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麻省理工面试官的重要性推荐信的重要性

麻省理工提前录取未发榜,美招生面试官:签约神童不太合常规|面试官|麻省理工|推荐信_新浪科技_新浪网
麻省理工提前录取未发榜,美招生面试官:签约神童不太合常规
麻省理工提前录取未发榜,美招生面试官:签约神童不太合常规
麻省理工提前录取未发榜,美招生面试官:签约神童不太合常规澎湃新闻记者 薛雍乐近日,来自山东莱阳市的14岁“神童”李某被“麻省理工大学”提前签约的新闻在网上热传。但随着各项细节浮出水面,这一消息也受到了多方面的质疑。“MIT招生官网截图:今年提前录取发榜时间为日,下午6时28分”《环球时报》官方微博12月8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本科生录取办公室称,该校不存在主动去“签下”一个学生,或是与学生签合同的情况。所有学生都是通过一样的程序被录取的,而申请时间通常是在高中最后一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8日查询MIT招生办公室网站发现,该校招生办助理主任克里斯·彼得森(Chris Peterson)于7日写道,该校今年的提前申请结果将于美国东部时间12月14日晚上6点28分揭晓,届时申请学生可以在MIT官方网站上登录查询结果。这意味着,截至目前,MIT今年的提前录取尚未发榜。曾在美国留学、目前作为校友志愿者担任两所美国名校招生面试官的谢咏(化名)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美国顶尖大学一般不存在提前与学生签约的情况,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都需要通过统一流程进行申请。通常只有具有体育特长(尤其是橄榄球和篮球)、适合加入校队参加全国比赛的学生,才有可能会提前被教练招募。录取时间存疑山东当地媒体于本月1日报道,山东莱阳市14岁学生李某于日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成功签约,顺利被该大学录取。莱阳市教育体育局宣传处一位工作人员也于8日对澎湃新闻表示,该李姓学生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一事是事实,“我们看到了(签约的)照片,不会存在差错”,而正式签约文件正在从美国邮寄到莱阳的途中。该工作人员称,签署的文件中还提到,由于李某还是初中生,就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可能要到2020年读完高中后。“意思就是先签约,别给别的学校抢去了。“他说,“人家没有必要撒这样的谎。”但澎湃新闻调查发现,如果报道所称的“签约”即美国大学的“提前录取”,那么录取的时间点存疑。MIT招生办公室网站显示,今年提前申请的截止日期为11月15日,发榜时间被定为12月14日晚上6点28分,时间精确到分钟。此外,麻省理工学院也没有“预科”。美国著名的大学申请论坛College Confidential的MIT专版上,多名申请者表示在12月7日收到了MIT招生办群发的邮件,邮件宣布14日发榜。谢咏对澎湃新闻表示,尽管不了解MIT的具体情况,但从同类学校的情况看,并没有听说过除了学生运动员外提前“签约”的说法。同时,她也没听说过在学生高中毕业前多年“签约”以防“被其他学校抢去”的说法。“一般学校只会招收下一学年入学的学生,而不是提前两三年。”她说,“只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学生才可以选择延迟(defer)一年入学,利用间隔年做其他事。”申请需满足统一要求谢咏对澎湃新闻介绍说,美国正规大学录取有专门的流程,即使是“天赋秉异的神童”也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填写申请表,通过SAT或ACT等标准化考试,提交个人陈述、推荐信和学校成绩,没有英语文凭的非母语学生还需要提交托福(TOEFL)成绩。有些学校也要求进行校友面试。美国大学的申请通常有提前申请(Early Action/Early Decision)、常规申请(Regular Decision)、滚动录取(Rolling Admission)等种类。谢咏表示,学生可以提前申请最心仪的学校,录取率会相对高一些。提前录取的结果通常在12月中旬公布。其中,提前行动(Early Action)的申请人在被录取后还可以选择其他学校,而提前决定(Early Decision)的申请人则在被一所学校录取后必须就读这所学校,不得再接受其他学校的录取。常规申请是最常见的申请方式,通常会在3月-4月出结果。有些学校也采用滚动录取,申请人提交材料越早,被录取的几率就越大。澎湃新闻查询MIT招生网站发现,MIT采用的是提前行动(Early Action)和常规申请(Regular Decision)并行的方式,并给申请人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门槛”。在提前批中,申请人要在10月20日前定好面试日期,在11月1日提交申请表、个人陈述、活动及学术记录、文理科教师分别的推荐信、高中成绩单等,并在11月完成标准化考试(SAT、ACT或托福,及2项SAT科目考试)。“神童”也要走流程值得注意的是,MIT确实会招收不到1%的没有上高中、在家读书(homeschool)的申请人。