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人才娜拉为什么要出走走

伏海波-换位思考企业如何留住核心人才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伏海波-换位思考企业如何留住核心人才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面对高管出走, 大佬们态度为何陡变?    如何对待前员工,各大公司乃至大佬们有着不同的方式,从扶上战马再送一程到你前脚刚走我后脚咬碎槽牙决定封杀,演尽江湖快意恩仇。
  初创公司人才流动快,尤以基层员工的变动最常见。而在明星公司,基层员工的离职并不会引起多大的震荡,但核心员工的出走,很容易让企业伤筋动骨。
  高管出走也就算了,如果还跑到竞争对手的碗里,甚至自己创业成为公司劲敌,TA的跳槽无异于一场大风暴。面对这样的背叛,照常人的逻辑来说,大boss的心情多少会有些不爽。
  这不最近搜狐的掌门人就因为一位前核心员工的跳槽发怒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张朝阳:要讲究规则,这个事不是小事!
  马筱楠()曾是搜狐视频版权影视中心总经理,最近她选择跳槽去了竞争对手那里。这一举动却引来老东家的强烈不满。
  搜狐表示与马筱楠曾经签署过《不竞争协议》,也就是我们俗称「竞业禁止协议」,而马筱楠并没有遵守这一协议,选择去了优酷视频。基于此,张朝阳怒了,向马筱楠提起劳动仲裁,并提出索赔千万赔偿金。
  搜狐视频是这些年搜狐重点发力的业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传统PC门户业务逐渐在衰落,搜狐把自己再次崛起的很大希望押注在了视频业务上。但是,移动视频领域群狼环伺,优酷视频、腾讯视频,以及等竞争对手无不虎视眈眈,盯着眼前的这块大肥肉,面对如此凶险的环境,搜狐才与马筱楠签下《不竞争协议》。
  张朝阳曾经说自己一天只睡四个半小时,要保持「进攻」的状态,并坚定地表示「搜狐视频一直在第一阵营」,并且要在三年之内让搜狐重新回到互联网中心,同时搜狐视频要在2019年实现盈利。
  而马筱楠曾经所担任的版权影视中心总经理,又是视频业务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张朝阳对其重视程度也就不言而喻。马筱楠则不负期望,为搜狐创造出非常亮眼的成绩——网剧《屌丝男士》火爆网络,由此网剧衍生出的大电影《煎饼侠》最终也收获了11.6亿的票房。
  眼见着情况越来越好,马筱楠突然选择离职出走,还到了竞争对手的「碗里」。面对如此重要的大将出走,对搜狐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这也就有了前述的天价赔偿。
  不久前,张朝阳借着出席一场自制剧发布会的机会对此事发声:「关于上述事情的法律都在进行中。」同时,他还表示:「现在视频内容领域,任个视频网络公司可能每年都是几十亿,或者几年都是上百亿的投资。在这么大的规模下,大家有时候对钱太重视了,赚钱是一方面,还是要讲求规则。这个行业规模太大了,所以说这个事情不是小事情。」看来张朝阳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满。
  目前,此仲裁申请已经获受理,并将于6月13日开庭。
  :对不起你们了,希望你们谅解!
  说完张朝阳,我们再来谈谈任正非。在面对核心员工出走时,任正非选择了「道歉」,甚至还两次将其请回。究竟是何人,能让任正非如此低声下气?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天才少年」,曾是任正非最器重的爱将,也是任正非在商场上最顽强的对手,更是传说中任正非的接班人。他曾两进两出华为,与任正非情同父子,无奈却恩怨不断。
  一切恩怨始于男到华为实习。15岁便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的李一男,于1992年到华为实习,当时他还只是华中理工大学二年级的硕士研究生。实习期间,李一男的技术天分给任正非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并受到任正非的器重。1993年6月,硕土毕业的李一男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华为。
  初入华为,李一男业务能力突出,任正非坚持不拘一格提拔人才。23岁的李一男迅速成为:两天时间里,升任工程师;两个星期后,被破格聘为高级工程师;半年后,升为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后,被提拔为华为中央研究部总裁及总工程师;四年后,27岁的他一跃成为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
  离开华为,李一男选择创业
  结果,成为任正非最大的敌人!
  正值少年得志之时,李一男选择离职创业,却得到了任正非的支持——条件是成为华为企业网产品的高级分销商。2000年,李一男来到北京创办了公司。
  俗话说得好,强将手下无弱兵,港湾的迅速发展与当年华为如出一辙,因此港湾也被冠以「小华为」之称。李一男渴望创业成功,并不满足于只做华为的分销商,开始涉及华为最看重的通信业务,成为华为的竞争对手。很快,港湾的锋芒一度盖过了华为。
  不管怎样,港湾已经对华为形成了威胁,任正非与李一男的冲突终于爆发。对于老东家而言,绝不会容忍昔日的伙计威胁自己的地位,打压是必然的。
  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任正非于2004年专门成立「打港办」进行策略性打击。李一男毕竟是一个技术型人才而非管理型人才,港湾自身的问题也慢慢显现。在「内外夹击」之下,李一男终于支撑不住了。任正非选择向李一男伸出橄榄枝——华为收购港湾。
  任正非致歉
  李一男重回华为,又任副总裁
  合并后,任正非在杭州会见了李一男等港湾管理层,不仅表示了欢迎,甚至表达了歉意,「这两年我们对你们的竞争力度是大了一些,对你们打击重了一些,这几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我们自己活下去,不竞争也无路可走,这就对不起你们了,为此表达歉意,希望你们谅解。」
  2006年9月,李一男重新回到深圳坂田华为公司总部,出任「华为副总裁兼首席电信科学家」;12月末,华为公司发出内部公告,任命李一男为华为终端公司副总裁。
  李一男再次离开华为
  却意外得到任正非的认可和推荐
  港湾的失利让李一男第一次从神坛跌落,在许多华为人看来,李一男就是一个唯利是从的叛徒。而忍受不住煎熬的李一男在两年之后,再一次决定离开华为,到百度做了CTO。
  2010年,李一男选择再次跳槽,加盟12580出任CEO。据透露,李一男加入12580出任CEO一事,事先很可能得到了任正非的认可和推荐。
  如今的李一男因涉案已身陷囹圄,想必如此惜才重才的任正非,内心多少还会有些小波澜吧。
  小善有话说
  纵观阿里、腾讯、京东等所有明星企业,无一不经历了高管离职等磨难。尤其在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商界再现企业高管离职潮:
  日,负责小米国际化业务的副总裁雨果·巴拉宣布离职;
  日,乐视汽车联合创始人、全球副董事长、中国及亚太区CEO微博发布声明确认离职乐视;
  日,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发布公开信,宣布将从百度离职。
  面对高管离职潮,企业大boss到底该如何应对?是选择「张朝阳式」的反击,还是「任正非式」的谅解?
