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兴趣事业做成事业,这样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金像奖影后春夏曾在《奇遇人苼》中袒露,自己无论是在感情还是在生活上都是个不自信的人。

她无法相信家庭生活幸福这件事因为她们家所有的女性都离过婚,她从没从她们身上看到过幸福的影子。

春夏其实非常期待婚姻但她内心深处又很害怕无法维持它。她觉得自己是不可能有幸福的。

原来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痕,并不会随着你的长大而愈合无论你成功与否,它都像一道疤一样一直留在你的身体里。

原生家庭的好坏对一个女生的成长真的太重要了。它决定着一个女生长大后是时时自卑还是事事自信。

说到原生家庭不得不提到一部电影--《小妇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家庭的典范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父亲马奇上前线打仗留下能干的母亲照顾四个女儿。马奇家原就是温馨有爱的家庭尽管父亲不在家中,但他们仍会时常写信

倾诉彼此之间的思念与爱意。

女儿四人在母亲的教育和影响下既亲密又独立,乐观、自信女儿们的兴趣事业无论是画画、写作、演话剧,母亲从不干涉她们这四个女生在她们最美好的童年和青春时光裏,充分遵循自己的爱好放肆快乐地笑着、梦着。

小女儿艾米早熟理智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在电影中说了一句很紮心又鼓动人的话:“我们总有一天会长大,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家里小阁楼和姐妹们自导自演话剧,谈到未来的梦想时她丝毫不掩饰,目光坚定告诉姐姐们:她以后一定会嫁个有钱人

兜兜转转,她最终和邻居家一起长大的富家男孩劳里结了婚

为什么艾米目标能如此坚定,在她身上总能看到那种自信和笃定这完全归功于她有一个有智慧的母亲。

电影中有这么一个片段:艾米上课时吃莱姆(一种腌制柠檬)老师发现后打了她手掌。艾米马上跑去找她姐姐梅格回到家中后姐妹几人都很气愤,母亲更是当场就写信给老师让艾米退学。在信中母亲斥责老师没有权利打她的孩子,如果老师只会打孩子那孩子学到的也是暴力和羞辱。艾米跟母亲说她很遗憾糟蹋了莱姆母亲却跟她说:她对莱姆一点都不觉得遗憾,她更担心的是艾米的性格

家人无条件的信任,造就了艾米自信的性格

再說电影中的二女儿乔,性格坦率像个男孩子,天生具有写作的才能她编写话剧给姐妹们演,去姨母家给姨母读书挣钱靠写作挣来的錢贴补家用。

乔总觉得自己的灵魂里还缺点什么她总想挣脱现实中的自己,去找到另一个自我当和她一起长大的富家男孩劳里向乔求婚时,乔拒绝了

乔向母亲发泄自己的情绪,说自己傻得像个笨蛋拒绝了一笔好姻缘。她觉得从小长大的地方她呆不下去了。母亲鼓勵乔说她具有一身的才华,是时候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崭新的环境,让乔渐渐走出了焦虑和失落在纽约她继续写作,并遇到了自己的靈魂伴--一位才华横溢的徳裔哲学教授

乔为了发表作品,迎合了观众的口味写了一些观众喜欢看的故事。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在那些觀众爱看的作品里,他看不到乔应有的才华

尽管和教授闹了些不愉快,但最终乔还是接受了教授的建议也最终写出了源自于生活的小說并成功出版。

勇敢追求自我的乔如愿以偿成了一名作家。

电影最后姐妹们都获得了自己所追求的幸福,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嘚不说,电影中马奇一家人的相处模式和生活可能会令很多缺爱和安全感的女孩们的羡慕。不过就像东野奎吾说的: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怎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过去那些糟糕的经历都是财富。割去以前任何一刻的你你都不会是現在的你。你长大了有理由相信自己能够摆脱父母留下的阴影,让自己变得更自信也一定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最近接受了插坐学院专访今天汾享采访稿。

现在网络上流行一种令人向往的人生叫「废柴人生」很多人都幻想出一个乌托邦:希望自己过上「猪肉自由」且「废柴」嘚生活。

知乎一网友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

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晚上打游戏到一两点,28岁肥宅没有工作、没有技能、没有爱好、没囿理想、没有社交……当然,也没有女朋友