MIT招生办网站称,申请人不需要具有高中文凭,学校会以同等标准进行评估。招生办网站称,在家读书的成功申请人通常在某个方面有着极为突出的专长、提供外部课程的成绩单、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参加过知名的夏令营、能够提交额外的推荐信等。谢咏表示,一些名校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会主办“天才少年夏令营”等活动,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经历是提前进入好大学的“敲门砖”。但他们仍需要经过学校的正常录取流程。尽管“神童”被美国名校录取通常会受美国媒体关注,但截至目前,澎湃新闻尚未发现美媒报道李某入学一事。MIT官网上最近一次“神童”入学的报道出现在2015年。在15岁的印度裔男孩阿汉·伦塔(Ahaan Rungta)正式入学后2个多月,MIT于日发布新闻稿,介绍了伦塔自5岁起在网上学习MIT公开课程的经历。此外据多家中国媒体报道,李某简历中还有多处疑点,如部分与高校往来邮件不甚规范、参加并获奖的比赛查不到组织方信息等。山东省莱阳市教体局行政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8日对澎湃新闻表示,目前教体局正在整理该李姓学生的证明资料,即将公布调查结果,向社会中对于此事的质疑声做出澄清。
阅读排行榜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世毕盟留学:Story |从上海交大到MIT交通工程-这并不是一部“申请血泪史”
自一月中旬拿到第一份录取至四月末尾,申请季即将尘埃落定,我却迟迟未曾下笔完成这篇申请日志。至于原因,一则是我没有刻骨铭心的回忆,没有大起大落的波折,所以恐怕不能描绘出大家期待的一部“申请血泪史”;二则是我没有精妙奇绝的招数,没有奇门遁甲的门路,也难以写出具有助攻神效的一篇“申请宝鉴”。而今天终于落笔记叙我的“无聊”故事,是因为有一颗感恩之心,希望借此向一切给予我支持的人们表达深深的谢意,也是因为个人心得略有一二,希望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些许的帮助。个人背景以上文字水平属于开挂,现在恢复理工科模式,语言能力掉线。首先介绍个人基本情况,以作为参考。1. 申请方向2. 我的申请方向较为小众化,主申交通工程(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辅申工业工程与运筹学(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Operations Research)。我主要申请博士项目,也申请了一些硕士项目,作为保底。那么问题来了,“交通工程”是干什么的呢?类比交警叔叔在交叉口指挥交通,交通工程师则利用数学模型和工程工具“指挥”交通,以达到提高交通机动性、可达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目标。在美国高校中,交通工程专业常常是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下的一个分支,据我所知,全美具有此研究方向的高校可能仅有三、四十所。我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继续深造,是因为在本科学习阶段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坚信交通工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申请结果Offers: 我获得了以下项目的录取,均为交通工程方向,并得到了全额奖助学金的资助。a. UC Berkeley Master of Science(备注:伯克利的交通项目是公认的全美最强,考虑到个人的背景可能不够拿到博士录取,所以退而求次申请了硕士项目。这个一年的硕士项目完结之后,如果成绩符合要求且通过校内的博士资格考试,则可以继续攻读博士。而如果选择了Master of Engineering的项目,则不能在之后攻读博士。)b. MIT Master of Science in Transportation(备注:MIT明确规定本科生不能直接申请博士,只有具有Master of Science学位的学生才能够申请博士项目,所以我申请了这个硕士项目。)c.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hDd. UC Davis PhDe. UT Austin PhD Admissions: 我获得了以下项目的录取,除密西根大学为工业工程与运筹学以外,其他均为交通工程项目,未获得奖助学金。a. Cornell University Master of Science(备注:康奈尔大学的交通项目教授较少,且没有和我研究兴趣相似的教授,所以选择申请硕士。)b.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aster of Science(备注:密西根的工业工程与运筹学专业是很好的,交通方向的教授却相对较少。考虑到个人在交通网络分析方面的兴趣,所以申请了这个项目。)