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推迟六年覆灭,不知日本海军的覆灭上能重建到什么地

  第二章 汪、蒋和日本的威脅

  当有号召力的孙中山于一九二五年三月逝世时他(自己的一生)留下了一篇极其动人的传奇,而他的追随者们在努力建设新中国嘚过程中则把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都集中寄托在他身上。从那以后中国国民党人和中国共产党人都认为将自己和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對自己有利。前者神化他后者尊敬他。在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别的人物能象孙中山那样同时受到两个对立阵营的尊敬辛亥革命后,尊怹为国父;一九四九年以后称他为“革命先驱”。孙之所以具有这种双重的吸引力是因为他对中国的前途抱有极为伟大的理想,但却沒有提出一套旨在实现这些理想而使他容易遭到任何一方攻击的明确纲领对于孙要求实现国家统一、摆脱外国控制、进行社会革命和实現经济现代化这样一些理想,是无可争议的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留下了一套包括政治短论、宣言、党纲以及他临终前的遗嘱在内的遗著他的遗嘱内容是那样空泛、含糊,以致共产党人、国民党人以及几乎每一个中间派都能随心所欲地来解释他的观点甚至在许多显然屬于专业方面的。具体事情上例如铁路建设,孙也善于构想出一些极其不切实际的计划这些计划是如此之不切实际,以致在今天事隔半个多世纪,也还没有能够在中国得到大体上的实现

  孙未能为中国指定一个继承人这件事是很关紧要的。在他去世的时候国民黨最紧迫的任务是,要把一、二十个仍然割据着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中国的军阀的权力夺过来看来,那时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遥遥无期这個党所代表的是,形形色色松散地结合在一起的集团的要求他们之中既有热诚的布尔什维克党人,也有意识到大势所趋而改过自新的军閥要使这个集团强大起来、团结一致并具有明确的方针和目标,那就需要有一个至少同孙中山差不多强有力的人来领导可是,孙在病危的好几个星期里却没有向他的焦急的追随者们透露,他选中了谁当他的继承人

  这个职位的几个竞争者中,有两个人名列前茅:胡汉民和汪精卫他们两人过去都是孙中山二十多年的密友,而且他们两人之间的私交也甚笃两人都曾帮助孙把同盟会建设成为能够指導革命运动的组织,使帝制的主张名声扫地并使清王朝加速崩溃两人都花了多年的功夫帮助孙发展同盟会的后继组织国民党,使它成为能完成辛亥革命任务的组织但是,年长资深的胡汉民并没有能参加竞争多久因为在孙去世后还不到六个月,他就间接受到一个政治暗殺案件的牵连使他在国民党中的声誉受到损害。

  他不得不辞去党内职务并受命出使苏联――他实际上是被迫走的。由于胡在国外汪就比较容易悄悄地爬了上去,成为党和一九二五年七月宣告成立的新政府的首脑当一九二六年元旦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时,汪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了他的追随者中相当一部分人被选人了党的领导机关,并担任重要职务”我们将会看到,汪力图接替孙在国民党内的权力所作的一番努力也和胡的遭遇一样是短命的。但在讨论事态的这一变化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汪的早期经历。1

  汪祖籍浙江他一八八三年出生于广州,并且一直自称是广东人他是清廷官员手下一个小官的第十个也是排行最小的孩子,取名為兆铭尽管少年时期家境拮据,汪还是受到了以学习中国经书为主的传统教育而且主要是在家里学习的。他父亲就是他的老师他叔父的丰富藏书则供他自由阅览。年青的兆铭之所以能够在一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海军的覆灭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