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期间,为什么国军越来越不能打,难道精锐打击任务都和

  脱胎于黄埔军校的国军中央军,在创立初始就打遍广东,福建无敌手。以后更是以区区10万兵力,摧枯拉朽之势打败拥有百万兵力,装备相对精良的北洋各派军阀。在内战中什么狡诈的桂军,擅长防守的晋军,强悍的西北军,硬气的东北军,通通不是对手,全部打服。在同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几十万红军的战争中,也是追着打了25000里,一直到陕西北部,红军只剩下了3,4万。可是到了46年以后的争夺中国领导权的解放战争中,却像换了一只军队,败多胜少,而被全歼的战役比比皆是。大家每次读到这里都会感到像是哥德巴赫猜想,象不明白。怎么会这样?士别三日,底目相看。很多明白人总结了许多许多很有道理的东西。我自己也试着撮莫了一下,感觉国军实际上在这中间的8年抗战中已经被打废了。
  黄埔军官生,我在剑桥中华民国史里还抄了个笔记,截止到33年共毕业25000名黄埔军官生,而在抗战的前4个月的松沪会战,南京会战等等就挂掉了10000名黄埔军官生。曹剑浪的国民党军简史上册686页,讲从黄埔军校建校到43年7月,连同先后建立的8个分校,总共毕业了10万多军官生。但是43年国军中却只有37583名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军官,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抗战的前6年,国军就挂掉了至少62000名黄埔军官生,也就是差不多三分之二。在加上抗战最后2年的雪峰山会战,豫湘桂大会战,缅甸会战,以及退伍等等。实际上到46年国军中的黄埔军官生已经不多了。这就是说合格的中下级军官严重缺乏,直接导致了训练,指挥,统御一片漂绿。在战斗中对士兵掌握不了,容易在突发事件中发生混乱,所以屡屡发生,部队被击溃的事情。而难以迅速熟练的组织防御和反击。
  精锐部队,抗战之前,国民政府靠发半工资攒钱,和与德国以物以物,邀请了德国军事顾问训练了20个瘸子版,半掉子德式轻型步兵师。自己又花了血本训练,装备了中国唯一的机械化步兵师第200师,在长期的抗战中通过磨练和国民政府的政策倾斜输血也成长出了6,7个师,最后美国出钱,出武器,出教官,出训练场地器材在印度训练了4个简易,缩水版美式轻型步兵师加在一起不过32个像摸像样的师。
  翻翻国军的抗战史发现,在抗战中彻底报废了21个,另外11个有大多成了半残废。比如74师,我拿着74师的战绩算了算,74师在抗战中损失了至少75000人,基本上等于换了3遍,在47年孟良固的哪个74师早就不是当年的哪个虎军了。号称德式师中的模范师团的36师,有9000人参加了一个松沪会战就补充了4次新兵,总共损失了12000名官兵,几乎打光了130%。所以1946年的国军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突出的精锐部队了,国民政府槽糕的财政也没有实力装备,训练精锐军队了。有的只是那块精锐的牌子和已经吐血大减价的实力。
  普通部队,37年国军总共有202万军队,到45年抗战胜利,总共补充了新兵人。整个8年换了6遍,[其中伤亡320万,45年到47年裁军140万到200万左右,还有部分是服运输役,另外应为抗战时期物力唯艰,难以忍受艰苦和惧怕危险的战场而逃亡,开小差的,到46年还有430万。],所以普通部队的实力也打2折了,仅仅在10多年前的湘江战役中就那么点湘军,桂军都可以重创数量更多的中央红军的主力,到了46年以后就已经春风不在,人老黄花啦。再也不是当年哪个虎狼之师了,骨干损失太严重,短期内根本无法恢复战斗力。
  最严重的还是没有钱,47年8月,国军一个2等兵月工资6万,一个上等兵月工资7。2万,一个上士月工资14万,一个中尉月工资44。8万,一个少校月工资63。2万,听着像个天文数字,发晕,发财了。实际上少的可怜,在48年的上海,一斤发豆芽32万,一斤猪肉320万,一斤冬瓜或者小青菜10万,一只童子鸡320万。要知道一个士兵一个月的副食补贴才6万,也就半斤冬瓜,一个月的那点工资也就够一个鸡爪子。还提什么养家糊口?还奢谈什么体力,士气,斗志?
  抗战的内债,外债全部是国民政府买单,学校的免费教育,重新把难民迁回老家,恢复交通和抗战阵亡,残废军人,退伍军人的补助,和遣返日本战俘的费用全部都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素,全世界都不宽裕。几乎全都在挨苦日子。那时的国民政府根本也就是个穷鬼。
  所以解放战争,国军就靠那点没有被完全报销的精锐部队,和借钱过日子,勉强打了4年。
  总而言之,开着报废的桑塔那跑长途,不一定跑的过崭新的QQ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向为了民族存亡做过巨大牺牲的国军将士 致敬!
  我也一直這樣想。    抗戰的消耗,是極驚人的。
  74师是74军抗日折损后缩编而成,一个师就号称全部国军的4大主力之一,可见确实伤了大元气,所以种桃子是包括抗日国军在内的中国人民在内的,摘桃子当然也应有份。
  白痴  你以为黄埔的人要么牺牲要么在国军吗??  别忘了共军中黄埔生也是很多的啊    
  当张灵辅面对友军的请求拒不发援军的事实,楼主,你觉得是国军被打残了才打不过共军吗?????      为老蒋张目也不要乱发言呀,不然目的达不到,反而帮倒忙的。。。
  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不能忽视苏联在二战结束后扶持其周围共产主义国家,将西方势力挤出东亚大陆的大动作。是其将其巨量战争剩余物资支援给解放军并且派出军事顾问等多种支援使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的解放军从完全靠缴获物质游击抵抗,到半苏制装备军正面作战的彪悍军队。使解放军能迅速提升实力,并且超过国军的真正原因!解放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东西方阵营在二战结束后的一场较量。国名党输在其内部不调和刚结束二战时西方阵营不愿在苏联后院投入过多实力而点燃苏联这个战争炮火的一种妥协。
  其他吗的怪了,国军承担的费用多不错,但是国军同样收税也多啊?    苏联援助共产党,美国等就没援助国军?    要说穷,共产党应该更穷啊?为什么人家就没这么多问题。    国军在错误的时间采用了错误的政策,败了就怨不得别人。    
  听说以前g军都不怕死的,就一个劲的冲,冲到国军子弹都没了。  大学老师说以前他家四平那里就是这样打的。
  啊,原来国军比共军更穷,啊,原来毛泽东是蒋介石的运输大队长。    
  抗战结束后的国民党当然比共产党要穷,八年抗战,国民党作为执政党,消耗了多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啊。在中国战场上打出去的每一颗子弹、手榴弹、炮弹花的都是国民党的钱啊。而共产党那个时候是国民党第十八集团军和新编第四军,是要从国民党那里领工资和装备的。
  解放军在抗战中损失更大 ,(按比例来说),新四军全军覆灭,东北抗联全军覆灭,日本人打共产党比国民党更狠.  你以为在敌占区发展容易啊,国民党在敌占区一百多万军队怎么没发展起来?