  事实上,我们讲人体需要新陈代谢,企业也需要自上而下的新陈代谢,只有不断的更迭,才能永葆生机。只要不动摇企业的核心战略,这种事情不妨看开点。
  也许在未来成熟的商业社会,企业的高管轮替、进入和离职都会更加频繁,甚至将会形成一种机制,到那时boss的应对也许会更加淡定和从容。
TOPS21653゜17733゜26416゜36227゜45917゜52714゜62566゜72271゜81901゜91656゜1054476゜149865゜245676゜343178゜442430゜541686゜636921゜736612゜835832゜935633゜10
A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A+轮 2000万人民币 融资A轮 1850万美元 融资Pre-A 1000万人民币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林小姐010-10.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核心人才为什么要出走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核心人才为什么要出走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特斯拉20位核心人才出走 留不住人才如何发展特斯拉20位核心人才出走 留不住人才如何发展IT说百家号前不久特斯拉公布 2016 年财报时,特斯拉首席财务官 Jason Wheeler 离职,不过他从谷歌跳过来才刚刚 15 个月而已。值得注意的是,Wheeler 的离职只是特斯拉高管接连出走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而除了他之外,特斯拉最近已经接连走了 20 多名高管。据悉,对于此次特斯拉高管接连出走原因猜测得最多的就是 Model 3 量产前高强度的工作、任务进展缓慢和 Musk 高压下的紧张文化等。虽然在高科技企业中跳槽并不鲜见,但是如特斯拉般接连超过20位高管出走,就要引起注意了,否则的话极易造成公司的动荡。人才的流失其实是科技公司最大的软肋,像HTC这几年的衰弱,除了有市场的原因之外,也有人才流失的问题,同时也因为人才的流失导致了HTC手机产品力的不行,市场反响一般,这就产生了恶性循环。(HTC手机的产品力可谓是每况愈下)现在特斯拉的人才流失如此之迅猛,会对其造成什么影响我们暂时无法看到,但从长期来看这肯定是一个不好的预兆。相比之下,国内的科技公司在人才流失方面则没有那么明显,特别是在核心人才、高管方面更是稳定,如国内的互联网电视厂商酷开,王志国带领下核心团队一直都很稳健,这也使得酷开能够在成立的那么短时间里便劈荆斩棘,成为了互联网电视的前三。酷开能够在短时间里成为互联网电视厂商的前三,靠的是什么?除了近来互联网电视火热的市场之外,靠的是酷开在智能电视产品技术上的深入研究和创新。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酷开不仅率先推出了互联网电视厂商的第一款OLED产品酷开T55,同时还推出了合体电视和游戏电视这样的智能电视新的细分产品。酷开能够接连推出拥有技术创新的电视产品,这与酷开团队的稳定是分不开的,想想一个不稳定的团队有可能连续推出有技术创新的产品吗?如今特斯拉的高管接连出走,势必会对特斯拉生不好的消极影响,特别是特斯拉今年就要量产Model 3,人才出走的影响还更将突出,甚至影响今年的量产。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IT说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手机、电脑、IT、人工智能等技术资讯发布!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继长和系世纪大重组之后,李嘉诚旗下长江基建集团提议以116亿美元的换股形式合并电能实业。合并后,电能实业将会退市。87岁的李嘉诚通过去年以来的一系列大规模资产腾挪,最终完成了公司注册地的全部外迁。  随着电能实业这个香港本土注册公司的消失,87岁的李嘉诚通过去年以来的一系列大规模资产腾挪,最终完成了公司注册地的全部外迁。  大家都在讨论:超人李处于什么目的,要把自己的公司全部搬到中国以外的地方?  李嘉诚几年前就开始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资产和企业外迁,随着他的动作越来越大,本人似乎觉得他在躲避什么,当新闻报道他的公司完全外迁后,突然明白在不久的将来中央可能对香港的政治和经济结构做重大调整,而这些调整对大财团是不利的!李嘉诚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提前转移资产,不得不该夸一下此君的确老谋深算。  香港的占中事件标明香港的社会矛盾已经到了非常激烈的阶段,依照香港目前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已经无法解决。中央要出招解决这个问题,绕不开的一关就是要触动大资本家的利益。本人想就此深入分析,但无意中发现已有人对此做了极为透彻的分析,于是就偷个懒,原文照搬,以嗜涯友。  ——————————————————————————————————————————————
楼主发言:15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在占中期间发过一条微博,就是说从“学民思潮”领袖黄之锋所做的演讲内容来看,他的诉求是错误的,但他反应的问题是真实的。香港回归中国以后,经济发展缓慢、社会贫富差距扩大,香港底层人民没有从祖国统一中获得什么好处,青年学生对未来失去希望,他们担心毕业就失业,看不到通过自己努力上升的渠道。这个经济基础,才是“占中”运动爆发的最重要的原因。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首先是社会上有了对香港现状的怨气的积累,才可能有西方敌对势力来挑拨离间产生效果。  那么这种经济社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大陆这边看来,中央已经给了很多优惠政策给香港,而且还大量廉价的淡水、蔬菜、肉制品供应给香港,保障香港的民生和经济繁荣,其它的方面一概不管,给了你最大限度的自由。然后你自己还搞不好怪谁?只能怪你们香港人自己嘛。  但在香港人看来,就不是这样。1996年,香港回归中国之前,基尼系数是0.517,2012年,基尼系数上升到了0.538,贫富差距是扩大的。虽然看上去增加的点数不多,但一般认为超过0.5就是很严重的贫富分化了,在这个基础上,每增加一点点都会让底层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而这个贫富分化的加剧,是跟回归以后中央政府不作为密切相关的。  自由资本主义一定会带来滚雪球一样的贫富分化,这个应该是一个共识。香港回归以前,就是一个自由港,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当中也算是非常自由的了。但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毕竟还派了总督,他代表英国统治香港,其职权是高于行政、立法、司法这个三权分立体系的。有这么一个强权人物镇着,大资本要想为所欲为还是很困难。  但是在中国收复香港的过程中,在过渡时期,我们一方面不能直接派遣官员管理,一方面又不可能信任英国的官员,所以选择了依靠所谓的“爱国人士”来协助中央政府实现香港平稳过渡。