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启示:二胎放开二胎真能挽救人口增长吗

您的位置: &
日本的启示:二胎放开真能挽救人口增长吗?日 13:46华尔街见闻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摘要:
  昨天大家都在讨论中国的人口负增长,我们目前的二胎放开到底能拯救人口吗?一个比较好的对比案例当然是日本,那里并没有计划生育,却是一个全球经典的人口老龄化和负增长的国家。从日本的对比中,似乎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昨天统计局公布了一个数字,2017年全年新出生人口为1723万,比2016年减少了整整63万。这个数据比之前各方的最低预测还要低。事实上关于中国进入低生育率社会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东北的人口负增长,人口净流出,到上海长期以来本地人口的负增长。下面这张图给中国各个区域的出生率做了简单画像,我们看到东三省和上海的人口出生率差不多。越来越多的省份和区域人口逐渐进入了负增长。
  日本:人口负增长下的低欲望社会
  人口负增长会带来什么情况?我们拿日本的熊本县做一个例子,这是日本的一个小县城,没什么工业,不像东京还有人口的持续流入。熊本县大约有41.8万居民,其中30%是65岁以上人口,这个比例比日本平均的27%要高一些。人口下降已经出现了很多年,2005年人口是42.1万人,预计到2025年会下降到39万人。由于老龄化严重,当地政府的税收收入是不断下降的,就需要缩减开支,而且城市收缩,越来越中心化。
  事实上日本大部分区域都是如此,每年大约有400家学校被关闭,有些被转换成养老院。2016年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了30万人。由于不接受外来移民,到2065年日本人口会比今天减少三分之一,降至8800万。由于老年人很少出行,大部分都是一个人独自生活,熊本县的公交车乘客从1995年的每天4万人下降到了2012年的每天1.7万人。
  由于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固化,日本出现了明显的低欲望社会特征。虽然没有任何的计划生育,但是年轻人根本不想生孩子,甚至不想结婚谈恋爱。在日本我们能看到大量年长者工作,他们的孩子却待在家里,做宅男宅女。有调查报告显示,18到34岁的日本年轻男女中,分别有36%和39%的比例是“童子身”。大量的40岁以下男性没有女朋友。
  由于经济进入低速发展阶段,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分化。上一代享受到泡沫经济的老年人,基本上衣食无忧,还有公司不错的养老金支付人生的下半场开支。但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发现机会越来越少,即使再努力也没有出头之日。日本有大量的打零工者,工资是按小时结算的。许多便利店的员工就是这批人。他们根本没有欲望奋斗,也没有欲望谈恋爱。宅男只能在家里看看漫画,打打游戏。曾经有一个经典的漫画《赌博默示录》,其实就是在讲这个社会背景的故事。
  日本的低生育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上一代是不会给你带孩子的。去年十一长假带着孩子去了东京迪士尼,在那里日本年轻人都是自己在带孩子。相反,如果你看到有爷爷奶奶推着婴儿车的,那一定都是来自中国的游客。社会生活成本本来就不低,如果女性生育就意味着放弃工作,在家全职带孩子。这也让生孩子的欲望更低了。
  在日本没有人炒房,也没有人炒股,没有人想着要创业,没有来自金钱和物质的欲望。过去几年也去日本调研过好几次,从上市公司高管,到大学教授,再到下面的普通老百姓都有过一些深入交流。在日本,大家就是过好自己每一天的生活,然后“不给别人添麻烦”。由于人口负增长,边缘城市的机会越来越少,大部分地区其实出现了很多空房,甚至鬼城。整个东京以及其周边区域对于日本人口占比越来越高。
  中国人口未来的思考
  从日本的案例看,导致人口负增长的,还是经济增速下行之后,整体消费水平却还是在比较高的位置,最终导致大家不愿意生孩子。其实现在上海已经有大量的不生育,或者晚婚的年轻人。年轻人谈恋爱成本都很高,随便出去吃个饭看电影都是几百几百的。而许多人现在一个月工资也就几千。越来越多的宅男和日本一样了,宁愿在家看视频,玩游戏,也不愿意出去谈女朋友了。
  房价高企,许多人结婚后要一起还房贷,夫妻双方都必须工作。而且高房价导致住房面积不高,也让许多人不想生孩子。同时,抚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虽然有相对免费的医疗和教育,但是几乎每个人内心都希望富养孩子。无论是吃过苦的70和80后,还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90后,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好的生活。这导致教育,服务,医疗的成本很高。所以有一次我和朋友开玩笑,现在富人最好的身份象征就是两个孩子。
  中国还没有出现日本那种经济长期低迷,通缩的社会结构。但经济增速下降后,社会出现固化是一个常态化的特征。在这个大背景下,大经济体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就如同我们现在看到A股的集中度提高一样,龙头企业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市场份额是提高的。从城市的角度看,人口会越来越向大城市集中。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这几年传统制造业越来越不行,分析师现在出去调研基本上就是去几个大城市。互联网、金融、服务业的城市群很集中。