    共军会洗脑。投降的老兵变成自家的。    共与国得到外国援助并不是全力。    共军分地,有民众支持。国军经济崩溃    战场上国军精况比共军牛。但战争并不是在战场上的战斗
  当时的环境,国名党失去了多数群众的支持;就因为九一八事变后,不抵抗而失了民心。
  1949年的早春三月,太原城内已经没有春的气息,日益绝望与恐慌的败军之将早已注定的败亡结局正在一天天逼近。日清晨,解放军1300门大炮向太原城垣同时开火,25万解放军兵分12路攻上城头解放太原。这场持续了六个多月近百万人被无情卷入的残酷战役,成为国共内战期间,历时最长、参战人员最多、战斗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城市攻坚战。    太原战役初期,为了支持徐向前兵团作战,解放军华北军区的“看家宝贝”——两个炮兵旅和一个坦克大队全部出现在太原前线,不久,这两个炮兵旅分别被改编为炮兵第3师和第4师。炮兵师是什么概念?在民国军事史中,中央军炮兵部队最大的编制是炮兵旅,从未上过师一级的规模,唯一的例外是游离于中央军系统之外的晋军,阎锡山在太原战役前夕组建的迫击炮师,是国军历史上仅有的一个师级编制的炮兵部队。         总攻前夕,第四野战军的炮兵第1师挟辽沈、平津之余威千里驰援太原,他们带来了两个装备有大口径日式、美式榴弹炮的重炮团、一个野榴炮团和两个高射炮连,其中一个炮兵团全部为
族将士。至此,太原前线一共集结了3个炮兵师,拥有各类火炮1233门,加上缴获的阎军火炮,数量超过1300门,比阎军多出一倍,尤其是1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榴弹炮,数量10倍于阎军,取得压倒性的绝对优势,成为压制阎军炮火、城市攻坚的重要保障。在同一时期的城市攻坚战中,解放军在济南战役使用了500余门火炮,锦州战役使用了600余门火炮,天津战役使用了1230门火炮,太原战役,可能是参战火炮数量最多的城市攻坚战。        日,解放军炮兵部队开始总攻前的试射,攻城部队将战壕延伸到了太原城下,并用门板加盖泥土加以隐蔽。太原前线的解放军部队进入太原城下的进攻阵地,解放军的1300门大炮也同时到位,在紧靠步兵突击营地的外壕外沿布设轻重迫击炮,为第一线;距目标三百米处是山炮和部分野炮,为第二线;野炮和榴弹炮距目标一千米左右,为第三线。太原前线司令部在太原城墙上选择了18个突出部做为突破口,计划以数十门甚至一百门大炮集中轰击一个突破口,用直射火炮一层层地掀、用曲射火炮一个个地钻,打开城垣,为步兵登城扫清障碍,然后,18兵团及一野7军由东、19兵团及晋中军区部队由南、20兵团由北,兵分12路发起总攻。 4月24日5时30分,就在南京解放五个小时之后,随着一颗颗红色信号弹撕裂拂晓前的夜空,解放军攻城部队1300余门大炮齐声怒吼,向太原城墙猛烈轰击。         太原战役从日发起,到日结束,历时六个余月。解放军为攻取这座坚固设防的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共计伤亡45,000余人,远远超过了同期在千里战线上突破长江天堑的渡江战役。太原战役,成为国共内战期间,历时最长、参战人员最多、战斗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城市攻坚战。战斗在太原前线的解放军炮兵观察组1948太原郊外运送食品的市民,道路两侧是林立的碉堡战斗在太原前线的日本造4年式150毫米榴弹炮参加太原入城式的解放军日本造88式75毫米高射炮日解放太原
  因为共产党比小鬼子还残忍
  楼主分析的很客观,不象现在的胜利者,胡说八道。事实就是如此,没有小日本,现在的胜利者就拿不到政权,其实他们应该感谢小日本的,呵呵!历史往往如此讽刺
  不对,是国军都不想打内战,他们不想中华民族生灵涂炭,蒋公深明大义,毅然决定退守台湾的。
  作者:霸天虎红蜘蛛
回复日期: 11:26:00   
      不对,是国军都不想打内战,他们不想中华民族生灵涂炭,蒋公深明大义,毅然决定退守台湾的    ====================================================================================================    哈哈,这个最符合事实。。。    
  国军还是有猛人的..但蒋介石不厉害还瞎指挥..
  国军将领大都厌倦了内战,没有了必胜斗志,反观共军就不一样了,他们激情燃烧,雄心勃勃的要解放全中国。精神上、斗志上相差太大了。
  1948年11月,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来到重重包围中的孤城太原后,在写出的报道中这样描述:“任何人到了太原,都会为数不清的碉堡而吃惊:高的、低的、长的、圆的、三角形的,甚至藏在地下的,构成了不可思议的严密火网。”         当年,山西王阎锡山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实现“控制太原周边全部交通要点及瞰制地形”的战术目的,在太原修建了大纵深的环形防御体系。星罗棋布的碉堡,是太原城防工事的一大特点,阎锡山特设了“碉堡建设局”,在留用日本专家的指导下,汲取中外城市设防经验,专门研究碉堡的修建。到1948年底,太原的“百里防御圈”内外耸立起5,000余座碉堡,太原因此号称是“可抵150万军队”的“碉堡城”,成为当时中国设防最坚固的城市之一。         这些碉堡,无一不是经过精心研究而成,在构筑和武器配置上都极尽心计。它们样式各异,名目繁多,从形状上有方碉、圆碉、梅花碉、子母碉、人字碉等;从高度上一至五层不等;从规模上有半班碉、班碉、排碉、连碉;从火力配置上,有炮碉、机枪碉;从建筑材质上有砖碉、石碉、钢筋混凝土碉;从布局上有品字形、倒品字形、菱形、梅花形等等。阎锡山还为这些碉堡起上“好汉碉”、“卧虎碉”、“百川碉”等响亮的名字以壮声势,甚至还有为他祝寿的“祝寿碉”。为加强彼此之间的联防,阎军又以若干个碉堡共同组成要塞防区。其中,双塔寺要塞筑有2个炮碉、11个主碉和35个副碉;卧虎山要塞共有大小碉堡160多个。         三个火力点一个碉,三个碉堡一座楼。每修建一座碉堡,大约需要40立方米片石和30袋水泥,以及400公斤钢材。新华社在日的报道中称,据一位工程师计算,如果将这些修碉堡的水泥用于建设,至少可以盖20,000间洋房,而如果把修碉堡的劳动力投入耕种,至少可以使4,000顷荒地变成良田。         在这5,000余座碉堡中,东山牛驼寨要塞的庙碉,以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和稳固的结构而堪称“碉王”,它独特的造型显然与众不同。 牛驼寨要塞始建于日伪时期,日军在这里修建了永久性地面工事、地下隧洞和雷达站,鲜为人知的地下隧洞神秘而诡异,有人说,它四通八达,其宽度可以容纳四列纵队并行,向西北可连接牛驼村,向东南可以连接小窑头等要塞,通过牛驼村和其它要塞又可以形成直达太原的交通环线;还有人说,隧洞的中心,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下堡”,它不可思议的高达9米,可以在战时作为小型兵工厂。         牛驼寨要塞经过阎军的加强之后,以10座主碉为阵地支撑点,每座主碉周边,又有若干个副碉或火力点拱卫。除2号碉为2层片石碉堡外,其余主碉均为3层片石碉堡,3层片石之间又灌注了2层钢筋混凝土,壁厚超过1.5米。在这10座主碉中,位于要塞中心的是10号炮碉,指挥碉则是东南方位的4号碉,因为4号碉是在老爷庙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因此又被称做“庙碉”,它统帅着最为顽固的牛驼寨要塞,是名副其实的“碉王”。         阎锡山之所以热衷于修建碉堡并迷信“碉堡战法”,据他自己解释说:“//共/产/党凭的是人多,用的是波浪式冲锋的人海战术,所以到处取胜,谁防不住这一手,谁就要失败。我们一定要凭借碉堡群组成的据点工事,充分发挥火力,做到以铁弹换肉弹,//共/产/党就没有办法。”然而,阎锡山却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碉堡是防御轻武器的有效工事,却无法抵御火炮尤其是重炮的攻击。对付这些碉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炮火覆盖。  1948太原环城铁道边星罗棋布的碉堡正在太原前线阵地警戒的阎军士兵,他的前方是一座蘑菇碉被解放军炮兵炸毁的子洪口白狮岭梅花碉
  太原前线的解放军部队装备了一种威力强大的火箭炮,它不仅火力密集,而且发射的延时引信炮弹能够钻入碉堡一两米之后爆炸。当年的新闻报道中都以“胖娃娃炮”来代称这种极具破坏力和震慑力的先进火炮。         在太原战役初期作战中,解放军共计消耗炮弹20余万发,平均每个阎军官兵头上落下两发。到了太原战役后期,解放军前线部队又准备了40万发炮弹,一场城市攻坚战的弹药用量,竟然直逼淮海战役这样的战略决战。解放军强大的炮火成为太原碉堡的噩梦,例如,在淖马争夺战中,“神炮六连”炮击1号梅花碉,发发命中,步兵不到一个小时就占领了这座碉堡,六连因此获得“百发百中,堪称神炮”锦旗一面。         面对解放军强大的攻势,阎军炮兵发起了反击,由于他们也拥有强大的炮兵群并且能够自产火炮和炮弹,太原战役成为解放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炮战之一。徐向前兵团的伤员中,炮伤比率高达83%,这一数字超过了同期的三大战役和济南攻坚战,也超过了二战时期的欧洲战场。         解放军炮兵的口号之一就是“取消敌人炮兵的发言权”。阎锡山后来在《太原沦陷省思》中总结的六点错误中,“对共军火力估计的不够”就是其一。他手下的几名军政官员在《太原突围干部报告函》中总结失守原因时,认为“敌人的火炮及火箭炮为我们的致命伤”。被俘的暂编第45师直属炮兵营军官说:“你们的炮弹又多又准,再多的坚强碉堡也经不住你们大炮和炸药的轰击”;被俘的山西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说:“解放军的炮火,特别是重炮,简直把我们轰击得连头也抬不起来,这点却完全出乎我们意料。”  解放军攻入太原城内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的曾参加太原战役的日本造4年式150毫米榴弹炮解放军开进太原我军浩浩荡荡开进太原山西“土皇帝”阎锡山和儿子