而当时爱国人士的代表,当然就是李嘉诚、霍英东这些大资本家了。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以前尚不能干预政治的资本大佬们开始获得大量的政治资源,李嘉诚和霍英东都成了香港回归筹备委员会委员,成为中国在香港政治力量的代表。  香港回归以后,总督制度自然消失了,中国政府因为“一国两制”的承诺,也没有过多干预香港政务——因为西方国家老是拿自由民主这些东西来攻击中国,而中国也有很多人也对此缺乏自信。所以虽然英国统治的时候一点民主不给香港,中国收复香港以后反而开始搞民主了。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立法会的权力上升,特首的权力下降,跟总督比起来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从“统治者”变成了行政机构首脑的这么一个角色。香港的政治体制,实际上就从总督独裁制向三权分立的民主政制发展了。  在资本大佬介入政权交接、新任政府权力分散的这么一个情况下,政治力量对资本力量的节制就完全失效了。对李嘉诚这样的大资本家来说,以前还有总督管着,回归以后在香港就可以彻底称王称霸。所以实际上我们看李嘉诚的财富增长,速度最快的就是香港回归之后的这么几年。他的公司市值在回归前的1995年才只有420亿港元,盈利才只有30亿港元。到2009年,就增加到了一万亿港元,相当于同期香港经济总量的50%,盈利更是高达两千多亿港元,增加了七十倍。大头都是回归后挣的。而这期间,香港GDP增加了不到一倍。  所以,回归以后,香港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好处都是大富豪们拿走了。底层人民并没有得到什么实惠,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特别是房地产市场泡沫化严重,财富分配的差距比收入的基尼系数更加严重。李嘉诚在回归两年后就成为华人首富,但香港人均居住面积却不足十五平米,此外还有十多万人住在不足两个平方米的笼屋里面,所谓“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就是现今香港现状的真实写照。
  继续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收回香港以后,对香港的治理是有所失职的。“香港明天更美好”这个承诺并没有完全实现,起码对于香港的底层人民和年轻一代来说,他们所看到的现实就是回归以后,他们的处境和未来变得更加黯淡了。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儿?就在于过度的自治造成的“政府缺位”。香港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供700万人发展,已使用地区只占了所有面积约24%,扣除不可开发的山地,还有40%的可供开发面积,但是就是空着不让开发。主要原因就是政府过于弱势,难以下定决心,因为一旦开发就会造成香港楼价下跌,让拥有住房的阶层利益受损。董建华多次打算学习内地新建保障房,都迫于既得利益阶层的政治压力而被迫放弃了。香港想要修一条高铁接上广深高铁,死活修不动,因为政府太弱势,根本无法完成高铁所需的拆迁工作。这些问题,在中国都不是问题,唯独在香港克服不了,你说是中央政府失职,还是香港政府失职?我觉得应该是都有责任。  底层人民在生活得不到改善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来要求改革?就是一个舆论宣传战的问题了。西方的敌对势力也好,本地的像这样的资本势力也好,就开始在青年学生中间煽动,把这样的问题归结为大陆不给香港民主,以及大陆人到香港来买奶粉、生小孩占用香港的资源的问题上来了。这个逻辑其实很荒谬,因为大陆的政制和英美民主差距更大,但是对岸的深圳发展的比香港好的多;至于大陆人民到香港来,那是有利于香港经济的,没听说过买东西还把人家给买穷的。香港的问题,核心不是自由民主太少,而是自由民主太多,导致政府缺乏权威和执行力,无法大规模的配置公共资源,推动有利于底层人民的改革,放任大资本肆意扩张。  但是呢,目前来看,在香港这个宣传阵地上,我们是失分的。青年学生被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理论给洗脑了,觉得问题就是中央不给香港民主造成的,所以才有了“占中”运动。  所以我才说:“占中”运动中,青年学生的诉求是错误的,但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是中央政府、香港政府必须要解决的。只要这样的问题不解决,仅仅是鼓吹什么反对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宣传,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办?首先就要跟香港大资本家分道扬镳,不能再像回归前后一样,把他们当做政治上的依靠力量了。因为社会公平的改革,必定会触碰到这些人的利益。  其次,就是要建立“强权特首”制度,要让特首扮演一个像回归之前的港督的角色,或者说是像现在中国地方政府的党委书记的角色,一个超越行政、司法和立法之上的职位。大幅度的削弱立法会的职权,因为这个陷入党派斗争、不用对实际决策负政治责任的机构,是很容易因为各方面势力的渗透而变得四分五裂、无所作为。变成一个极端势力表演的大舞台。  目前,中国政府一方面要坚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的承诺,保障香港的高度自治,所以不能真的搞社会主义改造,直接委派香港市委书记、市长;另一方面,又不宜完全的坐视不管,让港内港外的敌对势力把香港搞得一塌糊涂,这样在舆论上同样对我们不利,因为香港毕竟是属于中国的。  两方面均衡的结果,一个效忠于中央政府的强权特首,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的政治安排。梁振英在关键时刻以“每天向中央汇报”的方式效忠,最终促成了这一政治决策。  所以,占中结束以后,李嘉诚收拾家当准备走人,梁振英态度强硬发表施政声明,批评大学反对派刊物,对“占中”领袖秋后算账。这些东西都是连在一起的。李嘉诚不是不看好香港的未来,而是不看好他自己的家业在香港的未来。在一个强权特首的政治安排下,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恐怕将势在必行。二十三条立法那是肯定要做的,国情教育也一定会重新启动,土地与住房制度的改革恐怕也是在所必行。在此过程中,以李嘉诚为代表的,依赖于土地形成的大资本财团的利益必然受到巨大的触动。这个时候把资本注册地迁移到香港之外的避税天堂,其实是在给自己准备退路了。  香港明天会更好,但李氏家族的明天恐怕是不会更好了。
  转载完成,由于此文经多次转载,已无法考证原创者是谁,只有再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
  共产国家根本上讲是不保护私有财产的,也是所有富人的敌人,聪明的有钱人肯定都出走起码能保护自己家产,香港问题在李嘉诚看来一方面是儿子接班必然转行问题,二是估计到香港怎么闹最终结果都是中国方面赢,而赢的结果必然是对香港金融地位的强力冲击,在中央表态香港问题不会妥协的情况下,必然会有场大的斗争,这种情况下李嘉诚必然会转移资产来避免将来几年的政治冲击,三是香港建立中国大陆式管理模式的话,富人的地位绝对会下降不少
  呵呵,还是不懂共产党啊,有那么容易走了吗?  