c. University of Maryland PhD(备注:马里兰大学的交通项目很庞大,方向众多,实力很强。有意向接受其它项目录取,未争取奖助学金名额。)d. UC Irvine PhD(备注:我在二月份受邀参加了欧文分校的Visitation Event,个人认为该校的科研氛围非常浓厚,人际关系特别和谐,加之学校所在地橘子郡的气候温和,是一个适合生活和学习的地方。) Rejections:我被以下项目拒绝,未获得录取。拒绝的主要原因是套磁不力或沟通不畅。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hDb.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hD 最终权衡各方面因素,我选择接受了MIT的录取,并参加了MIT的Open House活动。讲一个逗比的事实,我还申请了Purdue的项目,然而至今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不得不怀疑自己是否完整地提交了一切资料。可见遗漏材料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的,尤其容易发生在我这种粗心大意又极爱拖延的人身上,提醒大家认真检查申请状态,避免此类状况发生。3.自身条件出身:上海交通大学专业:主修交通工程,辅修国际经济与贸易GRE:159 (Verbal)+170(Quantitative)+3.5(Analytical Writing)=329+3.5TOEFL:30(Listening)+29(Reading)+24(Speaking)+27(Writing)=110GPA:91/100;3.86/4.0; 三年国家奖学金科研:校内两段科研经历,大三暑假在Singapore-MIT Alliance for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SMART)实验室科研实习八周,科研课题均与交通相关,论文无一作,站过国际会议展板一次活动:学生事务中心新闻负责人、学院院刊负责人、组织暑期支教、UCLA暑期交流六周申请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升个人实力才是获得名校接纳的正道。正是因为申请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所以当候选人幕布揭开的那一刹,当录取通知纷至沓来之时,我没有太多的兴奋惊讶。诚然,随着“兴奋惊讶”而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会折损不少,我想这是喜欢规划人生的人需要付出的一点代价吧。1.推荐信我报的机构世毕盟教授了我们一套系统的申请理论,其中的“论十大关系”令我记忆犹新。我深深相信这一句:推荐信是最重要的。如果能拿到一封牛推,且自身不存在短板,那么基本上就能保障心仪的录取。“推荐信是用行动写成的。”因此在得到SMART海外暑期科研的机会之后,我坚持每周向科研导师发邮件汇报自己的进展,总共发送大约30封邮件。纵使美国的大老板从未回复过我本人(我理解他很忙),纵使未能如期如愿为我提交全部推荐信,纵使可能被说成无谓地刷存在感,然而这种习惯也能够督促自己每天进步,确实益处不少。没有持之以恒的行动,恐怕就很难打动“大牛”,也无法让他们真正了解我,更难使他们写出内容详实的推荐信。2. GPAGPA无疑是录取的重要参考指标。优秀的成绩往往与出色的学习能力挂钩,所以即使是转专业申请,对方学校也会很重视学生本专业的课程成绩,并且依据此预测该学生在新的项目中的表现。我认为GPA的重要性仅仅次于推荐信,因此准备申请期间需要特别留心,尤其保证自己的核心成绩。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讲,数学和编程类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3. GRE与TOEFLGRE和TOEFL是道坎儿,过了所谓公认的“及格线”即可,我认为不必要一遍遍地刻意刷分。尤其对于理工科学生,穿越火线之后,一般来讲排名前50的学校项目就无法将我们以GT为借口拒之门外。线是多少呢?对于理工科,GRE总分320,作文单项3.5,TOEFL总分100。当然,有部分项目要求单项分数达到某个更高标准,所以还是建议自己去项目网站上查实GT要求。我认为比较合理的考试顺序是“TGGT”,GRE的难度更大,对于单词量和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刷过两次G之后再考T会有更好的效果。4. 科研与实习如果申请科研导向型的项目就需要多在科研上历练,如果倾向于就业导向型的项目则要有一定实习经历。能够主导国家级的重点项目或者进入一个世界著名的企业固然加分,然而更关键的是我们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实实在在地做了什么,然后收获了什么。在参加MIT的Open House活动期间,我与一个MIT土木系的本科生聊天,她说在本科期间尝试了多份实习,最终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交通工程方向,而非土木建筑之类,所以现在要继续读交通方向的研究生。听到她云淡风轻的介绍,我不由得心生敬佩。我敬佩她对于人生的主动态度,敬佩她没有随波逐流,听任机缘巧遇,而是不惧于辛苦烦劳,有心地去探问自己的内心,追求自己的幸福。