  中共东北野战军
日本&一号作战&总兵力        (1) 辽沈战役前东北人民解放军实力:总计全部实力为1,039,700余人,拥有长枪385,134支、短枪50,352支、冲锋枪12,960支、轻机枪15,582挺、重机枪3,136挺、高射机枪127挺、战防枪61支、自动步枪749支、信号枪203、枪榴弹筒1,883具、掷弹简3,959具、六零炮2,890门、迫击炮986门、战防炮121门、火箭炮253门、步兵炮127门、平射炮58门、速射炮45门、高射炮54门、机关炮108门、山炮324门、野炮194门、榴弹炮92门、十加炮8门、刺刀126,171把、军马104057匹②。 (《东北人民解放军1948年8月最后战役前实力统计表》,载《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        (2) 1944年日本在中国大陆发动的一号作战,是日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陆上作战战役。为了发动一号作战计划,日军可以说是设法将明治维新以来,所有累积的陆军战力,都孤注一掷地投入。日大本营决定,中国派遣军在执行一号作战计划中,所有的兵力与支援要求,都给予最优先的配合。在兵力动员上优先补足中国派遣军所有的缺额;尽量将原先在中国战区的乙种师团与丙种师团,调升为甲种师团。此外大本营并且还抽调日本本土与关东军的部队,进一步支援中国派遣军的一号作战。           日军对于一号作战计划的先期后勤准备,周全到几乎难以想象的地步。日军在一号作战计划所有的作战需求,上至野战医疗设备,下到士兵军靴的修理,都一应俱全,它成为日本皇军成军以来,历史上空前的全面出击作战,其动员规模,超过了明治时期日俄战争的两倍以上。日本用于这次作战的兵力有:华北方面军4个师团又3个旅团;第十一军9个师团;第二十三军2个师团又3个旅团;第十三军1个师团;中国派遣军直辖1个师团;另有2个飞行团;总兵力50余万人,10万匹战马,1万多辆汽车,1,500门大炮和250架飞机,。《大东亚战争全史》第三册,P.1101:“这次战役是要在漫长战线上投入兵力约50万、马匹约10万匹、汽车约1500辆、火炮1500门的连续作战”。  日军日军日军东北野战军万炮齐发总攻锦州集结在天津市外围的人民解放军炮群
  以林彪为总司令的中共四野东北野战军(一个抵得上其他三个),只要再加上陈纳德的14航空军飞虎队,绝对有实力与冈村宁次为首的驻华日军决一死战。        当然这会是一场林总跟冈村宁次旗鼓相当的大硬战、大恶战、大血战!因为日军东京大本营或驻华日军总司令部,没有像刘斐及郭汝瑰这么优秀的中共间谍提供准确即时的军事情报~~~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美国陆军驻华第十四航空队对台湾发动了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军对台湾的首次空袭。这一场空袭号称是第十四航空队最成功的一场空袭,而且此空袭显示出了盟军对台湾的重视。陈纳德认为,他可以利用在中国基地内的飞机,由台湾海峡阻断从南洋经由台湾运往日本的海运。而台湾岛上各处的日本飞行基地,也是对盟军的一大威胁,因此陈纳德主导了这一次的空袭,对当时准备南下支持太平洋战争的新竹海军航空队飞行基地实行了空袭,来阻绝日本在台湾的空中武力,取得了相当大的胜利。经由这一次的空袭之后,陈纳德的十四航空队消耗大批物资对台湾海峡的空袭,也使得日本蒙受了重大的损失,也因此原因日本支那派遣军的冈村宁次发动了“一号作战”来打通中国的铁路线以及消灭美军驻华的空军基地,保障台湾海峡的空中安全。由此可见,当时台湾海峡的战略地位对大日本帝国的生存是何等的重要。  解放军,前面日本95野,后面日本91榴东北野战军以坦克为前导进入沈阳市陈纳德飞虎队飞虎队P-40加挂油箱陈纳德
  哇!A-2……
  国军的将领很多都把自己麾下的部队当自己的财产了,而且打仗的时候公报私仇的人多,这个跟解放军刚好相反。
  和当年的共军比穷,俺无语。另有筒子说道打太原,俺祖上有人参与过。太原城不难打,难得是牛驼寨。即使你攻进城,拿不下牛驼寨也是枉然。听老人说,好像开始时候攻破城门,还是被打出来了。后来就强攻牛驼寨。那人死伤的,怎个惨字了得。这可是48年,华北一座孤城啊。
  抗战结束后的国民党当然比共产党要穷,八年抗战,国民党作为执政党,消耗了多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啊。在中国战场上打出去的每一颗子弹、手榴弹、炮弹花的都是国民党的钱啊。而共产党那个时候是国民党第十八集团军和新编第四军,是要从国民党那里领工资和装备的。  -------------------------------------------  哈哈,笑死了。    其实,这个问题,就两个字:民心。再说功利和片面点:土地
,现在沦落到和土八路比穷了。  果粉就这点出息啊。
  抗战后中,国名党是正规军,实在正面战场作战,共产党主要是在后方打打游击,损失大的当然是国军,共军是有增无减
  脑残若此,夫复何言?共军之所以胜,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民心向背.这么简单的道理,有些人居然不懂,偏还搞出了这么个笑掉大牙的一个长篇大论,只能说脑残无极限!
  那时老共是深得人心啊!政治工作较好!
  大家常常提到的情报工作,国共高下之分更加明显。《1947》提到苏中会战时,粟裕第二天就知道了李默庵的作战计划。还有一系列的类似事件都曾在战场决战时起到作用。济南战役时吴化文的起义,碾庄之战时廖运周起义等等。这些工作非常出色,也影响了国军战略优势的发挥。爱党们似乎由此更加认为人心向背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有这样简单吗?        关于人心向背,至少讲整个解放战争期间,没有一次可值一提的民众起义,就足以说明这个推理站不住脚。    苏联东北撤军几个星期,国民党就夺回了东北几乎所有大城市,只剩下最靠近苏联的北满重镇哈尔滨。中共军队向北败退,头上是国民党飞机的扫射轰炸,屁股后面紧追着坦克汽车。林彪的政委罗荣桓后来回顾说:这一场大撤退溃不成军, “全军无所措手足。”一位当年的老人说他们一连走了四十二天才站住脚,那阵势“可真是不大行了”。中共部队不仅军事上大败,民心上他们也不如国民党。东北人受够了日本侵占十四年的苦,渴望和平,把国民党军队看作“正牌”。如林彪向毛报告:“老百姓说:八路军和中央军都是为老百姓的,彼此不打好了,并认为国民党是中央”。    东北中共军队司令部的《阵中日记》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记载:“顽区群众条件极坏,我军通过时,沿村抗击”。一位老战士回忆道:“又饥又渴赶到吉林市,满指望能吃点喝点,大街空荡荡的没一个人影,像座空城。离城过了桥,炸了桥,隔江看着国民党脚跟脚进了城,老百姓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涌到大街上,挥动各色小旗,呼喊口号……大家看的这个气呀!”  国民党军国民党士兵在战斗之余休息1945年5月抗日战争光复桂林的国军29军169师光复桂林的二十九军,当年的军长是黄埔系的孙元良(曾参加淮海战役),这支二十九是中央军,蒋的嫡系抗击日本鬼子的真正英雄,观后些许悲意在心头!
  中共获胜的原因不一定对应着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中共从一出世那天起,就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意识形态的组织出现的,而首先是作为一个民族主义的团体出现的。那就是在中国极端“落后”的状态下,一批具有崇高使命感的青年知识分子,根据俄国革命的榜样,试图设计一个中国富强的方案来。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到底当时中国落后在什么地方呢?百年中国的所谓落后,并不是别的,它的全部意涵乃是中国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满清而后中国的命运分别是由两大邻国----日俄来左右的。英美等国只有经济利益在中国,而日俄则不仅有经济利益,还有更加重要的安全利益,也即地缘政治利益在其中。所以英美可以倾向于门户开放就行了,但日俄则着力干预中国内政,想扶持自己的傀儡政权。于是中国政治就变得很复杂。    
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共的成立,孙中山的联俄,满洲国的成立。这一系列的事件都有这个影子在里头。这就带来了一个局面,一个持续不断的局面,就是中国总是处在“分裂”的状态中,处在各种力量的角逐状态中。这个状态,当着毛这些人揭竿而起的时候,他就从政治策略上,看到了他自己和他的队伍的活动的可能性空间。    
以现在观之,中共它具有非常独特和鲜明的非传统性格。这个性格的主要特征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就其根本而言,是一个主观的运动,而不是客观的运动;是“英雄”创造的历史,而不是“奴隶”创造的历史。这是它同历朝历代的根本不同之处。    
概括而论,一部中国革命史,是中国共产党风云际会,审时夺势,走向胜利的历史,也是一个无关经济形态、民众利益的历史。它不是别的意志的反映,它仅仅是自己意志的反映。         中共的意识形态,本是中共中坚分子的精神支柱。在它从弱到强,建立政治意识合一的国家以后,外化为一种国家存在的客观形态,变成了统治正当性、合法性的根由。中共完全是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了这个历史。殊不知,中共从一开始就坦白得很,“造反有理”,革命就是合法性,“翻身”就是正当性。  
  无解。。。。
  伪论证。如果说国军消耗大,那么共军的消耗更大,红军长征前有30万人,到达延安只有3万人,损失率达90%。怎么红军(后称八路军)却越打越多,越打越强?蒋介石为了保存实力,不全力抗战,无耻地让黄河母亲抗战,平白淹死89万老百姓,鬼子只死了数千人。国军不堪一击的真正原因还是国民党政府腐败,失去了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蒋光头不得人心,输就输了,狗日的别胡说八道、胡言乱语,歪曲事实!