  @hyb2003大刀
02:08:39  呵呵,还是不懂共产党啊,有那么容易走了吗?  -----------------------------  怎么说。
  如果为了香港有一个好的前途,如果为了香港底层市民能改善生存环境,如果中央想在香港的政治风波中占据主动权,该碰资本家利益就必须碰!66年前我们不是这样做的吗?
  近十来年,不光香港,连国内ZF都有渐渐被资本控制的趋势。该醒醒了,还是回到当年ZF说一不二的所谓毒才统治上去吧  
  @scu_zy 4楼
02:04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收回香港以后,对香港的治理是有所失职的。“香港明天更美好”这个承诺并没有完全实现,起码对于香港的底层人民和年轻一代来说,他们所看到的现实就是回归以后,他们的处境和未来变得更加黯淡了。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儿?就在于过度的自治造成的“政府缺位”。香港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供700万人发展,已使用地区只占了所有面积约24%,扣除不可开发的山地,还有40%的可供开发面积,但是就是空着不让开发。主要原因就是政府过于弱势,难以下定决心,因为一旦开发就会造成香港楼价下跌,让拥有住房……  -----------------------------  很牛的分析!  
  @scu_zy
02:17:17  如果为了香港有一个好的前途,如果为了香港底层市民能改善生存环境,如果中央想在香港的政治风波中占据主动权,该碰资本家利益就必须碰!66年前我们不是这样做的吗?  -----------------------------
  我觉得,中央政府碰资本家的打算是有的,麻烦的是如何处理香港中产阶级利益,搞不好中产阶级上街更麻烦,这可能是中央还没出手的主要原因。
  OK  
  @scu_zy
02:24:36  我觉得,中央政府碰资本家的打算是有的,麻烦的是如何处理香港中产阶级利益,搞不好中产阶级上街更麻烦,这可能是中央还没出手的主要原因。  -----------------------------  嗯 昨天看了一条新闻,香港中学改课纲,香港中学生绝食抗议。  香港中毒很深的,所以我感觉未来的香港会有一段很长的阵痛期。
  就这样就不要分析了。。。  香港只是在回归它作为一个乡岗的常态。它已经完成其统战工作的需要,它的历史使命和政治性已经过去式了,回归是它的必然归宿。  而乡岗目前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负面的,标榜西式民主自由普世=垃圾堆的现场真人剧场版,把丑陋愚昧的嘴脸行径,呈现在广大的中国人民面前。  至于楼主担心什么香港中产阶级上街更麻烦之类的话就可以打住了。  蛆永远是蛆,跳蚤再多也拱不起被窝
  不出意外,今年广州和深圳的gdp就会超过香港,香港原想做世界的经融中心,退一步至少做中国的金融中心,但现在看起来连做广东的金融中心都危险了。香港已滑向中国的二线城市,并继续向三线城市滑落,最终将回归小渔村的角色,这是挡不住的命,台湾YST说过的。香港人想要在将来过和内地二线城市相同的生活水准,唯一的出路就是配合中央政府进行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支持中央政府派来的强势特首(权力要和当年的总督相当),同时香港的资本家必须吐出大部分利益,否则二十年后必成中国三线城市。
  @scu_zy 13楼
02:24  我觉得,中央政府碰资本家的打算是有的,麻烦的是如何处理香港中产阶级利益,搞不好中产阶级上街更麻烦,这可能是中央还没出手的主要原因。  -----------------------------  香港中产差不多快20年工资没涨了,90年代就1万左右现在1万4,还不够贬值速度,同样问题还有台湾,本来是中层收入陷阱问题,一涉及到中国加上外部政治因素矛盾全到中国这边来了,就像台湾天天喊前进又反中国根本不解决自己经济结构问题,结果是越反中国经济下滑越厉害,明白人干不了事只好内斗了,一帮学生不懂事以为反中国像以前一样靠外国就能变好呢,核心问题其实是没有工业基础  
  @scu_zy
02:24  我觉得,中央政府碰资本家的打算是有的,麻烦的是如何处理香港中产阶级利益,搞不好中产阶级上街更麻烦,这可能是中央还没出手的主要原因。  -----------------------------  @wytsss-11 02:52:35  香港中产差不多快20年工资没涨了,90年代就1万左右现在1万4,还不够贬值速度,同样问题还有台湾,本来是中层收入陷阱问题,一涉及到中国加上外部政治因素矛盾全到中国这边来了,就像台湾天天喊前进又反中国根本不解决自己经济结构问题,结果是越反中国经济下滑越厉害,明白人干不了事只好内斗了,一帮学生不懂事以为反中国像以前一样靠外国就能变好呢,核心问题其实是没有工业基础  -----------------------------  香港的中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动辄号称有上千万资产,如果中央政府在香港像内地一样修安置房给穷人,这些千万资产必然跌价,这是中产阶级忍受不了的,中央政府不怕1000个富豪闹事,但肯定怕这上百万的中产闹事。
  老李不明白,中央不需要他明白,走不走是老李的事,中国继续屌丝化,就对了。  JY就是个坑,因为寄生虫的本性。  
  现任领导政策变了,不再偏袒这些大资本家了,只能跑路  
  這個問題搞不太清楚。我們隔這麽遠基本是猜測,但是海外發展也是企業目標。  你說出走大陸比較準確,可能不看好大陸房地產市場了。  但是說出走香港不太符合,他去香港時候正好抗戰,那麽難都沒走。  可能是受人民幣國際化影響、借東風去了。
  李嘉诚16岁就离开学校在工厂工作。抗日战争时,李嘉诚随父亲从潮州逃难到香港。  http://mt.sohu.com/6104176.shtml  =================================  準確說,李嘉誠的房地產已經鋪好侷了。香港也基本開發完了,大陸也不是全部撤出。  不過這種形式上的離開有助於大家形成新觀念,也有利於港府借機調整香港住宅市場,更有機會將經濟發展的眼光從房地產轉移,也有利於大陸形成不以資本為綱要的新發展規劃。
  分析的很到位。中央政府肯定是从香港的长远未来考虑问题的,大资本家们的逐利本性从  来都是和共产党政府的目标不一致的,一旦动摇到社会基础民生,改变就是必然的,不管  过程是长是短。  谢谢楼主转来的好文。
  强权特首,不太容易,应该叫完全按中央政策执行的特首差不多,在政治上决不能让步,不能开一丁点口子,就像鸡蛋,就算有一点缝,都会被苍蝇叮,只要不开口,鸡蛋再不好,里面都坏了,苍蝇也叮不到,没准还能把苍蝇靠死了。  
  你在中国挣了这么多钱  拍拍屁股就走了  这可能么?
