉而结束,但是西渡和尚以及周边的一些老百姓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就编造了一个关于“赖祠堂”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太富于传奇色彩,因此很快就传开了,到今天,如果没有历史记载,即使连魏氏也无法说清故事的真假了。
其实,净行寺虽然属于魏氏祖产,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魏氏人口膨胀,大多已经搬离了南塘,远离了净行寺,因此,魏氏对净行寺的维护与管理是时断时续的。净行寺常常成为附近他姓私塾先生教授学生的私塾,比如明代南塘名士吴国乘成化年间就曾经在净行寺教书讲学,结社谈经,到了明末,诗人魏吉在净行寺边上盖鹏池别业书院,魏氏才又继续成为寺庙的实际管理者,也使寺庙成为地方文人交往聚会的场所。
说到净行寺,离不开南宋大诗人范成大。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人。1154年中进士,此后出使过金国;作过桂林、四川、浙江、建康等地方大吏,最后官至资政殿大学士、通议大夫。卒于家乡,谥号“文穆“。在文学上,他是和陆游、杨万里、尤袤并列的“南宋四大家”之一,诗词上的成就更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范成大是魏良臣的侄女婿,据范成大《神道碑》记载:“(范)妻和义郡夫人魏氏,前公几月薨…夫人承值郎信臣女;绍兴参知政事敏肃公之犹子。敏肃知公深,一见以远大期之”。“敏肃公”就是魏良臣。因此,范成大就有机会来到高淳南塘魏良臣的家里,从而写了一些相关的诗歌,其中有一首诗歌,就是以魏良臣的香火院“净行寺”命名的,题目叫《净行寺旁皆圩田,每为潦涨所决,民岁岁兴筑,患粮绝,功辄不成,为诗以纪其事》,诗歌是这样写的——
崩涛裂岸四三年,落日寒烟正渺然。
空腹荷锄那办此,人工未至不关天。
因为净行寺是建在石臼湖边安福圩高家滩的一个土墩上,由于地方当局组织民工筑圩不力,导致石臼湖水泛滥冲毁民田的事情经常发生。《魏氏宗谱》就有高处的净行寺被大水冲毁的记载,可见大水对民田的侵害尤烈。
净行寺在明末清初成为高淳文人聚会的地方,其中以魏吉、邢昉、胡蛟之等为主。胡蛟之有一首《净行院别友》诗——
三人非复世中情,一晤东岸若夙生。
及我相寻俱在寺,多君再过更登城。
如今折柳遥堪寄,向后飞帆各有征。
纵约秋风同建业,其如此日欲先行。
净行寺周边风光美好,道光年间,双塔蓝氏有诗歌描绘——
古寺曾留两教迹,游人时上九龙山。
固湖似镜胸前照,花岫如门天外关。
金相年年浑不语,白云片片只常闲。
法轮月耸梵王殿,金碧琉璃载树颜。
& &但是,净行寺到了清末民初,已经逐渐衰落了,诗人、书法家施文熙作诗回顾了净行寺的历史:
犁姓相依旧结庐,此间人说是周墟。
道场季汉谈玄后,佛寺残唐卓锡初。
鸡犬稀闻田可稼,龙蛇驱尽水归渠。
辩师衣钵今何在?寥落江山又感予。
最后,施文熙感慨地说,唐代刘欢描绘的繁盛的净行寺“今则象教式微不堪矣”。
现在,净行寺所在“寺墩头”已经被列入了“高淳县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古文化遗址。
高淳阿拉伯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2-23 13:12 [只看该作者] 第2楼
应版友后岗山人之约,将拙文随后岗山人的文章一同贴出,以使有兴趣的人一道参照阅读。
后岗山人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2-23 13:52 [只看该作者] 第3楼
潘城道场是高淳第一古迹!
高淳阿拉伯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4-02-23 16:04 [只看该作者] 第4楼
& && && && && && && && && &潘城寺碑记
& && && && && && && && && && && &唐&&刘驩
& & □□□□□□□□□□僊之教流于神州与黄素洞贯有无相□生帡蒙礼用运三界轴柄天地元关无碍门敞□□□□□□□□□焉能度其边际矣潘城者?古其名云史氏别业舍为伽蓝靡覩铭记莫知年代初翦茅树□□□□□□□□□祖师法讳大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4 积分
魏老师和我二文供识者研究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4 积分
潘城寺碑记
& && && && && && && && && && &&& 唐&&刘驩
& & □□□□□□□□□□僊之教流于神州与黄素洞贯有无相□生帡蒙礼用运三界轴柄天地元关无碍门敞□□□□□□□□□焉能度其边际矣潘城者?古其名云史氏别业舍为伽蓝靡覩铭记莫知年代初翦茅树□□□□□□□□□祖师法讳大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4 积分
潘城寺碑记
& && && && && && && && && && && &唐&&刘驩
& & □□□□□□□□□□僊之教流于神州与黄素洞贯有无相□生帡蒙礼用运三界轴柄天地元关无碍门敞□□□□□□□□□焉能度其边际矣潘城者?古其名云史氏别业舍为伽蓝靡覩铭记莫知年代初翦茅树□□□□□□□□□祖师法讳大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4 积分
唐代碑记发不过来嘛!
主题帖子积分
道场变小区了,遗憾得很!
体验人生,享受人生,只想着这一次,不想下次再来!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4 积分
一个有名的地方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就这样被破坏了!
主题帖子积分
潘城道场第一次毁灭是在汉末,孙策,周瑜夺江东灭笮融,烧灭所有寺庙,道场扒成平地,孙策灭僧道遭报应,箭伤发作亡。
为论坛做出突出贡献的会员
Powered by
本站为网友交流平台,网站中您所看到的所有内容均为用户发表,不能代表
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寺庙 寺院 大雄宝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