  最重要的原因,美国抛弃了国民党,苏联大力扶持中共。  相同例子可见
和越南。  民智未开,何来民心。宣传鼓动一向是共产党的强项。
  如果不是共产DANG蒙古会独立,知道吗,国民政府1990年才承认蒙古国
  20世纪最可怜的人:蒋
石    20世纪最开心的人:毛
东        
  向国军致敬!
  毛 泽 东  
  武装保卫苏联,乌拉!
  垃圾人发垃圾帖
  游击战本身是个自我消亡的东西。当你壮大起来之后,你的队伍就庞大起来,支撑系统就要建立。这个同游击战的要求就是矛盾的,几千人的队伍可以搞十六字决,十万大军就不行了。所以大概到32年时,一批高级军事干部从苏联回国加入了红军,担任指挥任务。另外,当围剿的国军人数达到某个界限之后,谁也搞不成游击战了,运动战其实也是成问题的。其次,游击战同社会动员是不相容的。有效的社会动员依赖于较稳定的政权建设基础,你整天跑来窜去的,地方政府就立不住,这样你的各项政策就不可能取信与民。    
大家讲粟裕比较多的是华中七战七捷。问题是,七战七捷之后呢?是苏南、苏北那些最富庶的地方都丢掉了,新四军原来是供应最好的。粟裕退到山东了。国军将中共的山东部队和华中部队压在鲁南。这个你能讲错了吗?不能讲。在东北,四平丢失,总不能说是毛或林深谋远虑,主动放弃吧。刘邓千里跃进,外线作战,连毛也承认,外线作战是根据地经济形势所迫,远不是什么毛心中一有个所谓&品&字形战略。威慑南京?总有点儿搞笑。刘邓到大别山以后情形,究竟起到什么威慑的作用,我看不出来。所以,从战略局面上讲,两者的角度不同,各有盘算,不是像书生们想象的那样两个棋手一起坐下来,你一手,我一手,从布局上就见出高下了,这才是书生论道。国共之争,不能这样看。        当时,各有各的问题,老蒋要压缩共区,形成一点或若干点上的决战。中共是被动的一方,他原本并没有什么既定的战略,他只能因国军的战略变化而变化。他被迫给压缩在一起了。当然,格局形成时,蒋达成了他所要的决战态势,毛只好从中看出也有机会,就是中共的力量集中了,可以有一拼。这就是山东战场1947年的局面。这个时候,当然全面进攻就转入重点进攻。这个转变是很自然的,因为中共的核心部队给压缩到山东战场了。首脑机关在陕北,重点打着两头就行了。后来讲什么千里跃进大别山,把这个哑铃中间给打断了,那是儿戏啦,那有这回事。           重点在山东,山东的部队是中共当时的主力。东北的部队的大部分也是山东运去的。所以,决战就在山东了。几仗打下来,形成了孟良崮战役,这是关键了,实际上形成决战。 所以,过去讲,中共在战略上避免形成决战,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这固然是不错的。但是,形势比人强……,不管你如何盘算,反正是到47年某月你还是要进行决战了。你不能笼统的讲,战略上中共高明,国军不行的。其实双方都下明棋,布局上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否则,就不会形成在1947年山东的决战态势。因为就这决战的态势而言,对中共并不有利,而且可以讲还是相当危险。           这可以视作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并没有什么因素使中共更有利。什么人心向背,战略英明之类,并不存在。而国军在付出很多代价后,倒是达到了他的战略目标:进行决战。从这个决战上,就可以观察到很多被忽略但都是有决定性的东西。我们可以拿反面的平津战役相比较,那也是个战略决战。但那里没有什么悬念了,只是时间早一天晚一天,多死一万人,少死一万人的事情。但在1947年的山东,则不同。这是分水岭。早一小时,晚一小时,多一个营,少一个营,都是大不一样的。  美国著名LIFE杂志收录的淮海战役国军照片
  胜者,事后总要将自己的胜利归之于&天&的,要叙述胜之必然的。但这不是我们所要的历史叙述。要注意在1947年五月,粟裕围住74师,是十几万人围住三万人,国军在外面又围住粟裕,是四十几万人围住十几万人。到这时,就是战役和战斗了。国民党将领同中共将领的高下之分,就是在这个层面上讲的。双方军队也就是在这个层面上有高下之分的。绝不在于双方将领的战役领导能力,而是在于双方将领及背后的统帅部的战役决心和毅力。          战役领导能力,同将领的素养、经验、知识等等相关。这一点,双方将领都是久经历练的。应当讲差距不大。关键在于战役决心。我们可以比较一系列的战斗事例,为什么在形成战役对决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中共获胜呢?济南战役、黑山阻击战、千里跃进大别山、碾庄之战、围歼黄维兵团之战等等,都是形成相持的拉锯战形势,结果大部分是中共获胜。这些战役的获胜,总结起来就把国军优势给冲销了。    问题在于为什么共军获胜的几率高呢?我们讲是战役决心。这个战役决心又是什么呢? 就是敢于牺牲,不是战士们敢于牺牲,而是战役指挥官敢于牺牲战士,大规模的、成建制的牺牲战士的生命,这就是中共军事胜利的秘密。    敢于牺牲部队。在这一点,双方统帅部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国军的战略是救来救去,中共是围点打援,这就有个心态在里头。国军是国民政府之军,蒋介石不能随意牺牲,它一旦被围就必须去救。而中共则不同牺牲就牺牲了,为了全局可以不去救。大到当时重庆谈判的时候,刘少奇催促山东部队进东北时,讲即便丢掉了华东,只要有东北,也可以最终获胜。刘邓进军大别山的时候,邓讲就是全牺牲了,别的地区解放军也可以解放全中国,刘、邓一气冲杀,死伤大半,没有任何兄弟部队进行救援策应,这种心态下,你的战略腾挪空间就放大了。本来讲,战略上,国军占80%,共军占20%,这种心态下国军优势给减少了,大体上55%对中共45%。在战役进行时,共军的牺牲,又把这个对比给倒过来了,共军占优。    在孟良崮战役中,中共俘获一万多人,其中有7000人整体在一条山沟里被俘,是整建制,队伍很整齐,军械完整,就是没有子弹了,他们静静地投降了。这个事实很重要,张灵甫在没有了子弹的情况下,并没有要求部队全部投入最后的战斗,他只能要求自己牺牲。而中共则不同,他一定会要求最后一名战士投入战斗的,不论你有枪没有枪。淮海战役时,围歼杜聿明的时候,要部队跑步前进,吃饭也是跑动中吃,后来跑不动了,干脆让战士把枪都丢掉,也往前跑。你看看,枪都丢掉了,也要跑到位置上去,去干什么呢?那只能以血肉之躯相拼了。刘、邓过黄泛区的时候,也是丢掉了大部分装备。这个张灵甫做不到,那7000人整编制,换给粟裕,肯定是没有枪也要向前冲,用手,用石块,用身体,也要向前冲。他张灵甫做不到。济南战役时,到关键时杀红了眼,白天也攻城,死伤惨重照样攻。王耀武抗日时,曾经打的日军没有办法,结果守济南却输了,关键也在这里。宋时轮、许世友这些人,不断地把部队投入压上去,尸体填满了河沟也向前冲,王耀武就架不住了。中原野战军围住黄维兵团时,对付火焰喷射器,也是拿部队压上去。邓给毛打电报,一天就拿下黄兵团,结果碰上火焰喷射器,仗打的不理想,一方面打电报讲要十天拿下,另一方面就命令部队一定压上去,直到黄兵团没有汽油了,火焰喷射器打不响了部队就冲上去了,那个死人很惨。有些回忆文章都提到这一点。但只是错误的认为是战士勇于牺牲,没有认识到那是将领们敢于牺牲战士的生命。    请相信!1948年蒋军绝对不是以下诸国军队的翻版!二战苏军二战美军二战英军二战德军二战日军
  很好的文章
  虎躯一振,三分走人!