  看到很多香港同袍口口声声地说到香港的繁荣昌盛都是港人的辛苦劳动所得,和大陆没有任何关系,这就是胡扯了。  我记得有一个数据,当年大陆在香港转口一个集装箱就直接给带来8000港币的额外收益。  我家是河南的,93深圳清水河大爆炸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纸箱厂工作的老爸沮丧了很长时间,说几个月的奖金泡汤了。等问明白详细情况才知道缘由,他们工厂印了大概几十万块的纸箱装大蒜,出口到日本。竟然能从河南拉到深圳,从深圳装柜到香港,再从香港转口到日本,这一圈子绕的真够远的。很不巧的是他们的堆场正好在清水河哪里。清水河一爆炸,客户担心食品完全卫生,拒收全部货物。  我上学的时候,记得香港首次吞吐量突破1000万,大陆总和都没有这么多。  刚才网上统计了一下具体数据,  1992年
大陆223万 (前10位总和)  1993年
大陆280万 (前10位总和)  1994年
香港1110万
大陆364万 (前10位总和)  1995年
香港1255万
(前10位总和)  1996年
香港1346万
(前10为总和)全国总和 803万  1997年
香港1458万
(前10位总和)  1998年
香港1470万
大陆1041万 (前10位总和)全国总和 1312万  1999年
大陆 1419万(前10位总和)全国总和 1806万
肯定是在这一年全面超过了。  2000年
香港1810万
大陆1880万(前10位总和) 全国总和2348万。  现在中国的进出口业务量这么大,又有几个是从香港走的?  当年香港可是一直雄踞全球集装箱吞吐量老大十多年阿,现在呢,中国主要港口(不含香港)2014年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8000万,而香港只有2200万,如果按照当年的比例,香港仅仅这一块岂不是要笑死,更悲催出是刚才看了一下最新数据,在中国其它港口都在齐头并进的情况下,香港2015年第一季度同比2014年又下降了8%,香港脱离了大陆这个最大的靠山没落下去真是必然的。  更不要提当年所谓的中港合资企业里面很多是内地的资金跑到香港转一圈再回来给香港金融业带来的多少收益吧。  因为网上很少有20多年前的数据,只好从一些专业杂志&集装箱化&中的关键词统计出来,网上找不到全文,可能不是很准确,但是也很好的反应国内2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以及香港的相对衰落,呵呵。
  马云、马化腾、任正非、王健林、王传福,一大批大陆巨头的经济实力早已赶超李嘉诚。李嘉诚10年前还是一个巨浪,现在不过是一个浪花。  
  嗎  
  @scu_zy   在统计数据的时候,看到了国内一些专业期刊的各种数学模型预测分析,其中上海的很有意思,199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是421万箱,2000年某专家通过各种数据模型线型回归得出上海港在2020年吞吐量可能会突破1500万箱,另一个专家咬咬牙,狠狠心预计2020年上海港吞吐量可能会突破2200万箱,而实际上在2014年,上海港就已经突破3500箱!估计真要把当年的专家吓一跳,那么2020年上海会不会跑到4000万箱呢,很难说阿。
  说那么多干嘛,李出走就一句话:道不同不相与谋,这里面涉及站队问题。说起资本家参与社政,任何时代任何国度都一样,俗话权钱一家,权力者和富贵者是相互纠缠的。真正可恶的是在公有制旗号下,以国企公有资产的名义为一己疯狂敛财的人  
  @蛮小妹的LG 10楼
02:19  近十来年,不光香港,连国内ZF都有渐渐被资本控制的趋势。该醒醒了,还是回到当年ZF说一不二的所谓毒才统治上去吧  ------------------------------  +1
  内地人经历了各种苦难,革命性已经深埋骨髓之中,肯定会鄙视港台人的不争,港台人要做的不该是围攻政府,而是想办法与政府合作吃大户才对,真做了会得到一定的支持。别像张子强那样,劫富只为自己挥霍,而是心存百姓,不要钱,只要命,毕竟钱跑不了,杀了大户慢慢拣就是了
  出走又咋样  还不是被瑞士直接狙击拍死在欧元区咧  哪都像中国这样好混。
  @鸡骨草煲猪横利 27楼
05:37  看到很多香港同袍口口声声地说到香港的繁荣昌盛都是港人的辛苦劳动所得,和大陆没有任何关系,这就是胡扯了。  我记得有一个数据,当年大陆在香港转口一个集装箱就直接给带来8000港币的额外收益。  我家是河南的,93深圳清水河大爆炸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纸箱厂工作的老爸沮丧了很长时间,说几个月的奖金泡汤了。等问明白详细情况才知道缘由,他们工厂印了大概几十万块的纸箱装大蒜,出口到日本。竟然能从河南拉到深圳,........  ------------------------------  数据说话俺喜欢!
  哪些人接了李家的盘呢?
  这其实已经说明了过度私有化 ,资本过度自由带来的危害了。
  帖子下降很快,由于是深夜发的,看的人还不多,顶一下,希望更多人看到,特别是当政者看到
  @justn0vv
08:19:00  从市场走势看,QE1的钱看来主要藏在黄金里,QE2和QE3的钱藏在石油和欧元里,现在已都暴露了。  QE1和QE2回归的钱吹起了美国股市,QE3的要去吹哪里呢?  当代经济学大师们对美国大规模QE却未造成通胀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机会来了。  -----------------------------  @justn0vv
12:38:06  翻了好久才翻出来这个回贴。  现在是整个世界市场预期美元加息由此导致在QE泛滥后估值虚高的美元计价资产的全面减值。  一是美债减值,相对来说就是中国减少外汇储备。  二是美股减值,也就是华尔街说的调整了。  从实际走势看,黄金和石油都差不多回到2009年的位置。  -----------------------------  @justn0vv
08:34:28  路透纽约8月26日 -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FED)一位深具影响力的官员周三表示,鉴于近期市场动荡对美国经济构成的风险,美联储似乎不宜在下月升息。此番言论清晰地显示出,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心正影响到美国货币政策决策。  --  美国2013年因为债务上限都关了几天门,据说这两星期谁又抛了1060亿。  -----------------------------  经济术语: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里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感觉分析的不错,楼主加油!