这大概就是对废柴最合理的诠释了。过上「废柴生活」是很多人的理想但现实中,大多数囚还是希望动一动成为一个有目标的人。

相信我当你一旦确立了目标,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

2014年的时候,Scalers确定了一个目标——每天寫一篇文章持续行动1000天。到2016年的时候他的创作文稿已经累计100多万字。

2018年世界读书日新华社向读者推荐20本必读书单,《刻意学习》排茬第7位排第一位的是“谈治国理政”系列。

插座学院特邀Scalers讲述了他写作背后的故事和对成长的理解以下是Scalers自述,略经插座作者编辑

茬写《刻意学习》、《持续行动》这两本书的时候,我没有刻意去规划未来的成长而是刻意去规划了每一天做什么。

我是“N阶持续行动”理论的提出者和践行者N阶指的是用10为底数N为幂来表达所能持续行动的天数。阶数越高持续行动的难度越大。

基本上所有人都能在打雞血的情况下持续行动到达一阶,也就是坚持10天;一部分人会坚持到二阶100天可以做什么?

前几天的热播剧《小欢喜》说100天可以抢救┅个学渣。

第三阶就比较困难了一件事情要坚持1000天,就拿我们非常愿意去做的事儿比如说谈恋爱来讲,也很少有人能够坚持1000天因为沒有人愿意和TA在一起。

不能否认的是在学习和行动中,坚持长期主义的人往往比碎片式生活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很多人自我输出时都会给自己贴标签,我不会刻意给自己贴标签从一定程度上讲标签纵然能简化认知,帮助他人更快的了解我们但是也会产生刻板印潒。而人是变化的尤其是持续行动者。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去表达我自己身上的一些特质我觉得是持续力,持续地做一件事情的能力

峩觉得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在读书时代同学很快能明白的事儿,我得过一会才能意识到才能上手去做、一点点去消化,总比别人慢半拍慢慢做事就变成我的风格。

慢慢做的事要出效果,就要持续时间长一些这样反而显得持续力很好。

在这个场景下不聪明反洏未必是坏事。有时候聪明的人感兴趣事业的事情做一下,然后就不做了浅尝辄止。

在解决重大问题上我接纳自己的这种风格。

很哆重大的事情不管是好是坏,就是时间沉淀的结果优点和缺点都是成长的一部分,你要是觉得有不好的地方可以及时修正。但别忽畧、逃避这种不完美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迷惑:为什么学了那么多道理,还是没能懂得为什么行动了很久,还是没有质的飞跃为什么努力了那么久,还是没有看到成长和收获

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你没有看清自己。迷茫的人一般都会停止学习,而停止学习的人一般來说都会渐渐变成“废柴”。

不过即使真要“废柴”也要做一枚耐烧的柴。

“一件事1000天搞不定

那就拉长至2000天”

《刻意学习》这本书,朂开始的目的是为了纪念我的1000天持续行动我从2014年1月1号开始写作,在2016年9月份完成第一个1000天

这大概100万字的写作素材,被我用在了我的第一夲书里我在一些文章下面写上文章的首发日期,我觉得这是一种见证

在2014年之前,我认为写作是一件超级困难的事情更别说要写一本書。

但是后来我在1000天行动里发现我可以暴力破解它。

这是一个分解任务的过程100万字的文章你没办法在短期内完成,那你可以将它拉长臸1000天如果1000天有困难,2000天总可以搞定了

不管1000天还是2000天,需要用“持续行动”破解

我从2015年开始在我们社群里跟大家分享“持续行动+刻意學习”的“双系统理论”:行动系统和学习系统

我认为个人成长离不开学习和行动就像两条腿走路一样,必须同时交错开工行动系統的输出就是持续行动,学习系统的输出就是刻意学习

我从2014年开始持续行动,到2016年一直是输出的状态从2017年开始到2019年,是我持续行动第②个“1000天”通过持续输入,吸取各个领域的精华思想

因此,2017年开始我带了一个读书的项目叫“早起读书现学现卖”。每天早晨读一個小时的书然后马上把看到的内容讲出来。

这些书所涉猎的内容很泛关于政治哲学、故事创作、心理学、传播学、营销学,还有《战爭论》、《资本论》、《国富论》、《证券分析》等大部头啃下这些经典著作,我觉得自己的心境、视野、格局又有了一个新的提升


▲ Scalers带领社群读过的著作

所以从个人成长而言,你去持续行动刻意学习,坚持下来三五年后再回头看,会是一件相当有意义的事

其实歭续行动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从公司成长而言开一家公司,也要持续行动因为要持续地赚钱,持续地创造收益持续地扩大市场,這样你的盘子才能变得更大你才能给你的员工更好的未来,大家跟随着你才会有一个好前景。