  所以大的城镇化结束后,人口一定是走都市化道路。大都市虽然生活成本高,但是机会比小县城多,医疗和教育资源也更丰富,成本也更低。如同日本一样,希望寻求改变的年轻人还是想在东京生活,找一个东京的大企业工作。日本的二三线城市目前已经没有特别好的就业机会,也没有什么大城市在那里了。这也会导致,大城市的人口是充足的,生活成本长期保持在高位。这也是为什么京都的东西比东京就是便宜很多。
  最后的几点思考
  1、人口负增长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不是中国人口负增长,是所有发达国家都是人口负增长,日本是代表,欧洲也是,美国其实也开始了,但美国是移民国家,人口结构好一些。把这点想明白,我们知道如果二胎放开的影响不会很多;
  2、真正鼓励生育需要国家的支持,高福利社会目前都还未必能实现。美国因为鼓励移民,而且许多孩子的资源很好,又是免费,中国要做到很难,连日本都做不到;
  3、经济增速下滑后,社会一定是固化,未来人口流动必然向大城市集中。城镇化结束后就是都市化,产业也会越来越集中。中国会更像日本,而非美国。美国是每一个州都有超级大公司,中国还是会资源向头部城市集中。
关注(http://m.cngold.com.cn),掌握最新财经要闻。
责任编辑粥~师傅【免责声明】此文章内容来源为华尔街见闻,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热点专题推荐····股票黄金外汇行情微信:cngold-com-cn行业动态金融黑幕财经解读微信:zjs-cngold
热门资讯 00:15 01:42 01:13 01:26 00:4324小时直播01-26
星期五距离 下次数据 公布时间:2小时53分钟15:45法国前值:30预测:-3110:30新加坡前值:2.2%预测:2.1%公布:2.1%09:30中国前值:21.9%预测:--公布:21%07:50日本前值:0.8%预测:0.8%公布:0.8%07:50日本前值:0.1%预测:--公布:0.2%07:30日本前值:0.6%预测:1.1%公布:1%最新资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
扫码关注中金网微信
扫码关注中金社微信
扫码用手机看资讯
Copyright (C)
中金网 www.cngold.com.cn 沪ICP备号-1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查看: 441|回复: 13
日本的启示,二胎放开真能挽救人口增长吗?
请登录论坛帐号后看大图。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size=1.1]日本的启示,二胎放开真能挽救人口增长吗?
[size=0.8]导读:昨天大家都在讨论中国的人口负增长,我们目前的二胎放开到底能拯救人口吗?一个比较好的对比案例当然是日本,那里并没有计划生育,却是一个全球经典的人口老龄化和负增长的国家。从日本的对比中,似乎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size=0.8]昨天统计局公布了一个数字,2017年全年新出生人口为1723万,比2016年减少了整整63万。这个数据比之前各方的最低预测还要低。事实上关于中国进入低生育率社会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东北的人口负增长,人口净流出,到上海长期以来本地人口的负增长。下面这张图给中国各个区域的出生率做了简单画像,我们看到东三省和上海的人口出生率差不多。越来越多的省份和区域人口逐渐进入了负增长。
_EOqwsp.jpg (81.8 KB, 下载次数: 0)
11:06 上传
[size=0.8]日本:人口负增长下的低欲望社会
[size=0.8]人口负增长会带来什么情况?我们拿日本的熊本县做一个例子,这是日本的一个小县城,没什么工业,不像东京还有人口的持续流入。熊本县大约有41.8万居民,其中30%是65岁以上人口,这个比例比日本平均的27%要高一些。人口下降已经出现了很多年,2005年人口是42.1万人,预计到2025年会下降到39万人。由于老龄化严重,当地政府的税收收入是不断下降的,就需要缩减开支,而且城市收缩,越来越中心化。
[size=0.8]事实上日本大部分区域都是如此,每年大约有400家学校被关闭,有些被转换成养老院。2016年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了30万人。由于不接受外来移民,到2065年日本人口会比今天减少三分之一,降至8800万。由于老年人很少出行,大部分都是一个人独自生活,熊本县的公交车乘客从1995年的每天4万人下降到了2012年的每天1.7万人。
_LxjFby.jpg (31.08 KB, 下载次数: 0)
11:06 上传
[size=0.8]由于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固化,日本出现了明显的低欲望社会特征。虽然没有任何的计划生育,但是年轻人根本不想生孩子,甚至不想结婚谈恋爱。在日本我们能看到大量年长者工作,他们的孩子却待在家里,做宅男宅女。有调查报告显示,18到34岁的日本年轻男女中,分别有36%和39%的比例是“童子身”。大量的40岁以下男性没有女朋友。
[size=0.8]由于经济进入低速发展阶段,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分化。上一代享受到泡沫经济的老年人,基本上衣食无忧,还有公司不错的养老金支付人生的下半场开支。但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发现机会越来越少,即使再努力也没有出头之日。日本有大量的打零工者,工资是按小时结算的。许多便利店的员工就是这批人。他们根本没有欲望奋斗,也没有欲望谈恋爱。宅男只能在家里看看漫画,打打游戏。曾经有一个经典的漫画《赌博默示录》,其实就是在讲这个社会背景的故事。