我私下里想,相较于大名头的科研和实习,像她这样的经历才是真正无愧于内心的吧。时光倒流,我倒希望自己也能鼓起勇气尝试不同的职业,然后再做出更让自己无悔的决断。5. 咨询机构申请中找到一个靠谱的咨询机构,就如靖王在夺嫡之路上得到了梅长苏。相反地,如果机构不给力,甚至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那么也可能导致我们收场难堪。我很庆幸选择了世毕盟,得世毕盟一言,如得千军万马。世毕盟给予我的不仅仅是战略层面上的理论指导,还有战术上的专业规划,更有实战操做中量体裁衣的时时帮助。世毕盟带着我一个门外人跨入申请世界的大门,一步一步始终相随,最终送我走入美国名校的崭新世界。真的很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支持。申请材料1. CV或Resume本质上CV与Resume是不同的,而在申请项目中一般不强调两者格式内容的差别,都是指一份1~2页的个人简历。其中包括模块有:教育背景、科研经历、实习经历、学生活动、发表论文、所获荣誉奖项,可按照项目的性质进行整合调整——科研导向型的强调科研经历和发表论文,淡化学生活动和与学术无关的荣誉,就业导向型的突出实习经历和比较出彩的学生活动。简历也应包含姓名、联系方式、地址等个人信息,还可以加入GPA、排名、所修课程等等。我认为简历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一个“简”字,一方面我们无需面面俱到地展示自己的全部,一份简历若过于冗长则与个人陈述无异,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就我个人而言,我并没有那么多的亮点值得展示,即使是自己看来多么了不得的某些成绩,平心而论,在阅人无数的申请委员会眼中又能有几分重量呢?所以,我认为简历一页足够,写在上面的是浓缩的精华,也得是真实的自我。据我了解,从业十年以及以上的专业人士的简历篇幅一般会在两页。当然,万事都有特例,特别优秀的人才大可不必在意一页或两页的束缚。2. Statement of Purpose这个就是被简称为PS的文章,它是排在推荐信、GPA、科研实习等硬实力之后最能为申请者加分的材料,超凡脱俗的PS甚至可以帮助硬实力不足的申请者扳回一局。PS中常常要回答两个问题:我为什么要选择你们和你们为什么要选择我。委员会希望看到一个自成体系的学生,如何一步步地探索并挖掘出自己的兴趣特长,为什么要继续在所选择的方向上深造,为什么偏要选择这所大学的这个项目。互相选择,互相适应,是人之常情。相应地,我们就要写明热爱此学科的缘由,在过去的日子里,即便走过歧途,遇过艰难险阻,也矢志不渝地完成科研、实习、学生工作,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发,而此时为了在将来更好地实现某一个目标,我们必须要经过这个项目的培养,因为它是如此的不同,如此地与我们的规划相契合。不难看出,整个PS需要一条贯穿全文的逻辑主线——那就是我们在此方向上的探索。如果没有这样一条线,仅仅是堆砌个人经历,最后草草点出个人申请意向,未免有突兀之感,说服力大打折扣。多说一句,好的故事、好的逻辑、好的动机都不能保证一篇好的PS,文辞得当同样重要,因为这体现了申请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涵养,或者说是更深层次的“内功”。“得当”的标准有高有低,却绝非改到Word不报错就可以了,比如说我这篇日志的可读性就远远不如文笔好的同学所出。因此,PS最好交由以英语为母语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朋友细细修改。3. Personal Statement或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或Diversity Statement这篇文章有多种不同的名字和具体要求,却有着相同的目的。申请委员会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认识一个活生生的学生,了解是什么样的外界力量鼓励着我们在这条道路上探索,并逐渐把我们塑造成为今天这样的人,这些特殊的力量可以来源于社会、文化、种族、家庭等等方面。个人历史陈述的重要性远不及PS,乃至于很多学校根本不要求提供,很多教授不会亲眼过目细查,其作用可能仅仅限于展现个人的独特魅力,添加大学的多元化风采。通常写作中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突出个人所在的群体受教育程度低下,为了改善不利的现状,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而另一种正好相反,表现个人出生在一个教育环境特别良好的书香门第,为了继承祖辈衣钵,必须继续深造学习。无论如何切入,写作都要围绕着自我成长的历程。4. Recommendation Letter大多数项目要求提交三封推荐信。如果是申请科研导向型的项目,建议选择三位教授,他们可以是科研项目导师、授课教师、有过学术交流的班主任等等。如果是申请就业导向型的项目,建议邀请一位行业内专家,最好是实习工作期间的直系上司。校友推荐很具有可信性。考虑到推荐人比较繁忙,我们申请的项目又不在少数,所以最好提早将推荐信链接一次性发给推荐人,同时自己还得留意更新信息,以防耽误了最后期限。