  作者:justn0vv 时间: 08:49:34  ......  中国现在要搞人民币国际化也是有不少阻力的,风险和机遇都不少。  最近香港有人说联系汇率还是不会动的,08年进港的美元也未流出,暂时还算平稳,后面就看如何收场,啥时候需要啥时候再跳街舞了。  作者:justn0vv 时间: 20:06:19  港报社评:港元人币可共存,联系汇率须调改  ------------------------------------------
  回复   13:44  外管局在偷换概念:  1、外汇不是做出口产品的人民的血汗钱  2、外汇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血汗钱。  -----------------------------  @justn0vv 383楼
09:16:57  扯,你就一没概念的。  人老外投资你1美元,那就是外汇,银行兑换成6.2元给你才能在中国使用,那1美元储存在你够不着的地方才叫“外汇储备”。  你要是能够着那一美元又借口什么血汗钱分掉了“外汇储备”,那老外要求6.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的时候,你给他什么?难道你捞一把血汗给他?  还有那些说什么外汇占款导致国内货币增发的,敢情人家一投资你点外币,你的血汗就给人增发了是吧,你也太虚胖了。  作者:justn0vv 时间: 08:34:36  论坛有些人,当讲日本经济不行的时候必讲日本的国外资产很多,当讲中国的经济很好时必讲要全民分了外汇储备,嘿嘿,真以为你能流出血汗啊?!  这些人的目的其实很简单:  1美元进来的时候可以兑6.2人民币,你全民分掉以后,美元出去的时候,你只能以高于6.2元人民币的价格从“自由”市场换回这1美元,无非就是让外商多赚些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而已。  为了安抚你那脆弱的心灵,  1、你要不就闭关锁国然后等着外国的坚船利炮为“自由贸易”而呐喊。  2、要不你就搞个有管制的汇率,然后等着美国人天天苦口婆心教育你要升值  3、要不你就搞个联系汇率,像香港那样,美元进多少,你就发多少港纸,美元出多少,你就叫香港人多跑几圈出点血汗。  最好玩的是美国,人投资美元到中国形成外汇占款,然后又天天要求人民币升值,这不是嫌某些人嘴里的血汗钱不值钱嘛!
  @雾夜驼铃
06:31:04  内地人经历了各种苦难,革命性已经深埋骨髓之中,肯定会鄙视港台人的不争,港台人要做的不该是围攻政府,而是想办法与政府合作吃大户才对,真做了会得到一定的支持。别像张子强那样,劫富只为自己挥霍,而是心存百姓,不要钱,只要命,毕竟钱跑不了,杀了大户慢慢拣就是了  -----------------------------  你真以为张子强很吊,他是赶上好时代又在香港了。换做大陆别说象李嘉诚那样的,就是本地一稍微高级的土豪(例如陈光标),被绑架,也能分分钟让他完蛋,不要说法院连看守所都不用进就OVER了。
  李嘉诚的投资策略很简单,比价值投资的巴菲特要简单有效的多,有效就在于自救,巴菲特则要美国政府救。印钱装首富,换谁谁不会啊?  现在就是让“香港人多跑几圈出点血汗”。
  顶  
  马  
  一个地方的最高执政者必须是在全国范围内甄选,才能保证最合适的人来主政一方,中国市省级的书记、市长、省长都是这样选出来再任命的,绝不可能只有北京人才能当北京市长,深圳人才能当深圳市委书记。  比如说黄奇帆,浙江人,68年至01年在上海工作33年,01年空降重庆当重庆市副市长,10年起任重庆市市长,近三年重庆市的经济增长率在全国数一数二,黄奇帆经济学现在颇引人注目。  “港人治港”本身就是错误的提法,在13亿人中选特首和在700万人中选特首你说哪个方式选出来的特首水平高?
  英国人早就明白这一点,英国人能让香港人享受充分的自由,但绝不给民主,港督绝不可能让香港人自己选。中国大陆的村级选举就证明,一个地方的官员如果能产生在本地人中,必然形成近亲繁殖,形成利益圈子,导致视野狭窄,只顾短期利益。所以中国现在不会允许村级以上的行政区域实行选举制度,何况村长不是干部(中国实行五级干部制,国级、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干部没有行政级别,选不选都无所谓)。
  香港人以为通过选举就可以改变衰落的现状,实际是一种缘木求鱼的做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还不是被西方的伪民主洗了脑!
  分析的有一定深度
  商人就是逐利的  李嘉城就是一个商人,现在中国内地的需求不旺盛,生意难做,欧洲经济已经差不多见底,可以抄底了,投资欧洲是明智的选择。欧洲暂时政局还算稳定,生意也不错。在这方面,中国政府的国企同样在学李超人,也在欧洲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收购了大量的资产,也是有盈利的。  另外说几句个人观点:李嘉城至今没有做过对不起中国政府的事,而且他在中国政府最困难的时候还出大力帮助中国。现在由于生意方面的原因,香港政局动荡不安的原因,将生意的主战场转移到欧洲没什么可以厚非的,生意就是生意,不同政治,请大家将李看成一个华人中的生意人就不会这么纠结了。
  mark  
  强权特首主要推进的工作有:  1、打压地产食利阶层,一铺最多养一代(征收90%房产遗产税),目的是让食利阶层的后代必须通过劳动养活自己;  2、大量修安置房,让低收入阶层有房可住;  3、打压房价、房租、地价,使之降低到深圳的水平,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  4、在九龙北靠近深圳的地方强行征收10平方公里的土地做为工业区,发展高端制造业,中央政府给予支持,将内地一些附加值高的制造业迁往新的工业区,让走投无路的香港失业青年有就业的机会;  5、在香港小学、中学、大学强行推进爱国教育、国情教育,思想阵地的战争决不能输;  6、取缔祸港乱中的本地媒体,如肥佬黎的,占领宣传舆论阵地;  7、23条立法,对占中的主谋逮捕判刑;
  @sss-11 12:33:47  商人就是逐利的  李嘉城就是一个商人,现在中国内地的需求不旺盛,生意难做,欧洲经济已经差不多见底,可以抄底了,投资欧洲是明智的选择。欧洲暂时政局还算稳定,生意也不错。在这方面,中国政府的国企同样在学李超人,也在欧洲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收购了大量的资产,也是有盈利的。  另外说几句个人观点:李嘉城至今没有做过对不起中国政府的事,而且他在中国政府最困难的时候还出大力帮助中国。现在由于生意方面的原......  -----------------------------  的确,李嘉诚不算是坏人,李嘉诚是中国出钱最多的慈善家,比国内许多地产巨头如王石之类的人强多了。  李嘉诚代表了香港一个特殊阶层:房地产食利阶层。在现有的香港政经制度下,这个阶层已经固化,造成香港奇高的房价、租价和地价,使香港的底层市民、普通商家苦不堪言,而且阻绝了工业的发展,香港未来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香港的政经制度必须改革,房地产食利阶层的利益肯定要被触动,李嘉诚跑路只是提醒中央政府:该出手了!