  金钱不是万能,没有钱是万万不能。想想伟大领袖当年,两次去北京,第一次去北京想发展新民学会会员,结果自己弄到几乎饿饭,八个人躺在一个四合院一张坑上,翻身都不容易,只好返回长沙,由杨家接济。第二次去北京,没钱只好到北大当校工,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悻悻然离京返湘,要钱没有,想在北大发展会员,也没有作到。他非常之懊恼。相比之下,陈独秀,李大钊有丰厚教授津贴、张国涛等富家子弟的好日子,如何让毛不寒心?    游击战和运动战条件下,无法建立起稳定的基层政权。即便是在某些地区建立政权,也缺乏正当性,得不到社会主流的认同。行为方式就同叛匪无异。这样被动员起来的乡村基层力量中只有少部分加入红军,大部分则在红白之间摆动。抗日时期,中共有合法的政权形式(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有抗日的正当性。这时候呼应其合法性,在政权人员组成上搞三三制、土地问题上放弃革命,选择改良道路、依照国民政府的法案,进行减租减息,以一系列温和的社会政策作辅助,使乡村动员手段丰富起来。同时也彻底掌握了将被动员的社会力量组织起来的技巧。这个时候,中共就不仅仅是从乡村中发现那些可以参加革命的边缘力量,它还借此力量形成对乡村进行全民动员,使中共在乡村主体力量上同样获得支持。这种情况出现以后,中共就可以合法的获得根据地民间财政的支持。    在合法性和正当性条件下,其实老百姓可以忍受更大的税收负担。  此阶段的中共乡村动员形成了一个剧场效应,很有解释力。说到底,中共本质上还是革命党,所以社会动员是他们必须进行的。可是只有中共在乡村的党员们,似乎看清了乡村基层结构里的边缘力量的人性当中的那点「负面」的东西,如何可以被引诱出来。所以这个社会动员,在合法政权外衣下面就成熟了。    从湖南农运到苏区,到抗日华北根据地建设,确实可以看到社会动员这条主线,这是一个很好的历史脉络。可以观察到一个革命党的成长史。当然,它也是独一无二,大概也是空前绝后的。党军合一,队伍纯洁化,组织高效化。我们看到了这样因素:最先进的革命知识、激进的知识青年、残酷的环境、扣人心弦的政治教化、异于常人秉赋的乡村边缘人物、屠杀的狂热与被杀的恐惧、等等等等,都在这个时期激活了、汇总了,融入那个知识结构里,铸成一支神奇的力量。    蒋介石的国军要彻底完蛋了,中国三千年腐败的封建地主剥削阶级将要面临天翻地覆的变化!!!
  八年抗战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情,是对一个刚刚建立起的管理着一个中世纪水平大国的现代政府的巨大冲击.只一年惨烈的全面战争, 就使他失去了50%以上的军队骨干,80%的财政收入.而这种损失几乎是无法弥补的.接下来的7年,他靠喝毒药来解渴,政府没有收入,战争需要庞大的军费,银行不断印刷新钞票,来满足开支.泡沫越来越大,实际上政府75%的开支都是靠这个.到1943年已经接近崩溃了.而战争需要的电力设备,金属,化学品,机械等生产工具也不是一个中世纪農業国家可以满足的.那只有去借外债了,抗战借款11亿美圆,当然那是要连本带息的还钱的,直到1948年才把钱还干净。    但是一年1,20亿法币的军费,连几百万军队最基本的伙食费都不够,军营生活困苦,军官的生活也同样潦倒.不断发行的新钞票和物资的紧张,也造成了整个社会的通货膨胀.45年8月的物价是37年的2,600倍,军队,官员,中产阶级大都生活在贫困里. 贪污已不可避免,军队开小差逃亡严重.社会充满了不稳定的因素.抗战胜利后,这个奄奄一息的政府得到了美国的贷款和输血,又得到了一口气.应为种种原因内战爆发了,美国输入的这口真气,只能维持半年战争.政府很清楚这点,所以一开始他们就叫喊要6个月内结素战争。    
经济问题让国府苦不堪言(恶性通货膨胀、金圆券),也无力支撑一场长期内战,那么共军方面也应该有这个问题。如何支撑内战开支,每年粮食、税收有多少、三大战役战争开支有多少?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中共根据地是农村,基本经济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原始农业经济,最大的资源是人力,最主要的支出是人力费用,可以尽情使用这资源。这与占据城市的国府完全不同,后者必须养活大量密集的人口,不可能让他们如农民一样自己去挣扎求生,光是调拨粮食就是很大一笔费用。这就是为何毛迟迟不攻打大城市。斯大林很奇怪:马列从来认为城市代表先进,乡村代表落后,而毛那马列主义者竟然不去首先占领城市,依靠无产阶级!这就是斯大林为何说毛是人造黄油马列主义者。而毛也很奇怪:我们为何要去打大城市,负责养活大量无用人口,而不把这包袱留给蒋介石,让他活活累死还天怒人怨?纳粹德国、昭和日本为啥打不过罗斯福,一句话国力不如人,国力者经济也!经济就是钱。  
  dddddddddddd
  我是一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不知道太多!但是我爷爷奶奶经常给我讲故事!说没解放前我们那里所有的地是一个姓朱的,解放以后就58年到61年是最困难的!因为天天下雨.别的年份都还过得去!各位所说的都忽略了我们农民!我们站当时最大的份但是我们站土地最小的份!不革你国民党命!我们自己就每命!你们说的再多再好都是扯淡
  作者:jianwei_song
回复日期: 8:56:00
      如果不是共产DANG蒙古会独立,知道吗,国民政府1990年才承认蒙古国  ——————————————————————————  
日,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国民政府公告说:“外蒙古人民于日举行公民投票,中央曾派内政部次长雷法章前往观察,近据外蒙古主持投票事务人员之报告,公民投票结果已证实外蒙古人民赞成独立,兹照国防最高委员会之审议,决定承认外蒙古之独立,除由行政院转饬内政部将此项决议正式通知外蒙古政府外,特此公告。”随后国民政府表示支持蒙古入联合国。2月13日,国民政府与蒙古建立外交关系。从此,中国失去了对外蒙的宗主权。     曾任中华民国驻联合国代表的蒋廷黻认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五十年前大清帝俄同盟条约太相同了。条约及换文,就全体看起来,是极有利于苏俄的,简直可说是片面的、不平等的。苏俄如严格遵守这条约及换文,于苏俄只有利而无害。任何公平的研究员,不能避免这个结论。”(19)  
  作者:jianwei_song
回复日期: 8:56:00
      如果不是共产DANG蒙古会独立,知道吗,国民政府1990年才承认蒙古国  ——————————————————————————  
日,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国民政府公告说:“外蒙古人民于日举行公民投票,中央曾派内政部次长雷法章前往观察,近据外蒙古主持投票事务人员之报告,公民投票结果已证实外蒙古人民赞成独立,兹照国防最高委员会之审议,决定承认外蒙古之独立,除由行政院转饬内政部将此项决议正式通知外蒙古政府外,特此公告。”随后国民政府表示支持蒙古入联合国。2月13日,国民政府与蒙古建立外交关系。从此,中国失去了对外蒙的宗主权。     曾任中华民国驻联合国代表的蒋廷黻认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五十年前大清帝俄同盟条约太相同了。条约及换文,就全体看起来,是极有利于苏俄的,简直可说是片面的、不平等的。苏俄如严格遵守这条约及换文,于苏俄只有利而无害。任何公平的研究员,不能避免这个结论。”(19)  
  蒋经国回忆录:苏联为什么要让外蒙古独立!    1945年,美国还没有把雅尔达协定公布以前,我们政府已经派员到莫斯科去进行中苏谈判,我(留学前苏联13年会俄语)也参加。这次的交涉,是由当时的行政院长宋子文先生领导的。
  我们到了莫斯科,第一次和斯大林见面,他的态度非常客气;但是到了正式谈判开始的时候,他的狰狞的面目就显露出来了。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斯大林拿一张纸向宋院长面前一掷,态度傲慢,举动下流;随着说:“你看过这个东西没有?”
  宋院长一看,知道是雅尔达协定,回答说:“我只知道大概的内容。”
  斯大林又强调说:“你谈问题,是可以的,但只能拿这个东西做根据;这是罗斯福签过字的。”我们既然来到莫斯科,就只好忍耐和他们谈判了。谈判中间,有两点双方争执非常剧烈:第一、根据雅尔达协定,有所谓“租借”两个字眼。     父亲(蒋介石)给我们指示:“不能用这两个字,这两个字,是帝国主义侵略他人的一贯用语。”第二、我们认为,所有问题都可以逐步讨论,但是必须顾到我们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后来,史大林同意不用“租借”两字,对于中东铁路、旅顺、大连这些问题,也肯让步;但关于外蒙古的独立问题──实际就是苏联吞并外蒙古的问题,他坚持决不退让;这就是谈判中的症结所在。谈判既没有结果,而当时我们内外的环境又非常险恶。这时,父亲打电报给我们,不要我们正式同斯大林谈判;要我以个人资格去看斯大林,转告他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外蒙古独立的道理。    我遂以私人资格去见斯大林,斯大林问我:“你们对外蒙古为什么坚持不让他“独立”?”
