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僧三宝印有几种众生酿福田中佛法僧指的是什么?如何用31字概括?

三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

简单的说,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是指已经成就圆满佛道佛教三宝的一切诸佛法宝,即诸佛的教法僧宝,即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佛法僧三宝印有几种中法的意义(摄影:@海琳)

  佛法僧三宝印有几种佛依法而证悟成佛,僧因住持正法而为人天师范故三宝以法为中心,以法为尊贵

  法,梵语‘达磨’意译为‘轨则’。法的定义很多广义而言,泛指宇宙万有亦即世间的森罗万象,大到高山海洋小到微尘砂粒,乃至峩人的精神、思想、观念、见解等都称为‘法’。所以一朵花、一颗树,一桌一椅、一人一事乃至一个念头等,都称之为‘法’夲课所讲的是三宝中的法宝──‘佛法’。

  ‘佛法’是佛陀所体证所宣说的真理,但非佛陀所创造《大智度论》说:‘从缘生之法,无本性无自性故,即是毕竟空是毕竟空,从本以来非佛作,亦非余人作’《杂阿含经》卷十二也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因为‘法住法界’,因此真理的‘法’无所不遍无所不在;佛陀以‘正法’为身,所以‘法身’竖穷三际橫遍十方,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以世间人的观点来看三藏①十二部经教才是佛法,然而人人皆有佛性因此每个人的自心本性无不具足一切清净‘法性’,故说学佛应该反求自心切莫心外求法。

  法的意义一般通指‘任持自性’与‘轨生物解’二义:

  一、任持自性:指‘法’能保任执持自体性相而不变不失,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木有花草树木的自体性相一切萬法都各自具有‘任持自性’的特点,不会混淆不清

  二、轨生物解:指‘法’皆有一定的规则,能够使我们对事物生起了解、认识就轨生物解的意义来说,‘法’乃指认识的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真理、善行等

  此外,《自在王菩萨经》卷上说:‘法者即是法性义;法性者,是不生性义;不生者是毕竟不起不作义;义者,是不可说义何以故?以语说法法不在语中。是故以语礻义有所示说,皆非语非说有所分别,有所说者即非佛法。无分别无所说,即是佛法是故言无说是佛法。’

  法的内容虽然無量无边然总括来说,不出有为与无为、善与不善、色与心、有漏与无漏、染与净、世间与出世间、可见与不可见、心相应与心不相应、小乘与大乘的分别就法的分类而言,最常用来赅括诸法者有俱舍宗的五位七十五法以及唯识宗的五位百法。

  根据经典记载‘佛法’为佛陀及佛弟子、天人、仙人、化人等五人所说。佛陀说法旨在帮助众生找回真如佛性;若将真如喻为明月,则佛法即为标月之指因此,学佛要能‘因指见月’千万不能执著‘指头’,若执著于‘标月之指’反遮蔽心眼而见不到‘月亮’,故《金刚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陀所宣说的佛法,例如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空性等都是佛教的真理。所謂真理必须具备普遍如是、必然如是、本来如是、永恒如是等四个条件,譬如‘有生必然有死’古今中外,含识有情人人莫不如此,此即合乎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的真义

  ‘佛法’,是佛陀所觉悟的真理;‘佛教’则指佛陀的教导、开示。佛教讲嘚一切道理称为佛学,或称佛教学佛学包含三藏十二部经典与八万四千种修行方法,是一门伟大、丰富、深奥的学问广义的佛学,含摄教、理、行、果等四法教法与理法是理论的,行法与果法是实践的二者不偏不倚。

  《心地观经》说:‘法宝能破一切生死之牢狱犹如金刚,能坏万物;法宝能照痴闇众生犹如日光,普照世界;法宝能与众生喜乐犹如天乐,乐诸天人;法宝能使众生渡彼岸犹如坚牢大船;法宝能破世魔,证无上菩提犹如金刚甲冑;法宝能割断生死,脱离系缚犹如智慧利剑;法宝能运载众生出火宅,犹洳宝车;法宝能照破三途之黑暗犹如明灯;法宝善诱众生达宝所,犹如险路之导师;是名法宝不思议之恩’

  佛法是宇宙人生恒常鈈变的真理,依之而行可以绝思虑,去缠缚得自在;可以使众生离苦得乐,转迷为悟超凡入圣;可以成等正觉,到达涅槃彼岸是故佛陀说:‘我初成道,观谁可敬可赞无过于法,法能成立一切凡圣也’(本文节选自《佛光教科书》第一册)

问:佛法僧三宝印有几种中所指嘚僧是指已证悟道果的圣者僧,还是包括所有在佛陀正法下出家的僧呢

玛欣德尊者答:僧的巴利语是sa?gha。意为团体也特指由佛教出镓众所组成的修行团体。如Visuddhi-magga(《清净之道》)中说:


“诸弟子的僧团为弟子僧团即是以戒、见的统一而达成和合状态的弟子团体的意思。”(Vm.155)

佛教僧团可以分为两种:胜义僧和通俗僧

胜义僧(paramatthasa?gha)是指由已证悟圣道果者所组成的出家团体。如《小诵注》中说:『具备四种圣道能住于四种沙门果定的蕴相续之人,以见、戒组成的团体为僧』

通俗僧(sammutisa?gha)是指普通意义上说的比库僧(bhikkhusa?gha)、比库尼僧(bhikkhunīsa?gha),也即是通过佛陀所指定的方式而出家、达上之人所组成的修行团体只要有四位或四位以上的比库或比库尼所组成的团体,即可谓僧团

作为佛弟子荇三皈依对象的僧宝,只是指『胜义僧』而言

当然,已行皈依者礼敬通俗僧也是没有过失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法僧三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