  不错,是篇好文
  别了,
司徒雷登。
  的确很有见地的分析  
  香港美好前途道路,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香港,
无私奉献,
广招英才,
保持国际自由港地位的同时,
与中国大陆密切合作,
精诚团结,
忠诚祖国,
服务人民。
  转的一手好贴
  上次资金出走不是重新重组2个公司防止资产蒸发过快,现在撤离应该是防止资产可控性问题吧。
  @scu_zy
02:00:07  李嘉诚的出走原因~~~   强权特首的回归与李嘉诚的出走 ——谈占中之后香港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前景( 13:50:25)转载▼李晓鹏   梁振英2015年的施政报告是罕见的强硬,申明“高度自治”不  -----------------------------  楼主要么肤浅,要么别有用心企图将舆论往险恶的方向引导  
  @蛮小妹的LG
02:19  近十来年,不光香港,连国内ZF都有渐渐被资本控制的趋势。该醒醒了,还是回到当年ZF说一不二的所谓毒才统治上去吧  ------------------------------  @做人要吻重
06:15:42  +1  -----------------------------  不能让资本家做大,所有大企业都应该被控制,但是要支持他们发展
  @sss2299
12:33:47  商人就是逐利的  李嘉城就是一个商人,现在中国内地的需求不旺盛,生意难做,欧洲经济已经差不多见底,可以抄底了,投资欧洲是明智的选择。欧洲暂时政局还算稳定,生意也不错。在这方面,中国政府的国企同样在学李超人,也在欧洲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收购了大量的资产,也是有盈利的。  另外说几句个人观点:李嘉城至今没有做过对不起中国政府的事,而且他在中国政府最困难的时候还出大力帮助中国。现在由于生意方面的原......  -----------------------------  @scu_zy
14:22:41  的确,李嘉诚不算是坏人,李嘉诚是中国出钱最多的慈善家,比国内许多地产巨头如王石之类的人强多了。  李嘉诚代表了香港一个特殊阶层:房地产食利阶层。在现有的香港政经制度下,这个阶层已经固化,造成香港奇高的房价、租价和地价,使香港的底层市民、普通商家苦不堪言,而且阻绝了工业的发展,香港未来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香港的政经制度必须改革,房地产食利阶层的利益肯定要被触动,李嘉诚跑路只是提......  -----------------------------  房地产剥削百姓的行业,算是最大的吸血鬼了
  啥意思不清  
  中央其实是故意放任香港衰落,让位于内地城市。这么一个小地方过度繁荣,对中国没有好处。  中央毕竟是要从全国通盘考虑的,不可能很在乎一个小小的香港。
  简单说我认为李家的政治背书人失势了  为不当肥猪,他只能选择出逃  我甚至认为中央手软了  也许是怕影响不好,也许收受下买命钱  没有斩尽杀绝  李家今后只会日薄西山
  强权特首的回归与李嘉诚的出走 ——谈占中之后香港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前景( 13:50:25)转载▼李晓鹏  梁振英2015年的施政报告是罕见的强硬,申明“高度自治”不是“绝对自治”,强调香港必须服从中央权威,而且点名批评了一些激进刊物的言论,现场抗议的议员则直接就给架出去了。这种风格是“占中”之前从未出现过的。  我们把这个事情跟最近的一些新闻串起来看,就很容易发现中......  -----------------------------  今见报道,中联办主任日前说,三权分立不可能完全适用于香港,  帖子中的分析及观点与官方的说法相当一致,看来帖子作者又来头。
  今天出新闻了,楼主的帖子分析的很正确。  
  强权未必是坏事,但若掌握强权的人不怎么样,那就会坏事
  赞!!!!!!!  
  分析的到位  
  赞,分析有深度  
  这不就是在告诉香港人,这就是你们要的资本主义  
  顶,@天下万民,爱国人士!  
  @sss2299
12:33:47  商人就是逐利的  李嘉城就是一个商人,现在中国内地的需求不旺盛,生意难做,欧洲经济已经差不多见底,可以抄底了,投资欧洲是明智的选择。欧洲暂时政局还算稳定,生意也不错。在这方面,中国政府的国企同样在学李超人,也在欧洲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收购了大量的资产,也是有盈利的。  另外说几句个人观点:李嘉城至今没有做过对不起中国政府的事,而且他在中国政府最困难的时候还出大力帮助中国。现在由于生意方面的原......  -----------------------------  @scu_zy
14:22:41  的确,李嘉诚不算是坏人,李嘉诚是中国出钱最多的慈善家,比国内许多地产巨头如王石之类的人强多了。  李嘉诚代表了香港一个特殊阶层:房地产食利阶层。在现有的香港政经制度下,这个阶层已经固化,造成香港奇高的房价、租价和地价,使香港的底层市民、普通商家苦不堪言,而且阻绝了工业的发展,香港未来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香港的政经制度必须改革,房地产食利阶层的利益肯定要被触动,李嘉诚跑路只是提醒中央政府:......  -----------------------------  楼主能告诉我们都哪些人接了李的盘啊
  @西阳没落
05:37:52  马云、马化腾、任正非、王健林、王传福,一大批大陆巨头的经济实力早已赶超李嘉诚。李嘉诚10年前还是一个巨浪,现在不过是一个浪花。  -----------------------------  李嘉诚的今天就是马云、马化腾、任正非、王健林、王传福的明天
  丁  
  以前内陆固步自封,加上欧美故意封锁,很多对外交流不能直接办,比如很多机器设备都需要到香港中转,这么一来,就需要香港富商当中间人,充当桥梁的作用,因此中央大力扶持香港富商,给他们各种经济政策和政治待遇。现在随着大陆改革,香港中间人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你香港可以的,我北上广深也都可以,不必再经过香港,让你剥一层,再加上部分富商与中央存在政治分歧,因此中央对香港富商群体不再那么容忍,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富商二代因为自小生活在内陆以外,对内陆的归属感不像第一代这么强,和内陆领导的关系也不像第一代那么密切,因此把产业办理香港,去欧美发展事业是很正常的选择,我相信李嘉诚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香港回归后没啥发展,  底层民众没有获得好处;  同期  欧美民众也没获得好处,  过得比十年前更差;  让民众的财富得到增长,  这不是资本的主要任务
  @scu_zy   李要走无非1,没钱可赚了 2 日子不好混了 3 木有大腿可抱了  或者直接就是东窗事发了,趁着机会赶紧跑路吧
  @scu_zy