  我说:“你应当谅解,我们中国七年抗战,就是为了要把失土收复回来,今天日本还没有赶走,东北、台湾还没有收回,一切失地,都在敌人手中;反而把这样大的一块土地割让出去,岂不失却了抗战的本意?我们的国民一定不会原谅我们,会说我们“出卖了国土”;在这样情形之下,国民一定会起来反对政府,那我们就无法支持抗战,所以,我们不能同意外蒙古归并给俄国。”     我说完了之后,斯大林就接着说:“你这段话很有道理,我不是不知道。不过,你要晓得,今天并不是我要你来帮忙,而是你要我来帮忙;倘使你本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说时态度非常倨傲,露骨地表现帝国主义者的真面目。    我也就开门见山地问他说:“你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外蒙古“独立”?外蒙古地方虽大,但人口很少,交通不便,也没有什么出产。”
  他乾脆地说:“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
  他并把地图拿出来,指着说:“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      我又对他说:“现在你用不着再在军事上有所忧虑,你如果参加对日作战,日本打败之后,他不会再起来;他再也不会有力量占领外蒙古,作为侵略苏联的根据地。你所顾虑从外蒙进攻苏联的,日本以外,只有一个中国;但中国和你订立“友好条约”,你说二十五年,我们再加五年,则三十年内,中国也不会打你们;即使中国要想攻击你们,也还没有这个力量,你是很明白的。”     斯大林立刻批评我的话说:“你这话说得不对。第一、你说日本打败后,就不会再来占领外蒙古打俄国,一时可能如此,但非永久如此。如果日本打败了,日本这个民族还是要起来的。”
  我就追问他说:“为什么呢?” 他答道:“天下什么力量都可以消灭,唯有“民族”的力量是不会消灭的;尤其是像日本这个民族,更不会消灭。”我又问他:“德国投降了,你占领了一部份;是不是德国还会起来?”     他说:“当然也要起来的。”
我又接着说:“日本即使会起来,也不会这样快;这几年的时间你可以不必防备日本。”
  他说:“快也好,慢也好,终局总是会起来的;倘使将日本交由美国人管理,五年以后就会起来。”
  我说:“给美国人管,五年就会起来;倘使给你来管,又怎样的呢?”
  他说:“我来管,最多也不过多管五年。”     后来他不耐烦了,直截地表示:“非要把外蒙古拿过来不可!” 谈话一直继续下去,史大林又很正经地向我说:“我不把你当做一个外交人员来谈话,我可以告诉你:条约是靠不住的。再则,你还有一个错误;你说,中国没有力量侵略俄国,今天可以讲这话;但是只要你们中国能够统一,比任何国家的进步都要快。” 这的确是斯大林的“肺腑之言”,他所以要侵略我们,还是害怕我们强大起来:因此,只顾目的,不择手段,用尽千方百计来压迫、分化和离间我们。     接下去,他又说:“你说,日本和中国都没有力量占领外蒙古来打俄国;但是,不能说就没有“第三个力量”出来这样做?”这个力量是谁?他先故意不说。我就反间他:“是不是美国?”他回答说:“当然!”  心里暗暗地想,美国人订下了雅尔达协定,给他这许多便宜和好处;而在斯大林眼中,还忘不了美国是他的敌人!  
  最后,经过许多次的谈判,“中苏友好条约”终于签订了。不过,父亲当时对于签订这个条约,有个原则上的指示:“外蒙古允许“独立”,但一定要注明,必要经过公民投票;并且要根据三民主义的原则来投票。”这原则,史大林总算是同意了。斯大林说过:“条约是靠不住的。”我们绝不以人废言,只要自己能发愤图强,有了力量能够胜利,外蒙古还不是仍旧可以归还到我国的版图吗?而且,“中苏友好条约”,经俄帝澈底破坏之后,我们已经明白宣布其“无效”;依理依法,外蒙古仍然是中华民国领土的一部份。  
  我还记得,在签订友好条约时,苏方代表,又节外生枝。他的外交部远东司的主管同我商量,要求在条约上附上一张地图;并在旅顺港沿海一带区域,划了一条黑线,大概离港口有二十海里的距离,在这线内,要归旅顺港管辖。照国际法的观点,公海范围是有一定的规定,就是离开陆地有一定的距离;俄方此一要求,显然是不合理的。为了这一问题,争执了半天,从下午四点半到晚上两点钟,还没有解决。    我很不耐烦的说:“你要划线,你划你的,我是不能划的。”
  他说:“不划这个线,条约就订不成!”
  我说:“订不成,我不能负责;因为我没有这个权力。”
  他说:“我是有根据的。”
  我说:“你有什么根据?”
  他拿出一张地图,就是沙皇时代俄国租借旅顺的旧图,在这张地图的上面是划了一条黑线的。并且指着说:“根据这张图,所以我要划这一条线。”
  我觉得非常滑稽,因此讥讽他们说:“这是你们沙皇时代的东西,你们不是早已宣布,把沙皇时代所有一切的条约都废止了吗?一切权利都全部放弃了吗?你现在还要拿出这个古董来,不是等于承认为你们所打倒的沙皇政府吗?”
  他有点着急说:“你不能侮辱我们的苏联政府!”
  我说:“你为什么要根据这个东西来谈判呢?不是等于告诉全世界说:你们还是同沙皇政府一样吗?”
  他说:“你不要吵闹,你的火气太大。”
  我说:“你要订约可以,但无论如何这一条线是不能划下的!”
  经过一番力争之后,这一张地图,虽附上去了,可是那一条线始终没有划出。由这件事看来,我们完全了解,斯大林原来就是沙皇的再世。     (参与中苏谈判的还有宋子文,签约时他拒绝签字,由中华民国外长王世杰签字)乌兰巴托一角环境不错乌兰巴托机场到市区途中
  蒋经国早年简介:    蒋介石原配妻子毛福梅所生。1910年出生浙江奉化;1922年到上海读书;蒋经国15岁时,也就是1925年积极参加五卅运动,后受吴稚晖启发,同年10月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
中有比他大六岁的『邓小平』,『乌兰夫』是跟他当年曾坐于同一椅的同学。    蒋经国1927年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其间正式加入苏联共产党。国共关系恶化后,遭斯大林扣留下来当人质。由于涉及斯大林与托洛斯基的党内斗争,曾被下放至西伯利亚,其间与白俄罗斯姑娘芬娜(后改名蒋方良)结婚。    日离开莫斯科携妻带子回国。1938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9年任江西省第四区(赣南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1944年任三民主义青年团组训处处长、青年军编练总监部政治部中将主任。1948年金圆券改革,蒋经国至上海进行经济管制,与孔宋集团发生正面冲突,工作受阻。  
  楼主的说法根本就是自相矛盾,如果照你的说法,国军在抗战中被打残了以至于在解放战争中一败涂地;可是你也说了共军在红军时期有几十万人长征之后只剩下3-4万人了,那共军的战斗力岂不是下降得更厉害?而且抗战有8年,又不是经淞沪、徐州、武汉、广州之后马上就同共军打,其中好几年日军伪军曲线救国军皇协军都忙于在华北同共军打,其期间国军打过什么大的战役吗?可为什么共军越打越强,国军避战却越来越弱。解放战争中,共军的对手除了五大主力外其余全是不堪一击的土鸡瓦狗,其实想想就明白了,五大主力哪个不是在抗战中同日本人真刀真枪打过的,可是他们面对的敌手,却是经历了整个抗战洗礼、发动了群众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所以,在战略策划、战术运用、情报收集、后勤补给、安插间谍、争取民心等方面,共军强过国军太多。打个比方说,国民党军就好比是五只狮子领着一大群绵羊,而共军却是领导着一大群已经从绵羊进化成狼的猛兽军团,谁胜谁负不是一目了然吗?