前文提到了推荐信的重要性,在申请季开始之前即可选定推荐人,早做准备,多做努力。5. 其他材料申请之中非常琐碎的事务不少,除了以上主要材料以外,一般还需要开具的证明或上传的材料有:GRE成绩单、TOEFL成绩单、在读证明、中英文成绩单、发表论文摘要或全文、写作样本等等。部分项目需要事先提供财产证明,还有部分项目要求上传电子版获奖证书。大多数学校会明示要求“全部成绩单”,即包含暑期交流项目中所修课程的成绩单,可以提前开具备用。大多数项目会给出一个checklist来让申请者一目了然地知道所需材料。最后感谢的话申请之路上,我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家人给予我的关注与理解,在我一度犹疑于硕士和博士项目之间时,帮助我排除后顾之忧,允许我顺从心之所欲。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们,你们是我坚强的后盾,你们让我看到真正的自己,让我能够以平常心面对这一新的挑战。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世毕盟留学,感谢S老师拉我进入组织,感谢我的coordinatorXN姐一手把我带大,24小时无节假日地听我牢骚,为我解答疑惑,催我注意截止日期,感谢C哥、F哥不辞学业繁重为我提出专业建议,甚至请我吃饭,还有感谢G老师辛苦帮我联络MIT优质男青年,以及亲自披挂上阵教授的申请指导课,我从中受益良多。要感谢的人还有上海驻地的H老师和团队的美女帅哥老师们,即使你们不是我的直系导师,也是有问必答,让我觉得很温暖。有你们在身边,我感到很安心,我感到申请这件事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我真的很庆幸能够加入世毕盟,这个充满关怀与活力,又具备专业知识的大家庭。正如世毕盟所说,申请的精髓不在于自我包装,而在于利用申请将我们锻炼成名校所青睐的人才,从而发现更好的自己。我知道前路的挑战更为艰巨,愿我能够带着你们所有人的关爱,成长为一个自己所期待的人,成长为一个有能量播撒爱心的人。(东方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duffshe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是美国一所研究型私立大学…阅读全文关注话题分享阅读全文8.1K44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4.1K10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1.5K1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1.3K6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9693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15,092美国麻省理工面试官做客黄科院黄河讲坛 这些留学独门秘籍你一定需要
中国学生对美国留学存在哪些认识上的误区?什么时候出国留学合适?要申请美国留学如何把握时间做好规划......9月23日,美国留学面试官Steven Hendryx、李涛做客黄河讲坛,围绕美国教育与留学,深度解析了经济全球化下的美国教育及美国留学攻略。黄河科技学院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1500余名师生聆听报告。Steven Hendryx以流利的中文从美国教育系统、美国的大学、美国的中学、留学身份以及美国生活环境等作了全面介绍。Steven Hendryx指出美国的教育具有重视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独立判断力等特点,美国的大学本科教育注重“通才教育”,重在让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方向,研究生教育注重“专业培训”,重在让学生深入学习专业,为将来就业做准备。他以汽车品牌为参照,对美国排名前20的世界名校与随后的130所优秀的高校作了生动地比喻,他强调,在选择申请的高校时,排名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一些排名稍靠后的大学的某个专业可能是全球顶尖的,申请留学时关键是要选择适合匹配自己能力、性格、爱好的大学。什么时候去留学合适,Steven Hendryx给出了两条建议:越早越好;在初一或者初二。他说,中国正与全世界同步前往“国际化世界”,在中国与外国交汇的“国际空间”里,只有受过国际教育的人才具有竞争力,因此接受国际教育很重要,语言在融入海外文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越早出国越有助于掌握“社会”英语,突破语言障碍,因此,他建议可以申请去美国读中学尽早融入语言环境。他从美国中学的三大系统(公立中学、 私立走读中学、私立寄宿中学),留学家庭的身份(是否有绿卡)两个维度对如何选择美国中学作了说明。他表示,无论是移民还是留学,持绿卡都有绝对优势,因此建议想要进入美国名校的中国学子,可以通过先行拿到绿卡的方式来圆美国名校梦。