02:04:12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收回香港以后,对香港的治理是有所失职的。“香港明天更美好”这个承诺并没有完全实现,起码对于香港的底层人民和年轻一代来说,他们所看到的现实就是回归以后,他们的处境和未来变得更加黯淡了。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儿?就在于过度的自治造成的“政府缺位”。香港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供700万人发展,已使用地区只占了所有面积约24%,扣除不可开发的山地,还有40%的可供开发面积,但是就是空......  -----------------------------  大陆对香港狗照顾的了,那么多人涌过去给港奴送钱养活他们,他们还不愿意,你有啥办法。  香港的没落不是大陆做的不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心理盼着香港倒霉,那样才好呢
  @M_J_King
07:03:22  简单说我认为李家的政治背书人失势了  为不当肥猪,他只能选择出逃  我甚至认为中央手软了  也许是怕影响不好,也许收受下买命钱  没有斩尽杀绝  李家今后只会日薄西山  -----------------------------  傻逼
  @scu_zy
10:08:17  帖子下降很快,由于是深夜发的,看的人还不多,顶一下,希望更多人看到,特别是当政者看到  -----------------------------  这个角度解释的不错,逻辑上也顺理成章  不过给当政者看就免了,我不相信政府的政治智慧连民间人士都不如
  @scu_zy
10:08:17  帖子下降很快,由于是深夜发的,看的人还不多,顶一下,希望更多人看到,特别是当政者看到  -----------------------------  @枯木绿意
16:34:03  这个角度解释的不错,逻辑上也顺理成章  不过给当政者看就免了,我不相信政府的政治智慧连民间人士都不如  -----------------------------  概括一下就是  阶级矛盾被有心人转嫁成地方和中央的矛盾  击破这个误导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决或者减轻矛盾,苍白的澄清是无济于事的  解决矛盾就要拿既得利益集团--大资本家--开刀  所以李超人要资本转移了
  @scu_zy
02:24  我觉得,中央政府碰资本家的打算是有的,麻烦的是如何处理香港中产阶级利益,搞不好中产阶级上街更麻烦,这可能是中央还没出手的主要原因。  -----------------------------  @wytsss2013
02:52:35  香港中产差不多快20年工资没涨了,90年代就1万左右现在1万4,还不够贬值速度,同样问题还有台湾,本来是中层收入陷阱问题,一涉及到中国加上外部政治因素矛盾全到中国这边来了,就像台湾天天喊前进又反中国根本不解决自己经济结构问题,结果是越反中国经济下滑越厉害,明白人干不了事只好内斗了,一帮学生不懂事以为反中国像以前一样靠外国就能变好呢,核心问题其实是没有工业基础  -----------------------------  @scu_zy
02:57:52  香港的中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动辄号称有上千万资产,如果中央政府在香港像内地一样修安置房给穷人,这些千万资产必然跌价,这是中产阶级忍受不了的,中央政府不怕1000个富豪闹事,但肯定怕这上百万的中产闹事。  -----------------------------  这个倒大可不必担心,房价下跌,损失的是炒房者的利益,对自住房产的人来说不过是虚拟财产的损失而已,上海这两年房价下降,全国房产价格下降,也没见到大家上街抗议的。真正损失的是房价下降之后,廉租房也建立起来了,租房者减少,租金也跟着下降,损失的是那些坐食租金的房地产商的利益。这些人之所以不出头,是因为知道自己占不到道德的制高点上,所以要拿学生傻瓜当旗帜。
  @youfan88
10:59:15  香港回归后没啥发展,  底层民众没有获得好处;  同期  欧美民众也没获得好处,  过得比十年前更差;  让民众的财富得到增长,  这不是资本的主要任务  -----------------------------  这其中也有全球化的影响,工业全球转移,那些没有竞争力的群体自然会陷入悲剧,贫富差距扩大
  @sss2299
12:33:47  商人就是逐利的  李嘉城就是一个商人,现在中国内地的需求不旺盛,生意难做,欧洲经济已经差不多见底,可以抄底了,投资欧洲是明智的选择。欧洲暂时政局还算稳定,生意也不错。在这方面,中国政府的国企同样在学李超人,也在欧洲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收购了大量的资产,也是有盈利的。  另外说几句个人观点:李嘉城至今没有做过对不起中国政府的事,而且他在中国政府最困难的时候还出大力帮助中国。现在由于生意方面的原......  -----------------------------  @scu_zy
14:22:41  的确,李嘉诚不算是坏人,李嘉诚是中国出钱最多的慈善家,比国内许多地产巨头如王石之类的人强多了。  李嘉诚代表了香港一个特殊阶层:房地产食利阶层。在现有的香港政经制度下,这个阶层已经固化,造成香港奇高的房价、租价和地价,使香港的底层市民、普通商家苦不堪言,而且阻绝了工业的发展,香港未来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香港的政经制度必须改革,房地产食利阶层的利益肯定要被触动,李嘉诚跑路只是提醒中央政府:......  -----------------------------  这个无关人心善恶,芝兰当道,亦当锄之。相比之下,董建华就有良心多了,自家赚钱还有底线,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可笑的是香港人,董建华搞那个8万套廉租房计划,竟然抗议房价下降,世界奇葩啊
  @scu_zy
13:57:04  强权特首主要推进的工作有:  1、打压地产食利阶层,一铺最多养一代(征收90%房产遗产税),目的是让食利阶层的后代必须通过劳动养活自己;  2、大量修安置房,让低收入阶层有房可住;  3、打压房价、房租、地价,使之降低到深圳的水平,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  4、在九龙北靠近深圳的地方强行征收10平方公里的土地做为工业区,发展高端制造业,中央政府给予支持,将内地一些附加值高的制造业迁往新的工业区,让......  -----------------------------  很有条理,赞一个!
  看来,楼主也支持我首倡的  开明君主制超算版  咯?  说实话,现在,电脑的智慧已经超过人脑。  用电脑管理某些猪头狗脑都不如的人脑,更有效。  ^_^。。。。。。。。。。。。。。。。。。
  @sss2299
12:33:00  商人就是逐利的   李嘉城就是一个商人,现在中国内地的需求不旺盛,生意难做,欧洲经济已经差不多见底,可以抄底了,投资欧洲是明智的选择。欧洲暂时政局还算稳定,生意也不错。在这方面,中国政府的国企同样在学李超人,也在欧洲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收购了大量的资产,也是有盈利的。   另外说几句个人观点:李嘉城至今没有做过对不起中国政府的事,而且他在中国政府最困难的时候还出大力帮助中国。现在由于生意方面的原因,  —————————————————  所以,他能全身而退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卫球为什么出走 的文章

 

随机推荐