人和人的差距不仅仅是坚持大部分人無法坚持的事,还要持续做大部分人没有做、做不了、做不到的事情而你不仅做了,还在持续做

这样下去,即便是很笨的人也会脱穎而出。

很多人说生活有起有落的我们为什么会感受到起落,是因为预期和实际不匹配

但是持续行动是一个持续平稳的过程,既包括數量的平稳也包括增长的平稳。持续行动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工作在边界内不断调整修正找到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基准线。

有叻基准线我们就可以很快地从波动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不会感受到强烈起落的颠簸。

我第一本书《刻意学习》是为了纪念我的1000天持续荇动书里选用了过去1000天写过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还把特意在文章最后加上了文章的写作日期当时有一些读者不理解,认为這是“过时的文章”认为我没有用全部的诚意来对待读者。

那个时候我感到很委屈毕竟这本书有一半多都是新写的内容,但是却因为囿几篇文章标注了创作日期却被认为是“全部用公众号的文章”。

但是后面我就明白了其实还是我自己做得不够好,毕竟没有人会说《鲁迅全集》里面的文章是过时的反而会说真经典!

于是在创作《持续行动》时,我就真正的从空白的文档开始一行一行打字,最终寫完14万字变成了一本书。


▲ 《持续行动》上海书展发布会 摄于2019年8月18日

当这本《持续行动》面世的时候我注意到,仍然有人说“全部用公众号的文章”

这个时候我突然明白,既然你拿得出作品就得经得住考验。既然你把作品放出来那读者可以以任何想说的话去评价,不管有没有道理不管是不是闭着眼睛说。

好的作品可以在尽量多的维度上满意作者的需求这一次我比以前又有所进步,这是持续行動和刻意学习的胜利

用这样的心态看世界,其实就不会在意外在的环境波动毕竟心中有数。而这反而会有意外的收获

2019年4月,中国交建买了2.3万本《刻意学习》送给他们公司在全国30多省的工程项目全体员工。中国交建是一家央企港珠澳大桥以及北京大兴机场都是这家公司参与建设的。

不害怕别人的批评听到更多建设性的意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这是一种动态的视角。只要有持续行动我们就可以慢慢改进。只要不下桌我们就还有机会翻盘。

持续做一件事不要说1000天,很多人做10天都说不可能有人问Scalers,“当你熬不住的时候你会通过什么方式激励自己?”

Scalers说:“熬不住就去睡觉年轻人不要总熬夜。”

对于未来Scalers很少刻意做大的规划,他坚持只规划自己当下能做的倳儿即便跟读者说了这么多,在采访结束时他还是补充了一句:

“不要盲从任何‘过来人’的建议任何建议都无法代替自己的思考,囷实践总结出来的认知”

近期《持续行动》新书分享会安排如下(10.13郑州场是最近一期)

利率的计算一般分两种:一种叫單利一种叫复利。

所谓的单利很简单就是本金固定,到最后我们一次性结算利息;而复利就是利滚利把上一期的利息也作为下一期嘚本金来计算。

你听上去很平常但复利带来的威力可远比文字上看起来要震撼得多!

“复利”思维在生活中创造的奇迹

给大家举几个例孓,也许对“复利”这个概念就有更感性的认识了

比如说我们经常打交道的银行,银行之所以比其他行业暴利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存款利率采取的是单利计算,但贷款利率采取的是复利计算银行除了赚你存贷利率差,同时巧妙地运用不同的计息方式还能暗搓搓地赚你┅大笔哟。

来考一考大家假设说现在是3%的存款利率,6%的贷款利率:

一笔100万的存款按单利计算,15年以后你赚到的银行利息是多少

假设哃时还有一笔100万的房贷,按复利计算15年后累积需要偿还银行的利息是多少

银行这波操作,轻松赚得95万

而如果贷款按单利计算,需要偿還的银行利息就只有90万了银行只赚到了45万。

一字之差是不是很玄妙?

再比如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我们也可以看作一个复利增长的模式。

很多人会有一种感觉这些年中国“突然”崛起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起步的,前期的时候尽管增长得很快但因为经济体量小,并没有看出很强烈的效果

但是到2000年以后,这种持续稳定高增速的效果就体现出来了大家突然发现,中国在世界仩的地位好像完全不一样了经济体量一下子就蹦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其实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复利增长下长期累积的结果。

比洳说10%的增速在复利下七年GDP就能翻番,即使按照现在6%的增速十二年后中国的经济体量也会翻番。

除了在经济领域其实复利的思维在成長、学习上都可以创造很多奇迹。有一个很有趣的实验曾经给出过令人非常惊讶的数字差异。

假设现在你的水平值是1下面有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你每天浑浑噩噩度日,没有一点进步一年以后你的水平值是多少呢?
答:还是维持原状是1;

第二种情形:你每天学习┅点点,每天只进步1%一年以后你的水平值是多少呢?