  得民心者得天下
  山西王『阎百川』向国民党中央提出的战败反省报告:    锡山今天奉命报告,谨就山西作战的经过,检讨错误之所在,及个人对时局意见,报告如下    作战的经过:太原第七次保卫战,于四月廿四日早八时,连络中断,情况不明,卒未能达到中央期望,至深惭愧,溯自四月九日共军开始第七次分路向太原外围据点攻击,至十六日,我外围据点,除城北兵工厂城东北卧虎山城东南双塔寺等据点外,馀均被攻佔,十六日起,对城垣实行四面总攻,共军兵力,正规军增至十四个军,另有地方部队二万馀人,十六日至廿四日九日间,共军以人海兼火海战法,并以多数重抱,发射大量燃烧弹,城内起火先后六百处以上,虽均经扑灭,尚少淮备,以致军民死伤难以数计,自廿日起,城内供给水电设备,悉遭共军抱火破坏,共军复集中大量高射抱,阻止飞机投粮,以故十八日以后,部队补给,几等于中断。  ......    第三、对共军火力估计的不够,过去共军攻我以人海,我们尚可制之以火海,最近太原战争,共军火海,反较人海爲得势,此爲估计的错误。  ......    以上六点错误,均系锡山一人不够所造成,深觉愧对本党愧对国家,愧对太原忠勇的军民,至爲疚心。    ....    附太原突围干部报告函    主任阎钧鉴:我等未能遵照钧座指示杀身成仁,以全我们的历史,实深惭愧。截至十五日止,突围干部抵西安者共职等四人,均系五月一日离并者,谨将太原作战惨烈情形,与服毒自杀之成仁干部,就所知者综合报告于下:    敌人对太原第七次攻势,系于四月九日开始,至廿五日巷战终结。计敌兵力,集东北,华北,西北野战军各一部,合徐向前原所部者,在四十万人以上,其抱火之多,出人意外,计山、野、重、榴弹抱及火箭抱、高射抱轻重迫击抱三千馀门(迫击抱中有一种抱弹很长的,据军人们说,系德国所造,一种粗而短的系敌人自造,一种威力均甚大),并纠合河北、河南、晋北、晋南民兵约廿万人,名爲抬担架,抬棺材,实则均参加于人海战术作战。十九日以前,我军凭藉碉堡与敌英勇作战,敌死伤甚众,军民均兴奋。自十九日起,敌人大量使用火箭抱,将我碉堡逐次击毁,廿一日迫近城垣,敌人复发放大量燃烧弹,并毁击城垣,军民在抱火下,救火堵城,死伤无算。由廿一至廿四日十时城破时止,抱弹无一刻停止,其发弹之多,无人能爲精确之估计,有谓四五十万发者,有谓六七十万发者。敌之人海战术,我军尚能抵御,敌之火海及火箭抱实爲我军之致命伤。截止廿一日赵军长恭在战场上殉职,高军长倬之在双塔寺因伤被俘,刘军长效曾,韩军长步洲,因被渗透之匪军隔至城北阵地,失却连系。廿二日敌复由榆次增加由北平方面调来之精锐部队,约二万馀人,后集中抱火,轰击大东门以南,及新南门以西之城牆,至廿四日上午七时半,南城被攻破,九时东城被攻破,敌遂入城。    城内部队,曾在各街与敌巷战,英勇抵抗,尤以侍卫队、特务团在鼓楼街,布弓街,洪鑪台与敌巷战,战况至爲激烈,敌卸恨放火围烧洪鑪台,侍卫队,特务团五千馀人,伤亡殆尽。至廿五日午后,始结束城中心巷战,城东北与西城部队,亦于当日下午大部损失淨尽,闻有一小部份突围,但人数及率领人不详。    此次失利的主因:    ㈠ 敌人人海,我们当能抵御,敌人火海,大出意料之外,其发抱之多,无论何人,不能估计,有说四五十万发者,有说六七十万发者,最致我们死命者爲火箭炮,淮备下的碉堡,大失效用。    ㈡ 据说飞机前后约去过四五架次,以受敌人高射抱的制压,亦未大显效用。    ....  
  作者:石头堆123
回复日期: 16:07:00 65#       得民心者得天下  
--------------------------------------------------------  
国共交战发生在西式武器发明之后,如果没有重武器,土八路绝无可能靠老套筒、红缨枪席卷全国。在飞机坦克大炮面前,百万土八路不过是一堆比较壮观的肉。这早在1900年就由拳匪为咱们演示过了!    抗战胜利时,东北境内无中国一兵一卒,无论是国民党的“东北义勇军”,是被共党操控的“抗联”,早就给皇军搞得干干净净了,残部早就逃往苏联。而且伪满经营该“国”14年,“支满边界”防御历来是其防卫重点,防守得铁桶也似。如果苏联不出兵,日伪军奉命维持原状,严守“边境”,不许八路入境,只许国军前去接收,中共又哪儿来的东北根据地?何来什么“东北解放战争”,遑论“胜利”?   
  楼上的只是一名死效忠国民D的文盲,根本不就配来这里发言。自己去好好读下历史吧。就算你说GCD的历史是编的你也去看看GMD自己编的历史吧!看好了再来发言。不然一说话就成笑料
  桂军在解放战争中还是重创了共军。
  作者:不奇奇怪
回复日期: 15:59:00 68#       楼上的只是一名死效忠国民D的文盲,根本不就配来这里发言。自己去好好读下历史吧。就算你说GCD的历史是编的你也去看看GMD自己编的历史吧!看好了再来发言。不然一说话就成笑料    
-----------------------------------------------------    
解放战争由于意识形态的需要(比如天命---历史选择了我党,而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所以,小米加步枪战胜飞机大炮成为主旋律。相比之下,
战争就透明的多,很多我党高级将领的回忆录就坦承了精神原子弹的局限性,比如“星期攻势”就被屡屡提及。(志愿军的大型攻势只能持续一个星期,因为,后勤,装备都跟不上)!    用辩证法看待世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而且必须是对立统一的,否则没法“辩证”的。用辩证法来看解放战争,那当然是主观能动和客观环境的辩证关系,客观环境一再挽救了我党早期的主观能动,而我党后期的“能动”又确实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客观环境,马克思主义早就论证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有些人将其解释为: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也可对物质产生影响(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马克思在论述两者关系的时候曾说过,问题不是如何认识世界,而是如何改变世界。     从这种解释来看,物质是被动的,而意识是主动的;物质决定意识不过是指物质是意识的基础,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也就是说物质是被意识所利用的。此即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所谓能动是指“积极的、主动的”。     按这种解释,“精神原子弹”并不是“彻底唯心主义”,我党那理论是说要彻底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使“物质”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比如,只要充分调动意识的积极性,把照射到一亩地的全部阳光都用来生产粮食,理论上可以亩产万斤。至于「解放战争」评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凡思想独立的人必是自行思考,没有标准答案的事,才会引发更多的争论和深入的思考。
  看过《局外人谈长征》,很同意里面两位朋友谈的运动战和游击战的观点。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说以面对日本篡改教科书,其实我们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谈到解放战争,一定会谈到三大战役,谈到三大战役,一定会谈到辽沈战役,说到辽沈战役,一定会谈到锦州战役。    
战争的飞轮催动历史的时针,“咔咔”地走向日。      帽儿山前“东总”前线指挥所,披著大衣的林彪端立不动,刘亚楼手执话筒,看著手表。      笼罩在淡淡晨雾中的锦州城,幽远、神秘而又险恶。模模糊糊的土城轮廓後,不时闪亮团团火光,炮弹就像一群乌鸦向城外飞来。      没有鸟啾,没有鸡呜,没有炊烟,没有人影。漠漠的黄褐色的背景上,山峦,田野,收割的未收割的大地,在硝烟和颤栗中,愈发显得沉滞而又压抑。      秒针“咔咔”走向10点。      林彪点点头。      刘亚楼大声喊:开始!      ※500多门大炮齐放。炮弹出膛发出的强光,把太阳都摄服了,逼退了。深秋的大地上,烟尘冲天而起,迅即把炮群遮没了。锦州则成了铺天盖地的炮弹的弹巢,在巨大的连续的爆炸中,城塌堡飞,烟火迷漫。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同一地点,同一时刻,集中这样强大的炮火,还是第一次,各路大军沿交通壕开始突进。      30分钟後,除8纵外,全线突破。      10月15日18时,战斗结束。    ......    