报告最后,Steven Hendryx介绍了美国各州的地形、气候、交通、家庭收入等,并通过数十张照片展示了美国的别样风情,欢迎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深造。李涛从自己成功申请波士顿大学的经历出发,对比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主流国家留学的学制、奖学金、总费用等。通过分享自己指导的学生进入哈佛、斯坦福等名校的案例,他梳理了留学申请的具体流程与申请要求。他强调,想要申请名校,时间规划很重要。相对于本科,研究生阶段申请美国留学会相对容易一些。在介绍美国研究生的申请条件时,他和Steven Hendryx都赞成,推荐信不一定非要找多出名的人来写,而是一定要找一个真正熟悉你的人,你的班主任,甚至你帮助过的同学都可以帮你写推荐信。鉴于中国学生申请美国留学时比较倾向于金融专业、计算机专业,李涛着重就美国金融专业的三大专业(金融工程、金融数学、纯金融),申请、录取情况,专业先修课程以及示范学校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全面了解了美国教育,开拓了国际化视野,”听完报告后,黄河科技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吕璐同学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没有出国留学的计划,但听完面试官们的介绍,也想到国外走一走,体验一下不同国家的教育风格、教育环境,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背景链接:Steven HendryxMIT(麻省理工学院)面试官、曾担任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本科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MBA学位、曾就职于美国著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和贝恩公司,与前美国总统参选人罗姆尼共事,帮助财富500强的客户做战略决策、在超过40年的职业生涯里,在10个不同的国家担任过执行官或顾问、一位出色的超级美国爸爸。李涛Boston University(波士顿大学)文学及心理学专业毕业,面试官、多年美国高端学校申请经验、对北美的社会、经济及小、中、大学教育都非常了解、强于对于留学时间规划及背景提升、3年美国签证培训无拒签、16年秋季美国名校申请战绩:哈佛大学1人,伯克利大学3人,普林斯顿大学1人,杜克大学1人,韦伯中学1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seaniliu]
【装修福利】史上性价比最高基装套餐!1.9万基装90平三房
【活动】19元秒杀无痛洗牙!还能抵1900元!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推荐信:留学麻省理工 发现数学之美
liuxue86.com为中国提供海外时事新闻:《麻省理工 发现数学之美》03月16日报道。
“周六中午12时10分见。”李楠约定的采访时间精确得有整有零,不愧是数学专业的学生。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4年前,她成功申请到麻省理工学院(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数学系研究生资格。“非常高兴,但很奇怪,这种高兴只持续了两三天,就感觉彷徨,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是拿学位?是发更多?还是……”在种种疑问中,李楠开始了,开始了她对自己、对数学的重新认识——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从“第一名”到“不敢问”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坐落于查尔斯河畔的麻省理工学院,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能被其录取,李楠当时也觉“没想到”。
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我现在的导师理查德·斯坦利(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教授的很关键。”说起和斯坦利教授的缘分,缘自李楠读本科时。当时她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专业是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题目正是基于斯坦利教授提出的一个猜想。“具体是研究一个带参数的整数线形方程组的解的性质。在辅导老师陈胜的指导下进行。解的过程中遇到些问题,陈老师便提供机会让我写信咨询斯坦利教授。”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大三时,李楠在一个国际会议上见到斯坦利教授,并向他讲解了研究进展。斯坦利教授最终在李楠申请麻省理工学院时给她写了推荐信。