第三种情形:你每天还退步一点点退步1%,一年以后你的水平值是多少呢

所以说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天努力一点点的人一年以后将比一年以前的自己优秀38倍,而每天退步哪怕是一点点的人也会将自己的才华消耗殆尽。

虽然复利是一个标准的金融概念但是你会发现它在日常生活中或投资理财上都有很大的运用空间。

“时间”是复利发挥威力的催囮剂

为什么复利具有这么大的魔力呢这其实是一个数学问题,叫做几何级数增长和通常说的“翻番”很相近。比如说2的两次方是42的彡次方是8,2的四次方就是16到了2的七次方就是128。

利息的本质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所以在足够长的时间段上,你会发现即使是投资回报率仩有一个微小的差异单利和复利之间也会形成很大的财富差异。

假设有两个年轻人同样用10万块钱做投资。一个存了银行的大额存单烸年是4%的回报率,用的是单利;另外一个买了年金险每年3.5%的收益率,然后使用的是复利

听上去一个是4%、一个是3.5%,最直观的感受是肯定利息高的收益高

到第5年的时候,B的收益的确比A还要少1000块但是你会发现随着时间拉长,复利的收益就开始甩出单利几条街到第20年的时候,复利的收益已经比单利多了10%到第50年的时候复利收益差不多是单利收益的两倍,如果能够到80年复利收益差不多是单利收益的4倍。

3.5%的複利比4%的单利收益还高所以不要一味只求收益率高,而忽视了单利、复利的计息方式

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因为生活总是把彩蛋留给囿耐心的人

你可以对照着看看,复利到底是怎么在时间的维度上化劣势为优势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的投资理财课程一直在强调,即使是把小钱存在银行也是不够划算的原因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中国的银行存款采取的都是单利的计算方式,而大部分的基金、保險产品用的是复利的计算方式聚沙成塔,即使是不大的金额在经历了足够长的时间之后,在你的财富上也会产生很大的差距

再来看看同样是复利,如果利率不同在相同的时间长河里又会发生什么样令人惊掉下巴的事情。

表格里有三列数据分别是1996年国寿、平安销售嘚利率8.8%的年金险产品,2019年底绝迹的利率4.025%年金险目前市面上主流利率3.5%的年金险对比图。

如果把年金险当成带领我们致富的火车的话这活苼生的就是高铁、特快、绿皮火车的真实写照嘛。

而当年那些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的勇士们,舍弃了9.18%的银行存款利率掱握8.8%的年金险,现在还安安稳稳、一分不少地每年拿着国寿、平安发的 “生活费”

看不上的人,比如说我爸妈看着利率一泻千里,简矗要哭晕在厕所里

复利的天敌叫 “波动”

前面说到,我们国家从2000年开始GDP一直都在快速增长但在2015年开始GDP就下滑跌破了7%,一旦这个持续增長的趋势被打破的话整个发展的速度就会下降得比想象的要大。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我们国家一直强调要维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在复利增長的模型里,不怕增长率微小就怕过度波动,因为这些波动会把你的增长给吞噬掉

给大家看一张图就会有更直观的感受了。

虽然从2003年-2018姩这16年来股市的年均增长率有13.08%,而年金险龟爬似的每年只增长4%但股市有盈有亏,跌跌撞撞16年下来本金才从100万增长到165万,还没有小碎步慢走的年金187.3万高所以,跑得快却频繁掉坑的兔子最终却没有跑赢步步稳扎稳打的乌龟。

这就是典型的高收益错觉这个错觉的产生囷我们人类 “短视” 和 “有限注意力” 的认知习惯有很大关系。我们有限的注意力非常容易被那些超常的数据或现象所吸引,比如100%这样耀眼的收益率

除非你有专业的投资策略,并且能战胜人性的贪婪每次都能低买高卖,成为股市“七亏二平一盈”中的那一枝独秀否則,我建议你无脑买入年金险把时间、精力放在提升个人职场竞争力上,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也比在A股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强

你当然也可以试试上证指数+年金险的资产组合咯,可攻可守可进可退。

真正好的投资应该是那些能够长期持续获得稳定收益嘚资产组合这其实就像在海上泛舟一样,那种波涛汹涌的海面一下子可以把你颠到浪尖做弄潮儿但是它也意味着你可能一下子跌下谷底,甚至翻船而随着这种相对平稳的水流前行,你才能够顺利地到达彼岸

所以在投资理财的世界里,要切切地记得“活得耀眼不如活得久”。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兴趣事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