国民党在中国的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骨牌,倒了!锦州战役
  \  所谓的北伐没有楼主说的那么厉害了,北只到济南,而不要忘记了就在仅仅北伐一年之前东北军阀前锋已经越过上海,直抵浙江。  解放战争后期,就当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来讲,和二战做比较,华东华北解放军相当于英国,实力不大,但是能宣传,也能折腾,就是不屈服,蒋介石就相当于协约国一般,武器好,人多,初期战事顺利,但是头脑有点僵化(领袖能力太差),而且不知道团结盟友。而东北野战军相当于美国,实力强大,经济强大,是华东华北野战军(山东、河北)的远方亲戚,更要命的是手里握着10万
盟友,3万日本降兵和苏联的支持,但当地的老百姓其实并不支持GD,所以迟迟没有南下战斗的决心。  最后东北国军失利,东北野战军和山东华北解放军谈妥条件,合伙南下时,就很难阻挡了。因为历史上,南方人很难抵挡从满州南下的多个民族和北方汉族的混合盟军,战争胜利与否不在于人多,而在于是否团结和不怕死。  
  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不能忽视苏联在二战结束后扶持其周围共产主义国家,将西方势力挤出东亚大陆的大动作。是其将其巨量战争剩余物资支援给解放军并且派出军事顾问等多种支援使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的解放军从完全靠缴获物质游击抵抗,到半苏制装备军正面作战的彪悍军队。使解放军能迅速提升实力,并且超过国军的真正原因!解放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东西方阵营在二战结束后的一场较量。国名党输在其内部不调和刚结束二战时西方阵营不愿在苏联后院投入过多实力而点燃苏联这个战争炮火的一种妥协。      
  很多时候战争就是那么的戏剧性~~~
  关键是民心背向,老毛阳某玩的漂亮,在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国内矛盾比抗战前更加尖锐,一无所有的底层穷人要吃饭要生存,可是本来就不多的资源基本都掌握在有钱人就是地主和资本家手里,怎么办人家当然不会白给你,你有没有钱买,为了活命就只能用暴力,老毛就是把中国占绝大多数的穷人集中掌握在了自己手里,用有钱人手里的资源买穷人的命,空手套白狼的大家绝对宗师级。穷人在人数上是占优的,在老毛提出的造反有理的口号下,所有的社会财富都是公共的了,谁抢了是谁的,人数比例很小的地主资本家当然搞不过人多的穷人,他们唯一的优势,社会资源已经是公共的了。其实简单点就是贫富差距,老毛只是点了把火,这个在每个时代每个社会中都存在的隐形的威力巨大的原子弹,老毛只是把它引爆了,而以。
      国民党在大陆走向失败的罪魁祸首是张学良和杨虎城这两个大垃圾    如果没有这两个大垃圾,就不会有西安事变,就不会有堂堂国家领袖被自己的将领逮捕的悲剧,也就没有了后来的联共抗日。    “先安内,后攘外”本是那个时期应该大力坚持的国策,当时的天朝,基本已经是打的底朝天了,奄奄一息,就因为西安事变,给了天朝喘息的时机。    一个坚持正面抗战,一个在敌占区游而不击,一味保存实力。    如果在那个时候,联合日本,一举灭掉天朝,国民政府就不会有后日的失败。灭掉天朝,潜伏待机,太平洋战争爆发,再联合美国和苏联把日本赶出中国。    蒋中正作为国家领袖,还是不够果断,太容易受到民族情绪的影响。发表联合宣言,不错,你是赢得了抗战的虚荣心,但是却给后来的国共决战的失败打下了祸根。              
  国民党失败于腐败的政治,所以谍报完蛋,要不毛主席怎么可能用兵如神?
  有道理
  楼主跟我下军棋,我把棋摊开,然后咱们下,你说我能不能胜?
  认同客来思乐的观点 “问题在于为什么共军获胜的几率高呢?我们讲是战役决心。这个战役决心又是什么呢? 就是敢于牺牲,不是战士们敢于牺牲,而是战役指挥官敢于牺牲战士,大规模的、成建制的牺牲战士的生命,这就是中共军事胜利的秘密。”
  我个人认为共产党之所以能打败国民党,原因很多.但毛泽东是个决定性的因素.他熟读24史,可以说他从根本上掌握了儒家思想的精髓.深知中华民族之恶劣性根.但他不是和初期的那些共产党一样妄图去改变它,而是充分的去利用他.他的战略前期基本就和太平天国一样.完全就是利用中国人不劳而获爱贪小便宜又不敢出头的心理阴暗面.用革命的口号把大家鼓动起来的.在军事上利用西安事变,利用抗日的民心逃过了灭顶之灾,再利用8年抗战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作为一个新兴的政党.毛利用治人之术,排除完异己后,又取得了空前的团结.在军事战术上他充分下放权利.只从战略上领导.和国民党是鲜明的对比.加上一流的统战工作.和土改的推进.不想胜利都难.
  唉!有人只说对了一半,中共获胜的原因:最主要是土地改革争取了农民,当时的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多少?大家想一下吧!国民党兵员是从那里来的,是农民。农民爱谁?第二个问题就是:国民党政治腐败,请问有那一个人愿意为问自己要钱索贿的人卖命。就这两条,决定了人心向背,再一个看一下中共为什么胜利?打仗中解放军一个兵都要战斗到最后,但国民党军军官一跑全团、全营都乱跑不抵抗,这是为什么?翻身农民送孩子当解放军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好好打,要不我们的土地就让老蒋又拿走了,我们就又要让他们欺负了。
  无论现政府如何宣传,国军在抗战中和抗战之前打倒军阀统一全国,并大力发展经济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国民党政府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不会因为政权发生变化而全部否定他们的贡献。
  得民心者的天下,祖宗不会骗你的
  问题在于为什么共军获胜的几率高呢?我们讲是战役决心。这个战役决心又是什么呢? 就是敢于牺牲,不是战士们敢于牺牲,而是战役指挥官敢于牺牲战士,大规模的、成建制的牺牲战士的生命,这就是中共军事胜利的秘密。
视乎有理,可中共战役指挥官敢于牺牲战士,大规模的、成建制的牺牲战士后为何能及时补充兵员?
  成王败寇,共产党,国民党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在东北那时老百姓称八路军如蝗虫,那国民党有多坏,共产党都说了N遍了.  在47年时如果中国能组建联合政府,那就好了.但是在毛泽东,蒋介石这两个王八给阻止了.让中国人民变成了共产党私有财产.这两个人才是中国人的罪人.
  这个问题问的....什么叫不堪一击?你怎么知道的?历史书?还是野史?一句话,历史书是由胜者写的.
  这里和铁血有啥区别,肏
  向为了民族存亡做过巨大牺牲的国军将士 致敬!
  我爷爷说过,以前打仗,一人发三颗手榴弹、5发子弹,一般都是扔完手榴弹,然后开始冲锋,子弹都舍不得用!
  国军本来就腐败不堪只是比军阀的军队稍好一点而已,国军过去所谓胜战的主要就是靠着驴龟头嘬洋大鞭吮出来的金元罢了,在那种以当兵为吃粮的普遍国队里自然是胜人一头了!后来大失败是因为遇到了有信仰的军队罢了!
  国也好,共也罢,是为民族崛起奋斗选择不同道路的兄弟政党。这两个兄弟政党都有为民族独立、抵御倭寇、摆脱奴役而流血牺牲的志士仁人,同样也都出过极少数投敌买国的败类。本人认为,这两个政党都为中华民族这个苦难的民族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  
这两个兄弟政党之所以在后来手足相残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悲剧,不单是意识形态上的相背,关键积弱的中国始终是列强砧板上的一块肉,在列强的眼中国共两党不过是它们争霸的棋子,这些列强并不关心中国的前途和未来,奉行利益至上的大国政策,只不过对中国巧取豪夺的做法不同而已。如日本就是赤祼裸的豪夺,采用野兽一样的方法进行暴力夺取,而英美以伪善的面目,冠以解放者、民主推行者的光环进行巧取,苏联则巧取豪夺兼而有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国人又处于民智未开的状态下,很容易被愚弄被蛊惑。于是两个本同为民族富强独立而奋斗的政党,却为了列强的在华利益而血肉相残,列强在一旁扇风点火取渔人之利,这种格局从鸦片战争以来至今从未改变。  
二战伊始,德日勾结意图称霸世界,分化了东西方的反共阵营,“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于是英美不得与苏联苟合。二战胜利,美苏为在华利益,利用国共两党意识形态上的差异,用中国的人力物力在中国人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对决,最终暂时由苏联获得大部分的胜利。
战争打响,苏联人再一次利用了中 共,让中朝军队与号称联合国军的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浴血奋战,自己却置身事外。这种丑恶嘴脸最终终于被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识破,不愿当枪使的北京政府开罪了这位“苏联老大哥”,于是中苏交恶,两国在边境线上陈兵相对峙。狡猾的美国人发现有隙可钻,立即向中国扔出了“胡萝卜”,中美建交,使得苏联的战略空间被压缩,恼羞成怒的苏联一边领导共产党阵营国家与中国交恶,一边唆使越南向中国挑衅发起战争。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中国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开始改变,由“半个同盟者”变成了竞争者、假想敌,于是利用台湾压制中国,联合日本、印度、韩国包围中国,用轰炸驻南大使馆、南海撞机、测量船等事件挑衅中国,用对华军售、轮胎特保等手段制约中国…………没有改变,在这些列强眼中盯着的,始终是如何从中国身上榨取更多的好处。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国人对内战如此津津乐道并不是一件好事。化解党争促进民族和解早日完成统一,不让列强有空子可钻,这才是我们更应关注的事。过多讨论论两党谁是谁非、过多回忆兄弟相残的血腥片断,只会激起仇恨,只会勾起伤痛。不论什么政党、不论何种意识形态,只要是炎黄子孙中华儿女,我们都该擦亮眼睛,看清世界政治各个矛盾体间的尔虞我诈,学会保护自己,做到独善其身,韬光养晦,不断强大自己。万不可再挑起党争,挑起对立,切不可激起民族对立、割裂民族感情…………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解放战争打了几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