[size=0.8]日本的低生育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上一代是不会给你带孩子的。去年十一长假带着孩子去了东京迪士尼,在那里日本年轻人都是自己在带孩子。相反,如果你看到有爷爷奶奶推着婴儿车的,那一定都是来自中国的游客。社会生活成本本来就不低,如果女性生育就意味着放弃工作,在家全职带孩子。这也让生孩子的欲望更低了。
[size=0.8]在日本没有人炒房,也没有人炒股,没有人想着要创业,没有来自金钱和物质的欲望。过去几年也去日本调研过好几次,从上市公司高管,到大学教授,再到下面的普通老百姓都有过一些深入交流。在日本,大家就是过好自己每一天的生活,然后“不给别人添麻烦”。由于人口负增长,边缘城市的机会越来越少,大部分地区其实出现了很多空房,甚至鬼城。整个东京以及其周边区域对于日本人口占比越来越高。
[size=0.8]中国人口未来的思考
[size=0.8]从日本的案例看,导致人口负增长的,还是经济增速下行之后,整体消费水平却还是在比较高的位置,最终导致大家不愿意生孩子。其实现在上海已经有大量的不生育,或者晚婚的年轻人。年轻人谈恋爱成本都很高,随便出去吃个饭看电影都是几百几百的。而许多人现在一个月工资也就几千。越来越多的宅男和日本一样了,宁愿在家看视频,玩游戏,也不愿意出去谈女朋友了。
[size=0.8]房价高企,许多人结婚后要一起还房贷,夫妻双方都必须工作。而且高房价导致住房面积不高,也让许多人不想生孩子。同时,抚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虽然有相对免费的医疗和教育,但是几乎每个人内心都希望富养孩子。无论是吃过苦的70和80后,还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90后,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好的生活。这导致教育,服务,医疗的成本很高。所以有一次我和朋友开玩笑,现在富人最好的身份象征就是两个孩子。
[size=0.8]中国还没有出现日本那种经济长期低迷,通缩的社会结构。但经济增速下降后,社会出现固化是一个常态化的特征。在这个大背景下,大经济体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就如同我们现在看到A股的集中度提高一样,龙头企业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市场份额是提高的。从城市的角度看,人口会越来越向大城市集中。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这几年传统制造业越来越不行,分析师现在出去调研基本上就是去几个大城市。互联网、金融、服务业的城市群很集中。
[size=0.8]所以大的城镇化结束后,人口一定是走都市化道路。大都市虽然生活成本高,但是机会比小县城多,医疗和教育资源也更丰富,成本也更低。如同日本一样,希望寻求改变的年轻人还是想在东京生活,找一个东京的大企业工作。日本的二三线城市目前已经没有特别好的就业机会,也没有什么大城市在那里了。这也会导致,大城市的人口是充足的,生活成本长期保持在高位。这也是为什么京都的东西比东京就是便宜很多。
[size=0.8]最后的几点思考
[size=0.8]1、人口负增长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不是中国人口负增长,是所有发达国家都是人口负增长,日本是代表,欧洲也是,美国其实也开始了,但美国是移民国家,人口结构好一些。把这点想明白,我们知道如果二胎放开的影响不会很多;
[size=0.8]2、真正鼓励生育需要国家的支持,高福利社会目前都还未必能实现。美国因为鼓励移民,而且许多孩子的资源很好,又是免费,中国要做到很难,连日本都做不到;
[size=0.8]3、经济增速下滑后,社会一定是固化,未来人口流动必然向大城市集中。城镇化结束后就是都市化,产业也会越来越集中。中国会更像日本,而非美国。美国是每一个州都有超级大公司,中国还是会资源向头部城市集中。
[size=0.8]来源:财新网zhuang.blog.caixin.com&&日 20:13
我国人口那么多 二胎真的合理吗
防范老龄化的加剧
来自手机社区
计划政策后的新一代人面对小孩高昂的各项费用支出,有多少会愿意生多个孩子。
来自手机社区
全面二孩政策是对的
来自手机社区
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必要了
生育高峰期的人口也已步入老年,20年左右,人口出生率将接近人口死亡率。
来自手机社区
来自手机社区
这个问题该由计生委讨论!
中国出生率下降
(C) 始于2014年10月 | 上海诺诺镑客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Copyright (C) nonobank.com 沪ICP备号 | 沪公网安备 45号点拾的个人展示页
以我们的原创思考文章,服务大家。我们的专长在金融投资,互联网以及消费品研究
160位订阅读者
联系我们&nbsp:&nbspsohump@sohu-inc.com关于我们&nbsp-&nbsp运营规范&nbsp-&nbsp服务协议&nbsp-&nbsp侵权投诉&nbsp-&nbsp反馈建议新浪科技_新浪网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
登录管理我的自选股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