2008年,李楠成了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招收的23位博士生中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学生,那年她22岁。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还未来得及回味申请成功的喜悦,学习压力已扑面而来。同专业的同学大多来自世界顶尖大学,数学背景很强。“我跟他们相比,学术上差距很大,这也是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本科成绩回回第一的李楠当时的感觉却是,这个不会,那个也不会,可谓不知从何做起,陷入一片茫然。“落差很大,有些不自信,甚至自卑。”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以至刚开始时,李楠不敢向同学请教问题,因为觉得自己问的问题“愚蠢”。后来,她发现同学都非常好,根本没有那样的想法。“我就去和他们讨论、交流,而且导师也给了我很大鼓励。”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李楠记得,斯坦利教授有一门课,作业题目分难度系数。“我知道他欣赏能解难度系数高的题目的学生,就跟他说,对不起,我只能选难度系数低的解。但他很理解,告诉我,‘没关系’。”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斯坦利教授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做适合学生的研究方向。”李楠说,这让她明白,之前学的东西不太够,并不影响后面的研究,“自信就渐渐培养起来。目前的研究进展顺利,有些题目是独立完成,也经常通过讨论班和学术会议和别人交流合作”。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这个适应过程要多久?”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大约要两年。”李楠说。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最好玩的还是数学”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李楠的研究方向是代数组合和离散几何。在她看来,学数学的过程更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真正喜欢数学是在读博之后。”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早6时起床、晚12时左右休息——这是李楠读本科期间的作息时间。“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唱歌、跳舞这些爱好也丢在一边。”她笑着比划道:“那时大概是在头上勒个带子,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只是埋头苦学。”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后来选择读书,则是来自高中同学的影响,“出国在当时像是潮流,有好朋友选择出国,我就也试试。另外,读本科时,觉得要自己的能力就要做复杂的事。在大家看来,考、考GRE便是复杂的事,所以就去考。”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到麻省理工学院后,李楠发现其他同学是在“享受”。“他们享受研究、享受生活,是抱着好奇心去做研究。”这对她触动很大,“学生和教授的关系也同我以前的理解不同,很平等。比如我觉得该帮教授擦黑板,但却发现,教授自己擦黑板是常事。”更触动她的是,她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同学本科毕业后,本可找到很好的工作,薪水也高。“但他们却选择读博,这完全是出于对数学的纯粹的爱好。”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那你现在如何理解数学?”记者问。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很好玩,就是突然发现谜底的感觉。”李楠说,她现在很“享受”研究数学的乐趣,也感受到了“数学之美”。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除了在学业上精进,李楠认为,几年来最大的变化是生活态度的转变。“不停地努力、努力,目标一个一个地实现,但很快就不能满足你的需要了。也许更长久的是人和人的关系,比如,看到比我年轻的留学生,就像看到自己的影子,也愿意给他们提供帮助,以前则会觉得只有学习最重要。”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这几年,李楠重拾自己的爱好。“不过别的事情干一点就好了”,她觉得“最好玩的还是数学”。(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
查看更多 剩余(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麻省理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